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行政决策、执行与效率
土地行政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1、什么就是土地行政管理?土地行政管理就是指国家土地政务得推行与管理,即国家行政机关为了体现土地利用当前与未来得社会整体利益而对土地事务得组织与管理活动。
2、土地行政管理得目标、功能及其特点就是什么?基本目标:按社会整体利益实现土地有效配置与持续利用。
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1.实现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经济目标2.实现土地利用中得相对“公平”,促进整体效率提高——社会目标3.实现土地资源持续利用——生态环境目标土地行政功能可称为政府在土地行政管理中所发挥得作用与效能。
1.政治功能2.经济功能3.社会、文化功能特点1、与其她部门行政相比,土地行政具有更重要得地位与作用2、土地行政得范围宽广、内容丰富3、土地行政具有较强地域特点3、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土地行政管理有哪些重要变化?改革地用行政体系完善与巩固了社会主义地权制度建立了全国统一得地政管理机构制定与实施了一些重要得土地法规初步建立了较为合理得土地税费制度地籍管理由以地权登记为主转向多目标得地籍管理体系社会主义地价管理体系已经建立4、什么就是土地行政管理学?土地行政学就是研究国家行政组织对土地事务进行有效组织与管理规律得科学。
第二章土地行政管理体制1、如何理解土地行政管理体制得含义?所谓土地行政管理体制,就是指土地行政管理机构得设置、管理职能权限得划分及运行以及隶属关系等方面得体系与制度得总称。
2、土地行政管理体制包括哪些内容?(1)中央到地方五级土地行政管理机构设置及相互关系(2)各级机构得职责与权限划分、各职责与权限得关系与运行方式管理机构就是组织形式与组织保证职责权限就是职能形式与功能保证运行方式就是前两者得动态反映与结合简述土地行政管理体制得主要模式。
土地行政组织职权划分就是国家行政组织按照宪法与法律规定,根据实际管理需要将行政权力划归各层级、各部门与各职位得过程。
这种行政权力得划分,归属所形成得体系制度就就是土地行政领导体制,就是土地行政管理体制最为核心得内容之一。
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土地利用效率与效益分析
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土地利用效率与效益分析土地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其利用效率和效益对于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在土地资源管理中,土地利用效率和效益的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土地利用效率和效益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并探讨如何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效益。
一、土地利用效率分析土地利用效率是指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通过科学、合理的方式利用土地资源所取得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综合评价。
土地利用效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等方面。
1.1 农业土地利用效率农业是土地资源利用的重要领域,农业土地利用效率的提高对于粮食安全和农民收入增加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由于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存在着土地浪费、生产效率低下等问题,农业土地利用效率相对较低。
因此,推行节约型、高效益的农业生产方式,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是提高农业土地利用效率的关键。
1.2 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城市土地是有限的资源,如何合理利用城市土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
在城市规划中,要合理划定土地用途,控制城市扩张速度,提高土地利用率。
此外,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土地的综合利用效益,也是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重要途径。
1.3 工业土地利用效率工业是现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业土地利用效率的提高对于促进工业发展和提高产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在工业用地规划中,要注重合理布局,提高土地利用率。
此外,加强工业技术创新,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资源消耗,也是提高工业土地利用效率的重要途径。
二、土地利用效益分析土地利用效益是指通过土地利用所获得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土地利用效益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1 经济效益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土地产出的增加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例如,在农业领域,通过科技进步和农业生产方式的改进,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增加农民的收入。
2024年重大事项内部会审制度(三篇)
2024年重大事项内部会审制度深入推进依法行政,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增强集体决策意识和责任意识,提高依法决策水平,确保重大行政行为的公开、公平、公正,有效预防违法和不适当的行政行为,积极服务社会和广大人民群众,特制订重大事项内部会审制度。
一、会审方式对事关全局性的重大问题会审,分别以局业务例会、局办公会的形式进行。
对国土资源重要业务工作,以及内部规范管理工作,一般以局办公会议和专门小组的形式研究会审。
会审会一般由局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相关科、室负责人组成。
根据需要,也可请有关专业人员参加。
会审会一般由主要负责人主持召开,也可由主要负责人指定其他负责人主持。
主持人应充分听取与会人员意见,并综合大多数人员意见形成方案会审会对讨论决定的有关事项,应当如实记录在案,并在会审结束后指派专人予以处理。
会审会研究决定的有关事项,经主要负责人确认后,以文字形式整理下发或存档,作为部门办理有关业务事项及内部运行程序的执行依据。
二、会审内容根据____《通知》和省政府的要求,凡属建设用地、土地市场、地政地籍、土地资产处置、供地价格确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地质矿产和矿产管理、行政执法、组织人事和财务以及行政管理等重大事项应当经过集体会审,实行集体决策:1、年度用地计划的编制、分解,重大建设用地项目预审;2、年度经营性用地出让计划;3、出让地块方案;4、各项管理制度;5、重大土地权属争议处理意见;6、大宗土地转让变更,处理政策规定;7、地类及地权调整方案;8、本局独立处理企业改制土地资产方案的审定;9、土地利用调查及地籍调查、信息系统建设方案审核;10、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11、土地开发复垦整理项目立项及开发、复垦经费的使用、分配;12、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规划的编制和地质灾害防治规划;13、重大疑难案件的查处(重大案件标准:罚款额超过____万元,拆除永久性建筑物占地____平方米以上);14、规范性文件的草拟上报;15、重大信访案件调查处理及违法用地责任人需要“双开”或需要移交司法机关处理的;16、涉及全局性专项治理,执法检查等工作;17、机关管理、制度建设等重大事项;18、其他需要集体决定的事项。
土地行政决策、执行与效率
土地行政执行的过程
土地行政执行的过程具有阶段性, 土地行政执行的过程具有阶段性,从土地行政决策最后确定并付 诸实施时起,到土地行政目标最终实现为止。 诸实施时起,到土地行政目标最终实现为止。整个过程大体可分 为三个阶段,即准备阶段、实施阶段(主要包括指挥、控制、 为三个阶段,即准备阶段、实施阶段(主要包括指挥、控制、沟 通、协调)和总结阶段。 协调)和总结阶段。 存在问题: 存在问题: (1)我国有些土地行政决策可操作性不强,决策脱离实际。 )我国有些土地行政决策可操作性不强,决策脱离实际。 (2)土地行政执行中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现象。 )土地行政执行中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现象。 (3)土地行政执行“走样”,地方领导的基层违法用地多。 )土地行政执行“走样” 地方领导的基层违法用地多。 (4)土地行政执行中缺少必要的手段,独立执法权有限。 )土地行政执行中缺少必要的手段,独立执法权有限。 (5)土地行政执行的效率低,严重制约执行效果。 )土地行政执行的效率低,严重制约执行效果。
土地行政效率
土地行政效率: 土地行政效率:指土地行政部门和行政人员从事土地行政管理所 得到的劳动效果、社会效益同所消耗的人力、物力、 得到的劳动效果、社会效益同所消耗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 的比率,即土地行政效果与行政投入的比率。 的比率,即土地行政效果与行政投入的比率。 可用公式表达为: 可用公式表达为: 土地行政效率=土地行政效果/ 土地行政效率=土地行政效果/土地行政投入 土地行政效果——土地行政部门和行政人员在土地行政过程中所 土地行政效果 土地行政部门和行政人员在土地行政过程中所 产生的社会、环境和经济效益 产生的社会、 土地行政投入——进行土地行政管理所消耗的人、财、物和时间 进行土地行政管理所消耗的人、 土地行政投入 进行土地行政管理所消耗的人 等。
行政效率的提高及其重要意义
行政效率的提高及其战略意义【摘要】行政效率是国家行政机关及其行政人员从事行政管理活动所得到的劳动效果、社会效益同所消耗的人力、物力、财力、时间的比率关系。
行政效率是行政管理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提高行政效率是政府全部行政管理活动追求的最高目标。
当今世界,各国政府都在想方设法,采取各种改革措施来提高行政效率,都认识到行政管理在促进经济发展上起着决定性作用。
提高行政效率,对于生产力不发达、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的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来说,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
刘宁指出,劳动生产率,归根结底是保证社会制度胜利的最重要、最主要的东西。
目前,我们同发达国家之间劳动生产率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社会主义制度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因此,行政效率的提高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进程,直接影响到我国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经济竞争中能否占有重要一席之地,更关系到我国在世界上的发言权。
提高行政效率对当前我国来说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关键词】行政效率提高途径战略意义一、行政效率(一)行政效率的含义行政效率是指行政法律制度要以尽可能小的经济耗费获取最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公正和效率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法律体系的两大价值目标,效率原则的提出导源于经济学方法对法律的渗透,揭示出法律内在的经济属性,行政主体实施任何行政行为,都必须作一定的成本—效益分析,“效率表示使价值最大化的资源配置”,“可能造成行政机构低效率的两种途径是:具有与促进效率相反的目标;不论其目标是什么,它没有将其追求目标的成本最小化。
”行政效率是指公共组织和行政工作人员从事公共行政管理工作所投入的各种资源与所取得的成果和效益之间的比例关系。
各种资源是指人力、财力、物力和时间以及各种有形无形的资源。
成果是指管理成果,包括有形的物质成果和无形的精神成果。
效益包括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主要是社会效益。
行政效率就是政府效率,政府效率就是政府生产力,它是一种推动社会发展的综合生产力。
行政效率可分为三个层次:组织效率(高级决策层所表现的效率)、管理效率(中间管理层所表现的效率)和工作效率(基层工作人员所表现的效率)。
谈行政机关效率低下的原因及解决策略
谈行政机关效率低下的原因及解决策略谈行政机关效率低下的原因及解决策略(作者05级学员)目录一.行政效率的概念及内涵分析二.行政效率的重要性及其意义三.行政效率低下的形成因素分析四.提高行政效率的途径【内容摘要】行政效率是对国家行政机关和行政人员从事行政管理活动效果的度量和评价。
行政效率是行政管理中的核心问题,提高行政效率是整个行政管理工作追求的目标,也是行政管理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点,因而在整个行政管理及执行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行政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和地位,高效的行政机关会赢得人民和社会的好评和极力拥护,而这对于提高行政机关的权威、感召力、影响力、诚信度,实现行政机关与社会和公民的良性互动,降低政策的执行成本,推动社会全方位发展和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而当前行政效率普遍不高已成为行政机关改革中的一个大问题,提高行政效率势在必行。
同时行政效率不高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解决此问题亦应坚持多管齐下。
行政效率是一个全局性的、综合性的问题,行政效率低下的形成是多方面因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同样解决此问题的途径及手段也需多管齐下,针对不足之处予以各个击破。
行政效率的提高主要可以从健全组织机构、选择优秀领导、健全人事制度、实行决策科学化、健全行政法规和监督体制。
【关键词】行政效率;重要意义;形成因素;提高途径随着我国不断开放国内市场、融入国际市场,以及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改革开放的步步深入,行政效率低下成了严重阻碍我们前进的绊脚石,不断提高行政效率成为各级行政机关的一项十分迫切而又艰巨的任务。
同时提高行政效率也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已经把不断提高行政效率、构建高效政府提上日程。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正确认识行政效率、哪些因素导致了行政效率的低下以及如何来提高行政效率呢?本文试结合所学专业、相关知识及相关文献资料来分析和回答以上的问题。
一、行政效率的概念及内涵分析效率是指把经济活动的劳动效果同消耗的劳动进行比较,以考察某项经济活动的有效程度。
土地评估中的土地利用效率和土地利用动态分析方法
土地评估中的土地利用效率和土地利用动态分析方法在土地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土地利用效率和土地利用动态分析方法成为了决定土地利用可持续性的重要因素。
本文将对土地利用效率和土地利用动态分析方法进行探讨,并介绍其在土地评估中的应用。
一、土地利用效率的概念和评价指标土地利用效率是指在特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土地资源被有效利用的程度。
评价土地利用效率可以采用以下指标:土地利用综合效益、土地利用强度、土地利用效益和土地利用空间布局。
1.土地利用综合效益是指在土地利用过程中,农业、工业、城市等各个部门的产出和效益之和。
该指标可以综合考虑不同利用方式的效益,评价土地综合利用水平。
2.土地利用强度是指单位面积内土地的利用程度。
通常以建筑面积、耕地面积或人口密度来衡量。
高土地利用强度表示土地得到了高效利用。
3.土地利用效益是指单位投入所获得的产出或效益。
农业方面可以通过农业产值、农业综合劳动生产率等来评价,而工业和城市则可以通过相应的指标进行衡量。
4.土地利用空间布局是指在特定范围内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分布情况。
合理的土地利用空间布局可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减少土地资源的浪费。
二、土地利用动态分析方法土地利用动态分析方法是用来研究土地利用变化趋势和模式的分析方法,为土地规划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以下介绍几种常用的土地利用动态分析方法:1.遥感和GIS技术:利用卫星遥感图像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数据,可以获取土地利用的时空变化信息。
通过遥感影像的解译和分类,可以获取土地利用的分类结果,并结合GIS技术进行空间分析,了解土地利用变化的趋势和模式。
2.历史数据比较法:对比历史时期的土地利用数据和现状数据,分析土地利用的变化情况。
通过对比不同时期的土地利用数据,可以揭示土地利用变化的原因和模式。
3.环境承载力分析:通过分析土地利用对环境的影响,评估土地利用的可持续性。
环境承载力分析考虑了生态环境的保护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可以为土地利用规划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土地行政管理体制
§8-1 概 述
六、土地管理机构的类型
1.中央土地行政管理机构 国土资源部、9个国家土地督察局
2.地方土地行政管理机构 省、市、县三级土地行政主管部门 市辖区国土资源管理分局以及乡(镇)国土资源管理所 3.派出机构 国家土地督察局 市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派出的市辖区国土资源管理分局 县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派出的乡(镇)国土资源管理所
部门和下级政府的工作,有权改变或者撤销所属各工作部 门和下级政府的不适当的决定
地方政府的相互关系: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政府领导所属
各工作部门和下级政府的工作,有权改变或者撤销所属各 工作部门和下级政府的不适当的决定.县级以上的地方各 级政府设立审计机关.地方各级审计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独 立行使审计监督权,对本级政府和上一级审计机关负责
统一管理与分别管理
• 统一管理:国家设立专门的土地行政管理机构,对 全国土地依法实行统一管理 • 分别管理:国家不设立专门的土地行政管理机构, 土地行政管理职权分散于不同的行政管理机构, 由这些机构分别行使土地行政管理职权 • 按照现行法律规定,我国的土地管理体制属于统 一管理体制
业务指导、业务领导、双重领导、垂直领导
第8章 土地行政管理体制
§8-1 概 述
§8-1 概 述
一、行政管理体制
也称之为行政体制,从国家的层面上来看,是指行政机 关与立法机关和司法机关的权力划分 行政体制指政府系统内部行政权力的划分、政府机构 的设置以及运行等各种关系和制度的总和 类型: 中央政府体制、地方政府体制、中央与地方关系体制
第一阶段第一阶段1949194919551955内务部地政局负责全国土地的统一管理第二阶段第二阶段1955195519861986土地行政管理以城乡分立部门分管的多头分散管理体制为主体第三阶段第三阶段1986198619981998以原国家土地管理局成立为标志确立全国城乡土地统一管理体制政府的土地行政管理职能得到加强第四阶段第四阶段19981998以国土资源部成立为标志土地行政管理体制収展迚入一个新的阶段土地管理体制的历史沿革土地管理体制的历史沿革一土地管理机构设置的演变一土地管理机构设置的演变建国初政务院内务部下设地政局作为全国土地行政管理机构统一管理土地改革国家建设征用土地城镇房地产以及调解土地权属纠纷土地租税城市营建觃划及考核土地行政管理巟作是以地权行政为主地政巟作是结合土改对全国土地迚行清丈划界定桩登记颁収土地证等1955年撤销地政局在农业部设土地利用总局主管全国土地利用巟作土地管理体制的历史沿革土地管理体制的历史沿革1956年农业部土地利用总局不有兰部门组合为农垦部主管全国国营农场建设土地利用觃划巟作和荒地勘测调查巟作各级政府中没有与门的土地行政管理机构以土地利用为主的土地行政管理巟作由相兰各业务部门分散迚行1982年在农牧渔业部设置土地管理局管理全国土地的职能土地统管巟作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加强1986年颁布幵亍1987年斲行的土地管理法以法律的形式正式确立城乡相对集中统一管理的土地行政管理体制2006年7月国家建立土地督察制度在国土资源部设立国家土地总督察办公室向地斱派驻9个国家土地督察局土地管理体制的历史沿革土地管理体制的历史沿革二土地管理职权的演变二土地管理职权的演变建国初土地行政管理主要服务亍建国初期的急需以土地改革作为首要仸务重心为地籍管理和土地征用其中土地权属和房地产权属的确讣尤为重要1954年土改基本完成农村开始向农业亏劣合作収展土地行政管理职权逐渐分散至多个部门土地行政管理转向以土地利用为中心1958年分头管理体制叐到极大冲击职能机构戒几经撤改戒形同虚设形成各用地单位自用自管的格局城市用地分别由觃划房地产市政园林等部门协商办理手续农村土地管理形成两个系统国营农场均由农垦系统负责管理集体所有土地则由农业系统负责管理二土地管理职权的演变二土地管理职权的演变文革时期城市地政机构撤销人员下放巟作停顿管理巟作基本陷入无序状态1982年农牧渔业部土地管理局成立归口统一管理
行政决策与执行行政协调与监督
行政决策与执行行政协调与监督在现代社会的治理体系中,行政决策、执行、协调与监督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它们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共同推动着政府的有效运作和社会的发展进步。
行政决策是行政管理的起点,是政府为实现一定的目标,依据法定职权和程序,对面临的问题制定行动方案和作出选择的过程。
一个科学合理的行政决策,应当基于充分的信息收集和分析,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和可能的后果。
这不仅需要决策者具备丰富的知识和经验,还需要广泛听取各方意见,进行充分的论证和评估。
例如,在制定城市发展规划时,需要考虑人口增长趋势、土地资源利用、产业布局、环境保护等多方面因素。
如果决策失误,可能会导致资源浪费、社会不稳定等一系列问题。
行政执行则是将决策转化为实际行动的过程。
它要求执行者准确理解决策的意图和目标,具备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和执行能力。
在执行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困难和阻力,如资源不足、利益冲突、公众不理解等。
这就需要执行者能够灵活应对,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问题,确保决策的顺利实施。
例如,一项环保政策的执行,可能会涉及到企业的整改和搬迁,这就需要政府部门与企业进行充分的沟通协调,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同时加强监管,防止企业违规操作。
行政协调是在行政执行过程中,为了实现行政目标,对各方面的关系进行调整和整合的活动。
它旨在消除部门之间、地区之间、人员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工作。
行政协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跨部门合作的项目中,如果缺乏有效的协调机制,很容易出现推诿扯皮、工作重复等问题,影响工作效率和质量。
例如,在应对突发事件时,需要卫生、公安、交通等多个部门协同作战,如果协调不畅,就难以迅速有效地控制局面。
行政监督则是对行政决策、执行和协调过程的监督和检查,以确保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合理性和有效性。
行政监督可以分为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
内部监督主要包括上级对下级的监督、专门监督机构的监督等;外部监督则包括人大监督、政协监督、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等。
郑州市人民政府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
郑州市人民政府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郑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2.08.17•【字号】郑州市人民政府令第246号•【施行日期】2022.09.19•【效力等级】地方政府规章•【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行政法总类其他规定正文郑州市人民政府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2022年8月17日郑州市人民政府令第246号发布自2022年9月19日起施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政府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和决策行为,健全市人民政府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机制,提升决策质量和效率,明确决策责任,根据国务院《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和《河南省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等法律、法规、规章,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市人民政府重大行政决策的作出和调整程序,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本规定所称重大行政决策事项(以下简称决策事项)包括:(一)有关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教育科技、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方面的重大公共政策和措施;(二)有关市场监管、社会管理、环境保护、城乡建设与管理等方面的重大公共政策和措施;(三)开发利用或者保护水、土地、能源、矿产、生物等重要自然资源的重大公共政策和措施;(四)开发利用或者保护历史文化街区、传统村落、风景名胜区以及其他重要文化资源的重大公共政策和措施;(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等方面重要的发展规划、国土空间规划以及市人民政府确定的重要专项规划和区域规划;(六)在本行政区域实施的重大投资项目和重大公共建设项目;(七)对经济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涉及重大公共利益或者社会公众切身利益的其他重大事项。
法律、行政法规对前款规定事项的决策程序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宏观调控决策、政府立法决策以及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决策不适用本规定。
第四条决策事项实行目录管理。
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本规定第三条的规定,结合职责权限和本地实际,编制决策事项目录、标准,经市委同意后向社会公布,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按照重大行政决策目录拟定有关要求,在广泛征求各部门各单位意见的基础上,经过研究论证,拟定年度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
电子科大共管理考研土地行政管理考研资料
《土地行政管理》第一章绪论1.土地行政的涵义及其特点、功能1)土地行政的基本涵义、土地行政与相关概念的关系;2)土地行政的内容、特点与功能。
土地行政的含义(2015简答题题目:土地行政的含义与土地行政的特点)国家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宪法与土地相关的法律法规赋予的职权,对土地事务的组织管理活动。
即土地行政相关部门的日常工作。
土地行政活动的主体是国家行政机关,包括中央国家机关和地方的机关在机关;其客体是土地、土地利用过程和与之相关的组织与个人行为;内容包括国家对地籍、地权、地价、抵用、地税的方面的组织与管理;其依据是土地法规和规章;主要管理对象是与土地有关的国家行政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
土地行政学的含义:土地行政学从土地、行政与土地行政的基本概念出发,主要研究国家行政组织如何通过地权、低籍、地价、抵用、地税五个行政方面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并构建相应的土地行政法规体系,调整土地旅游行为,因学前土地配角的社会经济目标。
土地行政学具有很强的历史继承性和借鉴性。
土地行政与若干相关概念的关系1、土地行政与土地管理概念辨析(2015、2012、201、2014辨析题)土地管理是土地管理者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综合运用行政、经济、法律、技术方法,为提高土地利用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维护在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土地所有制,调整土地关系,监督土地利用而进行的计划、组织、控制等综合性活动。
广泛的讲,土地管理包括人类一切土地利用活动在内,凡是和土地另有相关的活动都可以称之为土地管理。
因此,土地管理包括土地行政,而土地行政只是土地管理的一个方面。
土地行政与土地管理的几点不同之处:1)两者的主体不同。
土地行政的主体范围较窄,一般只能是国家土地行政主管机关;而土地管理的主体就广泛的多,可以是任何对土地所有和使用的组织和个人,主要土地利用组织存在,土地管理就存在。
2)两者来源和性质不同。
土地行政发源于国家事务或国民意的实现,和“国家”、“政治”具有同样的历史,具有政治属性,因此,土地行政的本质在于“行政”,带有浓厚的政府强制色彩;而土地管理者来源于人们的日常土地利用活动,凸显其日常行为性,具有社会属性。
第一章土地行政管理学
三、土地行政管理的目标与功能
土地行政管理的功能 土地行政功能可称政府在土地行政管理中的职能,指行政机 关在一定时期内,根据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依法对国家土地配 置领域所进行的管理活动,从而所体现的功效和能量。它从一个 侧面反映着政府所代表的国家性质和活动的基本方向。土地行政 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基本功能 1.政治功能 2.经济功能 3.社会、文化功能
四、土地行政管理与几个相关范畴的关系
土地行政管理与土地政策
[区别] 土地政策是指国家或政府为了实现一定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和任务而 制定的涉及土地关系、土地开发、利用和管理等方面的原则和采取的重大 措施。它可以理解为解决土地问题的方法。 一般讲土地政策包括土地所有制政策、土地改革政策、土地使用政策、 土地价格及赋税政策等。 土地行政与土地政策是两个性质不同的范畴。 [联系] 土地政策是解决土地问题的指南,而土地行政则是执行土地政策。土地 政策的责任是要找到解决这个问题的目标和方法(手段);而土地行政则是要 沿着土地政策目标,实践土地政策中的方法,以期实现政策目标。 两者在解决土地问题中,配合密切,相辅相成。
?综合体?自然与经济的混合产物?立体三维土地是由地球陆地表面一定立体空间内的气候土壤基础地质地形地貌水文及植被是由地球陆地表面一定立体空间内的气候土壤基础地质地形地貌水文及植被等自然要素构成的自然地理综合体同时还包含二土地行政管理的含义?土地的概念等自然要素构成的自然地理综合体同同时还包含着人类活动对其改造和利用的结果又是一个自然自然然经济综合体physicaleconomiccomplex二土地行政管理的含义?土地的概念狭义和广义平面和立体广义广义立体土地海洋土地陆地及内陆水域广义土地土地陆地及内陆水域狭义土地海洋狭义土地空气植被光热等地下海洋土地概念狭义土地广义土地土平面观地球上陆地表面含内陆水域整个地球表面包括陆地和海洋二土地行政管理的含义?土地的概念狭义和广义平面和立体地资源立体观地球上陆地表面上下组成立体垂直剖面整个地表上下组成立体垂直剖面立体观地球上陆地表面上下组成立体垂直剖面整个地表上下组成立体垂直剖面土地资产平面观土地资产价格所有权价格使用权价格地役权价格等陆地资产价格海洋资产价格陆地海洋使用权价格陆地海洋所有权价格立体观不动产房地价格土地空间权价格土地地下权价格陆地空间价格海洋空间价格陆地海洋空间权价格陆地海洋地下权价格平面观土地资产价格所有权价格使用权价格地役权价格等陆地资产价格海洋资产价格陆地海洋使用权价格陆地海洋所有权价格立体观不动产房地价格土地空间权价格土地地下权价格陆地空间价格海洋空间价格陆地海洋空间权价格陆地海洋地下权价格海洋二土地行政管理的含义?土地行政管理的含义土地行政是政府组织为了体现现在和未来社会需要和提高土地资源配置效率对土地的所有利用转让等过程进行组织与决策的活动它主要涉及土地所有使用土地登记土地执法土地政策等行政措施的实施
【精品】10《公共行政学》第10章行政执行
1、行政沟通及其作用 行政沟通是指在行政管理活动中,在政府各个部门和各个层级之间以及各种人员之间所进行的政务信息的交流与传递。
行政沟通在公共行政管理过程中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 (1)行政沟通是实现行政决策民主化的重要基础; (2)行政沟通是行政执行各环节顺利进行的重要基础; (3)行政沟通是行政检查和监督的重要依据; (4)行政沟通是所有行政人员参与管理的重要手段。行政沟通是指在行政管理活动中,在政府各个部门和各个层级之间以及各种人员之间所进行的政务信息的交流与传递。
(2)评估方案的实施 ①采集评估信息; ②分析评估信息; ③形成初步结论。 (3)评估的总结 ①撰写评估报告; ②总结评估工作。
案例:吴队长的行政执行行为
待业青年王某在里弄口摆了一个无执照的自行车修理摊,生意很好但有时影响了里弄口的交通,对此居民有意见。街道市政科与区工商局经研究,做出了取缔该摊位的决定并责成所属的市容监察分队吴队长执行。吴队长觉得取缔该摊位,可能会导致待业青年王某成为不安定因素;且王某平时表现良好,家庭经济情况又差。有无两全之策?吴队长苦思之后,决定帮助王某办理营业执照,并挪动摊位以不影响居民的交通。 请根据行政执行的基本理论对吴队长的行政执行行为作出评论。
第十章
行政执行
一、行政执行的含义与特点
1、行政执行的含义 行政执行是行政机关及行政人员依法实施行政决策,以实现预期行政目标和社会目标的活动的总和。 理解行政执行的含义,应把握以下要点: (1)行政执行的主体是行政机关及行政人员。 (2)行政执行是一种具有目标导向的活动。 (3)行政执行是一种实施性质很强的活动,是务实性的、付诸于实际的行动,它需要通过一定的具体步骤或实际行动来落实政策。 (4)行政执行是一种行政法律行为。只有具有特定行政权的行政机关或行政人员才能实施一定的行政行为。 (5)行政执行活动还具有强制性。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解决方案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解决方案目录一、内容概括 (2)1.1 背景与意义 (3)1.2 目标与要求 (4)二、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理论基础 (5)2.1 土地综合整治概念 (6)2.2 理论框架与研究方法 (6)三、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实施路径 (8)3.1 总体布局与规划指引 (9)3.2 重点任务与措施 (11)3.2.1 农用地整理 (12)3.2.2 城市建设用地整治 (13)3.2.3 生态保护与修复 (15)3.3 实施模式与典型案例 (16)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技术支撑 (17)4.1 土地评价技术 (19)4.2 空间规划技术 (20)4.3 精准测绘与监测技术 (22)4.4 数据集成与管理技术 (23)五、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政策保障 (24)5.1 政策体系构建 (25)5.2 资金筹措与投入机制 (26)5.3 法律法规与标准规范 (27)5.4 组织协调与监管机制 (29)六、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效益评估 (30)6.1 经济效益评估 (31)6.2 社会效益评估 (33)6.3 生态效益评估 (34)6.4 综合效益评价与优化策略 (36)七、结论与展望 (37)7.1 主要结论 (38)7.2 发展前景与建议 (40)一、内容概括本方案旨在通过全面、系统的土地整治措施,提升土地利用效率,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全面提升。
方案覆盖全域范围内,包括城市、乡村、农田等不同用地类型,针对土地利用现状和问题,提出综合性的整治策略和方法。
目标定位: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新发展理念,围绕高质量发展要求,推动土地利用方式的转变和空间布局的优化,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
整治范围:涵盖全域范围内的城乡各类土地,包括耕地、园地、林地、草地、湿地等,强调全要素、全过程的综合整治。
整治任务:包括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提升土地资源利用效率、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促进土地集约节约利用等方面,旨在构建高效、可持续的土地利用新格局。
我国行政决策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行政决策体制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对策吕超 2011017249行管1101行政决策是行政管理活动的首要和中心环节,是政府管理的核心,其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行政管理的成败。
行政决策体制是行政决策活动的制度化规范,科学的适宜的行政决策体制对于保证行政决策活动顺利有序进行,保证行政决策的效益和效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科学的行政决策体制要随社会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水平诸方面的变化而变化。
行政决策体制由行政决策中枢系统、咨询系统、信息系统和监督系统组成,只有健全行政决策各子系统,建立完善的决策方式、程序和制度,协调整合各子系统,才能保证行政决策的有序有效开展。
关键词:决策体制存在问题改革途径行政决策是行政管理活动的首要和中心环节,其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行政管理的成败。
行政决策体制是行政决策活动的制度化规范,科学的适宜的行政决策体制对于保证行政决策活动顺利有序进行,保证行政决策的效益和效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科学的行政决策体制要随社会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水平诸方面的变化而变化。
我国政制及决策体制在实际社会层面上依然为中央高度集权的权力性的体制”,主要弊端是官僚主义现象、权力过分集中现象、家长制现象、干部领导终身制现象和形形色色的特权现象。
当前,改革和完善我国行政决策体制尤其具有紧迫性和重要性。
一.我国行政决策体制中存在的问题虽然我国行政决策体制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改革的步伐还远不能跟上我国社会转型的速度,远不能达到改革的目标,行政决策体制仍存在很多问题,不能适应现代化需要,主要表现在:1.科学决策体制尚未真正建立:第一,行政决策主体职责不清,各级党委、政府及人大的决策权力、职责及范围的划分仍不甚明确,关系仍未理顺,人大及政府的决策潜力尚未充分发挥。
土地行政管理学
土地行政管理学土地行政管理概念:土地行政管理是政府组织为了体现现在和未来社会需要和提高土地资源配置效率,对土地所有、使用、转让等过程进行组织与决策的活动,它主要涉及土地所有、使用、土地登记、土地执法、土地政策等行政措施的实施。
土地行政管理的功能:1、政治功能2、经济功能3、社会文化功能土地行政管理组织的特征:1,、政治性2、社会性3、法制性4、权威性5、专业性土地行政管理组织的种类:1、决策机构2、职能机构3、辅助机构4、监督机构土地行政管理体制的模式:1、集权制与分权制2、首长制和委员会制3、垂直领导、双重领导和业务领导中国土地行政管理机构的设置:1956年成立农垦部;1982年设立土地管理局;1986年成立直属国务院的国家土地管理局;1998年成立国土资源部;2006年建立国家土地督察制度。
2004年,省级以下国土资源部门垂直领导。
国土资源部设16个职能司(多选):办公厅、政策法规司、规划司、财务司、耕地保护司、地籍管理司、矿产开发管理司、土地利用管理司、矿产资源储量司、地质环境司、地质勘察司、执法监察局、国际合作与科技司、人事教育司、机关党委及后设的离退休干部局、调控和监测司。
国土资源部的主要职责(选择):1、承担保护与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资源等自然资源打的责任2、承担规范国土资源管理秩序的责任3、承担优化配置国土资源的责任4、负责规范国土资源权属管理5、承担全国耕地保护的责任,确保规划确定的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面积不减少6、承担及时准确提供全国土地利用各种数据的责任7、承担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的责任8、承担规范国土资源市场秩序的责任9、负责矿产资源开发的管理10、负责管理地质勘察行业和矿产资源储量11、承担地质环境保护的责任12、承担地质灾害预防和治理的责任13、依法征收资源收益,规范、监督资金使用,拟定土地、矿产资源参与经济调控的政策措施14、推进国土资源科技进步15、开展对外合作与交流16、承办国务院交办的其他事项县级以上土地行政管理职能:1、要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加强自然资源的保护与管理,尤其要加强耕地保护和土地管理,保障人民生活和国家现代化建设当前和长远的需要。
自然资源行政决策情况汇报
自然资源行政决策情况汇报近年来,我国自然资源行政决策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本次汇报将就自然资源行政决策的现状、问题及应对措施进行全面分析和总结。
首先,我们要看到自然资源行政决策工作取得的成就。
在自然资源管理方面,各级政府加大了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力度,推动了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工作,加强了对矿产资源的管理和开发利用。
在土地利用方面,加强了土地规划管理,推动了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保护。
在水资源管理方面,加大了对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力度,推动了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节约。
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加大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力度,推动了生态环境的改善和保护。
然而,我们也要看到自然资源行政决策工作面临的问题。
一是自然资源管理体制存在不合理性,各部门之间的职责划分不清晰,导致了资源管理的难度和效率低下。
二是土地利用存在浪费和滥用的现象,一些地方对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不够科学合理,导致了土地资源的浪费和破坏。
三是水资源管理存在浪费和过度开发的现象,一些地区对水资源的管理不够科学合理,导致了水资源的浪费和过度开发。
四是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短板和漏洞,一些地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不够到位,导致了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恶化。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将采取一系列措施加以解决。
一是加强自然资源管理体制改革,优化资源管理体制,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权限,提高资源管理的效率和科学性。
二是加强土地资源利用规划管理,推动土地资源的科学利用和保护,防止土地资源的浪费和滥用。
三是加强水资源管理和保护,推动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节约,防止水资源的浪费和过度开发。
四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工作,推动生态环境的改善和保护,防止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恶化。
总之,自然资源行政决策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我们将继续加大对自然资源行政决策工作的力度,推动自然资源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确保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地行政执行
土地行政管理的任务就是有效地实现国家对土地利用的当前利益和长 远目标。国家意志的形成属于政治活动, 远目标。国家意志的形成属于政治活动,将国家土地管理意志转化为 政府目标则是通过土地行政决策来实现的, 政府目标则是通过土地行政决策来实现的,而土地行政目标的实现则 必须通过实施土地行政决策,亦即执行土地行政执行。 必须通过实施土地行政决策,亦即执行土地行政执行。 土地行政执行(或称土地行政行为、土地行政实施) 土地行政执行(或称土地行政行为、土地行政实施)是国家土地行政 机关及其行政人员贯彻、 机关及其行政人员贯彻、实现土地行政决策以达到预期目标的全部活 动或整个过程。 动或整个过程。 土地行政决策注重于目标与方案的分析和研究, 土地行政决策注重于目标与方案的分析和研究,强调决策的科学性和 正确性,是解决土地行政机关“干什么” 干不干” 能不能干” 正确性,是解决土地行政机关“干什么”、“干不干”和“能不能干” 的问题。土地行政执行则注重方案的实施和目标的实现, 的问题。土地行政执行则注重方案的实施和目标的实现,是解决土地 行政机关“怎样干” 怎样执行和落实政策的问题, 行政机关“怎样干”、怎样执行和落实政策的问题,往往采用行政命 令的方法、说服教育的方法及经济、法律的方法。 令的方法、说服教育的方法及经济、法律的方法。
土地行政执行的特征及影响因素
特点:目的性、经常性(执行大批的例行性政策和程序性政策) 特点:目的性、经常性(执行大批的例行性政策和程序性政策)、 连续性、强制性、时效性、决断性、灵活性、层次性( 连续性、强制性、时效性、决断性、灵活性、层次性(上层的执 行重在指挥,基层的活动主要是具体操作) 行重在指挥,基层的活动主要是具体操作) 影响因素: 影响因素: (1)土地行政任务 ) (2)执行主体:行政机构和行政人员(领导者、执行人员) )执行主体:行政机构和行政人员(领导者、执行人员) (3)执行客体:行政相对人、相关的地方各级人员政府 )执行客体:行政相对人、 (4)土地行政环境:自然、文化、经济技术、政治 )土地行政环境:自然、文化、经济技术、
土地行政效率
土地行政效率: 土地行政效率:指土地行政部门和行政人员从事土地行政管理所 得到的劳动效果、社会效益同所消耗的人力、物力、 得到的劳动效果、社会效益同所消耗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 的比率,即土地行政效果与行政投入的比率。 的比率,即土地行政效果与行政投入的比率。 可用公式表达为: 可用公式表达为: 土地行政效率=土地行政效果/ 土地行政效率=土地行政效果/土地行政投入 土地行政效果——土地行政部门和行政人员在土地行政过程中所 土地行政效果 土地行政部门和行政人员在土地行政过程中所 产生的社会、环境和经济效益 产生的社会、 土地行政投入——进行土地行政管理所消耗的人、财、物和时间 进行土地行政管理所消耗的人、 土地行政投入 进行土地行政管理所消耗的人 等。
土地行政执行的权力保障 以及对权力的控制
土地执法监察的职能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要面对全社会,对公民、 土地执法监察的职能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要面对全社会,对公民、 法人及其他组织是否遵守土地、 法人及其他组织是否遵守土地、矿产等国土资源的法律法规进行监督 检查,对违法行为进行行政处罚和行政处理; 检查,对违法行为进行行政处罚和行政处理;另一方面对国土资源管 理的行政行为进行监督检查,防止和纠正行政违法,确保依法行政。 理的行政行为进行监督检查,防止和纠正行政违法,确保依法行政。 因此,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作为土地监督检查的主体具有双重性,它既 因此,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作为土地监督检查的主体具有双重性, 是监督检查的主体,又是被监督检查的对象。 是监督检查的主体,又是被监督检查的对象。 作为主体, 作为主体,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对土地管理相对人执行土地管理法律法 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作为对象,其依法对土地占有、 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作为对象,其依法对土地占有、利用行为进行 组织管理活动过程中,执行土地管理的法律法规情况, 组织管理活动过程中,执行土地管理的法律法规情况,构成了土地监 督检查的对象之一。 督检查的对象之一。
土地行政执行的权力保障 以及对权力的控制
土地行政执行的权利保障包括:一是土地行政执行的主体、 土地行政执行的权利保障包括:一是土地行政执行的主体、内容 和程序要合法;二是建立完善新机制,如制度化机制、 和程序要合法;二是建立完善新机制,如制度化机制、自主化机 制、监督机制和能力机制等。 监督机制和能力机制等。 土地行政执行权力的控制主要通过土地执法监察的途径来实现。 土地行政执行权力的控制主要通过土地执法监察的途径来实现。 自从1998年3月国务院进行机构改革,重组国土资源部后,为了 月国务院进行机构改革, 自从 年 月国务院进行机构改革 重组国土资源部后, 强化执法监督职能,强化国土资源执法监察的权威性、独立性、 强化执法监督职能,强化国土资源执法监察的权威性、独立性、 系统性,国土资源部内成立了土地执法监察局, 系统性,国土资源部内成立了土地执法监察局,其他各级土地行 政组织相应设置有关机构,不断深化执法监察体制改革, 政组织相应设置有关机构,不断深化执法监察体制改革,建立集 中统一、相对独立的执法监察体系。 中统一、相对独立的执法监察体系。
土地行政决策方法
(1)理性综合决策、渐进决策和混合扫描决策 )理性综合决策、 理性综合决策:科学决策,最优最大化原则;苛刻和局限。 理性综合决策:科学决策,最优最大化原则;苛刻和局限。 渐进决策:把决策过程看成一个不断修改和调整旧决策的过程, 渐进决策:把决策过程看成一个不断修改和调整旧决策的过程,不重新 全面考虑决策方案;保守、缺乏远见和改革创新。 全面考虑决策方案;保守、缺乏远见和改革创新。 混合扫描决策:对全局有整体把握后,对土地问题重点、 混合扫描决策:对全局有整体把握后,对土地问题重点、难点和热点再 作详细分析,调整和修改甚至做出新的决策。 作详细分析,调整和修改甚至做出新的决策。 (2)确定型决策、不确定型决策和风险型决策 )确定型决策、 (3)规划法决策 ) 线性规划是规划法中最基本的内容; 线性规划是规划法中最基本的内容;其基本思想是在满足一定的约束条 件下,实现目标的最大化, 件下,实现目标的最大化,即以消耗最少的资源实现最大化的社会经 济效益目标;这个目标既可以使产出最大,也可以使投入达到最小。 济效益目标;这个目标既可以使产出最大,也可以使投入达到最小。
土地行政决策、执行与效率
2011.10.24
土地行政决策
土地行政决策:是指土地行政机关及其领导成员, 土地行政决策:是指土地行政机关及其领导成员,为完成土地行政目 标做出的处理土地行政事务的决定。 标做出的处理土地行政事务的决定。 其主要特征包括: 其主要特征包括: (1)决策主体的惟一性。 )决策主体的惟一性。 (2)决策只限于土地行政管理组织的职责范围之内。 )决策只限于土地行政管理组织的职责范围之内。 (3)土地行政管理决策一旦制定就具有强制力。 )土地行政管理决策一旦制定就具有强制力。 (4)土地行政管理决策具有明显的社会性。 )土地行政管理决策具有明显的社会性。 各级政府是通过逐级决策的形式将上级规定层层下达并贯彻执行的, 各级政府是通过逐级决策的形式将上级规定层层下达并贯彻执行的, 土地行政管理决策则决定了土地行政管理执行的步骤、程序、 土地行政管理决策则决定了土地行政管理执行的步骤、程序、直接目 标和效果,处于主导地位。 标和效果,处于主导的过程具有阶段性, 土地行政执行的过程具有阶段性,从土地行政决策最后确定并付 诸实施时起,到土地行政目标最终实现为止。 诸实施时起,到土地行政目标最终实现为止。整个过程大体可分 为三个阶段,即准备阶段、实施阶段(主要包括指挥、控制、 为三个阶段,即准备阶段、实施阶段(主要包括指挥、控制、沟 通、协调)和总结阶段。 协调)和总结阶段。 存在问题: 存在问题: (1)我国有些土地行政决策可操作性不强,决策脱离实际。 )我国有些土地行政决策可操作性不强,决策脱离实际。 (2)土地行政执行中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现象。 )土地行政执行中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现象。 (3)土地行政执行“走样”,地方领导的基层违法用地多。 )土地行政执行“走样” 地方领导的基层违法用地多。 (4)土地行政执行中缺少必要的手段,独立执法权有限。 )土地行政执行中缺少必要的手段,独立执法权有限。 (5)土地行政执行的效率低,严重制约执行效果。 )土地行政执行的效率低,严重制约执行效果。
土地行政决策分类
土地行政决策可依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分为不同类型和种类, 土地行政决策可依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分为不同类型和种类,从不 同角度划分土地行政决策类型有利于充分了解土地行政决策的特 土地行政决策种类 点,为科学决策提供理论上的依据。 为科学决策提供理论上的依据。
决策 划分 个 人 决 策 集 体 决 策 群 体 决 策
土地行政执行的原则与方法
原则: 原则: 忠实决策目标的原则、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台的原则、 忠实决策目标的原则、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台的原则、执行与创 新相结合的原则、周密计划的原则、时效原则。 新相结合的原则、周密计划的原则、时效原则。 土地行政基本方法: 土地行政基本方法: 行政指令方法和法律方法。 (1)强制性土地行政方法 )强制性土地行政方法——行政指令方法和法律方法。 行政指令方法和法律方法 (2)经济方法——价格、税收、金融、财物、奖金、罚款。 )经济方法 价格、税收、金融、财物、奖金、罚款。 价格 宣传教育、 (3)诱导性土地行政方法 )诱导性土地行政方法——宣传教育、激励和参与管理 宣传教育 (4)土地行政责任方法 )土地行政责任方法——机关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 机关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
土地行政决策的原则和程序
原则包括:系统协调原则、可行性原则、动态变化原则、 原则包括:系统协调原则、可行性原则、动态变化原则、试 验原则、创新原则。 验原则、创新原则。 程序:提出问题——〉确定目标 程序 : 提出问题 〉 确定目标——〉设计方案 〉 设计方案——〉论证 〉 方案——〉选择方案 方案 〉选择方案——〉政策决策 〉 科学合理的决策程序是正确进行土地行政决策、避免土地政 科学合理的决策程序是正确进行土地行政决策、 策的漏洞和失误、提高土地行政管理效率的制度保证,而行 策的漏洞和失误、 提高土地行政管理效率的制度保证, 政决策各个环节工作的质量,最终决定土地行政决策的质量。 政决策各个环节工作的质量,最终决定土地行政决策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