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复习提纲资料

合集下载

组织行为学复习提纲

组织行为学复习提纲

组织行为学1、组织行为学的概念P8组织行为学是探讨个体、群体以及结构对组织内部行为的影响,从而运用这些知识来实现组织行为的有效性。

这里的组织包括政府组织、民间组织、工商企业、教育机构、医疗卫生机构等。

2、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四个前提假设行为的可预测性、行为的因果性、行为的多样性、行为的可概括性3、关于理性经济人的假设4、什么是X理论?5、持X理论观点的管理者有什么样的管理策略?6、社会人的假设理论7、如何认识管理工作中的人的因素?(1)在一个组织里,如果主管人员不知道怎样去领导别人,不知道在经营活动中去调动人的因素以达到预期的结果,则所有的管理职能,都将收效甚微。

显然,在不同的组织里,目标可能有所不同,但组织中每一个人,都有对他们来说是特别重要的需求和目标。

每个主管人员就是要通过领导职能,帮助人们看到在他们为组织目标做出贡献的同时,也能够满足他们自己的需要并施展他们的潜在能力。

因此,主管人员就要了解人、了解人的个性和他们的品格所能起的作用。

(2)在管理人员的计划中,个人远远不只是一种生产因素,他们是由许多组织构成的社会系统的成员;他们是产品和服务的消费者;是家庭、学校、团体、政党的成员。

因此,他们对需求起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在这些不同的身份中,他们制定管理主管人员的法律,树立指导行为的伦理道德,以及形成社会的一种主要特征的人的尊严的传统。

总之,主管人员和在他们领导下的人,都是属于一个广大的社会系统的成员,而相互发生作用。

(3)人们不仅起的作用不同,而且连他们自己也是各不相同的。

因此,一般的人是没有的。

可是在任何一个组织中却常常假定一般的人是存在的。

组织制定各种规章制度、程序、工作进度、安全标准和职务说明书等。

所有这些都隐含地假定人在根本上是一样的。

当然,从有组织的工作这方面来看,这种假定在很大程度上是很必要的。

但是,同样需要的是应该承认个人的特殊性,即他们有不同的需要、不同的责任感、不同的志向、不同的态度、愿望、不同的知识和技能水平、以及不同的潜在能力。

组织行为学期末复习提纲

组织行为学期末复习提纲

1、组织的含义与特点组织:人们为了一定目标,运用信念、理想、态度、知识、技能等各种要素互相协作结合而成的具有一定边界的集体或团体。

特点:(1)组织是由个人和群体组成的(2)组织有自己的目标(3)组织通过专业分工和协调合作来实现目标2、组织行为学的定义与研究内容组织行为学:对组织情景下,人的思考、感受、活动的内容和方式的系统研究。

研究内容:(1)组织行为学关注的主要因变量:生产率,缺勤,流动,组织公民行为,工作满意度(2)组织行为学关注的主要自变量:个体水平,群体水平,组织水平P7 3、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术语变量,假设,因变量,自变量,中介变量,调节变量,理论 P184、常用的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实验研究法,观察研究法,案例研究法第一章个体心理与行为1、知觉的含义、能动性表现和过程知觉:个体为了给观察到的对象赋予一定的意义,而进行的组织和解释感觉印象的过程,是一个积极能动的认识过程能动性表现:知觉具有选择性,知觉具有整体性,知觉具有理解性,知觉具有恒知觉的过程:注意,组织,解释,检索,判断 P26-272、归因的定义及主要理论归因:通过对观察到的行为结果进行分析并推断其原因的过程归因理论是关于知觉者解释和推断自己与他人行为原因的社会心理学理论,是激励下属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

主要理论:海德归因理论,对应推断理论,三维归因理论(区别性,一致性,一贯性),维纳的归因理论P293、社会知觉的含义和若干效应社会知觉:对由人的社会实践所构成的社会现象的知觉。

包括对他人的知觉,人际知觉,自我知觉,角色知觉。

P27效应:①首因效应(陌生人):又称第一印象,是指人们在对他人总体印象的形成过程中,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②近因效应(熟人):在总体印象形成过程中,新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③晕轮效应:人们对他人的认知判断,首先是根据个人的好恶提出来的,然后再从这个判断推论出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的现象④社会刻板印象:也称定式现象,指人们对社会上某一类事物产生比较固定的看法,也是一种概括而笼统的看法⑤与我相似的效应:人们倾向于喜欢那些与自己相似的人,这是生活中的一个常见现象⑥对比效应:对一个人的评价并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是常常受到我们最近接触到的其他人的影响4、价值观的含义和分类价值观代表了人们最基本的信念:从个人或社会角度来看,某种具体的行为模式或存在的最终状态比与之相反的行为模式或存在状态更可取。

组织行为学复习提纲

组织行为学复习提纲

组织行为学复习提纲复习提纲一1.什么是组织?什么是行为?什么是组织行为?什么是组织行为学?组织是对完成特定使命的人的系统性安排。

或答:组织是具有特定目标、资源与结构,时刻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开放系统。

或答:组织是由两个以上的人自觉协作的活动或力量所组成的系统。

行为是指人或动物表现的和生理、心理活动紧密相联的外显的运动、动作或活动。

组织行为是指人们在作为组织成员(不管是普通员工还是管理人员)时表现出的行为。

或答:组织行为是指各类组织的每位成员在工作过程表现出来的所有行为。

组织行为学是研究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表现及其规律,提高管理人员预测、引导和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以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科学。

2.组织的三个要素、三个特别是什么?组织的三个要素是:人、组织目标和组织结构。

组织的三个特点是:有明确的目标,拥有资源:人、财、物、信息和时间,保持一定的权责结构。

3.组织行为有哪些类型?根据分析水平的不同,可把组织行为分成微观组织行为和宏观组织行为;根据与组织目标的关系,可把组织行为分成正向组织行为和反向组织行为。

4.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范围是一定组织中的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

5.组织行为学的框架包括个体行为、群体行为和组织行为三个部分。

6.现代管理理论的主要学派和代表人物有哪些?科学管理学派,代表人物是泰勒;行为科学学派,代表人物有埃尔顿·梅奥和罗特利斯伯格,系统与权变理论,代表人物是卢桑斯。

7.霍桑实验的主持人是埃尔顿·梅奥和弗里茨·朱利斯·罗特利斯伯格8.霍桑实验的意义为工业心理学注入了新思想。

它告诉人们,在把心理学的方法、事实和原则应用于工作着的人时,不仅应当重视人事心理和工业心理方面,也应当注意社会心理方面;不仅应当解决人与事和人与机器的关系问题,也应当解决人与人的关系问题。

霍桑实验是管理心理学产生的历史性起点。

9.20世纪初,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创立行为主义心理学。

组织行为学复习大纲

组织行为学复习大纲

组织行为学复习提纲第 1 章导论管理者的角色人性假设管理理论的演变组织行为学的定义和特点第 2 章个体心理与行为分析认知的特性个体能力、态度和价值观第 3 章个性差异与管理态度及其影响因素对组织行为有重要作用的个性特征个性管理的意义第 4 章激励概述激励、需要、动机的概念工作满意感与工作绩效的关系第 5 章工作激励理论内容型激励理论:(引发动机因素)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赫兹伯格双因素理论过程型激励理论:(动机形成过程)佛隆的期望理论,亚当斯的公平理论行为改造理论(调整型激励理论):(达到激励的目的)强化理论,挫折理论,公平理论在管理中的应用强化理论在管理中应用第 6 章激励的综合研究员工组织承诺激励理论在管理中的应用第7章群体群体的含义与功能群体的分类群体动态特性群体凝聚力团队及其管理第8 章沟通沟通含义与特性组织沟通的方式组织沟通网络有效沟通的障碍促进有效沟通的对策第9 章冲突冲突的根源冲突过程分析托马斯的二维冲突处理模式第10 章领导领导与权威领导行为理论领导权变理论领导理论的发展第11 章组织结构与设计泰勒、韦伯的组织理论现代组织理论组织结构组织设计第12 章组织变革与发展组织变革的原因组织变革的过程组织变革的阻力及其克服组织的发展趋势和新型组织第13 章组织文化组织文化的特征组织文化的作用如何建设组织文化创立组织文化要注意的几个问题组织行为此次改为上机考试,此次只涉及三种题型(单选、多选、判断),请大家多看书,题目多出自教材。

以下为练习题[题干]不能靠外界组织所掌握和分配的资源来直接满足的,它的激励源泉来自所从事的工作本身,依靠工作活动本身或工作任务完成时所提供的某些因素来满足。

这种需要是()。

[选项]A. 外在性需要B. 物质性需要C. 社会感情性需要D. 内在性需要[答案]D[题干]不能靠外界组织所掌握和分配的资源来直接满足的,它的激励源泉来自所从事的工作本身,依靠工作活动本身或工作任务完成时所提供的某些因素来满足。

组织行为复习提纲

组织行为复习提纲

组织行为复习提纲1、组织的定义:组织是为了达到个体的和共同的目标而一起工作的人的集合。

2、组织行为的概念:在一个组织中,发生各种人际关系所产生的行为及其心理。

3、组织行为学的概念:研究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表现及其规律,从而提高主管人员对人的行为的预测、引导和控制能力,以便更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的一门科学。

4、组织行为理论三个重要理论渊源:第一个理论渊源是古典管理理论,代表人:泰勒,提出“科学管理”思想;第二个重要的理论渊源是行为科学管理理论,代表人:梅奥等霍桑实验,提出了工人是“社会人”、企业中除了“正式组织’外,还存在着“非正式组织”等观点。

第三个理论渊源是当代西方管理理论思想。

5、组织的层次观(P10)第一个分析层次:组织中员工的个体行为,可以把组织看成追求组织目标而工作的个人的集合,分析个体行为以及他们对不同是组织政策、实践和过程的反映。

第二个分析层次:组织内部中的群体的行为第三个分析层次:组织在环境中的行为。

这种分析力求理解组织的结构设计、如何进行沟通和信息传递、组织与环境间的关系和组织变革和发展的规律,从而提高组织有效性和效率。

6、行为主体的社会属性人所具有的而动物所没有的特点:劳动;语言;思维;理性;道德等,是人在后天通过学习获得的7、行为的主体生物属性。

人作为动物所具有的特点,人与动物所共同具有的,是人的先天本能。

如:食、性等。

附加:生物属性受社会属性支配,社会属性在人的性质中起根本性决定作用。

是人的根本性质所在。

8、环境对行为的影响。

任何行为的产生,都是由动机的驱使,动机的最终来源是人的需要,而人的需要是由于感觉器官受到环境刺激产生的。

9、人和环境的交互作用。

人的心理和行为决定于内在需要和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当人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时,会产生内部力的张力,而周围环境起着导火线的作用。

人的行为方向取决于内部力场与情境力场的相互作用,以内部力场的张力为主。

群体活动的方向也取决于内部力场与情境力场的相互作用正式“力场”中各种力的平衡,使群体处于一种均衡状态。

组织行为学复习提纲

组织行为学复习提纲

组织行为学复习提纲1、组织的概念: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为了达到共同目标而构成的一个整体。

组织的基本要素(巴纳德)①协作的意愿②共同的目标③信息的交流2、组织行为学:概念:是指一定组织中个体、群体和整个组织三者之间以及整个组织与外部环境之间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各种行为。

学科发展史上几个重要人物:雨果·芒斯特伯格“工业心理学之父”莉莲·吉尔布雷斯“管理心理学之父”韦伯“组织理论之父”法约尔“一般管理之父”泰罗“科学管理之父”3、管理心理学与组织行为学比较(了解)4、感觉与知觉感觉:感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后在人脑中形成的对客观事物局部属性的反映。

(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知觉:是对感觉印象进行选择、组织和解释的心理过程。

换言之,知觉是对情景的解释,而不是准确的纪录。

比较感觉和知觉:•共同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当前事物在人脑中反映,产生的主观印象都是具体的感性形象。

•区别:感觉反映个别属性(如形状、色泽、气味、温度等),知觉是对事物整体属性、各个部分及其相互关系的综合的、整体的反映过程。

感觉是知觉的成分,是知觉的基础。

知觉的作用是使感觉有意义。

5、社会知觉偏见首因效应(第一印象效应)最初出现的信息影响最大近因效应最新获得的信息影响也较大,因为它在时间上离认知者最近光环效应(晕轮效应)个体对认知对象的品质一旦形成某种倾向性印象,就会用它评价认知对象的其它品质。

刻版印象人们通过自己的经验形成对某类人或某类事较为固定的看法叫刻版印象。

6、归因理论的概念:所谓归因是指人们从可能导致行为发生的各种因素中,认定行为的原因并判断其性质的过程。

凯利的三度归因理论区别性一致性一贯性7、个性的概念:个性是指个人比较稳定的心理活动特点(如态度、价值观、性格、气质和能力等)的总和。

特点:1、社会性:个性是受社会的影响而形成的,离开了社会,个性便失去了存在的基础。

2、差异性:世界上不存在两个个性完全相同的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组织行为学复习提纲

组织行为学复习提纲

第二节组织行为学的概念与基本内容一、行为科学(behavioral sciences )1、行为行为是指人(或动物)表现的与生理、心理活动紧密相连的外显活动。

行为的特征:自发的(Autonomous)有原因的(Caused)有目的的(Purposive)持久的(Persistent)可改变的(Changeable)2、行为科学的定义3、行为科学的特点(1)行为科学是一个学科群行为科学包括一切与研究行为有关的学科:解剖学、生理学、经济学、语言学、精神病学,甚至药物学等,但是,在行为科学中居于中心地位的是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和社会心理学。

(2)行为科学是研究人的行为规律的科学B=f(P,E)Behavior Personality Environment(3)行为科学有广泛的应用领域政治行为学、教育行为学、医学行为学、消费者行为学、犯罪行为学、组织行为学二、组织行为学的概念和内容1、组织组织是对完成特定使命的人们的系统性安排。

组织的特征:√人的集合;共同目标;分工协作;(例子:MBA湖人队)2、组织行为学的定义本书定义为:研究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表现及其规律,提高管理人员预测、引导和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以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科学。

√3、组织行为学的特点(了解)(1)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性,要吸收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社会心理学等学科的知识来研究人的行为规律。

(2)组织行为学的研究范围是一定组织中的人的心理与行为的规律,不是人的一般行为规律。

(3)组织行为学既研究工作组织对组织成员工作行为的影响,也研究组织成员的行为方式及其绩效对整个组织的工作效率和绩效的影响。

目的在于提高预测、引导、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以达到组织既定的目标。

4、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个体、群体、组织5、组织行为学的研究目标预测、引导、控制、目标(例子:TCL国际化的失败的原因)第三节组织行为学的产生和发展一、组织行为学的产生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到启蒙运动,西方开始有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社会契约、分权法制等社会价值体系。

组织行为学复习提纲

组织行为学复习提纲

12级-组织行为学复习提纲一、组织定义、特征(P4)定义:组织是指为了达到一定目标,有两个以上的人组成的系统。

特征:①组织都有自己的目标。

②组织都应该是一个有序的结构系统。

③组织是一个社会系统。

④组织是一个与环境互动,开放的系统。

⑤组织是一个投入产出的系统。

二、知觉偏差(P31,判断题)首因效应:也称第一印象,是指只觉着最初得到的信息,对于知觉的形成具有强烈影响(两大因素:属于相貌因素,属于性格因素)晕轮效应:是指对一个人形成的整体印象或评价,收到个体某一特征(如智力、社会活动、外貌等)的影响而普遍偏高或偏低的现象。

(记了过的学生就算什么都没有做,也会给新来的老师留下坏印象。

)近因效应:指的是在社会交往环境中,时间上离知觉最近的,也就是最近的信息,容易给人留下强烈而深刻的印象,对认知和评价有较大的影响。

(形象坏的人忽然做了一件善事,大家认为他改善了。

)定型效应:又称刻板效应,只对某人进行知觉时,可能会依据一些明显的特性,先对某人进行分类(这些特性包括性别、年龄、民族、国籍、职业、所属组织、所属宗教等),在根据这群人已有的固有形象作为判断某人的依据。

(比如大家觉得女生比较娇弱,男生比较霸气,再者说星座什么的最典型了)投射:指由于自己具有某种特性,因而判断他人也一定会有与自己相同的特性。

(比如我们两个都是深圳人,就会觉得我们会持有相同的价值观,其实也未必)三、个体决策(P39-41,选择题,重点:气质)个体决策:指在面临某种问题情况下,个人为了实现某个目标,在两个以上的备选方案中,选择一个最佳方案的分析判断过程。

(1)决策者因素:①知觉(判断是否存在问题,是否有决策,知觉影响信息获取、解释、评估)②思维方式(贯穿整个决策过程,直接影响决策正确性)③气质与性格气质:a)胆汁质:决策过程快,冲动,盲目,大胆冒险。

b)抑郁质:决策过程慢,一般采取比较稳的方案,一旦确定很难改变。

c)多血质:吸取多方面意见,使决策比较有效。

《组织行为学》复习资料

《组织行为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导论第一节组织行为学研究的环境一组织行为学需要解决的问题(1)帮助管理者提高人际交往能力(2)帮助管理者解释、预测和控制组织中人的行为(3)为管理者改变员工的行为和态度提供帮助(4)帮助管理者实现组织的变革(5)适应全球化二组织行为学面临的挑战(一)全面质量管理的出现1 密切关注顾客2 持续提高3 企业应做到所有质量均要提高4 准确计量5 雇员权力的授予(二)实施企业再造工程(三)劳动力来源的多元化第二节组织行为学的基本概念一行为(一)行为的产生和本质1 刺激—反应说华生S+R2 行为的本质①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实验S-R联结②斯金纳操作性条件反射实验③勒温行为公式B=f [P.E](二)行为与心理1 刺激—机体—反应说S-O-R2 心理的实质(1)产生方式,是客观事物作用于机体感官产生的大脑反射(2)人的一切心理现象都是客观现实的反映(3)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映像,是主观和客观现实的统一(4)人的实践活动是心理产生和发展的基础3 心理、行为与管理二组织行为(一)组织的概念1 组织的定义特点:(1)组织是人的集合体(2)组织是适应于目标的需要(3)组织需要分工协作2 组织的功能(1)实现组织的目标(2)满足员工的需求3 组织的系统观4 组织的新发展组织的新特点:网络化、扁平化、灵活性、多元化、全球化(二)组织行为的概念1 定义:人在组织中的工作行为2 组织行为的两个基本问题:①组织对个人的思想、感情、行为的影响方式②个人对组织的行为和绩效的影响3 组织行为的分类(1)分析水平不同宏观组织行为:整个组织微观组织行为:某个个体或小团体(2)与组织目标的关系不同①正向组织行为②反向组织行为第三节组织行为学产生与发展一组织行为学的产生(一)管理科学的发展:1 古典管理理论:①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②法约尔的组织管理理论③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2 现代管理理论:⑴管理科学学派⑵行为科学学派⑶系统与权变管理学派(二)组织行为学的形成:1 工业心理学的诞生:芒斯特伯格《心理学与工业效率》(1912)2 人群关系理论:梅奥《工业文明中人的问题》(1933)霍桑实验(1924-1932)①照明实验(工作物理实验)②福利实验③群体实验④谈话实验(态度调查)霍桑实验结论:①人是“社会人”,有社会和心理方面的要求②生产效率主要取决于员工的积极性,而后者的提高又主要取决于员工的态度及组织内部的人际关系③在正式群体中还存在非正式群体④新型的领导、民主管理对生产极具重要性3 管理心理学--组织行为学的产生芒斯特伯格《心理学与工业效率》(1912 ) 工业心理学丽莲·吉尔布雷斯《管理心理学》(1914)莱维特(1958)组织心理学组织行为学二组织行为学的体系(一)研究内容1 定义研究组织中人的心理、行为表现及其规律、提高管理人员预测、引导和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实现组织的既定目标的学科2 层次分析(1)个体行为模式个体差异:传记特点;人格,能力,学习;工作价值观、态度,状态、意志和情感;个体心理过程:知觉,归因(2)群体行为模式团队管理;个人和群体决策行为;组织中的沟通行为;领导行为;冲突处理和谈判行为;(3)组织结构与行为组织变革、发展、学习,组织技术、工作和结构、组织文化;人力资源政策,压力;未来发展趋势。

组织行为学复习提纲

组织行为学复习提纲

组织行为学复习提纲一、名词解释1、人格2、性格3、情感4、气质5、态度6、需要7、动机8、工具型价值观9、终极性价值观二、主观题1、非正式组织的含义、作用、如何管理好非正式组织?2、结合实例考虑下列问题(1)如何履行好社会责任(2)如何增强企业凝聚力(3)如何建设好现代化团队(4)如何建设好组织文化3、组织行为学得研究方法4、影响人格的因素5、五种人性假设理论6、X、Y理论7、生命周期理论8、费德勒模型9、阿尔波特气质理论10、阿希的从众实验11、人群关系理论12、人际关系学说13、情绪认知理论14、社会学习理论15、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16、组织承诺在企业中的应用组织行为学复习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人格答:人格是影响个体行为的心理特征,是个体所有反应方式以及与他人交往方式的总和。

2、性格答:性格是一个人比较稳定的对现实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

3、情感答:情感是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产生的人对一定事物的态度体验。

这种体验乃是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反映。

4、气质答:是人格中最典型的、稳定的心理特征,是心理活动的动力。

5、态度答:是指个体对外界事物的一种较为持久而又一致的内在心理和行为倾向。

6、需要答:是指客观的刺激作用于人们的大脑所引起的个体缺乏某种东西的状态。

7、动机答:引起个人行为、维持该行为并将此行为导向某种需要的欲望、愿望、信念等心理因素。

8、工具型价值观答:指的是偏爱的行为方式或实现终极价值观的手段。

9、终极性价值观答:指的是一种期望存在的终极状态,是个人期望通过一生来实现的目标。

二、主观题1、非正式组织的含义、作用、如何管理好非正式组织?答:(1)含义:人们在彼此交往的联系中自发形成的一种社会关系网络。

(2)作用:a.积极作用b.消极作用①构成有效系统①僵化、顽固②减轻管理人员的负担②与正式组织产生矛盾和冲突③创作良好的工作团队③可能产生谣言和小报告④弥补管理人员的不足④对组织成员的不当干涉⑤为员工提供精神帮助⑤容易形成小团队主义⑥监督管理人员(3)如何管理好非正式组织·接受并理解非正式组织。

组织行为学复习提纲资料

组织行为学复习提纲资料

《组织行为学》复习提纲第一章导论一、重点概念(记忆)1,组织行为学定义2, 组织行为学常见三个变量3, 跨文化的五个文化维度4,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二、问题(掌握)1,课后思考题第一题(P20)第二章个性、价值观与工作态度一、重点概念(记忆)1, 个性的定义2,个性的性质理解3, 组织情境中的个性:控制点、马基雅维利主义、自尊、自我监控、冒险倾向4, 价值观的定义5, 影响工作满意度的因素6, 工作满意度与生产率的关系二、问题(掌握)1,课后思考题第一题(P37)2, 课后思考题第五题(P37)第三章知觉与归因一、重点概念(记忆)1,知觉的定义2, 社会知觉误差及常见的六种知觉误差3, 归因过程二、问题(掌握)1,课后练习题第一题(P53)2, 课后练习题第三题(P53)第四章学习与行为改变1, 社会学习理论的五个维度2, 强化与行为塑造:正强化、负强化、消退、惩罚3, 强化程序与行为修正:连续强化与间隔强化二、问题(掌握)1, 课后习题第四题(P69)第五章工作激励一、重点概念(记忆)1, 激励的概念2, 需要的分类3, 内容型激励理论:马斯洛需要理论,双因素理论4, 过程型激励理论:期望理论与公平理论5, 激励中的误区二、问题(掌握)1,课后习题第一题(P88)2,课后习题第五题(P88)第六章群体行为基础一、重点概念(记忆)1,群体的定义以及群体的分类2, 群体的发展阶段3, 群体结构的重要变量4,群体规范5, 群体凝聚力以及对群体绩效的影响二、问题(掌握)1,课后习题第二题(P104)2, 课后习题第五题(P105)第七章群体沟通一、重点概念(记忆)1, 沟通的分类2, 沟通模型掌握3, 有效沟通的障碍4, 改善沟通的方法二、问题(掌握)1, 课后练习题第四题(P120)2, 课后练习题第五题(P120)第八章群体决策一、重点概念(记忆)1,群体决策的优缺点2,群体决策技术二、问题(掌握)1, 课后练习题第一题(P133)第九章团队与团队管理一、重点概念(记忆)1, 团队与群体的区别2, 采用团队的原因3, 团队的类型与特征4, 高效团队的特征5, 如何创建工作团队二、问题(掌握)1, 课后练习题第四题(P149)2, 课后练习题第五题(P149)第十章冲突、谈判与群体间行为一、重点概念(记忆)1, 冲突的概念2, 冲突的过程3, 谈判的类型与实质4, 谈判中的问题二、问题(掌握)1,课后练习题第四题(P170)2,课后练习题第六题(P170)第十一章权力与政治一、重点概念(记忆)1, 权力的定义2, 权力产生的本质3, 权力的来源:强制性权力、奖赏性权力、合法性权力、专家性权力、参照性权力4, 组织中的政治行为二、问题(掌握)1, 课后练习题第二题(P184)2, 课后练习题第四题(P184)第十二章领导理论与领导行为一、重点概念(记忆)1,领导的定义2, 领导特质与领导行为3, 权变理论:途径-目标理论,魅力型领导理论,变革型领导二、问题(掌握)1,课后练习题第二题(P205)2,课后练习题第五题(P205)第十三章章组织基础一、重点概念(记忆)1, 组织的特征2, 经典组织的要素与结构3, 组织的控制:产出控制与过程控制、集权与分权4, 水平组织与垂直组织的比较5, 组织的协调二、问题(掌握)2, 课后练习题第三题(P226)第十四章组织设计与组织学习一、重点概念(记忆)1, 四种基本的组织设计类型2, 技术与组织设计3, 组织与环境关系中的三个指标4, 组织学习二、问题(掌握)1,课后练习题第三题(P244)第十五章组织文化 课后阅读,作为阅读材料案例分析联系:1、案例1:某房地产集团属下一家物业经营管理公司,成立初期,该公司非常注重管理的 规范化和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制定了一套较科学完善的薪酬管理制度, 公司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短短的两年多时间,公司的业务增长了110%。

自学考试-组织行为学复习大纲

自学考试-组织行为学复习大纲

组织行为学复习提纲一、名词解释1、创造性行为:是指人这个主体综合各方面的信息后形成一定目标和控制调节客体过程中产生出前所未有的并具有社会价值的新成果的一种行为.2、在人与人的相互关系中.每个人对待别人的方法都不尽相同。

正如个人有不同的兴趣、爱好、个性一样。

人们在人际关系中也有自己独特的反应倾向,这种倾向就是人际反应特质.3、领导素质一般是指领导者自身的内在条件.即在领导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气质、能力、品质等个人特征。

4、立体组织制:是现代组织结构形式的一种,特别适用于跨国公司或规模巨大的跨地区公司,是矩阵制的进一步发展.通常为三维:一是按产品划分的事业部,是产品利润中心;二是按职能划分的专业参谋机构.是专业成本中心;三是按地区或时间划分的管理机构,是地区(或时序)利润中心。

5、组织发展:是指任何一个组织随着客观环境的变化而运用科学知识进行的有计划的和全局性的.旨在提高组织效能.使其健康运转的组织更新过程,包括合理地确定战略目标、设计组织结构和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等各项活动.以期尽可能地充分利用组织的人、财、物和信息等资源来高效率地完成组织目标.6、事业生涯管理:是指组织和职工个人对事业生涯进行设计、规划、实施和监控的过程.事业生涯管理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需要职工本人与组织的共同努力和合作.7、群体转移:指讨论可选择的方案进行决策的过程,群体成员倾向于夸大自己最初的立场和观点,在某些情况下谨慎态度占上风,形成保守转移,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容易向冒险转移。

8、激励机制:是为达到激励员工而采取的一系列方针政策、规章制度、行为准则、道德规范、文化理念以及相应的组织机构、激励措施的总和。

9、强文化:就是组织的核心价值观得到组织成员的广泛而深刻的认同.接受这种共同价值观的组织成员越多,信仰越鉴定,这种文化就越强.10、群体间互动:是指发生在不同工作群体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群体互动是以某种群体关系为基础的,它是连接两个不同组织群体的桥梁。

《组织行为学》复习资料(大全五篇)

《组织行为学》复习资料(大全五篇)

《组织行为学》复习资料(大全五篇)第一篇:《组织行为学》复习资料组织行为学复习资料2011、41、气质: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点。

同一般所谓的“脾气”、“秉性”相近。

它在人参与的不同活动中有近似的表现,而不依赖于活动的内容、动机和目的。

气质是个人与神经过程的特性相联系的行为特征。

2、群体:是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动态整体。

组织中的群体是两人或两人以上的集合体,他们遵守共同的行为规范、在情感上互相依赖、在思想上互相影响,而且有着共同的奋斗目标。

3、组织文化: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所形成的并为全体成员遵循的共同意识、价值观念、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

4、激励因素:是指和工作内容联系在一起的因素。

这类因素的改善,或者使这类需要得到满足,往往能给职工以很大程度上的激励,产生工作的满意感,有利于充分、持久地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即使不具备这些因素和条件,也不会引起职工太大的不满意。

5、人际关系:也叫人群关系,是人们在进行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过程中发生、发展和建立起来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人际关系实质是一种社会关系,它包含在社会关系体系之内,而社会关系有更为广阔的内容,它只能通过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表现出来。

6、个性:是指一个人整个的心理面貌,是经常出现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性和非倾向性特征的总和。

7、群体规范:有群体成员们建立的行为准则,或是指群体成员适当行为的共同期望。

8、组织:是为实现某些目标而设计的人群集合体,是每个成员在这个集合体中进行各种活动的构架系统。

9、社会知觉可分为哪些知觉?(1)对人知觉。

这是指通过对他人外部形态和行为特征的知觉,进而借以了解其心理活动;(2)人际知觉。

这是指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知觉,这种知觉主要是在人际交往中发生的,以各种交际行为为知觉对象;(3)角色知觉。

这是指对人们所表现的角色行为的知觉。

人们通过人际交往、社会活动和业务活动,不断产生对他人的各种角色知觉,并借助于思维活动,掌握各种角色的行为标准,形成角色意识;(4)因果关系知觉。

组织行为学复习大纲

组织行为学复习大纲

复习大纲一、名词解释(1)组织行为学;管理活动中的心理学。

依据实证科学的分析方法,综合运用心理学、社会学、人类文化学、政治学等学科中有关知识,系统地研究各种组织中的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的科学(2)胜任特征;在特定工作岗位、组织环境和文化氛围中有优异成绩者所备的任何可以客观衡量的个人特质(3)能力;(4)情绪智力;察觉自己和他人的感受、进行自我激励、有效地管理自己以及与他人关系中的情绪的能力。

(5);人格(6)投射测验;(7)自我效能;个体对影响自己生活的事件以及自己的活动水平施加控制的能力的信念(8)价值观;(9)态度;(10)心理契约;(11)工作满意度;(12)组织承诺;(13)心智模式;(14)印象管理;(15)社会知觉;(16)需要;(17)诱因;(18)激励;(19)团队;(20)社会助长/社会抑制;(15)社会惰化;(16)魅力型领导;(17)变革型领导;(18)冲突;(19)整合性谈判;(20)无边界组织;(21)虚拟组织;(22)组织变革;(23)组织文化;(24)组织文化的冰山模型;(25)工作激情;二、简答题1.“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思潮经历了哪四个阶段?每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一)早期的经验管理时期狭义的以人为中心(二)科学管理时期代表人物:工程师泰勒工作:动作时间分析管理者的角色——监督者(三)人际关系管理时期代表人物是心理病理学教授梅约理论基础是进行了十年的霍桑实验(四)现代管理阶段主要的派别有:以巴纳德为代表的社会系统学派;以德鲁克为代表的经验主义学派;系统管理理论;人力资本理论。

2.组织行为学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关系是什么?组织行为学理论基础与原理构建更为组织层面导向个体、群体、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管理实务与理论应用更为人员层面选任、培训、绩效、薪酬3.组织行为学在今天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有哪些?全球化:要求结合相应的文化情境进行预测与管理多元化:背景的多元化可能会带来创新,也可能会产生冲突组织结构的变化:组织从构筑明确刚性的组织边界变为无边界管理与渗透技术创新:这是一个创新、创业的时代,应对临时性:轮岗,并行工作工作生活平衡:工作压力企业伦理与社会责任:地沟油,毒奶粉,诈骗4.如何建立组织行为学模型?5.任职时间与工作绩效有什么关系?6.如何判断一个人智力的高低7.简述戈尔曼的情绪智力理论8.简述人格的结构理论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学特征,即我们平时所说的脾气、秉性。

组织行为学复习提纲.doc有答案

组织行为学复习提纲.doc有答案

组织行为学复习提纲一、名词解释晕轮效应、在知觉过程中,通过获得直觉对象的某一行为特征的突出印象,而将其扩大成为整体行为特征的认知活动。

首因效应、人对人的知觉中留下的第一个印象。

团队、是由具有互相补充技能的人们组成的群体,团队成员彼此承诺为他们共同负有责任的绩效目标而努力。

问题解决型团队、为了解决组织中的某些专门问题而设立的。

跨职能团队、有的团队是来自组织内部同一层次,不同部门或工作领域的员工组成的,他们合作完成包含多样化任务的大型项目,这样的团队就是跨职能团队。

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组织是一个能熟练地创造、获取和传递知识的组织,同时也要善于修正自身的行为,以适应新的知识和见解。

组织文化、是指组织在长期的生存和发展中形成的,为组织多数成员所共同遵循的最高目标,基本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

组织变革,组织根据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的改变自己的内在结构,以适应客观发展的需要。

组织风气、是指组织在长期活动中逐步形成的行为习惯和精神风貌。

组织承诺、对个体行为起指导作用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约束力。

情感承诺、是个体对于组织认同的程度,包括认同组织的价值观和目标,为自己是组织的一员而骄傲,愿意为组织利益做出牺牲等。

优势动机、强烈而又稳定的动机。

引起个人行为,维持该行为并将此行为导向满足某种需要的欲望,愿望信念等心理因素叫动机。

群体、两人或两人以上的集合体,遵守共同的行为规范,在情感上互相依赖,在思想上相互影响,有共同的奋斗目标。

社会知觉、对人的知觉,对人和社会群体的知觉,对社会对象的知觉。

从众行为、在群体影响下愿意放弃个人意愿而和大家保持一致的心里行为。

前提是具有实际存在或想象存在的群体压力,不同于行政压力,不具有直接强制性或威胁性。

态度、个体对外界事物的一种持久而又一致的内在心理和行为倾向。

气质、是人典型的,稳定的心理特点,是人天生的,表现在心里活动动力方面的个性心理特征。

正式群体、由组织正式文件明文规定的,群体的成员有固定编制,有规定的义务和权利,有明确的职责分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组织行为学》复习提纲第一章导论一、重点概念(记忆)1,组织行为学定义2,组织行为学常见三个变量3,跨文化的五个文化维度4,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二、问题(掌握)1,课后思考题第一题(P20)第二章个性、价值观与工作态度一、重点概念(记忆)1,个性的定义2,个性的性质理解3,组织情境中的个性:控制点、马基雅维利主义、自尊、自我监控、冒险倾向4,价值观的定义5,影响工作满意度的因素6,工作满意度与生产率的关系二、问题(掌握)1,课后思考题第一题(P37)2,课后思考题第五题(P37)第三章知觉与归因一、重点概念(记忆)1,知觉的定义2,社会知觉误差及常见的六种知觉误差3,归因过程二、问题(掌握)1,课后练习题第一题(P53)2,课后练习题第三题(P53)第四章学习与行为改变1,社会学习理论的五个维度2,强化与行为塑造:正强化、负强化、消退、惩罚3,强化程序与行为修正:连续强化与间隔强化二、问题(掌握)1,课后习题第四题(P69)第五章工作激励一、重点概念(记忆)1,激励的概念2,需要的分类3,内容型激励理论:马斯洛需要理论,双因素理论4,过程型激励理论:期望理论与公平理论5,激励中的误区二、问题(掌握)1,课后习题第一题(P88)2,课后习题第五题(P88)第六章群体行为基础一、重点概念(记忆)1,群体的定义以及群体的分类2,群体的发展阶段3,群体结构的重要变量4,群体规范5,群体凝聚力以及对群体绩效的影响二、问题(掌握)1,课后习题第二题(P104)2,课后习题第五题(P105)第七章群体沟通一、重点概念(记忆)1,沟通的分类2,沟通模型掌握3,有效沟通的障碍4,改善沟通的方法二、问题(掌握)1,课后练习题第四题(P120)2,课后练习题第五题(P120)第八章群体决策一、重点概念(记忆)1,群体决策的优缺点2,群体决策技术二、问题(掌握)1,课后练习题第一题(P133)第九章团队与团队管理一、重点概念(记忆)1,团队与群体的区别2,采用团队的原因3,团队的类型与特征4,高效团队的特征5,如何创建工作团队二、问题(掌握)1,课后练习题第四题(P149)2,课后练习题第五题(P149)第十章冲突、谈判与群体间行为一、重点概念(记忆)1,冲突的概念2,冲突的过程3,谈判的类型与实质4,谈判中的问题二、问题(掌握)1,课后练习题第四题(P170)2,课后练习题第六题(P170)第十一章权力与政治一、重点概念(记忆)1,权力的定义2,权力产生的本质3,权力的来源:强制性权力、奖赏性权力、合法性权力、专家性权力、参照性权力4,组织中的政治行为二、问题(掌握)1,课后练习题第二题(P184)2,课后练习题第四题(P184)第十二章领导理论与领导行为一、重点概念(记忆)1,领导的定义2,领导特质与领导行为3,权变理论:途径-目标理论,魅力型领导理论,变革型领导二、问题(掌握)1,课后练习题第二题(P205)2,课后练习题第五题(P205)第十三章章组织基础一、重点概念(记忆)1,组织的特征2,经典组织的要素与结构3,组织的控制:产出控制与过程控制、集权与分权4,水平组织与垂直组织的比较5,组织的协调二、问题(掌握)1,课后练习题第二题(P226)2,课后练习题第三题(P226)第十四章组织设计与组织学习一、重点概念(记忆)1,四种基本的组织设计类型2,技术与组织设计3,组织与环境关系中的三个指标4,组织学习二、问题(掌握)1,课后练习题第三题(P244)2,课后练习题第四题(P224)第十五章组织文化课后阅读,作为阅读材料案例分析联系:1、案例1:某房地产集团属下一家物业经营管理公司,成立初期,该公司非常注重管理的规范化和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制定了一套较科学完善的薪酬管理制度,公司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短短的两年多时间,公司的业务增长了110%。

随着公司业务的增加和规模的扩大,员工也增加了很多,人数达到了220多人。

但公司的薪酬管理制度没有随公司业务发展和人才市场的变化而适时调整,还是沿用以前的。

公司领导原以为公司的发展已有了一定的规模,经营业绩理应超过以前,但事实上,整个公司的经营业绩出现不断滑坡,客户的投诉也不断增加,员工的工作失去了往日的热情,出现了部分技术、管理骨干离职,其他人员也出现不稳定的预兆。

其中:公司工程部经理在得知自己的收入与后勤部经理的收入相差很少时,感到不公平,他认为工程部经理这一岗位相对后勤部经理,工作难度大、责任重,应该在薪酬上体现出这种差别,所以,工作起来没有了以前那种干劲,后来辞职而去。

因为员工的流失、员工工作缺乏积极性,致使该公司的经营一度出现困难。

在这种情况下,该公司的领导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经过对公司内部管理的深入了解和诊断,发现问题出在公司的薪酬系统上,而且关键的技术骨干力量的薪酬水平较市场明显偏低,对外缺乏竞争力;公司的薪酬结构也不尽合理,对内缺乏公平,从而导致技术骨干和部分中层管理人员流失。

针对这一具体问题,该公司就薪酬水平进行了市场调查和分析,并对公司原有薪酬制度进行调整,制定了新的与企业战略和组织架构相匹配的薪资方案,激发了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公司发展又开始恢复良好的势头。

请运用所学的激励理论,对以上问题进行分析。

(不少于150字)2、孙建峰经过公开选拔,出任某局局长。

经过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党组针对后勤工作管理混乱、人浮于事、浪费严重的实际,研究制定了《关于机关后勤工作的改革方案》。

在机关后勤工作改革动员大会上,局里特意邀请了上级主管部门的一位领导出席并讲话。

大家没料到该领导由于不了解这个改革方案及其内容,当场对这个改革方案中的有关条款与措施提出了严厉的指责。

顿时,全场哗然,主席台上的局领导们也显得束手无策。

在会议无法正常进行下去的关键时刻,孙建峰沉着镇定,讲了一番非常得体的话,从而使会议圆满结束。

请你根据上述情景,模拟孙建峰局长的讲话。

(不少于150字)3、许瑾大学毕业后,进了盛华生物制剂有限公司。

在生产部干了两年后调到了人力资源部从事培训工作。

在她的努力下,公司的培训工作进步不小。

随着公司的飞速发展,公司对培训的需求日益增加,决定在人力资源部下组建人员培训处。

公司从其他部门抽调了两名人员,又招了一名毕业生,而许瑾就理所当然成为培训主管最合适的人选。

谁知培训处成立没几个月,许瑾就遇到麻烦了。

她感觉到她的顶头上司——宋主任老是绕过她,向她的下属下发指令。

而且宋主任的指令与她对下属的要求经常格格不入。

她曾和宋主任谈过,请宋主任有什么要求先告诉她,她才好安排。

可这似乎根本不起作用。

早先大家都认为宋主任会当上人力资源部经理的,后来由于公司引进一个人力资源方面的年轻硕士(就是现在的朱经理),他才没能当成。

宋主任为人其实不错,但不知为什么他对年轻员工总是比较冷淡,而且对人力资源部下属几个部门的女主管好像也不大放心,总喜欢亲自处理一些本应下面处理的事务。

其实另外几个主管也颇有微辞,只不过他对许瑾这个年轻的女主管好像是特别不放心。

今天早上,宋主任又叫许瑾的一个下属把许瑾安排的下周培训人员名单送过去,还执意换掉了几个人。

这让许瑾非常被动,她担心再这样下去,她的工作还能否顺利地展开,也许调到其他部门会更好一些。

回答下列问题:a)宋主任的行为使许瑾的职权受到了怎样的影响?b)是否可以说宋主任对女同志、年轻人的看法存在偏颇?为什么会这样?c)怎样做才能使宋主任改变他的做法?4、林肯电器公司哈佛商学院向全世界出版了近4万个案例。

被购买频率最高的案例是位于克利夫兰的林肯电器公司。

该公司年销售额为44亿美元,拥有2400名员工,并且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激励员工的方法。

该公司90%的销售额来自于生产弧焊设备和辅助材料。

林肯电器公司的生产工人按件计酬,他们没有最低小时工资。

员工为公司工作两年后,便可以分年终奖金。

该公司的奖金制度有一整套计算公式,全面考虑了公司的毛利润及员工的生产率与业绩,可以说是美国制造业中对工人最有利的奖金制度。

在过去的56年中,平均奖金额是基本工资的95.9%,该公司中相当一部分员工的年收入超过10万美元。

近几年经济发展迅速,员工年平均收入为44000美元,远远超出制造业员工年收入17000美元的平均水平,在不景气的年头里,如1982年的经济萧条时期,林肯公司员工收入降为27000美元,这虽然相比其它公司还不算太坏,可与经济发展时期相比就差了一大截。

公司自1958年开始一直推行职业保障政策,从那时起,他们没有辞退过一名员工。

当然,作为对政策的回报,员工也相应要做到几点:在经济萧条时期他们必须接受减少工作时间的决定;而且接受工作调换的决定;有时甚至为了维持每周30小时的最低工作量,而不得不调整到一个报酬更低的岗位上。

林肯公司极具成本和生产率意识,如果工人生产出一个不合标准的部件,那么除非这个部件修改至符合标准,否则这件产品就不能计入该工人的工资中。

严格的计件工资制度和高度竞争的绩效评估系统,形成了一种很有压力的氛围,有些工人还因此产生了一定的焦虑感,但这种压力有利于生产率的提高。

据该公司一位管理者估计,与国内竞争对手相比,林肯公司的总体生产率是他们的两倍。

自30年代经济大萧条以后,公司年年获利丰厚,没有缺过一次分红。

该公司还是美国工业界中工人流动率最低的公司之一。

前不久,该公司的两个分厂被《幸福》杂志评为全美十佳管理企业。

问题:1、你认为林肯公司使用了何种激励理论来激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2、为什么林肯公司的方法能够有效地激励员工工作?3、你认为这种激励系统可能会给管理层带来什么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