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到思品学科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
谈信息技术与思品课程的深度融合
怎样把信息技术与思品课程进行深度融合【内容摘要】:恰当地将信息技术与思品课进行融合,选择新鲜素材,提升思品课堂的时效性,融合网上资源,保持学生兴趣;变课件为学件,激发学生兴趣;创设教学情境,调动学生兴趣;网络处理信息,引起学生兴趣,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课堂的容量,又可以突破教学重难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激发道德情感,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进而展示了现代信息技术与思品教学深度融合的作用。
【关键词】:信息技术思品课程有效的融合学生兴趣现代信息技术伴随课程改革的脚步悄然走进了课堂,借助信息技术,通过网络得到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多种信息用于课件制作,再通过屏幕动静结合、图文并茂地再现形象和模拟原形,使教学变得有声有色、丰富多彩,具有其他直观教学所不具备的优势,能为学生接受感情熏陶、思想教育创造良好的情境,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充分地发挥出自身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
课堂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主阵地,创设一个和谐、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做中学,学中用,从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学得主动,提高效率。
现谈点我对信息技术与思品课程进行融合,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粗浅看法。
一、融合网上资源,培养学生兴趣在教学中我们可利用信息技术优势,开发和融合网上资源以拓展学生视野。
共享教学内容,让教育充满生活气息。
在指导学生学习时,要打破以往的教师满堂罐、牵着学生走的局面,鼓励学生自己上网查阅与课文有关的资料,如在讲授《让田野告诉你》一课时,课前学生查阅了大量的有关田野风光的资料,有稻田、青山绿水、菜地等,学生们一一道来,如数家珍,课堂真正成了学生的天下。
《灿烂的文明古国》教学中,学生们在课下通过网络搜寻到了比教材中更丰富的内容,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不仅了解了社会的进展,而且对于文化进步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信息技术让我们的学生感受到了“足不出户,日行千里”的愉悦,他们主动将课堂教学过程延伸到课外,拓展了学生的视野,锻炼了他们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关于信息技术与思品学科深度融合
关于信息技术与思品学科深度融合一、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是怎么做的分两个阶段:1.教师用设备为学生讲课。
这是以往最常见的整合方式。
教师讲,学生听。
教师展示,学生看投影,看电脑动画,看教师制作的网站。
单向接受。
在这一阶段中,出现了大量的课件。
有的是PPT,有的是几何画板,有的是Authware,有的是方正奥思。
语文课中也开始大量应用音视频,理化学科也出现了很多展示微观粒子世界的课件,这些东西都对,都有助于为学生答疑解惑。
像PPT、音视频这些东西,现在还在用。
但是这些东西都是单边展示的,学生很少自己操作。
这一阶段,媒体只是教师讲课的工具,是教师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到教学中,是教师主观。
2.学生自己用信息技术手段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整合到后期,人们开始意识到原有媒体利用方式的弊端。
提出了新的要求:把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工具,让学生使用。
这一想法让很多原有学习方式在质上得到大幅度提高。
比如:课堂探究活动、探究性学习、项目学习。
在这些学习中,学生或利用excel等软件统计,或利用英特网查找资料,也出现了远距离沟通和学习的情况。
较之以前单向活动,让学生自己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提升自己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解决问题的方法,非常重要。
而且,通过探究性学习、项目学习这些学习方式,可以锻炼学生,学会完整的科学研究方法。
这弥补了我国基础教育阶段不注重培养学生科研态度的弱点(据说国外孩子从小就写论文,而且会查很多资料)。
3.悄然隐退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
教育技术,原本是个范围很广,涵盖范围很大的概念。
它包含了教育教学中所运用的一切的学习方式、方法和形态。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政治形态的变化,不同时代赋予教育技术不同的意义。
在电影电视出现以后,教育技术在以前的言传身教的基础上,又多了“电化教育”这个主题词;再发展,有了投影、幻灯。
这时候,还是电化教育阶段。
英特网和计算机的普及,将电化教育推上了一个新高潮,谓之“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
2024年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
2024年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在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中,信息技术已成为推动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力量。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作为培养学生道德情感、树立正确价值观念的关键环节,与信息技术的结合不仅为教育教学提供了新的可能,也对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本文将从初中思想品德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必要性、实施策略以及预期效果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初中思想品德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必要性1. 适应信息化时代的发展需求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化已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显著特征。
教育领域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作为德育的主渠道,通过与信息技术的整合,能够更好地适应信息化时代的发展需求,为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道德素质提供有力支撑。
2. 提升教育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信息技术具有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交互性强等特点,将其应用于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学中,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
同时,信息技术还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元化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3.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价值观念和人生观念,而信息技术则为学生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学习空间和实践平台。
通过信息技术与思想品德课程的整合,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获得知识,还能提升信息素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实现全面发展。
二、初中思想品德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实施策略1. 构建信息化教学环境要实现初中思想品德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首先需要构建一个信息化教学环境。
这包括配备必要的硬件设施,如计算机、投影仪、网络等,以及开发适合思想品德教学的软件资源和网络平台。
通过这些设施和平台,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方式。
2. 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中,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方式方法。
信息技术与思想品德学科整合探讨
信息技术与思想品德学科整合探讨在当今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人们对信息技术的需求和应用越来越广泛。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应用,人们也开始关注信息技术对思想品德的影响。
如何将信息技术与思想品德学科整合起来,成为了现代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
本文将从信息技术与思想品德学科整合的必要性、挑战和机遇以及实际操作等方面展开探讨。
一、整合的必要性1.促进思想品德的培养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应用,不仅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便利,也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
信息社会中,人们往往更加注重技术和知识,而忽视了思想品德的培养。
整合信息技术与思想品德学科,可以通过信息技术传播和弘扬良好的思想品德观念,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使他们在信息社会中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良好的道德品质。
2. 培养信息技术应用的人文关怀信息技术的应用在现代社会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也开始担忧信息技术对人文关怀的冲击。
通过整合信息技术与思想品德学科,可以使信息技术的应用更加人文化,强调信息技术的价值与人文关怀的结合,提高人们对信息技术应用的敏感度,从而减少信息技术对人文关怀的侵蚀。
3. 培养学生正确的信息技术素养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使得信息技术素养成为现代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目前学校教育中对信息技术素养的培养往往偏重于技术层面,忽视了思想品德对信息技术素养的影响。
整合信息技术与思想品德学科,可以从思想品德层面对信息技术素养进行培养,使学生不仅具备良好的技术能力,同时也能够正确地运用信息技术,并对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有正确的认识和态度。
二、整合的挑战和机遇1. 整合的挑战信息技术与思想品德学科整合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
信息技术与思想品德学科的学科属性截然不同,信息技术注重技术和实践,而思想品德注重思想与道德的培养,整合起来需要克服学科差异带来的障碍。
教师的培训和专业素养也是整合的挑战,需要教师具备跨学科教学的能力和理念,才能够有效地进行整合教学。
教育信息化与思想品德教学的有效融合
教育信息化与思想品德教学的有效融合教育信息化是指运用现代信息科技手段改进教育教学过程,提高教育教学效果的过程。
思想品德教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和行为习惯的过程。
教育信息化与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效融合,可以更好地发挥教育信息化的作用,提高思想品德教育的效果,以下是具体的融合方法:一、利用教育信息化手段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教育信息化手段包括电子教案、电子课件、教育软件等。
教师可以利用这些工具,设计和制作思想品德教学资源,使思想品德教育更加直观、生动、易于接受。
利用电子教案和电子课件,可以用图片、声音、视频等多媒体形式展示思想品德教育内容,通过视听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思想品德的培养效果。
二、借助网络资源开展思想品德教育网络资源丰富多样,可以通过网络浏览器、搜索引擎等工具,找到大量的与思想品德相关的教学资源,包括文章、视频、音频等。
利用网络资源,教师可以选择和拓展丰富的思想品德教学内容,从而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和兴趣。
网络资源还可以提供与思想品德教育相关的案例、新闻、讨论等素材,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思想品德教育。
三、利用在线教育平台辅助思想品德教育在线教育平台是指通过互联网提供在线教学和学习服务的平台,如在线教学平台、学习管理系统等。
教师可以将思想品德教育的课程内容和学习活动发布在在线教育平台上,学生可以通过平台进行学习和交流。
在线教育平台提供了交互性较强的学习环境,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提高思想品德教育的实效性。
四、开展线上线下结合的思想品德教育活动线上思想品德教育活动可以包括线上讨论、线上作业、线上评价等。
教师可以利用在线教育平台或社交媒体等平台组织学生进行线上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和交流思想品德教育的相关问题。
通过线上作业和线上评价,可以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进行测评和反馈,及时发现问题和改进措施。
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思政课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策略
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思政课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策略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如何将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思政课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一些策略,可供参考。
推进信息技术与思政课内容的融合。
通过开展思政课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提升教师对于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使教师能够灵活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思政课教学。
结合思政课教学内容特点,开发相应的信息技术教学资源,如网络课件、教学视频等,以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加强信息技术与思政课教学的互动性。
通过使用电子教学课件、网络直播等方式,使得学生可以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
利用在线讨论、微信问答、网络答题等工具,促进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交流,提高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打破思政课传统教学模式,探索创新教学方法。
可以引入虚拟实境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创造出更加丰富、生动的教学环境。
可以利用互联网平台,为学生提供在线学习资源和学习工具,如在线课程、学习评估系统等,便于学生自主学习和随时随地进行学习。
第四,加强信息技术管理与教育。
建立并健全信息技术教育管理体系,明确信息技术在思政课教育中的使用原则,确保有效的信息技术运用与教育教学目标的一致性。
加强教师对于信息技术教育的管理培训,提高教师信息技术教育管理能力。
建立学校信息技术教育与监管机构,加强对于信息技术教育的监督和评估。
营造积极的信息技术与思政课教学环境。
在校园中建设良好的网络环境和信息化设备配套环境,提供充足的信息技术资源和学习场所,为信息技术与思政课的教育教学融合创造良好的条件。
引导学生以正确的态度对待信息技术,培养学生正确的信息技术使用习惯,提升学生信息素养水平。
要实现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思政课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需要教育教学者、学校管理者、政府部门等多方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深入研究与创新,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才能实现思政课教学的目标,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应用能力。
信息技术与初中思想品德学科的整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
信息技术与初中思想品德学科的整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可以给学生供应形象、生动、多角度、多渠道的视听感受,拓展了学生的学习视野,激发学生学习爱好,提高了课堂效益。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通过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教学内容的信息化、教学过程的策略化、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和教学资源的网络化,借以更好地提升教育质量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身心素养的全面开展。
因此,信息技术与思想政治课的整合已经成为现代教育模式的势必要求。
1 信息技术与思想品德学科整合1.1 思想品德学科思想品德课程是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安康开展奠定根底的一门综合性的必修课程。
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综合性是其特点,它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开展观为指导,以塑造青少年的美妙心灵,陶冶他们的高尚情操为根本要求,以让学生过安康踊跃的有品德的生活为最终目标。
1.2 可能信息技术把声音、图像、文字、视频、动画有机结合起来,能激发学生的爱好,有利于协助学生构建学问构造。
将现代教育技术引入思想品德课教学,为提高思想品德课的活力插上隐形的翅膀,犹如一泓活水为思想品德课教学注入新的动力。
因此,二者有整合的可能。
1.3 方式在传统的教学中,整个教学过程以老师的讲为主,老师是学问的传授者,学生是学问的承受者;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后,教学的规那么发生改变,老师转变为课程的设计者、学习的指导者、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参加者。
学生从传统的承受式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探究学习和探究性学习,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充分表达出来。
2 信息技术与思想品德学科整合的原那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将信息技术有机地融合在各学科教学过程中。
老师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时必须要驾驭信息技术的优缺点,不是盲目地混合,而是有效地整合,并了解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的需求。
在整合过程中,老师要设法找出信息技术的显著优势,完成学习任务,是要让学生采纳现代信息技术来实现传统的其他方式无法到达的作用和效果。
信息技术与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整合
信息技术与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整合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信息技术的应用。
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工具和素质,而思想品德课作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一门课程,对于学生的思想品德以及道德修养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将信息技术与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进行整合,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果,也能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和思想品德修养。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传统的思想品德课程往往以抽象的理论和道德准则为主,学生容易感到厌倦和枯燥。
而通过运用信息技术技术手段,如多媒体教学、互动式教学平台等,可以将抽象的道德概念变得具体和生动,使学生更易于理解和接受,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拓宽教育资源和提高教学质量。
现代信息技术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资源和渠道,我们可以通过互联网搜索、在线教育平台等方式,获取到丰富的思想品德教学资源,包括名人事迹、优秀人物的演讲视频、道德故事等。
通过运用这些资源,可以丰富思想品德课的内容,使教学更加生动活泼,并且能够提供更多实例和案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道德准则。
3.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
信息技术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和未来职场的基本要求,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已经成为学生必备素养之一。
通过整合信息技术与思想品德课教学,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利用各种信息技术工具进行搜索、整理、分析和呈现等操作,培养学生的信息检索、信息分析和信息利用能力,并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
4.促进学生的思考和判断能力。
在信息时代,信息爆炸式增长以及信息的多样化给学生带来了更多的选择和挑战。
学生需要具备正确的价值观、道德准则以及分辨信息真伪的能力。
通过整合信息技术与思想品德课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思辨和判断能力,帮助他们辨别价值观和道德准则的优劣,正确处理信息过载和信息虚假等问题。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与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整合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果,还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和思想品德修养。
信息技术与思想品德课程的有效整合
信息技术与思想品德课程的有效整合摘要:当今世界是信息化的时代,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教学上,并且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人根据教学实践,围绕“人机交、师生交互互、学生交互”等问题,从“信息技术在思想品德教育教学中的作用,信息技术与思想品德学科课程整合的特点、基本模式、应注意的问题及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要求”进行了简单介绍。
关键词:信息技术思想品德有效整合一、认识信息技术在思想品德学科教学中的作用思想品德是中学德育教育的主渠道,根本目标在于通过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优良的行为习惯、思想品质、道德修养,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这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
信息技术的应用,引起了师生教学行为的变化,把传统的师生教学系统发展为师生交互、人机交互、生生交互的三位立体的新型教学系统,既充分体现了师生共同参与,又为学生之间互帮互学、互相协作创设了有利的条件,为更好地体现师生互动,培养和发展学生主体性和创造力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
思想品德学科具有时代性强的特点,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品德课的生命线,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局限于教材,生动、鲜活的事例往往会使人产生强大的感染力、说服力。
网上的资源丰富多彩,信息更新更快,教师应精心选择下载,并结合课文内容采取链接方式,使学生可以看到更多、更新、更贴近生活的资料,使思想品德课的知识更新永远不会与时代脱节,更富时代性、实效性。
二、信息技术与思想品德课程整合的特点1.综合性当代科学发展的趋势之一是知识呈高度的综合化。
学习一门学科,要联系许多交叉学科、综合学科和横向学科,特别是进入网络信息时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出现了许多新课题,这些课题往往不是仅靠一门学科或几门学科的知识能够完成,而是需要学生把所有学科的知识整合起来并运用于学习之中,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2.实践性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学习方式具有实践性,通过“网上浏览”、“资源下载”、“文字、图像处理”、“合作学习”、“探究发现”等方式和方法进行学习,从一系列实践活动中获得亲身感受和直接经验,去发现和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创新意识、发展实践能力。
信息技术与思想品德学科整合探讨
信息技术与思想品德学科整合探讨【摘要】本文通过探讨信息技术与思想品德学科的联系,分析信息技术对思想品德的影响,并探讨思想品德对信息技术的引导作用。
结合信息技术与思想品德教育的融合,讨论思想品德对信息技术应用的规范问题。
通过整合思想品德与信息技术,可以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培养学生正确的信息技术使用意识和价值观。
最终得出信息技术与思想品德学科的整合对学生思维发展和道德素养提升具有积极的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在教育实践中将信息技术与思想品德教育有效地结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道德价值观的培养。
【关键词】信息技术,思想品德,学科整合,影响,引导,教育融合,规范,探讨1. 引言1.1 信息技术与思想品德学科整合探讨在当今信息化社会,信息技术与思想品德教育逐渐成为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
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不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还深刻影响着我们的思想品德。
信息技术与思想品德学科的整合探讨,旨在实现信息技术与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机结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信息技术与思想品德学科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仅要求我们具备技术能力,更需要我们具备正确的思想品德。
信息技术的发展不仅可以提高我们的便利性和效率性,更要求我们正确处理信息的获取、传递和利用,具备正确的信息伦理道德观。
信息技术对思想品德的影响是双向的。
一方面,信息技术为思想品德教育提供了新的教育手段和途径,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方式促进思想品德的培养;信息技术的不当使用也可能引发思想品德问题,如网络沉迷、信息泛滥等现象。
在信息技术与思想品德教育的融合中,思想品德对信息技术应用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
思想品德教育要求我们在信息技术应用中注重道德修养、自我约束和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正确、合理地利用信息技术,避免信息技术带来的负面影响。
2. 正文2.1 信息技术与思想品德学科的联系信息技术与思想品德学科密不可分,二者相互交织、相辅相成。
浅谈信息技术与思品学科的整合
浅谈信息技术与思品学科的整合在这个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对《品德与社会》课程和教学产生了重大影响的形势下,本着提高教学质量,加强教学的针对性、生动性、实效性、时代性的目的,依靠学校信息化建设的良好内部基础外部环境,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来改进思品课程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掌握和了解有关知识,来提高他们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师必须进一步从自己学科的角度来研究如何使用计算机来帮助自己的教学,把计算机技术有机地融入到小学思品学科教学中,更好地适应时代的要求。
那么,该如何实现信息技术与小学思品学科的整合呢?我就信息技术与小学思品学科整合的研究与实践,作了一些初步研究。
1.信息技术与小学思品学科教学内容的整合新课程标准提出“《品德与社会》课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但并不是儿童生活的翻版,课程的教育意义在于对儿童生活的引导,用经过生活锤炼的有意义的教育内容教育儿童。
”因此,思品学习材料的选择应注意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注重实效性。
我们可以利用信息资源丰富、时效性强的特点,将信息技术与小学思品科教学内容有机整合,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引入时代活水,与小学思品学科教学内容相结合,使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更具有时代气息、更贴近生活和现代科技;同时也可使教师拓展知识视野,改变传统的学科教学内容,使教材“活”起来,让思品学习更贴进生活。
比如我在教学小学思品五年级上册《传媒与生活》第一课时的教学时,事先拍下了反映古今传媒发展的过程的录像,然后引导学生从这一生活实例中来学习传媒对我们的影响,以及传媒的共同点和不同点,还在课前就这个班的同学对其他同学使用传媒情况做了一些调查,让他们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来研究。
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中寻找,依靠学生对感性材料的直接兴趣,激发学生创新。
2.信息技术与小学思品课堂教学形式的整合教育的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
信息技术与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整合
信息技术与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整合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信息技术已经成为现代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思想品德课则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需要人们在道德方面有更高的要求,因此,将信息技术与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整合起来,既能够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也能够让学生更好地运用信息技术。
一、信息技术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重要性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通过信息技术的引入,可以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道德方面的知识,从而更好地掌握思想品德的要义。
首先,信息技术在道德教育中能够扩大知识来源和范围。
学生可以通过搜索引擎、电子图书等方式获取更广泛的道德方面的知识。
在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向学生展示与道德有关的图片、音乐等,从而使学生更好地感受道德方面的知识。
其次,信息技术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可以增强教学互动性。
通过电子白板、互联网等手段,老师可以传递更丰富的信息,让学生更加参与教学。
学生也可以借助这些工具,更加直观地展示自己对道德问题的理解,从而推动教学活动更为深入。
最后,信息技术在道德教育中也有助于提高道德教育的效果。
信息技术能够让道德知识更加生动形象,从而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道德问题。
此外,信息技术还能够将道德教育内容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从而加深学生对道德知识的记忆,提高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二、如何整合信息技术与思想品德课教学在将信息技术与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整合时,需要考虑到许多问题。
以下是几个关键问题。
1教学内容的信息化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内容涉及到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规范等多方面的内容,而信息技术的应用涉及到计算机软件、网络技术等许多方面。
将两者整合起来时,需要将道德教育内容信息化,创建适合的学习交互平台,构建与道德教育相关的网络资源。
2.教学方法的变革在整合信息技术与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时,教学方法的选择也很重要。
信息技术与思想品德学科整合探讨
信息技术与思想品德学科整合探讨信息技术和思想品德学科整合可以通过课程设置来实现。
在现代教育中,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学校中设置有专门的信息技术课程。
而思想品德教育通常融入到语文、历史、生物等各科课程中。
可以通过设置“信息技术与思想品德”课程,将两者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在这门课程中,可以结合信息技术的应用,引导学生了解和探讨各种道德伦理问题,培养学生的正确价值观和思想品德。
信息技术和思想品德学科整合可以通过教学方法来实现。
传统的思想品德教育注重灌输式教学,而信息技术注重互动、合作和实践。
在教学实践中可以采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方式,例如通过多媒体课件、网络教学平台、虚拟实验等形式,使学生更好地参与到思想品德教育中来。
还可以通过网络讨论、在线问答、博客交流等方式,让学生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更好地理解和思考道德伦理问题,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道德判断能力。
信息技术和思想品德学科整合还可以通过课外活动来实现。
学校可以组织一些关于信息技术和思想品德的课外活动,例如科技与人文学术论坛、道德品德主题演讲比赛、道德微电影拍摄比赛等。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可以结合信息技术对道德伦理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和探讨,增强对道德伦理问题的认识和理解,并通过实际操作来培养他们的思想品德。
信息技术和思想品德学科整合还可以通过教师团队建设来实现。
学校可以组建一支具有信息技术与思想品德双重专业背景的教师团队,这样的教师既具备信息技术知识和应用能力,又具备较高的思想品德修养和思辨能力。
教师们可以相互协作,共同探讨信息技术与思想品德的整合方式和教学方法,共同设计“信息技术与思想品德”课程,共同组织有关课外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和系统的信息技术与思想品德教育。
信息技术与思想品德学科的整合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心理素质和道德品质。
学校和教师们应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思想品德学科整合的途径和方法,为学生提供更加高质量、全面的教育。
信息技术与思想品德学科整合探讨
信息技术与思想品德学科整合探讨信息技术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思想品德培养是教育的核心任务之一。
将信息技术与思想品德学科整合起来探讨,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他们的综合素养,还可以推动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和改革。
信息技术能够提高思想品德学科的教学效果和学习兴趣。
传统的思想品德教育主要依靠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听讲,容易导致学习的枯燥和学生的被动。
而借助信息技术的力量,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和互动教学等方式,使教育变得生动有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参与度。
信息技术还可以提供个性化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资源,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
信息技术与思想品德学科的整合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信息技术是一门颠覆性的学科,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的过程中,需要具备勇于探索、勇于创新和勇于实践的品质。
而这些品质正是思想品德教育所倡导的,即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通过整合思想品德学科和信息技术学科,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中培养出这些品质,为他们的综合素质和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信息技术与思想品德学科的整合还可以推动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和改革。
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主要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为被动接受者,而整合信息技术和思想品德学科可以打破这种模式,实现教学主体的转变。
教师可以变身为学生的指导者和引导者,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创新能力,还可以培养他们的思辨精神和审美能力,使他们成为具有高度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的现代公民。
信息技术与思想品德学科的整合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他们的综合素养,推动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和改革。
这种整合不仅是教育教学的必然趋势,也是适应当代社会发展和教育需求的重要举措。
我们应该加强对信息技术与思想品德学科整合的研究和实践,不断探索新的教育模式和方法,挖掘信息技术在思想品德教育中的潜力,为培养新时代的优秀人才做出更大的贡献。
小学思想品德课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小学思想品德课与信息技术的整合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信息技术已经走进了人们的生活中,也给教育带来了很大的变化。
如何将信息技术与小学思想品德课整合起来,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促进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成为了当前教育领域需要探讨的课题。
一、信息技术与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整合现状信息技术与小学思想品德教育整合已经开始普及,但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现阶段,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教学中常用的信息技术手段主要包括:1、多媒体教学多媒体课件,呈现形式多样,内容生动有趣,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通过各种形式的讲解,更利于学生的消化和理解。
2、网络远程教学通过现代化的网络技术,教师可以直接面对学生,开展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
网络教学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大大减轻了师生之间的交通压力,同时也为许多偏远地区的学生提供了学习机会。
3、案例教学以案例为教育资源,引导学生从身边发生的事情中走向社会生活,提高他们的思想品德素养,让学生切身感受到一些道德问题能够给自己带来的影响。
二、如何进一步完善信息技术与小学思想品德课整合在信息技术与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整合中,需要进一步完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环境,从而把信息技术更好地应用在思想品德课程教学中。
1、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教育技术的发展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教育者需要根据不同的以及不同程度的学生需求,选择更加适合的教育方式。
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可以使教育教学变得更加简单有效、更加直观生动,并提升学习质量。
2、根据小学生特点定位合适的教学工具在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时,需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性别、兴趣爱好、认知水平等方面做出个性化的课程设计,同时合理选择相应的教学工具,如多媒体教学、动画课件、课程视频等等。
这样,才能使思想品德教育更加深入、有趣、生动。
3、优化教学场景和学习环节信息技术一般具有虚拟性,不易精确地呈现实际情境,然而小学生年龄特点比较小,对于抽象的理论知识难以理解,此时可以通过建立虚拟化的发生或模拟情境,让学生切身体验道德问题的本质,从而加深对道德思想的认知和理解。
如何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
如何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一、引言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聊聊一个非常有趣的话题——如何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科技,而教育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也需要跟上时代的步伐。
那么,如何让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完美结合,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知识呢?接下来,就让我带大家一起探讨这个问题吧!二、明确目标我们要明确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目标。
简单来说,就是让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更好地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
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学生的信息获取能力。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如何快速、准确地获取有用的信息成了一门学问。
通过信息技术,我们可以教会学生如何使用搜索引擎、数据库等工具,让他们在海量信息中迅速找到自己需要的内容。
2. 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
信息技术不仅仅是获取信息的工具,更是处理信息的利器。
通过编程、设计等技能,我们可以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创造力。
3. 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在这个数字化时代,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操作技能是必不可少的。
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我们可以让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掌握这些技能,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巧妙运用案例分析接下来,我给大家讲一个关于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案例。
这个案例发生在一所小学的音乐课堂上。
老师为了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音乐理论,决定采用虚拟现实技术进行教学。
1. 老师在课堂上给每个学生分配了一个虚拟现实头盔。
通过这个头盔,学生们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各种音乐场景,比如古典音乐会、摇滚演唱会等。
2. 在虚拟现实环境中,老师会根据音乐理论知识点设计不同的互动环节。
比如,当学生们进入古典音乐会现场时,他们可以通过耳机听到不同乐器的声音;当他们进入摇滚演唱会现场时,他们可以看到歌手们的表情和动作。
3. 通过这样的互动体验,学生们不仅能够直观地感受到音乐理论的魅力,还可以在游戏中学习到相关知识。
如何做到思品学科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
21世纪学校教育,教学已走向全面信息化,教与学的方式在悄然发生着变化。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
整合就是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入各学科的教学过程,从而建构一种更加适合现代社会教育的学习环境,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人,以独立、自主、合作与分享的方式完成教学。
经过不断地教学实践与探究,我确实感觉到两者的整合不仅是教师授业过程中有效的支柱,更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进行沟通的桥梁。
作为一名小学思品学科的教师,我认为信息技术和小学思想品课教学的整合,不仅为小学思想品德课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和创造力,而且发挥出了其既传统而又现代化的理论优势。
信息技术课程的优势在于能营造生动有趣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轻松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同时由于学生不断地在学习的作用下,得到信息的帮助,产生对信息的兴趣,逐渐学会获取信息,分析加工信息,从而达到在课堂上师生共赢的教学过程。
光靠老师磨破嘴皮子的空洞说教是行不通的,也是苍白无力的,所以,将信息技术课程与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有效地结合在一起,正好能弥补小学思想品德课中教学手段单一,内容枯燥的不足。
关键字:品德与社会;信息技术;整合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电脑、班班通及远程教育工程在我们学校的普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就显得尤为重要。
这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又增添了动力,也增添了紧迫感。
长期以来,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张嘴、一节课就构成了我们简单的教学模式。
一节课下来,老师口干舌燥,疲惫不堪;学生厌倦不已,哈欠连天,无法实现师生教与学的共羸。
于是一个新的问题就摆在我们面前,即老师“教什么”、“怎样教”和学生“学什么”、“怎样学”,才能让师生互动更好,收效更好呢?值得高兴的是现在有了信息技术的导入,这个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
在“教什么”和“学什么”的问题上,信息技术除了辅助完成传统意义上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学内容外,还提供了更具前瞻性的思路以帮助教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而在“怎样教”和“怎样学”的问题上,信息技术更加注重教师教会学生对知识(信息、资料)的搜集、对比、分析和归纳,即不仅仅“授之以鱼”,还要“授之以渔”。
信息技术与思想品德学科整合探讨
信息技术与思想品德学科整合探讨1. 引言1.1 信息技术与思想品德学科整合探讨信息技术和思想品德学科是当今社会中两个重要的教育领域,它们分别承载着不同的功能和任务。
信息技术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快速发展和应用对人们的生活产生着深远的影响;而思想品德学科则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重要途径,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
在当今信息化的时代,信息技术与思想品德学科的整合成为了教育领域中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信息技术与思想品德学科的整合不仅仅是简单地将两者并列在一起,更应该是实现二者之间的有机结合,促进彼此的共同发展与提升。
如何有效地融合信息技术和思想品德教育,充分发挥二者的优势,最大限度地实现教育目标,是当前教育工作者亟需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本文将对信息技术与思想品德学科整合进行深入探讨,分析二者相互关系,探讨其意义和可能的应用方式,以期为教育教学工作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的开展,将有助于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2. 正文2.1 信息技术对思想品德教育的影响信息技术为思想品德教育提供了更广阔的学习空间和途径。
通过互联网、电子书籍、多媒体资料等现代技术手段,学生可以更容易地获取到各种资讯和知识,从而丰富了他们的学习体验,扩大了他们的视野。
信息技术提供了更多的互动和参与机会。
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学生可以通过在线讨论、虚拟实验、网络互助等方式与老师和同学进行更加密切的互动,促进了思想品德教育的交流和合作。
信息技术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认识自己。
通过网络测试、心理测评等工具,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有助于他们认识自己、管理情绪,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信息技术为思想品德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让教育变得更加生动、多元和有效。
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将不断拓展思想品德教育的边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舞台和机遇。
2.2 思想品德教育在信息技术中的应用思想品德教育在信息技术中的应用是当前教育领域中的重要课题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上个世纪末开始,以计算机和网络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广泛地运用到教育教学中,引发了广大教师们对现代信息技术如何在教学中应用的探究。
现在,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关系的观念,已经由原来的“整合”进步到了“融合”。
但无论是“整合”还是“融合”,都必须通过一定的方式才能实现。
综观这二十几年来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还没有关于“应用方式”的专门研究与论述。
因此,本文拟就对“信息技术在中学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方式”进行全面审视,对其应用的方式进行理论上的梳理、归纳和辨析,以期在多种方式的应用中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和教学实效,从而更好地推进信息技术与中学政治课教学的深度融合,进而寻找到信息技术应用方式与课程教学的相互促进关系以及深度融合的普遍规律。
一、中学政治课教学应用信息技术的必要性古语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提高中学政治课教学实效的方法和途径很多,其中,充分合理地利用信息技术这一先进的手段,是非常必要的。
这是由现行中学政治课自身的特点和信息技术的优势共同决定的。
现行的中学政治课具有以下的特点。
首先,相对较枯燥,理论说教的内容较多,学生不是由衷喜欢。
要突破这个难点,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是个很好的选择。
因为,在中学政治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可以变静态的文本为图文声音并茂,可以变单向传授为双向互动和多向互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其次,中学政治课教师的工作量大。
中学政治课教师工作量一般为每周12-14节,这使得广大中学政治课教师在备课、授课、作业批改、课后辅导、考试阅卷等方面的工作量相当大,而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可以节省备课成本以及阅卷和辅导等体力劳动和时间。
再次,现行中学政治课的内容多、课时少。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可以提高课堂效率,而且还可以把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在很大程度上可缓解这一矛盾。
最后,现行中学政治课的特点是政治知识的传授、思想品德的教育、心理问题的疏导并存,这要求教育者的手段要巧妙。
相对于传统的教育教学手段而言,信息技术能更好地切入三者的结合点。
综上可见,在教学中充分合理地利用信息技术这一先进的手段,对提高中学政治课教学的实效具有重要意义。
二、信息技术在中学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方式信息技术在中学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有多种方式,按照主要功能和用途大概可以分为以下四类,每类又包括若干具体应用方式。
实质上,教师在每种方式的运用中都在进行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
(一)教学资源的存储与获取1.disk方式disk是磁带、磁盘、光盘、u盘等的统称。
在电脑还没有普及之前,人们把教学录像储存在磁带里,供学生、家长、教师以及教学研究人员使用。
当电脑普及之后,人们就把课堂教学录像刻录成光盘提供给需要者使用。
由于课堂教学或讲座的录像里有图像、声音、文字等,因而储存一堂课的内容所需要的空间很大,所以,人们更多地使用光盘来保存、播放和观看教学录像或教学讲座等。
随着u盘存储量的增大,现在人们越来越多地使用u盘(或移动硬盘)来拷贝、存储、播放教学录像或教学资源。
因为播放磁带需要影碟机、播放光盘需要光驱,而目前部分便携式的手提电脑没有内置光驱。
所以,绝大多数学生都自带u盘,主动把教师课堂讲课的课件拷贝回去,需要的时候进行观看,这在一定程度上延续了课堂教学,弥补了课堂教学的不足。
所以,disk方式的优点是储存量大,播放和观看的时间、地点、次数都可以根据使用者的情况自由确定。
缺点就在于它的单向性,互动性差,缺少感情交流。
2.web方式该方式是网页方式和网站方式的合称,它具有种类多、针对性强、资源丰富、访问次数可及时自动统计、可以有偿或无偿共享等优点。
利用这些优点所节省的时间和精力,理科优于文科,因为理科的一些符号编辑较难,而资源共享可以减轻教师的工作。
web方式的缺点是缺少面对面的交流,而且交互不及时。
目前,中学政治课教学对web的应用,主要是进行资源下载,使用web进行网络课堂教学的则较少。
应该说,该方式使教学资源的获取,尤其是在习题、试题的命题等方面提供了有力的帮助。
但缺点是“拿来”的东西,除了不一定适合外,还容易产生知识产权的侵权问题。
3.blog方式blog即博客,是供人们写网络日志的工具,且博客上的日志是公开的,任何人都可以阅读。
中学政治课教师对此加以充分利用,可用于保存资料、记录自己的观点等。
同时,博客有留言功能,阅读者可以通过此功能提出问题,例如:学生阅读后提出疑问,教师可以进行回复,师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交流。
但教师需要充足的时间,这也是该方式的缺点。
4.pad方式pad也就是平板电脑,可以做“电子书包”的终端设备。
利用安装了相关程序的pad,学生可以进行阅读、做作业、考试。
将学科的学习内容、练习题、测试题等设计成程序,可以自动及时批改选择题和部分主观题,可以自动计算出得分。
这种pad方式对于一些水平性考试很实用,因为不需要考察学生的创新思维,而只考察是否达到了预期的学习水平。
这种方式的优点在于它的交互性,即对学生的答案能及时做出反应,有比较详细的解析,而且能“记忆”学生学习的过程,包括错题集。
所以,pad方式完全适合于学生对中学政治一些基本知识的理解和反复巩固。
当然,因为pad方式里问题的答案是已经事先规定和预设的,这使它很难对新观点、新生成的答案做出判断,因此,pad方式不适合创新思维的考察和选拔,此方式的应用效果理科要优于文科。
(二)课堂教学的辅助与管理1.ppt方式该方式具有制作方便、储存空间小、呈现方式快捷、易于网络传播等特点与优势,因而成为目前课堂教学中运用得最多、最广的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方式。
中学政治课课堂教学的文字量要比其他学科多,而且,中学政治教师一般个人教学的班级都要比语文、数学、英语教师所教学的班级数量要多很多,所以,制作好了一个ppt课件后,使用率就比较高。
该方式主要有两个缺点。
首先是缺少交互性,不能人机对话,这个缺点需要信息技术的深入发展才能解决。
其次是它容易被滥用,这个缺点在青年教师的教学中表现得较为突出。
2.crp方式crp是电脑阅卷(computer review papers)的英文缩写。
目前,我国的中考和高考都实行电脑网络阅卷,它需要专门的电脑答题卡、答卷扫描仪以及电脑和网络阅卷软件。
在现实中的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平时教学的单元考试、期中考试、期末考试以及月考、周考等考试中,都已经采用了crp方式。
crp方式与纸质阅卷方式相比,具有匿名、自动统计、可拷贝等优点。
当然,crp方式与纸质阅卷方式相比,其缺点是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都比较高。
3.e-mail方式该方式就是电子邮件方式,不适合在课堂上应用,主要适合于对学生作业的发布与提交。
与纸质作业的发、收相比,e-mail模式就很“环保”了。
与qq方式相比,e-mail方式对学生的个人作业内容和发言内容是保密的。
显然,哪个学生是什么时间交的作业,都有很详细的自动记录。
而且,e-mail方式便于教师用电脑对学生作业上交情况的登记与统计。
4.fetion方式fetion就是飞信,是中国移动公司推出的“电脑对手机” 或“电脑对电脑”的即时通讯软件。
可以使用电脑编辑内容,这就比在手机上编写更方便、更快速,还可以“群发”,而且,可以直接在其自身的系统里选择发送对象的手机号码,使用起来非常方便。
同时,由于该软件自身在不断完善,其功能也越来越多,目前在广东的中小学里被普遍使用,当然也被广大中学政治课教师应用到自己的教学活动之中。
这种方式的应用推广既要依靠软件技术自身的进步,更要依靠广大中学政治课教师等使用者的灵活运用。
5.nvt方式nvt就是网络视频教学(network video teaching)。
顾名思义,nvt方式就是把教师的讲课录像上传到网络上供用户自由选取进行播放观看和学习的一种教学应用方式。
这种应用方式的优点是可以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的资源优势,实现资源共享;这种方式的缺点是缺少互动性。
当然,随着网络远程教育的发展,nvt方式必将越来越广泛地应用。
6.mb方式这里的mb是micro blog的英语缩写,即前段时间比较流行的微博。
由于微博具有传播及时、发布方式多样、简单易用等特点和优势,被中学政治课教师应用于自己的教学之中。
当然,由于微博的“微小”,这就导致对信息表达的不完整和不准确,这就需要政治课教师在适宜的情况下恰当地使用该技术。
(三)课外辅导与心理疏导1.qq方式该方式既指一对一的qq交流,也指qq群的交流,既可以用于师生间的交流,也可以用于学生与学生间的交流,还可以用于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家长之间的交流等。
除了可以用于交流,也可以用于学生作业的收发与展示。
这种方式的优点是开放、自由、民主、互动,可以使教师和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还可以充分体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理念,让学生之间相互启发,符合初中和高中政治新课程标准的理念。
在qq群中的讨论,每个参加者(主要指学生)都可以发言,同一时间可以有多个学生发言,这就克服了课堂上学生发言机会有限的缺点。
教师不认识的学生,也可以在qq上向教师求解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
qq群还可以用于教师之间的交流与讨论,相互解答教学中存在的疑难。
qq群的这个功能,可以部分取代面对面的教学研究活动,尤其可以节省教师的时间。
当然,目前的qq教学方式存在两个难题。
一是由于学生发言的随意性大,容易造成个别学生的言论跑题的情况,这需要教师事先规定好明确的主题和严格的纪律要求,不得发表与主题无关的言论或图片。
二是网络教室的数量和使用在目前尚不多,因而qq教学方式的应用还比较少,但可以肯定的是,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类似qq教学方式的应用会越来越广泛。
2.sms方式sms是短信(short message service)的英文缩写。
现在的短信收发手段主要包括手机对手机、手机对电脑、电脑对手机、电脑对电脑四种方式,其中,手机对手机是最主要的方式。
sms方式比较适合中学政治课的辅导与交流。
这是由短信的特点和政治学科的特点共同决定的。
一般的短信(即不是彩信)最大的特点是精练,以文字为主。
政治学科的一个特点也是以文字为主。
sms方式的优点就是超越时空限制,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缺点是容量小,因而这种方式只能是课堂教学和校内教学的辅助和补充。
3.mm方式这里的mm是micro message的英语缩写。
微信既可以和qq绑定使用,也可以和手机绑定使用,目前,电脑上使用的微信客户端需要手机微信的支持,尚不能直接使用。
微信的特点和优势在于能够更方便、更清晰、更准确地传达信息,比纯文字更有亲切感。
其缺点有二,一是还是不够快捷,尤其是录音结束以后处理的时间往往比说话的时间长度还要长,因而还是没有面对面那样直接和迅速,二是不能控制对方发言的随意性。
鉴于微信的上述优点和缺点,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笔者认为,今后随微信自身的进步以及中学政治课堂教学的开放性发展和考试方式的变革,微信必将成为中学政治教学常用的一种现代化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