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 填空及名词解释

合集下载

管理学期末考试重点归纳

管理学期末考试重点归纳

一、名词解释:1、管理: 就是在特定的环境下,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以便达成既定的组织目标的过程。

2、亨利.法约尔:法国一家大型矿业联合企业的管理者,管理过程学派理论奠基人。

具有长期从事高层管理工作的经历,对全面管理工作有深刻的体会和了解,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智慧。

代表作《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提出了一般管理理论对西方管理理论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3、霍桑实验:是心理学上的一种实验者效应,是指当被观察者知道自己成为被观察对象而改变行为倾向的反应。

4、风险型决策:也称随机决策,在这类决策中,自然状态不止一种,决策者不能知道哪种自然状态会发生,但能知道有多少种自然状态以及每种自然状态发生的概率5、波特竞争理论:理论重点是:五力模型、三大一般性战略、价值链、钻石体系、产业集群6、领导:指挥、带领、引导和鼓励部下为实现目标而努力的过程。

7、激励:是人类的一种精神状态,对人的行动起激发、推动、加强的作用。

8、控制:组织在动态的环境中,为保证实现既定目标和任务而采取的检查和调整的活动和过程9、学习型组织:一个能熟练地创造、获取和传递知识的组织,同时也要善于修正自身的行为,以适应新的知识和见解10、创新:是一种思想及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的实践,是一种原则及在这种原则指导下的具体活动,是管理的一种基本职能11、程序化决策:是指决策可以程序化到呈现出重复和例行的状态,可以程序化到制定出一套处理这些决策的固定程序,以致每当它出现时,不需要在进行重复处理。

12、组织结构:是组织中划分,组合和协调人们的活动和任务的一种正式的框架,表现为组织各部分的排列顺序,空间位置,聚集状态,联系方式和相互关系13、员工活性化:是员工参与的一种高级形式,在这种状态下的员工在规定的限度内拥有做出决定和采取行动的知识,技能,职权以及意愿,同时,他们对自己行动的后果以及对企业的成功又有高度的责任感。

14、组织变革三阶段:思想准备阶段、经营组织改进阶段、巩固强化阶段。

管理学名词解释

管理学名词解释

1、管理:在特定的环境下,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以便实现既定的组织目标的过程2、管理者:管理者是指在组织中从事管理活动的全体人员,即在组织中担负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协调等工作,以期实现组织目标的人,是组织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因素。

3、管理学:管理学是研究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普遍原理及其应用的学科。

管理学是各类管理活动的基础理论,是一门综合性学科,管理学既是科学又是艺术,是一门不精确的学科。

4、人际技能:又称人际关系技能,人事技能,是指一个人能够以群体成员的身份有效地工作的行政能力,是管理者应当掌握的最重要的技能之一。

5.概念技能:亦称思想技能或观念技能,是一种把握大局,预测本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并在此基础上做出正确6.组织环境:组织的环境是指对组织绩效起着潜在影响的外部机构和力量的总和7.组织文化:是处于一定经济、社会、文化背景下的组织,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日趋稳定的、独特的价值观,以及以此为核心而形成的行为规范、道德准则、群体意识、风俗习惯等。

8.外部环境:外部环境分为一般环境与具体环境9.压力集团:是指某些政府机构及特殊利益团体。

10.SWOT环境综合分析方法:SWOT分析就是帮助决策者在企业内部的优势和劣势以及外部环境的机会和威胁的动态综合分析中,确定相应的生存和发展战略的决策分析方法。

11.决策,引导组织发展方向的能力计划:对组织未来工作进行的预先安排,是对组织未来的筹划、规划、谋划、企划。

12.战略:为实现组织或企业长远目标所选择的发展方向、所确定的行动方针,以及资源分配方针和资源分配方案的一个总纲。

13.组织目标:是一个组织经营活动的目的,是一切管理活动的终点。

每个组织都会寻求和确定自己的目标,以指导组织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工作。

14.决策:组织或个人为了实现某种目标,在充分分析和研究有关资料和环境因素的基础上,对未来一定时期内有关活动的方向、内容及方式的选择和调整过程。

护理管理学名词解释单选填空

护理管理学名词解释单选填空

护理管理学名词解释单选填空护理管理学名词解释、单选、填空一、名词解释:1.目标是在宗旨和任务指导下,组织要达到的可测量的、最终的具体成果。

2.护理人力资源规划是医院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和护理职能部门根据组织护理业务范围评估和确认护理人力资源需求并做出策划的过程。

3.风险管理是指通过识别风险、衡量风险、分析风险,从而有效控制风险,用最经济的方法来综合处理风险,以实现最佳安全生产保障的科学管理方法。

4.绩效评价是组织采取特定的方法和工具对组织成员的工作效果进行考查评价的过程。

5.惩罚是对某一坏行为给予否定和不良刺激,使之不断地减弱或消退,是行为导致不良刺激出现的过程。

6.非建设性冲突是指冲突各方目标不同造成的冲突,往往属于对抗性冲突。

是对组织和小组效绩具有破坏意义的冲突。

7.职业锚是人们通过实际的工作经验达到自我满足和补偿的一种长期的职业定位。

8.授权是指在不影响个人原来的工作责任的情形下,将自己的某些责任分派给另一个人,并给予执行过程中所需要的职务上的权力。

9.负强化是对出现的某一良好行为,可以避免不良的刺激(即负强化物),而使该良好行为出现的频率增加的过程,是好行为导致不良刺激消失的过程。

10.护理质量缺陷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一切不符合护理质量标准的现象和结果。

这种现象或结果使患者产生不满意或给患者造成损害,分为患者不满意、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三种。

11.目标管理是由组织中的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共同参与目标制定,在工作中由员工实行自我控制并努力完成工作目标的管理方法。

12.沟通指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传递、交流、理解,以期获得反应效果的过程。

13.消退指在某一行为出现后,不给予任何形式的反馈,久而久之这种行为被判定无价值而导致此行为出现的频率降低。

14.领导指管理者通过影响下属达到实现组织和集体目标的行为过程,其目的是使下属心甘情愿地为组织目标而努力。

15.非正式沟通指不是按组织结构中的正式沟通系统和方式进行的信息传递活动。

管理学原理名词解释与简答题

管理学原理名词解释与简答题

管理学原理名词解释与简答题一、名词解释1.管理:就是通过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协调以人为中心的组织资源与职能活动,以有效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2.计划:(1)从广义上看,计划是指计划、规划、战略、决策、政策;(2)从狭义上看,计划是指收集信息,预测未来,确定目标,明确方案实施的目标,规定方案实施的时间、地点的一个过程。

3.效力:即组织效力,是指组织实现其目标的能力或实现其目标的程度。

4.效率:即组织效率,是指组织在实现其目标的过程中满足其成员个人目标的能力和程度。

5.跳板原则:又称法约尔跳板原则,由法约尔提出。

(1)在一定条件下,允许跨越权力线而直接进行的横向沟通,可以克服由于统一指挥而产生的信息传递延误;(2)若两者无法协调,再报告上级,由上级协调(即越级上报)。

这一情况下称作管理过程中的跳板法则。

6.管理幅度:管理幅度亦称管理跨度或管理宽度,是指一个主管所能直接有效地管理下级的人数。

(管理幅度实际上反映着一位主管人员直接控制和协调的业务活动量的多少)7.效价:是指一个人对某项工作及其结果(可实现的目标)能够给自己带来满足程度的评价,即对工作目标有用性(价值)的评价,效价反映个人对某一成果或奖酬的重视与渴望程度。

8.组织:从广义上说,组织是指由诸多要素按照一定方式相互联系起来的系统。

从狭义上说,组织就是指人们为实现一定的目标,互相协作结合而成的集体或团体,如党团组织、工会组织、企业、军事组织等等。

狭义的组织专门指人群而言,运用于社会管理之中。

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组织是人们按照一定的目的、任务和形式编制起来的社会集团,组织不仅是社会的细胞、社会的基本单元,而且可以说是社会的基础。

9.领导:是领导者为实现组织的目标而运用权利向其下属施加影响力的一种行为或行为过程。

领导工作包括五个必不可少的要素,领导者、被领导者、作用对象(即客观环境)、职权和领导行为。

10.沟通:就是信息交流,是指将某一信息或意思传递给客体或对象,以期取得客体做出相反应效果的过程。

管理知识填空题

管理知识填空题

管理知识填空题管理知识填空题是管理学教育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通过填写空白来考察学生对于管理知识的掌握程度。

以下是一些涉及管理知识的填空题,帮助你深入理解管理学的重要概念。

一、管理者的_______是指管理者在组织中为完成特定任务而利用社会和经济资源、以达到组织目标的过程。

管理者的工作是指管理者在组织中为完成特定任务而利用社会和经济资源、以达到组织目标的过程。

二、_______是指管理者指导和协调员工的工作以及管理者在组织中以实现组织目标的工作。

领导是指管理者指导和协调员工的工作以及管理者在组织中以实现组织目标的工作。

三、_____是管理者在组织内对下属履行的责任。

授权是管理者在组织内对下属履行的责任。

四、______是管理者完成工作的关键手段,是目标实现的基础。

计划是管理者完成工作的关键手段,是目标实现的基础。

五、______是管理者确定和通过实施适当的组织结构以达到组织目标的工作。

组织是管理者确定和通过实施适当的组织结构以达到组织目标的工作。

六、______是管理者通过沟通、团队建设等方式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并达到组织目标的过程。

激励是管理者通过沟通、团队建设等方式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并达到组织目标的过程。

七、______是管理者持续关注和评估组织目标实现情况的过程。

控制是管理者持续关注和评估组织目标实现情况的过程。

八、______是管理者聘用、培训、激励和保留员工的一系列活动。

人力资源管理是管理者聘用、培训、激励和保留员工的一系列活动。

九、______是管理者倾听下属意见,沟通、解决冲突、促进团队凝聚的过程。

沟通是管理者倾听下属意见,沟通、解决冲突、促进团队凝聚的过程。

十、______是管理者定期审查和评估员工工作表现的过程,为员工提供反馈和支持。

绩效评估是管理者定期审查和评估员工工作表现的过程,为员工提供反馈和支持。

通过以上管理知识填空题的答案,可以帮助你巩固管理学中的重要概念,加深对管理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管理学名词解释+简答题答案

管理学名词解释+简答题答案

管理学名词解释+简答题答案管理学⼀、名词解析1、管理(P4):管理是指组织为了达到个⼈⽆法实现的⽬标,通过各种职能活动,合理分配、协调相关资源的过程。

2、概念技能(P7):是指产⽣新想法并加以处理,以及将关系抽象化的思维能⼒。

3、标准化原理(P11):要使⼯⼈掌握标准化的操作⽅法,使⽤标准化的⼯具、机器和材料,并使作业环境标准化,这就是所谓的标准化原理。

4、等级链(P13):指“从最⾼的权威者到最低管理⼈员的等级系列”。

5、伦理(P21):伦理,是⼈之所以为⼈,即单个的⼈具有同体本质的⼈,⽤管理学家的话语说,就是单个⼈成为“组织⼈”的理性和原理。

6、功利主义道德观(P23):这种观点认为,能给⾏为影响所及的⼤多数⼈带来最⼤利益的⾏为才是善的。

这是⼀种完全根据⾏为结果即所获得的功利来评价⼈类⾏为善恶的道德观。

P23 7、问题强度(P28):指该问题如果采取不道德的处理⾏为可能产⽣后果的严重程度。

8、社会责任(P31):是企业追求有利于对社会长远⽬标实现的⼀种义务,它超越了法律与经济对企业所要求的义务。

9、头脑风暴法(P88):⼜称智⼒激励法,是指针对解决的问题,相关专家或⼈员聚在⼀起,在宽松的氛围中,敞开思路,畅所欲⾔,寻求多种决策思路的倡导创新思维的⽅法。

10、风险型决策(P94):如果决策问题涉及的条件中有些是随机因素,它虽然不是确定型的,但我们知道它们的概率分布,这类决策就称为风险型决策。

11、市场细分(P114):指将⼀个总体市场划分为若⼲个具有不同特点的顾客群,每个顾客群需要相应的产品或市场组合。

12、核⼼能⼒(P117):是组织内的集体知识和集体学习,尤其是协调不同⽣产技术和整合多种多样技术流的能⼒。

(它是企业成长的基础。

⼀项能⼒能够成为企业的核⼼能⼒必须通过三项检验:⽤户价值,独特性,延展性。

)13、组织柔性(P135):是指组织的各个部门、各个⼈员都是可以根据组织内外环境的变化⽽进⾏灵活调整和变动的。

管理学名词解释汇总及答案

管理学名词解释汇总及答案

管理学名词解释汇总及答案1. 管理学管理学是一门研究组织管理和决策的学科,旨在提供有效的管理和领导方法。

它包含了对组织中各方面的规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方面进行研究。

2. 组织组织是由一组人共同协作以实现特定目标的系统。

它涉及到定义和分配职责、建立协调机制、制定规章制度等方面。

3. 管理管理是指通过组织和合理利用资源,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管理包括规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多个方面。

4. 规划规划是指在达到目标的过程中确定未来行动方向、资源分配和实施方式的过程。

它包括制定目标、确定策略、制定计划等活动。

5. 组织设计组织设计是指根据组织的目标和环境,对组织结构、工作流程、职责等进行规划和安排的过程。

它旨在优化组织的效率和协同性。

6. 领导领导是指在组织中产生影响力,激发员工潜力,推动组织向目标前进的过程。

领导包括领导风格、领导行为、领导技能等方面。

7. 控制控制是指对组织的各个方面进行监测和评估,以确保其达到预定的目标。

控制包括制定标准、比较实际情况和标准、采取纠正措施等步骤。

8. 绩效管理绩效管理是指通过设定目标、评估绩效和提供反馈,以提高员工和组织绩效的过程。

它包括目标设定、绩效评估和绩效奖励等活动。

9. 激励激励是指通过给予员工奖励和认可,以提高其工作积极性和上进心的过程。

激励可以包括金融奖励、晋升机会、培训发展等方面。

10. 决策决策是指在面临多个选项时,选择其中一个或多个进行行动的过程。

决策包括问题识别、信息收集、方案评估和选择等步骤。

11. 沟通沟通是指在组织内外传递信息、共享知识和建立联系的过程。

良好的沟通有助于沟通双方理解和协作。

12. 团队建设团队建设是指通过合理安排和培养团队成员,促进团队协作和合作,共同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13. 创新创新是指在现有基础上提出新的想法、方法或产品的过程。

创新有助于组织在竞争中保持竞争优势。

14. 变革管理变革管理是指在组织内部进行改变时,管理这些变革过程的活动。

管理学名词解释和简答

管理学名词解释和简答

名词解释1、组织的概念:所谓组织是指一群人为了实现某个共同目标而结合起来协调行动的集合体.根据目标的不同,可以将组织划分为不同的类型:如军事组织、经济组织、教育组织、宗教组织等.2、管理的概念:所谓管理就是为了有效的实现组织目标,有专门的管理人员利用专门的知识、技术和方法对组织活动进行计划、组织、领导与控制的过程。

3、领导的概念:所谓的领导是指管理者利用组织赋予的权利和自身的能力,去指挥和影响下属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工作的活动过程.4、控制的概念:控制是为了保证企业系统按预定要求动作而进行的一系列工作。

其包括根据计划标准,检查和监督各部门、各环节的工作,判断工作结果与计划要求是否发生偏差.5、决策的概念:决策是指组织或个人为了解决当前或未来可能发生的问题,从确定行动目标到拟定、论证、选择和实施方案的整个活动过程.(网上查的)6、企业文化的概念:企业文化是指一个企业及其成员的行为准则、价值观念的总和。

7、计划的概念:计划是将决策实施所需要完成的活动任务进行时间和空间上的分解,以便将其具体地落实到组织中的不同部门和个人.8、管理幅度:是指领导机关或领导者直接领导下属的部门或人员的数额.9、管理层次:是指公共组织内部划分管理层级的数额.10、组织文化的概念:组织文化是指组织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并且为组织成员普遍认可和遵循的具有本土之特色的价值观念、管体意识、行为规范和思维模式的总和。

11、法律的方法的概念:通过各种法律法例条件和司法仲裁工作调整社会经济的总体活动和各企业单位在为微观活动中所发生的各种关系以保证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管理方法.12、行政方法的概念:依靠行政组织的权威,运用命令、规定、指示、条例等行政手段,按照行政系统和层次,以权威和服从为前提,直接指挥下属工作的管理方法.13、经济方法的概念:根据客观经济规律,运用各种经济手段调节不同主体之间的关系,以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管理方法.14、战略性计划的概念:只用于整体组织的、为组织较长时间设立总体目标和寻求组织在环境中的地位的计划,具有整体性和长期性.15、部门化的概念:部门化是将整个管理系统分解,并再分解若干个相互依存的基本管理单位,它是在管理劳动横向分工的基础上进行的.16、激励的概念:是指领导者运用各种手段,激发下属的动机,鼓励下属充分发挥内在的潜力,努力实现自己所期望的目标并引导下属按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要求去行动的过程.(网上查找)17、风险型决策:在这类决策中,自然状态不止一种,决策者不能知道哪种状态会发生,但能知道多少种自然状态以及每种自然状态发生的概率.18、确定型决策:是指在稳定可控条件下进行的决策,在确定型决策中,决策者确切知道自然状态的发生,每个方案只有一个确定结果,最终选择哪个方案取决于对各个方案结果的直接比较。

管理学概论复习资料

管理学概论复习资料

管理学概论复习资料(适用于09连锁经营、商务管理、营销与策划)一、名词解释1、管理就是在一定的资源条件下由管理主体遵照一定的基本规律、原则、程序和方法,对管理对象行使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激励、控制、沟通等一系列职能与方法从而达到一个确定目标的过程。

2、管理学是指在总结管理发展历史经验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现代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去研究社会各个领域管理活动最一般的规律和方法的一门应用性基础学科。

3、管理的直接经验是指管理者亲身投入管理活动、实践所获得的经验。

4、管理的间接经验是管理者通过各种方式学习他人的管理实践而获得的经验。

5、管理的二重性是指:一方面,管理是合理组织社会生产力的客观要求,是人们共同劳动以及以此为基础的各种共同活动的需要,这体现为管理的自然属性;另一方面,管理又是协调社会生产关系的客观要求,这体现为管理的社会属性。

6、任务管理是构成科学管理法的一个重要因素,它是由以高效率为原则科学地规定作业标准、实行最佳的标准化作业、实行奖励工资制以及岗位责任等内容所构成的。

7、职能组织原理概括起来讲就是分解管理劳动,使所有管理人员都尽可能少地分担管理职能,使管理职能专门化,同时每个管理职能部门(人员)都可以在自己特定的职能范围内直接向下达命令,进行指挥。

8、例外管理原理的含义是:不是把所有的权限都集中于上层经营者的手中,而是尽可能地分散给下级管理阶层的管理人员。

上层经营者只保留例外事项的决定权或控制权。

9、管理基本原理是指对管理实质和基本规律的表述。

10、管理原则是管理基本原理在实践中延伸出来的要求人们共同遵循的行动准则。

11、行为科学是指运用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等理论和科学方法,从人的工作动机、情绪、行为与工作、环境之间的关系,来探索影响生产率因素的管理理论,目的在于激发人的积极性。

12、管理科学是通过把科学的原理、方法和工具应用于管理的各种活动,制定用于管理、减低结果的不确定性、以便使投入的资源发挥最大的作用,获得最大的经济效果。

管理学名词解释、简答等

管理学名词解释、简答等

一,名词解释:工作激励:指通过分配适当的工作来激发员工内在的工作热情。

帕金森定律:由于各种原因,受到激励的管理者往往会倾向于在组织中增加更多的管理者,建构自己的帝国大厦以巩固他们的地位。

名义小组技术:指在决策过程中对群体成员的讨论或人际沟通加以限制,但群体成员是独立思考的。

象召开传统会议一样,群体成员都出席会议,但群体成员首先进行个体决策。

法约尔桥:在贯彻等级制度原则中,为了使组织既能坚持统一指挥原则,又能缩短信息联系的路线,法约尔提出可以在需要进行沟通的两个部门之间建立联系的渠道。

管理审计:是一种对企业所有管理工作极其绩效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价和鉴定的方法。

工作定额原理:根据一定的科学依据制定出一个合理的日工作量。

精益生产:即企业把客户、销售代理商、供应商、协作单位纳入生产体系,同他们建立起利益共享的合作伙伴关系,进而组成一个企业的供应链。

技术技能:指管理者掌握和熟悉特定领域中的过程,惯例技术和工具的能力。

价值链分析法:是由巴克尔波特提出来的即运用系统方法来考察企业各项活动和相互关系,从而找寻具有竞争力优势的资源一种工具。

程序性计划:対一类例行活动建立一定的决策程序,与此对应的计划是程序性计划。

虚拟运作:企业通过合同、参少数股权、优先权等方式同其他企业建立较稳定关系,从而将企业就价值活动集中在自己优势方面,将废专长外包出去的一种战略。

标准化原理:工人熟悉标准化的操作方法,使用标准化的工具,机器,作业环境标准化。

组织文化:是组织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并且为组织成员所认可和遵循的具有本组织特色的价值观念,团体意识,工作作风,行为规范和思维方式的总和。

平衡积分卡:是有财务,顾客,内部经营过程,学习和成长四个方面构成的衡量企业,部门和人员的卡片。

彼得原理:在一个等级制度中,每个职工倾向于上升到他所不能胜任的地位。

领导权变理论:领导者与领导方式是既定环境的产物,随环境而变。

正强化:是奖励那些符合组织目标的行为,以便让这些行为得到进一步加强,从而有利于组织目标的实现。

周三多 (第二版)管理学名词解释和简答

周三多 (第二版)管理学名词解释和简答

一、名词解释。

管理是指组织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各项职能活动,合理分配、协调相关资源的过程。

管理对象是相关资源,即包括人力资源在内的一切可以调用的资源。

可以调用的资源通常包括原材料、人员、资金、土地、设备、顾客和信息等。

道德通常是指那些用来明辨是非的规则或原则。

有两类信息不值得管理者去获得1:信息的收益较高,而其获得成本也更高 2:信息的获取成本较低,但其收益更低。

信息评估的关键:在于信息的收益和获取成本进行预先估计,即进行成本——收益分析。

决策是指组织或个人为了实现某种目标而对未来一定时期内有关活动的方向、内容及方式的选择及调整过程。

量本利分析法也叫保本分析或盈亏平衡分析法,是通过考察产量、成本和利润的关系以及盈亏变化的规律来为决策提供依据的方法。

社会责任---如果一个企业不仅承担了法律上和经济上的义务还承担了“追求对社会有利的长期目标”的义务,我们就说该企业是有社会责任的。

管理幅度也称组织幅度,是指组织中上级主管能够直接有效地指挥和领导下属的数量。

组织层级---由于组织任务存在递减性,从最高层的直接主管到最低的基层具体工作人员之间形成了一定的层次,这种层次便成为组织层级。

组织变革就是组织根据内外环境的变化,及时对组织中的要素及其关系进行调整,以适应组织未来发展的要求。

所谓权变的组织设计是指以系统动态的观点来思考和设计组织,它要求把组织看成一个与外部环境有着密切联系的开放式组织系统。

分权是指决策指挥权在组织层级系统中较低管理层次上的分散。

孔茨认为,目标管理是一个全面的管理系统,它用系统的方法,使许多关键管理活动结合起来,并且有意识地瞄准,有效地和高效地实现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

从组织范围角度出发,把人的需要具体化为员工切实关心的问题——双因素理论需要层次理论---从社会文化的系统出发,对人的需要进行分类,通过提供一种为满足的需要的框架,寻求管理对象的激励效率,称之为需要层次理论。

授权就是组织为了共享内部权力,激励员工努力工作,而把某些权利或职权授予下级。

管理学基础平时作业

管理学基础平时作业

管理学基础平时作业管理学基础第1次平时作业一、名词解释1、管理:就是在特定的环境下,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以便达成既定的组织目标的过程。

2、概念技能:是指综观全局、认清为什么要做某事的能力,也就是洞察企业与环境相互影响之复杂性的能力。

具体地说,概念技能包括理解事物的相互关联性从而找出关键影响因素的能力,确定和协调各方面关系的能力以及权衡不同方案优劣和内在风险的能力,等等。

3、产业环境:是指对处于同一产业内的组织都会发生影响的环境因素。

4、广义的行为科学:是指包括类似运用自然科学的实验和观察方法,研究在自然和社会环境中人的行为的科学。

5、企业文化:就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共同价值观、信念、行为准则及具有相应特色的行为方式、物质表现的总称二、填空题1、管理的对象是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

2、目前组织行为学从它研究的对象和小涉及的范围来看,可分成三个层次,即个体行为、团体行为和组织行为。

3、管理过程学派的创始人是(亨利•法约尔)。

他认为管理的职能有五种,即(计划)、(组织)、人员配备、(指挥)和(控制)。

4.(计划)是事先对未来行为所作的安排。

是管理的首要职能。

5.组织由三个基本要素构成,即(目标)、(部门)和关系(部门及其活动的联系方式)。

6.20世纪60年代末期,加拿大学者(亨利•明茨伯格)提出了管理者角色理论。

7.依据环境的不确定性,即环境的复杂程度和变化程度,可以讲组织环境划分为四种类型:简单稳定的环境、(复杂稳定的环境)、(简单动态的环境)、(复杂动态的环境)。

8.亚当.斯密是最早研究(专业化和劳动分工)的经济学家。

9.梅奥的主要著作有《工业文明的人类问题》和《工业文明的社会问题》。

三、判断正误1.管理决策学派主张运用数学符号和公式进行计划决策和解决管理中的问题。

×2.1990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的彼得.圣吉教授出版了他享誉世界之作——《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

《管理学》名词解释与简答

《管理学》名词解释与简答

名词:1、微笑曲线理论微笑嘴型的一条曲线,两端朝上,在产业链中,附加值更多体现在两端,设计和销售,处于中间环节的制造附加值最低。

微笑曲线中间是制造;左边是研发,属于全球性的竞争;右边是营销,主要是当地性的竞争。

当前制造产生的利润低,全球制造也已供过于求,但是研发与营销的附加价值高,因此产业未来应朝微笑曲线的两端发展,也就是在左边加强研展创造智慧财产权,在右边加强客户导向的营销与服务。

微笑曲线有两个要点, 第一个是可以找出附加价值在哪里, 第二个是关于竞争的型态。

2、雇员参与计划雇员参与计划是指企业为提高组织效率,鼓励雇员参与有关其工作的设计、组织和管理来的计划。

雇员参与计划可以采用多种形式,主要包括质量圈、劳资联合委员会以及主要在欧洲国家实行的共同管理计划。

雇员参与计划的成功与否,一方面取决于计划本身以及与员工个人有关的因素但也取决于与企业环境、组织气候等有关的因素。

这些因素直接影响到员工对参与的感觉。

3、人力资本理论主要观点之一:人力资本的积累是社会经济增长的源泉。

其主要原因有三个:其一,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率超过物力资本投资的收益率;其二,人力资本在各个生产要素之间发挥着相互替代和补充作用;其三,具体数量化计算。

主要观点之二:教育也是使个人收入的社会分配趋于平等的因素。

工资的差别主要是由于所受教育的差别引起的;教育水平的提高会使因受教育不同而产生的相对收入差别趋于减缓;人力资本投资的增加,还可以使物力资本投资和财产收入趋于下降,使人们的收入趋于平等化。

4、价值链企业的价值创造是通过一系列活动构成的,这些活动分为基本活动(包括内部后勤、生产作业、外部后勤、市场和销售、服务等)和辅助活动(包括采购、技术开发、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基础设施等),这些互不相同但又相互关联的生产经营活动,构成了一个创造价值的动态过程,即价值链。

5、超Y理论超Y理论是一种在组织管理中更具当代特色的学说。

它是有关“权变理论”的别称。

管理学名词解释+简答

管理学名词解释+简答

名词解释1管理就是一定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来协调他人的活动,带领人们既有效果又有效率的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2、目标管理是20世纪50年代发源于美国的一种综合管理方法。

它要求组织中的上级和下级一起协商,根据组织的使命确定一定时期内组织的总目标,由此决定上下级的责任和分目标,并把这些目标作为组织评估和奖励每个单位和个人贡献的标准。

3、决策就是为了解决问题或实现目标,从若干备选的行动方案中进行抉择的分析、判断的过程。

4、领导就是对组织内每个成员(个体)和全体成员(群体)的行为进行引导和施加影响的活动过程,其目的在于使个体和群体能够自觉自愿并充满信心地为实现组织的目标而努力。

5、沟通是沟通联络的简称,也是平常所说的信息交流,是信息由发出者到接受者并为接受者所理解的过程。

2、战略管理是对组织的战略进行系统的分析、制定、实施和调整的过程。

3、核心能力是使一个组织与其竞争者相区别的一整套知识、技能、组织的惯性与业务过程。

4、每一个管理者所能直接指挥和监督的下属人数总是有限的,这个限度称为管理宽度或者管理跨度。

5、激励就是通过采取使人们的需要、愿望、欲望等得到满足的措施,来引导人们以组织或领导者多期望的方式行事。

1.组织(名词):是指由复数的人所组成的、具有明确的目的和系统性结构的社会实体2.等级链:管理机构中,从最高层到最低层所建立的一条连续、关系明确的职权等级系列。

3.隧道视野:职能部门化的缺陷,每个部门都只关注自己所分担的那一块任务,每个部门中的人都在努力追求部门利益的最大化,但没有人为整体负责,没有人为顾客的需要负责。

5.职权分裂:当解决一个问题或作出一项决策必须汇总两个或更多管理者的职权才能实现时,就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职权时分裂的。

1、激励:就是通过采取使人们的需要、愿望、欲望等得到满足的措施,来引导人们以组织或领导者所期望的方式行事。

2、沟通:就是信息的交流,是信息由发出者到达接受者所理解的过程。

《管理学基础》参考答案

《管理学基础》参考答案

第1章管理概述一、名词解释管理:管理是在特定的环境和条件下,对组织资源进行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实现组织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和过程。

管理者:管理者是履行管理职能,对实现组织目标负有领导责任和影响力的人。

管理学:管理学是一门系统地研究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

它是由一系列的管理理论、管理原则、管理形式、管理方法、管理制度组成,是管理实践活动在理论上的概括和反映。

概念技能:概念技能是管理者对复杂情况进行抽象和概括的能力。

概念技能包括理解事物的相互关联性从而找出关键影响因素的能力,确定和协调各方面关系的能力,以及权衡不同方案优劣和内在的风险的能力等。

人际技能:人际技能是指与处理人际关系有关的技能,或者说是理解、激励他人并与他人打交道的能力。

人际技能包括沟通、领导和激励三方面的能力。

技术技能:技术技能是指使用某一专业领域内有关的工作程序、技术和知识,完成组织任务的能力。

系统原理:系统原理是把系统的理论应用于管理问题的研究,把管理系统看成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

人本原理:人本原理就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思想和管理原则的总称。

责任原理:责任原理是指在管理活动中,为了实现管理的效率和效益,需要在合理分工的基础上,明确规定各部门和每个人必须完成的工作任务和必须承担的与此相应的责任。

效益原理:效益原理是指有效产出和其投入之间的比例关系。

它包括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个方面。

创新原理:创新原理是指组织要根据内外环境发展的态势,在有效继承的前提下对传统的管理进行改革、改造和发展,使管理得以提高和完善的过程。

二、填空题1.自然属性,社会属性。

2.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3.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

4.人员,资金,物资设备,时间,信息,社会信用。

5.自然属性,社会属性。

6.科学性,艺术性。

7.系统原理,人本原理,责任原理,效益原理和创新原理。

8.整体性原理,弹性原理,层次性原理,反馈原理。

9.人。

10.责,权,利。

管理学名词解释

管理学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1.管理:答:管理是对组织有限资源进行有效配置,以达成组织既定目标与责任的动态创造性活动。

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行为活动是由于管理复杂后进行专业化分工的专业管理活动,是有效整合资源所必需的活动,但因其每一项活动又仅仅是帮助有效整合资源的部分手段或方式,因而它们本身不等于管理,管理的核心在于对现实资源的有效配置。

2.组织使命:答:组织的使命是一个组织最基本的目标,也是一个组织存在的意义之所在。

3.管理幅度:答:某一层次上的主管人员直接而又有效地管辖下属人员的数量。

4.非正式沟通:答:正式组织途径以外的信息流通程序进行的信息传递与交流。

5管理的科学性:答:管理是一门科学,形成系统的管理知识体系。

这些管理原理和方法反映管理活动规律,对管理实践具有科学指导意义。

6.古典管理理论:答:又称科学管理理论,代表人物是泰罗,法约尔和韦伯。

它是企业发展的产物,要求分工与职能管理,从而开启了管理的新时代。

8.人本管理答:就是强调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思想。

人力资源是各种生产要素组合中的核心资源;在管理的活动中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要充分尊重人的个性化发展。

9.人力资源计划:答:是指为实现组织的总目标,运用科学方法,预测、比较和确定组织人力资源供需缺口,并筹划行动以填充缺口的一系列过程。

11.组织文化:答:是指组织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被组织成员所接受和遵循的具有本组织特色的价值观念、团体意识、思维模式和行为规范的总和。

12.前馈控制:答:又称事前控制,就是尽可能在系统发生偏差之前,根据预测的信息,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13.非正式组织:非正式组织是伴随正式组织的运转而形成的,是人们在共同的工作中所形成的靠情感和非正式规则联结的群体。

15德尔菲法:答:是采用匿名通信的方式将所需预测的问题征询一定人数的专家意见,并经多次信息交换,逐步取得比较一致的预测结果的一种预测方法。

16.计划答:计划是组织根据环境的需要和自身的特点,确定组织在一定时期内的目标,并通过计划的编制、执行和监督来协调、组织各类资源以顺利达到预期目标的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填空题1.技能包括:(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

2.四种道德观:(功利观)、(权力观)、(公平观)、(综合观)。

3.文化的层次结构:(潜层次的精神层)、(表层的制度系统)、(显现层的组织文化载体)。

4.管理者的角色:(人际角色)、(信息角色)、(决策角色)。

人际角色:(代表人角色)、(领导者角色)、(联络者角色)。

5.集体决策方法:(头脑风暴法)、(名义小组技术)、(德尔菲技术)。

6.组织设计的影响因素:(环境)、(战略)、(技术)、(组织规模与生命周期)。

7.一般信息系统包括五个基本要素:(输入)(输出)(处理)(反馈)(控制)。

8.远景和使命陈述包括(核心意识形态)、(远大的远景)。

9.核心意识形态包括(核心价值观)、(核心目标)。

10.1916年,法约尔在《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中写道的五中管理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11.一体化战略包括(前向一体化)、(后向一体化)、(横向一体化)。

12.防御战略(收缩战略)、(剥离战略)、(清算战略)。

13.按领导权力的运用,可以将领导风格分为(集权式领导者)、(民主式领导者)。

14.按创新方式,可以将领导风格分为(魅力型领导者)、(变革型领导者)。

15.按思维方式,可以将领导风格分为(事务性领导者)、(战略型领导者)。

16.领导权力的五种来源有:(法定性权力)、(奖赏性权力)、(惩罚性权力)、(感召性权力)、(专长性权力)17.根据期望理论,人们在工作中的积极性或努力程度(激发力量)是(效价)和(期望值)乘积。

激励力=效价×期望值(M=V×E)18.道德发展阶段分为三个层次(前惯例层次)、(惯例层次)、(原则层次)。

19.定量决策方法包括(确定型决策方法),(不确定型决策方法)和(风险型决策方法).20赫茨伯格于1959年提出了双因素理论,他提出的两类因素是(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

21.控制的过程包括三个基本环节的工作,即(确立标准)、(衡量成效)和(纠正偏差)。

22.按照方向,沟通可分为(上行沟通)、(下行沟通)和(平行沟通)。

按照组织系统,沟通可分为(正式沟通)、(非正式沟通)。

按照是否进行反馈,沟通可以分为(单向沟通)、(双向沟通)。

按照功能划分,沟通可以分为(工具式沟通)、(感情式沟通)。

按照主体来划分,沟通可以分为(个体间沟通)、(群体间沟通)。

23.管理的二重性是指(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24.企业的加强型战略包括(市场渗透)、(市场开发)和(产品开发)。

名词解释1.管理:是指组织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各项职能活动,合理分配、协调相关资源的过程。

2.社会责任:如果一个企业不仅承担了法律上的和经济上的义务(法律上的义务是指企业要遵守有关法律,经济上的义务是指企业要追求经济利益),还承担了“追求对社会有利的长期目标”的义务,我就说该企业是有社会责任的。

3.组织文化是组织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并且为组织成员普遍认可和遵循的具有本组织特色的价值观念、团体意识、工作作风、行为规范和思维方式的总和。

4.战略性计划:是指应用于整体组织的,为组织未来较长时期(通常为5年以上)设立总体目标和寻求在环境中的地位的计划。

5.保健因素:是那些与人们的不满情绪有关的因素,如公司的政策、管理和监督、人际关系、工作条件等。

6.激励因素:是指哪些与人们的满意情绪有关的因素。

激励因素主要包括这些内容:工作表现机会和工作带来的愉快,工作上的成就感,由于良好的工作成绩而得到的奖励,对未来发展的期望,职务上的责任感。

7.国际化经营:如果一个企业的资源转化活动超越了一国国界,即进行商品、劳务、资本、技术等形式的经济资源的跨国传递和转化,那么这个企业就是在开展国际化经营。

8.计划:①从名词意义上讲,计划是指用文字和指标等形式所表述的,在未来一定时期内组织以及组织内不同部门和不同成员,关于行动方向、内容和方式安排的管理文件。

②从动词意义上讲,计划是指为了实现决策所确定的目标,预先进行的行动安排。

9.授权:组织为了共享内部权力,激励员工努力工作,而把某些权力或职权授予下级。

授权的含义:①分派任务②授予权力或职权③明确责任10.沟通:是借助一定手段把可理解的信息、思想和情感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人或群体中传递或交换的过程,目的是通过相互间的而理解与认同来使个人和或群体间的认知以及行为相互适应。

11.个体间沟通:是指组织中的人体成员间相互传递相关信息以促成行为与目标相互协调并与组织目标相一致的过程。

12.团队沟通:是指组织中以工作团队为基础单位进行信息交流和传递的方式。

13.组织间沟通:就是组织之间如何加强有利于实现各自组织目标的信息交流和传递的过程。

14.标杆控制:是以在某一项指标或某一方面实践上竞争力最强的企业或行业中的领先企业或组织内某部门作为基准,将本企业的产品、服务管理措施或相关实践的实际状况与这些基准进行定量化的评价、比较,在此基础上制定、实施改进的策略和方法,并持续不断反复进行的一种管理方法。

15核心资源:是指有价值的、稀缺的、不完全模仿的和不完全替代的资源,它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

16.核心价值:是组织内的集体知识和集体学习,尤其是协调不同生产技术和整合多种多样技术流的能力。

17.核心能力:是组织内的集体知识和集体学习,尤其是协调不同生产技术和整合多种多样技术流的能力。

18.精益思想:是指根据用户需求定义企业全部生产价值,按照价值流组织全部生产活动,使要保留下来的、创造价值的各个活动流动起来,让用户的需求拉动产品的生产,而不是把产品硬推给用户,暴露出价值流中所隐藏的muda,不断完善,达到尽善尽美19.核心价值观:是企业持久的和本质的原则,它是企业的一般性指导原则,不能把它与企业的具体生产或经营做法混为一谈,不能维了经济利益或短期目标而放弃它。

目标远大的公司,其核心价值不需要理性或外在的理由,也不能随趋势或时尚的变化而变化,甚至不随市场的变动而变动。

21.职权:是指组织内部授予的指导下属活动及其行为的决定权,这些决定一旦下达,下属必须服从。

职权分为三种形式:直线职权、参谋职权和职能职权22.直线职权:是指管理者直接指导下属工作的职权。

参谋职权:是指管理者拥有某种特定的建议权或审核权,评价直线职权的活动情况,进而提出建议或提供服务。

职能职权:则是一种权益职权,是由直线管理者向自己辖属以外的个人或职能部门授权,允许他们按照一定的制度在一定的职能范围内行使的某种职权。

23.解聘:如果人力资源规划过程中存在冗员,组织面临结构性收缩要求或者员工存在违反组织政策的行为时,组织应当裁剪一定的员工,这种变动叫做解聘。

24.员工招聘:是指组织及时寻找、吸引并鼓励符合要求的人到本组织中任职和工作的过程。

25.压力:在动态的环境条件下,个人面对种种机遇、规定以及追求的不确定性所造成的一种心理负担。

26.学习型组织是指具有持续不断的学习、适应和变革能力的组织。

特点:①普遍赞同的共同愿景,②摒弃旧的思维方式和常规程序,③成员对组织的所有过程、活动、功能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进行积极的思考,④跨越纵向和横向边界进行坦诚的沟通,共享信息和知识。

⑤放弃个人和局部利益,协同工作、密切合作。

优势:就像具有学习能力的人一样,学习型组织最终成为一个不断提高和发展自身、动态适应环境变化、具有强大能力、充满生命力的有机体。

27.管理幅度:也称组织幅度,是指组织中上级主管能够直接有效地指挥和领导下属的数量。

28.组织中的工作流程再造(BPR):根据组织发展的战略规划,对企业各项运作活动及其细节进行重构、设定与阐述的系统工程。

30.新产品:是指在结构、性能、材质、技术特征等一方面或几方面都有显著改进与提高或独创的产品。

31.标准化:要是工人掌握标准化的操作方法,使用标准化的工具、机器、原料,并使作业环境标准化,这就是所谓的标准化原理。

32.头脑风暴法:针对解决的问题,相关专家或人员聚在一起,在宽松的氛围中,敞开思路,畅所欲言,寻求多种决策思路。

33.组织冲突:是指组织内部成员之间、不同部门之间、个人与组织之间由于在工作方式、利益、性格、文化价值观等方面的不一致导致彼此相抵触、争执甚至攻击等行为。

34.创新:首先是一种思想及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的实践,是一种原则以及在这种原则指导下的具体活动,是管理的一种基本职能。

创新是对“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

它包括五个方面:①生产一种新的产品②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③开辟一个新的市场④掠取或控制原材料和半成品的一种新的来源⑤实现一种新的工业组织。

35.扁平结构:指组织规模已定,管理幅度较大,管理层次较少的一种组织结构形态。

优点:层次少,信息传递速度快,尽早发现信息反馈的问题,尽早解决,信息失真可能性小。

缺点:a:主管不能对每位下属有充分的了b:主管得到的信息太多,不利于及时利用。

36.锥形结构:指管理幅度较小,从而管理层次较多的高、尖、细型的金字塔形态优点与局限性正好与“扁平结构”相反。

①优点:由于管理层次比较多,管理幅度比较小,每一管理层级上的主管都能对下属进行及时的指导和控制;另外,层级之间的关系也比较紧密,这有利于工作任务的衔接,同时也为下属提供了更多的提升机会。

②缺点:过多的管理层级往往会影响信息的传递速度,信息失真度可能会比较大,这又会增加高层主管与基层之间的沟通和协调成本,增加管理工作的复杂性37.集权:是指决策指挥权在组织层级系统中较高层次上的集中,也就是说下级部门和机构只能依据上级的决定、命令和指示办事,一切行动必须服从上级指挥。

38.分权:是指决策指挥权在组织层级系统中较低管理层次上的分散。

39.决策的定义:管理者识别并解决问题,或者利用机会的过程。

决策的主体是管理者;决策的本质是一个过程,这一个过程由多个步骤组成;决策的目的是解决问题或利用机会。

决策的原则是满意原则,而不是最优原则。

决策的依据:适量的信息。

40.正强化:就是奖励那些符合组织目标的行为,以便使这些行为得到进一步加强,从而有利于组织目标的实现。

41.负强化:就是惩罚那些不符合组织目标的行为,以使这些行为削弱甚至消失,从而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不受干扰。

42.国际化经营:如果一个企业的资源转化活动超越了一国国界,即进行商品、劳务、资本、技术等形式的经济资源的跨国传递和转化,那么这个企业就是在开展国际化经营。

43.适度控制:是指控制的范围、程度和频度要恰当好处。

44.导入培训:应聘者一旦决定被录用之后,组织中的人事部门应该对他将要从事的工作和组织的情况给与必要的介绍和引导,西方国家称之为“职前引导”。

45.在职培训:对员工进行在职培训是为了使员工通过不断学习掌握技术和新方法,从而达到新的工作目标要求所进行的不脱产培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