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机交互技术》教学大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机交互技术》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二、课程性质、地位和任务
本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选修课。
人机交互及人机界面的研究是计算机科学与心理学(动机心理学、认知心理学)两大科学相结合的产物,是国际上最为活跃的研究方向之一。
计算机是人类有史以来发明的最复杂的工具,给人造成了巨大的脑力负担、学习困难、严重事故、大量职业病等问题。
“对用户友好”的设计理念是人机界面设计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的标志。
本课程主要是研究“以人为本”的人机交互,有效地解决由于界面所带来的用户使用问题,这也是当前普遍性问题和难点性问题。
三、课程基本要求
1.理解并掌握人机界面设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2.能够使用各种交互设备、掌握各种交互技术;能够对人机交互界面做出正确可用性评估;能够完成对人机交互界面的建模及实现相应地人机交互界面。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人机交互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建立正确的认知观;学会各种交互设备的使用、理解并掌握各种交互技术;理解并掌握可用性分析原理并对界面的可用性做出正确的评估;理解并掌握人机交互界面的表示模型及软件结构。
四、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1章绪论
1.1 什么是人机交互
1.2 人机交互的研究内容
1.3 人机交互的发展历史
1.4 人机交互的应用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人机交互的基本概念;
理解人机交互的研究内容;
了解人机交互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了解人机交互的应用;
重点:人机交互的基本概念,人机交互的研究内容;
难点:人机交互的研究内容;
第2章感知和认知基础
2.1 人的感知
2.2 认知过程与交互设计原则
2.3 概念模型及对概念模型的认知
2.4 分布式认知
教学目的与要求:
理解人的视觉,听觉,触觉认知;
掌握认知过程与交互设计原则;
掌握概念模型及对概念模型的认知;
理解分布式认知的概念;
理解分布式认知理论特征;
链接分布式认知在人机交互中的应用;
重点:人的感知、认知过程与交互设计原则、概念模型;
难点:概念模型,分布式认知;
第3章交互设备
3.1 输入设备
3.2 输出设备
3.3 虚拟现实交互设备
3.4 交互设备的整合应用
教学目的与要求:
会使用文本、图像、指点等输入设备;
会使用显示器、打印机、语音交互设备;
了解虚拟现实交互设备;
了解三维空间定位设备、三维显示设备;
理解交互设备的整合应用;
重点:指点输入设置、语音交互设置和虚拟现实系统中的交互设置;难点:虚拟现实系统中的交互设置的使用,交互设备的整合应用;第4章交互技术
4.1 人机交互输入模式
4.2 基本交互技术
4.3 图形交互技术
4.4 语音交互技术
4.5 笔交互技术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人际交互输入模式;
掌握基本交互技术;
理解语音交互技术;
了解笔交互技术;
重点:人机交互输入模式,基本交互技术,语音交互技术;
难点:基本交互技术,语音交互技术,笔交互技术;
第5章界面设计
5.1 界面设计原则
5.2 理解用户
5.3 设计流程
5.4 任务分析
5.5 以用户为中心的界面设计
掌握图形用户界面的主要思想
掌握图形用户界面设计的一般原则
理解用户的含义
掌握图形用户界面的设计流程;
会对任务进行分析;
了解以用户为中心的界面设计
重点:图形用户界面的设计原则,图形用户界面的设计流程,任务分析;难点:以用户为中心的界面设计;
第6章人机交互界面表示模型与实现
6.1 人机交互界面表示模型
6.2 界面描述语言
6.3 窗口系统
6.4 用户界面管理系统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人机交互界面表示模型:行为模型、结构模型;
掌握行为模型和结构模型的转换;
理解表现模型;
掌握窗口系统结构;
掌握交互事件处理;
理解交互组建开发包;
了解MVC模型及Struts结构;
重点:交互事件处理,交互组建开发包,人机交互界面表示模型:行为模型、结构模型;
难点:MVC模型及Struts结构;
第7章 Web界面设计
7.1 Web界面及相关概念
7.2 Web界面设计原则
7.3 Web界面要素设计
7.4 Web界面基本设计技术
7.5 Web3D界面设计技术
教学目的与要求:
理解Web界面及相关概念;
掌握Web界面设计原则;
理解Web界面要素设计;
掌握Web界面基本设计技术:HTML、JavaScript、JavaApplet;
了解Web3D界面设计技术:VRML、Java3D;
重点: Web界面要素设计,Web界面基本设计技术:HTML、JavaScript、JavaApplet;
难点:Web3D界面设计技术:VRML、Java3D;
第8章移动界面设计
8.1移动设备及交互方式
8.2移动界面设计原则
8.3移动界面要素设计
8.4移动界面设计技术与工具
8.5移动界面的设计实例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移动设备及其交互方式;
掌握移动界面的基本概念;
掌握移动界面的设计方法和具体实现;
重点:移动界面的基本概念、设计方法;
难点:移动界面的设计方法;
第9章可用性分析与评估
9.1可用性与可用性工程
9.2支持可用性的设计原则
9.3可用性评估
9.4可用性评估案例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可用性的基本概念;
掌握支持可用性的设计原则;
会运用可用性设计原则对界面进行正确的评估;
重点:重点讲解支持可用性的设计原则;
难点:支持可用性的设计原则;
五、课时分配表
六、课程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
教材:
孟祥旭,李学庆,杨承磊.人机交互基础教程(第2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参考书:
[1] Alan Dix.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2] 李乐山.人机界面设计[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3] Jennifer Preece.交互设计——超越人机交互[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4] 董士海.人机交互和多通道用户界面[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七、课程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
考核形式采用开卷,期末总评成绩为平时成绩(含考勤)占50%,期末成绩占50%。
八、其他说明
无
《人机交互技术》实验教学大纲
一、实验教学目的
本课程实验是为了使学生在课程学习的同时,通过实验教学验证课堂教学的理论,理解和掌握人机交互技术中最基本、最广泛应用的概念、原理、理论和算法以及基本技术和方法,更好地掌握《人机交互技术》课程教学大纲要求的内容。
二、实验教学基本要求
1.理解并掌握人机界面设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2.能够使用各种交互设备、掌握各种交互技术;能够对人机交互界面做出正确可用性评估;能够完成对人机交互界面的建模及实现相应地人机交互界面。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人机交互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建立正确的认知观;学会各种交互设备的使用、理解并掌握各种交互技术;理解并掌握可用性分析原理并对界面的可用性做出正确的评估;理解并掌握人机交互界面的表示模型及软件结构。
三、实验内容、学时分配及主要仪器设备
主要仪器设备:微机
四、实验教材、参考书
参考书:
[1] 孟祥旭,李学庆,杨承磊.人机交互基础教程(第2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2] 李乐山.人机界面设计[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3] Jennifer Preece.交互设计——超越人机交互[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4] 董士海.人机交互和多通道用户界面[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五、考核方式
1、实验课的考核方式:每个实验单独计分。
验证性和设计型实验依据源程序和运行结果评分,综合性实验要结合课程设计报告综合评分。
2、实验课考核成绩的确定:实验课成绩计入课程总成绩,验证性和设计型实验成绩记为课程平时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