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土地改革 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课《土地改革》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本单元最后一课,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权巩固的内容。新中国成立后,面临着重重困难:国民经济千疮百孔,斗争形势错综复杂。首先要做的是巩固人民政权。为巩固工农联盟,完成新民主主义遗留的任务,进行了土地改革运动。不但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也为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创造了安定的社会环境。为社会主义建设开辟了道路。在整个建国后的历史中起着牵引、铺垫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农村学生获取资料的条件不足,搜集资料较困难,因此课前准备比较重要,给学生明确分工,让学生做力所能及的调查访问,而教师要多准备一些史料及相关音像、图片资料备用。
三、教学目标
◆课标要求
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理解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的意义。
(一)知识与能力
1.通过本课学习,了解和掌握以下基础知识:土地改革的必要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土地改革的开展及基本完成,土地改革的意义。
2.在教师指导下,分析土地改革的作用,从而培养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进行观察、分析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组收集有关建国前后和现在土地改革方面的资料,整理相关信息等活动,掌握整理信息的方法。
2.通过图片、图表、历史文献等展示,再现历史情景使创造性思维得到发挥,线索更加清晰。
3.通过历史材料的分析,掌握论从史出的学习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本课学习,了解新中国土地改革的意义,认识土地改革在恢复国民经济和巩固新生政权中所起到的作用。
2.通过本课学习,认识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几千年来的土地问题才真正得到了解决。尤其是当今三农问题的逐步解决,更加热爱共产党。
3.土地改革的胜利作用与抗美援朝的胜利一样,都进一步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还为即将到来的社会主义建设准备了条件
四、重点、难点
重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
难点: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
五、教学过程
(一)检测导入:引导学生回顾第2课的相关内容。
组织学生阅读12页“课前导入框”图文,讨论回答:农民拔除原来地主所立的地界碑,意味着什么?(这片土地原先属于地主所有,现在已经归翻身农民所有了。)
除此之外,有的农民还分到了地主家的耕牛、农具和房屋等。这是怎么回事?你想知道农民分地主土地的情况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内容。
(二)揭示目标:见教学目标
(三)自主学习:出示学案
(四)合作交流: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
指导学生自学教材P12——13内容,了解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内容,为下一步探究做好准备。
教师出示《解放前旧中国的土地占有情况》表格,学生读表格,思考回答问题:
从中你能看出什么问题?
引出土地改革的历史背景及土地改革的必要性。
(1)必要性(原因)
必要性(原因):旧中国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改;新解放区3亿多人口未土改。
旧中国:引导学生回顾建国时的中国是贫困的。在欢庆胜利的时候,中国共产党人清醒地认识到,这只是中华民族复兴大业的序幕。这时的中国,是世界上最穷的国家之一。根据联合国亚太事务委员会的统计,1949年中国人均国民收入只有27美元。不仅不足印度57美元的一半,也远远低于当时整个亚洲44美元人均收入。中国近代历尽了多年的战乱,经济受到严重破坏,温饱问题亟待解决。
迫切要求:通过分析《封建土地所有制与农民土地所有制对比图例》,了解到当时中国农村的土地制度是什么?(中国封建土地剥削制度)占农村人口不到百分之十的地主、富农,占有百分之七十到百分之八十的土地。他们凭借占有的土地,残酷剥削和压迫农民。而占农村人口百分之九十的贫农、雇农和中农,却只占有百分之二十到三十的土地。他们终年辛勤劳动,受尽剥削,生活不得温饱。这种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改。毛泽东也很感慨地说:“很短的时间内,将有几万万农民从中国中部、南部和北部各省起来,其势如暴风骤雨,迅猛异常,无论什么大的力量都将压抑不住。”如果你是国家最高领导人,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呢?请简单说一说具体的做法?(土地改革……)祖祖辈辈受苦受难的贫雇农,身受几重压迫和剥削,一旦明白了“谁养活谁”的道理,埋在他们心理的深仇大恨立即迸发出来,就像暴风骤雨来临前的霹雷,惊天动地。一场反地主、要土地的斗争之火,迅速地在新解放区的大地上燃烧起来。
新解放区:根据地图,了解到这次土地改革的范围和对象。因为前几次的土地改革教材中并未介绍,所以学生容易误以为是全国性的,教师要强调此次土地改革的对象是新解放区的三亿多农民,仅限于大陆不包括台湾。在学生说完自己的想法后,教师播放视频《苏醒的土地》,观看我党如何总结过去领导土地改革的经验教训和适应建国后的新形势进行的土地改革。
(2)经过
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成为指导土地改革的基本法律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摘录内容,“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试分析此次改革的目的、内容。
(3)目的
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4)内容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土地改革,为什么把地主家的土地分给农民?
强调:土改后,土地由农民支配,可以根据自家经济情况自由买卖,仍然是私有制性质。跟我们今天的土地所有制不一样。现在我们的农民只拥有土地的使用权,所有权归国家所有。
同年冬起,全国分批进行土地改革,没收地主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同时也分给地主应得的一份,让他们自己耕种。
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也分给地主一份土地?(使地主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思考:农民除了可以得到土地之外,还可以得到什么呢?(房屋、农具、牲畜。)
学生介绍所了解的地区的土地改革,如果是农村学校,应该发挥自己的优势资源,寻找乡土素材,共同探讨本地的土地改革。
补充:西藏的民主改革。少数民族地区的改革要比其他新解放区晚,全国约有三千五百万人口的少数民族地区,中央人民政府决定根据不同情况,用更长的时间,采取适合少数民族特点和有利于民族团结的政策,来完成民主改革的任务。
民主改革前的西藏社会制度,是政教合一、僧侣贵族专政的封建农奴制度,在政教合一的社会制度下,有农奴主和农奴两个根本对立的阶级。西藏农村中,占人口不到2%的农奴主占有几乎全部的土地和农奴、奴隶,占人口不到3%的农奴主代理人,代表农奴主直接统治农奴;占人口90%以上的农奴,没有土地所有权,人身依附于农奴主,劳动收入的一半甚至70%以上被农奴主剥削去;占人口5%左右的奴隶,人身完全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