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看云识天气说课稿2-人教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看云识天气》说课稿
《看云识天气》说课稿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篇目是《看云识天气》。
《看云识天气》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科普文,这个单元共安排了五篇课文,都与科学密切相关,其体裁、题材丰富多样,主题集中,学习本单元,既可以丰富知识,开阔眼界,更有助于我们体会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养成观察思索的习惯。
下面我从六个方面说说我对教材的理解和对课堂的设计。
一、说教材《看云识天气》这篇课文,是一篇生动的科普文章。
主要是介绍了不同形态的云和天气的关系;不同光彩的云和天气的关系,以及看云识天气的基本经验。
文章紧密联系生活,语言生动形象,层次清晰,很适于作为典范文章进行阅读教学。
学生不仅能从中学到相关科学知识,还能培养独立阅读能力,并且更能养成在学习中细致观察生活、乐于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
二、说学情:《看云识天气》一文,选取的对象是学生们熟知的一种自然现象——云,对于这一熟悉的自然现象所包含的科学知识,七年级的学生们了解得甚少;再者这篇文章也是他们初次接触的说明文,对学习说明文没有经验上的储备。
但他们有一个突出的优势就是活泼好动、争强好胜,并且愿意合作,善于合作,乐于探究,因此本篇文章学习起来,没有太大的阻碍。
在课堂上要多鼓励,告诉他们学习的方法,多引导他们“自主”学习,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告诉他们“探究”问题的方法!三、说目标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我设计了以下学习目标和重难点:教学目标1、积累文中的生字词;2、练习快速默读课文,提取文中主要信息。
3、品味文章生动优美的语言。
4、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的兴趣和留心自然现象的习惯。
重点难点1、练习快速默读课文,提取文中主要信息。
2、品味文章生动优美的语言。
四、说方法一是导读法―――创设情景,指导、点拨。
当然,学生才是阅读的真正主人,教学是为促进学生的发展服务的。
所以,我打算让他们自主学习,用圈点勾画的方法来筛选信息。
教学中,我还会引导他们领悟和掌握阅读和写作的方法,为他们今后的语文学习打下基础。
看云识天气说课稿
更低 雨雪连绵
更低
雷雨冰雹
云的光彩简表
光彩名 晕 产生和分布情况 色彩 天气征兆 日晕三更雨,月 晕午时风
华环由小变大,转 晴;由大变小,转 阴雨
产生在卷层云上, 里红外紫 分布在日、月周围
华 虹 霞
产生在高积云边缘 里紫外红 部分
雨过天晴,在太阳 彩色圆弧 对面的云幕上 清晨或傍晚,太阳 云层变红 照到天空
2000米 较薄 左右 高积云 像草原上雪白的羊群, 2000米 较薄 扁球状,排列整齐 左右
天晴
雨雪冰雹云层变化简表
云名 卷层云 变化过程 卷云聚集, 向前推进 形状 位置 天气征兆 白绸幕蒙上天空 高 晴转阴 低 将下雨雪
像毛玻璃遮着 卷层云变低变 高层云 太阳或月亮 厚 暗灰色云块布 雨层云 高层云变得 更厚 满天空 积雨云 积云迅速形成 乌云弥漫天空 高大云山
绫纱
凸起
顷刻
谚语
yán yan shi shi
严严实实
丝丝缕缕
(三)默读课文,理清脉络 1、画出文中可以解释题目的一句话
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2、具体找出云和天气变化之间的关联, 概括每段大意
第1段: 总写云的特点,点明中心。 第2段: 总写云和天气变化之间的关系。 第3-6段: 云和天气变化之间的关系。 第7段: 看云识天气的意义。
东虹轰隆西虹雨
朝霞不出门, 晚霞行千里
(五)研读课文,品析语言
1、生动性词语赏析角度:
范例:它们有的像羽毛…像奔马……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方 法,/将天上的云比作羽毛、鱼鳞、羊群、 大棉被、峰峦等等,/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云姿态万千,变化无常的特点,增强了 语句的气势。
看云识天气说课稿
一、说教材 二、说教法和学法 三、说教学过程 四、说板书设计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看云识天气》属于科普说明文,具体 编排在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二课。
(二)教学目标 1.丰富科学知识,提高搜集筛选资料的 能力。 2.积累课文中的比喻句,并把这种修辞 手法具体运用到写作中。 3.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的兴趣和留心自然 现象的习惯。
(三)精讲
重点讲解第三、四、五自然段,进一步 了解各种云的名称、形态及其与天气的关 系。再让学生自己找出第六自然段中的光 彩及其与天气的关系。
(四)分析文章
1.理清课文层次 2.分析课文的语言
(五)总结 对教学内容进行梳理、归纳、总结,巩 固加深所学知识并使之系统化。
(六)作业 调动自己的日常生活积累,说说自己熟 悉的谚语。真正达到“课内长骨,课外长肉” 的目的,让课堂架起通向生活的桥梁。
(三)重点难点
重点: 概括内容要点,理清写作思路。 难点: 学会怎样看云识天气。
二、说教法和学法
教法:自主合作为主要教学法,遵循学生 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现代教学理念。 学法:用圈点勾画的方法来筛选信息。
三、教学过程
基于以上考虑,我准备用以下六个 步骤来完成这堂课的教学。
(一)导入 从标题处着手,标题简洁、 明确地概 括了全文的内容——文章不仅要写云,而 且要写出云和天气的关系。 (二)默读 引导学生运用整体认知的办法,在快 速默读 低而厚密云
云的光彩
谢谢!
初中语文:《看云识天气》说课稿
初中语文:《看云识天气》说课稿初中语文:《看云识天气》说课稿我所说的篇目是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二课《看云识天气》。
一、设计指导思想“整体感知,设疑导学、师生共议、鼓励创新”是本课教学的指导思想。
即通过教学激发学生“自主阅读”的意趣,采取“师与生、生与生”的多向交流的方法,让学生各抒己见,由教师相机点拨,在“读读议议”中撞击出阅读心得的火花。
注重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注重学法指导,提倡学生学习方式多样化,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通过科学的推理,培养听障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培养学生的看、听、说、写的能力。
二、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科普文。
作者从两个方面介绍了云和天气的关系。
由于运用了恰当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课文思路清晰,层次清楚,能抓住云的特点来进行分类说明。
文章语言优美,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方法把云写的生动形象,这是和作者的观察和本身的文学功底分不开的。
所以,学习本文时,应让学生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学以致用,以提高听障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学生情况分析。
聋生由于听觉障碍,认识、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普遍较低,学习快速阅读课文,概括课文内容要点,理清文章的思路,提高阅读现代文的能力。
情感态度目标定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教学重难点:1、学着快速阅读课文,概括课文内容要点,理清文章的思路。
2、语言的积累与运用五、如何突破重点、难点新教材第一、二册不强调文体的学习而是强调学生的阅读概括能力,故将《看云识天气》一文的重难点定为概括课文内容要点并积累语言。
1.对于云的认知不是重点,但将网络上的丰富的知识、图片等引入课堂却能调动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2.教师制作课件,让学生尽快进入课文,理清结构。
3.通过欣赏云图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结合课前准备的看云小短文比较并体会课文中使用比喻、谚语等准确生动的语言特点。
4.最后利用网络上的丰富知识拓展延伸。
《看云识天气》说课稿
《看云识天气》说课稿教案:看云识天气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了解云的形状与天气的关系,能够根据云的形态判断天气变化。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判断、推理的能力,提高学生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通过培养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对自然界的美好景象产生热爱和保护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 了解云的形状与天气的关系。
2. 学会根据云的形态判断天气变化。
三、教学难点学会根据云的形态判断天气变化。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引入话题,让学生观察窗外云的形态,并引导学生思考:云的形状与天气有什么关系?2. 学习与实践(25分钟)(1)给学生展示不同形态的云的图片,帮助学生观察、分析和归纳,了解不同形态的云与天气的关系。
(2)通过观察云的形态推测天气情况的小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根据被分发的云照片来推测天气情况,并与其他小组交流和比较推断结果。
最后,每个小组将推断的结果进行汇报并解释推断的依据。
3. 确定准确判断天气的方法(10分钟)(1)通过学习云的形状与天气的关系,总结出准确判断天气的方法,并进行板书。
(2)让学生做个小示范,让学生根据不同的云的形状来判断天气情况,并解释判断的依据。
4. 小结与拓展(5分钟)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强调云的形状与天气的关系。
鼓励学生积极观察云的形态,提高他们的判断能力。
在未来的学习中,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观察云的形态以预测天气变化。
五、板书设计云的形状与天气的关系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云的形态与天气的关系有了一定的了解,并能够根据云的形态判断天气变化。
小组活动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观察、判断、推理的能力。
同时,通过鼓励学生对云的形态进行观察,可以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可以考虑在课后布置相关的观察云的形态并判断天气变化的作业,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七、拓展延伸1. 了解更多云的种类:在课后,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并了解更多类型的云朵,如积云、雨云、卷云等。
《看云识天气》说课稿
《看云识天气》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看云识天气》。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看云识天气》是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的一篇科普说明文。
本文条理清晰地介绍了云和天气的关系,说明了怎样看云识天气。
文章语言生动形象,通俗易懂,将科学知识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呈现给读者。
通过学习这篇文章,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相关的科学知识,还能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热爱科学的兴趣。
二、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思维活跃、好奇心强的阶段,对于自然科学知识有着浓厚的兴趣。
但是他们对于说明文的学习还处于初步阶段,对于说明文的文体特点、说明方法等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还不够熟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掌握说明文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掌握文中的生字词,了解云与天气的关系,掌握看云识天气的基本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讨论和分析,培养学生筛选信息、概括要点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观察自然、探索自然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文中介绍的云的种类、特点以及与天气的关系,理解文中运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2、教学难点:学会根据云的形态变化预测天气,培养学生观察自然、分析问题的能力。
五、教法与学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将采用以下教法和学法:1、教法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动的情境,如展示各种云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云的形态和变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问题引导法:通过设计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讲授法:对于文中的重点知识和难点问题,如说明方法的运用,进行详细的讲解和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看云识天气说课稿
《看云识天气》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看云识天气》,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和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四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看云识天气》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中的第二篇课文,该单元几篇课文,都与科学密切相关,内容丰富多彩。
阅读这些文章,可以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激发我们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本文具体生动地介绍了云的形态,变化及云上的光彩现象同气候的关系,说明了怎样看云识天气。
语言简炼、层次清晰;描写生动、语言优美,是本文最大的写作特色。
教学这篇课文计划安排1课时。
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依据新课程标准中所提出的三个维度,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以及重点和难点。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①了解说明文的相关知识,重点体会打比方、分类别的说明方法的作用。
②提高阅读现代科技文的能力和搜集筛选信息的能力。
2、过程和方法目标:学习快速阅读课文,概括课文内容要点,理清文章的思路,提高阅读现代文的能力。
3、情感态度目标:激发求知欲,培养科学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1、练习快速阅读,概括课文内容要点,理清文章思路。
2、丰富科学知识,提高搜集筛选资料的能力。
教学难点:概括课文内容要点,理清文章思路。
二、教法和学法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和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
因此,我准备采用的教法是讲授法、默读法探究法。
讲授法便于教师系统的传授知识,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谈话法和探究法,可以调动学生参与阅读的主动性,更好地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法上,我贯彻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的指导思想,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采用的学习方法是朗读法、讨论法和勾画圈点读书法,让学生在阅读中养成动手动脑的良好阅读习惯。
★此外我准备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三、教学过程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教学我准备按以下七个环节展开。
2023年关于《看云识天气》说课稿
2023年关于《看云识天气》说课稿《看云识天气》说课稿1一、说教材(一)教材分析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教材是按内容来编排的。
《看云识天气》属于科普说明文,详细编排在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其次课,它和该单元其他四篇介绍科学学问的文章一样,反映了语文和科学的关系,体现了新教材培育学生科学精神的编辑理念。
(二)三维目标依据以上分析,结合新课标教学目的和要求,再联系学生实际,我确立了三维目标(屏幕显示)。
(三)重点难点考虑到《看云识天气》是七年级学生第一次接触到的说明文,阅读此类文章,学生会无从下手。
于是,我确定从文章结构入手,将重点确定为概括内容要点、理清写作思路,把说明文和记叙文紧紧连接起来。
十一二岁的孩子,对种类繁多的云可能会纷繁芜杂,因此,本课的教学难点就在于学会怎样看云识天气。
二、说教法新课标在《教学中应重视的问题》中指出,教学过程应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地获得学问,驾驭科学的训练技能,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为此,我打算用自主合作为主要教学法,遵循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现代教学理念,营造和平、民主的教学氛围。
三、说学法当然,学生才是阅读的真正主子,教学是为促进学生的发展服务的。
所以,我准备让他们用圈点勾画的方法来筛选信息,概括内容要点。
教学中,我还会引导他们领悟和驾驭阅读和写作的方法,为他们今后的语文学习打下基础。
四、说过程基于以上考虑,我打算用以下七个步骤(屏幕显示)来完成这节课的教学。
这七步是环环相扣,按部就班的,既有阅读上的要求,又有方法上的提示指导。
(一)导入上课起先,用同学们耳熟能详的《草船借箭》的故事导入,足智多谋的军师诸葛亮看云识天气,料定三日后必有大雾。
我再不失时机地插入导语,几句简短的话,吊足学生的胃口,让他们跃跃欲试,顺当地过渡到下一环节:默读。
(二)默读这一环节,引导学生运用整体认知的方法,在快速默读的过程中勾画句子,训练捕获关键信息的实力。
抓住“最基本的阅历”来概括内容要点,理清写作思路,突出教学重点。
看云识天气说课稿2
《看云识天气》说课稿一、说教材:《看云识天气》是一篇科普文。
放在六年级上册来学习,不能当做说明文来处理。
而教参明确要求:淡化文体,强调综合,以培养阅读概括能力为主。
这篇文章条理清晰,语言生动且准确,而这正是学生作文中所欠缺的。
同时文章内容和我们的生活关联紧密。
所以,我将教学目标设为:1、了解云和天气的关系。
2、理清思路、品味语言。
3、培养观察自然的习惯。
二、说教法:学生才是阅读的真正主人,教学是为促进学生的发展服务的。
所以,在整堂课中,我始终贯彻“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因为只有在学生充分进行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对他们进行启发、开导,才能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并且这也是符合教学基本规律的,所以我打算让他们自主学习,用圈点勾画的方法来筛选信息,概括内容要点。
教学中,我还会引导他们领悟和掌握阅读和写作的方法,为他们今后的语文学习打下基础。
三、说设计:(一)导语导语的目的是为了引出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有了兴趣学起来自然主动积极,而且学习效果也好。
我是这样设计导语的:师:天气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同学们你们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预知天气的?(天气预报)天气预报是高科技产物。
其实留心生活,你会发现,天气预报者无处不在。
让我们把目光投向空中,看那漂浮的云彩,向我们预示着什么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看云识天气》。
(二)交待目标(白板展示学习目标,指一名学生读,然后让学生自由朗读一遍。
这样做是为了让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有个更深的印象。
然后一步步的解读课文。
)(三)检查预习落实字词,抓好双基,永远是语文的根本。
本环节我让学生说说预习时你觉得哪些生字要注意读音,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然后白板出示生字,指一名学生读,其他同学订正,接着讲解多音字,讲解多音字是为了让学生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最后齐读达到正音目的。
(四)一读课文,整体感知(白板展示一读问题)师:课文题目是看云识天气,那么为什么看云可以识天气?看云识天气有哪些方法呢?请同学们先朗读问题,然后朗读课文,5分钟后回答。
《看云识天气》说课稿
《看云识天气》说课稿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看云识天气》,我将通过以下几方面来进行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课文《看云识天气》是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是一篇科普文。
课文使用了打比方、作诠释、作比较等说明方法对云的不同形态进行了生动形象的描写,并阐释了云彩与天气的关系。
因此,在学习本文时应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学以致用,提高语文素养。
七年级的学生已经经过了六年的小学学习,所以,他们有一定的知识积累与阅读能力了,但是对于说明文的阅读他们还是存在一定的困难的。
新课程标准中提到,学生“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应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
”据此,我将教学目标设置为:1.了解云与天气的密切关系。
2.体会本文生动形象的说明语言,掌握本文的说明方法。
3.培养学生留心观察身边事物的习惯。
教学重点设置为:1.了解并熟悉说明文。
2.理清思路,把握主要内容,体会本文生动形象的语言。
教学难点设置为:1.掌握说明方法。
2.理解云与天气的关系。
二、说教法根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求,所以为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培养他们积极探索的精神,并结合了学生的认识规律和现有的认知水平,我将运用以下教法来完成教学任务。
1.讲授法2.提问法3.朗读法4.多媒体辅助教学法三、说学法根据新课程标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应该激发他们的主动意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要求,我将引导学生采用以下的学习方法:1.朗读法2.圈点勾画法3.自主、合作、探究法四、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
为了能使学生尽快地进入角色,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我将采用图片导入法。
2.整体感知。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学生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
因此,这一环节我主要是让学生在朗读全文的基础上,梳理文中的生字词,理清课文内容。
3.深入研读。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所以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看云识天气课件 初中语文七年级看云识天气说课稿(优秀7篇)
看云识天气课件初中语文七年级看云识天气说课稿(优秀7篇)《看云识天气》课件篇一一、教材分析1、单元教学目标:(1)单元内容:第四单元是反映自然世界的单元。
共安排了五篇课文,其体裁、题材等丰富多样,主题集中,《化石吟》是一首科学抒情诗;《看云识天气》是科普说明文;《绿色蝈蝈》是观察随笔;《月亮上的足迹》是记叙文;《山市》是一篇文言文,总体上是继第三单元之后,以对自然界进行科学探索为内容组成。
(2)单元教学目标:情感态度目标: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知识和能力目标: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提高学生阅读现代科技文的能力和搜集筛选信息的能力;过程和方法目标:练习用较快速度默读课文,抓住主要信息,概括内容大意;在探究活动过程中获得一些搜集资料和研究问题的方法。
(3)教学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对于本单元教材的处理方面,教参提出了以下几点意见:①注意兼顾三个维度,注意渗透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②淡化文体,强调综合,以培养阅读能力和研究能力为主;③不要把阅读课上成地理课、生物课或其他科学课;④多以讨论课或探究课的方式来进行教学,目的是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⑤加强课外语文实践(包括阅读),开展科学活动;⑥加强语言积累,让学生每人备一本“摘抄本”,摘抄优美的词、句、段。
2、《看云识天气》教材分析(1)内容分析:《看云识天气》是一篇旧课文,作者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从两个方面介绍了云和天气的关系:不同形态的云和天气的关系;不同光彩的云和天气的关系。
从写作上看:.层次清楚,有纲有目;.能抓住云的特点来进行说明;.语言准确,运用比喻、拟人和排比等修辞手法,把云写得生动形象;运用了下定义、列数字、打比方、分类别等说明方法。
(2)教材的处理:这篇课文特点鲜明,做为教学内容来看,切入点很多,过去通常把它当作说明文来处理,学习说明文的写作方法和说明方法,但从新教材看,第一二册并不强调文体的学习,强调的是练习学生的阅读概括和搜集筛选信息的能力,甚至提出,教学时不必指出它是什么文体,显然课文作为教材的功能发生了变化,因此,在教材处理内容取舍方面,我兼顾了两个方面:一是重点练习学生快速阅读,抓住主要信息,概括内容大意,提高学生搜集筛选信息的能力;二是适当复习介绍说明文的文体知识。
说课稿
《看云识天气》说课稿中文081班张俏玲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看云识天气》,下面我就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对本课的设计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1、文本分析:内容分析:《看云识天气》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科普文。
作者从两个方面介绍了云和天气的关系。
课文层次清楚,能抓住云的特点来进行分类说明。
文章语言优美,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方法,对云的描绘生动形象。
教材处理:《看云识天气》是一篇旧课文,以前通常把它当作说明文来处理,但从新教材看,第一二册并不强调文体的学习,强调的是练习学生的阅读概括和搜集筛选信息的能力,所以在教材处理内容取舍方面,我选择重点训练学生快速阅读,筛选信息的能力,适当提及说明文的文体知识。
2、教学目标:通过对教材的分析,根据七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新课标,我确定的教学目标:a.知识目标::(1).把握课文内容,了解怎样看云识天气(2).理清文章整体思路。
(3).积累有关谚语。
b.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归纳综合能力。
(2).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c、情感目标: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和科学精神。
3、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快速阅读,理清文章结构层次。
2.丰富科学知识,提高搜集筛选资料的能力。
教学难点:体会感受本文说明语言的特点。
4、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有关云的知识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比喻、拟人、排比、对比等大量修辞方法的运用及作用。
2.体会本文采用的打比方、分类别、作比较等说明方法。
3.感受本文说明语言的特点。
二、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但对课文的整体把握能力比较欠缺,缺乏比较系统的学习方法,因此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会快速阅读,筛选信息等。
三、教法学法:教法: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特采用如下的教法来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1.朗读教学法:本文虽是一篇说明文,但语言生动,用语准确,可以指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来体会语言的精妙。
看云识天气说课稿(精选3篇)
看云识天气说课稿(精选3篇)看云识天气说课稿1一、说教材:《看云识天气》是人教社中语室组织编写的三年制初一语文上学期第四单元第二篇课文,__是一篇生动的科普__。
主要是介绍云和天气的关系以及看云识天气的基本经验。
__紧密联系生活,语言生动形象,表述层次明白清晰,很适于作为典范__进行阅读教学。
学生不仅能从中学到相关科学知识,还能培养独立阅读能力,并且更能养成在学习中细致观察生活、乐于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
《学习的革命》一书中指出:“在教育领域,一个主要原则是:人们对喜欢的东西会学得最好,用所有的感官学会学得更快。
”这篇课文我从激发学生的兴趣入手,从学生的生活本身和经验出发,让学生带着社会生活的体验走进课堂,经过小组学习和师生互动,在成就自我当中让学生带着在语文课堂上的收获走向生活实践。
二、说学情:《看云识天气》一文,选取的对象是学生们熟知的一种自然现象——云,对于这一熟悉的自然现象所包含的科学知识,初一年级的学生们关心的甚少,了解得甚少;再者这篇__也是他们初次接触说明文,对学习说明文没有经验上的储备。
但他们有一个突出的优势就是活泼好动、争强好胜,并且愿意合作,善于合作,乐于探究,因此本篇__学习起来,没有什么太大的阻碍。
三、定目标:根据新课程的要求、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学生本身已经具有的生活经验及本单元的特色,努力促使学生达到这样的三维目标:1、知识和能力:__的知识性强,但并不深奥,所以在__的学习中要注重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科技信息的能力,归纳和概括知识要点的能力。
__的语言也很生动,因而在学习中要教给学生善用修辞、善用描写、善用谚语等写作手法。
__的结构层次条理清楚,学生中要教给学生环环相扣、有条不紊的构思方法。
2、过程及方法:教师在教此文时,要改变过去那种拿起书就说这是一篇说明文的这种传统的旧的教学方式,因为新课标、新教材明确要求要淡化文体,学习中应练习快速阅读,准确概括各段要点的能力;练习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练习学生拓展思维,积累的能力。
《看云识天气》语文说课稿(精选4篇)
《看云识天气》语文说课稿(精选4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是进行说课准备的文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么你有了解过说课稿吗?下面是作者整理的《看云识天气》语文说课稿(精选4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看云识天气》语文说课稿1一、说教材1、教材内容本文是一篇介绍云和天气关系的科普文,文章成功运用了分类说明、打比方说明等方法,使得内容准确生动、层次明晰。
鉴于这种分析,我认为该课的教学目标应确定为:知识目标1、理解、积累“峰峦、预兆、轻盈、均匀、崩塌、弥漫、征兆、一霎间、千姿万态、变化无常”等词语。
2、反复朗读课文,识记一些关于天气方面的谚语,增加生活常识。
能力目标1、复习巩固比喻的修辞手法,积累文中比喻,体味语言准确生动的特点。
2、学习常用的说明方法,特别是打比方和分类别。
3、练习快速阅读,概括课文内容要点。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的兴趣和留心自然现象的习惯。
3、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快速阅读,概括课文内容要点。
分析本文写作层次清晰的特点。
教学难点:分析、把握课文主体部分怎样看云识天气的内容和结构层次。
二、说教法1、结构、层次:从学生活动角度主要设计为三个环节:快速阅读整体感知——选点品读——迁移扩读。
2、具体方法:(1)、朗读法。
本文虽是介绍科学知识的说明文,但语言生动、描摹细致、用语准确,反复诵读中体会生动说明的好处。
(2)、观察与联想。
本文语言生动,表述形式多种多样,作者大量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通过细致的描绘勾画出了千姿百态的云。
教学中引导学生从实践中观察和总结,激发丰富的联想,鼓励说出更有创意的理解。
(3)、图表概括法。
课文主体部分重点介绍怎样看云识天气,这部分涉及的云层、光彩种类繁多,变化复杂,可引导学生通过列图表,使之结构层次清楚,内容明确。
3、手段及依据:教学手段方面,设想运用简单课件辅助教学,做到实用、有效,不搞花样。
看云识天气说课稿
《看云识天气》说课稿中文系09级6班高玉廷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中的一篇课文《看云识天气》的教学设计及其分析。
一:说教材《看云识天气》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中的一篇科普文,该单元以“自然世界”为主题展开。
作者从两个方面介绍了云和天气的关系。
课文思路清晰,层次清楚,能抓住云的特点来进行分类说明。
文章语言优美,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方法把云写的生动形象。
在文中我们还能学习到许多关于说明文的相关知识。
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依据新课标中“知、过、情”三个维度,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
知识目标:1、体会说明文中描写的作用。
2、了解说明文的相关知识,重点体会打比方、分类别的说明方法的作用。
能力目标:提高阅读现代科技文的能力和搜集筛选信息的能力。
情感目标:激发求知欲,培养科学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
由于本课是一篇科普说明文,所以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理清写作思路,概括总结课文内容要点。
初一新生经过小学学习,目前,已初步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但对一些文章的文体还缺乏了解,而本文是一篇说明文,是学生进入中学以来所学的第一篇说明文,学起来有一定的困难所以我将教学难点确定为:语言的积累与运用(修辞、说明方法及作用)。
二:说教法和学法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
基于此,我准备采用的教法是(讲授法、启发式教学法、图表概括法)讲授法:可使教师系统的传授知识,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启发式教学法:可启发学生开动脑筋,自主思考研究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从而掌握知识,发展能力,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充分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图表概括法:课文主题部分重点介绍怎样看云识天气,这部分涉及的云层,光彩种类繁多,变化复杂,可引导学生通过列图表,使之结构层次清楚,内容明确。
《看云识天气》说课稿
《看云识天气》说课稿尊敬的评委老师,各位同仁,大家好!我今天将为大家撰写一篇《看云识天气》的说课稿,希望能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关注。
一、教材分析与教学目标本文所选教材是一篇名为《看云识天气》的科普文章,通过对云的形状、颜色、位置等特点的介绍,让学生能够通过观察云朵来判断天气情况。
教材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云的分类与特点:云的形状、颜色和位置的不同代表不同的天气情况;2. 云的评价标准:通过云的高度、厚度和天空的颜色来判断天气状况;3. 观察云朵的方法:通过观察云朵的变化来判断未来的天气情况。
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不同形状、颜色、位置的云代表不同的天气情况,掌握判断天气的方法;2.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加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敬畏。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 掌握不同形状、颜色、位置的云在预测天气方面的作用;2. 培养学生观察云朵的能力,激发学生对自然的好奇心和对环境的关注。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判断天气情况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及安排1. 导入活动(5分钟)教师用图片展示不同形状、颜色、位置的云朵,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云朵的特点,引起学生对云朵的兴趣。
2. 新课展示(15分钟)教师在黑板上绘制不同形状的云朵,通过师生互动的方式,让学生观察并猜测不同形状的云代表的天气情况。
然后,教师给出正确的答案,并解释其原因。
接着,教师播放相关视频,让学生观察视频中的云朵的形状、颜色、位置,并帮助学生理解云朵与天气之间的联系。
3. 深入学习(30分钟)学生自主阅读《看云识天气》的文章,并回答相关问题,以检测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程度。
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并分享自己观察到的云朵特点,并通过展示不同组的观察结果,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云朵与天气之间的联系。
4. 拓展延伸(2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到操场或草地上观察云朵,并让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判断天气情况。
初一语文《看云识天气》说课稿
初一语文《看云识天气》说课稿一、学习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熟练掌握看云识天气的方法;•理解天气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之间的关系;•分析人们利用天气变化进行生产、生活活动的实际案例;•培养学生观察事物、预测未来的能力;二、学情分析本课是初一语文教材第四册第二单元的第一篇,难度适中。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先了解自然与人文相互关系的基本概念,然后才能更好地理解天气与日常生活之间的关系。
学生在初中阶段的语文学习中,需要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因此本课程设计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推断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需要让学生参与进来,积极讨论,提高他们的语文表达能力和思考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熟练掌握看云识天气的方法;•理解天气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之间的关系;•分析人们利用天气变化进行生产、生活活动的实际案例;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观察事物、预测未来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四、教学过程安排1. 导入(5分钟)通过小组讨论、图片展示等多种方式,引起学生对天气与日常生活之间的关系的思考。
2. 感性认识(10分钟)通过展示云朵的图片和观察云朵,引导学生感性认识不同云朵的含义和天气的变化。
3. 探究云朵与天气之间的关系(20分钟)通过示范、解释等方式讲解如何看云识天气,引导学生掌握视察云朵辨别天气的方法。
然后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学会利用天气变化进行各种生产、生活活动。
4. 知识总结(10分钟)需要让学生对本节课所学习的东西进行知识总结,让他们记住内容并能随时运用在学习和生活中。
5. 课堂作业(10分钟)课堂作业应能够巩固本课所学的内容,例如,让学生结合日常生活中所看到的云朵,进行云朵辨别练习。
6. 课后反思(5分钟)让学生对上一课时所学的内容进行总结、反思、提出疑问,反馈教学效果。
五、板书设计初一语文《看云识天气》说课稿初一语文《看云识天气》说课稿六、教具及参考书目1. 教具•投影仪、计算机;•云朵图片;•课件、PPT等现代化教学辅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看云识天气说课稿2-人教版看云识天气说课教案一、教材分析第四单元是反映自然世界的单元。
共安排了五篇课文,其体裁、题材等丰富多样,主题集中,《化石吟》是一首科学抒情诗;《看云识天气》是科普说明文;《绿色蝈蝈》是观察随笔;《月亮上的足迹》是记叙文;《山市》是一篇文言文,总体上是继第三单元之后,以对自然界进行科学探索为内容组成。
《看云识天气》是一篇科普文。
作者从两个方面介绍了云和天气的关系。
课文思路清晰,层次清楚,能抓住云的特点来进行分类说明。
文章语言优美,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方法把云写的生动形象,学习本文时,应让学生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学以致用,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学情分析初一新生经过小学学习,目前,已初步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
但未能有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
所以,在新学期要促使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掌握一定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及答题的模式。
本文是一篇说明文,这是学生们进入中学以来所学的第一篇说明文,学来要有一定的困难,所以要把握住文体特点并教给学生们阅读说明文的一些浅显方法。
三、设计指导思想“整体感知,设疑导学、师生共议、授之与渔”是本课教学的指导思想。
即通过教学激发学生“自主阅读”的意趣,采取多向交流的方法,让学生各抒己见,教师相机点拨,在“读读议议”中撞击出阅读心得的火花。
注重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注重学法指导,提倡学生学习方式多样化。
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
四、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积累运用比喻句。
2、了解打比方、分类别的说明方法。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阅读现代科技文的能力和搜集筛选信息的能力。
☐过程和方法目标:学习快速阅读课文,概括课文内容要点,理清文章的思路,提高阅读现代文的能力。
☐情感态度目标: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
五、教学重难点☐1、快速阅读课文,概括课文内容要点,理清文章的思路。
(信息的筛选与提取)☐2、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修辞方法及作用)六、教学思路:新课改注重课文教学的整体性。
首先,通过听读、自读、默读等方式,整体感知课文。
其次,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通过自主学习和教师点拔,探究主要内容。
最后,通过合作探究,深入理解课文的内涵,这个作为重点安排。
七、教法、学法: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培养他们自觉地探索精神,训练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按照学生的认识规律,结合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特运用如下教法与学法来完成教学任务:1.朗读法。
本文虽是介绍科学知识的说明文,但语言生动、描摹细致、用语准确,反复诵读中体会生动说明的好处。
2.观察与联想。
本文语言生动,表述形式多种多样,作者大量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通过细致的描绘勾画出了千姿百态的云。
教学中引导学生从实践中观察和总结,激发丰富的联想,鼓励说出更有创意的理解。
3.图表概括法。
课文主体部分重点介绍怎样看云识天气,这部分涉及的云层、光彩种类繁多,变化复杂,可引导学生通过列图表,使之结构层次清楚,内容明确。
八、教学过程:1、检查预习峰峦预兆轻盈均匀崩塌弥漫征兆一霎间【设计意图】学习字词是学习语文的基础,这是教学中必备的环节,不能丢弃;通过校正字的读音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从而培养学生预习的习惯。
2、说明文知识小解(一)、定义:以说明的表达方式为主,向人们介绍事物或事理的文章。
(二)、说明文的特点:议论文以理服人,哲理性是它的主要特点;记叙文以情感人,形象性是它的主要特点;说明文以知识喻人,知识性是它的主要特点。
(三)、说明文的分类(1)、以说明对象为标准可划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
(2)、以表达方式为标准可划分为平实性说明文和文艺性说明文。
(四)、说明的顺序一般有三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可以综合运用。
(1).时间顺序时间顺序是按事物发生发展的过程说明事物的。
介绍事物发展变化过程的说明文常使用这种顺序。
一般以时间先后及发展阶段为序进行说明,比如写生物以繁殖生长过程为序,写事物以形成演变过程为序等。
(2).空间顺序空间顺序是按事物的方位为序说明事物的。
说明形状和构造的实物说明文常使用这种顺序。
—是按实物的空间位置或构成部分,按上下左右、前后内外、东西南北等次序,根据情况灵活安排。
(3).逻辑顺序逻辑顺序是按照事理的关系来安排先后顺序的,这样安排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
介绍比较复杂的事物和现象,以及介绍事理的说明文往往使用这种顺序。
一般按由浅人深、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由简单到复杂、由主要到次要的顺序进行说明。
(五)、说明方法:说明的方法常见的有六种: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列数字。
(1)举例子。
举出实际事例来说明事物,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以便读者理解,这种说明方法叫举例法。
作用:举事例的说明方法和议论文中的例证法,都可以起到使内容具体、加强说服力的作用。
(2)分类别。
将被说明的对象,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成不同的类别,一类一类地加以说明,这种说明方法,叫分类别。
分类别是将复杂的事物说清楚的重要方法。
(3)列数据。
为了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还可以采用列数据的方法,以便读者理解。
(4)作比较。
说明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已经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较,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
事物的特征也往往在比较中显现出来。
(5)画图表。
为了把复杂的事物说清楚,还可以采用图表法,来弥补单用文字表达的缺欠,对有些事物解说更直接、更具体。
(6)下定义。
用简明的语言对某一概念的本质特征作规定性的说明叫下定义。
下定义能准确揭示事物的本质,是科技说明文常用的方法。
(7)打比方。
是通过比喻的修辞方法来说明事物特征的一种方法。
增强说明事物的形象性和生动性。
(也就是说明文中的比喻句)【设计意图】:这篇课文是学生们进入中学学习的第一篇说明文,因而在教学中教给学生一些说明文的文体知识是非常必要的,这个教学环节的设计为学生们今后学习说明文奠定了基础。
3、创设情景,导入课文:1805年深秋拿破仑同荷兰作战,荷兰人决堤放水阻住拿破仑军队前进的步伐。
正当拿破仑下令撤退时,一位士兵报告:天将变寒,可以踏冰而过,因为河岸到处是蜘蛛忙于织蛛网的情景。
后来拿破仑依此攻破荷兰首都。
这位士兵就是根据自然现象蜘蛛织蛛网来预测天气的状况的。
除此以外,我们还知道哪些自然现象能预测天气情况?是的我们还可以根据云来预测天气状况,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课文《看云识天气》,看一看,如何根据云来推测天气的阴晴雨雪。
【设计意图】:通过讲述一个有关拿破仑作战时的一个小故事,来引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
然后提问学生“还知道哪些自然现象能预测天气情况?”这一问题导入课文,这样做直接,针对性强,同时促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4、听读课文【设计意图】:通过听读课文,整体上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学生边听边观看视频,能更直观的了解云的变化与天气的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文章内容。
5、整体感知:(1)、文中哪句话阐明了云和天气的密切关系,即找出全文中心句?如何理解这句话?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明确:"招牌"一词,本义指商业人员用来标志商品,招揽顾客的广告牌,用在这里形象地说明了云和天气的紧密关系。
(2)、你能迅速判断文中哪些段落在具体地介绍根据云的形态和光彩来预测天气情况吗?明确:2--6自然段(方法提示:学习说明文要注意那些概括性强的段落、句子,这种句子在段首。
根据这些关键性的句段,就能迅速把握全文。
)(3)根据以上两题,理清课文的结构:思考本文采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第一部分(第1段):指出云和天气的密切关系,说明看可以看云识天气。
第二部分(第2-6段):具体介绍云的形态变化,云上的光彩现象同天气的关系,从而说明怎样看云识天气。
第三部分(第7段):说明看云识天气的意义、方法和局限性。
本文的说明顺序是:总分总的逻辑顺序。
【设计意图】:在语文教学中整体感知具有的重要作用。
通过整体感知就是要学生先从整体上了解课文内容,这也是加深对课文认知并进一步理解的必要一步。
在整体阅读时,理清文章的结构,明确说明顺序——逻辑顺序。
6、重点研讨:(1)、自读3--6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用简洁的语言概括3—6自然段的内容,体会语段中清晰的思路是通过什么说明方法表现出来的?完成下表。
明确:3—6段主要介绍了云和光彩的名称,以及它们对天气变化的影响。
这几段主要运用了分类别的说明方法。
分类说明法是把事物按照一定的标准分成若干类别,一类一类加以说明的方法。
这种分类说明不仅能够把不同事物的不同特征说得更明白,而且会使说明的条理更清楚。
【设计意图】:设置以上问题目的是研讨本文的重点段落,使学生能够找出相关部分,筛选相关信息,提取有效信息,概括实用信息。
学习并掌握分类别这种说明方法以及作用。
(2)运用了分类别这种说明方法把云分成了薄云和厚云两种,薄云又可以分成卷云、卷积云、积云、高积云四种,厚云又可以分成卷层云,高层云,雨层云和积雨云四种,同学们从文字上已经认识了它们,但不知道同学们能否看图片一眼认出它们呢?【设计意图】:设置这一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也就是学生能够认识天上的云,能够做到“看云识天气”,从而服务于现实生活。
7、小试身手请大家任选一种云或光彩,以第一人称的方式对它作自我介绍。
介绍要求:Ⅰ、充分利用描写云彩的语言材料;Ⅱ、让别人明白你将会带来怎样的天气。
示例:"Hai!大家好,我叫卷云,我常丝丝缕缕地飘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
别看我身子很单薄,可我最轻盈,站得也最高,阳光可以透过我照到地面。
我很受欢迎,因为我会给大家带来晴朗的天气。
"【设计意图】:教师的示例更加符合说话的情景,在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之后,激发了学生创造性的思维,将课文内容与说话训练有机结合。
8、品味欣赏揣摩赏析本文在语言上很有特色:美,对很难描摹的云彩作了生动形象的说明。
语言之美,有的是运用了某种或多种修辞,有的是使用某种句式,有的则是选取了优美准确传神的词语。
下面请大家用“美在……,因为……”的句式,只就文中的某一比喻句(在说明文中称为“打比方”)进行赏析。
也可以不用此句式,自己随便说。
如:本文的语言美在“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有的像鱼鳞,一片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有的像羊群,来来去去;有的像一床大棉被,严严实实地盖住了天空;还有的像峰峦,像河流,像雄狮,像奔马……”因为它运用了八个比喻,准确生动、形象具体地描绘了天上的云"姿态万千"的动态特点。
【模式套路】☐打比方: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化抽象为具体,使人易于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