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决定命运 命运收获人生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习惯决定命运命运收获人生

发表时间:2012-01-16T13:28:51.263Z 来源:《时代报告》2011年9月下期供稿作者:聂云建

[导读] 总之,以人为本,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是新时期赋予我们每个教师的重任。

——浅析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聂云建

(重庆市云阳县宝坪镇水磨小学,重庆云阳 404500)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738(2011)11-0043-01

摘要: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人一生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要从“小”做起,需要家长长期的帮助和言传身教,需要学校的重视并采取一定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培养;家庭教育;学校教育

良好的行为习惯将会影响孩子一生,二十年前母亲就对我说过这句话。

记得在我女儿刚出生的第二天,我的母亲——一位从事多年教育工作的教师说:“你们以后培养女儿成长,最重要的就是要注意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孩子的习惯好了,以后不管是学习、性格、品质一切都会好的”。二十年后的今天来看,事实证明确实如此,女儿从幼儿园到上大学,一直都是品学兼优,深受老师同学喜爱。结合这次我们学校申报的课题《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感触颇深,下面谈谈我的几点看法。

一、家庭教育

习惯是什么?是一种自动化的动作和稳定的行为方式。它不需要别人督促、提醒,也不需要自己刻意去做,这就是所谓的“习惯成自然”。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人一生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孩子行为习惯中,家庭教育是渗透力最强的教育,家庭是最好的第一课堂。

家庭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教孩子做人,做一个符合社会需求的人。在孩子小的时候,父母所能做的就是帮其打好做人的基础,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是孩子终身受益的东西。从长远来看,这个基础打好了,比孩子学知识、学特长对他一生的作用更大,而且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呢?

我认为首先从“小”做起最重要,就是从小时候、从小事做起。良好习惯不是一日之功,只有在长期反复的培养中才能养成。由于孩子年龄小,是非观念不强,自控能力差,注意力易分散、转移,一些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后,如不及时强化巩固,仍容易改变。因此,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应在家长长期的帮助下,培养下才能很好的养成。而且家长最重要的是看自己在生活实践中的言传身教,好的身正示范胜过一切语言.因此,家长可采取以下方法:

1.表扬鼓励法。孩子事情做得好,家长要及时予以肯定,表扬鼓励,

2.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要一致。孩子在学校得到教育,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建立,家长应予以了解,并积极配合,以免家、校教育脱节,不利于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和巩固。

3.示范法。家长要在孩子面前树立好榜样。因为他们的模仿能力强。

二、学校教育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经说过:“教育是习惯的培养。”所谓的习惯是由于多次重复而固定下来的行为方式。其一旦形成,则很难改变。如果是在有目的有计划的重复基础上形成的有积极性质的习惯,自然对孩子的成长及发展起良好的促进作用,使他们终身受益;相反,孩子在不自觉的状态下形成的习惯,有许多是消极的,如果不及早得到纠正,孩子长大后就有可能变成恶习或陋习。我校把培养小学生的良好习惯教育写进了德育目标,而且把课题研究分年级段进行探索、实施。通过课题组的实践证明:从矫正不良行为入手,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不失是一条行之有效的捷径。矫正时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1.加压法。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假如孩子在实际生活中确认他的任性要求都能得到满足,他的不听话未遭到任何不愉快的后果,那么就渐渐地习惯于顽皮、任性、捣乱、不听话,之后就慢慢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因此对孩子施加必要的“压力”,是教育孩子的必须,也是矫正孩子不良行为习惯的重要手段之一。我班一年级的学生向福林经常不完成作业,教育了几次都不见效。后来在家访时了解到,孩子的父母长年在外面打工,家里就只有年迈的、没有文化的爷爷奶奶照顾,每天下午放学后,由于没人指导,作业不能按时完成,大多数时间的作业是乱涂乱画。签于这种情况,我安排邻居高年级同学,每天督促他按时完成作业,而且结合作业的书写规范给他施“压”,使他自觉认真工整完成作业。我对他说:“你既然知道完成作业的重要性,也有决心做到了,以后一定要坚持下去,相信你一定行。”在其它任课教师的配合施“压”下,其不完成作业的现象逐渐消失了。不过运用这种方法,一定要结合学生的实际选择“突破口”,使对学生的“压”力变成矫正孩子不良行为习惯的动力。 2.“疏远”法。一些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由于受到外界这方面或那方面强化刺激的缘故,小学阶段不少孩子有吃零食的习惯,再加上校门口一些小贩的诱惑,助长了这一习惯的形成。如一年级的陈训林同学爸妈在外务工,爷爷十分娇惯,每次放学缠着爷爷要钱买东西吃,班主任老师得知后,对其进行说理教育,并让其“立个人账单”,在引导其合理利用零花钱的同时,让家长对其硬缠软磨不予理睬,这样坚持一段时间,这位同学放学后,买零食的行为不再发生了。又如:调皮的孩子付凯凡常在课堂上或课间时出“洋相”,引得大家哄堂大笑。一天我故意支开他,对全班同学讲: 付凯凡同学扰乱班级纪律,这是他的个人错误,也是大家的责任,因为他每一次出洋相,搞恶作剧,许多同学情不自禁地看着、说着、笑着,这是对他最大的鼓励;假若他在出洋相时,大家都不理睬,他会自觉无趣,偃旗息鼓。后来当他故伎重演时,周围的人不再关注,而且故意疏远他,他的这种不良行为习惯便渐渐地改变了。教师应善于运用集体的力量,形成正确舆论,通过集体的影响来矫正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 3.榜样激励法。有这样一句名言:要教好你的孩子应注意三点,一是榜样,二是榜样,第三还是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家庭榜样重要,学校榜样更重要。我校每周二、三、四第二节课后,学生饮用学生奶或吃鸡蛋,不少学生随意丢弃奶盒或鸡蛋壳,甚至用不想喝的牛奶挤着玩闹。针对这些现象,我校利用主题班会,如“为什么饮用学生奶”、“怎样保护我们的校园环境”、“鸡蛋的营养知多少”等形式,让学生发现同学中的榜样。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很多学生便养成了把奶饮用干净并及时放进回收箱或把鸡蛋壳放进垃圾箱里的好习惯。 4.将功补过法。在学习上运用纠错法,有明显的教学效果,这种方法用在矫正孩子不良行为习惯上同样有效。在课题实施中,我校实行班级学生轮流值周制,班中有一些学生管不住自己的手,爱乱扔杂物,他们的不良行为一旦被卫生督查小组发现,就会立即要求他们把杂物捡起来,而且还得把周围的地方打扫干净,接着让他们协助制止其他乱扔赃物的学生。期间他们的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