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电网公司变电站二次系统防雷接地规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电网公司变电站二次系统防雷接地规范(摘录)
目录
1、术语和定义 (3)
2、SPD配置原则 (4)
2.1 电源系统的防雷接地 (4)
2.2 信号系统的防雷接地 (5)
3、SPD的选型技术要求 (6)
3.1 电源系统SPD的选型技术要求 (6)
3.1.1 工作环境条件 (6)
3.1.2 整体要求 (6)
3.1.3 最大持续工作电压 (7)
3.1.4 限制电压 (7)
3.1.5 响应时间 (7)
3.1.6 着火危险性和热稳定性 (7)
3.1.7 泄露电流 (7)
3.1.8 安装规范 (8)
3.2 信号系统SPD的选型技术要求 (8)
3.2.2 整体要求 (8)
3.2.3 传输特性要求 (9)
3.2.4 安全性能 (9)
3.2.5 安装规范 (9)
4、现场验收试验 (10)
4.1 现场验收试验应在产品现场安装完成后、准备投入运行前进行。 (10)
4.2 现场验收试验应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内容: (10)
1、术语和定义
1.1 变电站二次系统
指变电站内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变电站自动化系统、GPS对时系统、通信系统、遥视系统、交直流电源系统等各种二次设备的总称。
1.2电涌保护器(Surge Protective Devices SPD)
指通过限制瞬态过电压和泄放电涌电流来保护设备的一种装置,它至少包含有一个非线性元件。也称浪涌保护器。
1.3 电压限制型SPD(voltage limiting type SPD)
没有电涌时具有高阻抗,但是随着电涌电流和电压的上升,其阻抗将持续地减小的SPD。常用的非线性元件是:压敏电阻和抑制二极管。这类SPD有时也称作“箝位型SPD”。当出现电涌并达到或超过箝位值时,其阻抗将迅速地减少的SPD。
1.4 电压开关型SPD(voltage switching type SPD)
在无电涌时呈高阻抗,有浪涌电压时能立即转变成低阻抗的SPD。电压开关型SPD常用的元件有:放电间隙、气体放电管、闸流管和三端双向可控硅开关元件。这类SPD有时也称作“短路型SPD”。
1.5 保护模式(modes of protection)
SPD保护元件可以连接在相对相、相对地、相对中性线、中性线对地及其组合。这些连接方式称作保护模式。
1.6 退耦元件(decoupling elements)
在被保护线路中并联接入多级SPD时,如果开关型SPD与限压型SPD之间的线路长度小于10m;限压型SPD之间的线路长度小于5m时,为实现多级SPD之间的能量配合,消除盲点,应在SPD之间的线路上串接适当的电阻或电感,这些电阻或电感元件称为退耦元件。1.7 标称放电电流 (nominal discharge current In )
流过SPD具有8/20µs波形的电流峰值,用于Ⅱ级试验的SPD分级以及Ⅰ级、Ⅱ级试验的SPD的预处理试验。
1.8 冲击电流(impulse current Iimp)
它由电流峰值和电荷量确定。其试验应根据动作负载试验的程序进行,用于Ⅰ级试验的SPD分类试验。
1.9 最大放电电流(冲击通流容量 maximum discharge current Imax)
SPD不发生实质性破坏,每线或单模块对地,通过规定次数、规定波形的最大限度的电流峰值。最大放电电流一般不小于标称放电电流的2倍。
1.10 最大持续工作电压(maximum continuous operating voltage Uc)
允许持久地施加在SPD上的最大交流电压有效值或直流电压。其值等于额定电压。1.11 限制电压(measured limiting voltage)
施加规定波形和幅值的冲击电压时,在SPD接线端子间测得的最大电压峰值。
1.12 插入损耗(insertion loss)
由于在传输系统中插入一个SPD所引起的损耗。它是在SPD插入前传递到后面的系统部分的功率与SPD插入后传递到同一部分的功率之比。插入损耗通常用分贝(dB)来表示。
1.13 共用接地系统(common earthing system)
将各部分防雷装置、建筑物金属构件、低压配电保护线(PE)、等电位连接带、设备保护地、屏蔽体接地、防静电接地及接地装置等连接在一起的接地系统。
1.14 等电位连接(equipotential bonding)
设备和装置外露可导电部分的电位基本相等的电气连接。
1.15 等电位连接网络(bonding network)
由一个系统的诸外露导电部分(正常不带电)作等电位连接的导体所组成的网络。1.16 等电位隔离
用非线性器件将不宜直接接地的设备和公共地网进行等电位连接,需要泄流时设备和地网间处于暂态等电位,无电涌电压时设备和地网隔离。
2、SPD配置原则
2.1 电源系统的防雷接地
2.1.1 变电站二次系统的配电系统宜采用三相五线制(TN-S),中性线除了在站用变处单点接地外,在配电系统的其他地方严禁下地。
2.1.2 站用变低压侧至交流配电屏(或交流稳压电源)的三根相线,应在交流配电屏进线侧安装具有相对地、中性线对地保护模式的第一级(开关型)和第二级(限压型)组合型交流电源SPD。SPD耐受冲击电流不小于20kA(10/350µs)。
2.1.3 独立的二次交流屏各段交流母线应安装具有相对地、中性线对地保护模式标称放电电流不小于10kA(8/20µs)的第三级交流电源SPD。
2.1.4 直流屏的交流充电电源入口处应安装具有相对地、中性线对地保护模式标称放电电流不小于10kA(8/20µs)的第三级交流电源SPD。
2.1.5 直流屏的直流母线输出端宜安装具有正极对地、负极对地保护模式的标称放电电流不小于10kA(8/20µs)的直流电源SPD。
2.1.6 保护小室交流电源入口处应安装具有相对地、中性线对地保护模式标称放电电流不小于10kA(8/20µs)的第三级交流电源SPD。
2.1.7 保护小室直流电源入口处宜安装具有正极对地、负极对地保护模式的标称放电电流不小于10kA(8/20µs)的直流电源SPD。
2.1.8 控制室内应使用限压型或组合型的具有能量自动配合功能的SPD,禁止在回路上加装退耦元件。
2.1.9 所有电源SPD都应串联相匹配的联动空气开关以便于更换SPD和防止SPD损坏造成的短路,空气开关的额定电流应参考所接SPD的标称放电电流来选择。
2.2 信号系统的防雷接地
2.2.1 在GPS主时钟的天线接口处应安装最大放电电流不小于15kA(8/20µs)的相应的信号SPD。
2.2.2 控制室远动屏至通信屏的语音线或RS232等信号线,应在远动屏侧安装标称放电电流不小于2kA(8/20µs)的相应信号SPD。
2.2.3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与其他系统的通信线(如RS232、RS485等)应在两端安装标称放电电流不小于2kA(8/20µs)的相应信号SPD。
2.2.4 从场地引入的监控线(如图象监控视频线等)应在监控屏内安装标称放电电流不小于5kA(8/20µs)相应的信号SPD。
2.2.5 从高压场地到控制室的通信线路(如RS232、RS485、CAN总线等)应在控制室相应屏柜处安装标称放电电流不小于5kA(8/20µs)的信号SP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