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基课堂笔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修身包括了三个方面:
1、锻炼和提高理论思维能力。
原理、哲学课程的本质是反思,方法论意义。
•2、提高自身素质,同时也是实施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3、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组成部分:马哲、马经、科社
三层涵义(由谁建立、为谁服务、本质内容)
(1)从认识成果——是马恩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由谁建立)
(2)从阶级属性——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为谁服务)
(3)从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无产阶级发展和转变为社会
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本质内容)
狭义: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由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部分组成的科学理论体系。
广义:由马恩所创立,由列宁推进到新阶段,并由中国共产党人进一步发展和中国化了的观点和学说体系。
【辨析题】
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
二、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
(一)从产生过程看
1、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1)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
(2)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益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的需要
2、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
(1)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理论前提
德国古典哲学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1、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
2、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胜利和发展
(三)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科学性体现在:
(1)吸取了凝结着到19世纪上半叶的人类思想的最高成就的思想精华。
(2)以可靠的科学知识和历史材料为依据,对世界本来面貌的全面而深刻的反映。
(3)随着时代的前进和实践的发展而发展。P14
革命性体现在:
(1)马克思主义的本质是批判的革命的。
(2)它是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是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根本利益的理论体现。
(3)它的阶级性和真理性、阶级性和人民性是一致的。
科学性是革命性的前提
革命性是科学性的必然结论
结论:马克思主义既尊重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又尊重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主
体地位,所以它是科学性和革命性高度统一的理论。
三、怎样学习马克思主义
(一)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
四个分清:
努力分清哪些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哪些是需要结合新的实际加以丰富发展的理论判断;
哪些是必须破除的对马克思主义错误的、教条式的理解;
哪些是必须澄清的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
(二)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密切联系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际
•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进程
•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改革过程对人们思想的影响
•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正确认识当今国际环境和政治斗争带来的影响
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
(1)学透理论,真正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基本方法
(2)坚持和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
第一章物质世界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节物质世界和实践
一、哲学的基本问题
(一)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
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什么内容?
两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性问题(本体论):存在和思维或物质和意识何为世界本原,谁是第一性的问题。
同一性问题(认识论):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即世界能否为人所认识,人
的思维能否正确反映现实世界的问题。
【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基本形态】
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对物质世界的反映。
(1)朴素唯物主义(自发、直观、猜测)
把“物质”理解为自然界中一种或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如水、火、气等。
米利都学派泰勒斯“水”,中国“五行说”
(2)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不彻底性)
把“物质”理解为当时所发现的物质结构的最小层次——原子,把原子的某些物理属性(如质量不变性、广延性、不可入性和不可分性)当成一切物质的共同性。
(3)辩证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基本形态】
世界的本原是精神,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精神的产物或“外化”。
主观唯心主义
把人的感觉、观念作为世界的本原
——英国贝克莱“存在就是被感知”
客观唯心主义
把某种脱离物质,脱离任何个人的精神作为世界的本原
——柏拉图的“理念论”、黑格尔的“绝对精神”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认为物质和意识具有同一性,主张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认为物质和意识不具有同一性,否认思维认识世界或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二、世界物质性及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
1、物质的涵义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2、物质观的理论意义
(1)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
(2)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
(3)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4)体现了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二)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首先,自然界具有客观实在性。自然界是独立于人之外、不依人的意识为转移的客观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