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型圈检验标准[1]
o密封圈标准
O型密封圈是一种常用的密封元件,其标准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材料标准:O型密封圈的材料应符合相关标准,如橡胶材料应符合GB/T
5574-2008等标准,金属材料应符合GB/T 3191-2010等标准。
2.尺寸标准:O型密封圈的尺寸应符合相关标准,如GB/T 3452.1-2005等标
准。
这些标准规定了O型密封圈的直径、截面直径、高度等尺寸参数。
3.性能标准:O型密封圈应具备一定的性能,如耐压、耐高温、耐腐蚀等。
这
些性能应符合相关标准,如GB/T 3452.2-2005等标准。
4.试验方法标准:为了确保O型密封圈的质量,需要进行一系列的试验,如压
缩永久变形试验、耐压试验、耐高温试验等。
这些试验的方法应符合相关标准,如GB/T 18173-2014等标准。
总之,O型密封圈的标准涉及到材料、尺寸、性能和试验方法等方面,这些标准为O型密封圈的生产和使用提供了指导和规范。
o型圈检验规范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o型圈检验规范篇一:o型圈检验标准o型圈检验标准1、外观:1.1表面平整、光洁、结合线良好,无裂纹、错位、流痕、破损、变形、毛刺、毛边、缺胶、气泡、杂质、无明显修边痕迹;1.1.1气泡:表面气泡直径(0.5mm),不多于1处;1.1.2杂志:表面杂质面积(mm)应小于0.5不多于1处;1.1.3缺陷:表面高度(mm)应小于0.5不多于1处;1.1.4修边痕迹:毛刺高度(mm)不超过0.07,毛刺宽度(mm)不超过0.12;1.1.5合摸缝错位:不超过断面公差;2、材质nbR硬度颜色黑色标准gb/t3452.1-20xx3、尺寸5、性能要求5.3硬度70±5;5.4变形率70℃24h无明显变形;5.5拉力强度≥10n/c㎡;5.6断裂伸长率≥250%;6、耐油性能;6.1用汽油浸泡24小时。
不能有腐蚀现象6.2用柴油浸泡24小时。
不能有腐蚀现象7、高低温测试:7.1高温130度贮存2小时,不能有变形、融化、烧焦。
7.2低温-40度贮存2小时,不能有变形、老化。
8、检验规则根据gb/t2828.1-20xx,一般检验水平Ⅱ、正常检验一次抽样方案。
9相关记录与表格《进料检验报告》Fm/qp10-01制定审核批准篇二:o型圈进料检验规范篇三:o型圈橡胶密封圈的外观质量检验标准、o型圈橡胶密封圈的外观质量检验标准序号表面气泡直径(mm)不大于表面气泡直径(mm)不多于(处)表面杂质面积(mm)应小于表面杂质面积(mm)不多于(处)表面高度(mm)应小于3缺陷表面面积(mm)不超过表面面积(mm)应少于(处)4修边5痕迹。
橡胶o型圈检验标准
橡胶o型圈检验标准橡胶O型圈是一种常用的密封件,广泛应用于机械设备、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
为了确保O型圈的质量和性能,需要对其进行严格的检验和测试,以确保其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要求。
首先,对于橡胶O型圈的外观质量,应当进行外观检查。
外观检查包括外观尺寸、表面光洁度、表面缺陷等方面。
在外观尺寸检查中,需要测量O型圈的直径、厚度、断面形状等尺寸参数,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
同时,还需要检查O型圈表面的光洁度和是否存在气泡、裂纹、杂质等缺陷,以确保其外观质量符合标准。
其次,对于橡胶O型圈的物理性能,应当进行物理性能测试。
物理性能测试包括硬度测试、拉伸性能测试、耐磨性测试等方面。
硬度测试可以通过硬度计对O型圈进行硬度测试,以评估其硬度值是否符合标准要求;拉伸性能测试可以通过拉伸试验机对O型圈进行拉伸测试,以评估其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等性能指标;耐磨性测试可以通过磨损试验机对O型圈进行耐磨性测试,以评估其耐磨性能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此外,对于橡胶O型圈的化学性能,应当进行化学性能测试。
化学性能测试包括耐油性测试、耐酸碱性测试、耐老化性测试等方面。
耐油性测试可以通过将O型圈浸泡于不同种类的润滑油中,以评估其耐油性能;耐酸碱性测试可以通过将O 型圈浸泡于不同浓度的酸碱溶液中,以评估其耐酸碱性能;耐老化性测试可以通过将O型圈置于高温高湿或紫外光照射环境中,以评估其耐老化性能。
最后,对于橡胶O型圈的检验标准,应当参考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进行检验。
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中包括了对于橡胶O型圈外观质量、物理性能、化学性能等方面的具体要求和检验方法,应当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检验,确保O型圈的质量和性能符合标准要求。
综上所述,对于橡胶O型圈的检验标准,需要从外观质量、物理性能、化学性能等方面进行严格的检验和测试,以确保其质量和性能符合标准要求。
只有通过严格的检验和测试,才能保证橡胶O型圈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发挥其应有的密封功能,确保设备和产品的安全和可靠性。
O型圈进料检验规范(DOC)
a 对于CS级O形圈是不允许的;对于N级和S级O形圈,允许缺陷尺寸在极限值范围内。
图1 开模缩裂a)允许的过度修边示例不允许的过度修边示例图2图3飞边a飞边对于CS级别的O型圈是不允许的。
图4 流痕a 不允许径向上的定向流痕。
b 允许缺陷尺寸在极限值范围内。
图5模具是沉积物凹痕a 允许缺陷尺寸在极限值范围内。
图6 缺料、杂质和凹痕。
a 允许缺陷尺寸在极限值范围内。
图7错位、错配5.3 O形圈几何尺寸的检测方法和测量仪。
5.3.1 O形圈内径的测量。
用锥棒测量小规格O形圈内径,量程为φ50mm以下,测量误差不大于±0.02mm同一种内径规格的O形圈可以使用同一根锥棒,而不必考虑圈的截面直径。
图8所示是一套1:100锥度钢棒(淬火)。
在锥棒上每距10mm有一根直径刻度线,每一直径刻线精度是0.1mm,可估测到0.01mm。
测量时,将O形圈沿锥棒下滑,在停滞处读出直径刻度值。
为了使O形圈沿锥棒平稳下滑,停止时与锥棒同轴,设计了导向套; 为使O形圈停止时与锥棒不留空隙而设有压码。
压码的尺寸应和合适,内径较锥棒粗端大0.1mm,壁厚6mm,高度随橡胶圈硬度变化。
在低、中、高硬度范围内压码高度分别3、6、15mm。
对于φ40mm以上的锥棒,压码高度应分别为1.5、3和6mm。
当压码的重量成倍地增减时,测量误差也仅相差0.01~0.02 mm,故压码的重量选择不甚严格。
采用SM柔性尺,可适用于φ55~380mm橡胶O形圈内径尺寸的测量。
它由半透明的胶片(高分子材料)制成。
读数原理与游标卡尺基本相同,整数部分由主尺读取,小数部分由副尺读取(参见图9)。
图8测量锥棒示意图图9 SM柔性尺SM柔性尺的技术指标为:测量范围:1﹟尺φ55~100 mm;2﹟尺φ100~200 mm;3﹟尺φ200~380 mm示值精度:1﹟尺0.05 mm;2﹟尺0.05 mm;3﹟尺0.10 mm测量环境要求:温度应保持23±5℃和相对湿度不大于90%;否则要用钢环(核正环) 测出修正系数δ,对测量值进行修正:式中d0—钢环直径(mm)d0—测量读数(mm)d0—测量实际值(mm)柔性尺使用方法简单、易掌握,并能直接读数。
O型密封圈检测项目及其标准-程诚检测
O 型橡胶密封圈的材料: 阶梯圈为填充聚四氟乙烯 PTFE。 常规检测项目: 低温试验 压缩应力松弛测定 拉伸性能测定 密度 硬度 压缩永久变形 液体浸泡 热空气老化 腐蚀试验 部分检测项目: GB T 7758-2002 硫化橡胶 低温性能的测定温度回缩法(TR 试验) GB/T 1685-2008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 在常温和高温下压缩应力松弛的测定 GB/T 5720-2008 O 形橡胶密封圈试验方法 GB/T 533-2008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 密度的测定 GB/T6031-1998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硬度的测定(10-100IRHD) GB/T7759-1996 硫化橡胶、热塑性橡胶 常温、高温和低温下压缩永久变形测定 GB/T1690-2010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 耐液体试验方法 GB/T3512-2001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
O型圈进料检验规范标准[详]
1 目的为了更好的控制由供货商提供的O型圈的质量,保证O型圈符合图纸技术要求,保证O型圈质量质量,满足客户的需求。
2 围本规适用于公司所有O型圈来料检验时使用。
3 名词定义3.1 缺陷分类CR、MA、MI;CR:Critical—对人生安全造成伤害或存在安全隐患的缺陷,或与法律法规有冲突的缺陷;MA:Major—产品的功能不良不能达到使用效果或严重影响外观验收标准及其他可能引起投诉的缺陷;MI:Minor—生产中造成的轻微不良,但不影响使用功能;3.2 开模缩裂backrind靠近飞边处的橡胶线性收缩后低于模压表面的一种纵向缺陷。
这种缺陷的断面呈“U”型或者“W”型,同时飞边常被撕碎、撕裂。
见图1.3.3 组合飞边combined flash偏移、飞边和分模线凸起的组合。
3.4 径 inside diameterO形圈径,以d1表示。
3.5 截面直径cross-section diameterO形圈截面直径,以d2出表示。
3.6 过度修边excessive trimming修边过程中,在O型圈的径/外径处产生的扁平表面和粗糙表面,常见的是粗糙表面。
见图2a 和图2b。
3.7 流痕 flow mark线状凹陷,一般呈卷曲状,在不弯曲状态下深度非常浅,表面有纹理,边缘圆滑,是由于材料流动和融合不好造成的。
见图 4 。
3.8 杂质foreign material嵌入O形圈表面中的任何外来物质,例如:污染物、尘土等。
3.9 凹痕indentation表面凹陷,通常呈不规则形状,是由于表面杂质被清除或是模腔表面产生了硬的沉积物造成的。
见图53.10 错配mismatchO 形圈的上半部分截面半径与下半部分截面半径不同,是由于上模和下模的尺寸不同造成的。
3.11 缺肢non-fill形状不规则、间隔随意的表面凹陷,其纹理比正常O形圈的表面粗糙,是由于模腔中股料充填不满和/或带入空气造成的。
见图6.3.12 错位off-registerO形圈横截面的二个半圆未对准,是由于上、下模发生横向位移造成的。
橡胶制品的密封圈的检测标准有哪些?
橡胶制品的密封圈的检测标准有哪些?|密封检测橡胶密封圈是属机械及设备行业的加工制品,每一行来都有自身的质量检测标准定义产品的是否合格。
您了解过橡胶的密封圈的检测标准吗?橡胶密封件的外观质量检验标准都有哪几项吗?o形橡胶密封圈(简称o形圈)外观检测标准包括有o形圈缺陷的形状、特征和大小、对其表面缺陷做了分类及规定要求。
东晟密封圈告诉您!一、O型圈橡胶密封圈外观质量检验标准号:GB3452.2—87二、外观质量检测标准的字母符号代表:●d1代表:o形圈内径。
●d2代表:o形圈截面直径。
●e代表:错位尺寸。
●f代表:修边凸后延部高、宽度。
●i代表:过度修边宽度。
●g代表:开模缩裂宽度。
●h代表:开模缩裂深度。
●j代表:流痕(只允许沿圆周方向)长度。
●k代表:流痕(只允许沿圆周方向)深度。
●l代表:凹、凸缺陷长、宽度。
●m代表:凹、凸缺陷深、高度。
三、外观质量检测标准质量的等级说明:●N级(一般级):适用于一般用途。
●S级(较高级):适用天地外观质量要求比较高的使用场合。
●NZ级、SZ级(特殊级):在N级或S级中任选至多三类缺陷,规定更高的外观质量要求,称为NZ级或SZ级,并应由供需双方商定。
四、外观质量检测标准质量的外观质量●尺寸:o形圈成品的尺寸及公差应当符合GB 3452.10—《液压气动o型圈橡胶密封圈尺寸系列及公差》或有关国家标准的规定。
●一般要求:o形圈不允许存在孔隙、裂纹、气泡;表面应当光滑、清洁、表面缺陷应不超过所规定的极限。
●表面缺陷:o形圈的表面缺陷类型及其质量要求,应符合表中的规定。
o型橡胶密封圈表面缺陷的最大允许极限。
O型圈O-rings国家标准
O型圈O-rings国家标准
O型圈O-rings国家标准
O型圈国家标准
O形密封圈O型圈(O-rings)是一种截面为圆形的橡胶密封圈,因其截面为O型,故称其为O型密封圈,也叫O型圈。
O形圈中国国家标准O形圈美国国家标准O形圈日本国家标准O 形圈英国国家标准O 形圈法国国家标准O形密封圈德国标准DIN 3771-1993 GB/T 5720-2008 O形橡胶密封圈试验方法JB/T 6658-2007 气动用O形橡胶密封圈沟槽尺寸和公差JB/ZQ 4224?97 O形橡胶密封圈尺寸系列HG/T 2021-91耐高温滑油O形橡胶密封圈材料HG/T 2333-1992 真空用0形圈橡胶材料HG/T 3089-2001 燃油用O 形橡胶密封圈材料HG/T 2579-2008 普通液压系统用O形橡胶密封圈材料ISO 3601-1-2002 流体动力系统.O型密封圈.第1部分内径、横截面、公差和尺寸识别编码ISO 3601-5-2002 流体动力系统.0型密封圈.第5部分工业用弹性材料的适宜性:液压气动用O形圈尺寸系列及公差。
:O形橡胶密封圈外观质量检验标准。
:液压气动用O形橡胶密封圈沟槽尺寸和设计计算准则。
HG/T2579-94:O形圈橡胶材料第一部分:用于普通液压系统。
o型圈国标 o型圈密封槽标准 o型圈槽尺寸 o型圈国家标准
o型圈国标 o型圈密封槽标准 o型圈槽尺寸 o型圈国家标准o型圈国标 o型圈密封槽标准 o型圈槽尺寸 o型圈国家标准O形圈是在沟槽中安装的、适度压缩的截面为O形(圆形)的密封圈。
可作为油、水、空气、气体等各种各样流体的密封使用。
用法有静止的与运动的两类。
2 .O形圈的正确用法2-1. 截径的选定在压缩率一定的情况下,截径大则永久变形小,使用大截径的O形圈可得到稳定的密封性。
特别在作为动密封使用时,截径大具有防止拧扭的效果。
2-2. 在高压时使用O形圈是因为材料的压缩应力而发挥功能。
另外由密封流体的压力而发挥了安全密封的效果。
因此要从原理上考虑压力的极限。
实际使用O形圈处必然产生密封介质流体的压力而保持O 形圈不致挤咬进去的功能。
因此,实际的O形圈的耐压性是由材料的机械强度(作为代表值的是:硬度)与间隙的关系所确定。
挡圈从两个方向承受压力时可在O形圈两侧同时安装挡圈。
从一个方向承受压力时则在压力的反方向一侧安装一个挡圈。
挡圈的形状有圈式、斜切口式与螺旋式 3 种。
从使用效果看,圈状的最好。
从安装方便来看,则以斜切的与螺旋形的方便。
2-3. 不同用途的使用①圆柱静密封即时按照 JIS 标准使用O形圈及沟槽尺寸,由于尺寸允差的组合而可能发生咬入沟槽内径部位的垂驰,请安装时不要发生O形圈咬入。
②平面静密封平面静密封可分为承受内压的场合与外压的场合两类。
内压用的场合,原则上以O形圈外径 D 配合,而在外压用的场合,原则上以O形圈内径d 配合。
由于挤坏率通常没有安装时的问题,可考虑为承受压力后螺栓的伸长和法兰面的变形,要比圆柱静密封要大。
在这种场合下,由于没有与壁依附,有时因压力变化而磨损或脱落,请不要使用。
在内径比较大(Φ 150 以上)而截径比较细(Φ 3 以下)时,会有图 -5 那样的O形圈飞出、夹紧与一部分O形圈被切边的情况,为防止飞出,可使用粗一些的截径。
在使用承受内压的场合, D 尺寸比较小的范围内 ( 约Φ 30 以下 ) ,有时有安装不适合的情况, D 尺寸最好稍大些( 约 0.2 ~ 0 .3mm ) 较为方便。
O型圈检验标准
•对密封圈外包装上所标示的型号、材质、颜色、数量是否与送货单上所列的吻合。
•核对密封圈与外包装所标示的型号、材质、颜色是否吻合。
•用电子天平核以秤重的方式核对每一包密封圈的数量,如有不足,统计数量后通知采购部处理,并以实际数量入库。
•以抽检的方式用游标卡尺测量密封圈的尺寸是否合格(公差范围+0.1cm),抽检数量每个规格每批:500~1000个5%、1000~5000个3%、5000~10000个2%、10000以上1%。
•以目测的方式检查每一个密封圈有无毛刺、飞边、破损(检查数量:全检)。
•以上检测合格后,以型号、材质、颜色,编号后分类入库。
O型圈国家标准
O型圈国家标准O型圈国家标准O型圈中国国家标准O型圈美国国家标准(as568)O型圈日本国家标准(as568)O型圈英国国家标准O型圈法国国家标准O型密封圈德国标准DIN3771-1993GB/T5720-2008O形橡胶密封圈试验方法JB/T6658-2007气动用O形橡胶密封圈沟槽尺寸和公差JB/ZQ4224?97O形橡胶密封圈尺寸系列HG/T2021-91耐高温滑油O形橡胶密封圈材料HG/T2333-1992真空用0形圈橡胶材料HG/T3089-2001燃油用O形橡胶密封圈材料HG/T2579-2008普通液压系统用O形橡胶密封圈材料ISO3601-1-2002流体动力系统.O型密封圈.第1部分内径、横截面、公差和尺寸识别编码ISO3601-5-2002流体动力系统.0型密封圈.第5部分工业用弹性材料的适宜性.GB3452.1-92:液压气动用O型圈尺寸系列及公差。
GB3452.2-87:O形橡胶密封圈外观质量检验标准。
GB3452.3:液压气动用O形橡胶密封圈沟槽尺寸和设计计算准则。
HG/T2579-94:O形圈橡胶材料第一部分:用于普通液压系统。
JISB2401-1991:O型圈规格。
目前,O形圈规格标准选用是根据新国标GB3452.1-92来进行选用的。
内径*线径;单位:毫米。
O型圈规格标准内径*线径(1.78-133.07*1.78MM)O形圈规格标准内径*线径(1.24-247.32*2.62MM)O形圈规格标准内径*线径(4.34-456.06*3.53MM)O形圈规格标准内径*线径(10.46-557.61*5.33MM)O形圈规格标准内径*线径(113.67-557.66*6.99MM)O形圈规格标准内径*线径(24.4-144.4*3.1MM)O形圈规格标准内径*线径(149.3-299.3*5.7MM)O形圈规格标准内径*线径(149.5-399.5*8.4MM)O形圈规格标准内径*线径(0.8-500*0.5-1MM)O型圈规格标准内径*线径(1-2000*1-15MM)O形圈压缩量的确定①静密封:a、对圆柱面密封取10-15%;b、对平面静密封取20-30%。
O型圈进料检验规范
1 目的为了更好的控制由供货商提供的O型圈的质量,保证O型圈符合图纸技术要求,保证O型圈质量质量,满足客户的需求。
2 范围本规范适用于公司所有O型圈来料检验时使用。
3 名词定义3.1 缺陷分类CR、MA、MI;CR:Critical—对人生安全造成伤害或存在安全隐患的缺陷,或与法律法规有冲突的缺陷;MA:Majo r—产品的功能不良不能达到使用效果或严重影响外观验收标准及其他可能引起投诉的缺陷;MI:Minor—生产中造成的轻微不良,但不影响使用功能;3.2开模缩裂backrind靠近飞边处的橡胶线性收缩后低于模压表面的一种纵向缺陷。
这种缺陷的断面呈“U”型或者“W”型,同时飞边常被撕碎、撕裂。
见图 1.3.3 组合飞边combined flash偏移、飞边和分模线凸起的组合。
3.4内径inside diameterO形圈内径,以d1表示。
3.5截面直径cross-section diameterO形圈截面直径,以d2出表示。
3.6 过度修边excessive trimming修边过程中,在O型圈的内径/外径处产生的扁平表面和粗糙表面,常见的是粗糙表面。
见图2a和图2b。
3.7 流痕flow mark线状凹陷,一般呈卷曲状,在不弯曲状态下深度非常浅,表面有纹理,边缘圆滑,是由于材料流动和融合不好造成的。
见图 4 。
3.8 杂质foreign material嵌入O形圈表面中的任何外来物质,例如:污染物、尘土等。
3.9凹痕indentation表面凹陷,通常呈不规则形状,是由于表面杂质被清除或是模腔表面产生了硬的沉积物造成的。
见图53.10 错配mismatchO形圈的上半部分截面半径与下半部分截面半径不同,是由于上模和下模的尺寸不同造成的。
3.11缺肢non-fill形状不规则、间隔随意的表面凹陷,其纹理比正常O形圈的表面粗糙,是由于模腔中股料充填不满和/或带入空气造成的。
见图 6.3.12 错位off-registerO形圈横截面的二个半圆未对准,是由于上、下模发生横向位移造成的。
O型圈、平垫进货检验标准
目测
2
尺寸
大O型圈
内径:27.6±0.1mm
断面厚度:2.8±0.1mm
5个,分5包抽样检测
卡尺测
小O型圈
内径:18.8±0.1mm
断面厚度:3.1±0.1mm
平垫
外径:18±0.1mm
内径:10.4±0.1mm
厚度:2.1±0.1mm
4.判定准则:
所测项目均合格,本批合格。
出现一件不合格,本批须全部检验,并将不合格品及时退换。
1.适用范围:适用于密封圈(O型圈、平垫)的进购检验。
2.抽样方法:
2.1批:以同一型号、同一供货商、同一批次的密封圈为一批,每批两万件以下为一批,大于两万件时分为两批。
2.2抽样数量:按第3条实施。
3.检验准:
序号
检验项目
标准要求
检验数量
检验方法
1
外观
外观符合订购要求,无飞边、无异型、破损,用手拉伸无疲劳裂纹。
o型密封圈的标准
O型密封圈的标准有多个,包括尺寸和性能等方面。
在尺寸方面,我国国家标准中关于O型圈尺寸的标准包括GB1235-76、GB3452.1-88和GB3452.1-92。
其中,GB1235-76规定的O型圈截面直径(又称线径)为1.9、2.3、2.6、3.0、3.5、4.0、4.6、5.0、5.5、6.0、7.0、8.0等,O型圈采用外径×线径标记方法;GB3452.1-88和GB3452.1-92基本相同,其规定的O型圈截面直径为1.8、2.65、3.55等,新国标采用国际惯例,O型圈采用内径×线径标记方法。
在性能方面,O型密封圈的压缩量和拉伸率是两个重要的指标。
压缩量通常以静态压缩量和动态密封压缩量来衡量,静态压缩量约为15%~30%,动态密封压缩量约为10%~15%。
拉伸率则是一个可选指标,一般拉伸率取1%~10%,多个零件装配成组件后再通过插入方式连接的O-RING密封情况,拉伸率10%~15%。
此外,O型密封圈的填充率和槽宽也是重要的设计参数。
填充率一般取小于90%,设计受限时说明清楚,不超出100%也是允许的。
槽宽则约为1.3*线径(经验值参考)。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标准可能会因材料、应用场景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在具体选择和设计时,应根据实际需求和场合选择合适的标准进行参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O 型圈检验标准 1、外观:
1.1表面平整、光洁、结合线良好,无裂纹、错位、流痕、破损、变形、毛刺、毛边、缺胶、气泡、杂质、无明显修边痕迹;
1.1.1气泡:表面气泡直径(0.5mm), 不多于1处;
1.1.2杂志:表面杂质面积(mm )应小于0.5,不多于1处; 1.1.3缺陷:表面高度(mm )应小于0.5,不多于1处;
1.1.4修边痕迹:毛刺高度(mm )不超过0.07,毛刺宽度(mm )不超过0.12; 1.1.5合摸缝错位:不超过断面公差;
2、材质 NBR 硬度 颜色 黑色 标准 GB/T3452.1-2005
3、尺寸
序号
规格 内经尺寸 线径尺寸 1 7.5×2.65 7.5±0.13 2.65±0.08
2 12.0×4.0 12.0±0.1
3 4.0±0.1 3 60.0×2.65 60.0±0.55 2.65±0.09
4 65.0×2.6
5 65.0±0.58 2.65±0.09 5 104.0×3.0 104.0±0.7 3.0±0.1 5、性能要求
5.3硬度 70±5;
5.4变形率 70 ℃ 24H 无明显变形; 5.5拉力强度 ≥10N/c ㎡; 5.6断裂伸长率 ≥250%; 6、耐油性能;
6.1用汽油浸泡24小时,不能有腐蚀现象 6.2用柴油浸泡24小时,不能有腐蚀现象 7、高低温测试:
7.1高温130度贮存2小时,不能有变形、融化、烧焦。
7.2低温 -40度贮存2小时,不能有变形、老化。
8、检验规则 根据GB/T2828.1-2003,一般检验水平Ⅱ、正常检验一次抽样方案。
9 相关记录与表格 《进料检验报告》 FM/QP10-01
制定 审核 批准
序号 检测项目 检测标准 检测方法 质量特征
适用规则 重要 中等 次要 1 外观 1.1 目视 √ 1.1 2 材质 2 来料检验报告 √ 2.5 2.6 3 尺寸 3 游标卡尺 √ 3.2.2 4 硬度 5.3 橡胶硬度计 √ 3.2.3 5 压缩变形 5.4 目视 √ 3.2.4 6 断裂伸长率 5.6 来料检验报告
√ 3.2.5 7 耐油性能 6.1,6.2 目视 √ 2.2 8
高低温测试
7.1,7.2
目视
√ 1.6 合格品质量水平AQL
1.5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