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支点建设研究

合集下载

中泰关系-东盟合作中的战略支点作用--基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分析视角

中泰关系-东盟合作中的战略支点作用--基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分析视角

中泰关系-东盟合作中的战略支点作用--基于21世纪海上丝
绸之路的分析视角
周方冶
【期刊名称】《南洋问题研究》
【年(卷),期】2014(000)003
【摘要】中国提出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将为中国-东盟合作提供重要动力和契机,有助于推进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合作。

不过,南海争端的现实难题,将在很大程度上制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海路通道建设。

因此,通过中南半岛的互联互通建设,构筑从中国西南内陆出发进入印度洋的陆路通道,很可能成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优先选择。

对中国而言,以中泰关系为战略支点,不仅有利于促进中南半岛次区域合作,而且有助于增强东盟国家对华合作的积极性与自信心。

【总页数】7页(P17-22,40)
【作者】周方冶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北京10000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82.822
【相关文献】
1.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支点衔接问题研究——以中国(广西)与东盟为视角 [J], 钟瑞添;张才圣
2.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中国与东盟共赢性研究——基于中国与东盟合作效应的计量 [J], 吴喜龄;陈万灵
3.中国-东盟FTA升级和次区域经济合作--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视角[J], 张天桂
4.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背景下我国与东盟的金融合作——基于SWOT分析 [J], 林进忠;林旻;黄邵
5.中国—东盟在教育文化领域合作机制建设探究——基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研究视角 [J], 李铭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福建省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方案

福建省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方案

福建省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方案福建省发改委 福建省外办 福建省商务厅2015年3月,经国务院授权,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以下简称《愿景与行动》),明确提出支持福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

为贯彻落实国家“一带一路”重大倡议,加快福建省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特制定并发布本方案。

一、总体思路(一)重大意义福建地处中国东南沿海,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是连接台湾海峡东西岸的重要通道,是太平洋西岸航线南北通衢的必经之地,也是海外侨胞和台港澳同胞的主要祖籍地,历史辉煌,区位独特,且具有民营经济发达、海洋经济基础良好等明显优势,在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深入贯彻落实《愿景与行动》提出的相关倡议和行动,加快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有利于进一步发挥福建比较优势,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加快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有利于扩大闽台交流合作,增进两岸同胞情谊与共同利益,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有利于深化我国与东盟等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区域合作,打造带动腹地发展的海上合作战略支点,为实现共同繁荣发展作出贡献。

(二)基本原则服务全局,促进发展。

落实国家“一带一路”建设部署和《愿景与行动》提出的相关倡议,从建设核心区和福建实际出发,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推动经济社会加快发展。

发挥优势,主动作为。

发挥海上丝绸之路文化积淀深厚和侨力资源、闽台渊源、港口口岸、民营经济、生态文明等综合优势,主动拓展国际交流合作,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增创开放合作新优势。

平等互利,合作共赢。

秉承和弘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大力推进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务实合作,不断拓展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实现共同繁荣发展。

突出重点,稳步实施。

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主要内容,深化与东南亚等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合作,看准选好优先领域和关键项目,重视风险防控,集中力量突破,稳步推进形成早期收获。

宁夏: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支点

宁夏: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支点

宁夏: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支点作者:来源:《新西部》2014年第02期2100多年前,起于中国的丝绸之路,横贯欧亚非。

宁夏,正是这条“经贸玉带”上的必经驿站。

2100多年后,中国向世界宣示:“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

”古老的驼铃声似乎穿越时空而来,中国要再现丝绸之路的辉煌。

国家大战略,宁夏新使命。

作为国家批准的全国惟一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宁夏将全力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支点。

放眼全球,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组成部分,阿拉伯国家与中国的联系愈加紧密。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外汇储备和出口总额均居世界第一,已成为阿拉伯国家第二大贸易伙伴、最大的服务贸易进口国,中东地区成为中国第七大贸易伙伴。

中阿之间加强经贸文化交流合作,符合双方利益和共同需求。

在推进中阿合作中,拥有人文、政策、区位、产业等优势的“塞上江南”宁夏,无疑是中国向西开放的首选。

按照因地制宜、分工明确、资源共享、互惠互利的原则,宁夏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定位是:“以阿拉伯国家和穆斯林地区为重点,以实现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五通’为目标,加快建设中阿空中丝绸之路、中阿互联网经济试验区、中阿金融合作试验区和中阿博览会战略平台,促进中阿全方位的交流合作和产业发展,构建中阿合作的桥头堡,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支点。

”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书记李建华说:“中央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战略,为宁夏带来难得发展机遇。

作为古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宁夏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发展潜力很大。

通过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推进‘两区’建设、举办中阿博览会等,宁夏的对外开放水平得到提升,也一定能够担当起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支点的历史重任,建设开放、富裕、和谐、美丽新宁夏。

”对于宁夏而言,这是大机遇,更是大平台。

“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国家大战略,宁夏新使命,突出了宁夏作为全国首个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的战略支撑作用和中阿博览会的平台作用。

宁夏只有勇于担当、主动作为,充分发挥先行先试优势,拓展向西开放的深度广度,才能肩负起党中央国务院赋予的建设国家向西开放战略高地的崇高历史使命。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摘要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作为新时期推动我国全面对外开放的重要战略。

加快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适应我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需要,有利于加快打造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进一步加强南亚、中东、非洲等地区的经贸合作。

但是由于海上丝绸之路涉及国家众多,合作基础存在明显差异,如何有效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推动中国与沿线国家的深入合作对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意义重大。

绪论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访问中亚和东南亚各国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得到全球各国的广泛关注。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3年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强调,打造面向东盟的海上丝绸之路,打造带动腹地经济发展的战略支撑点。

加快“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有利于促进沿线各国的经济繁荣与经济合作和不同文明交流进步,是一项造福世界的伟大事业。

本文我们将概述其中“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发展的状况和遇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方案。

正文一、历史背景丝绸之路是起始于古代中国,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陆上商业贸易路线,最初的作用是运输中国古代出产的丝绸、瓷器等商品,后来成为东方与西方之间在经济、政治、文化等诸多方面进行交流的主要道路。

丝绸之路从运输方式上,主要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是指古代中国与世界其他地区进行经济文化交流交往的海上通道。

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从中国东南沿海,经过中南半岛和南海诸国,穿过印度洋,进入红海,抵达东非和欧洲,成为中国与外国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的海上大通道,并推动了沿线各国的共同发展。

中国输往世界各地的主要货物,从丝绸到瓷器与茶叶,形成一股持续吹向全球的东方文明之风。

唐代,我国东南沿海有一条叫作“广州通海夷道”的海上航路,这便是我国海上丝绸之路的最早叫法。

宋元时期,中国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的大幅提升以及指南针的航海运用,全面提升了商船远航能力,私人海上贸易也得到发展。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对我国南海地区的影响分析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对我国南海地区的影响分析

热点专题 | 海洋战略与问题2013年9月和10月,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

2015年3月27日,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和商务部在海南博鳌亚洲论坛上联合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这标志着将对中国发展产生历史性影响的“一带一路”战略进入全面推进建设阶段。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强调政治上相互信任尊重、经济上平等互利共赢、文化上开放包容互鉴,是真正意义上的互尊互信之路、合作共赢之路和文明互鉴之路,这一伟大战略不仅是中国自身的战略构想,更是沿线各国的共同需求,为其互补互利互惠开启新的机遇之窗。

我国南海地区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和门户海域,是我国连接东南亚、南亚、西亚以及非洲、澳洲和欧洲的桥梁与纽带,区位优势不言自明。

南海区域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为我国在新时期建立海洋强国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亟待开发与保护。

与此同时,与我国环南海相邻的国家众多,目前这一海域面临复杂的地缘政治形势。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必将会对这一海域产生广泛影响。

强化南海地区“桥梁与枢纽”作用海洋是各国经贸文化交流的天然纽带,海洋运输特有的优势决定了其在全球贸易货物运输中居于核心地位。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重点方向是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印度洋、延伸至欧洲,以及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南太平洋,这一伟大战略有着丰富而明确的空间内涵。

大战略需要大通道,如此才能带来大经济,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涉及沿线各国之间设施的互联互通,尤其建设以海上运输为连接桥梁的大通道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一海上运输大通道具有具体的空间指向和空间范围,海洋的互联互通将助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迈上更高的台阶。

南海地区作为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咽喉要道,扼守两洋海运的要冲,同时也是连接亚洲与大洋洲的海上要道,有“远东十字路口”之称。

海上“战略支点”面临的风险与挑战

海上“战略支点”面临的风险与挑战

策平台与外交资源,这就需要扎 实研究、全面布局。
实际上,出于海上安全尤其 是通道安全的考量,大国在印尼 的竞争将日益激烈。对于中国而 言,时不我待,不进则退。
当然,建设海上战略支点推 进中,中国面临着诸多风险与挑 战。这些风险和冲突点包括:一 是南海领土争端和东盟问题;二 是印度洋、南海问题上,中国与 印度之间相互的猜疑;三是受 各国国家历史文化宗教因素等影 响,存在着不同文明间的冲突。
在东南亚地区,中国应重点 加强与印尼的合作,按照战略支 点国家的标准衡量,第一,印尼 拥有重要的地缘战略地位。它是 马六甲海峡的主要沿岸国之一, 也是龙目海峡、巽他海峡和望加 锡海峡的管辖国。第二,印尼是
具有影响力的区域性大国,随着 近年国内经济形势的好转,印尼 在东盟的政治地位逐步恢复并提 升,力图积极协调中国—东盟关 系。第三,印尼的外交政策相对 独立,在处理对美国、日本和中 国的关系中,能够保持平衡,并 且曾经坚持反对美国军事力量进 入马六甲海峡。第四,中印尼双 边关系发展迅速,并在一些地区 和国际事务中形成呼应。
两岛战略创造有利的外部 环境
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为当今中 国选择海上通道的战略支点提供 了重要的参考。
结合历史经验和现实情况, 中国应该在印尼实施“两岛战 略”,以苏门答腊岛和加里曼丹 岛的主要港口为投资重点,在国 家有关部门与企业协调配合下, 使这些港口逐步具备为中国船只 提供后勤补给的能力,成为中国 在东南亚地区的战略支点,为中 国的崛起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
同样,发挥中国的产业优 势,逐步建立矿产开采业和冶炼 业、造船业等,初步实现加里曼 丹岛的工业化,通过对当地造船 业的扶持,使该岛具备为中国船 只提供补给和修理能力,助力中 国维护海上运输安全和对关键性 航道的控制。

厦门融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的定位发展研究

厦门融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的定位发展研究

厦门融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的定位发展研究黄国灿(华侨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福建泉州362021)摘要:“一带一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大战略,厦门作为历史上“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城市之一,融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厦门发展的必然趋势。

文章分析了厦门融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发展的战略优势,即拥有历史渊源优势、海外华侨华人资源优势、地缘优势、改革开放经济特区优势,提出厦门融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打造“四大”枢纽的定位发展路径:即加快互联互通、拓展经贸合作、加强海洋合作、密切人文交流,以期凸显厦门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家战略中的排头兵和主力军效用。

关键词:厦门;海上丝绸之路;战略;定位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5684(2016)06-0074-04收稿日期:2016-10-27基金项目:华侨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育计划资助项目(项目编号:1511312913)。

作者简介:黄国灿(1990),男,福建龙海人,华侨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政府经济。

引言2013年9月和10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

[1]该倡议分析了中国在新的国际国内形势下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新规划、新设想、新蓝图。

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有助于推动中国与沿线国家和地区构建基础设施网络,实现互联互通,拓展经贸合作,促进贸易自由化,投资便利化,以期未来在经济、文化、科技、海洋等方面协同融合发展。

厦门是我国经济特区和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更是著名的侨乡,厦门籍的海外华人华侨在东南亚地区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历史上,厦门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口岸,众多闽籍华侨华人通过厦门口岸下南洋、谋生计,从此与东南亚沿线国家和地区拥有了源远流长的亲缘、文化、经贸关系。

在新形势下,厦门被定位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支点城市,厦门应积极融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发展当中,从政策顶层设计出发,从宏观经济发展情况考量,结合自身区位优势,积极打造成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排头兵,成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中心枢纽城市,凸显厦门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家战略中的桥头堡作用。

海上丝绸之路与南方丝绸之路相关资料

海上丝绸之路与南方丝绸之路相关资料

海上丝绸之路与南方丝绸之路相关资料目录一、海上丝绸之路简介二、南方丝绸之路简介三、政府对重点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相关动态1、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2、通过六大战略支点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3、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正在推进“一带一路”规划年内出台可期4、广州海上丝绸之路史迹“申遗”5、广州力争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黄金通道口四、澄宇智库有关专家曾经做过或正在做的与建设海丝路等有关的项目介绍1、海上丝路建设学术研讨2、《瑞船连广船——“哥德堡”号重访广州纪实》电视记录片3、范小静——《十三行的故事》4、谭元亨——《广府海韵-珠江文化与海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研究专辑)》5、丘树宏:海上丝路(大型多媒体交响史诗)——献给伟大的祖国和伟大的人类6、陈铿:十三行油画长卷——《远航之梦-广州十三行》7、“中国的广东世界的广东”——新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图片展五、曾参与的案例1、星河湾海上丝绸之路活动2、黄埔古港的保护与开发六、澄宇智库其他海上丝绸之路研究专家资源一、海上丝绸之路■简要介绍丝绸之路是当时对中国与西方所有来往通道的统称,实际上并不是只有一条路。

除了陆上交通以外,还有一条经过海路到达西方的路线,这就是所谓的海上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不仅仅运输丝绸,而且也运输瓷器、糖、五金等出口货物,和香料、药材、宝石等进口货物。

■形成发展在陆上丝绸之路之前,已有了海上丝绸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陶瓷之路)是古代中国与外国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它主要有东海起航线和南海起航线,形成于秦汉时期,发展于三国隋朝时期,繁荣于唐宋时期,转变于明清时期,是已知的最为古老的海上航线。

海上丝绸之路的主港,历代有所变迁。

起点包括徐闻、合浦、临海、广州和泉州等等。

汉代“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徐闻古港,从公元3世纪30年代起,广州取代徐闻、合浦成为海丝主港,宋末至元代时,泉州超越广州,并与埃及的亚历山大港并称为“世界第一大港”。

加快推进福建21世纪“海丝”核心区建设的几点思考

加快推进福建21世纪“海丝”核心区建设的几点思考

探索争鸣广东教育·职教 2018年第9期加快推进福建21世纪“海丝”核心区建设的几点思考文/福建省团校 洪建设 福建省委党校 蔡勇志 福建省作为“海丝”的重要起点和发祥地,历史辉煌、区位独特、优势明显,在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上具有丰富的历史底蕴和厚实的人文基础。

近年来,福建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一带一路”建设战略部署,在“海丝”建设上大胆探索,境外产业园区顺利推进,农业合作取得较好成果,境外海洋渔业基地建设亮点突出,优势产能“走出去”成效显著,国际文化交流和人员往来日益频繁,一批代表福建特色的文化作品登上国际舞台,联合“申遗”工作正在加快推进,取得了积极成效。

一、福建“海丝”核心区建设成效显著1.加快构建经贸平台。

近年来,福建充分利用9·8投洽会、6·18中国海峡项目成果交易会、5·18海峡两岸经贸交易会等各类平台,在推进与“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投资贸易合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同时,还成功举办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暨国际产能合作研讨会、亚洲合作论坛(ACD)工商大会、中国(泉州)海上丝绸之路品牌博览会、福建———海上丝绸之路国家经贸合作对接会、中国福建周、福建品牌海丝行等活动,打造了一批福建特色的“海丝”交流合作平台。

2.推进国际产能合作。

支持企业参与“海丝”相关国家和地区的基础设施、产业等重大项目建设。

福建服装纺织、水产品加工、矿产开发等行业纷纷向东南亚国家转移,福建很多龙头企业纷纷在东南亚地区设厂。

2014—2016年,全省累计对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投资40.7亿美元。

其中,2016年对印尼、柬埔寨、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越南、老挝等海丝沿线国家投资备案项目96个(2015年为48个),同比增长1倍,对外投资额22.3亿美元,同比增长61.6%。

中国武夷、紫金矿业、旗滨集团等一批企业对外投资力度加大,建设了中肯(尼亚)东非经贸合作区、旗滨集团马来西亚工业园、福隆盛中柬工业园、紫金矿业刚果(金)铜矿等一批境外投资产业园区和项目。

海丝战略支点建设背景下福州与东盟深化经贸合作的路径

海丝战略支点建设背景下福州与东盟深化经贸合作的路径

——————————收稿日期:2018-06-20基金项目:本文系福州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2017年度一般项目成果。

作者简介:黄驰(1990-),女,福建邵武人,福州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实习员,硕士,主要从事经济地理与区域投资环境研究。

摘要:东盟是“一带一路”倡议的前沿地区和重要战略节点,也是海丝沿线福州最具潜力的发展合作区域。

近年来,福州与东盟呈现经贸关系日益密切、双向投资水平不断提高、产业合作日趋多元、人文交流持续深化的合作特点,但也面临贸易商品结构较为单一、引资来源地较为集中、省域竞争激烈、营商环境风险等问题与挑战。

在海丝战略支点建设背景下,福州必须充分把握历史机遇,发挥自身优势,通过加强基础设施领域合作、积极实施“引进来”与“走出去”战略、强化蓝色经济创新合作、开展差异化国别合作等路径,推动福州与东盟经贸人文的深度交流融合,共同增进沿线各国人民的福祉,打造“共商、共建、共享、共赢”之路。

关键词: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经贸合作;优势;路径选择;福州与东盟中图分类号:F1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1072(2018)05-074-07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访问哈萨克斯坦时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倡议,同年10月,在出访印度尼西亚时首次提出愿同东盟国家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构想,明确了东盟是中国的近邻,是“一带一路”倡议的前沿地区和重要战略节点。

福建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北接长三角,南连珠三角,东面与台湾隔海相望,是太平洋西海岸航线的南北通衢的必经之地,也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和发祥地,被定位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

[1]2015年11月,福建省出台《福建省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方案》,明确提出“支持福州建设海上合作战略支点城市”。

东盟国家地处海上丝绸之路的十字路口,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地缘优势突出,且近年来东盟地区的经济增长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疲软态势下的亮点,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建设实施,中国与东盟经贸关系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东盟已成为国家未来战略合作的先行区和重要对象。

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思考_鞠华莹_李光辉

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思考_鞠华莹_李光辉
2003 年 10 月 8 日, 中国国 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印尼巴厘岛 与 东 盟 10 国 领 导 人 签 署 《 中 国—东 盟 战 略 伙 伴 关 系 联 合 宣 言》, 双方宣布建立面向和平与
· 56 ·
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宣言标志 着中国与东盟的关系进入了新 的阶段,是双方关系史上的重要 里程碑。
(二)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要 以港口建设及互联互通为重点, 促进海上航道的安全畅通
加强完善基础设施以及互联 互通的建设,加大对节点口岸、港 口的支持力度。 中国现有的海上 合作资金主要用在少数几个国 家, 在建设海上丝绸之路的过程 中,要扩大资金使用范围,特别是 非洲一些国家的铁路、公路、航空 等。加强联检部门的合作,促进信 息共享, 推进电子商务和互联网 建设, 构筑沿线国家海上互联互 通网络。
双多边合作
建设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思考
鞠华莹 李光辉
21 世 纪 海 上 丝 绸 之 路 是 2013 年 10 月习近平总书记访问 东盟国家时提出的。 习近平总书 记站在时代的前沿, 统揽历史与 未来,着眼全球格局,审时度势, 把握机遇,创造性地提出 21 世纪 海上丝绸之路战略,它与“丝绸之 路经济带” 共同构成了实现中华 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的大 战略,既有源远流长的历史深邃, 更有面向未来的时代抉择。
中国—东盟自贸区经过十年 发展,已经基本建成,经济关系更 加密切, 战略伙伴关系也得到全 面发展。 在推进中国—东盟自由 贸易区的建设进程中, 东盟各国 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中国的发 展红利促进了东盟经济的发展, 实现了互利共赢的目标。 为了进 一步深化中国和东盟各国的经 济、 政治关系, 共同应对新的形 势,促进经济共同发展。习近平总 书记着眼中国与东盟经济发展, 站在建立战略伙伴十周年这一新 的历史起点上, 为进一步深化中 国与东盟的全面经济合作, 构建 更加紧密的命运共同体、 促进双 方的经济发展、 提高双方乃至本 地区人民的福祉, 提出了海上丝 绸之路的战略构想。

建海上丝绸之路,泰国将是支点

建海上丝绸之路,泰国将是支点

建海上丝绸之路,泰国将是支点从中长期来看,依托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深化和拓展中国与非洲地区的互补性经贸合作,对中国实现全球战略布局意义重大。

不过,如果将中国东南沿海作为海上丝绸之路起点,马六甲困境必然会成为发展瓶颈。

由此,中国有必要以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为抓手,将中南半岛西岸建设成为中国面向印度洋的出海口,从而不必再经马六甲海峡就能直入印度洋。

鉴于此,中国要在中南半岛有所作为,就需要找准突破口,构建战略支点,方能取得预期效果。

从目前来看,相较于中南半岛其他国家,泰国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将是首选。

诚然,泰国的历史传统与外交文化都决定了该国不可能成为牢靠的战略盟友。

过去150年,泰国始终游走在各大势力之间,以其灵活的外交手段保持国家独立,成功避免战火荼毒。

泰国在殖民时期是英法列强的缓冲国,冷战时是美国的反共盟国,“9·11”后更成为美国的非北约主要盟国。

不过,中国并不谋求在中南半岛的霸权垄断,无需与任何国家形成排他性的战略同盟关系,而是要推动开放式的多边合作。

于是,泰国在冷战思维下并不讨喜的“八面玲珑”外交风格,却是最有利于促进地区合作的宝贵资源。

作为地区战略支点,泰国在中国推动中南半岛的地区合作过程中,将主要发挥三方面作用。

首先是起到增信释疑的防火墙作用。

中国在中南半岛直接发挥作用,易引起美日猜忌和戒备,而泰国与中美日三国都有密切关系,由泰国间接发挥作用,有助于增信释疑,避免美日两国对中国产生战略性误判。

其次是对中南半岛其他国家起到引导和促进作用。

地区国家普遍在合作问题上有疑虑,既有对中国的误解,也有对邻国获取更多相对收益的不满。

中泰两国在地区合作中先行一步,以切实的收益彰显合作的互利共赢,有利于让各种流言不攻自破,推动其他国家更加积极地搭乘中国“顺风车”。

再次是率先探索行之有效的地区合作方式。

中泰政治互信程度较高,经济发展水平相似,有助于在地区合作中创新有效模式,为其他国家的合作跟进提供可靠路径。

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意义——结合第十一届南博会主题

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意义——结合第十一届南博会主题

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意义——结合第十一届南博会主题白xx摘要: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印度尼西亚国会演讲时首先提出的国家对外开放合作的重大战略,也是党的十八大三中全会和201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重要任务,对于推动和深化中国-东盟乃至亚太地区的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具有十分重大的战略意义。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基于中国视角的经贸定位;中国-东盟博览会、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已为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意义;经贸定位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201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访问东盟国家时提出来的。

这是中央站在中国与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十周年这一新的历史起点上,为进一步深化中国与东盟的合作,构建更加紧密的命运共同体,为双方乃至本地区人民的福祉而提出的战略构想。

一、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背景“海上丝绸之路”是借陆地“丝绸之路”代指还是那个运输通道,近段时间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2013年10月3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在印度尼西亚国会发表重要演讲提出,“(以下为演讲部分摘要)第二,坚持合作共赢。

‘计利当计天下利。

’中国愿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扩大对东盟国家开放,使自身发展更好惠及东盟国家。

中国愿提高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水平,争取使2020年双方贸易额达到1万亿美元。

中国致力于加强同东盟国家的互联互通建设,中国倡议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愿支持本地区发展中国家包括东盟国家开展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

东南亚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中国愿同东盟国家加强海上合作,使用好中国政府设立的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发展好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中国愿通过扩大同东盟国家各领域务实合作,互通有无、优势互补,同东盟国家共享机遇、共迎挑战,实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这与2013年9月习近平访问哈萨克斯坦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一脉相承。

鲁教版(五四制)地理七年级下册 第十一章 中国在世界中 单元测试20(解析版)

鲁教版(五四制)地理七年级下册 第十一章 中国在世界中 单元测试20(解析版)

鲁教版(五四制)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十一章中国在世界中单元测试一、单选题1.“一带一路”是圆梦之路,对密切我国与沿线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意义重大.通过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合作.我国可以()A.向①地区输出大量剩余劳动力B.从②地区进口大最的石油C.向③地区出口先进的工业技术D.从④地区进口热带农产品2.“南水北调”工程跨越黄河的次数是()。

A.一次B.两次C.三次D.四次3.中国信息产业网2011年12月21日讯入世10年来,中国成为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参与者、推动者和受益者,对外贸易和经济都取得了迅猛发展.商务部部长陈德铭此前表示,未来十年,中国将坚持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经济全球化,实现互利共赢我国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第一位的任务是()A.提高粮食总产量B.调整产业结构C.发展D.提高工业产品的质量4.下列人类活动方式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是()A.在山东丘陵地区大面积种植水稻B.在内蒙古草原上垦荒种粮C.在华北平原发展节水农业D.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围湖造田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对于非可再生资,我们应该十分珍惜和节约使用B.土地是万物之本C.荒漠也属于土地资D.为了卫生,尽量多使用一次性木筷6.下列行为符合绿色生活要求的是()A.提倡多使用一次性餐具B.出行多乘坐公交车,少用私家车C.倡导节假日多送纸质贺卡D.电脑一直处于待机状态7.某研究机构对北京一周内一次性物品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如图所示.读图,完成下题.(1)一次性物品使用频率最高的是()A.纸杯B.牙刷C.塑料袋D.纸巾(2)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A.购物时使用环保袋B.节日少赠送贺卡C.不用手帕,多用一次性纸巾D.保护森林,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和餐盒8.读黄河流域简图,完成下题。

(1)图中四处相比,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是()A.甲B.乙C.丙D.丁(2)图中位于中国地势第三级阶梯的是()A.甲B.乙C.丙D.丁(3)丁处泥沙淤积严重,治理的关键在于()A.加强监测与预报B.加固两岸堤坝C.加强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D.在丁河段挖沙9.中国古人的下列行为或主张蕴含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是()A.封山育林,定期开禁B.盛世滋丁,永不加赋C.以人为本,人定胜天D.竭泽而渔,焚薮而田10.下列行为中,比较符合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是()A.餐饮行业推广使用一次性木筷B.垃圾分类回收利用C.提高捕鱼技术,增加渔业产量D.大量开采地下水11.《西游记》讲的是唐僧师徒去西天取经的神话故事。

沿海港口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战略支点作用探析

沿海港口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战略支点作用探析

沿海港口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战略支点作用探析作者:孙海泳王新和来源:《大陆桥视野·上》2017年第07期沿海港口作为航运、物流、贸易等产业发展的关键节点,是一国或地区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整合区域乃至全球经济资源的重要基础设施。

在“一带一路”倡议的落实进程中,充分发挥中国沿海港口的战略支点作用,优化港口的发展规划,拓展港口的综合功能,强化其与沿线国家港口、陆上交通枢纽及物流体系的互联互通水平,将对“一带一路”的建设进程产生重要的支持作用。

一、沿海港口在“一带一路”中的战略支点价值“一带一路”倡议着眼于整合欧亚大陆、印度洋以及更广阔区域的地缘经济联系,通过陆海统筹,形成相互联接的各区域间联动发展的合作框架。

目前,在中国周边区域,“一带一路”建设规划主要聚焦中国-中亚-西亚、新亚欧大陆桥、中巴、孟中印缅、中国-中南半岛、中蒙俄等六大国际经济走廊的区域经济合作,这一合作体系是融合了“点”对“点”、“点”对“线”、“点”对“面”、“带”与“路”、“圈”与“线”等多个空间层次在内的多元化合作机制的复合体。

在这一合作体系中,中国沿海地区具有一定经济规模和对外贸易功能,并具备区位优势,能够在“一带一路”的开放格局中发挥资源集聚、配置与辐射等功能的港口城市,是“一带一路”(特别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战略支点。

其中部分港口由于地理位置相近、具有相互交叉经济腹地从而形成区域港口群。

这些港口群基于其重要的产业和贸易等功能,将为“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提供有力的支撑。

目前,我国沿海港口已经形成了五个港口群,即:环渤海港口群、长江三角洲港口群、东南沿海港口群、珠江三角洲港口群和西南沿海港口群。

这些港口(群)可促进“一带”与“一路”融合发展,是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等“五通”举措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带一路”建设得以持续深化的基础和前提。

具体而言,沿海港口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战略支点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第一,沿海重要港口及其所依托的城市往往是“一带一路”的交汇点,其承载着联接“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节点功能。

杨明:构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广东未来发展战略——以海洋经济为例

杨明:构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广东未来发展战略——以海洋经济为例

一、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基本概念与战略意义1、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中国大百科全书》对丝绸之路的定义是:“中国古代经中亚通往南亚、西亚以及欧洲、北非的陆上贸易通道。

因大量中国生丝及丝制品多经此路西运,故称丝绸之路,简称“丝路”。

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召开的第38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中国和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顺利进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首例跨国合作、成功申遗的项目。

海上丝绸之路是相对陆上丝绸之路而言的,是古代中国与外国交通贸易的海上通道。

海上丝绸之路概念最早由日本学者三杉隆敏在其1967年出版的专著《探索海上丝绸之路》中提出。

海上丝绸之路分东海启航线和南海启航线。

东海启航线由中国烟台、扬州等海港至日本、朝鲜。

南海启航线由中国泉州、广州等海港经南中国海、马六甲海峡、印度洋、红海、苏伊士运河(1869年开始通航)、地中海至东南亚、非洲和欧洲国家。

唐宋时代以后,随着中国造船及航海技术的发展,南海航线或称南海丝绸之路成为中国最主要的对外交通要道。

当时,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对外输出的商品主要有丝绸、瓷器、茶构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广东未来发展战略——以海洋经济为例杨 明(广东省市场经济促进会会长,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经济学副研究员)【内容摘要】中国提出与隔海相望的东盟各国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通过扩大同东盟国家各领域务实合作、互通有无、优势互补,同东盟国家共享机遇、共迎挑战,实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充分展现了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的良好国际形象。

广东是中国地区经济和海洋经济总值位居第一的经济大省,本文以海洋经济特别是其支柱产业海洋船舶和海工装备制造业为例,研究论证广东未来发展战略,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课题项目】本文系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定向扶持项目SL2015SDX01的研究成果。

广东省市场经济促进会秘书长叶农参与本文课题设计,副秘书长张临红参与资料收集、整理。

“海上丝绸之路”国际战略意义透析

“海上丝绸之路”国际战略意义透析

“海上丝绸之路”国际战略意义透析作者:林宏宇来源:《人民论坛》2014年第25期习近平主席2013年10月在印尼国会演讲时提出要构建面向21世纪的“海上丝绸之路”,这个提法在2014年3月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得到进一步印证,他强调指出“我国要抓紧规划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这表明海上丝绸之路的提法已经成为我们国家新一届政府深化改革的战略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引起了国内外的密切关注。

目前学界可能更多关注它的经济发展意义,把它视为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面临新一轮全球化挑战的新包装,但笔者认为它的国际战略意义也许更为重大,可视为新时期中国外交的深层战略谋划。

从主流国际关系理论的视角来看,“海上丝绸之路”至少有以下三个方面的战略意义。

从现实主义视角来看,“海上丝绸之路”体现了维护海洋权益的战略需要自2010年美国实施重返亚太战略以来,我国周边安全形势日趋严峻。

另外,受“冷战”遗留的历史问题与冷战后现实冲突的影响,东亚地区国家矛盾交错,利益交织,尤其是西太平洋地区海洋地缘状况拥挤不堪,如处置不好,极易酿成危机。

中国如何突破美国重返亚太再平衡战略所导致的这种“东紧”困境,“海上丝绸之路”就成为了一个很好的选择。

实际上,“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战略转向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战略东向”转变为“战略西向”,它暂时避开了地缘政治拥挤不堪的东亚,转向大有可为的西线,达到扬长(经济贸易、基础设施)避短(军事、安全压力)之目的。

另外,“海上丝绸之路”还可视为中国长期以来海权与陆权之争出现战略变化的一种迹象。

中国虽是一个海陆大国,但却是一个海权的小国,长期以来我国偏重于陆权,对海权与海洋权益是不够重视的。

而海洋将是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最重要资源,尤其自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生效以来,世界各国都加强了对海洋权益的重视与维护,我们国家也越来越意识到这一点。

“海上丝绸之路”的提出就是一个重要信号,它说明中国将更加重视海洋,更加重视海权与海洋权益的维护。

一带一路学习专题

一带一路学习专题

一带一路学习专题(单选题)“一带一路”建设要优化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布局,创新加工贸易模式,深化与沿线国家的()。

∙ D.产业合作(单选题)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要创新合作模式,加强“五通”,即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

∙ D.民心相通(单选题)“一带一路”建设中,中国要强化与周边国家在()等方面的合作,提高合作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 B.卫生防疫(单选题)“一带一路”是指()。

∙ C.“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单选题)“一带一路”陆上依托(),以沿线中心城市为支撑,以重点经贸产业园区为合作平台,共同打造六大国际经济合作走廊。

∙ C.国际大通道(多选题)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点方向是?()∙ B.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印度洋∙ C.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南太平洋(多选题)共建“一带一路”的途径是以()为主,不刻意追求一致性,可高度灵活,富有弹性,是多元开放的合作进程。

∙ B.目标协调∙ C.政策沟通(多选题)“一带一路”是()的和平友谊之路。

∙ A.加强全方位交流∙ C.增进理解信任(多选题)建设“一带一路”要遵循(),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各类企业的主体作用,同时发挥好政府的作用。

∙ B.国际通行规则∙ D.市场规律(多选题)丝绸之路经济带重点畅通的路线包括?()∙ B.中国经中亚、西亚至波斯湾、地中海∙ C.中国至东南亚、南亚、印度洋∙ D.中国经中亚、俄罗斯至欧洲(波罗的海)(判断题)建设“一带一路”,应当积极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支点建设,参与沿线重要港口建设与经营,推动共建临港产业集聚区,畅通海上贸易通道。

∙ A.对(判断题)国家确定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是福建省。

∙ A.对(判断题)“十三五”就“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作出了系统部署,提出要打造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开放的全面开放新格局。

∙ A.对(判断题)从中国经南海至印度洋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点方向之一。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拉美战略支点国家的选择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拉美战略支点国家的选择

The Choice of Latin American Strategic Fulcrum Countries of "the 21st Century Maritime Silk Road"
作者: 陈朋亲[1];张潇[1]
作者机构: [1]澳门城市大学葡语国家研究院,澳门999708
出版物刊名: 学术交流
页码: 121-135页
年卷期: 2020年 第7期
主题词: “一带一路”;支点国家;利益相关者;中拉命运共同体
摘要:国家在确定战略支点,主要考量"利益主导国—利益相关者"之间关系,与国家发展具有重大利益相关国家,可获得更多的持续性支持,甚至可达到"搞好一个带动一片"的效果。

基于此,根据利益相关者理论及其指标测算,墨西哥、巴西、智利、阿根廷、秘鲁、哥斯达黎加是"21世纪
海上丝绸之路"拉美战略支点国家。

因此,需要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等多层次满足支点国家的利益需求,加强经济相互依赖关系,建设利益共同体,以获得更多的持续性支持,实现"以点带面",撬动高尺度区域合作与共赢,使"一带一路"成为拉美全域的大合唱,推动构建中拉命运共同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5中国工程科学 2016年 第18卷 第2期加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支点建设研究Strengthening the Rise of the 21st-CenturyMaritime Silk Road Strategic Pivot张大勇(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天津 300192)Zhang Dayong(College of Management and Economics, Tianjin University, Tianjin 300192, China )摘要: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支点是指承载我国与沿线国家经贸、科技、文化合作功能的空间区域。

近年来,我国与沿线国家在经贸合作园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开展了广泛合作,取得了良好效果,但也存在顶层设计不清晰、空间布局不合理、合作方式较单一、合作层次不丰富等问题。

本研究以围绕“五通”加强战略支点建设为研究目标,在我国对外贸易数据分析为基础,利用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法,提出了战略支点建设的重点区域和建设模式,并从推进经贸合作区建设、加强科技文化交流、深化地区与行业合作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支点;经贸合作;科技合作中图分类号:F110 文献识别码:AAbstract: The strategic pivot of the 21st-Century Maritime Silk Road refers to China’s policy of bolstering bilateral trad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cultural cooperation between itself and the silk road countries. In recent years, a broad range of fruitful cooperation has become a reality between China and the silk road countries in constructing economic and trade cooperation zones and transpor-tation infrastructure. But the outcomes can be improved by addressing unclear top-level planning, less than optimal spatial layout for projects, and lack of intensive multilevel engagement between China and its partners. This study aims to strengthen the strategic pivot around the basic goal of “five-links” by analyzing China’s foreign trade data and identifies the key areas and construction modes of strategic pivot with AHP and Delphi methods. This paper also advances some policy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21st-Century Maritime Silk Road such as enhancing economic and trade cooperation zone construction,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exchange, and regional and in -dustrial cooperation.Key words: 21st-Century Maritime Silk Road; strategy pivot; economy and trade cooper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operation一、前言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支点,是指在海上丝绸之路空间范围内,承载我国与沿线国家经贸、科技、文化的合作功能,对加深有关各国双边、多边合作关系,促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周边地区共收稿日期:2016-01-20;修回日期:2016-03-10作者简介:张大勇,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学部,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农业经济、海洋经济;E-mail: 5311477@ 基金项目: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项目“中国海洋工程与科技发展战略研究(II 期)” (2014-ZD-5) 本刊网址:专题研究 加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支点建设研究同繁荣与发展起到重要支撑作用的空间区域。

战略支点区域往往具备良好的区位优势、产业合作基础和基础设施,是我国与所在国家加深和扩大双边合作的落脚点和出发点。

二、加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支点建设的重要性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下简称“海上丝路”)是以海洋为载体,以畅通和完善跨国综合交通通道为基础,以沿线国家中心城市为发展节点,以区域内商品、服务、资本、人员自由流动为动力,以区域内各国政府协调制度安排为发展手段,以一系列双边、多边合作机制为载体的,全方位、多层次、复合型的海洋互联互通网络。

加强沿海各国经济、贸易、文化方面的联系,构建命运共同体、责任共同体,是共建海上丝路的主要目标[1]。

海上丝路建设涉及包括亚洲、非洲、欧洲、大洋洲的广阔地区,沿线经济、政治、文化差异巨大,选择关键区域,集中力量进行战略支点建设,对于推动海上丝路建设,增强支撑力、辐射力与保障力等具有重要作用。

(1)加强海上丝路战略支点建设有利于推动经济转型发展和对外投资结构优化。

长期以来,我国形成了对外投资以储备投资为主、对外负债以直接投资为主的不对称结构,对海外资产的经营效益总体较低。

在国内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过程中,客观上需要与周边国家开展更深层次、更加紧密的经贸合作。

在关键水道、重要港口周边建设战略支点,通过共建临港产业园区,对交通、水电、通信等公共基础设施集中投资,可以快速改善所在地区投资环境,为承接国内产业转移提供良好载体,在较短时间内形成产业聚集,产生经济效益。

战略支点建设还将带动对建材、工程机械、物流装备的需求,为促进我国产业升级提供新契机。

(2)加强海上丝路战略支点建设有利于加快区域一体化进程。

以合作方式共建产业园区和重要基础设施,促进我国资本、技术与所在国土地、人力资源等要素的结合,将大大加深我国与所在国之间的经济联系,形成更加深厚的共同利益。

从而大大加快我国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有利于促进海上丝路沿线地区货物和服务贸易自由化、外资业务管制放开和服务技术引进;促进汇率形成机制市场化和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逐步实现准入规则、关税和技术标准的接轨;促进要素跨国流动、技术合作、知识产权保护等领域的合作。

(3)加强海上丝路战略支点建设有利于强化海上安全保障。

海上通道承担着我国对外贸易90 %的运量,海上物流相对集中,海上运输线对我国经济安全的重要性不断提升。

加强重要海上运输线的安全维护,正在成为保障我国经济安全的迫切需求。

海上丝路战略支点建设通过重点加强关键区域、关键水道和关键节点的设施建设、产业聚集和人口聚集,可以大大增强对海上丝路的支撑能力、控制能力和保障能力,能够有效促进沿线各国互联互通,提高海上运输便利性和安全性,为我国和沿线国家创造更加安全、更有保障的经济发展环境。

三、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支点建设现状近10多年来,我国深化了与海上丝路沿线各国的经贸合作,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园区建设、资源开发等方面的合作全面展开,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境外经贸合作区是我国对外投资和产业布局的重要载体。

近年来,我国在全球50个国家建设了118个经贸合作区,涉及“一带一路”国家的有77个。

其中,处在海上丝路沿线国家的有42个,占经贸合作区总数的36 %。

这些境外经贸合作区成为海上丝路建设的重要承接点。

从境外经贸合作区的空间布局来看,在东南亚,主要分布在老挝、缅甸、柬埔寨、越南、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在南亚,主要分布在巴基斯坦、印度和斯里兰卡;在非洲,主要分布在埃及、埃塞俄比亚、赞比亚、尼日利亚、坦桑尼亚、莫桑比克。

主要分为加工制造型、资源利用型、农业加工型以及商贸物流型四类园区,园区多为企业自主建设。

依托这些园区,一大批中国企业走出国门,进行海外投资,扩大了中国在当地的影响[2]。

海上丝路建设中,针对交通基础设施的关键通道、关键节点和重点工程,我国加大了与沿线国家的合作力度,以参股、承建等多种形式,参与了港口、铁路、管道、电力设施等一系列重要工程建设,发挥了我国企业在工程建筑方面的技术和成本优势,也推进了双边交流合作的深化。

港口建设是21世106中国工程科学 2016年 第18卷 第2期纪海上丝绸之路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

近10多年来,我国企业参与了沿线一系列重要港口的建设和经营,例如,巴基斯坦的瓜达尔港、缅甸的皎漂港等。

在承接港口建设的同时,我国企业还积极参与对临港区域的开发,如斯里兰卡的汉班托塔港、科伦坡港。

我国企业还积极参与铁路、公路、管线等基础设施建设。

代表性项目包括:柬埔寨铁路和港口建设、以色列红海-地中海铁路项目等。

油气输送设施是我国对外基础设施投资的重要领域,最具代表性的当属中缅油气管道工程建设。

从空间布局上来看,我国已经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海上通道周边的重要区域实现了双边合作项目布点,已有项目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南亚区域,并实现了向西亚、欧洲和非洲的适当延伸。

从合作方式上来看,我国企业因地制宜地采取了多样化的合作方式,包括租赁、援建、承建、参股、土地开发等多种形式。

通过合作开发,总体上优化了双边关系,扩大了中国的地区影响,也为下一步深化双边合作、扩大地区影响奠定了基础。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既涉及我国自身的对外开放格局,也与沿线地区的复杂地缘政治关系密切相关。

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以下方面。

(1)空间布局不合理。

所涉及的支点很多位于区域性航线周边,距离国际海运主航线较远,不利于发挥综合保障功能和扩大影响力。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发展战略研究”子课题组(以下简称“课题组”)分析我国对外贸易物流数据[3]发现,承载我国外贸总值超过5 %的水道有8条,分别是马六甲海峡、格雷特海峡、曼德海峡、巽他海峡、霍尔木兹海峡、八度海峡、巴士海峡。

已建成或正在建设的重大基础设施和经贸合作区中,除吉布提港等少数项目外,在上述水道附近地区均少有分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