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品-五次信息技术革命课件
三年级叙事信息发生的五次革命
信息发生的五次革命
人类从产生的那天起,就在信息的海洋中生活迄今为止,人类社会已经发生了五次信息技术革命。
第1次是语言的创造。
大约在十万年前,发生在人向猿转化的时期。
人类创造了语言,有特有的交流信息的物质。
第2次是文字的发展。
大约在5千年前原始社会末期。
使人类的信息可以用文字将信息储存起来加以传播。
第3次是造纸术和印刷术,封建社会时期。
扩大了信息交流,使人类文明得以迅速传播。
第4次是通讯技术的应用,20世纪伟大的发明之一。
大大加快了信息传输的速度,缩短了心信息的时空跨度。
第五次是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应用,20世纪中叶。
改变了人类加工信息的手段,突破了人类大脑及2感觉器官加工利用信息的能力。
五次信息技术革命
河北师范大学信息技术学院 白 然 1
A
语言
文字
印刷术
电
计算机
1
2
3
4
5五次信息技术革命ຫໍສະໝຸດ 2A语言 1
大约在后巴别塔时代,语言产生。
成为人类社会化信息活动的首要条件。
3
A
文字 2
公元前14世纪,文字产生。信息的存储和
传递首次超越了时间和地域的局限。
4
A
印刷术 3
中国隋代开始有刻板印刷,至15世纪近代印刷术产
4
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和普及,进一步突
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
9
A
计算机 5
20世纪60年代,计算机技术与现代通信技术的普及
应用,将人类社会推进了数字化的信息时代。
10
A
生。对人类文化的传播、发展起了重大作用。
5
A
电 电报
4
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和普及,进一步突
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
6
A
电
电话 4
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和普及,进一
步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
7
A
电 广播
4
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和普及,进一步突
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
8
A
电 电视
信息技术基础
晶体管
十万
三 1965~1971 中、小规模集成电路
四
1972~现在
大规模和超大规模 集成电路
百万 千万
第二节 信息处理工具——计算机
一.信息的数字化 二.计算机的基本结构 三.计算机处理信息的核心——中央处理器 四.计算机中的信息存储 五.计算机中信息的输入输出
一、信息的数字化
1.模拟信号 特点:用实物或电压、电流等连续变化着的物理 量来表示相应的不断变化的实际信息。 缺点:信息容易失真。
1.第一台计算机诞生
名称:ENIA中C(爱国尼第埃克一) 台计算机
时间:1946年
地点:美国 诞生于什么时候?
基本用途:科学计1算958年
应用领域:国防事业
第一台计算机———ENIAC
2.计算机的发展(以电子元件来划分发展阶段)
时代 年 份
逻辑元件
速度(次/秒)
一 1946~1957
电子管
万
二 1958~1964
2.模拟信号 特点:把实际信息编成以0或1表示的二进制代码。 优点:传输受外界影响小,便于借助网络传输。
二、计算机的基本结构
1.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冯·诺依曼结构
控制器
输入设备
主存储器 运算器
输出设备
冯·诺依曼结构的特点
• 采用二进制 • 程序和数据统一存储并在程序控制下自动工作
鉴于冯· 诺依曼对计算机发展 所作出的突出的贡献,人们 把他尊称为“计算机之父”
信息技术基础
第一节 信息与信息技术
1. 五次信息革命 2. 信息技术的发展
一、五次信息革命
第一次信息革命:语言的形成 第二次信息革命:文字的创造 第三次信息革命:造纸术、印刷术的发明应用 第四次信息革命:电报电话的发明 第五次信息革命:微电子技术与现代通信技术 的应用和发展
人类历史上的次信息革命完整版
人类历史上的次信息革命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人类历史上的6次信息革命第一次信息革命:语言的产生这次信息革命是解决信息分享。
因为发明了语言,信息可以分享,猿这种动物,对于世界的认知,就不再是一只猿自己的认知与理解,而是可以把众多的猿认知与理解收集起来,分享给大家,这样大大提升了猿对世界的认知,也加快了猿的进化速度,这也是人类出现的一个重要力量。
第二次信息革命:文字的出现解决信息可以记录,信息如果不能记录,所有的信息是稍纵即逝的,靠人脑无法进行较为精准的记忆,也难以传承。
所以必须需要记录。
文字的出现,根本的解决了这个问题,这也是人类文明的一个基础。
没有文字就没有历史,没有文化,没有传承,也难有人类文明。
第三次信息革命:纸和印刷术解决信息远距离传输。
信息只能近距离传输,人类文明的传播速度就慢,印刷术的出现,让信息可以大量的远距离的进行传播,加快了文明的发展速度,发展较快的文明,用更快的速度向其它地方进行渗透,各种文明也是相互交融,相互借鉴,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纸和印刷术创造了古代文明的高峰。
第四次信息革命:无线电的发明解决信息的远距离实时传输。
虽然纸和印刷术让信息做到了远距离的传播,但是它效率低,速度慢。
能不能让信息相隔很远距离能实时传输,这是近代信息革命的课题。
无线电的发明,实现了这个看似不可能的目标。
电报、广播让全球的信息传播的效率大大提高。
能力也大大加强。
第五次信息革命:电视的出现解决远距离的多媒体的传输。
电报和广播这类信息,已经非常强大,但是它信息量小,媒体形式单一,主要是以声音为主,文字信息也非常简短。
人类渴望实时多媒体的传输。
电视终于出现,电信是现代文明的标志物,同时它信息量大,媒体形式丰富,成为上世纪50年代一直到今天最主流的媒体平台,大大改变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尤其改变了人们的娱乐和生活模式。
第六次信息革命:互联网让信息成为双向交互的传输。
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
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五次信息技术革命
从古到今,人类共经历了五次信息技术的重大发展历程。
每一次信息技术的变革都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力。
第一次信息技术革命是以语言的产生和应用为特征的。
语言的产生是历史上最伟大的信息技术革命,它成为人类社会化信息活动的首要条件。
第二次信息技术革命是以文字、纸张的产生和使用为特征。
没有文字,人类文明就不能很好地流传下来。
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是以、印刷术的发明为特征。
它的发明解脱了古人手抄多遍的辛苦,同时也避免了因传抄多次而产生的各种错误。
第四次信息技术革命是以电信传播技术的发明为特征的。
我们今天能够方便地使用电报和电话与远方的亲友联系,都是靠它来服务的。
第五次信息技术革命是以电子计算机和通讯卫星的出现为特征的。
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通讯卫星发射升空以及计算机网络系统遍布全球,使信息的收集、处理、存储、传递、应用等方面都达到了空前发达的程度。
现在,全球正在成为一个信息共享的网络村。
信息技术发展的五次革命-PPT
案例1:三名迷恋网络游戏的中学生逃课去网吧打 游戏,怕家长和老师发现,坐汽车到临近镇上的网 吧去玩,他们在网吧玩了三天三夜后,已身无分文, 当他们沿火车道走回家时,又困又饿,竟躺在火车 道上睡着了,正在这时一辆火车疾驰而来,两个中 学生当场被轧死。
案例2:一位迷恋网络游戏的中学生李明(化名), 一天正在网吧里打升级游戏,当他玩得正起劲时, 另一位同龄的中学生王建(化名)不小心碰了一 下他的鼠标,李明随即掏出身上带的水果刀,连 捅王建数刀,导致王建当场死亡。
网络误用对学生身心健康造成危害
据一项调查表明:20-30岁的青年上网率最高,居其次 的是12-19岁的青少年。在上网学生中[烟台调查]62%沉 溺于网络游戏,54.6%泡在聊天室,有些青少年甚至因过分 投入而染上“网络毒瘾”:上网时精神亢奋,下网后精神倦 怠,消极对待学习和生活。[湖北调查]在上网青少年中, 62.9%的青少年出现了个性化情绪,20%的青少年有情绪 低落和孤独感,12%的青少年与家人、朋友疏远,5.1%的 青少年身体健康状况下降。虽然我国没有利用网络对青少年 危害的案例的统计,但近三年,通过网络结识了不良朋友而 给学生造成身心危害的事件确明显增多。
能力。 (3)养成健康使用信息技术的习惯。 (4)遵守信息法规。
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
《全国青少年 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
网
络
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
文 明 公 约》
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
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
【结束语】:网络是海洋,激情冲浪,快乐至上。 网络是岛屿,扬帆出海,乐在其中。
2.信息技术产生消极影响的原因?
(1)由于网络空间的高度自由,网络管理 的不规范,致使大
信息技术
F 一次探究学习结束后,学生应该学会分析某一 主题的深入知识,学会将知识进行转换和迁移 ,并且要求他们提供某些体现他们理解能力的 作品如网页或模型等,以帮助他人进行学习。
PPT文档演模板
信息技术
•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Webquest,都必 须包括以下6个方面的内容模块:
PPT文档演模板
信息技术
——正确认识与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
F 使现有的软硬件条件充分地利用起来、 高速地运转起来。
F 做到手段与目的的统一。
F 信息技术不否定其他教育教学手段。
PPT文档演模板
信息技术
演讲完毕,谢谢听讲!
再见,see you again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5
信息技术
PPT文档演模板
信息技术
•基础教育发展的重要机遇
•——信息化将为发展高水平、高质量 的基础教育插上翅膀
•——信息化将为“两基”的巩固提高 注入新的活力
•——信息化将为“两基”攻坚提供强 大动力
PPT文档演模板
信息技术
大力普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用信息化带动基础教育的现代化
F 将教育信息化列入国家信息化建设 规划。
PPT文档演模板
信息技术
•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类型
PPT文档演模板
信息技术
•E- Learning
•*E-Learning:就是在线学习或网络化学习 ,即在教育领域建立互联网平台,学生通过 PC上网,通过网络进行学习的一种全新的学 习方式。
•*这种学习方式离不开由多媒体网络学习资 源、网上学习社区及网络技术平台构成的全新 的网络学习环境
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
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五次信息技术革命从古到今,人类共经历了五次信息技术的重大发展历程。
每一次信息技术的变革都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力。
第一次信息技术革命是以语言的产生和应用为特征的。
语言的产生是历史上最伟大的信息技术革命,它成为人类社会化信息活动的首要条件。
第二次信息技术革命是以文字、纸张的产生和使用为特征。
没有文字,人类文明就不能很好地流传下来。
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是以、印刷术的发明为特征。
它的发明解脱了古人手抄多遍的辛苦,同时也避免了因传抄多次而产生的各种错误。
第四次信息技术革命是以电信传播技术的发明为特征的。
我们今天能够方便地使用电报和电话与远方的亲友联系,都是靠它来服务的。
第五次信息技术革命是以电子计算机和通讯卫星的出现为特征的。
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通讯卫星发射升空以及计算机网络系统遍布全球,使信息的收集、处理、存储、传递、应用等方面都达到了空前发达的程度。
现在,全球正在成为一个信息共享的网络村。
第一台1946年2月14日,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ENIAC 第一台计算机是美国军方定制,专门为了计算弹道和射击特性表面而研制的,承担开发任务的“莫尔小组”由四位科学家和工程师埃克特、莫克利、戈尔斯坦、博克斯组成。
1946年这台计算机主要元器件采用的是电子管。
该机使用了1500ENIAC个继电器,18800个电子管,占地170m2,重量重达30多吨,耗电150KW,造价48万美元。
开机时让周围居民暂时停电。
这台计算机每秒能完成5000次加法运算,400次乘法运算,比当时最快的计算工具快300倍,是继电器计算机的1000倍、手工计算的20万倍。
用今天的标准看,它是那样的“笨拙”和“低级”,其功能远不如一只掌上可编程计算器,但它使科学家们从复杂的计算中解脱出来,它的诞生标志着人类进入了一个崭新的信息革命时代。
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1946-1957)这一阶段计算机的主要特征是采用电子管元件作基本器件,用光屏管或汞延时电子管计算机电路作存储器,输入域输出主要采用穿孔卡片或纸带,体积大、耗电量大、速度慢、存储容量小、可靠性差、维护困难且价格昂贵。
飞速发展的现代信息技术
信息产业在迅速发展,已成为全球支柱产业;
信息技术的五次革命:语言的产生,文字的 出现,印刷术的发明,电报、电话等的发明与 普及,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现代信息技术在信息处理环节上分为信息采 集技术、信息传递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
现代信息技术主要包括传感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控制技术等;
计算机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是现代信息技术的核心哦!
二、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
为什么是计算机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呢?
1、信息采集技术
信息采集工具包括照相机、雷达、电子显微镜、望远镜等等; 早期照相机 雷 达
信息采集工具多种多样,越来越先进。 太空望远镜 电子显微镜 照 相 机
信息技术主要包括传感技术、通信技术、计算 机技术和控制技术等,其中计算机技术和通信 技术是核心。
课 堂 小 结
课 后 作 业
请按信息处理环节不同分类列出从古至今你所熟 悉的各种信息技术应用或工具。样表如下:
地震仪
√
驿站
√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信息传递技术
信息传递技术越来越发达,信息传递工具越来越先进,从有线通信发展到无线通信技术。 有线通信——电话 有线通信
无线通信!
手 机
卫 星
3、信息处理技术
计算机是重要的信息处理工具,它使信息处理技术有了质的变化。
计算机用于辅助教学
计算机应用十分广泛哦! 计算机用于军事 计算机用于农业
202X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第二课 飞速发展的现代信息技术
七年级信息技术
汇报日期
飞速发展的现代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2]
F 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将促进教学评估 方式的改变。
信息技术[2]
F 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可以及时地反馈信息, 促进教师、学生之间的充分互动和多向交流。
F 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可以充分地利用现有资 源,发挥设备的最大潜力,在有限的物质基础 上,实施高质量和高效率的教育。
信息技术[2]
F 20世纪初,第四次教育技术革命发生了,电视 技术的出现是教育技术发展迈出的重大一步, 它同时以声音、图像的直观形象呈现给学习者 ,并突破传播距离的“瓶颈”。
F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多媒体与网络技术的出 现为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使教育的发 展产生了质的飞跃,不仅不仅教育信息全球传 播,而且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全球资源共享。我 们谓之为第五次教育革命。
信息技术[2]
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 理解
F “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就是通过课程把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 来,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和学的观 念以及相应的学习目标、方法和评 价手段。” ——陈至立
信息技术[2]
F 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可以促使知识 的表现形式多媒体化。
F 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可以提供更优良 的学习环境:既可以构建个别化学习环 境,又可以营造协作式学习氛围。
F 自主活动——
– 学校自主 – 教师自主 – 学生自主
信息技术[2]
——直接体验 ——综合实践 形成综合实践能力 突出社会实践内容 ——探索发现 形成问题意识 置身问题情景 开展探索活动
信息技术[2]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施过程应关注 的问题
————如何有效组织网络教学资源 ※教育教学资源的建设是进一步推进课程整合 的保障。 ※网络资源的表现形式:丰富多彩的网页(动 态网页与静态网页相结合)、各类专题资源及 定向资源、资源导航、搜索引擎、交流空间 (成果发布交流系统) 、题库、素材库、案例 库等。 ※根据新的课程改革要求开发和组织教育教学 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