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卡斯总供给函数
第二十二章宏观经济学在目前的争论和共识
建立长期劳动合同的 好处:
其一、对劳资双方来说,谈判都很费时。其二、谈判破裂的可能性—
—罢工的存在。其三、面临不利的需求冲击。对于厂商来说工资变动到
一个新水平可能不是最优策略。
西方经济学·宏观·第 22章 17
二、名义价格粘性
从不完全竞争的市场出发,解释名义价格粘性。 其中较有影响的是菜单成本理论。 经济中有一定垄断力的厂商是价格的决定者,能够选择价格。菜单成 本的存在阻碍了厂商调整价格。菜单成本指调整价格时所花费的成本, 它包括:研究和确定新价格的成本、重新编印价目表的成本、通知销售 点更换价格标签的成本等。即使这些成本很小,它们累积起来所产生的 效应仍然很大,足以导致强有力的价格粘性。 特殊菜单成本:当厂商作出价格调整决策时,难以预料产品价格或要 素价格调整的后果。要素、顾客或竞争厂商对于价格调整的反应都有很 大的不确定性。同时,价格水平变化对拥有的各种有形和无形资产价值 的影响也难以确定。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模型主要说明: 对货币量和一般价格水平的不完全预期怎样导致了货币的非中性, 也就是货币的变化怎样导致了对一般价格和相对价格变化的短期混淆, 从而带来了产出和就业的波动。 由模型引申出的含义是: 系统的货币政策无效,随机的货币政策有害。
三.简化的新古典宏观经济模型
西方经济学·宏观·第 22章 10
西方经济学·宏观·第 22章 15
第五节 新凯恩斯主义形成的理论背景和特征
新凯恩斯主义的假设条件: (1)工资和价格粘性,即工资和价格的调整十分缓慢;从而非市场 出清。 (2)经济当事人最大化原则,追求最大利润和效用。 (3)理性预期。
西方经济学·宏观·第 22章 16
第六节 名义粘性
一。名义工资粘性。 工资粘性:工资率不能随劳动供求的变动而及时而迅速的变动。 发达经济中,工资不是在即时交易中决定,而由劳资双方以明确(或 隐含)的合同确定。长期劳动合同规定一年或更长时间内的名义工资率。 合同的长期性:短暂的合同会增加劳资双方的谈判成本和调整成本。 劳动合同的期限往往为三年,即货币工资在三年内不能改变。 合同期限往往较长,所以工资调整总是缓慢的,使工资具有了粘性。
《西方经济学》(第三版)—宏观经济学 第四篇-第十二章 经济周期
不宜将经济周期仅仅看作“商业周期” 。
第四篇-第十二章 经济周期
2021/8/8
3/28
第一节 经济周期的性质
二、经济周期的划分
1.基钦周期(短周期、短波) 小周期平均40个月,又称为基钦周期。 2.朱格拉周期(中周期、中波) 平均每个朱格拉周期为9-10年。 3.康德拉季耶夫周期(长周期、长波) 康德拉季耶夫周期长约50年,长波的上升与
2021/8/8
20/28
第三节 非凯恩斯主义周期模型
一、货币周期模型
(一) 卢卡斯总供给曲线
卢卡斯从货币供给和不完全信息的角度出发,对经 济的周期波动做出解释。
卢卡斯认为,若央行增加货币供给,引起物价上涨, 若之前物价平稳,则多数人认为属于局部性的,若 之前物价起伏较大,则多数人认为属于全局性的。 未发现实情之前,人们会根据当时的价格上涨来增 加他们的产出和工作量,但人们最终会作出理性预 期,发现物价上涨是由总需求增加引起的,就会调 整其预期,将产量和劳动供给恢复到自然率水平。 故货币供应的政策是无效的。
较高收入和较低收入 时,边际投资倾向接 近0,边际储蓄倾向 接近无穷大。
第四篇-第十二章 经济周期
2021/8/8
6/28
第二节 凯恩斯主义周期模型
非线性的储蓄函数和投资函数交点决定三个均衡 的国民收入值:Y<Y1或Y2<Y<Y3时,I>S,Y有提 高趋势;Y1<Y<Y2或Y>Y3时,I<S,Y有下降趋势, 故C不是稳定点。当Y2<Y<Y3时,Y会提高到Y3, 当Y1<Y<Y2时,Y会降低到Y1。
供给曲线。
Ys AS(P) , Yd AD(P)
微观经济学第二十二章 习题答案
第二十二章 宏观经济学在目前的争论和共识 1.简述货币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政策主张。
解答:(1)货币主义的基本观点可概括为:第一,货币供给对名义收入变动具有决定性作用;第二,在长期中,货币数量的作用主要在于影响价格以及其他用货币表示的量,而不能影响就业量和实际国民收入;第三,在短期中,货币供给量可以影响实际变量,如就业量和实际国民收入;第四,私人经济具有内在的稳定性,国家的经济政策会使它的稳定性遭到破坏。
(2)货币主义的政策主张可概括为如下三点:其一,反对凯恩斯主义的财政政策;其二,反对“斟酌使用”的货币政策;其三,力主“单一政策规则”,即以货币供给量作为货币政策的唯一控制指标,排除利率、信贷流量、准备金等因素。
2.简述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假设条件。
解答: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假设条件主要有个体利益最大化、理性预期、市场出清和自然率假说。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认为,宏观经济现象是个体经济行为的后果。
微观经济学表明,理解个体行为的一个基本出发点就是假设个体追求其最大利益。
所以,要使宏观经济学具有坚实的微观基础,应将个体利益最大化作为基本假设。
所谓理性预期是经济当事人在有效地利用一切信息的前提下,对经济变量作出在长期中平均来说最为准确的,而又与所使用的经济理论、模型相一致的预期。
用通俗的话说,理性预期假设的意思是,在长期中,人们会准确地或趋向于预期到经济变量所应有的数值。
市场出清的假设是说,无论劳动市场上的工资还是产品市场上的价格都具有充分的灵活性,可以根据供求情况选择迅速进行调整,使相应市场的供给和需求相等或趋向于相等。
自然率假说认为,任何一个社会都存在着一个自然失业率,其大小取决于该社会的技术水平、资源数量和文化传统等,而在长期中,该社会的经济总是趋向于自然失业率。
3.推导卢卡斯总供给曲线。
解答:一个典型企业i 的供给函数由下式给出 y i =h (P i -P )+y *i 其中y i 为企业的产量,P i 为其产品的价格,P 为价格总水平,y *i 为企业的潜在产量,h 表示企业对其产品价格与价格总水平偏离的一种反应,h >0。
高鸿业主编的《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第二十二章 宏观经济学在目前的争论和共识【
第二十二章宏观经济学在目前的争论和共识一、名词解释1.货币数量理论(东北财经大学2011研)答:(1)传统货币数量论包括费雪方程(即交易方程:Py MV =)和剑桥方程(即庇古的M kY kPy ==),两者的实质是一致的,即货币数量与价格水平之间存在着直接的因果数量关系,物价水平的高低,取决于货币数量的多少,并成正向关系。
二者的不同之处在于:交易方程强调货币的交易媒介的作用,而剑桥方程则强调对货币的需求方面。
(2)弗里德曼推演出了新货币数量论,提出货币需求函数为:()b e p M f r r r w y u P=,,,,,式中,M P表示财富持有者手中的实际货币量,与市场债券利息率、预期的股票收益率等因素有关。
弗里德曼强调,新货币数量论与传统货币数量论的差别在于,传统货币数量论把货币流通速度V (或者1k)当作一个由制度决定的常数,而新货币数量论认为稳定的不是V ,而是决定V 值的函数,V 只不过是稳定的外在表现而已。
V 在长期是一个不变的量,在短期可以做出轻微的变化。
2.卢卡斯总供给曲线(函数)(中国人民大学2005研)答:卢卡斯总供给曲线(函数)是由理性预期学派的代表人物——芝加哥大学的罗伯特·卢卡斯首先提出的。
卢卡斯的总供给曲线是通过考察微观经济中的基本单位——企业的行为引申出来的,整个经济的总供给曲线是通过对所有典型企业的供给曲线加总而得到的。
卢卡斯的短期总供给曲线为:()ˆy y P P λ*=+-式中,参数>0γ,ˆP为公众对价格的预期。
它表明经济的总产出与未被预期到的价格上升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
卢卡斯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其主要原因是其前提假设中的理性预期和自然率假说,当市场中的价格水平ˆP P=时,总供给等于自然率的水平;当现实价格水平超过预期的价格水平时(即ˆ>P P ),产出就会增加到自然率水平之上。
在长期,则总供给曲线为y y *=,经济处于充分就业的产出水平。
总供给曲线分析
总供给曲线分析总供给(Aggregate Supply)是指在其它条件保持不变时,一定时期内价格水平和所有厂商愿意并且能够生产的总产量之间的关系。
总供给主要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①主要由生产性投入(最重要的是劳动与资本)的数量和这些投入组合的效率(技术水平)决定的。
②假定社会的总资本量和技术水平不变,因而劳动投入决定总产量。
③价格水平影响总产量的基本过程:价格水平→实际工资→劳动供给与劳动需求→实际就业量→总产量,即用符号表示为P→W/P→Ns与Nd→N*→Y*。
总供给函数是指总产量与一般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
在以价格水平为纵坐标,总产量为横坐标的坐标系中,总供给函数的集合表达即为总供给曲线。
总供给曲线有不同类型,具体来说可以分为五种,分别是古典的总供给曲线,凯恩斯总供给曲线,常规总供给曲线,新古典的总供给曲线和新凯恩斯主义的总供给曲线。
这五种又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大类是根据货币工资(W)和价格水平(P)进行调整所要求的时间长短,完全预期的有:古典总供给曲线,凯恩斯总供给曲线和常规总供给曲线;第二大类是至附加预期的总供给曲线,包括新古典的总供给曲线和新凯恩斯主义的总供给曲线。
下面分别对这五种总供给曲线进行分析。
一、传统的总供给曲线(一)古典的总供给曲线1、假设前提(1)、价格包括货币工资具有完全的伸缩性,它随劳动供求关系的变化而变化。
当劳动市场存在超额劳动供给时,货币工资就会下降。
反之,当劳动市场存在超额劳动需求时,货币工资就会提高。
(2)、不存在货币幻觉:劳动需求与劳动供给都是实际工资的函数;(3)、完全预期简单地说,在古典总供给理论的假定下,长期中,经济水平或产量不随着价格水平的变动而变动,始终处在充分就业上。
因此古典学派认为,总供给曲线是一条与价格水平无关的、位于经济的潜在产量货充分就业产量水平上的垂直线。
从长期来看,经济是可以实现充分就业的,因此,古典总供给曲线也称为长期总供给曲线。
但在短期中,经济并不一定总处于充分就业状态,因此,这种古典总供给曲线也是一种特例。
西方经济学(宏观) 第二十一章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
2.货币主义的主要观点 (1)货币供给对名义收入变动具有决定性作 用。 (2)在长期中,货币数量的作用主要在于影 响价格以及其他用货币表示的量,而不能影响就 业量和实际国民收入。
(3)在短期中,货币供给量可以影响实际变 量,如就业量和实际国民收入。
(4)私人经济具有自身内在的稳定性,国家 的经济政策会使它的稳定性遭到破坏。
3.市场出清 市场出清假设是说,无论劳动市场上的工资 还是产品市场上的价格都具有充分的灵活性,可 以根据供求情况迅速进行调整。 4.自然率假说
第三节 实际经济周期理论 1.作为波动源的技术冲击 实际经济周期理论代表性的论文都把技术冲 击作为波动源。它接受新古典增长理论对技术变 化的定义,即,技术变化包括任何使生产函数发 生移动而不涉及投入要素数量变化的因素。 实际经济周期理论强调实际因素,即技术的 变化是收入和投资变动的根源。
y y P Pˆ
含义:预期价格与实际价格的偏离会导致实 际产出与经济正常产出的偏离。
2.模型的基本思想 由模型引申出的政策含义是,系统的货币政 策无效,随机的货币政策有害。
3.简化的新古典宏观经济模型
结合总需求函数 ytd t + mt Pt 和卢卡斯总供
给函数 yts yn Pt Pte 可得供求均衡结论:
2.基本理论 总量生产函数为:
y zf k
图21-1 生产函数和资源函数
图21-2 实际经济周期理论对宏观经济波动的解释
图21-3 技术变化所引起的投资、收入变动
第四节 一个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AD-AS模 型
1.卢卡斯总供给函数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理论是建立在个人利益 最大化假设的微观基础上的,因而其社会经济总 供给函数是由个体企业的供给函数加总获得的。 卢卡斯总供给素: 第一,总财富 第二,非人力财富在总财富中所占的比例 第三,各种非人力财富的预期报酬率 第四,其他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
《宏观经济学》第九章:货币主义、供给学派和理性预期学派
学习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货币主义、供给学派和理 性预期学派这三大学派的基本观点和政策主张, 了解其产生的历史背景。 关键概念: 货币主义 新货币数量论 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 数 单一政策规则 适应性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 附 加预期菲利普斯曲线 自然失业率 萨伊定律 税收 的供给效应 理性预期 卢卡斯批判
第二节 货币主义的观点与政策主张
一、货币主义与货币需求函数 货币主义把货币存量的变动看作解释名义国民收入变化的最为重要的因素。 但是,在凯恩斯宏观经济模型中,国民收入的波动主要是因为一些真实的扰 动(如投资的变动和消费的变动等)。在失业的情况下,货币被视为较不重要的 如投资的变动和消费的变动等) 因素。在出现流动性陷阱的极端情况时,货币供应的增加会被货币流通速度 的相反变化完全抵消,增加的货币数量会按不变的利率和收入水平完全被闲 置余款或投机余款所吸纳。 货币主义的货币数量分析的基础是货币需求理论。弗里德曼假设,对货币的 需求主要受到三方面因素的影响: 第一,财富总量 第二,持有货币可以给持有人带来收益 第三,资产持有者的兴趣和爱好也会影响货币的需求 把弗里德曼重新表述的货币需求函数的简化形式写成:
三、理性预期学派的政策主张 第一,在理性预期学派中,划分长期和短期的菲利普斯曲线,既没有必要, 也没有依据,除非如上面所述的随机冲击有可能影响劳动力供求和商品供求, 从而扰乱经济,在一般情况下经济总是处于自然失业率水平。因此,即使出 现随机扰乱,也是暂时的。 第二,如果政府根据经济波动情况,使用货币政策手段对经济实施调控,举 例来说,当经济处于萧条状态时,失业率上升,政府为了把失业率控制在一 定水平之下,将使用扩张性货币政策来刺激经济,但是如果微观经济行为人 充分认识到政府的这种操作规则,因而对货币政策所导致的通货膨胀有充分 的预期,并且在自己的经济行为决策时充分考虑已经预期到的有关变量的变 动,这时货币政策就变得无效。 第三,货币政策的效果是中性的,财政政策也是中性的,这就是著名的“ 第三,货币政策的效果是中性的,财政政策也是中性的,这就是著名的“李 嘉图等价原理”。理性预期学派的另一位重要人物罗伯特·巴罗(R. Barro)认为, 嘉图等价原理”。理性预期学派的另一位重要人物罗伯特·巴罗(R. Barro)认为, 政府无论是选择通过减免税收还是通过赤字财政的方式来刺激经济,其结果 都是一样的。 第四,理性预期学派最重要的有关宏观经济政策的推断大概是著名的“ 第四,理性预期学派最重要的有关宏观经济政策的推断大概是著名的“卢卡 斯批判” 斯批判”了。
中级宏观经济学考试重点总结
综合2.2 你如何看待古典理论中的“两分法”,如何理解“货币中性”假设?2.4 萨伊定律的主要内容2.7 何谓“费雪效应”?3.1 核心概念:货币幻觉、边际消费倾向、流动性偏好、资本边际效率、流动性陷阱、挤出效应、凯恩斯定律4.1 核心概念:适应性预期、自然率假说4.2 适应性预期与理性预期有何不同?请用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予以说明(此题结合第五章)。
5.1 核心概念:理性预期、理性预期假说、卢卡斯批判、政策无效论、货币经济周期理论、李嘉图- 巴罗等价定理、动态时间不一致性5.2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是从哪几个方面对凯恩斯主义进行评判的?5.3 什么是“卢卡斯总供给函数”?了解其推导过程。
以此为基础说明理性预期对于宏观经济学的意义。
5.5请从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两方面说新古典宏观经济学I的“政策无效”主张。
5.6 你能另外举出政府经济政策动态时间不一致性的一个或者几个例子吗?5.8 简述李嘉图- 巴罗等价定理。
6.1 核心概念:真实冲击与技术冲击、跨期替代效应、索洛剩余、乘数- 加速数模型、货币经济周期理论、政治经济周期理论6.5 给出真实冲击与名义冲击的定义。
经济学家认为何种真实冲击是引起经济周期波动的最主要原因?6.8 简述真实经济周期模型对宏观经济波动的解释,并以图加以说明。
6.11从传统的凯恩斯理论(1S-LM模型),到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的实际经济周期(RBC理论,再到新凯恩斯主义理论(AS-AD模型),它们如何解释经济周期波动原因?7.1 核心概念:非市场出清、工资粘性与价格粘性、菜单成本、效率工资7.2 论述新凯恩斯主义兴起的理论背景。
7.4 新凯恩斯主义和凯恩斯主义在“非市场出清”假设问题上有何差别?7.7 简述效率工资理论的主要内容。
7.10 、新凯恩斯主义理论是如何解释宏观经济波动的,其有些什么政策主张?综合2.2 你如何看待古典理论中的“两分法” ,如何理解“货币中性”假设?两分法:两分法的基本观点是货币经济与实际经济是两分的,认为货币等名义变量与产出等实际变量之间是没有必然联系,当经济系统的实际变量达到均衡之后,如果所有名义变量发生相同尺度的变化,此时并不能影响经济系统所有实际变量的原有均衡状态。
宏观经济学第十章习题及答案
第十单元宏观经济学主要流派本单元所涉及到的主要知识点:1.古典学派与凯恩斯经济学;2.正统凯恩斯主义;3.货币主义;4.供给学派;5.新古典宏观经济学;6.新凯恩斯主义。
一、单项选择1.萨伊定律在货币经济中表现为()。
a.投资恒等于储蓄;b.投资等于储蓄;c.货币供给恒等于货币需求;d.货币供给等于货币需求。
2.古典经济学说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说争论的焦点是()。
a.市场机制能否自动实现充分就业均衡;b.市场机制能否自动合理配置资源;c.需求管理政策比供给管理政策是否更有效果;d.货币政策比财政政策是否更有效果。
3.强调市场经济具有自我矫正机制、能够自动实现充分就业均衡的学说叫做()。
a.凯恩斯经济学;b.凯恩斯主义;c.新凯恩斯主义;d.古典经济学。
4.强调市场经济不能自动实现充分就业均衡的学说通常叫做()。
a.凯恩斯主义;b.货币主义;c.古典学说;d.新古典宏观经济学。
5.古典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是()。
a.奥肯定律;b.蒙代尔定律;c.萨伊定律;d.李嘉图等价定理。
6.在欧文·费雪的交易方程与剑桥方程中,货币数量的变动仅仅影响()。
a.实际收入;b.名义收入;c.一般价格水平;d.总就业量。
7.凯恩斯主义认为,货币数量的变动()a.仅仅影响价格水平;b.会同时影响价格水平和实际收入;c.仅仅影响实际收入;d.对价格水平和实际收入没有任何影响。
8.货币主义认为,货币数量的变动()。
a.在短期,会影响价格水平与实际收入;b.在长期,会影响价格水平与实际收入;c.在短期仅仅影响一般价格水平;d.在长期仅仅影响实际收入。
9.货币主义者相信货币流通速度()。
a.相当易变;b.短期内比较稳定,在长期会剧烈变动;c.相当稳定;d.短期内剧烈变动,在长期比较稳定。
10.古典经济学认为()。
a.货币数量的变动不影响真实变量值;b.货币数量的变动影响真实变量值;c.货币数量的变动影响就业量;d.货币数量的变动影响商品的相对价格。
总供给曲线的解释
总水平的估计。
– 如果b=0,表示企业完全相信有关机构预测的价格。
(3)卢卡斯总供给函数
• 修正后的典型企业供给函数:
• yi=h(1-b)(Pi-P)+yi*
• 整个经济的总供给曲线通过对所有典型企业的供给曲线加总而得 到。设整个经济的生产由n个像企业i的企业组成,则经济的总供 给函数为卢卡斯总供给函数:
• M/ P =f(rb,re ,rp ,ω,y,u)
货币需求取决于: 1.总财富。 2.非人力财富在总财富中所占的比例。 3.各种非人力财富的预期报酬率。 4.其他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
• 新货币数量论的另一形式 • 特别地,如果令λ =1/Y,则上式化为:
• M/ Y =f(rb,re ,rp ,ω,P/Y,u)
• 个体利益最大化:宏观经济现象是个体经济行为的后果。 最基本假设是个体利益的最大化。
• 市场出清:无论劳动市场的工资还是产品市场的价格都 具有充分的灵活性,可以根据供求情况迅速进行调整。
• 自然率假说。自然率假说原本是货币学派的理论基础之 一,理性预期学派将其含义加以引申,并将它发展成为 自己的理论基础。
2.自然率假说
• 自然率假说主要系指自然失业率而言。
• 任何一个社会都存在着一个自然失业率,其大小,取决 于该社会的技术水平、资源数量和文化传统。
• 在长期中,社会经济总是趋向于自然失业率。人为的经 济政策的作用可以暂时地在短期中使实际的失业率大于 或小于自然率,但是,在长期中,不可能做到这一点。
pe已知的情况下,即为凯恩斯的总供给方程;
• 对λ取有限正数的情况,方程即为常规的总供给 方程。
西方经济学考研真题详解(宏观经济学-第6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第6章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6.1考点难点归纳1.总需求函数总需求函数表示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的价格水平与国民收入间的依存关系,描述这一函数的曲线称为总需求曲线。
所谓总需求是指整个经济社会在每一个价格水平下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它由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支出和国外需求构成。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价格水平提高时,国民收入水平就下降;当价格水平下降时,国民收入水平就上升。
总需求曲线向下倾斜,其机制在于:当价格水平上升时,将会同时打破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上的均衡。
在货币市场上,价格水平上升导致实际货币供给下降,从而使LM 曲线向左移动,均衡利率水平上升,国民收入水平下降。
在产品市场上,一方面由于利率水平上升造成投资需求下降(即利率效应),总需求随之下降;另一方面,价格水平的上升还导致人们的财富和实际收入水平下降以及本国出口产品相对价格的提高从而使人们的消费需求下降,本国的出口也会减少、国外需求减少,进口增加。
这样,随着价格水平的上升,总需求水平就会下降。
2.总需求曲线的斜率和移动总需求曲线的斜率反映价格水平变动一定幅度使国民收入(或均衡支出水平)变动多少。
从IS -LM 模型分析中可知,价格水平变动引起实际货币余额变动会使LM 移动,进而影响收入水平,而LM 移动究竟会使均衡收入变动多少,取决于IS 曲线和LM 曲线的斜率。
IS 曲线斜率不变时,LM 曲线越陡,则LM 移动时收入变动就越大,从而AD 曲线越平缓;相反,LM 曲线斜率不变时,IS 曲线越平缓(即投资需求对利率变动越敏感或边际消费倾向越大),则LM 曲线移动时收入变动越大,从而AD 曲线也越平缓。
政府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如政府支出扩大(A 增加),或扩张性货币政策(M 增加),都会使总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反之,则向左下方移动。
3.总供给总供给是经济社会的总产量(或者总产出),一般而言是由劳动力、生产性资本存量和技术决定的。
宏观经济学在目前的争论和共识(1)
yi=h(Pi-Pe)+ yi*
完整版课件ppt
17
厂商i根据社会中的有关机构预测并公布的 价格P和自己的经验确定Pe :
Pe =P+b(Pi-P)
式中,常数b表示厂商对自己经验的依赖程度, b=1表示厂商完全相信自己的经验,b=0则表示厂商完 全依赖从公共渠道获得的信息。
yi=h{Pi-[ P+b(Pi-P) ]}+ yi* yi=h(1-b)(Pi-P)+ yi*
…(1)
式中,α代表除货币供给以外其他所有能
引起总需求变化的因素, m和p分别是货币供
给量和价格水平的对数形式,参数β是货币供
给量对总需求的乘数。
完整版课件ppt
22
卢卡斯总供给函数为:
yts=yn+γ(pt-pte),γ>0
…(2)
式中,参数γ=h(1-b),yn为自然率或潜在
的产出水平, pe为公众对价格的预期。
完整版课件ppt
26
上述政策含义可以进一步用下图说明:
P
LAS
SAS1=(Pe=P2)
P2
E2
SAS0=(Pe=P0)
P1
E1
P0
E0
AD1(M1)
0
(图-2
“政策无效性”)YN
AD0(M0)
Y1
Y
完整版课件ppt
27
上图中,在E0点, Pe=P0,产出和就业在自 然率水平上。中央银行为了增加产出,将货币
卢卡斯供给函数
卢卡斯供给函数卢卡斯供给函数是由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卢卡斯提出的一种经济学模型,用于解释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的关系。
该模型认为,经济增长取决于生产要素的增加,而通货膨胀则取决于货币供给量的增加。
卢卡斯供给函数的核心思想是,人们的预期会影响他们的行为。
在经济学中,预期是指人们对未来经济状况的看法。
如果人们预期通货膨胀率将上升,他们会调整自己的行为,以适应这种情况。
例如,他们可能会提高自己的工资要求,以抵消通货膨胀的影响。
卢卡斯供给函数的数学表达式为:Y = Yn + α(P - Pe)其中,Y表示实际产出,Yn表示自然产出,P表示物价水平,Pe表示人们对物价水平的预期,α表示价格粘性系数。
从这个公式可以看出,当人们的预期与实际情况相符时,物价水平不会发生变化。
但是,如果人们的预期与实际情况不符,就会出现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的情况。
卢卡斯供给函数的应用范围很广,可以用于解释许多经济现象。
例如,当政府通过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给时,会导致物价水平上升,从而引起通货膨胀。
此时,人们的预期会发生变化,他们会调整自己的行为,以适应新的经济环境。
卢卡斯供给函数还可以用于解释经济增长的原因。
根据该模型,经济增长取决于生产要素的增加,例如劳动力和资本。
当生产要素增加时,自然产出也会增加,从而推动经济增长。
总之,卢卡斯供给函数是一种重要的经济学模型,可以用于解释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的关系。
该模型的核心思想是人们的预期会影响他们的行为,从而影响经济的运行。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利用该模型来预测经济走势,制定合理的货币政策和经济政策,以促进经济发展。
卢卡斯供给函数
卢卡斯供给函数一、什么是卢卡斯供给函数卢卡斯供给函数(Lucas’ Supply Function)是由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卢卡斯(Robert Lucas)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一种宏观经济模型。
该模型旨在解释短期经济波动和长期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并探讨经济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二、卢卡斯供给函数的原理卢卡斯供给函数的核心思想是基于宏观经济学中的新古典增长理论。
该理论认为,经济的长期增长主要取决于技术进步和生产要素的长期积累(劳动力、资本等)。
卢卡斯供给函数将经济的供给与生产要素和技术进步之间的关系加以量化。
在卢卡斯供给函数中,政府的经济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通过对人们的预期和行为的影响而实现的。
卢卡斯认为,人们对未来的预期会影响他们的决策行为,从而对经济产出和增长产生影响。
三、卢卡斯供给函数的基本形式卢卡斯供给函数的基本形式可以表示为:Y = Y^e + α(P - P^e)其中,Y表示实际产出,Y e表示预期产出,P表示实际价格水平,P e表示预期价格水平,α表示价格粘性的程度。
根据该函数,实际产出(Y)等于预期产出(Y^e)加上价格水平与预期价格水平之间的差异与价格粘性的乘积。
价格粘性越大,价格水平与预期价格水平之间的差异对实际产出的影响就越大。
四、卢卡斯供给函数的解释卢卡斯供给函数的解释可以分为两个层面:短期解释和长期解释。
1.短期解释:在短期内,卢卡斯供给函数解释了经济波动的原因。
根据卢卡斯的观点,人们对未来的预期会影响他们的消费和投资行为。
当人们对未来的预期变化时,他们的消费和投资决策也会相应调整,从而导致实际产出的波动。
2.长期解释:在长期内,卢卡斯供给函数解释了经济增长的原因。
根据卢卡斯的观点,经济的长期增长主要取决于技术进步和生产要素的长期积累。
当政府通过经济政策对人们的预期和行为产生影响时,会对经济增长产生长期影响。
五、卢卡斯供给函数的政策启示卢卡斯供给函数对经济政策提供了一些重要的启示:1.重视人们的预期:卢卡斯供给函数认为,人们对未来的预期会影响他们的行为。
卢卡斯供给函数
卢卡斯供给函数卢卡斯供给函数是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用于描述商品供给与价格之间的关系。
它由经济学家卢卡斯提出,是新古典经济学的核心之一。
卢卡斯供给函数认为,商品供给量取决于市场价格、生产成本、生产技术等因素。
具体来说,卢卡斯供给函数可以表示为:Qs = f(P, PC, PT)其中,Qs表示商品的供给量,P表示市场价格,PC表示生产成本,PT表示生产技术。
卢卡斯供给函数的基本原理是,当市场价格上升时,供给量也会随之增加;当生产成本上升时,供给量会减少;当生产技术改进时,供给量会增加。
卢卡斯供给函数的核心思想是,供给量是市场价格和生产因素的函数。
这意味着,价格的变动和生产因素的变动都会对供给量产生影响。
当价格上升时,生产者会增加供给量,以获取更高的利润;当价格下降时,生产者会减少供给量,以避免亏损。
生产成本是供给量的重要决定因素。
当生产成本上升时,生产者需要投入更多的资源和成本来生产商品,从而导致供给量减少;当生产成本下降时,生产者可以用更少的资源和成本来生产商品,从而导致供给量增加。
生产技术的改进也会对供给量产生影响。
当生产技术改进时,生产者可以用更少的资源和成本来生产更多的商品,从而导致供给量增加;当生产技术没有改进时,生产者需要投入更多的资源和成本来生产同样数量的商品,从而导致供给量减少。
卢卡斯供给函数的应用范围很广。
它可以用于分析不同市场的供给情况,预测市场供给量的变动趋势,也可以用于制定经济政策和管理企业生产。
通过对市场价格、生产成本和生产技术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供给量的变动原因,为经济发展和企业经营提供参考依据。
需要注意的是,卢卡斯供给函数只是一种简化的模型,对现实世界的供给现象进行了抽象和假设。
实际情况可能会受到更多的因素和复杂性的影响,因此在具体应用时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和判断。
卢卡斯供给函数是经济学中的重要概念,用于描述商品供给与价格之间的关系。
它提供了一种分析供给量变动的工具,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市场供给的规律和变动原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3.推导
卢卡斯总供给函数的推导是通过考察经济中的微 观经济单位——企业的行为得出的。
一个典型企业的供给函数为:
Y=nh(p-P)+y * 其中 y 为该企业的产量, p 为该企业产品的价 格, P 为经济中的一般价格水平, y * 为该企 业的潜在产量,h 为该企业的产量相对于其潜在 产量的偏离对其产品价格相对于一价格水平,因此 企业对其只能用预期值 Pe 替代真实值 P,企业 按照下面的规则确定自己的预期: Pe=a· p+(1-a)×P· E
其中 α 表示其赋予本企业的商品价格的权重, PE 表示政府及社会研究机构的预测值,于是有 Y=(1-a)h(p-PE)+y*
整个经济中有n个这样的企业,于是
如图所示,点A 是经济社会的起始状态,A'D' 和 A"D" 分别由 于意料之中和意料之外的因素造成的总需求的变动,B、L两 点分别是两种情况决定的价格P和产量Y,两种状态下的预期: 意料之中预期变为Pe=P2,意料之外预期不变,仍为PO。由此 说明了理性预期学派的最终结论:宏观经济政策是无效的。 卢卡斯曲线是该学派用以反对凯恩斯主义的重要工具。
THANK YOU FOR YOUR ATTENTION!
Y=nh(1-a)(P-PE)+Y* 其中Y表示经济的总产出,Y* 表示经济的总的潜 在产量,进而可写为 Y=a(P-PE)+Y *
其中a=nha(1−a)a
04.意义
卢卡斯供给曲线是由理性派的代表人物 ——芝加哥大学 的罗伯特· 卢卡斯首先提出的总供给曲线。总需求(AD)曲线的 位置即受到意料之中的、又受到意料之外的因素的影响。由 于意料之中的原因而造成的总需求的变动只能使价格水平上 升或下降,并不能导致整个经济波动以及就业量或产量的波 动;而意料之外的原因造成的总需求的变动却可以导致就业 量或产量的波动,而且是经济波动的唯一原因。由此,卢卡 斯认为,由于经济政策是意料之中的公开政策,所以并不能 维持经济系统的稳定。即使这些政策是有效的,若属于意料 之外的因素,国家经济管理人员也无从执行。
卢卡斯总供给函数
目
2
1
简介
含义
录
4 5
结束
3
意义
推导
01.含义
卢卡斯总供给函数的含义: 预期价格与实际价格的偏离会导致实际产出与经济正常产出的偏离。
02.简介
卢卡斯总供给曲线简介:
卢卡斯供给方程指的是如果我们假设整个经济的 总供给是由 n 个完全相同的厂商所组成,那么我 们只需要任意选择其中一个厂商来研究其供给曲 线 ,然后再把研究的结果乘以n倍,就得出了整 个经济的总供给曲线。 公式为:Y=nh(p-P)+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