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游员的语言艺术(教案)模板知识讲解

合集下载

导游讲解语言技能

导游讲解语言技能

导游讲解语言技能第一篇:导游讲解语言技能导游讲解语言技能态势语言态势语言是以人的表情、姿态和动作等来表示一定语义、进行信息传递的一种伴随性无声语言。

又称为体态语言或人本语言。

态势语言能有效地配合有声语言传递信息,能起到补充和强化有声语言的作用,运用得好不仅可以大培养费有声语言表达效果,甚至有时还能起到口头语言不能起到的作用。

从美国心理学家艾伯特•梅拉比安的一个公式:信息的总效果=7%的有声语言+38%的语音+55%的面部表情,也充分表明态势语言对于人与人交流的重要性。

态势语言按其定义可分为三种类型:表情语、姿态语和动作语。

表情语它是通过眉、目、鼻、口的动作而引起面部肌肉的舒张和收缩来表现思想情感的。

导游员的面部表情应该使人感到可以接近,要给客人留下一种自然、平和的感觉,应该具有同步感(面部表情与口语表达的情感同步)、鲜明感(明朗化不似笑非笑)、真实感(表里如一)、分寸感(不温不火、适度)。

以下对导游工作中较为重要的目光语和微笑语略作说明。

微笑语微笑是通过不出声的笑、即略带笑容所传递的信息被们称为“世界通用语”。

在导游工作中,微笑的作用有:一是能迅速有效地缩短方的心理距离,使彼此消除陌生感,获取信息。

二是能帮助你克服困难,说服游客接受你的正确意见,化解不愉快的气氛。

三是微笑不仅可以美化人的外形,而且可以陶冶一个人的心灵,发处内心的微笑是一个导游员美好心灵外形导游员亲和力的重要体现,是塑造导游员良好形象心不可少的手段。

目光语它是通过视线接触传递信息的。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可以通过眼神反映出来。

导游服务中,导游员的目光语应注意以下几点:目光注视的部位。

有近亲密注视、远亲密注视和社交注视三种。

前两种分别把视线停留在对方双眼与胸部之间和双眼与腹部之间,这两种适合于亲人与恋人。

后一种是把视线停留在对方与嘴唇之间,利于传递友好信息。

目光的分配。

视线接触对方面部的时间应占全部时间的20%-60%。

第8章 导游人员的语言讲解技能

第8章 导游人员的语言讲解技能
四、灵活(针对性)
1.因人而异(看什么人说什么话)
2.因时而异(自然、人文)
3.因地制宜(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
二、导游语言的八要素
【教学思路】
1.教师讲授为主。
2.根据导游资格考试大纲设计几个题目,课堂练习。
【板书设计】
1.言之有物
2.言之有据
3.言之有理
4.言之有情
5.言之有礼
6言之有神
7.言之有趣
3、讲授新课85分钟 6、测 验分钟
课后记:
教 案 纸
年 月 日
第八章 导游人员的语言讲解技能
第一节 导游人员的语言技能
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
【新课导入】
展示图片。图片包括:导游人员的目光语、肢体语、现场拿着大喇叭讲解等。
教师提问:上述图片展示的都是导游人员在导游服务过程中所运用的语言符号。请同学们指出哪组图片反映了“导游语言”的含义?
教 案 首 页
年 月 日 周
课题:8.1导游人员的语言技能课次:29
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具:多媒体
教学目的: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导游语言使用的四原则、八要素,并能灵活运用。
教学重点:
导游语言使用的八要素。
教学难点:
导游语言的音调和节奏。
教学过程时间分配:
1、组织教学5分钟 4、巩固新课分钟
2、复习旧课分钟 5、布置作业分钟
【步骤四】教师总结
说明各种导游讲解方法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最高境界是灵活运用后达到“物我交融,物我同一”的境地。
拓展应用
1.观看北京故宫的导游讲解视频,学习讲解技巧。
2.学生讲解:运用以上导游讲解方法,请学生对自己所熟悉的景点进行讲解。学生讲解时播放课件,给出画面和背景音乐,使学生的讲解与画面,音乐融为一体,让学生在讲解中,感受自己声音的美,词句的美,同时感受大自然的美,在美的享受中,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

导游业务第六章导游语言技能教案

导游业务第六章导游语言技能教案

导游业务第六章导游语言技能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导游语言技能在导游业务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2.掌握导游语言技能的要点和技巧。

3.能够运用导游语言技能进行实际的导游工作。

二、教学内容1.导游语言技能的概述2.导游语言技能的要点和技巧3.导游语言技能的实际应用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向学生介绍导游语言技能对导游业务的重要性和作用,并引入本章的主要内容。

2.导游语言技能的概述(10分钟)在导游业务中,导游语言技能是非常关键的一项能力。

讲解导游语言技能所包括的内容,如语音语调、词汇和语法、口语表达等。

3.导游语言技能的要点和技巧(30分钟)a.语音语调:强调正确的发音和语调,提高语言表达的流利程度。

b.词汇和语法:重点学习常用的旅游词汇和语法结构,并帮助学生掌握相应的用法。

c.口语表达:介绍一些常用的口语表达方式,如简单的问候语、提问、回应等。

4.导游语言技能的实际应用(4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实际的导游语言技能训练。

每个小组选择一位学生扮演导游的角色,其他学生充当游客,导游用所学的导游语言技能进行向游客介绍景点、解释文化背景等。

教师在训练过程中进行指导和反馈,帮助学生提高导游语言技能。

五、练习与巩固(10分钟)通过师生互动、小组合作等方式进行练习和巩固,加深学生对导游语言技能的理解和掌握。

六、反思与总结(5分钟)对本节课进行反思与总结,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导游语言技能,并对今后的学习提出展望。

七、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在家中继续巩固和练习导游语言技能,准备下次课堂上的实践活动。

八、板书设计导游语言技能-语音语调-词汇和语法-口语表达九、教学反思本节课以导游语言技能为主题,通过讲解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导游语言技能的要点和技巧。

通过小组训练和练习,学生能够更好地运用所学的导游语言技能进行实际的导游工作。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加强对导游语言技能的训练和实践,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同时,可以结合实际案例和情境训练,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旅游服务语言艺术教案

旅游服务语言艺术教案

旅游服务语言艺术教案【篇一:论旅游服务中导游的语言艺术】龙源期刊网 .cn论旅游服务中导游的语言艺术作者:李超导游语言是一种特殊的职业语言,是导游在旅游服务中与游客交流沟通的重要工具。

对导游而言,语言艺术至关重要,因为它直接影响着旅游者审美感受的满足和对导游整体服务的评价。

本文主要从游客审美享受的层次,来分析导游的语言艺术应具备的特征,同时也探讨了艺术性的导游语言对导游圆满完成导游任务、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作用,旨在引起业内人士对导游语言艺术重要性的关注。

近年来,我国的旅游业蓬勃发展,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已经成为人们在吃饭、住房问题解决之后的又一需要。

作为整个旅游活动的核心---导游,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导游语言作为导游人员与旅游者沟通的纽带,对旅游者在整个旅游过程的高层次享受和欣赏有着重大影响。

导游人员如何在工作中规范、准确地使用导游语言,与评价导游人员的服务质量有着直接的关系。

因此,对导游语言艺术的研究,不仅能够提升导游为旅游者服务的质量,更影响着人们对整个旅游行业服务质量的评价,更对促进我国旅游产业的良好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导游语言艺术应具备的特征导游语言从某种层次上来说,是一门艺术,因为它能够渲染气氛、增强效果,充分调动游客的积极性,激发兴趣。

导游语言艺术的特征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一)生动性生动形象的导游语言能够引起游客的观赏兴致和想象,这也在无形中提高了景点的欣赏价值和欣赏意义。

俗话说“风景美不美,全靠导游一张嘴”,虽然略有夸张,但也说明了导游生动讲解的重要性。

比如介绍云南的概况时,如果按照书本上或平时我们说话的方式,就是平铺直叙,直接陈述:“云南省的总面积39.4平方千米,拥有多种气候带和地貌类型”。

但是对游客来说,旅游重在享受而不是学习地理知识,因此这样的介绍会让游客感到枯燥和抽象,又不容易理解,如果换一种带有生动性的语言进行介绍,则较容易被接受。

如:“云南省的总面积位列全国第八,比日本的总面积还要大,有除了沙漠和海洋外,所有的地貌和气候类型。

导游口语交际教案模板范文

导游口语交际教案模板范文

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导游工作的兴趣,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和交际技巧。

2. 帮助学生熟悉导游必备的礼仪知识,增强服务意识。

3. 通过模拟导游活动,提高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的应变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导游基本礼仪2. 导游常用口语表达3. 导游讲解技巧4. 导游现场应变能力训练5. 导游团队协作与沟通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游基本礼仪与常用口语表达1. 导入- 通过观看优秀导游的现场视频,激发学生对导游工作的兴趣。

- 提出问题:导游在工作中需要具备哪些素质?2. 讲授- 导游基本礼仪:仪容仪表、言谈举止、待人接物等。

- 导游常用口语表达:问候语、介绍语、指示语、感谢语等。

3. 实践- 学生分组模拟导游,练习使用常用口语表达。

- 教师点评,指出不足之处并给予指导。

第二课时:导游讲解技巧与现场应变能力训练1. 讲授- 导游讲解技巧:景点介绍、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等。

- 现场应变能力训练:应对游客提问、处理突发事件等。

2. 实践- 学生分组进行模拟导游讲解,教师点评并指导。

- 设置模拟场景,让学生应对突发事件,如游客生病、物品丢失等。

第三课时:导游团队协作与沟通1. 讲授- 导游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 导游团队沟通技巧:倾听、表达、反馈等。

2. 实践- 学生分组进行团队协作游戏,如“解手链”、“盲人方阵”等。

- 学生分组进行导游团队协作模拟,如景点讲解、游客服务等。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表现:积极参与、认真听讲、主动提问等。

2. 学生实践操作:模拟导游讲解、应对突发事件、团队协作等。

3. 学生作业:撰写导游词、设计导游路线等。

五、教学反思1.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六、教学资源1. 优秀导游现场视频2. 导游常用口语表达资料3. 导游现场应变能力训练案例4. 团队协作游戏资料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导游工作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今后从事导游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9.2 导游口头语言表达技巧(教案)【导游业务 第五版】

9.2 导游口头语言表达技巧(教案)【导游业务 第五版】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活动类型
活动描述
课前
导入
学习
(10分钟)




1.通过学习通APP考勤。
2.点评上次课程的课后小测和历年真题中错误率高的题目。
3.回顾上节重点内容。




1.登录学习通APP进签到。
2.通过学习通APP完成课前小测。
3.反思不足。
根据自己课前测试的错误,反思自己课前学习的不足,重新思考测试错误问题的答案,回答教师提问。
【案例分析】:
导游员讲解,游客却在聊天
小徐是位刚跨出旅游学校校门的导游员,这次他带的是来自T地区的旅游团。上车后,与前几次带团一样,小徐就语调不变,语言平淡地讲解了起来。他讲这个城市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他讲这个城市的一些独特的风俗习惯。然而,游客对他认真的讲解似乎并无多大兴趣,不但没有报以掌声,坐在车子最后两排的几个游客反而津津乐道于自己的话题,相互间谈得非常起劲。虽然也有个别的游客回过头去朝那几位讲话的看一眼以表暗示,但那几个游客好像压根儿没有意识到似的,依然我行我素。看着后面聊天的几个游客,再看看一些在认真听自己讲解的游客,小徐竭力保持自己的情绪不受后面几位聊天者的影响。但是他不知道怎样做才能阻止那几位游客的聊天。
4.合作讨论法。通过
授课教师
教学资源
课件、微课、学习通APP、微信等。
教学内容
一、口头语言的基本形式
二、口头语言的表达要领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掌握导游口头语言的表达技巧。
能力目标
导游要提高自己的口头语言表达技巧,必须在“达意”和“舒服”上下功夫。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口头语言的基本形式

导游语言艺术教案

导游语言艺术教案

导游语言艺术教案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导游语言艺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他们在旅游行业中的沟通能力和表现水平。

具体目标包括:1.了解导游语言艺术的基本概念和原则;2.掌握导游语言艺术的技巧和方法;3.能够在实践中运用导游语言艺术;4.培养学生对旅游行业的热爱和敬业精神。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导游语言艺术的技巧和方法,如如何运用礼貌语言、如何表达清晰明确、如何掌握节奏和语调等。

2.教学难点:如何在实践中灵活运用导游语言艺术,如何应对不同场景和游客需求。

三、教学过程1.导言:通过引导学生观看一些优秀的导游讲解视频,激发他们对导游语言艺术的兴趣和热情。

2.介绍:讲解导游语言艺术的基本概念和原则,以及在旅游行业中的重要性和应用场景。

3.解释:通过案例分析和示范,详细解释导游语言艺术的技巧和方法,如如何运用礼貌语言、如何表达清晰明确、如何掌握节奏和语调等。

4.练习:让学生在模拟场景中练习导游语言艺术的技巧和方法,教师进行指导和纠正。

5.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和阅读材料,让学生在家中继续练习和提高。

6.评价: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估和反馈,鼓励学生不断改进和提高。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示范:通过教师亲身示范,让学生了解导游语言艺术的技巧和方法如何在实际中运用。

2.PPT:使用PPT展示相关知识点和案例分析,提高教学效果和可视化程度。

3.录像:让学生观看一些优秀的导游讲解录像,帮助他们了解高水平导游的讲解风格和技巧。

4.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相关话题,提高他们的合作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个别辅导:针对学生在练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个别辅导和指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和提高水平。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1.课堂练习:在课堂中设置模拟场景,让学生进行导游讲解练习,教师进行现场指导和纠正。

2.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和阅读材料,让学生在家中继续练习和提高。

3.评价方式: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综合评价,包括口头表达、讲解内容、语言运用等方面。

导游口语技巧教案模板范文

导游口语技巧教案模板范文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导游口语的基本技巧,提高导游讲解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2. 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应变能力,使其能够应对各种游客需求。

3.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其在导游岗位上更加从容自信。

教学内容:1. 导游口语的基本技巧2. 导游讲解的节奏与语调3. 导游讲解的情感表达4. 导游与游客的互动技巧5. 导游应急处理能力培养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导游职业的特点和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引导学生思考:作为一名合格的导游,应该具备哪些口语技巧?二、讲解导游口语的基本技巧1. 导游口语的基本要求:清晰、流畅、生动、富有感染力。

2. 导游讲解的五个要素:知识、情感、态度、技巧、形象。

三、案例分析1. 教师选取几个典型的导游讲解案例,分析其中的优点和不足。

2.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改进建议。

四、实践演练1. 学生模拟导游讲解,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2. 学生互相评价,总结经验教训。

五、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导游口语技巧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提出自己的困惑和问题。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回顾上一节课所学内容,检查学生对导游口语基本技巧的掌握情况。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技巧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二、讲解导游讲解的节奏与语调1. 导游讲解的节奏:讲解速度要适中,避免过快或过慢。

2. 导游讲解的语调:根据讲解内容调整语调,使讲解更加生动有趣。

三、讲解导游讲解的情感表达1. 导游讲解的情感表达:以真诚、热情的态度对待游客,传递正能量。

2. 情感表达的技巧:运用肢体语言、面部表情、语气语调等,增强情感表达效果。

四、讲解导游与游客的互动技巧1. 主动与游客打招呼,了解游客需求。

2. 倾听游客意见,及时调整讲解内容。

3. 适时与游客互动,提高游客参与度。

五、讲解导游应急处理能力培养1. 面对突发状况,保持冷静,迅速作出判断。

2. 采取有效措施,化解危机,确保游客安全。

导游员的语言艺术(教案)模板

导游员的语言艺术(教案)模板

导游员的语言艺术(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了解导游语言运用的原则和导游语言的要素。

2、掌握导游语言的语音、语调和节奏。

3、学习体会导游语言的艺术性。

教学重点:导游语言的原则和要素教学难点:导游语言艺术即语言的音调,音量和节奏的把握教学课时:二课时教学方法:讲授法、举例法、讨论法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所谓的导游语言是导游员在工作实践中与游客交流思想感情,指导游客游览,进行讲解,传播文化时的生动形象的口头语言。

也是导游人员做好服务工作的工具。

由此可见,导游人员语言的重要性,那么,做一名优秀的导游员在运用语言时就必须遵循语言运用的原则。

二、讲授新课:(一)、导游语言运用的原则(板书)教师讲述:导游语言是一种口头语言,有“快、急、难、杂”的特点。

往往没有时间斟词酌句。

然而,一名优秀的导游员却能以准确,高雅的语言生动形象的进行导游讲解,内容趣味无穷,修辞优美,语言富有表现力,高低和谐,转折自然,听了让客人难以忘怀。

导游员除了具有各个方面丰富的知识和扎实的语言功底,还要遵循以下四方面的原则和八个要素。

导游语言的四个原则:(板书)(重点学习)1、正确:即导游语言的规范性。

这是导游语言科学性的具体体现,是导游员讲解时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

通过导游活动,导游人员向游客传递中华文明,传递审美信息,正确性起关键作用。

“一伪灭千真”,所以导游员在宣传讲解时,必须正确无误,尊重科学,其表现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语音、语调、语法的运用要正确,即用词要正确,语调和谐,语法准确,普通话导游员发音要准确,不要受乡音影响。

优美的语音、语调,雅洁大方的谈吐,丰富的知识和内容,就容易博得客人的好感。

方言导游员应将标准的方言,不能南腔北调。

举例说明:宁夏南部山区方言——甲:“你的这东西是哪里买的”?乙:“在鼓楼商城的门道哈买的”。

有一个乡村中学的老师,上完课走出教室,由于天下雨一不小心摔了一跤,他很生气的说:“死天爷让我半了个仰半子”第二、导游讲解的内容要正确无误,讲解景点的历史变革,构造、用途、数据资料必须准确,切忌胡编乱造,信口开河,张冠李戴。

导游业务第六章导游语言技能教案

导游业务第六章导游语言技能教案

第六章导游服务技能学科导游业务授课教师执教班级授课时间执教课题第六章导游服务技能三、导游语言技能教学目标知识导游语言的特点和原则能力1.熟悉导游语言的特点2.掌握导游语言的原则3.根据导游语言的特点形成独特的导游语言风格情感结合自身的特点形成受旅游者欢迎的语言风格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导游语言的特点难点:掌握各种风格的导游语言教学用具与器材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 1.讲授法2.模拟演示法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语言是人类沟通信息、表达和交流思想感情、达到相互了解的重要手段,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它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为人类社会服务。

语言是导游员最重要的基本功之一。

通过导游讲解,使大好河山的“静态”变为动态,使沉睡了千百年的文物古迹死而复活,使优雅的传统工艺品栩栩如生,从而使旅游者感到旅游生活妙趣横生,留下经久难忘的深刻印象。

导游工作要求每个导游员具有比较扎实的语言功底,而正确、优美、得体的语言表达能力对提高导游服务质量至关重要。

导入新课二、新授:第六章导游语言技能第一节导游语言的特点与风格因此,首先要了解导游语言的特点一、导游语言的特点(一)科学性导游员的语言必须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即在谈古论今、议人叙事时应有根有据、让人信服,在评价上一定要客观公正,绝不可凭主观臆断,甚至道听途说;也不得胡编乱造、弄虚作假、张冠李戴;同时,遣词造句要准确。

运用头脑风暴法,要求学生迅速阅读教材,思考导游应该如何体现导游语言的特点。

由学生模拟演示。

(二)知识性导游在讲解时,讲解的内容必须充实,有说服力,要“言之有物”,导游语言不一定非要辞藻华丽,而是能让客人学到知识、获得收益,富有一定的知识性。

(三)艺术性导游员在讲解时要想取得良好的导游效果,必须讲求语言的艺术性,声音传神,使自己的讲解如同文学作品一样让旅游者获得艺术享受。

这样的语言还有助于活跃气氛,提高旅游者的游兴,使旅游者感受到导游语言的无穷魅力。

导游业务教案15(9导游的语言技能-2)

导游业务教案15(9导游的语言技能-2)
(三)服务时的手势
导游为游客提供服务时也要善于运用手势。
譬如,当游客提出询问时,导游脸上马上露出笑容,并且用手表示出一种关怀的姿态。这会使游客心里感到愉快,因为他得到了导游的尊重和关注。
又如,游客询问洗手间在何处?一般导游都会用手指指明方向,如果能改用手掌(手心朝上)指明方向,那就更好、更文明了。此外,在导游服务中用带尖的锐器指别人也是不礼貌的。
备注:每次课一份,可以自已加页,重点是课程设计要求内容完整全面。
【时间安排】
组织教学 5分钟
课程导入 10分钟
讲授新课 65分钟
完成课堂小测 10分钟
【教学方法】
讲授、提问、讨论
【教学过程】
导游态势语言运用技巧
一、首语
首语是通过人的头部活动来表达语义和传递信息的一种态势语言,它包括点头和摇头。
二、表情语
对导游来说,控制自己的面部表情要注意以下四点:
1.灵敏
导游面部表情的变化要随着讲解内容的需要迅速表现出来。这对一般人而言,不会有太大的问题,但对导游来说,就有必要强调一下了。
手指语是一种较为复杂的伴随语言,是通过手指的各种动作来传递不同信息的手势语。由于文化传统和生活习俗的差异,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中手指动作的语义也有较大区别,导游在工作中要根据游客所在国和民族的特点选用恰当的手指语,以免引起误会和尴尬。
1.竖起大拇指
讨论:你知道竖起大拇指在不同国家代表什么吗?
竖起大拇指,在世界上许多国家包括中国都表示“好”,用来称赞对方高明、了不起、干得好,但在有些国家还有另外的意思,如在韩国表示“首领”“部长”“队长”或“自己的父亲”,在日本表示“最高”“男人”或“您的父亲”,在美国、墨西哥、澳大利亚等国则表示“祈祷幸运”,在希腊表示叫对方“滚开”,在法国、英国、新西兰等国是请求“搭车”。

导游书面语言教案设计模板

导游书面语言教案设计模板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了解导游讲解的基本原则和技巧。

(2)掌握导游讲解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现场应变能力。

(3)熟悉导游讲解的流程和内容安排。

2. 能力目标:(1)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技巧。

(2)培养学生现场应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和领导能力。

3. 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对导游职业的兴趣和热情。

(2)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

(3)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导游讲解的基本原则2. 导游讲解的技巧3. 导游讲解的语言表达能力4. 导游讲解的现场应变能力5. 导游讲解的流程和内容安排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导游职业的背景和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对导游职业的认识和看法。

(二)导游讲解的基本原则1. 教师讲解导游讲解的基本原则,如真实性、准确性、生动性、趣味性等。

2. 学生举例说明在实际讲解中如何遵循这些原则。

(三)导游讲解的技巧1. 教师演示导游讲解的技巧,如手势、眼神、声音等。

2.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点评并指导。

(四)导游讲解的语言表达能力1. 教师讲解导游讲解的语言表达技巧,如词汇运用、句子结构、语调等。

2. 学生进行模拟讲解,教师点评并指导。

(五)导游讲解的现场应变能力1. 教师讲解现场应变的方法和技巧。

2. 学生模拟场景,进行现场应变能力的训练。

(六)导游讲解的流程和内容安排1. 教师讲解导游讲解的流程和内容安排,如开场、主体、结尾等。

2. 学生分组进行讲解演练,教师点评并指导。

(七)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学生表现。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体会,提出改进建议。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讲解的准确性和生动性。

2. 学生现场应变能力的表现。

3. 学生团队协作和领导能力的体现。

4. 学生对导游职业的认识和兴趣。

五、教学资源1. 教师PPT课件2. 导游讲解视频资料3. 模拟场景道具六、教学反思1. 教师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导游口语技巧教案模板范文

导游口语技巧教案模板范文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导游口语的基本技巧,能够运用恰当的口语表达进行导游讲解。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现场应变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导游工作,尊重游客,提高职业素养。

教学重点:1. 导游口语的基本技巧。

2. 导游讲解中的现场应变能力。

教学难点:1. 如何根据不同场景和游客需求调整口语表达。

2. 如何在导游讲解中保持良好的沟通氛围。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2. 角色扮演道具3. 案例分析材料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导游工作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性。

2. 提问:为什么导游的口语表达如此重要?二、导游口语基本技巧1. 教师讲解导游口语的基本技巧,包括:(1)发音清晰、准确。

(2)语速适中、节奏感强。

(3)语言生动、形象。

(4)善于运用修辞手法。

(5)注意语气的抑扬顿挫。

2. 学生练习发音、语速、节奏等基本技巧。

三、案例分析1. 教师展示几个导游讲解的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分析其中的优点和不足。

2.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出导游讲解中需要注意的要点。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提问:导游口语的基本技巧有哪些?2.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二、现场应变能力训练1. 教师讲解导游讲解中的现场应变能力,包括:(1)面对突发情况的应对方法。

(2)处理游客投诉的技巧。

(3)如何引导游客参与互动。

2. 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导游讲解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情况,教师点评。

三、口语表达训练1. 学生分组进行导游讲解,其他学生担任游客,提出问题或要求。

2. 学生根据游客需求调整口语表达,教师点评。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导游口语的基本技巧。

2. 学生在导游讲解中能够运用现场应变能力。

导游词之导游讲解语言艺术的技巧

导游词之导游讲解语言艺术的技巧

导游词之导游讲解语言艺术的技巧
作为导游,在讲解语言艺术时,可以使用以下技巧来吸引游客的注意:
1.生动形象的描绘:使用形象生动的词语和比喻来描述艺术品或者景点,使游客更加容易理解。

比如,将一幅画的色调形容为“如同夕阳余晖
洒在湖面上的金黄色”或将一座建筑的外观描述为“宛如一朵盛开的莲花”。

2.视觉效果的描述:生动地讲解艺术品的颜色、形状、纹理等特点,
或者对景点的布局、景色等进行详细描述。

比如说,用“绚丽多彩的颜色”来描绘一幅油画,或者使用“宏伟壮观、千姿百态”的词语来描述一座建筑。

3.音乐和节奏的运用:结合音乐和节奏来讲解语言艺术,让游客对艺
术品产生共鸣。

可以使用音频设备播放适当的音乐或节奏,增强游客的感
受力,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艺术。

4.游戏互动:通过一些有趣的游戏或互动活动,让游客积极参与,并
借此向他们传授语言艺术的知识。

可以设计一些有奖励的问答环节,或者
利用游戏形式来帮助游客理解艺术品背后的文化和故事。

5.多媒体展示:使用多媒体设备,如投影仪、音频导览设备等,展示
相关的图片、视频或录音,直观地展示语言艺术的魅力。

将声音、图像和
文字有机结合,让游客通过多个感官来感受和理解艺术。

6.通俗易懂的语言:避免使用过于专业的术语或太过艰深的语言,要
使用通俗易懂的词汇,将复杂的语言艺术概念用简单明了的方式传达给游客,使他们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综上所述,导游可以通过描绘、描述、运用音乐、互动、多媒体和简单易懂的语言等技巧,来讲解语言艺术,让游客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艺术之美。

《语言与讲解技能导学案-导游实务》

《语言与讲解技能导学案-导游实务》

《语言与讲解技能》导学案导学目标:1. 了解语言的基本特点和功能;2. 掌握有效的讲解技巧;3. 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讲解能力。

导学内容:1. 语言的定义和特点;2. 语言的功能;3. 讲解的基本技巧;4. 讲解的注意事项。

导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引入话题:请同砚们谈谈自己对语言的理解以及语言在生活中的作用。

2. 提出问题:你认为语言的主要功能是什么?为什么讲解是一项重要的技能?二、讲解语言的定义和特点(15分钟)1. 讲解语言的定义:语言是人类交流思想和情感的工具,通过语言我们可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2. 讲解语言的特点:语言具有交际性、符号性、文化性和多样性等特点。

三、讲解语言的功能(20分钟)1. 介绍语言的交际功能:语言可以用于交流信息、表达情感、传递思想等。

2. 介绍语言的表达功能:语言可以帮助我们表达自己的观点、感受和想法。

四、讲解讲解的基本技巧(30分钟)1. 介绍讲解的目标和意义:讲解是向他人传递知识、信息和观点的过程,可以帮助他人理解和进修。

2. 讲解讲解的基本技巧:包括简明扼要、重点突出、生动形象、语言流畅等。

五、讲解讲解的注意事项(20分钟)1. 强调讲解的逻辑性和连贯性:讲解内容要有条理,逻辑清晰,避免跳跃和重复。

2. 提醒注意语言的规范和准确性:讲解时要注意用词准确、语法规范,避免口误和谬误。

六、小结与反思(10分钟)1. 回顾本节课的内容,总结语言的基本特点和功能以及讲解的基本技巧和注意事项。

2. 反思进修收获:你觉得本节课对你有哪些启发和帮助?你打算如何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和讲解能力?七、作业安置(5分钟)1. 请同砚们结合本节课的内容,撰写一篇关于语言和讲解技能的小结,字数不少于500字。

2. 下节课将进行口头讲解练习,请同砚们提前准备好讲解内容。

导学案总结:通过本节课的进修,我们对语言的基本特点和功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讲解的基本技巧和注意事项。

希望同砚们在今后的进修和生活中,能够运用好语言,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和讲解能力,成为优秀的沟通者和传播者。

导游肢体语言表达教案中班

导游肢体语言表达教案中班

导游肢体语言表达教案中班教案标题:导游肢体语言表达教案(中班)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认识并理解导游肢体语言的概念。

2. 学生将能够观察和模仿导游的肢体语言表达。

3. 学生将能够使用适当的肢体语言表达来描述导游的工作和引导游客的活动。

教学准备:1. 导游相关图片或视频素材。

2. 导游常见肢体语言表达的图片或卡片。

3. 音乐播放器。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游戏:导游连连看。

- 准备多副卡片,上面分别绘制不同的导游肢体语言表达和相应的含义。

- 让学生在课堂前或集体活动前玩这个游戏,熟悉肢体语言表达的概念。

导游肢体语言表达学习:2. 观察与讨论:- 展示有关导游肢体语言的图片或视频素材。

-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导游的肢体语言表达,并讨论他们可能的含义和用途。

- 强调不同肢体语言表达在不同文化和环境下的含义差异。

3. 游戏:肢体语言表达卡片匹配。

- 将导游常见的肢体语言表达打印成卡片。

-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配对卡片和对应的含义。

- 鼓励学生在活动中互相帮助和讨论。

4. 模仿练习:- 播放背景音乐,让学生模仿导游的肢体语言表达。

- 引导他们尝试使用适当的肢体语言来描述导游的工作和引导游客的活动。

-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提供积极的反馈和鼓励。

巩固与评价:5. 执行任务:- 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角色扮演,其中一个学生扮演导游,其他学生扮演游客。

- 导游使用肢体语言表达来引导游客进行参观或活动。

- 教师可以记录学生的表现并提供反馈。

6. 分享和总结:-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在角色扮演中成功使用肢体语言表达的经验。

- 总结学生对导游肢体语言表达的认识和学习成果。

- 给予学生积极的评价和鼓励,并强调继续实践和发展肢体语言表达的重要性。

拓展活动:- 邀请一位真实的导游到教室,与学生分享经验并展示肢体语言表达的技巧。

- 提供更多的观察和模仿机会,如观看导游相关的视频素材或参加导游类主题的实地考察活动。

教学提示:- 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步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游员的语言艺术(教案)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了解导游语言运用的原则和导游语言的要素。

2、掌握导游语言的语音、语调和节奏。

3、学习体会导游语言的艺术性。

教学重点:导游语言的原则和要素
教学难点:导游语言艺术即语言的音调,音量和节奏的把握
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方法:讲授法、举例法、讨论法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所谓的导游语言是导游员在工作实践中与游客交流思想感情,指导游客游览,进行讲解,传播文化时的生动形象的口头语言。

也是导游人员做好服务工作的工具。

由此可见,导游人员语言的重要性,那么,做一名优秀的导游员在运用语言时就必须遵循语言运用的原则。

二、讲授新课:
(一)、导游语言运用的原则(板书)
教师讲述:
导游语言是一种口头语言,有“快、急、难、杂”的特点。

往往没有时间斟词酌句。

然而,一名优秀的导游员却能以准确,高雅的语言生动形象的进行导游讲解,内容趣味无穷,修辞优美,语言富有表现力,高低和谐,转折自然,听了让客人难以忘怀。

导游员除了具有各个方面丰富的知识和扎实的语言功底,还要遵循以下四方面的原则和八个要素。

导游语言的四个原则:(板书)(重点学习)
1、正确:即导游语言的规范性。

这是导游语言科学性的具体体现,是导游员讲解时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

通过导游活动,导游人员向游客传递中华文明,传递审美信息,正确性起关键作用。

“一伪灭千真”,所以导游员在宣传讲解时,必须正确无误,尊重科学,其表现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语音、语调、语法的运用要正确,即用词要正确,语调和谐,语法准
确,普通话导游员发音要准确,不要受乡音影响。

优美的语音、语调,雅洁大方的谈吐,丰富的知识和内容,就容易博得客人的好感。

方言导游员应将标准的方言,不能南腔北调。

举例说明:宁夏南部山区方言——甲:“你的这东西是哪里买的”?乙:“在鼓楼商城的门道哈买的”。

有一个乡村中学的老师,上完课走出教室,由于天下雨一不小心摔了一跤,他很生气的说:“死天爷让我半了个仰半子”
第二、导游讲解的内容要正确无误,讲解景点的历史变革,构造、用途、数据资料必须准确,切忌胡编乱造,信口开河,张冠李戴。

第三、敬语和谦语。

有助于传情达意,但要尊重对方的风俗习惯,采用成语,谚语,名人名言往往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但是要正确,恰到好处。

例如:“不能自拔给回民大讲红烧猪蹄有多好吃”。

教师举例:“罢了”各地意思不一样,“嚎”——“好”意思混淆。

2、清楚:第一、口齿清楚,简洁明了,措辞恰当,组合相宜,层次分明,逻辑性强。

第二、对历史背景,艺术价值,自然景观的成因及特征必须讲述清楚。

第三、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忌用于歧义语和生僻词汇,尽量口语短句化,避免冗长的书面语。

3、生动:生动形象,幽默诙谐是导游语言美的所在,是导游语言艺术性和趣味性的具体体现。

不尽要考虑讲话的内容,方式,还要力求神态表情、手势动作及声调的和谐一致。

要求导游人员在讲解时要做到以下几点:
(1)、使用形象化的语言,以求创造美的意境。

(2)、使用生动流畅的语言。

——音调正确优美、节奏适中、语法无误、用词恰当、更要逻辑思维清晰中心明确,整体连贯。

(3)、注意趣味性,力求情景与语言交融,激发游客兴趣。

(4)、恰当的比喻。

恰当的比喻会让人感到亲切。

(5)、幽默感。

——幽默风趣是导游语言艺术的重要体现,它使导游语言锦上添花,使听者欢笑,轻松愉快,气氛活跃遇到问题时幽默可以稳定情绪,保持乐观,消除疲劳。

列宁:“幽默是一种优美的,健康的品质”
哲人说:“幽默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
举例说明:“旅行车在一段坑坑洼洼的道路上行驶,游客中有人抱怨。

有人大发牢骚……”这时你应该想什么办法,不要让游客生气?
集体讨论:学生相互讨论,阐述自己观点,可有多种解决办法
老师给出一种参考答案:这时导游员说:“请大家稍微放松一下,我们的汽车正在给我们做人体按摩,按摩时间大约为十分钟,不另费”。

大家轰然大笑。

(6)、表情、动作的有机配合。

表情、动作、手势声音要与讲解的内容,讲解时的气氛和谐一致,就会产生极好的效果。

4、灵活:根据不同背景,不同情况灵活应变,讲解应适应不同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的游客,满足他们的不同审美需求。

例如:对专家、学者,对教师、医生、,对老人、小孩,对中人、外国人等等。

要因人而已,深浅恰当,雅俗兼顾。

教师要求:导游语言的八要素是在导游语言运用得原则下提出来的,请同学们课后自己读书总结。

5、知识性:导游语言主要是导游词,好的导游词能使游客得到美的享受,激发游客兴趣,传达给游客丰富的知识,导游知道的信息可从自然到社会,从文艺到宗教,从历史文化到民俗风情等等。

导游应具备丰富的知识储备。

(二)、让同学举例说说,你认为以上五点那几个最重要?
学生讨论,作答:
教师小结:一名优秀的导游员却能以准确,高雅的语言生动形象的进行导游讲解,内容趣味无穷,修辞优美,语言富有表现力,高低和谐,转折自然,听了让客人难以忘怀。

导游员除了具有各个方面丰富的知识和扎实的语言功底,还要使语言有浓厚的趣味性。

(三)、布置作业:找一篇介绍我们宁夏优美风光的导游词,作认真的分析,找出它的形象生动的具体表现。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前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导游员所具有各个方面丰富的知识和扎实的语言功底以及遵循四方面的原则,今天我们来学习导游语言的要素和导游的语言、语调和节奏。

二、讲授新课:
(一)导游的语言、语调和节奏
1、导游语言的音量和语调
音量即音的强弱,导游人员要善于控制自己的声音强,而且还要注意语调要优美自然,抑扬顿挫,让听者感到请切,土字清楚,发音准确。

2、导游语言的节奏
在导游过程中,应多采用断句,多采用谈话式,通俗易,并随时调节讲解节奏(平遥古城的导游员语速太快)
3、声调的节奏
导游员的声音应富有感情色彩,要有音乐般的节奏感。

课堂训练:
设计一段导游词,让学生模仿导游员讲解
各位朋友,大家好!欢迎到六盘来旅游!
六盘山被人们誉为黄土高原上的绿色明珠,西部美丽的植物园。

山间生长高等植物达788种,乔木林达2.6万公顷。

有38种兽类栖息。

200种脊椎动物、147种鸟生活在这里。

六盘山国家森林公园以独特的自然山水,葱郁的森林景观,浓厚的回乡风情,闻名的长征纪念地,优美的民间传说,凉爽宜人的气候条件,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为森林旅游开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其植被类型,既有水平地带性的森林、草原,又有山地植被垂直带谱中出现的低山草甸草原、阔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阔叶矮林等组成的垂直植被景观。

植物群落的季相更替,向人们展示了六盘山不断变化组合的自然美景,同时又向人们显示时序的更迭,使人们感受到时光的延续和岁月的流动。

六盘山还又是一座天然的动物园,其中属国家一类保护的动物有金钱豹,二类保护的动物有林麝、红腹锦鸡、勺鸡和金雕等。

飞禽走兽,在林间溪边出没,彩蝶在花丛中飞舞,共同构成动态的绝美的自然景观,令人流连忘返。

六盘山山势雄伟,巍峨挺拔,山清水秀,历来就有“山高太华三千丈,险居秦关二百重”之誉,更因毛泽东的光辉诗篇《清平乐• 六盘山》而名扬中外。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屈指行程二万,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其中,凉殿峡相对高度达500余米,峡谷处悬崖峭壁极为险峻,峡谷中溪流交错,水流每到陡落处便会飞泻成瀑或落地成潭,形成潭、瀑、泉、涧、溪等多种水体景观。

游人于谷底,水间穿行,会倍感石、水相亲,野趣无穷无尽。

另外,六盘山地区广泛流传着具有民族和地方特色的传说和故事,如“魏征梦斩泾河老龙”、“柳毅传书”、“鬼门关的故事”等。

六盘山还是丝绸之路的一个重要位置。

学生相互讲评,找出训练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
(二)导购的语言艺术
1、招呼得体入微:导购的语言是作好购物的先行官,得体入微,恰到好处的招呼,往往会使买卖双方融洽自然。

2、应热情周到:顾客有了问题,导游应细致入微,热情周到,为销售创造积极的条件。

3、迎合需要:顾客的购物需要和购物心理很多,导游人员根据多种情况,采取相应的介绍办法以迎合不同顾客的多种需要。

4、介绍要灵活多变:根据不同顾客的不同要求,介绍不同的商品,一满足顾客的购物需求。

三:设计购物场景,让学生模拟实习
(假如你带游客到珍珠店购买各种珍珠装饰品,你怎样把各种饰品介绍给你的顾客)
学生商量,当堂相互实践
四、课堂小结
五、布置作业:
自己学写一篇介绍自己家乡的导游词,讲熟练,下节课讲给同学和老师听。

导游员的语言艺术(教案)
二课时
山西大学国培旅游班
曹银霞
2009年9月26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