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普陀区高三语文一模试卷及答案

合集下载

2016年上海市普陀区高考语文一模试卷(含详解与写作范文)

2016年上海市普陀区高考语文一模试卷(含详解与写作范文)

2016年上海市普陀区高考语文一模试卷一、文言文(39分)1.(5分)默写(1)枯藤老树昏鸦,。

(《天净沙•秋思》)(2),匹马戍梁州。

(《诉衷情》)(3)月上柳梢头,。

(《生查子•元夕》)(4)政通人和,。

(《岳阳楼记》)(5),在乎山水之间也。

(《醉翁亭记》)2.(4分)阅读下面的小令,完成下列各题。

四块玉•别情【元】关汉卿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阑袖拂杨花雪。

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1)“绝”在文中的意思是。

(2)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自送别,心难舍”体现送别时心中难舍。

B、“一点相思”特别强调相思之情并不多。

C、“杨花雪”语出苏轼《少年游》,暗含离别之味。

D、这首小令似游子口吻描写离别相思之情。

3.(8分)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余幼好书,家贫难致。

有张氏藏书甚富。

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

其切如是。

故有所览辄省记。

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蟫灰丝时蒙卷轴。

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今黄生贫类予,其借书亦类予;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

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

(1)《黄生借书说》的作者是朝的(人名)。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

(3)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选文表述了“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

”的观点。

B、作者感叹“可惜”是因为在那段少时岁月,借书读反而促使自己认真读书。

C、“若不相类”体现了“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的确是不一样的。

D、“固”解释为“本来”,表明“幸”与“不幸”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

4.(12分)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不见长安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

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①消息,潸然流涕。

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渡意②告之。

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

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

”元帝异之。

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便重问之。

2016年普陀高三一模(合卷)(官方扫描版)

2016年普陀高三一模(合卷)(官方扫描版)

( A) 若 a b 0 ,则
1 1 . a b
( B) 若
(C ) 若 a b 0 ,则 a 4 b 4 .
16. 若集合 A = x | y
1 1 ,则 0 a 1 . a 1 ( D) 若 a 1 ,则 1. a


x , x R , B x | lg 2 x 3 0, x R ,则“ x A ”是“ x B ”成立 3 x
(结果用最简分数表示).
13. 若 F 是抛物线 y 2 4x 的焦点,点 P i ( i 1,2,3,,100 ) 在抛物线上,且 P 1F P 2F P 100F 0 ,则 P 1F P 2F P 100F 14. 若函数 f ( x) sin x .
2 t ( x 、t R )的最大值记为 g (t ) ,则函数 g (t ) 的最小值为 3 sin x

二、选择题(本大题 20 分)本大题共有 4 小题,每小题有且只有一个结论是正确的,必须把正确结论的代 号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空格中, 每题选对得 5 分, 不选、 选错或选出的代号超过一个 (不论是否都写在空格内) , 或者没有填写在题号对应的空格内,一律得零分。 15.下列命题中的假命题 是………………………………………………………………………………( ... )

的…………………………………………………………………………………………………………(
( A) 充分非必要条件 (C ) 充要条件
( B ) 必要非充分条件 ( D) 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17.【理科】如图,在四面体 ABCD 中, AB BD , CD DB ,
若 AB 与 CD 所成的角的大小为 60 ,则二面角 C BD A 的

2016年普通髙等学校招生考试上海语文(含答案)

2016年普通髙等学校招生考试上海语文(含答案)

2016年普通髙等学校招生全国统—考试上海语文试卷(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6题。

(17分)考据、批评与欣赏朱光潜①把快感、联想当作美感,是一般人的误解。

有一种误解是学者们所特有的,就是把考据和批评当作欣赏。

②拿我在国外大学读的莎士比亚这门功课来说。

英国的教授整年地讲“版本的批评”;莎士比亚的某部剧本在哪一年印第一次“四折本”,哪一年印第一次“对折本”,各有几次翻印,某一个字在第一次“四折本”怎样写,后来在“对折本”里又改成什么样,……自然他们不仅讲这一样,对来源和作者生平也很重视:莎士比亚大概读过些什么书?《哈姆雷特》是根据哪些书写的?他和戏院和同行的关系如何?《哈姆雷特》是不是作者现身说法?……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学者们个个埋头于灰封虫咬的故纸堆中,寻到片纸只字就以为至宝。

③这些功夫都属于中国人说的“考据学”。

这门课的教授只做这种功夫,对我们也只讲他研究的那一套。

至于学生能否欣赏剧本本身,他并不过问。

从美学观点来说,我们该如何看待这种考据工作呢?④考据所得的是历史的知识,可以帮助欣赏,却不是欣赏本身。

欣赏之前要有了解。

只就欣赏说,版本、来源以及作者生平都是题外事,因为美感经验全在欣赏形象本身。

但就了解说,这些历史的知识却非常重要。

要了解《洛神赋》,就不能不知道曹植和甄后的关系;要了解《饮酒》诗,就不能不先考定原本中到底是“悠然望南山”还是“悠然见南山”。

⑤但若只了解而不能欣赏,则没有走进文艺的领域。

通常富于考据病的学者难免犯两种错误。

第一种错误是穿凿附会。

他们以为作者字字有来历,便拉史实来附会它。

他们不知道艺术是创造的,虽然可以受史实的影哈,却不必完全受其支配。

第二种错误是因考据而忘欣赏。

他们好比食品化学专家,把一席菜的来源、成分以及烹调方法研究得有条有理之后,便袖手旁观,不肯染指。

而我是饕餮汉,对于考据家的苦心孤诣虽十二分的敬佩、感激,但我以为,最要紧的事还是伸箸把菜取到口里来咀嚼,领略领略它的滋味。

2016年上海市普陀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附答案)

2016年上海市普陀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附答案)

2016年普陀区高三年级第二次质量调研(语文试卷)(二模)2016.4考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阅读部分80分,写作部分7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学生答题全部做在答题纸上。

3.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阅读(8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题(18分)①研究中国建筑可以说是逆时代的工作。

近年来中国生活在剧烈的变化中趋向西化,社会对于中国固有的建筑及其附艺多加以普遍的摧残。

虽然对于新输入之西方工艺的鉴别还没有标准,对于本国的旧工艺,已怀鄙弃厌恶心理。

自“西式楼房”盛行于通商大埠以来,豪富商贾及中产之家无不深爱新异,以中国原有建筑为陈腐。

他们虽不是蓄意将中国建筑完全毁灭,而在事实上,国内原有很精美的建筑物多被拙劣幼稚的——所谓西式楼房或门面——取而代之。

主要城市今日已拆改逾半,芜杂可哂,充满非艺术之建筑。

纯中国式之秀美或壮伟的旧市容,或破坏无遗,或仅余大略,市民毫不觉可惜。

雄峙已数百年的古建筑,充沛艺术特殊趣味的街市,为一民族文化之显著表现者,亦常在“改善”的旗帜之下完全牺牲。

这与在战争炮火下被毁者同样令人伤心,国人多熟视无睹。

盖这种破坏,三十余年来已成为习惯也。

②中国建筑既是延续了两千余年的一种工程技术,本身已造成一个艺术系统,许多建筑物便是我们文化的表现,艺术的大宗遗产。

除非我们不知尊重这古国灿烂文化,如果有复兴国家民族的决心,对我国历代文物,加以认真整理及保护时,我们便不能忽略中国建筑的研究。

以客观的学术调查与研究唤醒社会,助长保存趋势,即使破坏不能完全制止,亦可逐渐减少。

这工作即使为逆时代的力量,它却与在大火之中抢救宝器名画同样有急不容缓的性质。

这是珍护我国可贵文物的一种神圣义务。

③如果世界上艺术精华,没有客观价值标准来保护,恐怕十之八九均会被后人在权势易主之时,或趣味改向之时,毁损无余。

在欧美,十九世纪以前,古代艺术的破坏,也是常事。

【推荐下载】最新上海普陀区高考语文一模试题(附答案)

【推荐下载】最新上海普陀区高考语文一模试题(附答案)

[键入文字]
最新上海普陀区高考语文一模试题(附答案)
高中是人生中的关键阶段,大家一定要好好把握高中,编辑老师为大家整理了高考语文一模试题,希望大家喜欢。

 语文试卷
 考生注意:
 1.本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阅读部分80分,写作部分7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学生答题全部做在答题纸上。

 3.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阅读(8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6题(18分)
 兑现主义仍将继续?
 ①10月5日,比利时藏家尤伦斯藏品、曾梵志《最后的晚餐》创1.8亿港元拍卖天价,冲破大家期待已久的那口气,宣告中国当代艺术开启亿元时代。

这样的价格也许
1。

2016届高三年级第一次综合诊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题卡

2016届高三年级第一次综合诊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题卡

2016届高三年级第一次综合诊断考试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第Ⅰ卷阅读题(70分)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西学东渐”一词最初见于容闳1915年出版的英文传记中译本《西学东渐记》,后被用来泛指晚清以来现代西方文化思想在中国传播盛行的历史过程。

其外在形态就是大量的西方文化思想著作被翻译介绍到中国,其内在标志就是西方的政治文化思想开始成为影响中国社会的一种重要的思想来源。

目睹洋务运动的逐渐破灭,严复、马建忠等有识之士已经深刻地意识到,为求富强,抵御外辱,单有洋务是不够的,必须以开放的心态,抛弃狭隘的民族主义立场,放弃“西学源出中国”,“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等固有思想,认真学习导致西方各国富强兴盛的政治经济科学文化思想,改变当时中国民力已弱、民智已卑、民德已薄的客观现实;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把中国导向富强。

为此,马建忠在1894年发表了著名的《拟设翻译书院议》,以其多年出使法国、英国的经历告诉国人:自明朝海禁开放以来,来华的外国传教士早已将中国的经传典籍等译为拉丁、法、英等文字。

还在康熙年间,法国巴黎就开设了汉文馆,专门从事各种汉语著作的翻译。

进而认为,近代中国之所以屡屡受欺于人,就在于闭关锁国,不通外文,对国外情况一无所知,处处受制于人。

力主效仿西欧各国,设立专门的翻译书院,培养专门的翻译人才,广泛翻译西方各国政治经济与文化科学著作,以便知己知彼,学习西方各国之长,补己之短。

可以说,自李鸿章、张之洞等朝廷重臣主政洋务以来,虽然大兴洋务,效仿西方各国兴办船政、矿务、电邮、铁路、海军、学堂、译署等,但因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其洋务运动始终重在对西方各国具体军事工业技术的学习,而非孕育现代西方社会工业文明的科学与民主宪政思想,以致洋务运动始终在西方各国后面亦步亦趋。

2016年普陀区高三一模卷阐发

2016年普陀区高三一模卷阐发

答案:25. from 26. They 27.who 28. cleaner 29. that/which 30. had removed 31. Seeing 32. to clean分析:25. 本题考查的搭配问题remove.... from …, 做对本题的关键是要了解这个词语的搭配问题。

26. 本题考的是代词,要注意前后的语境及指代。

27. 本题考查的是非限制性定语从句的关系代词问题,比较容易。

28. 本题是属于给出限定词的题目,要看到前面的a lot, 这样就很容易填出clean的比较级。

29. 本题考查的是定语从句,也需要填关系代词,指代前面的先行词garbage, 用that和which都可以。

30.本题考查的时态问题,通过前面的by the end of…可知本题应填过去完成时,本题较容易。

31. enough 后往往要接to do 形式,所以本题答案为to clean ,难度不算太大。

答案:33. driving 34. an 35. when 36. were touched 37. what 38. Because of/ Owing to/ Dueto 39.checking 40. Could分析:33. 本题考查的是非谓语作定语,job跟drive是主动关系,所以填driving,本题很多学生会填to drive ,我们可以认为to do这种形式往往表示动作尚未发生,而这里表示的是从事的工作丢掉了,这不可能未发生,故填to drive是不合适的。

34. 本题填的是an, 要提醒学生看到单数可数名词时要考虑填冠词。

35. 本题考查的是状语从句的用法,根据句意可以看出应该是表示时间的,所以填when合适。

36. 本题填的是谓语动词,主语后面要填谓语,根据分析,本空要填被动语态。

37.38. 结合本句的句意,表达的应该是原因,又因为后面加的是名词,所以填以上几个表示原因的词组都可以。

上海模考题真题-普陀区高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测试题

上海模考题真题-普陀区高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测试题

精锐教育学科教师辅导讲义讲义编号:学员编号:年级:高三课时数:3学员姓名:辅导科目:语文学科教师:学科组长签名及日期教务长签名及日期课题普陀区高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测试题授课时间:年月日备课时间:年月日教学目标重点、难点考点及考试要求教学内容一、阅读部分(8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5题。

(15分)①研究的过程就是□□□□和□□□□的过程,事情就是这么简单。

提问题的能力实际上是从很小的事情上慢慢培养出来的,孩子从小就在生活中学习如何提出问题和思考问题,进而寻找答案和做出判断。

在一个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当他们常常面对父母向他们提出来的种种问题的时候,他们也往往会向大人提出许许多多的问题,而喜欢提问题的孩子往往是喜欢动脑子、喜欢学习的孩子。

如果没有人为和环境的压制,这种提问题的本领,应当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得到不断地发展和深化,并随着知识和阅历的增加,逐渐变成一种思考和研究问题的能力。

②然而,孩子这种提问题的能力和本领,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逐步弱化和消失了。

我们的许多父母大人,并不喜欢孩子老爱提问题,特别是提出那些挑战父母权威的问题。

最好是大人说什么,孩子就乖乖地照办。

乖孩子几乎就是听话孩子的同义词,而听话的孩子当然是那些不提出疑问的孩子。

我们的许多老师,也不喜欢那些爱提问题的学生,特别是提出那些老师也回答不了的问题,让老师下不了台、挂不住脸面。

我们的应试教育根本就是与提问题对着干。

教育的核心任务就是教会学生掌握和记住一套标准答案,在考试中再将标准答案原封不动地还给老师。

我们的许多领导,更是对那些喜欢提问题的下属不“感冒”。

许多领导喜欢的是成绩汇报,提问题往往成为对领导的不尊敬、不服从,甚至是犯上作乱。

下级最好也是将一套事先准备好的“标准答案”按原包装还给上级。

我们的社会也不太鼓励人们质疑。

在这样的氛围和环境下,我们提问题的能力和本领慢慢地被压抑住,并逐渐消失了。

③研究和创新的关键环节在于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2016年普陀高三一模语文试题(附答案)

2016年普陀高三一模语文试题(附答案)

2016年普陀区高三语文一模试题一、阅读(8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题(17分)①随着追求GDP的发展模式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政府近来反复强调转换经济增长方式,强调经济和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明确把“好”的标准提到首位,而不再简单地重复“发展是硬道理”。

这是一个信号:中国的经济增长方式和社会发展模式将发生重大转变。

面对这一历史性的转变,思想文化界必须回答的问题是:这种转变需要什么样的文化支持?没有相应的文化转型,经济和社会发展模式的转变能够独立完成吗?②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们对于“好”的理解主要集中在环保、低耗、节能等方面,是环境、能源等物质方面的指标。

节能、低碳、绿色、宜居等等已经被确立为社会发展的重要考核指标。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建设宜居城市等,也成为政治家和知识分子的口头禅。

③这些当然都是必要的,但是还不够。

因为这些指标基本上还是着眼于经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核心概念依然是“经济”:如果高能耗、高污染的增长方式继续下去,中国的经济就无法持续增长。

但是经济的持续增长是“好”的全部含义么?换言之,如果高能耗、高污染的发展能够持续下去,它就应该坚持吗?我以为不是。

在经济增长“好”的背后还有一个更加根本性的标准,这就是“好生活”。

“好生活”的“好”是一个综合的评价指标,它当然应该包括好的经济增长方式,但是又不仅仅是好的经济增长方式,它还包括:好(合理)的政治体制,好(优良)的道德环境,好(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好(和谐)的人际关系,好(愉悦)的心情等。

也就是说,好的经济增长方式之所以好,是因为它和社会生活其他方面协调一致,相互支持的。

④因此,这个问题不是单纯的经济问题,也不是光靠经济学就能够解决的问题。

“好生活”的问题是一个文化问题。

好生活的问题是一个社会及政治、经济、道德、哲学等诸多层面的问题,能够概括这些层面的问题,能够概括这些层面的最合适的术语,我以为是文化。

上海各区高三语文一模题型比较与分析

上海各区高三语文一模题型比较与分析

上海各区高三语文一模题型比较与分析Modified by JACK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26, 20202016上海各区高三语文一模题型比较与分析【2016学年普陀区一模】积累运用(10分)1、按题目要求填空。

(5分)(1)蟹六跪而二螯,,用心躁也。

(《·劝学》)(2分)(2)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

(《八声甘州》)(1分)(3)《山坡羊·潼关怀古》中感慨秦汉历史变迁的两句是“,”。

(2分)2、按题目要求选择。

(5分)(1)朋友将留学远行,依依不舍,此时最适合赠别朋友的是下列诗句中的()。

(2分)A.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B.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C.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D.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2)划线处最适合填入的选项是()。

(3分)在几代考古工作者50多年的不懈努力下,二里头遗址的全貌愈发清晰:这里发现了最早的城市干道网络,发现了最早的宫城,发现了最早的中轴线布局的宫殿建筑群……作为中国最早的王朝都城,二里头遗址开城市布局和规划的先河,。

A.被中国城市建设史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B.被中国城市建设史留下淋漓尽致的一笔C.在中国城市建设史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D.在中国城市建设史留下淋漓尽致的一笔【2016学年徐汇区一模】积累应用(10分)1、填空题。

(5分)(1)宋词有借助意象写秋的,如柳永《雨霖铃》首句“”,李清照《声声慢》下阙首句“”;有直接写秋的,如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开篇句“”。

(3分)(2)不少成语出自经典作品,如“豁然开朗”出自《》,“”源自《秋水》中河伯自省被有学问的人耻笑。

(2分)2、选择题。

(5分)(1)你乘游轮“夜游浦江”时想用诗句描述所见美景分享到微信“朋友圈”,下列最贴切的一项是()。

(1分)A.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B.旌旗环水次,舟楫泛中流。

C.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2016年上海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2016年上海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2016年上海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几度播洒汗水,即将迎来收获;几度辛勤耕耘,即将结出硕果;几度怀揣梦想,即将放飞希望;成功已在招手,只等最后拼搏。

高考加油,期待奏响凯歌!高考网为大家提供2016年上海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更多高考语文试卷及高考语文答案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2016年上海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一、名句名篇默写(6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芳与泽其杂糅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屈原《离骚》)(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列坐其次。

(王羲之《兰亭集序》)(3)舞幽壑之潜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赤壁赋》)(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风烟望五津。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范仲淹《岳阳楼记》)(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飞鸟相与还。

(陶渊明《饮酒》)答案(1)唯昭质其犹未亏(2)引以为流觞曲水(3)泣孤舟之嫠妇(4)城阙辅三秦(5)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6)山气日夕佳二、语言文字运用(15分)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4分)①世界文学________(cuǐ càn)的星空中又一颗巨星陨落了!②马尔克斯的去世引发了互联网世界几乎是排山倒海般的缅怀。

③但这似乎与逝者没有多大关系,因为真正能打开《百年孤独》沉下心读完全书的人恐怕只是凤毛鳞角。

④而纪念一个作家最好的方式莫过于亲近他的作品,从这个意义上说,通过马尔克斯离世这件事,让人们更加意识到自己的感情已变得多么空洞苍白。

(1)根据括号内的拼音填写正确的汉字。

(1分)(2)文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指出并加以修改。

(1分)答:(3)材料中有一处语病,请写出序号并加以改正。

普陀区高三语文一模试卷

普陀区高三语文一模试卷

普陀区高三语文一模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 (共4题;共35分)1. (6分) (2017高二下·江苏月考)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小题。

做人和做事周国平①做人最重要的是诚实地面对自己,在自己良心的法庭上公正地审视自己,既不护己之短,也不疑己之长,从而对自己有一个清楚的认识。

这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足以使他哪怕在全世界面前坦然承认自己的错误,也淡然面对哪怕来自全世界的误解和不实的责骂。

②做事即做人。

人生在世,无论做什么事,都注重做事的精神意义,通过做事来提升自己的精神世界,始终走在自己的精神旅程上,只要这样,无论做什么事都是有意义的,而所做之事的成败则变得不很重要了。

③做事有两种境界。

一是功利的境界,事情及相关的利益是唯一的目的,于是做事时必定会充满焦虑和算计。

二是道德的境界,无论做什么事,都把精神上的收获看得更重要,做事只是灵魂修炼和完善的手段,真正的目的是做人。

因此,做事时反而有了一种从容的心态和博大的气象。

④人生在世,既能站得正,又能跳得出,这是一种很高的境界。

跳得出是站得正的前提,唯有看轻沉浮荣枯,才能不计利害得失,堂堂正正做人。

如果说站得正是做人的道德,那么,跳得出就是人生的智慧。

人为什么会堕落?往往是因为陷在尘世一个狭窄的角落里,心不明,眼不亮,不能抵挡眼前的诱惑。

佛教说“无明”是罪恶的根源,基督教说堕落的人生活在黑暗中,说的都是这个道理。

相反,一个人倘若经常跳出来看一看人生的全景,就不太会被那些渺小的事物和次要的价值绊倒了。

⑤权力是人品的试金石。

恶人几乎本能地运用权力折磨和伤害弱者。

比如一个办事员,手里有了一点小小的权力,即使办一个正常的手续,他也会百般刁难,以显示他的重要。

而善人几乎本能地运用权力造福和帮助弱者。

他们都从中获得了快乐,但这不同的快乐,体现了多么不同的人品啊。

一切世俗的价值,包括权力、财富、名声等,都具有这样的效应,能彰显其拥有者的善和恶。

浙江省普陀区高三上学期语文开学考试试卷

浙江省普陀区高三上学期语文开学考试试卷

浙江省普陀区高三上学期语文开学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1. (6分) (2016高三上·德州月考) 用下面的短语组成两副有关杜甫和白居易的对联。

要求:上下联各为12字,语意连贯,符合人物和对联的特点,不得重复使用短语,只填序号。

①诗史数千言②浔阳千尺水③春水群鸥野老心④怅触天涯迁谪恨⑤草堂三五里⑥枫叶四弦秋⑦秋天一鹄先生骨⑧勾留江上别离情(1)杜甫上联________ 下联________(2)白居易:上联________ 下联________二、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15分)2. (6分) (2019高一下·大庆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提出的“差序格局”,被认为是中国社会学的一个基本理论概念,它有多个思想或学术来源。

“差序格局”受到多种西方学术思想的影响,其中受美国社会人类学家雷德菲尔德和人类学奠基人摩尔根的学说影响最为显著。

费氏在1948年9月1日写给雷氏的信中曾表示:“我读了你的《乡土社会》一文,而且实际上,在我的中文新书《乡土中国》中采用并发挥了你的思想。

”费氏与雷氏都认为乡土社会基本上由亲属关系构成,亲属关系可向外扩展至所有的社会关系。

但费氏的“差序格局”与雷氏的“向外扩展”又有所分别,雷氏论及的是“个人处于多重家族关系聚结中的某一特定位置”,而费氏认为亲属关系“像个蜘蛛的网,有一个中心,就是自己”。

实际上,费氏提到的以自己为中心的亲属记认体系,同摩尔根的亲属制度研究有关。

在摩尔根看来,每个人即自我,以自我为中心点,周围形成一个亲属圈亦即亲属群体。

摩尔根的亲属制度理论用于人类学实地调查,其基本途径是亲属称谓体系研究。

费氏受过人类学训练,在“江村”调查中,运用这种研究法绘制了当地的亲属称谓体系图表。

该图表所呈现出的“蜘蛛的网”,就是“差序格局”的形象化体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普陀区高三语文一模试题一、阅读(8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题(17分)①随着追求GDP的发展模式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政府近来反复强调转换经济增长方式,强调经济和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明确把“好”的标准提到首位,而不再简单地重复“发展是硬道理”。

这是一个信号:中国的经济增长方式和社会发展模式将发生重大转变。

面对这一历史性的转变,思想文化届必须回答的问题是:这种转变需要什么样的文化支持?没有相应的文化转型,经济和社会发展模式的转变能够独立完成吗?②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们对于“好”的理解主要集中在环保、低耗、节能等方面,是环境、能源等物质方面的指标。

节能、低碳、绿色、宜居等等已经被确立为社会发展的重要考核指标。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建设宜居城市等,也成为政治家和知识分子的口头禅。

③这些当然都是必要的,但是还不够。

因为这些指标基本上还是着眼于经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核心概念依然是“经济”:如果高能耗、高污染的增长方式继续下去,中国的经济就无法持续增长。

但是经济的持续增长是“好”的全部含义么?换言之,如果高能耗、高污染的发展能够持续下去,它就应该坚持吗?我以为不是。

在经济增长“好”的背后还有一个更加根本性的标准,这就是“好生活”。

“好生活”的“好”是一个综合的评价指标,它当然应该包括好的经济增长方式,但是又不仅仅是好的经济增长方式,它还包括:好(合理)的政治体制,好(优良)的道德环境,好(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好(和谐)的人际关系,好(愉悦)的心情等。

也就是说,好的经济增长方式之所以好,是因为它和社会生活其他方面协调一致,相互支持的。

④因此,这个问题不是单纯的经济问题,也不是光靠经济学就能够解决的问题。

“好生活”的问题是一个文化问题。

好生活的问题是一个社会及政治、经济、道德、哲学等诸多层面的问题,能够概括这些层面的问题,能够概括这些层面的最合适的术语,我以为是文化。

因此,好生活的问题从根本上讲是一个文化问题。

⑤由于经济理性属于工具理性,他关心的核心问题是效益问题,因此它无法从根本上回答何谓好生活的话题。

或者说,它对好生活的理解只是停留在物质计量、工具理性、绩效考核的层次,无法进入实质理性、价值理性的层次。

从经济理性层次理解和判断一个社会的发展模式或国民的生活质量,很难对其好坏作出实质性的价值判断。

比如,一种以牺牲环境、浪费资源、践踏人权、漠视正义、忽略心灵感受为代价的发展模式是好的还是坏的?如果说它是不好的,可它的效率不是很高吗?它的速度不是很快么?再比如,为什么保护环境、资源、人权、正义乃至好心情那么重要呢?经济学回答不了这个问题。

这是一个文化的问题。

享乐主义者就可能认为,以牺牲环境和资源为代价的竭泽而渔的发展模式是好的,因为它能够迅速致富,在很短的时间内尽情地消费、挥霍、享乐,至于子孙后代则不在考虑之列。

比如中国古代的享乐主义者杨朱就认为:我此时此刻的身体的瞬间快乐才是最重要的,生命的质量表现为肉体感官刺激的强度,因此,此时此刻能够最大程度地满足我的贪欲的发展模式和生活方式就是好的。

只有当你对这个世界的持久存在(阿伦特说的“尘世永恒”)和后代的福祉抱有深切的关怀,当你觉得在身体享乐之上还有更高的好生活的标准,你才会警惕和批判竭泽而渔式的发展模式。

⑥至于正义、人权等和发展的关系,则是一个政治哲学的问题,但从根本上说也是文化的问题,我们说以牺牲人权和正义为代价的发展模式是不好的,是因为我们认为人不是动物,不能把金银珠宝装饰的笼子当作自由的天空,把奢侈的物质享受当作幸福的全部,人要活得像一个人,要有人的尊严,单是奢侈品无法给你这样的尊严。

这就要有合理的政治制度,要有民主和法治,要能够保障公民的人权。

之所以说这是一个文化问题,是因为并不是所有的文化都认为人权、正义和尊严是好生活的基本条件。

享乐主义者和发展至上主义者可能嘲笑说“什么叫活得像一个人?难道不就是住豪宅、开好车、戴名表、抱美女么?人权、尊严、正义算什么呢?”大街上的很多广告不就在宣扬这样的价值观么?广告所塑造的所谓“成功人士”不就是这种类型的人么?⑦可见,发展模式之争的实质是文化之争,价值观念之争,不同的好生活理念之争。

现在我们讲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讲“又好又快发展”,这表明我们认识到了“发展就是一切”、GDP挂帅的发展模式是有问题的。

什么地方有问题?我认为是这种发展模式背后的好生活理念有问题。

因此,应当深入探讨何为好生活,只有解决了这个问题,才能进而解决我们应该选择何种发展模式的问题。

1、第①段画线句的表达不够严谨,可以修改为。

(2分)2、作者认为对“好”的理解“主要集中在环保、低耗、节能等方面”的局限是。

(2分)3、对文章第②段“口头禅”这个词语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A.政治家和知识分子对经济增长方式和社会发展模式的转变产生了深刻认识。

B.政治家和知识分子对经济增长方式和社会发展模式的转变停留在口号阶段。

C.政治家和知识分子对经济增长方式和社会发展模式的转变怀有消极的心态。

D.政治家和知识分子对经济增长方式和社会发展模式的转变并没有真正理解。

4、从全文看,思想文化界在中国经济社会“历史性转变”中担负的职责是什么?(3分5、对这篇文章的思想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3分)A.转换经济增长方式必须要彻底放弃高能耗、高污染的增长方式。

B.健康的经济增长方式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是相互支持协调的。

C.经济理性很难对一个国家国民的生活质量做出科学的价值判断。

D.追求个体瞬间快乐的享乐主义导致了今天竭泽而渔的发展模式。

6、本文运用大量的问句,简要分析它们在文中的作用。

(5分)(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7—12题(20分)耳朵碰来的密祉伍佰下①从来不擅长写游记。

说实在的,每到有风景的一地,就像被蒙着花手绢随意牵走的牛一样,别人拿出来的风景,只能依稀看见花手绢上那几片图案,盲目地走,看的基本上是一个概念。

低头吃草,难得嚼出点草药香,已是自得其乐了。

②可是从大理回来,有一阵子感觉异样。

都市里的天,怎么蓝也透着一股灰。

在酒吧里劲爆的电声点燃着啤酒的香味,怎么就有那么一股子心事重重、风尘浓浓的燥戾。

有那么几天,但凡一个人上完洗手间,关水龙头照镜的那一分钟里,嘴边滑出的总是一排简单到极致的乐音。

后来,翻到手机相册,我明白了,我是在心里纠缠上了一个地方。

③嘴边溜出的是《小河淌水》。

心里念念的是一个叫密祉的地方。

④其实,就去了一下午,晒了一身臭汗,听了一肚子歌,傍晚太阳还旺着的时候,坐小板凳露天吃了几碗豆腐。

在云之南。

⑤密祉在弥渡,弥渡是大理州下一个县。

密祉这个地方,似乎没什么了不起的风景。

山远着,不高;亚溪河淌着,不宽;田矮矮矬矬,躬身打理作物的大嫂半天也不给外来人一个眼色。

它怡然自得着,简素平常。

可从进入古镇的那一刻起,我不得不为它竖起耳朵。

⑥密祉的特别之处,在于响动。

这些响动,与音乐有关。

⑦一下大巴,几百人正耍花灯,老老小小,龙到狮子,蚌壳精到俏艄公,背着西洋娃娃的婆娘到吹着旱烟的阿公,穿梭轮转,全在民歌的节奏里。

花灯之乡的欢舞人群手法老到,很快就把我绕进去了。

⑧在背娃大婶的队伍里,圈子中央是一对中年叔婶,手上拿着盆钵和棒槌,唱、舞、打击中,还要眉来眼去地表现出双人造型。

这造型是扭、跨、拗、弯,表演得实在是土。

可是,我发现这一对老演员,对眼对得出火花。

背娃婆姨们边配合着,边用欣羡甚至是崇拜的眼光看着这对主角。

“他们年轻轻的已经在一起唱歌跳舞,”有个婆姨看我入迷,漏了一句。

音乐已歇,他俩一时收不住,还在扭和唱,打击出的“嘭嘭”声,激得我心脏扑扑地跳。

我听说这里的不少镇民是舞花灯的职业艺人,靠着表演吃一辈子饭。

可这一对敲打舞动得忘我,始信密祉人职业了一辈子,还是会往心里折腾花灯。

那是把自己身体弄热,精神气弄热,实实在在享受快乐的生命典仪。

我的视线一度错乱,眼前身形臃肿的女主角,胡子拉碴的男主角,跳着跳着,双双变成了婀娜与俊朗,仿若他们的几十年前。

“跳死灯场不算死,不会玩灯枉一生”。

烈日微风,乐舞不休,我痴痴而得意地穿越着,看破了一对男女,从青春走到中老年的秘密。

⑨随大部队过掉那一片片金黄植物覆盖的田野,就是八百米文盛古街。

午后静静。

一条宽街,好多明清院落,竟是真正老建筑的底子,凭风吹雨打,原样上没做什么装饰,散散淡淡地,在这密祉的乡间活着。

推开任何一扇吱呀叫着的门,我看到升着炊烟的人家,开着电视的住家,奶奶膝上坐着孙儿,哼着小调在乘凉,看到外客没有提防,咧嘴笑,眼神纯澈大方。

我的脚步轻轻,有时稍微跨进一下民宅的门,就提醒着自己加快退出,别打扰了这恬静一片,还有那催眠的歌谣。

⑩就在这古街的一条横巷子里,有一个院落不能不去。

还没到门口,就飘过来《小河淌水》。

嗓音土而亮,尤其高音处,有种奋不顾身的感觉,像一位密祉姑娘在大江边对着月亮放肆地唱,唱得电视上任何版本都没得比。

⑾我是到了《小河淌水》整理创作者尹宜公的家里。

⑿老人7年前已不在,院落随便进,两个天井,挂满了玉米和辣椒,各处房间被拾掇成了史料展厅,木梯嘎吱嘎吱,午后斜阳从木窗懒洋洋地射进照片上,照片泛了黄,照片上当年的高大后生尹宜公更显俊俏。

⒀这一曲《小河淌水》也怪,并不是诞生在密祉这片远离尘嚣之地,而是降生在云南大学围墙后门的一个小土楼里正负责地下党宣传歌唱活动的年轻后生尹宜公的身上。

1947年那个春夜,他被南风合唱团一位同事一曲无字的“啊—”给镇住了。

不知道那个曲调在尹宜公身上发生了怎样的化学反应。

反正,他走神了。

他的神思回到了密祉,这一座“不弹弦子不上路,不唱山歌不出门”的故乡。

我相信他感性的回忆—那一晚,那似曾相识的曲调,勾出了他的乡愁。

乡愁是什么?是在这个充满了歌乐和对歌的村子里,村头那汩汩清流被一弯春月淡定地照见,是整宿整宿对歌到唱破嗓子的那一层酣畅,也是心中秘而不宣的恋人那一双明媚的眸子……反正尹宜公是听见了,也看见了,于是,他在日后捕捉到了这小溪一样奔、羊肠道一样绕的旋律。

⒁我还没有从沉迷中走出,已被拉到了老街的南头。

那就该是尹宜公魂牵梦绕的“小河淌水”源头。

夕阳照着一弯浅浅流经的溪水,碎银般亮得睁不开眼睛,溪水旁的多处树荫里,溪水上的凤凰桥头,白族衣襟的女子随意开口清唱。

从《放羊调》到《月亮出来亮汪汪》,当然有最令人柔肠百结的《小河淌水》。

忽然听到一个高逸的男声响起,我有点恍惚,似乎她们的身边,还有一个唱着歌的青年在游走,他高大俊逸,他头顶上的那片月光朦胧婉转……错乱中醒悟,其实是身边四川日报的前辈扯起的男高音,接住了《小河淌水》的下半段。

我满脸羞愧。

我扯不上那么高的声音,背不熟其实十分喜欢的歌词。

那个时候,我明白了尹宜公为什么在云大一曲成名的不是斗志昂扬的歌—他的耳朵不会撒谎,云大跟密祉相去好远,越是斗志激扬中的沉静刹那,也许,越是离这一刻恬静悠闲着的密祉更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