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地理 第十三章 中国的经济发展考点跟踪突破 新人教版
最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发展》(全章)PPT教学课件
种植业 林业
农业 (广义)
水果
农业(狭义)
渔业
种植业(什么是种植业?)
1.从上面的对话中,你可以看出农业的地位是:农
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
产业。
2.对比记忆: 交通运输业 工业的地位
①农业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必需的吃、穿、用等物质资料。
农 业 的 作 用
②农业还给工业生产提供大量的原材料 和消费市场。
如果在座的同学们,有亲戚在外地,平时 通过什么方式联系?
如果要见面,选择什么运输方式?在选择 运输方式时,主要考虑哪些因素?
选择运输方式要考虑的因素有哪些?
票价 贵不贵?
到 哪里去?
需要多长 时间?
货物重量?
货物材质?
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缺点
铁路运输
水路运输
管道运输
公路运输
航空运输
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比较
现代运输方式
水运
陆运
空运
运输线路
河道 航海线
铁路 公路 航空线
运输工具
船舶 海轮
火车 汽车 飞机
运价 时速 运量
最低 最慢 大
居中 居中
居中 居中
居中
最高 最快 最小
货 运
贵重或急需的货物 ——航空 (数量不大)
短途 ——公路运输
方 容易死亡、变质的
式 活物、鲜货
长途且 数量大 ——铁路专用车
选 择
畜牧业
在牧区,牧民靠放牲畜取得产品;在农耕 区,农民靠饲养牲畜来获得产品的农业生 产部门。
林业
对森林的种植、养育、保护、采伐以 及对林木产品的采集和加工的农业生 产部门。
种植业是在耕地上种植水稻、小麦、蔬菜等农作 物的生产部门。
2024年中考地理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识记材料知识点梳理
1专题三 中国地理1、我国的地理位置(1)纬度位置: 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南部位于热带(2)半球位置: 北半球、东半球(3)海陆位置: 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海陆兼备2、我国领土四至:最南端——海南省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 ;最北端——黑龙江省漠河县最北端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最西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帕米尔高原;最东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最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
3、我国领土面积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我国大陆从北到南濒临的海洋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4、我国的领海范围:从领海基线起向海上延伸12海里。
琼州海峡和渤海是我国的内海。
5、行政区划 (识记位置、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 —— 34个( 图见 八下 7、8页 )6、我国人口分布特点 —— 东多西少 (人口地理分界线 —— 黑河-腾冲线)人口问题的基本国策:计划生育7、我国民族分布特点 —— “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少数民族分布 —— 西南、西北和东北 少数民族最集中的省份 —— 云南省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8、地形(1)我国陆地地形的特点 —— 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2)我国主要地形和山脉分布(3)我国西部地形多以山地、高原、盆地为主,东部则以平原和丘陵为主。
地势总特征西高东低,呈阶三级阶梯状分布。
(4)三大阶梯的主要地形单元及分界线 (图 八上 27页 28页活动题)① 一、二阶梯的分界线是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二、三阶梯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
② 一级阶梯 —— 青藏高原 (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二级阶梯 —— 中部高原山地 (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三级阶梯 —— 东部平原丘陵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③ 地势影响: a.有利于海上水汽深入内地,形成降水b.使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东西交通c.提供丰富的水能资源12、秦岭—淮河的地理意义(1)800mm年等降水量(2)冬季0℃等温线(3)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的分界线(4)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5)南方和北方的分界线(6)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7)水田和旱地的分界(8)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13、气候(1)我国气温变化特点:除青藏高原以外,从低纬向高纬递减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特点: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降水时空分布不均)(2)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的分界线—— 400mm年等降水量线(3)影响气候分布的主要因素:①纬度因素(表现在南北方向上的不同)②海陆因素(表现为东西方向的不同)③地形因素(表现为垂直方向上不同)14、河流(1)河流的功能:供水、航运发电、灌溉、养殖、旅游、为动植物提供栖息地等(2)内流区内流河:无法汇入海洋的河流补给来源:冰雪融水补给(集中分布于我国西部内陆)外流区外流河:能汇入海洋的河流补给来源:雨水补给(集中分布于我国东部地区)(3)河流的水文特征水量、水位、流量、流速汛期与枯水期含沙量结冰期等15、长江(1)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峰,向东最终汇入东海,是我国最长、流域面积最广、水量最大的河流。
2020年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全册知识点归纳
2020年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全册知识点归纳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全册知识点归纳10.“三字经法”记忆省级行政区的简称:京津沪、黑吉辽,内蒙古、晋陕甘;青新宁、冀鲁豫,苏浙皖、湘鄂赣;川黔滇、桂粤闽,藏琼台、渝澳港。
第二节人口1.根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我国人口为13.40亿(不包括港、澳、台数据),约占世界2.我国人口的特点: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3.我国人口问题及政策:(1)人口众多,给我国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带来沉重的压力,我国把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2)近年来,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数量下降,老年人口比重不断上升。
为了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国家从2016年起全面实施一对夫妻可生育两个孩子的计划生育政策。
(注意: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后,并不是我国人口数量就开始减少了,实行计划生育,只是降低人口增长的速度。
)4.我国人口分布特点:(1)人口密度大:2010年,我国平均人口密度为143人/千米,约为世界平均人口密度的3倍多,是世界上人口密度较大的国家之一。
(2)人口分布不均,以黑河——腾冲一线为界,XXX少。
5.我国人口分布差异的原因:①天然原因:东部:耕地多,气候好,西部:高原、山地多。
干旱少雨,交通不便。
②社会经济方面原因:东部:农业发展早,工商业发展迅速,经济发达,西部:生产力水平低。
第二节人口1.我国事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有56个民族,汉族人口最多,占全国人口的92%,别的55个民族占8%,称少数民族。
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超过1600万人。
满族、回族、苗族、维吾尔族、彝族、土家族、蒙古族、藏族人口较多,都超过500万人。
(人口超过500万的有9个少数民族记忆口诀:西北蒙、回、维;东北满族乡;西南苗、彝、壮;土家、藏族广)2.我国的民族政策: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
3.我国的民族文化: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民族文化既相互交融,又多元发展,各民族在建筑、饮食、服饰、风俗、节庆、艺术、体育、宗教等方面的文化精粹,共同组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初中地理2023中考复习中国的经济发展知识点整理
中考地理《中国的经济发展》知识点一、交通运输业1.主要的现代交通运输方式: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管道运输。
2.我国主要的铁路干线(1) 我国五条主要的南北向铁路干线(五纵)京沪线、京九线、京哈—京广线、焦柳线、宝成—成昆线。
(2) 我国三条主要的东西向铁路干线(三横)京包—包兰线、陇海—兰新线、沪昆线。
3.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运距远、贵重、急需、量小的货物,适宜选择航空运输;鲜活的或易变质的货物,运距较近,多采用公路运输;大宗笨重货物,远距离运输,一般选择铁路或水路运输;石油、天然气或粉末状固体货物,选择管道运输。
二、农业分布1.农业部门:种植业、畜牧业、渔业、林业等。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2.农业地区分布(1) 我国东西部以400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为界,东部以种植业为主,西部以畜牧业为主。
(2) 我国南北方以800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为界,南方耕地类型主要是水田,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北方耕地类型主要是旱地,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
(3) 四大牧区:内蒙古牧区、新疆牧区、西藏牧区、青海牧区。
三、工业1.四大工业基地A 辽中南工业基地(重工业)B 京津唐工业基地(综合性)C 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最大综合性)D 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轻工业)2.工业分布东部沿海地区工业中心密集,集中了主要工业基地;中部地区工业中心较多;西部地区工业中心较少,分布稀疏。
总体呈现出沿海、沿江、沿铁路线分布的特点。
3.高新技术产业电子信息、生物技术、新能源和新材料等。
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依靠科技和人才,多依附于大中城市,东部地区发展速度远高于中、西部地区,集中分布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如北京中关村。
2024年中考地理复习+八年级上册知识提纲(人教版)
中国疆域1、地理位置(1)半球位置:从东、西半球来看,我国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来看,我国位于北半球。
(2)纬度位置: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南部部分地区位于热带,没有寒带。
(3)海陆位置:我国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的东部,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的西岸,海陆兼备。
2、领土四至点:(1)东至点:黑龙江省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
(经度:135°E)(2)西至点: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帕米尔高原上。
(经度:73°E)(3)北至点:黑龙江省漠河县北端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我国最北的乡——北极乡)。
(纬度:53°N)(4)南至点:海南省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我国最南的城市——三沙市)。
(纬度:4°N附近)3、面积:我国陆地领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4、国界线、海岸线:陆地国界线长2.2万多千米,大陆海岸线长1.8万多千米。
⑴陆上邻国14个。
(2)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分别是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
(3)与我国既陆上相邻,又隔海相望的国家有2个,分别是朝鲜、越南。
6、濒临的海洋:自北向南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7、岛屿和海峡:我国第一大岛是台湾岛,与大陆之间的海峡是台湾海峡;第二大岛是海南岛,与大陆之间的海峡是琼州海峡。
8、我国的三大半岛:自北向南依次是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和雷州半岛。
9、34个省级行政单位:(1)我国三级行政区划: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县(市、自治县)、乡(镇、民族乡)。
目前,我国有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10、34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的分布、简称及行政中心:(1)北回归线自西向东穿过的省是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台湾省。
(2)临海省:(自北向南):辽、冀、津、鲁、苏、沪、浙、闽、台、粤、港、澳、桂、琼(3)有陆上邻国的省:辽、吉、黑、内蒙古、甘、新、藏、云、桂(9个省)简述我国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及其优越性:(1)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属于北温带,南部少数地区位于热带,没有寒带。
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发展(复习课件)八年级地理上学期期中期末考点(人教版)
课标导航
编辑。。。
四、当堂检测
当堂检测
依靠白茶致富的浙江省安吉县,捐赠茶树苗带动四川省青川县一起脱贫致富。2018 年至今,安吉县已向青川县捐赠“白叶一号”茶树苗640多万株。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D 1.安吉县新培育的茶树苗运到青川县山区的茶园,最适宜采用的运输方式是( )
A. 铁路运输
B. 航空运输
8.长江和汉水从武汉穿城而过,下列关于长江、汉水对武汉发展的影响,说法错误的
C 是( )
A. 航运价值高,水路运输便利 B. 提供丰富的灌溉水源和饮用水
C. 提供丰富的水能资源
D. 易引发洪涝灾害
当堂检测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贫困地区老乡能不能 脱贫。读图,完成下列题目。
靠近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高科技人才集中, 资金充足,基础设施完善等
课标导航
编辑。。。
三、核心突破
核心突破
➢ 我国典型地区的农业区位条件分析
地区
农业区位条件分析
利:①平原广阔,地形平坦; ②土壤:黑土肥沃,农产品品质好; ③有灌溉水源;
东北地区 ④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夏季白昼长,
光照充足; ⑤重工业基地,为农业发展提供机械化 弊:纬度较高,热量不足,一年一熟
公路运输 水路运输 航空运输
汽车 轮船 飞机
较小 最大 最小
管道运输 管道
大
运费 较低 较高 最低 最高 较高
运速 较快 较慢 最慢 最快 快
其他(优缺点) 投资大,建设周期长
机动灵活
受自然条件限制大
受天气影响大 运量大、灵活差、管道
铺设前期投资大
考点一:交通运输业 ➢ 1.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中考地理中国的经济发展知识点总结
中考地理中国的经济开展知识点总结我国有完善的交通运输网、因地制宜的农业和不错的工业开展。
(一)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1、交通运输对地区的经济开展起着及其重要的作用,交通运输又比喻为经济开展的“先行官”。
四大米市:无锡、芜湖、九江、长沙。
以茶换马:甘肃天水2、铁路线、公路线、航线以及航空线是我国经济开展的“生命线”。
东部地区交通运输网络密度大,西部地区交通运输网络密度较小。
3、我国的铁路干线(1)东西:京包-包兰线;陇海-兰新线;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2)南北:京哈线;京哈线;京广线;京九线;焦柳线;宝成-成昆线(3)青藏铁路4、交通枢纽:北京、郑州、徐州、兰州、株洲、成都等经过的铁路线6、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贵重或者急需的货物而又数量不大的用航空运输;容易死亡或者变质的货物,多用公路;大宗笨重货物远间隔运输,一般选择铁路或者水运(二)因地制宜开展农业1、定义和分类:利用动物、植物等生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各部门,统称农业。
农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建立与开展的根底产业。
分为种植业、林业、牧业和渔业。
2、农作物包括粮食作物(水稻、小麦——南宜水稻北宜麦)、油料作物(长江油菜带、黄淮花生区两大生产区)、糖料作物(南种甘蔗北甜菜)、棉花(南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三大棉区)。
3、农业分布(1)种植业:东部半湿润和湿润和平原地区,秦岭-淮河一线以南为水田,以北是旱地。
(2)牧业:西部的高原和山地,四大牧区:牧区,牧区,青海牧区,内蒙古牧区(3)林业:东北林区和西南林区,东南部人工林区(4)渔业:东部沿海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4、因地制宜开展农业(三)工业和分布与开展1、定义和分类:工业生产主要是从自然界取得自然资源,以及对原材料(矿产品、农产品)进展加工、再加工的过程。
分为重工业和轻工业。
我们都知道的是铁路运输是我国最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
2、地位: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也是国家经济自主、政治独立、国防现代化的根本保证。
2016届中考地理考点跟踪突破训练测试卷附答案
第十四章考点跟踪突破一、选择题。
1.下列地形区属于第三级阶梯的是( )A.“鱼米之乡”B.“世界屋脊”C.“聚宝盆” D.“天府之国”2.关于秦岭—淮河一线的说法,错误的是( )A.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B.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一月份0℃等温线C.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年降水量800毫米线D.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干旱区与湿润区的分界线根据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不同,可以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据此回答3~4题。
3.四大地理区域中,7月份平均气温最低的是( )A.西北地区 B.南方地区C.北方地区 D.青藏地区4.关于该区域7月份平均气温最低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A.海拔高,气温低B.纬度高,气温低C.多阴雨天气,光照不足,气温低D.深居内陆,受海洋影响小,气温低5.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分界线主导因素是( )A.季风因素 B.地形因素C.行政因素 D.经济因素6.我国四大区域中,平均海拔最高的是( )A.北方地区 B.西北地区C.南方地区 D.青藏地区读下图,回答7~9题。
7.①②③④区域与与其他地理特征的连线,错误的是( )A.①——四季有花常见雨B.②——高寒缺氧植被稀C.③——大漠黄沙驼铃响D.④——青稞美酒锅庄舞8.印刷在50元人民币上的景观位于( )A.①地区B.②地区C.③地区D.④地区9.下列界线与图中①②两区域分界线不吻合的是( )A.南方、北方的分界线B.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C.水田、旱地的分界线D.暖温带与中温带的分界线二、综合题。
10.读“我国四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回答问题。
(1)A地区的气候为夏季________、冬季寒冷干燥的________气候。
(2)B地区的气候特征为高温多雨,其原因主要是纬度________,濒临广阔的________。
(3)C地区与其他地区相比,在降水方面最突出的特征是________,因此,________是制约本地区经济发展的主导因素。
人教版中考地理一轮复习--基础梳理--第19课时 中国的经济发展
为主的综
能源和矿产
展工业;
合性工业
资源短缺
②交通便利,水源和劳
基地
动力充足
4.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电子信息、生物工程、航天航空、新材料 主要部门
和新能源等
靠近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等高科技人才集 布局条件
中地,基础设施完善
聚集区
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
分布特点 依附于大中城市(中关村、光谷等)
③科技力量雄厚
限制因素
水源 不足
工业基地 地位
发展条件
限制因素
长江三 角洲工 业基地
①历史悠久,工业基础好;
我国最大
能源和矿
②科技力量雄厚,水陆交
的综合性
产资源短
通便利;
工业基地
缺
③水源和劳动力充足
工业基地 地位
发展条件
限制因素
珠江三 角洲工 业基地
①邻近港澳、东南亚,
以轻工业
多侨乡,可利用外资发
【归纳总结】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2. 铁路运输——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之一
中国主要铁路干线分布示意图
水稻
经济 作物
糖料 作物
甜菜(主要分布在 甘蔗(主要分布在华南地区,
黑龙江、内蒙古、 广西为最大产区)
新疆北部)
主要作物及分布
农作物类型
秦岭—淮河以北
秦岭—淮河以南
油料 花生(山东、河南 油菜(长江流域为最大
经济 作物 最多)、大豆
产区)
作物 纤维 棉花(主要分布在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
作物 新疆是我国优质长绒棉产区)
优点
缺点
适用范围
运量大,运费 水路运输
低,投资少
第十三章 中国的经济发展 历年中考测试题(附答案)
第十三章中国的经济发展(2021石家庄)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2021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按照交通运输需求量级划分为4极、8群、9组团。
按照极、群、组团之间交通联系强度,打造由主轴、走廊、通道组成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图1)。
据此完成1~2题。
图11.我国出行需求最大的区域是()A.北部地区B.东部地区C.西部地区D.中部地区2.交通需求量大的主要原因是()A.地形平坦B.河网密布C.经济发达D.人烟稀少(2021四川模拟)2019年12月,成贵高铁全线通车运营。
该铁路线被称为“世界第一条山区高速铁路”,乐山至贵阳段桥梁与隧道比重高达78.6%。
图2为成贵高铁线路示意图。
据此完成3~5题。
图23.乐山至贵阳段桥隧比重高,主要是因为沿线地区()A.平坦开阔B.雪山连绵C.湖泊众多D.地形崎岖4.与成贵高铁相连接的铁路干线是()A.湘黔线B.青藏线C.兰新线D.京广线5.成贵高铁沿线夏季易发生的地质灾害是()A.滑坡B.洪涝C.地震D.台风(2021山东)合福高铁(图3)南起福建福州,北至安徽合肥,沿途经过江西婺源、上饶等历史文化名城,福建武夷山、安徽黄山等旅游胜地。
据此完成6~8题。
图36.合福高铁开通,使得航班减少、航空票价跳水、公路客运量降低,这是因为高铁()A.较航空运输速度更快B.比公路运输更灵活C.比飞机更便捷D.比水运运费更低7.下列景点或历史文化名城与所在省区简称的对应,正确的是()A.黄山—皖B.上饶—闽C.武夷山—赣D.婺源—浙8.关于合福高铁开通产生的效益,说法不正确的是()A.方便了沿线地区居民的出行B.加速了人员、货物的流动C.促进西部大开发及经济发展D.带动沿线旅游业发展(2021青岛一模)马铃薯又名洋芋、土豆,喜冷凉、耐旱、耐瘠薄,适应性广。
读我国马铃薯优势区分布图(图4),完成9~10题。
图49.下列马铃薯优势分布区面积最小的是()A.云贵高原B.四川盆地C.华北平原D.东北平原10.黑龙江省比四川省马铃薯产量高,其有利条件是()A.河流多,水资源充足B.靠近京津,交通便利C.热量充足,利于马铃薯生长D.适合规模化、机械化生产(2021山东二模)农谚中,夏季农业生产有“龙口夺粮”之喻,农民收获时希望天晴,播种时盼望降雨。
专题12 中国的经济发展-2022年中考地理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第2期)
2022年中考地理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专题12中国的经济发展(2022·湖南邵阳)下图为我国工业中心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我国工业分布的基本格局是()A. 主要工业基地分布在中部地区B. 西部地区工业中心较多C. 中部地区工业中心较少D. 东部沿海地区工业中心密集2. 关于我国主要工业基地的叙述,正确的是()A. 临近港澳是珠江三角洲发展的有利条件B. 交通便利、矿产丰富是沿海工业基地发展的共同条件C. 长江三角洲是我国最大重工业基地D. 京广铁路连接了京津唐地区和长江三角洲地区【答案】1. D 2. A【解析】【1题详解】由图可知,我国主要的工业基地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故A错误。
西部地区交通不便、市场狭小,工业不发达,工业中心少,故B错误。
中部地区工业中心较多,故C错误。
东部沿海地区条件优越、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工业中心密集,故D正确。
根据题意,故选D。
【2题详解】关于我国主要工业基地的叙述,临近港澳是珠江三角洲发展的有利条件,故A正确。
交通便利、矿产丰富是北方地区两个工业基地发展的共同条件,南方地区的两个工业基地矿产资源缺乏,故B错误。
长江三角洲是我国最大综合性工业基地,最大的重工业基地是辽中南工业基地,故C错误。
京广铁路连接了京津唐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连接京津唐地区和长江三角洲的是京沪铁路,故D错误。
故选A。
【点睛】我国四大工业基地由北到南依次为:辽中南工业基地,京津唐工业基地,沪宁杭工业基地,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其中沪宁杭工业基地是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京津唐工业基地是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辽中南工业基地是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基地,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是以轻工业为主的工业基地。
(2022·江苏无锡)2021年4月光明日报推出《沿着高速看中国》专栏,见证建党百年中国巨大变化。
包茂高速是连接内蒙古包头和广东茂名的高速公路,途经延安、南泥湾等多个革命老区。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中国的经济发展单元内容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我国的经济发展单元内容我国的经济发展是全球关注的焦点之一。
作为世界最大的人口国家之一,我国的经济发展对全球经济格局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我国的经济发展单元内容就是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我国经济发展的历史、现状和未来走向,下面我们对这一主题进行全面评估和探讨。
一、我国的经济发展历史我国的经济发展历史悠久,自古以来就是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新我国成立后,我国经济经历了从封闭的计划经济向开放的市场经济的转变,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不断快速增长,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我国的经济结构和产业布局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从传统的农业经济向现代工业和服务业转变。
二、我国经济发展现状我国经济目前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兴起,我国经济正在加速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创新驱动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生物科技等领域成为新的增长点。
我国的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也日益凸显,东部地区经济发达,中西部地区发展相对滞后,如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成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
三、我国经济发展的未来走向展望未来,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着许多挑战和机遇。
随着人口老龄化、环境污染等问题的加剧,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着诸多压力,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成为了摆在我国经济发展面前的重要课题。
另我国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大科技创新和人力资本投入,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
个人观点和理解我国的经济发展是一个综合性、系统性的课题,需要我们全面把握其历史、现状和未来走向。
在我国的发展道路上,我们要坚持创新驱动、绿色发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要注重区域协调发展,实现全面而不平衡的发展。
这样才能使我国的经济发展更加稳健持续,惠及全体人民。
总结回顾我国的经济发展是一个复杂而又多变的过程,需要我们不断深化对其认识和理解。
通过对我国经济发展历史、现状和未来走向的全面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我国经济发展的脉搏,为我国经济的未来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2024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发展本章备课说明
本章备课说明一、本章课标要求基于《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本章课标要求如下:1.借助地图和相关资料,举例描述中国农业、工业等生产活动的分布,并用实例说明科学技术在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明中国交通运输线的分布特征,以及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2022年版课标中添加了“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教师课上可适当补充。
本章内容是在中国自然地理知识学习基础上过渡到部门地理的学习,以自然地理为基础,学习交通运输业发展、工农业的分布与发展。
结合图表和相关资料,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得出中国交通线、农业和工业的分布特点,形成从区域的视角认识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意识和习惯,培养区域认知素养;结合图文资料,学生能够归纳影响交通运输、农业和工业布局的因素,形成从地理综合的视角看待和分析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培养综合思维素养;通过设计旅游线路或规划工农业布局或通过实地考察研学、野外考察等方式,学生可以培养地理实践能力;通过学习工农业因地制宜,学生能够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人地协调观;通过学习“科学技术在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等知识,学生能够产生科学探究的兴趣与情怀,提升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二、本章教材分析“中国的经济发展”是课标要求中认识中国全貌的重要内容之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飞速发展,但与世界经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学习本章内容,旨在引导学生认识我国经济发展现状,展望经济发展前景,形成经济可持续发展观念。
本章内容共分三部分。
第一节:交通运输。
交通运输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先行官”,本节内容共有两个标题,思路也非常明确。
教材首先介绍了如何选择合理的交通运输方式,接着介绍了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
第二节:农业。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
本节共分四个标题:“农业及其重要性”“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走科技强农之路”。
中考地理总复习 考点跟踪突破 专题三 时事热点
专题三时事热点(2017·济宁)我国长征七号遥二运载火箭发射成功,搭载的货运飞船天舟一号,与我国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第一次交会对接的时间是2017年4月22日12时23分.结合下面的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1~3题。
1.“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第一次成功对接时,地球运行在哪两个节气之间(A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④、①2.此时,济宁市昼夜长短的状况是(B )A.昼短夜长B.昼长夜短C.昼夜等长D.无法判定3.地球公转使地球上产生了昼夜长短的变化,同时还产生了___________现象.(C )A.昼夜更替B.板块运动C.四季变化D.海陆变迁读我国四大卫星发射基地分布图,回答4~6题。
4.酒泉、文昌、西昌、太原四个卫星发射点所在省份的简称分别是( C )A.陇、海、川、晋B.陕、琼、川、晋C.陇、琼、川、晋D.陇、琼、滇、冀5.从北京市航天城设计完成的天舟一号运往文昌发射场应该选择哪种运输方式( B )A.公路运输B.海洋运输C.铁路运输D.航空运输6.与其他三处相比,天舟一号选择在文昌发射中心发射的原因是(D )A.风力较小B.天气晴朗C.地势平坦D.纬度较低7.下列自然资源属于非可再生的是( B )A.太阳能B.铁矿C.森林D.水8.下列行为不符合“绿色生活方式"的是( A )2016年3月22-28日是第二十九届“中国水周”,我国纪念2016年“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落实五大发展理念,推进最严格水资源管理,读漫画,回答9~10题。
9.下列对我国水资源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B )A.南方水资源丰富,北方缺乏B.我国南方城市不存在水资源供应不足的矛盾C.兴建水库可缓解水资源季节变化大的矛盾D.南水北调工程可以缓解北方严重缺水的状况10.漫画所示,实施阶梯水价的根本目的是(D )A.增加自来水公司收益B.人为抬高自来水价格C.减少社会用水需求D.增强全民节水意识2017年3月3日至8日,《航拍中国》第一季共6集将在央视纪录频道完整推出(新疆、黑龙江、江西、陕西、海南、江西篇7号晚八点播出)。
新人教版九年级地理全册知识点归纳
新人教版九年级地理全册知识点归纳第一章中国地理
- 中国地域特点:国土辽阔、地势高低起伏、地貌多样化、气
候多样
- 中国地理区划:东北、华北、华东、华南、西南、西北、港
澳台地区
- 中国的主要山脉和平原:祁连山、昆仑山、天山、长江平原、辽河平原
- 中国的主要河流: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
- 中国的主要湖泊:鄱阳湖、洞庭湖、太湖、青海湖
- 中国的主要岛屿:台湾、海南岛
第二章自然资源的利用
- 土地资源:农田、林地、建设用地
- 水资源:江河湖泊、地下水
- 矿产资源:煤炭、石油、天然气、铁矿石、铜、铝
- 能源资源:化石能源、水能、风能、太阳能
- 生物资源:农作物、畜牧业、渔业、林业
- 空气质量问题及治理
第三章人口与城市
- 人口的分布和迁移:人口集中地带、东部沿海地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
- 人口变化的原因:出生率、死亡率、迁移率
- 城市的特征:人口密集、功能多样、交通便利、经济繁荣
- 城市化的影响:人口聚集、资源消耗、环境压力
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
- 中国的经济区划:东部沿海地区、东北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
- 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地理条件、交通条件、自然资源
- 东部沿海地区的发展特点:经济发达、外贸兴旺、产业多样化
- 西部地区的发展特点:资源丰富、工业转移
第五章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 旅游资源的分类: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特色小镇
- 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保护与发展并重、生态旅游、文化旅游
- 旅游业的影响:经济发展、就业机会、文化交流
以上是新人教版九年级地理全册的知识点归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的经济发展考点跟踪突破
一、选择题。
2014年8月3日16时30分在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发生里氏6.5级强烈地震。
据此完成1~2题。
1.地震后,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立即出动,他们主要采用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D) A.铁路B.公路C.海运D.航空
2.伴随地震而来的自然灾害多为( B)
A.酸雨 B.滑坡、塌方
C.寒潮 D.台风
3.1万吨大米从武汉运往上海最便宜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A)
A.水路运输 B.公路运输
C.铁路运输 D.航空运输
兰州河西走廊是甘肃省重要的“粮仓”,完成4~6题。
4.地处干旱地区的河西走廊成为甘肃省重要的“粮仓”,主要得益于( A)
A.祁连山冰雪融水 B.黄河水
C.天山冰雪融水 D.长江水
5.祁连山山顶终年积雪的原因是( D)
A.纬度因素 B.经度因素
C.海陆因素 D.地势因素
6.河西走廊农作物的熟制主要是( A)
A.一年一熟 B.一年两熟或一年三熟
C.一年三熟 D.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7.造成我国南北方耕作制度和种植的农作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B)
A.地形 B.气候 C.土壤 D.水源
8.我国种植业主要分布在( A)
A.东部湿润和半湿润的平原地区
B.年降水量400毫米以下的地区
C.气候干旱的西部内陆地区
D.亚热带山地、丘陵和高原区
9.“美丽中国梦”主题班会上,同学们畅所欲言。
下列措施对建设美丽中国不利的是( D)
A.洞庭湖区退田还湖
B.内蒙古高原退耕还林还草
C.保护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
D.首都北京大规模开采地下水
10.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最重要条件是( B)
A.自然资源丰富 B.科技力量雄厚
C.位置优越 D.劳动力资源充足
下图为“我国某工业区图”,回答11~12题。
11.图示工业区是( B)
A.辽中南工业区 B.沪宁杭工业区
C.京津唐工业区 D.珠江三角洲工业区
12.上海发展钢铁工业的最有利条件是( B)
A.临近港澳地区
B.优越的地理位置,靠近消费市场
C.丰富的煤铁资源
D.我国著名的侨乡
二、综合题。
13.读“我国沿海四大工业基地图”,回答下列问题。
(1)A是我国著名的重工业基地辽中南工业基地,C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沪宁杭工业基地。
(2)我国最早建立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北京(填城市名),位于__B__(填字母)工业基地。
(3)1万吨海盐从天津的长芦盐场运往上海,最合适的运输方式是海运(或水运)。
(4)B工业区发展经济的资源优势是煤炭与石油资源丰富,不足是水资源缺乏。
(5)D工业区毗邻港澳,在改革开放中,形成外向型经济,与港澳优势互补,形成“前店后厂”的经济模式。
1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继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两大经济地带之后,我国又一工业密集区——环渤海经济圈已初步形成,它将带动北方地区经济迅速发展。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环渤海经济圈狭义上指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和京、津、冀为主的环渤海滨海经济带,可延伸辐射到山西、辽宁、山东全省以及内蒙古的部分地区,以京、津为中心带动的两侧扇形区域已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上城市群、工业群、港口群最为密集的区域之一。
材料二:环渤海地区土地、人口、国民生产总值、水资源约占全国比例表。
内容土地人口国民生
产总值水资源
约占全
国比例(%) 5.417.526.2 3.54
材料三:环渤海地区矿产、交通示意图。
(1)从材料一看出,环渤海经济圈主要包括京、津、__冀__(填写简称)、鲁、辽等五个省级行政区。
(2)通过材料二可知,水资源缺乏成为限制该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除自然因素外,主要的是人口多、生活用水量大和工农业生产大量用水等人为因素。
目前,为解决此问题,国家实施的一项重大工程是南水北调。
(3)依照材料一、二可归纳出,环渤海经济圈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有: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劳动力丰富。
15.图中是我国山东丘陵某地区,其中A是山区,B为丘陵梯田地区,C为平原地区,D 为水库。
在保护环境、促进农业生产良性循环的条件下,请合理安排农业布局。
(1)耕作业宜布局在__C__(填字母)处,因为这里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本区主要种植的油料作物是花生,粮食作物是小麦,作物熟制多为两年三熟。
(2)经济林宜布局在__B__(填字母)地,主要种植的水果有山楂、苹果(可供选项:哈密瓜、柑橘、山渣、菠萝、苹果)。
(3)渔业宜布局在D处,生态林宜布局在A处(填字母)。
(4)B、C两地,如果利用不当,易发生水土流失的是__B__地。
(5)如果这个地区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你认为可发展建设哪些加工业(厂)?如木材加工厂、果品业、面粉厂等。
(6)近年来,农民将B处的原有果树砍掉,改种桃树,主要考虑的因素是市场需求量大、价格高。
(7)近年来,国家对种粮农户实行种粮补贴,原因是我国发展农业首先要确保粮食生产。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