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教学法的基本环节 [点拨教学法的若干基本问题]

合集下载

点拨教学法,点拨了我的教学——读蔡澄清老师《中学语文点拨教学法》

点拨教学法,点拨了我的教学——读蔡澄清老师《中学语文点拨教学法》

加 以指点和消除的教学思想 、 教学 方法和教学过程 。这种点拨 是教师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 中的心理特点及其活 动规 律 , 适应 培养能力 、 发展 智力 的实际需要 , 针对教材特点和学生 实际 , 因
势利导 , 发思维 , 除疑难 , 给方法 , 展能力。 启 排 教 发 运 用 “ 文教 学点 拨 法 ” 语 ,是 中学 语 文 教学 特 点 的 客 观 要 求 , 一 理 论 , 历 近 三 十 年 的 洗 礼 , 论 是 在理 论 深 入 还 是 在 这 经 无
【 关键词 】 语文 ; ; 点拨 教学
最近 , 再次拜读蔡 澄清先生 的《 中学语文点 拨教 学法》 联 ,
系 自己教学过程中的点点滴滴 , 有感 触。我以为如果能在教 深 学过程 中恰 到好处地 运用点拨教 学法 , 一定会提 高 、 优化教学
的 效果 。
想象 、 挑拨争鸣 、 隅推导十种基本方式 。这十种点拨教学方式 举
通过对蔡澄清先生的《 中学语 文点拨教学法》 的再次学习 ,
我的教学思路豁然开朗。我明 自. 正确的教学方法 , 完善的教学
理论可 以使我在 教学 中起到事 半功倍 的效果 。也会 让学生在 “ 五严’ ’ 新要求下学得更轻松 、 更快乐 1
2 1/ 学生 作文. 3 0 09中 优秀 教学 5
学习兴趣 , 从而促使 他们 主动 、 积极地学 习, 以提高学 习效率 与
增 强 学 习效 果 。
点拨 教学法的适用 范围十分广泛 , 打破 了教师与学生 的 它 界限 . 充分重视 教学活动 中各种 因素的地位和作 用 , 牢牢抓住
矛盾 的主 要方面 ,充分发 挥教师 的主导作用 和学生 的主体作 用。点拨教学法可以从学 习的准 备阶段到基本教 学过程一一点

点拨教学法的若干基本问题

点拨教学法的若干基本问题

点拨教学法的若干基本问题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什么是“点拨”教学法?我认为,所谓点拨,就是教师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知识障碍与心理障碍,用画龙点睛和排除故障的方法,启发学生开动脑筋,自己进行思考与研究,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以达到掌握知识并发展能力的目的。

所谓“点”,就是点要害,抓重点;所谓“拨”,就是拨疑难,排障碍。

这种点拨,是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特点及其活动规律,适应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实际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针对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需要,因势利导,启发思维,排除疑难,教给方法,发展能力。

这是运用启发式引导学生自学的一种方法。

我们知道,启发式是同注入式相对立的。

在教育学上,启发式不只是一种教学方式,更重要的是一条教学原则,是一种教学指导思想。

贯彻启发式的原则,可以运用各种教学方法,点拨法就是其中的一种。

实行启发式的目的,主要在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能力,引导学生动脑、动口、动手,进行创造性的学习,并在学习上掌握学习方法,懂得如何去学习。

运用点拨法,同样是为了做到这一点,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这里所说的“启”与“发”和“举一反三”,实际上就是一种点拨。

叶圣陶同志说:“教师之教,不在于全盘讲授,而在于相机诱导。

”所谓“相机诱导”,也就是适时点拨。

因此,启发式与点拨法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点拨法正是贯彻启发式的一种较好的教学方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更是如此。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究竟如何运用“点拨”教学法呢?这里,结合教改实例谈几点做法。

一是点拨学生的思想,打开他们的思路,激发他们的感情,把他们引入到课文中去,去接受感染,陶冶性情,培养品德,提高认识。

受到课文的思想政治教育;去独立思考,展开分析,进行比较,把握课文的内容、结构、写作和语言的特点,从阅读和写作上接受启发,吸取营养。

我曾组织过一次单元课文教学实验,把三篇思想内容和语言风格各不相同,但都是写人的回忆性记叙散文放到一起教。

提问教学法

提问教学法

提问教学法一、引言提问教学法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其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篇文章将深入探讨提问教学法的各个方面,包括提问的准备、设计、实施、评估、策略、技巧、情境创设以及多元化应用。

二、提问的准备在提问教学法的准备阶段,教师需要明确提问的目的和预期结果,同时根据学生的年龄、背景和兴趣选择适当的问题。

教师还需要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以便提出的问题能够挑战学生,同时又不会过于困难或过于简单。

三、提问的设计提问的设计是提问教学法的核心。

教师需要选择适当的问题类型,如开放性问题、封闭性问题或混合性问题,以适应不同的教学环境和目标。

教师还需要考虑问题的难度和顺序,以确保问题能够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学习。

四、提问的实施在提问的实施阶段,教师需要营造一个积极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提问和回答问题。

教师可以通过小组讨论、课堂演讲和角色扮演等方式引导学生探讨问题,并确保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讨论。

五、提问的评估提问的评估是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和反馈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

教师可以通过评估学生的回答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并据此调整教学策略。

评估还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进步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六、提问的策略提问的策略包括如何选择问题、如何引导学生解决问题以及如何处理学生的回答。

教师需要灵活运用各种策略,以适应不同的教学环境和学生的需求。

七、提问的技巧提问的技巧包括如何提出清晰明了的问题、如何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答案以及如何给予学生有效的反馈。

教师需要掌握这些技巧,以确保提问教学法能够充分发挥作用。

八、提问的情境创设提问的情境创设是指通过模拟真实生活中的情境来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知识。

教师可以通过创设与生活相关的情境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同时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知识。

九、提问的多元化应用提问的多元化应用是指将提问教学法与其他教学方法相结合,以实现更丰富、更全面的教学目标。

教师可以将提问教学法与案例分析、实验探究、项目式学习等方法相结合,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疑难点拨及其应注意的问题(修改稿)

疑难点拨及其应注意的问题(修改稿)

疑难点拨及其应注意的问题疑难点拨是“3-15”高效课堂结构的三大主要环节之一,这一环节的教学是教师基本功和教师主导作用的重要体现。

疑难选择是否正确,点拨是否到位,决定了课堂结构的容量、高度和有效度,是课堂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

对于巩固预习成果,开拓学生思路,提高学生思维高度,具有重要意义。

一、疑难点拨的基本环节疑难点拨包括疑难问题确定、点拨透析、经典例证、规律方法总结、巩固练习等五个基本环节。

这五个环节是一个环环相扣的有机整体,其既可以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操作过程,放在展示环节之后进行,也可以在展示过程的点评中随机进行,甚至延伸到课前课后(课前征求问题和课后作业巩固)。

但无论那一种方式,都要求教师做到疑难问题条理化、问题解决步骤化、点拨练习结合化。

二、疑难点拨的基本要求(一)疑难问题的确定。

正确筛选确定疑难问题,是疑难点拨环节成功的前提。

教师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认真研究课程标准,吃透教材、教参和其他相关的教学资料,特别是与教材配套的教学参考书,它是教材编写者根据国家课程标准对教学环节的基本设计,教参书提出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及其突破方式,是最权威的理解,应作为教师讲授问题的基本依据。

2、认真研究考试大纲和高考等权威考试。

教学参考书上的重难点往往从宏观角度提出的,实际教学过程中需要处理的疑难问题往往是其中的几个关键性的局部问题,体现这些关键点的最好载体是高考、学业水平测试等权威考试题。

高考是国家举行的选拔性考试,是对学生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综合考查,是国家培养目标和学生学习目标的重要体现,考试考查的问题和学生在考试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往往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教师通过研究这些考试,能够发现学生思维上的误区。

3、学生调查。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问题选择虽然是基于对学生的了解,但毕竟是教师作出的,并不能代替学生,真正的疑难必须来自学生自己的选择。

这就需要教师广泛听取学生意见,从学生的需要出发确定问题。

问题教学法步骤

问题教学法步骤

问题教学法步骤
x
一、准备
1.调查问题:在进行问题教学之前,老师应先进行问题的调查,以确定学生的学习内容和活动,以及学生的知识背景与水平。

2.准备材料:老师需要准备相应的材料来展示问题,这些材料可以是教材、图片、动画、计算机或者实物等等。

3.制定工作流程:老师应安排有关活动,制定工作流程,以保证教学的有序进行。

二、教学
1.引入问题:老师通过向学生提出有关问题,诱导学生发现、思考问题,引入相关的话题,以帮助学生深入学习、理解课程内容。

2.激发学生兴趣:老师要让学生了解问题背后的原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引导学生把握学习的重点。

3.分析问题:老师要教会学生怎样从学习的内容中,筛选出相关信息,把握学习的重难点,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习惯。

4.实践操作: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能力,准备一些相关的训练任务,让学生动手实践,熟悉解决问题的方法,熟悉相关的工具和技能。

5.总结问题:老师要让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回顾和总结,把握学习的重点,有助于学生更深入的理解本节课的内容。

三、评价
1.实施评价:老师要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成果进行评价,
以检验学生所获得的学习成果是否达到教学目标。

2.提供反馈:老师要给学生提供反馈,及时发现学生的学习缺陷,给出相应的纠正和建议,帮助学生持续提高学习能力。

点拨教学法的若干基本问题-文档资料

点拨教学法的若干基本问题-文档资料

点拨教学法的若干基本问题什么是“点拨”教学法?我认为,所谓点拨,就是教师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知识障碍与心理障碍,用画龙点睛和排除故障的方法,启发学生开动脑筋,自己进行思考与研究,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以达到掌握知识并发展能力的目的。

所谓“点”,就是点要害,抓重点;所谓“拨”,就是拨疑难,排障碍。

这种点拨,是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特点及其活动规律,适应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实际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针对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需要,因势利导,启发思维,排除疑难,教给方法,发展能力。

这是运用启发式引导学生自学的一种方法。

我们知道,启发式是同注入式相对立的。

在教育学上,启发式不只是一种教学方式,更重要的是一条教学原则,是一种教学指导思想。

贯彻启发式的原则,可以运用各种教学方法,点拨法就是其中的一种。

实行启发式的目的,主要在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能力,引导学生动脑、动口、动手,进行创造性的学习,并在学习上掌握学习方法,懂得如何去学习。

运用点拨法,同样是为了做到这一点,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论语·述而》)这里所说的“启”与“发”和“举一反三”,实际上就是一种点拨。

叶圣陶同志说:“教师之教,不在于全盘讲授,而在于相机诱导。

”所谓“相机诱导”,也就是适时点拨。

因此,启发式与点拨法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点拨法正是贯彻启发式的一种较好的教学方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更是如此。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究竟如何运用“点拨”教学法呢?这里,结合教改实例谈几点做法。

一是点拨学生的思想,打开他们的思路,激发他们的感情,把他们引入到课文中去,去接受感染,陶冶性情,培养品德,提高认识。

受到课文的思想政治教育;去独立思考,展开分析,进行比较,把握课文的内容、结构、写作和语言的特点,从阅读和写作上接受启发,吸取营养。

我曾组织过一次单元课文教学实验,把三篇思想内容和语言风格各不相同,但都是写人的回忆性记叙散文放到一起教。

高效课堂教学方法汇编------问题教学法

高效课堂教学方法汇编------问题教学法

高效课堂教学方法汇编------问题教学法
一、问题教学法的定义
问题教学法就是指在教学中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实际出发,科学地设计问题,巧妙地提出问题,通过师生的互动,启发学生敢于和善于提问,理论联系实际,围绕教材,而又不拘泥于教材,解决学生认识上的错误和模糊观点,然后得出正确结论的教学方法。

二、问题教学法的基本环节
(一)感知教材内容
教会学生看书的方法,要由面到点,再由点到面,明确主次关系。

其次,引导学生处理和把握教材,学会自学。

再次,就是学生完成对教材内容的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并结合自己的已有经验和教材的知识结构主动地进行学习。

(二)鼓励学生提问
提出问题,或者从新的角度去思考老问题,往往导致新的发现和突破。

教学中,为帮助学生有效地增强问题意识,克服思维障碍,可设计一张“学思问”表格。

(三)通过问题授课
1.对于多数学生有兴趣且有现实意义的问题,以全班共同讨论的方式进行;
2.对于部分学生有兴趣且有一定讨论价值的问题,以分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
3.对有一定难度的问题,或是学生的知识结构中所不包含的问题,就需要教师来亲自解答;
4.对于有些学生认识上比较偏激或极端的问题,一般采用个别解答的方式。

(四)深入研究问题。

认真分析学生的问题,有利于我们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思想动态,并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提供丰富而鲜活生动的素材。

问题教学法

问题教学法

问题教学法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教育改革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为了适应社会的形式,在社会上立足,木里图学校这样一所有着辉煌历史和灿烂文化底蕴的学校也不甘落后,推出了一系列改革的措施,主要体现在问题教学法、晚读课和课前四分钟三大模块。

(一)问题教学法一、问题教学法的提出积极而稳妥地实施课程改革不仅仅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同时也是实现人的全面落发展目标的要求,更是学校教育科学发展的要求。

课程改革给学校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改革则进,不改革则退。

洋思中学、杜郎口中学的成功崛起并蓬勃发展的事实充分证明了这个结论。

教育在发展,我们应该怎么办?勇敢改革,大胆创新,走自己的路。

问题教学法就是我们深思熟虑后提出并将实施的课程改革方案。

问题教学法即由问题而引发并围绕问题而展开的师生共同达成教育目标的教学方法。

问题教学法由五个教学环节构成即:1.问题引入。

目的是创设情境,引发兴趣。

2.问题导学。

目的是确立学习目标并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习习惯,形成学习能力。

3.问题探究。

目的是通过对问题成因和解决问题方法的深入探究,进而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应用获取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

4.问题解读。

目的是答疑解惑,实现达成教学目标并形成技能技艺的教学任务,同时也力争更加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问题创新。

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挑战精神、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二、问题教学法理论解读1.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告诉我们:教育必须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服务,教育必须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的理念的精神实质就是以人的发展为本,就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问题教学法追求的最终目标就是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2.学校教育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就必须做到:首先,要确立并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即课堂教学的主人是学生而不是教师,因此,学生自主学习天经地义,教师的教只能服务于学生的学。

其次,教学方法改革的关键是学习方法的改革,核心理念是教法服务学法。

课堂教学点拨的基本方法

课堂教学点拨的基本方法

课堂教学点拨的基本方法在新课程改革进行得如火如荼的今天,无论是刚刚走上教学岗位的新教师,还是有着多年丰富教学经验的老教师,大家都希望自己的课堂能够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让学生们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也都希望自己的课能够受到学生的欢迎,每当下课铃声响起时师生们都有一份欣喜的回味。

那么,作为课堂教学的调控者,教师就必须掌握一些基本的课堂教学点拨的方法并能自如地运用。

下面就为您介绍几种基本的课堂教学点拨的方法,希望能对您的教学有所帮助。

一、语言点拨语言点拨是指在学生的思维或语言产生障碍时,教师采用精练恰当的语言进行点拨,帮助学生突破障碍,使之思维进程加快,语言表达流畅。

其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1.助点。

助点就是辅助性点拨。

当学生的思维活动因智力水平或努力程度不够等原因,在解决难度较大的问题显得力不从心时,就需要教师助一臂之力。

教师可设计几个带有启发性的阶梯问题进行点拨,使学生由表及里地抓住事物本质,解决学习中的疑点、难点,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

2.旁点旁点也称曲点、侧点。

是指教师不直接点明怎样思考,而是间接的、从旁的、暗示的、曲折的进行点拨,或言在此意在彼的启发;或旁敲侧击的暗示;或迂回曲折的诱导;或在问题的峰回路转处巧设标志,使其洞天叠出、曲径通幽;或让学生从旧知孕育出新知的生长点;或让学生在解决问题时找到与之有联系的相似点、相关点,受到启发,展开联想,产生灵感,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

例如讲“血液循环”时,让学生回答“左心房连接的血管是动脉血管还是静脉血管?其中流动的是动脉血,还是静脉血”这一问题,当学生答不上来时,教师可采用从旁点拨的方式进行启发:“和左心房相连的血管的血液流向何处?它的另一端连接的是什么器官?这个器官的作用是什么?”这样学生便会茅塞顿开,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加深了对问题的理解。

3.直点直点是教师在教学中采用直截了当、开门见山、一语道破的的点拨方法。

例如学生有时解答问题,尽管心中清楚,但由于对个别词语的遗忘,或表述水平有限,一时难以找到恰当的词语来表述,导致“水壶装饺子倒不出来”的情景,这时教师可直接给学生提供词语,帮助其越过语言障碍,得到答案。

问题教学法的实施步骤

问题教学法的实施步骤

问题教学法的实施步骤1. 介绍在传统的教育中,教师通常扮演着知识的传授者角色,学生则是被动接受知识。

然而,问题教学法是一种以问题为核心的教学方法,旨在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力。

2. 步骤2.1 确定教学目标在实施问题教学法之前,首先需要明确教学的目标。

教师需要确定学生应该达到的知识和技能,并将其转化为具体的学习目标。

2.2 选择合适的问题选择与学习目标相符的问题是问题教学法的关键。

问题应该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且与他们的实际生活经验相关。

问题可以是开放性的,让学生有多种答案的可能性,也可以是闭合性的,需要学生找到一个确定的答案。

2.3 引入问题引入问题的方式可以多样化,例如通过故事、图片、视频等方式引发学生的思考。

教师可以分享一些相关的背景知识,以帮助学生理解问题的背景和意义。

2.4 学生探索问题教学法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学生需要花时间独立或小组合作来探索问题。

教师可以提供学生所需的资源和指导,以帮助他们获取必要的信息和技能。

2.5 讨论和交流学生在探索问题后,教师可以组织讨论和交流的活动。

学生可以分享他们的思考和观点,与同学进行对话和合作。

教师应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挑战别人的观点,并提供引导性的问题来加深学生的思考。

2.6 知识整理学生在讨论和交流之后,需要将他们的思考整理成为系统的知识结构。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总结出重要的概念、原理或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帮助他们将这些知识与已有的知识进行连接。

2.7 应用和评估学生在掌握了一定的知识之后,需要将其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实际情境或项目,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解决问题的实践中。

同时,教师也应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估和反馈,以促进学生的进一步提高。

3. 优点与挑战3.1 优点•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力•促进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和自主性•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3.2 挑战•教师需要具备较强的问题设计和引导能力•需要充分准备和组织学习资源•学生参与程度可能不均衡,需要教师巧妙激发学生的参与和思考•需要额外的时间和精力来引导和管理学生的学习过程4. 结论问题教学法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方法,适用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常用教学方法大全(精简)

常用教学方法大全(精简)

常用教学方法大全(精简)序言随着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不断深入,不断创新和运用新颖的教学方法,借助具有现代信息化技术支撑的教学手段和别出心裁的教学创意,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积极性和主动性,切实增强和实现课堂教学的最大效果,提高课堂教学与人才培养质量,是当代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发展的总体趋向。

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课堂是重要载体,而课堂教学,方法至关重要,教师同仁们要根据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依据课程内容性质选择教学方法;根据学生实际特点选择教学方法;依据教学环境条件选择教学方法。

当然,教师同仁们也应该认识到教学过程中不会是单一一种方法贯彻始终和一成不变的,还要根据具体教学实际及其发展变化,对所选择的教学方法进行优化组合和综合运用,实现各种方法的有机结合与教学方法运用的多样性、综合性、灵活性,从而达到发挥教学方法组合的整体性功能。

我们精选和汇编这本《高效课堂教学方法汇编》,目的就是为教师同仁们提供“他山之石”的参考,为教师同仁们更好的开展课堂教学提供便利,让教师同仁们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能博采众长,做到“涵容古今中外于心,创生情理智趣于我”,精巧务实驾驭课堂教学,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校招生办学事业科学发展。

同时,也想以此为教师同仁们进一步深入钻研教学方法提供资料上的帮助。

这本《高效课堂教学方法汇编》,集结了当今中等职业教育最常用和最适用的十八种教学方法,包括以下内容:高效课堂教学的基本常识;常用教学方法的定义;常用教学方法基本环节及要求;常用教学方法的案例。

由于时间关系和水平有限,尽管我们作了很大的努力,但难免有错误与漏洞之处,敬请各位教师同仁在使用过程中,提出批评指正意见,以便我们今后修订中改正。

编者按二〇一六年五月目录高效课堂教学基本常识 (1)教学方法汇编 (2)方法一项目教学法 (2)方法二行为导向教学法 (3)方法三案例教学法 (5)方法四任务驱动教学法 (6)方法五合作学习教学法 (8)方法六问题教学法 (9)方法七情境教学法 (10)方法八理实一体化教学法 (11)方法九启发式教学法 (13)方法十讨论式教学法 (14)方法十一头脑风暴法 (14)方法十二张贴板教学法 (15)方法十三目标教学法 (17)方法十四讲授法 (18)方法十五淡话法 (18)方法十六演示法 (19)方法十七发现式教学法 (20)方法十八暗示教学法 (20)一、高效课堂教学的含义高效课堂教学是指班级授课的高效率、高效益、高效果。

问题教学实施的基本步骤

问题教学实施的基本步骤

问题教学实施的基本步骤1. 引言问题教学作为一种以问题为核心的教学方法,已经成为现代教育中普遍应用的一种教学策略。

问题教学的实施需要遵循一定的步骤和方法,本文将介绍问题教学实施的基本步骤。

2. 确定教学目标在开始问题教学之前,首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问题教学的指导方向,也是学生学习的目标和期望结果。

教师应该根据教材要求、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环境,制定出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目标。

•确定教学目标的方法:–分析教材内容和学生学习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环境–参考相关教材和教学案例3. 设计问题情境问题情境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的一个问题背景或场景,通过引入问题情境,可以帮助学生主动产生问题意识并促进学习积极性。

教师可以通过故事、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来设计问题情境。

•设计问题情境的要求:–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切合学生的年龄、兴趣和认知水平4. 提出问题在问题情境的基础上,教师需要提出一个或多个与教学目标相关的问题。

问题应该具有启发性和挑战性,能够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

•提出问题的技巧:–问题要简明扼要,清晰明了–问题要与学生的实际经验和认知水平相适应–问题要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5. 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在学生提出问题之后,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进行问题解决过程。

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多种,如课堂讨论、小组合作学习、实际操作等。

•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要求:–提供相关的学习资源和资料–给予适当的帮助和指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6. 总结和评价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及时总结和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通过总结和评价,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并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总结和评价的方法:–小组或全班分享学习心得和收获–提供具体的建议和反馈–教师自我评价和反思7. 结语问题教学的实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教师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合理设计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并及时总结和评价。

问题教学法的基本环节

问题教学法的基本环节

问题教学法的基本环节问题教学法是一种以问题为核心,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导向的教学方法。

它旨在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创新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

以下是问题教学法的基本环节:一、提出问题在问题教学法的起始阶段,教师需要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问题可以是来自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也可以是学科领域内的经典问题。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引导学生提出问题:1.引导语言:教师可以通过简短的问候或引导语,引导学生进入问题情境。

2.案例: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让学生从中发现问题并进行思考。

3.情境:教师可以创设一些与教学目标相关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发现问题并产生探究的欲望。

二、分析问题在提出问题后,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

这一环节旨在帮助学生了解问题的本质、明确问题的范围和目标,为后续的解决问题提供方向。

分析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1.小组讨论: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在交流中深入分析问题。

2.教师讲解:教师可以针对问题的背景、关键要素和解决方法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清思路。

3.制定计划: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制定解决问题的计划,包括需要收集哪些信息、采用哪些方法等。

三、解决问题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这一环节旨在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找到问题的答案,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解决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1.引导:教师可以给予学生适当的提示和引导,帮助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线索。

2.演示:教师可以为学生演示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帮助他们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3.实验:对于一些需要通过实验解决的问题,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让他们在实践中寻找答案。

四、总结评价在解决问题后,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总结评价。

这一环节旨在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肯定取得的成果,同时指出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向。

总结评价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1.总结教学内容:教师可以总结本堂课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回顾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问题式教学法的运用

问题式教学法的运用

问题式教学法的运用问题式教学法的运用问题教学法就是教材的知识点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在寻求,探索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中,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培养技能,进而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下面是小编收集的问题式教学法的运用,希望大家喜欢。

所谓问题式教学法,就是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线索,并把这一线索始终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即教师首先提出问题,学生带着问题自学教材,理解问题、讨论问题,最后教师根据讨论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讲解,准确地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这种教学法操作简便,适合成教学生的特点,实践效果良好。

第一步:提出问题、以疑导读教师在对教学内容总体认识和把握的基础上,提出课堂所要解决的问题,创设学生想要学习的心理机制,激发学习动机。

教师的创设提问非常关键,一般要体现两个原则:(1)必须从教学大纲出发,围绕教学重点提问,这样问题解决了,教学重点也就掌握了。

(2)创设的问题必须具有现实意义,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制造教学兴奋点。

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唯有新鲜的事才能给人刺激、令人关注和兴奋。

提问有新意、有针对性,可很快使学生处于兴趣盎然、思维活跃的状态中。

第二步,自学思疑、横向议疑这一阶段要求学生采取自学的形式通览教材,理解、讨论老师所提出的问题。

1、学生带着问题自学教材,目标明确,要求具体,效果显著。

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一般学生不能独立的解决学什么和怎么学的问题,如果老师不能有计划地提供学习内容,恰当地引导,就不能形成有效的自学。

问题式教学法创设疑问在先使学生能够在疑问的引导下主动地去探求和思考问题,进一步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自学过程中,教师应要求学生对教材做笔记,用铅笔对重点内容"划杠",对不理解的内容"打问号",教师要巡视课堂,及时解答学生自学过程中遇到的疑点,并引导学生尝试自主解答所设的问题,敞开思路,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探索精神。

2、教师组织讨论,学生横向交流,促进共同提高。

小学数学问题教学法

小学数学问题教学法

小学数学问题教学法小学数学是孩子学习的重要科目之一,而数学问题的教学是数学学习中的关键环节。

如何有效地教授小学数学问题,让学生能够轻松掌握并乐在是每一位数学教师都需要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下面将就小学数学问题教学法进行探讨,希望对广大数学教师和家长有所帮助。

一、培养问题意识小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其数学学习的基础,也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前提。

数学教师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思考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可以运用启发式教学法,提出引人思考的课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也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讨论问题的方式,培养其主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学会主动思考和提问,形成问题解决的习惯。

二、合理设置问题类型在小学数学问题教学中,教师应该理性设置问题类型,使学生能够从浅入深,循序渐进地掌握数学问题的解题方法和技巧。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数学素养,选择适合学生掌握的问题类型,避免题目过于复杂或抽象,造成学生学习困难。

教师还可以通过分类讲解不同类型的问题,帮助学生将问题归类,理解其特点和解题方法,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三、问题解决方法和策略在小学数学问题教学中,教师需要教授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这包括数学问题的基本解题技巧,如找规律、反证法、逆向思维等,也包括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如建立模型、形象化思维等。

教师可以通过案例分析、教学实例等方式,指导学生学习和掌握不同的解题方法和策略,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创设情境教学小学数学问题教学中,情境教学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手段。

教师可以通过生活中的例子和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增加学习的趣味性。

通过游戏、实践操作等方式,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的魅力,增强学习的亲和力。

情境教学也有助于学生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提升解题能力。

五、巩固和拓展小学数学问题教学不仅要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还要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问题法教学法

问题法教学法

问题法教学法————————————————————————————————作者:————————————————————————————————日期:“问题法”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初探李权庄泰光中学张利据研究表明,我国学生的问题意识比较薄弱,具体表现为两类,第一类是不敢或不愿提出问题,第二类是不能或不善于提出问题。

第一类情况的学生虽有一定的问题意识,但没有表现出来,呈潜在的状态。

对教育者来说,是要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而激发的过程就是使潜在的、静态的问题意识转化为显在的动态的问题意识,发挥其作用和价值。

第二类情况是学生因教与学等多种因素,不善思考,思维惰性大。

不能提出问题或是不善于提出问题,问题意识较少或没有。

对教育者来说,是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而培养的过程是使问题意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过程。

“问题教学法”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引导学生积极自主学习的有效途径。

问题教学不是教师的提问加上学生的回答,而是师生双方围绕问题的情境进行多元化、多角度的探索、学习与发现。

它突出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

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要使课程改革取得实效,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对教学的理论和实践进行认真思考和努力探索,力图找到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

“问题解决”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有目的地提出不同类型的问题或任务,引导学生主动发现、积极探索、实践体验、解决问题,以便深层理解并掌握和运用基本知识,实现从能力到人格整体发展,成为有效的问题解决者的一种教学模式。

“问题解决”教学既为学生创造一个发现、探索、创新的环境,又为教师提供一条培养学生能力的有效途径。

“问题教学法”的运用包括几个方面的环节,一是鼓励学生自己独立思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二是老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选择有代表性的问题,形成课堂讨论的问题,布置学生进行课后准备,然后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在课堂上进行讨论,最后老师再加以总结指导,加深学生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因势利导,点拨教学的基本原则

因势利导,点拨教学的基本原则

因势利导,点拨教学的基本原则
因势利导是指根据学生的年龄、认知水平、兴趣爱好等因素来进行教学,以适应学生的需要和特点,使教学过程更加有效。

点拨教学是一种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的方法,通过给学生提供较为精确的指导和帮助,使学生能够自主学习和思考。

因势利导和点拨教学的基本原则包括:
关注学生的需求和特点,为学生提供合适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使用适当的教学工具和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营造浓厚的学习气氛,使学生能够自主学习和思考。

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成绩,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

关注学生的情感和心理变化,尊重学生的个性和感受。

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成功感和满足感。

阿里巴巴保密信息/ ALIBABA CONFIDENTIAL。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问题教学法的基本环节[点拨教学法的若干基本问题]什么是点拨教学法?我认为,所谓点拨,就是教师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知识障碍与心理障碍,用画龙点睛和排除故障的方法,启发学生开动脑筋,自己进行思考与研究,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以达到掌握知识并发展能力的目的。

所谓点,就是点要害,抓重点;所谓拨,就是拨疑难,排障碍。

这种点拨,是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特点及其活动规律,适应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实际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针对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需要,因势利导,启发思维,排除疑难,教给方法,发展能力。

这是运用启发式引导学生自学的一种方法。

我们知道,启发式是同注入式相对立的。

在教育学上,启发式不只是一种教学方式,更重要的是一条教学原则,是一种教学指导思想。

贯彻启发式的原则,可以运用各种教学方法,点拨法就是其中的一种。

实行启发式的目的,主要在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能力,引导学生动脑、动口、动手,进行创造性的学习,并在学习上掌握学习方法,懂得如何去学习。

运用点拨法,同样是为了做到这一点,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论语述而》)这里所说的启与发和举一反三,实际上就是一种点拨。

叶圣陶同志说:教师之教,不在于全盘讲授,而在于相机诱导。

所谓相机诱导,也就是适时点拨。

因此,启发式与点拨法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点拨法正是贯彻启发式的一种较好的教学方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更是如此。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究竟如何运用点拨教学法呢?这里,结合教改实例谈几点做法。

一是点拨学生的思想,打开他们的思路,激发他们的感情,把他们引入到课文中去,去接受感染,陶冶性情,培养品德,提高认识。

受到课文的思想政治教育;去独立思考,展开分析,进行比较,把握课文的内容、结构、写作和语言的特点,从阅读和写作上接受启发,吸取营养。

我曾组织过一次单元课文教学实验,把三篇思想内容和语言风格各不相同,但都是写人的回忆性记叙散文放到一起教。

这三篇文章是《母亲的回忆》、《难忘的一次航行》、《一面》。

前两篇是实验教材,后一篇是统编教材。

我先印发了一张三篇课文的主题、题材、人物及其精神品质、段落提纲,结构特点、表现方法、语言风格等内容比较分析总表,要求学生根据这张总表上列的内容,自已去阅读三篇文章,独立消化课文,填写这张分析总表,以此打开他们的思路,引导他们自学课文。

这是一种点拨。

在学生完成了上述任务后,我在课堂上找了几名学生朗读课文,朗读自己表上填写的内容,而后请同学们评议,发表意见。

遇上学生无法回答或回答不准的地方,我适当加以指点,再请同学们课后修改自己填写的内容。

这又是一种点拨。

最后,我和学生一样,也填写了一张根据自己的理解所作的答案,印发给学生参考,也同时作为教学总结。

这还是在进行点拨。

这个单元三篇课文的教学,总共用了四教时,课后,学生分别作了三个结合课文的小型写作练习。

在引导学生比较作品所写的人物精神品质时,我要求他们比较母亲对朱德、周总理对小扬眉、鲁迅对贫苦工人的态度,从课文中找出那些充分体现感情的语句来分析说明人物的崇高精神境界,激发学生对人物的崇敬的感情,以便受到教育和感染;同时结合朗读,学习作品的语言。

这也是一种点拨。

总之,教师只作少量点拨,不作大量分析,着重启发学生自己去消化课文。

这既节省了课堂教学时间,又保证了学生在文与道两个方面都有所收获。

二是点拨学习疑难,启发学生思考,引导他们主动探索;在探索过程中相机引导,适时指点,帮助学生逾越障碍,从而培养和提高学习兴趣,充分调动自觉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我们知道,兴趣是学习知识,探寻疑难的原动力。

巴甫洛夫高级神经活动学说实验证明:积极的情感是人的一切活动(无论是体力活动还是脑力活动)的强有力的鼓舞者和发动者。

相反,消极的情感则阻碍压抑它的工作。

教育家斯卡特金说:如果我们能够做到百分之百地使孩子们兴致勃勃地学习,那么我们的成绩率就是全优的了。

兴致勃勃的学习,不仅是孩子的幸福,而且也是教师们的幸福。

点拨法就是要激起学生求知欲望与学习兴趣,把他们引入兴致勃勃的学习境界,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学习的过程,又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认识运动过程,它往往要经历一个无疑──生疑──解疑──领会的过程。

传统的教学是教师唱独角戏,将这个过程变为教师嚼烂知识送进学生嘴里的简单的包办代替的形式,导致的结果是学生的思维变得呆板机械。

点拨法教学则着重于点拨学生自己在无疑中生疑、解疑,或者当学生实在生不出疑难时,教师献疑,让学生活跃起来,攻克疑难,逾越障碍。

点拨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积极地思考。

高明的点拨还不能仅仅停留在教师对学生的单向引导上,而且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智力,让他们学会点拨自己。

学生能点拨自己是必不可少的点拨。

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如果把掌握知识的过程比喻为建造一幢大房屋,那么,教师应该提供给学生的只是建筑材料──砖头、灰浆等,把这一切砌垒起来的工作应当由学生去做。

经常看到,正是由于教师不让学生去干这种笨重的建筑工作,才使得学生变得不够机灵,理解力下降的。

只有让学生去实际地干,他才会真正开始掌握知识。

我们曾在班级的语文学习园地里开辟疑难问题征答专栏,发动学生提出学习中发现的疑难问题,大家集思广益,相互作答,并且欢迎一题多解,展开讨论。

这充分调动了他们深入钻研的积极性。

如有一个学生学过《桃花源记》问:‘仿佛若有光’中的‘仿佛’、‘若’都是好像的意思吗?如果是,那是否重复了?课本上没有注释,教师也忽略而过。

一个学生借助老版《辞海》解决了这个疑难问题:仿佛,视不是也。

《字林》:仿佛,见不审也。

有个学生补充说:见不审,就是看不清楚的意思,这一句可译为:看不清楚,隐隐约约,好像有光亮。

还有《一月的哀思》中,作者怎么用了那么多的破折号?《故乡》中,又为什么用了那么多省略号?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不一而足。

在教师点拨下,学生查检资料,基本上都能解决问题。

至于课堂教学中,教师相机提出疑难,或引发学生生疑,然后发动大家答疑使学生处于昂扬奋进的学习情绪中,这则是我们常用的一种点拨法,就不必赘述了。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对差学生点拨疑难,激发兴趣,尤其重要。

比如写议论文,差生没有不皱眉头的。

经过两三年的辗转反复,他们还是不能写出一篇像样的文章,原因当然很多,但关键的一点是教师忽视了过渡期,使学生情绪处于被动的抑制状态。

我们运用点拨法,让差生走上议论文写作的第一台阶,首先强调第一步:先放后收,打破框框,消除顾虑,让学生进行漫步式的练笔,所谓漫步式的练笔。

就是放开胆量,漫无边际地写,让他们自选题材,自立文意,放手练习一事一议,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激发那些视写作为畏途的差生的写作兴趣,让他们充满信心地迈开第二步。

写作内容如:有的同学上课穿拖鞋,排队买饭拥挤争吵,还有课本人物,一字一词等,总之是山川、草木、花鸟、虫鱼、人事等,无所不包。

这样不加限制地引导,能使差生无拘无束,为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造成良好的心理环境。

久而久之,就逾越了障碍,感到:写作,原来如此。

当然,放过之后,便是循序渐进,由易入难,开始做收的训练。

这显然也是一种点拨。

三是点拨知识重点与难点,启发学生比较分析,举一反三。

点拨法最忌面面俱到的教学,眉毛胡子一把抓。

点拨,特别重视对学习内容的轻与重、主与次的分辨,只有抓住牛鼻子,点拨才能获取最高的效益。

点拨学习重点,导入攻关要塞,按叶圣陶先生的意思就是要处理好纲领与纤屑的关系。

在学习课文时,就表现在选定突破点上面。

所谓突破点,一是指教材中的点,一是指教法上的点。

前者指的是课文内容的重点、关键点,后者指的是教学过程中的引爆点、窥豹点、释疑点和传技点。

教师要善于点拨学生把这两方面的点有机地结合起来,引导他们抓什么,如何抓,从而达到掌握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

在引导学生学习各种不同类型的课文时,教师也要善于抓住文章中的某些重点进行点拨,帮助学生领会课文内容,学习写作技巧,掌握分析、评价、鉴赏作品的方法,提高读写能力。

例如学习长文《制台见洋人》,教师点拨学生从字词句这一点上来突破:①他接过手折,顺手往桌上一撂②他索性把手折往地上一摔。

③巡捕报告有客来拜,因制台正准备吃饭,于是只见拍的一声响,那巡捕脸上,早被大帅打了一个耳刮子。

当制台知道是洋人来见时,又打了巡捕一个耳刮子,并且还踢了两脚。

全文至此写了三件事。

这里的一撂、一摔、两掌、两脚充分表现了制台其人骄横恣戾、欺压下属的横()像。

又例:①制台见领事气愤愤地质问自己。

当下想了一想,说道:贵领事可是来问我兄弟杀的那个亲兵?于是讨好一番。

可领事再次逼问何必要一定杀在我的公馆旁边呢?制台想了一想道:有个缘故于是加倍地讨好卖乘。

②领事走了,制台说:我可被他骇得我一身大汗了!作者复用想了一想生动传神地表现了制台想蒙混过关,竭尽讨好献媚之能事的惧怕心理,画出了一副骇像。

再例:①洋人回国,制台说很好!他这一去,至少一年半载。

我们现在事情,过一天是一天。

②当淮安府告诉制台地方上的百姓动了公愤时,制台说:糟了!一定是把外国人打死了!中国人死了一百个也不要紧!③当淮安府说洋人在中国人面前彻底服软了,制台说咦!这也奇了,我只知晓中国人出钱给外国人,是出惯了的,哪里见过外国人出钱给中国人?以上写制台与淮安府的对话,突出一个昏字,活画出制台没有骨气,崇洋媚外的昏像。

学生在教师的点拨下,抓住横、骇、昏这三字的含义,对文章艺术特色及制台形象就能一清二楚。

再如一年级我教《汉语知识》,讲到句子成分分析与词性变化的关系时,学生对动词与宾语和介词与介词结构在句中的变化搞不清楚。

这是一个难点。

当时,我没有进行大量的语法理论讲述,只是利用学生已经学过的关于词类和句子成分的知识,引导他们做了分析对比下面几个句子的练习:1.我[在]看书。

(在,用在动词之前,表示正在,是副词,作动词看的状语。

)2.我在教室里。

(在用在名词之前,表示存在,是动词,带宾词,做谓做。

)3.我[在教室里]看书。

(句中有主要动词看做谓语,在变成了介词,在教室里是介词结构,在动词前作状语。

)4.我坐[在教室里]。

(句中有主要动词坐做谓语,在变成了介词,在教室里是介词结构,在动词后作补语。

)5.我坐[在教室里]看书。

(句中有坐和看两个动词作谓语,是连谓式,在教室里也是介词结构,在动词坐后作补语。

)在完成上述练习的基础上,我提问学生:①在有哪几种词性?在什么情况下是动词?在什么情况下是介词?在什么情况下是副词?②在组成介词结构,在动词前是什么成分?在动词后是什么成分?③在在什么情况下可以做句子的主要成分?在什么情况下只能做句子的连带成分?当句子成分起了变化时,在的词性就会起怎样的变化?当学生把这些问题回答清楚了,他们要学的语法知识也就掌握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