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教案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总复习 “能被3整除的数”|北师大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总复习“能被3整除的数” | 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1.了解能被3整除的数;2.掌握能被3整除的数的性质;3.能够运用能被3整除的数的性质进行简单计算。
1.2 能力目标1.能够分析问题,从中找到规律;2.能够将巧妙的方法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
1.3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发现规律的习惯;2.培养学生观察、领悟和创新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能被3整除的数的性质三、教学重难点3.1 教学重点1.掌握能被3整除的数的性质;2.能够运用能被3整除的数的性质进行简单计算。
3.2 教学难点1.能够将能被3整除的数的性质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四、教学过程4.1 教学准备1.教师掌握“能被3整除的数”的性质。
4.2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在黑板上写下一些数,让学生判断哪些数能被3整除,哪些数不能被3整除。
第二步:讲解1.能被3整除的数的性质:一个数能被3整除,当且仅当它的各位数字之和能被3整除。
例如,6、9、12、15、18、21、…都能被3整除,因为它们的各位数字之和都能被3整除;2.证明方法:用数学归纳法证明;3.能被3整除的数的应用:在列式中,能被3整除的数可以和其他能被3整除的数相加减,与不被3整除的数相加减时,只要把它们各位之和能被3整除的数的和或差,化简最终答案。
第三步:练习1.计算:1.7 + 10 + 16 - 9;2.23 + 18 - 12 - 7;3.21 - 16 + 43 - 12;2.组合数(根据学生情况选择适当的题目):1.8支笔,从中取3支笔,至少取一支黑笔的可能性有多少种?2.将4个不同的字母排成一排,有多少种排列方法?第四步:归纳总结1.总结能被3整除的数的性质;2.将能被3整除的数的应用总结归纳。
五、教学评价5.1 检查与评估1.在教学过程中,及时给予学生作业、让学生自我评价;2.高效利用工具,对学生的基本能力进行考核。
5.2 评价方法自我评价与互评。
五年级数学下册 总复习教案 北师大版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总复习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巩固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沟通个部分知识的内在联系。
能力目标:1.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
2.高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弄清各知识间的联系。
教学策略:小组整理学习内容,交流所学习的知识及学习方法。
教学过程:一、整理学习内容1.小组合作,整理“数与运算”。
回顾所学的内容,对所学的知识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整理,对有特色的整理方式可以在全班交流。
2.对整理的内容在班内交流。
二、练习1.第1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后,再在小组里交流计算的方法。
2.第2题。
先让学生自己独统计图表,理解八五折和八折的意思,然后题出问题并加以解决。
答案:1500×85%=1275元, 1600×80%=1280元南极牌冰箱比较便宜。
3.第3题,先帮助学生理解提议,由学生独立解决,然后全班交流。
三、总结。
学生说说自己的收获,包括所学知识和新的学习方法。
板书设计:整理与复习分数乘法:意义计算方法分数除法:意义计算方法教学反思:整理与复习第2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巩固和加深对分数混合运算顺序的理解,沟通分数乘除法间内在联系。
能力目标: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
情感目标: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分数乘除法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弄清分数乘除法间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策略:小组整理学习内容,交流所学习的知识及学习方法。
教学准备:写有式题的小黑板。
教学过程:一、整理学习内容1.小组合作,整理“数与运算”。
回顾所学的分数乘除法混合运算,包括意义、运算顺序。
对所学的知识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整理,对有特色的整理方式可以在全班交流。
2.对整理的内容在班内交流。
表彰表现优秀的学生。
二、练习1.第4题,先让学生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弄清题意,借助图形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同时向学生介绍一些有关的环保知识。
2.第5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再汇报结果,并鼓励学生说出计算过程,使学生明确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同证书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相同。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复习教案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复习教案教学目标本复教案旨在帮助学生复巩固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准备期末考试。
具体目标包括:- 复认识小数和分数的基本概念及计数法和算术法;- 复认识角的概念,学会如何用角度单位衡量角;- 复认识三角形和四边形的基本概念,并研究如何进行简单的几何变换;- 复认识表格和图表,学会如何在表格和图表中寻找规律等。
教学内容第一课时复小数和分数的基础知识- 回顾小数和分数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复小数和分数的计数法和算术法;- 练小数和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第二课时角的概念与衡量- 复角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研究如何用角度单位衡量角大小;- 练转化角度单位。
第三课时三角形和四边形的认识- 复三角形和四边形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研究如何进行简单的几何变换;- 练识别和绘制各种类型的三角形和四边形。
第四课时表格和图表的认识- 回顾表格和图表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复常用的表格和图表类型;- 研究如何在表格和图表中寻找规律等;- 练在表格和图表中进行简单的数值和数据处理。
教学方法本教案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讲授与练相结合的方式;-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强化学生自主研究的能力;- 多种方式呈现教学内容,满足不同学生的研究需求;- 引导学生关注研究的方法和过程,培养有效的研究策略。
教学评价为了更好地评价学生的研究情况,本教案采用以下教学评价方式:- 课堂练:包括课堂小测验、小组讨论等,反映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期末考试:考察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综合应用能力,包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的掌握、思维方法的应用等。
教学安排- 第一课时:复小数和分数的基础知识;- 第二课时:角的概念与衡量;- 第三课时:三角形和四边形的认识;- 第四课时:表格和图表的认识。
五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教案
五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教案一、复习内容。
本册复习内容分为三大板快:、数及运算。
整数、小数、分数以及四那么混合运算。
每种运算的意义及其运算方法。
、空间及图形。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以及展开及折叠、露在外面的面,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外表积计算及其实际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容积计算,体积〔容积〕单位之间的换算。
、统计及概率。
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的选择;能读懂扇形统计图;会找出一组数列中的中位数、众数。
二、复习目标。
1、理解并掌握分数乘法、分数除法的意义,掌握计算法那么,并能正确计算。
能解决简单的分数乘除法应用题。
2、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能正确用百分数表示生活中的事物。
能正确地读写百分数,能正确地进展小数、分数及百分数的互化。
百分数的应用题能用方程解。
3、能正确地描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能认识简单的长〔正〕方体的展开图。
能计算他们的外表积。
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理解体积、容积的含义。
掌握体积、容积常用的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升、毫升。
掌握体积容积的单位换算。
掌握长方体体积〔容积〕的计算方法,能解决一些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5、认识扇形统计图,了解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的不同特点,能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适宜的统计图来表示数据;读懂简单的统计图;理解中位数、众数的意义。
会求一组数据中的中位数、众数;能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适宜的统计量来表示数据。
三、复习重点。
1、理解并掌握分数乘法、分数除法的意义,掌握计算法那么,并能正确计算。
能解决简单的分数乘除法应用题。
2、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能正确用百分数表示生活中的事物。
能正确地读写百分数,能正确地进展小数、分数及百分数的互化。
百分数的应用题能用方程解。
3、能正确地描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能认识简单的长〔正〕方体的展开图。
能计算他们的外表积。
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理解体积、容积的含义。
掌握体积、容积常用的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升、毫升。
五年级数学下册复习教案(优秀12篇)
五年级数学下册复习教案(优秀12篇)总结全课,感悟学习方法:篇一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新的收获?(生生互动)五年级数学下册复习教案篇二教学内容:教科书18-19页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应用知识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我有见解活动程序与教师提示活动内容关注要点活动一回顾圆的知识圆:曲线图形圆的组成:圆心、半径、直径圆心决定位置,半径决定大小。
直径、半径都有无数条。
圆的特点:在同一圆里,所有的半径都相等,直径是半径的2倍;圆是轴对称图形,有无数条对称轴。
小组之间相互交流是否掌握圆的。
特征活动二、回顾圆周长和圆面积计算公式推导的过程圆的周长c=πd或c=2πr 回忆圆周长、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活动三:做自主练习6、8题6题是利用圆的知识解决自然现象中的数学问题,水波传送的距离就是圆的半径,水波的面积就是圆的面积。
第8题求组合图形的面积,体会图形之间的关系,能熟练地运用不同图形面积公式计算。
学生口答长方形的面积,正方形面积,梯形面积的公式。
关注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活动四:做自主练习10、11题。
10题先让学生独立解决,然后交流11题是实际操作并计算的题目。
计算后,引导学生观察计算结果,体会两圆的半径比,周长比,直径比是相等的。
学生口答:要求扩建后圆形花坛的周长与面积,需要先求出扩建后花坛直径。
关注测量的方法正确。
活动五、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
练习(用合适的体积单位表示下面物体):篇三一块橡皮的体积约是8()。
一台录音机的体积约是10()。
运货集装箱的体积约是40()。
一本新华字典的体积约是0.4()。
一个西瓜的体积约是5()。
一间教室的体积约是180()。
教学准备:篇四多媒体课件、体积单位模型、彩泥、魔方等。
教学难点:篇五通过探索,自主推算出相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目标:篇六1、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在数学活动中建立体积是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的空间观念。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教案教学设计(共4课时)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教案教学设计(共4课时)数学五年级下册总复习教案(主备人:)课题:总复习观察物体第1课时三折线统计图授课时间:【研究目标】1、能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几何体,并得到相应的形状。
反过来,根据从这三个不同方向得到的形状,能推测出所摆几何体的形状。
2、能说出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并灵活运用它解决数学问题。
【重点难点】重点:自主梳理知识,形成自己的认知结构。
难点: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引导学生主动整理知识,养成良好的研究习惯,提高他们整理与复习的能力。
2、开展多种形式的复习,调动学生研究的积极性。
3、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安排不同层次的练习。
【研究流程】■自主复习:知识梳理:2、折线统计图不仅能看出(),还能清楚地看出()。
3、与单式折线统计图相比较,复式折线统计图的优点是什么?■合作探究:1、把5个一样大小的正方体摆成右侧的样子。
从哪两面看到的外形相同?分组说一说。
2、照样子,用5个正方体,搭成从上面看是4个备注(教师复备栏及学生笔记)数学五年级下册总复习教案(主备人:)正方形从正面看是3个正方形,从右面看也是3个正课题:,因数和倍数第2课时授课时间:方形的立体图形。
试试看!数学广角-找次品(组内比赛,看谁搭得符合条件的情况最多)3、小明从家出发到书店买书,当他快到书店时,想起忘了带钱。
于是回家取钱,然后到书店,买了几本书后回家。
下面()比较准确地描述了上面的情景。
■展示交流:对合作研究的内容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展示交流。
■总结提升:完成课本第116页的第2题和第117页的第4题。
【自主反思】数学五年级下册总复习教案(主备人:)【研究目标】1、能熟练地说出因数、倍数、奇数、偶数、质数、合数的概念。
2、能熟练地找出一个数的因数或倍数;掌握2、5、3的倍数的特征。
3、能熟记奇数与偶数加法、乘法运算的规律。
4、能用数学方法解决生活中的“找次品”问题。
【重点难点】重点:自主梳理知识,构成本人的认知结构。
五年级下学期数学与复习二教案
一、周密的策划五年级下学期数学整理与复习的教学任务十分繁重,涉及到的知识点多且复杂,需要老师对教学任务有周密的策划。
在教学的准备过程中,需要老师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和状况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考虑,以更好地指导、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二、理性的安排教学任务繁重,需要老师进行理性的安排。
在教学期间,老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学科特点等,确定教学计划和时间安排,全面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适时调整教学策略,让学生学得更为有效。
三、多种教学法的运用在五年级下学期数学整理与复习的教学过程中,需要老师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法,提高教学效果。
老师应该根据不同的知识点、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学资源的特点等,采取恰当的教学法,包括直观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互动教学法等,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引导学生理性学习在整理与复习过程中,学生往往会产生浮躁情绪,老师要引导学生理性学习,不追逐短期的成绩和效果,而是注重提高自身知识和能力水平。
同时,老师还要鼓励学生多思考、多动手、多交流、多合作,积极开展交流学习活动,加强学生的自我学习和探究能力。
五、关注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整理与复习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同时也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创新能力等。
在整理与复习中,老师要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进行综合素质评价,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发展自身的优势和特长。
六、注重评价与反思整理与复习的过程中,学生需要不断地进行自我评价和反思,从而加深对自身学习情况和能力的认识,发现自身的不足和欠缺,不断完善自身的学习计划和方法。
老师也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经常性的评价和反思,以便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五年级下学期数学整理与复习是一个重要的教学任务,需要老师和学生共同努力,制定科学的教学计划和方法,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加强学生的自我学习和探究能力,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备课说课稿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备课说课稿一、说教材《总复习》是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的最后一课,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对整个学期的数学知识进行梳理和总结,通过复习使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分数的加减乘除、几何图形的认识、数据的收集与处理等,涉及到的知识点较多,因此需要学生有较强的数学基础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说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巩固和掌握本册书中的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用能力。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方法,培养学生整理和归纳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三、说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巩固和掌握本册书中的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用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自主整理和归纳知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说教法、学法1. 教法:在课堂教学中,我主要采用自主学习法、合作交流法、引导发现法等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2. 学法:学生采用自主学习法、合作交流法等学习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途径,整理和归纳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五、说教学过程1. 自主学习: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自主整理和归纳,形成自己的复习资料。
2. 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复习成果,互相学习和借鉴。
3. 教师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复习情况进行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引导学生巩固和掌握所学知识。
4. 练习巩固:学生进行相关的练习题,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巩固所学知识。
5. 总结反思: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反思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效果,为今后的学习制定合理的目标和计划。
六、说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通过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练习巩固等环节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期末总复习教案
一对一个性化辅导教案期末总复习知识点一:因数与倍数整除:被除数、除数和商都是自然数,并且没有余数。
大数能被小数整除时,大数是小数的倍数,小数是大数的因数。
例题:根据算式25×4=100,()是()的因数,()也是()的因数;()是()的倍数,()也是()的倍数。
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
能同时被2、3、5整除的最大的两位数是90,最小的三位数是120。
例题1:因数倍数综合应用1、42的最小因数是( ) ,最大因数是( ) ,最小倍数是( )。
2、我是54的因数,又是9的倍数,同时我的因数有2和3。
()3、我是50以内7的倍数,我的其中一个因数是4。
()4、我是30的因数,又是2和5的倍数。
()5、比8小的自然数中,其中2是( )的因数,又是( )的倍数。
6、一个两位数,它既是5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而且是偶数,这个数最小是()7、从0、1、4、5中选出三个数字组成三位数,其中能同时被2、3、5整除的最小三位数是( ),最大三位数是( )。
8、一个两位数既是3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这个数最小是(),最大是()。
9、在18、29、45、30、17、72、58、43、75、100中,2的倍数有(); 3的倍数有();5的倍数有( ),既是2 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有(),既是3 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有()。
10、在□里填一个数字,使每个数都是3的倍数。
□5,□里可以填() 3□7,□里可以填();□78,□里可以填() 14□3,□里可以填();60□1,□里可以填()。
1、能同时被2、3和5整除的最大的三位数是()。
2、一个两位数,是3和5的倍数,这样的两位数如是奇数,最大是( ),如是偶数,最小是( )。
3、一个数既是6的倍数,又是48的因数,个位和十位上数字的和是6,这个数是()。
4、一个两位数,是3和5的倍数,这样的两位数如是奇数,最大是( ),如是偶数,最小是( )。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整理与复习-北师大版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整理与复习北师大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深知整理与复习在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因此,在五年级数学下册的教学中,我采用了北师大版的教材,以帮助学生系统地整理和巩固所学知识。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六单元《整理与复习》中的相关知识点。
具体包括: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几何图形、量的计量、方程与比例、数据分析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对所学知识进行全面的复习和整理,提高解题能力和思维水平。
二、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有三:一是帮助学生巩固和梳理所学知识,形成知识体系;二是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题技巧,三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准备了教材、PPT、黑板、粉笔、练习题等教具和学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整理与复习。
3. 课堂讲解:我通过PPT和黑板,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的讲解和演示,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4. 例题讲解:我选择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例题进行讲解,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解题思路和方法。
5. 随堂练习:我设计了几个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几何图形量的计量方程与比例数据分析通过板书,让学生一目了然地了解本节课所学内容。
七、作业设计2. 完成教材P103P104的练习题。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我还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拓展延伸,如参加数学竞赛、研究数学问题等,以提高自己的数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再来谈谈例题讲解的技巧。
在这一环节中,我选择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例题进行讲解,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解题思路和方法。
我注重让学生参与进来,通过提问、解答等方式,激发他们的思考。
同时,我也注重解题过程的展示,让学生能够清晰地看到解题的每一步,从而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
课后作业的设计是我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人教2022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总复习)数与代数【教案】
第9单元总复习本单元包括三部分内容:一是成长小档案;二是数学活动;三是针对全册所学知识的综合练习(教科书P118~121“练习二十八”)。
“成长小档案”是对本册所学内容的复习与整理,包括对数学知识的整理和对学习中最有收获的事情的回顾两个方面。
教科书用4幅图展现了本册教科书的主要学习内容: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图形的运动、长方体和正方体、统计、因数与倍数,引导学生对紧密关联的概念、知识进行系统整理,并形成相应的知识网络。
“数学活动”中,活动1是对因数与倍数学习内容的巩固与提高;活动2是复习巩固观察物体的知识,同时综合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学习内容;活动3是针对图形的变换的巩固和提高,同时运用本学期所学分数的相关知识解决问题;活动4是针对折线统计图的整理与回顾。
教科书P118~121“练习二十八”是对全册教科书所学内容的综合练习,目的是通过一定量的练习,使学生巩固本学期所学知识。
练习的编排注意了形式的多样化,有利于促进学生体会和运用数学的思想和方法,在实践和操作中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整理复习能力,会用列表、画图等方式进行整理,但由于年龄小,对自己的学习状况没有清晰的认识或者对于有些知识还没有弄懂,不一定能准确地进行整理。
所以,在归类、建构知识体系方面,还需要教师指导,根据不同的课时内容进行有序回顾整理。
同时,教师要针对平时的评价和作业状况,安排有针对性的练习。
1.了解学生在本学期学习中的困难和问题,知道学生哪些知识已经掌握,哪些知识容易混淆,哪些知识出错比较多等,从全册的教学目标出发,针对本班实际情况制订出有效的复习计划。
2.复习时要根据教科书的内容和重点,加强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通过复习让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加系统完整。
如复习因数与倍数时,既要巩固因数与倍数、质数与合数的概念,还可以联系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等知识形成一个系统的知识网络。
五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教案
五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使学生掌握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中的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用能力。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1. 第一章:数的认识与运算1.1 整数:复习万以内的整数加减法、乘除法,千以内的整数加减法、乘除法。
1.2 小数:复习小数的加减法、乘除法,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
1.3 分数:复习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
2. 第二章:几何图形2.1 平面图形:复习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的面积计算。
2.2 立体图形:复习圆柱、圆锥的体积计算。
3. 第三章:量的计量3.1 时间:复习年、月、日、时的认识与计算。
3.2 货币:复习人民币的认识与计算。
3.3 长度、面积、体积:复习长度、面积、体积的单位换算。
4. 第四章:统计与概率4.1 统计:复习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的识别与分析。
4.2 概率:复习事件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简单概率的计算。
5. 第五章:解决问题与数学应用5.1 方程与方程组:复习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5.2 比例与应用:复习比例尺、实际距离、单价、总价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示范、练习、讨论、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2. 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具等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合作交流等情况。
2. 练习与作业:评价学生在课后练习和作业的完成情况,巩固所学知识。
3. 单元测试:定期进行单元测试,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为下一步教学提供依据。
五、教学时间1. 课时安排:每章内容安排2-3课时进行复习。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9单元总复习教案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9单元总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复习四位数的读法及亿的概念2.复习千分位数与小数的关系3.复习计算乘法口诀的运算4.复习整数的加减法运算5.复习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四位数的读法和亿的概念•千分位数与小数的关系•乘法口诀的运算•整数的加减法运算2. 教学难点•整数的加减法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2.教辅资料3.黑板、粉笔4.展示板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复习四位数的读法及亿的概念1.让学生快速朗读四位数2.通过课件展示亿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二、复习千分位数与小数的关系1.向学生提问千分位数与小数的关系2.让学生互相讨论,总结规律第二课时一、复习计算乘法口诀的运算1.让学生背诵乘法口诀2.给学生一些乘法口诀题目进行练习二、复习整数的加减法运算1.通过例题演示整数的加减法运算2.让学生做一些整数计算题目第三课时一、综合练习1.给学生一些综合练习题2.让学生分组讨论解答二、解决实际问题1.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2.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解决方法五、课堂小结在本次课堂中,我们通过复习四位数的读法、亿的概念、千分位数与小数的关系、乘法口诀的运算以及整数的加减法运算,提高了学生的数学综合运算能力。
同时,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应用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作业布置1.完成课堂练习题2.自主拓展相关数学题目七、板书设计•四位数的读法和亿的概念•千分位数与小数的关系•乘法口诀的运算•整数的加减法运算八、教学反思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在整数的加减法运算中存在一定困难,需要更多的练习和指导。
下一次教学中,将针对这一点进行重点讲解和辅导。
同时,鼓励学生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数学应用能力。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总复习 “能被3整除的数”|北师大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总复习“能被3整除的数”|北师大版教学目标本节课旨在帮助学生:1. 理解并掌握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
2. 学会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内容1. 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
2. 判断一个数是否能被3整除的方法。
3. 应用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 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的掌握和应用。
难点- 理解并运用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与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PPT、教学视频、练习题。
- 学生准备:笔记本、笔。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数学故事,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新知识讲解:详细讲解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通过举例和图示,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3. 案例分析:通过一些具体的案例,让学生学会如何判断一个数是否能被3整除。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5. 课堂练习:通过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板书设计1. 能被3整除的数2. 内容:- 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 判断一个数是否能被3整除的方法- 应用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解决实际问题作业设计1. 基础题:判断一些数是否能被3整除。
2. 提高题:运用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解决实际问题。
3. 挑战题:研究能被其他数整除的数的特征。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深刻体会到,对于这种抽象的数学概念,通过生动的案例和有趣的故事,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同时,通过小组讨论和课堂练习,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培养。
但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有些学生对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理解不够深入,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注重基础知识的讲解和巩固。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部分,因为这是整节课的核心,涉及到学生如何学习、理解和应用知识。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总复习用数对确定位置|北师大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总复习用数对确定位置|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复习的是五年级下册的数学知识点——用数对确定位置。
我们将会通过教材第103页的内容,来回顾和巩固数对的概念以及如何用数对来表示物体的位置。
二、教学目标通过今天的复习,我希望孩子们能够掌握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能够灵活运用数对来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如何理解数对中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的规律。
重点:掌握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学具:练习本、笔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关于小动物找家的故事,通过故事引导孩子们复习数对的概念。
2. 知识回顾:回顾教材第103页的内容,让孩子们自己说出来数对的定义以及如何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3. 例题讲解:用PPT展示例题,讲解如何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让孩子们跟随步骤一起解答。
4. 随堂练习:给孩子们发放练习题,让他们自己用数对表示给定的物体的位置,然后互相交换检查。
5. 小组讨论:让孩子们分成小组,讨论如何用数对解决实际问题,比如在教室里找到某个物品的位置。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用数对表示你课桌的位置。
2. 教室里有一个物品,它的位置是(4,6),请你在教室地图上标出它的位置。
答案:1. 例如:(3,5)2. 在地图上标出(4,6)的位置。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通过今天的复习,我发现大部分孩子已经能够掌握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还是有些孩子会混淆列和行的概念。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多的给予实践的机会,让孩子们在实际中运用数对,从而加深他们的理解。
拓展延伸:数对不仅在数学中有用,在生活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比如,在玩游戏时,我们可以用数对来表示角色的位置;在制作地图时,我们也可以用数对来表示各个地点的位置。
五年级数学下册小数乘除法的意义单元复习教案
五年级数学下册小数乘除法的意义单元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小数乘除法的意义和概念。
2. 掌握小数乘除法的运算方法和步骤。
3. 能够运用小数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 小数乘法的意义和运算方法。
2. 小数除法的意义和运算方法。
3. 小数乘除法的应用和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小数乘除法的意义和概念,运算方法和步骤。
2. 难点:理解和运用小数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采用讲解法、示范法、练习法、问题解决法等教学方法。
2. 利用多媒体课件、数学道具、练习题等教学手段。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复习小数乘除法的意义和概念,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
2. 讲解:讲解小数乘除法的意义和运算方法,通过示例和练习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3. 练习:提供一些小数乘除法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4. 应用:通过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小数乘除法进行解决,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强调小数乘除法的重要性和运用。
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1. 理解小数乘除法的意义和概念。
2. 掌握小数乘除法的运算方法和步骤。
3. 能够运用小数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 小数乘法的意义和运算方法。
2. 小数除法的意义和运算方法。
3. 小数乘除法的应用和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小数乘除法的意义和概念,运算方法和步骤。
2. 难点:理解和运用小数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采用讲解法、示范法、练习法、问题解决法等教学方法。
2. 利用多媒体课件、数学道具、练习题等教学手段。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复习小数乘除法的意义和概念,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
2. 讲解:讲解小数乘除法的意义和运算方法,通过示例和练习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示例1:0.5 ×0.3 = 0.15示例2:2.5 ×0.4 = 13. 练习:提供一些小数乘除法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总复习 因数与倍数|西师大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总复习因数与倍数|西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因数与倍数的概念,能够正确判断一个数是否是另一个数的因数或倍数。
2. 培养学生运用因数与倍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因数与倍数的概念2. 如何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3. 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及求法4. 应用因数与倍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因数与倍数的概念,如何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及求法。
2. 教学难点:如何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求法。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因数与倍数的概念,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及求法。
2. 演示法:通过具体例子演示如何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3. 练习法: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 合作学习:分组讨论,共同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了解因数与倍数的概念。
2. 讲授:(1) 因数与倍数的概念因数:一个数能够被另一个数整除,这个数就是另一个数的因数。
倍数: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倍数,就是这个数可以被另一个数整除。
(2) 如何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求因数:找出能够整除这个数的所有正整数。
求倍数:找出这个数的所有整数倍。
(3) 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及求法最大公因数:两个或多个数共有的最大的因数。
最小公倍数:两个或多个数共有的最小的倍数。
3. 演示:(1) 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以12为例,求出它的因数和倍数。
(2) 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以12和18为例,求出它们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4. 练习:(1) 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合作学习:(1) 让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实际问题。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复习教案(全册)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复习教案(全册)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复教案(全册)第一单元复教案复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观察物体(三)”。
知识梳理1.根据一个面的摆放,体会摆法的多样性。
从正面看形状相同的几何体,其摆法不一定相同。
从同一方向看到的平面图形,在拼摆立体图形的过程中有多种拼摆方法,所得到的立体图形的位置关系和形状是不同的。
2.根据三个面的摆放,体会有些摆法的确定性。
还原原来的物体时,我们可以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拼摆,在这个过程中不断进行调整,最后验证确认。
复目标1.能根据给出的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图,用给定数量的小正方体摆出相应的几何组合体,让学生体会可能有不同的摆法。
2.能根据给出的从三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图,用小正方体摆出相应的几何体,体会有些摆法的确定性。
3.经由过程窥察、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窥察能力、动手能力,培养空间想象力和推理能力。
复重难点重点:能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画出不同摆放方式的小正方体。
难点:引导学生进行空间图形的平面和立体想象,找出被遮挡住的小正方体。
复办法1.对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进行查漏补缺,通过复,使每个学生都能达到教学目标的基本要求。
2.复课不仅要突出知识的综合性,更要通过各种层次、各种类型的练,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复中应充分体现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化。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复教案(全册)复过程1、创设情形,导入复同学们,回顾一下我们在观察物体(三)这一单元里都研究了哪些内容,先想一想,然后与同伴交流。
指名汇报所学内容。
(可以让2~3名学生汇报)大家真了不起,学会了这么多的知识。
这节课我们就对第一单元进行整理和复。
(板书课题)2、回顾整理,建构收集1.让学生先自主整理,然后交流汇报。
2.师生共同梳理。
(1)复:按照一个面的摆放,体会摆法的多样性。
(2)复:根据三个面的摆放,体会摆法的确定性。
3.建构网络。
谈话:请同学们利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列举、表格、网络图等)把我们复的内容进行简单的整理,并在组内进行交流。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总复习倍数与因数整理和复习|西师大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总复习倍数与因数整理和复习|西师大版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复习的是五年级下册的倍数与因数单元。
我们将回顾和巩固因数与倍数的意义、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素数与合数、以及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相关知识。
二、教学目标通过今天的复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1. 回忆起因数与倍数的概念,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 熟练掌握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3. 能够区分素数和合数,并能找出一个数的素数因子。
4. 理解和应用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今天的教学难点是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理解和应用,重点是学生能够独立找出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以及理解和区分素数和合数。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PPT课件,包含因数与倍数的定义、例题和练习题。
2. 白板和记号笔,用于板书和解释重点概念。
3. 练习题纸,包含各种类型的因数和倍数问题。
4. 小黑板,用于展示例题和解答过程。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我会以一个实践情景引入,例如:“小明的妈妈买了一篮子苹果,其中有20个红苹果和10个黄苹果,请问红苹果是黄苹果的几倍?黄苹果是红苹果的几分之一?”让学生们思考并回答,引发他们对因数和倍数的兴趣。
2. 回顾因数与倍数的概念:我会用PPT课件展示因数与倍数的定义,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解释,例如:“一个数的因数是能够整除这个数的数,而一个数的倍数是这个数的整数倍。
”同时,我会用一些例题来说明如何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
3. 练习求因数和倍数:我会给学生们发放练习题纸,让他们独立完成一些求因数和倍数的题目。
同时,我会选取一些题目进行讲解和解答,以巩固学生们对因数和倍数的理解。
4. 区分素数和合数:我会用PPT课件展示素数和合数的定义,并用一些例题来说明如何判断一个数是素数还是合数。
同时,我会让学生们尝试找出一些数的素数因子。
5. 应用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我会用PPT课件展示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定义,并用一些例题来说明如何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总复习《因数和倍数》教案
-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较为抽象,需要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图形帮助学生理解,如通过计算两个数的公有质因数的连乘积来求最大公因数,通过公有质因数与独有质因数的连乘积来求最小公倍数;
-在寻找较大数的因数时,可以引导学生使用试除法,从最小的质数开始试除,直到找到所有因数;
-在质数和合数的判断上,难点在于如何快速识别,可以教授学生一些技巧,如对于合数,可以先检查是否能被2、3、5等小质数整除,若不能,再进行更深入的质因数分解;
-在质数和合数的判断上,让学生理解质数只有两个不同因数(1和它本身),如2、3、5、7等,而合数至少有三个因数,如4、6、8等。
2.教学难点
-理解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特别是它们在解决问题时的应用;
-对于较大数的因数和倍数的快速寻找和判断;
-理解质数的性质和合数的特征,并能应用于数的分类和问题解决。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到了几个值得反思的方面。首先,关于因数和倍数的概念,我发现学生们在理解上还存在一定的难度。尽管我在新课导入时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例子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但在理论讲解过程中,部分学生似乎仍然难以把握因数和倍数的本质。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重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出发,用更直观的方式展示因数和倍数的概念。
其次,在新课讲授环节,我注意到学生们在求解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时,容易混淆两个概念。针对这个问题,我尝试通过具体案例和实际操作来引导学生理解,但效果并不理想。在以后的教学中,我需要寻找更多有效的教学策略,如设计更具针对性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这一部分知识。
此外,在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环节,学生们表现得积极主动,课堂氛围较好。但我也发现,部分小组在讨论过程中,容易偏离主题,讨论与课程内容关联性不大的问题。为了提高课堂效率,我需要适时引导学生的讨论方向,确保讨论内容紧扣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设计
一、情境导入
师:想一想,关于数,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
生:分数的运算,包括分数的加减和分数的乘除运算。
师:关于代数,我们又学会了哪些知识?
生:列方程解应用题。
师:好。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整理这些知识。
二、自主学习
1.复习分数的运算。
①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②分数乘法③分数除法
(课件出示教材第92页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全班交流。
(课件出示教材第94页第1、3题)
学生继续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全班交流。
三、小组交流
1、在分数加减和分数乘除运算时,你觉得还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2、想一想,在解决分数实际问题时应怎样思考?
四、质疑探究
1、复习列方程并解方程。
2、有什么新的体会,大家来总结一下吧。
五、随堂检测
六、分层作业
A、教材第94页第2、3、4题
B、.教材第95页第8、9、10题
板书设计:
数与代数
分数加减法:异分母分数相加减的方法。
分数乘法:分数乘整数、分数乘分数的方法。
倒数: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分数除法:除以一个数(0除外),要先转化成乘这个数的倒
数,再约分计算。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设计
五、质疑探究
师:我们大家通过解决图形与几何问题,有什么感受?大家来总结一下吧。
1:数学与生活密切相连,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只要理解知识间的联系,就可以熟练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2:只有掌握基本知识点,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六、随堂检测
教材第93页第4题
六、分层作业
A、一个正方体木块,若把它切成3个完全相等的长方体后,表面积增加了80cm2。
这个正方体木块原来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B、红星村要修一条长1800m、宽12m的公路,要先铺10cm 厚的三合土, 再铺6cm厚的沙石。
需要三合土、沙石各多少立方米?
板书设计:
图形与几何
长方体、正方体的特点
体积(容积)单位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体积
方向与位置
教学设计
一、情境导入
师:在统计与概率中,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生:复式条形统计图、复式折线统计图和平均数的再认识。
师:你知道在什么情况下运用这些知识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回顾整理。
二、合作学习
1.回忆特点。
复式条形统计图可以很明显地表示出数
量的多少。
复式折线统计图中可以明显地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2.读统计图。
教材第97页第1题
3.制统计图。
打开教材第98页,完成第2题的统计图
三、小组交流
1平均数在我们的生活中具有什么意义?你能举出例子进行表达吗?
2〔课件出示教材第98页第3题的第(1)题〕,你认为该怎样解决?
3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全班交流。
怎样求出每个国家的人均淡水资源量?
4,教师巡视指导,全班交流。
四、质疑探究
师:我们大家通过读统计图,制统计图,解决求平均数问题,一定有了新的体会,请大家来总结一下吧。
五、随堂检测
(1)小强家第()季度电费最多,是()元。
(2)小军家第()季度电费最少,是()元。
(3)小军家全年电费()元,小强家全年电费()元。
小强家比小军家多()元电费。
六、布置作业
1.判断。
(1)一条小河平均水深1m,小强身高1.2m,他不会游泳,但他下河玩耍肯定安全。
()
(2)城南小学全体同学向希望工程捐款,平均每人捐款3元。
那么,全校每个同学一定都捐了3元。
()
(3)四(3)班同学做好事,第一天做好事30件,第二天上午做好事12件,下午做好事15件,四(3)班同学平均每天做好事的件数是(30+12+15)÷3=19(件)。
()
板书设计:
统计与概率
复式条形统计图复式折线统计图平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