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审计重要性在实践中的运用及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审计重要性在实践中的运用及问题
孟祥峰中石化齐鲁分公司
【摘要】审计重要性做为审计与实务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其运用贯穿于整个审计过程。本文从审计重要性入手,分析了重要性在实践中的具体运用,并就在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概述。
【关键词】审计重要性审计错报
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1221号———重要性》,重要性取决于在具体环境下对错报金额和性质的判断。如果一项错报单独或连同其他错报可能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依据财务报表作出的经济决策,则该项错报是重大的。可见,审计重要性做为审计与实务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其运用贯穿于整个审计过程。因此重视和加强对重要性原则的研究及相关准则的制定、完善是当前审计工作的重要任务。
一、重要性原则在实践中的运用1.重要性在计划阶段的应用。在计划审计工作时,注册会计师应当确定一个可接受的重要性水平,以发现在金额上的重大错报。注册会计师在确定计划的重要性水平时,需要考虑对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了解、审计目标、财务报表各项目的性质及其相互关系、财务报表项目的金额及其波动幅度,同时,还应当从性质和数量两个方面合理确定重要性水平。
1.1从性质方面考虑重要性。在某些情况下,金额相对较少的错报可能对财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故而从性质上看有可能是重要的。审计人员判断错报的性质是否重要时应该考虑的具体情况包括:
对遵守法律法规要求的影响程度、掩盖收益或其他趋势变化的程度、对用于评价被审计单位财务状况、经营成果或现金流量的有关比率的影响程度等。
1.2从数量方面考虑重要性。
(1)财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由于财务报表审计目标是注册会计师通过执行审计工作对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因此,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财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然而在审计实务中,考虑重要性水平,审计人员通常先选择一个恰当的基准,再选用适当的百分比乘以该基准,从而得出财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在实务中,有许多汇总性财务数据可以用作确定财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的基准,如总资产、净资产、销售收入、费用总额、毛利、净利润等。在确定恰当的基准后,审计人员通常运用职业判断合理选择百分比,据以确定重要性水平。
(2)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认定层次的重要性水平。由于财务报表提供的信息由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认定层次的信息汇集加工而成,注册会计师只有通过对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认定层次实施审计,才能得出财务报表是否公允反映的结论。因此,注册会计师还应当考虑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认定层次的重要性。
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认定层次的重要性水平称为“可容忍错报”。可容忍错报的确定以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的初步评估为基础。它是在不导致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的情况下,注册会计师对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确定的可接受的最大错报。
由于为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确定的重要性水平会容忍错报,对审计证据数量有直接的影响。因此,注册会计师应当合理确定可容忍错报。
2.重要性在审计执行阶段的运用。在审计执行阶段,随着审计过程的推进,注册会计师应当及时评价计划阶段确定的重要性水平是否仍然合理,并根据具体环境的变化或审计执行过程中进一步获取的信息,修正计划的重要性水平,进而修改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范围。在确定审计程序后,如果注册会计师决定接受更低的重要性水平。
审计风险将会增加。
3.重要性在评价审计结果阶段的运用。注册会计师需要在出具审计报告之前,评估尚未更正错报单独或累积的影响是否重大。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将评价审计结果时确定的重要性水平与前阶段运用的重要性水平进行比较,以判断实施的审计程序是否充分。第二;将尚未更正错报汇总与评价审计结果运用的重要性水平进行比较,以发表审计意见。经过判断或重新执行更多的审计程序,收集更多的审计证据之后,如果认为审计程序足够充分,则再直接将尚未更正错报汇总与评价审计结果运用的重要性水平进行比较。
二、审计重要性在实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在审计过程中确定审计的重要性原则至关重要,但是在审计重要性受到实现条件和实现途径等因素的制约,使得在确定重要性原则时会面临很多的问题和矛盾,这些都是急待解决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缺乏公认合理
的审计准则体系。在重要性原则方面没有建立合理公认的准则体系对重要性作出明确的规定,目前也没法作出规定,也没有相应准确判断的准则,只是给出了宽范计算的比率和判断的基础。
这样往往导致判断和计算的数据与实际存在一个偏差,而这个偏差可能会严重导致注册会计师对风险作出错误评估,进而导致其在设计和实施进一步的设计程序方向时出现错误,严重影响审计工作的质量。
2.审计组织机构体系不健全。目前,健全的审计组织机构体系是合理判断重要性的保障,但是我国审计组织体系还不完整,尤其是现在对审计重要性原则的探索还处于初级阶段,对其认识不深刻,组织机构体系不健全,人员配备不齐,岗位设置不合理,有些甚至与不相容的岗位混杂,监督体系又不是很完善,造成审计重要性工作缺乏计划性和有序性。
3.对审计重要性工作重视不够。审计部门单位和各级领导对审计重要性的工作的认识仍停留在表面,没有真正理解审计重要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而且各级领导的意识和认识深度不够,甚至错误地认为对审计重要性的判断工作只是形式而已,没有实质性的意义,高层领导尚且没有做到示范作用,那基层执行人员对其的重视程度就可想而知了。
这就容易导致对重要性只是从肤浅的层面上加以确定,而不符合被审计单位的实际情况,没有从实质上去进行深层次的挖掘,从而不能起到实质上的作用,导致审计工作质量走向下坡路。
4.商业利益使会计师事务所与被审企业成为合作伙伴。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应具有客观、独立、公正的特征,但在目前制度下很难做到这一点。事实上这就形成了被审企业与会计事务所之间的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商业利益必然会驱使会计事务所去迎合其雇佣主的需要,审计背离了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虚定较高的重要性水平,没有与被审计单位的实际情况相吻合,低于重要性水平不给予披露,使其存在重大错报风险,没有将审计风险降低到可接受的低水平,如果当被审计单位出现严重的经营问题时,将会给相关的利害关系人产生重大的不利影响。
5.审计人员素质有待加强。重要性的主观与客观的两重特性,要求高水平的职业道德与职业判断,但是目前我国审计人员知识、经验水平、能力的缺乏,职业敏感与职业判断水平低,影响了审计重要性的正确判断和确定,而且审计人员的素质是影响审计重要性的一个直接的原因,因此高素质的审计从业人员的缺乏是我国审计界的症结所在。
审计人员在执行审计的过程中缺少应有的职业谨慎和职业怀疑态度。
导致对重要性的判断不真实,使审计风险增加,不利于后期的审计工作确定进一步审计程序,同时也会使审计质量下降,损害职业形象,损害报表使用者及其相关的利害关系人,影响了整个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编,审计,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