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调查项目成果报告-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

合集下载

矿井水文地质调查报告

矿井水文地质调查报告

将矿区内的地下水系统划分为不同的类型,如潜水含水层、裂隙含水层等。
地下水系统划分
详细描述每个地下水系统的特征,包括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等。
系统特征描述
研究区地下水系统的划分及其特征
地下水类型
根据矿区的地质和水文条件,确定矿区内的地下水类型,如潜水、裂隙水等。
分布特征
描述不同类型地下水的分布特征,包括不同类型地下水的区域分布、埋藏条件等。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宣传教育
06
水文地质图件编制与报告编写
基础图件
应包括地形地貌图、气象水文图、区域水文地质图、矿区水文地质图等;
专门图件
应包括含水层分布图、地下水位等值线图、地下水流向图、地下水动态变化图等。
水文地质图件编制内容及方法
水文地质图件编制要求及规范
水文地质调查报告编写内容及格式
01
02
03
04
05
研究区地下水类型及其分布特征
04
水文地质调查方法与技术
水文地质调查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包括地形地貌、气候、水文等自然地理要素。
自然地理环境调查
地层与构造调查
地下水类型及储量调查
矿井水文地质条件调查
查明地层层序、岩性、接触关系及构造特征。
确定地下水类型、埋藏条件、补给、径流、排泄条件及储量。
查明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包括隔水层、含水层、涌水通道等。
建议
优化开采方式
报告建议优化矿山的开采方式,以降低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具体措施包括合理规划开采区域、选择合适的采矿方法和工艺、减少废石和尾矿的排放等。
加强环境监管
为了保护当地环境,报告建议加强对矿区开采活动的环境监管,加大执法力度,严格限制超标排放和非法开采行为。同时,应加强环境监测和评估工作,确保矿区环境质量达到国家标准。

三江松嫩平原水文地质调查项目对接会举行

三江松嫩平原水文地质调查项目对接会举行

新闻纵览基地、老工业基地供水安全和人民饮水安全提供科学数据支撑。

省自然资源厅副厅长吴迪表示,将全力做好该项目的协调配合工作,并将具体工作要求落实到各市(地)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确保项目顺利实施,为下一步各项工作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会后,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与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沈阳地质调查中心分别为保证三江平原、松嫩平原水文地质调查工作的顺利实施,实现地质调查服务于龙江经济建设的目标,3月6日,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部主任郝爱兵、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副主任李铁峰、沈阳地质调查中心主任李志忠一行10人莅临省自然资源厅进行两大平原水文地质调查工作对接。

为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关于开展东北平原地下水战略研究指示精'神,中国地质调查局2019年启动了:黑龙江省三江平原、松嫩平原水文:地质调查工作,该项目由中国地质1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沈阳地质调查中心承担。

会议介:绍了该项目的背景及意义、总体实;施方案以及两大平原地下水监测工:作现状,研讨了如何选取地下水统:测点、资料收集等具体问题,明确了:工作思路。

该项工作的实施为支撑:自然资源部水资源调查、确权和空1间规划职能的实现,为国家商品粮签署了《三江平原地下水动态数据共享协议书》《松嫩平原地下水动态数据共享协议书》,建立起了部门合作、协调统一的地下水动态监测机制,充分利用好已有监测网并使监测网建设的更加科学、合理,为两大平原水文地质调查工作和实现监测数据共享提供支持。

省自然资源厅总工程师李昱岩、地质勘查管理处处长李树峰、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站长周卫江等出席工作对接会。

(冯晓琳)王沿民就国土规划审批融合开展调研3月8日,哈尔滨市副市长王沿民来到市民大厦,对哈尔滨市建设项目审批流程进行调研,将建设工程审批从项目选址到施工许可证办理全过程中涉及的部门、环节和职责进行了梳理,并确定了哈尔滨市建设项目审批改革的原则和路径,明确了国土和规划审批融合及涉及建设各部门之间的职责关系。

《中国地质调查百项成果》出版

《中国地质调查百项成果》出版

2017年2月地质装备9水环中心完成多口水文地质分层井钻探工作2016年,地调局水环中心承担的“河西走廊河 流域1 - 5万水文地质调查”项目设计钻探工作量为 2600 m!3眼钻孔,其中包括三层水文地质孔2眼,双层水文地质孔7眼,单层水文地质孔4眼。

目前,黑河流域项目钻探施工已经全面展开,完成钻探进尺2235 m,完成率达到85. 96%,包括 1眼280 m三层水文地质孔、5眼双层水文地质孔 和2眼单层水文地质孔,并且通过双封隔器对以上钻孔进行了振荡洗井,根据钻孔抽水试验要求,完成了 6眼钻孔分层抽水试验,每层均进行了 3个落程。

下一步,项目组将继续以精湛的钻探技术完成剩余的钻探工作任务,并对已完成的分层钻孔下入管内止水器具,实现水文地质孔的长期分层观测。

同时,继续加强对钻机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在确保“人机”都安全的前提下,打赢这场 “硬仗”。

(来源:地调局水环中心2016-10-14)物化探所“不接地激电测量方法与仪器”获国家发明专利在国家863、重大仪器专项、地质调查项目的支 持下,物化探所开展了不接地激电测量方法研究与 仪器开发,成功研制出了 “不接地激电测量方法与仪 器”,该项自主创新技术日前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本 创新性发明形成了我国不良接地条件下地球物理勘 查的实用技术,是激电测量技术的一项重要发展,可 为不良接地条件下的激电测量和找矿突破提供有力 技术支撑。

激电法是地质勘查工作中常用的一种重要方法,尤其是在多金属硫化物的资源勘查中是不可或缺的主要方法。

目前所普遍采用的激电法是通过供电电极向地下供入电流,并采用接地的 不极化电极来获取地下地质体的特征信息。

但 在荒漠、戈壁、倒石堆、沼泽湖泊区等接地困难地 区,这种传统的接地类激电测量技术则难以获取 有效的激电信息,制约着对地下地质体的探测推断。

基于此,物化探所提出并成功研发出一种测量磁场的无需接地的激电测量方法与仪器,并获 得国家发明专利。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成果报告 评审暂行办法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成果报告 评审暂行办法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成果报告评审暂行办法第一条 为保证地质调查项目成果报告的质量,依据有关标准、要求和国土资源部成果报告评审的有关规定,特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 凡由中国地质调查局(以下简称地调局)组织实施的地质调查项目成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按本办法进行评审。

第三条 地质调查项目成果报告包括:区域地质、矿产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遥感地质、探矿工程、实验测试、测绘印制、信息技术等各类项目的成果报告。

第四条 报告评审应坚持实事求事、客观公正、注重质量、讲求实效的原则,保证评审工作的严肃性和科学性。

第五条 报告评审依据项目任务书、设计书、设计审查意见书、野外验收意见书及有关标准和要求进行。

第六条 报告评审工作由地调局统一组织,分级实施。

重点项目由地调局直接组织评审,一般项目由地区地调中心(地区项目管理办公室)或委托其它有关单位组织评审。

第七条 项目实施单位完成成果报告编写后,应按地调局统一安排向组织评审单位提出评审申请。

申请表格式见附件1。

第八条 申请报告评审,应具备以下条件:(一)全面完成合同规定的任务;(二)通过了野外验收;(三)形成文字报告和各类正规图件;(四)技术资料齐全。

第九条 报告评审前,项目实施单位应准备好以下资料:(一)野外验收意见书和补充工作的报告;(二)项目合同书、设计书、设计审查意见书;(三)文字报告(送审稿)及附图、附表;(四)初审意见。

第十条 组织评审单位收到成果报告评审申请后,应及时确定评审形式,评审委员会组成,并与申请评审单位商定评审时间等有关事项。

申请评审单位应提前15日将被审成果报告送达评审委员会成员。

第十一条 评审委员会一般由5—9人组成,经费较少项目,人数可酌情减少,组成人员应覆盖野外工作涉及的主要专业。

地调局聘任的监督审查专家不得少于总人数的50%,其中评审委员会主任必须由地调局聘任的监督审查专家担任。

第十二条 报告评审一般采用会议审查形式。

国土资源部通报表扬“青藏高原地质理论创新

国土资源部通报表扬“青藏高原地质理论创新

附件:国土资源部通报表扬“青藏高原地质理论创新与找矿重大突破”项目单位和人员名单单位名单(74个)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质调查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中国地质科学院勘探技术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探矿工艺研究所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河北省地质调查院山西省地质调查院辽宁省地质调查院吉林省地质调查院安徽省地质调查院安徽省勘查技术院福建省地质调查研究院江西省地质调查院山东省地质调查院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河南省地质调查院湖北省地质调查院广东省地质调查院广西壮族自治区地质调查研究院四川省地质调查院四川省地质环境监测站贵州省地质调查院云南省地质调查局西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西藏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与开发局西藏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与开发局第五地质大队西藏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与开发局第六地质大队西藏自治区地质调查院西藏自治区地质环境监测站陕西省地质调查院陕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二综合物探大队甘肃省地质调查院青海省国土资源厅青海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青海省柴达木综合地质矿产勘查院青海省第一地质矿产勘查大队青海省地质调查院青海省地质环境监测站青海省国土规划研究院青海省环境地质勘查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调查院武警黄金指挥部武警黄金地质研究所核工业203研究所核工业280研究所中国冶金地质总局中国冶金地质总局二局中国冶金地质总局第二地质勘查技术院四川省冶金地质勘查局有色金属矿产地质调查中心青海省有色地质矿产勘查局甘肃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局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四川省煤田地质局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成都理工大学吉林大学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中国黄金集团个人名单(387名)中国地质调查局(4人):张洪涛、翟刚毅、薛迎喜、刘凤山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2人):王惠初、辛后田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质调查中心(1人):董永观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6人):姚华舟、段其发、牛志军、邱瑞照、黄圭成、万勇泉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20人):丁俊、尹福光、潘桂棠、朱同兴、王立全、李光明、郑来林、刘宇平、谭富文、王全海、陈华安、李生、耿全如、唐文清、杨家瑞、李宗亮、冯心涛、于远山、张启跃、王剑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9人):王永和、计文化、李荣社、伍跃中、刘宽厚、李宝强、赵仁夫、张照伟、贾群子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11人):熊盛青、王德发、于学政、陈显尧、方洪宾、张洪瑞、唐文周、张德润、甘甫平、乔春贵、王治华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8人):陈仁义、李超岭、杨东来、袁炳强、赵金水、张明华、颜世强、张雍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1人):佟元清中国地质科学院(2人):吴珍汉、赵文津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18人):侯增谦、姚建新、肖序常、许志琴、杨经绥、季强、郭宪璞、张建新、吴才来、戚学祥、张泽明、曾令森、杨志明、闫全人、杨天南、李海兵、孟繁聪、纪占胜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9人):唐菊兴、杨竹森、曲晓明、郑绵平、张德全、赵元艺、杨建民、祝有海、王瑞江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7人):朱大岗、王宗秀、赵越、陈群策、周显强、赵志中、胡道功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3人):张华、孙忠军、马生明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1人):庄育勋中国地质科学院勘探技术研究所(1人):张永勤中国地质科学院探矿工艺研究所(1人):张文英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1人):王国丰河北省地质调查院(3人):张振利、张双增、张计东山西省地质调查院(2人):魏荣珠、周继华辽宁省地质调查院(3人):庞宏伟、李治福、孙仁民吉林省地质调查院(5人):郭文秀、曲永贵、王永胜、刘忠、李洪茂安徽省地质调查院(1人):钟华明、安徽省勘查技术院(1人):黄志远福建省地质调查研究院(5人):周珍琦、张克尧、陈珍宝、章振国、韩胜康江西省地质调查院(7人):谢国刚、谢勇、袁建芽、吴旭玲、肖业斌、胡为正、凌联海山东省地质调查院(1人):倪振平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1人):王建平河南省地质调查院(15人):燕长海、张振海、卢书伟、胡永华、白朝军、赵石良、赵建敏、王亚平、杜欣、张哨波、赵波、杨长青、崔霄峰、李新法、岳国利湖北省地质调查院(10人):朱杰、曾明中、徐景银、项建桥、董高翔、张祖送、屠江海、周仁君、高少逸、方明广东省地质调查院(1人):李新宁广西壮族自治区地质调查研究院(2人):陆济璞、李斌四川省地质调查院(11人):岳昌桐、周明伟、江元生、汪友明、陈玉禄、许东榔、王显峰、何显刚、林高原、徐天德、刘宗祥四川省地质环境监测站(1人):李云贵贵州省地质调查院(2人):牟世勇、熊兴国云南省地质调查局(3人):尹光侯、樊同伦、王铨宇西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3人):王保生、多吉、苑举斌西藏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与开发局(3人):夏代祥、杜光伟、李清波西藏自治区地质勘查开发局第五地质大队(1人):陈红旗西藏自治区地质勘查开发局第六地质大队(2人):严刚、章奇志西藏自治区地质调查院(29人):陈惠强、张金树、刘鸿飞、胡进仁、曾庆高、向树元、谢尧武、尼玛次仁、强巴扎西、普布次仁、黄卫、李全文、徐志忠、冯德新、王建坤、李玉昌、次琼、李金高、赵守仁、郭建慈、陈凌康、巴桑、格桑尼玛、成华云、索朗更才、李正焕、杜少平、李玉彬、程力军西藏自治区地质环境监测站(8人):刘伟、白玛次仁、吕文明、周成灿、范相德、马和平、成民、赵炜陕西省地质调查院(10人):蔡分良、吉万法、万兆发、樊会民、张省举、李百顺、侯满堂、石尊应、张文峰、金平陕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二综合物探大队(2人):叶柱才、洪海军甘肃省地质调查院(4人):张兴源、杨重信、陈永彬、刘文辉青海省国土资源厅(1人):韩生福青海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2人):杨站君、杨生德青海省柴达木综合地质矿产勘查院(2人):许文鼎、陈学明青海省第一地质矿产勘查大队(1人):张炳元青海省地质调查院(49人):王秉璋、张智勇、陈正兴、寇玉才、马明珠、王毅智、孟军海、王发明、拜永山、张珍林、刘长征、许光、孙延贵、邓中林、郭通珍、刘玉军、叶占福、苗国文、宋泰忠、邓元良、李东生、汪明道、李健、赵双喜、徐尚礼、付建龙、孙王勇、温德银、刘志勇、高永旺、田三春、石维栋、薛万文、陈建州、巨生成、王磊、杨延兴、安守文、曹世泰、张林、鲁海峰、张昆宏、郭宏业、王永文、马生龙、郝维杰、付宝侠、常有英、朱建立青海省地质环境监测站(10人):毕海良、任永胜、赵家绪、吕宝仓、李长辉、张力征、罗银飞、冯林传、安勇、胡贵寿青海省国土规划研究院(2人):李熙鑫、曾广文青海省环境地质勘查局(2人):吴国禄、李小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调查院(8人):杨万志、杨子江、郑国平、冯玉武、刘正荣、潘维良、吕金刚、马华东武警黄金指挥部(1人):路彦明武警黄金地质研究所(4人):葛良胜、郭晓东、王科强、金宝义核工业203研究所(1人):刘林核工业280研究所(1人):王四利中国冶金地质总局(4人):赵祖应、刘延年、王平户、江善元中国冶金地质总局二局(1人):秦志平中国冶金地质总局第二地质勘查技术院(1人):黄树峰四川省冶金地质勘查局(4人):王小春、刘荣、李仕荣、柏万灵有色金属矿产地质调查中心(5人):王旭东、肖文进、张建国、李占龙、张普斌青海省有色地质矿产勘查局(9人):张绍宁、施根红、司永红、李宏录、梁海川、申勇胜、田跃斌、王旭春、保广英甘肃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局(1人):王造成中国煤炭地质总局(6人):孙顺新、谢志清、鞠崎、张发德、高占明、高会军四川省煤田地质局(1人):徐锡惠中国地质大学(武汉)(8人):张克信、郑有业、殷鸿福、王国灿、李德威、朱云海、周爱国、马昌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8人):赵志丹、刘文灿、万晓樵、白志达、王根厚、莫宣学、邓军、王成善成都理工大学(3人):刘登忠、伊海生、李勇吉林大学(5人):李才、杨德明、程立人、姜琦刚、孙丰月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3人):秦克章、张忠杰、王二七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1人):丁林中国黄金集团(2人):宋鑫、姜良友。

岩溶地区1:5万水文地质调查技术要求(岩溶所2008)

岩溶地区1:5万水文地质调查技术要求(岩溶所2008)

岩溶地区1:5万水文地质调查技术要求(岩溶所2008)地质调查项目成果报告:西南岩溶地区地下水与环境地质调查综合研究成果报告岩溶地区1:5万水文地质调查技术要求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二00八年三月地质调查项目成果报告:西南岩溶地区地下水与环境地质调查综合研究成果报告岩溶地区1:5万水文地质调查技术要求编写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单位负责人:单海平项目负责人:时坚参加人员:蒋忠诚时坚裴建国程伯禹钱小锷曾华烟王宇鄢毅王明章刘安云盛玉环谢运球周立新编写人:时坚蒋忠诚裴建国目录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2 引用标准 (1)3 总则 (1)4 设计书的编制 (5)5 岩溶地质条件和岩溶发育规律调查 (6)6 岩溶水系统及水资源开发利用条件调查 (9)7 水文地质调查精度要求 (17)8 综合勘查技术手段 (19)9 岩溶地下水资源评价 (30)10 岩溶地区水文地质编图 (34)11 资料整理与报告编制 (37)后记 (45)附录1 (47)附录2 (60)前言为了落实中国地调局在新形势下以新的思路、方法、技术,详细开展西南岩溶地区水文地质调查的指示精神,地调局水环部于2002年初组织了由蒋忠诚、时坚、裴建国、程伯禹、钱小锷、曾华烟、王宇、鄢毅、王明章、刘安云、盛玉环、谢运球、周立新等专家和地调项目技术负责人组成的西南岩溶区地调综合组,并聘请袁道先院士为技术顾问,于2002年9月开始讨论编写“西南岩溶区水文地质调查技术要求(1:50000)”。

根据讨论提纲,综合组人员分工组织编写,于2003年初完成手稿,2003年4月由综合组负责人蒋忠诚统稿完成初稿。

“西南岩溶区水文地质调查技术要求(1:50000)”初稿完成后,袁道先院士首先进行了修改,地调局水环部的殷跃平主任、文冬光处长也亲自进行了审改。

然后,地调局水环部多次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讨论,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对本技术要求反复进行修改。

2003年9月~10月组织有关知名专家对修改稿进行了函审。

中国主要城市环境地质调查评价

中国主要城市环境地质调查评价

第一卷第二期发展动态文章编号:1007.1903(2006)02-004-04中国主要城市环境地质调查评价文冬光1刘长礼2(I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部北京10001J l2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河北050803)摘要:中国正处在快速城镇化发展时期,强烈的人类工程活动已经成为一种十分重要的作用力,对城市地质环境产生显著影响。

在特殊的城市地质环境背景下.引发了不同程度的环境地质问题和地质灾害,诸如地下水资源衷战,地下水污染.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崩塌.滑坡.泥石流等,严重制约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初步总结了目前中国主要城市存在的环境地质问题和地质灾害,以及近年来开展的全国主要城市环境地质1弭查评价的进展和未来工作部署。

关键词:城市。

地质环境:环境地质问题。

地质灾害中图分类号:X141文献标识码:A0前言城市足人几和社会财富高度聚集的地区,是人类经济社会生活的结晶,城市的建设和发展都与其时空背景相关,都留有其地区自然特征和历史的烙印。

目前我国建制城市680多个,城市经济对我国G D P的贡献率已超过70%,城市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地质环境是城市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基础,良好的自然背景有利于城市经济发展;同时,城市的快速发展、入几增加和工程经济活动的加剧,又对城市产生越来越强的环境负面影响。

我国一些城市地区,闪过度开发利用地质资源,轻视地质环境保护,引发了不同程度的环境地质『uJ题和地质灾害,如地下水资源衰减、地F水污染、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崩塌、滑坡、泥石流等,严重制约城市经济和社会的町持续发展。

目前,全国正在进行新一轮城市中远期整体规划,拟对已有城市规划进行修编,对新建城市进行总体规划,要求城市地质工作为其提供更加全面、方便、快捷的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城市地质资源和环境质量的要求也日益提高。

为满足卜述需求,从2004年开始,存地质大调查中部署开展了“全国丰要城市环境地质调查评价”,计划逐步完成全国300多个地级以上城市的调查评价工作。

中国地质调查局关于表彰优秀地质调查项目负责人的通报-中地调通[2013]4号

中国地质调查局关于表彰优秀地质调查项目负责人的通报-中地调通[2013]4号

中国地质调查局关于表彰优秀地质调查项目负责人的通报正文:---------------------------------------------------------------------------------------------------------------------------------------------------- 中国地质调查局关于表彰优秀地质调查项目负责人的通报(中地调通〔2013〕4号)各项目实施单位、承担单位、各大区、地科院项目办、武警黄金指挥部:为表彰在地质调查项目中做出突出贡献的项目负责人,进一步提升地质调查项目工作质量水平,按照“中国地质调查局关于开展评选优秀地质调查项目负责人活动的通知”(中地调函〔2012〕445号)要求,2012年各大区项目办、地科院项目办、武警黄金指挥部及局业务部室对其所管理的计划项目与工作项目负责人组织开展了遴选推荐。

通过评选及公示,局研究决定对优秀计划项目负责人5人,优秀工作项目负责人54人进行通报表彰。

希望各承担单位项目负责人向他们学习,加强项目实施和业务推进,提交高质量的地质调查成果,为地质调查工作做出更大贡献。

附件:2012年优秀地质调查项目负责人名单2013年3月5日附件2012年优秀地质调查项目负责人名单一、优秀计划项目负责人徐学义西安地质调查中心卢进才西安地质调查中心吕志成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张福存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罗立强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二、优秀工作项目负责人屈红刚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张万益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范正国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杨清华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薛典军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王嘹亮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邢丽霞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赵恒勤郑州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程旭学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郑宝峰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聂兰仕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滕学建天津地质调查中心王权山西省地调院李中明河南省地调院李英平山东省地调院陈树旺沈阳地质调查中心李东涛辽宁省地调院曲晖黑龙江省地调院姜月华南京地质调查中心吴泽有福建省地调院王寒梅上海市地调院陈振华江西省地调院段其发武汉地质调查中心曾建康湖南省地调院宁国民湖北省地质环境总站李出安广东省地调院吴天生广西地质勘查总院周庆重庆地勘局107地质队强巴扎西西藏地质调查院杨学俊四川省地调院李才吉林大学地调院曹晓民云南省地调局谯文浪贵州省地调院张忠平甘肃省地调院余君鹏甘肃省地调院杨维忠新疆地矿局第一区调队宋泰忠青海省地调院曹福根新疆地矿局第一区调队王金海青海省第三地质矿产勘查院谢渝新疆地矿局物化探队程建新西安地质调查中心贾群子西安地质调查中心尹福光成都地质调查中心张建新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毛汉川浙江省地调院董连慧新疆地矿局丰成友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王宗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唐建生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周国华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刘长礼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屈文俊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郑绵平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张建国武警黄金第三总队——结束——。

安徽省安庆市城市环境地质调查评价报告

安徽省安庆市城市环境地质调查评价报告

序言
项目概况
“安徽省主要人口密集区环境地质调查评价” 项目是中国地质调查局针对城市环境 地质问题调查评价组织实施的,在《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工作项目任务书》 (编号: 水[2008]03-01-09)明确了该项目的总体目标任务。
二、目的任务
查明安庆市主要城市环境地质问题及地质灾害的种类、 规模、 分布范围、 危害程度, 分析其产生原因、发育规律、机理、发展趋势等,评估其所造成的危害、社会经济影响 和损失;查明城市地质资源状况,分析其对城市建设所起的作用;编制环境地质系列图 件;建立环境地质调查数据库;提出地质灾害及环境地质问题防治对策建议,为国土规 划、开发整治、环境地质问题与地质灾害防治,以及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服务。

黄多成
报 告 主 编:周明全 报告编写人:魏永霞 李志刚
单位负责人:张召民
总工程师: 孙

提 交 单 位 :安徽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 提 交 时 间 :2010 年 6 月 计划项目名称:全国主要城市环境地质调查评价 实 施 单 位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第一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二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四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五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六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2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也为本次工作提供了详细的地质背景资料。
二、水工环地质
1.1987 年,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第二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提交《安徽省沿江经 济带水工环地质综合评价报告》 ,对本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作了较全面的评述。 2.1981 年、1984 年、1990 年,安徽省地质矿产局第二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完成 了 1/20 万太湖幅、铜陵幅、安庆幅区域水文地质普查报告。 3.1995 年、1996 年安徽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完成了的《安徽省地下水资源评价和 水源地开采现状调查报告》 ,对本区水工环地质条件进行了详细分析和研究。 4.1991 年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第一、第二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提交了《安徽省 地貌、第四纪研编报告(1∶500000) 》 ,对本区地形地貌进行了划分,并对地貌形态及 其成因作了论述。 5.2000 年安徽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安徽省地矿局第二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完成 了《安徽省环境地质调查报告(1∶500000) 》等,对本区环境地质进行了论述。

地质调查项目成果报告编写与审查要求

地质调查项目成果报告编写与审查要求

附件八地质调查项目成果报告编写与审查要求一、为规范地质调查项目成果报告以下简称“成果报告”的编写与审查,保证地质调查项目成果报告的质量,依据有关标准、要求,特制定本要求;二、本要求适用于地调局组织实施的地质调查项目包括计划项目与工作项目成果报告的编写与审查;三、成果报告按项目性质分为三类:一为地质调查评价类报告包括区域地质、矿产地质、区域地球物理、区域地球化学、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遥感地质等;二为技术方法类报告包括物探、化探、钻探工艺、遥感术、实验测试、信息技术等;三为研究类报告包括基础研究、战略研究、规划编制、标准制定、管理制度制定、数据库建设、重大项目预研究等;四、成果报告的编写和审查依据项目任务书、设计书、设计审查意见书、设计审批意见书、任务变更和工作调整批复意见书、野外验收意见书,以及有关技术标准和要求进行;五、成果报告应全面、系统、客观地反映项目的工作情况和工作成果,应力求文字简练、流畅,附必要的图表、册、附件,附图要清晰、美观;六、成果报告完成编写并通过初审后,报告编写单位应向组织评审单位提出评审申请;申请评审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全面完成了设计书的任务;2.通过了野外验收;3.各类技术资料齐全;4.形成文字报告和各类图件;5.成果报告通过初审;评审申请书一式两份,并附初审意见书;评审申请表格式见附件8-1;七、报告评审应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注重质量、讲求实效的原则,保证评审工作的严肃性和科学性;八、组织评审单位收到成果报告评审申请后,应在30日内确定评审形式、评审专家人员组成、评审时间、地点等有关事项;评审申请书经组织评审单位签字盖章后发评审申请单位一份,另一份由组织评审单位保存;九、评审委员会一般由5—9人组成,经费较少的项目,人数可酌情减少,组成人员应覆盖项目工作涉及的主要专业;为了保证成果评审的公正性,评审委员会应实行回避制度,项目参加人员、顾问、以及其他有可能影响评审工作公正的人员应当回避;参加评审工作的专家,收到成果报告送审稿后,均应认真审阅,形成书面评审意见,并对评审意见负责;十、申请评审单位应提前15日将成果报告送达评审委员会成员;成果报告送审稿的份数由组织评审单位视评审委员会的人数确定;申请评审单位应提交文字报告、附图、附表、各年度项目任务书、设计审批意见书、任务变更和工作调整申请报告与批复意见书、原始资料检查意见书、野外验收意见书、初审意见书等资料;十一、成果报告评审的主要内容有1.技术资料是否齐全、准确;2.成果和原始资料的吻合程度;3.成果是否符合设计和有关技术标准的规定;4.项目工作任务和预期成果目标的完成情况;5.成果的综合研究水平;6.成果报告和综合图件的质量;7.成果的社会经济效益、推广应用前景;8.存在问题及建议;十二、评审委员会在成果报告评审时,应对报告质量进行评分,并划分质量等级;质量评分实行百分制,优秀≥90分,75分≤良好<90分,60分≤合格<75分,不合格<60分;野外验收没有达到优秀的项目,成果报告质量不得评为优秀;质量等级评定标准见附件8-2;十三、会审时评审委员会通过审阅成果报告,查阅各类资料,听取项目组汇报、答辩,并与项目组交换意见的基础上,由主审专家主笔并汇总其它评委的意见,提出评审意见初稿和报告质量评分建议,经评审委员会讨论形成最终评审意见;函审时由评审委员分别审阅成果报告、进行报告质量评分、形成书面评审意见,由组织评审单位汇总,形成评审意见;评审意见书格式见附件8-3;十四、报告评审结束后,组织评审单位签署评审意见书,下发成果报告提交单位,同时报地调局业务主管部门和成果管理部门各一份附电子文档;十五、成果报告提交单位在收到评审意见书后,应根据评审意见对报告进行认真修改、补充、完善,并在30日内将修改后的完整成果报告1套和电子文档1套送组织评审单位审查;十六、组织审查单位在收到成果报告修改稿后,应在15日内完成对报告的审查;对审查未合格的报告,要通知成果报告提交单位重新修改,并15日内重新提交审查;对审查合格的成果报告,由审查单位下发审查意见书,同时报地调局业务主管部门和成果资料管理部门各一份;审查意见书格式见附件8-4;十七、报告审查结束后,报告提交单位应根据审查意见书对报告进行最终修改定稿,按规定复制或出版,并及时汇交成果资料;十八、技术方法和研究类成果报告的评审除按本要求进行外,还应参照国家科委下发的科学技术成果鉴定办法、软科学研究成果评审办法执行;附件8-1 地质调查项目成果报告评审申请表格式附件8-2 各类专业成果报告评审要求及质量等级评分标准附件8-3 地质调查项目成果报告评审意见书格式附件8-4 地质调查项目成果报告审查意见书格式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成果报告评审申请表评审编号说明:中地调评字200 ××号:中填写各组织评审单位名称的第一个字,如:总工程师室-总,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天;××为顺序号;各类专业成果报告评审要求及质量等级评分表8-2-1 区域地质调查成果报告评审要求及质量等级评分表8-2-2 矿产资源调查评价成果报告评审要求及质量等级评分表8-2-3 水文地质调查成果报告评审要求及质量等级评分表8-2-4 环境地质调查成果报告评审要求及质量等级评分表8-2-5 地球物理调查成果报告质量等级评分表8-2-6 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成果报告质量等级评分表8-2-7 矿产地球化学调查成果报告质量等级评分表8-2-8 航空物探成果报告质量等级评分表8-2-9 航空遥感摄影成果质量等级评分表8-2-10 遥感地质解译成果报告质量等级评分表8-2-11 地质调查科技项目成果验收评审要求及质量等级评分标准区域地质调查成果报告评审要求及质量等级评分表一、申请评审单位需提交的技术资料包括:1.作者原图1:250000或1:50000;2.编稿原图1:250000或1:50000;3.地质图1:250000或1:50000;4.地质报告和地质图说明书;5.按规定整理好的各类原本档案资料;6.实际材料图、各类样品测试及鉴定资料;二、区域地质调查成果报告评审的主要内容有:1.野外验收后补充调查工作的完成情况;2.各项综合资料与原始资料的吻合程度;3.测区的地质新成果、地质报告与地质图说明书的水平;4.地质编稿原图内容、精度及编绘质量;5.各项原始资料归档的质量;三、区域地质调查成果报告质量等级评分标准见附表;附表区域地质调查成果报告质量等级评分表项目编号:附件8-2-2矿产资源调查评价成果报告评审要求及质量等级评分表一、矿产资源调查评价成果报告评审除依据任务书、设计书、设计审查意见书、设计审批意见书和野外验收意见书外,还要参照固体矿产普查总则GB/T 13687—92、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规定DZ/T 0078—93、固体矿产勘查地质资料综合整理、综合研究规定DZ/T 0079—93、固体矿产勘查报告编写规定DZ/T资源量估算技0033—92、地调局发固体矿产预查暂行规定、固体矿产333+3341术内部试行等技术标准进行评审;二、矿产资源调查评价成果报告评审要点1.报告编写质量:报告编写简明扼要、数据准确可靠、图表清晰美观、结论依据充分;文、图、表相互吻合;客观、真实、准确、全面反映项目工作所取得的各项资料和成果;2.综合整理资料、原始资料与最终成果质量及吻合程度:各项工程、地质工作、物化探工作、样品采集和测试工作质量好;原始资料和综合整理资料质量好;各项资料得到充分、恰当利用;报告各项论述的资料依据充分,结论可靠;3.工作部署合理性和任务目标完成情况:技术方法选择和相互配合合理有效;工作部署、工程布置合理有效;完成项目总体目标任务;达成项目预期成果;4.资源量计算的合理性和准确性:矿体圈定合理、准确,地质依据充分;工业指标、计算方法、计算参数、计算公式选用正确,计算准确;级别和块段划分符合相关标准;5.矿床技术经济概略评价水平:对矿床利用的自然条件、技术条件、经济条件及对环境的影响论述客观正确;技术经济综合评价客观正确;6.综合研究水平:全面系统、准确论述区域、矿区地质矿产特征;基本阐明矿体特征,矿石物质组份、赋存状态和采选冶性能;基本阐明矿床成因、控矿因素,确定找矿标志;全面、系统、客观、准确地对区域资源潜力进行总体评价;三、评审工作中,要求查阅不少于总量50%的综合整理资料,必要时查验有关原始资料,以检查成果报告与综合整理资料吻合程度;四、矿产资源调查评价成果报告质量等级评分标准见附表;附表矿产资源调查评价成果报告质量等级评分表项目编号:计分,在评分栏注记“无”;“最后得分”=“合计”÷“参加计分单项标准分之和”×100;以“最后得分”评定等级;附件8-2-3水文地质调查成果报告评审要求及质量等级评分标准一、水文地质调查评价成果报告评审除依据任务书、设计书、设计审查意见书和野外验收意见书外,还要参照主要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GB 15218 - 94 地下水资源分类分级标准;GBJ 27-88 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DZ 44 – 86 城镇及工矿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等进行;二、水文地质调查成果报告质量等级评分标准见附表;附表水文地质调查成果报告质量等级评分表项目编号:注:原始资料检查未获优秀者报告不得评为优秀附件8-2-4环境地质调查成果报告评审要求及质量等级评分标准一、环境地质调查评价成果报告评审除依据任务书、设计书、设计审查意见书和野外验收意见书外,还要参照主要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DZ/T0001-911:50000区域地质调查总则;DZ/T158-951:50000浅覆盖区区域地质调查细则;ZB/TD10004-891:50000城市地区区域地质调查工作技术要求;GB/T14158-931:50000区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勘查规范;DZ/T0151-951:50000区域地质调查中遥感技术规定;其它相关要求与规定;二、环境地质调查评价成果报告质量等级评定标准见附表;附表环境地质调查成果报告质量等级评分表项目编号:注:原始资料检查未获优秀者报告不得评为优秀地球物理调查成果报告质量等级评分表项目编号:项目名称:注:原始资料检查未获优秀者报告不得评为优秀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成果报告质量等级评分表项目编号:评分表”打分矿产地球化学调查成果报告质量等级评分表项目编号:级评分表”打分;航空物探成果报告质量等级评分表项目编号:项目名称:注:原始资料检查未获优秀者报告不得评为优秀航空遥感摄影成果质量等级评分表项目编号:项目名称:注:原始资料检查未获优秀者报告不得评为优秀遥感地质解译成果报告质量等级评分表项目编号:项目名称:注:原始资料检查未获优秀者报告不得评为优秀附件8-2-11地质调查科技项目成果报告质量等级评分表项目编号:项目名称:计分办法说明:表中“考评内容及标准”一栏所列内容为考评计分单项,如无某一单项内容,则划去“分值”一栏对应的分数,并在“得分”栏注记“无”;“最后得分”=“得分合计数”÷“分值合计数”×100;以“最后得分”评定报告质量等级;附件8-3地质调查项目成果报告评审意见书中地调评字200 号报告名称:项目编号:任务书编号:完成单位:评审单位:公章评审日期:年月日中国地质调查局印制—————————评审意见书编号说明:中地调评字200 ××号:中填写各组织评审单位名称的第一个字,如:总工程师室-总,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天;××为顺序号;附件8-4地质调查项目成果报告审查意见书中地调审字200 号报告名称:项目编号:任务书编号:完成单位:审查单位:公章审查日期:年月日中国地质调查局印制—————————审查意见书编号说明:中地调审字200 ××号:中填写各组织评审单位名称的第一个字,如:总工程师室-总,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天;××为顺序号;。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原始资料检查暂行规定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原始资料检查暂行规定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原始资料检查暂行规定第一条为保证地质调查项目(以下简称地调项目)原始资料真实、可靠,提高成果报告的质量,根据《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质量监督办法(试行)》,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检查的地调项目原始资料的范围包括:区域地质、矿产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遥感地质、探矿工程、测绘印制、实验测试、信息技术等专业。

第三条地调项目原始资料的检查工作依据国家的有关技术标准、技术要求、项目设计和中国地质调查局(以下简称地调局)的有关要求进行。

第四条地调局负责组织地调项目原始资料的检查工作。

集中检查一般每年一次,特殊情况随时抽查;地调局组织检查的项目比例一般不低于当年实施地调项目总数的10%;检查工作由地调局或地区地调中心地区(项目管理办公室)组织专家组进行。

专家组一般由3-5名地调局聘任的相关专业的监督审查专家组成,实行组长负责制。

第五条地调项目实施单位,应当自觉接受并积极配合检查工作,要把原始资料的经常性检查工作纳入质量体系运行过程中,建立健全严格的质量责任制和检查验收制,包括自检(100%)、互检(100%)、上一级负责单位专检(20-30%)等方面。

经常性检查必须在现场进行,并做好经常性检查情况的记录。

第六条专家组对地调项目原始资料的检查重点放在野外。

根据不同的专业、不同的工作精度,野外实地检查比例要达到5~10%。

相关的专题研究及信息工程项目也应进行原始资料的检查。

第七条地调项目原始资料检查的内容包括工作部署和工作量的使用是否合理得当;采集、记录到的原始资料是否真实、齐全、清晰,符合野外地质实际情况;原始资料的管理是否规范,日常整理、登记是否及时;阶段性的综合整理是否及时、完整等。

第八条地调项目原始资料的检查实行打分制。

检查结果分四个等级:优秀(100-90分);良好(89-75分);合格(74-60分);不合格(59-0分)。

优秀:地调项目原始资料经检查完全符合技术标准及要求;良好:地调项目原始资料经检查符合技术标准及要求;合格:地调项目原始资料经检查无重大质量问题,基本符合技术标准及要求;不合格:地调项目原始资料经检查存在严重质量问题,不符合技术标准及要求,必须返工重作。

安徽省合肥市城市环境地质调查评价报告

安徽省合肥市城市环境地质调查评价报告


序 言 .........................................................1 项目概况 ....................................................1 以往工作程度分析与评述 ......................................2 本次工作概况 ................................................3 城市自然地理及社会经济概况 ....................................6 自然地理概况 ................................................6 社会经济概况 ...............................................11 城市地质环境背景 .............................................14 地质条件 ...................................................14 水文地质条件 ...............................................23 工程地质条件 ...............................................24 环境地质条件 ...............................................26 本章小结 ...................................................31 城市主要环境地质问题 .........................................32 地质灾害 ...................................................32 地表水污染 .................................................38 地下水污染 .................................................39 其它环境地质问题 ...........................................40 地质地质环境问题的社会影响和经济损失评估 ...................41 本章小结 ...................................................42 城市地质资源 .................................................43 应急或后备地下水源地、热矿水资源 ...........................43 地质遗迹资源、地下空间 .....................................44 概述资源分布、资源量、开发利用现状 .........................44 本章小结 ...................................................45 城市地质环境评价 .............................................46 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 .........................................46 地下水环境评价 .............................................50

地质热点事件.doc

地质热点事件.doc

2014年地质热点事件国内部分1.22处公园获国家地质公园资格,3年内完成建设命名。

近日,湖北恩施腾龙洞大峡谷等22处地质公园获得国家地质公园资格。

国土资源部要求这些地质公园3年内按标准完成地质公园的建设,并按照相关程序申请正式命名。

(来源于:中国网)2.我国建立起海域“可燃冰”基础理论。

从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获悉,依托国家调查专项,在分析南海天然气水合物调查资料数据的基础上,历时5年研究,我国重大基础研究计划(973计划)项目“南海天然气水合物富集规律与开采基础研究”取得重要进展,近日通过了科技部组织的验收。

(来源于:中国地质调查局网站)3.水环中心完成多项南极科考任务。

2月6日,参加中国南极第30次科学考察的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查恩来、任政委和连晟三位同志圆满完成了维多利亚地新站选址工程勘察、中山站卸货海冰探路、俄罗斯遇险船只国际救援以及“雪龙”号脱困等多项艰巨任务,凯旋回国。

(来源于:中国地质调查局网站)4.朝阳等38个古生物化石集中产地获国家重点保护。

从国土资源部获悉,第一批38个国家级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集中产地近日获得国土资源部的资格认定,辽宁朝阳、四川自贡、云南禄丰、贵州关岭、山东莱阳、广东河源等著名化石产地位列其中。

(来源于:光明网)5.我国10枚“金钉子”实物地质资料全部入库。

近日,随着浙江常山黄泥塘“金钉子”剖面柱状岩芯和系列标本顺利采集入库,标志着中国地调局实物中心成功收藏国内10枚“金钉子”实物地质资料。

(来源于:中国国土资源报网站)6.我国首次完成自然重砂资料系统研究。

随着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自然重砂资料应用项目的结题,我国首次完成了自然重砂资料的系统研究工作。

日前,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研究人员表示,海南、湖南、浙江、云南、西藏等地已经利用这一成果找到20多处新矿产地。

(来源于:全国地质资料信息网)7.我国成功研发首台4500米级深海遥控作业型潜水器(海马号ROV)。

中国主要城市环境地质调查评价

中国主要城市环境地质调查评价

中国主要城市环境地质调查评价
文冬光;刘长礼
【期刊名称】《城市地质》
【年(卷),期】2006(001)002
【摘要】中国正处在快速城镇化发展时期,强烈的人类工程活动已经成为一种十分重要的作用力,对城市地质环境产生显著影响.在特殊的城市地质环境背景下,引发了不同程度的环境地质问题和地质灾害,诸如地下水资源衰减、地下水污染、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崩塌、滑坡、泥石流等,严重制约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初步总结了目前中国主要城市存在的环境地质问题和地质灾害,以及近年来开展的全国主要城市环境地质调查评价的进展和未来工作部署.
【总页数】4页(P4-7)
【作者】文冬光;刘长礼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部,北京,100011;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河北,05080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X141
【相关文献】
1.基于DEA的中国主要城市物流系统效率评价 [J], 李存斌;童胜昌
2.“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段主要城市生态环境遥感评价 [J], 刘英;岳辉;孟晋鑫;张锋;崔千鹏
3.紧凑城市的地域化再思考——中国主要城市的综合测度和分析评价 [J], 李森林; 张晓瑞
4.基于熵权TOPSIS法的中国主要城市空气质量评价 [J], 王文寅;王亚茹
5.2010年全国主要城市环境地质调查评价项目设计评审工作圆满完成 [J], 本刊编辑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跨区域 - 中国地质调查局

跨区域 - 中国地质调查局
中国东南部和日本中新生代火山—侵入作用与成矿对比研究
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质调查中心
毛建仁;邢光福;叶海敏;赵希林;刘凯;余明刚;厉子龙
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质调查中心
3
西南地区矿产资源潜力评价
西南地区矿产资源潜力评价与综合
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
丁俊;秦建华;尹福光;廖震文;王永华;张建龙;刘才泽;张启明;孙洁;刘增铁;王方国;李富;刘小霞;曾琴琴;焦彦杰;耿全如;李光明;范文玉;孙志明;段志明;祝向平;王玉
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北京超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
37
环扬子地质流体与地温热液成矿作用研究
环扬子地质流体与地温热液成矿作用研究
长安大学
李荣西;刘淑文;段立志;陈宝赟;刘海青;张艳妮;石顺
长安大学
38
实物地质资料筛选及保管技术方法研究成果报告
大调查重要岩芯、标本筛选与服务体系建设
海南省地质调查院
魏昌欣;云平;周进波;龚丹;王超;袁海军;刘兵;胡在龙;林义华;谢群玲;麦发海;黄钟震;袁勤敏;张东强
海南省地质调查院
26
2012-2013年河北省矿山地质环境调查报告
华北地区矿产资源集中开采区矿山地质环境调查
河北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
袁运许;顾福计;赵永真;侯双林;魏莹莹;张隆;宋建伟;陈军;冀广
12
山东古近系地层划分对比研究
山东古近系地层划分对比研究
山东省地质科学研究院
杜圣贤;张增奇;于学峰;刘凤臣;张尚坤;张义江;宋香锁;陈军;陈诚;杨斌;刘书才;张岩
山东省地质科学研究院
13
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监测技术研发与示范
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监测技术研发与示范

2012年度中国地质调查成果奖评奖结果

2012年度中国地质调查成果奖评奖结果

查院,陕西省地质调查院,山西省地质 张 佳,叶 浩,董 华,张礼中,梁国玲
调查院
山西省地质调查院
赵祯祥,李营辉,汪 德,庞志斌,杜晋锋, 米广尧,宋春玲,周 远,杨俊才
贾和义,陈志勇,许立权,张玉清,尚恒胜,
内蒙古自治区地质调查院
韩建刚,宝音乌力吉,罗忠泽,郝先义,刘
建雄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青海省地质调 王国灿,朱云海,林启祥,向树元,贾春兴,
高兆奎,安 涛,周 宏,陈进平,张胜业, 乔立斌,李 克,陈生民,赵秉玲,司雪峰, 林 森,韩要权,刘堆富,李 伟,周继强
程裕淇,杨崇辉,万渝生,刘增校,张西平,பைடு நூலகம்杜利林,张寿广,伍家善
等级 一等奖 一等奖 一等奖 一等奖 一等奖 一等奖 一等奖
一等奖 一等奖
-3-
序号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2012 年度中国地质调查成果奖评奖结果
序号 1 2 3 4 5 6 7 8
成果名称 青藏高原古近纪-新近纪重点古湖泊环 境演变序列
次生地质灾害航空遥感调查
新疆乌恰-阿图什地区铅锌铜矿调查评 价
新疆北山地区坡十镍矿预查评价,红石 山、坡一镍矿成矿条件成矿远景评价
珠江三角洲地区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
西藏当雄县拉屋-嘉黎县同德一带铜铅 锌多金属矿评价报告
郭坤一,陈国光,刘红樱,冯小铭,赖启宏, 陈德友,张德存,黄春娟,唐文春,杜海燕
河南省地质调查院
云南省地质调查院,云南省地质矿产勘 查开发局,云南省地质调查局 四川省地质调查院,四川省地质矿产勘 查开发局一〇 八地质队
主要完成人
孟宪刚,邵兆刚,韩建恩,王 津,余 佳, 朱大岗,孙立蒨 ,杨朝斌,孟庆伟,吕荣平, 马天林,钱 方,韩同林,王建平,王 艳 王 平,王殿琦,熊盛青,方洪宾,郭大海, 杨清华,王治华,童立强,郑雄伟,齐建伟, 晋佩东,杨日红,曹文玉,王建超,杨 蓓 杨金明,吴向伟,钟文波,刘宏林,曾志钢, 陈洪英,田朝江,杨政海,李广生,高海欧, 唐 虎,叶 雷,任经武,杨艳绪,巴 特 代玉财,程松林,赖 涛,程扶华,陈 疆, 邹正林,张 黎,李 军,赵大椿,赵献军, 艾买提• 沙力,张新利,王 鹏,赵永林, 李杉杉 孙继朝,支兵发,荆继红,黄冠星,刘景涛, 孔德秀,秦毅苏,陈 玺,张玉玺,姚 普, 向小平,王金翠,陈慧川,张 英,刘君科 王亚平,付少英,边彦明,宋克金,李 震, 展 峰,刘国印,赵云雷,杜 欣,吕宪河, 张哨波,张景超,陈俊魁,赵凤勇,张均直 范玉华,丁 俊,王外全,杨淑胜,曹晓民, 邓志祥,周耀军,张继荣,刘宇淳,朱建德, 鲁 慧,蔡 旭,张占林,李宗勇,和学惠 何显刚,林 青,谢恩顺,谢长江,戚 迅, 陈慈德,王全伟,李 静,李 伟,陈才金, 付 强,李金忠,尹建华,王 勇

环境地质调查报告

环境地质调查报告

环境地质调查报告篇一:环境地质调查评价报告2城市环境地质调查评价报告目录第一章序言 (1)1.1项目概况.................................................................................................................. (1)1.2以往工作程度分析与评述.................................................................................................................. (2)1.3本次工作概况.................................................................................................................. . (3)第二章城市自然地理及社会经济概况 (6)2.1自然地理概况.................................................................................................................. . (6)2.2社会经济概况.................................................................................................................. . (9)2.3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对地质工作的需求 (11)第三章城市环境地质背景 (13)3.1地质条件.................................................................................................................. . (13)3.2水文地质条件.................................................................................................................. .. (15)3.3工程地质条件.................................................................................................................. .. (16)3.4土壤环境特征.................................................................................................................. .. (18)3.5小结.................................................................................................................. (19)第四章城市主要环境地质问题 (20)4.1集中开采区地下水水位下降.................................................................................................................. (20)4.2城区垃圾及固体废物堆埋场环境问题突出 (21)4.3建成区部分地段地下水污染严重 (25)4.4环境地质问题经济损失评估.................................................................................................................. (26)4.5小结.................................................................................................................. (34)第五章城市地质资源 (37)5.1地下水资源.................................................................................................................. ..............................37吉林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15.2应急地下水源地及评价.................................................................................................................. (40)5.3地热及矿泉水资源.................................................................................................................. . (43)5.4小结.................................................................................................................. (48)第六章城市地质环境评价 (50)6.1地下水环境评价.................................................................................................................. .. (50)6.2垃圾处臵场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 (61)6.3小结.................................................................................................................. (63)第七章城市环境地质问题防治对策建议 (65)7.1城市环境地质问题防治的原则与要求 (65)7.2城市环境地质问题防治的方法措施 (65)7.3城市环境地质问题防治的重点区域 (66)7.4地质环境对城市可持续发展支撑作用及对策 (68)第八章结论与建议 (79)8.1结论.................................................................................................................. (79)8.2存在问题与不足.................................................................................................................. .. (81)8.3今后工作建议.................................................................................................................. .. (82)1附图①地下水资源分布图②地下水污染状况图③城市建设与规划地学总建议图④今后城市环境地质工作建议图2附表①潜水防护性能评价表②地下水水质评价表③地下水污染评价表④规划垃圾及固体废物堆埋场适宜性评价表⑤地下水应急水源地可开采量计算表2城市环境地质调查评价报告第一章序言1.1项目概况1.1.1项目来源吉林市是吉林省第二大城市,全国甲级开放城市和32个特大城市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质调查项目成果报告
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监测技术研发与示范 成果报告
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 二○一五年十二月三十日
2
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监测技术研发与示范 成果报告
项目编码: 1212011140021 任务书编号:水 [2011]01-27-05
水 [2012]01-029-002 水 [2013]02-022-004 水 [2014]02-029-002 工作起止年限: 2011-2014 年
(3)完成监测仪器设备研发、 生产了 8.6 万套;1:1 万工程地质测量 60km2; 1:2000 工程地质剖面测量 5km; 1:5 万地质灾害调查 460km2。
关键词: 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仪器,群专结合的群测群防体系,地质灾害调 查。
2
其他目录
任务书:水 [2014]02-029-002 水 [2013]02-022-004 水 [2012]01-029-002 水 [2011]01-27-05
内容摘要
“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监测技术研发与示范”工作时间为 2011 年— 2014 年。 项目任务:在充分收集已有资料基础上,采用遥感解译、工程地质测绘、地面 手段,按 1:50000 国际标准图幅开展云南大关地质灾害调查,查明地质灾害类 型、发育分布特征以及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岩土体等地质环境背景和工程地 质条件,分析地质灾害的主要控制因素及其诱发因素,完成调查区地质灾害易 发性和危险性区划,研制开发简易实用的群测群防监测报警仪器,协助地方政 府完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提升云南大关县群测群防技术水平,为地质灾 害多发区群测群防能力建设提供技术支持。已经取得成果如下:
(1)针对已有群测群防监测预警仪器进行了改进与完善,形成较为可靠、 稳定、高效的系列群测群防监测预警仪器。
(2)形成一批群专结合的自主研发的自动化监测预警仪器, 丰富了地质灾 害监测预警技术方法和手段,有效补充群测群防监测预警体系,完成昭通市群 测群防监测示范体系建设,为群专结合的群测群防体系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技术 支撑。
正文目录
前言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项目概况 工作简述与实物工作量完成情况 主要成果 工作质量评述 成果转化与社会服务 章节安排与分工
第一章 研究现状
第二章 监测预警仪器研发与生产 第一节 群专结合类型监测仪器研发 第二节 群测群防简易报警仪改进 第三节 监测仪器批量生产
第三章 群测群防系统管理软件 第一节 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监测信息网 第二节 群测群防预警信息系统升级
项目负责人:曹修定 吴 悦 王洪磊 朱继良 报 告 主 编:吴 悦 王洪磊 曹修定 朱继良 报告编写人:吴 悦 王洪磊 曹修定 朱继良 杨 凯 李 鹏
王晨辉 马 鑫 潘书华 杜 鹏 孟庆佳 樊志海 董翰川 付 杰 郭 伟 任 涛 王 璇 李 戍 高振华 展建设 吴 敏 庞丽丽 汪 敏 单位负责人:李文鹏 主管业务负责人:李铁锋 提交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 提交时间: 2015 年 12 月 30 日 计划项目名称:滇东北地质灾害调查与监测 实施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
第四章 群测群防应用示范 第一节 彝良县示范区 第二节 鲁甸县示范区 第三节 大关县示范区 第四节 雅安地震抗震救灾 第五节 鲁甸地震抗震救灾 第六节 群测群防技术和设备支撑 第七节 群测群防工作认识
结论与建议 第一节 结论 第二节 建议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审批目录
审查意见书 评5]052 号 中地调 (地环 )评字 [2015]073 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