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实验指导书
八年级科学上册1.7水资源的利用开发和保护教案新版浙教版
1.7水资源的利用、开发和保护教学目标:1、读图了解世界和我国水资源的分布,关注世界和我国淡水资源的严重危机,加强节约用水的认识。
2.开发和利用水资源的措施。
3.水净化产生的次要缘由,加强防止水净化的责任感。
4.处理污水的几种常用的方法,学会混合物的分离技能。
重点难点:1.保护水资源人人有责的思想保护水资源人人有责的思想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一、类保存必不可少的物资之一,水与人类生活、消费的有甚么密切联系。
(饮用、灌溉、洗濯、工业用水等)我们说过地球是一个湛蓝色的水球。
从理论上看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但现实上呢?答:不是这样的。
地球上的水绝大部分是海水,海水中溶解了大量人类不能直接食用的盐类物资。
而我们生活、消费却需求淡水。
人们利用较多的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埋藏比较浅的地下水。
又由于地球上不同地区水循环的不均衡性和人口分布的不均衡性使得许多珍贵的河水、淡水湖泊和浅层地下水难以利用。
从循环的角度看,每年可供人类有效利用的淡水只需约9000立方千米。
而工业化以来所带来的严重水体净化,又使得水资源降低了利用的价值。
所以,节水护水是当前人类面临的严重课题。
讨论:家里的日常用水次要来自哪种水体?这类水体在地球水体中所占的比例如何?今年夏天是50年来最热的一个夏天。
在如此酷热的二个多月中,除了高温难耐,人们生活、消费中随之又产生了两大难题,水、电资源的紧张。
谈谈你的了解和看法,说说你和你的家人能否有了节约能源认识,你们是怎样做的?二、水资源的分布可利用的水相当于该区域在一段工夫内降水的总量和同期蒸发损失的水量之差,即可提供地表和地下径流的水。
与该地区的水循环活跃程度密切相关。
根据联合国的数据,目前全球有11亿人缺乏安全饮水,每年有500多万人死于同水有关的疾病。
估计到2025年、全球2/3的人将生活在缺水地区。
地球表面的71%覆盖着水,但96.53%是海水,大量的雨水都降到了海里,但淡水中的68.69%是作为冰山呆在南北极,还有29.04%的淡水作为地下水深藏地府,人们日常生活和消费用水,次要来自来自河流水、湖泊水、地下水,占淡水总量的0.3%。
【北京课改版】九年级化学上:第4章第3节《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教案
第三节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世界和我国的水资源状况,学习用辩证的方法看待水资源的丰富和有限。
(2)培养学生关心社会,为社会作贡献的社会责任感。
2.过程与方法(1)学习利用身边的报刊、网络等资源获取信息。
(2)学习利用数字和图表来获取信息,并对所得信息进行加工、整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辩证思维的能力,学习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2)强化学生的爱水、节水意识。
(3)培养学生关心社会、为社会作贡献的社会责任感。
(4)使学生逐步树立为社会进步而努力学习化学的志向。
【教学重点】1.用辩证的方法看待水资源的丰富和有限。
2.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难点】1.水资源和水污染相关资料的收集。
[来源:]2.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方法】创设学习情景→常识介绍→指出问题→敲响警钟→学生讨论→激发情感→提高意识→发挥想象→总结陈词。
【教具准备】教师用具:投影仪、录像机、水资源状况和水污染状况的挂图。
学生用具:世界和我国水资源的资料、水污染的有关资料、家庭用水情况调项目打分表(详细内容见教学过程)。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创设学习情景]我们每天都要喝水,你能说出水对于我们人类有哪些用途吗?[回答可能有]1.我们每天必须喝一定量的水,否则人将不能存活。
2.水在人体内起着凋节体温、溶解食物、排泄废物等作用。
3.我们每天食用的粮食、蔬菜、水果,它们的生长都离不开水。
4.日常生活中我们也要用到水,比如洗衣、洗澡等等。
若没有水,世界将是一个肮脏的世界。
5.渔业、牧业、各种动物的生存都离不开水。
6.一句话,“离开水,万物都不能存活”,没有水,就没有我们身边的一切。
[引入新课]既然水对于我们如此重要,没有水,就不可能有生机勃勃的地球。
那么,你了解我们的水资源状况吗?知道如何保护我们的水资源吗?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爱护水资源。
[板书]课题1 爱护水资源[过渡]进入本课题后,找们来了解—下人类拥有的水资源,看看我们目前水资源是一个什么现状。
水资源保护与污染治理作业指导书
水资源保护与污染治理作业指导书第1章水资源保护概述 (3)1.1 水资源的重要性 (3)1.2 水资源保护的现状与问题 (4)1.3 水资源保护的基本原则 (4)第2章水体污染源及其危害 (4)2.1 工业污染源 (4)2.2 农业污染源 (5)2.3 生活污染源 (5)2.4 其他污染源 (5)第3章水质评价与监测 (6)3.1 水质评价方法 (6)3.1.1 定性评价方法 (6)3.1.2 定量评价方法 (6)3.2 水质监测技术 (6)3.2.1 采样技术 (6)3.2.2 分析技术 (6)3.2.3 自动监测技术 (6)3.3 水质监测数据分析 (7)3.3.1 数据预处理 (7)3.3.2 数据分析方法 (7)3.3.3 结果评价与报告 (7)第4章水资源保护法律法规体系 (7)4.1 我国水资源保护法律法规概述 (7)4.1.1 宪法 (7)4.1.2 法律 (7)4.1.3 行政法规 (7)4.1.4 部门规章 (7)4.1.5 地方性法规 (8)4.1.6 规范性文件 (8)4.2 法律法规在水污染防治中的应用 (8)4.2.1 水污染防治法律法规体系 (8)4.2.2 污染防治措施 (8)4.2.3 法律责任 (8)4.3 法律法规在水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8)4.3.1 水资源管理法律法规体系 (8)4.3.2 水资源管理措施 (8)4.3.3 法律责任 (8)第5章水污染防治技术 (9)5.1 物理方法 (9)5.1.1 过滤技术 (9)5.1.2 沉淀与浮选 (9)5.2 化学方法 (9)5.2.1 氧化还原技术 (9)5.2.2 化学沉淀技术 (9)5.2.3 离子交换技术 (9)5.3 生物方法 (9)5.3.1 活性污泥法 (9)5.3.2 生物膜法 (9)5.3.3 厌氧生物处理技术 (10)5.3.4 人工湿地技术 (10)第6章水体自净与生态修复 (10)6.1 水体自净原理 (10)6.1.1 自净机制 (10)6.1.2 自净能力 (10)6.2 生态修复技术 (10)6.2.1 人工湿地技术 (10)6.2.2 水生植物修复技术 (10)6.2.3 水生动物修复技术 (10)6.3 生态修复工程案例分析 (10)6.3.1 案例一:某城市黑臭水体生态修复工程 (10)6.3.2 案例二:某湖泊富营养化生态修复工程 (11)6.3.3 案例三:某河流重金属污染生态修复工程 (11)第7章水资源保护措施 (11)7.1 工程措施 (11)7.1.1 水源保护 (11)7.1.2 水体治理 (11)7.1.3 节水措施 (11)7.2 非工程措施 (11)7.2.1 法律法规 (11)7.2.2 政策管理 (12)7.2.3 科技支撑 (12)7.2.4 宣传教育 (12)7.3 综合措施 (12)7.3.1 水资源保护规划 (12)7.3.2 水资源保护合作 (12)7.3.3 水资源监测预警 (12)7.3.4 水资源保护绩效考核 (12)第8章水资源保护与污染治理规划 (12)8.1 规划目标与原则 (12)8.1.1 规划目标 (13)8.1.2 规划原则 (13)8.2 污染防治规划内容 (13)8.2.1 水资源保护规划 (13)8.2.2 水污染防治规划 (13)8.3.1 实施措施 (13)8.3.2 评估与调整 (14)第9章水资源保护宣传教育与公众参与 (14)9.1 宣传教育的重要性 (14)9.1.1 增强公众水资源保护意识 (14)9.1.2 促进水资源保护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 (14)9.1.3 引导公众参与水资源保护行动 (14)9.2 宣传教育方法与途径 (14)9.2.1 借助媒体宣传 (14)9.2.2 开展主题活动 (14)9.2.3 加强学校教育 (14)9.2.4 社区宣传与培训 (15)9.3 公众参与水资源保护 (15)9.3.1 加强公众参与机制建设 (15)9.3.2 鼓励公众参与水资源保护项目 (15)9.3.3 建立举报奖励制度 (15)9.3.4 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15)第10章水资源保护与污染治理发展趋势 (15)10.1 国际水资源保护与污染治理动态 (15)10.1.1 政策法规与治理策略 (15)10.1.2 技术创新与应用 (15)10.1.3 公众参与与宣传教育 (15)10.2 我国水资源保护与污染治理发展趋势 (16)10.2.1 政策法规与治理策略 (16)10.2.2 技术创新与应用 (16)10.2.3 区域水环境综合治理 (16)10.3 水资源保护与污染治理新技术展望 (16)10.3.1 智能化技术 (16)10.3.2 生态修复技术 (16)10.3.3 资源化利用技术 (16)10.3.4 绿色可持续发展技术 (16)第1章水资源保护概述1.1 水资源的重要性水是生命之源,是维持生态系统平衡、支撑人类社会发展和保障经济持续增长的基础资源。
水资源利用与水环境保护作业指导书
水资源利用与水环境保护作业指导书第1章水资源概述 (3)1.1 水资源概念及其分布 (3)1.2 水资源的重要性与价值 (3)第2章水资源利用 (4)2.1 水资源利用现状与趋势 (4)2.1.1 我国水资源总量及分布特征 (4)2.1.2 水资源利用现状 (4)2.1.3 水资源利用趋势 (4)2.2 水资源利用的主要途径与技术 (4)2.2.1 供水 (4)2.2.2 发电 (4)2.2.3 灌溉 (5)2.2.4 养殖 (5)2.2.5 生态环境保护 (5)2.2.6 城市景观 (5)2.2.7 水资源监测与信息化管理 (5)第3章水环境保护 (5)3.1 水环境保护的意义与目标 (5)3.1.1 意义 (5)3.1.2 目标 (5)3.2 水环境污染源及其防治 (6)3.2.1 污染源 (6)3.2.2 防治措施 (6)第4章水资源评价 (6)4.1 水资源评价方法 (6)4.1.1 降水量评价法 (6)4.1.2 地表水资源评价法 (7)4.1.3 地下水资源评价法 (7)4.1.4 水资源综合评价法 (7)4.2 水资源评价实例分析 (7)4.2.1 基本情况 (7)4.2.2 降水量评价 (7)4.2.3 地表水资源评价 (7)4.2.4 地下水资源评价 (7)4.2.5 水资源综合评价 (8)第5章水资源规划与管理 (8)5.1 水资源规划原则与方法 (8)5.1.1 规划原则 (8)5.1.2 规划方法 (8)5.2 水资源管理政策与制度 (8)5.2.1 管理政策 (8)第6章水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9)6.1 我国水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 (9)6.1.1 法律 (9)6.1.2 行政法规 (9)6.1.3 部门规章 (9)6.1.4 地方性法规 (10)6.1.5 规范性文件 (10)6.2 水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主要内容 (10)6.2.1 水污染防治 (10)6.2.2 水资源保护 (10)6.2.3 水生态保护与修复 (10)6.2.4 水环境监测与信息公开 (11)第7章水污染防治技术 (11)7.1 水污染防治技术概述 (11)7.2 典型水污染防治技术应用 (11)7.2.1 物理法 (11)7.2.2 化学法 (11)7.2.3 生物法 (12)7.2.4 生态修复技术 (12)第8章水资源节约与合理利用 (12)8.1 节水技术及其应用 (12)8.1.1 节水技术概述 (12)8.1.2 节水技术分类 (12)8.1.3 节水技术应用实例 (13)8.2 水资源合理配置与优化调度 (13)8.2.1 水资源合理配置原则 (13)8.2.2 水资源合理配置方法 (13)8.2.3 水资源优化调度实践 (13)8.2.4 水资源监测与管理 (14)第9章水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 (14)9.1 水环境保护措施与实践 (14)9.1.1 水环境监测与评价 (14)9.1.2 水污染防治 (14)9.1.3 水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 (14)9.1.4 水环境保护实践案例 (14)9.2 水生态修复技术及其应用 (14)9.2.1 河流生态修复技术 (14)9.2.2 湖泊生态修复技术 (14)9.2.3 湿地生态修复技术 (15)9.2.4 水生态修复技术应用案例 (15)9.2.5 水生态修复监测与评估 (15)第10章水资源利用与水环境保护案例分析 (15)10.1 案例一:某城市水资源利用与水环境保护 (15)10.1.2 水资源利用 (15)10.1.3 水环境保护 (15)10.2 案例二:某流域水资源管理与水环境保护 (16)10.2.1 背景介绍 (16)10.2.2 水资源管理 (16)10.2.3 水环境保护 (16)10.3 案例三:某地区农业水资源利用与水环境保护优化策略 (16)10.3.1 背景介绍 (16)10.3.2 农业水资源利用 (16)10.3.3 水环境保护 (17)第1章水资源概述1.1 水资源概念及其分布水资源是指自然界中各种形态的水,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大气水和生物水等。
【教案】水资源的利用开发与保护
【教案】水资源的利用开发与保护第一篇:【教案】水资源的利用开发与保护3.2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举例说明水资源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2、举例说明水资源枯竭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并说明人类采取的相应措施。
3、根据有关资料,说出水资源如地下水,海水等开发过程中应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
4、结合实例,说明人类对水资源不合理利用和开发的问题,以及保护、合理利用的成功经验。
过程与方法:1、组织一次环保实践活动,如参观污水处理厂等,写一篇观后感。
2、配合“节水周”编写地理小报。
3、结合当地实际,采用适当的形式,适合开展环保主题宣传活动。
4、调查学校的用水状况,设计一份学校的节约用水的方案。
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养成节约用水,保护环境的好品质。
【教学重点】1、水资源存在的主要问题。
2、保护和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措施。
【教学难点】水资源存在的主要问题产生的原因【教学方法】启发式讲述法读图分析法案例分析法【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地图【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多媒体放映图片】师:同学们,看到这些图片有什么感想?生:【回答】师:不同国家在水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不同的国家问题不同。
由于世界人口的持续增长、经济不断发展,对水的需求不断增长。
目前世界水资源形势相当严峻。
而人类对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进一步加剧了这种形式。
所以这节课我们以水资源为例来学习一下世界上人类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资源问题,以及怎样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资源——第二章的第三节:水资源的利用与开发。
早在1977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就向全世界发出警告:“水资源危机将成为石油危机之后更为严重的全球性危机。
”一、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师:通过刚刚的图你们可以发现几类资源问题。
生:【回答】1.缺水;2.水污染;3.时空分布不均。
师:【总结】虽然地球被称为“水球”,但世界上的淡水占世界水量的2.5%,而可利用淡水却只占0.0075%。
水资源节约与水环境保护作业指导书
水资源节约与水环境保护作业指导书第1章水资源节约与水环境保护概述 (4)1.1 节水与水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4)1.2 我国水资源现状及问题 (4)1.3 水资源节约与水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 (5)第2章水资源节约技术 (5)2.1 工业节水技术 (5)2.1.1 提高水循环利用率 (5)2.1.2 改进生产工艺和设备 (5)2.1.3 加强水资源管理 (6)2.2 农业节水技术 (6)2.2.1 改进灌溉方式 (6)2.2.2 提高灌溉效率 (6)2.2.3 推广节水型农业技术 (6)2.3 城市生活节水技术 (6)2.3.1 提高供水设施效率 (6)2.3.2 推广节水设备 (6)2.3.3 加强居民节水意识 (7)第3章水环境保护措施 (7)3.1 水污染防治 (7)3.1.1 工业废水防治 (7)3.1.2 生活污水防治 (7)3.1.3 农业面源污染防治 (7)3.2 水生态保护 (7)3.2.1 生态缓冲带建设 (7)3.2.2 河湖水系连通 (7)3.2.3 湿地保护与恢复 (7)3.2.4 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 (7)3.3 水环境监测与管理 (7)3.3.1 水环境监测 (7)3.3.2 水质预警与应急 (8)3.3.3 水环境保护法制建设 (8)3.3.4 水环境保护宣传教育 (8)第4章水资源合理配置与优化 (8)4.1 水资源合理配置原则 (8)4.1.1 公平性原则: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生活用水,优先满足居民生活、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用水需求。
(8)4.1.2 效率性原则: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促进水资源在不同行业、地区和用户间的合理流动,降低水资源浪费。
(8)4.1.3 可持续原则:充分考虑水资源承载能力,保证水资源的合理开发与保护,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8)4.1.4 协调性原则:兼顾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的关系,协调地表水与地下水、淡水与咸水资源,实现水资源综合效益最大化。
保护水资源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水资源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对于维持生态平衡、保障人类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随着全球人口增长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水资源短缺、水污染等问题日益严重。
为了提高人们对水资源保护的意识,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了解水资源的现状,掌握保护水资源的方法,并培养学生的环保责任感。
二、实验目的1. 了解我国水资源的现状和问题。
2. 掌握水资源保护的基本方法。
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4. 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实验材料1. 水质检测工具:pH试纸、浊度计、溶解氧仪等。
2. 水资源保护宣传资料。
3. 水样采集器。
4. 实验记录表格。
四、实验步骤1. 了解水资源现状:通过查阅资料、观看视频等方式,了解我国水资源的现状、问题及危害。
2. 水质检测:在实验地点采集水样,使用水质检测工具对水样进行pH值、浊度、溶解氧等指标的检测。
3. 水资源保护方法:学习水资源保护的基本方法,如节约用水、防止水污染、污水处理等。
4. 宣传水资源保护:制作宣传海报、撰写宣传文章,向周围人宣传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性。
5. 实验总结:整理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水质检测结果:实验地点的水质检测结果如下:- pH值:6.8- 浊度:10NTU- 溶解氧:5.0mg/L根据检测结果,该地点水质属于轻度污染,主要污染物为有机物和悬浮物。
2. 水资源保护方法:- 节约用水: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节约用水:- 关闭水龙头,减少不必要的流水。
- 使用节水型器具,如节水马桶、节水洗衣机等。
- 合理安排用水时间,避免长时间流水。
- 防止水污染: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防止水污染:- 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 农业生产合理使用化肥、农药。
- 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达标后排放。
- 污水处理:污水处理是保护水资源的重要环节,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处理: - 建设污水处理厂,对污水进行集中处理。
《水资源的利用、开发和保护作业设计方案》
《水资源的利用、开发和保护》作业设计方案
《水资源的利用、开发和珍爱》作业设计方案
一、作业目标:
通过本次作业,让学生了解水资源的重要性,掌握水资源的利用、开发和珍爱方法,培养学生的环保认识和勤俭用水认识。
二、作业内容:
1. 水资源的观点和分类:介绍水资源的定义、种类和分布情况。
2. 水资源的利用:探讨水资源的利用方式,包括饮用水、农业灌溉、工业用水等。
3. 水资源的开发:讨论水资源的开发方式,如水利工程、水文测量等。
4. 水资源的珍爱:探讨水资源的污染原因、影响以及珍爱方法。
5. 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强调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重要性,提出勤俭用水的方法和建议。
三、作业要求:
1. 学生需通过查阅资料、调研等方式,完成相关内容的撰写。
2. 作业要求包括文字描述、图片、表格等多种形式,以便深入理解水资源相关知识。
3. 学生需重点关注水资源的问题和解决方法,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建议。
四、评分标准:
1. 完备性:作业内容是否全面、详尽。
2. 准确性:作业内容是否准确无误。
3. 创新性:学生是否提出新颖的见解和建议。
4. 表达能力:作业文字是否清晰流畅、图片表格是否恰当。
五、作业时间:
本次作业设守时间为两周,学生需在规守时间内完成并提交。
六、作业展示:
学生完成作业后,可进行作业展示,让学生互相交流、进修,共同提高对水资源的认识和珍爱认识。
通过本次作业设计方案,希望能够激发学生对水资源珍爱的兴趣,培养他们的环保认识,为未来的环境珍爱事业做出贡献。
愿我们的学生们能够珍惜每一滴水资源,共同守护我们的地球故里。
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实验指导书
《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实验一、降水量的分析与计算一、实验名称:降水量的分析与计算二、实验地点:实验楼机房三、实验课时:2课时四、实验目的:认识区域平均降水量的计算原则,了解降水量表征方式,掌握区域降水量的统计分析与计算方法;五、实验上机内容与工作步骤:1、熟悉区域降水量的必要性与计算原则;降水是从云中降落到地面上的雨、雪、雹等的总称,就数量而言,除了寒带地域,降水绝大部分是雨的形式。
降水是地表和地下水资源的收入项,降水作为水资源的总补给来源,在水资源评价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开发、利用水资源的重要依据。
2、熟悉降水量的表征方式;降水量过程线(直方图)、等雨量线图;降水要素包括:(1)降水量:是指某时段内降落在某面积上总的水体积,一般用降水深度来表示,即降水总体积除以对应的面积,以mm为单位。
;(2)降水历时和降水时间:前者指一场降水自始至终所经历的时间;后者指对应于某一降水量人为划定的时间,期间不一定连续降水(3)降水强度:指单位时间的降雨量,以mm/h计;(4)降水面积。
降水特征表示方法:⑴降水量过程线降水量过程线以时段降水量为纵轴,时段次序为横轴绘制而成。
⑵降水量累积曲线此曲线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代表自降水开始以各该时刻降水量累积值。
⑶等降水量线或等雨量线为了表示某一地区或流域的次、日、月、年降水量的分布情况,可用等雨量线图。
⑷降水特性综合曲线①降雨强度与历时关系曲线;②平均深度与面积关系曲线; ③平均深度、面积与历时关系曲线3、进行年际和典型年(50%保证率)降水量统计特征值的计算;最大值、最小值、均值、均方差、变差系数、偏态系数。
(1)均值表示系列中变量的平均情况。
设某水文变量的观测系列(样本)为x1,x2,…… ,xn,则其均值为:(2)均方差是反映系列中各变量集中或离散的程度。
研究系列集中或离散程度,常采用方差Dx或均方差s,计算公式为:(3)变差系数。
水文计算中用均方差与均值之比作为衡量系列的相对离散程度的一个参数,称为变差系数,或称离差系数、离势系数,用Cv表示,其计算式为:上式说明,Cv是变量换算成模比系数k以后的均方差。
水资源保护与水污染治理作业指导书
水资源保护与水污染治理作业指导书第1章水资源保护概述 (3)1.1 水资源的重要性 (3)1.2 水资源保护的意义 (4)1.3 我国水资源现状与问题 (4)第2章水污染治理基本概念 (5)2.1 水污染的类型与成因 (5)2.1.1 点源污染 (5)2.1.2 非点源污染 (5)2.1.3 生物污染 (5)2.2 水污染对水资源的影响 (5)2.2.1 水质恶化 (5)2.2.2 生态环境破坏 (5)2.2.3 水资源短缺 (6)2.3 水污染治理的原则与方法 (6)2.3.1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6)2.3.2 综合治理,分类指导 (6)2.3.3 科学管理,持续改进 (6)第3章水环境监测与管理 (6)3.1 水环境监测技术 (6)3.1.1 监测方法 (6)3.1.2 监测指标 (6)3.1.3 监测频次 (6)3.2 水环境监测网络建设 (7)3.2.1 监测站点布局 (7)3.2.2 监测设备配置 (7)3.2.3 数据传输与处理 (7)3.3 水资源保护行政管理 (7)3.3.1 管理体制 (7)3.3.2 法规与政策 (7)3.3.3 水资源保护规划 (7)3.3.4 水资源保护措施 (7)3.3.5 监督与考核 (7)第4章水污染防治技术 (7)4.1 物理方法 (7)4.1.1 过滤技术 (8)4.1.2 沉淀与浮选 (8)4.1.3 磁分离技术 (8)4.2 化学方法 (8)4.2.1 氧化还原法 (8)4.2.2 中和法 (8)4.2.3 化学沉淀法 (8)4.3.1 活性污泥法 (8)4.3.2 生物膜法 (8)4.3.3 厌氧处理技术 (9)4.3.4 人工湿地技术 (9)第5章饮用水水源保护 (9)5.1 饮用水水源地选择与保护 (9)5.1.1 水源地选择原则 (9)5.1.2 水源地保护措施 (9)5.2 饮用水水源地污染防控 (9)5.2.1 污染源识别与评估 (9)5.2.2 污染防控措施 (9)5.3 饮用水处理技术 (10)5.3.1 常规处理技术 (10)5.3.2 高级处理技术 (10)5.3.3 饮用水处理工艺优化 (10)第6章工业废水治理 (10)6.1 工业废水来源与特点 (10)6.1.1 工业废水来源 (10)6.1.2 工业废水特点 (10)6.2 工业废水治理技术 (11)6.2.1 物理法 (11)6.2.2 化学法 (11)6.2.3 生物法 (11)6.2.4 膜分离技术 (11)6.2.5 组合工艺 (11)6.3 工业废水处理工程实例 (11)6.3.1 某化工企业废水处理工程 (11)6.3.2 某制药企业废水处理工程 (11)6.3.3 某电镀企业废水处理工程 (11)第7章农业面源污染治理 (11)7.1 农业面源污染成因与影响 (11)7.1.1 成因 (11)7.1.2 影响 (12)7.2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技术 (12)7.2.1 化肥减施技术 (12)7.2.2 农药减量技术 (12)7.2.3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 (12)7.2.4 水土保持技术 (12)7.2.5 农业灌溉与排水技术 (12)7.3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政策与措施 (12)7.3.1 政策法规 (12)7.3.2 政策扶持 (12)7.3.3 宣传培训 (13)7.3.5 社会参与 (13)第8章城市水污染治理 (13)8.1 城市水污染特点与成因 (13)8.1.1 特点 (13)8.1.2 成因 (13)8.2 城市污水处理技术 (13)8.2.1 常见污水处理技术 (13)8.2.2 城市污水处理工艺 (14)8.3 城市水环境综合治理案例 (14)8.3.1 案例一:某城市黑臭水体整治 (14)8.3.2 案例二:某城市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 (14)8.3.3 案例三:某城市雨水径流污染控制 (14)第9章生态修复技术在水资源保护中的应用 (14)9.1 生态修复技术概述 (14)9.2 河流生态修复技术 (14)9.2.1 生态护岸技术 (15)9.2.2 河流生境恢复技术 (15)9.2.3 河流生态补水技术 (15)9.3 湖泊与湿地生态修复技术 (15)9.3.1 湖泊生态修复技术 (15)9.3.2 湿地生态修复技术 (15)9.3.3 生态浮岛技术 (15)第10章水资源保护与水污染治理法律法规 (15)10.1 我国水资源保护法律法规体系 (15)10.1.1 概述 (16)10.1.2 国家层面法律法规 (16)10.1.3 行政法规与部门规章 (16)10.1.4 地方性法规与规章 (16)10.2 水污染防治法律法规 (16)10.2.1 概述 (16)10.2.2 《水污染防治法》 (16)10.2.3 污染防治具体措施 (16)10.3 法律法规在水污染治理中的作用与实施 (16)10.3.1 作用 (16)10.3.2 实施 (17)第1章水资源保护概述1.1 水资源的重要性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社会的发展与繁荣离不开水资源的充足与安全。
水资源保护与节水技术作业指导书
水资源保护与节水技术作业指导书第1章水资源保护概述 (3)1.1 水资源的重要性 (3)1.2 水资源保护的现状与问题 (3)1.3 水资源保护的目标与原则 (3)第2章节水技术基本原理 (4)2.1 节水技术定义与分类 (4)2.2 节水技术的应用领域 (4)2.3 节水技术的效益分析 (5)第3章水资源保护措施 (5)3.1 水源保护 (5)3.1.1 地下水保护 (5)3.1.2 表面水保护 (5)3.2 输水过程节水 (5)3.2.1 输水设施优化 (6)3.2.2 输水过程管理 (6)3.3 用水过程节水 (6)3.3.1 工业节水 (6)3.3.2 农业节水 (6)3.3.3 生活节水 (6)第4章农业节水技术 (6)4.1 农业节水技术概述 (6)4.2 节水灌溉技术 (6)4.2.1 灌溉制度优化 (6)4.2.2 灌溉方法改进 (7)4.2.3 灌溉设备优化 (7)4.3 节水种植技术 (7)4.3.1 选用节水品种 (7)4.3.2 改进耕作制度 (7)4.3.3 农艺节水措施 (7)第5章工业节水技术 (8)5.1 工业节水技术概述 (8)5.2 节水型生产工艺 (8)5.2.1 优化产品设计 (8)5.2.2 改进生产工艺 (8)5.2.3 强化过程控制 (8)5.3 工业废水处理与回用 (8)5.3.1 废水处理技术 (8)5.3.2 废水回用技术 (8)第6章城市节水技术 (9)6.1 城市节水技术概述 (9)6.2 城市给排水系统节水 (9)6.2.1 供水系统节水 (9)6.2.2 排水系统节水 (9)6.3 城市雨水收集利用 (9)6.3.1 雨水收集技术 (9)6.3.2 雨水利用技术 (9)第7章生态节水技术 (10)7.1 生态节水技术概述 (10)7.2 生态护坡技术 (10)7.3 生态湿地技术 (10)第8章节水管理策略与制度 (11)8.1 节水管理概述 (11)8.1.1 节水管理的定义 (11)8.1.2 节水管理的目标 (11)8.1.3 节水管理的原则 (11)8.1.4 节水管理的主要内容 (12)8.2 节水政策与法规 (12)8.2.1 节水政策与法规的发展历程 (12)8.2.2 节水政策与法规的主要内容 (12)8.2.3 节水政策与法规的实施情况 (12)8.3 节水激励机制 (13)8.3.1 节水激励机制的分类 (13)8.3.2 节水激励机制的特点 (13)8.3.3 节水激励机制的实施方式 (13)第9章节水技术评价与推广 (13)9.1 节水技术评价方法 (13)9.1.1 技术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13)9.1.2 技术功能评价 (14)9.1.3 经济性评价 (14)9.1.4 适用性评价 (14)9.1.5 环境影响评价 (14)9.2 节水技术适用性分析 (14)9.2.1 地域性分析 (14)9.2.2 行业性分析 (14)9.2.3 用水场景分析 (14)9.3 节水技术推广与应用 (14)9.3.1 政策措施 (14)9.3.2 技术示范与推广 (14)9.3.3 培训与宣传 (15)9.3.4 信息平台建设 (15)9.3.5 市场培育与监管 (15)第10章水资源保护与节水技术发展趋势 (15)10.1 国际水资源保护与节水技术动态 (15)10.1.1 技术研究动态 (15)10.1.2 应用实践案例 (15)10.2 我国水资源保护与节水技术发展现状 (15)10.2.1 技术研究进展 (16)10.2.2 存在问题 (16)10.3 未来水资源保护与节水技术发展趋势与挑战 (16)10.3.1 发展趋势 (16)10.3.2 面临挑战 (16)第1章水资源保护概述1.1 水资源的重要性水是生命之源,国之命脉。
《保护水资源》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保护水资源》综合实践活动教案一、活动主题:保护水资源二、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水资源的状况,认识到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节约用水、爱护水资源的意识。
3. 提高学生动手实践、合作探究的能力。
三、活动对象:小学四年级学生四、活动时间:45分钟五、活动准备:1. 教学材料:水资源状况PPT、节约用水小窍门宣传单、水资源保护调查表。
2. 实验材料:水、杯子、盆、颜料等。
教案内容: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PPT展示我国水资源状况,引导学生了解水资源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对水资源的了解和感受。
二、知识讲解(5分钟)1. 教师讲解水资源保护的基本知识,如节约用水、防止水污染等。
2. 学生认真听讲,记录重点内容。
三、实践活动(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水上浮力”实验,让学生体验水资源的神奇。
2.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实验现象,总结实验结论。
四、小组讨论(10分钟)1. 教师分发水资源保护调查表,引导学生了解身边的水资源保护情况。
2.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出保护水资源的措施。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享活动心得,总结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
2. 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出日常生活中节约用水的实际行动。
六、活动拓展(5分钟)1. 教师发放节约用水小窍门宣传单,引导学生学习更多的节约用水知识。
2. 学生自主阅读宣传单,了解节约用水的方法。
七、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2. 学生在家尝试实施节约用水的行动,记录实践过程和感受。
注意事项:1. 教师在活动中要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 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安全,特别是实验环节。
3. 活动结束后,教师要及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鼓励优秀行为。
教学评价:1. 学生对水资源保护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及合作意识。
3. 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及实践行动的实施效果。
《保护水资源》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六、活动主题:探索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七、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水资源的利用方式,认识到水资源的宝贵性。
水资源保护与利用课程设计指导书.
《水资源利用与保护》课程设计指导书题目:X 市取水构筑物的扩大初步设计学院: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专业: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姓名:学号:026413XXX指导老师:肖晓存完成时间:2015年月日温馨提示(装订顺序):1封面(不带页眉页脚);2.前言(中、英文,不带页眉页脚,不带页码);3.目录(三级标题);4.正文1. 绪论 (1)1.1设计任务 (1)1.2 设计基础资料 (4)1.3 设计成果及要求 (5)1.4 成绩评定办法及标准 (5)2.计算说明 (8)2.1 取水构筑物形式的选择 (8)2.2 取水头部形式的选择 (8)2.3取水头部设计计算 (8)2.4 集水间设计计算 (10)2.4.1 格网计算 (10)2.4.2 集水间平面尺寸 (11)2.4.3 集水间平面尺寸计算 (11)2.4.4 集水间标高计算 (12)2.4.5 格网起吊设备 (12)3. 结束语 (13)参考文献 (13)注意目录之间行间距, 注意正文的字体大小及排版1.1设计任务X市取水构筑物的扩大初步设计。
1.2 设计基础资料(一)河流自然条件1、河流水位:最高水位为(30-40) m,[计算集水间的标高](频率P=1%);最低水位为(20-25) m[计算箱体处的最低或最小水深。
计算箱体处最低水位时的水深,即定位箱体深入河内的长度,也即确定自流管长度,或定箱体到岸边的距离。
] (保证率P=97%)。
2、河流的流量:最大流量为(26000-40000) m3/s;最小流量[计算取水量的限值,设计取0.5)倍]为(300-600) m3/s。
水量要小于最小流量的(0.15~3、河流的流速:最大流速为(2-6) m/s;最小流速为(0.3-1.0) m/s4、河流的含砂量及漂浮物:最大含砂量(0.3-1.0) kg/ m3;最小含砂量(0.001-0.004) kg/ m3。
[看水质浊度用的.其含砂量为10~100kg/m3时,为高浊度水] 有一定数量的水草和青苔,无冰絮。
《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 说课稿
《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初中地理课程中的重要内容,旨在让学生了解水资源的基本概念、分布状况,认识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重要性,并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教材首先介绍了水资源的概念和分类,让学生对水资源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接着,通过数据和图表展示了全球和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以及水资源短缺的现状。
在此基础上,教材重点阐述了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方式,如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等,并分析了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如水资源浪费、污染等。
最后,提出了水资源保护的措施和方法,强调了节约用水和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水资源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对水资源的科学概念、分布规律以及开发利用和保护的具体措施等方面的知识了解较少。
此外,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还有待提高,需要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探究。
在学习态度方面,学生对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地理问题比较感兴趣,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缺乏主动性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水资源的概念、分类和分布状况。
(2)掌握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方式和存在的问题。
(3)学会分析水资源保护的措施和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阅读地图、图表和资料,培养学生获取地理信息、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珍惜水资源、节约用水的意识。
(2)增强学生保护水资源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水资源的利用、开发和保护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浙教版2013》
《水资源的利用、开发和保卫》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作业设计方案《水资源的利用、开发和保卫》一、作业背景: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进步的重要基础,但随着人口增长和工业化经过的加快,水资源短缺和污染日益严峻。
本次作业旨在让同砚了解水资源的重要性,进修相关知识,探讨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卫。
二、作业目标:1. 了解水资源的基本观点和分类;2. 精通水资源的利用、开发和保卫的重点内容;3. 分析当前水资源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解决方案;4. 提高同砚的环境保卫认识和科学素养。
三、作业内容:1. 水资源的观点和分类:让同砚了解水资源的定义、分类,包括地下水、地表水、雨水等,并进行简要介绍。
2. 水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分组谈论各种利用水资源的方式,如农业浇灌、工业用水、生活用水等,了解各种利用方式的优缺点。
3. 水资源的保卫与管理:同砚通过案例分析,了解水资源保卫的重要性,探讨如何缩减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提出详尽的保卫和管理措施。
4. 水资源问题与解决方案:谈论当前水资源面临的问题,如干旱、污染等,同砚分组提出解决方案,并进行展示和分享。
四、作业形式:1. 小组谈论:同砚分为若干小组,每个小组就一个详尽主题展开谈论,分享效果。
2. 实地考察:组织同砚到当地河流、湖泊等地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当地水资源的状况和存在的问题。
3. 书面报告:每位同砚依据小组谈论的内容,撰写一份水资源利用、开发和保卫的书面报告。
五、作业评判标准:1. 参与度:每位同砚在小组谈论和实地考察中的乐观水平;2. 报告质量:书面报告的内容是否全面、逻辑明晰、观点独到;3. 解决方案:对水资源问题提出的解决方案是否好用、可行。
六、作业总结与展望:通过本次作业,同砚将更加全面地了解水资源的利用、开发和保卫,提高环境保卫认识,培育科学素养。
期望能够激发同砚对水资源问题的关注,增进同砚在将来更多地参与到环境保卫和可持续进步中。
第二课时一、主题简介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进步的基础资源,而地球上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却极其有限。
水资源保护与水环境治理作业指导书
水资源保护与水环境治理作业指导书第1章水资源保护与水环境治理概述 (3)1.1 水资源与水环境基本概念 (3)1.1.1 水资源 (3)1.1.2 水环境 (4)1.2 我国水资源状况与水环境问题 (4)1.2.1 水资源状况 (4)1.2.2 水环境问题 (4)1.3 水资源保护与水环境治理的重要性 (4)第2章水资源保护策略 (5)2.1 水资源保护法律法规体系 (5)2.2 水资源保护行政管理 (5)2.3 水资源保护技术措施 (5)第3章水环境治理技术 (6)3.1 水环境治理概述 (6)3.2 废水处理技术 (6)3.2.1 物理处理技术 (6)3.2.2 化学处理技术 (6)3.2.3 生物处理技术 (6)3.3 河流湖泊治理技术 (6)3.3.1 底泥疏浚 (7)3.3.2 人工增氧 (7)3.3.3 水生植物修复 (7)3.4 生态修复技术 (7)3.4.1 人工湿地 (7)3.4.2 水生生物群落调控 (7)3.4.3 河流生态修复 (7)3.4.4 湖泊生态修复 (7)第4章水污染防治 (7)4.1 水污染防治概述 (7)4.2 工业废水污染防治 (8)4.2.1 工业废水来源及特点 (8)4.2.2 工业废水防治措施 (8)4.3 生活污水污染防治 (8)4.3.1 生活污水来源及特点 (8)4.3.2 生活污水防治措施 (8)4.4 农业面源污染防治 (8)4.4.1 农业面源污染来源及特点 (8)4.4.2 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措施 (8)第5章水资源合理利用与配置 (8)5.1 水资源利用与配置原则 (9)5.1.1 公平性原则 (9)5.1.3 生态环境保障原则 (9)5.1.4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原则 (9)5.2 地表水资源合理利用 (9)5.2.1 降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9)5.2.2 河流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9)5.2.3 湖泊、水库资源的合理利用 (9)5.3 地下水资源合理利用 (9)5.3.1 地下水资源调查与评价 (9)5.3.2 地下水资源合理开发 (9)5.3.3 地下水保护与污染防治 (10)5.4 跨区域水资源配置 (10)5.4.1 跨区域水资源调配规划 (10)5.4.2 跨区域水资源调配工程 (10)5.4.3 跨区域水资源调配管理 (10)第6章降水与水资源 (10)6.1 降水对水资源的影响 (10)6.1.1 降水量的时空分布特征 (10)6.1.2 降水水质对水资源质量的影响 (10)6.1.3 降水对水生态的影响 (10)6.2 降水资源的利用与调控 (11)6.2.1 降水资源的收集与利用 (11)6.2.2 降水资源的调控措施 (11)6.2.3 降水资源的优化配置 (11)6.3 降水预报与预警 (11)6.3.1 降水预报技术 (11)6.3.2 降水预警体系 (11)6.3.3 降水预报与预警在水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11)第7章水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 (11)7.1 水环境保护概述 (11)7.2 水体生态保护与修复 (12)7.2.1 水体生态保护 (12)7.2.2 水体生态修复 (12)7.3 湿地保护与建设 (12)7.3.1 湿地保护 (12)7.3.2 湿地建设 (12)7.4 水土保持生态建设 (12)7.4.1 水土保持 (12)7.4.2 生态建设 (13)第8章水资源监测与管理 (13)8.1 水资源监测技术 (13)8.1.1 监测目的与任务 (13)8.1.2 监测方法 (13)8.1.3 监测技术 (13)8.2.1 水质监测方法 (13)8.2.2 水质评价标准 (13)8.2.3 水质评价方法 (14)8.3 水资源信息化管理 (14)8.3.1 水资源数据库建设 (14)8.3.2 水资源信息管理系统 (14)8.3.3 水资源决策支持系统 (14)8.4 水资源应急管理与调度 (14)8.4.1 水资源应急预案 (14)8.4.2 水资源应急监测 (14)8.4.3 水资源调度 (14)第9章水资源保护与水环境治理案例 (14)9.1 国内水资源保护与水环境治理案例 (14)9.1.1 案例一:太湖流域水环境治理 (14)9.1.2 案例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资源保护 (15)9.1.3 案例三:海绵城市建设 (15)9.2 国外水资源保护与水环境治理案例 (15)9.2.1 案例一:美国特拉华河流域水环境治理 (15)9.2.2 案例二:澳大利亚墨累达令流域水资源管理 (15)9.2.3 案例三:新加坡水资源保护与利用 (15)9.3 案例启示与经验总结 (15)第10章水资源保护与水环境治理产业发展 (16)10.1 水资源保护与水环境治理产业发展现状 (16)10.1.1 产业规模与结构 (16)10.1.2 技术水平与创新能力 (16)10.1.3 区域发展差异 (16)10.2 水资源保护与水环境治理市场需求与前景 (16)10.2.1 市场需求 (16)10.2.2 市场前景 (16)10.3 水资源保护与水环境治理产业政策与措施 (17)10.3.1 政策法规 (17)10.3.2 政策措施 (17)10.4 产业发展趋势与建议 (17)10.4.1 产业发展趋势 (17)10.4.2 产业发展建议 (17)第1章水资源保护与水环境治理概述1.1 水资源与水环境基本概念1.1.1 水资源水资源是指地球上自然界中各种形态的水,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和大气中的水。
《保护水资源》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保护水资源》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第一章:活动导入1.1 活动目的让学生了解我国水资源的现状,提高节约和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1.2 活动准备收集有关水资源保护的资料,准备幻灯片、视频等教学辅助材料。
1.3 活动过程(1) 教师播放水资源保护的短片,引导学生关注水资源问题。
(2) 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水资源保护知识。
(3) 教师总结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性,并提出活动要求。
第二章:水资源调查2.1 活动目的让学生了解身边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情况,提高保护水资源的自觉性。
2.2 活动准备准备调查问卷、采访提纲等材料。
2.3 活动过程(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调查地点。
(2) 学生进行实地调查,填写调查问卷。
(3) 学生采访当地居民,了解他们对水资源保护的看法。
(4) 各组整理调查资料,准备进行汇报。
第三章:水资源保护知识学习3.1 活动目的让学生学习水资源保护的相关知识,提高保护水资源的技能。
3.2 活动准备准备水资源保护知识PPT、案例等教学材料。
3.3 活动过程(1) 教师讲解水资源保护的基本知识。
(2) 学生阅读水资源保护案例,讨论保护措施。
(3)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提出保护水资源的建议。
(4)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分享保护水资源的创意。
第四章:水资源保护实践活动4.1 活动目的让学生亲身参与水资源保护实践活动,提高保护水资源的实际行动能力。
4.2 活动准备准备水资源保护实践活动方案、道具等。
4.3 活动过程(1) 教师讲解实践活动方案,明确活动要求。
(2)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实践活动。
(3) 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如宣传水资源保护、清理水体垃圾等。
(4) 各组总结实践活动成果,分享保护水资源的喜悦。
第五章:活动总结与反思5.1 活动目的让学生总结活动收获,提高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5.2 活动准备准备活动总结表、反思问卷等。
5.3 活动过程(1) 学生填写活动总结表,总结活动收获。
(2) 学生进行反思,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保护水资源。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4章第3节《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教案1
第三节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世界和我国的水资源状况;(2)了解水污染问题,形成节水和爱护水资源的意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调查、研究与收集资料,让学生了解水资源状况,学会用辩证的方法来看问题,形成节水和爱水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用辩证的观点看待水资源的丰富与有限。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世界和我国的水资源状况,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难点1.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及探究活动的开展;2.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导入一地球上的水虽然储存量很大,但是真正可以利用的淡水资源并不充裕。
有很多国家和地区长期处于缺水状态。
我国人均水资源大约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四分之一,一些地区严重缺水。
水体的污染,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的危机。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水的需求量将越来越大。
今天我们就先来了解一下地球上的水资源状况。
导入二(投影节水标记)请问哪位同学知道这是什么图标?这个是我们国家的节水标记,象征着要像对待掌上明珠一样对待每一滴水。
水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爱护水资源。
推进新课一、关心、爱护水资源[提问] 1.地球的表面积约有多少被水覆盖着?2.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是什么?3.淡水约占全球总水储量的多少?[回答] 1.地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水球”。
2.海洋水:储量约占全球总储水量的96.5%。
3.淡水只约占全球水储量的2.53%,其中大部分还分布在两极冰川和高山的冰雪及永久冻土层中,难以利用,可利用的只约占其中的30.4%,即1.07×1016m3。
1.地表约71%被水覆盖2.淡水资源极度缺乏[分析]海水中蕴藏着丰富的化学资源(海水中含有80多种元素,其中含量最高的是氧元素;海水的含盐量很高,人们可从海水中提取出大量无机盐)。
[提问]联合国在1977 年向全世界发出警告:“水,不久将成为一个深刻的社会危机。
”这是危言耸听吗?[回答]这是一个现实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实验一、降水量的分析与计算一、实验名称:降水量的分析与计算二、实验地点:实验楼机房三、实验课时:2课时四、实验目的:认识区域平均降水量的计算原则,了解降水量表征方式,掌握区域降水量的统计分析与计算方法;五、实验上机内容与工作步骤:1、熟悉区域降水量的必要性与计算原则;降水是从云中降落到地面上的雨、雪、雹等的总称,就数量而言,除了寒带地域,降水绝大部分是雨的形式。
降水是地表和地下水资源的收入项,降水作为水资源的总补给来源,在水资源评价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开发、利用水资源的重要依据。
2、熟悉降水量的表征方式;降水量过程线(直方图)、等雨量线图;降水要素包括:(1)降水量:是指某时段内降落在某面积上总的水体积,一般用降水深度来表示,即降水总体积除以对应的面积,以mm为单位。
;(2)降水历时和降水时间:前者指一场降水自始至终所经历的时间;后者指对应于某一降水量人为划定的时间,期间不一定连续降水(3)降水强度:指单位时间的降雨量,以mm/h计;(4)降水面积。
降水特征表示方法:⑴降水量过程线降水量过程线以时段降水量为纵轴,时段次序为横轴绘制而成。
⑵降水量累积曲线此曲线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代表自降水开始以各该时刻降水量累积值。
⑶等降水量线或等雨量线为了表示某一地区或流域的次、日、月、年降水量的分布情况,可用等雨量线图。
⑷降水特性综合曲线①降雨强度与历时关系曲线;②平均深度与面积关系曲线; ③平均深度、面积与历时关系曲线3、进行年际和典型年(50%保证率)降水量统计特征值的计算;最大值、最小值、均值、均方差、变差系数、偏态系数。
(1)均值表示系列中变量的平均情况。
设某水文变量的观测系列(样本)为x1,x2,…… ,xn,则其均值为:(2)均方差是反映系列中各变量集中或离散的程度。
研究系列集中或离散程度,常采用方差Dx或均方差s,计算公式为:(3)变差系数。
水文计算中用均方差与均值之比作为衡量系列的相对离散程度的一个参数,称为变差系数,或称离差系数、离势系数,用Cv表示,其计算式为:上式说明,Cv是变量换算成模比系数k以后的均方差。
(4)偏态系数:在数理统计中采用偏态系数CS作为衡量系列不对称程度的参数,其计算式为:当系列对于对称时,CS=0;当系列对于不对称时,CS≠10,若CS>0,称为正偏;若CS<0,称为负偏。
(5)年际降水量排频找到丰(25%)、中(50%)、枯典型年(75%)。
以上计算可以使用Excel的函数(Average,Stdevp,Skew)帮助计算。
4、利用Excel电子表格,绘制年际、典型年(50%)月降水量过程线(直方图)和降雨累计曲线;以表1的模拟月降雨量过程线为例:表1 模拟月降雨量单位:mm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10202040556210010050502010步骤:A、在“插入”菜单中选择“工作表”,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柱形图”B、进行“下一步”,点击“数据产生区域”右边的图形按钮。
用鼠标选定降雨数据。
选定后继续点击“数据产生区域”右边的图形按钮,进入下面的页面后,点击“下一步”。
在对话框中,输入图题、纵轴分类名称和横轴分类名称,点击“完成”。
5、依据统计量计算结果和绘制的图形,观察分析降水年内变化与年际变化规律;6、编写上机试验报告。
实验二、区域地下水的动态观测与资料分析一、实验名称:区域地下水的动态观测与资料分析二、实验地点:实验楼612室三、实验课时:2课时四、实验目的:认识区域地下水动态观测的必要性,了解地下水动态观测所需的设备,掌握区域地下水动态观测的方法与数据整理分析的工作步骤五、实验上机内容与工作步骤:1、熟悉区域地下水动态观测的必要性、目的和任务;(1)查明不同地下水系统、不同含水层地下水位、水量、水温和水质的变化规律及发展趋势;(2)查明地下水动态变化的影响因素,确定地下水动态类型;(3)研究地下水均衡状态,预测地下水水量、水质、水位及地下水有关的环境地质作用的变化;(4)解决某些专门问题,如推求水文地质参数、进行地下水资源评价等。
2、了解地下水动态观测所需的现代化设备(传感设备、传输设备的演示);“WS-1040地下水动态自动监测仪”能对地下水的水位和水温的动态变化进行长期自动监测。
仪器的主体全部装入一个不锈钢圆筒中,通过电缆配接传感器。
仪器本身可以投入井中,克服了气候及天气的影响,特别适合在露天的观测孔中使用。
“WS-1040地下水动态自动监测仪”的探头部分采用压力传感器和PN温度传感器。
以上两种信号均由电缆送至测量电路,通过模数转换为数字信号。
主机内部的自控系统在每次定时时间达到时,将启动主机内的信号处理单元,通过液位并将探头内传感器中的水位压力值和水温值转变为电信号,由电缆送入仪器主机内的信号处理单元,经处理单元处理并转换为数字信号后送入数据存储单元保存。
自控系统内的定时间隔及其他参数可通过通讯接口进行设置、调整。
3、熟悉区域地下水动态观测点的布设、观测方法;数据整理分析(1)地下水长期观测网的布置补给区-径流区-排泄区都要观测以了解地下水运动特征;漏斗中心观测点密以了解开采情况及其影响;近河区域观测点密以了解地下、地表水的补给;垂直、水平分别布置以观测污染情况。
(2)观测孔结构专门观测孔的深度一般应达到所要观测的含水层内,对于潜水含水层应达到最低水位以下5—10mm ,观测孔的口径一般不小于89mm。
地下水位、水量观测,按照有关规范一般5-10天观测一次,汛期加密,降雨前后加测;地下水温观测普通水温计和热敏电阻测温仪放入水中应不少于3—5min ,缓变温度计放置时间不得少于10—15min ;地下水质观测变化较为缓慢,一般每年丰、枯期各进行一次。
四、根据威海市环翠区实测的地下水位动态观测资料,在计算机上利用进行地下水动态观测资料的整理。
选择反映平均地下水水位的测井进行分析,包括:水位过程线、平均值、方差、变差系数、偏态系数,总结其变化规律。
水位过程线、平均值、方差、变差系数、偏态系数等见实验一的内容。
五、编写实验上机报告。
实验三、河流水量分析与计算一、实验名称:河流水量分析与计算二、实验地点:实验楼612室三、实验课时:2课时四、实验目的:掌握地表径流及其表示方法,掌握流量过程线的分割方法及基流的计算方法五、实验上机内容及工作步骤:1、地表径流的表征参数:流量、径流总量、径流深度、径流模数、径流系数在河槽里运动的水流叫做河川径流,简称径流。
在一定时段内,通过河流某一断面的累积水量称为径流量,记作W (m3);也可以用时段平均流量 (m3/s)、流域径流深R (mm)或流域径流模数M(mm /s﹒km2)来表示。
某一时段内径流总量平均分布在全流域面积上所得的水层厚度,为径流深度,单位以mm计。
单位面积上的平均流量,称为径流模数,单位以(m3/s/ km2)计。
某一时段内的径流深(mm)与同一时段内降水量(mm)之比,称径流系数,以分数或百分比计。
2、河水流量过程线的分割方法(水平直线分割法、斜线分割法、退水曲线法)(1)水平直线分割法从一次洪水的流量过程线上(流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找出涨水段的最低点引一条水平线和退水曲线相交。
线以下的水量作为基流量,以上的为地面径流量。
t(2)斜线分割法考虑当次降雨对潜水的补给,故在产生汇流期间,地下径流会比雨前有所增加,则水平直线分割法中的B 点应略高于A 点,即地面径流应终止B ’点。
B ’点可根据洪峰后天数N ,在退水曲线上定出,也可以根据地面径流和地下径流退水的特点来确定。
A 、B ’线以上为地表径流,以下为基流。
N 制可以查表求得。
N 值表(3)退水曲线法是根据标准退水曲线从洪水流量过程线两端向内展延地下退水曲线而得。
即由起涨点A向后延伸到C 点,AC 段为前此洪水退水过程的延续,并从B 点向前延伸到D 点,用直线CD 把两根退水曲线相连,ACDB 线段以下即为地下水补给的基流。
3、河流多年平均径流量的分析与计算河流年径流量的多年平均值,称为多年平均年径流量。
表征在天然条件下,河流水资源可利用的稳定水量。
(1)有长期实测资料情况下多年平均径流量的计算。
实际观测年20a 以上,利用多年期间年径流量的算术平均值,代表多年平均径流量。
(2)短期实测资料的多年平均径流量的计算。
当实测径流资料不足20a ,一般应进行插补延长。
Qt4、径流资料的插补延长径流资料的插补延长的方法是利用已有数据,建立研究站径流数据与参照站径流数据(或降雨)间的回归关系,然后利用回归曲线预测研究站的径流数据。
5、根据数据在计算机上进行绘图演示与计算;(1)根据数据,做出河流流量过程线,并用水平直线分割法和斜线分割法分割基流。
(2)根据参照站的资料,利用回归分析延长研究站的水文系列,回归公式为:x byaxxyyxxbbaxyiii-=---=+=∑∑2)())((在Excel上绘制拟合曲线(制成点状图后,选中点,单击右键选择“添加趋势线”),并求出其多年平均流量。
五、编写上机实验报告。
实验四、区域地表水资源量的分析与评价一、实验名称:区域地表水资源量的分析与评价二、实验地点:实验楼612室三、实验课时:2课时四、实验目的:认识区域地表水资源量计算的必要性和计算原则,掌握区域地表水可利用量的计算方法五、实验上机内容及工作步骤:1、熟悉区域地表水资源量、可利用量计算的内容与计算原则;地表水资源量评价是在实地调查地表水系和相应流域条件积累一定资料的基础上进行的。
评价区内应由足够的水文和气象站网,并积累一定时间长度的观测资料,相关水文地质、地形地貌、耕地、植被、土壤等文字报告于可利用的相关图纸。
评价前要根据已有的资料进行地表水系统的划分,地表水系统的划分通常以大河流域作为一级分区,然后再结合气候、水文地质条件和水资源开发利用的需要,按流域的层次性进行一级或更次一级的分区。
为保证资源量计算的准确性,应注意水文资料的时序性和周期性。
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资料系列长度以20a或30a为宜。
地表水资源量评价的内容:(1)查清评价区地表水的形成、分布规律,计算降水、冰雪消融水、泉水和地下水泄流对地表河流、湖泊的补给量,调查各水文要素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分布状况及均匀程度;(2)在查清地表水化学成分和水质类型的前提下,计算评价区地表水资源的多年平均值,丰水、平水、枯水年出现的频率及相应的水量,初步确定适合不同用途的地表水资源量;(3)初步提出地表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工程措施和备选方案;(4)对开发利用后发生的变化和可能出现的问题,作出预测分析;(5)根据自然条件和人为活动情况,提出防止水源污染保护环境的相关建议。
所谓水资源的可利用量是指在社会经济技术条件下可以开发利用的水资源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