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盘阵列的组成
计算机存储系统的名词解释
计算机存储系统的名词解释在现代计算机科技的发展进程中,计算机存储系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计算机存储系统是指用来存储和读取数据的硬件和软件组成的系统。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利用计算机存储系统,以下将对其一些重要的名词进行解释和阐述。
一、RAM(随机访问存储器)RAM,全称为Random Access Memory,是计算机存储系统中常见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一种易失性存储器,用于暂时存储正在运行的程序和数据。
RAM可以迅速读写数据,使得计算机可以快速访问和处理信息。
它的容量越大,计算机的运行速度就越快。
二、ROM(只读存储器)ROM,全称为Read-Only Memory,是计算机存储系统中的一种非易失性存储器。
与RAM不同,ROM中的数据通常无法被修改或者删除,因此它用来存储计算机的固化程序和数据。
ROM中的信息在计算机启动时被读取,确保计算机能够正确地启动和运行。
三、硬盘驱动器硬盘驱动器是计算机存储系统中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一种用于长期存储和读取数据的设备,通过磁盘片和读写磁头实现数据的存储和检索。
硬盘驱动器的容量通常较大,能够存储大量的文件和程序。
在计算机开机时,操作系统会从硬盘驱动器中加载作为启动源的程序和数据。
四、固态硬盘固态硬盘(SSD)是近年来计算机存储系统领域的重大创新之一。
与传统的机械硬盘不同,固态硬盘采用了闪存芯片作为存储介质。
固态硬盘的特点是读写速度快、抗震动、散热效果好等。
尤其在移动设备和高性能需求的计算机中,固态硬盘取代了传统硬盘,成为了首选的存储设备。
五、磁盘阵列磁盘阵列是由多个磁盘组成的存储系统。
通过将多个磁盘组合成一个逻辑单元,磁盘阵列能够提供更高的容量和更好的性能。
磁盘阵列可以通过在多个磁盘上同时读取和写入数据来加快访问速度,并且具备容错功能,即使其中一个磁盘损坏,仍然可以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六、缓存缓存是计算机存储系统中的一种高速存储介质,用于临时存储常用数据和指令。
磁盘阵列的组成课件
模
块 功
✓记录操作日志 ✓记录系统状态变化日志 ✓实现用户的日志操作
能
✓接收解释控制程序的状态 报告 ✓接受其他硬件监控程序的 状态报告 ✓向用户报告系统状态信70’息s
00’s
Administrator
Web Server
配置管理模块
RAID配置
系统日志
状态监控
80’s 10’s
90’s
End!
课后作业
• 阅读linux下MD代码,弄清 RAID0,1的工作流程
硬阵列的组成
1.专用的电路板 : 磁盘阵列卡,盒式磁盘阵
列控制器 (易于嵌入服务器内形成一个整体 )
2.通用板卡集成式磁盘阵列:更新速度快,
开发周期短,维修方便,能附加用户特殊要求和 性价比高等优点,但存在部分冗余的部件和机箱 尺寸稍大等缺点
网络磁盘阵列工作原理
系
处理器
统
总
线
存储器
主机通道 适配器
PCI总线
网卡
外设通道
网
络
存
储
网卡
设
备
网
络
存储ຫໍສະໝຸດ 网卡设备网络
请求 应答
客户机1
客户机2
客户机3
客户机4
网络磁盘阵列的特点
1.命令与数据的分流:
外设通道用于传输命令,网络通 道用于向用户传输数据。服务器只用 于命令的响应和处理,缩短了服务等 待时间;数据不经过服务器直接到达 用户,缩短了I/O路径,减少了存储转 发,提高了平均数传率。
网络磁盘阵列的特点
2.扩容与增速同步: 在一个系统中每增加一台磁盘阵
列便增加了一条网络通道,这样在增 加容量的同时,同步增加数据接口带 宽。(利用这一优点可以构建10~100T容量的海量存储系统)
RAID 磁盘阵列详解
RAID 磁盘阵列详解RAID,Redundant Arrays of Independent Disks的简称,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简称磁盘阵列。
磁盘阵列其实也分为软阵列(Software Raid)和硬阵列(Hardware Raid) 两种.软阵列:即通过软件程序并由计算机的CPU提供运行能力所成. 由于软件程式不是一个完整系统故只能提供最基本的RAID容错功能. 其他如热备用硬盘的设置, 远程管理等功能均一一欠奉.硬阵列:是由独立操作的硬件提供整个磁盘阵列的控制和计算功能. 不依靠系统的CPU资源. 由于硬阵列是一个完整的系统, 所有需要的功能均可以做进去. 所以硬阵列所提供的功能和性能均比软阵列好. 如果你想把系统也做到磁盘阵列中, 硬阵列是唯一的选择. 故我们可以看市场上RAID 5 级的磁盘阵列均为硬阵列. 软阵列只适用于Raid 0 和Raid 1.要使用磁盘RAID主要有两种方式,第一种就是RAID适配卡,通过RAID适配卡插入PCI 插槽再接上硬盘实现硬盘的RAID功能。
第二种方式就是直接在主板上集成RAID控制芯片,让主板能直接实现磁盘RAID。
这种方式成本比专用的RAID适配卡低很多。
此外还可以用2k or xp or linux系统做成软RAID. 个人使用磁盘RAID主要是用RAID0、RAID1或RAID0+1工作模式下面将各个级别的RAID介绍如下。
RAID 0条带化(Stripe)存储, 即Data Stripping数据分条技术。
RAID 0可以把多块硬盘连成一个容量更大的硬盘群,可以提高磁盘的性能和吞吐量。
RAID 0没有冗余或错误修复能力,成本低,要求至少两个磁盘,一般只是在那些对数据安全性要求不高的情况下才被使用。
RAID 0连续以位或字节为单位分割数据,并行读/写于多个磁盘上,在所有的级别中,RAID 0的速度是最快的。
理论上说,有N个磁盘组成的RAID0是单个磁盘读写速度的N倍。
磁盘阵列是什么意思
磁盘阵列是什么意思
磁盘阵列的意思是指用多台磁盘存储器按数据分块与冗余信息容错,以矩阵形式组成的快速大容量外存储子系统。
它在阵列控制器的
组织管理下,能实现数据的并行、交叉存取存储操作。
由于阵列中的一部分容量存放有冗余信息,一旦系统中某一磁盘失效或存取通道失效,利用冗余信息可以重建用户数据,磁盘阵列是一个包括许多品种的泛称。
磁盘阵列是在中央处理器性能逐年增强,而输入输出速度受限,存储容量又与日俱增的背景下产生的。
磁盘阵列的性能在许多方面超过单台大型存储设备的性能,而价格则低于同容量的单台大型设备,特别是采用冗余纠错技术后,其可用性大为增强,因而得到很大发展。
磁盘阵列的构思渊源于早期提出的拆分、交叉存取、分块等概念。
拆分的意思是将数据分割为小条,按条并行存取。
交叉存取是指在多台磁盘存储器上进行交叉、并行操作,而分块的含义则是对群集的数据分成较大的块,将大块数据分布到若干台磁盘存储器上。
它们的含义有相似之处,但存在着某种差别。
拆分是针对主机请求读、写数据而言的,交叉存取是从减少存取时间的意义上说的,而分块则是针对存储空间的有效利用而采取的,三者分别用于处理三个层面上的并行性问题。
1。
RAID__磁_盘_阵_列详细介绍
服务器磁盘RAID(一)RAID 磁盘阵列RAID是 Redundant Array of Inexpensive Disks 的缩写. 中文叫磁盘阵列. 的确, 它是由一组廉价的磁盘(或叫硬盘)所组成. 通过一个特定的计算方程式和数据分布方法, 数据是可以有根据地重新计算出来. 我们做光盘镜像时由于数据量非常庞大. 单靠磁盘组, 即把几个硬盘在NT的磁盘管理器上接起来成为一个大硬盘是完全没有可靠性可言. 一旦发生什么问题, 这个庞大的数据库必须重新由头再做. 非常费时失事.所以我们用磁盘阵列. Raid有分 0, 1, 0+1, 3, 5等好几类. 其中Raid 5 可以说是光盘镜像的必然选择.磁盘阵列其实也分为软阵列 (Software Raid)和硬阵列 (Hardware Raid) 两种. 软阵列即通过软件程序并由计算机的CPU提供运行能力所成. 由于软件程式不是一个完整系统故只能提供最基本的RAID容错功能.其他如热备用硬盘的设置, 远程管理等功能均一一欠奉. 硬阵列是由独立操作的硬件提供整个磁盘阵列的控制和计算功能. 不依靠系统的CPU资源. 由于硬阵列是一个完整的系统, 所有需要的功能均可以做进去. 所以硬阵列所提供的功能和性能均比软阵列好. 而且, 如果你想把系统也做到磁盘阵列中, 硬阵列是唯一的选择. 故我们可以看市场上RAID 5 级的磁盘阵列均为硬阵列. 软阵列只适用于Raid 0 和Raid 1. 对于我们做镜像用的镜像塔, 肯定不会用 Raid 0或 Raid 1 RAID的分类 :1 [ 请输入资料RAID 0 - 由两个或以上的硬盘组成. 容量是它们的总和. 数据是平均的写到两个硬盘上. 好处是速度快因读和写均由两个硬盘同时分担.但一点容错能力都没有. 当有一个硬盘失效时, 所有的数据即时失去.RAID 1 - 即硬盘镜像(Hard Disk Mirroring) 由两个硬盘所组成. 其中一个是主, 另外一个是副. 系统不停的把在主硬盘上发生的变化写录到副硬盘上. 容错能力是 100%. 但由于两个硬盘只提供一个硬盘的容量故使用率很低.RAID 5 - 由三个或以上的硬盘所组成. 容量是它们中最低容量X (硬盘总数- 1). 如果在硬盘容量固定的情况下, 5个硬盘作RAID5只能有4个硬盘的容量. 如果有一些硬盘的容量比较大, 系统只能按最低容量的硬盘算. 所以我们做RAID 5时, 所有硬盘均是同一个容量的. 数据和容错信息会平均的分布到这几个硬盘中. 万一有一个硬盘失效时,系统和根据其他几个硬盘的容错信息计算出失效硬盘应该提供的信息. 故其容错率也是100%. 但约有两个硬盘同时失效, 所有数据均会即时掉失. 当然, 两个硬盘同时失效的机会不是很高, 故我们也不用过分担忧. 如果你是不怕一万, 只怕万一的人. 世达XRAID系统同时提供热备用硬盘的功能. 令你的风险降到最低.主题:服务器磁盘RAID(二)一 RAID技术的优越性所谓RAID,是指将多个磁盘连成一个阵列,然而以某种方式书写磁盘。
磁盘阵列教程raid5和raid1(有图)
raid5及raid1磁盘阵列服务器也许一些刚刚玩服务器DIY的朋友一听到raid这个词就犯头晕,分不清楚到底说的是啥意思。
raid模式虽多,但以我的理解其实就是把2个以上的硬盘组合在一起,一块用,以达到更快的速度和更高的安全性,大家不需要了解太多raid模式,只要知道raid0、raid1和raid5就足够在服务器行业混饭了(其实什么也不知道照样混饭的人也很多),用唐华的大白话说,所谓raid0就是两块硬盘合成一块硬盘用,例如两个80G的硬盘,做成raid0模式,就变成一块160G的大硬盘,理论上硬盘传输速度也加倍,但是这种模式安全性很低,一旦一个硬盘坏了,两个硬盘里的所有数据都会报销,因此服务器上最好不用这种模式。
所谓raid1就是两块硬盘互相做同步备份(镜像),例如两块80G的硬盘,做成raid1模式,总容量还是80G没变化,硬盘传输速度也没变化,但是两个硬盘里的数据保持同步,完全一样,一旦其中一个硬盘坏了,靠另一个硬盘,服务器依然能正常运行,这种模式很安全,所以现在很多中低端服务器采取这种raid模式,这种模式简单实用,用不高的硬件成本即可实现,我很喜欢。
至于raid5,则过去一直是高档服务器的专利,即使是在今天,你翻翻许多名牌服务器的价目表,在1-2万元的产品里也很难觅到raid5的身影,采用raid5可以兼顾raid0的速度、容量和raid1的安全性,是个听起来很完美的磁盘阵列方案。
硬件raid5组建:最近又亲手给一个朋友组装了一台采用双核心P4 820D处理器的8硬盘的1U机架式存储型服务器,在组装过程中,分别组建了硬件Raid5和软件Raid5的磁盘阵列,过程很值得玩味,现在写出详细的设置过程,以期抛砖引玉,给大家带来更多一点启发。
首先将服务器组装好,然后给硬盘插上SATA的数据线,插入主板上的四个SATA接口,用并口线连接好我的LG刻录机当光驱用,这个主板只提供了1个并口IDE接口用来接光驱正好,连上显示器、键盘、鼠标,开机测试,启动顺利,按DEL键进入bios。
碟片磁盘阵列的工作原理
碟片磁盘阵列的工作原理碟片磁盘阵列是一种存储设备,它由多个硬盘组成,通过将数据分散存储在不同的盘片上来提高数据读写的速度和可靠性。
下面将详细介绍碟片磁盘阵列的工作原理。
一、定义和构成1.1 碟片磁盘阵列碟片磁盘阵列是由多个硬盘组成的存储系统,通过将数据分散存储在不同的盘片上来提高存储性能和容错能力。
1.2 硬盘硬盘是存储设备的组成部分,它由多个盘片和读写头构成,盘片上存储着数据,读写头负责读写数据。
二、工作原理2.1 数据分块碟片磁盘阵列将数据分成一个个块,并将每个块分散存储在不同的硬盘上。
这样做的目的是提高数据读写的并行度,从而提升存储性能。
2.2 冗余校验为了保证数据的可靠性,碟片磁盘阵列通常会采用冗余校验的方式。
它将原始的数据块与一些冗余数据块进行异或运算,生成校验数据块。
当其中的某个硬盘发生故障时,可以通过校验数据块来恢复数据。
2.3 RAID级别碟片磁盘阵列采用不同的RAID级别来实现不同的性能和可靠性要求。
最常见的RAID级别包括RAID 0、RAID 1、RAID 5和RAID 10等。
2.3.1 RAID 0RAID 0将数据块按顺序分散存储在不同的硬盘上,并行读写数据。
它的性能很高,但没有冗余校验功能,不具备容错能力。
2.3.2 RAID 1RAID 1通过将数据块完全复制到另一个硬盘上来实现冗余。
当其中一个硬盘发生故障时,可以通过另一个硬盘上的数据块来恢复数据。
2.3.3 RAID 5RAID 5在每个数据块中添加一个校验块,实现冗余校验。
当其中一个硬盘发生故障时,可以通过其他硬盘上的数据块和校验块来恢复数据。
2.3.4 RAID 10RAID 10是RAID 1和RAID 0的结合,它将所有的数据块复制到不同的硬盘上,并按照RAID 0的方式分散存储。
因此,RAID 10具备了高性能和冗余校验功能。
三、数据读取和写入过程3.1 数据读取当应用程序需要读取数据时,碟片磁盘阵列会同时从多个硬盘上读取数据块,然后将这些数据块组合成完整的数据并传输给应用程序。
磁盘阵列(raid分类介绍)
磁盘阵列RAID 概念磁盘阵列(Redundant Arrays of Independent Disks,RAID),有“独立磁盘构成的具有冗余能力的阵列”之意。
磁盘阵列是由很多价格较便宜的磁盘,组合成一个容量巨大的磁盘组,利用个别磁盘提供数据所产生加成效果提升整个磁盘系统效能。
利用这项技术,将数据切割成许多区段,分别存放在各个硬盘上。
[1]磁盘阵列还能利用同位检查(Parity Check)的观念,在数组中任意一个硬盘故障时,仍可读出数据,在数据重构时,将数据经计算后重新置入新硬盘中。
RAID级别1、RAID 0 最少磁盘数量:2Striped Disk Array without Fault Tolerance(没有容错设计的条带磁盘阵列)原理:RAID 0是最早出现的RAID模式,即Data Stripping数据分条技术。
RAID 0是组建磁盘阵列中最简单的一种形式,只需要2块以上的硬盘即可,成本低,可以提高整个磁盘的性能和吞吐量。
优点:极高的磁盘读写效率,没有效验所占的CPU资源,实现的成本低。
缺点:如果出现故障,无法进行任何补救。
没有冗余或错误修复能力,如果一个磁盘(物理)损坏,则所有的数据都无法使用。
用途:RAID 0一般只是在那些对数据安全性要求不高的情况下才被人们使用。
2、RAID 1 最少磁盘数量:2Mirroring and Duplexing (相互镜像)原理:RAID 1称为磁盘镜像,原理是把一个磁盘的数据镜像到另一个磁盘上,也就是说数据在写入一块磁盘的同时,会在另一块闲置的磁盘上生成镜像文件,在不影响性能情况下最大限度的保证系统的可靠性和可修复性上。
优点:理论上两倍的读取效率,系统中任何一对镜像盘中至少有一块磁盘可以使用,甚至可以在一半数量的硬盘出现问题时系统都可以正常运行,当一块硬盘失效时,系统会忽略该硬盘,转而使用剩余的镜像盘读写数据,具备很好的磁盘冗余能力。
缺点:对数据的写入性能下降,磁盘的利用率最高只能达到50%(使用两块盘的情况下),是所有RAID级别中最低的。
san磁盘阵列的组成
san磁盘阵列的组成SAN(Storage Area Network)磁盘阵列是一种用于存储数据的高性能、高可靠性的存储解决方案。
它通常由多个硬盘驱动器组成,通过专用的网络连接到服务器,提供大容量、高速度的数据存储和访问。
SAN磁盘阵列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硬盘驱动器,SAN磁盘阵列通常由多个硬盘驱动器组成,这些硬盘驱动器可以是传统的机械硬盘或者固态硬盘。
它们提供了实际存储数据的物理介质。
2. RAID 控制器,RAID(Redundant Array of Independent Disks)控制器是SAN磁盘阵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负责管理硬盘驱动器的数据存储和保护。
RAID控制器可以根据不同的RAID级别(如RAID 0、RAID 1、RAID 5等)来实现数据的分布、备份和恢复,提高数据的可靠性和性能。
3. 存储网络,SAN磁盘阵列使用专门的存储网络连接到服务器,常见的存储网络技术包括光纤通道(Fibre Channel)和以太网技术(如iSCSI)。
存储网络可以提供高带宽、低延迟的数据传输,确保服务器能够快速、可靠地访问存储数据。
4. 存储交换机,存储交换机是连接SAN磁盘阵列和服务器的关键设备,它们负责数据在存储网络中的路由和转发,确保数据能够快速、安全地传输。
5. 存储管理软件,SAN磁盘阵列通常配备了专门的存储管理软件,用于管理和监控存储资源、实现数据备份和恢复、优化存储性能等功能。
总的来说,SAN磁盘阵列的组成包括硬盘驱动器、RAID控制器、存储网络、存储交换机和存储管理软件等多个组件,它们共同工作,为企业提供高性能、高可靠性的数据存储解决方案。
RAID磁盘阵列详解
RAID磁盘阵列详解(一)核心提示:RAID 1.RAID概述Raid是一种将多块磁盘组成一个阵列整体的技术,我们可以把它当成单个磁盘使用。
Raid磁盘阵列根据其使用的技术不同,可用于提高数据读写效率、提高数据冗余(备份),当阵列中一个磁盘发生故障时,RAID1.RAID概述Raid是一种将多块磁盘组成一个阵列整体的技术,我们可以把它当成单个磁盘使用。
Raid磁盘阵列根据其使用的技术不同,可用于提高数据读写效率、提高数据冗余(备份),当阵列中一个磁盘发生故障时,可以通过校验数据从其它磁盘中进行恢复,大大增强了应用系统数据的读写性能及可靠性。
RAID一般是在SCSI磁盘上实现的,因为IDE磁盘的性能较慢,而且IDE通道最多只能接4个磁盘。
2.RAID的分类硬件RAID:硬件RAID是通过RAID卡来实现的,通过RAID卡把若干同等容量大小的硬盘,根据使用方向的不同,聚合起来成为一个大的虚拟RAID设备(RAID0,RAID1,RAID5或RAID10……),如果每个硬盘容量不一致,以最小容量的硬盘为基础。
它的成员是整个硬盘。
在企业级应用领域,大部份都是硬件RAID。
软RAID:通过软件来实现的,把若干同等容量大小的硬盘或分区,根据使用方向的不同,聚合起来成为一个大的虚拟RAID设备(RAID0,RAID1,RAID5或RAID10……),如果每个硬盘或分区容量不一致,以最小容量的硬盘或分区为基础。
软RAID的成员是整个硬盘或分区。
软件RAID由于性价比高,大多被中小型企业所采用。
3.常见的软RAID技术包括以下几种RAID 0:是一种最基本的阵列方式,n(磁盘数)>=2,实际容量=n x单块磁盘(分区)容量。
存取数据时,通过将数据分段同时写入到不同的磁盘中,大大提高了读写速度。
但没有数据冗余,其中任何一块磁盘损坏,都可能导致数据丢失。
所以RAID0常被用于对存储效率要求较高,但对数据安全性要求不高的应用解决方案中。
磁盘阵列(RAID)的简介
功能,这种算法为RAID卷中的每一个数据条带或 者数据块计算出相应的数据校验码。 总结: RAID的三种特性,可以用一句话总结为: 条带化产生较好的I/o执行效率,镜像提供了对 数据的保护功能,而数据校验可以检查数据并利 用数据校验码来恢复数据。 随着用户需求的不断增加,RAID级别目前已经 有0~7级,组合成多种RAID方式,不过经常用的有 如下三种:RAID 0、RAID 1、 RAID 5等。 RAID 0 (条带化),代表RAID级别中最高的存 储性能,RAID 1 提供了数据冗余功能。RAID 5 集 合了存储性能、安全、成本的拆中方案。
②镜像(mirroring) 镜像就是将相同的数据同步地写到同一逻辑卷 的不同成员(个存储设备保存数据,一个存储 设备的数据损坏了可以通过另一个存储设备恢复 回来)。 ③数据校验(parity)也就是检查数据的错误。 它的工作机制是这样的:当系统进行读写数据时 会执行一些计算(一般写数据时计算)。这样在 一个逻辑卷中的一个或多个硬盘出现了问题而无 法访问时,就有可能利用同样的数据校验操作重 新构造出磁盘上损坏的数据并读出这些数据来, 这是因为在校验算法中有错误纠正代码,简称ECC
磁盘阵列(RAID)的简介
组成磁盘的不同方式称为:RAID级别(RAID Level) 如果单从用户方面来说,组成的磁盘组就像是 一个硬盘,用户可以对它进行分区、格式化等操 作,跟对单个硬盘操作一模一样,不同的是比单 个硬盘性能好太多! 二、磁盘阵列的三个特性: ① 条带化(stripping): 条带化是将数据划分成一定大小的部分(pieces) 之后将它们平均地存放在属于一个逻辑卷的多个 硬盘上。它的好处就是:增加逻辑卷的磁盘容量 和I/O带宽,也就是具有更高的磁盘读写速度。 这就好比是多开了几个服务窗口办事一样,提 高了办事的容量和办事速度。
磁盘阵列(DiscArray)
磁盘阵列(DiscArray)是由许多台磁盘机或光盘机按一定的规则,如分条(Striping)、分块(Declustering)、交叉存取(Interleaving)等组成一个快速,超大容量的外存储器子系统。
它在阵列控制器的控制和管理下,实现快速,并行或交叉存取,并有较强的容错能力。
从用户观点看,磁盘阵列虽然是由几个、几十个甚至上百个盘组成,但仍可认为是一个单一磁盘,其容量可以高达几百~上千千兆字节,因此这一技术广泛为多媒体系统所欢迎。
盘阵列的全称是:RedundanArrayofInexpensiveDisk,简称RAID技术。
它是1988年由美国加州大学Berkeley分校的DavidPatterson教授等人提出来的磁盘冗余技术。
从那时起,磁盘阵列技术发展得很快,并逐步走向成熟。
现在已基本得到公认的有下面八种系列。
1.RAID0(0级盘阵列)RAID0又称数据分块,即把数据分布在多个盘上,没有容错措施。
其容量和数据传输率是单机容量的N倍,N为构成盘阵列的磁盘机的总数,I/O传输速率高,但平均无故障时间MTTF(MeanTimeToFailure)只有单台磁盘机的N分之一,因此零级盘阵列的可靠性最差。
2.RAID1(1级盘阵列)RAID1又称镜像(Mirror)盘,采用镜像容错来提高可靠性。
即每一个工作盘都有一个镜像盘,每次写数据时必须同时写入镜像盘,读数据时只从工作盘读出。
一旦工作盘发生故障立即转入镜像盘,从镜像盘中读出数据,然后由系统再恢复工作盘正确数据。
因此这种方式数据可以重构,但工作盘和镜像盘必须保持一一对应关系。
这种盘阵列可靠性很高,但其有效容量减小到总容量一半以下。
因此RAID1常用于对出错率要求极严的应用场合,如财政、金融等领域。
3.RAID2(2级盘阵列)RAID2又称位交叉,它采用汉明码作盘错检验,无需在每个扇区之后进行CRC(CyclicReDundancycheck)检验。
RAID简介
RAID简介磁盘阵列(Redundant Arrays of Inexpensive Disks,RAID),有“价格便宜具有冗余能力的磁盘阵列”之意。
原理是利用数组方式来作磁盘组,配合数据分散排列的设计,提升数据的安全性。
磁盘阵列是由很多价格较便宜的磁盘,组合成一个容量巨大的磁盘组,利用个别磁盘提供数据所产生加成效果提升整个磁盘系统效能。
利用这项技术,将数据切割成许多区段,分别存放在各个硬盘上。
磁盘阵列还能利用同位检查(Parity Check)的观念,在数组中任一颗硬盘故障时,仍可读出数据,在数据重构时,将数据经计算后重新置入新硬盘中。
内嵌微处理器的磁盘子系统通常称为R A I D系统。
R A I D阵列的可用容量总小于成员磁盘的总量。
一、RAID 0(分块)是简单的、不带有校验的磁盘分块,本质上它并不是一个真正的R A I D,因为它并不提供任何形式的冗余。
假如RAID 0的磁盘失败,那么,数据将彻底丢失。
为了在RAID 0情况下恢复数据,唯一的办法是使用磁带备份或者镜像拷贝。
二、RAID 1(镜像)是非校验的R A I D级。
三、RAID 2(专有磁盘的并行访问)的定义涉及R A I D控制器中的错误校验电路。
这个功能已经被集成到磁盘驱动器中,虽然便宜,但效率却不高。
因此, RAID 2没有形成产品。
四、并行访问R A I D都属于R A I D 3。
R A I D 3(使用专有校验磁盘的同步访问)子系统将数据分块存放到阵列中的所有驱动器,将校验数据写到阵列中的一个另外的校验磁盘, R A I D 3被认为是校镽 A I D。
五、RAID4(使用专用校验磁盘的独立访问)是一种独立访问的R A I D实现,它使用一个专用的校验磁盘。
与RAID 3不同的是,RAID 4有更大量的分块,使多个I / O请求能同时处理。
虽然它为读请求提供了性能的优势,但RAID 4的写开销特别大,因为在每次读、修改和写周期中,校验磁盘都被访问两次。
磁盘阵列
RAID独立磁盘冗余阵列RAID是英文Redundant Array of Independent Disks的缩写,翻译成中文意思是“独立磁盘冗余阵列”,有时也简称磁盘阵列(Disk Array)。
简单的说,RAID是一种把多块独立的硬盘(物理硬盘)按不同的方式组合起来形成一个硬盘组(逻辑硬盘),从而提供比单个硬盘更高的存储性能和提供数据备份技术。
组成磁盘阵列的不同方式成为RAID 级别(RAID Levels)。
数据备份的功能是在用户数据一旦发生损坏后,利用备份信息可以使损坏数据得以恢复,从而保障了用户数据的安全性。
在用户看起来,组成的磁盘组就像是一个硬盘,用户可以对它进行分区,格式化等等。
总之,对磁盘阵列的操作与单个硬盘一模一样。
不同的是,磁盘阵列的存储速度要比单个硬盘高很多,而且可以提供自动数据备份。
RAID技术的两大特点:一是速度、二是安全,由于这两项优点,RAID技术早期被应用于高级服务器中的SCSI接口的硬盘系统中,随着近年计算机技术的发展,PC机的CPU的速度已进入GHz 时代。
IDE接口的硬盘也不甘落后,相继推出了ATA66和ATA100硬盘。
这就使得RAID技术被应用于中低档甚至个人PC机上成为可能。
RAID通常是由在硬盘阵列塔中的RAID控制器或电脑中的RAID卡来实现的。
RAID技术经过不断的发展,现在已拥有了从 RAID 0 到 6 七种基本的RAID 级别。
另外,还有一些基本RAID级别的组合形式,如RAID 10(RAID 0与RAID 1的组合),RAID 50(RAID 0与RAID 5的组合)等。
不同RAID 级别代表着不同的存储性能、数据安全性和存储成本。
但我们最为常用的是下面的几种RAID形式。
RAID级别的选择有三个主要因素:可用性(数据冗余)、性能和成本。
如果不要求可用性,选择RAID0以获得最佳性能。
如果可用性和性能是重要的而成本不是一个主要因素,则根据硬盘数量选择RAID 1。
磁盘阵列RAID分类
磁盘阵列RAID分类名词解释:磁盘阵列(Redundant Arrays of Independent Drives,RAID),意思就是独⽴冗余磁盘阵列,有“独⽴磁盘构成的具有冗余能⼒的阵列”之意。
也就是我们通常讲的磁盘阵列或磁盘容错RAID是⼀种把多块独⽴的物理硬盘按不同的⽅式组合起来形成⼀个逻辑意义上的硬盘组,从⽽提供⽐单个物理硬盘更⾼的存储性能与数据冗余能⼒的技术。
RAID特⾊是N块硬盘同时读取速度加快与提供容错性(Fault Tolerant)。
根据磁盘陈列的不同组合⽅式,可以将RAID分为不同级别。
级别并不代表技术⾼低,要选⽤哪⼀种RAID要依据⽤户的操作环境(operating environment)与应⽤⽽定,与RAID级别⾼低没有必然关系。
磁盘阵列还能利⽤同位检查(Parity Check)的观念,在数组中任意⼀个硬盘故障时,仍可读出数据,在数据重构时,将数据经计算后重新置⼊新硬盘中。
RAID 磁盘阵列⽀持⾃动检测故障硬盘;RAID 磁盘阵列⽀持重建硬盘坏轨的资料;RAID 磁盘阵列⽀持不须停机的硬盘备援Hot Spare;RAID 磁盘阵列⽀援⽀持不须停机的硬盘替换Hot Swap;RAID 磁盘阵列⽀持扩充硬盘容量等磁盘阵列样式:1.外接式磁盘阵列柜2.内接式磁盘阵列卡3.利⽤软件来仿真。
磁盘阵列(Disk Array)是由⼀个硬盘控制器来控制多个硬盘的相互连接,使多个硬盘的读写同步,减少错误,增加效率和可靠度的技术。
磁盘阵列卡则是实现这⼀技术的硬件产品,磁盘阵列卡拥有⼀个专门的处理器,还拥有专门的存贮器,⽤于⾼速缓冲数据。
使⽤磁盘阵列卡服务器对磁盘的操作就直接通过阵列卡来进⾏处理,因此不需要⼤量的CPU及系统内存资源,不会降低磁盘⼦系统的性能。
阵列卡专⽤的处理单元来进⾏操作,它的性能要远远⾼于常规⾮阵列硬盘,并且更安全更稳定原理:利⽤数组⽅式来作磁盘组RAID 中主要有三个关键概念和技术:镜像( Mirroring )数据条带( Data Stripping )数据校验( Data parity )简单的说,RAID是⼀种把多块独⽴的硬盘(物理硬盘)按不同的⽅式组合起来形成⼀个硬盘组(逻辑硬盘),从⽽提供⽐单个硬盘更⾼的存储性能和提供数据备份技术。
RAID(磁盘阵列)简述 0 、1、0+1、1+0、5
RAID(磁盘阵列)简述0 、1、0+1、1+0、5实测:RAID1:系统崩溃,服务器无法进入,且RAID1其一块盘出现故障,将另一块正常磁盘拆下,单独接到电脑上也是可以访问的。
RAID0:最少两块硬盘组成(一块也可以,但没有任何增益效果),磁盘数量无上限,容量也需要相同,若不同,以容量小的为准!工作模式:条带模式数据存储:将数据分段,同步存到多个盘中,如下图:优点:读写速度快,容量利用率100%,成本低缺点:对数据无冗余,安全性低,坏一块硬盘就会丢失所有数据适用环境:对数据安全性要求不高的工作环境,如图形工作站RAID1:最少两块硬盘组成,磁盘数量无上限,但硬盘的个数必须是偶数,且容量必须相同工作模式:镜像模式数据存储:两块硬盘同时写入相同的数据,如下图:优点:互为备份,数据安全性高缺点:成本高,利用率只有50%,较低;适用环境:适用于对数据安全要求较高的工作环境,如银行等RAID0+1:是RAID0与RAID1的组合,先RAID0分段存储数据,再RAID1镜像备份数据(假设有4块磁盘,就先分2组RAID0,再视2组为两块盘,做镜像备份)允许有坏多个磁盘,但必须在同一个RAID0中,因为可以用RAID1中的镜像恢复RAID1+0:是RAID1与RAID0的组合,先RAID1镜像,再RAID0条带式写入数据(假设有4块磁盘,就先分2组RAID1,再视2组为两块盘,做条带式写入数据)允许有坏多个磁盘,只要不在同一镜像组中就好;相比之下1+0应该更安全,因为同一组的磁盘一起坏的概率应该比较小;RAID5:最少3块磁盘组成,硬盘数量无上限; 在所有磁盘上交叉存储数据及奇偶校验信息,磁盘利用率(n-1)/n;只允许坏一块硬盘,及时更换新磁盘,还可以用其它磁盘的数据利用算法来恢复数据;相对于RAID0和1来说,数据的安全性与磁盘利用率比较平衡;。
RAID磁盘阵列配置详解
管理软RAID磁盘阵列RAID即廉价冗余磁盘阵列(Redundant Array of Inexpensive Disk),通过RAID 技术将多个磁盘组成一个阵列整体,使用时可作为单个磁盘,不仅可获得更大的磁盘空间,也能够提高读写性能、实现设备冗余(备份)。
Linux服务器支持以软件控制器的方式来实现对RAID阵列的管理。
1.添加4块容量均为20GB的SCSI磁盘,组建一个RAID5软阵列。
2.格式化软RAID设备,并挂载到/mymd文件夹。
3.RAID设备的解散和重组、故障盘替换、固定配置文件等。
1.添加4块20GB的SCSI虚拟磁盘1)关闭RHEL 5虚拟机,通过“编辑虚拟机设置”添加4块新硬盘打开“编辑虚拟机设置”的“硬件”设置窗口,执行4遍“添加”-->“硬盘”-->“创建一个新的虚拟磁盘”-->“SCSI”-->“20GB”的加新硬件操作,完成后的硬盘设备列表如图-1所示,其中硬盘2为上一章实验中添加的/dev/sdb,紧挨着下面的4块新建磁盘将对应为RHEL 5系统中的/dev/sdc、/dev/sdd、/dev/sde、/dev/sdf。
图-1单击确定后,重新打开“编辑虚拟机设置”,新建的4块SCSI磁盘自动编号为“硬盘3”、“硬盘4”、“硬盘5”、“硬盘6”,如图-2所示。
图-22)重新开启RHEL 5虚拟机,确认新添加的4块磁盘执行fdisk -l,找到新连接的4块磁盘/dev/sdc、/dev/sdd、/dev/sde、/dev/sdf:1.[root@svr5 ~]# fdisk -l2.Disk /dev/sda:85.8 GB,85899345920 bytes //系统装机时的硬盘3.255 heads,63 sectors/track,10443 cylinders4.Units = cylinders of 16065*512=8225280 bytes5.6. Device Boot Start End Blocks Id System7./dev/sda1 *11310439183 Linux8./dev/sda2 1425632048287583 Linux9./dev/sda3 256428242096482+82 Linux swap / Solaris10.11.Disk /dev/sdb:85.8 GB,85899345920 bytes //上一章实验添加的硬盘12.255 heads,63 sectors/track,10443 cylinders13.Units = cylinders of 16065*512=8225280 bytes14.15. Device Boot Start End Blocks Id System16./dev/sdb1 124331954304183 Linux17./dev/sdb2 2434486619543072+83 Linux18./dev/sdb4 48671044344797252+5 Extended19./dev/sdb5 486751101959898+82 Linux swap / Solaris20./dev/sdb6 511163279775521 c W95 FAT32(LBA)21.22.Disk /dev/sdc:21.4 GB,21474836480 bytes //本章实验添加硬盘(第1块)23.255 heads,63 sectors/track,2610 cylinders24.Units = cylinders of 16065*512=8225280 bytes25.26.Disk /dev/sdc doesn't contain a valid partition table27.28.Disk /dev/sdd: 21.4 GB, 21474836480 bytes //本章实验添加硬盘(第2块)29.255 heads, 63 sectors/track, 2610 cylinders30.Units = cylinders of 16065 * 512 = 8225280 bytes31.32.Disk /dev/sdd doesn't contain a valid partition table33.34.Disk /dev/sde:21.4 GB,21474836480 bytes //本章实验添加硬盘(第3块)35.255 heads,63 sectors/track,2610 cylinders36.Units = cylinders of 16065*512=8225280 bytes37.38.Disk /dev/sde doesn't contain a valid partition table39.40.Disk /dev/sdf: 21.4 GB, 21474836480 bytes //本章实验添加硬盘(第4块)41.255 heads, 63 sectors/track, 2610 cylinders42.Units = cylinders of 16065 * 512 = 8225280 bytes43.44.Disk /dev/sdf doesn't contain a valid partition table2.创建及使用RAID5软磁盘阵列1)新建RAID软阵列设备/dev/md0使用mdadm管理工具,选项-l指定RAID级别、-n指定成员磁盘数量、-x指定冗余盘个数(默认为0)、-v显示详细执行过程信息。
磁盘阵列单位
磁盘阵列单位一、磁盘阵列简介磁盘阵列(Redundant Arrays of Independent Disks,RAID)是一种将多个独立磁盘组合成一个逻辑单元的技术,以提高数据存储的可靠性和性能。
通过将多个磁盘组织成一个阵列,可以实现数据在多个磁盘上的分布、镜像、奇偶校验等操作,以增加数据冗余和并行传输。
这种技术广泛应用于服务器、存储设备和数据中心等领域。
二、磁盘阵列的组成磁盘阵列通常由多个独立的磁盘驱动器(HDD或SSD)组成,每个磁盘驱动器配置为一个单独的物理磁盘。
这些物理磁盘通过控制器连接,形成一个逻辑单元。
控制器是磁盘阵列的核心组件,负责管理数据在各个磁盘上的分布、冗余计算和错误恢复等操作。
三、磁盘阵列的级别磁盘阵列有多种级别,每种级别在数据冗余和性能方面有不同的权衡。
以下是常见的RAID级别:1.RAID 0:通过将数据拆分并分布在多个磁盘上,实现并行传输,提高读写性能。
但无冗余,一旦某个磁盘故障,数据将丢失。
2.RAID 1:通过镜像技术,将数据同时写入两个或更多的磁盘。
提供高可靠性,但会占用两倍的存储空间。
3.RAID 5:采用分布式奇偶校验,将数据块和校验信息分散存储在所有磁盘上。
提供较高的数据冗余和读写性能,但单个磁盘故障后恢复速度较慢。
4.RAID 6:在RAID 5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额外的校验级别,提供更高的冗余性,可以承受两个磁盘故障。
但实现较为复杂,性能较低。
5.RAID 10:结合RAID 0和RAID 1的特点,将数据同时写入多个镜像组,实现高性能和冗余性。
但需要更多的存储空间。
6.JBOD(Just a Bunch of Disks):简单地将多个磁盘连接在一起,不提供冗余或分布式功能。
通常用于高性能存储需求。
7.其他RAID级别:根据实际需求和性能权衡,还可以实现其他RAID级别,如RAID 3、RAID 4等。
四、磁盘阵列的性能优化为了提高磁盘阵列的性能,可以采取以下优化措施:1.选择适合应用需求的RAID级别:根据实际应用的需求和数据可靠性要求,选择合适的RAID级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协议转换模块: 协议转换模块:
完成从SCSI命令到对应的 命令到对应的EIDE命 完成从 命令到对应的 命 令的转换。如读写命令。 令的转换。如读写命令。
网络磁盘阵列简介
在传统的服务器系统中, 在传统的服务器系统中 , 当客户机需下 载服务器上的文件时, 载服务器上的文件时 , 由客户机向服务器 发出请求。响应后,通过文件系统和I/O系 发出请求。响应后,通过文件系统和 系 统 , 调用设备驱动程序对磁盘驱动器进行 读操作。读得的数据经由原路进入客户机, 读操作 。 读得的数据经由原路进入客户机 , 此次服务便告结束。这种服务器/客户机工 此次服务便告结束。这种服务器 客户机工 作模式,存在两个显著的缺点: 作模式,存在两个显著的缺点:
读命令的执行过程 阵列处理读命令过程为: 阵列处理读命令过程为:
接收命令→ 命令分解→ 读盘→ 接收命令→ 命令分解→ 读盘→数据组 数据输入→状态、消息输入→ →数据输入→状态、消息输入→ 完成 等待下一命令到达) (等待下一命令到达)
写命令的执行过程 阵列处理写命令过程为: 阵列处理写命令过程为:
图1:硬件结构图 :
图2:软件关系图 :
启动
初始化模块
容错功能模块
消息、数据 流向
命令 分解数据分块 重组
I/O调度模块 调度模块
Cache-Buffer 管理模块
应用层
从通道控制模块
主通道控制模块
驱动层
软件模块功能说明
阵列参数设置、初始化模块: 阵列参数设置、初始化模块:
提供一个浏览、 提供一个浏览、配置阵列参数的人机交 互接口, 互接口,根据用户的配置设置对阵列控 制软件中的相关参数进行初始化, 制软件中的相关参数进行初始化,这些 参数包括阵列级别、数据分块大小、 参数包括阵列级别、数据分块大小、校 验存放策略、阵列中的串数及盘数等, 验存放策略、阵列中的串数及盘数等, 它们是阵列有效容量计算、 它们是阵列有效容量计算、逻辑地址与 物理地址相互转换的依据。 物理地址相互转换的依据。
该模块提供了三种可供用户根据实际 应用的数据请求特点进行选择的Buffer 应用的数据请求特点进行选择的Buffer 策略,即写回策略(Write-back)、 )、写 策略,即写回策略(Write-back)、写 直达策略(Write-through)、 )、自适应的 直达策略(Write-through)、自适应的 顺序预取策略。Cache-Buffer管理模块 顺序预取策略。Cache-Buffer管理模块 的主要目的是减少实际的磁盘I/O次数, I/O次数 的主要目的是减少实际的磁盘I/O次数, 达到快速响应用户的数据请求, 达到快速响应用户的数据请求,从软件 上最大限度地提供磁盘阵列的性能。 上最大限度地提供磁盘阵列的性能。
接收命令→ 接收数据→ 接收命令→ 接收数据→ 命令分解数据分 状态、消息输入→ 块→写磁盘 →状态、消息输入→ 完成 等待下一命令到达) (等待下一命令到达)
从通道控制模块(Target): 从通道控制模块(Target): 控制阵列中的从通道适配器完成 主机和阵列的消息、命令、 主机和阵列的消息、命令、数据的 交互;将来自主机的I/O I/O命令按顺序 交互;将来自主机的I/O命令按顺序 进行排队以等待命令分解模块和其 他模块处理。 他模块处理。
Linux软阵列的数据流程 软阵列的数据流程
文件系统 缓冲区层
阵列驱动层
设备驱动层
硬件设备
流程: 流程:
(1)文件系统会调用具体的文件读写过 (1)文件系统会调用具体的文件读写过 程,将偏移量和文件的起始位置转换为 具体文件系统中的数据块, 具体文件系统中的数据块,同时将这些 信息传递给下面的缓冲区层. 信息传递给下面的缓冲区层.
课后作业
阅读linux下MD代码, 阅读linux下MD代码,弄清 linux 代码 RAID0, RAID0,1的工作流程
硬阵列的组成
1.专用的电路板 : 磁盘阵列卡,盒式磁盘阵 专用的电路板 磁盘阵列卡,
列控制器 (易于嵌入服务器内形成一个整体 )
2.通用板卡集成式磁盘阵列:更新速度快, 通用板卡集成式磁盘阵列 更新速度快,
I/O调度模块: I/O调度模块: 调度模块 依次扫描各子命令队列, 依次扫描各子命令队列,对这些 子命令经过Cache Buffer管理模块 Cache子命令经过Cache-Buffer管理模块 过滤后, 过滤后,将需要磁盘操作的子命令 按优先级分组, 按优先级分组,然后按优先级从高 到低逐组分派给各主通道控制模块 并行地完成磁盘操作请求。 并行地完成磁盘操作请求。该模块 是整个阵列控制程序的控制核心, 是整个阵列控制程序的控制核心, 其他模块几乎都要和它发生交互。 其他模块几乎都要和它发生交互。
命令分解,数据分块重组模块: 命令分解,数据分块重组模块: 根据设定的阵列参数, 根据设定的阵列参数,从从通道 控制模块生成的命令队列里取出的 I/O命令按一定的规则分解为独立磁 I/O命令按一定的规则分解为独立磁 盘上的子命令, 盘上的子命令,同时将读写数据进 行分块重组。 行分块重组。
Cache-Buffer管理模块: Cache-Buffer管理模块: 管理模块
RAID5重构和重建 重构和重建
校验块
接口异构的磁盘阵列原理
接口异构:指在结构上磁盘阵列控制
器与主机的接口和阵列中磁盘驱动 器的接口不是同一种接口, 器的接口不是同一种接口,称为异 构接口。 构接口。如SCSI-EIDE、USB-SCSI、 、 、 USB-EIDE、FC-SCSI等。 、 等
例:SCSI-EIDE阵列 SCSI-EIDE阵列
PC主板 PC主板 (EPROM) 阵列控制软件 阵列Cache 阵列
SCSI总线 总线
CPU
NCR53 C8XX EIDE适配器 适配器
……
连接 主机
EIDE适配器 适配器
0
EIDE /ATA 总线
m-1 -
EIDE /ATA 总线
说明: ≤ 说明:m≤2
m
2m-1 -
软件: 软件:
在普通SCSI阵列软件基础上再 阵列软件基础上再 在普通 增加命令模拟模块 命令模拟模块和 增加命令模拟模块和协议转换模 块
命令模拟模块: 命令模拟模块:
完成与主机的启动配置通信, 完成与主机的启动配置通信,使 主机能够识别阵列, 主机能够识别阵列,读取正确的阵 列参数,完成IDE协议不能对应的 列参数,完成 协议不能对应的 SCSI命令。该模块负责完成的SCSI 命令。该模块负责完成的 命令 命令包括:Inquiry、Test Unit Ready、 命令包括 、 、 Verify、Read Capacity、Mode 、 、 Sense等。 等
主通道控制模块(串控制器): 主通道控制模块(串控制器): 调度、 调度、控制阵列中的串控制器完 成磁盘I/O操作, I/O操作 成磁盘I/O操作,并且负责向上层模 块报告I/O完成情况和磁盘状态。 I/O完成情况和磁盘状态 块报告I/O完成情况和磁盘状态。
容错功能模块: 容错功能模块:
包括数据重构(Reconstruct) 包括数据重构(Reconstruct)和磁盘 数据的重建(Rebuild)修复。 数据的重建(Rebuild)修复。前者是指 在阵列运行于有容错功能的级别下单盘 失效时阵列降级运行, 失效时阵列降级运行,利用冗余的校验 信息重新生成失效盘上的数据以响应主 机的I/O请求; I/O请求 机的I/O请求;后者指的是在有盘失效的 情况下, 情况下,当系统检测到有新的磁盘被换 上时, 上时,系统在后台将失效盘上的数据恢 复到新盘上。 复到新盘上。
(2)缓冲区层根据数据块的逻辑设备名 (2)缓冲区层根据数据块的逻辑设备名 和块号,使用bio结构体对它进行包装 bio结构体对它进行包装, 和块号,使用bio结构体对它进行包装,形 成一个请求(request). 成一个请求(request).同时使用 submitbio将请求挂在该设备( submitbio将请求挂在该设备(blk_devs) 的请求队列上,等待设备进行读写工作. 的请求队列上,等待设备进行读写工作. (3)如果读写的设备不是MD设备 如果读写的设备不是MD设备, (3)如果读写的设备不是MD设备,则转 5.( 中磁盘阵列以MD设备来标识) MD设备来标识 向5.(Linux 中磁盘阵列以MD设备来标识)
一是命令和数据都要经过同一I/O路 一是命令和数据都要经过同一 路 当有多个用户请求时, 径。当有多个用户请求时,容易造成 阻塞, 阻塞,即使单个用户也延长了服务等 待时间; 待时间; 二是在数据读取和传输过程中, 二是在数据读取和传输过程中 , 即 使采取DMA方式,也需经历多次存储 方式, 使采取 方式 转发, 增加了系统开销, 转发 , 增加了系统开销 , 降低了数传 率。
传统服务器系统示意图
瓶颈
以 太 网
工 作 站
服 务 器 磁 带 库 SCSI通 道
工 作 站 服 务 器 磁 盘 阵 列
工 作 站
服 务 器
磁 盘 阵 列
网络磁盘阵列设备示意图
外 设 通 道
网络通道
网络磁盘阵列说明: 网络磁盘阵列说明
网络磁盘阵列和与之相连的服务器 构成网络磁盘阵列系统; 构成网络磁盘阵列系统; 系统的连接方式与传统的服务器- 系统的连接方式与传统的服务器- 存储设备连接方式不同, 存储设备连接方式不同,它在磁盘阵 列端增加网络通道直接入网, 列端增加网络通道直接入网,即磁盘 阵列具有异构双通道——外设通道与 阵列具有异构双通道 外设通道与 网络通道。 网络通道。
磁盘阵列的组成
参考书: 参考书:
《海量信息存储》 海量信息存储》
(第三章、第四章) 第三章、第四章)
磁盘阵列的分类
1.软阵列 : 阵列部分的处理功能由主机 软阵列
(服务器)完成; 服务器)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