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脑脊髓炎的防治
禽脑脊髓炎的实验室诊断与预防措施

3. 中和试验。中和试验是采用 适 应 于 鸡 胚 内 可 以 生 长 的 菌 株, 来 确 定 血 清 或 血 浆 的 中 和 能 力。 其 方 法如下 :
将未作稀释的被检血清与 1∶10、1∶ 20、1∶ 40 稀 释 的 病 毒 液混合,用 22 号针头,接种于对脑 脊髓炎易感的 6 日龄鸡胚卵黄囊内, 每个稀释度接种 5 枚鸡胚。于接种 后 10 ~ 12 天检查鸡胚有无典型的 脑 脊 髓 炎 病 变, 以 确 定 病 毒 的 滴 定 终点,并以中和指数表示(即 ELD50 病毒滴度和 ELD50 病毒 - 血清滴度 之间的对数差异计算)一般中和指 数 为 1.1 或 大 于 1.1 时 被 认 为 感 染
(2)操作方法。 制片 :将脑、胰腺等组织脏器
制成 6 ~ 7 微米的冰冻切片。 固定 :将切片粘贴于载玻片上,
自然干燥后,再用丙酮固定 10 分钟。 染色 :将固定好的载玻片,用
荧 光 抗 体( 标 记 荧 光 素 的 特 异 禽 脑 脊髓炎病毒血清)于室温在湿盒染 色 30 分钟。再将载玻片放在 PH7.4 磷酸盐缓冲液中,洗涤 20 分钟,加 盖 玻 片 并 用 PH7.4 的 磷 酸 盐 缓 冲 液 - 甘油等量混合液封固,在荧光 显微镜下观察。
图 1 鸡脑脊髓炎琼脂扩散反应示意图
抗原与血清滴加量以加满孔不 溢 出 为 宜。 然 后 将 琼 脂 平 板 置 于 湿 盒 中, 放 37 ℃ 温 箱 中 24 ~ 48 h 观 察结果。
禽脑脊髓炎的诊断及防治措施

对孵 化器 、 出雏 器及 其他 孵 化设 备 等认 真 消毒 , 严
禁共 他无 关 工作 人 员 出入孵 化 车 间 ;④ 必 须坚 持
全 进 全 出 的 饲 养 制 度 。每 一 批 鸡 群 到 了 出 栏 日龄 后, 必 须 全 群 出售 , 及 时对 鸡 舍 内外 认 真 清扫 , 每 立方米用 2 8 m l 福 尔马林和 1 4 g高 锰 酸 钾 进 行 熏
雏 舍 保温 工作 , 并 按 照 鸡 群 日龄 逐 渐 增 大 , 适 当 降
低温 度 . 加强 通风 . 以减 少空 气 中霉 菌 孢子 对鸡 群
浙江 、 湖北 、 湖南、 江西 、 青岛、 辽宁 、 内蒙等 地 区发 生和流行 , 危 害 性 非 常高 , 即可 水 平 传 播 , 又 可 垂 直传播 , 雏 鸡 的发 病 率 4 O %~ 6 0 %, 死亡 率 可 高 达 5 7 %, 规 模 化鸡 场 产蛋 鸡 下 蛋量 急剧 下 降 . 从 而给
广 大 养 殖 户 造 成 巨 大 经 济 损 失 ,本 病 在 集 约 化 的 禽 场 中 已广泛 存在 , 已成 为养 禽业 的 又一大 疫病 . 因此 。 对禽 脑 脊髓 炎病 的 防控 . 应 引 起 养 殖 企 业 和
广 大养 殖户 高度 重视 。
的影 响 ; ② 加 强饲 料 的收 购和 保管 。 收购 的饲 料原
的褪 色 , 眼球 增 大 , 最终 失 明 。
泡; ② 将 制霉 菌素 添 加在 饲料 中进行 饲 喂 , 每 只雏
鸡按 5 0 0 0 ~ 8 0 0 0 I U / 只, 早晚各一次 , 连用 2 ~ 3 d , 个
138蛋鸡脑脊髓炎的临床变化、鉴别诊断及防控措施

138蛋鸡脑脊髓炎的临床变化、鉴别诊断及防控措施作者:高丽来源:《现代畜牧科技》 2017年第1期1 流行特点蛋鸡脑脊髓炎主要是小于1月龄幼鸡和产蛋鸡容易发生,主要特征是快速震颤和共济失调,往往会导致腿软无力、运动失调,尤其是头部发生严重震颤,但通常呈一过性。
在临床上主要是导致产蛋率不断降低,降低到大约70%就保持稳定,且产蛋率开始逐渐恢复,经过大约7天就再次恢复到开始的下降点,即产蛋量呈“V”字型曲线,但产蛋率却无法达到高产。
该病的主要传染源是病鸡,病鸡经由排泄物或分泌物将病毒排出体外,造成直接的从近到远的传播。
该病一般具有14天左右的潜伏期。
2 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临床症状通常不是非常明显。
发病初期,鸡群精神以及采食状况基本正常,但在舍内对鸡的头颈部进行认真观察,发现病鸡头颈频繁且快速震颤,之后表现出反应迟钝,精神萎靡,少数采食比较困难,共济失调,行走摇晃,这主要是由于头颈部高频率的震颤而引起,导致头颈震颤主要是由于脑部发生水肿,且无法正常吸收。
另外,病鸡产蛋量减少,蛋型较小,但蛋壳颜色和形状以及蛋品质没有发生明显变化。
鸡群进入产蛋高峰期产蛋率大幅度降低,但老龄鸡群产蛋率降低幅度相对较小,痊愈后产蛋率能够恢复到正常水平。
雏鸡患病后,在初期就表现出精神萎靡,反应淡漠,拒绝走动;之后行走不稳,步态蹒跚,往往坐于地面以跗关节着地,类似犬坐姿势。
随着症状的加重,开始表现出更加明显的神经症状,侧卧跌倒,无法站立,行为失控。
有些患病雏鸡的头颈部发生震颤,但不同机体的震颤频率和幅度有所不同,在受到惊吓时比较明显。
这些病鸡最终都会由于缺乏饮水和采食而导致体质严重衰竭或者被其他鸡啄咬、践踏造成死亡。
病死鸡主要是中枢神经系统发生病变。
软脑膜存在充血,有大量红细胞积聚在血管内。
神经细胞出现变性或者坏死,胞核染色较浅或者完全消失,位于细胞中央处的粗面内质网(即尼氏小体或者虎斑)发生溶解而彻底消失,导致中央呈现淡粉红色,而周边致密组织发生深染变成蓝紫色,即中央染色质溶解;还能够发现病变细胞明显肿大,染色较淡,周围浓缩发生深染,且出现间隙(水肿)或者完全溶解消失。
禽传染性脑脊髓炎的防治

禽传染性脑脊髓炎的防治禽传染性脑脊髓炎(AE)又称流行性震颤,是由鸡脑脊髓炎病毒引起的鸡的一种急性病毒性传染病。
其主要特征为共济失调,头部肌肉震颤,两肢轻微及不完全麻痹,母鸡产蛋量急速下滑等。
本病首次报道见于1930年的美国,20多年后才研制疫苗而控制了本病。
目前世界各地都有本病的发生,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广东、辽宁、江苏等地先后爆发本病并造成流行。
I一、病原学禽脑脊髓炎病毒(AEV)属于小核糖核酸病毒科,肠道病毒属。
成熟病毒粒子为六边形,无囊膜,直径为24〜32纳米。
不同毒株间无血清学差异,但自然野毒的毒株间致病力存在差异。
自然界分离野毒株,有的具有嗜肠性,以肠道感染为主;有的则为嗜神经性,病毒在神经细胞中复制,并引起其损伤,产生严重的神经症状。
从野外分离的毒株通常对鸡胚不致病,只有通过快速多次传代,使自然毒株适应鸡胚后,才引起鸡胚的病变。
鸡胚成纤维细胞、鸡胚肾细胞、鸡胚脑细胞、雏鸡胰细胞等都可用于病毒的培养。
AEV对乙醛和氯仿等有机溶剂有抵抗力。
病禽脑组织中的病毒在50%甘油中,可保存40天左右;病毒在干燥和冷冻的条件下,可存活70天。
二、流行特点禽传染性脑脊髓炎主要发生于鸡、火鸡,鹤鹑和野鸡也能自然感染发病。
以鸡最为易感,各种日龄的鸡均可感染,以1日龄以内的雏鸡最易感。
病鸡和带毒鸡是主要传染源。
自然感染有两种传播方式:一种是垂直传染,这是本病的主要传播方式,即种鸡感染后再通过蛋传给后代,一般幼雏在出壳后7~10日内发病,多数在胚胎时就已死亡。
另一种传播方式是水平传播,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外伤进行感染,并在鸡群广泛传播。
此外,本病还可通过孵化器传播。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多数在冬春育维高潮的月份发病。
I三、症状经蛋垂直感染的潜伏期为1~7天,水平感染的潜伏期为11~30天。
病初精神迟钝,不愿走动,或走几步就蹲下来,接着就出现运动失调、前后摇晃、步态不稳、头颈部震颤,有些病雏翅膀和尾部也出现震颤,以致最后发生瘫痪或衰竭。
最新动植物养殖:鸡病防治-禽脑脊髓炎

鸡病防治-禽脑脊髓炎由于禽脑脊髓炎(AE)以运动失调和头颈部震颤为主要特征,故也称流行性震颤。
(一)病原禽脑脊髓炎病毒。
禽脑脊髓炎病毒属小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
(二)流行病学1.此病多见于3周龄以内的雏鸡,4周龄以上的鸡感染后一般不出现症状。
2.本病主要是垂直传播,传播途经为呼吸道和消化道等。
发病率40%~60%,死亡率25%~30%。
(三)典型症状与典型病变1.病雏表现精神不振,共济失调,脚软,步态不稳;病鸡受哄赶时,行动不能控制,或侧卧,或跌倒,或者不能走动等;头颈震颤最明显,前后摇晃。
病鸡有食欲,死于不能采食和饮水,也可能死于被其他鸡踩踏。
1月龄以上的鸡受到感染后;除血清学检查阳性外,没有其他明显的症状。
成年鸡感染后,也无显症状,惟一的表现是产蛋量暂时轻微下降,持续1~2周,下降幅度5%~15%,严重达20%。
蛋个体变小,孵化率下降,后期死胎增多。
部分病雏耐过后生长发育迟缓,在育成阶段出现一侧或两侧眼球的晶伏体混浊或呈蓝色的褪色,内有絮状物,瞳孔反射弱。
眼球增大、失明。
2.病变剖检时体表及内脏器官变化一般用肉眼观察不明显,惟一的肉眼病变是胃的肌肉层有小的灰白区,需要仔细观察才能见到(成年鸡见不到)。
(四)诊断根据本病的流行病学特点、症状及剖检变化,可以作出初步诊断。
确切诊断除了病理组织学检查外,还须进行其他实验室检查。
如琼扩、ELSIA、病毒中和(VN)试验等。
鉴别诊断应与鸡鸡新城疫、维生素E缺乏、维生素Bl缺乏、维生素B2缺乏,EDS-76等病相区别。
(五)防治措施1.本病无有效治疗办法。
2.做好常规的卫生消毒工作,对防止AE的发生至关重要。
3.免疫接种:在10~14周龄或种鸡开产前1个月进行免疫接种弱毒活疫苗或灭活疫苗,可有效地保护雏鸡不发病。
4.根据成年母鸡可经种蛋传播病毒的特点,在发病的1个月内下的蛋不能作种蛋孵化或外销,以免造成更大的危害。
鸭传染性脑脊髓炎的诊治

一
2 . 剖检 剖 检 可 见 大 脑 水肿 . 1 . 当 雏 鸭 发 病 时 . 立 即 淘 汰 重 大脑后 半部 有液 囊 .脑膜充 血 . 病 雏 鸭 .并做 好 消毒 、 隔 离 与 综 并 有 浅 黄 绿 色深 浊的 坏 死 区 肌 合 防 治 措 施 . 防 止 病 原 扩 散 胃 内层 有较 多细 小点状 白 色病 灶 2 . 对 全 群 注 射 脑 脊 髓 炎 高 免 卵 脾 脏 稍 肿 . 小 肠 轻 度 炎 症 黄抗 体 .同 时 用病 毒 灵粉 剂 .混 二 、预 防 水 . 配 合 维 生 素 C、 复 合 维 生 素 】 . 把 好 引 进 种 蛋 关 . 不 从 疫 区 B 液 及 抗 生 素 . 连 用 5 — 7天 可 控 少 活 动 。 如 受 惊 扰 , 行 走 动 作 不 引 进 种 蛋 . 患 病 母 鸭 所 下 蛋 不 得 制 病 情 能 控 制 ,足 向 外 弯 曲 难 以 行 动 。 留作 种 用 2 . 在 发 病 严 重 地 区种 鸭 应 接 种 朱春 华 两 翅展 开 。头 颈震 颤 。步 态不稳 .
一
于 减 少 本 病 的 发 生 并 减 少 经 济 损 综 合 症 的 鸡 群 肠 壁 不 同 程 度 都 受 失 。具体 如下 : 到损伤 。受球 虫 的感 染就 显得更 容 加 强 鸡 场 的综 合 防 疫 工 作 . 易 .发 病 也 严 重 得 多 . .为 了减 少 两 者 之 问 的 这 种 相 互加 强 的效 应 .必 育雏 舍育雏 工作结束 后 .必 须更换 须 严 格 控 制 球 虫 病 的 发 生 垫料 .并 进 行认 真 的 清洁 和 消毒 5 . 改 善 饲 料 的 营 养 水 平 .提 供 通 过 污 染 场 地 传 播 是 本 病 主 要 的
禽脑脊髓炎的诊断和防控

3流行 处于急性感染期的产蛋鸡,有些可通过产带病毒的鸡蛋
排毒,且此时期长达一个月。尽管禽脑脊髓炎病毒垂直传播 会影响孵化,仍有一部分雏鸡孵育成功,并早在 1 日龄就表 现出禽脑脊髓炎临床症状。感染雏鸡排泄物中含有病毒,通 过水平传播导致其他雏鸡感染。与大点儿的雏鸡相比,日龄 越低,排毒的持续时间越长。成年易感鸡之间的病毒传播方 式目前尚不明确,但极有可能是通过接触病毒污染物进行传 播的。有多个日龄鸡群的饲养场较有单一日龄鸡群的饲养场 感染的可能性更大。 4临床
作者简介:董耀勇(1971~),男,河北省唐山市人,本科,高级 兽医师,主要从事动物卫生防疫监督执法工作。
导致视力受损。当禽群感染时,
063300 DOI:10援3969/J.ISSN援1671-6027援2020援05.154
蛋鸡通常没有明显临床症状,然 而较好的产蛋量数据会呈现明 显的下降,一般持续时间不超过 2 周。 5诊断
养禽
禽脑脊髓炎(AE)是一种引起雏鸡、火鸡、野鸡(雉)和鹌 鹑感染的病毒性疾病。幼禽感染以共济失调、进行性麻痹为 特征,通常还伴有头颈震颤等症状,成年禽鸟感染后通常没 有明显症状。通过病史调查、禽鸟发病日龄和 CNS 病变特征 为本病的初诊依据,确诊需进行实验室诊断。目前没有有效 的治疗方法,重在防控。 1发病
(1)就雏鸡而言,病史、发病 日龄和中枢神经系统(CNS)的病 变是禽脑脊髓炎强有力的初步 诊断依据。可以进一步通过病理 组织学实验进行验证,或者用直 接荧光抗体检测技术可证实感 染雏鸡的禽脑脊髓炎病毒抗原。 (2)从感染雏鸡的脑部组织分离 鉴定禽脑脊髓炎病毒的方法也 是可行的,但耗费时间并很贵。 此外,这种方法需要有易感鸡 胚,因此需要有从未接触过禽脑 脊髓炎病毒的蛋鸡群。(3)禽脑
种鸡场不可忽视鸡传染性脑脊髓炎

生有效的免癌 护 力, 从而防止病毒经种蛋传播途径
进行 扩 散 。母鸡 可 经 卵黄 将抗 体 传递给 子代 , 母源抗 体对有危险的 2 — 3周 子代 能 提 供保 护 以抵抗 接 触 到 的A E病 毒 。 该病 毒 在全 球广 泛存 在 , 只要 有鸡 就存 在此 病 毒 , 但 临床 发 病率 很低 。故 在 生产 实践 中 , 除 种鸡 群外 , 其 他鸡 群 并未 实行 疫苗 免疫 接 种计 划 。 我 国养殖 业从 8 0年代 初 兴起 , 起 步较 晚 。 8 0年 代养 殖环 境较 好 , 很 难见 到 A E的感 染 发病 ; 并 且 除
的鸡群的种蛋孵化时 , 毛蛋率增高 , 孵化率降低 , 出
壳雏 鸡 出现典 型 的脑炎 症状 。
成年鸡饮食饮水排泄正常 ,仅表现产蛋迅速下降 ,
最 高 产蛋 率 下 降可 达 5 0 %以上 , 未 经 治疗 鸡 群无 死 亡 ,恢 复 正 常 产 蛋 在 l 4~2 0 d不 等 ,一 般 最 快 的 9~1 0 d恢 复 正常 产蛋 。 如果 种 鸡 未经 疫 苗 免疫 接 种 , 被 感 染母 鸡 开产
病毒在环境 中有较强的抵抗力 ,在垫料 中可存活 4
周 以上 , 易 感 鸡群 接 触 到被 污染 的饲 料 、 饮水 、 用 具 等 而被感 染 。也有 资料 显示 发病 后产 蛋下 降 7~1 0 d开始 回升 , 回升 期需 7 1 0 d , 有 的恢 复 后蛋 重 、 产 蛋率 、 产 蛋 量 都 明显 比下 降前 有 所 提升 。患 病期 间
d , 病雏不能采食和饮水 , 部分病雏的一侧或两侧 眼 球晶状体混浊 , 瞳孔散大和失 明。主要传播方式是 消化道传播 , 感染鸡通过粪 便排 出病毒 , 其排毒 时
禽脑脊髓炎的诊断与治疗

mU 只。注射后将其分别隔离饲养至 1 3日龄 时 , 脑 内接种组
全部发病 , 除一只生存外全部 死亡 。 腹腔注射组在 1 8日龄时
全部发病 , 死亡 6只 , 其临床症状 和病理学 变化 同 自然 发病
雏鸡 。对照组脑 内注射生理盐水未见任何病变。
1 发病情况及临诊症状 1 . 1 发病情 况
3 实 验 室诊 断
脊髓 炎病毒感染 , 表现产蛋 量下降 , 但病 毒可进人种 蛋发生
垂 直感染 , 使孵出的雏鸡 发病 。由于病毒水 平和垂 直感染率不高 , 所以发病率 和死 亡率
3 . 1 雏鸡接种
将血清学检查为禽脑 脊髓炎 阴性 的 3日
也不高 , 中期逐渐 升高 , 后期 由于母源抗 体 的产生使发病率 和死亡率都下降 。
所, 进行琼脂扩散试验 检测 , 其 中有 3 5份 阳性 , 5份 阴性 , 阳
性率为 8 7 . 5 %。
3 . 3 鸡胚接种与孵化试验 将 血清学检查 为阳性 的种 鸡所产 2 O枚蛋进 行孵化 , 于
7日龄进行 卵黄囊接种 ,其 中 1 5枚接种病 死鸡的脑组织悬 液, 剂 量为 2 . 0 mU 只 , 其余 5枚 注射 生理盐 水作 为对照组 ,
的鸡胚有的发育不 良, 胚体卷 曲、 麻痹 、 腿肌萎缩 、 脑部积水 ;
2 枚 注射生理盐水 的鸡胚 发育 正常 。剩余 1 1 枚种蛋继续孵
化, 8枚注射脑组织悬液 的鸡胚有 6 枚 出壳 ,孵 化率 7 5 %, 对
照组全部正常出壳 , 孵化率为 1 0 0 %, 注射 病鸡 脑组织悬液的 鸡胚 , 鸡 出壳后均在 1 0日龄前发病 , 症状与病理变化同 自然 发病鸡 。对照组 未见任何病变 。
禽脑脊髓炎的流行特点及综合防治措施

后 很 快 在 美 国各 大 州 、 加拿大 、 奥地利 、 英 国、 法国、 德
脑脊髓炎 病毒 ( A E V) 引起 的一种 主要侵 害雏鸡 中枢 神经 系统 的急性 、 高度 接触性 传染 病 I l l 。 其病 理变化
为非化脓性 脑脊髓炎 , 又称“ 流行性震 颤” [ 2 3 。临 床 上
收 稿 日期 : 2 0 1 3 — 0 3 — 1 0
禽 脑 脊 髓 炎 一 年 四季 均 可 发 生 , 笼 养 鸡 比平 养 鸡
传 播慢 。单一 日龄 的鸡 场 比多 1 3龄 混养 的鸡 场感染
少。 鸡、 鹌鹑 、 火鸡 、 雉、 珍 珠 鸡 等 可 自然 感 染 , 各 个 年 龄 阶 段 的鸡 均 可 感 染 ,主 要 多 发 于 2 。同时 , 及时做好雏 鸡 马立 克氏病 和传染 性法氏囊病的免疫接种工作 , 以 降低鸡群对该病 的易感性。
参考文献 :
『 l 1 向毅勇, 罗薇 , 刘 内生 , 等. 鸡 传 染 性 贫 血病 毒 的 分 子 生 物学研究进展[ J ] . 四川 畜 牧 兽 医 , 2 0 0 9 ( 2 ) : 2 3 — 2 5 .
摘要: 禽脑脊髓 炎叉称 为流行性 震颤 , 是一种主要侵 害雏 鸡的病 毒性传染病 , 该 病可导致雏鸡运 动失调 、 头 颈震颤 。 成年 鸡 感 染后 可造 成 产蛋 量 下 降 。 结 合 多年 临床 经验 , 就禽 脑 脊 髓 炎 的流 行 特 点 、 临床 症 状 、 病理 变 化及诊 断要 点进行 详细阐述 , 同时提 出了有效的 防治措施 , 旨在对禽脑脊髓 炎的防控提供参考。
作者简 介: 吉林 巴雅 尔( 1 9 7 O 一) , 男, 兽 医师 , 主要 从 事 动 物 疫病 防治 、 诊 疗. 动 物 防疫 培 训 及 宣传 工 作 。
产蛋鸡一过性脑脊髓炎

汇报人: 2023-12-08
目录
• 疾病概述 • 诊断和鉴别诊断 • 预防和控制 • 治疗和康复 • 案例分析和讨论
01
疾病概述
定义和症状
定义
产蛋鸡一过性脑脊髓炎(Eggers Encephalitis)是一种由禽脑脊髓 炎病毒引起的高度传染性疾病, 主要影响产蛋鸡。
症状
01
02
03
及时诊断和治疗
一旦发现鸡出现疑似症状 ,及时进行诊断并采取相 应的治疗措施。
科学用药
根据诊断结果,选择合适 的药物进行治疗,并注意 药物的用量和使用方法。
加强护理
对病鸡进行隔离,避免健 康鸡与病鸡接触,同时加 强饲养管理和环境卫生, 提高鸡的抵抗力。
04
治疗和康复
药物治疗
抗病毒药物
01
提高环境卫生
保持鸡舍清洁、干燥、通风,有助于提高鸡只的 抵抗力。
调整饲养密度
适当调整鸡只饲养密度,避免过于拥挤,减少疾 病传播的风险。
康复动物的处理
跟踪观察
对康复后的鸡只进行跟踪观察,以确保其健康状况稳定。
再次检测
对康复后的鸡只进行再次检测,以确保无病毒残留。
重新并群
经过跟踪观察和再次检测后,可以将康复后的鸡只重新并群饲养 。
与细菌性脑炎的鉴别
如鸡败血性沙门菌病等,需要通过细菌分离培 养和药敏试验等方法进行鉴别。
与营养代谢病的鉴别
如维生素B1缺乏症等,需要通过病史调查、饲料分析等方法进行鉴别。
03
预防和控制
生物安全措施
实施严格的隔离和卫生制度
对鸡舍、设备和工具进行定期清洁和消毒,防止病毒的传播。
选用健康的种鸡
禽脑脊髓炎课件(共27张PPT)《禽病防治》

如有特殊需要
✼ 可将病鸡隔离 ✼ 提供充足的饮水和饲料,饲料和饮水
中添加维生素E、维生素B1
如有特殊需要
✼ 可将病鸡隔离 ✼ 提供充足的饮水和饲料,饲料和饮水中添加维生素E、维生素B1 ✼ 同时采用以下措施
① 用抗禽脑脊髓炎高免血清(或康复期血清)肌肉注射,每只雏鸡0.20.5毫升,每天一次,连用2-3天。
剖检变化
✼ 脑水肿充血和肌肉萎缩 ✼ 尤其是病雏的腿部肌肉萎缩明显
剖检变化
✼ 严重病死雏常见肝脏脂肪变性,脾脏肿大和轻 度肠道炎Fra bibliotek剖检变化
✼ 在腺胃的肌层中 有一种由淋巴细 胞浸润形成的白 色病灶
诊断
初步诊断 试验鉴定
鉴别诊断
临床症状 病理组织学变化
病毒分离鉴定 血清学试验
新城疫 马立克病 传染性支气管炎 维生素E缺乏 多维缺乏
大部分是嗜肠性的,也有嗜神经性的
病原特点
✼ 抵抗力强,在外界可生存相当长时间(干燥和冷冻 的条件下可存活70天)
✼ 20℅生石灰、5℅的漂白粉、5℅的石炭酸、2-5℅ 的福尔马林,10分钟之内可将其灭活
流行特点
1、易感动物
流行特点
1、易感动物 ✼ 鸡对禽脑脊髓炎最易感,各日龄
均可感染 ✼ 但以3周龄以内雏鸡易感性最高
流行特点
2、传染源 ✼ 病鸡 ✼ 隐性感染的鸡
流行特点
3、传播途径 ✼ 垂直传播 ✼ 水平传播
流行特点
4、发病季节 ✼ 没有明显的季节性,一年四季
均可发病
临床症状
经蛋垂直感染:潜伏期为1-7天 水平感染:潜伏期为11-30天
临床症状
✼ 病初精神迟钝,不愿走动,或走几步就蹲下来 ✼ 出现运动失调,前后摇晃,步态不稳,头颈部震颤 ✼ 有些病雏翅膀和尾部也出现震颤,以致最后发生瘫痪或衰竭 ✼ 病鸡不愿活动,常以跗关节和胫部着地行走 ✼ 不能采食和饮水,最后衰竭而死
鸡脑脊髓炎的防治

由于未采取有效措施,病毒通过人 员、饲料、水源等传播途径扩散到
其他养殖场和地区。
未采取措施
由于忽视症状,未及时采取隔离、 治疗等措施,疫情迅速扩散到整个 养殖场。
损失严重
疫情扩散导致大量鸡只死亡,养殖 场经济损失严重,并可能对周边地 区造成威胁。
06
总结与展望
总结鸡脑脊髓炎的防治经验
疫苗接种
发病率
AE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有时可达到100%。
02
鸡脑脊髓炎的预防
疫苗接种
疫苗种类
针对鸡脑脊髓炎,主要使用活 苗和灭活苗两种疫苗。活苗包 括CJ1株和RZ株,灭活苗包括
CJ1株和LZ株。
接种时间
建议在鸡1~3日龄和10~14日龄 时分别进行基础免疫和加强免疫 。
接种方法
采用肌肉注射或皮下注射方式进行 接种,肌肉注射适用于大型鸡群, 皮下注射适用于小型鸡群。
发现疑似病例,及时隔离治疗,防止疫病 扩散。
定期监测与诊断
定期进行血清学检测:了解鸡群抗 体水平,评估免疫效果。
对病死鸡进行病理学检查:了解疫 病病变情况,为防治提供参考。
对疑似病例进行临床检查:观察鸡 群精神状态、食欲、运动等方面的 情况。
根据监测与诊断结果,及时调整防 治方案。
及时采取措施
对疑似病例进行隔离治疗:减少疫病传播,保护健康 鸡群。
提高免疫力
通过免疫接种、补充营养等方式,提高鸡的免疫力,预防疾病发 生。
04
鸡脑脊髓炎的防治方案
制定综合防治计划
制定全面的防治计划
包化饲养管理
提高鸡群营养水平,增强鸡群免疫力。
定期进行疫病监测
及时发现疫情,掌握疫情动态,为防治提 供科学依据。
禽脑脊髓炎症状及防治要点

禽脑脊髓炎症状及防治要点
禽脑脊髓炎是由禽脑脊髓炎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侵害雏鸡,以共济失调、头颈震颤、站立不稳为特征,故又名流行性震颤。
本病还能引起母鸡的产蛋量下降。
下面我们了解一下禽脑脊髓炎症状及防治要点。
禽脑脊髓炎流行特点
(1)各种年龄的鸡对本病都有易感性,3周龄以下的雏鸡症状明显,感染日龄越小症状越重。
(2)本病可垂直传播和水平传播。
垂直传播发病为1-7天,水平传播为11-30天。
(3)本病无季节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禽脑脊髓炎临床诊断方法
(l)病雏开始眼睛表情迟钝,腿无力,随后发生渐进性的共济失调,不愿走动。
强行走动时,表现步态不稳,甚至跌倒,或用跗关节和膝来行走。
(2)常见头颈部震颤,多发生于共济失调之后,震颤的持续时间、频率和强度可能各不相同,有些病鸡只在受惊扰或刺激时才发生。
(3)病雏一般能正常吃食和饮水,但由于运动失调,行走困难,无法觅食,以致衰竭而死。
部分病雏一侧或两侧眼睛的晶状体混浊或变浅蓝色而失明,发病率通常40%-50%,病死率平均为25%。
(4)成年鸡感染后通常没有可见的临床症状、唯一的表现是产蛋量下
1。
禽脑脊髓炎的诊断与综合防治技术

禽脑脊髓炎的诊断与综合防治技术作者:杭柏林来源:《科学种养》2011年第02期禽脑脊髓炎(AE)又名流行性震颤,是由禽脑脊髓炎病毒(AEV)引起的主要危害幼禽中枢神经系统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典型特征为共济失调、瘫痪或完全麻痹,同时伴有头颈震颤,典型病变为非化脓性脑炎。
该病在我国的多个省份和地区时有发生。
目前,在规模化饲养条件下,该病可导致产蛋鸡群产蛋率下降,病鸡死亡率较高,继发细菌或病毒感染后死亡率大增,从而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为此,本文就禽脑脊髓炎的诊断与防治技术作些介绍。
一、诊断技术1. 流行病学诊断。
自然感染见于鸡、雉、鹌鹑、珍珠鸡、日本鹌鹑和火鸡。
本病可通过水平和垂直两种方式传播,但以垂直传播为主。
污染的垫料、孵化器、育雏设备等均可传播病毒,而在孵化器中病雏能将疾病传给健雏。
各日龄鸡均可感染,4周龄内发病较多,早期感染的鸡会出现明显的神经症状。
发病率和死亡率与易感性、病毒毒力和日龄有关,雏鸡发病率为10%~90%,死亡率为10%~25%,若继发大肠杆菌病、禽流感、新城疫,死亡率可上升到30%左右。
曾有报道,上海某肉雏鸡场AE导致的死亡率达81.5%,分析是因AEV的毒力在增强,变异株不断出现。
该病的发生可呈现出散发与暴发交叉的现象。
一般来说,2周龄内鸡发病多与垂直传播有关,2周龄以上鸡感染多与水平传播有关。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在育雏高峰期多发。
2. 临床症状诊断。
雏鸡发病初期,精神沉郁,目光呆滞,反应迟钝,食欲不振,羽毛蓬乱,头颈震颤或歪向一侧,将病雏放在手心,用另一只手给其头部刺激时震颤更为明显,严重时翅膀和尾巴也震颤,一侧或双侧翅膀下垂,脚以跖骨或跗关节着地,有的鸡一只腿麻痹向外侧伸,靠另一腿行走,有的病鸡脚趾卷曲,呈犬坐姿势,侧卧时两腿前后交替划动,站立困难,不愿走动,强迫活动则表现行走不稳或跛行,做快速冲刺运动后跌倒,随意运动方向性和强度差,排灰白色或绿色稀薄粪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 菌 采 取 发 病 不超 过 3 d 的 病禽 脑 组 织 几个 ,加 入 肉汤混 合 研 磨 制成 1 0 % ~ 2 5 %悬液 ,离心 1 0 mi n ,上清 液加 青 霉素 1 0 0 0 I U / 繁殖A E V 可用 易 感 鸡群 的幼 雏 、鸡 胚 、神经 胶质 细 胞 、鸡 胚 肾细 胞 、C E F 和 鸡胚 胰 腺 细胞 等 细胞 培 养 。鸡 胚 神经 胶 质 细胞 是 ml 、链 霉 素 1 0 0 g , m l ,取 其0 . 2 ~ 0 . 5 m l 接种 于2 4 只6 日龄 的鸡 胚卵 生 产血 清学 试验 用 A E F 抗 原 的最佳材 料 。 黄囊 内 ,孵 育 1 2 d ,若 半 数鸡 胚 不 运动 ( 麻 痹 )、鸡 腿萎 缩 、有 的死亡 ,即可确诊 ;若无病变,让其余半数鸡胚孵 出并在1 0 d 内 2 流 行病 学 除鸡 外 ,野 鸡 、鹌 鹑 和火 鸡也 能 自然 感 染 。雏 鸭 、幼 鸽和 珠 观察有 无 典型症 状 ,有 时也可 确诊 。 鸡 可人 工 感染 。脑 内接种 途径 在鸡 复 制A E 最 恒定 。皮 下 、皮 内 、 5 . 2 血 清 学 检 查 腹 腔 内 、静 脉 内 、肌 肉 内 、 口内和 鼻 内等 接 种 途 径 也 可 建 立 感 中和试 验 ( V N)、荧光 抗体 试验 及琼 脂扩 散试 验 ,均有 诊断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 0 1 3 年
2 9 卷
第9 期
疫 病 防 控
禽脑脊髓炎 的防治
齐 守 军
( 山西省大同市动物疫病预 防控制 中心 ,山西大 同 0 3 7 0 0 4 )
5 %~ 2 0 %),但 不 出现神 经症状 。 禽 脑脊 髓炎 ( A E)是 一种 主 要侵 害幼 龄鸡 的病 毒性 传染 病 , 生 暂时 性产 蛋下 降 ( 以共济 失 调 和快 速震 颤 ,特 别 是头 颈 部 的震 颤为 特征 ,故 又 称 流 4 病理变化 A E 唯 一 的眼观 变化 是病 雏 胃肌 有带 白色 的 区域 ,它 由浸润 的 行 性震 颤 。本 病 世界 各 地均 有 发生 。虽然 大 多数 鸡群 最 终将 感 染 病 毒 ,但 临 诊疾 病 的发 生率 极低 。如果 种 鸡 群未 予免 疫 ,一 般 在 淋 巴细胞 团块 所 致 。 主要 的显 微 变 化在 中枢 神 经 系统 ( C N S )和 开 始产 蛋后 被感 染 ,则病 毒可 垂直 传播 给子代 ,使 子代 发病 。 某 些 内脏 器 官 。C N S 的病 变 为 散在 的非化 脓 性脑 脊 髓炎 和 背根 神 经 节 炎 。最 常见 的其 他 变化 是 脑和 脊髓 所有 部 位 的显 著血 管周 袖 1 病 原体 禽 脑脊 髓 炎 病毒 ( A E V) 属d x R N A 病 毒科 中的肠 道病 毒 ,无 套 。中脑 圆核 和 卵 圆核恒 有 疏松 小 胶质 细胞 增 生 ,是具 有 诊断 意 囊 膜 ,直径 2 4~3 2 n m,浮 密 度 1 . 3 1 ~1 . 3 3 g / m l ,沉 降 系数 1 4 8 S 。 义 的变 化 。脑干核 神 经元 的 中央染色 质溶 解具有 诊 断意义 。 内脏 组织 学 变化 是淋 巴细胞 增 生积 聚 ,腺 胃肌 壁 的密 集淋 巴 A E V 有4 种 病 毒特 异蛋 白质 V P 。 一 V ,分子量 分别 为4 3 、3 5 、3 3 和 1 4 K D 。本病 毒对 氯仿 、酸 、胰 酶、 胃蛋 白酶 、D N A 酶 有抵 抗力 , 细 胞灶 也 具有 诊 断 意义 的变 化 ,肌 胃也 有类 似 变化 。有 临症状 的 病 鸡都 有组 织学 变化 。 A E V的不 同毒 株 间 无血 清学 差 异 ,但 野 毒株 和鸡 胚 适应 毒 株 5 诊 断 之 间有 明显 生物 学 区别 。 野毒 株 的致 病性 有 差异 ,都 嗜肠道 ,易 自发 性病 例通 过 了解 鸡 群完 整 的历 史 和采 典型 样 品作 组织 学 N S 胶 质 细胞 增 多 、淋 巴细 胞 血管 周 围浸 润 、轴 经 口感 染 雏 鸡 ,从粪 中排 毒 。有 一些 野毒 株 嗜神 经性 较 强 ,在 幼 检 查 常 可确 诊 。C
染 。在 自然条 件 下 ,A E 实质 上是 一种 肠道 感染 ,粪 中排毒 可持 续 意义 。 数 天 。因病 毒对 环 境 的抵 抗 力很 强 ,传 染性 可保 持 很 长时 间 。幼 但 应 注 意本 病 与如 下禽 病 的鉴 别 诊 断 :脑 软 化症 在 剖检 时脑 雏 排毒 可 持续 2 周 以上 ,而3 周 龄 以上雏 鸡排 毒仅 持续 5 d 左 右 。垫 部有 出血 病变 。维 生 素B 1 缺乏 症 可用维 生 索B 1 进 行 治疗 诊断 。新 料等污染物是同栏鸡与鸡之间、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栏与鸡栏之间、鸡舍与鸡舍之 城疫 常 伴 随呼 吸器 官症 状 及绿 色粪 便 ,尚可 用血 球凝 集 抑制 试验 间传 播 的 主要传 染 源 ,也 可 把感 染 引入 有 易感 鸡群 的其他 农 场 。 来诊 断 。马立 克 氏病在 剖 检 时可 见末 梢 神经 肿胀 及 内脏 淋 巴结肿
双 价镁 离子 保护 其不 受热 影 响。
雏 产 生严 重 的 中枢 神经 症 状 和损 害 。野毒 在 通过 快 速继 代 适应 于 突型 神经 元变 性和 某些 内脏组 织 的淋 巴滤泡 增生 可作 为A E 的诊断 鸡 胚 之前 对 鸡胚 不 致 死 。鸡 胚适 应 毒 株 ( V a n R o e k e l 株 )高度 嗜 依 据 。分离 到病 毒或 血清 特异抗 体效 价升 高 ,则可进 一步 确诊 。 神 经 ,注射 接种 可 在所 有 年龄 的 鸡引 起疾 病 ,但 除 非剂 量 极大 , 不 能经 口感 染 ,不从 鸡传 给鸡 。它 们对 非免 疫鸡 胚有 致病 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