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常用腧穴定位
中医各经络常用重要穴位取穴方法及作用
中医各经络常用重要穴位取穴方法及作用一、大肠经重要穴位1.商阳穴:调解便秘取穴方法:手食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0.1寸。
2.合谷穴:治疗面部、口部病痛。
取穴方法:一个手的拇指第一个关节横纹正对另一手的虎口边,拇指屈曲按下,指尖所指处就是合谷穴。
3.曲池穴:降血压功效明显。
可治疗皮肤病,通便清结大肠。
取穴方法:曲池穴位于肘部,寻找穴位时曲肘,横纹尽处,即肱骨外上髁内缘凹陷处。
4.肩髃穴:最容易受风寒的穴位,防止进风寒,睡觉或在空调房时应穿短袖,注意保暖。
取穴方法:位于人体的臂外侧,三角肌上,臂外展,或向前平伸时,当肩峰前下方向凹陷处。
5.迎香穴:通鼻窍功效,治疗鼻相关疾病。
鼻炎,闻不出气味等。
二、胃经重要穴位1.承泣穴:治眼睛疲劳。
2.四白穴:明目穴、养颜穴。
3.足三里穴:长寿穴、救命穴,养生大穴。
取穴方法:足三里(犊鼻穴,也称外膝眼穴)。
(膝盖凹陷处,膝眼下三寸旁开一小指。
4.丰隆穴:化痰强穴。
5.解溪穴:放松身心、改善脑供血不足。
三、脾经重要穴位1.太白穴:治疗腹胀、食欲不佳。
取穴方法:足内侧缘,第一跖(zhi)骨小头后下方凹陷处。
2.三阴交穴:妇科病特效穴、流产名穴。
取穴方法:三阴交在脚内踝尖上三寸,就是从内踝向上量四指,胫骨(小腿内侧骨)后缘凹陷处,用手按时比其他部位敏感,有胀疼的感觉。
3.阴陵泉穴:妇科病的万灵丹。
4.血海穴:治疗妇科病、湿症、丹毒等皮肤病。
四、心经重要穴位1.极泉穴:救命穴。
心脏突然供血不足(晕倒,休克),马上按此穴,血液能以极快的速度供给心脏。
也是解郁大穴。
2.少海穴:调节心肾的重要穴位。
3.神门穴:非常重要的穴位。
安定心神,增强睡眠。
治胃心不和寝不安.五、小肠经重要穴位1.后溪穴:统治一切颈肩腰椎病的神奇大穴。
2.养老穴:治疗老年人疾病如眼睛昏花、耳鸣、耳聋、高血压等症。
3.小海穴:增加心脏力量,祛人体躁火。
六、膀胱经重要穴位1.睛明穴:保护眼睛的穴位。
2.委中穴:腰背委中求,治疗腰酸背痛,腰肌劳损,也是排毒的出口,可用刺血疗法释放毒素。
60个常用穴位定位、主治、操作
60个常用穴位定位、主治、操作1.急性腰椎痛穴位:人中。
特点:开通闭塞,清热祛风。
用针:2寸针,在腰椎痛部位的对侧向迎香穴水平运针。
方法:站立位,进针寸,轻轻用针刺激,直至患者感到疼痛。
边捻针边让患者弯腰,至最大幅度时再回到直立位,同时向相反方向运针。
反复操作2—3次,疼痛很快就会消失。
按:本人不同意这种所谓穴性的说法,穴位不像中药一样有寒热温凉偏性及以偏治偏达到治病目的,穴位主治跟腧穴不同分布、机体功能状态、施用工具甚至医师功夫水平等等关系很大。
个人认为以药性定穴性是歧途!本人常用手背部腰痛一、二穴治疗急性腰扭伤,立竿见影,两穴同用效更大。
2.急性视神经炎穴位:光明。
特点:清肝明目,消肿镇痛。
治疗眼睛发痒疼痛、白内障、夜盲症、青盲及偏头痛。
用针方法:采用2寸针,直刺寸,提插捻转,轻运针以导气,留针15—20分钟。
3.急性咽炎有两种治法:(1)耳背静脉放血,在耳背选取最明显的静脉,用指端搓揉以引气,拇食指固定该处,用三棱针点刺,放出几滴血即可。
按:耳尖放血亦极效,配少商商阳点刺出血效更佳。
(2)穴位针刺额中穴,在印堂和神庭的中点。
采用寸针,刺向印堂。
进针3/4寸,提插20秒钟,患者平卧留针30分钟。
按:本法疗效确彰,有人以此法治疗白喉极效!4.急性结膜炎用针方法:患侧耳尖,用三棱针刺耳尖,挤出3—5滴血即可。
5.闭经穴位:上窷。
用针方法:用寸针,直刺入骶后孔。
尽可能确定行经的时间,如果不能,建议选择女性感觉不舒服或感觉心情不好的日子。
患者站立,双脚微分,双肘支于桌上,以使耻骨和下腹部不受任何挤压,进针前医生应按压患者腹部5—8次,按下时要缓,放开时要快,这样可以对子宫产生有效刺激。
进针1寸,顺时针捻转至最大幅度,留针,直至患者感到子宫收缩,反复操作3次。
两侧穴位都要针刺。
注意月经后25天再进行治疗。
按:与后面22痛经的治疗互参,二者操作有何异同之处另长强治疗闭经亦极效,二者应都是针对继发性者,原发性闭经难治。
(完整版)80个针灸最常用穴位定位及主治
常用针灸穴位的掌握与操作技能1、手太阴肺经(尺泽、孔最、列缺、鱼际、少商)2、手阳明大肠经(商阳、合谷、手三里、曲池、肩髃、迎香)3、足阳明胃经(地仓、下关、头维、天枢、梁丘、犊鼻、足三里、条口、丰隆、内庭)4、足太阴脾经(公孙、三阴交、地机、阴陵泉、血海)5、手少阴心经(通里、神门)6、手太阳小肠经(后溪、天宗、听宫)7、足太阳膀胱经(攒竹、天柱、肺俞、膈俞、胃俞、肾俞、大肠俞、次髎、委中、秩边、承山、昆仑、申脉、至阴)8、足少阴肾经(涌泉、太溪、照海)9、手厥阴心包经(内关、大陵、中冲)10、手少阳三焦经(外关、支沟、翳风)11、足少阳胆经(肩井、风池、环跳、阳陵泉、悬钟)12、足厥阴肝经(行间、太冲、期门)13、督脉(腰阳关、命门、大椎、百会、神庭、水沟)14、任脉(中极、关元、气海、神阙、中脘、膻中)15、经外奇穴(四神聪、太阳、印堂、定喘、夹脊、十宣)附录1:常用的取穴体表标志脊柱椎体定位时常用的几个标志:1、第7颈椎棘突:头俯下时,平肩处可摸到的显著突起。
(对应“大椎”)2、肩胛冈的内侧端:平第3胸椎棘突。
(对应“肺俞”)3、肩胛骨的下角:对第7肋或平第7肋间隙。
(对应“膈俞”)4、髂嵴:位于皮下,其最高点约平第4腰椎棘突。
(对应“大肠俞”、“腰阳关”)5、髂后上棘:在皮下脂肪较多的人身上,为一皮肤凹陷,瘦的人则为一骨性突起,此棘平对第2骶椎棘突。
((对应“次髎”)6、胸骨角:为胸骨柄与体交界处,略为隆起,其两侧接第2肋软骨,可依次查找其他肋和肋间隙。
胸骨角相当于第4胸椎体下缘水平。
(对应“膻中”)附录2:十四经脉的主治规律下面的图表是十四经脉主治规律列表,每一条经脉的功能和它的气血阴阳以及循行、脏腑等都是密切相关联的,这个表可以和具体的穴位功能来对应着比较和记忆,这样效果最好。
后面分经脉介绍穴位时还会再有所提及。
同时,需要说明的是,这些规律同样也是笔试的考试内容。
附录3:腧穴的主治特点和规律腧穴的主治是第三站的一种主要题型,而这部分的背诵难度最大,所以有必要掌握其中的规律。
80个常用针灸穴位汇总(带图)
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80 个常用针灸穴位汇总手三里阳溪与曲池连线上,肘横纹下2 寸1 上肢病证2腹痛、腹泻3 齿痛,颊肿直刺0.8-1.2 寸曲池屈肘成直角,在肘横纹外侧端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1 上肢病证2 热病3 高血压4 癫狂5 肠胃病5 五官热性病6 皮肤外科(瘾疹,湿疹,瘰疬)直刺0.5-1.0 寸肩髃肩峰与肱骨大结节之间;三角肌肉上部中央,上臂平举肩峰前下方凹陷处1 上肢病证2 瘾疹直刺0.8-1.5 寸迎香鼻翼外缘中点旁开0.5寸,鼻唇沟中1 局部病证(鼻塞,鼻衄,口歪)2 胆道蛔虫症向内上方斜刺或平刺0.3-0.5 寸地仓口角旁约0.4 寸,上直对瞳孔局部病证(口角歪斜,流涎、三叉神经)刺或平刺0.8 寸,可向颊车穴透刺下关耳屏前,下颌骨髁状突前方,颧弓与下颌切迹形成的凹陷中,闭口取穴1 面口病2 耳部疾病直刺0.5-1.0 寸,留针时不可张口头维额角发际上0.5 寸,头正中线旁4.5 寸头目病(头痛,目眩,目痛)平刺0.5-1.0 寸听宫耳屏与下颌关节之间,张口呈凹陷处1 耳聋,耳鸣,聤耳2 齿痛直刺1.0-1.5 寸留针须张口攒竹眉头凹陷中,约在目内眦直上1 目部疾病2 头痛、眉棱骨痛3 呃逆向眉中或眼眶平刺或斜刺0.5~0.8 寸。
禁灸天柱肺俞后发际正中直上0.5 1 后头痛、项强、肩背寸,腰痛痹证旁开1.3 寸 2 鼻塞斜方肌外侧凹陷中 3 癫狂痫4 热病直刺或斜刺0.5 ~0.8 寸不可向内上方深刺第3 胸椎棘突下,旁开1.5 寸1 肺疾2 肺阴虚证(盗汗,骨蒸潮热)斜刺0.5-0.8 寸膈俞第7 胸椎棘突下,旁开1.5 寸第12 胸椎棘突下,胃俞旁开1.5 寸1 上逆证(呕吐,呃逆,气喘)2 贫血3 瘾疹,皮肤瘙痒4 潮热,盗汗胃疾斜刺0.5 ~0.8 寸斜刺0.5-0.8 寸肾俞第2 腰椎棘突下旁开1.5 寸1 肾虚病证2 泌尿生殖系统病3 妇科病直刺0.5-1 寸第4 腰椎棘突下大肠俞旁开1.5 寸1 腰腿痛2 胃肠病证直刺0.8 ~1.2 寸次髎委中秩边承山昆仑申脉至阴在髂后上棘下与后正中线之间, 第2 骶后孔中腘横纹中央平第四骶后孔骶正中脊旁开3 寸腓肠肌二肌腹凹陷的顶端处,委中与昆仑连线之中点外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外踝直下方凹陷中足小趾外侧趾甲根角旁0.1 寸1 妇科病2 小便不利3 遗精4 疝气5 腰骶痛、下肢痿痹1 腰及下肢病证2 腹痛,急性吐泻3 小便不利、遗尿4 丹直刺1-1.5 寸,或点刺出血毒。
80常用腧穴定位
常用腧穴1、尺泽:在肘区,肘横纹上,肱二头肌腱桡侧缘凹陷中;2、孔最:在前臂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上 7 寸,尺泽与太渊连线上;3、列缺:在前臂,腕掌侧远端横纹上 1.5 寸,拇短伸肌腱与拇长伸肌腱之间,拇长展肌腱沟的凹陷中; 4、鱼际:在手外侧,第一掌骨桡侧中点赤白肉际处;5、少商:在手拇指末节桡侧,指甲根角侧上方 0.1 寸;6、商阳:在手食指末节桡侧,指甲根角侧上方 0.1 寸;7、合谷:在手背,第 1、2 掌骨间,当第 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8、手三里:在前臂,阳溪穴与曲池穴连线上,肘横纹下 2 寸;9、曲池:在肘区,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的中点处;10、肩髃:在三角肌区,肩峰外侧缘前端与肱骨大结节两骨间凹陷中;11、迎香:在面部,鼻翼外缘中点旁,鼻唇沟中;12、地仓:在面部,口角旁开 0.4 寸;13、下关:在面部,颧弓下缘中央与下颌切迹之间凹陷中;14、头维:在头部,当额角发际直上 0.5 寸,头正中线旁开 4.5 寸;15、天枢:在腹部,平脐中,前正中线旁开 2 寸;16、梁丘:在股前区,髌底上 2 寸,股外侧肌与股直肌肌腱之间;17、犊鼻:在膝前区,髌骨下缘髌韧带外侧凹陷中;18、足三里:在小腿外侧,犊鼻穴下 3 寸,胫骨前嵴外一横指;19、条口:在小腿外侧,犊鼻下 8 寸,胫骨前嵴外一横指;20、丰隆:在小腿外侧,外踝尖上 8 寸,胫骨前肌外缘,条口旁开 1 寸;21、内庭:在足背,第 2、3 趾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22、公孙:在跖区,第一跖骨基底部的前下方赤白肉际处;23、三阴交:在小腿内侧,内踝尖上 3 寸,胫骨内侧缘后际;24、地机:在小腿内侧,阴陵泉下 3 寸,胫骨内侧缘后际;25、阴陵泉:在小腿内侧,胫骨内侧踝下缘与胫骨内缘之间的凹陷中;39、次髎:在骶区,正对第 2 骶后孔中;40、委中:在膝后区,腘横纹中点;41、秩边:在骶区,平第 4 骶后孔,骶正中嵴旁开 3 寸;42、承山:在小腿后区,腓肠肌两肌腹与肌腱交角处; 26、 27、 28、 29、 30、 31、 32、33、34、35、36、37、 38、 血海 通里 神门 后溪 天宗 听宫 攒在股前区,髌底内侧端上 2 寸,股内侧肌隆起处; 在前臂区,腕掌侧远端横纹上 1 寸,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 在腕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处; 在手内侧,第 5 掌指关节尺侧近端赤白肉际凹陷中; 在肩胛区,肩胛冈中点与肩胛骨下角连线上 在面部,耳屏正中与下颌骨髁突之间的凹陷中; 在面部,眉头凹陷中,额切迹处; 在颈后区, 在脊柱区, 在脊柱区, 在脊柱区, 在脊柱区, 1/3 与下 2/3 交点凹陷中; 斜方肌外缘凹陷中,后发际正中旁开 3 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 7 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 12 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第 第 第 第 大肠俞:在脊柱区,第 1.3 寸; 1.5 寸; 1.5 寸; 1.5 寸; 1.5 寸;43、昆仑:在踝区,外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中;44、申脉:在踝区,外踝尖直下,外踝下缘与跟骨之间凹陷中;45、至阴:在足趾,小趾末节外侧,趾甲根角侧后方 0.1 寸;46、涌泉: 在足底, 屈足卷趾时足心最凹陷中 (约当足底第 2、3 趾蹼缘与足跟连线的前 1/3 与后 2/3 交点凹陷中) ; 47、太溪:在踝区,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中;48、照海:在踝区,内踝尖下 1 寸,内踝下缘边际凹陷中;49、内关:在前臂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上 2 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50、大陵:在腕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中,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51、中冲:在手指,中指末端最高点;52、外关:在前臂后区,腕背侧远端横纹上 3 寸,尺骨与桡骨间隙中点;53、支沟:在前臂后区,腕背侧远端横纹上 3 寸,尺骨与桡骨间隙中点;54、翳风:在颈部,耳垂后方,乳突下端前方凹陷中;55、风池:在颈后区,枕骨之下,胸锁乳突肌上端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中;56、肩井:在肩胛区,第 7 颈椎棘突与肩峰最外侧点连线的中点;57、环跳:在臀部,股骨大转子最凸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 1/3 与内 2/3 交点处; 58、阳陵泉:在小腿外侧,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中;59、悬钟:在小腿外侧,外踝尖上 3 寸,腓骨前缘;60、行间:在足背,第 1、 2 趾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61、太冲:在足背,第 1、2 跖骨间,跖骨底结合部前方凹陷中,或触及动脉搏动;62、期门:在胸部,第 6 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 4 寸;63、腰阳关:在脊柱区,第 4 腰椎棘突下凹陷中,后正中线上;64、命门:在脊柱区,第 2 腰椎棘突下凹陷中,后正中线上;68、水沟:在面部,人中沟的上 1/3 与下 2/3 交界点处;69、印堂:在头部,两眉毛内侧端中间的凹陷中;75、膻中:在胸部,平第4 肋间隙,前正中线上; 76、四神聪:在头部,百会前后左右各旁开 1 寸,共 4 穴; 77、太阳:在头部,当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处;78、定喘:在脊柱区,平第 7 颈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 0.5 寸;79、夹脊:在脊柱区,第 1胸椎至第 5腰椎棘突下两侧, 后正中线旁开 0.5 寸,一侧 17穴;80、十宣:在手指,十指尖端,距指甲游离缘 0.1寸,左右共 10 穴; 65、大椎 66、百会 67、神庭 在脊柱区,第7 颈椎棘突下凹陷中,后正中线上; 在头部,前发际正中直上5 寸; 在头部,前发际正中直上0.5 寸; 70、中极 71、关元 72、气海 在下腹部,脐中下 在下腹部,脐中下 在下腹部,脐中下 在脐区,脐中央; 在上腹部,脐中上 4 寸,前正中线上;3 寸,前正中线上;4 寸,前正中线上;。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常考穴位
中府:在胸前壁的外上方,云门下1寸,平第1肋间隙,距前正中线6寸。
云门:胸前壁外上方,肩胛骨喙突上方,锁骨下窝(胸大肌与三角肌之间)凹陷处。
距前正中线(璇玑)6寸,当锁骨外1/3折点下方一横指,中府上1寸。
天宗:在肩胛部,当冈下窝中央凹陷处,与第四胸椎相平。
肩贞:在肩关节后下方,臂内收时,腋后纹头上1寸(指寸)。
肩内俞:在肩髃穴与云门连线之中点直下1寸处。
肩外俞:在背部,当第1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秉风:在肩胛部,冈上窝中央,天宗直上,举臂有凹陷处。
巨骨:在肩上部,当锁骨肩峰端与肩胛冈之间凹陷处。
缺盆:在锁骨上窝中央,距前正中线4寸。
肩髃:肩峰端下缘,当肩峰与肱骨大结节之间,三角肌上部中央。
臂外展,或向前平伸时,肩部出现两个凹陷,当肩峰前下方凹陷处。
极泉:在腋窝顶点,腋动脉搏动处。
天柱:后发际正中直上0.5寸,旁开1.3寸,斜方肌外缘凹陷中大杼:在背部,当第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八会穴之骨会。
肩中俞:在背部,当第7颈椎棘突下,旁开2寸。
风池:在项部,当枕骨之下,与风府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
天鼎:在颈外侧部,胸锁乳突肌后缘,当结喉旁,扶突穴与缺盆连线中点。
扶突:扶突穴位于人体的颈外侧部,结喉旁,当胸锁乳突肌前、后缘之间。
肩井:在肩上,前直乳中,当大椎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上。
大椎:在后正中线上,第7颈椎椎棘下凹陷中。
外关:在前臂背侧,当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2寸,尺骨与桡骨之间。
合谷: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悬钟:在小腿外侧,当外踝尖上3寸,腓骨前缘。
八会穴之髓会.后溪:位于微握拳,第5指掌关节后尺侧的远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
落枕穴:在手背侧,当第二、第三掌骨之间,掌指关节后约0.5寸处。
阳池:在腕背横纹中,当指伸肌腱的尺侧缘凹陷处。
曲池:位于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穴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尺泽:位于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
腰痛穴:手背,在第2、3掌骨及第4、5掌骨之间,当腕横纹与掌指关节中点处(腕背横纹下1寸),一手两穴。
经络腧穴学重点穴位
重点穴位1手太阴肺经1中府:肺之募穴。
【定位】胸前臂外上方,云门下一寸,距前正中心线6寸。
【主治】咳嗽,气喘,肩背胸痛。
2尺泽:肺之合穴。
【定位】肘横纹上肱二头肌桡侧缘处凹陷处。
【主治】咳嗽,气喘,咽喉肿痛。
肘臂挛痛。
3孔最:郄穴【定位】腕掌侧远端横纹上7寸,尺泽与太渊连线上。
【主治】咳嗽,气喘,咽喉肿痛。
肘臂挛痛。
4列缺:络穴,八脉交会穴(通任脉)【定位】腕掌侧远端横纹上1.5寸。
【主治】咳嗽,气喘,咽喉肿痛。
齿痛,项强。
5太渊:输穴,原穴,脉会。
【定位】腕掌侧横纹桡侧,桡动脉搏动处。
【主治】咳嗽,气喘,咽喉肿痛。
6少商:井穴【定位】手拇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0.1寸。
【主治】咽喉肿痛,咳嗽。
高热,昏迷。
2手阳明大肠经7商阳:井穴。
【定位】在手食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0.1寸。
【主治】咽喉肿痛,齿痛。
热病。
8合谷:原穴。
【定位】在手背,一二掌骨之间,第2 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主治】咽喉肿痛,齿痛。
热病,便秘。
9阳溪:【定位】腕背横纹桡侧,拇指向上翘起时,拇短伸肌腱和拇长伸肌腱之间的凹陷中。
【主治】咽喉肿痛,齿痛。
手腕痛。
头痛。
10偏历:络穴。
【定位】腕背侧远端横纹上3寸,阳溪与曲池的连线上。
【主治】耳鸣,耳聋,喉痛。
手臂酸痛。
11手三里【定位】在前臂,肘横纹下2寸,阳溪与曲池连线上。
【主治】腹痛,腹泻,齿痛。
12曲池:合穴。
【定位】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尺泽与肱骨外侧上髁连线的中点处。
【主治】咽喉肿痛,齿痛。
湿疹。
13肩髃【定位】在肩部三角肌上,臂外展或向前平伸时肩峰前下方凹陷中。
【主治】肩臂挛痛,上肢不遂,手臂挛急。
14迎香【定位】鼻翼外缘中点旁,鼻唇沟中。
【主治】鼻塞,鼽衄。
胆道蛔虫症。
3足阳明胃经15承泣【定位】在面部,瞳孔直下,眼球与眶下缘之间。
【主治】眼睑瞤动,目赤肿痛,夜盲,迎风流泪等目疾。
口眼歪斜,16四白【定位】在面部,目正视,瞳孔直下,眶下孔凹陷处。
【主治】目赤肿痛,眼睑瞤动,迎风流泪等目疾。
168个针灸穴位定位主治精要
手太阴肺经、穴《灵枢·经脉》: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
从肺系,横出腋下,下循臑内,行少阴、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内上骨下廉,入寸口,上鱼,循鱼际,出大指之端。
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
肺系疾患,如咳、喘、咯血、咽喉痛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1.中府(LUl)肺之募穴【定位】在胸前壁外上方,前正中线旁开6寸,平第l肋间隙处。
【主治】咳嗽、气喘、胸痛等肺部病证;肩背痛。
2.尺泽(LU5)合穴【定位】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
【主治】咳嗽、气喘、咯血、咽喉肿痛等肺系实热性病证;肘臂挛痛;急性吐泻;中暑、小儿惊风等急症。
3.孔最(LU6)郄穴【定位】尺泽穴与太渊穴连线上,腕横纹上7寸处。
【主治】咯血、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等肺系病证;肘臂挛痛。
4.列缺(LU7)络穴;八脉交会穴(通于任脉)【定位】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
简便取穴法:两手虎口自然平直交叉,一手食指按在另一手桡骨茎突上,食指尖下凹陷中是穴。
【主治】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等肺系病证;头痛、牙痛、项部强痛、口眼歪斜等头项部疾患。
5.太渊(LU9)输穴;原穴;八会穴之脉会【定位】在腕掌侧横纹桡侧,桡动脉的桡侧凹陷中。
【主治】咳嗽、气喘等肺系疾患;无脉症;腕臂痛。
6.鱼际(LUl0)荥穴【定位】第1掌骨中点桡侧,赤白肉际处。
【主治】咳嗽、咯血、咽干、咽喉肿痛、失音等肺系热性病证;小儿疳积。
7.少商(LUll)井穴【定位】拇指桡侧指甲根角旁0.1寸。
【主治】咽喉肿痛、鼻衄、热病、昏迷等肺系实热证;癫狂。
手阳明大肠经、穴《灵枢·经脉》:大肠手阳明之脉,起于大指次指之端,出合谷两骨之间,上入两筋之中,循臂上廉,入肘外廉,上臑外前廉,上肩,出髃骨之前廉,上出于柱骨之会上,下入缺盆,络肺,下膈属大肠。
其支者,从缺盆上颈,贯颊,入下齿中;还出夹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夹鼻孔。
第二章 腧穴总论 答案
1《针灸甲乙经》中载有腧穴BA、160个B、349个C、354个D、361个2现有的经穴数目是BA、349个B、354个C、360个D、361个3符合经穴概念的是AA、具有主治本经病证的共同作用B、对某些病证具有特殊的治疗作用C、以压痛点作为针灸部位D、以反应点作为针灸部位4符合奇穴概念的是BA、具有主治本经病证的共同作用B、对某些病证具有特殊的治疗作用C、以压痛点作为针灸部位D、以反应点作为针灸部位5光明穴的命名是依据BA、所在部位B、治疗作用C、中医学理论D、现代医学知识6三阴交穴的命名是依据AA、所在部位B、治疗作用C、中医学理论D、地貌天体7水沟穴的命名是依据DA、所在部位B、治疗作用C、中医学理论D、地貌天体8攒竹穴的命名是依据CA、所在部位B、治疗作用C、参照动植物名称D、地貌天体9神阙穴的命名是依据BA、所在部位B、治疗作用C、建筑物名称D、地貌天体10中脘治疗胃痛属于腧穴的AA、近治作用B、远治作用C、特殊作用D、调整作用11梁门治疗胃痛属于腧穴的AA、近治作用B、远治作用C、特殊作用D、调整作用12翳风治疗耳病属于腧穴的AA、近治作用B、远治作用C、特殊作用D、调整作用13具有远治作用的是AA、十二经腧穴B、十四经腧穴C、奇穴D、阿是穴14合谷治疗头面病症属于腧穴的BA、近治作用B、远治作用C、特殊作用D、调整作用15支沟治疗耳病属于腧穴的BA、近治作用B、远治作用C、特殊作用D、调整作用16一些五输穴可以治疗头面五官病,这属于腧穴的BA、近治作用B、远治作用C、特殊作用D、调整作用17太冲治疗胁肋胀痛属于腧穴的CA、近治作用B、远治作用C、特殊作用D、调整作用18腧穴可分为DA、十二经穴、天应穴、阿是穴B、十二经穴、奇穴、阿是穴C、十四经穴、不定穴、阿是穴D、十四经穴、奇穴、阿是穴19针刺天枢穴既能通便,又能止泻,这属于腧穴的CA、近治作用B、远治作用C、双相的良性调整作用D、相对的特异性20针刺合谷穴既能发汗,又能止汗,这属于腧穴的CA、近治作用B、远治作用C、双相的良性调整作用D、相对的特异性21针刺曲池穴既能治疗高血压病,又能纠正血压过低,这属于腧穴的C A、近治作用 B、远治作用 C、双相的良性调整作用 D、相对的特异性22针刺大椎穴能退热,这属于腧穴的dA、近治作用B、远治作用C、双相的良性调整作用D、相对的特异性23针刺内关穴既能治疗心动过速,又能治疗心动过缓,这属于腧穴的C A、近治作用 B、远治作用 C、双相的良性调整作用 D、相对的特异性24特定穴是指若干类具有特殊治疗作用的AA、经穴B、腧穴C、奇穴D、阿是穴25五输穴分布在DA、腕踝关节附近B、腕踝关节上下C、肘膝关节附近D、肘膝关节以下26络穴共有CA、12个B、14个C、15个D、16个27俞募穴位于DA、肘膝关节以下B、背腰部C、胸腹部D、躯干部28八会穴分布于BA、头面躯干部B、躯干四肢部C、颈项躯干部29郄穴共有CA、12个B、15个C、16个D、60个30临床上最常用的腧穴定位方法是AA、骨度分寸定位法B、自然标志取穴法C、指寸取穴法D、简便取穴法31前发际至后发际为DA、5寸B、8寸C、9寸D、12寸32眉心至大椎是DA、8寸B、12寸C、13寸D、18寸33眉心至前发际是BA、1寸B、3寸C、4寸D、5寸34大椎至后发际是BA、1寸B、3寸C、|4寸D、5寸35前发际至大椎是DA、12寸B、13寸C、14寸D、15寸36后发际至眉心是DA、12寸B、13寸C、14寸D、15寸37耳后两完骨之间为CA、6寸B、8寸C、9寸D、12寸38耳后两乳突之间为CA、6寸B、8寸C、9寸D、12寸39天突至歧骨为CA、6寸B、8寸C、9寸D、12寸40天突至胸剑联合为CA、6寸B、8寸C、9寸D、12寸41歧骨至脐中为BA、6寸B、8寸C、9寸D、12寸42脐中至横骨上廉为BA、3寸B、5寸C、8寸D、9寸43脐中至耻骨联合上缘为BA、3寸B、5寸C、8寸D、9寸44两乳头之间为CA、3寸B、5寸C、8寸D、9寸45大椎以下至尾骶为CA、17椎B、19椎C、21椎D、23椎46内辅骨下廉至内踝高点之间为CA、9寸B、12寸C、13寸D、16寸47腋前纹头至肘横纹为BA、8寸B、9寸C、12寸D、13寸48与督脉相交的八脉交会穴是BA. 太溪 B 后溪 C 太冲D合谷49与阴维脉相交的八脉交会穴是CA.公孙B外关 C 内关 D 百会50下列那穴是八会穴A. 曲池B大杼C太渊D足三里51下列哪穴不是络穴BA. 列缺B合谷 C 大包D通里52下列哪穴不是下合穴 AA.梁丘B阳陵泉C委中D委阳53治疗妇科疾病的首选穴是CA.足三里 B 内关C三阴交 D 阴陵泉54八会穴中的腑府会是BA.足三里B中脘 C 阳陵泉D胃俞55募穴都分布在DA.头部B背部C四肢D胸腹56.膀胱的“募穴 CA.气海B.膀胱俞C.中极D.肾俞57督脉穴位中与十二经脉交会最多的是 bA.百会B.大椎C.风府D.水沟58以下哪穴不是络穴 CA.公孙 B 内关 C 太溪 D 丰隆59.以下哪穴是原穴 CA.公孙 B 内关 C 太溪 D 列缺60根据骨度分寸,除……外,两者间距都是9寸A.两完骨间B.天突至歧骨C.腋前纹头至肘横纹D.胸剑联合至脐中61在下列穴位中,不是原穴的为BA.腕骨B.合谷C.阳池D.丘墟62八会穴中的髓会穴指:DA.百会 B .肾俞C.大杼D.悬钟63人体经穴总数是 BA. 365B. 361C. 367D. 67064八脉交会穴均分布于AA.腕踝关节附近B.头面部c.肘膝关节附近D.躯干部65不在四肢部位的特定穴是 DA. 原穴B. 井穴C.荥穴D.募穴66不在本经上的募穴是 CA.中府B. .日月C.京门D.期门67曲泉穴的五行属性 D A. 合土穴 B 井金穴 C 井木穴 D 合水穴68哪穴不是八脉交会穴 CA. 内关 B 列缺 C 申脉 D 头临泣69没有募穴的经脉是 DA 胆经B膀胱经 C 肝经D 任脉70没有五输穴的经脉是 AA.任脉B 大肠经C 胃经 D 肾经71足厥阴肝的络穴是 BA 大钟B 蠡沟C 中都D 足三里72脾经的络穴是 CA 大都B 足三里C 公孙D 大包73腕肘横纹间的距离是 BA 10寸B 12寸C 13寸D 9寸E 8寸74哪条经上有6个募穴 DA 督脉B 脾经C 胃经D 任脉75肘关节附近的6个穴都是 DA 原穴B 输穴C 络穴D 以上都不是76腧穴的分类为 C **A. 十二经经穴经外奇穴阿是穴B. 十二经经穴经外奇穴特定穴C. 十四经经穴经外奇穴阿是穴D.十二经经穴络穴阿是穴77内关穴的属性为 BA. 手厥阴经郄穴 B 手厥阴经络穴 C 手厥阴经原穴D 八脉交会穴78以下哪穴不是脏腑背俞穴 CA 心俞B肝俞 C 膈俞 D 三焦俞79胫骨内侧髁下方至内踝尖 AA. 13寸B.9寸 C.12寸D.10寸.80中脘穴的定位方法属于BA 中指同身寸B 骨度折量法C 横指同身寸 C 体表解剖标志81多分布在肘膝关节附近的特定穴是 BA 井穴B 下合穴C 原穴D 合穴82《内经》中所记载的经穴数约为AA.160个B.200个C.309个D.361个E.349个。
针灸练习题库(附答案)
针灸练习题库(附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下列经脉中,腧穴数最多的是()A、足少阳胆经B、足太阳膀胱经C、足阳明胃经D、手太阳小肠经E、督脉正确答案:B2、环跳穴主治A、下肢痿痹、腰痛、遗精B、腰腿痛、遗精、盗汗C、下肢痿痹、热病D、半身不遂、口眼斜E、下肢痿痹、半身不遂、腰痛正确答案:E3、患者,男,48岁。
腰痛,起病缓慢,隐隐作痛,绵绵不已,腰腿酸软乏力,腰冷,脉细。
治疗除取主穴外,还应加A、命门、志室、太溪B、风府、足三里、血海C、风府、大杼、阳陵泉D、人中、风府、足三里E、风府、三阴交、太冲正确答案:A4、下列除哪项外均与足阳明经循行有联系A、舌B、咽喉C、脾D、口E、鼻正确答案:A5、风寒头痛选A、主穴加风门B、主穴加率谷、太阳C、主穴加丰隆D、百会、风池、太冲、太溪、侠溪E、主穴加阴陵泉正确答案:A6、患者头部空痛10年,头痛隐隐,遇劳发作,兼头晕,神疲乏力力,面色不华,舌淡,脉细弱。
其辨证为()A、瘀血头痛B、痰浊头痛C、风湿头痛D、血虚头痛E、肝阳上亢头痛正确答案:D7、治疗心胆气虚型不寐,应配合()A、行间、侠溪B、心俞、胆俞C、足三里、内关D、太溪、肾俞E、心俞、脾俞正确答案:B8、位于面部,颏唇沟的正中凹陷处的腧穴是()A、廉泉B、牵正C、迎香D、承浆E、地仓正确答案:D9、现有十四经穴数目为A、363个B、349个C、361个D、354个E、364个正确答案:C10、感冒风热犯肺型取A、大椎、合谷、风门、肺俞、列缺、风池B、大椎、风门、外关、肺俞、列缺C、大椎、合谷、外关、足三里、三阴交D、大椎、中脘、足三里、阴陵泉、外关E、大椎、合谷、尺泽、曲池、外关、风池正确答案:E11、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尺侧缘的穴位是A、曲泽B、肘髎C、少海D、尺泽E、曲池正确答案:A12、后溪穴的特定穴属性是()A、荥穴B、郄穴C、络穴D、经穴E、输穴正确答案:E13、足太阳膀胱经的输穴是()A、委阳B、飞扬C、昆仑D、束骨E、申脉正确答案:D14、女性,45岁,患者头痛2周,加重2天,疼痛呈持续性,以前额及两颞部疼痛为主,眠差,舌淡红,苔薄白。
常用针灸腧穴定位临床应用共18页文档
常用针灸腧穴临床应用1.手太阴肺经穴(1)尺泽定位: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
刺法:直刺0.5-0.8寸。
主治:咳嗽,咯血,潮热,咽喉肿痛,吐泻,小儿惊风,肘臂挛缩。
常用配穴:配委中、人中治疗急性腰扭伤;配肺俞、厥阴俞支沟治疗胸痛咳嗽。
(2)孔最(郄穴)定位:尺泽穴与太渊穴连线上,腕横纹上7寸。
刺法:直刺0.5-1寸。
主治:咯血,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等肺系疾病;肘臂挛缩。
(3)列缺(络穴,八脉交会穴,通任脉)定位: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
简便取穴发:两手虎口自然平直交叉,一手食指按在另一手桡骨茎突上,食指尖下凹陷中是穴。
刺法:向上斜刺0.2-0.3寸。
主治:伤风,咳嗽,气喘,咽喉肿痛,半身不遂,口眼歪斜,项强。
常用配穴:配合谷治疗牙痛;配太渊治疗偏头痛;配太渊、尺泽、足三里治疗肺痨咳血。
(4)少商(井穴)定位:拇指桡侧指甲角旁约0.1寸。
刺法: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
主治:咽喉肿痛,咳嗽,鼻衄,中风昏迷,癫狂,中暑呕吐,小儿惊风。
常用配穴:配中冲、关冲治疗中风;配合谷治疗咽喉肿痛。
2.手阳明大肠经穴(1)商阳(井穴)定位:食指桡侧指甲角旁0.1寸。
刺法: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
主治:咽喉肿痛,齿痛等五官疾患;热病,昏迷。
常用配穴:配阳谷、百会治疗耳鸣、耳聋;配少商、合谷治疗咽喉肿痛。
(2)合谷定位:在手背第1、2掌骨间,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简便取穴发:以一手拇指指间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当拇指尖下是穴。
刺法:直刺0.5-1寸。
主治:头痛,目赤肿痛,齿痛,咽喉肿痛,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腹痛,发热恶寒,无汗,多汗。
经闭、滞产等妇产科病证。
常用配穴:配大椎、风池、足三里治疗中暑。
(3)手三里定位:阳溪与曲池连线上,曲池下2寸。
刺法:直刺0.8-1.2寸。
主治:腹胀,吐泻,齿痛,失暗,颊肿,瘰疬,偏瘫,手臂麻痛,肘挛不伸,眼目诸疾。
常用配穴:配温溜、曲池、中渚、丰隆治疗喉臂不能言;配肩髃、合谷治疗腹胀、吐泻。
腧穴学(80穴位)
恢复正常
如泄泻时针刺天枢能止泻,
便秘时针刺则能通便;
心动过速时针刺内关能减慢心率,
心动过缓时针刺则可加快心率 。
②相对特异性。如大椎退热、至阴矫正胎位、素髎升压。
四、特定穴的意义
特定穴(specific point) ——是指十四经中具有特殊治疗
作用和特定称号的一类腧穴。 根据其不同的分布特点、含义和治疗作用,分为:
腧穴学
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 北京世针传统医学培训中心
姜东
一、腧穴的基本概念
腧穴(acupuncture point, acupoint) :脏腑、经络 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也是疾病的反应点, 同时亦是针灸、推拿和拔罐治疗施术的部位。 “腧”与“输”义同,有转输、输注的含义; “穴”即孔隙的意思。
即本经五输穴中的合穴,而大肠、小肠、三焦三腑在下 肢则另有合穴。大肠、小肠下合于胃经,三焦下合于膀 胱经。如胃---足三里、大肠---上巨虚。
临床上多用于治疗六腑的病变。
六腑
胆
下合穴 阳陵泉
小肠
胃
下巨虚 足三里
大肠 上巨虚
膀胱 委中
三焦 委阳
四、特定穴的意义
9.八脉交会穴(eight confluent point)-----十二经脉与奇经八
经脉 肺 大肠 胃 脾 心 小肠 膀胱 肾 心包 三焦 胆 肝 原穴 太渊 合谷 冲阳 太白 神门 腕骨 京骨 太溪 大陵 阳池 丘墟 太冲
四、特定穴的意义
3. 络穴(Luo-connecting point) ——“络”有联络的意思。
络穴是络脉从经脉分出的部位。 名称首载于《灵枢·经脉》篇。 十二经在肘膝关节以下各有一络穴,加上躯干前的
四、特定穴的意义
腧穴名称与定位(新国标)
腧穴名称与定位(新国标)本标准穴位命名依据1991年世界卫生组织(WHO)颁布的《针灸穴名国际标准》(90/8579-Atar-8000 A proposed standard international acupuncture nomenclature) 。
本标准代替GB 12346一1990《经穴部位》。
本标准与GB12346一1990相比主要差异如下:——标准名称修订为《腧穴名称与定位》;——将三焦经、督脉、任脉三条经脉的经穴代码分别改为“TE”、“GV”、“CV”,与国际标准针灸穴名命名法相一致;——改名:清冷渊改为清泠渊(qinglingyuan TE11),譩譆改为(yixiBL45)——将“骨度”折量寸表作了如下调整:删去“眉间→大椎18寸”、“第7颈椎棘突下(大椎) →后发际正中3寸”、“腋窝顶点→第11肋游离端(章门)l2寸”、“肩峰缘→后正中线8寸”四项,增加“两肩胛骨喙突内侧缘之间12寸”、“内踝尖→足底3寸”、“髌尖(膝中)→内踝尖15寸”、“髌尖→髌底2寸”四项,将原“耻骨联合上缘→股骨内上髁上缘”改作“耻骨联合上缘→髌底”;——腧穴定位的标准体位及方位术语改用现代解剖学标准体位和方位术语;——新增了22个确定腧穴定位的“基准穴点”;——将腧穴定位的文本中属于取穴法的内容析出,同时定位文本中需要说明的部分,都归于新设的“注”下;.——统一了腧穴定位描述的体例,更正了陷谷、风市、中渎3穴的定位错误以及部分腧穴的表述不规范、不一致、不准确等问题;——删去了经外奇穴中的“膝眼”条;——印堂穴由经外奇穴归至督脉。
——将原“经穴定位依据”、“经穴定位方法”中的部分内容调整后,作为“附录A常用定穴解剖部位及方位术语对应词”。
本标准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黄龙祥、赵京生、韩钟、王雪苔、李鼎。
本标准首次发布于1990年6月,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常用腧穴定位
❖ 水沟 ❖ 定位:在面部,当人中沟上1/3与中1/3交
界处。
❖
腰脊强痛。
❖ 操作:针尖稍向上,斜刺0.5寸。或用指甲按 压。
(十五)经外奇穴
❖ 印堂 ❖ 定位:两眉头连线的中点。 ❖ 主治:头痛、眩晕、鼻衄、鼻渊、小儿惊风、失眠。 ❖ 操作:斜刺0.3-0.5寸或点刺出血。 ❖ 太阳 ❖ 定位:眉梢与目外眦连线的中点,向后约1寸处凹
热病、瘰疬、胁肋及上肢痹痛。 ❖ 操作:直刺0.5-1寸,可灸。
(十一)足少阳胆经
❖ 风池 ❖ 定位: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之间凹陷中,平风府穴。 ❖ 主治:头痛、眩晕、目赤肿痛、鼻渊、鼻衄、耳鸣、耳聋、
热病、中风。 ❖ 操作:针尖微下,向鼻尖斜刺0.5-0.8寸,或平刺透风池穴,
深部为延髓,注意角度与深度,可灸。 ❖ 肩井 ❖ 定位:在肩上,当大椎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 ❖ 主治:项背强痛、肩背疼痛不举、上肢不遂、乳痈、乳汁少。 ❖ 操作:直刺0.3-0.5寸,不宜深刺。可灸。
精、阳痿、小便频数、腰痛。 ❖ 操作:直刺0.3-0.5寸。可灸。
(九)手厥阴心包经
❖ 内关 ❖ 定位:腕横纹上两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曲
肌腱之间。 ❖ 主治:心痛、心悸、胃痛、呕吐、热病、癫
痫、偏瘫、失眠、眩晕、偏头痛。 ❖ 操作:直刺0.5-1寸。可灸。
(十)手少阳三焦经
❖ 外关 ❖ 定位:腕横纹上二寸,桡骨与尺骨之间。 ❖ 主治:头痛、目赤、耳鸣耳聋、咽喉肿痛、
❖
便秘、闭经、滞产。 ❖ 操作:直刺0.5—1寸。可灸。 ❖ 曲池 ❖ 定位:屈肘成直角,当肘横纹外端与肱骨外上髁连线的中点。 ❖ 主治:目赤肿痛、齿痛、咽喉肿痛、热病、瘰疬、瘾疹、腹
痛吐泻、上肢瘫痪、高血压、癫狂。 ❖ 操作:屈肘时,直刺1—1.5寸。可灸。
经络腧穴学测试题+答案
经络腧穴学测试题+答案一、单选题(共80题,每题1分,共80分)1、善治脾湿证的腧穴是A、公孙B、三阴交C、隐白D、阴陵泉E、阳陵泉正确答案:D2、手阳明经脉在上臂循行于A、下肘中B、上臑外前廉C、人肘外廉D、上循臑外后廉E、行少阴、心主之前正确答案:B3、“舌本痛,体不能动摇,食不下,烦心,心下急痛,溏瘕泄,水闭,黄疸,不能卧”是哪条经脉的所生病A、足太阴脾经B、手阳明大肠经C、手太阳小肠经D、足厥阴肝经E、足阳明胃经正确答案:A4、下列经脉中除何经之外均联系肩部A、手阳明大肠经B、手少阴心经C、手太阳小肠经D、足少阳胆经E、手少阳三焦经正确答案:B5、根据“治风先治血”的理论,治疗荨麻疼可以配用A、肝俞B、脾俞C、合谷D、膈俞E、内关正确答案:D6、“四总穴歌”涉及大肠经的腧穴是A、合谷B、列缺C、三阴交D、委中E、足三里正确答案:A7、除湿,多用于治疗水肿、腹胀的腧穴是A、大都B、血海C、大横D、三阴交E、阴陵泉正确答案:E8、地机穴的属性是A、经穴B、郄穴C、原穴D、合穴E、井穴正确答案:B9、与手太阳小肠经循行无关的脏器有A、胃B、小肠C、心D、膈E、大肠正确答案:E10、下列各项中,不属于阳陵泉主治病证的是A、黄疸、胁痛、口苦B、膝肿痛、下肢痿痹C、呕吐、吞酸D、腹泻、水肿、小便不利E、小儿惊风正确答案:D11、大横穴位于A、膻中穴旁开6寸B、天枢穴旁开2寸C、中脘穴旁开0.5寸D、中极穴旁开0.5寸E、关元穴旁开2寸正确答案:B12、涌泉穴是A、足少阴肾经的输土穴B、足少阴肾经的井木穴C、足少阴肾经的经金穴D、足少阴肾经的合水穴E、足少阴肾经的荥火穴正确答案:B13、耳门、听宫、听会,分别归何经A、三焦经、小肠经、胆经B、胆经、三焦经、小肠经C、小肠经、胆经、三焦经D、三焦经、胆经、小肠经E、胆经、小肠经、三焦经正确答案:A14、常用于治疗内、外风证的腧穴是A、丘墟B、翳风C、风市D、风池E、悬钟正确答案:D15、耻骨联合上缘至股骨内上髁上缘的骨度分寸是A、14寸B、16寸C、13寸D、19寸E、18寸正确答案:E16、治疗急性肩背疼痛,常选用A、阳交B、跗阳C、养老D、地机E、郄门正确答案:C17、患者男性,32岁。
常用腧穴定位
常用腧穴定位1.太渊:在腕掌侧横纹桡侧,桡动脉搏动处。
2.中脘: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
3.肩髃:在肩部,三角肌上,臂外展或向前平伸时,当肩峰前下方凹陷处。
4.曲池:在肘横纹外侧端,屈肘时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尺泽: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
)5.合谷:在手背,第1、第2掌骨间,当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6.丰隆:在小腿前外侧,当外踝尖上8寸,条口外,距胫骨前缘二横指(食指和中指)。
7.足三里: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食指或中指)。
(犊鼻)8.三阴交: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9.神门:在腕部,腕掌侧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
10.百会:后发际正中直上7寸。
或两耳尖连线的中点。
11.昆仑:在足部外踝后方,当外踝尖与跟腱之间凹陷处。
12.承山:在小腿后面正中,当伸直小腿或足跟上提时腓肠肌肌腹下出现尖角凹陷处。
13.委中:在腘横纹中点,当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腱的中间。
14.肾俞:在腰部,当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15.照海:在足内侧,内踝尖下方凹陷处。
15.涌泉:在足底部,约当足底第2、第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
17.劳宫:在手掌心当第2、第3掌骨之间偏于第3掌骨,握拳屈指时中指尖处。
18.内关:在前臂掌侧,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19.外关:在前臂背侧,腕背横纹上2寸尺骨与桡骨之间。
20.阳陵泉:在小腿外侧,当腓骨头前下方凹陷处。
21.风池:在项部,当枕骨之下,与风府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
(风府)22.肩井:在肩上,当大椎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
(大椎)23.太冲:在足背侧,当第1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
24.关元: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
全身人体穴位图与注解
主治疾病: 印堂穴的主治疾病为:头痛、前头痛、失眠、高血压、鼻塞、流鼻水、鼻炎、鼻部疾病、目眩、眼部疾病等。 攒竹穴: 寻找方法: 取穴时应要求患者采用正坐或仰卧的姿势,攒竹穴在面部,眉毛内侧边缘凹陷处(当眉头陷中,眶上切迹 处)即是。 主治疾病: 攒竹穴的主治疾病为:迎风流泪(俗称漏风眼)、眼睛充血、眼睛疲劳、眼部常见疾病、假性近视等。在学 生的眼保健操中,其中有一节就是指压按摩此穴,可见其保健效果非同一般。 睛明穴: 取穴方法: 找寻此穴道时患者应采用正坐或仰卧的姿势,睛明穴位于眼部内侧,内眼角稍上方凹陷处。 主治疾病: 睛明穴的主治疾病为:迎风流泪、偏头痛、结膜炎、睑缘炎、眼睛疲劳、眼部疾病、三叉神经痛、近视等。 此穴同样是治疗眼部疾病常用的穴道之一,尤其对于经常用眼的人士来讲,更应该熟练准确的掌握此穴的取穴 方法,只要简单的按摩一两分钟,就可以明显的缓解眼部疲劳,对于学生而言,更是不可多得的预防近视的穴 道之一,此外,还有攒竹穴、四白穴、太阳穴、承泣穴、鱼腰穴等眼部重要穴道一起配合来做,效果会更佳。 瞳子髎 寻找方法: 取穴时可以采用正坐或仰卧的姿势,瞳子髎穴位于面部,眼睛外侧一厘米处(目外眦旁,当眶外侧缘处)。 主治病征: 瞳子髎穴的主治病征为:指压此穴,可以促进眼部血液循环,治疗常见的眼部疾病,并可以去除眼角皱纹。 承泣穴 取穴方法: 定位此穴时通常采用正坐或仰靠、仰卧的姿势,承泣穴位于面部,瞳孔直下方,眼球与下眼眶边缘之间。 参看:人体穴位图. 主治疾病: 承泣穴的主治疾病为:近视、夜盲、眼颤动、眼睑痉挛、角膜炎、视神经萎缩、眼睛疲劳、迎风流泪、老
头部穴位图(正面) 头维穴 发际穴 阳白穴 印堂穴 攒竹穴 鱼腰穴 外明穴 睛明穴 丝竹空 瞳子髎 承泣穴 球后穴 四白穴 迎香穴 人中穴 地仓穴 承浆穴 补充:前顶 通天 上星 神庭 承光 当阳 五处 曲差 眉冲 素髎 兑端 龈交 上迎香
针灸常用腧穴
神门
脘掌横纹上,尺侧脘屈肌腱桡侧缘
34
少府
手内侧,横平第5掌指关节,第4 5掌指关节间
35
后溪
手内侧,第5掌指关节旁赤白肉际处
36
养老
脘背横纹尺侧缘上1寸,尺骨头桡侧凹陷中
37
天宗
肩胛区,肩胛冈与肩胛下角连线的上1/3与2/3交点
38
听宫
耳屏前,与下颌骨髁状突之间凹陷中
39
攒竹
眉头凹陷中,各1个
40
天柱
颈后区,横平第2颈椎棘突上际,斜方肌外侧凹陷中
41
肺俞
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42
胃俞
第7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43
膈俞
第1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44
肾俞
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45
大肠俞
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46
次髎
第2骶后孔中
47
秩边
平第4骶后孔,后正中线旁开3寸
序号
髌骨底外侧缘上2寸,股外侧肌隆起处
19
犊鼻
髌韧带外侧缘凹陷中(外膝眼)
20
(解溪)
足背踝关节横纹中央凹陷处,当拇长伸肌踺与趾长伸肌腱之间
21
足三里
犊鼻下3寸,与解溪连线上,胫骨外侧缘
22
上巨虚
犊鼻下5寸,与解溪连线上,胫骨外侧缘
23
条口
犊鼻下8寸,与解溪连线上,胫骨外侧缘
24
丰隆
外踝尖上8寸,胫骨外侧缘
序号
名称
位置
1
尺泽
肘部,肱二头肌腱桡侧缘凹陷中
2
孔最
前臂,尺泽与太渊连线脘掌横纹上2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用腧穴
1、尺泽:在肘区,肘横纹上,肱二头肌腱桡侧缘凹陷中;
2、孔最:在前臂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上7寸,尺泽与太渊连线上;
3、列缺:在前臂,腕掌侧远端横纹上1.5寸,拇短伸肌腱与拇长伸肌腱之间,拇长展肌腱沟的凹陷中;
4、鱼际:在手外侧,第一掌骨桡侧中点赤白肉际处;
5、少商:在手拇指末节桡侧,指甲根角侧上方0.1寸;
6、商阳:在手食指末节桡侧,指甲根角侧上方0.1寸;
7、合谷: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8、手三里:在前臂,阳溪穴与曲池穴连线上,肘横纹下2寸;
9、曲池:在肘区,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的中点处;
10、肩髃:在三角肌区,肩峰外侧缘前端与肱骨大结节两骨间凹陷中;
11、迎香:在面部,鼻翼外缘中点旁,鼻唇沟中;
12、地仓:在面部,口角旁开0.4寸;
13、下关:在面部,颧弓下缘中央与下颌切迹之间凹陷中;
14、头维:在头部,当额角发际直上0.5寸,头正中线旁开4.5寸;
15、天枢:在腹部,平脐中,前正中线旁开2寸;
16、梁丘:在股前区,髌底上2寸,股外侧肌与股直肌肌腱之间;
17、犊鼻:在膝前区,髌骨下缘髌韧带外侧凹陷中;
18、足三里:在小腿外侧,犊鼻穴下3寸,胫骨前嵴外一横指;
19、条口:在小腿外侧,犊鼻下8寸,胫骨前嵴外一横指;
20、丰隆:在小腿外侧,外踝尖上8寸,胫骨前肌外缘,条口旁开1寸;
21、内庭:在足背,第2、3趾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
22、公孙:在跖区,第一跖骨基底部的前下方赤白肉际处;
23、三阴交:在小腿内侧,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际;
24、地机:在小腿内侧,阴陵泉下3寸,胫骨内侧缘后际;
25、阴陵泉:在小腿内侧,胫骨内侧踝下缘与胫骨内缘之间的凹陷中;
26、血海:在股前区,髌底内侧端上2寸,股内侧肌隆起处;
27、通里:在前臂区,腕掌侧远端横纹上1寸,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
28、神门:在腕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处;
29、后溪:在手内侧,第5掌指关节尺侧近端赤白肉际凹陷中;
30、天宗:在肩胛区,肩胛冈中点与肩胛骨下角连线上1/3与下2/3交点凹陷中;
31、听宫:在面部,耳屏正中与下颌骨髁突之间的凹陷中;
32、攒竹:在面部,眉头凹陷中,额切迹处;
33、天柱:在颈后区,斜方肌外缘凹陷中,后发际正中旁开1.3寸;
34、肺俞:在脊柱区,第3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35、膈俞:在脊柱区,第7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36、胃俞:在脊柱区,第12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37、肾俞:在脊柱区,第2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38、大肠俞:在脊柱区,第4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39、次髎:在骶区,正对第2骶后孔中;
40、委中:在膝后区,腘横纹中点;
41、秩边:在骶区,平第4骶后孔,骶正中嵴旁开3寸;
42、承山:在小腿后区,腓肠肌两肌腹与肌腱交角处;
43、昆仑:在踝区,外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中;
44、申脉:在踝区,外踝尖直下,外踝下缘与跟骨之间凹陷中;
45、至阴:在足趾,小趾末节外侧,趾甲根角侧后方0.1寸;
46、涌泉:在足底,屈足卷趾时足心最凹陷中(约当足底第2、3趾蹼缘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凹陷中);
47、太溪:在踝区,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中;
48、照海:在踝区,内踝尖下1寸,内踝下缘边际凹陷中;
49、内关:在前臂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50、大陵:在腕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中,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51、中冲:在手指,中指末端最高点;
52、外关:在前臂后区,腕背侧远端横纹上3寸,尺骨与桡骨间隙中点;
53、支沟:在前臂后区,腕背侧远端横纹上3寸,尺骨与桡骨间隙中点;
54、翳风:在颈部,耳垂后方,乳突下端前方凹陷中;
55、风池:在颈后区,枕骨之下,胸锁乳突肌上端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中;
56、肩井:在肩胛区,第7颈椎棘突与肩峰最外侧点连线的中点;
57、环跳:在臀部,股骨大转子最凸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1/3与内2/3交点处;
58、阳陵泉:在小腿外侧,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中;
59、悬钟:在小腿外侧,外踝尖上3寸,腓骨前缘;
60、行间:在足背,第1、2趾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
61、太冲:在足背,第1、2跖骨间,跖骨底结合部前方凹陷中,或触及动脉搏动;
62、期门:在胸部,第6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
63、腰阳关:在脊柱区,第4腰椎棘突下凹陷中,后正中线上;
64、命门:在脊柱区,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后正中线上;
65、大椎:在脊柱区,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后正中线上;
66、百会:在头部,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
67、神庭:在头部,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
68、水沟:在面部,人中沟的上1/3与下2/3交界点处;
69、印堂:在头部,两眉毛内侧端中间的凹陷中;
70、中极:在下腹部,脐中下4寸,前正中线上;
71、关元:在下腹部,脐中下3寸,前正中线上;
72、气海:在下腹部,脐中下1.5寸,前正中线上;
73、神阙:在脐区,脐中央;
74、中脘:在上腹部,脐中上4寸,前正中线上;
75、膻中:在胸部,平第4肋间隙,前正中线上;
76、四神聪:在头部,百会前后左右各旁开1寸,共4穴;
77、太阳:在头部,当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处;
78、定喘:在脊柱区,平第7颈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0.5寸;
79、夹脊:在脊柱区,第1胸椎至第5腰椎棘突下两侧,后正中线旁开0.5寸,一侧17穴;
80、十宣:在手指,十指尖端,距指甲游离缘0.1寸,左右共10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