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原核微生物2-特殊结构
环境微生物复习
环境微生物复习第二章(原核)-什么是细菌细胞的基本结构和特殊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核质为都具有的基本结构,荚膜、鞭毛、菌毛和芽胞为某些细菌才具有的特殊结构。
-细菌细胞各部分结构的化学组成和生理功能?-革兰氏染色的主要过程和机理。
先用碱性染料结晶紫染色,再加碘液媒染,然后用酒精脱色,最后以沙黄或蕃红复染。
由于不同种类细菌的细胞壁组成和结构不同,而被染成紫色或红色。
凡是能够固定结晶紫与碘的复合物而不被酒精脱色者,仍呈紫色,称为革兰氏阳性(G+)细菌;凡能被酒精脱色,经复染着色,菌体呈红色,称为革兰氏阴性(G-)细菌。
革兰氏染色机:与细菌等电点的关系。
G+细菌等电点(pH 2-3)比G-细菌(4-5)低,与草酸铵结晶紫结合更牢固,形成的草酸铵结晶紫、碘-碘化钾复合物不容易被乙醇提取,菌体呈紫色。
与细胞壁的结构和组成的关系。
在染色过程中,细胞内形成了深紫色的结晶紫-碘的复合物。
由于G+细菌细胞壁较厚,特别是肽聚糖含量较高,网格结构紧密,脂类含量又低,当被酒精脱色时,引起了细胞壁肽聚糖层网状结构孔径缩小以至关闭,从而阻止了不溶性。
-什么是菌胶团?其功能有哪些?多个菌体外面的荚膜物质互相融合,连为一体,组成共同的荚膜,菌体包埋其中,即成为菌胶团。
作用:具有较强的吸附和氧化有机物的能力;具有较好的沉降性能,这是利用菌胶团细菌净化废水的重要因素;防止被吞噬,自我保护。
菌胶团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和分解有机物的能力,它对有机物的吸附和分解为原生动物和微型后生动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
其生化特性表现为:以细菌和真菌为主,兼有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前者是降解有机物的主体,后者是活性污泥中食物链的重要组成,对改善出水质量有着重要作用,同时是系统运行状态的生物指示剂。
新生胶团(即新形成的菌胶团)颜色较浅,甚至无色透明,但有旺盛的生命力,氧化分解有机物的能力强。
老化了的菌胶团,由于吸附了许多杂质,颜色较深,看不到细菌单体,而像一团烂泥似的,生命力较差。
原核微生物形态、构造和功能
(光能营养型)
4. 无机盐
❖ 构成微生物细胞的组成成分 ❖ 调解微生物细胞的渗透压,pH和氧化还原电位 ❖ 有些无机盐如S、Fe还可做为自养微生物的能源 ❖ 构成酶活性基的组成成分,维持E活性。Mg、Ca、
K是多种E的激活剂
5. 生长因子
生长因子:通常指那些微生物生长所 必需而且需要量很少,但微生物自身 不能合成或合成量不足以满足机体生 长需要的有机化合物。
某些细菌在其生长发育后期 , 在细胞内形成一个圆 形或椭圆形、厚壁、含水量极低、抗逆性极强的休眠体
由于一个营养细胞内仅生成一个芽孢,无繁殖功能 芽孢是生物界中抗性最强的生命体。 芽孢在普通条件下可保持几年至几十年的生活力。
孢外壁 芽孢衣 皮层 芽孢质 芽孢核区 芽孢膜 核心 芽孢壁
细菌芽孢构造的模式图
一般来自动、植物体。
6. 水
水是生物生长必不可少的。 微生物细胞含水约占细胞鲜重的
70~90%,水作用是多方面的。
第二节 营养物质进入细胞
• 影响营养物质进入细胞的因素:
1. 营养物质本身的性质 2. 微生物所处的环境 3. 微生物细胞的透过屏障
营养物质进入细胞方式
一般认为,细胞膜以四种方式控 制物质的运送:
病毒的形态
包涵体(inclusion body)
病毒的群体形态有: 噬菌斑(plaque)
空斑(plaque) 枯斑(lesion)
噬菌体的繁殖
吸附(Adsorption) 穿入(Penetration) 脱壳(Uncoating) 生物合成 (Biosynthesis) 装配与释放 (Assembly and Release)
细胞质(cytoplasm )和内含物( inclusion body)
微生物学-蓝细菌
例如采用放养鲢鳙鱼直接控制蓝藻水华的“生物操纵”法,滇池水质的富营养 化工程采用生物操纵治理法已经取得了初步效果。
例如采用生物原位修复—生物扩增、植物修复等方法,福州白马支河—璃因 玛逊生态水体恢复样板工程取得成效。
利
• 自然水体自净(污水处理—氧化塘) • 藻类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为好氧微生物提供有氧环境,保证水中的有机
③发生赤潮的生物类型主要为藻类。(甲藻纲,常见的有裸甲
藻属、膝沟藻属、多甲藻属,共5个纲15个科30个种)
资料显示,1990年至2004年上半年渤海海域共发现赤潮83起,累计 面积达3万多平方公里。2004年6月,渤海就发生了两起大面积有毒
藻赤潮。
危害
① 引起海洋异变,局部中断海洋食物链,使海域 一度成为死海; ② 有些赤潮生物分泌毒素,这些毒素被食物链中 的某些生物摄入,如果人类再食用这些生物,则 会导致中毒甚至死亡。
危害
❖ 危害人类健康。接触、少量饮用、长期饮用。 ❖ 对家畜及野生动物的危害。 ❖ 蓝藻对水生生物有影响。 ❖ 影响自来水厂的出水水质,增加制水成本。 ❖ 使水体透明度明显降低,严重富营养化的水质透明度仅
有0.2m。甚至在岸边堆积,藻体死亡时还会散发恶臭, 严重破坏景观。
防治 控制含氮、磷等废物向海洋中排放。 ? 控制
第二章 原核微生物
蓝细菌
叶绿素a: 680-685nm • 蓝细菌—蓝藻或蓝胡绿藻萝(卜blu素e-g:re4en50a-lg5a5e0) nm • 含有光合色素,能藻进胆行素光合:作55用0-并6产50氧nm的原核生物。
藻胆蛋白:560-530nm
CO2 H2O hvC6H12O6 O2
1、结构和形态
滇池水面在治理中水质逐渐好转,成群的红嘴鸥飞至湖面捕食、嬉戏
微生物学第二章原核微生物2
芽孢有多层结构,主要包括孢外壁、芽孢衣、皮层和核
•
(二)细胞膜
• 细胞膜是紧贴细胞壁内侧包围细胞质的一
层柔软、富有弹性的半透明薄膜。 ①细胞膜的化学组成
蛋白质
主要包括 磷脂
糖类
少量核酸
•
②细胞膜的结构
•
1972年Singer和Nicolson提出的细胞膜液态镶嵌模型。
细胞膜液态镶嵌模型
认为:膜是由球形蛋白 与磷脂按照二维排列方 式构成的流体镶嵌式, 流动的脂类双分子层构 成了膜的连续体,而蛋 白质象孤岛一样无规则 地漂流在磷脂类的海洋 当中。
•采用免疫电镜技术观察蓝细菌 •中的羧酶体.
•
(五)拟核(核区)和质粒
•拟核:由大型环状双链DNA纤丝不规则地折
叠或缠绕而构成的无核膜、核仁的区域。
•
拟核
•细菌DNA:
长度:一般为:1—3mm 例:大肠杆菌的DNA长约1mm 。 生长迅速的细菌在核分裂之后细 胞往往来不及分裂,所以细胞中常 有2—4个核,而生长缓慢的细菌 细胞中一般只有1—2个核,不在 染色体复制时期一般是单倍体。
•
(三)间体
•由细胞膜内褶形成的一种管状、层状或串状物, 一般位于细胞分裂的部位或附近。
间体
间体的功能:
▪参与隔膜形成 ▪与核分裂有关 ▪分泌胞外酶的地点
•
(四)细胞质及其内含物
•细胞质:是在细胞膜内除核区以外的细胞物质。
•主要成分: •
•细胞质功能: •细胞质中含有丰富的酶系 ,是营养物质合成、转化 、代谢的场所。
•
①核糖体
• 是分散在细胞质中的颗粒状结构,由核糖体核 酸(占60%)和蛋白质(占40%)组成。
微生物 第二章 原核生物细胞的形态与结构
第二章原核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P12-41第一节细菌细菌:是一类细胞细短(直径约0.5um,长0.5~5um)、结构简单、胞壁坚韧、二分裂繁殖、水生性强的单细胞原核生物(周德庆版P13)生活特性:喜温暖、潮湿、富含有机物微碱环境(大多数)腐生或寄生,好氧或厌氧,自养或异养一、细菌的形态与大小P121、基木形态:3种(球状杆状、螺旋状)在自然界中,杆菌最常见,球菌次之,而螺旋状的最少。
2、大小:度量细菌大小的单位是微米级(um)球状:0.5~1mm(直径)光学显微镜、油镜观察)杆状:0.2~1mm(直径)X1~80mm(长度)螺旋状:0.3~1mm(直径)X1~50mm(长度)(长度是菌体两端点之间的距离,而非实际长度)3、测定方法:显微镜测微定:显微照相后根据放大倍数进行测算4、细菌大小测量结果的影响因素1)个体差异;2)干燥、固定后的菌体会一般由于脱水而比活菌体缩短1/3-1/4;3)染色方法的影响,一般用负染色法观察的菌体较大;4)幼龄细菌一般比成熟的或老龄的细菌大;5)环境条件,如培养基中渗透压的改变也会导致细胞大小的变化。
简单染色法正染色革兰氏染色法鉴别染色法抗酸性染色法芽孢染色法死菌姬姆萨染色法负染色:荚膜染色法等细菌染色法周德庆版P15活菌:用美蓝或TTC(氧化三苯基四氮唑)等作活菌染色二、细菌的细胞结构与功能P14一般构造(一)细胞壁概念:是紧贴细胞质膜外侧的一层厚实、坚韧的外被。
主要成分:肽聚糖构成细胞壁的功能:1)固定细胞外形和提高机械强度,保护细胞免受渗透压等外力损伤2)为细胞的生长、分裂和鞭毛运动所必需;3)渗透屏障,阻拦大分子有害物质(水解酶和某些抗生素)进入细胞;4)赋予细菌特定的抗原性、致病性和对抗生素和噬菌体的敏感性。
1、革兰氏阳性细菌细胞壁特点:厚度大(20-80nm)化学组分简单,一般只含90%肽聚糖和10%磷壁酸。
(1)肽聚糖(peptidoglycan,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例)特点:由25-40层左右的网格状分子,交联度75%,厚20~80nm。
第二章_原核微生物_练习题_参考
第二章原核微生物一、名词解释1、荚膜:荚膜是一些细菌在其表面分泌的一种黏性物质,把细胞壁完全包围封住。
2、芽孢:某些细菌在它的生活史中的某个阶段或某些细菌在它遇到不良外界条件时,在细胞内形成的一个内生孢子叫芽孢。
3、鞭毛:由细胞质膜上的鞭毛基粒长出穿过细胞壁伸向体外的一条纤细的波浪状的丝状物叫鞭毛。
4、菌落:由单个细菌(或其他微生物)细胞或一堆同种细胞在适宜固体培养基表面或内部生长繁殖到一定程度,形成肉眼可见有一定形态结构等特征的子细胞的群落。
5、菌苔:细菌在斜面培养基接种线上长成的一片密集的细菌群落。
6、丝状菌:丝状菌是分布在水生环境、潮湿土壤和活性污泥中的一种细菌群体的形态。
7、菌胶团:有些细菌由于其遗传特性决定,细菌之间按一定的排列方式互相粘集在一起,被一个公共荚膜包围形成一定形状的细菌集团,叫做菌胶团。
8、衣鞘:球衣菌属、纤发菌属、发硫菌属、亮发菌属、泉发菌属等丝状体表面的粘液层或荚膜硬质化,形成一个透明坚韧的空壳,叫衣鞘。
9、黏液层:有些细菌不产生荚膜,其细胞表面仍可分泌黏性的多糖,疏松地附着在细菌细胞壁表面上,与外界没有明显的边缘,这叫黏液层。
二、选择题1.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的⑤成分比阳性菌高。
①肽聚糖②磷壁酸③类脂质④蛋白质⑤类脂质和蛋白质2.②可作为噬菌体的特异性吸附受体,且能贮藏磷元素。
①脂多糖②磷壁酸③质膜④葡聚糖3.噬菌体属于病毒类别中的①。
①微生物病毒②昆虫病毒③植物病毒④动物病毒4.下列微生物中,属于革兰氏阴性菌的是①。
①大肠杆菌②金黄色葡萄球菌③芽孢杆菌④枯草杆菌5.革兰氏阳性菌对青霉素②。
①不敏感②敏感③无法判断6.聚-β-羟丁酸可用④染色。
①碘液②伊红③美蓝④苏丹黑7.属于细菌细胞基本结构的为②。
①荚膜②细胞壁③芽胞④鞭毛8.原核微生物细胞核糖体大小为③。
①30S ②50S ③70S ④80S9.在放线菌发育过程中,吸收水分和营养的器官为①。
①基内菌丝②气生菌丝③孢子丝④孢子10.只在液体表面出现菌膜的微生物属③。
(2)第二章 原核微生物(2)第三节-第五节 蓝细菌、放线菌、其他原核微生物
属)生长形成的化石化的叠层岩(约35亿年)中得到证实。 蓝细菌对于研究生物进化有重要意义。 蓝细菌有固氮作用,由于有固氮蓝细菌及根瘤菌、固 氮菌的共同作用,每年可固定全球1.7×108t氮,有效地利 用了氮气。地球上的氮气恒定在体积百分数78%。
一、蓝细菌的形态大小
蓝细菌的形态 单细胞:呈杆状和球状。
微囊蓝细菌(微囊藻)引起太湖水华
太湖湖面覆盖微囊蓝细菌(微囊藻) 的情景
采 水 样
微囊蓝细菌(微囊藻) 和螺旋蓝细菌(螺旋藻)
微囊蓝细菌(微囊藻)
微囊蓝细菌(微囊藻)引起太湖水华
蓝细菌引起太湖水华(赤潮) 2007.7.现场情景
第四节 放线菌
一、放线菌的个体形态、大小和结构 二、放线菌的菌落形态 三、放线菌的繁殖 四、放线菌的分类
第二亚组 第二亚群
湖丝蓝细菌属 拟筒孢蓝细菌属
Dactylococcopsi s
粘杆菌属
Limnothrix
Cylindrospermopsi s
Nostochopsis
真枝蓝细菌属
Gloeobacter
粘球蓝细菌属
拟色球蓝细菌属 鞘丝蓝细菌属 筒孢蓝细菌属 Chroococcidio Lyngbya Cylindrospermum psis
集胞蓝细菌属
Spirulina
Starria
Rivularia
Tolypothrix
斯塔尼尔氏蓝细菌属 单歧蓝细菌属 束蓝细菌属
Synechocystis
Symploca
束毛蓝细菌属
Trichodesmium
浅灰蓝细菌属
Tychonema
14 7 17 12 6
原核微生物
第二章原核微生物原核微生物:细菌,放线菌,蓝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四菌三体)细胞型真核微生物:真菌、单细胞藻类、原生现代生物学将微生物分为病毒非细胞型亚病毒:朊病毒、类病毒、卫星病毒第一节细菌•原核微生物是指一大类没有核膜和核仁,仅含有一个由裸露的DNA分子构成的原始核区的单细胞生物。
细菌•细菌是一类细胞细而短,结构简单,细胞壁坚韧,以二等分裂方式繁殖,水生性较强的单细胞原核微生物。
一、细菌的形态与排列方式1、形态:基本形态:球状、杆状、螺旋状。
细胞的形态明显地影响着细菌的行为及其稳定性。
自然界存在的细菌中,杆菌最为常见,球菌次之,螺旋菌最少。
细菌形态的多变性•环境因素:培养温度、培养时间、培养基成分、渗透压、pH值等条件。
•典型的菌体形态:一般以在适宜条件下培养18~24小时的培养物。
•陈旧老化培养基或不适宜的环境中常出现不规则的形态,称为衰退型。
2、细菌细胞的大小:细菌的大小测量单位是um•一般细菌的大小范围:球菌:以直径表示0.5 ~ 2μm (直径)•杆菌:以宽度(或直径)×长度表示0.5~ 1 μm(直径)×1~ 5μm(长度)•螺旋菌:以宽度(或直径)×弯曲长度表示0.25~ 1.7 μm(直径)X 2~ 60 μm(长度)(弯曲长度是菌体两端点之间的距离,而非实际长度)•细菌大小的测量及表示方法如下图所示•利用显微镜测微尺,显微照相后根据放大倍数进行测算二、细菌的细胞结构(细菌是单细胞微生物)•基本结构(一般细菌共有)包括:细胞壁、细胞膜、核区、细胞质及其内含物(核糖体、气泡和储藏物)。
•特殊结构(某些细菌特有)包括:荚膜、鞭毛、纤毛、芽孢等一般结构:一般细菌都有的构造特殊结构:部分细菌具有的或一般细菌在特殊环境下才有的(1)、细胞壁细胞壁(cell wall)是位于细胞表面,内侧紧贴细胞膜的一层较为坚韧,略具弹性的细胞结构。
约占干重的10-25%不同细菌细胞壁的化学组成和结构不同,通过革兰氏染色法可将所有的细菌分为革兰氏阳性(G+)和革兰氏阴性(G‐)。
原核微生物
者致病的物质基础不同,又如大多数G+对青霉素敏感, G-
(除脑膜炎球菌、淋球菌外)对青霉素不敏感而对链霉素敏 感,这些特性对指导临床用药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G+和G-细胞壁结构的共同成分:肽聚糖(大分子复合物, 原核微生物的特有成分)
G+细胞壁结构的特有成分:磷壁酸(多糖,由几十个分子组
成长链穿插于肽聚糖中。与细菌的致病性有关)
根。
化学组成:90%以上为蛋白质(鞭毛蛋白),另有多糖等。 功能:鞭毛转动能推动细菌运动。与细菌的趋性运动(趋光、 趋氧、趋化、趋磁)有关。
与细菌的致病性也有一定关系:如霍乱弧菌,因鞭毛运动活 泼,可帮助细菌穿透小肠粘膜表层,使细菌粘附于小肠上皮
细胞并产生毒性作用,导致病变的发生。的特殊结构
芽孢
荚膜
鞭毛
菌毛
1. 芽孢
某些细菌(主要是革兰氏阳性菌)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细 胞质、核质逐渐脱水浓缩、凝聚,在菌体内形成圆形或椭圆
形的小体,称为芽孢。
芽孢在菌体内成熟后,菌体崩溃,芽孢游离。壁厚,折光性 强,具有抗逆性。
芽孢具有菌体的酶、核质等各种成分,故能保持细菌的生命 活性。但其代谢缓慢,对营养物质需求降低,不能分裂繁殖, 是细菌的休眠体,也是细胞维持生命的特殊形式。
第二章 原核微生物
微 生 物
有细胞结 构微生物 生物
原核微生物:三菌(细菌、放线菌、 蓝细菌)、三体(支原体、衣原体、 立克次氏体) 真核微生物:真菌、单细胞藻类、 原生动物
无细胞结构微生物:病毒、亚病毒
原核微生物
指不具有真正细胞核的微生物
原核微生物:无细胞核,只有原核或拟核; 真核微生物:有细胞核、细胞器及复杂的内膜系统; 原核微生物大多为单细胞微生物
原核微生物
4)、核区(nuclear region or area)
原核生物所特有的无核膜结构、无固定形态的原 始细胞核。没有核膜和核仁。 它由DNA高度折叠组成。例如:大肠杆菌体长为 1~2微米,但其DNA长度为1100微米,等于菌体 的1000倍,由于高度折叠而只占菌体的很小一部 分。
芽孢与营养细胞相比化学组成存在较大差异,容易在光学显微 镜下观察。(相差显微镜直接观察;芽孢染色)
(3)芽孢的抵抗机制
芽孢与母细胞相比不论化学组成、细微结构、生理 功能等方面都完全不同。 1.含水率低,38~40%。 (细菌平均含水率在70~90%。) 2.芽孢壁厚而致密。分为三层,外层为蛋白质性质, 中层为皮层,由肽聚糖构成。内层为孢子壁,肽聚 糖构成。芽孢萌发时,孢子壁形成细胞壁。 3.含有耐热性的2,6—吡啶二羧酸。 芽孢变成细胞时, 2,6—吡啶二羧酸消失。 4.含有耐热性的酶。
细菌的大小以微米(µm)计。
多数球菌的大小(直径)为0.5~2.0 µm; 杆菌(长×宽)为(1~5)×(0.5~1.0)µm; 螺旋菌(宽度×弯曲长度)为(0.25~1.7)×(2 ~60)µm;
另外,细菌的大小与个体的发育情况有 关,刚分裂的新细菌小,随发育逐渐变 大,老化后又变小。
二、细胞的结构
另外有的细菌还存在:三分裂和复分裂。
(三)细菌的繁殖 1、裂殖 (fission) 1)、二分裂(binary fission)
四、细菌的群体形态 (一)、在固体培养基上(内)的培养特征
固体培养基:含有1.5~2.0%琼脂
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的培养特征为菌落特征。 菌落:将单个细胞接种到培养基上,给予一定的培养 条件,细菌就会在固体培养基上迅速繁殖形成一个由 无数细菌组成的群落。 不同的菌落的特征有所不同。包括形态、大小、颜色、 透明度等
021第二章原核生物的形态和构造第一节细菌
L-型细菌
缺壁细菌
实验室形成
人为去壁
彻底去尽 部分去掉
自然界长期进化形成
支原体
原生质体(G+) 球状体(G-)
细菌的构造
I. 原生质体(protoplast)
– 细菌除去细胞壁剩下由细胞膜包裹的部分, G+ 菌更容易得到原生质体。
– 原生质体的特点:
? 保持正常细胞功能
? 无细胞壁,为圆球形 ? 对环境敏感:渗透压,震荡,离心,易溶菌 ? 有鞭毛,而不能运动 ? 对噬菌体不敏感 – 原生质体的应用广泛。
细菌的菌体形态
(1)球菌
– 呈球状或拟球状,球 菌分裂以后产生新的 细胞保持一定的排列 方式,是分类和鉴定 的重要依据。
? 球菌分单球菌、双球 菌、链球菌、四联球 菌、八叠球菌、葡萄 球菌。
(2)杆菌
细菌的菌体形态
– 杆菌的形状差异显著,有些杆菌很长呈园柱状,称为长杆 菌,有些较短而粗称为短杆菌,有些短到接近椭圆形,与 球菌不容易区分。有的杆菌的一端有平截,有的较尖。
– G+菌 – G-菌
细菌的构造
细菌的构造
细胞壁的功能
?保护细胞,维持菌形,免受外力的损伤; ?具有抗原性.致病性.对抗生素和噬菌体的敏感性; ?与胞膜一起完成细胞内外物质交换,阻拦大分子物质
进入细胞,保护细胞免受有害物质的损伤; ?为正常细胞生长、分裂所必需 ; ?鞭毛运动的支点。
细菌的构造
① G+菌的细胞壁
? 储藏物以多聚体的形式存在,有利于维持细胞内环境的平 衡,避免不适合的pH,渗透压等的危害。
– 例如羟基丁酸分子呈酸性,而当其聚合成聚-β-羟丁酸( PHB) 就成为中性脂肪酸了,这样便能维持细胞内中性环境,避免菌体 内酸性增高。
第二章原核生物
磷壁酸类型:壁磷壁酸 膜磷壁酸 主要成分:甘油磷酸 核糖醇磷酸
磷壁酸的主要生理作用: 1.提高细胞膜上某些合成酶的活力 2.贮藏元素 3.赋予革兰氏阳性菌以特异的表面抗原 4.作为噬菌体特异性吸附受体 5.调节细胞内自溶素的活力 6.曾强某些致病菌对宿主细胞的粘连, 避免被白细胞吞噬,并有抗补体的作用
菌体呈紫色 含量高,占细胞壁干重的30 ~95%) 肽聚糖结构 多层,紧密 细胞壁厚度及层次 20-80nm,单层 磷壁酸 多数有,含量较高(<50) 脂多糖与类脂质 一般无 脂蛋白质 一般无 对溶菌酶 敏感 对青霉素和磺胺 敏感 与细胞膜的关系 不紧密
4、细胞壁缺损
几类细胞壁缺损或无细胞壁的细菌类型: ①原生质体(protoplast):指在人工条件下用溶菌酶除尽原有细 胞壁或用青霉素抑制细胞壁的合成后,所留下的仅由细胞膜包 裹着的细胞,常见于革兰氏阳性菌; ②球状体或原生质球(sphaeroplast):指还残留部分细胞壁的原 生质体,常见于革兰氏阴性细菌; ③L型细菌:L型细菌应专指那些在实验室中通过自发突变而形 成的遗传性稳定的细胞壁缺陷菌株。1935年时,在英国李斯特 (Lister)预防医学研究所中发现一种由自发突变而形成的细胞壁 缺损的细菌——念珠状链杆菌(Streptobacillus moniliformis), 它的细胞膨大,对渗透压十分敏感,在固体培养基上形成“油 煎蛋”似的小菌落。由于Lister研究所的第一字母是“L”,故称 L型细菌。
革兰氏染色
1884年,丹麦医生C.Gram发明 步骤: (1)初染(结晶紫1min) (2)媒染剂(碘液1min) (3)脱色(95%乙醇30S) (4)复染(蕃红1 ~ 2min) 结果: 革兰氏阴性菌:红色 革兰氏阳性菌:紫色
水处理生物学 第2章 原核微生物
具有原始的光能合成体系的原核生物,是一类 以光作为能源、能在厌氧光照或好氧黑暗条件下 利用自然界中的有机物、硫化物、氨等作为供氢 体兼碳源来进行光合作用的微生物。
42
二. 光合细菌的分类
(1)产氧光合细菌(蓝细菌Cyanobacter) (2)不产氧光合细菌(紫色细菌和绿色细菌) 紫色细菌中有: 红螺菌属(Rhodospirillum) 红假单胞菌属(Rhodopseudomonas) 红微菌属(Rhodomicrobium)
43
三. 光合细菌的生物学特性
分布:主要是水生环境中光线能透射到的缺氧区。
形态:球形、椭圆形、半环状、杆状、螺旋状等。
繁殖:主要以二分分裂方式繁殖,少数出芽生殖。
颜色:菌体呈不同颜色。
适宜温度:10~45℃,最适水温为25~28℃。
细胞组成:蛋白质含量干重60%以上;
多种维生素、类胡萝卜素、辅酶Q等生理 活性物质。ຫໍສະໝຸດ 32一. 形态结构
大多由分支发达的菌丝组成,菌丝直径约 1um,丝内无隔膜,多核,单细胞,革兰氏阳性。
孢子丝 气生菌丝上分化形成 孢子的菌丝。
气生菌丝 扩展到空气中。
营养菌丝 伸入培养基内或漫生 在表面。
33
二. 繁殖方式:分生孢子(主要) ; 菌丝断片
生活史: 孢子丝形状
孢子形状:球形、椭圆形、杆状、瓜子状等。
46
( cyanobacteria)
原核细胞, G-,细胞结构与G-菌类似,含光合色素。
第五节 蓝细菌
形态多样:有单细胞的个体或群体、丝状群体。
光合色素:叶绿素、藻胆素、类胡萝卜素; 有气泡,趋光,可漂浮、滑行。 分布极广。 繁殖方式:单细胞类群裂殖,包括二分裂或多分裂。 丝状体类群通过单平面或多平面的裂殖方式加长丝 状体。少数类群以内孢子方式繁殖。 生理特性:光能自养型,可固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但贝日阿托氏菌、透明颤菌、发硫菌的段 殖体及粘细菌例外,它们没有鞭毛,却以一 种“滑动”的方式运动。
一般在描述菌落的特征时往往从以
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①形状:圆形、点状还是不规则形; –②大小; –③颜色; –④菌落表面特征:光滑还是粗糙,干燥还 是湿润等; –⑤菌落的边缘特征:有圆滑,边缘整齐, 呈锯齿状,边缘伸出卷曲呈毛发状,边缘 呈花瓣状等; –⑥纵剖面的特征:平坦、扁平、隆起、凸 起、草帽状、脐状、 乳头状等。
研究芽孢的意义在于:
– 芽孢的有无、形态、大小和着生位臵是细菌分类 和鉴定中的重要指标; – 以是否能消灭芽孢作为衡量各种消毒灭菌手段合 理性的最重要的指标; – 菌种保藏中多用产芽孢细菌的芽孢作为保藏对象, 方便长期保存。
芽孢不易着色,但可用孔雀绿染色。
芽孢着生的位臵依细菌种的不同而不同 能产生芽孢的细菌属不多,最主要是好氧的 芽孢杆菌属(Bacillus)和厌氧的梭状芽孢杆 菌属(Clostridium),其中的所有细菌都是具 有芽孢的革兰氏阳性杆菌。 球菌中只有芽孢八叠球菌属(Sporosarcina) 产芽孢。 弧菌中只有芽孢弧菌属(Sporovibrio)产芽孢。 螺菌中的孢螺菌属(Sporospirillum)也产 芽孢。 芽孢的有无、形态、位臵及大小是细菌分类 鉴定依据之一。
荚膜的化学组成:
– 荚膜的含水率在90%—98%, – 其余为多糖、多肽、蛋白质、脂蛋白等。
如肠膜状明串珠菌的荚膜主要成分为葡 聚糖,炭疽杆菌的荚膜含多肽(单体为 D—谷氨酸),巨大芽孢杆菌的荚膜由蛋 白质与多糖组成。
荚膜的功能:
①荚膜的含水率超过90%,具有保护细菌免受外界 干燥的影响; ②荚膜能保护致病菌免受宿主吞噬细胞的吞噬,增 强其致病力,如具有荚膜的S型肺炎链球菌毒性和 致病力均比失去荚膜的R型菌株强; ③当缺乏营养时,荚膜可被用作碳源和能源,有的 荚膜还可作氮源; ④废水生物处理中的细菌荚膜有生物吸附作用,将 废水中的有机物、无机物及胶体吸附在菌体表面。
④具有指示作用:通过菌胶团的颜色、透明 度、数量、颗粒大小及结构的松紧程度可衡 量好氧活性污泥的性能。例如新生菌胶团颜 色浅、无色透明、结构紧密,则说明菌胶团 生命力旺盛,吸附和氧化能力强,即再生能 力强。老化的菌胶团,颜色深,结构松散, 活性不强,吸附和氧化能力差。 ⑤有很好的沉降性能,使混合液在二沉池中 迅速地完成泥水分离。
能否形成菌胶团是由细菌的遗传特性决定, 同时还受到培养过程中环境条件变化的影响 (如充氧情况、搅拌方式以及水质等 )。
– 一般当细菌处于碳氮比高的营养条件,凝絮体的 结构就较好; – 当污泥处于碳氮比低或高温、营养不足的环境时, 这类菌体外多糖类胶体基质或纤维素类基质都可 作为营养被细菌所利用,从而使污泥解絮 。
(二)细菌的特殊结构
1.芽孢(Spore)
产生:某些细菌在它的生活史中的某个阶段 或某些细菌为抵御外界不良环境时,在其细 胞内形成一个圆形或椭圆形的内生孢子 (endospore)叫芽孢。 芽孢是抗逆性极强的休眠体,一般的芽孢在 普通条件下可存活几年甚至几十年。 在英国,一种环状芽孢杆菌(B. circulans) 的芽孢在植物标本上已保存了200~300年之 久。
鞭毛的化学组成主要为:蛋白质,
– 还含有少量的多糖、脂类和核酸等 。
鞭毛的运动是靠细胞质膜上的ATP酶水解 ATP提供能量。
三、细菌的培养特征
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的培养特征 细菌在半固体培养中的培养特征
细菌在明胶培养基中的培养特征
细菌在液体培养基中的培养特征
细菌群体形态
菌落(colony)
被粘液层包裹的细胞
固氮菌自由生长形成的粘液层
生长在含碳氢化合物的培养基上的菌落
4.菌胶团
定义:狭义的菌胶团是指多数细菌按一 定的排列方式粘集在一起,共同由一个 荚膜包围形成具有一定形状的细菌聚集 体。 在微生物学领域里,习惯将动胶菌属 (zoogloea itzigsohn)形成的细菌团块 称为菌胶团,实际上是一种泛称,它有 两个种:枝状动胶菌(Zoogloea ramigera)和垂(悬)丝状动胶菌 (Zoogloea filiendula)。
杆状细菌鞭毛的着生方式
• 鞭 毛 运 动 A motile E. coli propels itself from place to place by rotating its flagella. To
move forward, the flagella rotate counterclockwise and the organism "swims". But when flagellar rotation abruptly changes to clockwise, the bacterium "tumbles" in place and seems incapable of going anywhere. Then the bacterium begins swimming again in some new, random direction. Swimming is more frequent as the bacterium approaches a chemoattractant (food). Tumbling, hence direction change, is more frequent as the bacterium moves away from the chemoattractant. So it is a complex combination of swimming and tumbling that keeps them in areas of higher food concentrations.
例如:
具有荚膜的肺炎链球菌所形成的荚膜是表面 光滑、湿润、粘稠的,称为光滑型菌落; 不具有荚膜的枯草芽孢杆菌所形成的菌落为 表面干燥、皱褶、平坦的,称为粗糙型菌落。 蕈状芽孢杆菌的细胞是链状的,其菌落表面 粗糙,边缘有毛状凸起并卷曲。 浮游球衣菌在0.1%水解酪素固体培养基上长 成平坦、透明、边缘呈卷曲毛发状的菌落。 贝日阿托氏菌在含醋酸钠、硫化钠及过氧化 氢的培养基上长成平坦、半透明、圆盘或椭 圆状的菌落。
由枝状动胶菌属形成的活性污泥菌胶团
作用
①有很强的生物吸附能力和氧化分解有机物 的能力。一旦菌胶团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和 破坏,则对有机物去除率明显下降,甚至无 去除能力。 ②保护作用,细菌形成菌胶团后可防止被微 型动物所吞噬,并在一定程度上可免受毒物 及机械剪切力的影响; ③为原生动物、微型后生动物提供了附着场 所,同时,菌胶团通过对有机物的吸附和分 解,为原生动物和微型后生动物创造良好的 生存条件:去除毒物、提供食料、升高溶解 氧等。
2.荚膜(Capsule)
荚膜是由一些细菌细胞膜分泌的包封于 细胞壁表面的一种粘性物质 荚膜能相对稳定地附着在细胞壁表面, 使细菌与外界环境有明显的边缘 一般很厚,可达200nm,有的细菌荚膜很 薄,在200nm以下,称微荚膜 (microcapsule)。
荚膜capsule
某些细菌壁外存在 着一层厚度不定的 胶状物质。
鞭毛flegellum
某些细菌长在体表 的长丝状、波曲的附 属物。
鞭毛细丝:鞭毛球蛋白
三条丝状亚基 一条鞭毛 细丝
钩形鞘:蛋白质亚基组
成
基体:套管作用
根据鞭毛的位置和数目,对细菌分类
(1)单端单生鞭毛菌 只在菌体的一端生有一根鞭毛, 如霍乱弧菌、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rescens); (2)单端丛生鞭毛菌 只在菌体的一端生有一束鞭毛, 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 (3)双端单生鞭毛菌 在菌体的两端各生有一根鞭毛, 如鼠咬热螺旋菌(Spirochaeta morsusmuris); (4)双端丛生鞭毛菌 在菌体的两端各生有一束鞭毛, 如红色螺菌(Spirillum rubrum)、产碱杆菌(B. alcaligenes); (5)周生鞭毛菌 在菌体的周身都生有鞭毛,如大肠 杆菌、枯草杆菌。
菌苔(lawn)
大量细胞密集地接种到固 体培养基表面,结果长成的 “菌落”连成一片。
以母细胞为中心的、肉眼 可见的、有一定形态构造的子 细胞群体。
克隆(clone)
如果菌落是由一个单细胞 发展而来的,则它就是一个纯 种细胞群或克隆。
(一)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培养特征
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的培养特征就是菌 落特征。 所谓菌落(colony)是由一个细菌在有 限空间中繁殖起来的肉眼可见的,由无 数细菌组成具有一定形态特征的细菌集 团。 如果各菌落由于生长空间和分离手段等 原因连成一片或呈线,则称为菌苔 (lawn)。
5.衣鞘(Sheath)
水生境中的丝状菌多数有衣鞘,如球衣 菌属、纤发菌属、发硫菌属、亮发菌属、 泉发菌属等丝状体表面的粘液层或荚膜 硬质化,形成一个透明坚韧的空壳,叫 衣鞘。 荚膜、粘液层、衣鞘和菌胶团对染料的 亲和力极低,很难着色,都用衬托(负染 色)法染色。
6.鞭毛(Flagellum)
(2)芽孢的含水率低,约38%~40%, 其中的核心部位的含水率更低,约10 %~25%。 (3)芽孢中的酶具有耐热性。
(4)芽孢中的2,6-吡啶二羧酸 (dipicolinic acid简称DPA)含量高,为 芽孢干重的5%~15%。在芽孢中合成大 量营养细胞和不产芽孢的细菌体内没有 的DPA-Ca,不少学者认为,芽孢形成过 程中,Ca2+与DPA随即螯合使芽孢中的 生物大分子形成一种稳定而强耐热的凝 胶,芽孢表现耐热性,而当芽孢萌发形 成营养细胞时,DPA消失,耐热性也随之 丧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