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地质调查成果
水文地质专项调查报告
![水文地质专项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defc64f336c1eb91a375dac.png)
阳泉煤业集团平定裕泰煤业有限公司水文地质专项调查报告一、概况阳煤集团平定裕泰煤业有限公司,在2009年根据晋煤重组办52号文件由山西平定裕泰煤业有限公司整合而成。
2011年3月根据晋煤重组办21号文件《阳泉煤业集团平定裕泰煤业有限公司和阳泉煤业集团平定恒昌煤业有限公司联合开采调整重组整合方案的批复》将阳煤集团平定裕泰煤业有限公司、阳泉煤业集团平定恒昌煤业有限公司进行二次整合,即由山西平定裕泰煤业有限公司、山西恒昌煤业有限公司,山西鑫华煤业有限公司、平定县上马郡头煤矿整合为一处,井田面积8.9742平方公里。
年产60万吨。
二、调查情况:裕泰和恒昌合并后在2011年5月进行了水文地质调查,调查工作分为收集资料,地面调查和井下调查三个步骤,地面对水文地质现象进行调查,调查1.2平方公里,井下调查由原来在矿工作的老工人和技术人员带领着重调查原矿井突水点、老空区、废弃巷道的位置及水量等情况,裕泰和恒昌合并后,恒昌做为裕泰的后备资源,对山西鑫华煤业有限公司、山西恒昌煤业有限公司、上马郡头煤矿进行了关闭。
三、矿井水文地质:裕泰公司属于海河流域子牙河水系,沱河支系洮河支流,年降水量最大995.7mm,最小242.3mm,平均601.4mm,井田北部有桃花河,为阳胜河支流,平时无水,仅雨季有水流过,水量不大,时间短,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由西向东经南后峪、上马郡头村汇入阳胜河。
阳胜河平时水量较小,一般2-4m3/h,甚至断流,雨季汇集洪水,水量猛增、最大流量20 m3/h。
中部毛家山村南有一自然小河沟,其他多为山涧冲沟,最高洪水位在南后峪村883米,水质PH=7,硬度0.67--35.8,矿化度370-983mgh,地下水文地质含水层主要有奥陶系石灰岩溶水,水量丰富、水位低,对矿井开采无影响,本溪组有厚4米左右隔水层,太原组有K2、K3、K4三层石灰岩均属裂隙含水层,仅K2含水性强,K3、K4含水性弱,对矿井开采无影响,山西组为砂岩裂隙水,含水性弱,对矿井影响不大。
水文地质调查报告[详细]
![水文地质调查报告[详细]](https://img.taocdn.com/s3/m/9dcbca0dad02de80d4d840db.png)
六枝特区湘发煤业有限责任公司水文地质调查报告二O一七年三月目录第一章前言 (1)一、任务由来及目的任务 (1)二、交通位置及开发概况 (1)(一)交通位置 (1)(二)开发概况 (3)三、工作依据及工作情况 (4)四、本次工作主要内容 (4)(一)现场调查了解的资料 (4)(二)本次调查收集利用的成果资料主要有 (5)第二章矿山地质环境概况 (5)一、自然地理 (5)(一)地形地貌 (5)(二)气象及水文 (6)二、地质条件 (6)(一)矿区地层 (7)(二)矿区构造 (8)(三)含煤地层 (8)三、水文地质条件 (10)(一)区域水文地质条件 (10)(二)矿区水文地质条件 (11)第三章矿井水文地质条件 (14)一、矿井涌水量构成分析 (14)二、矿井开采充水因素分析 (15)三、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分析 (16)第四章矿井开采受水害影响程度及防治水工作难易程度(预测评估) (17)一、矿井开采受水害影响程度预测 (17)二、防治水工作难易程度 (17)第五章对今后防治水工作的建议 (17)结束语 (20)水文地质调查报告第一章前言一、任务由来及目的任务为了深入推进煤矿安全生产专项整治,逐步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使煤矿企业能预防和避免矿山水害隐患威胁,我矿开展了井田范围内水文地质调查工作.本次调查基本查清了湘发煤矿的水文地质条件及主要水患情况,并结合《煤矿防治水规定》、《煤矿安全规程》、《探放水技术规范》、《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等,编制“水文地质调查报告”.二、交通位置及开发概况(一)交通位置湘发煤矿为整合矿井,整合规模为150Kt/a,企业性质为有限责任公司.湘发煤矿位于六枝特区中寨乡镜内.根据贵州省国土资源厅颁发的采矿许可证(证号C5200002010021120055870),湘发煤矿开采标高+1470~+1100米,矿区面积0.7941千米2,倾向宽约1.2千米(平均),走向长约0.7 千米(平均).矿区范围由以下8个拐点圈定,矿区范围拐点坐标见表.湘发煤矿矿区范围拐点坐标表区内交通目前以公路为主,矿区公路距中寨乡0.5千米,距六枝县城70 千米,距水黄公路2.5 千米,有乡村公路相通,交通较为方便.(见交通位置图).(二)开发概况区内采煤历史悠久,井田内以小窑为主,主要开采1号、3号、7号煤层,斜井或平硐开拓,开采时以独眼井居多,其开采深度较浅,开采相对深度约在50-80米左右.主要为当地村民季节性开采,以采掘民用煤为主,部分开采后以原煤销售.随着矿业秩序的好转,现区内所有小煤窑均已关闭、封停,井口被填充,已无法进入调查.老窑主要在井田浅部分布,由于开采时间较早,开挖范围较小,巷道断面不大,并且基本被表土及顶板垮落封填,没有空间存积大量的水.原湘发煤矿老系统编号LY3号,主采1号、3号、7号煤层,1号煤层开采下限标高+1410米,采空区积水在2012年掘进111运输石门时已经采取了探放水措施,排出积水29376米³左右,排水时间约为8个月之久,现在已没有积水威胁;3号煤层回采时顶板随采随落,开采时间已经6年,采空区现已全部垮实,无积水威胁,在掘进111运输石门及1135底板抽放巷探放水施钻时可以证明;7号煤层开采面积较小,仅在风井和主井之间布置了一个采煤工作面,走向长约为60米,倾斜长80米,面积5000㎡,其积水在2010年布置1702专用回风巷掘进时已经探放完,排出积水约4600米³,现还有小量的老窑水涌出,主要补给水源来自大气降水.现主斜井、副斜井和回风斜井均布置在7号煤层底板岩层中,距7号煤层法线距离20米,该三条井筒在+1320米标高用联络巷贯通形成系统.然后在主斜井和副斜井内+1415米标高布置运输石门和轨道石门揭穿最上面的1号可采煤层,同时在回风斜井内的+1450米和1415米标高布置回风石门揭穿1号煤层,最后在各石门揭穿煤层的地方分别布置工作面运输巷和回风.该方案的工作面回风巷运料是通过回风巷与轨道石门之间的轨道斜巷完成,在轨道斜巷上口安设调度绞车提升材料.后期开采二采区时,在主斜井、副斜井和回风斜井井底分别向前掘进石门揭穿7号煤层,然后在7号煤层顶板和3号煤层底板之间布置运输大巷和回风大巷,大巷到矿区的5号拐点边界后,再沿煤层倾斜方向布置3条下山开拓二采区,该三条下山布置在3号煤层和7号煤层之间.三、工作依据及工作情况我矿组织了工程技术人员开展水文地质调查工作,按国家标准《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GB/12719-1991)和《地下水资源管理模型技术要求》(GB/14497-1993)、地下水资源分类分级标准、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等规范要求于2017年2月进行水文地质调查和收集矿山开采的相关资料.现已完成矿区及周边的水文地质调查工作,利用矿井地质地形图及采掘工程平面图,编制完成水文地质调查报告.四、本次工作主要内容(一)现场调查了解的资料1、初步查明该矿浅部已知老窑采区情况,并把采空区边界标注在井巷工程平面图之上.2、对相邻被整合矿井的采掘工程平面图进行了收集,并与该矿的采掘工程平面图进行统一绘制,为矿井今后确定防水保安煤柱尺寸,确定探防水线及工程布置提供参考.3、收集井下采掘工程中已揭露构造情况等,为分析该井主要充水因素及确定该矿水文地质类型提供依据.(二)本次调查收集利用的成果资料主要有1、2011年徐州长城基础工程有限公司对我矿开展水文地质调查报告.2、贵州省煤田地质局142队编制的《普朗煤田黑拉嘎勘探区煤矿地质勘探报告(精查)》.3、贵州省有色地质勘查局二总队所编制的《贵州省六盘水市六枝特区中寨湘发煤矿(原二号井)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第二章矿山地质环境概况一、自然地理(一)地形地貌区内属云贵高原低中山地形,区内地形为反向坡,西低东高,地形较陡,海拔一般在1400~1700米之间,最高标高1743.5米位于矿区东部边界外的山峰,最低标高1418.2米,位于矿区北西部边界的7拐点附近;区内相对标高差325.3米,为切割较深的高原侵蚀地貌,冲沟发育,高山与沟谷呈带状分布,植被不发育,岩石风化程度高.(二)气象及水文1、气象区内气候属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温和湿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属亚热带高原性季风气候区,日照较少,有冰雹、暴雨等灾害天气.一般1 1月至次年2月多雾及凌冻.年均气温14~16℃,其中7月气温最高(34.3℃),1月气温最低(-5℃);年平均降水量1400米米,区内降水量分布不均匀,一般6~9月为雨季,月平均降水量在160 米米以上,11月至次年2月平均降水量较小,仅30米米,全年降大至暴雨10~15天,日最大降雨量为140米米.区内年平均蒸发量为1183.2米米.矿区风向主要为北东向,年平均风速2.4米/s.2、水文根据储量核实报告批复,矿区属以基岩裂隙水充水为主的矿床,水文地质条件中等.二、地质条件区内属云贵高原主高山地形,北西低,南东高,地形陡,海拔一般在1400~1700米之间,最高标高1743.5米位于矿区东部边界外的山峰,最低标高1418.2米位于矿区北西部边界外的平地;区内相对标高约325.3米,为切割较深的高原侵蚀地貌,冲沟发育,高山与沟谷呈带状分布,植被不发育,岩石风化程度高.区内无大的地表水系,仅发育小溪沟,溪沟水流向东至西,流经矿区中部.矿区内以裂隙水为主,含水层空间不发育,地下水水位、流向基本与地形一致.含煤地层与上覆及下覆含水层间均有较厚的隔水层,区内构造复杂程度中等.(一)矿区地层本区及邻近出露的地层为二叠系上统龙潭组至三叠系下统永镇宁组,现从老到新分述如下:1、二叠系上统龙潭组(P3l)为区内主要含煤地层,为一套海陆交互相沉积.岩性由灰色、深灰色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粉砂岩、泥岩、泥灰岩、煤层及灰岩组成.具水平层理、波状层理、交错层理,含腕足类、瓣鳃类、介形虫等动物化石,含大羽羊齿、鳞木等植物化石及植物化石碎片、煤核等.组内连续沉积,厚度504米,含煤35-38.煤系中灰岩有规律地分布,大多是良好的标志层,对煤层对比起到较好的控制作用.与下伏地层呈假整合接触.2、三叠系下统(T1)飞仙关组(T1f )岩性主要为灰绿色、灰色、紫灰色、灰紫色粉砂岩、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灰岩等,具波状层理、交错层理,含瓣鳃类及腕足类动物化石.组内连续沉积,与下伏地层呈假整合接触.厚度525-630米,平均580米.主要为灰绿色及紫灰色,薄层状粉砂岩、泥岩,中夹薄层钙质泥岩及泥质灰岩;上部为紫色、黄灰色粉砂岩及灰色灰岩,中部为灰色粉砂岩,灰几深灰色灰岩,下部为黄绿色薄层粉砂岩和泥岩,间夹厚层状灰岩数层.含克氏哈类动物化石.出露矿区中部.永宁镇组(T1yn)上部为灰色、深灰色泥岩及泥灰岩,下部为灰色灰岩,局部夹鲕状灰岩和泥灰岩.厚约240米.出露矿区东部.3、第四系(Q)分布广泛,主要由松散的崩塌物、坡积物、沟谷冲积物、粘土等组成,厚度0-20米.主要分布于煤系地层之上.与下伏地层呈角度不整合接触.(二)矿区构造矿区区域地址构造位于毛口背斜北东翼黑嘎啦井田.矿区内发现F1断层,F1倾向北东,倾角50-70度,断距25-30米,为正断层.矿区地层走向70-80度,倾向南东,倾角18-25度,一般23°;矿区构造复杂程度中等.另外建井过程中新掘出两条新断层F2、F3,落差约5米.(三)含煤地层1、含煤岩系区域含煤地层为二叠系上统龙潭组(P3l),平均厚度504米,含煤22—39层,可采及局部可采15层,煤层平均总厚度39.97米,平均厚19.87米,含煤系数7.92%;可采及局部可采煤层平均总厚度29.6米含煤系数5.87%.2、可采煤层及煤岩特征矿区可采及大部可采煤层有1、2、3、4、6、7、15、18、19、20、21、22、28、29、30号煤层.湘发煤矿矿区主要可采及大部可采煤层为1、3、7、28号煤层,2、18、19号煤层局部可采.就矿区内主要煤层由上到下叙述如下:1号煤层:位于龙潭组(P3l)上部,属较稳定煤层,为井田内可采煤层.煤层厚度1.35-1.50米,平均1.40米.顶板岩性泥岩,富含动物化石.强度低.间接顶板为细砂岩、煤层.细砂岩为钙质胶结,坚硬,局部裂隙较发育.底板:底板含根部植物化石泥岩.2号煤层:位于龙潭组(P3l)上部,矿区内煤层厚0.67~0.91米,煤层厚度变化较大.为局部可采煤层.顶板:直接顶板为泥岩或粉砂岩,深灰色,结果细腻,常含黑色炭质粉屑,偶尔可以找到个体细小的腕足类动物化石.底板:底板为粉砂岩.3号煤层:位于龙潭组(P3l)上部,较稳定,矿区内煤层厚度1.62—1.88米,全区可采.顶板:顶板以砂岩为主,偶见腕足类化石.底板:底板以粉砂岩为主,细砂岩及泥岩此之.7号煤层:为区内主要煤层,属较稳定煤层;煤层厚度变化较大,厚度2.40~3.20米,平均2.60米,上部结构均一,下部条带状构造发育.顶板为泥质灰岩,局部为泥岩,以腕足类为主的海相动物化石丰富.底板为粉砂岩,局部为泥岩.18号煤层:黑色,油脂光泽,性脆,内生裂隙较发育,矿区内局部可采,厚度0.26~0.70米.煤层顶板为粉砂岩或泥岩,含植物化石碎片;底板以泥岩为主.矿区内局部可采.19号煤层:黑色,半暗型,多呈片状或薄层状.厚度0.15~2.55米.矿区内局部可采.28号煤层:黑色、褐黑色,半暗型,油脂光泽,细条带结构.矿区内煤层厚度稳定,0.80~1.30米,平均1.00米.煤层顶板为粉砂岩,底板为浅灰色泥岩、粘土岩.矿区煤层内较稳定.三、水文地质条件(一)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区域内岩层主要为碳酸盐岩和碎屑岩两大类,碳酸盐岩包括三叠系下统永宁镇组灰岩,二叠系上统飞仙关组中部灰岩,二叠系中统茅口组灰岩,碳酸盐岩分布区基岩裸露及半裸露,地表岩溶洼地,地下局部发育溶洞、暗河,大气降水容易通过地表大量的负地形渗入岩溶裂隙、管道、暗河之中,岩层中赋存着丰富的岩溶水,富水性强,这些岩溶水长途径流,最后集中排泄于当地河谷中.碎屑岩主要包括三叠系下统飞仙关组粉砂岩、粉砂质泥岩及泥质粉砂岩,二叠系上统龙潭组砂泥岩,碎屑岩靠近地表时风化作用较强烈,风化裂隙较发育,含风化裂隙水;深部发育构造裂隙,以构造裂隙水为主,碎屑岩区地下水运动受地形、地貌、岩性、构造控制,富水性总体较弱,主要依靠大气降水补给,受地势影响,一般为近源补给、就近排泄.区域内岩溶水和碎屑岩裂隙水均以大气降水作为主要补给来源,地下水动态随季节变化明显,一般每年5月中、下旬地下水流量、水位开始回升,6~9月为最高值,其间出现2~3次峰值,10~12月份进入平水期,水位、流量开始逐渐递减,到次年三、四月份降为最低值.区域内龙潭组煤矿床上覆的中~强岩溶含水层之间一般具有较好砂、泥岩的隔水层,含水层之间水力联系较弱,对煤矿床开采影响较小.二叠系上统峨眉山玄武岩(P3β)岩性致密,节理、裂隙不发育,含水性及导水性弱差,成为煤矿床深部下煤组煤层与茅口组灰岩强含水层间较厚隔水层.(二)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区内属云贵高原主高山地形,北西低,南东高,地形陡,海拔一般在1400~1700米之间,最高标高1743.5米位于矿区东部边界外的山峰,最低标高1418.2米位于矿区北西部边界外的平地;区内相对标高约325.3米,为切割较深的高原侵蚀地貌,冲沟发育,高山与沟谷呈带状分布,植被不发育,岩石风化程度高.区内无大的地表水系,仅发育小溪沟,溪沟水流向东至西,流经矿区中部.矿区内以裂隙水为主,含水层空间不发育,地下水水位、流向基本与地形一致.含煤地层与上覆及下覆含水层间均有较厚的隔水层,区内构造复杂程度中等.1、矿区地层含水性、隔水性(由新至老)(1)第四系(Q):弱~中等孔隙含水层岩性为砂土、碎石土、粘性土等,含孔隙水,含水性弱~中等,接受降雨补给条件.泉水流量随季节变化大,大多在旱季干涸,多分布于沟谷低缓地带,出露于矿区中部.(2)飞仙关组(T1f):相对隔水层上部岩性主要为紫色、灰紫色、灰绿色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夹粉砂岩、细砂岩,中夹1~3层灰岩或泥质灰岩.厚156~198米.浅部含风化裂隙水,富水性弱,具隔水性.出露矿区南部及东部边界附近.中部岩性主要厚层状灰岩,中夹1~2砂岩或粉砂岩.全层厚45~85米,地表裸露,富水性中等.下部主要为灰绿色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及粉砂岩,细砂岩、夹鲕状灰岩及泥质灰岩.上部以细砂岩为主,中部为钙质粉砂岩,底部为泥岩、粉砂岩,厚150~190米.该段浅部含风化裂隙水外,富水性弱.出露于矿区中部.(3)龙潭组(P3l):弱裂隙含水层岩性由灰色、深灰色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粉砂岩、泥岩、泥灰岩、煤层及灰岩组成,全层厚470~520米,平均厚504.63米.该组浅部含风化裂隙水和其夹的灰岩层局部有溶隙水,大部分地带被第四系松散物覆盖,接受第四系孔隙水、裂隙水补给,补给条件良好.该组常年有间歇有水的沟溪经过,煤矿开采时局部地带可能要受河水或沟溪水渗入、灌入等影响,含水性弱.(4)峨嵋山玄武岩组(P3β):相对隔水层岩性为玄武岩,深灰色,致密坚硬,含水性弱.为较好的隔水层.出露矿区外.2、断层带水文地质特征矿区内断层规模小,一般不会造成强含水层与煤层的连通,对煤矿床够不成危害.3、小煤矿、老窑水文地质特征矿区内原有生产能力为3万吨/年的生产矿井1个,即原红四井煤矿.主要出水形式为顶板淋水、滴水,底板及两帮渗水.区内老窑较多,开采垂深一般在30米左右,老窑中积水较多,老窑水主要来源为大气降水.4、地表水、地下水动态变化区内无大的河流、水库、池塘等地表水体,仅发育小溪沟.区内地表水、地下水受大气降水影响,含煤岩层直接接受大气降水补给;矿井内冲沟发育,旱季无水,雨季山洪暴发时冲沟中的水,一部分沿地表自然排泄,另一部分渗入龙潭组含水层中.老窑积水因自然排水条件差,硐口多已封闭,在开采中突水的可能性较大,水力联系密切,在开采中应做好探放水工作,注意留设防隔水煤(岩)柱.5、矿井充水通道(1)岩石天然节理裂隙矿区内的含煤地层在接近地表附近,岩石风化节理、裂隙很发育,而深部则发育成岩或构造节理、裂隙,它们是地下水活动的良好通道,并沟通上覆含水层与含煤地层的水力联系.(2)人为采矿冒落裂隙由于背斜南翼煤层较陡,煤层开采自然放顶后产生大量的采矿裂隙,这些人为裂隙也会沟通上覆含水层与含煤地层的水力联系,成为地下水活动的良好通道.(3)断层破碎带当井巷穿越地下浅部发育断层时,由于周围岩层的风化节理裂隙较发育,有利于大气降水的渗入,井巷可能发生渗水、淋水和涌水现象.(4)老窑采空区区内沿煤层露头线一带分布着大小不一、开采深度或深或浅的老窑,其废弃采面或巷道会成为老窑水、部分地表水进入矿井的通道.第三章矿井水文地质条件一、矿井涌水量构成分析1、原湘发煤矿根据核实报告涌水量:正常涌水量10米³/d,最大涌水量20米³/d.2、原红专四井煤矿据核实报告涌水量:正常涌水量为5米3/d,最大涌水量为10米3/d;3、矿井涌水量预算原湘发煤矿、红四井煤矿3号煤层采空区约为29000米2,矿井正常涌水量为30米3/d,矿井预计正常涌水量为:Q = F×KFQ—矿井涌水量(米3/d), F—预算面积(米2),KF—单位面积含水率(米3/ 米2).因此KF = 1.03×10-3米3/米2矿井预算面积为794100米2,矿井预计正常:Q正常= F×KF=794100米2×1.03×10-3米3/米2=817.9米3/d=34 米3/h矿井预计最大涌水量:Q最大=2.2×F×KF=2.2×817.9米3/d=1799.4 米3/d=75米3/h二、矿井开采充水因素分析1、地表冲沟水冲沟水沿途接受泉水及煤窑水补给,雨季还有较大面积大气降水汇入,水量较大,这些冲沟多位于含煤地层露头地带,冲沟附近的网状、脉状裂隙密集,它们与煤层风化、氧化带直接接触,冲沟水可能沿风化裂隙或采矿裂隙渗入或突入矿井,为矿井浅部开采的直接充水水源.2、第四系孔隙水矿山内覆盖的第四系,含水性弱,加之厚度不大,分布不广,对煤矿开采影响较小.3、龙潭组弱裂隙含水层该组主要为碎屑岩,富水性总体微弱,但在局部岩溶发育地段发现有钻孔漏水现象;在构造断裂及应力破坏影响的地段,含水量相对会较大,矿床开采到这些地段,矿井出水量会比正常出水量增大.该组为煤矿床开采的直接充水水源.根据普郎煤田黑拉戛勘探区煤矿地质勘探报告》:顶底板岩层是矿井充水的直接来源,虽然岩层富水性弱、主要是一些裂隙水及数层灰岩岩溶裂隙水,但在局部岩溶发育地段,发现有钻孔漏水现象,今后开采时注意,以防突水.4、小煤矿、老窑采空区积水通过对湘发煤矿(整合)范围内地表和井下的调查,矿井内无大的河流、池塘、水库等地表水体.区内小煤矿、老窑内存在着一定的积水,是浅部矿井开采的重要充水因素,采空区积水易渗入矿井而成为矿井直接充水水源.主、风井井筒内接近地表区域主要为顶板淋水、滴水;底板及两帮渗水,雨量随季节变化较大.湘发煤矿(整合)矿床属于以基岩裂隙及老空区充水为主、水文地质条件为中等的煤矿床.三、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分析区内煤层赋存于较厚的隔水层中,强含水层如永宁镇组、茅口组等对煤矿开采可能不会产生重大影响.区内断层较少,据原核实报告及煤矿实际生产所得资料,断层导水性较差.本矿床充水水源主要为大气降水、覆盖在煤层之上的第四系松散物或滑坡中的裂隙水、孔隙水、含煤地层的风化裂隙水及其间夹的灰岩层溶隙水、小煤矿积水溪沟水.综上所述,本矿水文地质条件属中等.第四章矿井开采受水害影响程度及防治水工作难易程度(预测评估)一、矿井开采受水害影响程度预测1、由于大气降雨直接影响到井下涌水量,故井下排水系统除按设计要求外,还应随着井下揭露面积的不断增大,仍需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或增大排水设备,否者会造成淹井事故.2、因该区浅部老窑采空区范围无法考证,故老窑采空区积水对该矿开采浅部煤层安全威胁较大,如不加强探放水工作,就可能发生井下安全事故.二、防治水工作难易程度该矿防治水工程难度不大,因煤层上下岩层不是含水层,均为隔水层,由于浅部和周围的老窑积水是该矿未来开采背斜西翼浅部煤层的主要威胁,在防老窑水方面,详细了解老窑采空区范围方面有一定的难度.第五章对今后防治水工作的建议本矿水文地质类型中等,在今后生产中除应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及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政策法规外,还要根据该矿的实际情况,应重点加强以下防治水工作.一、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遵循以人为本,风险控制,持续改进的原则,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加强安全生产管理,预防事故发生.二、因该区普查最终地质报告和水文地质勘探工作不足,井田地质报告提供的涌水量资料可靠程度较低.故今后生产中应加强矿井水文地质调查工作,并作好编录,以便为指导矿井安全生产提供水文地质依据.三、加强老窑采空区的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确定探水范围,按要求把探水线标注在井巷工程平面图上.本次虽对浅部老窑采空区进行了调查,但是由于该区煤炭开采历史久远,目前暂无法对全部老窑采空区范围彻底调查清楚.故目前井巷工程平面图上标注的探水范围不是唯一边界,该矿必需根据井下实际揭露情况确定防治水工作.同时仍需进一步继续加强老窑采空区的调查工作,并根据新调查结果及时调整探水范围.四、尽量查清老窑采空区情况,并应严格按照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2009年第28号令《煤矿防治水规定》中的要求留设防隔水煤(岩)柱.具体尺寸达到:1、巷道在水淹区下或老窑积水区下掘进时,巷道与水体之间最小距离,不得小于巷道高度的10倍.2、在水淹区下或老窑积水区同一煤层中进行开采时,若水淹区或老窑积水区的界线已基本查明,防隔水煤(岩)柱参照下例经。
水文地质调查报告
![水文地质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f219eef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d4.png)
水文地质调查报告水文地质调查报告一、引言水文地质调查是研究地下水资源的分布、运动和质量特征的一项重要工作。
本次调查旨在对某地区的水文地质情况进行详细了解,为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本报告将从地下水的形成与分布、地下水运动特征、地下水质量等方面进行论述。
二、地下水的形成与分布地下水是降水、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等水文过程的结果,其形成与分布与地质构造、地表地貌、降水量等因素密切相关。
通过对研究区的地质构造和地貌特征进行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地质构造:研究区位于断陷盆地,地质构造较为复杂,存在多个断裂带和断层。
这些断裂带和断层对地下水的形成和分布起到了重要的控制作用。
2. 地表地貌:研究区地表地貌以丘陵地形和河谷地貌为主,丘陵地形的水文地质条件较好,河谷地貌则存在较严重的地下水排泄问题。
3. 降水量:研究区年平均降水量较为充沛,但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差异。
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降水较少。
这种季节性降水分布对地下水形成和分布产生了一定影响。
三、地下水运动特征地下水运动是指地下水在地下水层中的流动过程。
地下水运动特征的研究对于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研究区的地下水位观测和水文地质剖面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地下水流向:研究区地下水流向主要受地质构造和地表地貌的影响。
在断裂带和断层附近,地下水流向多为垂直或倾斜流动;在丘陵地形中,地下水流向多为水平流动;在河谷地貌中,地下水流向多为沿河流方向流动。
2. 地下水流速:研究区地下水流速较为缓慢,平均流速在0.1-1米/天之间。
地下水流速的慢速特点对地下水的补给和排泄具有一定的影响。
3. 地下水补给和排泄:研究区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为降水和地表径流,排泄方式主要有地表排泄和河谷排泄。
地下水补给和排泄的平衡关系对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作用。
四、地下水质量地下水质量是指地下水中溶解物质和微生物的种类、含量和分布状况。
水文地质调查报告
![水文地质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9afd42d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a660e7e.png)
水文地质调查报告水文地质调查报告1. 背景和目的水文地质调查是对地下水资源和地下水文地质条件进行详细了解和评价的一种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的背景是为了全面了解研究区的水文地质情况,并为该地区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2. 调查范围和方法本次调查范围包括研究区域内的地下水水位、地下水质量、地下水水文地质条件等。
采用了以下几种调查方法:地下水水位的测定:通过设置多个地下水水位监测井,使用水位计定期测量地下水位,了解地下水的水位变化情况。
地下水质量的采样和分析:在研究区域内设置水质监测井,定期采集地下水样品,并将样品送往实验室进行分析,了解地下水的水质状况。
地下水水文地质条件的调查:通过地面地质剖面观测、有关地质图的研究等方法,对研究区域内的地下水水源、水文地质条件进行调查。
3. 调查结果3.1 地下水水位经过定期测量,得到了研究区域内地下水水位的数据。
根据数据分析,研究区域内地下水水位整体较稳定,变化范围在正常情况下。
3.2 地下水质量通过水质监测井的采样和实验室分析,得到了研究区域内地下水的水质数据。
结果显示,研究区域内地下水总体上属于中等水质,但部分地区存在轻微的水质污染现象,需要进行进一步的监控和治理。
3.3 地下水水文地质条件通过对地下水水文地质条件的调查,了解到研究区域内地下水主要源于降水和地表径流,水文地质条件较为复杂。
地下水主要储存在含水层中,具有一定的开发潜力。
4. 和建议根据本次调查结果,得出以下和建议:研究区域内地下水水位较稳定,水资源开发利用具备一定的可行性和稳定性。
研究区域内地下水总体上属于中等水质,但存在轻微的水质污染问题,需要加强监控和治理,防止进一步恶化。
研究区域内地下水水文地质条件较为复杂,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5. 参考文献1.2.3.以上为本次水文地质调查报告的主要内容,具体内容可根据实际调查情况进行相应修改和补充。
水文地质手写报告范文
![水文地质手写报告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16badb70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dc.png)
水文地质手写报告范文尊敬的XX先生:根据您的要求,我对XX地区进行了水文地质调查。
以下是调查结果的报告。
一、调查目的及方法此次调查旨在了解XX地区的水文地质情况,以便为该地区的水资源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参考。
调查采用了野外实地调查和实验室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二、调查结果1. 水文情况:调查显示,XX地区水文条件较为丰富。
经野外调查和实验分析,我们发现该地区地下水资源储量大,水质良好,适合供水和灌溉等用途。
另外,该地区还有不少河流和湖泊,水量充沛,可以作为工业用水或农业灌溉用水的来源。
2. 地质情况:经过对该地区的地质构造和地质岩层进行观察和分析,我们发现该地区地质构造较为稳定,没有活动断层。
岩层主要为砂岩、页岩和石灰岩。
其中,砂岩是一种较好的地下水储层,对于地下水的储存和运移有较好的条件。
三、调查意见根据调查结果,我们认为XX地区是一个潜力较大的水资源开发利用区域。
建议在该地区进行以下工作:1. 加大对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力度,建设一些抽水井和水库,以满足当地居民、农田和工业用水的需求。
2. 引导当地居民养成良好的用水习惯,倡导节约用水,减少浪费水资源的行为。
3. 在农田灌溉方面,建议进行合理规划和管理,避免造成水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4. 在水资源监测方面,建议加强对地下水位、水质和河流水量等方面的监测工作,及时掌握水资源变化情况,以便进行合理的水资源管理。
四、结论XX地区水文地质条件较好,水资源丰富,适合进行水资源开发利用。
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该地区的地下水资源储量大,水质良好,适合供水和灌溉等用途。
另外,该地区还有不少河流和湖泊,水量充沛,可以作为工业用水或农业灌溉用水的来源。
以上是本次水文地质调查的报告。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如有任何问题,欢迎随时与我联系。
谢谢!顺祝商祺!XX水文地质调查团队。
区域水文地质调查报告
![区域水文地质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48c7e84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d1cef76.png)
区域水文地质调查报告区域水文地质调查报告一、引言区域水文地质调查是对某一特定地区水文地质情况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和分析,旨在了解地下水资源分布、地下水动态变化以及地质条件对水文环境的影响。
本报告旨在对某一区域的水文地质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为该区域的水资源管理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二、地质概况该调查区域位于某省中部地区,地质构造复杂,由花岗岩、片麻岩、砂岩等岩石组成。
地下水主要富集在岩层裂隙和孔隙中,地下水补给主要依赖于降雨和河流水源。
该区域地下水埋深较浅,地下水位较高,容易受到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的影响。
三、水文调查1. 降雨情况通过对该区域历年降雨数据的分析,发现降雨量呈逐年下降趋势。
这可能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有关。
降雨量的减少导致地下水补给减少,对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出了挑战。
2. 河流水文情况该区域有两条主要河流,分别是A河和B河。
通过对河流水位和流量的监测,发现A河的水位和流量呈年际波动,与降雨量的变化有关;而B河的水位和流量则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较大,河道淤积和水污染问题比较突出。
四、地下水情况1. 地下水位通过对该区域地下水位的监测,发现地下水位呈下降趋势。
这可能与地下水开采量的增加、降雨量的减少以及地表水污染等因素有关。
地下水位下降对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2. 地下水质通过对该区域地下水样品的采集和分析,发现地下水中硝酸盐和重金属含量超过了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
这表明地下水受到了农业和工业活动的污染。
地下水质的恶化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了潜在的风险。
五、水资源管理建议1. 加强水资源监测和管理建立完善的水资源监测网络,及时掌握水文地质情况的变化趋势,为水资源管理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加强对地下水开采和污染排放的监管,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 推动水资源节约利用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水资源的节约意识。
鼓励农业和工业部门采取节水技术,减少对地下水的开采和污染。
3. 加强水环境保护加大对河流和地下水污染的治理力度,加强农业和工业活动的环境监管,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水文地质调查实习报告
![水文地质调查实习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3776732168884868762d6bf.png)
实习报告专业:工程地质勘查学制:三年班级:地质0931组别:第六组姓名:钟雅丽实习动员一、实习名称:水文地质实习二、实训性质:水文地质概论是工程地质勘查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为诸多后续课程的基础。
水文地质实习是水文地质理论课程之后,安排的野外实践课。
水文地质实践课是水文地质理论课的补充,它以水文地质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工作方法为出发点,进行水文地质的实践教学。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体现了教学环节“理论与方法并重”的思维模式,这是一个加强学生综合能力训练行之有效的方法,对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勇于创新的意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有着较好的作用。
实践证明,这一做法既是对学生所学知识全面的考察,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科研兴趣的有效尝试。
三、实习目的和任务1.目的:掌握工程地质勘查专业水文地质概论课程中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
使学生自己能够在实践中锻炼专业技能,掌握专业知识。
2.任务:(1)、了解水文地质调查方法——地质地貌描述,井泉描述与编录,河水(渠水、泉水)测流,地下水位量测,水源井抽水试验等;河水(渠水、泉水)流量计算,水源井抽水试验水文地质参数计算,地下水补给量与排泄量计算等。
(2)熟悉水文地质图件编绘方法——水文地质图、水文地质剖面图、等水位线图、抽水试验曲线图的编制等。
(3)理解河水与地下水的密切联系——河水入渗与地下水泄出现象,河水与地下水相互补排关系和条件。
(4)了解水文、气象的观测方法及集中供水系统和渠道系统的布局方案。
(5)水文地质调查的任务:是在研究区域自然地理、地质特点的基础上,查明区域水文地质条件,确定含水层和隔水层的岩性、构造、埋藏条件、分布规律及其含水性;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大气降水、地表水与地下水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评价地下水资源及其开发远景。
四、实训的基本内容和方法:1.基本内容:(1)调查:a、三家店水源地机器周边地区地质地貌——纵横剖面观察;b、永定河河水与地下水关系——水入渗与地下水泄出现象的认识,实测河、泉水流量;c、水源井与地下水流量——水源井调查与地下水位量测,水源井抽水试验;(2)资料整理:a、编制统计表——河水入渗量、地下水泄出量、水源井抽水试验数据等统计表;b、编绘图件——水文地质图、水文地质剖面图、等水位线图、抽水试验曲线图等;2.方法:野外实际勘查,实际观察和锻炼。
水文地质调查报告
![水文地质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74d1811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85.png)
水文地质调查报告1. 引言水文地质是研究地下水的形成、分布、流动和质量特征的学科,对于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经济意义。
本报告旨在对某地区进行水文地质调查,探索该区域地下水资源分布与利用潜力。
2. 调查区域描述调查区域位于某地区,面积约XXX平方公里。
该区域由XX岩层组成,主要由古生代的砂岩、泥岩和页岩组成,在地壳构造变动作用下形成了丰富的地下水层。
3. 调查方法与过程3.1. 采集地下水数据本次水文地质调查主要采用了地下水位观测、地下水样品采集和地下水流速测量的方法。
通过地下水位观测点的布设与连续监测,获得了该区域地下水位的时空变化情况。
同时,在地下水样品采集的基础上,通过水质分析获得了地下水的主要离子含量、硬度、PH值等水质指标,为进一步评价地下水的利用潜力提供了依据。
此外,通过流速测量,确定了地下水的流动速率与方向。
3.2. 地下水资源评价通过对采集的地下水数据进行综合分析,结合地下水位观测结果和地下水样品分析,可以确定不同地层中的地下水位与水质状况。
地下水位的高低与地下水资源丰度有着密切关系,而水质的好坏则影响了地下水的利用潜力。
根据分析结果,可以绘制出地下水位等高线图及水质状况分布图,为合理开发该区域的地下水资源提供指导。
4. 地下水资源利用建议4.1. 合理利用地下水资源根据本次水文地质调查结果,可以确定调查区域的地下水资源分布与利用潜力。
建议根据地下水位较高、且水质较好的地区,选择适宜的地点进行水源井的建设。
同时,在地下水资源利用过程中,要注意避免地下水过度开采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和水质恶化的问题。
对于地下水流速较快的地区,可以考虑建设地下水排水系统,以减少地下水对建筑物和道路的不良影响。
4.2. 地下水保护与治理在地下水资源利用的过程中,需要加强水源地的保护工作,避免人类活动和工业排放物的污染对地下水质产生不良影响。
此外,为了提高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能力,可以通过开展水资源调控、土地利用规划和环境监测等手段,进行地下水治理与保护。
某矿工作面水文地质情况评价报告
![某矿工作面水文地质情况评价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a6bd615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3b.png)
某矿工作面水文地质情况评价报告尊敬的领导:根据您的要求,我就矿工作面的水文地质情况进行了评价,并向您呈交以下报告。
一、背景介绍该矿工作面位于市县,地处高山地区,地形起伏较大。
根据前期的勘探结果显示,矿区存在丰富的煤矿资源,但也存在一定的水文地质风险。
为确保矿区开采的顺利进行,必须对该工作面的水文地质情况进行评价,并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
二、水文地质调查情况1.水文地质勘探通过水系观察、地质勘探和地下水井的取样分析,我们对该矿工作面的水文地质进行了详细调查。
勘探结果表明,矿区地下水埋深较浅,地下水位波动较大,储量相对较丰富。
同时,附近存在多条地下裂缝及断层,这些地质构造对于地下水的流动形成了一定影响。
2.水文地质参数分析我们对水文地质参数进行了分析,主要包括渗透系数、含水层厚度、渗流方向、渗透率等。
通过分析,我们发现矿区整体上具有较好的渗透性,地下含水层较厚,渗透率较高,适于水资源的开采利用。
三、水文地质风险评价1.地下水涌水风险由于地下水位波动较大,加之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存在地下水涌水的风险。
特别是在矿井开采过程中,由于采动压力的变化,可能导致地下水溢出,给井下工作环境带来一定的困扰。
2.地下裂缝风险矿区周边的地下裂缝和断层对于地下水的流动方式有影响,可能导致地下水的快速流失及水位突变。
因此,在矿井开采前后,需要加强对地下裂缝的监测,及时采取防治措施,以降低地下裂缝对矿井的影响。
四、防治措施建议1.增加抽水设备针对地下水位波动大的问题,应加强水位监测,及时调整抽水设备,保持井下工作环境的稳定。
2.强化地下裂缝监测在矿井开采前后,应加强对地下裂缝情况的监测,发现异常即采取相应的支护措施,防止地下裂缝的进一步扩展与变形。
3.引入先进的防渗技术通过引入先进的涂层材料、灌浆技术等,加强矿井支护,防止地下水涌入矿井,保证矿井开采的安全进行。
五、结论根据对矿工作面水文地质情况的评价,全面了解了矿区的地下水位情况、地质构造等关键参数,发现了地下水涌水和地下裂缝风险。
工程地质水文调查情况汇报
![工程地质水文调查情况汇报](https://img.taocdn.com/s3/m/c465a8f6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b4.png)
工程地质水文调查情况汇报根据工程地质水文调查的要求,我们团队对项目区域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和分析。
本次调查主要包括地质和水文两个方面的内容,以便为工程建设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以下是我们对调查情况的汇报:一、地质调查情况。
在地质调查中,我们对项目区域的地质构造、地层岩性、断裂构造、岩溶地质等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分析。
通过野外地质勘察和室内实验分析,我们发现项目区域主要由石灰岩、页岩和砂岩组成,地层倾向较缓,存在部分断裂构造。
此外,我们还发现了部分地质灾害隐患点,需要在后续工程设计中加以重视和防范。
二、水文调查情况。
在水文调查中,我们对项目区域的地下水、地表水和水文地质条件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分析。
通过地下水位观测和水文地质剖面分析,我们发现项目区域地下水位较浅,地下水补给充足,水质较好。
同时,地表水资源丰富,河流水系发育,具有一定的水利开发潜力。
三、综合分析与建议。
综合地质和水文调查情况,我们认为项目区域地质条件较为稳定,适宜进行工程建设。
但需要注意的是,地质灾害隐患点和水文地质条件对工程建设可能存在一定影响,需要在工程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加以重视和防范。
此外,我们建议在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充分利用地下水和地表水资源,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总结。
通过本次地质水文调查,我们对项目区域的地质和水文情况有了深入的了解,为后续工程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我们将继续跟踪监测地质和水文情况,及时调整工程设计方案,确保工程建设的安全和可靠。
同时,我们也将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合作,共同推动工程建设取得更大的成就。
以上就是我们对工程地质水文调查情况的汇报,希望能够得到您的认可和支持。
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注和信任!。
水文地质专项调查报告
![水文地质专项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29caecc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a4c2b4e.png)
水文地质专项调查报告一、引言水文地质是研究地下水在地质和水文条件下的分布、运动、质量及与地下含水层相互关系的学科。
该专项调查报告旨在对某特定地区的水文地质状况进行详细描述,为该地区的地下水资源开发和管理提供全面的科学依据。
二、研究区概况本次调查针对的研究区位于某特定地区,该地区地理位置在经度XXX,纬度XXX,总面积约XXX平方公里。
该地区地质构造复杂,包括了XX山脉、XX平原以及XX河流等自然地理要素。
三、研究目的与意义水文地质专项调查的目的在于:1.全面了解该地区地下水资源的分布和分带规律,为后续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2.推断地下水补给和排泄过程,为该地区水文循环模型的构建提供参考。
3.深入研究该地区的地质条件,分析其对地下水赋存和运动的影响,为地下水污染防控提供依据。
四、调查方法与内容(一)数据采集本次调查采用综合性的方法对研究区的水文地质状况进行全面、系统、科学的调查。
其中包括以下数据采集方式:1.野外水文地质观测:通过设置水位观测井和水文地质观测点,定期观测地下水位、水温、水质等参数,建立地下水动态监测网络。
2.地质勘探:利用电磁波波速测井、钻探、岩芯采集等方式,对研究区地下的地质构造和含水层进行详细勘探,并获得相关样本。
3.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GIS):通过使用遥感技术获取地形、地貌和水文地质图像数据,并结合GIS进行分析和建模。
(二)数据处理与分析本次调查所获得的数据将进行如下处理与分析:1.地下水位和地下水流动速度的统计分析:对采集到的地下水位和地下水流动速度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推测地下水运动规律。
2.含水层特征的分析:通过采集的岩芯样本进行实验室分析,了解研究区不同含水层的物理特性。
3.地下水化学组成的分析:通过采集的水样,在实验室中进行水质分析,了解地下水的化学组成。
五、研究成果(一)地下水资源分布通过分析和处理采集到的数据,我们得出了该地区地下水资源的分布图。
该图清晰地显示了地下水的分布、补给和排泄过程等关键信息。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综合性水文地质调查成果(专门水文地质学)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综合性水文地质调查成果(专门水文地质学)](https://img.taocdn.com/s3/m/b1fe12c42cc58bd63186bd9d.png)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综合性水文地质调查成果20071000641045072-05吴智源目录一、序言 (3)二、区域自然地理 (4)三、区域地质条件及地貌 (6)(一)区域地质条件 (6)(二)区域地貌 (7)四、区域水文地质条件 (9)(一)水文地质特征 (9)(二)含水层系统特征 (10)(三)水系分布与动态 (10)五、地下水资源评价 (12)(一)境内水资源评价 (12)5.1.1地表水资源评价 (12)5.1.2地下水资源评价 (14)(二)过境水资源评价 (16)(三)水资源可利用量估算 (16)5.3.1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估算 (16)5.3.2地下水资源可利用量 (17)5.3.3水资源可利用总量 (17)5.3.4过境水资源可利用量 (18)六、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 (18)(一)地下水类型 (18)(二)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 (19)(三)地下水资源量及可开采量 (19)(四)地下水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20)七、工程地质条件 (21)(一)评价程序 (21)(二)评价体系和评价要素 (22)(三)综合性评价 (24)八、结论与建议 (25)一、序言区域水文调查,是黑龙江经济建设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旨在开创黑龙江省水文地质工作的新局面,尽快实现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工作为城市发展服务的转移。
随着国家就加强水文地质工作的专门指示,继续填补工作区的水文地质空白,为经济发展做远景规划,城市供水和大型工矿企业建设,国防设施及严重缺水区的供水水源提供水文地质资料,同时为其他科学研究以及今后专门性水文地质详堪提供基础资料。
其主要任务是,初步查明区域水文地质条件,根据佳木斯市水资源特点,水资源现状,分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远景规划和供水方向提供初步依据,概略了解区域工程地质条件及地层下水的富集规律,对水资源及其开发前景作出初步评价,并提出对策与建议。
二、区域自然地理佳木斯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三江平原腹地。
水文地质调查研究报告
![水文地质调查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01d13a2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551ea11.png)
水文地质调查研究报告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水文地质调查研究报告】一、引言水文地质是地质学与水文学的交叉领域,主要研究地下水的产生、运移和储存过程,以及地质构造对水文地质条件的影响。
水文地质调查是对地下水资源进行科学评价和合理利用的重要基础,本报告旨在总结对某地区水文地质条件进行的调查研究结果,为地下水资源管理、保护和开发提供参考。
二、调查区域概况本次调查研究对象为某省A县,地处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地形起伏较大,主要由丘陵和平原组成。
该地区地质构造较为复杂,存在多处构造节理和断层,地下水资源丰富,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三、调查方法1. 野外地质勘探:采用地面地质剖面观测、钻孔取芯等方法,了解该地区地下水位、地下水含量、水质等情况。
2. 遥感影像分析:利用卫星遥感技术获取该地区的地形、植被、土地利用等信息,为水文地质调查提供基础数据。
3. 野外取样分析:对地下水和地下水中溶解物质进行取样分析,了解水文地质条件和水质状况。
四、调查结果1. 水文地质条件:经调查研究发现,A县地下水位较浅,主要分布在第四系地层中,其上覆盖着一定厚度的第三系沉积物。
地下水主要来源于自然降水和地表径流,通过裸露地表和冲刷沟渗入地下,形成地下水体。
2. 地下水质情况:调查显示,A县地下水质整体较好,水质的矿化度和氟、硒等重金属含量均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
但部分地区因地质构造和人类活动影响,地下水存在污染风险。
3. 地下水资源评价:根据调查结果和分析数据,A县地下水资源总储量较大,但局部区域存在开采过度和水资源浪费现象,建议进行科学规划和管理。
五、调查建议1. 加强地下水资源监测和保护工作,建立健全地下水管理制度。
2. 推动地下水资源合理利用,加强工农业水资源节约利用。
3. 完善地下水资源开发规划,促进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
4. 大力推进水文地质调查研究,不断完善地下水资源评价体系。
六、结论水文地质调查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科学价值,可以为地下水资源的科学管理和合理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中国地质调查局全国地质资料馆水文地质成果资料陕西
![中国地质调查局全国地质资料馆水文地质成果资料陕西](https://img.taocdn.com/s3/m/0b735323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e8.png)
区域水工环调查 陕西省铜川市,
陕西地质局水文工程 队
39
39571
陕西省富平县美原地区水文物探普查工 作报告
物探
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
西北地质局物探大队
40
39574
陕西大荔县洛惠渠灌区土壤盐碱化水文 地质过程及改良途径的研究阶段报告
地质科学研究 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
西北地质局科学研究 所
41
39575
水文地质勘查
陕西省延安市,陕西省延安市市辖 陕西地质局第1水文地
区,
质队
66
47979
老合水幅J-49-31延安幅J-49-32宜川幅 J-49-33 1/20万区域水文地质测量报告
区域水工环调查
陕西省延安市吴旗县,陕西省延安 陕西地质局第1水文地
市宜川县,陕西省,
质队
67
47980
【陕西】临潼、渭南、华县黄土原农田 供水水文地质勘察报告
水文地质勘查
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陕西省宝鸡 陕西省地质局水文工
市眉县,
程地队
47
39596
【陕西】汉中盆地区域性地质--水文地 质综合测量初步报告书(1/20万)
水文地质勘查
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陕西省汉中 陕西省地质局水文工
市洋县,
程地质队
48
39601
陕西省洛惠渠灌区盐碱土改良水文地质 勘察报告(1/5万)
51
39657
略阳铁厂供水水文地质勘察报告书:施 工图阶段
水文地质勘查 陕西省汉中市略阳县,
冶金勘察总公司西安 公司
地质部西北地质科学 研究所
冶金勘察总公司西安 分公司
52
39798
泾惠渠灌区各排水系统(重点)水文地 质试验报告
水文地质调查报告
![水文地质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7eb7700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1eb2078.png)
水文地质调查报告目录1. 水文地质调查报告简介1.1 调查目的1.2 调查范围1.3 调查方法1.4 调查成果2. 地质背景2.1 地质构造2.2 地质年代2.3 地层特征3. 水文特征分析3.1 地下水位3.2 水质分析3.3 地下水流动方向4. 地质灾害风险评估4.1 地震风险4.2 泥石流风险4.3 地表沉降风险5. 建议与措施5.1 地质灾害防范措施5.2 地下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建议5.3 地质环境保护建议1. 水文地质调查报告简介1.1 调查目的本报告旨在深入调查该地区的水文地质情况,为相关规划和工程提供准确的地质数据支持。
1.2 调查范围本次调查范围包括该地区的地质构造,地质年代,地质地层等内容,旨在全面了解地质情况。
1.3 调查方法调查过程中采用了地质调查、水文调查、实地勘探等多种方法,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1.4 调查成果通过调查工作,获得了该地区地下水位、水质、地下水流动方向等重要数据,为后续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2. 地质背景2.1 地质构造该地区地质构造复杂,包括多种构造形式,如断裂、褶皱等,对地质灾害形成有一定影响。
2.2 地质年代经过年代测定,该地区地质年代横跨多个时代,形成了独特的地质特征。
2.3 地层特征地层分布较为复杂,包括不同的岩层和土层,对地下水资源的分布和利用具有重要的影响。
3. 水文特征分析3.1 地下水位根据水文调查数据分析,该地区地下水位变化较大,需要进一步加强管控和调整。
3.2 水质分析经过水质分析,该地区地下水水质整体较好,但部分地区存在轻微污染情况,需要引起重视。
3.3 地下水流动方向地下水流动方向主要受地质构造和地形地貌的影响,流向多样,需要进行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4. 地质灾害风险评估4.1 地震风险根据地震危险性评估,该地区存在一定的地震风险,需要加强防范和准备工作。
4.2 泥石流风险由于地形陡峭,该地区存在一定的泥石流风险,需要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
全国地质资料馆水文地质成果资料目录(河南)
![全国地质资料馆水文地质成果资料目录(河南)](https://img.taocdn.com/s3/m/6463ef66b9f3f90f77c61b13.png)
序号
档号
成果报告名称
资料类别
工作区域
形成单位
1
124506
河南省地下水资源评价
水文
河南省,
河南省地质环境监测院
2
124480
河南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华北平原)成果报告
环境
河南省焦作市,河南省新乡市,河南省鹤壁市,
河南省地质调查院
3
123056
华北平原(河南部分)地下水资源调查评价报告
32
91013
河南省民权县区域水文地质调查报告
水文地质勘查
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
河南省地矿厅第2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
33
91011
河南省永城市新城水厂小李庄水源地供水水文地质详查报告
水文地质勘查
河南省商丘市永城市,
河南省商丘市水文工程地质勘察院
34
87405
河南省禹州市区域水文地质调查报告
水文地质勘查
河南省许昌市禹州市,
矿产地质
河南省,
河南省地质调查院
4
122921
黄河下游河南段地下水资源潜力调查评价报告
矿产地质
河南省,
河南省地质调查院
5
121695
河南省国土资源遥感综合及信息化工程《资源与环境篇》之三:河南省水形势及对策研究报告
遥感
河南省,
河南省遥感中心
6
114818
河南省栾川县水磨岭铅矿详查报告
矿产勘查
河南省洛阳市栾川县,
河南省确山县朱庄、赵庄一带供水水源调查报告
水文地质勘查
河南省驻马店市确山县,
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3地质调查队
水文地质测绘——泉的水文地质调查
![水文地质测绘——泉的水文地质调查](https://img.taocdn.com/s3/m/6705ff1d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17.png)
泉的类型 极稳定的 稳定的
a
1
1-0.5
变化的 变化极大的 极不稳定的 0.5-0.1 0.1-0.03 小于0.03
⑤重要泉水点取水样进行水质分析
⑥泉水的开发利用状况及居民长期饮用后的反映
⑦对矿泉、温泉和矿泉水,前述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还应查明 其特殊组分、与周地下水的关系,并对其开发利用的可能性作 出评价。
(4)泉的物理性质、化学成分,反映地下水的水质、形成和赋存环境特点。
(5)泉的分布反映含水层的分布或含水通道的分布,及补给和排泄区的位置;反应 地质构造特点,泉常出露于断层带及接触带
(6)泉的水温反映地下水的埋藏特点,如水温接近气温,说明地下水埋藏较浅,温 泉来自深部。
(7)对国民经济建设有重要意义,有的泉是供水水源地(排泄区水量大),也有的 是著名的旅游胜地。如泉城济南。
下降泉
上升泉
(2)泉按形成条件分 侵蚀泉 接触泉
溢流泉 断层泉
泉可
泉 形 成 有 三 种 情 况
1、地形受到侵蚀, 使含水层暴露在地表
2、地下水在运动过 程中前方受到阻挡, 使地下水位升高而溢 出地表形成泉
3、承压含水层如果 承压水位高于地面标 高,且有通道与地表 相通,则沿通道上升 到地表形成泉
水文地质勘查技术
——水文地质测绘泉的水文地质调查
水文地质测绘—泉的水文地质调查
一、泉及泉的水文地质意义 二、泉的水文地质调查内容 三、泉的水文地质调查工作成果
一、泉及泉的水文地质意义 1、泉:地下水在地表出露的天然露头。
趵 突 泉
图片来自网络
白 沙 井
岩溶泉
(1)泉按补给来源分 2、 泉 的 分 类
③观测泉的流量、涌势及高度。 观测流量方法有3种:容量法、堰测法、流速仪法或浮标法。 堰测法流量计算:三角堰 Q=0.014h2.h1/2 梯形堰 Q=0.0186B.h.h1/2 矩形堰 Q=0.018B.h.h1/2 流速仪法:Q=v.w
全国地质资料馆水文地质成果资料目录河南
![全国地质资料馆水文地质成果资料目录河南](https://img.taocdn.com/s3/m/d7e4bfc86bd97f192379e9c4.png)
全国地质资料馆水文地质成果资料目录河南全国地质资料馆水文地质成果资料目录(河南)序号档号成果报告名称资料类别工作区域形成单位 1 124506 河南省地下水资源评价水文河南省, 河南省地质环境监测院 2 124480 河南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华北平原)成果报告环境河南省焦作市,河南省新乡市,河南省鹤壁市, 河南省地质调查院 3 123056 华北平原(河南部分)地下水资源调查评价报告矿产地质河南省, 河南省地质调查院 4 122921 黄河下游河南段地下水资源潜力调查评价报告矿产地质河南省, 河南省地质调查院 5 121695 河南省国土资源遥感综合及信息化工程《资源与环境篇》之三:河南省水形势及对策研究报告遥感河南省, 河南省遥感中心 6 114818 河南省栾川县水磨岭铅矿详查报告矿产勘查河南省洛阳市栾川县, 河南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总院7 107628 河南省渑池县水泉洼铝土矿详查报告矿产勘查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 河南省有色金属地质矿产局第 6 地质大队8 94483 河南省范县孟楼水源地供水水文地质详查报告水文地质勘查河南省濮阳市范县, 河南省工程水文地质勘察院 9 94480 河南省宁陵县自来水公司殷楼水源地供水水文地质详查报告水文地质勘查河南省商丘市宁陵县, 商丘市水文工程地质勘察院10 94479 河南省柘城县第二自来水厂徐园水源地供水水文地质详查报告水文地质勘查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 商丘市水文工程地质勘察院11 94459 河南省淇县第二水厂庙口水源地供水水文地质普查报告水文地质勘查河南省鹤壁市淇县, 河南省新乡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12 94441 【河南省】鹤壁电厂二期 2X300MW 扩建工程黑连沟灰场、灰管及灰水回收管线、干灰库工程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环境(灾害)地质勘查河南省鹤壁市市辖区, 河南省地质科学研究所13 94438 河南省濮阳市地下水源给水工程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环境(灾害)地质勘查河南省濮阳市, 河南省新乡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14 94420 中国石油华北销售河南分公司商水油库工程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说明书环境(灾害)地质勘查河南省周口地区商水县, 河南省地质科学研究所15 94389 【河南省】郑州祥和电力集团有限公司深井饮用天然矿泉水评价报告矿产勘查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 河南省岩石矿物测试中心16 94388 河南博大电力实业总公司郑 48 井饮用天然矿泉水评价报告矿产勘查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 河南省岩石矿物测试中心17 94372 河南省巩义市滩小关水源地供水水文地质勘探报告水文地质勘查河南省郑州市巩义市, 河南省郑州市地质工程勘察院18 94348 河南省永城市神火工业园区水源地供水水文地质勘探报告水文地质勘查河南省商丘市永城市, 河南省商丘市水文工程地质勘察院 19 94341 河南省确山县朱庄、赵庄一带供水水源调查报告水文地质勘查河南省驻马店市确山县, 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 3 地质调查队20 94339 河南省宝泉抽水蓄能电站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环境(灾害)地质勘查河南省新乡市辉县市, 河南省新乡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21 91107 河南省平顶山市白龟山水库顺河坝、北副坝工程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环境(灾害)地质勘查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 河南省水利勘测总队22 91097 河南省汝南县宿鸭湖库区环境水文地质调查报告环境(灾害)地质勘查河南省驻马店市汝南县, 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 1 地质工程院23 91079 河南省商丘县热电厂金庄水源地详查报告水文地质勘查河南省商丘市市辖区, 河南省郑州地质工程勘察院24 91074 河南省许昌市河街--陈化店中深层供水水文地质普查报告水文地质勘查河南省许昌市魏都区,河南省许昌市许昌县,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县, 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 2 地质勘查院 25 91067 河南省汝州市区域水文地质调查报告水文地质勘查河南省平顶山市汝州市, 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 1 地质工程院 26 91066 河南省确山县区域水文地质调查报告水文地质勘查河南省驻马店市确山县, 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 1 地质工程院 27 91065 河南省西平县区域水文地质调查报告水文地质勘查河南省驻马店市西平县, 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 1 地质工程院 28 91064 河南省叶县区域水文地质调查报告水文地质勘查河南省平顶山市叶县, 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 1 地质工程院 29 91058 缓解河南省豫北地区水资源紧缺的对策地质科学研究河南省北部, 河南省地质矿产厅水文地质 1 队 30 91021 河南省沈丘县地下水污染区饮水工程勘察报告水文地质勘查河南省周口市沈丘县, 河南省地质矿产厅第 1 地质工程院 31 91014 河南省杞县区域水文地质调查报告水文地质勘查河南省开封市杞县, 河南省地矿厅第 2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 32 91013 河南省民权县区域水文地质调查报告水文地质勘查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 河南省地矿厅第 2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33 91011 河南省永城市新城水厂小李庄水源地供水水文地质详查报告水文地质勘查河南省商丘市永城市, 河南省商丘市水文工程地质勘察院 34 87405 河南省禹州市区域水文地质调查报告水文地质勘查河南省许昌市禹州市, 河南省地矿厅第 3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 35 87404 河南省尉氏县区域水文地质调查报告水文地质勘查河南省开封市尉氏县, 河南省地矿厅第 2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36 87403 河南省通许县区域水文地质调查报告水文地质勘查河南省开封市通许县, 河南省地矿厅第 2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37 87397 河南省荥阳市王村黄河滩水源地供水水文地质普查报告水文地质勘查河南省郑州市荥阳市, 河南省地矿厅第 2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38 87379 河南省南召县水洞岭铜铅锌矿区水洞矿产勘查河南省南阳市南召县, 河南有色地勘局第 3 队岭矿段详查地质报告 39 87377 河南省封丘县区域水文地质调查报告水文地质勘查河南省新乡市封丘县, 河南省地矿厅第 1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 40 87375 南水北调中线(河南段)禹州市地下水库调蓄工程勘察报告工程地质勘查河南省许昌市禹州市, 河南省地矿厅第 1 地质工程院 41 87374 河南省淮滨县区域水文地质调查报告水文地质勘查河南省信阳市淮滨县, 河南省地矿厅第 3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 42 87372 河南省社旗县区域水文地质调查报告水文地质勘查河南省南阳市社旗县, 河南省地矿厅第 3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 43 87371 河南省遂平县区域水文地质调查报告水文地质勘查河南省驻马店市遂平县, 河南省地矿厅第 3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 44 87370 河南省孟津县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报告地质科学研究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 河南省地矿厅第 2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 45 87369 河南省新安县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报告地质科学研究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 河南省地矿厅第 2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 46 87364 河南省武陟县区域水文地质调查报告水文地质勘查河南省焦作市武陟县, 河南省地矿厅第 1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47 87363 河南省辉县市电厂(2×50MW)金河小屯水源地勘探报告水文地质勘查河南省新乡市辉县市, 河南省新乡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 48 87362 河南省濮阳县及市区区域水文地质调查报告水文地质勘查河南省濮阳市濮阳县,河南省濮阳市市区, 河南省地矿厅第 1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49 87351 河南省获嘉县区域水文地质调查报告水文地质勘查河南省新乡市获嘉县, 河南省地矿厅第 1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 50 87341 河南省偃师市区域水文地质调查报告水文地质勘查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市, 河南省地矿厅第 2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 51 87340 河南省巩义市区域水文地质调查报告水文地质勘查河南省郑州市巩义市, 河南省地矿厅第 2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52 85202 河南省商丘市北部城市供水水文地质普查报告水文地质勘查河南省商丘市, 河南地矿厅环境水文地质总站 53 85196 河南省缺水山区找水方法研究地质科学研究河南省, 地矿部岩溶地研所 54 85184 【河南省】原阳县地下水资源开发区域规划报告地质科学研究河南省新乡市原阳县, 河南地矿厅第 1 水文工程地质队55 85182 河南省新乡火电厂小杨庄水源地勘探报告水文地质勘查河南省新乡市新乡县,河南省新乡市延津县, 河南省新乡水文工程地质勘察院56 85162 【河南省】卫辉市地下水资源研究与管理地质科学研究河南省新乡市卫辉市, 郑州地校水工勘察院 57 85143 河南省驻马店--确山 1/20 万区域岩溶水水文地质调查报告水文地质勘查河南省驻马店市驿城区, 河南地矿厅第 3 水文工程地质队58 83952 河南省邓州市城区地下水资源初步评价报告水文地质勘查河南省南阳市邓州市, 河南地矿厅环境水文地质总站59 82619 河南省区域地下水动态数据库及动态规律研究报告地质科学研究河南省, 河南省地矿厅环境水文地质总站 60 82617 黄河冲积平原(河南省开封市)地下水环境背景值调查研究地质科学研究河南省开封市, 河南省地矿厅环境水文地质总站 61 82613 【河南省】长葛县第二水厂供水水源地勘察报告水文地质勘查河南省许昌市长葛市, 郑州地校水工勘察院62 82610 河南省漯河市饮用天然矿泉水调查报告矿产勘查河南省漯河市源汇区, 河南省地矿厅环境水文地质总站63 82605 河南省巩义市中孚公司伊洛河滩区水源地水文地质勘探报告水文地质勘查河南省郑州市巩义市, 河南省地矿厅环境水文地质总站64 81973 河南省尉氏县农药化肥对土壤及浅层地下水污染的环境地质调查研究报告环境(灾害)地质勘查河南省开封市尉氏县, 河南地矿厅环境水文站65 81968 河南省沁阳市水资源管理模型与节水措施地质科学研究河南省驻马店市泌阳县, 郑州地校66 81965 河南省邓州市城区地表水及地下水水质污染调查与评价环境(灾害)地质勘查河南省南阳市邓州市, 河南地矿厅环境水文站67 81962 河南省洛阳市吉利--白鹤地区供水水文地质初步勘察报告水文地质勘查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河南省洛阳市西工区, 河南地矿厅第 2 水文工程队 68 81958 河南省鹤壁市张庄饮用天然矿泉水勘探报告矿产勘查河南省鹤壁市市辖区, 河南地矿厅第 1 文工程队69 81956 河南省新乡市地下水资源管理模型研究报告地质科学研究河南省新乡市市辖区, 河南地矿厅第 1 水文工程地质队 70 81950 河南省商丘市地下水动态研究报告地质科学研究河南省商丘市市辖区, 河南省地矿厅环境水文总站71 81949 河南省平顶山市 2000 年地下水资源评价及环境水文地质问题预测报告水工环勘查河南省平顶山市市辖区, 河南省地矿厅第 3 水文地质工程队 72 81947 河南省平顶山市水资源管理模型研究地质科学研究河南省平顶山市市辖区, 河南地矿厅第 3 水文工程队 73 81937 河南省漯河市水文地质勘察报告水文地质勘查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县, 河南地矿厅第 3 水文工程队 74 81922 河南省邓州市黄庄水源地水文地质勘探报告水文地质勘查河南省南阳市邓州市, 河南地矿厅环境水文站75 81919 河南省洛阳市吉利--白鹤地区供水水文地质初步勘察水文物探工作报告物探河南省洛阳市吉利区,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河南省焦作市济源市, 河南地矿厅第 2 水文工程队 76 81912 河南省焦作地区综合水文地质勘察报告水工环勘查河南省焦作市, 河南地矿厅水文 1 队 77 81911 河南省焦作市东小庄水源地供水水文地质勘探报告水文地质勘查河南省焦作市, 河南地矿厅水文 1队 78 81907 河南省辉县市黄水河冲积扇供水水文地质勘察报告水文地质勘查河南省新乡市辉县市, 河南省地矿厅第 1 水文工程队79 81906 河南省新乡市小杨庄水源地供水水文地质勘查报告水文地质勘查河南省新乡市新乡县, 河南地矿厅第 1 水文工程队80 81904 河南省鹤壁市张庄水源地供水勘察报告水文地质勘查河南省鹤壁市, 河南省地矿厅第 1 水文工程地质队 81 81901 河南省商丘县农田土壤水分利用试验研究报告地质科学研究河南省商丘市市辖区, 河南地矿厅环境水文站82 78325 河南省宜阳县韩城勘探区供水水源初步勘探报告水文地质勘查河南省洛阳市宜阳县, 煤炭工业部水源开发队83 78308 河南省汝州市供水水文地质勘察报告水文地质勘查河南省平顶山市汝州市, 河南省地矿厅第 3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84 78298 河南【驻马店地区】板桥水库灌区水文地质勘察报告:1/10 万水文地质勘查河南省驻马店市遂平县, 河南省地矿厅第 3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85 78292 河南省登封煤田马岭山井田水源初步勘探(最终)报告水文地质勘查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 煤炭工业部129 煤田地质勘探队 86 78281 【河南省】南水北调中线规划阶段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方城--黄河工程地质勘查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河南省焦作市温县, 水电部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勘测总队 87 78280 【河南省南阳地区】南水北调中线规划阶段工程地质勘察报告:陶岔--方城工程地质勘查湖北省十堰市丹江口市,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 水电部长江流域办公室勘测总队88 78270 河南省辉县市峪河冲洪积扇区供水水文地质勘察报告水文地质勘查河南省新乡市辉县市,河南省地矿厅水文地质 1 队 89 78248 河南省永城县演集--大王庄供水水文地质初步勘察报告水文地质勘查河南省商丘市永城市, 河南地矿厅第 11 地质队 90 78246 河南省商丘均衡场“四水”相互转化关系的试验研究地质科学研究河南省商丘市, 河南省地矿厅环境水文地质总站91 78244 河南省泉河流域洪涝灾害成因与治理水文地质勘察报告水文地质勘查河南省驻马店市,河南省漯河市, 河南省地矿局第 3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 92 78235 【河南】济源市五指河冲洪积扇上部水文地质调查报告水文地质勘查河南省焦作市济源市, 河南省地矿厅第 2 地质队 93 78231 河南省焦作地区岩溶地下水资源及大水矿区岩溶水的预测、利用与管理研究报告地质科学研究河南省焦作市, 河南省地矿局水文地队 1 队94 78221 河南省开封市 2000 年地下水资源及环境地质问题预测报告地质科学研究河南省开封市, 河南省地矿局环境水文地质总站95 78208 河南省安--林地区岩溶水资源评价报告:1/20 万水文地质勘查河南省安阳市市辖区,河南省安阳市林州市,河南省鹤河南省地矿局水文地质 1 队壁市市辖区, 96 78206 河南省平顶山市沙北水源地水文地质详细勘察暨市区水资源评价报告水文地质勘查河南省平顶山市, 河南省地矿厅第 3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 97 78204 河南省商丘县大吴庄包气带土体及浅层地下水农药化肥污染现状调查报告环境(灾害)地质勘查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 河南省地矿厅环境水文地质总站98 75065 河南省新乡市地下热水综合物探调查研究报告物探河南省新乡市市辖区, 河南省地矿厅物探队99 75064 河南省嵩县黄水庵工区铅矿激电普查工作报告物探河南省洛阳市嵩县, 河南省地矿厅物探队 100 75063 河南省平顶山市汝河河谷平原(宝丰--郏县段)水源地勘察报告水文地质勘查河南省平顶山市宝丰县,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 河南省地矿局水文地质 3 队 101 75052 河南省洛阳市 2000 年地下水资源及环境地质问题预测报告地质科学研究河南省洛阳市, 河南省地矿局水文地质 2 队 102 75045 河南省新乡市浅层地下水资源评价及预测研究地质科学研究河南省新乡市, 河南省地矿局水文地质 1 队 103 75043 河南省商水县汤庄试验区涝灾治理和土壤水利用试验研究报告环境(灾害)地质勘查河南省周口市商水县, 河南省地矿局环境水文地质总站 104 75042 河南省孟津县地方性氟中毒环境水文地质调查报告环境(灾害)地质勘查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 河南省地矿局环境水文地质总站105 75027 河南省鹤壁市供水水文地质勘察报告水文地质勘查河南省鹤壁市, 河南省地矿厅水文地质 1 队 106 75025 【河南省】豫北平原区地下水环境质量分区及水源保护研究报告地质科学研究河南省安阳市,河南省新乡市, 河南省地矿局水文地质 1 队107 73974 黄淮海平原(河南地区)地下水资源评价报告地质科学研究河南省东部, 河南省地矿局环境水文地质总站 108 73970 河南省郑州市北郊“九五”滩地供水水文地质勘查河南省郑州市邙山区, 河南省地矿局水文地质 2 队水文地质勘察报告109 73258 河南省新乡市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及水源保护研究报告环境(灾害)地质勘查河南省新乡市新乡县, 河南省地矿局水文 1 队 110 73254 河南省开封市高氟地下水的分布、成因、危害及降氟改水方案研究报告环境(灾害)地质勘查河南省开封市, 河南开封市节约用水办公室111 72859 河南省地方性氟中毒环境水文地质研究报告环境(灾害)地质勘查河南省, 河南省地矿局环境水文地质总结 112 72858 河南省扶沟县典型地段浅层地下水氟形成环境研究报告地质科学研究河南省周口市扶沟县, 河南省地矿局环境水文地质总结 113 72857 河南省三门峡西能源基地供水方案研究报告地质科学研究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县,河南省三门峡市灵宝市, 河南省地矿局水文地质 2 队 114 72856 河南省平顶山市水文地质普查与后备水源地详查报告水文地质勘查河南省平顶山市, 河南省地矿局水文地质 3 队 115 72855 河南省泌阳幅I-49-30 1/20 万区域水文地质普查报告区域水工环调查河南省驻马店市泌阳县, 河南省地矿局水文地质 3 队 116 72850 河南省新安--陕县岩溶水文地质调查报告水文地质勘查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县,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 河南省地矿局第 1 地调队 117 72845 河南省登封煤田【洛阳地区】暴雨山井田水源初步勘探(最终)报告水文地质勘查河南省洛阳市伊川县, 煤炭部 129 煤田地勘队 118 72816 河南省【南阳地区】小水幅 I-49-92-C夏馆幅 I-49-92-D 1/5 万放射性测量报告区域物化探调查河南省南阳市西峡县, 河南省地矿局第 4 地调队 119 71766 河南省朝川矿区【临汝县】张村井田(三号矿井)水文地质补充勘探报告水文地质勘查河南省平顶山市汝州市, 煤炭部129 煤田地质勘探队120 71762 河南商丘均衡试验场降雨入渗潜水蒸水文地质勘查河南省商丘市市辖区, 河南省地矿局环境水文地质总站发及包气带水份运移机理研究报告121 71761 河南省商丘县大吴庄均衡试验区浅层地下水资源评价研究报告水文地质勘查河南省商丘市市辖区, 河南省地矿局环境水文地质总站122 71747 【河南省新乡地区】郇封地区浅层地下水位降落漏斗治理途径的研究报告环境(灾害)地质勘查河南省焦作市武陟县,河南省新乡市新乡县,河南省焦作市修武县, 郑州地质学校修武县水利局 123 71746 【河南省】鹤壁幅 I-50-1 1/20 万区域水文地质普查报告区域水工环调查河南省鹤壁市市辖区, 河南省地矿局水文地质 1 队124 70991 【河南省济源县】沁河河口村水库初步设计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水文地质勘查河南省焦作市济源市, 黄河水利委员会勘测规划设计院 125 70983 【河南省周口地区】周口闸试验区“三水”转化及综合利用试验研究报告地质科学研究河南省周口市川汇区,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河南省周口市商水县, 河南省地矿局环境水文地质总站126 70982 河南省扶沟县地方性氟中毒环境水文地质勘察研究报告环境(灾害)地质勘查河南省周口市扶沟县, 河南省地矿局环境水文地质总站 127 70966 河南省密县地区裂隙--岩溶水资源评价方法研究报告地质科学研究河南省郑州市新密市,河南省郑州市荥阳市,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 河南省地矿局水文地质 2 队 128 70690 黄淮海平原(河南部分)水文物探综合研究报告地质科学研究河南省东部, 河南省地矿局水文地质 1 队 129 70685 河南省水文地质远景区划报告水文地质勘查河南省, 河南省地矿局环境水文地质总站 130 70519 河南省禹县煤田李楼区水源电法勘探报告物探河南省许昌市禹州市, 河南煤田地质公司物探队 131 70518 河南省登封煤田箕山勘探区白坪地区水源电法找水报告物探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 河南煤田地质公司物探队 132 70517 河南省登封煤田郜城地区颍河河谷电物探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 河南煤田地质公司物探队法找水勘探报告133 70516 河南省登封煤田朝阳沟区电法找水报告物探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 河南煤田地质公司物探队134 70066 【河南省孟津县与济源县境】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初步设计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工程地质勘查河南省焦作市济源市,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 水电部黄河水利委员会勘测规划院 135 70059 河南省渑池县义马槐扒引黄提水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地质勘察报告工程地质勘查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 河南省水利勘测设计院 136 69295 河南省(三门峡市)三门峡西能源基地水文地质初步勘察报告及电法普查报告水文地质勘查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县,河南省三门峡市灵宝市, 河南省局水文地质 2 队 137 69286 【河南省】新乡化纤厂供水水文地质勘察报告水文地质勘查河南省新乡市北站区, 河南省局水文地质 1 队138 69149 河南省嵩箕区水文地质测绘报告(1/10万)水文地质勘查河南省洛阳市嵩县,河南省郑州市,河南省许昌市禹州市, 煤炭部煤田地质地形测量队 139 69138 【河南省】濮阳市供水水文地质勘察报告水文地质勘查河南省濮阳市市辖区,河南省濮阳市市区, 河南省局水文地质 1 队 140 69121 【河南省】开封幅I-50-7 1/20 万区域水文地质普查报告区域水工环调查河南省开封市, 河南省局水文地质 1 队 141 69120 【河南省】鲁山幅 I-49-23 1/20 万区域水文地质报告区域水工环调查河南省平顶山市鲁。
水文地质调查报告
![水文地质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db5502d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a660e69.png)
水文地质调查报告水文地质调查报告引言水文地质调查是为了了解地下水的分布、流动及其与地下结构、地下岩石的关系,以及对地下水资源进行综合评价的一项重要工作。
本报告旨在对某地区的水文地质进行调查,以提供相关数据和信息,为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调查区域概况地理位置调查区域位于某省的中部,地处山地与平原的交界处,地理位置经度为X,纬度为X。
地貌特征调查区域地形高低起伏较大,主要由山地和河谷组成。
山地区域呈现褶皱状地貌,河谷区域则呈现沉积特征。
气候特征调查区域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
平均气温为℃,年降水量为毫米。
夏季多雨,冬季较干燥。
调查方法与数据收集调查方法本次水文地质调查采用了多种方法,包括地面勘探、钻探取样、水样采集等。
还借助现代技术手段进行了遥感调查和水文模拟分析。
数据收集通过地面勘探,我们获取了地层岩性、褶皱构造以及断裂走向等地质信息。
钻探取样获得了地下水位、地下水含量、地下水温等水文信息。
水样采集并经过实验室分析,得出了地下水中各种溶解物和微生物的浓度情况。
数据分析与结果经过对数据的分析与处理,得出了以下结果:1. 地下水位较稳定,呈现带状分布,与地下断裂带有一定的关系。
2. 地下水温度在不同季节差异较大,夏季较高,冬季较低。
3. 地下水中主要溶解物为硝酸盐和硫酸盐,浓度较低。
4. 地下水中微生物数量较少,表明水质相对较好。
地下水资源评价与管理建议根据水文地质调查结果,我们对该区域的地下水资源进行了评价和管理建议:1. 优先保护地下水资源,加强与地面水资源的协调管理,以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 根据地下水位和地下断裂带的分布特征,合理划分地下水开采区域,避免过度开采和水资源浪费。
3. 加强地下水监测工作,定期对地下水质进行检测和评价,及时发现和解决水质问题。
4. 提倡节水意识,加强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减少浪费和污染现象。
结论通过水文地质调查,我们对某地区的地下水资源进行了全面的了解。
水文地质调查的报告
![水文地质调查的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89ead97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35.png)
水文地质调查的报告摘要:本文主要对水文地质调查进行了综合性的研究和分析,旨在了解地下水资源的分布特征、水质情况、水文地质条件与地下水环境的关系。
通过对现有资料的收集、场地实地勘察和实验室测试,得出了一系列关于水文地质的重要发现和结论,为合理开发和管理地下水资源提供了科学依据。
1. 引言地下水资源是人类生产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水资源之一,其开发利用对于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而水文地质调查则是认识和了解地下水资源的先决条件,它通过采集场地地质资料、进行水质分析等手段,对地下水资源的储量、分布、运动特征以及水质进行综合评估和分析,为地下水资源的科学开发和管理提供依据。
2. 调查背景本次水文地质调查针对某地区进行,地区位于某某省某某市,总面积约xxx平方公里。
该地区地下水资源丰富,但由于长期的过度开采和环境污染,地下水资源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因此,为了科学开发和合理管理地下水资源,进行水文地质调查具有重要意义。
3. 调查方法3.1 资料收集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地质图件、水资源监测数据等,收集了大量的关于该地区地下水资源的历史数据和资料,为后续的调查分析提供了基础依据。
3.2 场地实地勘察在调查区域内选择了一系列代表性的调查点位,采取地质剖面、地下水位观测、水质采样等方法,对地下水资源的储量、分布及水质状况进行实地调查和观测。
3.3 实验室测试通过将采集的水样送往实验室进行水质分析,测试包括总溶解固体(TDS)、硬度、PH值、重金属含量等参数,进一步了解地下水的水质情况。
4. 主要调查结果4.1 地下水资源分布特征在调查区域内,地下水资源呈现明显的分布特征,主要集中在地下埋藏层和河流沉积层中。
分析发现,地下水资源储量丰富,但由于过度开采导致的地下水位下降问题已经十分突出。
4.2 地下水质状况通过实验室测试分析,发现地下水的水质总体上较好,符合饮用水标准。
但在部分地区,地下水受到农业和工业活动的影响,存在一定程度的污染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文地质调查成果,据调查工作的类型,分为区域性水文地 质调查成果与专门性水文地质调查成果两个大类型。前者包 括为综合目的的水文地质普查报告和具专门目的(如供水、 疏干等)的前期区域水文地质调查报告;后者包括某个勘探 阶段的报告、某单项调查(如水文地质测绘、大型抽水试验、 地下水动态均衡研究等)的报告。
25.04.2020
§1 水文地质图件
按地质矿产部1982年出版的《区域水文地质普查规范补充规定》 中的综合水文地质图编图方法的基本原则,图中首先要划分出五 种基本类型地下水(岩性+空隙),即松散岩类孔隙水、碎屑岩 类裂隙孔隙水、碳酸盐岩类裂隙溶洞水(岩溶水)、基岩裂隙水 和冻结层水。每种基本类型,可根据不同情况划分为若干亚类。 类和亚类应突出表现出富水等级、埋藏条件和水质。
25.04.2020
§1 水文地质图件
(4)在同一套图系中,各图幅所表示的同一内容和基本的水 文地质条件应一致。 (5)在同一套图系中,主要图幅的比例尺皆应与该次调查阶 段的比例尺相一致;非主要图幅,可编制成较小比例尺的附 图或镶图。
上述各种图幅的编图原则和方法,可按有关规范编制。 下面仅就区域水文地质普查报告中的综合水文地质图的主要 编图原则加以概括介绍。
25.04.2020
§1 水文地质图件
一、水文地质图系的图幅种类 水文地质图系包括五类图件:① 基础性图件,② 综合性或 专门性图件,③ 单项地下水特征性图件,④ 利用改造规划 性图件,⑤ 预测与管理性图件。
25.04.2020
§1 水文地质图件
(1)基础性图件:即反映调查区地下水形成基础的各 类地质图、构造图、第四纪地质图及地貌图等。(地质 图) (2)综合或专门性图件:是直接反映调查区地下水埋 藏分布和形成条件的图件,如综合水文地质图,供水水 文地质图,矿床水文地质图,环境水文地质图及岩溶水 文地质图等。(水文地质图) (3)单项水文地质特征性图件:仅反映地下水某项 (有时几项)特征的图件,如地下水等水位(压)线图, 地下水化学成分或某些离子等值线图,地下水量或富水 性分区图等。
25.04.2020
§1 水文地质图件
二、综合水文地质图
综合水文地质图,实际上是把在区域水文地质调查中所获得的 各种水文地质现象和资料,用各种代表符号和方式,反映到按 一定比例尺缩小的图纸上所编制的一种具综合内容的地质一水 文地质图件。编得好的图件,可在图上明确地反映出调查区内 地下水的形成条件、赋存规律及地下水的各种特征,从中得到 区域水文地质规律,为国家现代化建设提供资料。
25.04.2020
§1 水文地质图件
(1)松散岩类孔隙水: 一般分为潜水和承压水两个亚类,每亚类又可按单井涌水量划分为若干个 富水等级,并圈定其界线。同一含水岩组,也要区别其富水程度。按单井 涌水量,一般分为: ① 水量极丰富的:单井涌水量大于 5000 m3/d; ② 水量丰富的:单井涌水量为 1000一5000 m3/d; ③ 水量中等的:单井涌水量为 100—1000 m3/d; ④ 水量贫乏的:单井涌水量为 10—100 m3/d; ⑤ 水量极贫乏的:单井涌水量小于 10 m3/d。 多层结构含水组,可分为潜水与承压水或浅层水与深层水两组,用双层结 构方法表示。在绘制等水位(压)线时,还应表示出潜水位或承压水顶板 的埋深。
水文地质调查成果,一般分为图件与文字两部分。本章主要 介绍综合性水文地质调查成果的编制要求。专门性水文地质 调查成果的要求,按需要归入供水或矿床水文地质调查中加 以介绍。
25.04.2020
§1 水文地质图件
应在深入分析研究各种野外及室内所获得的各种原 始图件、表格及有关实际材料的基础上,编制最终成果 图件。应该知道,所编图幅的精度,主要取决于这些原 始资料的数量及其可靠程度。由于地下水是一种多变性 质的编图对象,其内容较其他类型地质图件复杂,故通 常需用一系列图幅––––水文地质图系阐明调查区地下水 各方面的特征。调查阶段愈深入、编图的比例尺愈大, 图件应反映的内容愈多,组成图系的图幅数量亦愈多。
第七章 水文地质调查成果
1 水文地质图件 2 文字报告
§1 水文地质图件
任何一项水文地质调查,在野外工作结束后,都必须全 面、系统地编写出调查成果报告;报告经有关部门审批后, 才能结束该项调查。
在编写成果报告之前,应首先对调查时获得的全部室外 及室内资料,进行校核、分析和整理,特别是对各种实际材 料,在数量、分布和精度上是否已满足相应调查阶段的规范 及实际要求,应作出判断;如发现不足,应及时进行现场的 补充工作,以保证编写成果报告的质量。
25.04.2020
§1 水文地质图件
(4)利用改造规划性图件:为结合生产实际需要而编制的图 件,如地下水开发利用条件分区图,土壤改良水文地质图, 矿床疏干、堵水截流规划图等。
(5)预测与管理性图件:是满足生产需要所编制的反映地下 水水质、水量及环境地质的预测和管理的图件,如各种地 下水水质预测与管理图,开采动态预测图,地下水水量预 测与管理图,矿区突水预测图,环境地质变化预测及防治 图等。
25.04.2020
§1 水文地质图件
几点说明: (1)在每项调查的成果图中,实际材料图是必需编制的。 它主要反映出调查时各工种的工作量是否达到了相应的 精度要求,布署上是否合理。 (2)水文地质图系以平面图幅为主,也常要求编制某些 具代表性的剖面图。
25.04.2020
§1 水文地质图件
(3)为不同目的和在不同调查阶段所编制的图件种类和数量 都不是固定的,应视具体地区的水文地质条件和目的要求来决 定。 ①一般在小比例尺水文地质调查成果中,以基础和综合性图件 为主,单项特征图件次之,规划性图件多编制成镶图; ②在大比例尺水文地质图系中,基础性与综合性图件仍是必需 的,但重点是编制专门性、单项特征性、利用规划性及预测、 管理性图件; ③在专项研究或生产阶段,如建立水质或水量模型研究、环境 地质调查等,应重点编制单项特征性、规划性、预测及管理性 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