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概论
心理健康教育概论
心理健康教育概论心理健康是每个人生活中都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快节奏的生活方式,越来越多的人面临着心理健康问题。
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门概论课程,意在帮助人们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以及如何维护良好的心理状态。
本文将从心理健康的定义、教育的目的和方法、心理健康问题及其解决办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1. 心理健康的定义心理健康可以被定义为一个人的心理状态和情感状态处于正常并适应当前环境的状态。
一个心理健康的人通常具有良好的自我认知和情绪管理能力,能够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并有效地应对生活的挑战。
2.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心理健康教育旨在提高人们对心理健康的认识和理解,减少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并帮助人们学习有效的应对策略。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人们可以了解自己的心理需求,学会识别和处理负面情绪,提高应对压力的能力,培养积极的情绪和态度。
3. 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心理健康教育采用多种方法来提高学生对心理健康的认知。
这些方法包括课堂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心理测试和心理咨询等。
通过这些方法,学生可以深入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学习心理健康问题的常见表现和解决办法,并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
4. 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其解决方法(1)压力管理:压力是现代人常常会面临的问题。
良好的压力管理对于确保心理健康非常重要。
人们可以通过放松练习,如深呼吸和冥想来减轻压力。
此外,合理安排时间和学会管理工作和生活的平衡也是有效的方法。
(2)焦虑和抑郁:焦虑和抑郁是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但很多人对其缺乏认识。
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人们认识焦虑和抑郁的症状,并介绍一些有效的心理疏导和治疗方法,如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和采用积极的生活方式。
(3)人际关系问题:良好的人际关系对心理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人们学习如何建立和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如有效沟通、尊重他人和培养共情能力等。
5. 心理健康教育在不同阶段的重要性心理健康教育应从儿童时期开始,贯穿整个人生。
心理健康概论心得(精选4篇)
心理健康概论心得(精选4篇)心理健康概论心得1学习《大学生心理健康》,它帮忙我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它让我更好的认识了自己,也更有信心创造完美未来。
这门课程帮忙我培养健全的人格。
它教会我要勇敢的剖析自己,经过自己剖析我发现自己也存在必须程度上的人格偏差。
在心理课上,经过教师的教导和书本的指导,我慢慢的开始正视自己。
这门课程帮忙我规划人生,对未来更加充满信心。
人生的确需要规划,刚进入大学的学生,必须要想好自己的一生准备做些什么样的事,按自己的梦想,一步一个脚印向踏实的人生目标靠近。
人的一生如果没有目标,没有方向,永远是随波逐流,得过且过。
有些时候,梦想也等同于我们的目标,但只是有了梦想却没有认真规划,在实现的路上歧路多多,看着是大道,走的。
是岔道,计划往往赶不上改变,到头来感叹行路难,安慰自己已经追求了过程就不要太再意结果。
这是梦想与现实出入太大不得不给自己的安慰。
而如果你的确认真规划了你的人生,每一个阶段都有自己即定的目标,如果过程出现了偏差就及时改正,始终让自己的目标在现实的征途中存在。
一旦紧咬目标,你会发现你有战无不胜的力量,并且会努力为自己的最终梦想而奋斗不已。
目标清晰与昏昏噩噩根本就是两种不一样人生的选择,规划好你的人生,你会奋不顾身地为梦想而努力,而你行动的动力,也是你每一个阶段不一样的规划目标。
所以一个好的人生规划太重要了,而这门课就很好的帮忙了我。
人的灵魂是思想,而思想的基础是心理。
这门课程帮忙我塑造了一个自由高尚的灵魂,为我的健康成长供给了指导,为我的未来照亮了道路。
大学生健康问题是我们大学生目前所关注的重要话题之一,这学期,我们学习了大学生健康教育这门课程。
经过了几个礼拜的学习,我学到了许多有关于大学生健康方面的知识。
这些知识的学习,有助于我们更好的认识当前大学生中存在的健康问题。
大学生是从为数众多的中学生中选拔出来的佼佼者,在心理上有很强的优越感和自豪感。
可是与此同时,大学生则承受着更大的压力和挑战。
心理健康概论读后感
心理健康概论读后感
《心理健康概论》是一本关于心理健康的基础知识的书籍,通
过阅读这本书,我对心理健康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书中介绍了心理
健康的定义、影响因素、心理问题的识别与处理等内容,让我对心
理健康有了全面的认识。
首先,书中对心理健康进行了定义,指出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
心理上的健康状态,包括自我意识、情感体验、人际关系、适应能
力等方面。
这让我明白了心理健康不仅仅是指没有心理问题,更包
括了积极的心理状态和健康的心理功能。
其次,书中介绍了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包括生理因素、心理
因素、社会因素等。
这让我意识到心理健康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不仅仅是个体内部的问题,还包括了外部环境的影响。
只有全面了
解这些因素,才能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心理健康。
另外,书中还介绍了心理问题的识别与处理的方法,包括心理
问题的常见表现、心理问题的识别标准、心理问题的处理方法等。
这些内容让我学会了如何识别自己或他人的心理问题,并能够给予
适当的帮助和支持。
通过阅读《心理健康概论》,我不仅对心理健康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还学会了如何维护自己的心理健康,如何识别和处理心理问题。
这本书是我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参考资料,也让我更加关注自己和他人的心理健康。
希望更多的人能够读到这本书,增强对心理健康的认识,共同维护一个健康的心理环境。
心理健康概论
• 1、体验标准:指以个人的主管体验和内心世界为准,主 要包括良好的心情和恰当的自我评价。
• 2、操作标准:是指通过观察、实验和测验等方法考察心 理活动的过程和效应,其核心是效率,主要包括个人心理 活动的效率和个人的社会效率戒者社会功能(如工作及学 习效率高,人际关系和谐等)
• 3、发展标准,着重对人的心理状况进行时间纵向考察分 析,发展标准指较高水平的发展的可能性,幵且有可能变 成现实的切实可行的行为措施。
心理学健康与心理障碍
心理健康的标准
(1986 郭念峰)
• • • • • • • • • •
1、周期节律性 2、意识水平 3、暗示性 4、心理活动强度 5、心理活动耐受力 6、心理康复能力 7、心理自控力 8、自信心 9、社会交往 10、环境适应能力
心理健康三标准论
• 三标准包括—体验标准、操作标准、发展标准
区分正常与异常的心理学原则
• 1、主、客观统一原则 • 2、心理活动的内在一致性原则(知、情、意协调 ) • 3、人格的相对稳定性原则
人格概述
• 人格的定义:人格是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也是 各种心理特征的一个相对稳定的组织结构,在不 同的时间和低点,它都影响着一个人的思想、情 感和行为,使他具有区别与他人的、独特的心理 品质。 • 人格的特征: • 1、独特性 • 2、整体性 • 3、稳定性 • 4、功能性
心理健康的七标准论
( 1992 马建青) • • • • • • • 1、智力正常 2、情绪协调、心境良好 3、具备一定的意志品质 4、人际关系和谐 5、能动的适应环境 6、保持人格完整 7、符合年龄特征
正常与异常心理的区分标准
• • • • • 统计学,为某种心理现象常模的偏离。 文化人类学,对某一文化常模的分离 社会学,对社会准则的破坏 精神医学,古怪无效的观念戒行为 认知心理学,个体主观上的不适体验
心理健康概述范文
心理健康概述范文心理健康是指一个人在心理上的良好状态,包括积极的情绪、稳定的情感、健康的自尊、适应能力和良好的社交关系。
心理健康对个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具有重要影响。
心理健康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它随着个体不同的生活阶段和环境变化而改变。
心理健康的关键在于个体在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压力时能够保持平衡,适应并应对这些压力。
在这个过程中,个体的情绪和情感状态能够在正常范围内波动,并且有足够的心理韧性来处理困难和逆境。
心理健康与心理疾病是互不相同的概念。
心理健康是个体心理健康水平的度量,而心理疾病则是指心理健康出现了严重的问题,需要专业的治疗和干预。
心理健康并不意味着没有问题或负面情绪,而是指在适应艰难环境和情境的过程中能够保持一个相对稳定和积极的心理状态。
维护心理健康的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寻求社交支持:与他人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与朋友和家人交流、寻求社交支持可能有助于减轻压力和焦虑。
2.建立积极的生活方式:追求积极的生活方式,包括良好的饮食习惯、充足的睡眠和适量的锻炼。
这些生活方式有助于调节身体和心理的状态。
3.学会应对压力:学会积极应对压力和困难,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寻求适当的支持和帮助,并学会放松和减轻压力的方法,如深呼吸、冥想和放松训练等。
4.管理情绪和情感:学会识别和管理自己的情绪和情感,包括积极情绪和负面情绪。
保持情绪的积极和稳定有助于维护心理健康。
5.建立目标和意义:设定个人目标和意义,寻找生活的动力和意义,对自己的生活和价值观有清晰的认识,这对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6.寻求专业帮助:如果个体感到心理健康出现了严重问题,无法自己应对,寻求专业的心理帮助和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心理健康不仅对个体有益,也对社会有益。
一个心理健康的个体可以更好地适应并融入社会,对他人和社会具有积极的影响。
同时,心理健康也有助于社会减少心理疾病的发病率和成本。
总结来说,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心理上的良好状态,包括积极的情绪、稳定的情感、健康的自尊、适应能力和良好的社交关系。
心理健康的概述
心理健康的概述
心理健康指的是一个人在心理和情绪上的良好状态,能够适应生活中的压力和挑战,并且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
以下是心理健康的一些重要概述:
1. 精神稳定:心理健康的人会感到平静、安宁和稳定,而不会经常经历情绪波动或极端情绪。
2. 自尊和自信:心理健康的人通常有良好的自尊和自信心,能够接受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并且有信心应对挑战和困难。
3. 积极情绪:心理健康的人经常体验到积极的情绪,如快乐、满足和希望,并且能够从负面情绪中快速恢复。
4. 健康的人际关系:心理健康的人能够建立和维持健康的人际关系,并且能够有效地与他人沟通、合作和解决冲突。
5. 弹性和适应性:心理健康的人对生活中的变化和压力有较高的适应能力,能够灵活地调整自己的思维和行为来应对不同的情况。
6. 自我关怀和自我发展:心理健康的人重视自己的身心健康,会寻求适当的方式来照顾自己,包括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发展个人兴趣和爱好,以及寻求支持和帮助。
总的来说,心理健康是一个人全面健康和幸福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身体健康密切相关,并对个人的工作、学习、人际关系和
日常生活质量产生积极的影响。
保持心理健康需要关注和照顾自己的心理状态,并且在需要时寻求专业支持。
学习《心理健康教育概论》的心得体会(2篇)
学习《心理健康教育概论》的心得体会《心理健康教育概论》这门课程是我在大学期间学习的一门重要课程。
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知识、实践方法以及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下面是我学习《心理健康教育概论》这门课程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关于心理健康的综合性学科。
在这门课程中,我们了解了心理健康的概念、形成和发展、影响因素以及相关的评价方法。
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心理层面上具有积极向上的情绪、态度和行为,能够适应环境并实现个人发展的状态。
通过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论知识,我认识到心理健康是一个综合性概念,它不仅仅包括个体的情绪状况,还包括个体的认知、态度、价值观以及与他人的关系等方面。
同时,心理健康不仅仅是个体内在的心理状态,而且与外部环境密切相关,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注重个体与环境的互动关系。
其次,心理健康教育是全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学习这门课程中,我了解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和内容。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帮助他们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健康的心理习惯。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开展一系列的教育活动,包括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设计、心理健康测评和咨询服务等。
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应该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它应该与其他学科相互配合,形成一个全面的教育体系。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再次,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在学习这门课程中,我不仅学到了理论知识,还接触到了一系列的实践方法。
例如,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过程应该采用互动式教学方式,让学生活跃参与其中。
此外,心理健康教育也需要提供一些实践机会,例如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参与心理健康促进项目等。
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学生可以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
最后,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需要不断更新的学科。
在学习这门课程中,我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不断更新的领域。
心理健康教育概论
《心理健康教育概论》第一章健康新概念——心理健康1、心理健康的涵义心理健康是指旨在充分发挥个体潜能的内部心理协调与外部行为适应相统一的良好状态。
它即表现在个体与环境互动时的适应行为上,也蕴含在相对稳定并处于动态发展和完善中的心理特质上,两者是辩证统一的。
现代心理卫生运动的兴起现代心理卫生运动是从如何正确认识精神病和给精神病患者以人道的待遇开始的。
1792 年,法国精神科医生比奈尔(pinel)首先提出废除对精神病人的约束。
19 世纪以前,精神病人被认为是魔鬼附体,而受到监禁和虐待,处境凄惨。
一般认为,这是心理卫生运动历史的起点。
对现代心理卫生运动兴起起直接作出贡献的是美国保险系统职员比尔斯,1880 年3 月他根据自己亲身的感受和体会用生动的文笔写成《自觉之心》一书。
在这本书中,他呼吁对待精神病人也要像对待正常人一样。
此书出版后引起社会震动。
1908 年 5 月6 日比尔斯与13 位志同道合者一道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卫生组织,“康涅狄格州心理卫生协会。
1909 年2 月在比尔斯等人积极努力下,在纽约成立全国心理卫生委员会”。
至此心理卫生工作逐步推广开来。
当代心理卫生运动的发展三阶段第一阶段:从改善精神病人的待遇到注意精神疾病的预防. (20世纪---二战结束) 1930 年 5 月,第一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在美国华盛顿市开,53 个国家的3042 位代表参加了这次会议,并选举产生了国际心理卫生委员会,美国著名精神病学家威廉华任会长,比尔斯任秘书长。
这一阶段的心理卫生工作的重点是:致力于精神病院的给养改革以及建立广泛的精神病社会保障体系,以使精神病患者受到社会公正处置,并减少精神疾病的发生率。
第二阶段:从关心身心因素的制约到关注社会因素的影响. (二战后--20 世纪60 年代末) 1948 年在英国伦敦召开的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上,发表了题为《心理健康与世界公民》的纲领性文件.在此次会议上还成立了新的国际心理卫生组织——世界心理健康联合会(WFMH).1949 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总部建立了心理卫生处.这些组织的建立与纲领的颁布与实施,编织着心理卫生运动已经成为世界性的潮流。
心理健康概论
心理健康概论哎,你知道吗?咱们聊聊那个挺重要的东西——心理健康。
这话题听起来可能有点深奥,但其实啊,它跟咱们每天的心情、想法、还有怎么跟人打交道,都息息相关。
想象一下,你每天醒来,如果心里头像是晴空万里,那这一天干啥都特有劲儿,对吧?这就是心理健康的一个表现。
反过来,要是心里头乌云密布,看啥都不顺眼,做点小事儿都觉得累,那可能就得琢磨琢磨,是不是心理健康出了点小状况。
咱们平时说的“心态决定一切”,这话真不假。
心态好,就像是给生活加了层滤镜,看啥都能找出点乐子来。
遇到难题了,也不着急上火,而是想着怎么一步步去解决。
这样一来,不光事情能办好,心情也倍儿爽。
可要是心态不对头呢?那就像是给自己套了个紧箍咒,芝麻绿豆大的事儿都能让人头疼半天。
有时候,明明是自己想太多了,非得钻牛角尖,结果把自己搞得筋疲力尽,还影响了和身边人的关系。
说到这,就不得不提咱们怎么和人打交道了。
心理健康的人,和人相处起来那叫一个融洽,像是如鱼得水。
他们懂得尊重别人,也懂得怎么表达自己,遇到分歧了,能坐下来好好聊聊,而不是一言不合就吵架。
这样一来,朋友多了,路也自然宽了。
反之呢,要是心理健康有点问题,和人相处起来就可能有点费劲了。
要么是太敏感,别人一句无心的话都能让自己琢磨半天;要么是太封闭,啥事儿都憋在心里,不愿意和人分享。
这样一来,不光是自己难受,别人也跟着受罪。
所以啊,咱们得重视心理健康,得学会怎么调整自己的心态。
遇到不开心的事儿了,别憋着,找个朋友倾诉倾诉,或者去运动一下,出出汗,心情就好了大半。
也可以试试听听音乐、看看书、做做自己喜欢的事儿,这些都是调节心情的好办法。
还有啊,别忘了给自己留点独处的时间。
咱们平时忙忙碌碌的,很少有机会静下心来和自己对话。
其实啊,独处的时候,咱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需求,也能找到内心的平静。
总而言之,心理健康这东西,看不见摸不着,但它确实存在,而且影响着咱们的方方面面。
咱们得好好对待它,就像对待自己的身体一样。
大学生心理健康概论
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具体指明心理健康的标志是:
(1)身体、智力、情绪十分调和; (2)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 (3)有幸福感; (4)学习工作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有效率的生活。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概述
4、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
(1)智力正常; (2)情绪情感积极稳定; (3)意志、行为健全协调; (4)自我意识良好,个性完整统一; (5)社会适应良好;
(6)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概述
5、学习了解认识心理健康还应注意:
1)心理健康标准,只能视为个人努力追求的理想目标。 2)如果不注意保护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水平将下降,并会导致心理病 态、病态心理及变成心理障碍者。 3)自己目前的心理状态是正常的,但并不一定是心理健康最佳水平。
五、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1、认知发展教育 使大学生了解认知发展特点、规律及自身认知发展水平,通过常 规或特殊训练,帮助大学生挖掘和认识自身不良的认知,学会对认知
进行调整。 2、情绪稳定教育
了解人情绪的正常值及自身情绪变化的特点,学会用有效手段,科 学调控自己的情绪,使自己经常保持良好的心境和乐观的情绪,形成适
二、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
4、恋爱有关的心理问题
大学生处于青春期,性生理发育成熟,比较关注和敏感于两性问 题,引发不少心理问题。受到异性同学的约会邀请,不知如何应付陷 入苦恼;填补单调学习生活上的空虚与异性交往寻求精神慰籍;深陷 恋爱不能自拔;失恋沮丧,萎靡不振;不能交异性朋友自惭形秽;单 相思、多角恋。
6、积极适应教育
积极适应自身、环境、社会各种变化,学会调节学习、生活中 的各种烦恼,掌握排解心理困扰、减轻心理压力的方法,保持心理和
心理健康知识—心理健康概述
心理健康知识—心理健康概述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心理上能够平衡地适应社会环境,具有良好的心理状态和稳定的情绪。
心理健康是人们正常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个体的幸福感、生活质量和社会和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心理健康概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心理健康对个体的身体健康、工作表现、生活幸福感和人际关系都有重要影响。
心理健康问题是当今社会普遍存在的问题,全球范围内都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增加趋势。
2.心理健康问题的常见症状:心理健康问题表现多种多样,常见的症状包括焦虑、抑郁、精神分裂症、强迫症等。
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有效的处理,可能会给个体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带来很大的困扰。
3.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有很多,包括基因遗传、生活经历、社会环境等。
压力是导致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包括工作压力、学习压力、家庭关系问题等。
4.心理健康问题的预防与干预:为了提升心理健康水平,个体可以采取一些预防措施,如锻炼身体、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有效管理压力等。
对于已经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个体,及时的干预和治疗也非常重要。
6.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心理健康不仅仅是个人问题,也是社会问题。
心理健康问题对个体和社会产生了广泛的负面影响,包括失业、家庭破裂、社会冲突等。
因此,提升整个社会心理健康水平是非常重要的。
总之,心理健康是个体正常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个体的身体健康、工作表现、生活幸福感和人际关系密切相关。
了解心理健康的概述,对于个体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和稳定的情绪非常有帮助。
同时,提升整个社会的心理健康水平也是一个重要任务,需要个体、家庭和社会共同合作才能实现。
心理健康教育概论
1、心理健康:广义上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狭义上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与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认知、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和协调。
2、心理健康标准制订的依据:①统计常模;②社会规范;③生活适应;④临床诊断;⑤主观经验。
3、心理健康可以概括为:智力正常是基础,关系协调是关键,情绪状态是表现,人格完善是结果。
作为心理健康关键要素的关系协调可以具体细分为四种关系:①人—己关系(即自我意识是最为核心的要素);②人—人关系;③人—事关系;④人—物关系。
4、心理健康标准的科学界定:①智力水平正常;②自我意识正确;③人际关系和谐;④生活平衡积极;⑤社会适应良好;⑥情绪乐观向上;⑦人格统一完整。
5、心理健康教育的涵义:1994年,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第一次正式使用了“心理健康教育”一词,指出“通过多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
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更为明确地进行了定义:“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培养跨世纪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
”6、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和意义:A、心理健康教育的一般促进功能:第一,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①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学生形成健全人格;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适应能力。
第二,推进学校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①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实现教育目标;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减轻学习负担;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实施创新教育。
第三,推进社会文明与进步:①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社会局面的安定和谐。
大学生心理健康概论
三:正确理解心理健康
二、心理健康不等于没有心理困扰
每个发展阶段都会遇到不同的困难和烦恼,大学生活充 斥着各类问题,如学业困难、寝室冲突、感情破裂、丧失 亲人等,有的同学会敞开心扉,积极乐观地应对,将困难 当作成长的媒介;有的同学则会封闭自己,消极应对。综 上所述,心理健康与否的关键不在于是否有心理困扰,而 在于是否能采取有效的方面去面对和解决。
无脊椎动物
一:心理活动的本质
二、心理是 客观现实 的反映
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和内容。客观现实 既包括自然界,也包括人类社会,还包括人 类自己。通过心理活动不仅能认识事物的外 部现象,还能认识到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 的内在联系,并用这种认识来指导人的实践 活动,改造客观世界。
一:心理活动的本质
三、心理是以活动的形式存在的
能够把“理想的我”与“现实的我”有机地统一起来 ,不苛求自己,扬长避短,努力发挥自己的潜能。
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心理健康的大学生人际方面应表现为:
善于与人接触
乐于与人交往
交往动机端正
积极的交往态度多 于消极态度
五、具有和谐的人际关系
在人际交往中,既有人际关系圈别人的独立人格 ;能够用真诚、信任、宽容和理解的态 度与人交往。
庭、社会团体和机构中正常 地担负责任,使人类赖以生 存的社会组织正常运行;
能使人类正常地、正确地反映、认识客观世界的本质及其规律 性,以便创造性地改造世界,创造出更适合人类生存的环境条件。
三:正确理解心理健康
一、 心理健康标准 是一种理想的
(精品)心理健康教育概论
一、心理健康的概念与标准1、健康的涵义: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现象,而且是一种个体在身体上、心理上、社会上完全按好的状态。
2、心理健康的涵义:是指个体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生理、心理和社会性方面达到协调一致,保持一种良好的心理功能状态。
3、制定心理健康标准的依据:(1)统计常模(2)社会规范(3)生活适应(4)临床诊断(5)主观经验4、西方关于心理健康标准的代表性观点:5、我国关于心理健康标准的代表性观点:6、心理健康的标准:(1)智力水平正常(2)自我意识正确(3)人际关系和谐(4)生活平衡积极(5)社会适应良好(6)情绪乐观向上(7)人格统一完善(8)心理特点符合年龄特征二、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质与目标:识记:1、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涵义:是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培养跨世纪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
2、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心理健康教育要培养身心健康、具有创新精神好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3、心理健康的具体目标: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増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对少数有心理行为问题和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4、教育性原则的涵义:是指教育者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要根据具体情况,提出积极中肯的分析,始终注意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精神,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5、全体性原则的涵义:是指心理健康教育要面向所有学生,全体学生都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和参与者,学校的一切教育特别是心理健康教育的设施、计划、组织活动,都要着眼于全体学生的发展,考虑到绝大多数学生的共同需要和普遍存在的问题。
心理健康教育概论1
1、健康的含义: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现象,而且是一种个体在身体上,心理上,社会上安全好的状态。
健康包括生理,心里和社会适应等几个方面。
健康的观念也逐渐由医学模式转向生物—心里—社会医学模式。
2、心理健康的含义: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狭义的心理健康,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与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认知,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和协调。
我们认为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生理,心里和社会性方面达到协调一致,保持一种良好的心理功能状态。
其一是心理活动与客观环境的同一性原则。
其二是心理过程之间协调一致性原则。
即一个的认知,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保持自身的完整统一,协调一致,保证准确有效地反映客观现实。
其三是个性特征的相对稳定性原则。
3、心理健康标准:其一,心理健康是相对的,制定绝对的健康标准很难。
其二,对心理健康的判别还受社会环境。
文化风俗。
宗教敬仰,意识形态,民族特点等的影响,因此很难制定一套为世界各国,各民族,各地区永久适用的心理健康标准。
其三,心理健康标准是心理学,医学,精神病学和法学等许多学科共同关心和研究的重要课程,它涉及到各相关学科研究所依据的基础和范围。
其四,心理健康标准的制定和确定,必须通过大规模人群的调查。
其五,心理健康标准确定的基础是对人类心理活动规律的正确认识和科学的分类,而这些规律和分类尚在不断探索和研究之中。
4.心理健康标准制定的依据:①.统计常模根据统计学的正态分布曲线,可认为处于总体平均标准范围内者为心理正常。
②.社会规范衣社会规范作为衡量心理健康状况的标准,并以此判断一个人的行为和心理是否正常,然而大多数人的行为并非总是代表着健康的社会行为。
③生活适应以生活适应作为判断认们心理正常与否的标准,是以个体是否表现出与生活环境及需要相一致的情感、言语、思维、行为等依据的。
④.临床诊断以本人或他人是否观察或检测到某些心理疾病因素,来判断人的心理健康状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果我们把身体健康比作一片肥沃的土 地,那心理健康就像这片土地会长出树木, 开出鲜艳的花朵,充满生机。
“一年能收获,就去种花;十年能收获,就去种 树;一生都能收获,就去种健康心态。如果说人生最 大的财富是生命,那么人生最大的收入是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课,你 了解这门课吗?
大家心目中的心理学:
我们却有自己独特的心理发展优势。
我们现阶段的心理发展优势:
1.独立意识强,勇于表现自我 2.社会交往和兴趣较广泛 3.思维较活跃与职业联系紧密 4.善于从专业角度思考、解决问题
心理问题:
(心理问题≠心理疾病)
1.自卑,反抗
心理问题:
2.自我问题:
4.人际关系障碍
身体
健康
健康
社会 健康
心理 健康
道德 健康
什么是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各种环境中都能保持一种良好
的心理状态,并在外界环境发生变化的时候,能不断调 整自己的心理,达到与环境的平衡与协调,并在其中逐 渐提高心理发展水平,完善人格特质。
心理健康其实也就是指良好的心理状态
处于青春期,生理发展迅速, 心理发展有些跟不上生理发展.
课前热身
请伸出双手: 左手放在右手上,再放回原位, 右手放到左手上,再放回原位
跟着节奏做1、2、3、4……速度越来越快
鼓掌
同学们,开学啦!!!
欢迎同学们重新回到校园!!!
班级心理课要求
1.做活动时,必须注意安全 2.手机上课前主动调到静音并放入手机袋 3.课前处理好上厕所的问题 4.课堂活动时,相信大家会遵守纪律不会让我失望 5.活动时需要交流互动,我们一起互相配合
1.心理学家一定知道你在想什么。 2.心理不健康的人才需要上心理课。 3.心理学专门研究变态的人。 4.心理学家都会催眠术。 5.咨询就是帮人出主意。 6.一个优秀的心理咨询师应该一次就解决来访者
的问题 7.心理学都是骗人的东西。 8.学心理学都是为了当心理医生。
其实人生只有900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