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山东省寿光市、青州市发展现代农业的考察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作通报第15期关于山东省寿光市、青州市发展现代农业的
考察报告
凤泉区党政信息网 2008-5-12 人气:1580
按: 山东省是我国发展现代农业的先进地区。耿黄乡着眼于加快农业结构调整的紧迫任务和发展现代农业的根本要求,在区委的大力支持下,组织有关领导、专家和村民代表赴山东省寿光、青州两市进行实地考察并形成考察报告。考察报告从解放思想观念、创新体制机制、运用科技能力、注重市场开拓等方面认真分析耿黄乡发展现代农业存在的差距和问题,并提出了下步发展方向。
郭书记在该考察报告上作出如下批示:请发四大班子及各乡镇、区属各单位:贯彻十七大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关键是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重要的是破除制约、阻碍发展的体制、机制,核心是把为民造福的理念根植心中,拿出促民致富的实际措施,并长期坚定不移的去实践。望各级干部都能结合自己的本职,在落实科学发展观上做些实实在在的工作,使人民群众得到关爱、得到温暖、得到实惠。这才是以人为本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
当前,我区农业处于产业化、规模化和现代化发展的关键时期,山东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经验可供我们借鉴。现将耿黄乡《关于山东省寿光市、青州市发展现代农业的考察报告》印发给大家,以供参考。
关于山东省寿光市、青州市发展现代农业的
考察报告
为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3月3日至5日,区委书记郭清春带队,市园林绿化管理局党委书记张新明、区农林局局长杨金锋、乡党委书记王振峰、乡党委副书记、耿庄村党委书记耿瑞先等有关领导和专家、耿庄村两委班子、村民代表以及部分村两委会干部一行60余人赴山东省重点考察了寿光市孙家集镇三元朱
村以蔬菜为龙头的现代农业发展方面的经验和青州市花卉产业发展情况。考察团先后参
观了三元朱村国际农业科技培训中心、大棚蔬菜示范园、日光温室基地、大棚樱桃园、新村建设,听取了“全国农业劳动模范”、三元朱村党支部书记王乐义的经验介绍,参观了青州市黄楼镇中国北方花卉交易中心、东坝新村建设、辛庄花卉种植园区、青州市区园林绿化、城市建设等。这次考察,我们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受到了教育,学到了经验,看到了差距,受到了触动,增强了信心,明确了方向。现将考察结果报告如下:
一、寿光、青州两市发展现代农业的基本情况
山东省是我国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特别是在现代农业发展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其中,以潍坊所辖的两个县级市——寿光、青州为该省的典型代表。近年来,两市通过农业多元化、规模化、标准化、国际化发展,成功走出了一条产业带动、城镇拉动、整体推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之路。寿光市孙家集镇三元朱村是中国特色经济村,党支部书记王乐义发明的日光温室蔬菜种植技术,结束了我国北方深冬吃不上新鲜蔬菜的历史,在广大农村掀起了一场“绿色革命”。青州是全国著名的花卉之乡,享“东方花都”之誉,现已成为江北重要的花卉生产、销售、集散中心,全市形成了黄楼、东高、城区三大花卉基地。我们参观考察的黄楼镇立足区位优势大力发展花卉产业,全镇花卉面积达2.1万亩,花卉园区18个,花卉专业村35个,花卉生产专业户4000多户,从业人员2万多人。建有占地13万平方米的高标准室内花卉批发交易市场,来自全国各地和国内外近200家花卉公司入驻经营,市场年交易额达15亿元。
二、主要体会及感受
通过几天的考察学习,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巨大,倍感肩上责任重大。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我们的农业发展水平曾经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并且气候条件、地理位置不比寿光、青州差,滔滔黄河千万年流淌冲刷出了豫北地区肥沃的农田,可在近年的发展中我们却逐渐落伍、被别人赶超。这需要我们每个人深入反思。这些地方之所以近年来在发展现代农业方面走在了全国的前列,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注重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充分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在考察中,我们经常为寿光、青州等地干部群众解放思想、勇于创新,想发展、谋发展、促发展的使命感所感动。在他们身上,能看到一股劲、一股革命热情、一股拼命精神:干部肩上有担子,身上有任务,自加压力,干劲十足;群众精神饱满,人人思进,始终围绕更高的目标而努力。特别是在三元朱村党支部书记王乐义身上,我们感受到了他对党忠诚、一心为民的工作理念,感受到了他强烈的机遇和忧患意识,感受到了他与时俱进、敢为人先的创新
精神,感受到了他埋头苦干、不计名利的淳朴人格。发展生产力需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带来持续发展的动力。我国广大农民普遍存在保守、狭隘的思想,对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有一种本能的排斥感。王乐义同志也是农民,但他眼界开阔,率先走出了农业发展的创新之路,带领三元朱村自主开发出了具有很强普及价值的“冬暖式蔬菜大棚”技术,极大推动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王乐义同志还以身作则,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以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和事业心,先群众、后干部,先集体、后个人,注重整体前进,不仅带领三元朱村走上了共同富裕道路,还惠及了更多的村、更多的人。
长期以来,受传统观念影响,我们总是不敢想、不敢干,更别说敢闯、敢冒了。工作中缺少先进地区那种强烈的发展意识、创业意识、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开放意识,缺乏他们那种敢闯、敢干、敢担风险的精神。观念的滞后、思想的障碍束缚了加快发展的手脚。目前在思想观念上突出制约农业发展的问题可分两个层次:一是在农民层次上。多数农民小农意识积淀很深,思想守旧,普遍存在着小富即安思想,思路不开阔,视野不宽广,老守田园,缺少“闯”的精神。在集体和个人的利益上,总把自己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缺少大局意识,缺少整体意识;二是在干部层次上。一些同志仍然用老观念、老习惯、老方式来看待和解决新问题,缺乏前瞻性和创造性,小进即安,小成即满,境界低、眼光低、标准低;缺乏执政为民、一心为公的责任意识,对待区委的决策部署,不是认认真真、踏踏实实,而是敷衍塞责、支差应付,工作标准和效果,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推推动动、拨拨转转,甚至推也不动、拨也不转;缺乏危机意识,自我感觉良好,闯劲不足,在发展上等靠要思想严重。殊不知,天上不会掉馅饼,《国际歌》中也唱到: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我们广大干部的进取精神、责任感、事业心和工作主动性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党员干部的服务、创新意识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一些党员干部自身政治素质、知识水平、工作能力与所承担的工作任务还有一定的差距。这些方面没有大的转变,今后的工作就不可能有大的进步。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在思想大解放中找准农业发展的思路,定措施、抓重点,谋划好农业农村工作,实现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是注重农业结构调整,不断探索体制机制创新。寿光市三元朱村使农业种植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引导这次绿色革命的关键人物是三元朱村的党支部书记王乐义,十几年间,引进、试验新技术、新批品种十几个种类。村里建设的低于地面1.2米的暖式大棚,占地1.5亩,投资18万元,年收益可达7至8万元。在经营方式上,改变了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