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长调节剂在葡萄生产上的应用b
益果隆在提高山葡萄坐果率中的应用效果
益果隆在提高山葡萄坐果率中的应用效果摘要:为研究提高山葡萄坐果率的栽培途径,我们使用益果隆葡萄专用生长调节剂对山葡萄生长影响进行试验。
该产品可使山葡萄植株细胞分裂、分化速度加快、蛋白质合成能力增强,协调内源激素的分泌,加快花器发育,促进开花和座果,增加产量,提高浆果的商品价值。
结果表明,在对山葡萄正常生产管理的基础上,施用本生长调节剂,能更加有效地促进营养生长,可以提高山葡萄的开花率和坐果率,使果实增甜着色,提高增加,增产效果明显。
关键词:益果隆;山葡萄;坐果率;应用中图分类号:s663.1 文献标识码:a在山葡萄的栽培生产过程中,提高山葡萄浆果的产量和品质是生产经营者追求的目标,因为这不仅是制约山葡萄酒酿造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也对果农增收起着决定性作用。
2011至2012年我们将该生长调节剂在山葡萄主栽品种“双红”上进行施用试验,试验效果明显。
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地点与生态环境试验在松原市宁江区新城乡晨光村山葡萄栽植园区和松原市宁江区新城乡和平村山葡萄栽植园进行。
这两个园区土壤类型是黑钙土和草甸土,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较高,含多种营养元素。
ph值在7.02-7.39,呈中性或微碱性。
这两个栽植园位于松原市郊区,在生长季节里,栽培措施易于实施调整,利于山葡萄生长管理。
1.2 试验材料郑州中大农化有限公司生产的“益果隆”葡萄专用复合型生长调节剂。
1.3 常规栽培管理措施1.3.1 土壤管理主要是园内除草、松土,防止杂草争水争肥,保证肥水不流失。
1.3.2 肥水管理施肥要根据平衡施肥原则,以细碎腐熟的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兼顾喷施叶面肥。
对于含氯复合化肥和硝态氮肥禁止使用。
施用基肥分2次进行,第1次在浆果采收后进行,在距离根干一侧30~50cm处开沟条施,沟宽30cm,沟深25cm,将有机肥撒入沟内,覆土踩实,第2次在春季土层解冻20cm深后,在施基肥的对侧开沟埋施尿素及复合肥,方法同前。
施用追肥,一般在坐果后进行。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葡萄有什么作用.doc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葡萄有什么作用关于植物生长调节剂大家一定都不会陌生,因为大家经常用到,不过大家一般都是使用在粮食作物上,其实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于葡萄的生长来说也有很大的好处,那么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葡萄有什么作用呢?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下。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葡萄有什么作用1、扦插生根吲哚乙酸、吲哚丁酸快浸法:配制l000mg/L高浓度溶液放于底盆内,药液深度为3~100px,然后将一小捆一小捆的插条直立于容器内,浸5秒后取出晾干即可扦插于苗床中。
此法操作简便,设备少,同一溶液可重复使用,用药量少,速度快。
慢浸法:将吲哚乙酸配制成浓度为25mg/L(易生根的品种)~200mg/L(不易生根品种)溶液,再将插条基部浸入药液中8~12h后取出扦插。
此法浸蘸时间长,大批量插条点需较多的容器,用药量大。
蘸粉法:取lg吲哚乙酸,用适量95%酒精或60度烧酒溶解,然后再与1000g滑石粉充分棍合,酒精挥发后即成1000mg/L的吲哚乙酸粉剂。
扦插时先将插条基部用水浸湿,再在准备好的吲哚乙酸粉剂中蘸一蘸,抖去过多的粉末,插入苗床中。
萘乙酸选择品种优良、生长健壮、芽跟饱满、无病虫的一年生杖条,将插条基部2~75px处浸于萘乙酸50~100mg/L药液中8~12h,取出后埋于潮湿沙中促根,可促进生根,又会抑制插条芽过早萌发,从而缩短插条萌芽与新根产生的时间差,提高扦插成活率。
注意,萘乙酸可与吲哚乙酸混合使用提高促根效果。
ABT生根粉使用50mg/L浓度药液浸泡4~8h,可促进生根。
2、抑制新梢生长丁酰肼使用丁酰肼可使葡萄生长枝节间缩短,叶色加深,叶片小而厚,叶绿素增加。
丁酰肼控制葡萄新梢生长不如矮壮素强烈,同时,抑梢效应的产生时间也较迟缓。
据试验,对玫瑰香葡萄用丁酰肼200mg/L 处理效果较好,对巨峰、康可等葡萄则要提高到2000~3000mg/L。
喷施丁酰肼的时间要比矮壮素早7~10d,喷施浓度则在2000~3000mg/L,根据葡萄品种确定喷施浓度。
吡效隆在葡萄上的利用
2023-11-04CATALOGUE目录•吡效隆简介•吡效隆在葡萄上的应用•吡效隆的使用方法•吡效隆在葡萄上的应用效果•吡效隆在葡萄上的应用前景•相关研究与文献资料01吡效隆简介吡效隆的特性高效性吡效隆是一种高效植物生长调节剂,能够显著促进葡萄的生长和发育。
广谱性吡效隆适用于多种葡萄品种,且对不同生长阶段的葡萄都有效果。
低毒低残留吡效隆的使用对葡萄和人都没有明显的毒性,且在葡萄中的残留量非常低。
010302吡效隆的主要用途促进葡萄生长吡效隆可以促进葡萄茎的伸长和加粗,使葡萄的叶面积增大,从而促进葡萄的生长。
提高葡萄产量吡效隆可以增加葡萄的果实数量,提高葡萄的产量。
改善葡萄品质吡效隆可以增加葡萄的可溶性糖含量,提高葡萄的口感和品质。
吡效隆的发展历程02随着人们对吡效隆的特性认识的深入,其应用范围逐渐扩大。
03现在,吡效隆已经成为葡萄栽培中常用的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
02吡效隆在葡萄上的应用吡效隆可以显著提高葡萄的发芽率,增加种植效益。
提高发芽率促进营养生长缩短生长周期吡效隆可以促进葡萄的营养生长,增加枝条数量和叶片面积,有利于光合作用的进行。
使用吡效隆可以缩短葡萄的生长周期,提早成熟,提高单位时间的产量。
03促进葡萄生长0201吡效隆可以促进葡萄的花芽分化,增加果实数量和产量。
促进花芽分化吡效隆可以改善葡萄的果实品质,增加果实大小和重量,提高商品价值。
改善果实品质使用吡效隆可以减少葡萄生长过程中的病虫害发生率,提高产量稳定性。
提高产量稳定性提高葡萄产量吡效隆可以增加葡萄中的营养成分,如糖分、维生素和矿物质等,提高营养价值。
增加营养成分使用吡效隆可以改善葡萄的口感,增加甜度和汁液含量,提高食用品质。
改善口感吡效隆可以延长葡萄的保鲜期,减少腐烂和变质,有利于长途运输和销售。
延长保鲜期改善葡萄品质提高抗病性吡效隆可以增强葡萄的抗病能力,减少病虫害的发生率,降低经济损失。
预防生理病害使用吡效隆可以预防葡萄生长过程中的生理病害,如日灼、裂果等,提高商品率。
益果灵在葡萄上的作用与效果
益果灵在葡萄上的作用与效果展开全文国家专利号:2007100184965 农药登记证号:LS2000735 生产批准证号:HNP61054-E0465益果灵为国家重点新产品和专利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农药残留免检产品;国家创新基金和重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陕西省重大科技产业化项目、星火、火炬计划项目;陕西省科学技术奖。
益果灵是咸阳德丰公司独家研制生产的一种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内含极强的生物活性物质,其诱导植物细胞分裂、愈伤组织能力比一般细胞分裂素高千倍以上。
能够解除基因阻遏,开启DNA和RNA的密码,引发有关酶及蛋白质的合成,协调植物内源激素的分泌,并能诱导植物SAR(系统抗性)基因的表达,增强抗病及抗逆能力。
益果灵在农业生产上对人、畜安全,对飞鸟、天敌、蜜蜂、蚕、鱼无毒,对生态环境无污染,在果实中无残留,属绿色无公害农药。
一、益果灵在葡萄上的作用特点1、能显著增加新栽幼树生长量,使其提早进入丰产期;2、春季新梢萌芽后使用益果灵,能促进枝条和花序健壮生长,增厚叶片,增大果穗;3、花后约15~20天葡萄生理落果后使用益果灵,能增大果粒,减少落(掉)粒,无大小粒,葡萄着色好、硬度大、、穗形好、商品性极佳;4、使用益果灵无穗轴硬化现象(果刷也不硬化),葡萄耐贮耐运,商品性提高;5、能减轻因气候突变或其它因素影响造成的裂果问题;6、能提高葡萄的抗病(如抗霜霉病、灰霉病、白腐病等)能力;7、能增加枝条的成熟度和冬芽的饱满度,为其安全越冬和来年的丰产打好基础;8、嫁接上使用,能促进伤口愈合,提高接穗成活率,增加接穗生长量。
二、使用方法1、新栽幼树增加生长量新栽幼树缓苗后,用益果灵30ml/瓶对水8~10公斤喷施,可以提高生长量一倍以上(应注意喷施后立即浇水效果最佳);且叶片变厚、变大;枝条生长粗壮、成熟度好,芽眼饱满;为葡萄早果丰产奠定了坚实基础。
2、嫁接用益果灵30ml/瓶对水6公斤(嫁接时气温低用3公斤,气温高时用6公斤),处理接穗和砧木嫁接部位,可促进伤口愈合,提高成活率,增加接穗生长量。
碧护在葡萄上的应用
试验方案一:
时期
萌动期喷雾
开花前(5-7天)(穗长 10-15cm)喷雾
处理1
碧护3500倍+安融乐5000倍+氮肥喷 施; 冲施:碧护10克+安融乐10 ml+融地 美200ml
碧护5000倍+安融乐5000倍+0.3% 硼肥+0.3%氮肥
谢花后3-5天喷雾
碧护5000倍+安融乐5000倍+硼肥+ 钙肥
花后10-15天冲施(亩用 碧护10克+安融乐10 ml+融地美
量)
200ml结合膨果肥一起使用
转色期喷雾
碧护7500倍+安融乐5000倍+高钾叶 面肥
处理2
CK
CK CK CK CK
二、碧护在葡萄上的应用试验
试验方案二(自选):
时期
处理1
萌动期喷雾
碧护3500倍+安融乐5000 倍+氮肥喷施;
处理一(陶化店) 糖分 16.9 17.0 17.5 17.1
CK 糖分 17.3 17.0 16.9 17.1(17.06)
处理二(草庙) 糖分 14.2 15.6 14.3 14.0
CK 糖分 13.5 13.2 12.8 13.2
三、试验结果讨论
1、芽前5-7天使用碧护喷雾或者喷雾+冲施,具有较明显促 芽早发和壮芽作用。
Ⅳ 抗冻机理:作物施用碧护后,植物呼吸速率增强,提高植物活力,并能够有 效激活作物体内的甲壳素酶和蛋白酶,极大地提高氨基酸和甲壳素的含量,增加 细胞膜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使之在低温下能够正常生长。可以预防、抵御冻 害。
一、碧护简介
注意事项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葡萄生产上的应用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葡萄生产上的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一类能够调节植物生长和发育的化学物质,它们通过影响植物的生理代谢过程,促进或抑制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在葡萄生产中,植物生长调节剂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葡萄的生长和发育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
例如,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促进葡萄的分枝生长,增加枝条数量,提高葡萄的产量。
同时,它们还可以促进果实的膨大和发育,使葡萄果实更加饱满和甜美。
此外,植物生长调节剂还能够促进葡萄的花芽分化和开花,提前开花时间,使葡萄的果实成熟期提前,从而增加了葡萄的产量和质量。
植物生长调节剂还能够改善葡萄的抗逆能力。
在葡萄生长过程中,由于气候变化、病虫害等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葡萄容易受到一定的压力和伤害。
而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增强葡萄的抗逆能力,提高其对干旱、寒冷等逆境的适应能力,减少葡萄的损失。
同时,植物生长调节剂还能够增强葡萄的抗病虫能力,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保证葡萄的健康生长。
植物生长调节剂还可以调节葡萄的果实品质。
通过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调整葡萄果实中的糖酸比例,使其更加适合市场需求。
同时,植物生长调节剂还可以增加葡萄果实中的香气物质的含量,提高葡萄的风味和口感。
这对于提高葡萄的销售价值和市场竞争力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然而,尽管植物生长调节剂在葡萄生产上有着广泛的应用,但也要注意合理使用。
一方面,过量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可能会导致葡萄过度生长,增加病虫害的发生风险,甚至影响葡萄的品质。
另一方面,不同的葡萄品种和生长环境对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反应可能存在差异,因此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节剂的选择和使用。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葡萄生产上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们可以促进葡萄的生长和发育,改善葡萄的抗逆能力,调节葡萄的果实品质,提高葡萄的产量和质量。
然而,合理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是至关重要的,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和使用,以确保葡萄的健康生长和优质产量。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葡萄果实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葡萄果实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王西成;王壮伟;吴伟民;赵密珍;钱亚明【摘要】果实品质包括果实大小、果形指数、果实色泽、果面光洁度、果实糖酸含量以及其他风味物质等多个方面.本文综述了赤霉素、氯吡脲、脱落酸、萘乙酸、6-苄氨基嘌呤等多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葡萄果实外观和内在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发现不同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对果实品质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而相同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功能的发挥与其使用浓度和使用时间之间关系紧密.最后对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分析展望,旨在为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期刊名称】《中外葡萄与葡萄酒》【年(卷),期】2018(000)004【总页数】5页(P103-107)【关键词】葡萄;植物生长调节剂;果实品质【作者】王西成;王壮伟;吴伟民;赵密珍;钱亚明【作者单位】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江苏省高效园艺作物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 210014;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江苏省高效园艺作物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 210014;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江苏省高效园艺作物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 210014;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江苏省高效园艺作物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 210014;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江苏省高效园艺作物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 21001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482.8;G252.8果实品质是决定果实商品性的核心因素之一,果实的形状、大小、色泽是果实外观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果实的糖酸含量、糖酸比等也是决定果实品质最重要的指标[1-2]。
果实的内源激素在果实生长发育及品质形成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调控作用,而外源植物生长调节剂在一定程度上也可对该过程进行调节,使得利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果实品质进行调控成为了一种有效手段,并在实际生产中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3-4]。
葡萄是一种世界性水果,广受人们的喜爱,营养价值丰富,除用于鲜食、酿酒外,还可用于制汁和制干,是很多葡萄与葡萄酒生产国重要的经济支柱产业[5]。
葡萄栽培学14道题答案
1.葡萄和苹果在植物学特征上有何区别?答:要说植物学特征区别应该从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方面来叙述,它们同属于被子植物,但是葡萄是葡萄科,苹果是蔷薇科植物。
重点在于根都是直根系,茎一个藤本一个木本,叶都是单叶互生,构造有差别,花是两性花构造不同,葡萄子房上位,苹果子房下位,葡萄浆果,苹果梨果,葡萄有胚乳种子,苹果无胚乳种子。
2. 同一个品种葡萄的节间长短,芽的大小为何不一致?答:3.生产中掌握葡萄的生长物候期意义?答:葡萄与其它果树一样有一定的生长发育规律,其年周期随着气候变化而有节奏地通过生长期与休眠期,完成年周期发育。
在生长期中进行萌芽、生长、开花、结果等一系列的生命活动,这种活动的各个时期称为物候期。
生长期已结果的植株,其生长物候期一般分为6个阶段:(1)伤流期(2)萌芽生长期(3)开花期(4)浆果生长期(5)浆果成熟期(6)落叶期(7)休眠期4.葡萄中为何会出现伤流,怎么预防?答:葡萄枝蔓流水是由于根压作用形成“伤流”。
是显示葡萄生长发育的一个物候期,葡萄的伤流时间是从惊蛰开始到葡萄萌芽展叶期,当春季地温达到10---13°以上时,树液开始萌动,根系开始活动,吸收土壤中的养分水分和营养物质,同时根系和多年生枝蔓储藏的有机营养变为可给态送到各个生长点,在萌芽展叶后逐渐停止。
在树体没有开始萌芽之前,未有生长点,营养物质还未被利用,所以树液从伤口或者剪口流出,这种现象叫做葡萄的伤流现象。
1、正确把握修剪时间2、减少枝蔓造伤,降低伤流程度3、提高树体自身抗性,增强抗寒抗冻能力4、保护伤口5、彻底清园,减少病虫害侵染6、预防寒害7、实施物理保护法8、利用生物防治法9、提前摸芽,减少营养消耗10、萌芽后2-3叶期的病害防治11、展叶期主要虫害的防治5. 1.葡萄树形确定的依据是什么?答:葡萄的主要树形有多主蔓自然扇形、龙干形、单干双臂树形和干字形等。
6.生产中如何简化葡萄的用工?答:(1)在葡萄植株修剪前7-14d,根据葡萄品种将肥料作为基肥施入,在一年两收栽培模式下,基肥分两次施入,第一茬果修剪前10-14d,在畦两边距离葡萄植株50cm处开深20-30cm的沟施入;第二茬果修剪前7-10d,在葡萄畦面撒施;第一茬果基肥的施用量大于第二茬果;(2)修剪后及时用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喷施1-2次,进行清园;待枝条不再有伤流时,用20-30倍的50%单氰胺水溶剂进行催芽;同时及时进行全园灌水,保持土壤湿润,使葡萄萌芽整齐;(3)待葡萄新梢展叶10-11张时,掐除梢尖。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
事例2 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培育无子果实。
注意:以果实(如草莓、番茄 等)为农产品的作物由于某种 因素影响了受粉,则可通过 喷施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 物进行补救。但是以种子(向 日葵、油菜等)为农产品的作 物不能通过上述方法补救。
5
事例3
天然状态下的凤梨(菠萝)开花结果时期参 差不齐,一片凤梨田里需要分五六次收获,费 时费工,晚上市还卖不出好价钱。到了冬季, 由于气温低、日照弱,果实成熟慢、品质差。 用乙烯利催熟,就可以做到有计划地上市。
第5章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3节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
问题探讨
在玫瑰葡萄园种植过程中,合理施用人工合成的赤霉素、细胞
分裂素类物质,可以提高葡萄结果率和单果质量,提高果实无核
化程度。但是如果施用不合理,可能会造成果实空心等问题。 讨论:
玫瑰葡萄
葡萄植株里有自身合成的植物激素,为什么还要施用人工合成的植物激素类物质呢?
7、结论:对于××植物来说,
促进插条生根的生长素类 调节剂的最适浓度是0.8-1.2mg/mL。
17
03 小结
18
练习与应用
1. 种植葡萄时,在打插繁殖、控制枝条生长、提高果实品质等方 面都可以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判断下列有关表述是否正确。
× (1) 施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就是植物激素。( ) × (2) 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就一定能提高葡萄的产量和品质。 ( )
6
乙烯利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工业品为液体。当溶 液pH<3.5时,它比较稳定;但随着溶液pH升高,它会分 解释放出乙烯。乙烯对水果有催熟作用,还可以进一 步诱导水果自身产生乙烯,加速水果成熟。
注意: 乙烯利对皮肤黏膜有一定的刺激性,操作是需要做好防护措施,并
葡萄实验室做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葡萄品种的特性及其生长发育规律;2. 掌握葡萄实验室的实验操作流程;3. 学习葡萄病害的防治方法。
二、实验原理葡萄(Vitis vinifera L.)为葡萄科葡萄属植物,是世界上栽培面积最广、产量最高的果树之一。
葡萄品种繁多,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
本实验旨在通过观察葡萄品种的特性、生长发育规律以及病害防治,提高对葡萄种植的认识。
三、实验材料1. 实验室:葡萄实验室;2. 葡萄品种:红提、玫瑰香、巨峰等;3. 实验仪器:显微镜、电子天平、培养皿、酒精灯、剪刀等;4. 实验试剂:消毒液、杀菌剂、生长调节剂等。
四、实验方法1. 葡萄品种特性观察(1)选取红提、玫瑰香、巨峰等葡萄品种,观察其果实形状、颜色、大小等外观特征;(2)对葡萄叶片、枝蔓进行观察,了解其叶形、叶色、叶脉等形态结构;(3)对葡萄根系进行观察,了解其生长习性。
2. 葡萄生长发育规律研究(1)观察葡萄从萌芽到成熟的整个过程,记录其生长周期;(2)分析葡萄生长发育过程中,光照、温度、水分等环境因素对葡萄生长的影响;(3)研究葡萄生长调节剂对葡萄生长发育的影响。
3. 葡萄病害防治(1)观察葡萄叶片、果实等部位,了解常见病害症状;(2)分析病害发生的原因,制定防治措施;(3)实验验证杀菌剂、生长调节剂等对葡萄病害的防治效果。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葡萄品种特性观察红提:果实呈长椭圆形,皮薄,肉软,汁多,味甜,品质优良;玫瑰香:果实呈圆形,皮薄,肉软,汁多,味甜,香气浓郁;巨峰:果实呈圆形,皮厚,肉硬,汁少,味甜,品质中等。
2. 葡萄生长发育规律研究葡萄生长周期:萌芽期、展叶期、开花期、结果期、成熟期;光照、温度、水分等因素对葡萄生长的影响:光照充足、温度适宜、水分充足有利于葡萄生长;生长调节剂对葡萄生长发育的影响:生长调节剂可以促进葡萄生长,提高产量和品质。
3. 葡萄病害防治常见病害:霜霉病、白粉病、炭疽病等;防治措施:合理轮作、加强田间管理、选用抗病品种、喷洒杀菌剂等;杀菌剂、生长调节剂等对葡萄病害的防治效果:实验结果表明,杀菌剂和生长调节剂对葡萄病害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葡宁”在阳光玫瑰葡萄上的应用效果
大的促进作用(图2)。
表1不同处理对葡萄生物学性状及果实品质调查
处理
K1 K2 K3
每亩 株数 222 222 222
坐果率 /% 84 69 68
单株 穗数
9 8 7
单穗 粒数 113
88 85
百粒重 /千克 1.79 1.00 0.76
2.2不同处理对葡萄产量的影响
由表2可以看出,K1比K2亩增产2 461.2千克,增产
1.2.2试验处理K1:常规施肥+葡宁植物生长调节剂 (简称供试药品);K2:常规施肥+0.5%的赤霉苯隆(市 场购得);K3:常规施肥+清水。
1.2.3施肥及药話使用方法①常规施肥:亩施复合肥 (20-10-10)200千克,有机肥料300千克。②供试药品分
别在葡萄花冠完全脱落后,100毫升对水40千克浸蘸果 穗一次,用于保果;去核相隔8天后,100毫升对水30千 克,再次浸蘸果穗一次,用于果实膨大。③0.5%赤霉•嗟
阳光玫瑰葡萄施用供试药品较对照在不同生育阶段
相关指标都有明显的提高(图1),K1的坐果率、单株穗
数、单穗粒数、百粒重分别比K2和对照(K3)高15、16个百
分点,1个、2个,25个、28个,0.79、1.03千克。K1、K2较
图1利用“葡宁”第一次无核化处理后
果农之友2020. 4 1
科学试验
对照(K3)果面洁净、亮度高、转黄慢、果粉少、细嫩。以 K1综合效果最好,说明供试药品对葡萄的生长发育有很
率166. 5%,K1比对照(K3)亩增产2 962. 6千克,增产率 303. 2%。以上数据分析表明,K1与K2、K1与对照(K3)之
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K2与K3之间差异不显著。
生长调节剂在葡萄生产上的应用.pptx
一、促进果实增长
▪ 花后10~15天使用1~20 mg/L的CPPU可显著的增 大葡萄的果实。在日本使用CPPU一般浓度在 1~3mg/L,但在伊豆锦,先峰等葡萄品种也有使用 30mg/L,并配合GA3,可产生巨大粒(30~40克) 的葡萄果实。巨峰、藤稔一般使用5~20 mg/L, 可使果实明显增大。
▪ 2. 花期和坐果后两GA3处理
▪ 对花前GA3处理副作用严重而花期处理无核率高 的品种,如先峰、巨峰、藤稔、翠峰等,用这一 种方法效果较好。具体的方法是在始花前2~3天 至盛花期,以10~25mg/LGA3处理一次,第二次 盛花后10~15天处理,浓度一般25mg/L。三倍体 葡萄品种如夏黑等品种也采用花期和花后两次使 用50 mg/L GA3,可提高坐果率并保证完全无核。 有些二倍体葡萄品种也采用花期和花后较低浓度 的GA3处理达到较好的效果。
生长调节剂在葡萄生产上的应用
▪ 植物激素(plant hormones)是植物体内天然存 在的一系列有机化合物,其含量非常低,调控植 物生命活动的整个过程。在研究植物激素过程中, 陆续发现多种人工合成的化合物具有与内源激素 相似的生理活性或能影响内源激素的合成、运输、 代销或生理作用。这些人工合成的化合物一般称 为植物生长调节剂(plant growth regulators)。 目前国内外已经生产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有100多 种以上,其中重要的也有30~40种。
▪ 四、防止脱落
▪ 鲜食葡萄采前7天喷NAA、2、4、5-TP [2(2、4、5—三氯苯氧)丙酸]或4-CPA, 可防止形成离层,减少采后落粒,常用的 使用浓度为NAA 100mg/L,也有用10~20 mg/L;4-CPA 10~20 mg/L。
§2 细胞分裂素类生长调节剂在葡萄生产上的应用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葡萄上的主要应用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葡萄上的主要应用近年来,随着天津地区葡萄产业的发展,植物生长调节剂在一些产区应用广泛。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葡萄促进生根、打破休眠,促进萌芽、控制生长、拉长花序、无核化栽培、提高浆果品质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但是关于生长调节剂的毒性与残留问题在社会上传言很多,其实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动物激素截然不同,它只能对植物起到调节作用,而对动物是无效的,很多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植物体中本来就是存在的。
我国对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生产上的应用时间、浓度、方法和残留标准都有明确的界定,因此,在合理应用的前提下,植物生长调节剂是安全无害的。
01促进葡萄扦插移栽生根,提高移栽成活率枝条扦插是葡萄育苗中使用最多、最便捷的方法之一。
在生产上,进行枝条扦插时常用萘乙酸、吲哚丁酸或吲萘合剂浸蘸插条,以促进生根,提高成活率。
一般采用20%萘乙酸200~400倍液,浸扦插枝条基部2-3厘米,5~10秒后扦插,其生根率,和成活率较高。
也可用5%吲萘100-400倍浸插条基部2-3厘米,5~10秒后扦插,提高生根率和成活率。
此外,在进行新苗移栽时可采用20%萘乙酸2000~4000倍液浸移栽苗根部10秒后移栽,可大大提高移栽成活率。
02打破休眠,促进萌芽葡萄需要一定的低温时数(即需冷量,0~7.2C累积低温时数)才能打破休眠,正常萌芽开花。
在天津地区的设施促早栽培中,由于要提早萌发,有些葡萄品种需要的低温不能满足,因此必须采用石灰氮(20%)或1.5~2%的单氰胺涂抹冬芽,以打破休眠,保证正常的萌芽、开花和座果。
使用石灰氮或单氰胺促进葡萄萌芽时,一定注意保持园内土壤湿度,以保证达到良好的效果。
土壤过干,促萌芽效果不理想,甚至有可能灼烧冬芽。
此外,因石灰氮、单氰胺具有较强的腐蚀性,配制药液及使用时避免接触皮肤,以免烧伤。
03控旺缩节,提高座果率,减少人工成本在葡萄栽培管理中,常因肥水管理不当或部分品种本身的原因导致葡萄枝条疯长,落花落果严重,人工摘心、打副梢等耗费大量人工成本的同时也造成了营养的浪费,利用植物生长延缓剂(矮壮素、甲哌嗡、多唑甲哌)进行营养调控,减少新梢生长对营养的无用消耗,缓解新梢生长与开花结果的营养竞争,提高坐果率;抑制副梢生长,有效减少人工抹梢次数减少人工成本,是葡萄省力化栽培的一条可行之路。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红地球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
u o 1 7. g 6 m i ce sngb 1 .% . p t 40 52k / 67 , n ra i y 59 Thea r g ryw eg to h r am e tw i 0m gkgGA3 2 gk - vea eber ih ft ete t n t 5 / h + 0 m /g 6 BA u o 1 . , pt 121g ic e sn y 1 .% a d tea e a eye du t 3 6.8k / 67 i r a ig b .% t a n ra ig b 85 n h v r g il p o 1 9 8 g 6 m ,nce sn y 1 1 h nCK. ee e t fe o no sGA3a - 5 Th f c so x ge u nd6 BA on fui a ii a d Vcw eeno b o s b tt es lbl ol o tnta r i r n s e r a e .Ca o r me c tv tonc ul lvaet r t cdt n r to viu , u h ou es i c n e ndfutf m e sd ce s d y ds i n py fa ul ai o d ee t he i fui st, vod n h ut olrt e p r t ie a ii gt ef ic o d e . r oo
度为 01 的天 平测 量 。浆果 可溶 性 固形物 含量 用手 .g
量较 对 照提 高 56 .%外 ,其 他处 理 均较 对 照低 ,c、 D、E、F 与对 照达 到 极 显著 差 异 ,其 中F 对 照 均 较
低 1 .%。植物 生 长调 节剂 处理 对 果 实含 酸量  ̄I 3 5 I : Vc
影 响不 大 ,差异 性 不 显 著 。7 处 理 中 ,果 实 固酸 个
植物生长调节剂和省力化栽培技术在阳光玫瑰葡萄上的应用效果
㊀㊀2021年第62卷第6期1113收稿日期:2021-04-13基金项目:浙江省水果产业技术项目(浙农科 2018 3号);浙江省农业农村厅 三农六方 项目(CTZB-F170623LWZ-SNY1-16)作者简介:庞钰洁(1994 ),女,浙江天台人,助理农艺师,硕士,从事农技推广工作,E-mail:pangyujie0422@㊂通信作者:李斌(1980 ),男,山东泰安人,高级农艺师,硕士,从事农技推广工作,E-mail:dguali@㊂文献著录格式:庞钰洁,俞慧明,吴胜祥,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和省力化栽培技术在阳光玫瑰葡萄上的应用效果[J].浙江农业科学,2021,62(6):1113-1115.DOI:10.16178/j.issn.0528-9017.20210617植物生长调节剂和省力化栽培技术在阳光玫瑰葡萄上的应用效果庞钰洁1,俞慧明2,吴胜祥2,张海鹏2,吴剑3,李斌2∗(1.海宁市经济作物技术服务站,浙江海宁㊀314400;2.嘉兴市农渔技术推广站,浙江嘉兴㊀314050;3.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浙江嘉兴㊀314016)㊀㊀摘㊀要:为探究阳光玫瑰葡萄适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和省力化栽培技术,通过测定粒重㊁果形指数㊁可溶性固形物含量㊁空心率㊁有核率㊁果梗粗度㊁总酸含量㊁硬度等外观和风味品质指标,对不同来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的果实品质进行综合评价,对不同修剪方式和施肥方式的用工时间进行比较㊂结果表明,在进行阳光玫瑰葡萄无核化处理时,使用日本产药剂果实品质最佳,同时采用短梢修剪技术和肥水一体化技术结合的生产方式,可实现阳光玫瑰葡萄高效省力化栽培㊂关键词:葡萄;阳光玫瑰;植物生长调节剂;无核化处理;修剪;肥水一体化;省力化栽培中图分类号:S663.1㊀㊀㊀文献标志码:B㊀㊀㊀文章编号:0528-9017(2021)06-1113-03㊀㊀我国是葡萄的生产大国,以鲜食葡萄为主(占84.1%)[1],2018年葡萄总产量1349万t,占世界总产量的17%[2]㊂近年来阳光玫瑰(Shine Muscat)葡萄成为受消费者喜爱的鲜食葡萄品种之一㊂阳光玫瑰属二倍体欧美杂交种,亲本是安艺津21号和白南,由日本果树研究所育成[3-4],具有果皮薄㊁果肉硬脆㊁抗病㊁丰产㊁耐贮运等优点,尤其以糖度高和浓郁的麝香风味著称[5],是品质优良的鲜食葡萄品种㊂阳光玫瑰葡萄在自然坐果条件下,有核,果粒较小,果穗稀疏,且果皮易出现锈斑[6]㊂生产上通常使用以赤霉素(GA 3)和氯吡脲(CPPU)为主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果实进行无核化和膨大处理,从而改善果实品质㊁提高经济效益㊂植物生长调节剂产品种类多,具体成分㊁浓度均不明的市场配方药剂在生产中被广泛使用,因此,不同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产品对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有待研究㊂在阳光玫瑰葡萄生产过程中,修剪方式繁多,肥水管理措施落后,用工量大㊂以开沟施肥㊁沟灌为主的传统管理方式效率低,肥水资源浪费严重,容易产生土壤板结㊁盐渍化㊁养分失衡等问题[7]㊂探索既能提高肥料使用率和灌溉效率,又能节省人工的栽培技术是目前生产上面临的重要问题㊂本试验针对浙北地区阳光玫瑰葡萄生产现状,研究适用于阳光玫瑰的无核化处理药剂和高效修剪方式㊁肥水一体化技术,以便总结一套省力化栽培技术,从而为阳光玫瑰葡萄标准化生产提供科学依据㊂1㊀材料与方法1.1㊀材料试验于2019年在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凤桥镇庄史村清清农场进行,农场位于嘉兴市域东南,在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内(E 120.87ʎ,N 30.63ʎ)㊂试验田块株行距5m ˑ2.5m,全园实行避雨栽培,果园管理正常㊂以3a 生的阳光玫瑰为试验材料,选择生长正常㊁树冠大小和树势一致的植株㊂1.2㊀方法1.2.1㊀植物生长调节剂试验试验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阳光玫瑰进行无核化处理,设3组处理方法,对国产药剂(T1)㊁日本产药剂(T2)和市场配方(T3)进行比较㊂第一次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在盛花后3天内进行,T11114㊀㊀2021年第62卷第6期和T2使用浓度为GA325mg㊃kg-1+CPPU2mg㊃kg-1,T3按包装说明处理,浓度未知;第二次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在盛花后10~15d进行,T1和T2使用浓度为GA325mg㊃kg-1,T3按包装说明处理,浓度未知㊂成熟后分析葡萄的主要品质指标,包括粒重㊁果形指数㊁可溶性固形物含量㊁空心率㊁有核率㊁果梗粗度㊁总酸含量㊁硬度㊂粒重以每处理随机选取90个果粒,分成3份后称其质量,计算平均值㊂果形指数通过使用游标卡尺测量果实的纵㊁横径,计算果形指数(果实纵径/果实横径)㊂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使用手持折光仪测定㊂空心率和有核率根据每处理随机选取10粒葡萄进行纵切和统计㊂果梗粗度使用游标卡尺测量㊂总酸含量采用NaOH滴定法进行测定㊂硬度使用质构仪对未去皮果实赤道两侧果面进行测定,探头直径为2mm,刺入深度7mm,读取最大值,计算平均值㊂进行果实香味㊁涩味和皮是否可食的感官评价试验,随机选择15人对3组处理的果实进行品尝和评分㊂结果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进行分析㊂香味最高为5分,无香味为0分;无涩味为5分,涩味重为0分;皮可食得1分,皮不可食得0分㊂1.2.2㊀省力化修剪试验试验采用长梢修剪㊁短梢修剪和主蔓结果等3种方式进行冬季修剪,分别统计剪枝㊁绑枝和刻芽所需的用工时间㊂萌芽后统计结果枝率㊂长梢修剪:按保留8~11个芽对结果母枝进行短截㊂短梢修剪:按保留2~3个芽对结果母枝进行短截㊂主蔓结果:将1a生枝保留2~3mm从基部剪除,并于发芽前20~30d且保证不伤流的情况下,在主蔓上的腋芽前端0.5cm左右处进行刻芽㊂1.2.3㊀肥水一体化试验以667m2为施肥单位,施入羊粪为2000kg㊁水溶肥(乌金绿有机水溶肥)30kg㊁复合肥(挪威产)50kg㊁K2SO4(德国产红牛)4kg㊁叶面肥(先正达益施帮水溶肥)2kg㊂以常规的放射状沟施为对照,肥料施用量一致㊂成熟后分析葡萄的主要品质指标包括粒重㊁果形指数㊁可溶性固形物含量㊁总酸含量㊁硬度㊂分析方法同上㊂1.3㊀数据分析采用Excel2013记录和整理试验数据,使用DPS数据处理系统做统计分析㊂2㊀结果与分析2.1㊀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产品对阳光玫瑰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表1显示,市场配方药剂处理组的果实粒重最大㊁总酸含量最低㊁硬度最大,但与国产药剂处理组和日本产药剂处理组的差异不显著㊂从果形指数看,3组处理无显著差异㊂日本产药剂处理组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极显著高于市场配方药剂处理组,空心率显著低于市场配方药剂处理组,果梗粗度显著小于国产药剂处理组,但有核率极显著高于市场配方药剂处理组㊂表1㊀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的果实品质比较处理粒重/g果形指数可溶性固形物/%空心率/%有核率/%果梗粗度/cm总酸/(g㊃kg-1)硬度/(kg㊃cm-2) T113.12a 1.27a19.33AB0.08ab0.16AB0.70a 2.51a 3.25aT213.17a 1.32a20.80A0.01b0.26A0.61b 2.58a 3.41aT313.79a 1.30a16.86B0.19a0.04B0.67ab 2.35a 3.47a㊀㊀注:同列数据后无相同大小写字母分别表示组间差异极显著(P<0.01)和显著(P<0.05)㊂㊀㊀经Kruskal-Wallis检验分析,3组处理香气的P 值为0.22,涩味的P值为0.68,皮是否可食的P 值为0.07,表明3组处理在香气㊁涩味和皮是否可食的感官评价中无显著差异㊂2.2㊀不同修剪方式对阳光玫瑰葡萄结果性的影响由表2可知,长梢修剪的合计用工时间最长,短梢修剪最短㊂3种修剪方式中,长梢修剪的结果枝率最高,主蔓结果最低㊂由此可见,短梢修剪可明显降低用工时间,约为长梢修剪的30%,且结果枝率不受明显影响㊂主蔓结果的用工时间也较短,约为长梢修剪的47%,但结果枝率降低㊂表2㊀不同修剪方式的用工时间及结果枝率比较修剪方式667m2用工时间/h剪枝绑枝刻芽合计结果枝率/%长梢修剪 2.54 3.17 5.7195.0短梢修剪 1.71 1.7193.9主蔓结果 1.21 1.46 2.6790.9 2.3㊀不同施肥方式对阳光玫瑰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表3显示,肥水一体化与放射状沟施处理的果实在粒重㊁果形指数㊁可溶性固形物含量㊁总酸含量㊁硬度等果实品质表现上无显著差异㊂表3㊀肥水一体化处理与放射状沟施的果实品质比较施肥方式粒重/g果形指数可溶性固形物总酸/(g㊃kg-1)硬度/(kg㊃cm-2)肥水一体化13.15a1.29a19.68a 2.57a 3.42a 放射状沟施13.14a1.34a20.18a 2.52a 3.33a 3㊀小结与讨论结果显示,使用日本产药剂处理阳光玫瑰葡萄,糖度较高㊁空心率较低,果实品质提升,对比之下,市场配方药剂处理的果实品质较差,且具体成分㊁浓度均不明,难以保证葡萄质量安全㊂日本产药剂和国产药剂在果实品质方面无显著差异,在阳光玫瑰葡萄生产中建议选用正规厂商生产的植物生长调节剂㊂短梢修剪技术简便,可人为调节留芽量,萌芽率和成枝力较高,而且抽枝健壮;长梢修剪后结果母枝不同芽位的萌芽率和成枝力差异较大[8]㊂本研究显示,阳光玫瑰葡萄采用长梢修剪结果枝率高,但用工时间长,达不到省力化栽培的效果;主蔓结果用工时间短,但结果枝率低,利用主蔓多年结果后,枝条过于粗大,刻芽导致伤口较多,运输水分养分能力下降,芽眼不能正常萌发,瞎眼多,产量下降;短梢修剪兼具用工时间短㊁结果枝率高的特点,适合省力化栽培㊂肥水一体化技术采用灌溉自动控制系统,系统运行期间无需人工直接参与即可同时完成施肥与灌溉操作㊂与常规的放射状开沟施肥㊁大水漫灌相比,使用肥水一体化技术大棚内湿度降低,叶面病害减少,土壤不易板结[9]㊂肥水一体化通过灌溉系统把肥料直接输送到作物根部,有利于作物吸收,施肥精准度高,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在草莓㊁番茄㊁黄瓜㊁芦笋㊁葡萄等作物上减肥增产效果明显[10]㊂本研究结果显示,肥水一体化与放射状沟施处理的阳光玫瑰葡萄果实品质一致,但每667m2可减少劳动投入96h,节省劳动力成本1200元,达到节本增收的效果㊂综上所述,在进行无核化处理时,使用日本产药剂果实品质最佳,同时采用短梢修剪技术和肥水一体化技术结合的生产方式,可实现阳光玫瑰葡萄高效省力化栽培㊂参考文献:[1]㊀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of vine and wine.2019Statisticalreport on world vitiviniculture[R/OL].2019[2019-06-20].http://www.oiv.int/public/medias/6782/oiv-2019-statistical-report-on-world-vitiviniculture.pdf.[2]㊀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数据库[DB/OL].http:///faostat/en/#home.[3]㊀SUEHIRO Y,MOCHIDA K,ITAMURA H,et al.SkinBrowning and expression of PPO,STS,and CHS genes in thegrape berries of shine Muscat [J].Journal of the JapaneseSociety for Horticultural Science,2014,83(2):122-132.[4]㊀俞丹萍,俞才澜.夏音马斯卡特和东方之星葡萄在浙江金华的引种表现[J].山西果树,2013(1):45. [5]㊀MASAHIKO Y,HIROYASU Y,AKIHIKO H,et al.Newgrape cultivar Shine Muscat[J].Bulletin of the NationalInstitute of Fruit Tree Science,2008(7):21-38. [6]㊀李海燕. 阳光玫瑰 葡萄香气物质积累规律及其调控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7.[7]㊀王瑛,郭奎龙.不同施肥模式对葡萄营养元素累积及土壤肥力的影响[J].江苏农业科学,2017,45(19):200-204.[8]㊀晁无疾,张伟,姚林启.不同修剪方式对红地球葡萄成花效应的影响[J].中外葡萄与葡萄酒,2009(1):31-33.[9]㊀叶汉志,章日亮.果蔬应用肥水一体化技术的效果[J].浙江农业科学,2013(10):1287-1288.[10]㊀孔海民,刘晓霞,陆若辉,等.浙江省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应用现状分析[J].浙江农业科学,2017,58(12):2135-2137.(责任编辑:张瑞麟)。
pbo在葡萄上的使用方法
pbo在葡萄上的使用方法
PBO是一种常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提高产量和品质。
在葡萄上的使用方法如下:
1. 确定使用时间:PBO最好在葡萄开花前或果实膨大期使用,这样可以更好地促进芽、叶、根的生长,并增加果实数量和质量。
2. 确定使用浓度:一般来说,PBO的浓度为500mg/L时效果最佳。
不过具体浓度还要根据葡萄品种、生长环境等因素进行调整。
3. 溶解PBO:将PBO加入适量的水中,并充分搅拌均匀,直至完全溶解。
4. 喷洒叶面:将溶解后的PBO液体均匀喷洒在葡萄叶面上,注意要避免喷到花朵和果实上。
建议在早晨或傍晚进行喷洒,以避免高温时对葡萄造成伤害。
5. 根部施用:也可以将PBO液体注入到葡萄根部土壤中,在根系周围形成一个保护层,促进根系生长和吸收养分。
需要注意的是,PBO虽然是一种有效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但过量使用
会对葡萄造成伤害,甚至导致死亡。
因此,在使用时一定要按照说明书上的浓度和方法进行操作,并注意观察葡萄生长情况,及时调整使用方法。
总之,正确使用PBO可以促进葡萄生长和发育,提高产量和品质。
但要注意适量使用,并在正确的时间和方式下进行喷洒或根部施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生长素类植物生长调节剂在葡萄生产上的应用
§ 一、促进生根与繁殖 § 在葡萄扦插等繁殖时,使用IAA、IBA和NAA有利于葡萄插条的生根。 § 常用的促进葡萄插条生长不定根的生长调节剂是IBA,其次是NAA和
IAA。 § IBA在葡萄枝内运转性较差,且其活性不易被破坏,在处理的部位附
生长调节剂在葡萄生产上的应用b
§ 1. 花前和坐果后两次GA3处理 § 在日本广泛用于玫瑰露品种。第一次处理的最适
时期是盛花前14天,浓度为100mg/L。处理时期 过早,则花穗过渡伸长,着粒松散;过晚则有核 果的数量增多。花前处理的适宜时期较窄,不易 掌握,可根据当年春天的积温同历年的同期积温 相比较,推算当年的处理适期,也可观察花序发 育状况,当花序下部2cm处花蕾开始散开时为处 理适期。 § 这种处理方法主要用于二倍体葡萄品种,如玫瑰 露、康拜尔早生等品种,使用浓度一般在50~ 100mg/L。
生长调节剂在葡萄生产上的应用b
§ 葡萄是植物生长调节剂广泛应用的作物之 一。合理应用这些化合物,在葡萄的无核 化、促进生根、控制生长、促进花芽形成、 保花保果、增加产量、提高浆果品质、延 长或打破休眠、防止或促进脱落、提高抗 性、提高耐贮运力、改变性别、组织培养 和防除杂草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生长调节剂在葡萄生产上的应用b
• GA3在日本葡萄生产主要使用方法
生长调节剂在葡萄生产上的应用b
§4 乙烯利、ABA及生长抑制剂在葡萄生产上的应用
§ 一、延长抑制新梢的旺长,提高坐果率 § 乙烯利,CCC、PP333、B9等生长延缓剂,都有抑制
内源GA的合成并使IAA含量下降的作用。 § 在花前10天或花后20天使用CCC、PP333、B9
近可以长时间保持活性,产生的根也比较强壮。 § 用生长调节剂处理插条的方法有两种: § 第一种是速蘸法。是把插条茎部末端在IBA、IAA或NAA等化学物
500~1000mg/L的溶液中浸3—5秒,即可直接扦插,促进发根。 § 第二种是慢浸法。是把插条基部2~4cm在较低浓度的IBA、IAA或
NAA溶液中浸泡12~24小时,一般使用的浓度为20~150mg/L。在 组培快繁中使用0.2~0.5mg/L的IAA或NAA有利于组培苗生根。
生长调节剂在葡萄生产上的应用b
§2 细胞分裂素类生长调节剂在葡萄生产上的应用
§ 细胞分裂素类生长调节剂种类很多,但在 葡萄生产上应用较多的主要有CPPU、6BA和TDZ等,近几年来CPPU在葡萄产的 应用很广泛,主要是促进葡萄果实的增大。
生长调节剂在葡萄生产上的应用b
一、促进果实增长
§ 花后10~15天使用1~20 mg/L的CPPU可显著的增 大葡萄的果实。在日本使用CPPU一般浓度在 1~3mg/L,但在伊豆锦,先峰等葡萄品种也有使用 30mg/L,并配合GA3,可产生巨大粒(30~40克) 的葡萄果实。巨峰、藤稔一般使用5~20 mg/L, 可使果实明显增大。
生长调节剂在葡萄生产上的应用b
四、GA3促进葡萄成熟
§ 早在60年代初,岸光夫就以玫瑰露为例提出了应用赤霉 素提早葡萄成熟期的方法。幼果期果实生长状况,对以后 的葡萄产量和质量影响很大。在保证较早地向果穗供应足 够的营养物质和水分,使幼果充分发育的前提条件下,使 用GA3时幼果速长期和缓长期缩短,致使果实成熟期大大 提前。从早熟品种提前数天到中、晚熟品种提前二三十天 不等,如玫瑰露的果实成熟可提早1个月,巨峰、先锋和 甜峰等可提早成熟20天左右。利用GA3促进葡萄成熟, 提前上市,提高经济效益,同时也可缓解大面积栽培同一 品种成熟期集中的问题。
生长调节剂在葡萄生产上的应用b
•部分葡萄品种CPPU处理方法
生长调节剂在葡萄生产上的应用b
§3 GA3在葡萄生产上的应用
§ 赤霉素是葡萄生长发育最密切相关的激素, 通过人工发酵生产的GA3是葡萄生产中应用 最多和效果最显著的生长调节剂,在葡萄 的生产上被广泛地应用。
生长调节剂在葡萄生产上的应用b
生长调节剂在葡萄生产上的应用b
三、GA3拉长葡萄果穗的作用
§ 20世纪60年代初,在日本的三梨县果树试验场,岸光夫 为防止玫瑰露葡萄果穗中因果粒密挤而发生裂果,试用 GA3处理果穗,结果是促进了穗轴伸长又形成无核果。果 穗过于紧密的酿酒葡萄和无核葡萄,在开花前用1~5mg/L 的GA3喷花序,可使穗轴伸长,达到稀疏果穗、防止裂果 的目的。日本生产上为使拉长康拜尔早生果穗采用花前 20-30日用3-5mg/L GA3处理。一般在开花前20-30天,用 1-5mg/L处理都能达到较好的效果,因品种、栽培技术和 处理时期不同调整使用的浓度,使用时期早浓度较低,推 迟处理时间可适当提高处理浓度。
生长调节剂在葡萄生产上的应用b
二、促进花芽的形成
§ 对一些不易形成花芽的品种如美人指等使 用生长抑制剂可有效的促进花芽分化,美 人指葡萄花后10天,使用1000 mg/L PP333喷布叶面一次,果实采后9月中旬再 使用一次,可有效促进花芽分化。CCC和 B9也有同样的效果。
生长调节剂在葡萄生产上的应用b
生长调节剂在葡萄生产上的应用b
§ 葡萄果实增大同GA3在一定范围内的浓度 (0.5~1500mg/L)成正相关,未发现如生长素那 样,浓度高时起抑制作用的现象。但浓度超过一 定的水平后,继续增大作用有限。品种不同,对 GA3的敏感性不同。
§ 赤霉素在果实内会逐渐被降解、钝化。外源GA3 有效期只有7~15天。因此,隔7~10天先后处理 二次,效果比1次好。美国对无核白只在坐果期 喷20~40mg/L的GA31次;以后改为2次:盛花期 喷5~20mg/L,坐果期再喷20~40mg/L,效果更 好。GA3施用的浓度和次数应视具体情况而定, 如温度、树势强弱等。
三、促பைடு நூலகம்上色和成熟
§ 葡萄为非跌变型果实,无呼吸高峰,成熟期乙稀 含量少。果实的成熟主要受果粒中生长素和脱落 酸的平衡所调控。在生长的第2期到第3期生长素 含量开始逐渐下降,而脱落酸含量逐渐上升。玫 瑰露葡萄在始熟前的3周、2周、1周,成熟周内 连续5天用100mg/L的ABA浸渍果穗,成熟前1-2 周的处理,提早促使果粒中糖分迅速增加,同时 促进着色。
1000mg/L,可延缓葡萄新梢的生长。在以提高坐果率 为主要目的时,在新梢展开8~9叶片时喷用;以抑制 新梢的后期生长为目的时,可在落花10天以后喷布。 § PP333土施比叶面喷布效果更好。结果树每株 0.15~0.5g用5~10kg水稀释后,在主干周围挖沟浇入。 秋施和花前施,坐果多,果粒过密。 § 巨峰等生长势过旺的品种可用以上的抑制剂,喷施 2~3次,可有效的控制生长。展叶5~7新叶的巨峰和先 峰葡萄新梢用20 mg/L乙稀利进行喷施可以明显抑制 新梢伸长。
生长调节剂在葡萄生产 上的应用b
2020/11/26
生长调节剂在葡萄生产上的应用b
§ 植物激素(plant hormones)是植物体内天然存 在的一系列有机化合物,其含量非常低,调控植 物生命活动的整个过程。在研究植物激素过程中, 陆续发现多种人工合成的化合物具有与内源激素 相似的生理活性或能影响内源激素的合成、运输、 代销或生理作用。这些人工合成的化合物一般称 为植物生长调节剂(plant growth regulators)。 目前国内外已经生产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有100多 种以上,其中重要的也有30~40种。
一、GA3对葡萄无核化作用
§ 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诱导有核葡萄形成无核果, 20世纪五十年代在日本等已经进行了研究。 Weaver的研究表明托凯(Tokay)葡萄品种花前 用赤霉酸钾盐(KGA3)和四氯苯氧乙酸 (4~CPA)处理,有一部分果粒变成无籽果。而 最成功的是日本用GA3处理。岸光夫等用赤霉素 在玫瑰露(Delaware)葡萄上首次获得了无核、 早熟的果实,无籽率达到95~100%,效果稳定。 目前日本主栽品种之一的玫瑰露大都用GA3处理, 并结合塑料大棚栽培以提早上市。
生长调节剂在葡萄生产上的应用b
§ 3. 花后GA3处理 § 染色体非整倍性的品种,如高尾,当花冠
裂开、子房露出后3~5天内,用50~100 mg/L的GA3蘸穗一次,可获得果粒大的无 核葡萄。
生长调节剂在葡萄生产上的应用b
二、GA3对葡萄膨大的作用
§ 1957年R.J.韦弗首先应用赤霉素增大无核白果粒 获得成功,60年代初,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无 核白品种上得到广泛应用。我国新疆从1960年开 始用无核白作试验,1963年吐鲁番开始推广。目 前世界各国几乎均对无核品种施用赤霉素增大果 粒。无核白用GA3处理后,果粒可增大80~100% 以上,因而可显著的提高鲜果和葡萄干产量。
生长调节剂在葡萄生产上的应用b
§ 二、提高定植成活率 § 在葡萄苗定植前用500mg/L的NAA或IBA浸
3—5秒,有利于发新根,增加成活率;或 者定植前小苗根系等含有20~100mg/L的泥 浆浸蘸,也有利于促进根的生长。
生长调节剂在葡萄生产上的应用b
§ 三、有利用无核葡萄形式种子,培育无核 葡萄品种创造条件
生长调节剂在葡萄生产上的应用b
§ 美国加州在处理无核白时需用GA3处理4次:第一次当开 花达到50~70%时,用15~20mg/L浓度进行疏花处理;第 二次幼果直径达3~5mm时,用40mg/L处理,以增大果粒; 分别隔5~7天后,仍以40mg/L进行第三、第四次处理。 对火焰无核需处理三次,而对红地球只处理一次即可,果 穗定型后的20天左右,用20~40mg/L的GA3处理即可, 果实个大光亮美观。还由于考虑到劳力、成本等因素,我 国新疆一般只在无核白坐果期喷布一次,浓度以200mg/L 为好。希姆劳特、维纳斯、火星无核、森田尼无核等无核 葡萄品种花后10~15天使用50~100mg/L GA3处理可显 著增大果实
§ TDZ 1~5 mg/L也可促进葡萄果实的膨大,生产上 也正在逐步研究和推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