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概观期末考试复习指导
大学《中国文化概论》期末考试考点、重点总结
大学《中国文化概论》期末考试考点、重点总结绪论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第一节文化的概念、分类、结构与功能一、文化的含义◆“文”:各色交错的纹理◆“化”:事物动态的变化过程◆“文化”合用,见于《易贲卦》◆对文化三个层次的理解:1.涵盖人类所有文明成果的大文化观2.人类精神文化方面的创造性成果3.以文学、艺术、音乐、戏剧等为主的艺术文化◆马克思认为:1.文化是自然的人化文化的核心问题是人2.文化是人的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文化产生的基础:人与人之间的社会联系二、分类与结构(一)物质生产文化(二)制度行为文化(三)精神心理文化三、功能(一)记录功能(二)认知功能(三)传播功能:言语、文字、实物等各种传播手段(四)教化功能(五)凝聚功能:中华民族文化的凝聚功能,主要表现为伟大的爱国主义。
(六)调控功能:手段有——巫术图腾、道德宗法、法律暴力第二节中国传统文化与理想人格一、三元会通的中国文化◆由中国传统文化、马列主义文化、西方文化三元汇一二、中国传统文化的理想人格与人生境界◆中国传统文化人生理想境界论的最重要的特征是对人生的热爱◆中国传统文化人生理想境界论的突出特点是重视人生并落实于人生。
在儒家看来,人生理想境界是“与天地合其德”,核心内容是仁。
第一章中国传统社会和文化的总体概貌中国传统社会的基本特征: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和血缘宗法伦理制度第一节中国传统社会特征之一:农业自然经济◆自然经济:以自给自足为生产目的的一种经济模式,与以交换为目的,以营利为宗旨的商品经济相对立。
◆自然经济的基础和特点: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是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和社会分工不发达的产物,占统治地位的是使用价值,而不是交换价值。
◆发展:母系氏族公社时期(原始农业的开端)-------夏末至商代(由原始氏族公社变为奴隶主贵族庄园)------周代初期(土地分封制)-------秦时期封建国家形成(自然经济起决定作用)◆封建经济的基础:分散的个体生产。
中国文化概论 复习资料 期末考试 重点范围(优秀版)word资料
中国文化概论复习资料期末考试重点范围(优秀版)word资料中国文化概论一、文化中国:文”的本义是指各色交错的纹理。
《周易》:“(刚柔交错),天文也。
文明以止,人文也。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日月往来,阴阳并陈,刚柔交错成文,这就叫作“天文”。
文化教育旨在使人行当所行,止当所止,这就叫做“人文”。
治国者观察天文,用以认识自然界的变化规律,观察人文,用以教化,造就天下的人。
汉朝,“文化”一词正式出现。
刘向《说苑·指武》:“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
”——与国家军事手段相对,指国家的文教治理手段。
唐代孔颖达:“圣人观察人文,则诗书礼乐之谓。
”——文学礼仪风俗等属于上层建筑的东西。
明末清初顾炎武《日知录》:“自身而至于家国天下,制之为度数,发之为音容,莫非文也。
”——人自身的行为表现和国家的各种制度。
西方:(1)Culture——Colere——耕作土地;培养一个人的兴趣、精神和智能。
(2)1871年,英国人类学家泰勒《原始文化》——“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
”(3)1952年,文化学者克罗伯和克拉克洪对西方当时搜集到的160多个关于文化的定义做了梳理与分析——“文化的核心部分是传统的观念,尤其是他们所带来的价值。
”(4)维柯与赫尔德——文化是整体的观念得到加强,而且多元文化观开始流行。
(5)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把文化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
广义文化——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文化——专指精神文化而言,即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典章制度、政治和社会组织、风俗习惯、学术思想、宗教信仰、文学艺术等。
文化的一般特征:除了未经改造的或者人化的(自然物被人主观赋予感受和意义)自然环境外,凡人类创造出来,可以通过学习获得,可以通过各种信息媒介传承于后世的一切物质和非物质产品都是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概观》期末复习习题解答
《中国传统文化概观》期末复习习题解答复习资料二《中国传统文化概观》期末复习习题解答1.为什么说“孝”在现代社会里还有提倡的必要?答题要点:孝是儒学伦理中重要的内容,它具体规范了封建时代子女必须对父母及其他长辈履行的义务。
“孝”作为子女对父母应尽的义务,还是应该提倡的,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是如此。
“孝”作为传统美德,在维护亲情方面,有其独特的作用,是值得大力提倡的。
2.中国酒文化的特征有哪些方面?答题要点:(1)酒文化与原始宗教和政治统治结合起来。
(大型祭祀中,酒是必不可少之物,巫史接着酒劲,才敢跟神交通,也只有在酒醉迷狂之中才会发生与神交通的幻觉。
)(2)理性化特征;(3)士文化特色。
3.如何正确认识“中庸”这一哲学思想?答题要点:(1)中庸思想表现在文化上,就是文化的亲和力,能求同存异,万流并包。
5.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如何才能更好地发挥传统文化中“和”的精神?答题要点:(1)“和”是非常重要的文化基因。
特别是在民族文化融合的过程中,“和”所起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正因为有一种“和”的博大精神,所在才能对外来文化产生巨大的亲和力,才会吸收、改造其他民族文化,使之称为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的有机组成部分。
这时的“和”以显示汉文化的亲和力为主。
(2)从全球一体化格局来看,“和”已经成为世界文化交汇融通的大潮,任何一种古老的文化,想孤立于这大潮之外,已不可能,只有适应这一潮流,不断更新和改造,才会有光明的前途。
不是如何排外或媚外,而是如何更好地发挥我们文化中“和”的传统。
1.中国画的两大特色是什么?答题要点:(1)写意是中国画最主要的特色;(2)散点构图是中国画的另一特色;2.试述中国茶文化的独特特征?答题要点:(1)中国茶文化的地域特性。
从地域上讲,可以将茶归于南方亚文化圈。
南方多山,终年云雾缭绕,有所谓的“瘴气”,是茶生长的优良环境,江南水乡也因其四季分明而称为茶叶生长得天独厚的条件。
(2)茶作为一种文化现象,除具有地域特性之外,还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群体,就是文士、清客。
中国文化概观期末考试复习指导5篇
中国文化概观期末考试复习指导5篇第一篇:中国文化概观期末考试复习指导中国文化概观期末考试复习指导一、重要概念1、分封制:分封制就是以宗族血缘关系为标准、分邦建国的一种制度。
它的尺度主要是宗族血缘关系,也就是以“亲亲”作为分邦建国的基本法则。
同时,分封制也是姬姓诸侯与众多异姓邦家共处的制度,许多古老渊源的族群都在这样一种制度下得到承认和延续,最终达到融合而成为政教、文化统一的民族。
分封制是我们这个民族形成自己统一化的历史进程的制度,为后代社会许多文化现象奠基,具有特殊的历史价值。
2、轴心期:轴心期的概念由德国哲学家雅斯贝斯始创。
它指的是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之间的一个人类现象,就是在这五六百年的时期里,在印度、小亚细亚,古代伊朗、中国和古希腊,同时出现了圣贤兴起的文化现象。
具体到中国,则出现了老子、孔子、孟子、庄子等先哲。
3、射礼:射礼有几种,大射、燕射和乡射。
大射是周王和诸侯一流高级贵族与群臣举行的射礼;燕射行于大夫以上人物。
而乡射应该说是这二、重要思考题1、分封制的历史价值:分封制是中华民族形成自己统一化的历史进程中的制度,为后代社会许多文化现象奠基。
它有自身形成的特殊因果,也有特殊的历史价值。
(一)分封制激发了人群的历史创造性。
这种创造性,首先就表现在每一个国家都根据各自的情况开始了各自的历史,在这一过程中人的智慧具有浓郁地方色彩的诸子文化,而这种创造性力量的经久不衰,其原因也在于分封制的激发。
(二)分封制早就统一化的文明进程。
分封制使得不同的人群最终放弃了敌对,走向融合,孵化了一个统一的文化人群。
西周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建立,标志着一种横亘了多少世代的局部历史运动期的结束和统一的历史期的开始。
相对于此前的“族群代兴”而言,西周的分封制凝聚了各古老的人群,建立了统一的政治后,文化的统一,精神的统一才上升为历史和力量得到了激发。
同时,春秋战国时代的文化是以诸子百家为代表的,些射礼中最为普通的一种。
16春《中国文化概观》期末复习指导
16春季学期《中国文化概观》期末复习指导《中国文化概观》是山西电大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所开设的一门统设选修课程。
该课程不仅仅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同时也是一门重要的素质教育课程。
实行统一考试。
现将有关考试和期末复习的几个问题说明如下:一、课程考核有关说明部分(一)考核对象本考核说明适用于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试点”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的学生和注册学习本课程的所有学生。
(二)考核命题依据本考试说明根据《中国文化概观课程教学大纲》拟定,考试命题即以本考试说明为依据。
教材为张岱年、方克立主编的《中国文化概论》,2004年1月第2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特别说明:如果本次学员手中教材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李山编著《中国文化概观》的话,大家期末复习以本次期末辅导文本为主。
(三)考核方式采取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试相结合的方式,其中平时作业占30%,终结性考试占70%。
(四)课程综合成绩的计分方法本课程的考核采取平时作业与期末考试相结合计分的方式。
平时作业由省电大统一安排,书面四次作业挂在省电大在线教学辅导“平时作业”栏目中。
平时作业取其平均值按30%的比例计入课程总成绩,期末考试按卷面成绩的70%计入课程总成绩。
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相加为本课程考核的最后成绩,总分60分以上为及格。
(五)形考的要求、形式及手段形考所占30%的比例应包括:平时作业(18%),面授辅导到课率、上网等共(12 %)。
(六)终考的要求及形式1、考试要求考核是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也是促进学习的重要手段。
考核的命题力求全面,既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又体现教学要求的重点、体现该课程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原则。
试题中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占50%,联系事例的能力分析占50%。
考核要求的层次为:1.识记能力:记忆作者的姓名及其所处时代,作者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主要成就;2.理解能力:总体把握每个单元文选所体现的共同特点;能归纳文章的中心思想;解释疑难词语。
中国文化概论 期末复习
中国文化概论一、名词解释1、lunar calendar P9Traditional Chinese calendar , according to which a common year has 354 or 355 days in total , 12 months of 30 days or 29 days ,and a lunar leap year has 383 or 384 days in 13 months . According to changes in the position of the sun, a solar year is divided into 24 seasonal division points to facilitate farming. The year are designated by pairing items from the Heavenly Stems and Earthly Branches respectively so that 60 years from a cycle. It is said that the lunar calendar was created during the Xia Dynasty. Hence the term, Xiali, or Xia calendar.阴历,我国的传统历法,平年12个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全年354天或355天。
闰年13个月,全年383天或384天。
根据太阳的位置,人们把一个太阳年分成24个节气,便于农事。
纪年用于天干地支搭配,60年周而复始。
这种历法相传创始于夏代,所以又称夏历。
现通称阴历或农历。
2、A hundred schools of thought contend P18The Spring and Autumn and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770-221 BC) were a time of great social change, stimulating various schools of thought, such as Confucianism, Legalism, Taolism, and Mohism; and scholars wrote, lectured and debated vigorously, creating a lively academic environment later described as “a hundred schools of thought contend”.百家争鸣,春秋战国时代,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产生了各种思想流派,如儒、法、道、墨等,他们著书立说,互相论战,出现了学术上的繁荣景象,后世称为百家争鸣。
2022年《中国传统文化概观》指导复习题多选题(130道)
多项选择题1、“文”的本义是指各色穿插的纹理,其后来的引申意义有〔 ABCD 〕。
A 、引申为文字、文章B 、引申为古代的礼乐制度,在此根底上又引申为法令条文C 、引申为精神修养,在此根底上又引申为文彩D 、引申为美、善、德行之义2、我国石器文化最集中、最有代表性的区域是〔 AB 〕。
A 、黄河流域B 、长江流域C 、西南地区D 、沿海地区3、夏商周时期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标志有〔ABD 〕。
A 、制造了甲骨文与金文 B 、宗法制度和家国同构政治构造的形成 C 、诸子蜂起,百家争鸣D 、初步形成传统伦理道德思想4、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标志有〔 BCD5、秦汉时期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标志有〔 CD 〕。
A 、儒家经典的初步形成和传统伦理道德思想的进展 B 、王充著《论衡》C 、根本形成以儒家为核心的传统文化模式D 、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产生6、秦汉科技方面的主要成果有〔 ACD〕。
A 、造纸术B 、《甘石星经》C 、《氾胜之书》D 、《九章算术》7、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标志是〔 BC 〕。
A 、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产生 B 、道教的完善与佛教的传播C 、玄学的兴起D 、儒学的富强8、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成就的主要标志有〔 ABD〕。
A 、以曹操父子、建安七子为代表的建安文学B 、陶渊明为代表的田园、山水诗C 、赋与五言古诗D 、刘勰《文心雕龙》为代表的文学评论9、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成就的主要标志有〔AC 〕。
A 、刘徽的《九章算术注》B 、浑天仪、地动仪C 、贾思勰的《齐民要术》D 、《伤寒杂病论》〕。
A 、天命神权思想和阴阳五行学说的产生B 、诸子蜂起,百家争鸣C 、儒家经典的初步形成和传统伦理道德思想的进展D 、科技文化的成就出色10、魏晋南北朝时期史学成就的主要标志有〔ABD〕。
A、范晔的《后汉书》B、陈寿的《三国志》C、班固的《汉书》D、萧子显的《南齐书》11、〔CD〕属于唐代官修史书。
中国文化概论期末考试重点整理
中国文化概论填空题(30选20,20分)名词解释(6选4,20分)简答题(5选3,30分)论述题(2选1,30分)填空:1.人类文化史的四大文化系统:中华文化系统 (也称儒家文化系统)、印度文化系统 (也称印度佛教文化系统)、阿拉伯文化系统(也称伊斯兰教文化系统)、西方文化系统(也称希腊罗马文化系统或基督教文化系统)。
2.中国传统经济思想:重农抑商。
3.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秦朝。
4.战国以前,宰相制度经历了三个基本阶段:秦汉的三公制、隋唐的三省制和明清的内阁制。
5.汉代地方沿袭秦制。
在京师设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三种官职,合称“三辅”。
汉武帝时,设十三部(州)刺史,汉末刺史改称“州牧”。
6.清朝级别最高的九位封疆大臣:直隶(直隶、河南、山东)总督、两广(广东、广西)总督、两江(江苏、安徽、江西)总督、湖广(湖南、湖北)总督、闽浙总督、陕甘总督、四川总督、云贵总督、东三省总督。
7. 家庭结构派生出家族观念,大略有三:血缘观念。
——宗谱;门第观念;孝悌观念(“养”、“敬”、“无违”)。
8. 《丧服小记》:亲亲以三为五,以五为九。
9. 《尚书·尧典》“以亲九族”:上溯父亲、祖父、曾祖、高祖,下延亲子、孙、曾孙、玄孙。
10.狭义的礼指礼节或仪式。
“吉凶军宾嘉”11.东汉科举出现变革:首先是按照人口比例岁举孝廉,注意优待边郡。
其二是举孝廉开始试经,实行优胜劣汰。
“阳嘉新制”。
常科还设有“茂才”。
12.唐代科举分常科与制科两种。
常科每年举行,“春闱”与“秋卷”。
13.唐代进士及第,只是取得做官的资格,还需经过吏部的选试,合格后才授予实际的官职。
选试的内容包括“身”、“言”、“书”、“判”,四者合称“四才”。
此外还要考察“三实”:“德行”、“才用”、“劳效”。
14. 科举制度如何培养、选拨与录用人才。
中国古代经历了周代的世卿世禄制、春秋战国的军功爵制、汉代的察举制与征辟制、魏晋以来的九品中正制,以及始于隋而终于清末的科举制。
中国文化概论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中华民族十大传统美德:
1.仁爱孝悌
2.谦和好礼
3.诚信知报
4.精忠爱国
5.克己奉公
6.修己慎独
7.见利思义
8.勤俭廉正
9.笃实宽厚
10.勇毅力行
道教的历史发展:
1.东汉张陵创立了道派“五斗米道”,又称“天师道”
2.在魏晋时期有较大的发展,东晋的葛洪从神仙方术角度发展了道教,创立了道教的丹鼎一系
宋明理学:
是儒道释三大资源和传统在宋明时的新的综合,以儒学为主干,融摄佛道的智慧,建立了以理气论、心性论为中心的道德形而上学体系。将道德提高为本体,重建了人的哲学。其根本精神可以用张载的名言来表示:为生民立命,为天地立心,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中庸之道:
属于儒家的思想方法,讲究待人处世遵守常道、不偏不倚、恰到好处的把握分寸和立场。“中”是指事物的“度”,也指对待事物的态度。“庸者,用也,常也”,中庸是和谐的保证,也是实现和谐的途径。对民族精神的凝聚与扩展,统一多民族政权的维护起到重要作用。
汉字的特点:
作为表意文字的代表,形体与意义的关系十分密切
就汉字记录汉语的单位而言,汉字属于音节-语素文字
就形体特点而言,汉字是在一个二维平面上构形的
《诗经》的内容:
1.歌颂周室祖先的功德为主
2.描写古代田猎、畜牧和农业生产的情景
3.描写战争和徭役的情形
4.控诉统治者对人民的残酷剥削
5.叙述爱情和婚姻
宗法制度完整的系统:
产生:商代后期
西周建立以后,建立了一套体系完整、等级严格的宗法制度
西周宗法制的创立者是周公
西周宗法制的内容:嫡长子继承制、封邦建国制、宗庙祭祀制
春秋以后,礼崩乐坏,完整意义的宗法制度开始崩溃,但在政治领域中仍保留较大的影响
中国文化概论期末考试知识点汇总
导论一、“文化”的界定1、关于“文化”的定义【法】路易·多洛《个体文化与大众文化》【美】克虏伯,克勒克《文化——关于概念和定义的评论》又名《文化概念和定义的评论》1871——1951“所谓文化,无论是中国的或世界的、东方的或西方的,都只能是个概括的、复杂的统一体,决不是铁板一块,针插不进、水泼不进的东西。
”——周谷城《中西方文化的交流》2、“文化”的由来与内涵“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易传·贲卦·象传》“人文化成”——“以文教化”即以人伦秩序教化世人,使之自觉按规范行动。
Culture——耕种、居住、练习、注意等耕种——栽培、种植——对人的性情的陶冶和品德的教养3、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广义文化: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
☆狭义文化:专指人类的精神创造。
☆文化的结构●物态文化层:指人的物质生产活动及其产品的总和。
●制度文化层:指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建立的规范自身行为和调节相互关系的准则。
●行为文化层:由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尤其是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习惯和风俗。
它是一种以礼俗、民俗、风俗形态出现的见之于动作的行为模式。
“首先是社会的、集体的,它不是个人有意无意的创作。
即使有的原来是个人或少数人创立和发起的,但是它们也必须经过集体的同意和反复履行,才能成为民俗。
其次,跟集体性密切相关,这种现象的存在,不是个性的,而是类型的或模式的。
再次,它们在时间上是传承的,在空间上是播布的。
”——钟敬文●心态文化层:由人类在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长期茵蕴化育出来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道德情操、宗教情绪、民族性格等。
这是文化的核心部分。
社会意识社会心理社会意识形态●社会心理:指人们日常的精神状态和道德面貌。
是尚未经过理论加工和艺术升化的流行的大众心态。
●社会意识形态:指经过系统加工的社会意识。
它往往是文化专家对社会心理这一中介进行理论的归纳、逻辑整理、艺术完善,并以物化形态(如著作、艺术作品)固定下来,播之四海,传之后世。
中国文化概观复习题(1)
中国文化概观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是(D )A 先秦时期B 秦汉之际C 西汉时期D 两汉之际2、、荀子认为,矫正人性的最好手段是( A )A“礼”和“乐”B兼爱C法治D无为3、唐代寒士崛起在制度文化上的保证是( B )A 太宗对道教的崇奉B科举制的实施C 武则天的圆融三教D 韩愈的排佛4、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中国知识界对西学的态度出现差异,其中较为科学的是( B )A 以徐光启为代表的全面接受B 以方以智为代表主张以冷静的态度对待西学,吸取优点弃其伪妄C 以儒学为本兼取西学中的神学部分D 只取西学中的神学部分5、清朝后期,为了维护业已衰化的封建肌体,清王朝对外采取的政策是( D )A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B 全盘西化C 对外开放D 闭关锁国6、对于传统文化的未来,我们认为可取的科学态度应该是( B)A 像民族虚无主义者那样全面倒向西方B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传统,对待现实和未来C像民粹主义者那样,死守着传统不放D 学习西方但不脱传统底色,取狭隘的民族态度7、在先秦跟儒学一样的显学,墨家思想中最强调的一点是( D )A术B仁 D 博爱 D 兼爱8、关于我国古代的法制,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B )A 历朝统治者都建立了健全的法制B 古代中国从没有实现过法律面前人人平等C 封建法律只针对百姓而不对官吏D 封建法制是相当严密的,只是与现在相比显得落后了9、对“止于至善”,正确的理解是( C )A 在善地停止下来B 停下来即是至善C 不可能到至善之境,因此永不能停止D 到了至善之境就停止下来10、中国封建社会之所以能如此稳定地延续二千多年,与( B )的哲学思想渗入到社会各个阶层,是密切相关的。
A 天人合一B 中庸C 阴阳D 无为11、先秦文化终至统一,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 C )A 诸子学术逐渐消失B 秦始皇统一了文字C 政治上的大一统D 汉武帝独尊儒术12.、独尊儒术以后,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D )A教化论的国家B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准C礼乐文明D外法内儒13.关于教化论说法不正确的是( D )A君民同体B行动主义C行善性恶两种人性论D法家思想14、儒家经国理论的核心是(A )A 教化论B 非攻C 兼爱D 农战15、西周时期“学在官府”,“学”的主要内容是(B )A治国B礼乐C技能D诗词16、提出“性恶论”的人是( A )A荀子B孟子C孔子D韩非子17、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读书人参加人才选拔考试的制度,它从( A )开始实行。
32018《中国传统文化概观》指导复习题 判断题(110道)
判断题1、“文明”与“文化”是两个概念,既相互联系又存有区别。
(T)2、广义的“文化” 是指人类社会活动过程中所创造的一切成果,表现为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内容。
(T)3、目前学术界一般接受从物质、精神两个层面对文化分类。
(F)4、地球上的一切地形中国几乎都有,但以山岭为标志。
(F)5、宗谱,又称祠堂,是供奉祖先神主、进行祭祀活动的场所,被视为宗族的象征。
(T)6、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伏羲、炎帝和黄帝即为先秦时代的历史人物。
(F)7、法家学派的先驱为春秋时期的管仲、子产。
(T)8、作为兵学鼻祖的孙子以自然天论为前提。
(T)9、中国文化精神和中华民族精神既相互联系、内在贯通,又相互区别、各有其旨趣。
(T)10、中华民族文化是一个多元一体的有机的价值体系,是统一的中华民族的创造力的反映。
(T)11、“天人合一”源于奴隶社会的需要。
(F)12、董仲舒认为“天”的性质“与地无异”,是无意志、无目的、无人格的自然物体。
(F)13、佛、儒分歧的焦点就是生死问题,儒家重生轻死;佛家重死轻生,以神不灭论为其理论根本。
(T)14、中国传统人本主义坚持“民为贵”的民本主义精神。
(T)15、中国传统文化在人与神之间,坚持以人为本,重视现世的人伦生活,而将宗教和鬼神信仰置于其后,神本主义始终未居主导地位。
(T)16、中国文化具有贵和尚中的精神。
“中”是把众多矛盾的事物有机地统一起来,构成一个和谐的整体。
(F)17、西方文化强调通过斗争来解决矛盾,中国文化则主张通过调和来化解矛盾。
(T)18、所谓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
(T)19、董仲舒“君权神授”的理既维护了君主的权利也制约了君主的胡作非为。
(T)20、宋明理学自宋代兴起后,在政治思想领域占有统治地位,封建礼教所鼓吹的“三纲五常”成了人们的基本规范。
(T)21、道的“无”“恒”“一”“朴”是一切事物原初状态。
(T)22、儒家的“贵阴尚柔”思想反映的是女性崇拜的文化意识。
(修改版)中国文化概论 期末复习
中国文化概论一、英文名词解释1、lunar calendar P9Traditional Chinese calendar , according to which a common year has 354 or 355 days in total , 12 months of 30 days or 29 days ,and a lunar leap year has 383 or 384 days in 13 months . According to changes in the position of the sun, a solar year is divided into 24 seasonal division points to facilitate farming. The year are designated by pairing items from the Heavenly Stems and Earthly Branches respectively so that 60 years from a cycle. It is said that the lunar calendar was created during the Xia Dynasty. Hence the term, Xiali, or Xia calendar.2、campaign of”banning all schools of thought except Confucianism ”P19In the Han Dynasty, Emperor Wudi instituted the campaign of”banning all schools of thought except Confucianism ”. He ruled out various schools of thought and chose officials from those who were steeped(专心于) in Confucianism only. Consequently, Confucianism became an orthodox school that served as the ideological foundation of the feudal rule throughout the dynasties in China.3、Spring Festival P104Spring Festival, also called the Chinese New Year, is China's most important festival that falls on the 1st day of the 1st lunar month each year. Family members gather just as they do for Christmas in the West.4、The Silk Road P134The Silk Road was the main trade route running through Asia in ancient times. It started from the Weishui Valley(渭水流域) on the east and ended on the east coast of the Mediterranean(地中海), from where it led to various places around Europe. From the Western Han Dynasty on, China’s silk was exported via this route to the West, and thus a closer link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was formed and cultural exchange and friendly visits were promoted. The Silk Road introduced the soft and lustrous silk of China to countries in Central Asia, West Asia and Europe, along with the technology of silkworm raising, silk reeling, and weaving of brocade(锦缎). Through the silk trade, Chinese garment design and style had its greatest impact on the rest of the world. Conversely, garments, crafts and styles of other countries had their own profound influence on Chinese garments as well.二、中文名词解释1、百家争鸣 P18百家争鸣,春秋战国时代,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产生了各种思想流派,如儒、法、道、墨等,他们著书立说,互相论战,出现了学术上的繁荣景象,后世称为百家争鸣。
最新中国文化概观期末必备复习资料知识点复习考点归纳总结
三一文库()*电大考试*中国文化概观复习题考试考点归纳总结文化是指人类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和积累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人的生存环境,是人类的全部生活方式。
广义文化包括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等所有类型的文化。
文明是标志人类社会摆脱动物界的开化状态和进步程度的范畴,人类经过蒙昧、野蛮,才到达文明时代,所以说,它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积极成果。
中国文化是指自古至今在中国疆域内由诸多民族共同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合,又称作中华文化。
中国文化(中华文化)是以国别来区分的文化。
地理环境又称自然环境,是指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的物质基础和生存空间的自然地理系统。
自然环境给人类文化创造活动提供了特定的舞台,它是人类文化赖以产生的基石,是人类历史发生、发展的前提之一。
宗法制度是西周时期确立的以嫡长子继承制为基本特点的权力分配制度,它的根源就是原始社会末期的父系家长制。
《熹平石经》是汉灵帝熹平年间镌刻的一件含有传播目的的文字巨作。
从熹平四年开始,到光和六年完成,八年间镌刻了《周易》、《尚经》、《诗经》、《礼仪》、《春秋公羊传》、《论语》等古代经典。
从此以后经典文字的使用都以《熹平石经》为准。
作为文字规范的《熹平石经》,其传播之广泛是空前的。
甲骨文是目前所见最早的成体系的汉字。
甲指“龟甲”,骨指“兽骨”。
甲骨文就是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
甲骨文形体的主要特点是象形,与图画十分相似,简练线条描摹出的生动形象。
金文即指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又称铜器铭文。
商周时代称铜为金,故称为“金文”。
因为金文最初发现于钟鼎等器物上,所以又称作“钟鼎文”。
金文使用的时间长,地域广,所以具有多种特点。
行书是介于草书、楷书之间的字体。
接近于楷书的叫行楷,接近于草书的叫行草。
一般说行书多指行草。
行书的主要特点是:线条简洁连贯,形体活泼,姿态生动,书写便利,易于辨识,因此是日常交际中应用最广、深受人们喜爱的字体。
中国文化概论期末复习整理
中国文化导论一些基础知识简单梳理1、《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至迟在孔子出生前就编定了,编者可能是周王朝的乐官太师。
共收入诗歌305 篇,分国风、大雅和小雅、周颂鲁颂和商颂三部分。
2 、《诗经》描绘了五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周部落的历史;二是古代田猎、畜牧和农业生产的情景;三是战争和徭役的情形;四是控诉统治者对人民的残酷剥削;五是叙述爱情和婚姻。
在整体上表现了“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写实倾向,表现了干预人生,反映社会的批判意识。
3 、诗经的艺术手法分为“赋、比、兴”三类。
4 、《楚辞》是中国古代另一部诗歌总集,是汉代刘向、王逸等收集整理而编成的。
其主要作者是屈原。
5 、《离骚》长达2400多字,是屈原的代表作,是其发愤以抒情的一首政治抒情诗。
诗中大量运用美人芳草的比兴手法对后代诗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宋玉、贾谊等都继承了他的传统。
楚辞也因此成了一种源远流长的独特文体。
6 、《诗经》和《楚辞》合称为风骚,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两大源头。
7 、历史散文是指先秦的史官记录成的史书,如《左传》、《国语》、《战国策》等;8 、诸子散文,是指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诸子百家以论述为主的散文,分为战国初期的语录体、战国中叶的对话体和战国后期的专题论著三个时期。
其代表作分别是《论语》、《孟子》和《庄子》、《荀子》和《韩非子》。
9 、《论语》主要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10、《孟子》、《庄子》的内容多为论辩之辞,是争鸣风气盛行时典型的散文形式。
前者的内容以宣扬仁政为主;后者的主要内容是主张顺应自然,反对礼乐制度希望人类社会返朴归真。
11、赋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文学样式,兼有散文和韵文的性质,其主要特点是铺陈写物,不歌而诵。
以汉赋为盛。
汉赋按题材取向分为两类:一类是抒情述志的短赋;如《鹏鸟赋》、《吊屈原赋》;另一类是铺陈排比为主的“体物大赋”,这一类是汉赋的主流。
12、唐诗的发展经过了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时期,以盛唐和中唐为主。
中国文化概论期末复习提纲
中国文化概论期末复习提纲第一章1.试论述中国科举制度。
①历史发展:起始于隋,唐代发展,宋代完善,明清达到顶峰后走向衰败。
1905年清末新②政被废除。
③考试内容:隋唐主要考进士明经。
宋代主考经义策论。
明清主考八股文。
④考试目的:通过科举选拔政治人才⑤考试类别:1.童生试 2.乡试3.会试4.殿试⑥科举影响:科举制度在中国实行了整整一千三百年,对中国以至东亚、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隋唐以后中国的社会结构、政治制度、教育、人文思想,莫不受科举的影响。
⑦科举利弊:利:使社会中的平民知识者开始有了发挥自己才华的机会和有了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获得社会荣耀的出路,这样,不但刺激了社会各阶层的人敬慕知识和人才,也使得国家的管理开始进入了有序和知识化时代,中国的教育也因此而得到了刺激大发展。
弊:由于宗法教育,也就是天地君亲师的教育又造成了师门关系的盛行,科举考试有严重的师门裙带关系现象,这对于国家建设一个公正、公平和公开的社会良好制度,是不利的。
八股取士也严重压抑了思想自由。
2.如何认识丝绸之路的文化意义?丝绸之路是历史上横贯欧亚大陆的贸易交通线,在历史上促进了欧亚非各国和中国的友好往来。
中国是丝绸的故乡,在经由这条路线进行的贸易中,中国输出的商品以丝绸最具代表性。
主要作用:①商品交流:商队从中国主要运出铁器、金器、银器、镜子和其他豪华制品。
②文化交流:阿拉伯人将中国战俘沿着丝绸之路带回撒马尔罕,而这些战俘中就有长于造纸术的中国工匠。
最终造纸术就这样传播到世界各地。
13世纪时期,不少欧洲旅行者沿丝绸之路来到中国,并将这种技术带回欧洲。
③宗教交流:唐朝(7世纪)时在中国北方发现的西方传教士像东汉初期,佛教自于闻沿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南北侧之“丝绸之路”子孔道,全面传到西域各国。
3.试论述中国文化的基本功能。
①民族凝聚功能: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一个重要功能,是民族凝聚力形成并发挥作用的思想基础,也是它的思想核心。
民族凝聚力作为一种思想整合力量,作为民族文化对其全体成员的吸引力,作为统摄人心、团结族类的精神纽带,它逻辑地要以文化基本精神为思想依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文化概观期末考试复习指导一、重要概念1、分封制:分封制就是以宗族血缘关系为标准、分邦建国的一种制度。
它的尺度主要是宗族血缘关系,也就是以“亲亲”作为分邦建国的基本法则。
同时,分封制也是姬姓诸侯与众多异姓邦家共处的制度,许多古老渊源的族群都在这样一种制度下得到承认和延续,最终达到融合而成为政教、文化统一的民族。
分封制是我们这个民族形成自己统一化的历史进程的制度,为后代社会许多文化现象奠基,具有特殊的历史价值。
2、轴心期:轴心期的概念由德国哲学家雅斯贝斯始创。
它指的是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之间的一个人类现象,就是在这五六百年的时期里,在印度、小亚细亚,古代伊朗、中国和古希腊,同时出现了圣贤兴起的文化现象。
具体到中国,则出现了老子、孔子、孟子、庄子等先哲。
3、射礼:射礼有几种,大射、燕射和乡射。
大射是周王和诸侯一流高级贵族与群臣举行的射礼;燕射行于大夫以上人物。
而乡射应该说是这些射礼中最为普通的一种。
乡射礼是展示个人技能的节日,是一个选贤能的节日,更是一个展示个体心性修养与举止风度的礼式。
射礼有许多规矩,与其说是展示个人的外在武功,不如说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竞赛,所以《射义》称:“射者,仁之道也。
”除了“主皮”一项侧重在命中率外,其余都是要看一个人在射礼中的举止风范。
与其他典礼相比,射礼更侧重于个体德艺、心理的考验,是其明显的特点。
4、大蒐礼:大蒐礼是一个集体性的军事演习性质的大礼,培育着国家军事活动所需要的整体精神,也培养着古代战阵中特有的贵族作派。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大蒐礼即关涉到“戎”。
参加大蒐礼的都是周人的基本组织,也就是乡里中的国人阶层。
据《周礼》记载,乡以外的野中之人是不出战的,只交纳相关的赋税。
大蒐礼有繁多的节目,最重要的是射杀和分享猎物,有许多重要的规矩。
大蒐礼是以典礼的方式,调动、汲取应付外患的战争资源,首先是国家团结的精神资源,其次则是通过种种约束培养君子风范。
5、国人:国人,简单地说,就是“城里人”,就是住在城郭里面的人。
这是西周分封建国的结果。
这些人是封建国家国邑体系的基础,国家大事他们是应当参加的,如大的军事行动、大的典礼如“大蒐礼”之类。
春秋以前,国人大众是一个政治经济上颇能捍卫自己的社会群体;春秋以后,则变为一群被动的农民。
6、三询:三询是“国人”在邦国中的权力,即《周礼•秋官•小司寇》所记之职。
小司徒之职第一是“询国危”,国家遇到灾难的时候,要向民众征求意见;第二是“询国迁”,国家若迁都,要征求国人的意见;第三是“询立君”,特殊情况下,民众对君主的确立有参与权力。
“三询”之事在《左传》中得到直接或间接的印证。
7、无为而治:“无为”是《老子》的核心概念。
自然而然就是“无为”,“无为”地创造了一切,就是“无不为”,“道”因此是一个“无为而无不为”的大逻辑。
在文化的方略上,道家与儒家的差别,在于道家以去除人的“有为”而恢复“道”的“无为”的大境界。
道家在思想上也是一个“天人合一”的大格局,从“道法自然”出发,道家提出了“无为而治”的主张,可称为“中国古代式的自由放任主义”政治文化观。
这种观念认为,改造社会文化现状的枢纽和关键,就在于权力者以“无为”作自我限定,而将一切“为”的权利让给“民”之一边。
于是这样以来因果关系就是“我”(即“君”)的“无为”是“民”的“为”的前提。
“无为而治”的精义在于限制君王施展其无限的权力。
8、八股文:八股文是一种“代圣人立言”的文体,从《四书》出一个句子,考试者必须模仿圣人的口气,挖空心思没话找话地对其进行阐发。
其文章结构有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故名八股文。
这种文体高度讲究形式,讲究声律、对偶等。
八股文题目范围过窄、思想束缚严重,但却是明清科举考试录取与否的主要依据。
二、重要思考题1、分封制的历史价值:分封制是中华民族形成自己统一化的历史进程中的制度,为后代社会许多文化现象奠基。
它有自身形成的特殊因果,也有特殊的历史价值。
(一)分封制激发了人群的历史创造性。
这种创造性,首先就表现在每一个国家都根据各自的情况开始了各自的历史,在这一过程中人的智慧和力量得到了激发。
同时,春秋战国时代的文化是以诸子百家为代表的,具有浓郁地方色彩的诸子文化,而这种创造性力量的经久不衰,其原因也在于分封制的激发。
(二)分封制早就统一化的文明进程。
分封制使得不同的人群最终放弃了敌对,走向融合,孵化了一个统一的文化人群。
西周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建立,标志着一种横亘了多少世代的局部历史运动期的结束和统一的历史期的开始。
相对于此前的“族群代兴”而言,西周的分封制凝聚了各古老的人群,建立了统一的政治后,文化的统一,精神的统一才上升为历史的主导趋势。
2、周礼在文化形成过程中所产生的化导群伦的作用:民族形成的前提是氏族界限的消失,而界限消失的要件,是有高出于氏族界限的共同生活观念和行为准则的建立。
周礼所代表的文化系统,即是这样的标准。
到春秋时,这个文化系统“教化”人群的历史效果,已是清晰可见了。
周礼化及的人群由内而外,由近及远。
“礼不下庶人”,周礼的最低界限是“士”,所以周礼的文献从“士冠”“士昏”之礼记起。
像饮酒、习射诸礼,其范围也是在“乡”内进行。
也可以说,西周礼乐所及的直接范围,是周人的基本人群,即六乡之民,六乡之外的“野”人无由享受。
礼既不行于乡之外的野,化导范围就该是有限制的。
但问题不是这样简单。
礼乐作为一种文化,不同于一般死板的政令,而是像一个具有吸附力量的磁棒,能超越等级族群而产生引导的作用。
周礼不单“文化”着中原各国,王朝的礼乐文明对那些相对边远的邦国,同样具有化导意义。
楚国从西周中期开始,就是周王朝和中原各国的敌人。
但这并不妨碍楚国对礼乐文化的学习。
这不是说楚国在精神文化上没有自己的东西,但一个有着自己文化传统的邦国,它的上层人物并未因此而停止向中原文化学习,正说明着周代礼乐文明所具有的巨大吸引力。
吴的情况更能说明问题。
直到春秋较晚的时候,楚国一直是默默无闻的。
然而,吴公子季札到中原各国访问,却显示出良好的礼乐文化修养,这一现象只能从周礼所包含的文明价值来理解其对所有人群的感染力了。
3、“天人合一”观念在中国文化若干层面中的体现:“天人合一”是古代中国文化的一个指导原则。
它既是一种宇宙观念、政治观念,又是一种人生观、科学观。
“天人合一”的起源,根植于古老的农耕文明。
中国天气虽时好时坏,但天道不变,四季如期,加以坚韧的劳作和节俭,人们可以把握自己的生活。
中国人的宇宙观、世界观就在对天文、地理的仰观和俯察中形成了。
1、科学、自然层面。
“天人合一”的第一层次,是理性/自然的符示,也就是科技的层次。
人要在世界中生存,不同程度地把握自然就是一个先决条件。
中国人在理性/自然层面的“天人合一”的特性,在许多方面,诸如度量衡的制定和古老的中医之学,都有精彩的表现。
2、政治层面。
政治层面的“天人合一”主要表现为阴阳家的学说。
追求天文历法以指导农耕实践是自古以来的文化传统,但对兴云作雨、能旱能涝的上天的敬畏,又势必使这样的文化追求带有浓厚的神秘色彩。
阴阳家就利用了这一点,试图将君王的行为限制在天道阴阳的规矩之下。
3、哲学义理层面。
“天人合一”在哲学义理的层面,表现为儒、道两家志说。
道家“天人合一”说是“道法自然”和“无为”;儒家则表现为天道性命一义相贯。
4、儒家教化论的基本内涵:(1)首先,教化论是君民“同体主义”的观念。
《礼记》以“心”与“体”的密切关联喻示君民关系。
要求君要像看待自己一样对待民众,这是教化得以实现的基础。
同时,“心—体”关系,也明确地显示着“君”对“民”的决定作用。
“同体”之喻,以西周至春秋列国邦家政治格局为背景,君主与臣民同在一个城邦中生存,君主在德行礼仪上的表率,可以直接对民众产生影响。
(2)其次,教化论是行动主义的,要求“君”在德行上给万民作表率。
《礼记》认为君主应该“仁以表民”,也就是君主应为民在道德仁义上作表率,这是儒家教化论的关键,是儒家教化论要求于君主的最重要一义。
真能起教化作用的是君主的行为。
君主以礼自束了,百姓自然也会以礼自束。
不难看出,教化论对君主要求极高。
按照教化论的观点,君主首先应该是道德王。
在教化论的观念中,“风化”问题,是干系极大的事情,君主就是要管到社会每一个人的伦理生活,因此君主必须在家庭生活等方面做出表率,并教育民众,以摆正社会风俗。
5、黄老道术政治文化设计的要义:《老子》道家学术的后继者是黄老之学。
顾名思义,就是黄帝、老子之学。
“黄老”之称,始见于《史记》。
这派学术最早应形成于春秋战国之际的齐国,其的文献主要保存在《管子》中的《心术》上下两篇、《白心》篇和《内业》篇中。
老子文化设计的要义,在君主“无为”而民“自为”,亦即以限定君主的方式为民众的“自为”提供前提。
但是,发展到黄老之学,在限定君主方面,即在要求“最低度的政府方面”,从《老子》的立场后退了。
“无为”变成了一种君主“无为”与臣下“有为”的相对关系。
所谓君主的“无为”,只是要求君主尽量少“为”具体之事,而将具体之事交给臣下,“无为”的君主修道,并以此驾驭群臣。
从内涵上说,在《老子》“无为”强调君主对民众减少干预,而君主的少干预也就是臣下的少干预;在黄老,则变为君主少做具体事情而让大臣去做,大臣做也是对民众的干预。
从方法论上看,《老子》强调“无为”,重的是社会“自然”秩序,因而“无为”是一个禁令;在黄老,“无为”只是君主在具体事情上的“无为”,目的是更好地驾驭群臣以干预社会,因而只是一种“有为”的手段。
以上两方面的改造,实际将《老子》之学中被限定的君主和君权,又重新彰显了出来。
以此,黄老之学即具有人主“君人南面之术”的属性。
6、《管子》轻重之术的基本内涵:《管子》学派坚信“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重视财富积累对富国强兵的作用,是先秦思想家的一个共许的观点。
所不同的是,《管子》的财富观不是片面地重农,片面地强调五谷的生产,相反它强调各业的并兴。
《管子》作者所要求的国家富裕,是经济多种经营的富裕。
主张多种经济,甚至提出利用消费以增加就业,必然重视社会分工。
多样化的社会生产,又决定了《管子》学者们对私人工商业的并不排斥的基本态度。
这种与民三七分利的设想,还将国家的富强和工商业者的利益结合起来。
因此,《管子》中的富国论是一个兼顾到民间利益的“富上而足下”的“上下俱富”论。
“富民”是《管子》中一个反复谈到的难能可贵的话题,《管子》的学者特别注意到民生利益,与他们的一个基本的政治观念相关,并不是一时兴到之语。
承认民众的求富,承认民众工商业的存在,为后续的历史发展留下了活口,留下了希望,留下了真正能够否定极权制度的根芽。
轻重之术的关键是谷物和货币,谷物和货币是“轻重”之术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