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场总体布置

合集下载

风力发电场设计技术规范DLT5383-2007.mdi

风力发电场设计技术规范DLT5383-2007.mdi
3. 总则 3.0.1 风力发电场的设计应执行国家的有关政策,符合安全可靠、技术先进和经济合
理的要求。 3.0.2 风力发电场的设计应结合工程的中长期发展规划进行,正确处理近期建设与远
期发展的关系,考虑后期发展扩建的可能。 3.0.3 风力发电场的设计,必须坚持节约用地的原则。 3.0.4 风力发电场的设计应本着对场区环境保护的,减少对地面植被的破坏。 3.0.5 风力发电场的设计应考虑充分利用声区已有的设施,避免重复建设。 3.0.6 风力发电场的设计应本着“节能降耗”的原则,采用先进技术、先进方法,减
少损耗。 3.0.7 风力发电场的设计除应执行本规范外,还应符合现行的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的
规定。 4. 风力发电场总体布局
4.0.1 风力发电场总体布局依据:可行性研究报告、接入系统方案、土地征占用批准 文件、地质勘测报告、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水土保持评价报告及国家、地方、 行业有关的法律、法规等技术资料、
5.2 风力发电机组基础 5.2.1 风力发电机组基础设计内容
1 地基的承载能力 2 塔身与基础的连接 3 基础结构的强度计算 4 抗倾覆 5.2.2 荷载 1. 荷载分类 1) 永久荷载
结构自重:塔架及设备、基础自重 土压力:基础上部回填土 2) 可变荷载
风荷载 裹冰荷载 地震作用 安装检修荷载 温度变化 地下水位变化 地基沉陷 紧急制动 3) 偶然荷载、叶片断脱等 2. 基础结构计算 3. 变形计算。地基变形计算值,不应大于地基变形许值,主要分为:沉降量、沉 降差、倾斜、局部倾斜 4. 稳定性计算。计算基础受滑动力矩作用时的基础稳定性,用以确定基础距坡顶 边缘的距离和基础埋深。
5.风力发电机组变电单元依据场区集电线路的形式而不同:采用架空线路时,该 单 元应靠近架空线路布置,采用直埋电缆时,该 单元应靠近风力发电机组布置,并要保 证其安全距离,必要时设置安全防护围栏。

风电场升压站总布置方案比选

风电场升压站总布置方案比选

风电场升压站总布置方案比选发布时间:2021-05-27T05:00:14.682Z 来源:《中国电业》(发电)》2021年第4期作者:杨春[导读] 能够更为直观地知道预制舱这种形式更为经济,该结论可为风电场建设升压站的决策和设计提供借鉴。

华润风电(重庆)有限公司摘要:为了符合风电场升压站逐渐向标准化转变的趋势,笔者从风电场升压站的具体施工难度、建设投资、运行维护、工期规划及发电效益等多方面对预制舱与传统建(构)筑物两种形式进行比较,将两种形式的各类因素进行量化即可得出对应指标间的差值,能够更为直观地知道预制舱这种形式更为经济,该结论可为风电场建设升压站的决策和设计提供借鉴。

关键字:风电场;升压站;总布置;预制舱为了满足时代发展的用电需求,风电场的升压站建设工作由原来的传统建筑形式逐渐向更为标准的预制舱过渡。

因此,为了使风电场的升压站建设项目更为科学、合理,在进行总布置设计时,需要根据项目的工程概况、建设条件、站址选择、工期及发电效益等多角度因素上在传统和预制舱两种建筑物形式之间择优选择。

在对比各项量化的因素指标后,可以直观得出这两种形式在不同因素方面的差值,并得出预制舱这种形式工期更短、空间布局更优、预算更小、更为科学的结论。

一、方案选择立足于工程概况在进行风电场的升压站建设工程时,首先需要考虑风电场项目所处地理位置、风电场发电供给覆盖范围。

其次,还需要关注风电场的规划装机容量等。

比如,对于位于山脉上的风电场说,在开展升压站建设工作时需要考虑风电场地址与有供电需求的区域的距离,并结合用电需求量来规划风电场的总装机容量,决定所采用发电机组的单机容量、是否分期开发以及运行管理方式等。

二、方案选择充分参考建设条件2.1对外交通在开展风电场的升压站项目时,之所以需要考虑风电场项目场址所覆盖的行政区域范围及距离,是因为这对于升压站地址的选择极其重要,尤其是升压站与主要供电行政区域间的交通便捷度。

对于升压站来说,风电场路段长度、宽度、路面材料以及否为高速公路等都对风电场发挥最大效能极为关键。

风力发电场设计技术规范----DL

风力发电场设计技术规范----DL

风力发电场设计技术规范DL/T 2383-2007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wind power plant design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风力发电场设计的基本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装机容量5MW 及以上风力发电场设计。

2. 规范性引用文件GB 50059 35~110KV 变电所设计规范GB 50061 66KV 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DL/T 5092 110KV~500KV 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DL/T 5218 220KV~500KV 变电所设计技术规程3. 总则3.0.1 风力发电场的设计应执行国家的有关政策,符合安全可靠、技术先进和经济合理的要求。

3.0.2 风力发电场的设计应结合工程的中长期发展规划进行,正确处理近期建设与远期发展的关系,考虑后期发展扩建的可能。

3.0.3 风力发电场的设计,必须坚持节约用地的原则。

3.0.4 风力发电场的设计应本着对场区环境保护的,减少对地面植被的破坏。

3.0.5 风力发电场的设计应考虑充分利用声区已有的设施,避免重复建设。

3.0.6 风力发电场的设计应本着“节能降耗”的原则,采用先进技术、先进方法,减少损耗。

3.0.7 风力发电场的设计除应执行本规范外,还应符合现行的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规定。

4. 风力发电场总体布局4.0.1 风力发电场总体布局依据:可行性研究报告、接入系统方案、土地征占用批准文件、地质勘测报告、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水土保持评价报告及国家、地方、行业有关的法律、法规等技术资料、4.0.2 风力发电场总体布局设计应由以下部分组成:1.风力发电机组的布置2.中央监控室及场区建筑物布置3.升压站布置。

4.场区集电线路布置5.风力发电机组变电单元布置6.中央监控通信系统布置7.场区道路8.其他防护功能设施(防洪、防雷、防火)4.0.3 风力发电场总体布局,应以下因素:1.应避开基本农田、林地、民居、电力线路、天然气管道等限制用地的区域。

风电场工程设计导则

风电场工程设计导则

风电场工程设计导则FD中国华电集团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企业标准风电场工程设计导则XX年 x月x日发布 XX年x月x日实施中国华电集团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发布I中国华电集团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风电场工程设计导则目录第一章总则 1编制目的 1 编制依据 1 适用范围 1第二章设计阶段划分及设计一般原则 3设计阶段划分 3 设计一般原则 5第三章风电场选址 7资料收集、整理 7 风能资源普查 7 风力发电场的宏观选址 7 风力发电场测风 7 风力发电场场址选择原则 10第四章风电场可行性研究 11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和审查 11 风电场工程等级划分和设计安全标准 11 工程地质 12II规划装机容量 12 风电机组选型 12 风电场年发电量估算 17 电气 18 土建工程 19 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 20 消防 23 可研概算错误!未定义书签财务评价 29第五章风电场初步设计 36初步设计报告的编制和审查 36 风力发电场总体布局 36 风电机的微观选址 38 风力发电机基础 40 变电站建筑部分 43 电气部分 55 风电场集电线路 59 施工组织设计 61 交通工程 65 初步设计概算 70第一章总则编制目的为规范和促进中国华电集团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风电场工程建设工作,统一和规范公司所属风电场工程设计标准,以追求合理的工程投资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目标,制订本设计导则编制依据国家和行业有关设计标准、规程和规范,具体见中国华电集团公司及中国华电集团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相关管理规定适用范围本导则适用于中国华电集团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及其全资、控股公司所属或管理的新建的风力发电工程设计,参股项目可参照执行本导则适用于装机容量为20MW级及以上或以35kV及以上电压等级并入电网的陆上风电场工程设计工作,其他规模和离网型陆上风电场及海上风电场工程设计可参考执行风电场工程设计一般包括风电场和变电站两部分,风电场工程接入系统设计按有关规定执行1本导则仅就主要设计内容进行说明,未尽部分应按照国家和行业现行规程规范执行,满足相关规程规范要求本导则为企业指导性标准,如与国家强制性标准相矛盾,应按国家标准执行本导则由中国华电集团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负责解释2第二章设计阶段划分及设计一般原则设计阶段划分划分一般原则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本公司特点,风电场工程设计阶段一般划分为工程规划、预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竣工图设计等阶段适用阶段本导则仅就风电场设计一般原则、风电场选址、可行性研究设计和初步设计分别进行说明;工程规划、预可行性研究和施工图设计、竣工图设计等可参照国家和行业相关规程规范执行各阶段工作内容 1 可行性研究阶段:1)确定工程任务和规模,论证项目开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对风电场风能资源进行评估;3)查明风电场场址工程地质条件,提出相应的评价和结论; 4)选择风电机组选型,提出风电机组优化布置方案,计算发电量;5)根据风电场工程接入系统方案,提出风电场和变电站电气设计方案;6)拟定消防方案;7) 确定工程总体布置、中央控制室的结构型式、布置方案和3主要尺寸,拟定土建工程方案和工程量;8)确定工程占地范围及建筑征地主要指标,拟定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编制施工总进度;9)拟定风电场工程定员编制,提出工程管理方案; 10)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设计;11)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方案; 12)编制节能减排方案; 13)可研设计概算; 14)经济评价 2 初步设计阶段1)根据微观选址成果和设计要求,进行风电场补充测量和地质详勘;2)根据最新地形地质勘探成果和风能资源测量分析结果,优化确定风电机组的微观位置,复核发电量;3)确定轮毂设计高度,提出塔架设计方案;4)进行风电机基础设计,提出风电机基础设计方案; 5)进行机组变基础设计,提出基础结构型式和配筋设计方案; 6)确定集电系统电气主接线,选择确定机组变、开关、熔断器、避雷器等、电力电缆、杆塔等主要设备材料的型号、规格根据路径计算线路长度和杆塔数量等;7)提出风电机组塔架、机舱、叶片吊装方案、设备堆放布置、吊装平台设计、风电机组基础及风电场变电站施工方案等,细化施工工期,编制施工网络进度图48)对风电场内外交通道路进行布置与初步设计;9)进行变电站及站内建筑、安装工程设计,提出总平面布置和竖向布置等;10)初步设计概算;其中,初步设计中未涉及的项目按可研概算成果纳入初步设计概算设计一般原则符合国家法规原则风电场设计必须遵守国家有关法规的规定,应严格按国家最新规定的核准制程序进行设计文件应符合有关规章制度规定的内容和深度要求近期建设与远期发展相结合原则风电场设计应结合工程的中长期发展规划进行,正确处理近期建设与远期发展的关系安全性、合理性、先进性原则风电场设计应本着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技术先进等原则,结合地区特点,在确保工程安全的前提下,积极推广、采用成熟的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努力提高自动化水平统筹、节约、环保和安全原则1风电场工程设计应充分利用场区已有设施,统筹考虑分期建设情况,避免重复建设2风电场工程设计应落实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措施,减少工程建设对环境和植被的破坏;53 风电场工程设计应符合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的要求,落实安全预评价提出的安全对策措施;6第三章风电场选址资料收集、整理从地方各级气象台、站及有关部门收集的有关气象、地理及地质数据资料,对其进行分析和归类,从中筛选有代表性的完整数据资料其中包括能反映该地气象特征的多年平均值和极值,如平均风速和极端风速、平均气温和极端气温、平均气压、雷暴日数等风能资源普查对收集的资料进行进一步分析,按标准风能区域、风功率密度等级,初步确定风能可利用区10m高度有效风功率密度在W/m以上属于可开发区域风力发电场的宏观选址根据风能资源调查与分区的结果,选择最佳的场址,全面考虑场址所在地对电力的需求及交通、电网、土地使用和环境等因素,力求增大风力发电机组的输出,提高供电的经济性、稳定性和可靠性,最大限度减少各种因素对风能利用、风力发电机组使用寿命和安全的影响风力发电场测风为了正确评价拟选风力发电场的风能资源情况,取得代72表性风速风向资料,了解不同高度风速、风向变化特点以及地形地貌对风的影响,必须进行实地测风现场测风应连续进行,至少持续一年以上,有效数据不得少于90%测风塔数量依地形和项目规模而定测风的位置,应选择在风电场内风能资源具有代表性的位置测风位置附近应无高大建筑、树木等障碍物,与单个障碍物距离应大于障碍物高度的3倍,与成排障碍物距离应保持在最大高度的10倍以上测风设备的数量,应依风场规模及场内地形的复杂程度而定对于地形较为平坦、容量在50MW以下的风场,可选择一处安装测量设备;对于地形较为复杂或容量超过MW的风场,应选择二处及以上安装测风设备测风塔安装的高度不应低于拟安装的风力发电机组的轮毂中心高度,一般为70m风电场多处安装测风塔时,其高度可按10m的整数倍选择,但至少应有一处测风塔的高度高于拟安装的风力发电机组的轮毂高度安装在测风塔上的测量仪器包括:风速传感器、风向传感器、气压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数据采集器等设备只在一处安装测风塔时,测风塔应安装至少四层风速、风向传感器,其中两层应选择在10m高度和拟安装的风力发电机组的轮毂高度处,其它层可按10m的整数倍高度安装,通常会选择在30m和50m高度不得对现场采集的原始数据进行任何的删改增减对下8载的数据应及时进行复制和整理,应对数据进行初判,看其是否在合理范围内测风数据的合理范围和数据相关性及变化趋势见下表:表数据合理范围主要参数平均风速风向平均气压合理范围0m/s≤小时平均风速<40m/s 0°≤小时平均值<° 94≤小时平均值<表数据相关性主要参数50m/30m高度小时平均风速差值 50m/10m高度小时平均风速差值50m/30m高度风向差值合理相关性</s </s <°表数据变化趋势主要参数 1h平均风速变化 1h平均气温变化 1h平均气压变化合理变化趋势<6m/s <5° <1在数据整理过程中,发现数据缺漏和失真时,应立即与现场测风人员联系,认真检查测风设备,及时进行设备检修或更换,对缺漏和失真数据应说明原因特殊的地理和气象条件要对风力发电机组提出特殊的要求,如海拔超过m,最大风速超过50m/s或极大风速超过70m/s,气温低于零下20℃,积雪、积冰、雷暴、盐雾或沙尘多发地区等9风力发电场场址选择原则场址区年平均风速较大拟建风电场地面以上70m高处,年平均风速一般应大于6m/s;海拔超过m的高原地区,应大于/s;对于风电电价较高的地区,可适当放宽,但不应低于/s场址区场地开阔,地质条件较好场地开阔便于大规模开发和运输、管理良好的地质条件可有效减少基础工程投资场址对外交通运输方便场址选择应根据风电机机舱重量、叶片长度等充分考虑大件运输的可行性及对投资的影响风电场并网条件良好应符合电网规划,电力消纳能力满足风电场建设规模的要求,尽量靠近电网,减少送出工程投资土地征用方便风电场单位容量布机区域的面积一般为~m/kW,土地征用面积约为布机区域面积的1%应尽量避开基本农田、养殖区、自然保护区及军事基地或国家重要设施对环境影响小风电场布置应考虑风电机噪声对附近居民的影响,机位一般应布置在民居m以外210第四章风电场可行性研究设计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和审查风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由有资质的咨询、设计单位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具体内容和深度应按照国家发改委《风电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和《风电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设计概算编制办法及计算标准》执行风电场的规划选址按照《风电场场址选择技术规定》进行在风电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完成后,主机设备招标采购前,应组织咨询单位或专家对可研设计进行审查,为编制项目核准报告创造条件风电场工程等级划分和设计安全标准风电场工程等别应根据装机容量和变电站电压等级划分为四等,当装机容量和变电站电压分属不同的等别时,工程等别应按其中较高的等别确定表风电场工程等别划分工程等别I II IV工程规模大型大型中型小型装机容量50 50变电站电压等级35 35根据工程等别和规模,确定建筑物级别和建筑物结构安11全标准工程地质分析拟建风场的风的形成原因及类型,有无破坏性的飓风等调查拟建风场XX年一遇最大洪水位及地震等级,对风电机及变电站有无潜在的危害勘查拟建风场的地质情况、地下水位等,根据地形地质条件复杂程度,一般选择不少于5处有代表性地段进行地质钻探,以拟定风电机基础、建筑物及设备基础的选型和场内道路布置等规划装机容量根据当地*批准用地范围及测风数据,用相关软件对风场进行规划装机容量估算根据确定的风电场规划装机容量,提出风电场分期开发方案风电机组选型根据所收集的有关风能资料和工程地质资料,对技术成熟的风电机进行比选,通过对可选择机型进行机组价格、电气设备费用和施工费用等方面的经济技术比较,结合风电场风资源和地形特点,考虑风电机叶片、塔筒等大件运输对道路以及安装场地的需求等12风电机设备选型主要应考虑以下几方面因素: (1) 多年平均风速和极限风速;(2) 设备运输及吊装方案的可行性与经济性比较;(3) 根据当地气象条件确定是否选择低温型风电机组;(4) 机组的运行稳定性;(5) 机组运行维护、备品备件采购与更换方便性;(6) 预计在项目建设阶段设备生产厂商主要机型的市场供需情况整机技术要求机组输出端电网条件(1) 电压范围为额定电压; (2) 频率范围为:48Hz—:每次频率低于时要求至少运行10;—:连续运行;—51Hz:每次频率高于时,要求至少运行 2 (3) 电压对称性,即电压不平衡值应保持在电压负序分量与正序分量的比例不超过2%;(4) 每年电网停电应小于20次,每次最长停电持续时间应不超过3天性能要求(1) 机组的切入风速应小于/s,切出风速应大于等于 20m/s;13(2) 机组的额定风速应满足JB/T 的要求;(3) 机组在额定工况时,其输出功率应大于或等于额定功率; (4) 机组须具备低电压穿越能力;(5)机组运行在不同的输出功率时,机组的可控功率因数变化范围应在-~+之间;(6) 机组应具备通过中央监控系统进行有功功率在线调节的能力;中央监控系统应具备风电场有功功率在线调节能力;(7) 机组应满足项目所在地电网提出技术要求整机的可靠性要求(1) 机组主要部件设计寿命应大于或等于XX年; (2) 单台机组年可利用率应大于等于90%; (3) 整场机组年平均可以利用率应大于等于95% 机组动特性要求(1) 机组在所有设计运行工况下和给定使用寿命期内,不发生任何机械及气体动弹性不稳定现象,也不产生有害或过度的振动;(2) 机组在正常运行范围内塔架振动量不应超过20mm/s 噪声要求机组在输出功率为1/3额定功率时排放的噪声应小于或等于dB(A);在对噪声有要求和限制的区域,机组综合排放的噪声应符合该区域所执行的相关标准的规定可维护性与可维修性要求在机组要维护的部位应留有调整和维护的空间,以便于维护;机组及零部件在质量合格的前提下应具有维修、调整和修复性能;14塔架高度超过80m的机组应为维护人员配备安全的提升设备外观防护要求机组及部件所有外露部分应涂漆或镀层,涂镀层应表面光滑、牢固和色泽一致;用在风沙低温区或近海盐雾区的机组,其涂镀层应考虑风沙或盐雾的影响安全要求(1) 机组的安全防护应符合的要求;(2) 机组为了防雷应有良好的导电通路,塔架需有可靠接地装置,接地电阻应小于4Ω;(3) 电力线路、电气设备、控制柜外壳及次级回路之间的绝缘电阻应大于1MΩ;(4) 在电网停电紧急停机时,所有刹车装置应自动按程序投入,且机组停机时的所有状态参数应能记录保存;(5) 机组应配备必要的消防设备、应急设备和安全标识功率输出(1) 在正常工作状态下,机组功率输出理论值的偏差不应超过5%;(2) 当风速大于额定风速时,持续10功率输出应不超过额定值的%瞬间功率输出应不超过额定值的%通讯要求(1) 投标机型就地控制及中央监控系统通迅协议对外完全开放,即可实现全部信息、数据及指令的上传与下传功能(2)中央监控系统应具备标准对外通讯接口,并满足15-25通讯规范和标准数据接口规范风电机组的低温型和常温型选择低温和常温型机组主要区别在设备的材质上低温机型适用范围为-40℃~45℃,常温机型适用范围-25℃~45℃若风电场最近二十年的年最低温度低于-25℃时,应选择低温机型,否则应选择常温机型机型的选择根据风场内轮毂高度的安全等级的风况类别选择风力发电机组,通过风能资源分析结果,得出风电场场区内轮毂高度的安全等级的风况类别根据轮毂高度的安全等级的风况类别选择适用此风况的风力发电机组类型风况的安全等级类别见下表所示:表风况安全等级类别表风况类型 A (-) B (-) C (-)Ⅰ 50ⅡⅢS注:S级特殊情况的类别由设计者确定;是轮毂高度处10分钟平均XX年一遇最大风速;为风速为15m/s时的平均湍流强度风电机组的容量选择,根据风电场内的建设条件、场区的建设面积、设备运输条件,选择单机容量在一定范围内的风电机组在筛选出的风力发电机组范围中,根据代表年风资源数据、风场地形图、当地情况下机组的功率曲线及推力系数、不同高度的年平均风速、塔筒重量、风电机组基础造价、道路及安装难16易度等方面,通过理论发电量及财务初步分析,选择度电成本较低、运行维护成本较低的风电机组作为风电场的可选机型风电场年发电量估算风力发电场理论年发电量估算方法主要采用计算机模型估算法利用软件等风资源计算软件,估算风力发电场中各台风力发电机组的理论年发电量对于复杂地形的风资源评估,推荐采用非线性风资源分析软件上网年发电量估算在理论年发电量估算基础上进行以下修正:(1) 空气密度修正相同的风速条件下,空气密度不同则风力发电机组输出不一样,生产厂家应根据当地空气密度调整功率曲线;倘厂家无法提供时,可根据风功率密度与空气密度成正比的特点将空气密度对应下的功率估算曲线估算结果乘以空气密度修正系数其中,空气密度修正系数计算公式为:空气密度修正系数=平均空气密度/标准空气密度;(2) 尾流修正由计算软件自行生成,一般尾流影响折减系数约为5%;(3) 控制与湍流折减一般控制与湍流强度系数取5%左右; (4) 叶片污染折减一般取3%左右; (5) 风力发电机组可利用率一般取95%; (6) 厂用电、线损能量损耗一般取3~5%;173(7) 周边风电场对发电量的影响一般由计算软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折减;(8) 气候影响停机根据风力发电场所在地实际情况进行折减电气风电场主接线设计方案根据风电机组单机容量和出口电压等级确定,一般选用一机一变,经过技术经济比较选定若干台风电机组成一组,根据风电场装机容量确定组数,再根据组数确定风电场专用变电站高压进线柜的数量,并根据风电场规划装机容量预留扩建的余地在风电场接入电力系统设计完成并通过审查和风电场主接线设计完成后,才能考虑风电厂集电线路、升压变电设备及通信和控制设备的订货集电线路一般采用架空线路形式,当风场环境和景观有特殊要求时可采用电缆变电站一般采用敞开式设备,场地狭窄或沿海等特殊地区为防止盐雾腐蚀可采用,需对运行维护等方面费用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风电场接入系统设计的内容和深度按照国家电网公司《国家电网公司风电场接入电网技术规定》和《国家电网公司风电场接入系统设计内容深度规定》执行风电场接入系统设计由业主方单独委托有相应资质设计18院完成接入系统设计应根据风电场所在地的电力系统规划、地区风电场规划、风电场近几年建设计划以及工程布置等具体条件,确定风电场与电力系统连接的方式、输出电压等级、出线回路数、输出容量以及配套输变电工程等风电场接入电力系统设计应包括电气一次、电气二次以及通信和远动接入电力系统的具体要求土建工程风电机组地基基础设计应贯彻国家技术经济政策,坚持因地制宜、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原则,充分考虑结构的受力特点,做到安全适用、经济合理、技术先进根据风电机组单机容量、轮毂高度和地基复杂程度,地基基础分为1、2、3级三个级别,设计时根据具体情况按《风电机组地基基础设计规定》采用风电机组基础型式主要有扩展基础、桩基础和岩石锚杆基础,具体应根据建设场地地基条件和风电机组上部结构对基础的要求确定必要时需进行试算或技术经济比较当地基土为软弱土层或高压缩性土层时,宜优先采用桩基础沿海滩涂地区风电机基础型式选择应综合吊装平台布置要求确定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及以上,或参考风速超过50m/s的风电场,其地基基础设计应进行专门研究变电站设计19变电站总布置须综合考虑电气输电线路布设、对外交通、现场地形地质情况等多方面因素在变电站总体布置时,除考虑主要生产部分的主体功能外,还应结合风电场的建设规模、人员配置、管理模式、办公、生活等辅助功能,统筹安排变电站设计时应按风电场规划容量一次设计,分期建设辅助工程及配套设施应一次建设完成变电站内一般设生产综合楼和生产辅助楼,也可以两者合并变电站生产综合楼建筑物及主要承重构件的耐火等级应在二级以上,建筑物结构应根据当地条件选择砖混结构或框架结构建筑物布置应考虑给排水及污水处理要求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一般规定风电场的场址选择,应符合国家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风电场的环境影响评价、环境保护工程设计必须贯彻《环境影响评价法》等国家颁布的有关环境保护的法令、条例、标准和规定在项目预可研阶段应进行环境影响简要分析;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应根据经审批的环境影响报告书的要求,在工程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中落实有关环境保护的措施;在施工图设计阶段应提出防治污染的工程措施图纸和设计文件可行性研究设计中经审定的环境保护措施,如需变更,必须征得原主审部门的同意20风电场设计中应对废水、噪声、电磁辐射等污染因子采取必要的防治措施,减少其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变电站站区及周边地区应进行适当绿化,恢复和改善变电站周围地区的生命环境电磁辐射污染防治风电场选址时注意避开微波传输的路径变电站及进出线的电磁辐射对环境影响应符合GB、GB和GB等的规定,以及现行的HJ/T24要求在变电站的设计中应选用电磁辐射水平低的设备设备及配件的加工应精良,外形和尺寸合理,避免出现高电位梯度点变电站进出线方向应选择避开居民密集区,主变压器及高压配电装置宜布置在远离居民侧变电站附近高压危险区域设置相应警告噪声预防衡量风力发电机组的噪声水平有两个指标:一个是声源的声强水平,另一个是接受声音处的声压水平声强水平描述声源的强度,声压水平则描述噪声传送到任何一点的情况现代大型风力发电机组制造商提供的典型声强水平值的范围在95dB(A)到dB(A)声强水平随风速变化,所以与风力发电机组的运行状态有关大风吹过灌木和树林时产生的噪声会掩盖了风力发电机组的噪声,对于噪声评估来说低风速是关键,厂家通常提供的是8m/s风速时的声强水平距离风电场m处声压水平的典型值是35-45dB(A)风电场噪声首先应从声源上进行控制,要求设备制造21部门提供符合国家规定噪声标准的设备对于声源上无法根治的生产噪声应采取有效的噪声控制措施。

我国风力发电场的分布情况

我国风力发电场的分布情况

我国风力发电场的分布情况我国风力发电场的分布情况我国有效风能分布图根据图中国风力资源分布状况图,我国风能资源丰富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以下地区:(1)三北(东北、华北、西北)地区丰富带,风能功率密度在200~300瓦/米2以上,有的可达500瓦/米2以上,如阿拉山口、达坂城、辉腾锡勒、锡林浩特的灰腾梁等、可利用的小时数在5000小时以上,有的可达7000小时以上.这一风能丰富带的形成,主要是由于三北地区处于中高纬度的地理位置有关.(2)东南沿海及附近岛屿包括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和海南等省(市)沿海近10 公里宽的地带,年风功率密度在200W/m2米以上.(3)内陆个别地区由于湖泊和特殊地形的影响,形成一些风能丰富点,如鄱阳湖附近地区和湖北的九宫山和利川等地区.(4)近海地区,我国东部沿海水深5米到20米的海域面积辽阔,按照与陆上风能资源同样的方法估测,10米高度可利用的风能资源约是陆上的3倍,即7亿多千瓦.根据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绘制的全国平均风功率密度分布图,中国陆地10m高度层的风能总储量为32.26亿KW,居世界第一位。

我国陆上实际可开发风能资源储量为 2.53亿千瓦,近海风场的可开发风能资源是陆上3倍,则总的可开发风能资源约10亿千瓦。

也就是说,如果中国的风力资源开发60%,那么仅风能就可以支撑中国目前每年全部的电力需求。

中国的风电资源不仅丰富,而且分布基本均匀。

东南沿海及其岛屿、青藏高原、西北、华北、新疆、内蒙古和东北部分地区都属于风能储藏量比较丰富的地区,而甘肃、山东、苏北、皖北等地区也有相当大比例的风能资源可以有效利用。

我国陆地上从新疆、甘肃、宁夏到内蒙古,是一个大风力带;同时还有许多大风口,如张家口地区,鄱阳湖湖口地区、云南大理等。

这些为风能的集中开发利用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到2008年底,中国的风电装机容量达到1200万千瓦,现在在全世界是位居第四位,装机容量近三年来是连续成倍增长。

勘察设计中的风电场选址与规划

勘察设计中的风电场选址与规划

01
02
03
环境影响
评估风电场建设和运营对 周围环境的影响,包括生 态、景观、噪音等。
社会经济影响
分析风电场建设和运营对 当地社会经济的影响,包 括就业、税收、地方经济 发展等。
社区关系
评估风电场与当地社区的 关系,包括公众参与、利 益分配、文化影响等。
05
CATALOGUE
风电场选址与规划案例分析
勘察设计中的风电 场选址与规划
目 录
• 风电场选址概述 • 风电场规划基础 • 风电场选址技术分析 • 风电场规划方案评估 • 风电场选址与规划案例分析
01
CATALOGUE
风电场选址概述
选址原则
资源丰富性
风电场选址应充分利用 当地风能资源,确保有
较高的风能利用率。
地理位置合适
选址应考虑地理位置的 合理性,如接近负荷中
地形的起伏、地貌的类型、土地的 使用权等。
社会经济因素
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土地和资源 的价格、劳动力成本等。
04
选址流程
资源调查
对目标区域进行风能资源评估 ,收集相关数据。
初步筛选
根据资源调查结果,筛选出具 有开发潜力的区域。
详细勘察
对筛选出的区域进行现场勘察 ,进一步评风电场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包括电价、设备成本、运营维护 成本等。
技术性评估
风能资源评估
对风电场所在区域的风能资源进行评估,包括风速、 风向、湍流强度等参数。
风电机组选型
根据风能资源评估结果,选择适合的风电机组类型和 规格。
发电量估算
根据风电机组性能参数和风能资源数据,估算风电场 的发电量。
社会影响评估
03
CATALOGUE

风力发电场设计技术规范 DL

风力发电场设计技术规范    DL

风力发电场设计技术规范DL/T 2383-2007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wind power plant design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风力发电场设计的基本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装机容量5MW 及以上风力发电场设计。

2. 规范性引用文件GB 50059 35~110KV 变电所设计规范GB 50061 66KV 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DL/T 5092 110KV~500KV 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DL/T 5218 220KV~500KV 变电所设计技术规程3. 总则3.0.1 风力发电场的设计应执行国家的有关政策,符合安全可靠、技术先进和经济合理的要求。

3.0.2 风力发电场的设计应结合工程的中长期发展规划进行,正确处理近期建设与远期发展的关系,考虑后期发展扩建的可能。

3.0.3 风力发电场的设计,必须坚持节约用地的原则。

3.0.4 风力发电场的设计应本着对场区环境保护的,减少对地面植被的破坏。

3.0.5 风力发电场的设计应考虑充分利用声区已有的设施,避免重复建设。

3.0.6 风力发电场的设计应本着“节能降耗”的原则,采用先进技术、先进方法,减少损耗。

3.0.7 风力发电场的设计除应执行本规范外,还应符合现行的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规定。

4. 风力发电场总体布局4.0.1 风力发电场总体布局依据:可行性研究报告、接入系统方案、土地征占用批准文件、地质勘测报告、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水土保持评价报告及国家、地方、行业有关的法律、法规等技术资料、4.0.2 风力发电场总体布局设计应由以下部分组成:1.风力发电机组的布置2.中央监控室及场区建筑物布置3.升压站布置。

4.场区集电线路布置5.风力发电机组变电单元布置6.中央监控通信系统布置7.场区道路8.其他防护功能设施(防洪、防雷、防火)4.0.3 风力发电场总体布局,应以下因素:1.应避开基本农田、林地、民居、电力线路、天然气管道等限制用地的区域。

海上风电场总体布置探讨

海上风电场总体布置探讨

海上风电场总体布置探讨作者:王晴勤来源:《华中电力》2013年第04期【摘要】海上风电场总体布置需要考虑风机、海缆、升压变电站及施工等多方面的综合效应。

研究上述几个方面的布置及其相互影响,对于海上风电场总体布置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总体布置、风机布置、电缆布置、施工场地布置海上风电场的布置涉及风机、海底电缆、升压站等多方面的内容,各个部分之间互相联系、相互制约,如何协调布置做到整体最优是海上风电场总体规划与布置的关键。

1. 风机选型及布置2.1 风机选型从1990年建成第一个海上风电场以来,2010年全球已完成3223MW的海上风电装机工程2000年前,海上风电场采用MW级以下风机;2000年后,海上风机向大型化发展,海上风电场纷纷采用MW以上风机。

当前已安装的海上风电场风机机组主要有如Vestas3.0MW、GE3.6MW、Repower5.0MW、Enercon4.5MW、华锐SL3MW等,且风机的单机容量有逐步增大的趋势。

对于海上风电场,并不是选择单机容量越大的机组,其项目经济性就越好,风力发电机组的选择除了以测风和长年代风资源评估为依据外,还要受风电场自然环境条件、交通运输条件、吊装条件、设备供应市场情况等制约,同时在技术先进和运行可靠的前提下,结合当地沿海水文和地质条件等,风电机组需要具备较强的抗台风、防盐雾、防潮、防雷暴、防腐等特性,选择性价比较好的风力发电机组。

2.2 风机布置在陆上风电风机布置的基础上,增加如下原则:(1)首先应充分考虑规划使用海域的周边环境限制条件,协调与港口、航道、油气管道等之间的关系。

(2)布置时既要尽量避免风电机组之间的尾流影响,又要减小风电机组之间的海缆长度,以降低配套工程投资和场内输变电损耗。

(3)其他影响海上风电场的排列布置的因素。

如用海许可、海底地形、视觉效果等,每个因素都有可能是影响海上风电布置的关键因素。

海上风电场风机尾流较大,一般间距在5-10倍叶片直径。

风电场工程建设方案

风电场工程建设方案

风电场工程建设方案一、绪论随着全球对能源资源的日益渴求和新能源政策的不断完善,风能作为一种清洁环保的可再生能源,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投资。

风电场是指利用风能发电的设施,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不断降低,风电场建设已成为替代传统火力发电的重要选择。

本文将以某地区风电场建设为例,探讨其工程建设方案。

二、项目概况该风电场项目位于某地区,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公里,是一座规模较大的风电场。

项目的总投资额为30亿元人民币,预计可建成并投产50台大功率风力发电机组,年总发电量约10亿千瓦时,可满足周边城市的用电需求。

风电场建设周期为3年,建成后将对当地经济发展和环境改善带来积极影响。

三、可行性研究1. 政策环境:近年来,中国政府大力推动清洁能源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支持风电场建设的政策,如给予风电场税收优惠和补贴,优先购电等。

这些政策为风电场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2. 技术可行性:目前,国内外风力发电技术已相当成熟,风机的技术指标和可靠性逐渐提高,风电场建设和运行的技术难度已大大降低。

3. 市场需求:随着清洁能源的发展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风电发电成本逐渐降低,能源市场对风电发电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市场潜力巨大。

四、工程规划1. 建设规模:风电场占地1000平方公里,共规划建设50台大功率风力发电机组。

2. 设备配置:选用国内外一流的风力发电机组设备,每台机组容量为2兆瓦以上,可靠性高、寿命长。

3. 建设布局:整个风电场的建设采用分段、分期进行,先行建设部分机组,逐步扩大规模。

4. 配套设施:风电场还需要建设变电站、道路、通讯系统等基础设施,以及部分维护设施和人员住宿等。

五、风电场建设工程1. 土地征用:风电场所需土地将由政府提供,依法征用并进行土地整理,确保建设用地的合法性。

2. 基础工程:风电场的基础设施是风机的基石,包括风机基础、道路、变电站等设施的建设。

3. 风机安装:选择合适的土地安装风机,确保风机的稳定性和寿命。

风电场项目施工总平面规划与布置方案

风电场项目施工总平面规划与布置方案

风电场项目施工总平面规划与布置方案风电场项目施工总平面规划与布置方案1.1总体规划1.1.1施工总体布置由于风电场风力发电机组机位较为分散,因此,本工程施工场地考虑利用靠近220kV 升压站后的场地作为本次的临时施工及设备堆放场地。

在该处布置设备及材料仓库、砼搅拌站等临时生产区,施工临时生活区靠近生产区布置。

本工程施工总平面包括风力发电机组吊装场地、设备材料临时堆放场地、施工临时办公生活、建材、钢筋、砼加工场地布置等。

1.1.2施工总体布置的原则根据风电场建设投资大、工期紧、高空作业多、建设地点分散、施工场地移动频繁及质量要求高等诸多特点,遵循施工工艺要求和施工规范,保证合理工期,采用优选法和运筹学,施工总布置需按以下基本原则进行:(1)路通为先,线路跟进的原则在风电场风力发电机基础及箱式变电站基础施工之前,先修建风力发电机组之间的支路。

在修路的同时,架设35kV线路。

(2)分区划片,合理交叉的原则由于风力发电机组布点范围大而分散,为了达到风力发电机组能分期分批投入运营,将整个风电场进行分区划片,合理安排先后的施工期限和顺序,在每个施工分区划片中,工程项目及内容又区分轻重缓急,为此,需要合理安排分部分项工程及工序交叉作业。

(3)质量第一,安全至上的原则风力发电机组的安装工程量、安装高度及吊装重量都相当大,而且安装质量要求高,高空作业难度大。

为此,在全部工程实施的始终,都要贯彻执行质量第一、安全至上的原则。

(4)节能环保、创新增效的原则风电场的建设是节约一次能源、保护环境和充分利用可再生资源—风能的一项社会实践。

在整个风电场建成运营后,能充分显示出开发新能源,对人类所创造出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绿色环保效益。

(5)高效快速、易于拆除的原则风电场的全部建(构)筑物,除地下基础工程采用钢筋砼外,地面以上的承重支撑体系及围护结构尽量设计成易于加工、易于拆装的标准化构件,除能达到快速施工、节约能源的目的外,还能达到易于拆除、易于清理的目的。

风力发电场设计技术规范

风力发电场设计技术规范
6.中央监控通信网络布置应根据风力发电机组的布置,中央监控室的位置及通信介 质的传送距离、传送容量确定。
7.场区道路应能满足设备运输、安装和运行维护的要求,并保留可进行大修与吊装 的作业面。
8.场区内道路、场区集电线路、中央监控通信网络、其他防护功能设施之间的布置 应满足其相关规程、规范的电磁兼容水平和安全防护的要求。
3.升压站、中央监控室及场区建筑物的选址应根据风力发电机组的布置、接入系统 的方案、地形、地质、交通、生产、生活和安全要素确定,不宜布置在主导风能分布的
下风各或不安全区域内。
4.场区集电线路的布置应根据风力发电机组的布置,升压站的位置及单回集电线路 的输送距离、输送容量、安全距离确定。
5.风力发电机组变电单元依据场区集电线路的形式而不同:采用架空线路时,该 单 元应靠近架空线路布置,采用直埋电缆时,该 单元应靠近风力发电机组布置,并要保 证其安全距离,必要时设置安全防护围栏。
6.7 6.7.1
6.7.2
6.7.3 6.7.4 6.7.5 6.7.6
6.7.7
通信 风力发电场风力发电机组远方集中控制计算机系统应通过通信电缆/光缆连接每 台风力发电机组实现对每台风力发电机组的监视、控制。监控系统采用分层、 分布、开放模式。 风力发电场内通信包括两种设施:风力发电机组与控制室监控主机的数据通信; 各风力发电机组之间,风力发电机组塔顶与地面之间,风力发电机组与控制室 语音通信。 几力发电机组与监控主机的数据通信,通信速率要满足实时监控的要要求。 为保证通信的可靠性,整个风力发电场通信回路可分为若干通信支路,每条通 信支路单独带若干台风力发电机组,不相互干扰。 各风力发电机组之间,风力发电机组塔顶与地面之间,风力发电机组与控制室 语音,在风力发电场通信距离小于 5KM,可选用对讲机或车载台进行通信。 风力发电场内通信/光缆可采用直埋敷设方式,当场内架空线路走向与通信电缆 走向相同时,可利用场内架空线路同杆架设方式,以减少电缆沟的施工;电缆 宜选用铠装/光缆。 通信设备的工作接地和保护接地,应可靠接在风力发电场的接地网上。通信电 缆的金属外皮和屏蔽层应可靠接地。

风电场施工组织设计

风电场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章工程概况及特点一、工程概况1、华能义县白石砬沟风电场工程装机规模为49.5MW。

安装33台单机容量为1500kW的风力发电机组。

2、本工程为场内集电线路施工,该工程共分为2条主干线,为单双混合线路,另有2条回路接入原老龙口风电场线路,全部采用自立式铁塔组立,场内线路采用架空、地埋电缆形式。

二、施工环境2.1地理位置及自然环境条件:华能义县白石砬沟风电场工程场内集电线路施工位于义县大榆树堡镇瓦子峪乡,距离义县23km左右,场区范围大致处于东经121︒26'~121︒30'、北纬41︒36'~41︒40'。

场址一般海拔高度在160~300m,场址地形为丘陵。

2.2施工难点场内集电线路位于山区,施工范围大,涉及面宽;施工电源因场地分散,施工地点远,施工需临时布置柴油发电机。

施工与土建专业交接面多和广,施工进度影响因素复杂。

三、工程范围1、风机箱式变压器安装调试、风机至风机变电缆、风机变高压侧电缆到升压站35kV开关柜完整的输变电线路工程(包含光缆),升压站内电缆(包含控制电缆)敷设及安装。

电缆工程,电缆沟槽开挖及回填,电缆保护管敷设,电缆常规试验,光缆架设,光缆熔接及试验。

2、土石方及基础工程:35kV杆塔材料采购、组立工程及接地工程;架线及附件安装工程;导线、避雷器、隔离开关、绝缘子等终端设备的采购、安装与交接试验;施工中发生的占地、地面附着物补偿、线路交叉跨(穿)越施工、线路走廊清理、线路交叉跨(穿)越等。

3、一年质保期内的工程修复及维护工作。

第二章主要施工方案及措施一、方案综述1、本工程主要概况:本工程有35kV线路5回,共33台风机,33台箱变,分别到升压站35kV 线路终端塔,经电缆连至35kV配电装置。

本工程光缆分别将5条线路的33台风机连接到升压站,在风机、升压站和杆塔之间光缆采用穿管地埋。

光缆采用OPGW光缆16、32芯,架设在35kV的电力线杆塔上,光缆金具及附件采用光缆厂家配套金具。

风电场总体规划设计方案

风电场总体规划设计方案

风电场总体规划设计方案
一、总体规划概述
1、背景
目前,我国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发展迅速,风能发电尤其受到重视。

为满足我国能源安全和环境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以我们所在的地区为例,小型风电场规划建设的潜力巨大,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来利用这
一技术。

2、实施目标
本次规划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建设一个标准化、小型化、高效化的风
电场,既能有效利用风能资源,又能将发电成本降低到最低,满足社会对
可再生能源发电的需求。

二、建设方案
1、场地选择
选择场地是风电场建设的关键步骤之一,不仅需要考虑场地的风能资源,还需要考虑场地的地形特征、环境因素等。

本次规划所选择的场地位
于XX市XX县,具有良好的风能资源条件、宽阔的发电工地,同时也考虑
到了土壤质量、植被类型和灌溉状况等影响因素。

2、设备选择
本次规划所选用的设备主要包括风机、发电机和变压器等,其中风机
采用XX型号,发电机采用XX型号,变压器采用XX型号。

这种设备占地
面积小,安装便捷,运行可靠,维护成本低,可以满足风电场的建设要求。

3、安装方案
安装方案主要包括验收、安装和调试三个部分(1)验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目:风电场总体布置
及近区供电方案设计与分析
风电场总体布置及近区供电方案设计与分析
1 风电场总体布置
1.1风力发电机组的布置
根据风向和风能玫瑰图,使风机间距满足发电量较大,尾流影响较小的原则。

风电机的布置应根据地形条件,充分利用风电场的土地和地形,恰当选择机组之间的行距和列距,尽量减少尾流影响,并结合当地的交通运输和安装条件选择几位。

考虑风电场的送变电方案力求输电线路长度较短,运输和安装方便。

不宜过分分散,便于管理,节约土地,充分利用风力资源。

所以将81台风力发电机8行10列,其中一列9太风力发电机。

行距为8-10D,列距为8-10D。

图 1 机位布置图
1.2场区建筑物布置
1.2.1 土建筑建筑物面积550.50m2为一层砖混结构,建筑平面呈矩形布置,由主控制室、继电保护室、蓄电池室、所用电室、办公室、会议室等组成。

1.2.2 生活建筑面积856.00m2为二层砖混结构,建筑物平面呈矩形布置,由休息室、餐厅、电锅炉房、仓库等组成。

1.2.3 35kV配电装置室建筑面积213.00m2,为一层砖混结构,建筑物平面呈一字形布置。

图2 厂区建筑物布置
1.3中央监控室设计
中央控制室应该位于安全区域内,选择在接近现场和方便操作的位置。

这里安全区域是指除易燃、易爆、有毒、腐蚀环境以外的区域。

对易燃、易爆、有毒和腐蚀行介质的生产装置,中央控制室应位于其上风向或全年风频最小的一侧。

中央控制室的布局,操作室与机柜室、计算机室、工程师站室相邻设置,并且有门直接相通;机柜室、计算机室、工程师站室与辅助用房毗邻时不得有门相通;UPS电源室单独设置,且与机柜室相邻;单独设计的空调机室不与操作室、机柜室直接相通,且要做好隔音减振措施。

1-------DCS操作站2------辅助操作站3------彩色拷贝机4------打印机5------DCS机柜
6-------辅助机柜7-------端子柜8--------继电器柜9-------配电盘10-------备用
图3 中央控制室布局图
1.4变电站设备布置
(1)主变压器:2×200MV A;采用带平衡线圈的三相有载双卷调压变压器。

(2)110kV出线:2回。

(3)35kV出线:12回。

(4)35kV母线装设电压消弧装置。

1.5场区道路
1.5.1风电场道路工程中路基标准宜参照《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四级公路标准设计,考虑到山区风电场地形较为复杂,道路布设较为困难,设计时速一般采用10km/h。

1.5.2道路平曲线半径及路基宽度应满足风机设备厂家或运输单位提出的最小指标要求,条件允许时应尽量采用较高的平曲线指标。

1.5.3道路纵坡:干线道路可以按照最大纵坡不大于10%、最大坡长不超过200m控制,支线道路可以按照最大纵坡不大于12%、最大坡长不超过100m控制。

条件允许时应尽量采用较高的纵坡指标,如在采取一些辅助措施(如辅助牵引)时,纵坡的最大坡度也可适当放宽到14%,以使线路布臵更合理、方便施工、减少工程投资。

1.5.4对风电场工程进场道路应按照“充分利用既有道路、超长件设备运输可采用临时方案通行”的原则采用单车道设计,路基宽度应控制在5.0~6.0m,路面宽度应控制在3.5~5.0m;进场道路应结合地形条件设臵错车道,错车道间距应控制在300~400m,错车道路基宽度应控制在6.5~7.0m,错车道路基有效长度为50m。

1.5.5对风电场工程场内道路应按照“施工期设备运输及安装为主、后期运行为辅”的原则确定道路横断面指标,当风机设备安装采用汽车吊或可伸缩式履带吊时,场内道路按照单车道设计,路基宽度应控制在5.0~6.0m,路面宽度应控制在 3.5~5.0m,并结合地形条件设臵错车道,错车道间距应控制在300~400m,错车道路基宽度应控制在6.5~7.0m,错车道路基有效长度为50m;当风机设备安装采用普通履带吊时,场内道路应按照两期设计,一期即土建及设备安装施工期路基宽度应控制在8.0~9.0m,路面暂不施工;二期即运行期路基宽度应控制在5.0~6.0m,路面宽度应控制在3.5~5.0m,道路路基排水边沟设臵在一期路基范围内。

1.5.6圆曲线最小半径一般值取30m,极限值取20m,圆曲线所在路段应设臵超高、加宽缓和段。

圆曲线段的加宽值根据风电机组叶片长度按照风电机组制造厂推荐值选取。

1.5.7凸形竖曲线半径一般值为200m,极限值为100m。

凹形竖曲线半径一般值为200m,极限值为100m。

竖曲线最小长度20m。

为满足叶片运输,对竖曲线还需按照叶片运输要求进行设臵,以叶片不剐蹭地面和车底板不碰地面为设臵原则。

1.6场区集电线路布置
1.6.1 集电线路的接线方式
一机一变组合具有投资低、电能损耗少、接线简单,操作方便等特点,由于一台箱变或一台风电机故障不影响其它风电机正常运行,因此组合方式大多采用一机一变组合方式。

1.6.2 升压箱变连接方式
根据风电场单机容量小、数量多的特点,为减少集电线路回路数,降低投资,风电机—箱变组合采用低压一机一变。

环接的风机数目设为8台,其中一组设为9台。

1.6.3 升压箱变的升压电压等级
风力发电机组发出的电量需输送至电力系统中去,为了减少线损应逐级升压送出,因此要对风电机组配备升压变压器升至10kV或35kV接入电网。

以下将假设一般风电场条件,对于升压电压等级进行对比。

风电场范围长6.3km,宽约3km。

风机单机容量1500kW,风机数量为33台,风力发电机出口电压690V,每台风机配置一台箱变,风电场输变电系统采取二级升压方式。

箱变高压侧为10kV,风电机电压690V经箱变升压至10kV后接入风电场升压变电站,经主变压器二次升压至110kV后接入系统。

该升高电压风电场共需架设10回10kV集电线路。

风电场集电线路接线使用架空线方式连接。

风电场集电线路设置为混合方式,即风力发电机与升压箱变之间、升压箱变与输电主干线之间选用电缆方式,输电主干线多以架空线方式为主。

2 近区供电方案设计与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