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城市道路交通规划是指针对城市交通问题进行全面规划和设计,以提高城市道路交通效率、减少交通拥堵、保障交通安全为目标的工作。
下面,我将从城市道路规划、交通流量管理和交通安全等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首先,城市道路规划是城市交通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城市交通规划中,需要根据城市发展和人口流动的情况来规划道路的数量、宽度和走向。
一方面,要提高道路的数量,通过扩建、新建道路来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
另一方面,要合理规划道路的宽度和走向,以提高交通效率。
例如,可以通过设置各类道路(快速道路、主干道、支路等),合理分流交通流量,避免交通拥堵。
其次,交通流量管理是城市道路交通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
交通流量管理旨在通过合理的交通组织和控制措施,使交通流量合理分布,减少交通拥堵。
具体措施可以包括:设置交通信号灯,合理调整信号相位和时长,以提高交通流量的通过能力;设置交通导向标志,引导车辆分流,减少拥堵点;建设停车场,鼓励市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等。
最后,交通安全是城市道路交通规划的核心。
在城市道路规划中,需要充分考虑交通安全因素,确保行人、车辆和非机动车等交通参与者的安全。
具体措施可以包括:设立人行横道,提供安全过马路的条件;设置交通警示标志,引起驾驶员的注意;加强交通巡逻,及时制止交通违法行为等。
此外,在道路设计和改造中,还需考虑交通设施的合理安排,比如设置交通护栏、人行道和自行车道等,以保障各类交通参与者的安全。
综上所述,城市道路交通规划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从城市道路规划、交通流量管理和交通安全等多个角度进行考虑。
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和管理措施,才能提高城市道路交通效率、减少交通拥堵,保障市民的出行安全。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摘要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是一个涉及到城市发展、交通运输和社会经济的综合性问题。
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合理规划和管理城市道路和交通系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任务。
本文将探讨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的重要性、目标和方法,并介绍一些实施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的具体案例。
引言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城市道路和交通系统的规划和管理变得日益重要。
合理的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不仅可以提高交通运输效率,还能减少交通事故和环境污染,改善居民生活品质。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的重要性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交通运输效率:通过合理规划道路和交通系统,可以缓解交通拥堵,提高交通运输效率。
例如,通过设置合理的交通信号灯和交通分流策略,可以减少交通堵塞,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
2.降低能源消耗与环境污染: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可以促进公共交通系统的发展和使用,减少私人车辆的使用。
这样不仅可以减少能源消耗,还可以减少尾气排放,减少空气污染。
3.提高居民生活品质:合理的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可以提供便利的交通条件,方便居民出行。
通过规划建设步行街和自行车道等非机动车设施,可以提倡低碳出行方式,提高居民的健康水平。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的目标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的目标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道路通行能力:通过规划建设更多的道路和交通设施,提高道路通行能力,缓解交通拥堵问题。
2.优化交通运输结构:合理规划城市交通网络,推广公共交通和非机动车出行方式,减少私人车辆的使用,优化交通运输结构。
3.降低交通事故率:通过合理规划交通信号灯和交通设施,提高交通运输安全性,降低交通事故率。
4.减少环境污染:通过推广低碳出行方式和改善交通管理方式,减少尾气排放和环境污染。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的方法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的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数据收集与分析:收集城市交通相关的数据,包括交通流量、道路通行能力等,进行数据分析,了解当前的交通状况和问题。
1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第一章
第1章行人和车辆基本知识
1.1行人基本知识 • 行人活动圈的大小影响行人步行速度,当人流 密度增加时,活动圈逐渐缩小。
3.7㎡,活动自如,不考虑行人之间相互影响 1.17~1.41㎡,自由行走,不干扰他人 0.9~1.17㎡,尚能走动,会干扰他人 0.6~0.9㎡,行进受限制,流速下降 0.18~0.28㎡,活动不太可能 0.18㎡以下,互相紧贴,非常难受
1.2车辆基本知识 1.2.2车辆的停放 非机动车的停放用地:自行车为主。一半按 每辆车占地1.2~1.4㎡估算城市规划中自行 车停车场用地面积。 1.2.3车辆的重量与装载量 • 车辆自重 • 车辆载重
第1章行人和车辆基本知识
1.2车辆基本知识 1.2.4车辆的动力特征 • 基本动力特征:汽车运动时需要不断克服运 动中所遇到的各种阻力。滚动阻力、空气阻 力、坡度阻力和惯性阻力。 • 汽车的爬坡能力、最高车速和加速时间。 • 其他性能:通过性、制动性、行驶稳定性、 行驶平顺性、操纵稳定性。 • 自行车动力特征:不宜远程、坡度影响速度。 非机动车道纵坡度和坡长应有所限制。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1)
第1章行人和车辆基本 知识
城市道路服务对象
机动车 大型车、中型车、小型车 货车和客车 非机动车 自行车 电动自行车 轻型摩托车 三轮车 行人
大人与小孩 行动不便与老年人
服务水平level of service
道路供给与交通需求间的关系 服务水平越高,车均或人均所占用的道路 面积越大。操控自由度高,紧张程度较低。 服务水平高,那么道路服务的车或人的数 量就少,道路资源利用效率较低。
第1章行人和车辆基本知识
1.1行人基本知识 • 选取1.4~3.7㎡/人的空间值作为临界点。 • 满足行人通行的道路最小净空高度为2.5m。 • 步幅:男性:66.6cm,女性60.6cm,平均 63.6cm。 • 步速:30m/min到130m/min,集中于 60~78m/min。 • 步速还受行人性别、年龄、出行目的和沿街建 筑物的影响。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全套课件757P)
通行能力
道路通行能力分为:
设计通行能力 ---- 一设计中的道路的组成部分在预测的道路、
交通、控制、和气候环境条件下,该组成部分一条车道或一车行 道对上述诸条件有代表性的均匀段或某一横断面上,在所选用的 设计服务水平下,单位时间内能通过车辆或行人的最大数量。
第2章 城市道路交通基本知识
2.1.2.2 服务水平与通行能力
根据公路的使用任务、功能和适应交通量分为五个等级:高速
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和四级公路。
按在道路网中的地位、交通功能以及对沿线建筑物的服务功能,
城市道路分为四类: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
绪论
各级城市道路网规划指标
城市道路规划设计的内容 路线设计 交叉口设计 道路附属设施设计 路面设计 交通管理设施设计 城市道路设计原则
1.2.2 车辆的停放
非机动车的停放用地:自行车为主 。一半按每辆车占地
1.2~1.4㎡估算城市规划中自行车停车场用地面积。 1.2.3 车辆的重量与装载量
车辆自重 车辆载重
第1章 行人和车辆基本知识
1.2 车辆基本知识
1.2.4 车辆的动力特征
基本动力特征:汽车运动时需要不断克服运动中所遇到的各
我国多采用“平形式”和“垂直式”。
第1章 行人和车辆基本知识
1.2 车辆基本知识 1.2.2 车辆的停放
停车设施类型:路边停车带和路外停车场。
路边停车场:单边单排的港湾式布置,有时可设分隔岛和通
道。
路外停车场:露天地面停车场和室内停车库。
机动车停放空间需求:净空需求、通道宽度、停放面积。
第 1章 行人和车辆基本知识 1.2 车辆基本知识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学习心得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学习心得在城市建设中,道路与交通规划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
作为一个城市的血液系统,道路网络和交通规划直接影响着城市的发展和居民的生活品质。
近期,我参加了一门关于《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的课程,并从中受益匪浅。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心得。
首先,这门课程让我深刻理解了道路和交通规划的重要性。
道路网络的规划直接关系到城市的交通流动性和运输效率。
合理的道路布局能够缓解交通压力,提高城市交通的便利性。
同时,交通规划也需要考虑到公共交通、非机动车道以及人行道等多种出行方式,以促进可持续出行和城市的环境可持续发展。
通过学习,我认识到道路和交通规划是城市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需要全面深入地考虑城市的发展需求和居民的出行需求。
其次,课程中讲授的道路和交通规划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对我来说非常实用。
在课堂上,我们学习了不同类型的道路设计原则、交叉路口的优化设计以及交通模型的建立等。
这些知识为我提供了解决实际道路和交通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通过学习这些基本方法和技巧,我能够更加准确、科学地分析和解决城市中的交通问题,提高道路网络的规划和设计水平。
最后,通过这门课程,我对城市道路和交通规划的未来发展有了更多的思考。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交通问题将会越来越突出。
因此,如何利用新技术、新理念来解决城市交通问题成为一个迫切的需求。
未来的城市道路和交通规划需要更加注重智能化、绿色化和可持续化。
例如,通过智能交通系统来提高交通管理效率,通过推广电动车和共享单车等来减少交通污染,通过建设更多的步行街和自行车道来鼓励非机动车出行等。
这些都是未来城市道路和交通规划需要思考的内容。
总的来说,参加《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课程是一次有意义的学习经历。
通过这门课程,我深刻认识到道路与交通规划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性,学习到了道路和交通规划的基本方法和技巧,通过实践项目提高了自己的能力,并对未来的城市道路和交通规划有了更多的思考。
城市规划中的交通规划与道路布局
城市规划中的交通规划与道路布局在城市规划中,交通规划与道路布局是至关重要的因素。
良好的交通规划和合理的道路布局可以提高城市的运行效率,改善居民的出行体验,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接下来,本文将探讨城市规划中交通规划与道路布局的重要性,并介绍一些相关的策略和实践。
首先,交通规划在城市规划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城市交通系统是城市运行的血液,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发展和居民的生活质量。
合理的交通规划能够有效地解决城市交通拥堵、交通事故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提高城市的运行效率和居民的生活质量。
其次,道路布局是交通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合理的道路布局可以保证交通流畅和安全,减少交通拥堵和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在道路布局中,需要考虑道路的宽度、通行能力、道路网络的连接性和便捷性等因素。
此外,还应该合理规划人行道、自行车道和公共交通设施,鼓励多种出行方式的结合,提高交通系统的综合效益。
为了实现良好的交通规划和道路布局,以下是一些策略和实践可以参考:首先,制定全面的城市交通规划政策。
政府部门应该制定综合性的交通规划政策,明确城市交通的发展方向和目标。
这包括提出合理的道路布局方案、推动公共交通的发展、鼓励非机动交通的使用等。
同时,政府还应该加强城市交通管理,加大对交通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提高城市交通秩序。
其次,注重公共交通的建设和发展。
公共交通是缓解交通拥堵、减少污染和提高交通效率的重要手段。
政府应该加大对公共交通设施的建设投入,优化公共交通线路和站点的布局,提升公共交通的服务质量和形象。
此外,还可以采取政策措施鼓励人们使用公共交通,比如设立合理的票价、提供便捷的乘车服务等。
第三,鼓励非机动交通的发展。
非机动交通,如步行和骑行,不仅对环境友好,而且有利于提高居民的健康水平。
因此,政府应该建设更多的人行道和骑行道,并确保其与道路的连接性和便捷性。
此外,还可以加大对非机动交通的宣传和推广力度,提高人们使用非机动交通的意识和参与度。
最后,采用现代科技手段提升交通管理效能。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全套课件757P)
第1章 行人和车辆基本知识
1.1 行人基本知识
选取1.4~3.7 ㎡/人的空间值作为临界点。
满足行人通行的道路最小净空高度为2.5m。
步幅:男性:66.6cm,女性60.6cm,平均63.6cm。
步速:30m/min到130m/min,集中于60~78m/min。
步速还受行人性别、年龄、出行目的和沿街建筑物的影响。
我国多采用“平形式”和“垂直式”。
第1章 行人和车辆基本知识
1.2 车辆基本知识 1.2.2 车辆的停放
停车设施类型:路边停车带和路外停车场。
路边停车场:单边单排的港湾式布置,有时可设分隔岛和通
道。
路外停车场:露天地面停车场和室内停车库。
机动车停放空间需求:净空需求、通道宽度、停放面积。
第1章 行人和车辆基本知识
1.2 车辆基本知识 1.2.2 车辆的停放
净空需求:纵、横向净距及净空高度需求。
通道宽度:车型、停发方式、车辆构造性能和机械性能、司
机水平等。多采用调查和车辆试验相结合的方式。
停放面积:用地总面积按人均 0.8~1㎡计算;地面停车场每
个车位25~30 ㎡,停车楼和地下停车库每个车位30~35 ㎡, 路边停车带每个16~20 ㎡。
第1章 行人和车辆基本知识
1.2 车辆基本知识 1.2.2 车辆的停放
停放面积:单位停车面积与车辆尺寸、停放方式、通道的条
数及车辆集散要求有关。包括绿化、步行道及其附属设施所 需要的面积。 W停 = W道+2W车 A停 = W停×l车/2
机动车的回车用地:设置回车场,方便汽车调头、回转。
第11.2 章 行人和车辆基本知识 车辆基本知识
城市道路是城市中担负城市交通的主要设施,是行人和车辆来往的专用
城市规划原理——城市道路与交通_图文
1、城市交通与城市形成
• 城市交通自始至终于城市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之中 • 城市交通与城市同步形成 • 先有过境交通,再沿交通线形成城市 • 随着城市功能的完善和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内部交通也随之形成与
发展
8
2、城市活动范围
马车时代:
3-5km
有轨电车时代: 10-15km
11
2)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结合
12
轨道交通 汽车交通 步行交通 公汽交通
适用高密度大量人流中长距离。 适用高密度少量人流中长距离。 适用高密度大量人流短距离。 介于轨道交通与步行之间。
13
3)城市内外交通的延续与相互渗透 4)高速干道系统、城市街道系统以及步行系统的分离 5)城市交通组织的立体化 6)城市综合交通枢纽的组织
15
16
(三)城市交通与城市规划布局的关系
1、对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 国民经济四大生产部门(农业、采掘、加工、交通运输)之一 • 城市化过程中的必备条件 • 城市大多位于水陆交通枢纽
2、对城市规模的影响 • 对工业的性质与规模有很大影响 • 城市贸易、旅游活动必须有交通条件保证 • 交通枢纽作为城市主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到所在城市的人口与用地
规模
17
3、对城市布局的影响 • 运输设备的位置影响到城市其他组成部分 • 城市干道的走向 • 城市的发展方向与布局 • 城市面貌的反映 • 城市道路系统是城市的骨架
18
三、城市道路系统规划
(一)城市交通分布与城市道路系统
1、城市交通(实质是道路系统)体现城市用地空间联系
交通吸引点(工业企业、住宅区、公共服务区、车站、码头、 仓库等)引起交通的发生、流向、流量,形成全局分布。
第六章城市道路交通规划
• 二、城市土地使用调查
• 城市土地使用与城市道路交通有着密切的关系, 不同性质的土地使用,可产生或吸引不同性质 的交通,交通与土地使用的关系是进行交通需 求预测的基础。土地使用调查应包括:
• 1、土地使用性质:各交通区主要土地使用类 别的土地面积,如工业、商业、居住、科教卫 等土地使用类别的面积。
中小城市只需进行后两类规划。
二、城市道路交通规划的主要内容
• 1、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工作总体设计 • 2、现状交通系统调查及分析 • 3、城市交通需求发展预测 • 4、城市道路交通网络规划方案设计 • 5、城市道路网规划方案评价 • 6、城市道路网规划方案调整与优化 • 7、城市道路网规划方案实施计划
tij ttti非jii轨行jj机道人动
t 机动 ij
t 水上 ij
tij tttiii公铁航jjj 路路空 ti水j 运 ti管j 道
ti公jtti摩共ji轿j 电托车车汽车
t 货车 ij
t出租车 ij
3.9% 5.3%
17.6%
0.3%
23.4%
21.3% 28.2%
地铁 国铁 私铁 其它轨道 公共汽车 出租汽车 私人轿车
三、总体设计的内容
• 1、建立工作机构,一般应包括规划领导小组 (市领导)、规划办公室(规划局)及规划 工作课题组(规划设计院等企业)三个层次
• 2、确定该城市道路交通规划的指导思想及规 划原则
• 3、确定规划地域范围、规划年限 交通小区 划分
• 4、确定规划目标 • 5、规划过程总体流程设计
规 划 过 程 总 体 流 程
二、出行分布
• 1、常系数法:
• 2、平均系数法:
• 3、Fratar method:
城市道路和交通规划(doc 19页)(正式版)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一)上册绪论1.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舍,面朝后市,市朝一夫。
2按照道路在道路交通网中的地位、公路可分为干线和支线。
干线公路:在公路网中起骨架作用的公路支线公路:起连接作用的公路、干线公路可分为国道,省道,县道,乡道。
3公路的使用任务、功能和适应交通量分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
4按照道路在道路交通网中的地位、交通功能以及对沿线建筑物的服务功能等,城市道路分为四类: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5 大、中、小城市道路网规划指标:(机动设计速度、道路网密度、道路中机动车车道条数、道路宽度)6城市道路规划设计的内容:路线设计,交叉口设计,道路附属设施设计,路面设计和交通管理设施7道路选线、道路断面组合、道路交叉口选型等是城市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的重要内容。
8.城市道路设计应本着以下原则进行:1)城市道路的设计必须在城市规划、特别是土地利用规划和道路交通系统规划指导下进行;2)要求在经济、合理的条件下,考虑道路建设的远近期结合、分期发展,避免不符合规划的临时性建设;3)要综合考虑道路的平面线形、纵断面线形、横断面布置、道路交叉口、各种道路附属设施、路面类型,满足行人及各种车辆行驶的技术要求;4)设计时,应同时兼顾道路两侧城市用地、房屋建筑和各种工程管线设施的高程及功能要求,与周围环境协调,创造良好的街道景观;5)合理使用各项技术标准,尽可能采用较高的线形技术标准,除特殊情况外,应避免采用极限标准。
第一章行人和车辆基本知识1.汽车的最小转弯半径Rmin是指汽车前外轮中心的转弯半径。
2车辆的停发方式前进停车,后退发车后退停车,后退发车和前进停车,前进发车三种。
3.停车场车辆停放方式按汽车纵轴线与通道的夹角关系分,有平行式、垂直式、斜列式三种。
(1)平行式。
车辆平行于通道方向的停放。
这种方式的特点是所需停车带较窄,驶出车辆方便迅速;但沿路占地最长,单位长度内停放的车辆数量少。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1. 概述城市道路交通规划是指对城市的道路网络进行规划,以提高城市交通效率、减少交通拥堵、改善居民出行环境为目的的一项重要工作。
良好的交通规划能够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增强城市的竞争力。
2.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的重要性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对于城市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合理的交通规划可以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汽车数量逐渐增多,城市的道路容量已经无法满足需求。
通过交通规划,可以合理规划道路布局,增加道路的容量,减少交通拥堵。
其次,交通规划可以改善城市居民的出行环境。
合理的交通规划可以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提高出行的便利性和安全性。
此外,交通规划也可以考虑到非机动车和行人的需求,提供更好的交通出行环境。
最后,良好的交通规划还能够增加城市的竞争力。
一个交通发达、交通畅通的城市能够吸引更多的人才和投资,推动城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3.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的步骤城市道路交通规划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3.1. 数据收集和分析在制定交通规划之前,需要收集大量的数据,包括道路的交通流量、道路的通行能力、交通事故的发生情况等。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可以了解当前道路交通状况,为后续规划提供依据。
3.2. 交通需求预测根据城市的发展规划和人口增长趋势,对未来的交通需求进行预测。
通过预测交通需求,可以合理规划道路的容量和布局,以满足未来的交通需求。
3.3. 制定交通规划方案根据数据分析和交通需求预测的结果,制定合理的交通规划方案。
交通规划方案包括道路的布局、道路容量的设计、公共交通系统的建设等内容。
3.4. 评估和调整制定交通规划方案后,需要进行评估和调整。
评估可以通过交通仿真模拟来进行,评估方案的可行性和效果。
根据评估结果,对交通规划方案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优化。
3.5. 实施和监督最后,根据交通规划方案进行实施,并进行监督和评估。
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协调各方的利益,确保交通规划方案的顺利实施。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与管理措施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与管理措施第一章城市道路交通规划概述 (2)1.1 城市交通规划的意义与任务 (2)1.1.1 城市交通规划的意义 (3)1.1.2 城市交通规划的任务 (3)1.2 城市交通规划的基本原则 (3)1.3 城市交通规划的主要内容 (3)第二章城市交通需求预测与评估 (4)2.1 交通需求预测的方法与技术 (4)2.2 交通需求预测的数据分析 (4)2.3 交通需求评估与调控 (5)第三章城市道路网络规划 (5)3.1 城市道路网络布局原则 (5)3.2 城市道路网络规划方法 (6)3.3 城市道路网络规划案例分析 (6)第四章城市公共交通规划 (7)4.1 城市公共交通系统概述 (7)4.2 公共交通线路规划 (7)4.2.1 线路规划原则 (7)4.2.2 线路规划方法 (7)4.3 公共交通设施规划 (8)4.3.1 公交站点规划 (8)4.3.2 公交枢纽规划 (8)4.3.3 公交停车场规划 (8)第五章城市交通组织与管理 (8)5.1 城市交通组织原则 (8)5.2 城市交通管理措施 (9)5.3 城市交通组织与管理案例分析 (9)第六章城市交通信号控制与优化 (10)6.1 交通信号控制原理 (10)6.1.1 交通信号控制的基本原则 (10)6.1.2 交通信号控制的基本方法 (10)6.2 交通信号控制策略 (11)6.2.1 单点控制策略 (11)6.2.2 干线协调控制策略 (11)6.3 交通信号优化方法 (11)6.3.1 基于交通流预测的优化方法 (11)6.3.2 基于遗传算法的优化方法 (11)6.3.3 基于人工智能的优化方法 (12)第七章城市交通拥堵治理 (12)7.1 城市交通拥堵原因分析 (12)7.2 交通拥堵治理措施 (12)7.3 交通拥堵治理案例分析 (13)第八章城市停车规划与管理 (14)8.1 城市停车规划原则 (14)8.2 停车设施规划与设计 (14)8.3 城市停车管理措施 (15)第九章城市交通安全管理 (15)9.1 城市交通安全现状分析 (15)9.1.1 交通拥堵问题严重 (15)9.1.2 交通频发 (15)9.1.3 交通违法行为突出 (16)9.1.4 城市交通设施不完善 (16)9.2 交通安全管理措施 (16)9.2.1 优化交通规划 (16)9.2.2 严格交通执法 (16)9.2.3 提高驾驶员素质 (16)9.2.4 加强交通安全宣传教育 (16)9.3 交通安全宣传教育 (16)9.3.1 开展多样化宣传活动 (16)9.3.2 充分利用媒体宣传 (16)9.3.3 加强学校交通安全教育 (17)9.3.4 加强与社区的合作 (17)第十章城市交通环境与景观规划 (17)10.1 城市交通环境规划原则 (17)10.2 交通景观规划方法 (17)10.3 交通环境与景观规划案例分析 (18)第十一章城市交通信息化建设 (18)11.1 城市交通信息化概述 (18)11.2 交通信息采集与处理 (18)11.3 交通信息服务与应用 (19)第十二章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 (19)12.1 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19)12.2 可持续交通规划策略 (20)12.3 可持续交通管理措施 (20)第一章城市道路交通规划概述1.1 城市交通规划的意义与任务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交通问题日益凸显,对城市交通规划的需求也日益迫切。
城市道路与交通网络规划方案
城市道路与交通网络规划方案引言城市道路与交通网络规划是一个城市发展中至关重要的方面。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数量的增加以及交通需求的不断增长,如何合理规划城市道路和交通网络成为了城市规划者和交通专家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城市道路与交通网络规划的重要性,分析相关的挑战和解决方案,并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议。
第一部分:城市道路与交通网络规划的重要性城市道路与交通网络规划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个良好的交通网络可以提高城市的整体运行效率,改善居民的出行体验,促进经济的发展。
首先,合理规划的道路网络可以缓解交通拥堵问题。
当城市道路规划不合理,交通流量无法得到有效分流时,交通拥堵将会成为城市的一大难题,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和工作。
其次,良好的交通网络可以提高交通安全性。
合理规划的道路和交通设施可以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保障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最后,良好的交通网络也可以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
通畅的交通网络可以吸引更多的投资和商业机会,提高城市的竞争力和吸引力。
第二部分:城市道路与交通网络规划的挑战然而,城市道路与交通网络规划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城市道路规划需要考虑到城市的整体规划和发展方向。
城市规划和交通规划需要相互协调,避免出现规划冲突和资源浪费。
其次,城市道路规划需要考虑到不同交通方式的需求。
现代城市交通不仅仅依赖于汽车,还包括公共交通、自行车和步行等多种方式。
因此,城市道路规划需要综合考虑不同交通方式的需求和平衡。
最后,城市道路规划需要考虑到环境和可持续性。
过度依赖汽车交通会导致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因此,城市道路规划需要推动可持续交通发展,鼓励公共交通和非机动交通的使用。
第三部分:解决方案和建议为了解决城市道路与交通网络规划所面临的挑战,我们可以采取一些解决方案和建议。
首先,建立一个综合的城市规划与交通规划机制,确保两者之间的协调和一致性。
城市规划和交通规划需要密切合作,共同制定和实施规划方案。
其次,推动可持续交通发展,减少对汽车的依赖。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大学笔记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大学笔记第一章:导论一、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背景与意义1.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的定义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是指在城市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对城市道路网络、交通设施、交通服务和管理等方面进行系统的设计和规划,以实现交通系统的安全、高效、便捷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2.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的重要性(1)交通安全:通过合理的规划和设计,减少交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保障市民生命财产安全。
(2)交通效率:优化交通流线,提高交通系统的运行效率,减少交通拥堵。
(3)经济促进:良好的交通规划能够促进城市经济发展,提高城市竞争力。
(4)环境改善:通过交通规划,减少交通对环境的影响,提升城市居住品质。
(5)社会公平:确保不同群体都能享受到便捷的交通服务,促进社会公平。
3. 我国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的发展历程(1)起步阶段(1949-1978年):新中国成立初期,城市交通规划主要以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为主,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
(2)快速发展阶段(1979-1999年):改革开放后,城市交通规划进入快速发展期,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成为主要任务。
(3)品质提升阶段(2000年至今):21世纪初,城市交通规划开始注重与城市发展的协调,强调绿色交通、智能交通和可持续发展。
二、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的基本原则1. 综合性原则(1)多学科融合:结合城市规划、交通工程、环境科学等多学科知识。
(2)多因素考虑:考虑土地利用、人口分布、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等多方面因素。
2. 可持续发展原则(1)环境保护:在规划中注重减少交通对环境的影响。
(2)资源节约:合理利用土地和能源,推广绿色交通方式。
(3)社会公平:保障所有市民的交通权益,促进社会和谐。
3. 人本原则(1)出行需求:以人的出行需求为导向,提供安全、便捷、舒适的交通服务。
(2)人性化设计:在交通设施设计中充分考虑人的行为和心理需求。
4. 科学性原则(1)数据支撑:基于详实的交通调查和分析数据进行规划。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考试要点知识分享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考试要点一、道路交通基础1、城市道路分类分级城市道路的分类1、快速路也叫快速干道通一一-快速、长距离交通;全市性干道2、主干路也叫主干道通为主一一以交通功能为主;全市性干道,连接各主要分区3、次干路也叫次干道通兼达一一以交通功能为主,兼有服务功能;分区干道4、支路也叫一般道路或地方性道路达一一以服务功能为主;连接次干道与街坊路,解决局部地区交通。
城市道路分级主干路、次干路、支路按城市规模分I、U、川级。
特大、大城市一一I级,中城市一一U级,小城市2、交通三参数Q、K、V及三者关系关系式基本关系:QK V抛物线关系:Q= V f (KV f ——自由车速 K j ――阻塞密度 3、通行能力与Q 区别概念:道路在单位时间内可能通过的车辆数(行人数)。
通行能力与交通量的区别:通行能力:是“能力”,检验道路是否充分发挥作用的依据。
交通量:道路上实际的通行数量。
二、交通规划、路网规划1、 城市交通模式2、 交通规划步骤1. 交通调查。
2. 交通预测---由调查资料,建立交通需求模型,进行现状分析和未来交通预测。
3. 交通规划1) 提出交通战略方案2) 提出交通网络规划方案,并评价优化。
3、 OD 调查 出行,区内(间)出行线性关系:V= V f (1-K-)OD调查的概念含义:对交通的发生,终止所做的调查。
必要性:因为Q,V调查,道路交通状况的调查,道路上的流量流速。
OD调查:对客流流向调查(包括起讫点,路径…..)出行定义:人,车,货从出发点到目的点的全过程。
特点:一个目的,两个端点。
区内(间)出行区内出行定义:起讫点在同一交通区的出行。
区间出行定义:起讫点在不同交通区的出行。
4、交通预测四步法,出行分布预测的方法:平均增长系数法四步法1. 出行产生预测:预测各交通区出发,吸引的出行总量。
2. 出行分布预测:预测各交通区之间的出行量分布。
3. 交通方式的选择预测:按交通方式的选择将预测的出行量换算为交通量。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方案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方案引言城市道路交通规划是指对城市内道路和交通设施进行规划和管理,以提高交通效率、减少交通拥堵、保障交通安全和改善居民出行条件。
本文档旨在提出一份详细的城市道路交通规划方案。
目标和原则- 目标:优化道路交通布局,提高交通效率,减少交通拥堵,并提供安全、快捷、高效的出行环境。
目标:优化道路交通布局,提高交通效率,减少交通拥堵,并提供安全、快捷、高效的出行环境。
- 原则:依据人口分布、交通需求和经济发展情况进行合理规划;保障公平、公正和可持续的交通系统;兼顾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
原则:依据人口分布、交通需求和经济发展情况进行合理规划;保障公平、公正和可持续的交通系统;兼顾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
方案概述1. 道路网络规划- 评估和优化现有道路网络,修建新道路以解决交通拥堵问题。
- 根据不同区域和道路类型的需求,规划合理的道路宽度和车道数量。
- 设计合理的交通信号灯和标志牌系统,提高交通流畅度和安全性。
2. 公共交通规划- 优化公共交通线路布局,提高线路的覆盖率和运营效率。
- 提高公共交通的服务质量和可达性,鼓励居民使用公共交通出行。
- 推广新能源公交车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3. 步行和自行车出行规划- 建设便捷的步行和自行车出行系统,提供便利和安全的步行和自行车出行环境。
- 增设人行道、自行车道和步行街,优化交通流动方式。
- 改进步行和自行车出行设施,提供更多场所供行人和骑车人休息和停靠。
4. 交通管理和监控系统- 建立先进的交通管理和监控系统,实现交通数据的实时收集和处理。
- 利用智能化技术,提高交通信号灯的自适应调节能力,缓解交通拥堵。
- 加强交通违法行为的监管和执法,提高道路交通安全性。
5. 环境保护和减排措施- 采取措施减少机动车尾气排放,如推广电动汽车、限制高污染车辆等。
- 增加绿化覆盖率,改善道路环境和空气质量。
- 鼓励居民步行、骑行和使用公共交通,减少汽车出行。
结论城市道路交通规划方案的实施可以改善城市的交通状况,提高居民的出行便利性和生活质量。
城市道路交通体系规划ppt课件
– 利于环境,美化城市
• 与主导风向的关系 废气扩散、抵御寒风
• 过境交通的布置
减少噪音和尾气污染、加置音障
• 将自然、人文景色引入城市 对景、借景——专题讲
– 结合现状,节约用地
• 山区与平原城市的路网不同
– 山区城市路网应符合地形,不要追求宽大平直
– 要靠虑地质、水文情况
– 尽量利用原有设施,避免拆迁量过大
.
• 2、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
– 一条车道的宽度
快速路:3.75米,一般道路:3.5米,路缘:0.5米
– 自行车道宽度
1.0--1.1米/条 一般4条以上可以设独立车道
– 人行道的宽度 – 分车带(绿化隔离带) – 道路横断面综合设计
• 道路横断面类型 一块板、二块板、三块板、四块板 • 红线宽度的确定 性质、流量、形式
– 道路选线利用景观环境
北海大桥改造
– 利用道路营造景观
城市入口处、道路节点
– 道路空间尺度
道路宽度与建筑高度的关系
.
一般,三块板型式主要解决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之间相互干扰的矛盾。适 用于机动车交通量大,车速要求高,非机动车多,道路红线较宽(不小 于36~40米)的主要交通干道。山区、丘陵地区的城市道路,一般路副 窄纵坡大,非机动车数量很少,则不宜采用三块板。
两块板型式用以解决机动车对向行驶的矛盾。适用于机动车辆多,夜间 交通量大,车速要求高,非机动车类型较单纯,且数量不多的联系远郊 区之间交通的入城干道。城市道路横向高差较大或为迁就现状,也可采 用两块板型式。当交通量的双向不均匀系数较大时,由于这种断面车辆 行驶灵活性差,车道利用率不高,宽度不够时,往往因超车造成事故。 通常,在我国非机动车比例相对高于机动车的具体条件下,对交通量大 市区交通干道上,就不宜采用两块板型式。为此,有的城市对原建成的 两块板断面型式,多陆续拆改为一块板. 或三块板断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第三章一、公路设计的技术要素计算行车速度、行车宽度、路基宽度、极限最小平曲线半径、停车视距、最大纵坡、桥涵设计车辆荷载、桥面车道数1.公路的主要组成部分有路基、路面、桥梁、涵洞、渡口码头、隧道、绿化、通信、照明等2.公路路线编号由一位公路管理等级的字母代码和三位数字构成。
3.公路快速干线网的负作用主要表现为社会影响、大气和噪音污染、能源消耗、生态影响、地质水文影响、交通事故4.按照公路运输场站的使用功能不同,传统上一般分为客运站、货运站、技术站、公路过境车辆服务站。
二、在进行城市规划时,公路交通与城市的关系1、以城市为目的地的到达交通,要求线路直通市区,并在城市干道直接衔接。
2、同城市关系不大的过境交通,或者是通过城市但不进入市区,或者是上、下少量客车或暂时停留(或过夜)的车辆,一般尽量由城市边缘绕行通过。
公路与城市连接的基本方式(70结合图)1、这是一种改造旧有城市道路与一般公路合用的常用方式,它将过境交通引至城市外围通过,避免进入市区产生干扰,而将车站设在城市边缘的入口处,使入境交通终止于此,不在进入市区。
2、一般来说,公路的等级越高,经过的城镇规模越小。
则在通过该城镇的车流中入境的比重越小。
3、一般大城市往往是公路终点,入境的交通较多。
4、在大规模城市内,设有城市环路环绕与城市中心区外围。
5、以公路组成城市的外道交通,兼做城市近郊工业区之间联系的交通干道。
6、公路与城市道路各自自成系统,互不干扰。
二、高速公路与城市道路的衔接及其在城市范围内的布置,应遵循“近城不进城。
进城不扰民”的布置原则。
具体分为(71图):1、环形绕行式——该形式适用于主枢纽的特大城市。
2、切线绕行式——当有两、三条高速公路进入城市时。
采用切线绕行式可减轻过境交通对城市的干扰,如无锡。
3、分离式——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多数车流如果与城市无关,则最好远离城市分布,用联络线接入城市,如困死,镇江。
4、穿越式——高速公路从城市组团间穿过。
三、公路物流中心(园区)的布置原则如下:1、公路物流中心(园区)因用地范围较大,车辆出入频繁,应尽量分布在城市中心区环路的外侧、郊区或城乡结合部,以减轻对城市交通火环境的影响,并满足今后发展需要。
2、与高速公路或城市快速道路网紧密连接。
便于货物的集散。
3、与机场、港口、铁路货站、公路货运站等对外交通设施有便捷的疏散联系通道,以实现多方式联运,提高货运效率。
4、与城市主要货源集中地、工矿企业用地的分布相关一致并有便捷的联系交通。
5、关联性大的公路物流中心应尽可能邻近布置,有利于分工协作,推动物流园区化,提高物流经营的规模效益。
6、公路物流中心(园区)要与城市功能布局的空间演变趋势相适应,统一规划,新旧兼容分期实施。
第五章5.4 1)城市人口规模如何影响居民出行?城市人口规模是决定城市居民出行总量的最主要因素:人口规模大,城市的居民出行总量也大。
1 、城市人口规模影响了城市居民的出行次数。
总体来说,在同一时期,人口规模小的城市出行成本低,出行次数较多;人口规模大的城市出行成本高,出行次数比较少。
2 、城市人口规模影响了城市居民的出行时耗。
城市人口规模越大出行时耗越长。
3 、城市人口规模影响了城市居民的出行距离,居民的平均出行距离随着城市规模的增加而增加。
4 、城市人口规模影响城市居民的出行时辰分布。
人口规模越大的城市,早高峰、晚高峰的比例也越集中,午高峰的比例越小,午前、午后高峰不明显。
5 、城市人口规模也影响着城市居民的出入境交通。
根据调查资料的分析研究,过境交通所占的百分率普遍具有随城市人口增加而减小、入城交通的百分率随着城市人口规模的增大而增加的特性。
2)城市用地布局3)客运量与客运周转量第六章6.5城市交通规划方案的评价三方面的含义:1、对城市交通战略的制定,规划方案制定过程中的多方案比较评选2、对最后规划方案成果的评价3、对某个交通建设项目的实施效果评价评价原则:1、完备性原则2、可比性原则3、可行性原则4、实质性原则5、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原则评价内容:1、技术性能评价包括城市道路、地面公交、轨道交通、对外公交等各种交通网络或交通设施的总体结性性能和交通质量评价两方面2、经济效益评价从成本和收益两个方面进行3、社会影响评价a)对居民生产和生活、房屋拆迁、出行可达性等的影响b)对交通设施、给水、污水、雨水、电力、电信、燃气、热力等工程管线设施的影响c)对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旅游资源和文物古迹等资源利用的影响d)对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影响e)对城市生命线系统、国家战略和战备等的影响4、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空气影响评价、环境噪声评价、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振动影响评价第七章7.1.1城市公共交通的层次和分类(189图)1、快速轨道交通系统:地铁、轻轨、单轨、市郊铁路2、常规公共交通系统:公共汽车、有轨电车、无轨电车3、BRT系统4、辅助公共交通系统:小公共汽车、出租汽车、三轮车5、特殊公共交通系统:轮渡、水运交通、索道缆车7.3.2公路线网的类型1.设有中央首末站的放射型线网优点:可能为任何地区组织方便的公共服务,各区域的居民可以直达地往返于市中心地区,作不多于一次的换乘就能完成出行。
缺点:第一,对于切线状的出行,带来迂回和多次转车的困难;部分经过市中心的乘车必须转车换乘,增加量公交车辆的上下交替频率。
第二,要求市中心区有足够的基地用于回车和存车,增加了城市用地的紧张,且容易引起市中心区客流集中,影响道路的通行能力。
因此,规模较小的城市中,采用穿越市中心区的直径线有两个好处:一是能减换乘次数;二是不需要在市中心商业区设立大型首末站,能节约宝贵的土地,并有利于市中心区的交通组织和管理。
2.棋盘型线网特点:比较规则整齐,平行线路按一定的规则和间隔布设,并与具有类似特点的线路相互交叉。
对于公共活动中心分布较广的城市或地区来说,棋盘型主要优点在于:第一,乘客只有换一次车便可以从任何一个地方到其他的任意地区,而,不必通过人为的中心点和集散点;第二,乘客的集散点可以分散,轨迹车辆的回车、存车用地可以放在市区边缘地带,容易争取待土地。
缺点:大部分乘客都要换一次车,交叉对角线方向的交通不方便,其二,棋盘型线网密度大,交叉口多,城市闹市容易区引起拥塞在人口密度低,居民出行少、不需要频繁发车的地区,不宜设棋盘型线网3.交叉放射型线网既有棋盘型特点又有放射型的优点。
为商业文化闹市中心乘客集散点提供更多的路线,为若干重要市中心区提供直达的交通条件。
同时,又有与棋盘型一样的灵活性你,为路远的地区提供交通方便。
4.干线和驳运线相结合的线网由两部分线路组成,一是主干线,即在主要干道上布设的公交路线。
一般客运量大,配车多,行车频率高,线性较直。
二是驳运线,即用来运送边缘地区的职工、居民至公交主干线的公交线路。
一般全日客运量少,配车不多,行车间隔时间较长,线型也允许适当弯曲。
布设驳运线有各种因素,如,地形上的屏障,居民密度低、客流量少的特殊地区等。
其优点是能提高客位利用率,其缺点是多数乘客要中途换车。
这种类型线路一般用于轨道交通的城市。
5.环线型线网使各人流集散点都有公交线路连接,东西南北换乘方便。
环型线路终点站要设在这样的地点,那里的乘客差不多已经下车,车厢内留下来等到底的乘客较少。
6.带有环线或切线状线路的放射型线网这种网线的出行直达率很高。
由于切线状客流为切线状线路所承担,经市中心区的客流量和车辆数就可以降到最低。
适用于出行需求量较大的城市。
7.混合型线网是结合城市地理的条件,有几种类型线网组合而成。
这几种类型的路线包含着一些共同的特征。
因此,实际上不可能将他们互相对立地看待,并按其履行地职能截然划分。
第八章8.4城市轨道交通与城市发展一、轨道交通对城市发展的引导作用1、交通与城市之间有着密切的相互关系,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对城市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轨道交通有较高的运行速度与较大的运量,因而扩展了城市发展的空间,带来了城市人口聚集。
在世界上一些主要大城市,轨道交通已成为承担城市客运的主要交通方式。
2、城市轨道交通还对城市的空间布局结构带来突破性的变化,有市中心区伸向郊区的放射形轨道交通线引导城市沿着一条条高密度的带状交通走廊发展,形成指状的城市布局形态,如日内瓦、汉堡等。
城市轨道交通不仅有利于城市形成以个密集的市中心,有利于节约城市土地资源,而且还改善了城市环境,防止城市向周围“摊大饼”式地蔓延。
3、目前城市大城市的空间扩散有两种趋势:一是由同心圆环状向外发展模式转变为沿轴向发展模式,或称之走廊发展模式;二是由中心发展模式转向多心发展模式。
4、轨道交通的建设和运营,会带动城市向郊外地区扩展,从而使城市原有的规模得到扩大;而且在轨道交通的作用下,城市的各种设施会向线路两侧集中,进而导致城市中心的变迁和原有格局的改变。
所以轨道交通与城市的发展是紧密相关的,轨道交通对城市发展具有巨大的引导作用。
二、轨道交通车站对城市的影响1、轨道交通车站作城市的客流集散中心,在城市发展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城市中央商务区总是占据着城市的中心位置,而且是全市交通网络系统的中枢。
在此类车站附近会进行高密度的开发,各种住宅和商业设施在此高密度集中,低价不断升值。
同时,不同的站间距、不同的规模、不同的换乘和发车间隔都会导致线路附近的土地呈现出不同的开发利用形态,车站的分布还会影响城市的布局。
车站到既有中央商务区的距离以及车站周围的居民密度和交通条件不同,都会对城市布局产生不同的影响。
总之,随着车站的兴建,其所在地的可达性显著提高,同时该处的客流量也显著提高。
大量的客流为车站所在地带来了劳动生产力,也到来了消费力。
例如:东京的新宿、池袋、涉谷等地区。
第九章9.1.2世界各国和各地区小汽车发展的模式1、以美国为代表的“自由发展型”。
特征是既不限购,也不限用。
因为美国一方面具有强大的汽车工业,另一方面国土资源可以满足小汽车运行和停放设施建设的需要。
2、以西欧诸国和日本等国家为代表的“政策导向型。
特征是不限购,但限用。
这些工业化国家大都具有自己的汽车工业,小汽车拥有量也很高。
但通过制定区域交通管理政策,同时提高公共交通尤其是大运量的轨道交通的服务水平,以引导居民出行使用公共交通。
3、以新加坡、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为代表的“门槛限制型”。
特征是既限购,也限用。
这些国家或地区汽车工业弱小或没有,徒弟资源紧张,道路容量十分有限,不适合大规模发展和使用小汽车。
对于小汽车发展策略,我国部分大城市选择了“政策导向型”模式。
上海选择了“门槛限制型”模式,而更多的中小城市对小汽车发展采取鼓励政策,把小汽车发展水平视为本地区经济水平的标志。
10.2国外有关步行交通的理论与实践(重点)一、邻里单位1)背景:邻里单位的理论是美国社会学家C.佩里于的1929年提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