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高考历史概念精读

合集下载

历史概念08 大东亚共荣圈-备战2019年高考历史之概念专项突破(原卷版)

历史概念08 大东亚共荣圈-备战2019年高考历史之概念专项突破(原卷版)

内涵阐释大东亚共荣圈,为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为扩张版图所提出的“将东亚从西方的殖民统治中解放”,建立类似邦联制的战略构想与政治主张。

1940年7月22日,第二届近卫内阁上台,制定了《基本国策纲要》和《适应世界形势处理时局纲要》。

1940年8月1日,外相松冈洋右在为德国驻日大使奥特举行的招待会上,第一次提出了“大东亚共荣圈”的计划。

起由于1938年11月日本政府发表建立《大东亚新秩序》的宣言,欲树立“日满华三国相互提携,建立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互助连环的关系”,提出此基本政策构想的为日本首相近卫文麿发表的“近卫声明”。

试图以“大东亚共荣圈”为整体,以日本、东亚与东南亚“共存共荣的新秩序”作为建设目标为意义的政治体系。

日本对东南亚的战略位置及丰富的大米、橡胶、锡、石油等战略资源垂涎已久,早就渴望夺取南洋作为支持其侵略战争、独霸亚太地区的基地。

1940年法西斯德国在欧洲占领荷兰、法国等地,并威胁英国本土。

日本政府认为形势对其有利,便加快推行南进战略和殖民侵略计划。

1940年8月,近卫内阁正式宣布了《基本国策纲要》,进一步提出要建立“以皇国为核心,以日、满、华的强固结合为基础的大东亚新秩序,确立包括整个大东亚的经济协同圈”,为“大东亚新秩序”的口号蒙上一层“皇道主义”色彩。

同年,外务大臣松冈洋右在上台后的演说中首次正式提出要建立“大东亚共荣圈”,在政治上以“共存共荣”为幌子,建立一个以日本为主宰的,“以日、满、华的牢固结合为基础的”,嚢括印度以东、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以北的所有地区和国家的殖民大帝国;在经济上由日本垄断“共荣圈”内的丰富资源和广阔市场;在军事上通过占领南洋地区,利用其资源和战略基地,与英、美进行争夺亚太地区霸权的持久战,建立日本的势力范围。

侵略方法第一步:在黑龙江、吉林、辽宁建立伪满洲国第二步:占领全中国第三步:占领东南亚、澳大利亚1原创精品资源学科网独家享有版权,侵权必究!。

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 42个高频考点

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 42个高频考点

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42个高频考点一、中国的政治文明【高频考点1】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内涵、特点及影响(1宗法制是以血缘关系为维系纽带、具有宗族色彩的政治制度,其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对后世影响深远。

(2分封制是以宗法制为核心的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制度,体现了中国古代早期贵族政治的特点。

【高频考点2】古代中央加强对地方管理的措施(1中国古代中央对地方的管辖主要经历了分封制(西周、郡县制(秦、郡国并行制、文官知州通判制(宋、行省制(元等重要制度。

(2由分封制到郡县制,反映了地方官吏任用原则由宗法血缘关系到中央行政任命的变化,体现了中国古代政治由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的完成;从郡县制到行省制度的实施,是对地方管理方式的转变,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其演变趋势是地方权力日渐削弱,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高频考点3】三省六部制特点、影响及演变(1特点:三省六部制的特点:①相权三分;②职权分明;③节制君权。

(2影响:①较为完备严密的封建官僚体系,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减少决策失误。

②三省六部制分割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③三省六部制使封建中央官僚机构更加完善,历代沿用。

(3三省制演变:宋代只保留“中书门下”,与枢密院、三司并称“二府三司”;元代废三省制,只保留中书省,行一省制;明代分中书省之权归于六部。

【高频考点4】宋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宋代设枢密使、三司使分割宰相的军权、财权;明代废除丞相,后设置内阁内侍机构;清代设置军机处,君主专制达顶峰等。

其演变趋势是君权不断强化,相权不断被削弱直至废除。

【高频考点5】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及趋势(1中国古代选官制度主要有先秦世官制、汉代的察举制、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隋唐开始直至1905年废除的科举制。

(2其演变趋势是选官标准由世家门第逐渐发展到才学;选拔方式由推选逐渐发展到公开考试;人才选拔逐渐趋向制度化,体现相对公平、公开、客观的原则。

【高频考点6】近代前期列强侵华的背景、影响及特征(1背景:欧美资本主义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发展。

高考历史——易混易误史实、概念辩析(附典型例题)

高考历史——易混易误史实、概念辩析(附典型例题)

高考历史——易混易误史实、概念辩析(附典型例题)这其中有大部分内容都属于主干知识,且往往是高考命题的题眼,把这部分内容让学生掌握好,可以大大降低答题的错误率。

必修1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王位世袭制、宗法制、分封制的区别与联系(1)王位世袭制是夏朝建立后开始的一种王位继承制度,体现了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的特点,存在于中国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直到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才得以结束。

(2)分封制是周朝将一定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被封诸侯具有一定权利,同时又对周天子具有一定的义务。

被分封的并不是完全具有王族血缘关系的诸侯。

(3)宗法制是用规定宗族内嫡庶系统的办法,来确立和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中的权力和地位,以保证王权的稳定。

宗法制是以血缘关系为维系纽带具有宗族色彩的政治制度,其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

(4)宗法制是西周政治制度基础和核心,最高统治权即王权的确立及承传运作和地方各级统治权的确立及承传运作,均依据于嫡长子继承制。

宗法制基础之上的王位世袭制和分封制,构建起从上到下、从中央到地方的严密统治网络。

【典型例题1】《史记周本纪》:“(周)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地名),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

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

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

”下列对该材料的理解与史实不.相符的是A.周武王分封诸侯以巩固统治 B.先代贵族和功臣均可受到分封C.姬姓贵族在分封对象中居少数 D.周武王认为姜尚是灭商的最大功臣【典型例题2】下列史实符合西周确立的宗法制继承原则的是A.唐太宗通过玄武门之变继位 B.宋太宗继承兄长宋太祖之位C.明太祖因太子亡指定嫡长孙继位 D.清康熙帝死后皇四子继位解析: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显然,选项中的A、B、D都不属于这种情况,符合嫡长子继承制原则是C。

分封制中诸侯的义务与权利:五个义务—①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②为周天子镇守疆土、③随从作战、④交纳贡赋和⑤朝觐述职五个权利—①诸侯在自己的封疆内,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封。

【高考历史必修一】9.2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解析版)

【高考历史必修一】9.2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解析版)

第九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单元概览】第22讲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考纲要求】1.国民经济的恢复。

2.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的背景、内容及意义。

3.中共八大的内容及意义。

4.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表现及影响。

5.国民经济调整的内容及影响。

考点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基础落实】一 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1.国民经济的恢复(1949~1952年)(1)背景:由于帝国主义和国民政府长期的掠夺搜刮,加上多年战争破坏,国民经济全面崩溃。

(2)成果:1952年,工农业生产超过历史最高水平。

(3)意义: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

2.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年)(1)背景: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

(2)内容:优先发展重工业,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3)成就: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先后建成投产。

(4)意义: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3.三大改造(1953~1956年底)(1)内容{①农业: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

②手工业:手工业者参加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③资本主义工商业:对民族资本主义实行国家资本主义的和平赎买政策。

)(2)实质:使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3)意义:标志着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二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曲折历程1.成功探索:中共八大。

(1)内容{①主要矛盾: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②主要任务:集中力量把中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2)意义: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

2.探索失误(1)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2020高考历史:专题27 史学理论

2020高考历史:专题27 史学理论

3.史料研读
(1)史料分类 ①按照史料产生的时期、出处一般将史料划分为:第一手史料(原始史料)、第二手 史料(间接史料)。在历史资料研究中,无论是文字的、实物的资料,还是口头叙述 的资料,凡是由当事人或亲历者根据亲身经历写成或叙述的资料、由同时代人记录下 来的资料,都属于比较直接的证据,称为第一手史料;而后人的有关说法则是比较间 接的证据,称为第二手史料。 ②按照史料的载体可以划分为:实物史料、文献史料、口述史料、图像史料、现代音 像史料。 文献史料,包括历史记录、历史著作、文献汇编和史书以外的书籍;文件史 料,包括政府文件、团体文件和私人文件;实物史料,包括生产工具、生活资料、历 史遗迹;口述(口碑)史料,包括回忆录、调查记录、群众传说、文艺作品。
(3)历史事实与历史叙述的辨别 ①同一历史事实在被叙述时可能会受多种因素影响,如时代背景和叙述 主体的立场、利益、认识等,从而形成不同的历史叙述。 ②历史叙述受多种因素影响,并不一定能完全客观地反映历史事实。 ③多则历史叙述中的共同点,通常情况下可以被认定为历史事实。
(4)历史结论:是人们对历史现象总结性的认识,包括对现象的性 质、意义、历史地位等所作的总结。 (5)历史观点 ①概念:指人们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的评价。 ②特点:是以某一个或某些历史事实为依据产生的;是人们思维活动 的产物。
专题27 史学理论
83
目录
CONTENTS
考点77 史学理论
考点83 史学理论
考法 史学理论
考法 史学理论
1.历史事实、历史叙述、历史结论、历史观点 (1)历史事实:过去客观发生的历史活动,构成元素包括时间、空间、历史 人物、历史事件等。 (2)历史叙述 ①概念:叙述者对过去客观发生的历史事实的理解与叙述。 ②特点与功能:历史叙述是思想构造的产物,具有易变化、多类型的特点。意 大利历史学家克罗齐曾说:“没有叙事,就没有历史。”历史叙述的重要功能在 于“传递”历史。

高考历史各种题型答题技巧

高考历史各种题型答题技巧

高考历史各种题型答题技巧历史科目相对来说是比较简单的文科了,然而考生这部分的失分现象却很严重。

答题技巧能够提高得分率。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高考历史各种题型答题技巧,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考历史选择题的解题技巧一、审题一定要做到“三看三思”1.题干要三看:一看时间、空间,界定答题范围;二看否定、肯定,确定答题方向;三看关键词语,有没有专有名词、历史概念。

明确内涵外延。

2.被选项要三思:认真思考每一个被选项:是否符合历史史实、时代特征;是否符合题干要求;是否与题干有必然的逻辑联系。

二、解题方法1.筛选法:根据审题,搞清题目的基本要求,根据基本要求,把四个选项一一过滤,直到找到正确选项为止。

2.排除法:在不能确定正确选项或对考察的知识模糊不清的情况下,可以用此法逐一排除不正确的,缩小选择范围,从而确定正确选项。

3.简化法:为了增加难度,有一些题目的中心词或限制词有意扩充、复杂化,使学生在答题时要绕几个弯。

这时,我们就需要将复杂的题目简化,可以像做语文一样,划出题目的主、谓、宾,依据这些关键词来分析被选项。

4.替换法:有的题干中的词是我们平时没有考虑过的,一时不好想,可以找一个接近的词替换一下,便于思考,如“功绩”可换成“积极作用”,“重大举措”可换成“重大措施”。

5.直接联想法:此法主要直接回忆课本有关内容,尤其是通过联想分辨时空方面或逻辑方面最直接的内容。

6.作记号法:题目常出现的词有“最┄、特点是、含义是、原因是、变化有、影响有、”等等。

做题时要将这些词作一个记号,提醒思考时注意审题的方向。

7、题干还原法。

题干内容和答案之间必有严密的逻辑联系。

解题时首先把题意明显不符的项目剔除,然后把其他各项纳入题干之中,进行还原思考。

8.猜测法:如果对各选项认识不清,无法确定正确选项的情况下,可用猜测法。

猜测时有以下规律:①一般情况下,选项如超出课本知识范围或超出大纲范围,则为错误;②选项不属于历史知识则不选;③选项内容是课本上的细枝末节,正确的可能性小;④选择句子最长的选项;⑤在所有选择题基本答完的情况下,如有个别题无法确定答案,则大致看一下做好的题目中ABCD的出现概率,将出现概率较小的字母选中。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两次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两次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考点】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棉纺织技术的进步) 【解析】材料“普遍使用的原料都变成棉花,棉花,还是棉花”,说明棉花成为普遍的纺织原料,这和棉纺织技术的进 步有关,而棉纺织技术的革新又推动了工业的发展,故选C项;珍妮机的发明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故排除A项;阿克 莱特建立的第一座水力纺纱厂确立了新的生产组织形式,故排除B项;骡机的发明解决了棉纱产量与质量的冲突,故排 除D项。
【教材精读】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
1.工业革命最先兴起于英国的有利条件有哪些?概述工业革命的主要进程 并多角度分析其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 2. 试结合所学分析,19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的原因与启示。 3.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的条件有哪些?概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并 多角度分析其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 4.两次工业革命有何异同?试列表说明。 5.两次工业革命对中国分别产生了哪些影响?结合历史背景分析中国未能 把握住发展机遇的原因? 6.中世纪以来西方工业(手工业)的生产组织形式是如何变化的?手工工 场与工厂有何异同点? 7.概述世界市场形成与发展的基本历程,并分析其主要原因和影响。
单元十三 近代工业文明的确立与纵深发展——18C中后期-20C初期的西方世界
§13-2 两次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18C中后期-20C初期的世界经济
考试说明
考查角度
1.(2019·全国Ⅰ卷,34) 第一次工业革命(瓦特改良蒸汽机)
2.(2018·全国Ⅰ卷,34)英国首先发生工业革命的原因
3.重大影响——(3)对世界:
①世界市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基本形成)。 ②世界格局: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初步形成,东方日益从属于西方 ;19世纪中期,英国成“世界工厂”。
概念阐释:世界市场

高考历史概念归纳:高中政治史常见历史概念汇集

高考历史概念归纳:高中政治史常见历史概念汇集

高考历史概念归纳:高中政治史常见历史概念汇集1、分封制:为巩固西周统治,周王朝将子弟、功臣和先代贵族分封到各地为诸侯,各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对周天子定期朝贡并提供军赋和力役。

周公、召公受封在鲁、燕,功臣姜子牙受封在齐,商朝旧贵族微子受封在宋。

该制度有利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但后来随着实力的变化,诸侯国之间出现强国兼并弱国的形势,从而使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

此制度与宗法制紧密结合,适应了西周时期统治的需要。

有些文献用“封建制”指代这种“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的制度。

2、宗法制: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的政治制度。

周天子以嫡长子世代继承最高执政权力,为天下大宗,其余诸子分封为诸侯,诸侯国对于周王室处于附属地位。

诸侯对天子是小宗,在本国则是大宗,其地位也由嫡长子继承,诸侯的其余诸子分封为卿大夫,他们对诸侯是小宗,在本家也是大宗,其地位也由嫡长子继承。

这样形成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按照血缘的亲疏关系决定等级宗法关系。

该制度强调“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有利统治阶级内部的稳定和团结,保证政治权力、土地的再分配,维护了贵族的垄断地位。

此制度在很长时间很大范围影响中国的社会结构和民众的日常生活观念。

3、汉承秦制:指的是秦朝灭亡后建立的汉王朝继承了前朝的一系列制度。

因为秦朝完成中国的第一次统一,开创性确立一系列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统一的多民族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汉王朝在秦朝继承上沿袭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皇帝制、丞相为中心的官制等)、郡县制、选官监察制及经济文化民族关系等政策,并在此调整。

体现了秦朝的开创性和汉朝的延续性,符合文明传承的特点。

4、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核心内容。

法家思想是思想基础,秦始皇统一中国开始确立,两汉时期继续发展,隋唐时期逐渐完善,宋元时期进一步发展,明清时期空前强化。

始终贯彻两对矛盾: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君权与相权的矛盾,趋势是中央(或君主)的权力越来越集中,地方(或丞相)的权力越来越削弱。

高考历史复习:历史核心素养——时空观念【课件】

高考历史复习:历史核心素养——时空观念【课件】


《历史核心素养专练--—时空观念》

2、时空观念
一、概念: 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
意识和思维方式。任何历史事物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 发生的,只有在特定的时空框架当中,才可能对史事有准确的理解。 二、课程目标: (1)知道特定的史事是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相联系的; (2)知道划分历史时间与空间的多种方式,并能够运用这些方式叙述过 去; (3)能够按照时间顺序和空间要素,建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 象之间的相互关联;能够在不同的时空框架下对史事作出合理解释; (4)在认识现实社会时,能够将认识的对象置于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进行 考察。
时间、空间判断
(2011·全国新课标文综·25)图4是依据《隋书·食货志》等制作 的南北朝时期各地区货币使用情况示意图。该图反映出( )
A.长江流域经济水平总体上高于黄河流域 B.河西走廊与岭南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最快 C.黄河流域的丝织业迅速发展 D.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相对稳定
•2018年(全国Ⅰ卷)时间判断
30.1948—1949年夏,英、法、美等国通过各自渠道同中国共产党接触,试探与将要 成立的新政府建立某种形式的外交关系的可能性,中共中央考虑:不接受足以束缚手 脚的条件;可以采取积极办法争取这些国家承认;也可以等一等,不急于争取这些国 家的承认。这反映出 A.中国共产党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B.西方国家放弃了对国民党政权的支持 C.中国冲破了美国的外交孤立 D.新政府不急于获取国际支持
2019年(全国Ⅱ卷)
30.1948年10月底,中共中央要求各地通过党校、军校以及其他方式,对 干部进行培训,在条件可能的情况下开办正规大学,尽快使干部熟悉政
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管理和技术。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

高考历史宏观概念

高考历史宏观概念

高考历史宏观概念第一册一、(1)在人类历史上,古代东方是最先跨入文明社会门槛的地区。

大约从公元前3500年起,在北非的尼罗河流域、西亚的两河流域和南亚的印度河流域等地先后出现了一批早期国家。

这些地区的古代居民得益于大河流域的水利之便,发展了以灌溉农业为基础的社会经济,并取得了辉煌的文化成就。

(2)古代埃及人创造了象形文字,建造了金字塔。

古代两河流域的居民创造了楔形文字,制定了《汉穆拉比法典》。

(3)种姓制度是古代印度社会结构的特征。

佛教起源于古代印度,并逐步发展为世界性宗教。

二、(1)古代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祥地,也是世界古代文明的中心之一。

古代希腊城邦制度与当时希腊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进步相辅相成,培育了以雅典民主政治为代表的古代政治民主制度,为希腊古典文化在哲学、史学、文学、戏剧和建筑艺术等各个领域里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古代罗马是继古代希腊之后崛起于地中海地区的另一个古代文明中心。

它通过不断的对外战争,从一个城邦发展成为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环地中海大帝国。

与这一历史发展进程相适应,古代罗马国家的政治制度经历了共和国和帝国两个时期,并形成了以“十二铜表法”、“公民法”和“万民法”为标志的罗马法律体系。

在罗马帝国统治时期,巴勒斯坦地区的犹太人创立了基督教。

三、(1)中世纪西欧社会建立在封建制度基础之上,农奴劳动和地租剥削是西欧封建经济制度的主要特征。

自给自足的庄园是西欧中世纪农村基本的经济和社会组织。

法兰克王国的采邑改革推动了西欧封建制度的发展。

(2)随着城市的复兴和商品经济的活跃,英、法等过形成了等级君主制。

(3)中世纪西欧的王权与教权既相互依存,又相互争斗,阿维尼翁之囚标志着教权由盛转衰(4)中世纪西欧文化在各个领域多有建树,对后世产生了相当影响。

第二册一、中华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

距今1万年前后,我国远古先民已学会栽培稻、粟,进入农耕时代。

中国是世界农业的主要起源地之一。

新时期时代的考古发现,揭示出中华文明的起源具有满天星斗、八方雄起的特点。

最新高考历史复习知识点总结--中国古代史部分-

最新高考历史复习知识点总结--中国古代史部分-

高考历史总复习《中国古代史》知识点总结(包含政治、经济、文化)第一部分中国古代的政治【记忆导图】【思维导图】一、分封制目的:巩固国家政权内容:①封对象——,②受封者义务——服从周王的命令、,,,。

③受封者权利——职位世袭、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

作用:②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管辖。

②大了,开发了。

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一般的政治格局;④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

但诸侯国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埋下的隐患。

二、宗法制定义:宗法制是依据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统治的一种社会制度。

核心: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分封制和宗法制是西周政治制度的两大支柱,互为。

影响: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特点:以宗法制为核心,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

三、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形成内容:①建立“皇帝”称号,确立皇帝制度。

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大权由皇帝总揽,从中央到地方的主要官吏由皇帝任免。

②设置三公九卿中央官制: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监察百官;太尉——负责全国军务。

③在地方推行郡县制:郡的长官是郡守,县的长官称县令或县长,均由皇帝直接任免。

官僚政治体制取代体制。

影响:巩固了国家的统一,促进了社会的安定和经济文化的发展,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对中华民族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

消极作用:加强对人民的压榨,容易导致暴政,造成阶级矛盾的激化。

四、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①颁布秦律、统一法令;②统一货币、度量衡;③统一文字;④修建驰道、灵渠;⑤修筑万里长城;组织移民。

秦朝灭亡的原因是秦的暴政五、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背景:汉初郡国并行,出现王国问题措施:军事: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政治:汉武帝实行推恩令思想上:推行:“,”,以思想上的大一统巩固.作用:解决了王国问题,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和发展了大一统局面。

六、宋初中央集权的强化措施:①军事上:杯酒释兵权,解除朝中大将和地方节度使的兵权;加强禁军、强干弱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概念精读1.新石器时代:考古学分期中石器时代的最后一个阶段。

大约始于一万年以前。

其主要特征是经过磨光加工石器的广泛流行和陶器的发明。

该时代产生了原始的农业和畜牧业。

生产资料有较可靠的来源,并开始定居生活。

生产力的提高,促进了人口的较大增长,人类共同体的规模较之旧石器时代大得多,在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面积较大并有一定布局的村落2.分封制:我国古代国君分封诸侯的制度,从西周开始实行。

周人在灭商和东征胜利后,为便利于对征服地区的控制,也为了拱卫周王室,乃大规模地分封王室子弟和亲戚、功臣到征服地区,授予他们被征服地区的土地和人民,使其按照周朝中央政权的结构形式,建立众多的诸侯国。

各地诸侯在其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但是对周天子有服从命令、定期朝贡和提供军赋力役等义务。

分封制的推行有效地稳固了西周王朝的统治,扩大了王朝的统治范围,同时也为中原各古老部族的进一步交融提供了机会,从而为我国华夏民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秦代以后,历朝也都程度不同地实行过分封,但其制度与西周不尽相同。

3.推恩令:汉武帝时施行的抑制和削弱诸侯王势力的政策。

汉朝实行郡国并行制,即由皇帝领畿的郡县制和诸侯王国的封建制组成。

由于汉初诸侯王国势力强大,割据严重,曾发生过吴楚七国叛乱。

汉武帝为汲取教训,加强中央集权,于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采纳了大臣主父偃的建议,将原来诸侯国由嫡长子继承的办法,扩大为由所有诸侯王子继承,并将新封王子侯国领地下辖郡县,实际上大大地削弱了诸侯王国的势力,使其名存实亡。

4.天人合一:中国哲学重要观念。

指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事相通、相类或统一。

《易传》提出:“‘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

”以天人合一为人生之理想境界。

孟子有尽心、知性、知天之说,主张通过道德修养,实现与天合一。

庄子以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只有圣人才能实现与天地合一。

《吕氏春秋》提出天与人相类的观点,董仲舒进一步发挥此说,提出“天人感应”之说。

魏晋时王弼等人以道释天,倡导自然与名教合一的天人新义。

宋以后,儒者多发挥孟子之说,认为人当因明至诚,因诚至明,实现与天合一。

明清之际王夫之等人更把天人合一视作“圣学”之特色。

古代有关天人合一的种种说法,都是力图寻找天与人之间的相通、相近之处,实现自然与人事之间的协调、和谐或统一。

这是中国传统哲学的一大特征。

5.天人感应:关于天和人互相影响的一种神秘观点。

源于商,发展于战国时阴阳家,成于西汉董仲舒。

他认为天是宇宙间的最高主宰。

提出天人相类,“人副天数”的观点,认为天按照自己的模式创造人类,人类的形体、精神、道德品质等都是天的复制品。

还认为“天亦有喜怒哀乐之气,哀乐之心”。

“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

反之,如果人的行为符合天意,也能感应上天,使社会安定。

东汉时这一思想发展为谶纬神学。

节度使:官名。

唐初沿北周及隋代旧制,在重要地区设总管,后改称都督,总揽数州军事。

睿宗景云中(710~711年),始有节度使之称。

到玄宗天宝年初,节度使获得了专制一道的军政大权。

所辖区内各州刺史均为其下属,节度使自兼所驻州刺史。

安史之乱后,内地亦多设立节度使,辖境自十余州至二、三州不等。

凡节度使所辖地区多兼军号。

五代时各地添设的节度使更多,废置亦不常。

至北宋初,皇帝收回兵权,节度使始专作将相及宗室勋戚的荣衔,并不赴任,或赴任而无实权。

惟辽金仍沿唐制设此官。

元废。

6.九品中正制:亦称“九品官人法”。

魏、晋、南北朝时选拔官吏的制度。

曹操时选官“唯才是举”,建康元年(公元220年),曹丕袭封魏王,欲代汉称帝,为取得世家大族势力的支持,接受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推选各郡有威望的人为“中正”,负责考察本郡士人,分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品,吏部依品授官,仍保持曹操用人不计门第的原则。

司马懿当政,任用世家豪门做各州大中正,品定士人按门第不按才能,于是九品中正制为世家大族控制,造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

隋文帝时废,改行科举制。

7.禁军:①历代皇帝的侍从部队。

有的直称为禁军、禁兵、有的另立名目。

其任务范围也不尽相同。

唐代初有元从禁军、后渐扩大为左、右羽林,左、右龙武,左、右神武,左、右神策,左、右神威十军。

其中有的还用以镇戍地方,而不限于宿卫。

②五代后周及北宋称正规军为禁军或禁兵。

禁军从各地招募,或从厢军、乡兵中拣选。

一律雇佣,文面刺字。

除用以防守京师外,又以屯驻、驻泊、就粮等名义,分番更戍各地。

南宋时以各屯驻大军为正规军。

禁军虽有其名,实则专供杂役,不从事战斗。

8.三教合一:“三教”,指的是儒、道、释三家[1]。

三教概念的发展,可以分几个阶段,魏晋南北朝是一个阶段,唐宋是一个阶段,元明清是一个阶段。

最初的阶段里,虽然有三教的连称,不过彼此是独立的,当然相互间都有影响,儒、道、佛三者之所以相提并论,则是偏重于它们社会功能的互补。

中间的阶段是一个过渡的阶段,主要在于彼此内在意识上的流通融合,逐步变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但就其主流而言,依然各树一帜。

只有最后的阶段才出现真正宗教形态上的三教合一。

其中,第二阶段是在继续第一阶段三教功能互补的基础上更添新内容,第三阶段亦是在前二个阶段的底子上再演化出来“三教合一”的新成份,这也反映了三教合流的趋势越来越大。

9.皇族内阁:又称“亲贵内阁”,清政府预备立宪中搞的所谓责任内阁。

1911年5月8日清政府发布内阁官制、裁撤军机处和任命总理、协理大臣、各部大臣的“上谕”:总理大臣庆亲王奕劻(宗室),协理大臣大学士徐世昌(汉),大学士那桐(满),外务大臣梁敦彦(汉),民政大臣肃亲王善耆(宗室),度支大臣加贝勒衔镇国公载泽(宗室),学务大臣唐景崇(汉),陆军大臣荫昌(满),海军大臣加郡王衔贝勒载洵(宗室),司法大臣绍昌(觉罗),农工商大臣加贝勒衔贝子溥伦(宗室),邮传大臣盛宣怀(汉),理藩大臣寿耆(宗室)。

内阁十三人,满族九人,其中皇族七人(皇族直系曰宗室,旁系曰觉罗)。

实权完全操于皇室或贵族手中,与立宪政治风马牛不相及。

时人讥为“皇族内阁”。

10.井田制:相传中国殷周时代的一种土地制度。

因将土地划成“井”字形,故名。

殷周时代,土地为国家所有。

但土地的使用仍保留着农村公社经营的形式,国家将土地按“井”字划作九区,分给农民耕作。

中间一区为公田,余八区为私田,分授八夫(即八家);公田由八夫助耕,收获物归统治者。

男子成年受田,老、死还田。

至于具体分配、耕作及缴纳办法,后人争论不已,迄无定论。

有人怀疑井田制的存在,但多数学者持肯定态度。

对其性质尚有争论,有人认为是村社的土地制度。

另外,还有其它数种说法。

11.小农经济:农业中与手工工具相联系,从事小块土地经营的个体经济。

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的自耕农,是典型的小农经济,封建社会的佃农,也属于小农经济。

为只供个人使用的手工工具所决定,小农经济是以个体家庭为生产和生活单位的经济。

他们的生产具有以下特征:农民个人在其家属的辅助下,独立完成主要产品的全部的生产过程,一般没有外部协作,属于个体劳动的性质。

由于生产限于家庭劳动力的范围,农民所耕种的土地,以全家力量所能耕种的面积为限度,经营规模狭小。

由于以家庭为生活单位,农民的生产通常是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即所谓“男耕女织”,以满足自己衣食的基本生活需要,具有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性质。

随着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农民的生产品日益卷入交换之中,他们通常也生产一部分商品,用以交换其他生产和生活必需品。

他们的生产也就逐步发展为自给性生产和商品性生产相结合。

小农经济是以生产资料的个体所有制为基础的经济。

个体农民根据所有权或租佃权拥有小块土地,不同程度地拥有农具、耕畜和其他生产资料。

他们在这个基础上建立起自己的经济,相对独立地解决自己的生产和生活问题,因而具有一定的生产积极性。

自耕农具有比较完整的个体所有制和经营自主性,其生产积极性也较高,是典型的小农经济。

在地主制经济下的佃农比之在领主制经济下的佃农,也具有较高的经营自主性和生产积极性。

小农经济经营规模狭小,生产条件简单,在比较贫瘠的自然条件下也可以存在和再生产;又由于它以家庭为生产和生活单位,容易通过勤劳节俭实现生产和消费的平衡,所以小农经济具有稳固性的一面。

但由于经营规模狭小,缺乏积累和储备的能力,经不起风吹浪打。

在遭受严重自然灾害,封建地主阶级的沉重的租赋和徭役、商人和高利贷者的盘剥,以及封建地主的兼并等条件下,又经常出现两极分化。

除了少数人因生产条件比较优越、家庭生活负担较轻,或适逢市场有利的情况,可以发财致富外,多数人往往陷于贫困和破产。

因之,小农经济又是很不稳定的。

自耕农和佃农的小农经济是封建社会普遍的经济形式。

自耕农的兴衰对封建经济有重要意义。

一般是通过农民战争,或其他形式的生产关系的调整,自耕农大量增加,生产力即可获得发展。

在相反的情况下,也会有相反的结果。

到了资本主义社会,仍然有小农经济存在。

但是,随着产业革命的发展,在一些工业发达的国家中,农业中的一部分个体经济,虽然仍以家庭劳动为基础,但是已发展为与先进技术装备相联系的社会化大生产,不属于小农经济的范畴了。

12.自然经济:以自给自足为特征的经济形式。

生产是为了直接满足生产者家庭或经济单位(如原始公社、封建庄园)本身的需要,而不是为了投入社会交换,生产品不进入流通过程或只有极小部分进入流通过程。

在生产单位中,经济条件的全部或绝大部分,是在本单位中生产的,并直接从本单位的总产品中得到补偿。

13.均田制:北魏初到唐中叶对农民计口、对官吏按级分配土地的制度。

北魏初,华北、中原一带因长期战乱,土地荒芜,民多荫附,甚至有的一宗就近万家,严重影响政府赋役征收。

14.四书五经: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种书。

宋代以《孟子》升经,后又以《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二篇,与《论语》、《孟子》配合。

熹撰《四书集注》,“四书”之名始立。

此后,长期成为封建王朝科举取士的初级标准书。

五经指五部儒家经典。

汉武帝时始立。

即《诗》、《书》、《礼》、《易》、《春秋》。

其中保存有中国古代丰富的历史资料,长期成为封建统治阶级的教科书,并作为宣传宗法封建思想的理论根据。

15.格物致知:古代认识论命题。

简称“格致”。

《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

”东汉郑玄注:“格,来也;物,犹事也。

其知于善深,则来善物;其知于恶深,则来恶物,……此致或为至。

”宋以后,儒者对其解释多有分歧。

程朱一派认为,“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陆王一派主张,“所谓格物致知者,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王守仁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