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语文中考课外古诗词曲鉴赏

2020年语文中考课外古诗词曲鉴赏
2020年语文中考课外古诗词曲鉴赏

课外古诗词曲鉴赏

第一类写景诗

一、(2019杭州)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2题。(6分)

西溪独泛

皎然

道情何所寄,素舸①漫流间。

真性怜高鹤,无名羡野山。

经寒丛竹秀,入静片云闲。

泛泛谁为侣,唯应②共月还。

【注释】①素舸:不加装饰的船。②唯应:只有。

1. 作者通过写高鹤、野山、秀竹、闲云等景物,营造了的氛围。(2分)

2. 本诗尾联与王维《竹里馆》“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在情感表达上相似,请加以赏析。(4分)

二、(2020原创)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1~2题。(5分)

题君山

雍陶

烟波不动影沉沉,碧色全无翠色深。

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

1. 上面这首诗中,诗人用语朴素简练,虽写君山之貌,却未直写,而是以来衬托君山气势的凝重,用来突显君山磅礴之状。(2分)

2. 最后一句“一螺青黛镜中心”读起来妙趣横生,请作赏析。(3分)

三、(2020原创)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1~2题。(4分)

春夜

王安石

金炉①香烬漏声②残,翦翦③轻风阵阵寒。

春色恼人④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

【注释】①金炉:铜制香炉。金:古代金属的通称,这里指铜。②漏声:铜炉滴漏之声。③翦翦:形容微风轻拂。④恼人:使人恼,撩拨人。

1. 诗歌“金炉香烬漏声残”一句采用了的写作手法,突出了春夜

的特点。(2分)

2. 这首诗中的“春色恼人眠不得”一反平时写“春”的常态,请对其进行分析。(2分)

四、(2020原创)阅读下面唐诗,完成1~2题。(5分)

江畔独步寻花(其五)

杜甫

黄师塔①前江水东②,春光懒困倚③微风。

桃花一簇④开无主⑤,可⑥爱深红爱浅红?

【注释】①黄师塔:僧人所葬墓地的黄塔。塔,墓地。②江水东:江水向东流去。

③倚:倚靠,伴随。④一簇:一丛。⑤无主:没有主人。意思是任何人都可以观赏。⑥可:到底,究竟。

1. “春光懒困倚微风”一句中的“倚”字用得好,请作简要赏析。(2分)

2. 诗歌中哪些词语是写诗人的?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3分)

五、(2020原创)阅读下面的明诗,完成1~2题。(4分)

题画

沈周

碧水丹山映杖藜①,夕阳犹在小桥西。

微吟不道惊溪鸟,飞入乱云深处啼。

【注释】①杖藜:老翁的拐杖。

1. 诗人借助水、山、夕阳等物象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画?并简要描述画面内容。(2分)

2. 请简要分析诗歌的主要写作手法。(2分)

六、(2020原创)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1~2题。(4分)

湖上

徐元杰

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

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

1. 本诗写出了诗人的心情,诗中的一词可以印证。(2分)

2. “花开红树乱莺啼”这句中哪个字用得好?请找出来并简要赏析。(2分)

【拓展设问】

3. 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的画面?(2分)

4. 诗的后两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赏析。(2分)

七、(2020原创)阅读下面宋诗,完成1~2题。(5分)

横溪堂①春晓

虞似良

一把青秧趁手②青,轻烟漠漠雨冥冥。

东风③染尽三千顷,白鹭飞来无处停。

【注释】①横溪堂:作者居住之处,旧址在今浙江省天台山附近。②趁手:随手。

③东风:春风。

1. 第一句中有两个“青”,分别有不同的用法,第一个“青”的词性是,第二个“青”的词性是。(2分)

2. 请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描述该诗所展现的景象。(3分)

【拓展设问】

3. 请简要赏析“一把青秧趁手青”一句。(2分)

4. 这首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八、(2020原创)阅读下面宋诗,完成1~2题。(5分)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其一)

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1. 请简要赏析“卷地风来忽吹散”一句中“忽”字的妙处。(2分)

2. 此诗与李贺的《雁门太守行》中都有“黑云”这个意象,但诗人的心境却不一样,请作具体分析。(3分)

【拓展设问】

3. 诗人通过写云、雨、风等自然物象,表达了怎样的情感?(2分)

4. 简要分析“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的表达效果。(2分)

九、(2020原创)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1~2题。(4分)

踏莎行·小径红稀

晏殊

小径红①稀,芳郊绿遍。高台树色阴阴见。春风不解②禁杨花,蒙蒙③乱扑行人面。

翠叶藏莺,朱帘隔燕。炉香静逐游丝转④。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

【注释】①红:指花。②不解:不懂得。③蒙:通“濛”。④游丝转:烟雾旋转上升,像游动的青丝一般。

1. “翠叶藏莺,朱帘隔燕”在结构上起到怎样的作用?请结合全词作分析。(2分)

2. “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中的“扑”字用得十分有情趣,请试作赏析。(2分)

【拓展设问】

3. 这首词描绘了哪两幅图景,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4. 这首词的景物描写很有特点,请任选一个角度进行赏析。(2分)

第二类思乡怀人

十、(2020原创)阅读下面唐诗,完成1~2题。(4分)

端居①

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②。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释】①端居:闲居。②素秋:秋天的代称。

1. 本诗后两句运用了的写作手法,通过对“青苔”“红树”以及“雨”景、“月”色的描写,营造出了的氛围。(2分)

2. 请简要赏析“远书归梦两悠悠”一句中“悠悠”一词的妙处。(2分)

【拓展设问】

3.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

十一、(2020原创)阅读下面宋诗,完成1~2题。(4分)

乡思

李觏

人言落日①是天涯,望极②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③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注释】①落日:太阳落山之地。②望极:望尽,极目远望。③碧山:这里指青山。

1. 诗的一二句从远处着笔,写诗人时所见所感。三四句从近处着墨,写诗

人的所见所感。(2分)

2. “已恨碧山相阻隔”一句有什么作用,请作简要分析。(2分)

【拓展设问】

3. 全诗通过描写落日、暮云等景物,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十二、(2020原创)阅读下面唐诗,完成1~2题。(4分)

除夜①作

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②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③明朝又一年。

【注释】①除夜:除夕之夜。②客心:自己的心事。③霜鬓:白色的鬓发。1. 首句用“寒”“独”二字,营造出怎样一种与除夕欢乐团圆夜截然不同的意境?(2分)

2. 请从修辞角度,简要赏析“故乡今夜思千里”一句的表达效果。(2分)

【拓展设问】

3. 请说说“旅馆寒灯独不眠”描绘的画面。(2分)

4. 诗中的旅人心情转“凄然”的原因是什么?(2分)

十三、(2020原创)阅读下面元诗,完成1~2题。(5分)

临平泊舟

黄庚

客舟系缆柳阴旁,湖影侵篷夜气凉。

万顷波光摇月碎,一天风露藕花香。

1.诗歌从触觉、视觉、等多种感官来描写景物,表达了作者客居他乡的

之感。(2分)

2. “万顷波光摇月碎”中“摇”字用得好,请赏析“摇”字的妙处。(3分)

十四、(2020原创)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1~2题。(5分)

章台夜思

韦庄

清瑟怨遥夜,绕弦风雨哀。

孤灯闻楚角①,残月下章台②。

芳草已云暮,故人殊③未来。

乡书不可寄,秋雁又南回。

【注释】①楚角:楚地的角声。②章台:即章华台,在今湖北省监利县西北。③

殊:犹,还。

1. 颔联以繁笔铺陈,用“”“楚角”“”“章台”等常见意象加以层层渲染,突出“夜思”之苦。(2分)

2. “清瑟怨遥夜,绕弦风雨哀”这两句诗妙趣横生,为后人传诵,请作赏析。(3分)

十五、(2020原创)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1~2题。(5分)

朝中措

张炎

清明时节雨声哗。潮拥渡头沙。翻被梨花冷看,人生苦恋天涯。

燕帘莺户,云窗雾阁,酒醒啼鸦。折得一枝杨柳,归来插向谁家。

1. 这首词下阕内容写出了词人寄居他乡,,欲住无家的悲哀。(2分)

2. 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翻被梨花冷看,人生苦恋天涯”。(3分)

第三类田园诗

十六、(2020原创)阅读下面宋诗,完成1~2题。(4分)

村居

张舜民

水绕陂田竹绕篱,榆钱落尽槿花稀。

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

1. 宁静,是这首小诗的基调。前两句通过水、田、竹、篱、榆钱、槿花等静物,(写作手法);后两句(写作手法),牛蹄得得,行步迟迟,有声响也有动态,更显其静。(2分)

2. “带得寒鸦两两归”一句中“带”和“两两”这两个词能否换成“驮”与“几只”,为什么?(2分)

【拓展设问】

3. 诗的后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3分)

4. 这首诗描写了绿水、田地、翠竹等多个意象,营造了一幅的秋日村居图,表达了诗人的心境。(2分)

十七、(2020原创)阅读下面宋诗,完成1~2题。(5分)

乡村四月

翁卷

绿遍山原①白满川②,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注释】①山原:山陵和原野。②白满川:指稻田里的水色映着天光。川:平地。

1. 诗的前两句运用了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雨的形态,后两句写出了乡村四月的景象。(2分)

2. 请从炼字角度赏析“绿遍山原白满川”一句中的“遍”和“满”字的表达效果。(3分)

十八、(2020原创)阅读下面宋诗,完成1~2题。(4分)

村行

王禹偁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1. 诗中颔联、颈联多处运用对比手法,描绘出山野美丽的景象,请具体分析。(2分)

2. 找出传达诗人情感的词语,并分析其变化的原因。(2分)

【拓展设问】

3. 请简要赏析“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一句。(2分)

十九、(2020原创)阅读下面唐诗,完成1~2题。(4分)

旅寓洛南村舍

郑谷

村落清明近,秋千稚女夸。

春阴妨柳絮,月黑见梨花。

白鸟窥鱼网,青帘认酒家。

幽栖虽自适,交友在京华。

1. 诗中体现清明人们活动的一个词是。(2分)

2. 请简要描述颈联展现的画面。(2分)

【拓展设问】

3. 请说说“白鸟窥鱼网”中“窥”字的妙处。(3分)

4. 请简要赏析“月黑见梨花”一句。(3分)

二十、(2020原创)阅读下面唐诗,完成1~2题。(4分)

郊园即事

王勃

烟霞春旦赏,松竹故年心。

断山疑画障,悬溜①泻鸣琴。

草遍南亭合②,花开北院深。

闲居饶酒赋,随兴欲抽簪③。

【注释】①悬溜:山泉。②合:周围。③抽簪:谓弃官引退。古时作官的人,须束发整冠,用簪连冠于发,故称引退为“抽簪”。

1. 颔联描写形象生动,被广为传诵,请作赏析。(2分)

2. 颈联从正面描写春天的花草,用“遍”“”“开”“”等字写出了春天无处不在,将春天的勃勃生机尽现眼前。(2分)

第四类爱国诗

二十一、(2020原创)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2题。(4分)

秦淮杂诗(其一)

王士祯

年来肠断秣陵①舟,梦绕秦淮水上楼。

十日雨丝风片里,浓春艳景似残秋。

【注释】①秣陵:南京古名。

1. 本诗以乐景写哀情,由前两句中的“”二字可知诗人怀着悲伤的心境来到了秦淮河边,由秦淮河今昔对比,感到无限。(2分)

2. “十日雨丝风片里,浓春艳景似残秋”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二十二、(2020原创)阅读下面唐诗,完成1~2题。(5分)

从军行(其五)

王昌龄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1. 第一句诗中“日色昏”一词写出了,也烘托了军事形势的紧张。第二句中“红旗”一词既写色彩的明丽,也写。(2分)

2. 请从描写的角度赏析“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两句诗。(3分)

二十三、(2020原创)阅读下面唐诗,完成1~2题。(4分)

陇西①行

陈陶

誓扫匈奴②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③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注释】①陇西,指今甘肃宁夏陇山以西的地方。②匈奴:此处借指当时入侵西北边境的少数民族。③无定河:黄河中游支流,在陕西北部。

1. 请简要分析一、二句中“誓扫”“不顾”“五千”的表达作用。(2分)

2. 诗的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拓展设问】

3. 请简要描述前两句诗展现的画面。(3分)

4. 本诗与《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可怜白发生”中的“可怜”抒发的情感有何不同?(2分)

二十四、(2020原创)阅读下面唐诗,完成1~2题。(4分)

书边事

张乔

调角①断清秋,征人倚戍楼。

春风对青冢②,白日落梁州③。

大漠无兵阻,穷边有客游。

蕃情似此水,长愿向南流。

【注释】①调角:吹角。②青冢:这里指汉朝王昭君的坟墓。③梁州:当时指凉州,在今甘肃省境内。

1. 首联的“倚”字用得好,试分析其妙在何处。(2分)

2. 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蕃情似此水,长愿向南流”。(2分)

【拓展设问】

3. 首联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幅图景,微妙地传达出的主旨。(2分)

第五类咏物诗

二十五、(2020原创)阅读下面唐诗,完成1~2题。(4分)

郑谷

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

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①高。

【注释】①瓦松:一种寄生在高大建筑物瓦檐处的植物,能开花吐叶,但“高不及尺,下才如寸”,没有什么用处。

1. “露湿秋香满池岸”一句描绘出怎样的景象?(2分)

2. 结合全诗,请从修辞角度对“由来不羡瓦松高”一句进行赏析。(2分)

拓展设问

3. 从诗中我们可以看出菊花怎样的形象特征?(2分)

二十六、(2020原创)阅读下面唐诗,完成1~2题。(4分)

小松

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1. 前两句中一个“”字不但准确地刻画出小松又直又硬的外形特点,还体现出小松顽强的生命力和的性格特点。(2分)

2. 这首诗借物写人,托物讽喻。请结合后两句,分析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

想感情。(2分)

二十七、(2020原创)阅读下面清诗,完成1~2题。(5分)

雪望

洪升

寒色孤村幕,悲风四野闻。

溪深难受雪,山冻不流云。

鸥鹭飞难辨,沙汀望莫分。

野桥梅几树,并是白纷纷。

1. 颈联中“”“”两个词语表现出了雪下得十分大。(2分)

2. 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请简要概述。(3分)

第六类送别诗

二十八、(2019岳阳)阅读下面古诗,完成1~2题。(4分)

九日送别

王之涣

蓟庭①箫瑟故人稀,何处登高且送归。

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断蓬飞。

【注释】蓟(jì)庭:地名。

1. 请简要分析“今日暂同芳菊酒”中的“暂”字的妙处。(2分)

2. 从全诗看,末句写“断蓬”有什么用意?(2分)

二十九、(2020原创)阅读下面唐诗,完成1~2题。(5分)

送人东归

温庭筠

荒戍落黄叶,浩然离故关。

高风汉阳渡①,初日郢门山②。

江上几人在,天涯孤棹还。

何当重相见,尊酒慰离颜。

【注释】①汉阳渡:长江渡口。②郢门山:湖北宜都县西北,长江南岸,与汉阳渡一起指荆楚大地。

1. 请简要说说颈联包含哪两种诗意。(2分)

2. 有人说这首送别诗,“逢秋而不悲秋,送别而不伤别”。请结合具体诗句谈谈你的看法。(3分)

课外古诗词曲鉴赏参考答案

一、1.(2分)清幽恬静

2.(4分)尾联写诗人西溪泛舟而归,只有月亮陪伴;王维《竹里馆》写诗人独坐竹林,唯有明月映照,两处都通过写月亮做伴,表达了诗人超然物外、安闲自得的情怀。

二、1.(2分)平静的湖水君山在湖中的倒影

2.(3分)最后一句诗人运用比喻的修辞,生发联想,将湖面比作镜子,湖中君山的倒影比作螺髻,表现出君山的轻灵秀润。

三、1.(2分)视听结合静谧

2.(2分)诗词里写春色,一般是两种态度为主流。一是赞赏喜爱和眷恋的,一是哀叹惋惜和感慨的,作者在这里别出心裁,表示“春色恼人”,其实是自己有心事撩拨睡不着,从最后一句可见这里的“恼人”是反义正用,是撩拨人,传达出的是作者兴奋和欣慰的心情。

四、1.(2分)“倚”是“靠着”的意思,诗人运用拟人的修辞,把“微风”人格化,用一个“倚”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诗人与微风相伴相依,被春风所陶醉的情景。

2.(3分)“懒”“困”“倚”都是写诗人的,描写了诗人在春光明媚之时那种困倦、舒适、放松的情感状态。

五、1.(2分)借助这些物象描绘了一幅溪边晚景图。碧绿的水,夕阳下殷红的山,映衬着老翁的拐杖,夕

阳在小桥的西边落下。老翁低吟着,不经意地惊起了溪鸟,它们飞入乱云的深处啼鸣着。

2.(2分)这首诗主要运用了动静结合的写作手法,通过对静态的溪水、小桥、山峰、夕阳映照下拄着拐杖的老翁,还有对动态的惊飞的、啼鸣的溪鸟和低吟的老翁的描写,把静止无声的画面写活了。

六、1.(2分)愉快(高兴、愉悦等)“人意好”(“好”“意好”)

2.(2分)“乱”字,不仅生动形象地描绘出繁花密林中传出的鸟鸣声,还表现出黄莺上下飞舞、穿梭林间枝头的动感。

3.(2分)在那开满了红花的树上,欢跃的群莺在不停地鸣叫,西湖岸边已长满了青草,成群的白鹭在平静的湖面上翻飞。

4.(2分)反衬。写春游的人,不写他们春游时的境况,独独写他们归去时的情形。以“归”时浓浓的兴致,衬托“游”时的兴致高昂。

七、1.(2分)形容词动词

2.(3分)天空中细雨朦胧,地上绿茵一片,农民们正在弯着腰插秧,田野上白鹭飞翔。

3.(2分)这句诗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插下的秧苗返青的速度之快,说明春天孕育着强大的生命力。

4.(2分)表达了诗人对春意盎然的自然景色的喜爱和对农民辛勤劳动改变了大地的面貌的热情歌颂。

八、1.(2分)这句写猛然间,狂风席卷大地,吹得湖面上霎时雨散云飞。“忽”字用得十分轻巧,既突出天色变化之快,又显示了风的巨大威力。

2.(3分)虽然两诗都描写了“黑云”,但是苏诗中的“黑云”描写的是暴雨来临前的壮观景象;李诗中的“黑云”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攻城敌军的气势比作乌云,渲染了军临城下的紧张气氛。

3.(2分)诗人通过这些自然物象写出了天气变化之快,烘托了诗人舟中赏雨的喜悦心情。

4.(2分)用“跳珠”形容雨点,有声有色。一个“未”字,突出了天气变化之快;一个“跳”字,一个“乱”字,写出了暴雨之大,雨点之急。

九、1.(2分)起到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这两句词分写室外与室内,一承上,一启下,转接自然,不着痕迹。上句说翠绿的树叶已经长得很茂密,藏得住黄莺的身影,与上片“树色阴阴”相应;下句说燕子为朱帘所隔,不得进入室内,引出下面对室内景象的描写。

2.(2分)“扑”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春风拟人化,词人嗔怪春风不解人意,任杨花迷蒙乱舞、扑打行人,写出了暮春时节柳絮漫天飞舞的典型场景,一方面暗示已经无计留春,只好听任杨花飘舞送春归去;另一方面又突出了杨花的无拘无束和活跃的生命力。

3.(2分)出游时的郊外之景和归来后的日落之景,既表达了词人对充满活力的自然景象的欣赏,也表达了韶光易逝的惆怅、惋惜之情。

4.(2分)示例一:写景动静结合。将“红稀”“阴阴树色”的静态描写与杨花“乱扑行人面”的动态描写结合起来,突现了春天快速逝去的情景。

示例二:以动衬静的写法。“藏莺”“隔燕”似静实动,再加上“炉香逐游丝”的动态描写,渲染了幽静的环境气氛,从而流露出一种悠悠的惆怅之情。

示例三:远景与近景交错。先写“芳郊”之远景,写出春天将逝;再写庭院、居室之近景,突现清幽孤寂的环境;最后再宕开一笔,写“斜阳”“深院”,把愁思扩展至无限时空。

十、1.(2分)借景抒情冷寂、凄清

2.(2分)“悠悠”一词,既形象地显示出远书、归梦的杳邈难期,也传神地表现出希望两皆落空时怅然若失的情态。

3.(2分)表达了诗人悲愁、孤寂和思亲的情感。

十一、1.(2分)极目天涯(远望)凝视碧山(近处观察)

2.(2分)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这句既承接上句,补充说明“不见家”之由,用“已恨”二字领起,无限感慨已在其中。同时承接第四句,故乡为碧山阻隔,已令人恨恨不已,何况眼下碧山又被暮云遮掩。

3.(3分)描写了人在天涯,群山阻隔,夕阳西下,暮云重重的悲伤情境,突出了诗人归乡无计的无奈和痛苦,表达了诗人对故乡深深的思念之情。

十二、1.(2分)“寒”字突出环境的寒冷,以及作者内心的凄凉;“独”字写出除夕夜作者一人度过,显示出作者内心的孤独难耐;营造出凄清、孤独、寂寥的意境,与除夕欢乐团圆夜的意境截然相反。

2.(2分)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故乡”人格化,不直接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却写“故乡”思念自己,表达的思乡之情更加含蓄委婉。

3.(2分)除夕之夜,诗人眼看着外面家家户户灯火通明,欢聚一堂,而他却远离家人,身居客舍,看着旅馆的灯光,怎么也睡不着觉。

4.(2分)①除夕夜一个人寄居旅馆的孤独;②对故乡亲人的思念;③感慨年华易逝。

十三、1.(2分)嗅觉孤独寂寞

2.(3分)“摇”指飘摇,既与水波荡漾的情景相契合,给人以飘摇之感,又能表达出作者在异地漂泊的孤独寂寞之感。

十四、1.(2分)孤灯残月

2.(3分)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一个“怨”字,赋予“清瑟”以人的情感,琴瑟撩人幽怨,让人彻夜难眠,就好像风雨绕弦使人生出无尽悲哀。既为题目中的“思”设计了背景,渲染了气氛,又为全诗定下了基调。

十五、1.(2分)欲归无望

2.(3分)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作者使梨花有感,冷眼旁观作者雨中的狼狈,责怪作者不思故土,却对他方山水花木痴情苦恋,由此表达了作者的落寞和思乡之情。

十六、1.(2分)以静写静以动写静

2.(2分)不能换。“带”与“两两”用语质朴自然,写出了牛的怡然自得以及牛和鸦的自然和谐,神态毕现,以形传神,表现了诗人悠闲宁静之感。

3.(3分)夕阳下,晚归的牛,悠闲地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它的背上没有骑着吹笛子的牧童,却驮着几只更加悠闲的寒鸦。

4.(2分)静谧、清寂淡雅闲适宁静

十七、1.(2分)比喻村民农事繁忙

2.(3分)遍,是遍布的意思;满,是充盈的意思。“绿遍”形容草木葱郁,“白满”表示雨水充足,二者极其形象地写出了乡村四月明丽动人、生机勃勃的景象。

十八、1.(2分)晚籁与斜阳,动静对比,沉寂幽静;胭红与雪白,色彩对比,鲜明绚丽;群山万壑与棠梨荞麦,远近高低对比,层次分明。

2.(2分)示例:野兴长、惆怅;诗人原本游兴正浓,一看到村桥原树极像家乡景物,便触发对故土亲人的思念之情。

3.(2分)①以听觉写动景,以视觉写静景,动静结合。“有声”与“无语”两种截然不同的境界相映成趣,越发显示出山村傍晚的沉寂。②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无情之景赋予人的灵性,显得形象生动。

十九、1.(2分)秋千

2.(2分)村外有一条小溪,小溪上经常有渔人张网捕鱼。在晾晒渔网之际,一些白色水鸟,飞来窥视着网上的小鱼,卖酒人家挂着的青帘不时随风飘动。

3.(3分)“窥”字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传神地描绘出喜爱吃鱼的白鸟窥视着渔网,随时准备出击的情态,表现了作者对恬静悠闲的乡村生活的喜爱。

4.(3分)这一句写诗人晚间所见,生动别致,颇为传神。乡村黑夜,野阔天低,借着星星的微光能见得出白色梨花。这一“黑”一“白”更相映成趣,诗味盎然。

二十、1.(2分)这两句诗描写春天的山景、山泉,用画障、鸣琴作比,虽然没有直接描写色彩、声音的词语,但处处充满春天的气息,比正面描写更能激发读者的想象力,更加兴趣盎然。

2.(2分)合深

二十一、1.(2分)肠断凄凉

2.(2分)通过写亲履秦淮河看到自然景观后,表达了对秦淮河萧条凄凉的衰伤感怀之情。

二十二、1.(2分)大漠风沙遮天蔽日军队的强劲凌厉

2.(3分)运用侧面描写,前一句从侧面进行烘托、点染,既表现了前方战事艰苦,也表现了前方的仗打得十分出色;后一句表现了此次出征富有戏剧性。

二十三、1.(2分)“誓扫”“不顾”,表现了唐军将士忠勇敢战的气概和献身精神。“五千”表现了战斗之激烈和伤亡之惨重。

2.(2分)表达了诗人对战死沙场的将士及其家人的同情。

3.(3分)唐军誓死杀敌,每个人都奋不顾身,结果五千身穿锦袍的精兵却都战死在胡尘。

4.(2分)本诗中的“可怜”表达的是诗人对战死沙场的将士及其家人的深切同情;“可怜白发生”中的“可怜”表达的是词人想要杀敌报国,建功立业却已年老体迈的壮志未酬的思想感情。

二十四、1.(2分)“倚”字写出征人倚楼的安闲姿态,细腻地表现了征人悠闲登楼、边关一时安宁的意趣。

2.(2分)运用比喻,把“蕃情”比作流水,表达了诗人渴望民族团结的心愿。

3.(2分)边塞军旅生活边关安宁、征人无事

二十五、1.(2分)沾满晨露的丛丛秀菊湿润晶莹,含露绽放,散发出缕缕幽香,飘满了水池岸边。

2.(2分)诗人采用拟人和对比的手法。将菊花人格化,用“不羡”更形象地表现出菊花不慕高位、不慕荣利的品质。同时与高屋上的瓦松作对比,意在说明菊花虽生长在沼泽低洼之地,却高洁、清幽,毫不吝惜地把它的芳香献给人们的品质。

3.(2分)不慕高位、不慕荣利、高洁、清幽,乐于奉献。

二十六、1.(2分)刺坚强不屈

2.(2分)诗人借小松讽喻目光短浅的世人不识人才的现象,表达了对人才虽有凌云之志却不被重视的社会现象的不满之情。

二十七、1.(2分)难辨莫分

2.(3分)寒冬时节的日暮,孤村四处都可以听见寒风的呼啸。溪流很深,雪花落入无声无息地融化,山峰仿佛被冻住,连云也不能在上空飘动。沙鸥与鹭鸶飞在空中却难以辨认,“汀”与“洲”一眼望去也不能区分。野外桥边有几株梅树,分不清哪是梅花哪是雪。

二十八、1.(2分)一个“暂”字,把作者和朋友分别的依依不舍,转念又觉即使悲切也无济于事,还不如今天忘却离别的忧伤,高高兴兴、开怀同饮菊花美酒这样复杂的情感活灵活现的展现出来了。

2.(2分)“断蓬”,就是飞蓬,时值深秋,蓬草枯黄断根,遇风飞旋。作者用“断蓬”暗喻:明日一别,就像那飞蓬一样,不知道何时才能够再见。表现出诗人对和朋友此时的相遇十分地珍惜,对即将的离别万分的悲伤。

二十九、1.(2分)诗人一面目送归舟孤零零地消失在天际,一面遥想江东亲友大概正望眼欲穿,期盼归舟从天际飞来。

2.(3分)①景象辽阔深远;用“高风”“初日”作为送别的背景,雄浑壮阔的景致更加烘托出了慨然之情。

②友人豪情出游,并不伤别;分别之时遐想日后重逢开怀畅饮的情景。

人教版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

人教版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

2011年全国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之古诗词赏 析 2011年河南省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21—22题。(共4分)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著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21.“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22.分析最后两句诗中的“破”“挂”妙在何处。(2分) 答案:21.对被重新任用有所期待,对未来仍抱有希望。(意思对即可。2分) 22.“破”“挂”富有动感、充满气势,充分表达了作者的乐观、自信和对理想的执著追求。(意思对即可。逗号前后各1分.共2分) 江苏省宿迁市2011 23.欣赏下面一首古诗,回答问题(4分) 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洲。 ⑴这首诗构思精巧,历来为人称道。其精巧之处主要表现在哪里? ⑵第二句诗用“入”、“流”两个动词写出了峨眉山月怎样的一种“动”中之景?

答案:23.(4分)23.⑴(2分)连用五个地名构成一种清朗秀美的意境。⑵(2分)月影映入江水(0.5分),又随江水流去(0.5分),同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1分) 13、阅读杜牧《赤壁》,回答问题 赤壁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在初中阶段我们学习了几十首古诗词,有的咏史,有的写景,有的叙事……请问杜牧的《赤壁》属于那一种写法?本诗在运用这种写法上有什么特点?(3分) (2)“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一句中“东风”指什么?简要谈谈你对这句诗句的理解。(3分) 答案: (1)咏史诗(1分)。特点:借史实抒情。(2分) (2)“东风”指火烧赤壁一事(1分)。如果不是东风给了周瑜以方便,取得胜利 湖北襄阳2011 、阅读与欣赏(40分) (一)阅读古诗《过零丁洋》,完成10-11题。(4分)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10.“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在诗的颈联,

中考古诗词鉴赏专题复习

中考古诗词鉴赏专题复习 一、中考诗歌鉴赏题考点分析: 忧国伤时: 1、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如:杜牧《过华清宫》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2、反映离乱的痛苦如: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3、同情人民的疾苦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建功立业: 1、建功立业的渴望。如:曹操《龟虽寿》《观沧海》、陆游《书愤》。 2、保家卫国的决心如:王昌龄《从军行》。 3、报国无门的悲伤如:辛弃疾《破阵子》。 4、山河沦丧的痛苦如:陆游《示儿》、文天祥《过零丁洋》。 5、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如:苏轼《水调歌头;赤壁怀古》。 6、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如:杜甫《石壕吏》 思乡怀人: 1、羁旅愁思如:孟浩然《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温庭筠《商山早行》等。 2、思亲念友如: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3、边关思乡如: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4、闺中怀人如:王昌龄《闺怨》、《望江南》 生活杂感: 1、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如:王维《山居秋暝》、孟浩然《过故人庄》。 2、昔胜今衰的感慨如:刘禹锡《乌衣巷》。 3、借古讽今的情怀如:杜牧《赤壁》。 4、青春易逝的伤感如: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5、仕途失意的苦闷如:白居易《琵琶行》、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6、告慰平生的喜悦,如:杜甫《春夜喜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辛弃疾《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 长亭送别: 1、依依不舍的留念如:王维《渭城曲》。 2、情深意长的勉励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3、坦陈心志的告白如: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评析】这是一首送别诗。诗的构思新颖,淡写朋友的离情别绪,重写自己的高风亮节。首两句苍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烘托送别时的孤寂之情;后两句自比冰壶,表达自己开郎胸怀和坚强性格。全诗即景生情,寓情于景,含蓄蕴藉,韵味无穷。 (二)、方法指导:

初中课外古诗词阅读专题练习

初中课外古诗词阅读专 题练习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初中课外古诗词阅读专题练习 一、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完成1、2两小题。 舟夜书所见 [清]查慎行 月黑见渔灯,孤光①一点萤。 微微风簇②浪,散作满河星。 【注释】①孤光:孤零零的灯光。②簇:拥起。 1.本诗把“渔灯”比作“”,突出了环境的“”。(用诗中词句作答) 2.有人评价这首诗“静动相间,用字传神”,请分别概括“静”和“动”在诗中的具体体现。 二、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1、2两小题。 【甲】江村即事 [唐]司空曙 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 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 【乙】村晚 [宋]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①,山衔落日浸寒漪②。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③信口吹。 【注释】①陂(bēi):池塘的岸。②寒漪(yī):水上波纹。③腔:曲调。 1.请指出这两首诗描写的内容在地点、时间上的相似之处。 2.两首诗分别通过哪些不同的人物行为,刻画出怎样一种共同的人物形象? 三、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完成1、2两小题。 田上 [唐]崔道融 雨足①高田②白,披蓑半夜耕。 人牛力俱尽,东方殊③未明。 【注释】①雨足:雨十分大,充足。②高田:山上的旱田。③殊:尤,还,简直。 1.诗中农民的辛苦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2.这首诗的主旨和下面哪篇作品最接近( ) A.《十五从军征》(古乐府) B.《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

C.《过零丁洋》(文天祥) D.《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 四、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完成1、2两小题。 金陵晚望 [唐]高蟾 曾伴浮云归晚翠①,犹陪落日泛秋声②。 世间无限丹青手③,一片伤心画不成。 【注释】①晚翠:日暮时苍翠的景色。②秋声:秋天自然界的声音,如鸟虫叫声,风声。③丹青手:指画师。 1.这是一篇题画之作。诗人借对六朝古都金陵的感慨,抒发对晚唐现实的忧虑。诗中“”“”和“”等词,既是对金陵的描写,也是对晚唐的隐喻。(用诗中词句作答) 2.本诗第四句的“伤心”,有哪两层含义? 五、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完成1、2两小题。 偶成 [宋]朱熹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1.“一寸光阴不可轻”有两个原因:第一个是“”,第二个是“”。本诗后两句与第一个原因相对应。(用诗中词句作答) 2.这首诗包含作者对“少年”怎样的建议? 六、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1、2两小题。 【甲】少年行(其三) [唐]王维 一身能擘①两雕弧②,虏骑千重只似无。 偏坐金鞍调白羽③,纷纷射杀五单于。 【乙】蚕谷行 [唐]杜甫 天下郡国向④万城,无有一城无甲兵! 焉得铸甲作农器,一寸荒田牛得耕? 牛尽耕,蚕亦成。 不劳烈士泪滂沱,男谷女丝行复歌。 【注释】①擘:张,分开。②雕弧:饰有雕画的良弓。③白羽:指箭,尾部饰有白色羽翎。④向:差不多。 1.两首诗都包含作者的想象,《少年行》想象出少年的英姿和“”的丰功伟绩,《蚕谷行》则构想了“”这一理想的和乐画面。(用诗中词句作答) 2.同样描写战争,两首诗的主旨有何区别?

2019年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试题汇编

古诗词赏析试题汇编 1.(2018中考·江苏省连云港)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1)-(2)题。(5分) 孤雁 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1)作者是如何描写孤雁的执着的?请加以分析。(2分) 答: (2)尾联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答: 2.(2018中考·江苏省泰州)阅读苏轼的《木兰花令·梧桐叶上三更雨》一词,完成第(1) (2)题。(6分) 梧桐叶上三更雨,惊破梦魂无觅处。夜凉枕蕈①已知秋,更听寒蛩②促机杼。 梦中历历来时路,犹在江亭③醉歌舞。尊前必有问君④人,为道别来心与绪。 【注】①簟(dian):竹席。②蛩(qiong):蟋蟀。③江亭:江边的亭子。④君:指其弟子由。此时,兄弟二人天各一方。 (1)上阕通过和两个细节点明“秋”之时令。(2分) (2)赏析划线句。(4分) 答: 3.(2018中考·江苏省无锡)阅读与赏析 秋兴八首(其一) 杜甫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注】①此诗是诗人55岁时,于安史之乱后大历元年(766)旅居夔州时的作品。 阅读上面的一首诗,回答问题。(6分) (1)请简要分析首联在全诗中的作用。(3分) 答: (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3分) 答: 4.(2018中考·江苏省盐城))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1)(2)题。(6分) 宿牛群头① 胡助 荞麦花开草木枯,沙头雨过拙蘑菇。 牧童拾得满筐子,卖与行人②供晚厨。 (选自《元明清诗歌鉴赏辞典》)【注】①牛群头:地名。②行人:行旅之人,指作者自己。 (1)诗中“拙”“满”二字用得好,请作简要分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2018中考·江苏省扬州)阅读诗歌,完成第10题。(5分)

中考古诗词赏析题集锦

1、《过零丁洋》中考试题集萃1、诗中第二联 , 运用在比喻的方法 , 将国家命运与个人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诗人以“风飘絮”形容国势如柳絮飘散 , 无可挽回 , 以“雨打萍”比喻 自己身世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依 , 时起时沉。 2.对尾联“人生自古谁无死 , 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一名句从抒情方法和内容上作简要分析。 这一句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表明了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3“辛苦遭逢起一经”中“一经”指的 是。 儒家经典 4用你自己的话描述“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的打萍”所反映的国家和作者个人的境遇。 大宋的江山支离破碎,像那被风吹散的柳絮;自己的一生时起时沉,如同水中雨打的浮萍。

5、诗中以“风飘絮”、“雨打萍”的形象比喻,抒写了的悲哀; 借和两个地名,暗示了形势的险恶和作者境况的危苦。(2分) 国破家亡惶恐滩零丁洋 6、结合我国历代名人志士对待生死的价值观,举例谈谈你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理解。(2分) 人难免一死,为拯救祖国而死,一片丹心垂于史册,映照千古,诗句表明了诗人舍生取义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如: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慨。 7、首联写了作者个人和国家的两件大事:因科举而走入仕途和国家危急存亡关头,起兵勤王抗元。 2、《饮酒》中考试题集萃 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是千年以来脍炙人口的名句。诗人悠闲地在篱

下,采菊,抬头见山,是那样地怡然自得,那样地超凡脱俗!以景物的描写衬托出诗人的闲适心情。“悠然”二字很妙,说明诗人所见所感非有真意寻求,而是不期而遇。 2、诗人在与大自然的亲近中获得 了 的心境。 悠然,闲适,恬淡,自然 3、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用得非常精妙,换成“望”字就没有这种效果,请你说说为什么? “见”字表现出悠闲不经意,体现出与自然融为一体,而“望”字是有意的向远处看,体现不出物我合一的境界。 4、请找出诗中描绘傍晚时分山中美丽景色的诗句。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5、有人说“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一句写出了门庭冷落的景象,表现出诗人的孤独与寂寞。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谈谈你的看法。

中考古诗词赏析50首

中考古诗词赏析50首练习 一、《雁门太守行》 1.这首诗歌颂守边将士浴血奋的英勇气概,也表达诗人誓死报国的决心。 2.赏析“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中的“压”“开”二字。 用“黑云”作比喻写敌人来势凶猛。“压”形象的写出敌人人马众多来势之凶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的情态。“开”写出守军披坚执锐,严阵以待,士气高昂,和敌军形成鲜明对比。渲染战争紧张的气氛和危机形势。 3.赏析“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从声、色两方面渲染战场的悲壮气氛和战争的残酷。4.赏析“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运用典故,“燕昭王在易水东南筑台,上面放着千金,用来招揽人才”写出将士誓死报效国家的决心。 5.这首诗借助各种新奇浓重的色彩来抒发情感,具体分析。 这首诗几乎句句有鲜明的色彩,其中如金色、胭脂色、紫红色,不但鲜明而且浓艳,他们跟黑色秋色白色等交织在一起,构成色彩斑斓的画面。借此来书写守边将士浴血奋战的英勇气概和誓死报国的决心。。 二、《望月有感》 1.这首诗抒发了战乱时期,兄弟离散的骨肉相思之苦。 2.赏析“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诗人以“千里雁”“九秋蓬”作比,像“千里雁”一样吊影自怜;像“九秋蓬”一样飘转无定,形象生动的写出兄弟手足离散,天各一方,飘转无定,孤苦凄惶,饱经战乱的零落之苦。 3.尾联“垂泪”蕴含的丰富情感。 以小见大,虚实结合,既是因为兄弟离散、家庭不幸,也是因为整个时代的灾难和痛苦。高度概括而有深刻的揭示战乱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和痛苦。 4.尾联运用“明月”这一意象的作用。 尾联运用明月这一意象,描绘了一幅“五地望月共生乡愁”的画面,表达了思念亲人的情感。 三、《左迁蓝关示侄孙湘》 1.本诗表达诗人无罪遭贬的怨愤和前途迷茫的愁思以及年老又遭贬的逆境中,仍念念不忘为国效力的无怨无悔,甘愿奉献的精神。 2.首联赏析“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 运用对比,“朝奏”与“夕贬”,“九重天”与“路八千”形成鲜明对比,突出表现诗人命运的急剧变化,蕴含着诗人对自己无罪遭贬的怨愤、悲痛之情。3.颔联表达的思想情感“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 残年” 表达诗人年老又遭贬的逆境中,仍念念不忘为国效力的 无怨无悔,甘愿奉献的精神。 4.颈联赏析“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横”“拥”两字分别从广度和高度生动形象的描绘了自 己贬谪途中大雪阻路、马难前行的艰苦情形,同时委婉 的含蓄的表达了自己深感前途迷茫的愁思。借景抒情, 虚实结合,抒发诗人恋家恋国,不忍离去,同时又深感 前途迷茫的愁思。 四、《登楼》 1.这是一首即景抒怀诗,表现诗人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担 忧,以及要效法诸葛亮辅佐朝廷的抱负和报国无门的伤 感。 2.首联抒写哪几种情怀? A作者客居他乡对自己遭遇的伤感;b看到国家多灾多 难而对国家的忧虑, 3.描绘颔联的画面,并说说所蕴含的感情。 登楼远望,锦江两岸蓬勃的春色,铺天盖地而来;玉垒 山的浮云,古往今来,千形万象,变幻不定。表达对祖 国山河的赞美以及对民族历史的追怀。 4.赏析“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来”来临之意。指锦江两岸蓬勃春色铺天盖地而来, 烘托锦江春色逐人的气势浩大,令人有荡胸扑面的感受, 表现是人对祖国山河的赞美。“变”变化之意,指古今世 事如浮云飘忽起灭,一字双关,使人浮想联翩。表现诗 人对民族历史的追怀,也透露出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思。 5.颈联“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议登楼所 想,说说表达的内涵 表明对大唐圣朝气运久远的自信和美好祝愿以及对“寇 盗”的蔑视。 6.赏析尾联“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咏古讽今,运用典故,运用后主的典故表达自己对国家 统治者重用宦官而造成国事维艰,吐蕃入侵局面的担忧, 运用诸葛亮的典故,抒写诗人空怀济世之心而苦无献身 之路的伤感。 五、《望江南》 1.赏析“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独”字传神,准确地表现了女子独自一人等待丈夫归 来的孤独寂寞之情。 2.赏析“斜晖脉脉水悠悠,” 这句描绘了夕阳的余晖淡淡的洒在江面上,连绵不尽的 水静静地向东流去。既写景又写情。“脉脉”用拟人写出 夕阳被感动地深情望着水面。“水悠悠”以水喻情,表现 了主人公的孤独、寂寞、惆怅之情。 3.“过尽千帆皆不是”表现主人公怎样的心境? 满怀希望和憧憬的主人公在等待的过程中极度失望、落 寞之情。 六《渔家傲秋思》 1.上片写景,描写塞下的秋景;下片抒情,抒发边塞征 人热爱国家,思念家乡,壮志难酬的感慨。 2.赏析“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运用典故“燕然未勒”,表现戍边将士思念家乡,但更渴 望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思想感情。 3.赏析“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互文,表明将军士兵引因功业难成,有家难归而哀伤流 泪,含蓄的表达了对朝廷腐弱,不重边功的愤懑不平。 4.词的意境悲凉壮阔。 七《江城子密州出猎》 1.上阕写出猎的壮阔场面,表现作者踌躇满怀的英雄气 概;下阕抒情,表现词人壮心未已、渴望报效国家杀敌 立功的英雄本色。 2.赏析“千骑卷平冈” “千骑”指人数众多,“卷”极言走之快,写出猎者情绪 高昂,精神抖擞的状态。 3.赏析“亲射虎,看孙郎”,“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亲射虎,看孙郎”运用典故,突出词人年纪虽不小, 仍有少年的狂气。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运用典故,以魏尚自喻,希 望朝廷象重用魏尚一样重用自己,表达渴望为国御敌立 功的壮志。表达含蓄,委婉。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运用典故,表达 自己报效国家抵御入侵者建功立业的决心。 八《武陵春》 1.上片写词人所见所闻,借“日晚倦梳头”欲“语泪先 流”抒发思念丈夫的无限哀伤之情。下片采用夸张的比 喻,抒发内心深重的愁情。 2.赏析“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运用夸张比喻,化实为虚,化抽象为具体,语言新奇, 曲折生动而又巧妙自然,把“愁思”夸张到连船都承载 不动,渲染哀愁之深重。 九《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1. 本词基调雄壮高昂,上阕描写军旅生活,表达建功立 业,为国杀敌的雄心壮志。下阕写激烈的战斗场面和抒 写壮志难酬的悲愤。 2.“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写战场生活。 营造了一种奏乐吃肉的豪迈热烈的生活氛围。 3.赏析“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运用比喻,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生动形象的描写出惊险 激烈的战斗场面,刻画了一个杀敌报国冲锋陷阵的英雄 形象。 4.赏析“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这是词人最高理想,抒发词人一生的事业和抱负,表达 自己率师北伐统一南北的爱国激情。 5。赏析“可怜白发生” ,由雄壮到悲壮,抒发无尽的感慨。表达渴望报国的雄 心壮志和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悲愤之情。揭示理想与 现实的尖锐对立,使全词笼上了浓郁的悲凉色彩。 十《商山早行》 1.全诗紧扣一个“早”字,抒写早行之情,寄托羁旅奔 波之苦,黯然思乡之情。 2.赏析“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运用“列锦法”,仅用十个字却连缀了六种景物,抓住有 特征的景物,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形神兼备的渲染 了商山凌晨荒寂、萧索的情景;借景抒情,写出无限的 旅愁羁苦。意境苍凉,情感寂寞凄苦。 3.赏析“槲叶落山路,枳花照驿墙” “照”,照亮之意。既暗示了在早晨“枳花”颜色的亮白, 又富有动感的传达出黑暗的“驿墙”也被照亮了,衬托 拂晓前的暗,突出出行之早。 4.“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点明思乡的主旨。 十一《卜算子咏梅》 1.上片写梅花的遭遇,下阕托梅寄志,表达坚贞自守的 傲岸节操。 2上片点明梅的怎样的生存环境?体现怎样的品格? 3.从艺术手法上赏析本词。 托物言志,以梅自喻,在梅花那种虽凋犹香的神韵中寄 托生则高洁死亦留芳的人生追求。 4.赏析“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表现词人性格孤高,决不与争宠邀媚,阿谀逢迎之徒为 伍的品格,和不畏谗毁,坚贞自守的铮铮傲骨。 荒僻、残破、苍凉、冷清、凄凉的生存环境,渲染其不 幸遭遇,烘托其顽强,高洁的品格。 十二《醉花阴》 1.上片写秋凉情景,寄情于景,表现词人孤寂无聊,思 念无边的愁绪。下片写重九感怀,集中些黄昏后的愁绪。 2.赏析“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直抒胸臆,“消魂”极喻相思愁绝之情。“帘卷西风”暗 含凄冷之意。以“瘦黄花”自比,写出主人公憔悴的面 容和愁苦的神情。,表达自己的离别之恨,相思之苦。 十三《己亥杂诗》

中考语文 古诗词鉴赏的五种题型及答题技巧

中考古诗词鉴赏的五种题型及答题技巧 一、品味炼字类 [题目形式](1)诗歌中的“某”字或词有什么表达效果?(2)“某”个字或词用得好,好在哪里?(3)“某”字能否改为“某”字?(4)你最欣赏哪个字或词?请赏析。 [应对策略]这类题主要考查我们对精炼词语的感悟能力。解答时要抓住诗歌中关键词语来点评,可以从词性、色彩、修辞以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去把握它的内涵。值得提醒的是分析时要结合全诗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去回答,不能孤立地谈这个词的作用。 [题型示例]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渡汉江 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问题:首句中的“断”字有什么表达效果? 解析:“断”字面上是“断绝、隔绝”的意思,结合“音书”一词,可以理解为诗人与亲朋音讯隔绝的含义,再联系诗歌的写作背景,这首诗是作者从被贬之地岭南逃回洛阳途经汉江所作,突出了自己久居蛮荒之地的孤寂、苦闷及对家里人的思念之情,故答案应为:写出了 诗人与亲朋音讯隔绝的境况,更突出了诗人的思家之情。 二、名句赏析类 [题目形式](1)某诗句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该如何理解?(2)诗歌的某联流传成了千古名句,请分析原因。(3)从某句诗中领悟到什么人生哲理? [应对策略]

这类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诗歌中被后人传诵的名句的理解和赏析能力。这类题多为开放题,答案不要求统一,要掌握常见的鉴赏评价的角度:能指出写景特点(如景物的色彩、近景远景的结合等)或采用的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等)或用词的生动形象等,并且还要说出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或给人怎样的启示和思考。 [题型示例]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问题:“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你怎样理解? 解析:这两句诗之所以被后人传诵,是因为它是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向人们揭示了深刻的哲理。 首先应明确景物的特点,可理解为:翻覆的船只旁仍有千千万万的帆船经过;枯萎的树木前面也有万千林木欣欣向荣。然后说出这句诗所蕴含的哲理,意思是说,个人的沉沦算不了什么,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的,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未来肯定会比现在好。 三、主旨情感类 [题目形式](1)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描写了怎样的景物?营造了怎样的氛围?(3)塑造了怎样的形象,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应对策略] 这种题型主要考查我们对诗歌的主题思想和情感态度的领悟。解答这类题要用一句话概括诗歌形象的特点,并根据所描绘的形象特点及作家的风格(豪放、婉约、沉郁顿挫)来推断诗人的情感态度。初中阶段所学诗歌情感大体可分为:离别思念、爱国思乡、友情、爱情、热爱大自然、关心民生等。 [题型示例]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

中考语文 古诗词鉴赏题型及解析

江苏省连云港市岗埠中学2013届九年级中考古诗词鉴赏题型及解析 第一课时 一、主要题型 (一)鉴赏字词 1、动词:在鉴赏诗歌时,我们要重点注意动词,特别是具有“多重含义”的动词。例: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溅”、“惊”二字,不仅用字新鲜,而且增添了诗人感时恨别的内心痛苦。 2、修饰语:大部分为形容词,它在诗词鉴赏中也是关注的重点对象。例: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一个“孤”字,写尽环境之孤苦,由此可达人心。 3、特殊词:在诗文中,有一些词本身与众不同,读者能很快找到它们: (1)叠词:叠词作用不外两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其一》刘禹锡) (2)表颜色的词:颜色一般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欣赏时,或抓住能表现色彩组合的字眼,体会诗歌的浓郁的画意与鲜明的节奏:“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黄、翠、白、青四种颜色,点缀得错落有致,而且由点到线,向着无限的空间延伸,画面静中有动,富有鲜明的立体节奏感。 (3)虚词:在古典诗词中,虚词的锤炼恰到好处时,可以获得疏通文气,开合呼应,悠扬委曲,活跃情韵,化板滞为流动等美学效果。 (二)品鉴思想情感 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思想情感有: 忧国伤时:如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反映离乱的痛苦;同情人民的疾苦;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 建功报国:如建功立业的渴望;保家卫国的决心;报国无门的悲伤;山河沦丧的痛苦;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 思乡怀人:羁旅愁思;思亲念友;边关思乡;闺中怀人。 生活杂感: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昔胜今衰的感慨;借古讽今的情怀;青春易逝的伤感;仕途失意的苦闷;告慰平生的喜悦。 在古诗词中,很多意象身上都含有固定的情感内涵 大雁———(1)因鸿雁传书之说而渴望获得某种信息,且多是喜讯;(2)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 月———思乡思亲,传达离愁别恨、寂寞思归之情 夕阳、落日——凄凉失落、忧郁之情 西风———惆怅哀伤、游子思归 梅、兰、竹、菊、松——高洁坚贞之志 鸦、猿、杜鹃——凄苦哀伤之情 鸿鹄、雄鹰——远大的理想追求 鸿雁——游子的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 杨柳——送别时依依不舍的心情 燕——(1)表现春光之美,表惜春之情。元张可久《暮春即事》:“乌啼芳树丫,燕衔黄柳花。”(2)爱情的象征以及对情人的思念。《诗经?燕燕》:“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宋晏殊《破阵子》:“罗幔轻寒,燕子双飞去。”(3)表现世道沧桑,抒发昔盛今衰、国破家亡的感慨和悲愤。唐刘禹锡《乌衣巷》:“旧时王谢堂前燕,飞人寻常百姓家。”

吉林省中考语文古诗词曲鉴赏专题训练

古诗词曲鉴赏专题训练 一、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题。(5分) 题金陵渡① 张祜 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②自可愁。 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州③。 【注】①金陵渡:渡口名,今江苏镇江附近。②行人:旅客,指作者自己。③瓜州:在长江北岸,今江苏邗江县南边。(1)“一宿行人自可愁”的“宿”在诗中的意思是。(1分) (2)诗歌第三句“潮落夜江斜月里”中哪个字用得最好?请作简要赏析。(2分) (3)诗歌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分)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题。(5分) 田园乐(其六) 王维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1)“柳绿更带朝烟”的“朝”在诗中的意思是。(1分) (2)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加以描述。(2分)

(3)作者描写静景的同时又写了“花落”“莺啼”,有何作用?(2分) 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题。(5分) 塞上忆汶水 曹元用 沙碛秋高苑马肥,哀笳一曲塞云飞。 南都儿辈应相念,过尽征鸿犹未归。注:沙碛:沙漠。苑马:西域大宛所产的马。 (1)“过尽征鸿犹未归”的“犹”的意思是。(1分) (2)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2分) (3)最后一句写“征鸿”有什么作用?(2分) 四、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题。(5分) 杨柳枝 温庭筠 御柳如丝映九重,凤凰窗映绣芙蓉。 景阳楼畔千条路,一面新妆待晓风。(1)“一面新妆待晓风”的“待”的意思是。(1分) (2)诗词的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2分) (3)请从修辞角度赏析“景阳楼畔千条路,一面新妆待晓风”。(2分) 五、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题。(5分) 秋月 朱熹

中考课外古诗词鉴赏及答案中考语文课外古诗词阅读鉴赏附答案

中考课外古诗词鉴赏及答案中考语文课外古诗词阅读鉴赏附答案 中考语文课外古诗词阅读鉴赏附答案 中考语文课外古诗词阅读鉴赏 1.山中留客(张旭) 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阴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1)首句“山光物态弄春晖”用一“弄”字,有何表达作用? (2)三、四句说“纵使晴阴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为什么会“沾衣”?诗人如此写有何意义? 2.浪淘沙?怀旧(李煜)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1)词的上片和下片分别写了什么? (2)“天上人间”一句流露了词人怎样的心境? 3.梅花绝句(陆游) 低空银一钩,糁野玉三尺。 愁绝水边花,无人问消息。 (1)前两句为梅花的出现展示了一个怎样的背景? (2)你对诗中的梅花形象怎样理解? 4.雪中偶题(郑谷) 乱飘僧舍茶烟湿,密洒歌楼酒力微。 江上晚来堪画处,渔人披得一蓑归。 (1)这首咏雪诗在景物的选择上有什么特点?作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2)对这首诗宋人有不同评价,有人说它“奇绝”,也有人说它“浅俗”,你怎么看待? 5.绝句(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1)诗的前两句写了哪几种景物,有何特点? (2)“山青花欲燃”一句中“欲”字用得十分传神,请简要赏析. 6.过松源晨炊漆公店(杨万里)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1)末句的“放过”和“拦”用得精彩,为什么?请简要分析。 (2)本诗表达了怎样的人生哲理?是怎样来表现这个深刻哲理的? 7.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戌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1)诗中“僵”与“孤”,写出了诗人当时怎样的处境?它们在诗中有什么作用? (2)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 8.渡汉江(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1)前两句中的“外”、“断”、“复”从哪三个角度写作者贬居之苦,有什么表达作用? (2)一般人是“近乡情更切,急欲问来人”,但本诗的后两句不同,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复杂心理?简要分析。

中考课外古诗词阅读专题练习

武汉中考课外古诗词阅读专题练习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第后面题目。 过故友旧居 [唐]许浑 往年公子宅,夜宴乐难忘。 高竹动疏翠,早莲飘暗香。 珠盘凝宝瑟,练席递华觞。 今日皆何处,闭门春草长。 下列对本诗内容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的“公子宅”即题中的“故友旧居",点明了往年宴会举行的地点。 B.从“夜宴"“疏翠”“早莲”等词语可以看出,宴会举行于初夏的夜晚。 C.本诗领联描绘了夜宴环境的优雅,颈联则突出了夜宴陈设的华贵。 D.往年夜宴快乐难忘,今日春草生机勃勃,全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参考答案 D(“往年”“今日”为时过境迁,繁华不再之感。由“闭门”可知,“春草长”体现的是冷清萧条。) 课外古诗词阅读过关方法 认真阅读古诗词,读懂诗词内容,体会作者抒发的情感。 课外古诗词阅读专题练习 一.晚春江晴寄友人 韩琮 晚日低霞绮,晴山远画眉。春青河畔草,不是望乡时。 下列对本诗内容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描写了晚春江上所见的落日、绮霞、远山、青草等景物。 B.通过描写晚春江上明丽的景物,表达了作者怀念家乡、思念友人的感情。 C.诗人在诗中说"不是望乡时",说明诗人在本诗中并未表达了作者怀念家乡、思念友人的感情。 D.从“晚日”、“远山”写到“春草”,导入“望乡”,情与景协调一致,显得很自然。 二.落日怅望 唐·马戴 孤云与归鸟,千里片时间。念我何留滞,辞家久未还。微阳下乔木,远烧入秋山。临水不敢照,恐惊平昔颜! 下列对本诗内容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孤云”“归鸟”“微阳”“秋山”营造了秋日傍晚的萧瑟与清冷,寄托着作者的伤感之情。 B.全诗以乡愁为主题,曲折地表现了诗人的坎坷不遇。 C.“烧”字的使用,是静中有动;“远”字又写出了意境的空阔,增强了对孤寂之情的表现力。 D.“千里”与“片时”强烈比照,点明云、鸟的自由和飞行之速,进而引发作者对飞鸟的热爱之情。 三.襄邑道中 陈与义 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注释】这是陈与义27岁时进京待选途中写的一首纪行诗。 下列对本诗内容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的一、二句的意思是:两岸原野落花缤纷,随风飞舞,连船帆也仿佛也染上了淡淡的红色,船帆趁顺风,一路轻扬,沿着长满榆树的大堤,半日工夫就到了离京城百里以外的地方。 B.诗的三、四句的意思是:躺在船上望着天上的云,它们好像都纹丝不动,却不知道云和我都在向东行前进。 C.这是一首记游诗,既写了船行河道中时所看到景象,也通过描写,抒发了诗人在航行时焦急的感受。 D.本诗第一句中的“飞”字既描绘了(暮春时节)落英缤纷的美丽盛景,又表现了船行的轻快,传达出诗人愉快的心情。 四.闲居初夏午睡起 杨万里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下列对本诗内容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的一、二句意思是:梅子味道很酸,吃过之后,余酸还残留在牙齿之间;芭蕉初长,而绿阴映衬到纱窗上。 B.诗的三、四句意思是:春去夏来,日长人倦,午睡后起来,情绪无聊,闲着无事观看儿童戏捉空中飘飞的柳絮。 C.“闲看儿童捉柳花”中的“闲”字,写出了诗人的恬静闲适,抒发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呼应了诗题。 D.这首诗选用了梅子、芭蕉、柳花等景物表现了秋天特点。 五.春雪 (唐)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下列对本诗内容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的一、二句意思是:新年已经来到,然而却还没有看到芬芳的鲜花,直到二月里,才惊喜地发现草儿萌发了绿芽。 B.诗的三、四句意思是:白雪似乎耐不住这春天的姗姗来迟,竟纷纷扬扬,在庭前的树木间洒下一片飞花。 C.第二句中的“惊”字,表达了诗人终于见到春色的惊讶、欣喜之情。

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专题

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专题 一、专题提要 中考考纲关于古诗词鉴赏有两大考试内容: 根据中考考纲的要求,初中古诗词鉴赏有五个考点:(1)鉴赏形象(2)鉴赏语言(3)鉴赏表达技巧(4)点评思想内容(5)点评作者的观点态度 因此,古诗词的鉴赏要注意以下几点: 1、关注题目,读懂题眼 如李白的《行路难》,其题眼为“难”,由此可推知作者是写人生路难行之意;《渡荆门送别》,其题眼为“送别”,由此可推知作者是写离愁别绪之情。 2、把握关键,了解诗意 如陆游《游山西村》中“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把握这些关键句(联),也就是把握了诗歌最关键的内容。 3、体味炼字,理解情意 古诗词最讲究炼字,最擅长写景中之情和情中之景。如刘方平的《月夜》“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前两句描摹了夜静更深、斜月映照、天宇寥廓、寒气袭人的月夜之景。后两句中的“偏”字透露出作者在料峭寒夜中敏感地捕捉到微弱的春之气息的惊喜;“暖”字一现即冲淡了逼人的寒意,天地间顿时掠过一丝温暖;“新”字蕴含着久盼寒去春来的人初听春之声那种新鲜、欢愉之感。 4、熟知意象,丰富联想 “意象”即寄情藏意的物象。如冰雪喻忠贞高洁,杨柳寓意离愁别绪,流水喻绵绵愁思,琴瑟寓切切情意,月亮喻乡思怀人,浮云喻在外漂泊的游子,子规(杜鹃)寓哀怨悲凄之情……积累和熟知古诗词中常用的意象,在阅读的过程中迅速把握意象,并联系意象的特定含义加以诠释,诗词的主旨即能呈现。 5、积累典故,随诗释义 如读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如果不了解“遣冯唐”、“射天狼”这两个典故的意思,就无法理解作者渴望自己被

中考古诗词赏析

中考古诗词赏析 导读:一、“诗眼”型 【题目形式】 (1)对诗中某字某句,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 (2)从哪一句中可以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 (3)此诗某句中某个字有的版本作某字,你觉得这两个哪个更好,为什么? (4)某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是什么? 【题目解读】古人作诗常追求一字传神。这种题型要求品味出诗人炼字妙在何处。回答时不能就字论字,应放回句中,结合全诗主旨、意境和诗人的思想感情来分析。 【答题要点】 1.肯定“好”或肯定哪一个更好。 2.解释该字的一般含义和在句中的意思。 3.展开想象和联想,把你认为好的字还原到句中,再现诗人所描绘的情景。 4.说出该字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或烘托了怎样的意境。 【题型示例】唐朝王湾《次北固山下》的第二联“潮平两岸阔”,有的版本作“潮平两岸失”,你觉得哪个字更好,为什么? 示例(一) 答:“阔”字更好。原因:

(1)“阔”是空阔、开阔之意; (2)“阔”字直抒胸臆地表达了大地春回,冰雪消融,春潮把江面变得渺远无际,两岸显得格外宽阔; (3)“阔”字,直接抒发了诗人视野更加开阔的强烈感受。 (4)“阔”字读起来与“悬”字对应,声调似也更为响亮。 示例(二) 答:“失”字更好。原因: (1)“失”字更好地表现了春回大地,冰雪消融,春朝把江面变得渺远无际,两岸都看不见了踪影; (2)“失”字生动地描绘出江岸因春朝高涨而与水平面平齐,似乎消失了的主观视觉形象。 二、名句赏析型 【题目形式】 (1)描述名句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 (2))解释某一联的意思,并分析其情与景的关系。 (3)解释诗词的意思,说出它们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题目解读】名句是整首诗(词)精华所在。它们往往在景、情、意(理)方面有被人们称道的地方。根据具体的句子,可三者皆说,也可侧重一个方面。 【答题要点】 1.明确诗中具体景物形象; 2.展开想象和联想,用自己的语言再现景物形象。

2019各地中考古诗词曲鉴赏课外诗歌阅读汇编

1.(2019·江苏连云港)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7~8 题。(6分) 重登云台山 【清】陶澍① 又踏金牛顶②上行,海凤飞舄③上蓬瀛。 蛟龙瀑外晴犹挂,鸡犬云中夜有声。 为访仙人④寻旧榻,喜偕词客证初盟。 长松迓⑤路三年别,却笑公髯雪已盈。 【注释】①陶澍,清朝道光年间官至两江总督,兼管盐政。数次亲临海州督办海运,整理淮北盐务。②金牛顶:在云台山前顶(清风顶)之后,俗称后顶。顶有金牛洞,又名二仙洞,相传有金、牛二师修道于此。③飞舄(xì):会飞的仙鞋。④仙人:指三元宫山僧。⑤迓(yà):迎接。 7. 这首七言律诗的颔联描写了怎样的画面? ( 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描写云台山景色的优美。白日,晴天飞瀑,水花外溅,如同蛟龙飞挂;夜晚,云中传声,鸡鸣犬吠,打破夜的寂静。 【解析】本题考查感知古诗的意境画面的能力。从颔联的两句所描写的画面看,是写云台山的景色的。上句是从视觉的角度写景的,从“晴犹挂”看出,上句写的是白天,且是晴天;“瀑”是看到的景物,根据“犹”(像)可知,“蛟龙”是用来比喻瀑布的形态的。下句重点从听觉的角度描景,“鸡犬”“有声”描写的是鸡鸣狗叫的情形,描述时,注意时间是“夜”,环境为“云中”。 8. 全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4 分) 【答案】①对云台山的喜爱、赞美之情:诗人再登云台山,所见之景,景色优美,宛如仙境;②初盟得以践行(友人重逄)的欣喜之情:诗人来到三元宫寻访山僧,以践前约;③时光易逝催人老的感慨:别后三年,云台山上长松依旧,自己却已胡须一片雪白。 【解析】本题考查感悟诗人思想感情的能力。从首联和颔联看出诗人对云台山景色的无比喜爱之情;从颈联看出诗人与朋友重逢时的欣喜(“喜”)之情;从尾联中的“三年”“髯雪已盈”看出诗人感叹岁月易逝的情感。 2.(2019·江苏盐城)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8题。(6分) 长寿山居元夕 元好问 微茫灯火共荒村,黄叶漫山雪拥门。 三十九年何限事,只留孤影伴黄昏。 注:①写此诗时,诗人任河南内乡令,因母亲去世,居丧于长寿山。 ②当时金統治者日趋腐败,蒙古军入侵,人民死伤无数 8.(1)请用形象的语言描绘诗歌一二句所展现的画面。(3分) 8.(1)(3分)偏僻荒凉的村落里灯火星星点点,人烟十分稀少,枯黄的树叶漫天遍野,大雪堆积在门外。(3分)【解析】本题考查对诗句内容的理解以及表达的能力。题目要求用形象的语言描绘诗一二句所展现的画面。作答时,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灯火”“荒村”“黄叶”“山”“雪”“门”等,抓住修饰语“微茫”“荒”“漫”等关键词,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将这种的情景描写出来即可。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所渲染的氛围“孤”;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初中课外古诗词赏析练习(附答案)

古诗词赏析实战演练(参考答案在最后) (一)江陵①愁望有寄鱼玄机 枫叶千枝复万枝,江桥掩映暮帆迟。 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 【注】①江陵:今湖北江陵县。 1、“千枝”“万枝”与后面哪个词对应?“枝”字的重复有什么表达效果? 2、“江桥掩映暮帆迟”,这是怎样的一幅画面?请展开联想和想象,作出具体的描绘。(30字左右) (二)渡汉江(唐)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1、前两句中“外”“断”“复”从哪三个角度写作者贬居之苦,有什么表达作用? 2、一般人是“近乡情更怯,急欲问来人”,但本诗的后两句不同,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复杂心理?请简要分析。 (三)闺怨(唐)沈如筠 雁尽书难寄,愁多梦不成。

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①。 【注】①伏波营:借用东汉马援的典故,暗示征人戍守南疆。 1、诗中“孤”字含义丰富,请作简要分析。 2、这首诗通过主人公思妇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是怎样递进表达的?请简要回答。 (四)送杜十四之江南(唐)孟浩然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1、这首诗以谁的口吻,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情景交融是古诗词写作上的特色。请联系诗中“春江正渺茫”做简要分析。 (五)除夜作(唐)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1、首句作者怎样用“寒”“孤”两字,营造出与除夕欢乐团圆夜截然不同的意境? 2、“故乡今夜思千里”一句,言“故乡的人今夜一定在思念远

在千里之外的我”,这样的表达有什么独特作用?请简要分析。 (六)雨后池上(宋)刘攽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1、简要分析这首诗是怎样表现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的。 2、试从“静”与“动”的角度对本诗进行赏析。 (七)雨晴(唐)王驾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1、本诗前两句用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后两句写得饶有趣味,请作具体赏析。 (八)夏意(宋)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篥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1、本诗一反盛夏炎炎的立意,表现了怎样的“夏意”?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