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生成充满灵性的作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话”生成充满灵性的作文
——对话式作文教学实践的探索
【摘要】对话作文实施策略:“对话”架心桥,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把握对话契机,促进个性和谐共存;二度开发“教材”,拓宽对话内容,作文课堂如注入一泓活水;构筑多样性评价的对话平台,让作文充满灵性。

对话是动态生成性的,不能只注意对话语言的合理性,准确性,条理性,更应关注情感的流露,作文的灵性才可能展现。

关注心灵的“对话”,让孩子敢于做梦,乐于做梦,学会做梦,“我手写我心”,用自己的笔展示原生态的自我,让作文成为灵性充盈的生命话语!
【关键词】对话作文灵性
“对话理论”强调对话双方的“平等意识”。

郑国民在《对话理论与语文教育》中说,“在对话者的视野中,自我与世界处于平等的关系之中,承认对话双方的主体意义和价值并保持平等状态”,认为对话“双方互为主体”,教师与学生是“伙伴”关系,“在以互相关联而又自主、独立、富有意义的对话的基础上,通过双方的创造达成各自的完善和满足.”,“正是在这具有生成性的开放空间中,个体才有可能不断展示自我、丰富自我、发展自我、超越自我。

”只有建立在这种充满着真诚和爱、信任与希望、创新与追求的具有批判意识的平等对话平台上的作文教学,才能使学生感受到作文的过程是“展示其独立的意义和价值”的过程;是生命个体自我完善的过程。

让学生自觉地去关注自我、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在不断地沟通交流中实现自我价值的升华;使作文成为学生生命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变“要我写”为“我要写”。

一、“对话”架心桥,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
大思想教育家卢梭说过:“教育要回归自然”。

《标准》强调:写自己想说的话,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

这一切昭示我们,作文教学要让学生展生命的原生态,鼓励学生大胆地、有个性地说、写,悟出生命的真实,写出生命的本真。

因此我们的课堂应还生命以本色,将作文过程置于个体现实的生命事件中寻觅、体悟、创造,让整个课堂成为和谐开放的生态系统。

1、师生关系的平衡
教师和学生是两个平等的生态要素,只有这两个要素相互平衡、生态互动、和谐共处,课堂才能成为师生思想自由交锋的伊甸园,学生心灵的思绪才能高高飞扬。

过去,教师习惯于发号施令,这种“你应该怎么怎么写,不应该怎么写”的指导方式,很难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

因此,教师要以和学生平等的姿态参与到习作过程中来,有意识地与学生自由对话,快乐着学生的快乐,忧虑着学生的忧虑。

2、尊重学生认知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识实际,对教材进行有效地开发,创造性地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使学生的兴趣一直高涨。

当他们内心获得了被肯定的精神交流的快感时,对话的信心就如泉般涌现,写作就水到渠成了。

二、把握对话契机,促进个性和谐共存
“和谐”是生态系统最大的特点,当前我们的作文教学缺乏活力最明显的标志是缺乏个性及个性之间的和谐。

《语文课程标准》:“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


因此教师要运用教学智慧,依据具体的情境,在开放的、动态的“对话”过程中,灵活抓住课堂生成的契机,循循善诱地点拨。

“点”在关键处,“立片言以居要”。

“拨”在疑难处,在学生思维受阻处,指明方向。

学生在“写什么、怎么写”全过程中,享有充分的自主权,意识
有所凸现,个性得以弘扬,创新不断涌动。

1、活动体验时互动对话,情动而辞发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习作中“写自己想说的话”、“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只有对生活深刻的体验,才能“情动而辞发”,写出真情实感的习作。

因此,要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在活动中生成灵感。

引导学生从最真的心灵体验出发,给表达一个自由的空间。

活动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自然伴随着对话。

对话是随意的,是真实的,是自由的,是开放的,是多维的,学生在有意识或无意识中获得了个性体验。

这个对话过程也是学生发现与探究的过程。

学生对某一事物或现象的认识,除了自己的灵感之外,多来自于他们之间的互动,通过你说我说,你问我答,你做我想,全方位的参与,深入地认识事物的现象与本质。

情景再现:《农贸市场》片段
师:假如你是市场营销处的,你看了刚才几个小贩的吆喝买卖,你准备招聘哪一位?
生:我准备招那位卖肉的,因为你看他捋起袖子,拿起菜刀,对准那块肉,“嚓、嚓”几下,然后随手往称上一扔,眼睛看都没看一眼,就大声吆喝起来。

说明他动作非常熟练。

师:你观察非常仔细!你平时去买过肉吗?
生:买过。

市场里买肉的叔叔手感就是这样特别好,有一次,我和妈妈买肉,
他切好肉手中一掂就说是2斤三两,当时我还不信呢,当场称了一下,结果分毫不差。

惊得我都呆住了。

生:我准备招那位卖青菜的,因为她就说了一句话:“这是俺自家种的!”(生笑)而且表情那么地腼腆,说明她是个老实本分的生意人。

再说,刚才我看到她就只顾低头在理莱,这是无声胜有声!
师:你们家种过菜吗?
生:我们现在也种,有时吃不完了,妈妈就拿到市场去卖。

不过妈妈很怕难为情,不像经常做生意的人那样大声吆喝,但是有很多人总会不由自主地围上来。

“情动而辞发”,在写作前让他们有看、有听、有说、有演还有写,淋漓尽致地表达所见、所闻、所感。

于是,在课堂上我听到了妙趣横生的童言稚语;听到了让人忍俊不禁的市场俚语;听到了学生真切的内心感悟……
2、打开思路时巧妙对话,激活封存的记忆
习作中的材料就是“闸”,抓住适当的时机,取适当的方向和角度打开它,学生习作时就会文思泉涌,汩汩流出。

相反,再真的情感也会被压抑;再高的写作技巧也得不到施展,再强的写作才能也会被湮没。

情景再现:《这件事——》片段:
师:谁是班级的有心人,对班级中的事情了如指掌,我们请他来说说我们班最近发生了哪些事?同学们可以看一下我们的教室。

(安静了3秒钟,顿时小手如林)生(激动的):就是这个饮水机,我们桶里的水还没喝完,有时甚至还剩下小半桶,可是那些换水的人就都换走了。

生(不约而同激动起来):是呀,是呀。

我们阻止都没用。

师:说起这事,的确让人生气,为这事老师也差一点和他们吵起来呢,我让他们把桶放下,等喝完了我们自己换,可他们却说他们只负责送,一天一桶,如果桶不拿走店里就不够了。

生(七嘴八舌):那他们做什么生意呀!
这真是要我们小孩节约,大人自己却在浪费!
这样做生意太不讲诚信了!
师:这件事真是——
生:太让人愤慨!
师:还有哪些发现?
生:我想说说讲台的事。

讲台上经常堆满了本子,常常要老师提醒我们才想到整理,我觉得这样太不应该了。

(板书:太不应该!)
师:是啊,讲台上除了本子,还有许多无家可归的红领巾、绳子、橡皮……同学们有什么好的点子来解决这个困惑我们的问题吗?(板书:献一策)
师:除了班级里,在学校里,在你的家里,在你和爸妈、同学一起出去时还有哪些事情也让你记忆犹新?
生:……
本案例中,我紧紧抓住“一件事”为话题源,先说说班级里最近发生过的事情,以聊天的形式开场,为学生大胆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营造了安全、自由的氛围。

通过师生亲切自然的体态交流,敞开心扉的心灵对话,学生的切身体验和内心感受达到共鸣。

经教师相机点拨、唤醒,思路豁然开朗,内心急于倾泄心绪的写作冲动呼之欲出,学生动笔行文就成为一种自我宣泄的快乐和轻松,一种情感喷发的畅快和平衡,一种血肉生命向精神生命的转移和升华,化静为动,化无趣为有趣,促成了教学的动态生成。

三、二度开发“教材”,拓宽对话内容,作文课堂如注入一泓活水
“教材”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学生的每一次习作都是一次生命活动,而有的学生往往“身在宝山不识宝”,因此教学中我们要对“教材”进行二度开发,要善于抓住联系,引发学生已有体验与现有资源的矛盾冲突,从而激活内外两个生态系统。

教师不仅是素材性资源的载体,更是课程实施的条件性资源。

教师要意识到自己的作用,努力促成资源的生成,并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享用资源,使课堂充溢着灵性,张扬着个性。

1、与文本对话,让心灵涌动真情
在阅读过程中,我们会接触到许多形形式式的人物、动物、植物等,学生在学习了这些文章后对文中的事物获得了一定的情感体验,如果我们能及时地组织学生与教材中的资源进行对话,不仅可以让学生巩固所阅读的材料,更可以让他们的情感得以升华、延续。

(1)在意犹未尽时对话。

如学了《国旗和太阳一同升起》,学生被国旗护卫队叔叔们的严格要求深深地感动了,在深情并茂地朗读了课文后还意犹未尽,沉浸在对国旗护卫队战士的敬佩中,我趁热打铁引导学生对国旗护卫队叔叔说说心里话。

(2)、在矛盾冲突时对话。

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常会提出一些看似寻常却富思维价值的问题,教师应巧抓学生的“话把”,因势利导,引导学生写作。

如在教学《将相和》时,有学生问:“蔺相如为什么回避廉将军呢?”在他们的认识中,蔺相如职位要比廉颇高,没有必要怕廉颇,于是我接过话茬,引导学生以一个赵国人的身份写封短信来劝廉将军。

(3)、在课外延伸时对话。

学了老舍《猫》,同学们纷纷被老舍笔下的猫给逗乐了,我让学生课外找找写猫的文章,摘录写的妙的地方相互交流,然后讨论还可以从哪些角度来写写猫,再让他们自己自由拟题、自由选择材料、写作。

2、与生活对话,让题材鲜活异常
现在的学生作文中让我们感到可怕的东西太多了:学生对问题的认识是那么一针见血;学生表达的语言是那样的成人化;学生的个人观点在作文中是那么难以寻觅……
因此,让我们引领学生走进璀璨的生活世界,去看一看那些沉默的大山、澄清的池塘、广袤的田园,去看一看屋前的大樟树和路边的狗尾草。

去观察,体验,与生活对话,与生命进行对话!用“真情的眼光”去观察生活的世界,用“真情的耳朵”去聆听周围的声音,用“真情的头脑”去体味生活的哲理,用“真情的笔触”去叙写熟悉的事物,用“真情的心灵”去感悟生活的美好,真正实现“目有所视,耳有所闻,心有所感,脑有所想”,学生作文就会多一层
感悟,多一点滋味,多一些色彩。

首先,慧眼识自然。

宇宙万象是语文课程取之不尽的源泉。

小学生的心灵世界是纯洁的、充满想象和幻想的,教师要引导学生有意识、有目的地观察,大胆地与自然现象对话。

观察春天淅淅沥沥的小雨,捕捉它给大自然带来的变化;观察奇峰怪石、山川激流,体会大自然的匠心独运、巧夺天工;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和特性,领悟大自然赋予它生命的意义……心中有了奇妙无比的大自然,必定会写出文思独特之佳作。

其次,童心看社会。

历史车轮是语文课程源头活水的印迹。

长幼亲情、同学友情、人与人的交情等,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广纳信息,加强实践,增加体验。

美好的书报读了写,精彩的影视观后写,生动的叙述听了写,憾人的事件见了写,奇妙的想法想着写,好玩的活动搞了写。

久而久之,记录下生活的点滴就成了学生自觉、自由的习惯。

再次,把窗儿打开。

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心灵深处都有一个丰富多彩、玄奥莫测的世界。

课本本来应该是生活的窗户,让学生透过这个窗户看到更丰富的生活。

而现在,这个窗户是关闭的,把生活隔离在外。

教师要鼓励学生与自我进行对话,与心灵进行对话,写自己心中的话,有喜有忧,有笑有泪,实现心与心的交流,倾诉个人的生命真爱!
孩子的世界是一个充满梦幻灵性的世界。

正如一首诗所描述的那样:“有星星同他说话,天空也在他面前垂下。

”孩子是世界的主人。

他们按照自己的价值观念和游戏规则在这个世界上生活,他们有自己的欢乐和憧憬。

关注心灵的“对话”,让孩子敢于做梦,乐于做梦,学会做梦,“我手写我心”,用自己的笔展示原生态的自我,个性得到生动、活泼、完美的发展。

这样的作文应该才是灵性充盈的生命话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