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脑脊髓炎
禽传染性脑脊髓炎

三、症状
经胚传递感染的雏鸡,潜伏期为1-7天,经口感 染或经接触感染的雏鸡,潜伏期最短的为11天。 1、病雏表现为迟钝,继而出现共济失调,表现 为不愿走动而蹲坐在自身的跗关节上,驱赶走动 时摇摆不定。
病鸡呈犬坐势,头震颤
病鸡呈犬坐势,趾卷曲,眼闭,羽翼下垂
病鸡神经麻痹,站立不起,颈部震颤
2、出现一侧或双侧腿麻痹。 一侧腿麻痹时,走路跛行。双侧腿麻痹则完全不
腿后拖,无头颈震颤现象。
七、防制
1、预防
(1)加强消毒与隔离,防止从疫区引进种蛋与种
鸡。
(2)免疫预防:目前有两类疫苗可供选择。
①活毒疫苗
通过饮水法接种,这种疫苗可通过自然扩散感染,
且具有一定的毒力,故小于8周龄、处于产蛋期的 鸡群不能接种这种疫苗,以免引起发病,建议于 10周以上,但不能迟于开产前4周接种疫苗。 另一种活毒疫苗常与鸡痘弱毒疫苗制成二联苗,
6、产蛋鸡感染后,1-2周内的产蛋率有轻度下
降,下降幅度约为10-20%,孵化率下降10-35%。
四、病理变化
1、病鸡唯一可见的肉眼变化是腺胃的肌层有细
小的灰白区,
2、个别雏鸡可发现小脑水肿。
பைடு நூலகம்
脑水肿,左为正常
五、诊断
根据疾病仅发生于3周龄以下的雏鸡,无明显
肉眼变化,偶见小脑水肿,而以瘫痪和头颈震 颤为主要症状,种鸡曾出现一过性产蛋下降等, 即可作出初步诊断。
管、肠道出血。
2、维生素B1缺乏 主要表现为头颈扭曲,抬头望天的角弓反张状。
3、维生素B2缺乏 主要表现为绒毛卷曲、肢爪向内侧屈曲、关节 肿胀和跛行。
4、维生素E和微量元素硒缺乏
发病日龄多在3-6周,有时可发现胸腹部皮下
禽脑脊髓炎的诊断及防治措施

对孵 化器 、 出雏 器及 其他 孵 化设 备 等认 真 消毒 , 严
禁共 他无 关 工作 人 员 出入孵 化 车 间 ;④ 必 须坚 持
全 进 全 出 的 饲 养 制 度 。每 一 批 鸡 群 到 了 出 栏 日龄 后, 必 须 全 群 出售 , 及 时对 鸡 舍 内外 认 真 清扫 , 每 立方米用 2 8 m l 福 尔马林和 1 4 g高 锰 酸 钾 进 行 熏
雏 舍 保温 工作 , 并 按 照 鸡 群 日龄 逐 渐 增 大 , 适 当 降
低温 度 . 加强 通风 . 以减 少空 气 中霉 菌 孢子 对鸡 群
浙江 、 湖北 、 湖南、 江西 、 青岛、 辽宁 、 内蒙等 地 区发 生和流行 , 危 害 性 非 常高 , 即可 水 平 传 播 , 又 可 垂 直传播 , 雏 鸡 的发 病 率 4 O %~ 6 0 %, 死亡 率 可 高 达 5 7 %, 规 模 化鸡 场 产蛋 鸡 下 蛋量 急剧 下 降 . 从 而给
广 大 养 殖 户 造 成 巨 大 经 济 损 失 ,本 病 在 集 约 化 的 禽 场 中 已广泛 存在 , 已成 为养 禽业 的 又一大 疫病 . 因此 。 对禽 脑 脊髓 炎病 的 防控 . 应 引 起 养 殖 企 业 和
广 大养 殖户 高度 重视 。
的影 响 ; ② 加 强饲 料 的收 购和 保管 。 收购 的饲 料原
的褪 色 , 眼球 增 大 , 最终 失 明 。
泡; ② 将 制霉 菌素 添 加在 饲料 中进行 饲 喂 , 每 只雏
鸡按 5 0 0 0 ~ 8 0 0 0 I U / 只, 早晚各一次 , 连用 2 ~ 3 d , 个
十一 禽脑脊髓炎(AE)

1、病原
• 禽脑脊髓炎病毒(Avian encephalomyelitisvirus,AEV)属小RNA 病毒科中的肠道病毒,无囊膜。 • AEV的不同毒株间无血清学差异,但野毒 株和鸡胚适应毒株之间有明显生物学区别。 野毒株的致病性有差异,都嗜肠道,易经 口感染雏鸡,从粪中排毒。有一些野毒株 嗜神经性较强,在幼雏产生严重的中枢神 经症状和损害。
• 共济失调通常在颤抖之前出现,通常发展 到不能行走,之后是疲乏、虚脱,最终死 亡。 • 少数出现症状的鸡可存活,但其中部分发 生失明。本病有明显的年龄抵抗力。 • 2~3周龄后感染很少出现临诊症状。 • 成年鸡感染可发生暂时性产蛋下降(5%~ 10%),但不出现神经症状。
4病变
• AE唯一的眼观变化是病雏肌胃有带白色的 区域,它由浸润的淋巴细胞团块所致。 • 这种变化不很明显,容易忽略。 • 主要的显微变化在中枢神经系统(CNS)和某 些内脏器官。外周神经不受累,这有鉴别 诊断意义。
• 垂直传播在病毒的散播中起很重要的作用。 • 有人报道,种鸡群在5月龄有57%感染病毒, 但在13月龄96%为血清学阳性。 • 如易感鸡群在性成熟后被感染,则母鸡将 感染传给不同比例的种蛋,病毒还可在孵 化器内进一步传播,使后代发生AE。
3\症状
• 经胚胎感染的雏鸡的潜伏期为1~7d,而自 然发病通常在1~2周龄。 • 病鸡最早症状是目光呆滞,随后发生进行 性共济失调,驱赶时走动显得不能控制速 度和步态,最终倒卧一侧。 • 呆滞显著时可伴有衰弱的呻吟。刺激或骚 扰可诱发病雏的颤抖,持续长短不一的时 间,并经不规则的间歇后再发
• 最常见的其他变化是脑和脊髓所有部位的 显著血管周袖套。 • 中脑圆核和卵圆核恒有疏松小胶质细胞增 生,是具有诊断意义的变化。 • 脑干核神经元的中央染色质溶解也具有诊 断意义。
鸡传染性脑脊髓炎的症状及诊治

鸡传染性脑脊髓炎的症状及诊治本文为养鸡户介绍禽脑脊髓炎又名流行性震颤,是鸡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主要侵害1~3周龄的雏鸡。
本病在治疗上尚无特效药物应采取综合性措施,加强饲养管理并对鸡舍、地面及饲养用具进行彻底消毒,发病时应隔离或淘汰病鸡以控制健康雏鸡群的同居感染。
预防接种是防治本病的重要手段。
本文为养鸡户介绍鸡传染性脑脊髓炎的症状及诊治供大家参考。
禽脑脊髓炎又名流行性震颤,是鸡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主要侵害1~3周龄的雏鸡。
一、临诊症状病初精神沉郁,挤压在墙角,有时出现吞咽动作,以后病鸡呈现运动失调、脚软、步态蹒跚。
最后坐下或卧于一侧、侧卧时脚爪伸直、有的病雏利用跗部和胫部着地走路,前进时翅膀张开。
有些病雏开始表现尚好,清早吃料时飞快地向料槽跑过去、突然脚一软,从此站不起来。
震颤随运动失调而出现;有时单独出现。
一般病雏食欲保持不变,但吞进嗉囊中的饲料很少,病雏日渐消瘦、生长不良、体重减轻,最后衰竭而死。
通过对几十只病死雏的剖检,发现病变不明显、除在脑部见到充血、水肿外,其他未发现明显的病变。
严重的病鸡可见肝脏脂肪变性、脾脏肿大及轻度肠炎。
二、实验室诊断1、鸡胚感染试验取病鸡脑组织制成匀浆,经抗生素处理后,取上清液经卵黄囊途径接种5~7日龄无母源抗体的鸡胚,每胚0.1毫升。
接种鸡胚孵出的雏鸡于出壳后第2天开始逐渐发病,其临诊症状和病理学变化与自然病例相同。
2、雏鸡感染试验病料经抗生素处理后,以脑内接种2~3日龄无本病母源抗体的易感雏鸡,每只0.1毫升、接种后12~14日龄开始发病,其症状与自然病例相同。
三、防治措施1、本病在治疗上尚无特效药物应采取综合性措施,加强饲养管理并对鸡舍、地面及饲养用具进行彻底消毒,发病时应隔离或淘汰病鸡以控制健康雏鸡群的同居感染。
2、预防接种是防治本病的重要手段。
父母代种鸡于产蛋前3周接种弱毒疫苗或灭治疫苗,可使后代获得被动免疫;雏鸡出壳后可用弱毒疫苗饮水,只要一群鸡中部分鸡饮服到疫苗,不久全群都可获得同居感染免疫。
最新动植物养殖:鸡病防治-禽脑脊髓炎

鸡病防治-禽脑脊髓炎由于禽脑脊髓炎(AE)以运动失调和头颈部震颤为主要特征,故也称流行性震颤。
(一)病原禽脑脊髓炎病毒。
禽脑脊髓炎病毒属小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
(二)流行病学1.此病多见于3周龄以内的雏鸡,4周龄以上的鸡感染后一般不出现症状。
2.本病主要是垂直传播,传播途经为呼吸道和消化道等。
发病率40%~60%,死亡率25%~30%。
(三)典型症状与典型病变1.病雏表现精神不振,共济失调,脚软,步态不稳;病鸡受哄赶时,行动不能控制,或侧卧,或跌倒,或者不能走动等;头颈震颤最明显,前后摇晃。
病鸡有食欲,死于不能采食和饮水,也可能死于被其他鸡踩踏。
1月龄以上的鸡受到感染后;除血清学检查阳性外,没有其他明显的症状。
成年鸡感染后,也无显症状,惟一的表现是产蛋量暂时轻微下降,持续1~2周,下降幅度5%~15%,严重达20%。
蛋个体变小,孵化率下降,后期死胎增多。
部分病雏耐过后生长发育迟缓,在育成阶段出现一侧或两侧眼球的晶伏体混浊或呈蓝色的褪色,内有絮状物,瞳孔反射弱。
眼球增大、失明。
2.病变剖检时体表及内脏器官变化一般用肉眼观察不明显,惟一的肉眼病变是胃的肌肉层有小的灰白区,需要仔细观察才能见到(成年鸡见不到)。
(四)诊断根据本病的流行病学特点、症状及剖检变化,可以作出初步诊断。
确切诊断除了病理组织学检查外,还须进行其他实验室检查。
如琼扩、ELSIA、病毒中和(VN)试验等。
鉴别诊断应与鸡鸡新城疫、维生素E缺乏、维生素Bl缺乏、维生素B2缺乏,EDS-76等病相区别。
(五)防治措施1.本病无有效治疗办法。
2.做好常规的卫生消毒工作,对防止AE的发生至关重要。
3.免疫接种:在10~14周龄或种鸡开产前1个月进行免疫接种弱毒活疫苗或灭活疫苗,可有效地保护雏鸡不发病。
4.根据成年母鸡可经种蛋传播病毒的特点,在发病的1个月内下的蛋不能作种蛋孵化或外销,以免造成更大的危害。
禽脑脊髓炎的诊断和防控

3流行 处于急性感染期的产蛋鸡,有些可通过产带病毒的鸡蛋
排毒,且此时期长达一个月。尽管禽脑脊髓炎病毒垂直传播 会影响孵化,仍有一部分雏鸡孵育成功,并早在 1 日龄就表 现出禽脑脊髓炎临床症状。感染雏鸡排泄物中含有病毒,通 过水平传播导致其他雏鸡感染。与大点儿的雏鸡相比,日龄 越低,排毒的持续时间越长。成年易感鸡之间的病毒传播方 式目前尚不明确,但极有可能是通过接触病毒污染物进行传 播的。有多个日龄鸡群的饲养场较有单一日龄鸡群的饲养场 感染的可能性更大。 4临床
作者简介:董耀勇(1971~),男,河北省唐山市人,本科,高级 兽医师,主要从事动物卫生防疫监督执法工作。
导致视力受损。当禽群感染时,
063300 DOI:10援3969/J.ISSN援1671-6027援2020援05.154
蛋鸡通常没有明显临床症状,然 而较好的产蛋量数据会呈现明 显的下降,一般持续时间不超过 2 周。 5诊断
养禽
禽脑脊髓炎(AE)是一种引起雏鸡、火鸡、野鸡(雉)和鹌 鹑感染的病毒性疾病。幼禽感染以共济失调、进行性麻痹为 特征,通常还伴有头颈震颤等症状,成年禽鸟感染后通常没 有明显症状。通过病史调查、禽鸟发病日龄和 CNS 病变特征 为本病的初诊依据,确诊需进行实验室诊断。目前没有有效 的治疗方法,重在防控。 1发病
(1)就雏鸡而言,病史、发病 日龄和中枢神经系统(CNS)的病 变是禽脑脊髓炎强有力的初步 诊断依据。可以进一步通过病理 组织学实验进行验证,或者用直 接荧光抗体检测技术可证实感 染雏鸡的禽脑脊髓炎病毒抗原。 (2)从感染雏鸡的脑部组织分离 鉴定禽脑脊髓炎病毒的方法也 是可行的,但耗费时间并很贵。 此外,这种方法需要有易感鸡 胚,因此需要有从未接触过禽脑 脊髓炎病毒的蛋鸡群。(3)禽脑
禽脑脊髓炎的诊断与治疗

mU 只。注射后将其分别隔离饲养至 1 3日龄 时 , 脑 内接种组
全部发病 , 除一只生存外全部 死亡 。 腹腔注射组在 1 8日龄时
全部发病 , 死亡 6只 , 其临床症状 和病理学 变化 同 自然 发病
雏鸡 。对照组脑 内注射生理盐水未见任何病变。
1 发病情况及临诊症状 1 . 1 发病情 况
3 实 验 室诊 断
脊髓 炎病毒感染 , 表现产蛋 量下降 , 但病 毒可进人种 蛋发生
垂 直感染 , 使孵出的雏鸡 发病 。由于病毒水 平和垂 直感染率不高 , 所以发病率 和死 亡率
3 . 1 雏鸡接种
将血清学检查为禽脑 脊髓炎 阴性 的 3日
也不高 , 中期逐渐 升高 , 后期 由于母源抗 体 的产生使发病率 和死亡率都下降 。
所, 进行琼脂扩散试验 检测 , 其 中有 3 5份 阳性 , 5份 阴性 , 阳
性率为 8 7 . 5 %。
3 . 3 鸡胚接种与孵化试验 将 血清学检查 为阳性 的种 鸡所产 2 O枚蛋进 行孵化 , 于
7日龄进行 卵黄囊接种 ,其 中 1 5枚接种病 死鸡的脑组织悬 液, 剂 量为 2 . 0 mU 只 , 其余 5枚 注射 生理盐 水作 为对照组 ,
的鸡胚有的发育不 良, 胚体卷 曲、 麻痹 、 腿肌萎缩 、 脑部积水 ;
2 枚 注射生理盐水 的鸡胚 发育 正常 。剩余 1 1 枚种蛋继续孵
化, 8枚注射脑组织悬液 的鸡胚有 6 枚 出壳 ,孵 化率 7 5 %, 对
照组全部正常出壳 , 孵化率为 1 0 0 %, 注射 病鸡 脑组织悬液的 鸡胚 , 鸡 出壳后均在 1 0日龄前发病 , 症状与病理变化同 自然 发病鸡 。对照组 未见任何病变 。
禽脑脊髓炎

六、防治
• 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使用康复鸡或免疫鸡卵 黄抗体注射,0.5-1.0mL/只。 • 预防采用免疫接种: 开产前4周,用禽脑脊髓炎弱毒疫苗饮水或 喷雾方法免疫,确保母鸡性成熟后不被感染, 第一,防止垂直传播;第二,产生的母源抗体 也可保护雏鸡不受本病毒感染;第三,可防治 产蛋感染后引起暂时性地产蛋下降。
一、病原学
• 禽脑脊髓炎病毒,属小RNA病毒科中的 肠道病毒,无囊膜。 • 病毒抗原集中存在于鸡胚的胃肠道(腺胃、 肌胃、肠道)肌层中,这些器官的组织匀 浆是琼脂扩散试验的最佳抗原。 • 病毒对氯仿、酸、胰酶、胃蛋白酶、 DNA酶有抵抗力,双价镁离子可保护其 不受热影响。福尔马林可使其迅速灭活。
二、流行特点
• 各年龄的鸡均有易感性,但3周龄以内的 雏鸡易感性最高,2周龄内雏鸡症状明显, 2周龄以上鸡虽感染但很少出现症状。 • 该病即可垂直传播也可水平传播,垂直 传播在该病的散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三、症状
• 表现精神不振、嗜睡、头颈震颤、站立 不稳、运动失调,行步时两翅开张以保 持平衡,或以肘和胫爬行,仍能自行采 食,饮欲正常,最后由于瘫痪、不能采 食和饮水而体重减轻,衰竭死亡。 • 有些可耐过,但其中部分失明。
禽脑脊髓炎
禽脑脊髓炎是由禽脑脊髓炎 病毒引起的主要侵害幼雏中枢神经 系统病变的一种传染病,表现为共 济失调和头颈震颤,又称流行性震 颤。。
虽然大多数鸡群最终感染病毒,但 临床的发生率较低。我国自20世纪80年 代初开始,已证实在大多数商业化养禽 地区存在本病。我国将其列入三类动物 疫病。本病无季节性,四季均可发病。 近年来,本病在我国发病率明显上升, 成为危害养鸡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
最 初 表 现 迟 钝 , 不 愿 走 动
头颈震颤,走路摇摆不定,共济失调
禽脑脊髓炎

鉴别诊断
病原 临床症状和病变 备注
马立克氏病
新城疫 嗉囊充满酸臭液体和气 体。拉黄白色或绿色腥 臭稀粪,“观星状”
一般在6~8周龄之后才逐 渐出现麻痹、瘫痪等症状
维生素E缺乏症
头颈扭曲、前冲、后退、 发病日龄大多在3~6周龄 转圈运动
维生素B1缺乏症 微量元素硒缺乏症
头颈扭曲、抬头望天的 在肌注维生素B1之后大多 角弓反张状 能较快康复 主要特征是发生脑软化 病鸡群口服或肌注微量元 症、渗出性素质和肌肉 素硒后,一般不再出现新 营养不良症(白肌病) 的病例,部分有症状的病 鸡尚能康复
免疫接种: 1、弱毒疫苗:10-12周龄滴鼻点眼或饮水
免疫;
2、灭活疫苗:种鸡开产前1个月进行免疫
AE病鸡,表现为神经症状,两腿麻痹,不能站立
AE病鸡,表现为神经症状,两腿麻痹,向 两侧叉开,不能站立
AE病鸡,表现为神经症状,两腿麻痹,不 能站立或向两侧叉开
AE病鸡羽毛粗乱,头颈震颤
病鸡两侧眼球比较,其中一侧眼球晶仅发生于3周龄以下的雏鸡,无明 显肉眼病变而以共济失调和震颤为主要症 状,可作出初步诊断。 1、病毒分离与鉴定 2、病毒中和试验 3、鸡胚易感试验
临床症状:
1、病雏起先反应迟钝,不喜欢走动,驱赶时可勉强 走动,但步态和速度失去控制,摇摇摆摆或向前猛冲 后倒下,最后侧卧不起。 2、共济失调和震颤 3、有些病鸡表现为单侧或两侧晶状体浑浊,眼球增 大,失明。
病理变化: 病鸡死亡后通常不表现典型的剖检病变, 但有时可见病鸡大脑水肿或积水。
(二)流行病学
易感动物:各种日龄鸡均可感染,但 一般只在雏禽才有明显的临床症状。 传染源:病鸡是主要传染源。 传播途径:可通过直接接触或间接接 触传播。垂直传播是最主要的途径。
有神经症状的疾病――鸡传染性脑脊髓炎

与维生素E缺乏症的鉴别
维生素E缺乏症也可导致雏鸡出现运动 失调等症状,但其病变主要集中在脑 部,且补充维生素E后可迅速恢复。
04
治疗方案及预防措施
治疗方案及原则
对症治疗
针对不同症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使用镇静 剂控制神经症状,使用抗生素预防继发感染等。
支持治疗
给予充足的营养和水分,保持电解质平衡,增强 机体免疫力。
预防措施与建议
加强饲养管理
保持鸡舍清洁干燥,定 期消毒,减少应激因素
。
免疫接种
按照免疫程序进行疫苗 接种,提高鸡群免疫力
。
隔离与检疫
引进新鸡时需进行隔离 观察,确认无疫情后方
可混群饲养。
及时处理病鸡
发现病鸡立即隔离治疗 ,死鸡进行无害化处理
,防止病毒传播。
05
病例分析与讨论
典型病例介绍
病例一
3月龄蛋雏鸡,出现共济失调、瘫 痪,剖检可见脑部充血、水肿。
02
该病的发生和传播不仅对养禽业 有影响,还可能对人类健康造成 潜在威胁,因此对该病的研究具 有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
国内外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外学者已经对该病的病原 学、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 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并取得了 一定的成果。
在疫苗研发方面,国内外已经成功研 制出多种预防鸡传染性脑脊髓炎的疫 苗,并在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学特性和致病机制。
诊断方法研究成果
建立了鸡传染性脑脊髓炎病毒的 分子生物学和血清学诊断方法, 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和敏感性。
防治策略研究成果
研发了针对鸡传染性脑脊髓炎病 毒的疫苗和药物,为预防和治疗
该病提供了有效手段。
创新点与亮点展示
创新性地应用了现代生物技术手段,如基因编辑技术、蛋白质组学技术等,深入研 究了鸡传染性脑脊髓炎病毒的致病机制和免疫机制。
鸡脑脊髓炎的防治

鸡脑脊髓炎的防治鸡脑脊髓炎(AE)是由禽脑脊髓炎病毒引起的雏鸡的一种以侵害神经系统为主的传染病,又称流行性震颤。
其主要特征是患雏表现共济失调,头颈部肌肉震颤,腿麻痹,瘫痪等;产蛋鸡则表现产蛋率下降。
一、症状1、雏鸡。
发病初期,患鸡精神沉郁,反应迟钝;随后部分病鸡陆续出现共济失调,不愿走动;或走动步态不稳,直至不能站立;双跗关节着地,双翅张开垂地,勉强拍动翅膀辅助前行,甚至完全瘫痪;部分患雏,头颈部震颤,尤其给予刺激时,震颤加剧。
患鸡在发病过程仍有食欲,但常因完全瘫痪而不能采食和饮水,以致衰竭死亡,病程为5~7天。
2、中鸡。
少数鸡只发病,病鸡表现呆立软脚,甚至出现中枢神经紊乱;患鸡偏头伸长颈向前直线行走,或倒退,或突然无故将头向左右等方向扭转等。
个别患鸡可能发生一侧或双侧性眼球晶状体浑浊,甚至失明。
3、成年种鸡。
无神经症状,主要表现一过性产蛋下降。
产蛋率下降一般达到10%~20%,约14天后恢复正常。
蛋的质量方面主要是孵化率下降,胚胎多数在19日龄前后死亡,母鸡还可能产小蛋,但蛋的形状、颜色、内容物无明显变化。
二、剖检患雏肌胃的肌肉切面有一些斑驳的灰白色区。
眼球晶状体出现浑浊。
作病理组织学检查时,可见脑干延髓和和脊髓灰质中的神经元中央染色质溶解,脑中血管周围有“套管”现象,神经胶质细胞灶性增生,肌胃和胰脏中有大量淋巴细胞浸润。
三、诊断雏鸡在出生后1~2周龄发病,表现明显的共济失调和头颈肌肉震颤,以及其母鸡近期有过产蛋量下降病史等可作为本病的临床诊断要点;必要时可作脑干、脊髓和肌胃、胰脏的检查。
四、防治防治本病,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
目前,免疫接种所使用的疫苗有禽脑脊髓“canek114株”弱毒活疫苗和禽脑脊髓炎油乳剂灭活疫苗两种。
其基本免疫程序是:首免,于后备种鸡12周龄,经饮水免疫接种弱毒活疫苗,1~2羽份/只;二免,于后备种鸡16周龄,经饮水免疫接种弱毒活疫苗,2羽份/只,同时,可经肌肉注射接种油乳剂灭活疫苗0.5~1ml/只。
家禽脑脊髓炎的症状及其诊断方法

家禽脑脊髓炎的症状及其诊断方法家禽脑脊髓炎是由禽脑脊髓炎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侵害雏鸡,以共济失调、头颈震颤、站立不稳为特征。
下面我们了解一下家禽脑脊髓炎症状及其诊断方法。
一、家禽脑脊髓炎临床症状(1)病雏开始眼睛表情迟钝,腿无力,随后发生渐进性的共济失调,不愿走动。
强行走动时,表现步态不稳,甚至跌倒,或用跗关节和膝来行走。
(2)常见头颈部震颤,多发生于共济失调之后,震颤的持续时间、频率和强度可能各不相同,有些病鸡只在受惊扰或刺激时才发生。
(3)病雏一般能正常吃食和饮水,但由于运动失调,行走困难,无法觅食,以致衰竭而死。
部分病雏一侧或两侧眼睛的晶状体混浊或变浅蓝色而失明,发病率通常40%-50%,病死率平均为25%。
(4)成年鸡感染后通常没有可见的临床症状、唯一的表现是产蛋量下降,蛋个变小,产蛋量下降幅度可达40%,1-2周后逐渐恢复。
产蛋量下降期间的种蛋孵化率也受影响。
二、家禽脑脊髓炎实验室诊断根据鸡群病史,共济失调,头颈震颤,剖检时又无可见的肉眼病变,可做出初步诊断,但初次发病时须进行实验室检查。
(1)病毒的分离和鉴定:取病鸡的脑制成10%-25%组织悬液,经离心沉淀后,取清液加入青霉素和链霉素抑菌,然后脑内接种易感鸡,或经卵黄囊内接种5-6日龄的易感鸡胚。
若有本病病毒存在,则部分雏鸡于接种后1-4周出现神经症状;鸡胚于12天后检查,可见胚体麻痹、肌肉萎缩、儒化,孵出的雏鸡于10天内出现神经症状。
(2)鸡胚易感性试验:当怀疑产蛋鸡感染本病时,可取产蛋量恢复正常后的种蛋进行孵化。
于5-6日龄时取发育胚蛋30只,用已适应鸡胚的禽脑脊髓炎病毒株进行卵黄囊内接种,每胚注射l:l000或1:10000稀释的胚毒0.1毫升(约为l000个或100个鸡胚的半数致死量)。
接种后10-12天进行检查,如果70%以上的鸡胚健活正常,没有特异变化,说明鸡胚有免疫力,表示该鸡群曾感染本病;如果全部鸡胚都有特异性变化,则证明该鸡群完全易感,未受本病的感染。
10禽脑脊髓炎

禽脑脊髓炎【概述】禽脑脊髓炎(Avian Encephalomyelitis,AE),又称流行性震颤,是由禽脑脊髓炎病毒引起的主要侵害雏鸡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
1930年首次在美国发现,目前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地,我国各地亦偶有发生,但一般不发生大区域性流行。
本病的特征是引起雏鸡共济失调,瘫痪和头颈部肌肉震颤,死亡率高,母鸡感染时产蛋量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流行病学】鸡、火鸡等对本病易感,各种日龄均可感染,主要侵害1~3周龄的雏鸡,母鸡亦可感染发病,但无明显的神经症状,而已产蛋率下降为主。
本病主要经消化道感染,并可经卵垂直传播。
雏鸡发病时,疫情通常局限于本场或范围较小的区域。
母鸡感染时,疫情可传播到其种苗到达的区域。
本病流行无明显的季节差异,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发病率与死亡率的高低与鸡群易感性的多少、病原的毒力强弱和鸡龄大小有关。
从未发生过或未曾进行免疫的鸡群,一旦暴发本病时,雏鸡发病率可达40%~60%,病死率达30%或以上。
【临床症状】潜伏期1~14天,经卵垂直传播感染的雏鸡一般在出壳后1~2周发病。
患病雏鸡精神萎顿,不愿走动,常以跗关节着地,继而出现共济失调,驱赶时常借助翅膀拍动行走,发病3天后出现肢体麻痹,侧卧于地。
头颈震颤,最后病鸡饥渴衰竭而死。
部分患病鸡视力减退或失明。
成年母鸡表现产蛋下降,产小蛋,但蛋壳形状、颜色和蛋品质等变化不大。
【剖检病变】剖检无明显的肉眼变化,少数可见脑部充血、出血,有时可见患病小鸡眼角膜有一定程度的蓝色混浊。
惟一的肉眼病变是肌胃、心肌等可能见有浅灰色云雾样病灶(淋巴滤泡增生)。
【诊断】根据发生产蛋量下降的母鸡,其发病期间产下的后代雏鸡表现中枢神经紊乱等神经症状,仅发生于3周龄以下的雏鸡,病雏鸡无明显肉眼病变,一般化学药物治疗无效等,可作出初步诊断。
确诊需要经病毒分离与鉴定及血清学诊断(血清中和试验、荧光抗体法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
病原体的分离与鉴定:分离病原的材料一般以刚出现临床症状的雏鸡脑组织最佳,可将脑组织悬液经颅内接种一日龄敏感鸡,接种后1~4周出现类似的典型症状;或将脑组织悬液经卵黄囊接种5~7日龄的敏感鸡胚,注意观察接种后鸡胚是否死亡,如有死胚,则应观察是否有肌肉萎缩、脑水肿等异常。
产蛋鸡一过性脑脊髓炎

汇报人: 2023-12-08
目录
• 疾病概述 • 诊断和鉴别诊断 • 预防和控制 • 治疗和康复 • 案例分析和讨论
01
疾病概述
定义和症状
定义
产蛋鸡一过性脑脊髓炎(Eggers Encephalitis)是一种由禽脑脊髓 炎病毒引起的高度传染性疾病, 主要影响产蛋鸡。
症状
01
02
03
及时诊断和治疗
一旦发现鸡出现疑似症状 ,及时进行诊断并采取相 应的治疗措施。
科学用药
根据诊断结果,选择合适 的药物进行治疗,并注意 药物的用量和使用方法。
加强护理
对病鸡进行隔离,避免健 康鸡与病鸡接触,同时加 强饲养管理和环境卫生, 提高鸡的抵抗力。
04
治疗和康复
药物治疗
抗病毒药物
01
提高环境卫生
保持鸡舍清洁、干燥、通风,有助于提高鸡只的 抵抗力。
调整饲养密度
适当调整鸡只饲养密度,避免过于拥挤,减少疾 病传播的风险。
康复动物的处理
跟踪观察
对康复后的鸡只进行跟踪观察,以确保其健康状况稳定。
再次检测
对康复后的鸡只进行再次检测,以确保无病毒残留。
重新并群
经过跟踪观察和再次检测后,可以将康复后的鸡只重新并群饲养 。
与细菌性脑炎的鉴别
如鸡败血性沙门菌病等,需要通过细菌分离培 养和药敏试验等方法进行鉴别。
与营养代谢病的鉴别
如维生素B1缺乏症等,需要通过病史调查、饲料分析等方法进行鉴别。
03
预防和控制
生物安全措施
实施严格的隔离和卫生制度
对鸡舍、设备和工具进行定期清洁和消毒,防止病毒的传播。
选用健康的种鸡
禽脑脊髓炎课件(共27张PPT)《禽病防治》

如有特殊需要
✼ 可将病鸡隔离 ✼ 提供充足的饮水和饲料,饲料和饮水
中添加维生素E、维生素B1
如有特殊需要
✼ 可将病鸡隔离 ✼ 提供充足的饮水和饲料,饲料和饮水中添加维生素E、维生素B1 ✼ 同时采用以下措施
① 用抗禽脑脊髓炎高免血清(或康复期血清)肌肉注射,每只雏鸡0.20.5毫升,每天一次,连用2-3天。
剖检变化
✼ 脑水肿充血和肌肉萎缩 ✼ 尤其是病雏的腿部肌肉萎缩明显
剖检变化
✼ 严重病死雏常见肝脏脂肪变性,脾脏肿大和轻 度肠道炎Fra bibliotek剖检变化
✼ 在腺胃的肌层中 有一种由淋巴细 胞浸润形成的白 色病灶
诊断
初步诊断 试验鉴定
鉴别诊断
临床症状 病理组织学变化
病毒分离鉴定 血清学试验
新城疫 马立克病 传染性支气管炎 维生素E缺乏 多维缺乏
大部分是嗜肠性的,也有嗜神经性的
病原特点
✼ 抵抗力强,在外界可生存相当长时间(干燥和冷冻 的条件下可存活70天)
✼ 20℅生石灰、5℅的漂白粉、5℅的石炭酸、2-5℅ 的福尔马林,10分钟之内可将其灭活
流行特点
1、易感动物
流行特点
1、易感动物 ✼ 鸡对禽脑脊髓炎最易感,各日龄
均可感染 ✼ 但以3周龄以内雏鸡易感性最高
流行特点
2、传染源 ✼ 病鸡 ✼ 隐性感染的鸡
流行特点
3、传播途径 ✼ 垂直传播 ✼ 水平传播
流行特点
4、发病季节 ✼ 没有明显的季节性,一年四季
均可发病
临床症状
经蛋垂直感染:潜伏期为1-7天 水平感染:潜伏期为11-30天
临床症状
✼ 病初精神迟钝,不愿走动,或走几步就蹲下来 ✼ 出现运动失调,前后摇晃,步态不稳,头颈部震颤 ✼ 有些病雏翅膀和尾部也出现震颤,以致最后发生瘫痪或衰竭 ✼ 病鸡不愿活动,常以跗关节和胫部着地行走 ✼ 不能采食和饮水,最后衰竭而死
鸡脑脊髓炎的防治

由于未采取有效措施,病毒通过人 员、饲料、水源等传播途径扩散到
其他养殖场和地区。
未采取措施
由于忽视症状,未及时采取隔离、 治疗等措施,疫情迅速扩散到整个 养殖场。
损失严重
疫情扩散导致大量鸡只死亡,养殖 场经济损失严重,并可能对周边地 区造成威胁。
06
总结与展望
总结鸡脑脊髓炎的防治经验
疫苗接种
发病率
AE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有时可达到100%。
02
鸡脑脊髓炎的预防
疫苗接种
疫苗种类
针对鸡脑脊髓炎,主要使用活 苗和灭活苗两种疫苗。活苗包 括CJ1株和RZ株,灭活苗包括
CJ1株和LZ株。
接种时间
建议在鸡1~3日龄和10~14日龄 时分别进行基础免疫和加强免疫 。
接种方法
采用肌肉注射或皮下注射方式进行 接种,肌肉注射适用于大型鸡群, 皮下注射适用于小型鸡群。
发现疑似病例,及时隔离治疗,防止疫病 扩散。
定期监测与诊断
定期进行血清学检测:了解鸡群抗 体水平,评估免疫效果。
对病死鸡进行病理学检查:了解疫 病病变情况,为防治提供参考。
对疑似病例进行临床检查:观察鸡 群精神状态、食欲、运动等方面的 情况。
根据监测与诊断结果,及时调整防 治方案。
及时采取措施
对疑似病例进行隔离治疗:减少疫病传播,保护健康 鸡群。
提高免疫力
通过免疫接种、补充营养等方式,提高鸡的免疫力,预防疾病发 生。
04
鸡脑脊髓炎的防治方案
制定综合防治计划
制定全面的防治计划
包化饲养管理
提高鸡群营养水平,增强鸡群免疫力。
定期进行疫病监测
及时发现疫情,掌握疫情动态,为防治提 供科学依据。
禽类传染病禽脑脊髓炎

鸡胚神经胶质细胞培养病毒。 病毒对外界环境抵抗力很强 。
流行特点
鸡、野鸡、鹌鹑、火鸡均易感。 水平传播和垂直传播。 1~2周龄多发 ,2~3周龄很少出现临床症状。 成年鸡可表现为暂时产蛋下降。
临床症状
初期症状为病鸡目光呆滞,共济失调,接着两腿麻痹,站立 不起来,被驱赶时易倒卧一侧。
病毒感染率高、发病率低。 未免疫种鸡群产蛋后感染,垂直传播可使子代发病。
病原
禽脑脊髓炎病毒(Avian encephalomyelitis virus, AEV)属于 小RNA病毒科(Picornaviridae)肠道病毒属(Enterovirus)。
只有一个血清型;野毒株嗜肠道、从粪中排毒,致病性有 差异;鸡胚适应毒嗜神经,但不能通过口鼻途径感染。
禽脑脊髓炎avianencephalomyelitisae禽脑脊髓炎本病是一种主要侵害幼龄鸡的病毒性传染病以共济失调本病是一种主要侵害幼龄鸡的病毒性传染病以共济失调和头颈部的震颤为特征又称流行性震颤
禽脑脊髓炎
Avian encephalomyelitis (AE)
禽脑脊髓炎
本病是一种主要侵害幼龄鸡的病毒性传染病,以共济失调 和头颈部的震颤为特征,又称流行性震颤。
病鸡出现头颈颤抖,神经症状。 部分病鸡因眼球白内障而失明。 成年鸡感染可发生暂时性产蛋下降,但不出现神经症状。
病鸡病鸡眼球白内障
病鸡眼球白内障
病理变化
病雏肌胃有带白色的区域,淋巴细胞侵润所致。 病死鸡脑部充血和脑水肿。 脑和脊髓经组织学检查为急性非化脓性脑炎,血管周围
有小淋巴细胞浸润,呈现血管套。
病鸡脑水肿,右边为正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夕年想要的是亲自的和他认识,所以她只是继续着她的方案。她们的教
4%~50%,有时可达 60%。死亡率受各种因素 的影响,在 10%~70%之间,平均 25%。 成年鸡感染无明显的临床症状,可出现短时 间(1~2 周)产蛋下降,下降幅度在 5%~15%之 间,其后可逐渐恢复。
(四)病理变化 无特征性肉眼病理变化,仔细检查仅可在胃 的肌层中出现灰白色区。 (五)诊断
禽脑脊髓炎又称流行性震颤,是一种主要侵 害雏鸡的病毒性传染病,其特征是运动失调和头 颈震颤,成年鸡产蛋量下降。
(一)病原
该病毒属微核糖核酸病毒科肠道病毒属,对 氯仿、酸、胰酶、胃酶和去氧核酸酶有抵抗力。 病毒能在无免疫性母鸡所产的卵的鸡胚脑部和
卵黄囊中增殖,也可在神经胶质细胞、鸡胚肾细
胞、鸡胚成纤维细胞和鸡胚胰细胞等细胞培养物
夕年想要的是亲自的和他认识,所以她只是继续着她的方案。她们的教
产的蛋中含有病毒,用这些带毒种蛋孵化时,一 部分鸡胚在孵化中死亡,另一些鸡胚可孵出,出 壳雏鸡可在 1~20 日龄之间发病和死亡,造成本
病的流行,引起较大的损失。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无明显的季节性。
(三)临床症状 经鸡胚感染的雏鸡潜伏期为 1~7 天,经接 触经口感染的潜伏期为 10~30 天,通常是在 1~ 3 周龄发病。
夕年想要的是亲自的和他认识,所以她只是继续着她的方案。她们的教
周龄接种弱毒苗,在开产前一个月再接种灭活 苗,均具有很好的防制效果。
1cv0f3c9a 易博亚洲
夕年想要的是亲自的和他认识,所以她只是继续着她的方案。她们的教
病初雏鸡精神稍差,眼神呆钝不愿走动,驱 动时行走不协调、摇晃,逐渐运动共济失调,以 跗关节或胫部行走。后见雏鸡精神沉郁,运动严
重失调逐渐麻痹和衰竭,头颈震颤,手扶时更明
。 部分病雏可见一侧或两侧眼睛的晶状体混 浊,变成兰色而失明。 雏鸡群可迅速全部感染,但发病率通常为
夕年想要的是亲自的和他认识,所以她只是继续着她的方案。她们的教
根据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可作出初步诊断, 确诊需进行病毒的分离和血清学试验。 (六)防制 本病尚无药物,主要是做好预防,不到发病
鸡场引进种蛋或种鸡,平时做好消毒及环境卫 生。 ②进行免疫接种,弱毒苗可饮水、滴鼻或点 眼,在 8~10 周龄及产前 4 周进行接种;灭活油 乳剂苗在开产前一个月肌肉注射,也可在 10~12
夕年想要的是亲自的和他认识,所以她只是继续着她的方案。她们的教
上生长繁殖。 (二)流行病学
鸡、雉鸡、火鸡、鹌鹑等均可自然感染。 各种年龄的鸡都可被感染,但出现明显症状
的多见于 3 周龄以下的雏鸡。 病禽通过粪便排出病原,污染饲料、饮水、 用具、人员,发生水平传播。病原在外界环境中 存活时间较长。另一重要的传播方式是垂直传 播,感染后的产蛋母鸡,大多数在为期 3 周内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