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资料地质解释 第1课 概述 [兼容模式]

合集下载

地震资料解释 第一章

地震资料解释 第一章

第一章 时间剖面的一般特征和解释
变密度显示: 辉光管代替检流计 代替检流计, 变密度显示 : 用 辉光管 代替检流计 , 随模拟地震信 号的变化产生强弱不同的光线。 号的变化产生强弱不同的光线。强振幅信号光线密度 色深;弱振幅信号光线密度小,色浅,称为“ 大,色深;弱振幅信号光线密度小,色浅,称为“变 密度” 密度”。 变密度不如变面积显示的剖面反射层次清晰, 变密度不如变面积显示的剖面反射层次清晰,难以仔 细对比。变面积和变密度能直观地反映界面形态变化。 细对比。变面积和变密度能直观地反映界面形态变化。 波形加变面积迭合显示:反射层突出,波谷处是空白, 波形加变面积迭合显示:反射层突出,波谷处是空白, 便于加色对比, 便于加色对比,而且从波形线上又可以反映波的动力 学特征。 学特征。 彩显:数值大小用颜色深浅表示。如层速度曲线剖面, 彩显:数值大小用颜色深浅表示。如层速度曲线剖面, 地震波参数剖面。但一般不宜多用、费用较贵。 地震波参数剖面。但一般不宜多用、费用较贵。
第一章 时间剖面的一般特征和解释
§1 时间剖面形成过程 ① 什么是时间剖面
根据地质任务设计地震测线→数据采集(多次复盖) 根据地质任务设计地震测线 数据采集(多次复盖) 数据采集 →计算机处理 ( 动 、 静校叠加等 ) →显示成水平叠加 计算机处理( 静校叠加等) 显示成水平叠加 计算机处理 时间剖面→对倾斜界面作偏移处理可得叠加偏移剖面 时间剖面 对倾斜界面作偏移处理可得叠加偏移剖面 对绕射波,断面波等实现归位) 如下图) (对绕射波,断面波等实现归位)(如下图)。
2. 全区测线对比
解决构造层和各解释层位的全区对比问题。 解决构造层和各解释层位的全区对比问题。利用反射波的识别 标志和波的对比原则,进行对比。 标志和波的对比原则,进行对比。

地震概论第一章1

地震概论第一章1
作者:赵克常
四、古代中国的地震工程
• 在抵御地震灾害的实践中,中国人积累了许 多极为宝贵的经验,这些经验表现在工程选 址、地基、结构以及材料等许多方面,在应 急避震、易损性,以及震后重建等方面也有 不少详细的记载,这些经验直到今天仍然具 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历强震而不倒的古建筑:山西洪洞县广胜寺 飞虹塔、应县木塔、赵州桥、天津蓟县独乐 寺观音阁等等
作者:赵克常
对社会发展的贡献
• 预防与减轻自然灾害 (地震、海啸等) • 资源、能源探测
(水资源、矿藏资源、石油天然气等) • 考古 • 工程建设 • 国防安全 • 反恐
作者:赵克常
库尔斯克号沉没事件的调查
作者:赵克常
地下核爆破的侦测与监测
作者:赵克常
第二节 地震学的研究范围和主要的研究方面
作者:赵克常
地球科学
大地测量学
地球物理学
地理学
空间物理学
气象学
固体地球物理学
海洋学
地震学
学科划分简明图
火山学
地磁学
地电学
地壳构造物理学
重力测量学
地热学
作者:赵克常
地球宇宙学 地质年代学
地质学 水文学
Sections of AGU
(America Geophysical Union)
• Atmospheric Sciences • Biogeosciences • Geodesy • Geomagnetism and Paleomagnetism • Hydrology • Ocean Sciences • Planetary Sciences • Seismology • Space Physics and Aeronomy • Tectonophysics • Volcanology, Geochemistry, and Petrology

地震地质讲义1-4

地震地质讲义1-4

3、联合对比
图2-9 水平剖面
图2-10 偏移剖面
第三节 与复杂地质现象有关的异常波
一、绕射波 1.绕射波的产生
图2-11绕射波的产生
图2-12 绕射波的时距曲线
1、绕射波的主要特征
1)绕射波时距曲线是双曲线正常时差进行动校正时, 由于校正量不足,校正后的绕射波时距曲线其形状仍然是 曲线。
2)时距曲线的极小点在绕射点的正上方,射波时距 曲线的极小点总是在绕射点的正上方。绕射波时距曲线与 反射波时距曲线相切。
面深度平面图。
2-4 水平剖面上的断面波
图2-15偏移剖面上的断面波
图2-16 断层面的确定
三、 多次波
图2-17 几个重要的多次反射波类型示意图
图2-18 海底多次波引起的构造地层假象
一、地震地质解释在构造解释方面的应用
所谓地震地质解释就是依据时间剖面的波形特征 和地质规律赋予地震反射层明确的地质意义。
勘探早期地震资料解释主要以盆地构造、地层和沉 积体系解释为主,目的是确定盆地的基本形态、性质、 盆地演化历史、主要断裂、构造特征、地层展布、沉积 环境和相态分布。
勘探后期地震资料解释则以精细构造解释和储层预 测为主,目的有是确定各种隐蔽的低幅度圈闭、砂体横 向展部、油气检测和早期油气藏描述等方面的工作。
图1-14 地震子波的形成
图1-15几种子波能量分布、波形和相位的关系 最小相位子波,有时称为前载子波,能量集中在 前端;大多数脉冲地震震源产生的原始脉冲是接近最 小相位的,因此,地震子波一般是最小相位(最小延 迟)子波。 最大相位子波则能量主要集中在尾部。 零相位子波能量集中在中间,且波形对称。
第二章 地震解释基本方法
第一节 地震反射层位的地质解释

地震资料解释ppt课件

地震资料解释ppt课件
(PCA OPTIONAL)
OUTPUT : SEISMIC FACIES VOLUME
突出不连续数据
*
1600ms相干体切片
1600ms相干体切片
*
相关时窗:1500ms—2800ms
*
小断层典型剖面
横364剖面
横396剖面
从地震剖面上,北部断层断距较小,与北界断层未搭接。
*
精细构造描述技术--相干技术应用实例
立体显示
层拉平技术
瞬时振幅剖面
波阻抗剖面
吸收系数
识别火成岩
火成岩油气藏评价
*
4、砂砾岩体油气藏
地震属性分析技术
约束反演技术
立体显示技术
时频分析技术
砂砾岩体油气藏 评价
*
5、潜山油气藏
储集层特征 研究及有利 相带预测
风化壳储集层预测
潜山内幕储集层特征描述
地震反演技术
吸收系数技术
分形技术
多参数分析技术
*
6、落实圈闭
层 g1构造圈闭图
G1ab井过井地震剖面
G1a井过井地震剖面
T1
T1
T1
T1
T1


西

地震解释基本步骤
*
标定识别储层特征
X33
沙三中底
沙三上底界
夏33井单井相地震相分析
沙三下
沙三中
沙三上
双丰砂体
盘河砂体





夏33井单井相分析
平原相
前缘相
前缘相
前缘相
岩性解释
*



沙 三 下
井旁道与VSPlog 对比

地震解释1

地震解释1

非周期振动与地震记录
视振幅:质点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位移
(图1-4),振幅大小与能量有关,波动理论 证明振动能量的大小与振幅平方成正比。 视周期:两个相邻极大点或极小点之间 的时间间隔,记为T*,T*表示质点从极大点 经过极小点再回到极大点完成一次振动所 需的时间。 视频率:表示质点每秒钟内振动的次数 ,记为f*,以―Hz‖或周/秒为单位。T*与f* 互为倒数。视频率越高、波的视波长越短
在解析几何中知道,如果平面内一个动点到两个定点的距 离之和等于定长,那末,这个动点的轨迹就是一个椭圆。也就是 说,与反射波T 对应的反射点的可能位置,必然位于以Oj和SJI为 焦点,以L/2为长半轴的椭圆上。 在水平叠加时,不管界面倾角如何,动校正后的反射时间都一律 画在Oj和SJI之间中点的正下方,这在界面水平时是正确的,当反 射波是来自一段倾斜界面上的M点时,这种做法就错误地把M点画 到M‗点的位置了。
地震地质综合解释
引言 地震地质解释的基本内容:
(1)地震地质解释在构造方面的应用 (盆地与构造样式分析) (2)地震地质解释在沉积方面的应用 (地震地层与层序地层)
(3)地震地质解释开发方面的应用
(油藏描述与油气动态检测)
第一章地震资料解释基础
1.1地震波的基本特征 1.1.1 波的类型 1.1.2 地震波的特征
当对这个椭圆上的其它点(如M‘,M‘‘……) 进行计算时,虽然也能对Oj这一炮在SJI道上取到 一个振幅值,但因为M‘,M‘‘…等不是真正的反射 点,因而在各炮中就不可能找到P个同相的振幅值 ,而只能找到P个不同相的随机振幅值,其叠加的 结果应该接近于零。也就是说,对椭圆上的各点 都用真正共反射点叠加办法计算后,只可能在反 射点M(X,H)上出现大的数值。

地震地质综合解释

地震地质综合解释

地震地质综合解释论文提要1.地震地质结实的核心是什么?2.地震勘探发展的现状与前景及其制约因素3.地震地质解释的基本内容:(1)地震地质解释在构造方面的应用(盆地与构造样式分析)(2)地质地震解释在沉积方面的应用(地震地层与层序地层)(3)地震地质解释开发方面的应用(油藏描述与油气动态检测)正文一.地震资料解释基础(一)地震波的基本特征1.地震波的类型地震波可分为入射波,反射波,直达波,透射波,折射波,滑行波等几种。

如下图所示:1)反射波形成的条件:当界面波阻抗相等时只有透射波而无反射波,只有当界面波阻抗不等时才能产生反射波。

2)反射波强度:波阻抗差越大,反射系数越大,反射波能量越强;反射波的强度不仅随波阻抗差增大而增强,还随波阻抗之和的增加而减弱。

浅层反射界面与深层反射界面具有相同的波阻抗差时,深层反射界面反射系数相对变小,反射波强度减弱。

3)反射极性:当反射界面下介质波阻抗(Z2)大于入射介质波阻抗(Z1)时,R>0,反射波与入射波的相位相同,称为正极性反射;当Z2<Z1时,R<0,反射波与入射波相位相反,相位差180º,称为负极性反射。

如下图所示:2.地震波的性质1)周期性的,具脉冲性质的振动波,没有固定的频率,稳定振幅和连续振动。

2)波剖面在波动这种复杂的运动过程中,介质中无数个质点都在振动,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介质中各质点之间的振动是有相位差的,某一时刻各质点的位移是不同的,即位移μ=f(x).即同一时刻各振动质点位移所构成的图形,称为波部面或波形图。

横坐标表示质点的平衡位置,纵坐标表示给定时刻振动质点的位移量,则各点位移分布所构成的曲线就是该时刻的波形曲线或波剖面。

如下图所示:(4)振动曲线波在传播过程中,质点只是绕着平衡位置振动。

对于介质中任一固定点振动的位移цц=f(t),把这种反映一个质点在振动过程中位移随时间变化的情形,叫质点的振动图形。

地震勘探中,地震波从激发点到地面接受反射波最长时间约为5秒钟,这种延续时间短称为非周期的脉冲振动。

地震解释第1课—概述

地震解释第1课—概述
• 地震资料解释的研究对象和任务和发展 简史、学科的体系结构,地震资料解释 的基础知识,本课程的学习方法和要 求。
第二章 地震层序分析(6+4学时)
• 地震反射界面的类型和对比方法、地质 界面的类型、地震反射界面的地质成 因、各种地震反射界面的区分、地震反 射界面的年代地层学意义和地震地层单 元;地震层序划分的原则、级别、方 法。地震界面与地质界面的桥式对比方 法
空间特征
深层异常体
Inline 419
剖面特征
Trace 1038
可可以以充充分分利利 用用三三维维资资料料的的可可 视视化化优优势势和和雕雕刻刻 技技术术,,直直接接在在地地 震震数数据据体体上上雕雕刻刻 出出异异常常体体的的空空间间 分分布布形形态态和和规规 律律。。
2、全三维地震储层预测技术
2 2
(1)六十年代之前 主要采用光点地震记录仪,地震资料是一条条分
开的单道地震记录,只能记录较浅部地层的很强界面 的反射波,故地震资料解释仅能进行常规构造编图。 (2)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中期
以模拟地震记录仪为主,并采用了多次复盖观测 系统,地震资料为地震时间剖面,资料质量有了提 高,勘探深度增大,一些较弱的界面也能反映出来, 且可以获得速度信息。故除进行常规构造编图外还开 始了地质体识别及岩性识别的探讨。
1、地震资料解释几乎涉及到所有 基础地质和石油地质研究领域
• 1)地层学 • 2)构造地质学 • 3)沉积学 • 4)石油地质学
2、在油气勘探开发过程中地震资料是内容最 为丰富、综合分辨率最高的钻前原始信息源
• 地质信息可分为原始观测信息与综合分析信息,前 者为客观信息,后者受主观因素影响,同样的原始 观测信息可得出不同的综合分析结果。因此原始观 测信息是一切研究不可或缺的基础。

地震学知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地震学知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地震学知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地震学是一门研究地球上地震现象的学科,主要涉及地震的原因、分类、影响以及预防措施等方面。

地震作为一种地球自然灾害,造成了许多损失和伤害,因此对地震学的研究和了解变得尤为重要。

地震学的研究旨在揭示地震的成因和机制。

地震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的结果,产生地震的原因主要有地壳板块运动、地壳变形等。

这些能量释放会导致地球表面的震动,形成地震。

地震可按照震源的位置、震源的性质、震级的大小等不同进行分类。

常见的分类方式包括地质构造地震、火山地震、人工地震等。

不同类型的地震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和后果,因此对不同类型地震的了解对地震预防和减灾至关重要。

地震的影响范围广泛,不仅会对人类造成伤害,还会破坏建筑物、基础设施甚至整个城市。

此外,地震还会引发次生灾害,如山体滑坡、地表液化等,对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严重影响。

为了减少地震灾害带来的损失,人们需要加强地震学知识的学习和传播。

通过了解地震的原因、分类以及其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人们能够更好地预测、预防地震,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因此,深入了解和学习地震学知识对于提高地震防灾意识,增强公众的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至关重要。

在未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地震学将继续发展。

新的技术手段和方法将被应用于地震监测和预测,从而提高地震的预警能力和预测准确性。

此外,研究人员还将进一步探索地震的内部机制和能量释放规律,以便更好地理解地震的本质。

总之,地震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它的研究和应用对于预防和减少地震灾害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应该加强地震学知识的学习,增强地震防灾意识,以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同时,继续深入研究地震学,推动其发展,有助于更好地应对未来地震灾害的挑战。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文章的结构是指按照一定的逻辑和次序将文中的内容进行分组和组织的方式。

一个清晰有条理的文章结构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消化所阐述的内容。

在本篇长文中,文章的结构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 引言:- 1.1 概述:对地震学的基本定义和背景进行简要介绍,引入读者进入主题。

地震地质讲义1-2

地震地质讲义1-2
1、为什么现代科学产生在西方而不是东方? 2、为什么我国综合国力,经济总量上去了,但科学
竞争力,创新能力反而下降了? 《混沌与和谐》与“海啸”
--现实世界的创造
《悟道》
科学的认识观
什么是科学的认识观? 独立的、不献媚的、客观的、真实的反映 怎样才能形成和产生科学的认识观? 环境(学术传统)、氛围、批判、实验
混沌使我们明白,世界再不受因果关系的严格规律支配, 而受摆脱束缚的偶然性规律支配,物质甚至将失去实体, 真空充满着幽灵般短暂存在的虚粒子。
混沌把物质从决定论的枷锁中释放出来。…..世界的丰富 和美丽是由混沌现象和非混沌现象巧妙混合造成的。
2、地震勘探的历史、现状与前景及其制约因素
从世界油气勘探发展历程来看,地震解释随地震技术发 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地震构造解释阶段、地震沉 积解释阶段(包括地震地层、层序地层和地震岩性解释)及 地震地质综合解释阶段。
简而言之,地震解释是将地震信息转换成地质信息。其主要核 心就是依据地震剖面的反射特征和地震信息,应用地震勘探原 理和地质基础理论,赋予其明确的地质意义和概念模型。
成因分析
认识问题
单就信息转换而言,解释成果的正确与否,则取决于能够 建立这种转换关系的解释工作者的学识、解释技巧与解释经验。
认识论的问题
今天的科学认为 ,混沌现象无处不有 ,大至宇宙 ,小至基本 粒子 ,无不受混沌理论的支配。如天气变化会出现混沌 ,数 学、物理、化学、生物、哲学、经济学、社会学、音乐、 体育中也存在混沌现象。科学家认为 ,混沌是一种关于过 程的科学而不是关于状态的科学 ,是关于演化的科学而不 是关于存在的科学 ,它打破了不同学科之间的界线 ,是涉及 系统总体本质的一门新兴科学。
混沌迫使我们预测气象的能力受到根本限制。

地震勘探资料解释的理论基础一

地震勘探资料解释的理论基础一

地震波对比有如下四大基本原则:
1、同相性: 由于同一反射波到达相邻很近的两个检波 点的路程是很相近的,因而,同一反射波的相 同相位,在相邻地震道上的到达时间也是相近 的。因而,每道记录下来的振动图是相似的, 所以同相轴应是一条圆滑的曲线,有一定的规 律,相邻道的波形相似或渐变。(相干性)
2、振幅显著增强 由于野外采集和室内处理中, 由于野外采集和室内处理中,已 采取了许多产增强信噪比的措施, 采取了许多产增强信噪比的措施, 所以在地震剖面上, 所以在地震剖面上,反射有效波的 能量一般都大于干扰背景的能量。 能量一般都大于干扰背景的能量。 所以反射波的能量较强。 所以反射波的能量较强。
3、波形特征(动力学特征) 波形特征(动力学特征) 同一反射波在相邻的地震道上 的波形特征,主周期, 的波形特征,主周期,相位数等是 相似的。( 。(由于震源所发出的地震 相似的。(由于震源所发出的地震 子波基本相同, 子波基本相同,同一界面反射波传 播路程相近, 播路程相近,传播过和中所经受的 地层吸收等因素的影响也相近)。 地层吸收等因素的影响也相近)。
地震子波: 地震子波: 震源产生的信号传播一段时间后, 震源产生的信号传播一段时间后,波形 趋于稳定,我们称这时的地震波为地震子波。 趋于稳定,我们称这时的地震波为地震子波。 爆炸时产生的尖脉冲,在爆炸点附近的 爆炸时产生的尖脉冲, 介质中以冲击波的形式传播, 介质中以冲击波的形式传播,当传播到一的 距离后,波形逐渐稳定, 距离后,波形逐渐稳定,我们称这时的地震 波为地震子波。 波为地震子波。
在这一组靠得很近的界面中, 在这一组靠得很近的界面中 , 必有起着主要作用的 界面。那么,以某一个界面为主的一组靠得很近的界面, 界面。 那么, 以某一个界面为主的一组靠得很近的界面, 只要这些薄层的厚度和岩性一定的地段或地区是相对稳 定的, 定的 , 则来自这组界面的许多地震反射子波的相互关系 也是相对稳定的。 也是相对稳定的。 因而, 它们的迭加结果—— ——地震记录上的反射子波 因而 , 它们的迭加结果 —— 地震记录上的反射子波 其波组特征( 相位个数,哪个相位最强等) 组 , 其波组特征 ( 相位个数 , 哪个相位最强等 ) , 也一 定具有某些相对稳定的性质。 定具有某些相对稳定的性质。

地震资料解释详解课件

地震资料解释详解课件
地震资料解释详解 课件
目录
• 地震资料解释概述 • 地震资料的基础知识 • 地震资料解释的方法与技术 • 地震资料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 • 地震资料解释的挑战与未来发展 • 案例分析与实践操作
01
地震资料解释概述
定义与目的
定义
地震资料解释是对地震勘探所得的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解释和推断的过 程,目的是揭示地下岩层的结构和性质,为地质勘探和资源开发提供依据。
地震波的传播路径
地震波在地下传播时,会遇到不同介质分界面, 波的传播方向会发生反射、折射或散射。
地震波的衰减
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由于介质吸收、散射等原 因,能量会逐渐衰减。
地震波的种类与特性
体波与面波
体波在地下传播,面波则沿地表传播。体波包括纵波和横 波,面波则分为长周期和短周期两种。
反射波与折射波
总结词
基于地震地层学的原理和方法,对地震资料进行解释和分析的方法。
详细描述
地震地层学解释方法主要依据地震地层学的原理和方法,通过分析地震剖面中地层的连续性、接触关系、沉积旋 回等信息,推断地层的沉积环境、沉积相和沉积历史。这种方法在石油、天然气勘探和煤田勘探等领域应用广泛 。
地震岩性学解释方法
总结词
软件操作流程
详细介绍地震资料解释软件的操 作流程,包括数据导入、处理、 解释等方面的步骤和技巧。
软件操作演示
通过实际操作演示,展示如何使 用地震资料解释软件进行数据分 析和解释,包括界面布局、工具 使用等方面的演示。
实践操作:地震资料解释练习题
练习题目的选取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地震资料解释练习题目,包括二维和三维地震数 据,涉及不同的地质体和地质现象。
地震资料解释存在多解性,即同一组地震数据可能对应多种地质解释。

第1章 概述

第1章 概述

1898 年,维歇尔特(E.Wiechert )将粘滞阻尼引入地震仪,用大质量 的摆和弱弹簧组成拾震系统,从而可以记录较宽频带的地震信号
1905 年俄国伽利津(B, Galizin) 成功设计并制成了电流计记录式地 震仪,将机械能转换成电能,并将拾震器与电流计记录系统分开,更大 地提高了地震仪的灵敏度。 1925 年安德森(J.A.Anderson )和伍德(H.O.Wood) 制造了一种 直接光杠杆放大记录的地震仪,其拾震系统的自由周期为0.8 秒,阻尼因 数0.8, 放大倍数为2800 。安德森--伍德地震仪,1935 年被里克特 (C.F.Richter) 制定震级标准所采用,里氏震级标度迄今仍在沿用 1875年第一台近代地震仪诞生,开始有了地面震动记录。1875-1974 年的100年间,地震学家主要依靠的是模拟记录地震图。
2015-7-6
4
2015-7-6
5
2015-7-6
6
1976年唐山地震
被扭曲的铁轨
被震裂的公路
坍塌的开滦矿物局医院
2000年,台湾省南投县集集发生7.6级大地震,财产损失92亿美元。
某中学的操场,断层通过造成地表隆起
1995 日本神户地震
对地震学研究有重要影响的一些地震:
1880年横滨地震,5.8级,成立日本地震学会
2015-7-6
27
第一章 概述
2、震源物理与地震震源参数测定
震源物理是指研究地震孕育、发生的物理过程及相关物 理现象。 有限尺度震源破裂的物理过程研究是当前震源物理研究 的前沿和热点。震源破裂过程数字波形反演和成像是当前研究热
点之一。
u(t ) S(t ) * P(t ) * I(t ) —S ( t )代表震源,P(t )代表路径,I (t)代表仪器

地震资料地质解释课程

地震资料地质解释课程

地震资料地质解释课程摘要:一、地震资料地质解释课程的背景与意义1.地震资料在地质研究中的重要性2.地震资料地质解释课程的作用和目的二、地震资料地质解释课程的主要内容1.地震资料的基本原理2.地震资料的采集与处理3.地震资料的解释方法与技巧4.地震资料在地质勘探中的应用实例三、地震资料地质解释课程的学习方法与技巧1.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相结合2.培养空间想象力和地质思维能力3.掌握相关软件和工具的使用四、地震资料地质解释课程的实践应用与展望1.地震资料在矿产资源勘探中的应用2.地震资料在地震预测和防灾减灾中的应用3.地震资料地质解释课程的发展趋势与前景正文:地震资料地质解释课程是一门研究地震资料在地质勘探中的应用价值的课程,它旨在培养具备地震资料解释能力的高级地质人才。

本文将从地震资料地质解释课程的背景与意义、主要内容、学习方法与技巧以及实践应用与展望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地震资料地质解释课程的背景与意义地震资料在地质研究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通过分析地震资料,我们可以了解地下的地质结构和资源分布。

地震资料地质解释课程就是为了培养具备地震资料解释能力的高级地质人才,以满足我国地质勘探和资源开发的需求。

二、地震资料地质解释课程的主要内容地震资料地质解释课程主要包括地震资料的基本原理、地震资料的采集与处理、地震资料的解释方法与技巧以及地震资料在地质勘探中的应用实例。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掌握地震资料的基本概念、数据处理方法、地震波的传播规律以及地震资料解释的基本原理。

三、地震资料地质解释课程的学习方法与技巧要想在地震资料地质解释课程中取得好成绩,首先要将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相结合,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其次,要培养空间想象力和地质思维能力,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解释地震资料。

最后,要掌握相关软件和工具的使用,提高地震资料处理和解释的效率。

四、地震资料地质解释课程的实践应用与展望地震资料地质解释课程的实践应用广泛,不仅可以用于矿产资源勘探,还可以用于地震预测和防灾减灾等领域。

地震知识简介【免费文档】PPT课件

地震知识简介【免费文档】PPT课件
的一种量度。我国使用的是国际通用的“里氏震 级”。
什么是 烈度:地震学上用来衡量地震地面造 成的灾害影响或者破坏程度的一种量度。我
国1980年制定的烈度表分为Ⅰ~XII(1-12)级。
问:地震时,动物都会有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些异常
现象?
比较常见的有,井水陡涨陡落、变色 变味、翻花冒泡、温度升降,泉水流 量的突然变化,温泉水温的突然变化, 动物的习性异常,临震前的地声和地 光等。
_______.______.______.
背诵地震谚语:
• 小的闹,大的到,地震一多要报告。 • 先听响,后地动,听到响声快行动。 • 地震没地震,抬头看吊灯。 • 井水是个宝,前兆来得早。 • 电气异常,不能不防。 • 鸡也飞,狗也叫,老鼠机灵先跑掉。 • 灯影一跑,大事不好。 • 房倒树不倒,有树不用跑。 • 地光闪,八成险。 • 上下颠一颠,来回晃半天。 • (房子)酥在颠劲上,倒在晃劲上 • 慢慢晃,慢慢摇,九十里外等着瞧。 • 地震后,雨中行,抬头要看泥石流。 • 破坏往哪找,抬头看房角。
• 1.地震按发生的原因可以分为三种类 型: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地震波是地震发生时产生的波动,分______ 和______两种.______比______传播速度快. 3.火山是堆积山的一种类型,由地壳内部岩浆 喷出堆积而成的山体.分____火山,____火 山,____火山三种. 4.火山喷发出来的物质.按物理性质分为
4、 积极互救: 听仔细:要注意倾听被困人员的呼喊、呻
吟、敲击声。
挖的准:要大致确定位置后再抢救,不乱挖。 救得法:先头部、后身体,不强拉硬拖。
1震中距越大,说明该地点与震中的距离越远,所以,震中距 大的地方比震中距小的地方所受的破坏就一定小。(对 错) 2世界上记录到的最大地震是1960年5月22日发生的智 利地震(对 错) 3我过地震较多的省 自治区 直辖市依是台湾 西藏 新疆 四川(对 错) 4我天然地震中,占地震总数90%的地震以上的地震是构 造地震。(对 错) 5某地建房,看见地震台内有很多空地,就可以强行征用过 来使用(对错) 6地光是地壳内喷溢出的气体,强化了低空静电场所致,其 开头有带状 片状 球状 柱状等,颜色已蓝 黄 白居多。(对 错) 7地震应急主要是指在破坏性地震即将发生前和发生后 的短时间内应当采取的各种紧急防灾和抢救措施,它包 括在平时制定地震应急预案以及临震应急和震后应急3 方面(对 错)

地震资料解释 1绪论

地震资料解释 1绪论

地震地质综合解释对地震解释人员提出 了更高的要求。Lafehr等在《地球物理综合 解释》一文中指出:“一个成熟的解释人员, 不仅要在熟悉野外资料采集、处理方面是个 奇才,而切要通盘了解地质过程,以及了解 地质现象如何影响地震资料。”要做到这一 点,必须提高解释人员的综合素质。
要求地震解释和勘探人员不仅要熟悉地震 资料采集、处理过程,深刻理解地震勘探技 术的基本原理和各种地质现象(包括沉积的 和构造的)对地震资料的影响,同时要把研 究区作为整体来考虑,在了解地质作用的过 程的前提下,对各种地质现象进行综合的整 体成因分析。包括盆地演化史、构造变形史、 沉积充填史和综合油气评价。
开设本课程的目的在于:在介绍与解释 有关的地震基本概念的基础上,重点论述地 震资料解释在构造地质、沉积与层序、储层 预测中的基本方法和思路。强调如何提高解 释技巧,合理判别和分析各种地震信息,以 达到精确重现地下地质情况的目的。为以后 的毕业实习和将来的科研工作奠定良好的基 础。
基本要求:要理解地震地质综合解释的 基本概念和思路,掌握与地震资料解释有关 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掌握构造解释的基 本流程,学会断层、不整合面及特殊构造的 地震解释,掌握时深转换的基本方法和构造 图的编制方法,同时要求掌握地震岩性解释 的基本方法,学会地震相的分析及地震相图 的编制方法。
(5)采集、处理、解释一体化,对解释人员素质要求越 来越高。
技术发展的主要标志是:从单一的储层 构造图向三维构造模型、储层模型、油藏 预测模型发展;从单学科的独立研究向多 学科的相互渗透、取长补短、综合分析研 究方向发展;从定性、半定量的描述走向 完全定量的预测与描述;从定性的综合评 价结果走向三维油藏建模,为油藏模拟提 供数学模型。
例如俄罗斯人早在1952年就试图在地震剖面 上根据振幅异常确定油水边界,圈定油田范围, 其思路与“亮点”技术完全相同。但是由于当时 使用的还是51型光点照相记录地震仪,振幅信息 尚不能真实地保持下来,因此误差很大,这一油 气检测技术不可能达到工业应用水平。

地震地质学1

地震地质学1

1、简要说明地震的几个基本要素震源:地震发生的地方,也是地震波发出的地方。

震中: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

震源深度:震中到震源的深度。

震中距:地面一点到震中的距离。

震级:地震释放能量大小的量度。

烈度:地表受到影响和破坏的程度。

地震波:地震发生在地下深处,震源地方的岩石破裂时产生的弹性波,在地球内部和地球表面传播的结果。

这种发生于震源,并向四外传播的弹性波,称为地震波。

纵波先到达地表,引起地面上下颠簸,横波其后到达使地面水平晃动。

地震时震源同时发出两种类型的地震波。

其中引起上下颠动的那种波振动比较弱,但速度比较快,称为纵波;引起晃动的那种波振动比较强,但速度比较慢,称为横波;所以人会感到先颠后晃,而且晃总比颠来得明显。

2、地震震级与地震烈度有什么区别和联系?震级和烈度是衡量地震的两把“尺子”。

震级指地震释放能量的大小;烈度是地震的破坏程度。

一次地震只能有一个震级,但烈度并不止一个,离震中近的地方烈度高,破坏大;反之烈度低,破坏小。

3、概述地震的成因类型构造地震:由于构造应力作用导致地壳构造运动致使岩层断裂和错动引起的地震;火山地震:;与火山活动有关的地震;塌陷地震:岩石在重力作用下,突然塌落、滑动、岩崩等引起的地震(表层地质作用);陨石地震:由于宇宙空间的陨石坠落时以很高的速度冲击地表造成的;人工诱发地震:水库地震、深井地震、抽水、注水、矿震、爆破、核爆;4、概述我国地震活动的主要特点在全球范围内,大地震主要集中在两大地震带上,即环太平洋地震带和欧亚地震带,我国地处欧亚板块的东南部,位于两大地震带的交汇部位,地震活动呈现频度高、强度大、分布广、震源浅的特点。

5、???论述地震活动的主要特点6、简要说明活动地块区与活动地块活动地块形成于晚第四纪(10一l2万年),被现今强烈活动的构造带所分割和围限,具有一致运动方式的地质单元。

活动地块的边界构造活动强烈,绝大多数强震都发生在边界的活动构造上。

地块边界可以与地质历史上的地质块体相一致,也可以具有新生性,与老块体边界不一致。

04地震资料解释基础-地震资料的地层岩性解释1

04地震资料解释基础-地震资料的地层岩性解释1
3.2.3、利用纵横波速度比划分岩性和检测油气
测量得出的泊松比结论: ①未固结的浅层盐水饱 和沉积物的泊松比非 常高(0.4以上); ②泊松比随孔隙度的减 小及沉积物的固结而 减小;
高 孔 隙 度 气 饱 和 砂 岩
小 孔 隙 度 固 结 沉 积 物
高 孔 隙 度 盐 水 饱 和 砂 岩
未 固 结 盐 水 饱 和 沉 积 物
3.1 地震资料的地层岩性解释概述
3.1.2 岩性解释的主要内容
地震地层学(区域地震地层学):根据地震剖面的地震特 征划分沉积层序,分析沉积岩相和沉积环境,预测盆地的 有利油气聚集带。
3.1 地震资料的地层岩性解释概述
3.1.2 岩性解释的主要内容
地震岩性学(储层地震地层学):单个反射层或一个小的反 射层组上,采用地震处理技术,提取各种地震参数(振幅、 速度、频率等)并结合地质、钻井、测井资料,研究地层的 岩性、厚度、孔隙、流体等。
3.1 地震资料的地层岩性解释概述
3.1.1 发展概况
勘探对象: 国外-稳定沉积的海相地层; 国内-陆相断陷盆地。 中国特色: 已建立了地震信息与岩相岩性的关系,在地震剖面 上识别陆相断陷盆地中的洪积锥、冲积扇、河道砂、浊 积扇、特殊岩性段等与地层圈闭有关的地质体。 在利用振幅信息(亮点、平点、暗点和AVO技术) 来检测油气,根据层速度估计砂泥岩百分比、利用VSP 资料进行岩相解释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实践和试验, 取得了很多经验和一定的地质效果。
3.2 地震波速度资料的地层岩性解释
3.2.1、地震波速度用于地层岩性解释的基础 与油气藏关系密切的岩层的速度特征 1)页岩 沉积后易于压缩,速度、密度 与深度有显著的依从关系,密度主 要与孔隙度有关,速度主要与孔 隙流体有关。 页岩的速度、密度的变化范围 很大。例如在沉积时,细粒的粘 土的含水量可达60%以上,密度 为1.7g/cm3,速度1600m/s左右。 在埋深增加且水被挤出后,含水 孔隙度可能只有百分之几,密度 2.6g/cm3,速度3700 m/s。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
Seismic interpretation
• Check line scale and orientation. • Work from the top of the section, where
clarity is usually best, towards the bottom. • Distinguish the major reflectors and
geometries of seismic sequences.
12
Seismic Interpretation
Faults displayed in 3D
3D visualization
LG8
• 二、地震资料解释技术的发展历史
地震解释的发展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五个阶段:
1、六十年代之前——简单构造解释阶段
Normal move out correction
CMP
Sound sources
Sound receivers
S1 S2 S3
R3 R2 R1
1
2
Change in lithology from mud to sand so sound is reflected back to surface
3、七十年代——地震解释的“英雄时代” 以数字地震仪为主,资料质量显著提高,并可以获得丰富
的各种参数,产生了地震地层学、岩性地震学、烃类检测技术和 储层参数估计技术。
4、八十年代——层序地层 学和储层地震学
三维地震技术,高分辨率地 震勘探技术、交互式人机联作解 释技术和地震反演技术取得重大 进展,地震与地质结合得更为紧 密,学科朝宏观和微观发展,分 别产生了层序地层学和储层地震 学,走向综合。
1979 年Dahm 和Graebner 第一 次在地震时间切片上看到了曲 流河道的高分辨率振幅影像, 展示了用地震资料水平成像术 直接显示沉积体系古地形、古 地貌特征的巨大潜力。 A.R.Brown(1981)最早提出 利用暹罗湾三维地震水平切片 进行沉积相解释的实例。
Brown(1981)
5、地震综合解释阶段(90年代以来):
断面与层面体视化
断层与层位立体显示
剖面与数据体立体显示
(2)全三维地震储层预测技术
全 三 维 地 震 属 性 解 释 流 程
(2)全三维地震储层预测技术 ——地震属性分析
河道特征标定
line327
引 自 “ ( 曾 洪 流 , 20 0 )6
Stratal Slicing Makes Seismic Imaging of Depositional Systems Easier”
• 2008年,美国石油地质学家协会( AAPG) 圣安东尼奥年会设立了地震沉积学 专场。
• 2009年,美国勘探地球物理学家协会( SEG) 北京会议设地震沉积学专场,集 中展示了中国学者的研究成果。
• 2010年底,美国沉积学会海湾地区分会( GCSSEPM) 研究年会第一次召开沉积 体系地震成像国际会议,展示了30 多篇关于地震地貌学和地震沉积学的研究 论文。
人机联作地震工作站被普遍使用,三维解释和可视化技术的应用,使地震解 释技术得到迅速发展。为满足复杂油气藏勘探的需要,人们对地球物理信息的综 合分析与解释予以了更大的关注,并提出了地震地质综合解释。当前的发展趋势 是采集、处理解释一体化、全三维解释、虚拟现实技术,使地震解释技术更加复 杂、深入、有效。更广泛地应用于油气勘探、油藏描述和油田开发过程中,也对 地震解释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地震沉积学(seismic sedimentology)
• “地震沉积学是用地震资料来研究沉积岩及其形成过程的学科(Zeng Hongliu,Hentz T F. High-frequency sequence stratigraphy from seismic sedimentology: applied to Miocene,Vermilion Block 50,Tiger Shoal area, offshore Louisiana[J]. AAPG Bulletin,2004,88 ( 2) : 153-174 )
主要采用光点地震记录仪,地震资料是一条条分开的单道地震记录,只能 记录较浅部地层的很强界面的反射波,故地震资料解释仅能进行常规构造编图。
2、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中期——构造及简单 岩性解释阶段
以模拟地震记录仪为主,并采用了多 次复盖观测系统,地震资料为地震时间剖面, 资料质量有了提高,勘探深度增大,一些较 弱的界面也能反映出来,且可以获得速度信 息。故除进行常规构造编图外还开始了地质 体识别及岩性识别的探讨。
7
Wiggle trace to CDP gather
Wiggle traces
CDP gather
Graphs of intensity of sound as received by the recorders
Graphs of intensity for one location collected into groups and shown in a sequence. 8
energy source
Bed 1
lower velocity higher velocity
Bed 2
signal receiver
There are many reflectors on a seismic section. Major changes in properties usually produce strong, continuous reflectors as shown by the arrow.
Basic procedure of Seismic Exploration
• Seismic acquisition • Seismic processing • Seismic interpretation
4
Seismic acquisition onshore
• Seismic horizons represent changes in density and allow the subsurface geology to be interpreted.
(3)多数据体综合解释及虚拟现实技术 浸入式可视化环境
The Leading Edge May 2000
Full sense interpretation
(Harding et al., 2000)
6、本世纪以来:地震地貌学和地震沉积学的提出
•(1)地震地貌学( Seismic geomorphology ):
CDP
Data for one point from different signals to different receivers
1. More time needed to reach distant receivers so the data look like a curve.
2. Correcting for normal move out restores the curve to a near horizontal display.
seismic line
10
What is a reflector?
A seismic reflector is a boundary between beds with different properties. There may be a change of lithology or fluid fill from Bed 1 to Bed 2. These property changes cause some sound waves to be reflected towards the surface.
• 2005 年地震地貌学国际会议在Houston召开,并在会后出版专集(2007)。 • London Geological Society. Seismic geomorphology,applications to
hydrocarbon exploration and production[M]∥Davies R J,Posamentier H W,Wood L J,Cartwright J A,eds. Special Publication 277,2007: 274
(2)全三维地震储层预测技术 ——地震属性三维分析
(2)全三维地震储层预测技术
(3)多数据体综合解释及虚拟现实技术
(3)多数据体综合解释及虚拟现实技术
虚拟现实可视化解释描述技术图,它能够为地学工作者提供一个“身临其境”的 工作场所,让地质、物探、测井等多学科专家以及管理者能够在相同的环境下协 同工作、集各家之长提高解释和决策水平。
Next, take all the sound traces for that one place and stack them on top of each other
Finally, place stacks for
adjacent locations side
by side to produce a
•是一种利用三维地震成像结果对现今地形和埋藏于地下的古地貌 面进行研究的实用分析技术。
• 2001 年,Posamentier提出了地震地貌学( Seismic Geomorphology) 的术 语。但w未给出定义。文中讨论了channels, levees, frontal splays, and debris flow deposits.四种具有典型地貌特征的海底扇结构单元。 Posamentier H W. Seismic geomorphology and depositional systems of deep water environments; observations from offshore Nigeria,Gulf of Mexico, and Indonesia ( abs.) [M]. AAPG Annual Convention Program,2001, 10: 16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