笫七章软体动物门1门的主要特征11身体分为头足内脏
软体动物门
第五节:真体腔不分节的动物——软体动物门(Mollusca)软体动物是动物界的第二大门,约11万种以上,仅次于节肢动物门。
大多具贝壳,故又称为"贝类",研究贝类的形态、生态、生理、发生和分类等方面的科学,称为"贝类学"。
软体动物的形态结构变异较大,但基本结构相同。
一、软体动物门的主要特征:(一)身体一般分为头、足及内脏团3部分:1、头部:位于身体的前端。
运动敏捷的种类头部十分发达,其上有口、眼、触角等摄食和感觉器官,如乌贼、蜗牛、田螺等;行动迟缓的种类头部不发达,如石鳖;穴居或营固着生活的种类头部已消失,如河蚌、角贝等。
2、足:位于身体腹面,为肌肉质突起。
由于对环境的适应,足表现为块状(腹足纲)、斧状(瓣鳃纲)、柱状(角贝)或腕状(乌贼)等。
少数种类的侧部(侧足)特化成片状,可游泳,称为翼或鳍,如翼足类。
也有退化,失去运动功能,如扇贝等。
3、内脏团:即躯干部。
是消化、循环、生殖等内脏器官集中的地方,为不分节的柔软团块,常位于足的背侧。
多数种类的内脏团为左右对称,少数种类扭曲成螺旋形,不对称,如螺类。
(二)具外套膜:外套膜是身体背侧的皮肤向下延伸的包着身体的皮膜,由内、外表皮和其间的结缔组织组成。
外套膜的形状也各不相同,如蚌为2片,悬垂于身体两侧;乌贼为筒状,覆盖着整个内脏团。
外套膜与内脏团之间的空腔为外套腔,腔内除鳃外,还有消化、排泄、生殖等器官的开口。
左右2片外套膜常在后缘处形成出水孔和入水孔;有的种类出入水孔延长成管状,伸出壳外,称为出水管和入水管。
(三)具贝壳:由外套膜外层表皮分泌形成。
常分为3层:①角质层——很薄,由贝壳素构成,具各种色泽;②棱柱层——很厚,由柱形的碳酸钙结晶所构成;③珍珠层——由叶片状的碳酸钙组成,表面光滑,具珍珠色彩。
贝壳是动物适应不活动的生活方式而发展起来的一种保护性的结构。
贝壳的数量和形状是分类上的重要依据。
外层和中层由外套膜边缘分泌形成,随着动物的生长逐渐增大,但不加厚;珍珠层由整个外套外表皮分泌形成,在贝壳形成后,随着动物的生长可以不断地加厚。
11- 软体动物门(一)
腹足类身体扭转示意图
A.具圆锥形的贝壳 B. 贝壳向后方倾倒 C. 内脏团扭转
尚未扭转
面盘
消化管发生扭转
外套膜 口
面盘
外套膜
肛门
足 面盘 外套膜
肛门
足
外套膜
腹 足 类 的 口 面 盘 幼 虫 内 脏 团 扭 转 过 口 程
肛门
口 足
内脏团逐渐扭转
内脏团扭转180° 足
(一)代表动物——圆田螺
生态 : 生活于湖泊 , 河流 , 水田等地 , 以水生植物的 叶子为食。
闭管式循环:头足类。快速游泳种类为闭管式。
含有血青素,血液无色,但有些种类因血中含血红素 血液为红色。
(六)呼吸器官---出现专职的呼吸器官
水生种类用鳃呼吸,陆生种类以肺呼吸。
鳃的发生:外套腔内的上皮伸展。 鳃的形态: 楯鳃:鳃轴两边均生有鳃丝。 栉鳃:鳃轴一侧生有鳃丝。 瓣鳃:鳃成瓣状。 丝鳃:鳃延长成丝状。
海 绵 蛤 的 神 经 系 统
(九)生殖和发育
雌雄异体或同体。
海产种类有担轮幼虫和面盘幼虫两个幼虫阶段,
某些淡水种类有钩介幼虫。
淡水蚌的钩介幼虫
第二节 软体动物门的分类
分纲依据 :体制是否对称,贝壳,鳃,外套膜,神 经等方面分为7个纲。 1.单板纲:几种 2.无板纲:约200种 3.多板纲:1000种 4.腹足纲:10万以上 5.掘足纲:300种 6.瓣鳃纲:2万种 7.头足纲:700种,化石10,000种以上
珍珠的形成
由珍珠质层形成。外套 膜受到微小沙粒等异物
侵入刺激,受刺激处的
上皮细胞即以异物为核,
陷入外套膜的上皮之间
结缔组织中,陷入的上 皮细胞自行分裂形成珍 珠囊,由囊分泌珍珠质, 层复一层将核包住,逐
软体动物门
• 壳顶 贝壳的前背方,各有一略为隆起 壳顶:贝壳的前背方, 贝壳的前背方 的部分。 的部分。 • 生长线:壳的外表面有以壳顶为圆心的 生长线: 同心圆线。 同心圆线。 • 贝壳后端有一个不闭合的裂缝,内有外 贝壳后端有一个不闭合的裂缝, 套膜形成的两个孔,背面的为出水孔 出水孔, 套膜形成的两个孔,背面的为出水孔, 腹面的为入水孔 入水孔。 腹面的为入水孔。
• 珍珠层 由叶状的霰石构成,又称壳底, 由叶状的霰石构成,又称壳底, 表面光滑, 表面光滑,它是由外套膜整个外表皮细 胞分泌而成, 胞分泌而成,随着动物的生长而增加厚 度。 • 霰石:碳酸钙薄片 霰石:
• 珍珠:在珍珠层内形成。是珍珠贝、河 珍珠:在珍珠层内形成。 蚌等的外套膜分泌物包裹着进入外套膜 和贝壳之间的异物而形成的。 生长线: 生长线:角质层和棱柱层的生长不是连 续不断的,在繁殖期或食物不足、气温 低等情况下,外套膜缘停止分泌。
河蚌的胃有两种特殊结构: 河蚌的胃有两种特殊结构: 胃盾、 胃盾、晶杆
胃盾:胃上皮具有一种会脱落的厚皮, 胃盾:胃上皮具有一种会脱落的厚皮,用 以保护胃的分泌细胞 晶杆:胃的后方有一晶杆囊, 晶杆:胃的后方有一晶杆囊,能分泌物质 形成胶质晶杆。 形成胶质晶杆。 晶杆由粘蛋白组成,吸附有丰富的酶。晶 晶杆由粘蛋白组成,吸附有丰富的酶。 粘蛋白组成 杆囊壁的纤毛摆动能使晶杆旋转, 杆囊壁的纤毛摆动能使晶杆旋转,起搅拌 和混合食物的作用 的作用。 和混合食物的作用。在胃酸的作用下晶杆 能释放出消化酶,对食物进行细胞外消化 能释放出消化酶,对食物进行细胞外消化 也有人认为晶杆的作用是贮存食物。 也有人认为晶杆的作用是贮存食物。 贮存食物
1.6 呼吸器官 软体动物用鳃、外套膜 外套膜或外套腔形成的肺 鳃 外套膜 肺 进行呼吸。 陆生种类 以肺呼吸。
3.6 软体动物门
代表动物 新蝶贝 石鳖
无板纲
腹足纲 双壳纲 掘足纲 头 足 纲 鹦鹉螺 亚纲 蛸亚纲
两侧对称
不对称 两侧对称 两侧对称
无或 骨刺 不明显 具纤毛 1 2 1 1 内壳 明显 退化 不明显 块状 斧状 柱状
1对
1对 2对 无
龙女簪
田螺 河蚌 角贝 鹦鹉螺 乌贼
两侧对称
发达
无 腕 吸盘 2对 状 吸盘 1对
7)头足纲(Cephalopoda)
全海产,头部发达,脑有软骨匣保护;外套 膜肌肉发达;具一对发达的眼睛;足特化为腕足 和漏斗;闭管式循环系统。 鹦鹉螺亚纲,如:鹦鹉螺 蛸亚纲,如:乌贼、章鱼
体制 单板纲 多板纲 两侧对称 两侧对称
贝壳 1 8
足 无或 不明显 具纤毛 不明显 块状
头部
鳃 5-6 对 数对
排泄系统由中胚层和外胚层共同形成,可分 为腺体部和管状部。
肾
腺体部(肾体):为海绵状的厚壁组织,以肾口 (内肾孔)开口于围心腔内。肾口具纤毛,可以收 集体腔中的代谢产物。肾体内有血管,血液中的代 谢产物通过渗透作用进入肾脏。
管状部(膀胱):壁薄,管腔内有纤毛,经肾孔 (外肾孔)开口于外套腔。
围心腔内壁上有围心腔腺,密布微血管,可将 代谢产物排于围心腔内,再由后肾管排出体外。这 种通过后肾管与围心腔共同完成代谢废物的收集和 排泄的结构也称为心-肾复合体。
头部发达,为感觉和摄食的中心。前端有吻, 吻腹侧中央为口。触角1对,位于吻两侧。眼1对,
位于触角基部外侧。头后方两侧有颈叶,右侧为
出水管,左侧为入水管。足位于头后方、内脏团
下方,宽大。
2)摄食和消化
圆田螺以水生植物和藻类为食。口位于吻腹面, 口腔内具齿舌。唾液腺1对,与口腔相通,可分泌黏 液,无消化作用。后接咽、食道和胃。肝发达,与 胃相通,分泌糖酶和蛋白酶。胃后为肠,肠扭转 180°向前,肛门开口于外套腔右侧出水孔附近。
海洋生物学软体动物门
三.分类
后鳃亚纲露鳃类
三.分类
3.掘足纲:角贝等 ●具贝壳一个,呈弯曲的长管状。贝壳两端开口 ●无鳃,以外套膜进行呼吸。 ●足柱形,能挖掘泥沙
三.分类 3.掘足纲:角贝等
美丽角贝 Pictodentalium formosum
二.代表动物:河蚌 Anodonta 鳃小瓣为片状结构,在外侧有许多纵向的突起, 形成鳃丝,鳃丝基部的组织称为丝间隔。丝间隔 上的小孔为鳃水孔
二.代表动物:河蚌 Anodonta 2 爿鳃小瓣下缘及前后缘是愈合的,背面分开, 通鳃上腔。连接鳃小瓣的瓣间隔之间形成鳃水管。
二.代表动物:河蚌 Anodonta 2 爿鳃小瓣下缘及前后缘是愈合的,背面分开, 通鳃上腔。连接鳃小瓣的瓣间隔之间形成鳃水管。
尖,背面有韧带相互铰合,腹缘分离。
二.代表动物:河蚌 Anodonta
韧带富有弹性,有能使贝壳左右张开的功能。贝壳 的闭合主要靠前、后闭壳肌的控制。
贝壳的前背方,各有一略为隆起的壳顶,在壳的 外表面有以壳顶为圆心的同心圆线,即为生长线。
二.代表动物:河蚌 Anodonta
贝壳后端有一个不闭合的裂缝,内有外套膜形成的两 个孔,背面的为出水孔,腹面的为入水孔。
角质层
棱柱层
珍珠层
一.门的主要特征 角质层:
为最外层,薄而透明, 具黑色光泽。 主要成分:壳质素 由外套膜边缘内侧分泌而 成, 随着动物生长,面积 逐渐扩大。 功能:保护贝壳的中、内 层不被碳酸溶解
一.门的主要特征
棱柱层:也称为壳层
为中间一层,占椐贝壳 的大部分。
主要成分:
棱柱形碳酸钙晶体
由外套膜边缘背面的细胞 分泌而成,随着生长面积 不断扩大,但其厚度不增 加。
全部海洋生活。 一般侧脏神经索不交叉为“8”字形; 贝壳与外套膜通常不发达,亦有全缺者; 多数本鳃消失,出现次生性皮肤鳃。
软体动物门
4、瓣鳃纲: • 1)代表动物:河蚌 • 2)特点:身体侧扁,具有两片外套膜,斧状足,两 片贝壳,头部退化,感官不发达,瓣状鳃。神经系 统:由三对神经节及它们之间的神经索组成。开管 式循环。 • 3)重要种类:牡蛎、蛏、蚶、江珧、扇贝、贻贝、 珍珠贝、花蛤等
第七章 软体动物门
第一节 软体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软体动物的形态结构变异较大,但 基本结构是相同的。 一、身体的划分:软体动物的身体一 般可分为头、足和内脏团3部分。 1.头部:运动敏捷的种类,头部分化明 显,其上生有眼、触角等感觉器官, 如田螺、蜗牛及乌贼等;行动迟缓的 种类,头部不发达,如石鳖;穴居或 固着生活的种类,头部已消失,如蚌 类、牡蛎等。
(八)神经系统 原始种类的无神经 节的分化,仅有1对足 神经索和1对侧神经索; 较高等的种类,主要有 4对神经节,即脑神经 节司感觉;足神经节司 运动和感觉;侧神经节 发出神经至外套膜及鳃 等;脏神经节发出神经 至各内脏器官。 软体 动物已分化出触角、眼、 嗅觉器及平衡囊等感觉 器官。
(九)生殖和发育 软体动物大多 数为雌雄异体,不 少种类雌雄异形; 卵裂形式多为完 全不均等卵裂。 个体发育中经经 过担轮幼虫和面 盘幼虫两期幼虫。
(六)呼吸器官 水生种类用鳃呼吸,鳃为外套腔内面的 上皮伸展形成;鳃的类型有楯鳃(鳃轴两侧均 生有鳃丝,呈羽状);栉鳃(鳃轴一侧生有鳃丝, 呈梳状);瓣鳃(鳃成瓣状);丝鳃(鳃延长成丝 状)。陆地生活的种类均无鳃,以肺呼吸。 (七)排泄器官 软体动物的排泄器官基本上是后肾管,其 数目一般与鳃的数目一致。后肾管由腺质部 分和管状部分组成。
《动物学》课件——环节动物、软体动物
环节动物的后肾管
一、门的主要特征
• 8. 担轮幼虫
– 海产种类的个体发育, 经螺旋卵裂、囊胚阶段 ,以内陷方式形成原肠 胚,发育成担轮幼虫
– 陆生和淡水生活种类直 接发育,无幼虫期
18
一、门的主要特征
• 8. 担轮幼虫
– 陀螺形, 在腰部有两条纤毛 环, 其间有口, 无体节, 有原 体腔和原肾管
• 7. 排泄系统 • 蚯蚓一般种类每体节有一对典型的后肾管
,为大肾管
– 大肾管:后肾管为一条迂回盘曲的管子,一端开口于 前一体节的体腔,称肾口,具有带纤毛的漏斗;另端 开口于本体节的体表,为肾孔
– 肾管上密布微血管,也可排出 血液中的代谢产物和多余水分
39
二、代表动物:环毛蚓
• 环毛属蚯蚓无大肾管,以后肾管型的小肾 管为排泄器官。小肾管有3种:
27
二、代表动物:环毛蚓
• 4.消化系统
– 自口至肛门为一条直管,由口、 口腔、咽、食道、砂囊、胃、小 肠、直肠、肛门组成
– 可分为前、中、后肠:
• 前肠(外胚层形成):口、口腔、咽、 食道、砂囊
• 中肠(内胚层形成):胃、小肠 • 后肠(外胚层形成):直肠、肛门
28
二、代表动物:环毛蚓
• 前肠:
• 真体腔是中胚层体腔囊裂开而成的,故也称裂体腔 • 真体腔是继假体腔之后出现的,也称次生体腔: 真体腔
=裂体腔=次生体腔
7
一、门的主要特征
• 1. 形成真体腔
– 消化管外壁附有肌肉,增强了消化道的蠕动, 消化能力加强
– 消化功能加强→同化功能加强→异化功能加强 →排泄功能加强,排泄器官进化为后肾管型
腹面观
22
二、代表动物:环毛蚓
10软体动物门
主要特征 1.体左右对称。 2.头部发达,有一对发达的眼。 3.原始种类具外壳,一般为内壳或无。 4.足着生于头部,特化为腕和漏斗。 5.闭管式循环,直接发生。
(一)代表动物——乌贼
1.外形 头:5对腕,一对眼,眼下有嗅觉陷。
最大的特点:动物界中最早出 现大型消化腺。
蜗 牛 齿 舌 图
蜗牛(Cittarium pica) 齿舌(K.Sandved)
• 软体动物的消化腺有:肝脏、唾液腺、胰脏。
其中肝脏最发达,开口于胃或肠的前端。
三、体腔与循环系统:
• 软体动物的次生体腔极度退化,仅残留有围心腔、 生殖腺和排泄器官的内腔。 • 初生体腔被结缔组织所填充,其空隙没有分布血管, 血液在空腔中流动,便形成了血窦。循环系统为开 放式循环系统 (血流阻力大,循环效率低) 。
贻贝 : 固着生活,附着于岩石上。
牡蛎:固着活,生活于浅海。
扇贝 :贝壳呈扇型,固着生活。
珍珠贝:
• 两壳不等,壳内 珍珠层极厚。是 世界上著名的生 产珍珠的贝类。
• 我国广东、海南 已人工养殖。
船蛆 :
• 钻蛀船只和港口的木 材建筑。
• 由于长期穴居,身体
细长,呈蛆状。贝壳 退化。
八、头足纲 (Cephalopoda):
3、内脏团 (visceral mass):
• 常位于足的背面。 • 大多数种类的内脏 团为左右对称,但 螺类扭曲成螺旋状, 失去了对称性。
4、外套膜 (mantle):
• 由内脏团背面的皮肤形成皱褶,向腹面延伸,常 包围整个内脏团。 • 外套膜与内脏团之间的空腔称外套腔 。
外套膜由内外两层上皮细胞组成,外层细胞的分泌
软体动物
肤发生褶皱,向两侧延伸形成 , 它包裹着整个
内脏团和鳃。
(二)体腔和循环系统:真体腔和假体腔同 存,形成血窦。从而形成开放式循环。 (三)呼吸系统:软体动物是最早出现专职
呼吸器官的类群。水生的用鳃,陆生
的用 “肺”,肺是由外套膜的一部分
密
布微血管,称为肺。
呼吸
(四)神经系统:仍是梯形神经系统,与扁 形动物相似,但有脑神经节和足神经节等。 出现了眼、平衡囊等特殊的感觉器官。 (五)生殖系统:多数雌雄异体,少数雌雄同 体,均异体受精。少数间接发育,出现了担轮 幼虫和盘面幼虫,河蚌有钩介幼虫期,而田螺 有卵胎生现象
第九节
软体动物门
一、软体动物主要特征:
(一)身体分区:大多可分:头、足、内
脏团及外套膜四个部分。
1、头:头部的发达程度与活动程度有关。
2、足:皮肌囊不平衡发展而成,腹面很
发达,形成特殊的运动器官。
3、内脏团:是内部器官所在的地方,常位于
足的背侧,包括心、肾、胃、肠和消化腺。 4、外套膜和贝壳:外套膜是身体背面的皮
田 螺
蛞
蝓
瓣鳃纲
贻贝
扇
贝
头 足
内脏团
外 套 膜
贝 壳 的 结 构
珍 珠 的 形 成
开放式循环(开管式循环):
循环途径为:心脏——大动脉——血腔(血 窦)——大静脉——心脏。其特点是血液不 总是在血管内流动,血流速度慢。
呼吸器官
瓣
鳃
神经系统
幼 虫
腹 足 纲
虎斑宝贝
软体动物的分纲
1、腹足纲:内脏团及贝壳多呈螺旋状,代
表动物:钉螺(传播血吸虫病),锥实螺
(肝片吸虫), 蛞蝓等。 2、瓣鳃纲:身体左右扁平,无头。代表动
普通动物学-01-07 软体动物门
代表动物园田螺
腹足纲分类
• 前鳃亚纲:鲍鱼、钉螺、田螺等。 • 后鳃亚纲:海牛、海兔等。 • 肺螺亚纲:蜗牛、蛞蝓等。
37
前鳃亚纲:
纹沼螺
钉螺
38
皱纹盘鲍
呼水孔 呼吸水流、 生殖排泄物都从此孔出入
39
壳质厚
壳质薄
园田螺
中华园田螺、中国园田螺、东北园田螺等
(臭田螺、螺蛳、黄螺、田中螺等)
螺蛳
方形环棱螺、犁形环棱螺、铜锈环棱螺 (方田螺、豆田螺、石螺、湖螺、金螺)
毛蚶
泥蚶
栉孔扇贝
海湾扇贝
◆74年始扇贝育苗成功,养殖逐步发展。
贻贝海红 淡菜
蝴蛛干生肉干制品 淡菜熟肉干制品
70年代贻贝为发展主要目标
(辽宁、山东、福建、浙江。) 53
合浦珠母贝
大珠母贝
54
5、头足纲:最高等的类群
• 体分头足和躯干部 • 贝壳内隐或无 • 闭管式循环
腕+漏斗
头 足
外套膜左右愈合, 肌肉发达,
软体动物门小结
本门种类多, 分布广,是最早能够在陆地上生活的动 物。
1.两侧对称或次生性不对称(腹足类)。 2.身体柔软,分为头、足和内脏团三部分。通常有外
套膜包裹, 多有石灰质的贝壳保护。头或退化或发 达,头足类还具软骨,腹足有各种形状。 3.真体腔不发达(只有围心腔.排泄腔和生殖腺腔), 假体腔发达并充满血。
29
间接发育
• 海水种类多经担轮幼虫期、面盘幼虫期, • 淡水种类具勾介幼虫。
30
鱼体因受幼虫刺激组织增生, 幼虫即被埋在组织囊中 吸收鱼体养分而变态
暂时营寄生
勾介幼虫
成自由生活的成体。
幼蚌
软体动物门
贝壳:包被在软体动物体外,由角质层、棱
柱层和珍珠层组成的帽状、螺旋状、管状 或瓣状结构。
能否看出年轮?
外套膜
角质层 棱柱层 珍珠层 外套膜
外套膜上皮
外套膜褶皱
珍珠
新角质层
贝壳结构及珍珠形成
4、出现专职的呼吸器官—鳃gill 。(图)
软体动物用鳃、外套膜或外套形成的肺进行呼吸,或无鳃
水
鳃轴
• 多数种类口腔内有颚片和齿舌。 • 齿舌是软体动物特有的器官。位于口腔底部的舌突起表 面,由横列的角质齿构成,锉刀状,摄食时可前后伸缩, 刮取食物。
有齿舌的 软体动物, 食性如何?
3、具有贝壳
贝壳一般包被躯体外,有的位于体内,有的缺。不同种类 具有不同特点(有瓣状、管状、覆瓦状、螺旋状等)。随动物 生长而增大加厚。 构造:角质层、棱柱层和珍珠层(图)
于挖掘泥沙,使身体其半部埋在泥沙里。无鳃,用 外套膜呼吸。海产。经济意义不大。
壳 性腺
消化 脑神经节 肾 胃
脏神经节 足 头丝 口 外套膜 足神经节
象牙贝结构
4、双壳纲(瓣鳃纲)(Lamellibranchia):
1)代表动物:河蚌 (图)
2)特点:身体侧扁,具有两片外套膜,斧状足,两片贝壳,头
开管式循环系统:血液从心室流出后,经血管、微血管进血
窦中,再经肾和鳃回流入心耳的循环系统
血窦:初生体腔存在于各组织器官的间隙,内有血液流动形成
血窦。
8、神经系统不同种类差异大: (图) a、最低等为梯形神经;b、四对神经节和神经索; c、发达的神经系统:头足纲有发达的脑,且有软骨包围
脑神经节
不明显,无眼和触角。足扁而宽,占整个腹面。
有外套沟。神经系统呈梯形。海产600种。无经 济意义。
软体动物门
软体动物门(Mollusca)软体动物种类繁多,分布广泛,现存种类约13 万种,此外还有约35000 种的化石种类,在种数上仅次于节肢动物,为动物界第二大门。
常见动物有:蜗牛、螺类、河蚌、乌贼等。
软体动物具有一些与环节动物相同的特征,如次生体腔、后肾管、担轮幼虫等,因此认为是由环节动物演化来的,是朝着不太活泼的生活方式较早分化出来的一支动物。
第一节软体动物门的主要特征本门动物的各类群之间形态差异很大,但基本结构是相似的。
身体柔软、不分节、可分为头部、足部、内脏团 3 部分。
1、头部:位于身体前端,有的种类(运动敏捷的种类) 头部明显,有口、眼、触角等感觉器官。
如乌贼、田螺、蜗牛等。
有的种类(行动迟缓的或营固着生活的种类) 头部退化,甚至消失。
如石鳖、河蚌、角贝、牡蛎等。
2、足部:位于身体的腹面,为运动器官,常因种类不同而在形态和功能上表现出很大的差异。
腹足纲(螺类、蜗牛等): 足呈块状,用来爬行。
多板纲(石鳖等): 足也呈块状,但用来附着。
掘足纲(角贝等): 足呈圆柱形,用来挖掘水底泥沙。
瓣鳃纲(河蚌、珍珠贝、蛤蜊等): 足呈斧形,坚硬而富含肌肉,用来挖掘泥沙。
头足纲(乌贼、章鱼等): 足和头合并,足演化成腕,用来捕捉食物。
3、内脏团(visceral mass):除头和足外,身体的其他部分即为内脏团,是内脏器官所在的部分,常位于足的背面。
大多数种类的内脏团为左右对称,但有的扭曲成螺旋状,失去了对称性,如螺类。
二、外套膜(mantle):由内脏团背面的皮肤形成皱褶,向腹面延伸,常包围整个内脏团和鳃。
外套膜与内脏团之间的空腔称外套腔(mantle cavity), 此腔与外界相通,腔内常有肛门、肾孔、生殖孔等开口。
外套膜由内外两层上皮细胞组成,外层细胞的分泌物能形成贝壳;内层细胞具纤毛,纤毛的摆动能造成水流,使水循环于外套腔内,借以完成呼吸、排泄、生殖等。
三、贝壳(shell):体外具贝壳是软体动物的重要特征,因此,研究软体动物的科学也称“贝类学”(Malacology)。
软体动物门
第一节 基本特征
七、生殖和发育
多雌雄异体,异体受精,多间接发育。
海产种类:担轮幼虫和面盘幼虫; 淡水种类:钩介幼虫。
第二节 分类
一、无板纲:蠕虫状,无贝壳,体表具石灰质细 棘,双神经。海生,约200种。如毛皮贝龙女簪、 新月贝。
二、单板纲:有一帽状或匙状的贝壳,双神经。 海生,只一种:新碟贝。
第一节 基本特征
六、神经系统:
1. 原始种类:双神经型。由围食道神经环 和由此向后发出的足神经索、侧神经索组成。
2. 较高等种类:神经节型。有4个神经节: 脑神经节、足神经节、侧神经节、脏神经节。
3. 高等种类:发达型。神经节集中于食道 周围,形成脑,由软骨包围。这是无脊椎动 物中最高级的神经系统。
软体动物门
软体动物又称“贝类”,是动物界 的第二大门,约有13万种。
生活于水中和潮湿地带。
第一节 基本特征
一、身体区分
身体柔软,不分节,由头部、足部、 内脏团和外套膜构成。另有贝壳 (壳皮层、棱柱层、珍珠层)。
第一节 基本特征
二、消化系统
完全消化(口内有齿舌); 消化腺有唾液腺、肝脏等。
三、呼吸系统
呼吸器官是由外套膜形成 鰓和“肺”。
第一节 基本特征
四、循环系统
次生体腔退化,形成围心腔、生殖器官、排泄 器官的内腔;初生体腔形成血窦——开管式循 环。也有少数种类为闭管式循环。心脏由心耳 和心室组成。
五、排泄系统
后肾管。肾口开口于围心腔,肾孔开口于外套 腔,中间有腺体部。
豹纹蛸
须 蛸
船 蛸
刺壳螺
带鬘螺
贝紫 口 拟 枣
密纹泡螺
扇羽海牛
多彩海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套膜 外套膜是软体动物身体背侧皮肤褶皱向下延伸形成的膜性结构,是由两层上皮细
胞及中间的结缔组织和肌肉纤维组成 。 外套膜向下包裹了整个内脏团和足部,是一种重要的功能器官:
1)分泌物质形成贝壳。 2)外套膜围成的外套腔与多种生理功能有关:
外套腔内有呼吸器官鳃 有消化、排泄、生殖器官的开口。 3)具有辅助呼吸作用
复旦大学生命学院
2.6 神经系统 河蚌为分散中心式神经系统 由三对神经节:腹神经节、足神经节和脏神经节组成。神经节之间有神经相连。
2.7 生殖系统 河蚌为雌雄异体,但在外形 上无区别。
雌雄生殖腺都位于内脏团中,呈葡萄串状,形态相似。 生殖腺成就时,卵巢呈淡黄色,精巢呈乳白色 繁殖时,成熟卵不排出体外,从雌蚌的鳃上腔进入外鳃腔内。精子从雄蚌出水孔排 出,随水流经雌蚌的入水孔进入雌体的外套腔,再到达外鳃瓣的鳃水管内,与卵结合 受精。受精类便 用足丝钩附在鱼的鳃或鳍上,经过一段时间的寄生生活后完成幼体发育,变成幼蚌, 脱离寄主,落入水中继续发育。
复旦大学生命学院
3. 分类
现存软体动物约有13万余种 根椐体制的对称与否、贝壳、鳃及运动器官的特征,分为7个纲:单板纲、无板纲、 多板纲、掘 足纲、腹 足纲、瓣鳃纲和头足纲。现将后面5个常见的纲介绍如下: 3.1多板纲:各种石鳖 ●具8块贝壳,呈覆瓦状排列 ●足宽大,吸附力强。 ●足四周与外套膜之间有一外套沟,在沟的两侧各有一列鳃。 3.2腹足纲:田螺等 ●具一螺旋形的贝壳 ●头部明显,具眼和触角 ●内脏团旋转,不对称 ●足发达,块状 ●鳃一个,栉状
间形成鳃水管。 水流从入水孔进入外套腔后,经鳃水孔进入鳃水管,向上流入鳃上腔,从出水孔排
出体外。因在的隔上有丰富的毛细血管,水流经过时进行气体交换。
复旦大学生命学院
2.4 循环系统 河蚌为开管式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和血窦组成 心脏:位于围心腔内,具一心室,二心房。 2.5 排泄系统 河蚌的排泄系统由二部分组成:
复旦大学生命学院
肝脏: 在胃的周围有一对大型肝脏,为消化腺,能分泌消化酶,也能吞噬食物微粒进行细 胞内消化。 肠: 胃后为细长的肠道,盘曲在内脏团中,后端折向背方,形成直肠。直肠进入围心腔, 穿过心脏,以肛门开口于出水管旁。 特点: 肠壁无肌肉,不能蠕动 肠道无消化腺,只能吸收已消化的营养物质。
河蚌不能主动捕食,依靠水流带入微小的有机颗粒、小形动物和藻类为食物。
复旦大学生命学院
2.3 呼吸系统 河蚌以瓣鳃为呼吸器官。鳃是外套膜内侧皮肤的折叠形成的。 河蚌的鳃由内、外两对鳃瓣组成,分列在内脏团的两侧。 每一鳃瓣由2片鳃小瓣组成。鳃小瓣之间以瓣间隔相连。 鳃小瓣由许多纵向排列的鳃丝和横向排列的丝间隔连接而成。丝间隔和鳃丝之间的
小孔为鳃水孔 。 2 爿鳃小瓣下缘及前后缘是愈合的,背面分开,通鳃上腔。连接鳃小瓣的瓣间隔之
1) 肾脏:位于围心腔的两侧,分腺体部和管状部 腺体部(肾体):为海绵状厚壁组织,黑褐色,以有纤毛的肾口与围心腔相通。肾 通过肾口接受围心腔里的排泄物,也能接受从流经肾体的血液中渗出的排泄废物,进 面的膀胱部。 管状部(膀胱):为薄壁的管状物,位于肾脏背面。管腔内有纤毛。膀胱以肾孔开 口于鳃上腔。 2) 围心腺(凯佰尔氏腺) 位于围心腔前端,为赤褐色分支状腺体。围心腺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排泄物从血 管中渗出,聚集在围心腔内,再经肾脏排出体外。
复旦大学生命学院
1.3 真体腔极度退化 由于结缔组织的侵入,真体腔极度退化,缩小为围心腔、生殖管腔和排泄管腔。 除真体腔外,初生体腔同时存在,初生体腔内充满血液,因此称为血窦。
1.4 出现专职的呼吸器官……鳃
复旦大学生命学院
2. 代表动物:河蚌 Anodonta 2.1 外部形态
躯体侧扁,具左右两爿贝壳,前端稍钝,后端稍尖,背面有韧带相互铰合,腹缘分 离。
套膜的后缘加厚突出,左右相合形成出水孔和入水孔。 在外套腔内,水流从入水孔进入,从后方流向前方,将食物带入口中。水流经过
外套腔内的鳃时,营呼吸作用,呼吸水流从鳃出来后经出水孔排出。同时将排泄 物带出体外。
复旦大学生命学院
2.3 消化系统 由口、唇瓣、食道、胃、肠、肛门和消化腺等组成。 口:位于身体前端,前闭壳肌的下方。 唇瓣:二对,呈角形,密生纤毛,有感觉和摄 食功能。 外触唇:与外套膜相连,在背方形成 上唇。 内触唇:与内脏团相连,形成下唇。 食道:短而宽,下接膨大的胃
韧带富有弹性,有能使贝壳左右张开的功能。贝壳的闭合主要靠前、后闭壳肌的控 制。
贝壳的前背方,各有一略为隆起的壳顶,在壳的外表面有以壳顶为圆心的同心圆线, 即为生长线。
贝壳后端有一个不闭合的裂缝,内有外套膜形成的两个孔,背面的为出水孔,腹面 的为入水孔。
复旦大学生命学院
2.2 外套膜 河蚌的外套膜紧贴在贝壳的内面,是在左右两侧裹着软体的两片薄膜。 在生活状态下,外套膜的缘膜相互紧贴,在外套膜与内脏团之间形成外套腔。外
1.2 具有贝壳和外套膜 贝壳 大多数软体动物身体的柔软部分外面都有贝壳,是软体动物的特征之一。不同种 类的贝壳的形态、数目各不相同,但其基本结构是相似的,都有三层结构: 1)角质层:
为最外层,薄而透明,具黑色光泽。 主要成分:壳质素 由外套膜边缘内侧分泌而成。 随着动物生长,面积逐渐扩大。 功能:保护贝壳的中、内层不被碳酸溶解。
胃:河蚌的胃有两种特殊结构:胃盾、晶杆 胃盾:胃上皮具有一种会脱落的厚皮,用以保护
胃的分泌细胞 晶杆:胃的后方有一晶杆囊,能分泌物质形成胶质晶杆。
晶杆由粘蛋白组成,吸附有丰富的酶。晶杆囊壁的纤毛摆动能使晶杆旋转,起搅 拌和混合食物的作用。在胃酸的作用下晶杆能释放出消化酶对食物进行细胞外消化。 也有人认为晶杆的作用是贮存食物。
复旦大学生命学院
2)棱柱层: 也称为壳层, 为中间一层,占椐贝壳的大部分。
主要成分: 棱柱形碳酸钙晶体 由外套膜边缘背面的细胞分泌而成,随着生长面积不断扩大,
但其厚度不增加。 3)珍珠层:
也称壳底, 为最里层,有珍珠光泽。 主要成分:
呈水平排列的碳酸钙薄片。 由整个外套膜外表面分泌而成。随着生长厚度不断增加。 珍珠即在珍珠层内形成。珍珠的形成是外套膜对外来物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