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章草的书写特点和构形特点
章草的笔法与用笔特点
章草的笔法与用笔特点
以下是 6 条关于“章草的笔法与用笔特点”的内容:
1. 章草的笔法那可真是独特啊!比如说它的转折,哎呀呀,就像开车时的急转弯,猛地一下就拐过去了。
你看那“之”字的写法,多么干脆利落,毫不拖泥带水,跟楷书的慢悠悠可不一样!是不是很有意思?
2. 章草的用笔特点之一就是简洁明快呀!这就好比说话直来直去,不绕弯子。
像有些笔画,一笔下去就搞定了,绝不啰嗦。
就像“天”字那一横,有力又直接,多带劲!你难道不想试试这样爽利的写法?
3. 章草的笔画有时候很夸张呢,简直像个调皮的孩子!比如说那长长的撇捺,像在跳舞似的。
就像“人”字的撇捺,伸展得老长老长,多有个性啊,让人一下子就记住了。
这样的特点是不是让你瞪大了眼睛?
4. 章草的用笔还有个厉害的地方,就是它的节奏感!就好像音乐的节拍,时快时慢,时轻时重。
比如写一个“云”字,那笔画的轻重变化,就跟鼓点一样,能让你的心也跟着跳动起来呢,你能感受到那种韵律吗?
5. 章草的笔法特别注重呼应呢,就如同好朋友之间的默契。
像左右结构的字,两边的部分相互关照,你看“林”字,左右两边多和谐啊。
这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做到的,得用心去体会才行呢。
你不会不想了解这种神奇的呼应吧?
6. 章草的用笔特点总结起来就是韵味十足啊!像一杯陈酿的美酒,越品越有味道。
从那一笔一划中,能感受到历史的沉淀。
“古”字就是典型的例子,简单却蕴含着无尽的魅力。
难道你不想深入探究一下这魅力背后的秘密?
我的观点结论就是:章草的笔法与用笔特点丰富多样、极具个性和魅力,非常值得我们好好去学习和品味!。
秦汉魏晋时期“章草”和“今草”辨析
秦汉魏晋时期“章草”和“今草”辨析
秦汉魏晋时期的书法,主要分为“章草”和“今草”两种风格,本文将对这两种风格
进行辨析。
章草是指秦汉时期的一种书法风格,流传至魏晋时期。
它以秦始皇修建长城、统一文
字为标志,对汉字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章草字形简单、结构稳定、笔画规整,横平竖直,遵循着一定的规律性。
章草书法力求准确、整齐,具有规范性和规则性,笔画之间相互独立,整体效果平衡而稳定。
章草书法的代表人物有张猛、段成式、王羲之等。
今草是指魏晋时期后期至南北朝时期的一种书法风格。
它相对于章草而言,字形更加
随意、自由,对字的结构和比例不再严格追求,笔画之间互相融合,呈现出一种自由流畅
的书写风格。
今草不拘泥于规范,注重笔墨的变化和表现力,追求书写的自由灵动与独特
风格。
今草书法的代表人物有王羲之、王猛、王翰等。
从字形结构上讲,章草注重字形的准确、整齐和稳定,而今草则更加注重字形的自由、灵动和变化。
章草追求规范性和规则性,而今草则追求个性化和表现力。
章草更加稳重、
规矩,注重笔画的平衡和规整;今草则更富有变化,注重笔墨的丰富性和表现力。
无论是章草还是今草,都是中国书法独特的艺术风格,各具特色,各有所长。
章草在
书写规范性、准确性方面具有优势;今草在书写个性化、灵活性方面具有优势。
它们在不
同时期和不同艺术境遇中的出现,反映了当时社会、文化和审美的变化。
章草和今草的辨
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国古代书法的发展历程,体验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和艺
术价值。
秦汉魏晋时期“章草”和“今草”辨析
秦汉魏晋时期“章草”和“今草”辨析秦汉魏晋时期,“章草”和“今草”是两种不同的书法风格,代表了当时书法发展的不同方向。
本文将通过辨析“章草”和“今草”的特点、演变和影响,来探讨这两种书体的区别和联系。
章草和今草的特点我们来看一下章草和今草各自的特点。
章草是一种工整、稳重的隶书风格,起源于战国时期的楚国。
章草的特点是笔画遒劲有力,线条流畅,结体舒展,字形端庄稳重,整体呈现出一种厚重的氛围。
今草则是一种隶书的变体,其特点是书写极为敷衍,笔触随意,结体散漫,线条轻柔不规整。
今草在书写时追求一种意境美和奔放之趣,更注重笔墨的灵动和情感的流露。
章草和今草在书写风格上有很大的差异,前者追求工整、稳重,后者追求随意、敷衍。
演变和影响章草和今草在书法发展史上有着各自的影响和地位。
章草作为古老书体的代表,一直以来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今草则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对于书法的认知和审美标准。
今草的兴起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当时社会风气的变化,伴随着魏晋时期社会的多元化和开放程度的提高,人们对书法审美的追求也变得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
章草和今草在书法发展史上各自具有其独特的演变和影响,对于后世的书法发展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我们需要对章草和今草进行综合的辨析。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章草和今草虽然在书法风格上有着明显的区别,但它们都是隶书的一种变体,有着共同的书法基础。
在一定程度上,章草和今草都保留了隶书的特点,比如笔画的力度和结体的基本结构。
值得注意的是,章草和今草在书写时所追求的东西是不同的。
章草追求的是工整稳重,注重笔墨的积淀和结体的完美,追求一种严谨庄重的意境。
而今草则放弃了这种严谨和庄重,追求一种随意散漫和情感的流露。
章草和今草在书法风格、演变和影响上都有着明显的差异,但它们共同代表了中国书法发展史上的两种不同风貌,都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和价值。
在今后的书法学习和研究中,我们应当认真对待这两种书体,加深对它们的理解和把握,以便更好地弘扬和传承中国的书法艺术。
章草草法特征及笔画解析
章草草法特征及笔画解析
(一)互不相连,字距均匀
章草通篇,字与字之间几乎是独立的,并不相连。
笔画之间也很少有牵丝映带,这种相对只要经营好单个字并把每个字的字形写好的布局章法模式,对于初学者而言会容易许多。
事实上,章草的通篇气息必须是圆融的、浑然的、协调的。
(二)字型扁方,减笔连画
章草的形体是从隶书的横扁势态发展为竖长方形或圆形或方形,相比原先的结构类型丰富了很多。
这是由于“草写”本身而带来的一种活泼性的改变。
在字形的处理上,还是较多地保留了隶书中宫开阔的意态。
(三)顺势入笔,发挥磔笔
章草用笔大多是直接顺势而入,长横笔画还是显示出隶书的意味,收笔还明显地保留了隶书的磔法,尤其在捺画收笔处,更是尽可能地发挥了磔的写法,重顿后顺势右上平出,显得十分古朴。
章草书法教学
章草书法教学
章草书法教学主要关注章草的书写特点和技巧。
以下是关于章草书法教学的一些关键要点:
1. 笔画与笔势:章草的笔画要求具有弹性,每一笔都要见笔毫的弹性,不可拖沓。
笔势要连贯,尤其是在多横相叠时,应用牵丝进行连接书写,同时要注意各横之间的长短、轻重、俯仰等变化。
2. 结构与布局:在章草中,字的结构和布局很重要。
字与字之间要有节奏连续,形成整体感。
此外,字距与行距的关系也需要关注,以营造出整体的和谐与美感。
3. 章法:章法是书法形式的最后集合,它包括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的布局和节奏。
在章草中,上下两字或更多的字可以通过某些方式相连接,形成独特的章法特点。
在教授章草书法时,可以从基本的笔画开始,逐步引导学生掌握章草的书写特点和技巧。
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欣赏一些优秀的章草作品,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灵感。
总之,章草书法教学需要注重笔画、结构、布局和章法等方面的训练,同时还需要引导学生欣赏和理解章草的艺术魅力。
秦汉魏晋时期“章草”和“今草”辨析
秦汉魏晋时期“章草”和“今草”辨析秦汉魏晋时期是中国书法发展的重要时期,其中的“章草”和“今草”是两种具有特色的书法形式。
它们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地域出现,并在后世书法发展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对秦汉魏晋时期的“章草”和“今草”进行辨析,探讨它们的特点、影响以及与现代书法的联系。
首先我们来看“章草”。
章草,是在秦汉时期形成的一种书法字体,它的特点是工整利落、端庄稳重。
其书写规范严谨,笔画精细,整体给人以稳重而庄重的感觉。
章草在书写上考究笔画的起笔、落笔、收笔和抬笔,要求端正秀丽,线条流畅,书写的速度缓慢,作品充满了严谨和力度,代表了当时社会的严谨和谨慎的特性。
在历史上,“章草”一直被用于重要文书的书写,具有非常高的正式性和权威性。
而“今草”,则是在魏晋时期形成的一种书法字体,其特点是随意潇洒、流畅自然。
今草书法充分表现了笔墨纸砚的意境,以意写形,以形传神,追求情感的表达和笔墨的流畅。
今草不拘一格,随心所欲,有一种舒展的飘逸,给人以活泼轻快的感觉,更多的是追求自由、随性和意境的抒发。
今草书法不再将笔画规范的太过严谨,开始注重意境和情感的抒发。
今草书法的出现,标志着书法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从技法和表现手法上来看,“章草”和“今草”确实有很大的差异。
章草注重笔画的精细和规范,书写端正工整,体现了严谨、庄重的特性;今草则更注重情感和意境的表达,追求流畅自然、随心所欲的书写风格。
在艺术表现上,“章草”和“今草”也各有千秋。
章草书法的端庄莊严,形式严谨规整,给人以肃穆之感,较适合于书写重要文书、题字篆刻等用途;而今草书法则更适合于书写诗文、书信或者临摹山水画等,更能充分体现书法作品的意境和情感。
两者在书写的场合和作品的表现上都各有所长。
距今两千年前的书法风格,实际已早已形成了有别于甲骨文与金文的风貌。
书法风格的演变历时漫长,除了由于时代的变迁、文字长青演变外,书法艺术家们的创新也是非常重要的原因。
每位书法家都在积极探索书法的艺术韵味、风格和内涵,他们在传承传统的基础上积极求新、大胆变革,从而使书法艺术得以不断发展,并且影响至今。
章草的特点有什么书法艺术特征
章草的特点有什么书法艺术特征章草的特点有什么书法艺术特征章草,是书法的传统书体之一,是早期的草书,始于秦汉年间,由草写的隶书演变而成的标准草书。
章草是“今草”的前身,今草产生于东汉末,是从章草变化来的。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章草的特点简介,希望能帮到大家!章草的特点章草的书体特点是字字独立,不似今草字字纽结纠缠。
它的笔画特点圆转如篆,点捺如隶。
一字之内笔画间有牵丝萦带、缠绵连接,笔画的粗细轻重变化较大,有些横画往往与成隶书捺脚状向右上方重笔挑出,纯似隶书收笔。
章草书法特点:章草省掉隶书的蚕头却保留了雁尾,这雁尾的重笔挑出,对快速写下字是不方便的,因此章草的地位被今草所取代。
但在今草中,体现了对章草的继承关系也多而明显。
书家王世镗曾说:《初学宜章,既成宜今。
》又说:《习今而不知章,是无规矩而求方圆,未见其可也。
》《书学概论》也说:《倘徒以今草是尚而昧于章草,等于学帖而无碑,其卑俗浮滑自不待言。
》由此可见学今草必先学章草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章草的艺术特点汉代及魏晋六朝的章草属于原生章草,是最为规范的章草。
此后的章草,尤其是宋明之后的章草,只是尚态书法的一种姿态而已。
章草是由篆隶因革损益而来,而其后的楷草行书又从章草发育而生。
章草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从而一身兼有其它五种书体的历史要素。
章草在艺术方面具有规范性、综合性和创新性。
首先是规范性。
规范性是针对之前时代篆隶及其书写的随意性而言。
章草之前的简帛书最明显的特点,就是书体的混杂,草不草,篆不篆,隶不隶,真不真。
还有笔法的混杂。
比如一个垂悬或撇捺,可以无度或无固定方向地伸展。
早期书法的这种混杂状况,既不利于实用,也不利于审美。
章草的出现肩负了书法规范性的历史使命。
第一次出现了一种具有严格规范,又书写简便,还又美观的新书体。
其综合性,主要在笔法和书体方面。
章草具有独特的笔法特点,笔法继承了篆隶与简帛书,成为集古典笔法之大成,也成为后来的今草与楷行书体笔法的源头。
章草书法练习
章草书法练习章草书法是中国传统艺术中的一种特殊形式,它的发展历史悠久,技艺精湛。
章草书法是指以章法为基础,运用草书的字体书写方式,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在中国书法中,章草书法常常被用于训诂注释、颂扬诗文、增添文化内涵等方面。
本文将探讨章草书法的起源、特点以及练习方法。
第一部分:章草书法的起源与特点章草书法起源于中国北方,可以追溯到汉代。
在古代,章草书法主要用于印章制作,因此得名。
章草书法与其他书法形式有所不同,它更加简洁、生动,注重笔画的连贯与变化。
在章草书法中,每个字的字形被极大地简化,以求文字的形式凝练,具有浓郁的艺术特色。
章草书法的特点之一是快速,通过快速的速度书写,使字形变得流畅且简练。
其次,章草书法的笔画是连续的,每一笔都和第一笔相连,以达到整体的和谐感。
此外,章草书法注重变化,通过变幅、变粗细、变曲直等方式,赋予作品更丰富的表现力和韵律感。
第二部分:章草书法的练习方法要想练好章草书法,首先需要熟悉基本的草书笔画和字形。
草书的字形一般没有规定的规范,因此需要根据自己的创造力来发挥。
然后,可以参考一些优秀的章草书法作品,理解其特点和风格,为自己的练习提供借鉴。
练习章草书法最重要的是要掌握正确的用笔姿势和笔法。
握笔时应该保持轻松而自然的状态,用手指和手腕控制笔画的灵活性。
在书写过程中,应注重笔画的连贯性和变幅,通过不同的变化来赋予字体更多的表现力。
同时,需要注重节奏感和速度的把握,通过迅速书写来增加章草书法的神秘感和艺术美感。
练习章草书法还需要不断的坚持和反复练习。
只有不断地练字,才能提升自己的书法水平。
可以选择一些经典的章草书法作品进行反复模仿,同时注重自己的创造性,逐渐形成独特的风格。
第三部分:章草书法的艺术魅力章草书法作为一种独特的书法形式,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首先,章草书法注重速度和连续性,通过快速书写和连笔的方式,展现出一种狂放不羁的艺术性。
其次,章草书法字体简化、笔画变化多样,给人以一种朦胧、神秘的感觉,增加了作品的艺术性和感染力。
秦汉魏晋时期“章草”和“今草”辨析
秦汉魏晋时期“章草”和“今草”辨析秦汉魏晋时期,中国书法艺术迎来了一次较为重要的发展时期,章草和今草分别代表了两种主要的书法风格。
本文将对章草和今草进行辨析,探索它们的特点与演变。
章草,又称颜体,是指秦朝时颜真卿所创造的一种书法体系。
章草书法以立轴、大字加占据空间,遒劲有力、雄健刚劲为主要特点。
章草的字体较为粗犷,遵循着“八大法”的规范,即“结实、厚重、丰满、正直、有力、连绵、深淡、虚实”。
章草字行中的笔画变化丰富,整体笔画上下相连的笔画有较多的头尾相连的部分。
章草在整体布局和字形造型上注重对称和层次感,力求达到气势磅礴、宏大壮丽的效果。
而今草,又称行草或白描,是指魏晋时期蔡羽所创造的一种书法风格。
今草书法以用笔轻巧、点节相连为主要特点。
今草的字形稍显潦草,但也因此更具有灵动之美。
今草在笔画布局上较为简洁,通常以点画、省略和变通等手法运用,使字体更加自由、流畅。
今草强调笔迹的奔放和变化,具有兴味盎然、富有生气的特点。
章草和今草虽然属于同一时期的书法体系,但它们在字形和布局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章草注重用笔的骨力,追求气韵磅礴的效果;而今草则更注重笔势的变化和灵动之美。
相比之下,章草更加稳重、雄奇,表现出一种威严壮丽的气势;而今草则更加活泼、流畅,给人以轻盈灵动之感。
在演变方面,章草和今草的关系也有一定的联系。
章草书法的发展,使得书法的字形变得更加稳重、雄健,而在魏晋时期的今草书法中,字形的变化和笔势的奔放则更为明显。
今草书法在一定程度上是在章草的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创新。
章草和今草代表了秦汉魏晋时期两种不同的书法风格。
章草追求气势磅礴、刚健有力的效果,注重用笔的骨力;而今草则更加注重笔势的变化和灵动之美,给人以轻盈流畅之感。
虽然章草和今草有一定的差异,但它们的关系也有联系,在章草的基础上,今草书法进行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创新。
这两种书法风格都对后世的书法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中国书法发展史上重要的里程碑。
秦汉魏晋时期“章草”和“今草”辨析
秦汉魏晋时期“章草”和“今草”辨析
秦汉魏晋时期是我国书法发展的重要时期,而在这个时期,章草和今草成为了两种重要的书法体裁。
章草和今草在形式、特点、应用等方面都有着不同的特点,下面我将就这两种书法进行辨析。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章草,章草是秦汉魏晋时期最主要的书法体裁之一,起源于秦汉,盛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
章草的特点是结构严谨、线条稳健、书法规整,字形端庄挺拔,力度沉稳有力。
章草的笔画多以直勾横折为主,笔力雄健,形成了独特的章法神韵。
章草在当时被广泛应用于书信、碑文、刻石等领域,成为了当时的主流书法体裁之一。
而今草则是在章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书法体裁,今草兴盛于魏晋南北朝时期,至唐代达到极盛。
今草的特点是字迹奔放自然、线条舒展流畅、笔法圆融秀美。
今草注重书写时的意境和笔墨的韵律,侧重于意境的表达和诗情画意的艺术表现。
今草在唐代更是达到了一个高峰,成为了当时的主流书法体裁之一。
从形式和特点上来看,章草更多体现了当时社会政治文化的稳重严谨,而今草则更多展现了当时社会文化艺术的开放包容。
在应用方面,章草更多用于书信、刻石碑文等正式场合,而今草更多用于诗文、书法作品等艺术创作。
章草和今草在形式、特点和应用方面都有着不同的表现和特点。
在书法发展史上,章草和今草都是具有重要地位的书法体裁,它们各自代表了不同时期的书法风格和审美趋向,都对后世的书法有着深远的影响。
虽然章草和今草在形式、特点、应用等方面有所不同,但它们都体现了中国传统书法的优美和丰富内涵,都值得我们去深入研究和欣赏。
章草创作技法、草书用笔、结构要领
[转载]章草创作技法、草书用笔、结构要领章草创作技法一、章草之草法章草的草法,即一些约定俗成的草写法则和规律,它是草字准确易识而又结字美观的依据。
章草草法严谨,极有法度。
章草结字,笔画已极省变、精练,一点一画都是有根据、有来源的。
如果在书写时不合草法,随意连笔草写,就容易似是而非、妨碍认读,也不容易美观。
章草的草法,不外乎简、省、变、连等法则,下面略举一二。
1.简、省、变、连A.简:即把原来较复杂的部分简化为简单的笔画或者符号。
如“器”字,章草作四个“口”字简化成了四点。
如“君”字,下面的口字简化为一捺点。
如“皆”字,下面的“日”字,简化作一回钩。
“简”(不等同于“减”),往往发生在偏旁部首。
如“证”、“诗”字章草“言”字旁都简化成了符号。
关于偏旁部首简化与假借法则,详见下面“草法辨异”小节中“偏旁部首假借”。
“简”亦有度,不能因简而误读。
在实用当中,笔画的“简”常至“无可再简”的地步。
B.省:即省略掉其中的某些笔画或者结构。
“省”,有“减”之意,省了笔画,也就是减了笔画。
如“密”字,省去了上面的宝盖。
如“帘”字,省了左边的一“厂”。
如“当”字,省了中间的“口”字。
笔画之所以能“省”,往往是因为有“借”,通过“借”笔,来模仿(仿佛)原字的结构和笔画关系。
C.变:即把原来的笔画形式(位置和相互关系),改变笔顺,成为另一种表达形式。
“变”,常发生在竖笔上。
如“常”字,原来收笔的悬针竖,在中间部分简省的支持下,萎缩成了一点。
有时,原来的收笔悬针竖,变为上钩连写。
这样变化掉竖笔,是为了有利于章草横势的发挥,而且,也使结字容易处理、变得美观。
变化笔画的位置关系,即便于连笔草写,也为了结字美观。
如“野”字,把左面的笔画“离间”后,结构变得更为绵密与美观。
D.连:即把某些本不相连的笔车或者部件,连在一起书写,以求便利。
除了上述“简”、“省”与“变”,笔画的“连”写,减少了起笔与收笔的次数,书写速度自然得以加快,可见,“连”法也是书写便捷的主要手段。
秦汉魏晋时期“章草”和“今草”辨析
秦汉魏晋时期“章草”和“今草”辨析秦汉魏晋时期是中国书法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章草和今草两种书体逐渐形成和发展的时期。
章草和今草两种书体在书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它们各自有着独特的特点,辨析两者对于了解中国书法发展历史和了解不同时期的书法特点非常重要。
我们来看看章草和今草两种书体的基本特点。
章草书是秦汉时期的一种书体,它源自与古印章文字,采用了古篆的基本形态,断续回环,端庄凝重,章草书的笔画简洁,结构严谨,具有硬朗劲健的风格,章草书在艺术风格上更显古拙古朴,其书法用笔较为清泄华速,书写起来格外的疾速毛胜,笔致極為遒劲。
今草书是魏晋时期的一种书体,它逐渐形成于楷书的基础上,今草书的笔画多变,结构松散,用笔变化多端,有时浑厚,有时憨拙,有时细腻,有时奔放。
今草书在艺术风格上更显简朴潇洒,其书法用笔不拘泥于法度、顿挫不已,尤其以行草为益明显,书写起来泼辣豪放,行笔极为奔放。
两种书体在艺术风格上各有特点,篆书起初是印章文字,后来演变为章草体,它的书法特点主要表现在字形结构,笔画气势和书写速度上,表现了积极豪放的风格,而今草书是在楷书的基础上形成的,它的书法特点主要表现在笔画多变,结构松散,用笔变化多端,气韵生动,表现了随心所欲的风格。
我们来分析章草和今草两种书体在书法艺术发展中的作用。
章草书是中国书法史上的重要书体之一,它不仅在秦汉时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且在后世的书法艺术中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章草书在书法的发展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它的刚劲有力、干净利落、端庄凝重、飘逸洒脱的特点,使得它被后人广为传颂和模仿。
章草书在书法发展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它在书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章草和今草两种书体在当代书法实践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它们是中国书法发展史上的重要书体,了解两者的特点对于理解中国书法发展历史和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章草和今草两种书体在书法艺术中具有独特的魅力和表现力,它们在当代书法实践中仍然受到广泛的关注和推崇。
浅析章草书法艺术及其发展
浅析章草书法艺术及其发展
章草书,是书法艺术中的一种独特风格,以极简而刚劲有力的
线条表达汉字的形象,具有高度审美价值和艺术魅力。
章草书法艺
术在中国书法史上独具一席之地,创造出许多传世之作,被誉为
“龙飞凤舞,意意横生”的艺术精品。
章草字最早出现于唐代,由赵州绰和颜真卿等名家创作而成。
随着时间的推移,章草书法逐渐独立成为一种风格,并在宋代得到
了极大发展。
此时期章草书法作品数量众多,其书法特点逐渐成熟,如刚健有力、节奏分明、笔势轻快、符号简练等特点,为今后的章
草书法艺术发展奠定了基础。
元代是章草书法的一个重要时期,许多艺术家独具特色的章草
作品不断问世。
其中,著名书法家杨凝式在书法创作中注重气势磅礴,刚柔相济,富有浪漫主义精神的特点,开创了“一泼、一抹、
一拖、一点”的章草书法艺术风格,被誉为“二王”之一。
明代时期,章草书法艺术达到了巅峰,出现了许多代表作,体
现出更加流畅的笔法、更加灵动的气息和更加细腻的结构。
当时的
书法家如颜鲁公、张献忠、吴昌硕等人的章草作品堪称一绝,被后
人称为“书法宝典”,其艺术成就为后人所推崇。
从古至今,章草书法艺术不断发展,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特点和
艺术风格。
近年来,章草书法艺术在国际上也开始受到广泛的关注
和推崇。
随着人们审美观念的不断更新和时代的进步,章草书法艺
术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呈现出更加多彩的艺术面貌。
总体而言,章草书法艺术作为中国书法的重要流派,在书法史上留下了光辉的篇章,仍在不断地影响和启迪着后人。
作为一种文化表达方式,章草书法艺术的地位和价值将得到更加广泛的认可和推崇。
秦汉魏晋时期“章草”和“今草”辨析
秦汉魏晋时期“章草”和“今草”辨析秦汉魏晋时期是中国书法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这一时期的书法风格多种多样,其中以章草和今草两种主要风格最具代表性。
章草和今草二者都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各自有着不同的书写风格和审美观念。
本文将对这两种书法风格进行辨析,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秦汉魏晋时期的书法艺术。
我们来看看章草。
章草是一种在秦汉时期开始起源的书法风格,它的特点是笔势刚健有力,结构严谨,线条流畅而富有韵律感。
章草所追求的是刚劲有力,端庄大气的书写风格,它的笔画笔势非常注重力度和节奏感,使人一目了然地感受到作者的豪情和气魄。
章草所书写的字体端庄稳重,线条方正,给人以庄重肃穆之感,因此被广泛用于刻石碑铭、官方文书等场合。
与章草相对应的是今草,今草是在魏晋时期逐渐形成并兴盛起来的一种书法风格,它的特点是笔势柔和流畅,线条多变曲折,形态优美而富有变化。
今草所追求的是流畅自然,轻灵俊逸的书写风格,它的笔画笔势注重书写的畅达和舒缓,使人感受到一种活泼轻盈的书写意境。
今草所书写的字体多姿多彩,线条曲折多变,给人以轻松明快之感,因此被广泛用于书信往来、文人雅集等场合。
如果要从整体风格上来区分章草和今草,可以简单概括为“章草刚劲,今草柔美”。
从书写技法上来分析,章草的笔画多为直线或者直线连续变化,以结实和饱满为主要特征;今草的笔画则多为曲线或者曲线连续变化,以流畅和柔美为主要特征。
章草的笔画多以横、竖、撇、捺为主,而今草的笔画多以点、横、竖、撇、捺为主,这也是两者在书写技法上的一个显著区别。
除了在书写技法上有所不同外,章草和今草在审美观念上也有着一定的差异。
章草所追求的是端庄大气,力求刚劲有力、稳重端庄的书写风格,注重笔势的挺拔和力度感;而今草所追求的是流畅自然,轻灵俊逸,注重书写的柔美和畅达感。
这从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当时社会文化环境的不同,章草更适合于刻石铭文和官方文书等严肃场合,而今草更适合于书信往来和文人雅集等轻松场合。
略论章草的书写构形特点——以《松江急就篇》为例
与书写风格 ,在一定程度上可 以说是章草 的一个缩 影 , 由此省 变而 出 。昔 之 _ 丁此 书者 ,尊之 为草 圣 ,夫 岂突
更是研究章草最 为典 型的代表 。
然哉 !”章草盛 行于东汉 、魏晋 ,大家 。章 草在 历史 上虽 然没 有像 篆 书 、隶 书 、
(二 ) 《松 江急就篇 》在 书法 史上 的价值
是 章 草 的一 个 缩 影 。本 文 旨在 对 章 草 的 书 写 构 形 特
《松 江 急就篇 》是 章 草 书法 中成 熟 的代表 作 品之
点 进行 评述 与 总结 。
一 , 在书法 史 上有着 相 当大 的价值 。它 本是 教 习学童
第 38卷 第 6期
Vo138 No.6
doi:10.3969/j.issn.1008—9640.2018.06.1 12
开 封 教 育 学 院 学 报 Journal of Kaifeng Institute of Education
略 论章 草 的 书写构 形 特点
一 一 以 《松 江 急就 篇 》 为 例
后 世 草 书 的发 展 演 变 影 响深 远 。 章 草 对隶 楷 字 形 进 结构 又呈 现 出两种 趋 势。一种 多 方折 、波笔 ,点 画匀
行 了一 定 的变 化 和 改造 ,去 除 了波 磔 笔 态 ,加 强 了 称有致 ,演变 为后来 的隶书 ;另一种 多省并 且有连笔 ,
笔 画 问 的联 系 ,从 而 加 快 了汉 字 的书 写 速 度 ,使 汉 见草 势 ,演 变 为后来 的章草 。 《论汉 代 草书 》将 章草
也 。” “史游 即章草之祖也 。”张氏此言 ,影响深远 , 这 一现 象也 从侧 面体 现 了 《松 江急就 篇 》在章 草 中的
草书特点与章法(已阅)
草书特点与章法(已阅)
草书特点与章法
【导读】章草的特点是结构简约,横画上挑,环转如篆,“捺”画如隶,笔画之间偶以萦带相接连。
今草在章草的结体基础上,把横折、竖挑、撇捺变成环转;字画中的方折,大多用圆转去代替,同时基本上去撇捺的隶书笔意。
总的来看,章草的特点是结构简约,横画上挑,环转如篆,“捺”画如隶,笔画之间偶以萦带相接连。
今草在章草的结体基础上,把横折、竖挑、撇捺变成环转;字画中的方折,大多用圆转去代替,同时基本上去撇捺的隶书笔意;笔画之间,有的以意沟通(意到笔不到)或者以细如游丝的萦带相接连。
狂草的明显特点是体势连续不断,笔意洒落奔放,字字上下牵连。
从完整的通篇布局角度看,草书的章法可分为两种:一是纵有行。
这种布局的特点是较为规整,每字独立,每一行中的字数不一定一样多。
字与字的间隔不等,甚至字形欹正、长短、大小变化较为悬殊。
如王羲之的《十七贴》。
二是纵无行。
每字大小参差,上下呼应,左右顾盼,使全篇浑成一体。
一眼看去,疏密相间。
茂密的不觉拥挤;宽疏的又不松散,像群蛇穿行搏斗。
这种通篇浑成、分间布白的章法,在艺术上会产生一种气势磅礴、自然天成的妙趣。
如唐代书法家张旭的《古诗四帖》。
章草书法的七大特点
章草书法的七大特点章草书法的七大特点根据其用笔和结构特征有,章草书法有以下七大特点:一、第一笔起笔和最后一笔收笔的横画,常带有隶书“蚕头雁尾”的笔调,向右捺斜挑,但不是都有,就是有则不重二。
-二、最后收笔的右斜捺,凝重而长,带动整个字形既险峻又灵活。
-三、重笔多在字的末笔,收尾都比较沉稳。
-四、字的部件之间连写比较普遍,尤其是笔画之间联系频繁,大量使用牵丝,且笔画多为圆弧形,俯仰卧盼,相互呼应,分写的点,连势也十分强烈。
-五、左右结构能不连一般不连,字与字间断而不连。
-六、章草的一些字和行书差不多,有些和草书差不多,极少数字和楷书差不多。
-七、走之平捺,像“乙”字那样,向右旋绕,弯向上钩。
章草书法的七大分类如何对章草书法分类,余德全先生在《章草大典》的前言中有精辟的论述:因为章草传帖较少,风格近似者,每类人数也寥寥,三两个人便说已成流派,毕竟有些勉强。
正因为如此,这一部分只就章草书法的纯正程度及章草所占比重的大小做一个划分。
以纯正程度,章草书法可大致可分为七个类型:一是原始型。
其特点是章草法度在字中当属不稳定状态,或者说正由不成熟向成熟发展,还具有初步的性质。
各种汉简属于此类;二是简章型。
其特点是章草带有一定的汉简风格。
陆机的《平复帖》和一些西晋残纸墨书属于此类;-三是标准型。
其特点是全帖之章草法度稳定,在简率的笔意中显现隶书的底蕴,堪称章草之典范。
皇象的《急就章》、索靖的《月仪帖》、《出师颂》等是其代表;-四是章今型。
特点是以章草为主,间或参以今草。
全帖仍然是章草面目。
祝允明的《长门赋》等属此类;-五是今章型。
特点是各字细看是今草,但全帖使用章草笔法,带有浓厚的章草韵味。
敦煌章草,孙过庭《佛遗教经》等属于此类;-六是正章型。
特点是全帖皆用章草笔法,但每个字的基本骨架仍然保留正楷的某些特征。
杨嘉祚的《先文贞敷仁庙碑》等属于此类;-七是章篆类。
特点是章草融入了篆书的笔意,而显得高古厚朴。
王蘧常的《千字文》属于此类。
略论章草的书写构形特点r——以《松江急就篇》为例
略论章草的书写构形特点r——以《松江急就篇》为例张雨
【期刊名称】《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8(038)006
【摘要】本文以介绍章草的由来与《松江急就篇》在书法史上的价值开篇,详细分析了《松江急就篇》中章草的书写特点与字样构形特点,以期能够让广大书法文字研究者与爱好者进一步了解章草的书写构形特点,从而更好地掌握和了解章草,促进章草书写体系的发展与完善.
【总页数】2页(P246-247)
【作者】张雨
【作者单位】青岛大学文学院,山东青岛 26607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292.1
【相关文献】
1.试析“史游作《急就篇》用章草说”之误 [J], 轩敏华;
2.关于传统的三种书写方式--以三篇书写代际关系的小说为例 [J], 王文艳
3.结合数据挖掘分析《备急千金要方》痼冷积热篇方药特点 [J], 姜雯婕;杨勇
4.《金匮要略》虚劳病篇“拘急、里急、弦急”考释 [J], 鲁星妤;徐爽;钟相根
5.明清江南地方家族与民间信仰略论——以苏州、松江为例 [J], 王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章草的书写特点和构形特点
发表时间:2018-07-30T15:18:40.640Z 来源:《语言文字学》2018年第7月作者:杨立杰
[导读] 本文将以皇象本《松江急就篇》为例,从共时的角度重点探讨一下章草的书写特点和构形特点。
——以《松江急就篇》为例
杨立杰青岛大学山东青岛 266071
摘要:章草书作为一种古老的字体,一度盛行于两汉和魏晋,并流传至今。
但迄今为止,我们对章草书的认识仍未达到完善的程度。
本文将以皇象本《松江急就篇》为例,从共时的角度重点探讨一下章草的书写特点和构形特点。
关键词:章草;《急就章》;书写特点;构性特点
《急就章》是因汉元帝时黄门令史游编纂的一部教学童识字用的教材,由于用途十分的广泛,因而被广为流传,历代书家多以此为书写内容。
至宋代时魏晋以来旧本己很稀见,传摹者仅有钟繇、皇象、索靖三本。
其中以皇象书《急就章》最为有名。
对于皇象《急就章》的价值,陆锡兴师说:“尽管自章草《急就章》产生的千百年中,不免错杂后人笔意,但是它基本上反映了过渡时期的草书特征。
”后人把皇象本《急就章》作为临习章草的典范,流传至今。
王国维统计云:“《急就》三十一章(据皇象本, 颜本三十二章, 宋太宗御书本三十四章, 多出三章乃后汉人所补),章六十三字, 得千九百五十三字, 除复重字三百三十五, 尚得千六百十八字。
”汉代草书的形成是文字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我们将重点探讨一下从篆书发展而来的章草的书写特点及构型特点,从而发现其价值。
一、不同的字相同的书写形式
通过学习松江本《急就章》,我们发现有许多不同的字其章草书写形式却是一样的,这是因为在篆书演化为草书的过程中,许多复杂的笔画直接用较为简单的笔画代替。
下面我们将具体看一下《松江急就篇》中有哪些不同的字用了相同的章草书写形式。
1. 列,楷书形式是,对应的章草书写形式是。
别,楷书形式是,对应的章草书写形式是。
约,楷书形式是,对应的章草书写形式是。
孔,楷书形式是,对应的章草书写形式是。
由此可见,,,,,所对应的章草书写形式分别是,,,。
虽楷书书写形式不同,但章草书写形式却有类似。
2.第,楷书形式是,对应的章草书写形式是。
箱,楷书形式是,对应的章草书写形式是。
义,楷书形式是,对应的章草书写形式是。
由此可见,,,,它们所对应的章草书写形式分别是,,,经过省略或简化,这三个字变成了相同的部首。
3.急,楷书形式是,章草书写形式是。
罗,楷书形式是,章草书写形式是。
閜,楷书形式是,章草书写形式是。
由此可见,,,,所对应的章草书写形式分别是,,,三者虽然在一个字中的位置结构可能有所不同,但书写形式却是大致相似。
4.道,楷书形式是,章草书写形式是。
谷,楷书形式是,章草书写形式是。
由此可见,“道”的偏旁之一“首”的章草书写形式是上边“艹”字头下边的“自”简化成两个相向点,即。
与“谷”字的章草书写形式雷同。
5.诸,楷书形式是,章草书写形式是。
从,楷书形式是,章草书写形式是。
后,楷书形式是,章草书写形式是。
次,楷书形式是,章草书写形式是。
由此可见,这四个字的偏旁,,,,所对应的章草书写形式分别是,,,。
如不看原偏旁,只看章草书写形式,极有可能被认为是同一个字。
章草可以说是草书的楷化,但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是为了书写汉字更为方便简洁而演变出的一种书体。
为求迅疾,无法使用类似玉筋的线性,而只能用短粗的直线,线性的改变必然导致字形的变化,运动方式的不同,笔画之间的组合关系也就不同,因此,也就出现了许多不同的字用相同笔画表示的现象。
二、同一个字的通例书写形式及变体书写形式
我们在临摹《松江急就章》时发现,明明是同一个字,却有多种不同的书写方式,有时一个部件因为出现在一个字中的位置不同而导致书写方式发生改变。
下面,我们来具体地看一下实例。
1. 昌,楷书书写形式是,在松江本《急就章》中有两种书写形式,分别是和。
2. 月,这个字在《急就章》中的书写形式比较复杂,分三种情况。
A. 出现在字的右方。
如“明”字,楷书形式是,章草书写形式是。
B. 出现在字的下方。
如“肩”字,楷书形式是,章草书写形式是。
C. 出现在字的左方。
如“肘”字,楷书形式是,章草书写形式是。
同样是出现在左边,还有另一种书写形式,如“肺”字,楷书形式是,章草书写形式是。
由此可见,“月”字有,,,几种书写方式。
3. 食,楷书形式是,章草书写形式是。
当其作为偏旁出现时,书写形式便发生了变化。
如“馀”字,楷书形式是,章草书写形式是。
又如“饬”字,楷书形式是,章草书写形式是。
由此可见,“食”字作偏旁可以写为和。
省,简,连是篆书草化的基本手段,他们各自的作用不同又相互影响,很多时候是综合运用在一起的。
章草通过只存其轮廓的模糊简
化方式为当时的人们创造出新的简洁而又高效的书写方式。
三、结语
章草的形成过程一直是朝着字形的简省化与书写的简易化的方向发展的。
对于研究章草字形的重要意义,自叔湘在《草字编·序》中说:“草书的研究,在今天确实有它的重要性。
一、过去探讨较少,与其在汉字形体发展史上的地位不相称。
二、许多古代和近代的文书、手稿是用草书写的,有待于辨认整理。
三、在书法艺术上,草书也有它的特殊地位。
草书无论是作为汉字发展上的一种字体还是作为文化的载体,都有其研究的价值和需要。
”
章草书之所以能够起到这样的作用,源于其自身的丰富性和简化性。
章草书是草体字中简率至极、最具革命性的书体,正是具备了这种性质,才决定了章草书能够带动其它草体迅速成熟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松江急就篇[M]. 上海:上海书店, 1987.
[2] 裘锡圭. 文字学概要[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
[3] 陆锡兴. 汉代简牍草字编[M]. 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89.
作者简介:杨立杰,女,汉族,1993-,山东潍坊,青岛大学,2016级汉语言文字学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现代汉语语法与修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