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白蛾特性防治措施论文
浅谈美国白蛾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措施

浅谈美国白蛾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措施【摘要】2010年8月,美国白蛾在我省连云港市连云区首次发现,当年连云港市的5个县(区)均发生疫情。
目前,我省连云港、徐州、宿迁、盐城、淮安等苏北5市都有美国白蛾危害,其中连云港、徐州两市的所有县(市、区)均为危害区。
2012年初,国家林业局公布最新的美国白蛾疫区,江苏省沛县、新沂、邳州、连云、海州、新浦、赣榆、东海、灌南、滨海、响水等区县列入其中。
在江苏,美国白蛾一年发生3代,4月下旬越冬蛹开始羽化,5月中旬达羽化高峰期,5月下旬出现第一代幼虫,危害可以持续到7月上旬。
3龄前幼虫群集在寄主叶片上吐丝拉网取食,4龄幼虫开始分散,并吐丝将受害叶片、小枝条连城网幕,网幕随着龄期增大而扩展;5龄幼虫陆续离开网幕分散取食,食量大增。
【关键词】白蛾生物学特性;识别方法;防治技术;白蛾发展趋势美国白蛾是国际检疫性有害生物,具有食性杂、繁殖量大、适应性强、传播途径广、易成灾、难防控等特点,可危害包括林木、果树、灌木和农作物在内的300多种植物,不仅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并对疫情发生区域的居民生产、生活带来不良影响,危害大;有很大的暴食性,有时3-4天时间内可将一棵树的叶子全部吃光,使树木生长不良,甚至全株死亡,周围农作物被蚕食,减产减收,甚至绝产,在泛滥的时间,大批幼虫还会爬进居民的院中寻找食物或化蛹,影响群众的正常生活。
而且常被作为国际间的技术贸易壁垒,给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出口贸易产生负面影响。
同时,美国白蛾每个虫态均可随交通工具远距离传播,蔓延快,防控难度及大。
繁殖量大;一只雌蛾平均一次产卵300-600粒,最多可达到2000多粒,一年要繁殖三代,如不防治,加之自然控制作用小,一年后其后代至少可达几百万只,多则达到2亿只。
江苏省是美国白蛾适生区,目前,该虫已经在我省周边部分省、市、县发生并呈扩散蔓延趋势,加之我省所处的地理交通环境,决定其传入的可能性及大。
一旦传入,后果不堪设想。
浅析美国白蛾的危害及关键防治技术

浅析美国白蛾的危害及关键防治技术美国白蛾(Lymantria dispar)是一种来自欧洲的有害昆虫,它在北美地区已经成为一种极具破坏性的害虫。
美国白蛾以树木叶片为食,尤其偏好橡树、杂木和其他阔叶树的叶片,因此对美国北部和东部的森林和林业业务构成了巨大的危害。
本文将就美国白蛾的危害及其关键防治技术进行简要分析。
一、美国白蛾的危害1. 对树木的破坏:美国白蛾的幼虫对树木叶片进行大量食害,导致叶片凋零,严重的甚至可以导致整棵树的死亡。
在密度较高的情况下,美国白蛾的食害可以导致森林覆盖度和生态平衡受到破坏。
2. 经济损失:美国白蛾对森林和林业业务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每年美国白蛾的侵害导致大量树木凋零,进而引发了林木行业的损失。
要控制美国白蛾的侵害,相关业务和机构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也是一种巨大的经济压力。
3. 生态平衡失调:美国白蛾的大量食害导致了森林植被的凋零,进而影响了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
其他以树木为栖息地和食物来源的动植物也将受到影响,导致了整个生态系统的失衡。
二、美国白蛾的防治技术1. 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指利用其他天敌或者天然控制因素来控制有害生物的繁殖和侵害。
在美国白蛾的防治中,可以利用其天敌——美国白蛾织被蜂、天敌植物等。
这些生物天敌可以通过捕食美国白蛾的幼虫来控制其数量,起到一定的防治效果。
2. 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是指利用化学农药进行灭虫。
针对美国白蛾的幼虫,可以使用含有合成杀虫剂的农药进行喷洒。
这种方法可以迅速有效地控制美国白蛾的数量,但是也可能带来环境污染和其他副作用。
3. 工程防治:工程防治是指像干扰或者改变生境的方法,来减少或者防治有害生物。
对于美国白蛾的防治,可以通过割伐重灾区的树木、提高树冠的光照、增加天敌数量等方法来减少美国白蛾的繁殖和侵害。
4. 防治策略的综合应用:实际上,针对美国白蛾的防治工作,综合应用多种防治策略是最有效的办法。
比如可以先利用生物防治手段来减少美国白蛾的数量,然后再通过化学农药对其进行灭杀,最后再通过工程手段来改变其生境,从而提高整个防治的效果。
美国白蛾生物学特性及防控对策

美国白蛾生物学特性及防控对策摘要美国白蛾是一种世界检疫性害虫,严重危害林果业及农业的生产。
结合睢宁县美国白蛾的防治情况,对美国白蛾的生活史、生物学特性、防控对策作一介绍,以期为美国白蛾的防控提供参考。
关键词美国白蛾;生活史;生物学特性;防控对策2012年2月,国家林业局2012年第4号公告将江苏省的沛县、新沂、邳州列为美国白蛾新发生的县级行政区,与其邻近的连云港的赣榆、东海县之前已是美国白蛾的疫区。
2012年,睢宁县在邻近邳州市的古邳镇、姚集镇、王集镇、农业园等地零星发现了美国白蛾的虫情。
针对疫情的出现,该县林业检疫防治站及时实施重大有害生物防治应急预案,积极发动全民参与、组建专业防治队,采取技术人员分片包干,各个点突破,本着治早、治小、治了的除治原则,根据美国白蛾虫态不同时期采取科学有效的防治措施,控制住当地虫情,严防蔓延扩散。
1 美国白蛾在睢宁地区的生活史美国白蛾在睢宁地区1年发生3代,越冬蛹在5月中旬羽化,第1代卵在5月中下旬始见,5月末至6月初出现第1代1龄幼虫,春末夏初第1代幼虫发育期40 d左右,6月下旬始见幼虫化蛹,7月上旬始见第2代成虫羽化,夏季8月第2代幼虫发育期25~30 d,8月中下旬第2代幼虫开始化蛹,8月底至9月初始见第3代成虫羽化,夏末秋初进入第3代,直到10月上中旬才能完成幼虫发育,据观察也有小部分未能完成发育。
10月下旬至11月初第3代幼虫进入蛹期越冬。
幼虫有7个龄期,常于6 —10月活动。
2 美国白蛾的生物学特性美国白蛾寄主范围广,幼虫食性杂。
在我国主要危害桑树、榆树、杨树、柳树、法桐、刺槐、泡桐、国槐、樱桃、李、梨、苹果、板栗、山楂、葡萄等林果树种,高粱、玉米、大豆、花生、南瓜、黄瓜、马铃薯、茄子、辣椒等农作物。
美国白蛾适应性强,适生区域广,生存能力强。
北纬30°~50°的地区都适合生存,-16~40 ℃环境都适应,美国白蛾幼虫耐饥饿能力强,3龄幼虫可耐饥饿3~6 d,老熟幼虫耐饥饿达15 d,且能正常发育和繁殖。
浅谈关于美国白蛾的防治方法

浅谈关于美国白蛾的防治方法摘要:美国白蛾对植物生长具有破坏性作用,有发展蔓延趋势。
该虫是世界性检疫对象,具有食性杂、繁殖能力强、适应性强、传播途径广和危害严重等特点。
一旦侵入,极易暴发成灾,为了及时有效地预防、控制和减轻美国白蛾的危害,应及时进行人工、生物、化学等方法进行综合防治,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关键词:美国白蛾危害特点防治方法前言随着社会的进步,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园林绿化在城市现代化建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人们利用丰富的植物资源对环境进行绿化和美化。
这些园林植物不仅创造了适宜人类居住生活的优美环境,而且还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然而这些花、草、树木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往往受到病虫害的侵袭,造成植物生长不良,降低植物的质量,使其失去观赏价值及绿化效果,甚至引起整株死亡。
其中美国白蛾即是一种危害性比较大的虫害。
近几年来,美国白蛾有发展蔓延趋势,该虫是世界性检疫对象,具有食性杂、繁殖能力强、适应性强、传播途径广和危害严重等特点。
一旦侵入,极易暴发成灾,对林业、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也会造成重大威胁。
为了及时有效地预防、控制和减轻美国白蛾危害,应及时应用人工、生物、化学等方法进行综合防治,才能达到如期效果。
1、美国白蛾的形态特征卵:直径0.5毫米左右,近圆球形。
淡绿或浅黄色,后渐变为银灰色,表面布有无数有规则的凹陷刻纹,孵化前变灰褐色。
一个卵块卵粒数在数百粒至上千粒不等,呈不规则块状单层排列在叶背面,上面覆盖白色鳞片。
幼虫:老熟幼虫体长约30毫米,头部黑色具光泽,体黄绿色或灰黑色,体背都有黑色毛瘤,体侧毛瘤多为橙黄色,瘤上生有白色长毛。
蛹:体长8-15毫米,宽3-5毫米,暗红褐色。
雄蛹瘦小,雌蛹较肥大,蛹外被有黄褐色薄丝质茧,茧上的丝混杂着幼虫的体毛共同形成网状物。
成虫:为白色中型蛾子,全身鳞片细而密,雄虫体长9-12毫米,翅展23-25毫米。
雌虫体长13-18毫米,翅展33-48毫米。
雄蛾触角呈锯齿状。
雌蛾额前后翅纯白色,越冬代雄蛾前翅白色有多个浅黑色斑点,夏季代的雄蛾前翅多为纯白色,只有少数个体的前翅具暗色斑点。
浅析美国白蛾的危害及关键防治技术

浅析美国白蛾的危害及关键防治技术美国白蛾是一种外来入侵害虫,是白蛾科昆虫中的一种。
它于1869年首次从欧洲引入美国,在接下来的数十年间不断扩散,成为了美国北部和东部的重要害虫。
美国白蛾主要危害果树、林木、灌木等植物,其幼虫会在树干、树枝和叶片上产卵并孵化出来,然后以吃叶子、咀嚼树皮和树枝为生。
特别是在果园中,美国白蛾的幼虫可造成大量果实的损失,同时也导致树木受损甚至死亡。
其成虫则会出现在夏季和秋季,繁殖能力较强,可迅速扩散到更广阔的范围。
为了防治美国白蛾的危害,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治技术。
以下是几种关键的防治技术:1.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通过引入其他天敌来控制美国白蛾的数量。
例如,引入一些昆虫、鸟类和爬行动物,如捕鸟蛛、瓢虫和天鹅等,以控制美国白蛾的数量。
此举可以有效的减缓美国白蛾的扩散速度并降低其对环境的影响。
2.化学防治使用化学药剂可以杀死幼虫并有效降低成虫数量。
但要注意,使用药剂时要注意对其它有益昆虫和植物的保护,同时也要遵循政府的规定和安全操作指南。
物理防治也是防治美国白蛾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此方法中,我们可以采用诸如捕蛾灯、陷阱、网络或隔离装置等工具与技术,如热水清洗或高压水枪等,来控制和消灭美国白蛾成虫和幼虫。
4.教育和宣传教育和宣传可以提高公众意识和认识,增强居民的防治能力,也可以在发现美国白蛾时及时上报,有利于迅速形成封锁措施和妥善处理。
总之,美国白蛾是一个重要的害虫,对果树、林木和灌木等植物的伤害程度较大。
在防治过程中,应该采取综合措施,结合生物、化学和物理等多种技术来控制其数量。
在此基础上,加强社会公众的宣传教育,增强防治能力,防止其影响放大。
防治美国白蛾必须联防群治论文

防治美国白蛾必须联防群治美国白蛾是危害园林业的重要害虫,也是国内重要的检疫对象。
自1979年由朝鲜从丹东市侵入辽宁省以来,虽经林业森保检疫等部门的大力封锁、堵截、就地扑灭等防控措施,但仍然以较快的速度迅速向辽宁省各地蔓延,目前除朝阳地区尚未发现美国白蛾危害外,辽宁省各地均已普遍发生美国白蛾的危害。
并已蔓延至河北、山东、天津、陕西等地,成为我国危害林业最危险、最严重的外来入侵有害生物之一!美国白蛾自侵入辽宁省以来,已经成为林业生产的重要害虫,几乎年年需要进行防治,尤其是近几年来,美国白蛾在鞍山等地区,又有抬头的趋势,个别地区甚至严重发生,给林业生产造成了较大的损失!通过调查研究发现,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除气候条件等适合美国白蛾发生外,当前对美国白蛾的防治体系,存在着明显的森防部门防治(国家投资防治)与群众防治脱节的现象。
众所周知,国家投资由森防部门组织防治的林业病虫害,主要放在大片的国有林的病虫害防治上,而对农民房前屋后、田边地头的零星树木,基本很少防治。
而美国白蛾的迁飞入侵,则是随机的,往往在村庄的房前屋后、田边地头的零星树木上,发生的程度更为严重,这里又不是林业森防部门的防治重点,而农民对这些零星树木又疏于防治,这不仅会造成这部分树木美国白蛾的严重发生,而且美国白蛾在这里越夏越冬,成了全县、全区美国白蛾的虫源基地,必将会为全县、全区美国白蛾的发生提供足够的虫源!必然促进美国白蛾的发生危害程度,这就使我们不能对美国白蛾进行全面的、有效的防治,甚至直接影响美国白蛾的整体防治效果,所以才会出现美国白蛾连年防治、连年发生的不良现象!多年来防治美国白蛾的实践,使我们认识到,为了有效的控制美国白蛾的发生,必须采取“联防群治”的策略才会收到理想的防治效果。
一、联防防控美国白蛾的重要一环是检疫封锁,即卦锁疫区、保护非疫区,从辽宁省美国白蛾的发生分布情况看,除朝阳地区尚未发现美国白蛾外,其它市区已均有分布,并且发生严重,因此,对辽宁省来说,检疫的重点应该是保护好朝阳非疫区,卦锁美国白蛾的侵入,而其它地区均为疫区,检疫对这些地区本身已经没有意义,只是如何做好防治的问题。
美国白蛾发生及其防治措施

美国白蛾发生及其防治措施摘要:美国白蛾是一种世界检疫性害虫,最近几年在我市多地区爆发,所到之处,农作物、树木、蔬菜被蚕食,严重危害林果业及农业生产。
现结合本地实际防治经验,就美国白蛾的发生规律,危害状况、及综合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为其他地区开展美国白蛾的防治工作提供帮助。
关键词:美国白蛾;发生情况;综合防治技术一美国白蛾形态特征1 卵:初为浅绿色或浅黄绿色,后逐渐变灰绿色,孵化前变灰褐色,有较强光泽的圆球状,直径0.5 mm左右,呈单层排列,有白色鳞毛其上。
2 幼虫:体细长,头部黑色,具光泽,1-3龄幼虫体黄绿色,4龄以上体色分化明显,背部有一深色宽纵带,带上有黑色毛瘤,毛瘤上着生丛状白色长毛或灰白色间杂黑色长毛丛,体侧毛瘤橘黄色或者灰褐色。
腹足外侧黑色。
气门白色,圆筒形,具黑边,气门上线、下线浅黄色。
幼虫约6~7龄。
3 成虫:成虫体白色,体长9~13 mm。
复眼黑褐色,口器短而纤细;胸部背面密布白色,多数个体腹部白色,无斑点,少数个体腹部黄色,上有黑点。
雄成虫触角黑色,双栉齿状,内侧栉齿长度约为外侧的三分之二,翅底纯白色,翅展23~34 mm,本地越冬代前翅散生黑褐色小斑点,一代,二代雄蛾前翅大多无斑点或者少斑点。
雄蛾前翅从无斑点到有浓密的褐色斑,越冬代明显多于越夏代。
雌成虫触角褐色,锯齿状;翅展33~44 mm,前、后翅通常为纯白色,前足近体前两节橘黄色,后两节部分黑色。
4 蛹:体长9~12mm,暗红褐色,后胸和腹部各节除节间沟外,布满浅凹陷刻点,臀刺8~15根,每根刺的端部膨大,末端凹入,呈喇叭状。
蛹外有一层黄褐色或暗灰色薄丝质茧。
二美国白蛾发生原因1 美国白蛾自身的特性成虫具有较强的趋光性和趋味性,受汽车灯光照耀引诱到车上可以远距离传播,成虫有较强的趋味性,特别是对腥味,臭味,香味最敏感。
厕所,臭水坑,畜圈,饭店食堂等周围的树木极易受到侵害。
2 美国白蛾属于杂食性动物,可以食用很多种植物。
美国白蛾防治论文

效作用的研究摘要:【目的】探讨生物杀虫剂Bt毒蛋白的改进措施,以达到使其缩短起效时间的目的,使其能够在应用中更有竞争力,同时印证几丁质酶对于昆虫围食膜的侵蚀作用。
【方法】采用含有几丁质酶的细菌发酵产物对Bt杀虫剂在美国白蛾上的增效作用进行研究。
实验中先单独检验了Bt杀虫剂在美国白蛾上的LC50以及LT50,然后通过复配,获得含有不同浓度发酵产物和Bt杀虫剂的复配剂系列,比较复配后的LC50、LT50与复配前的不同。
【结论】含有几丁质酶的细菌发酵产物对于Bt的LC50的改进效果较弱,但可以较大幅度的改善Bt杀虫剂的LT50,这表明Bt杀虫剂的杀虫速度加快。
The improvement of Bt pesticide on toxicating Hlyphantria cunea by chitinase-containing bacteria fermentation product addition Abstract:[Purpose]To make Bt toxin much more competitive in pesticide selection, chitinase is introduced to act as accelerator of Bt toxin by means of degrading petritrophic membrane. [Method] Bacteria fermentation product is added into Bt pesticide. LC50 and LT50 of Hlyphantria cunea by Bt alone and mixed are separately measured and integratedly analysed. [Conclusion]LC50 improvement by fermentation product adding to Bt is not remarkable, while LT50 is obviously reduced by the addition.关键词:几丁质酶;美国白蛾;Bt杀虫剂;增效;复配Keyword:chitinase;Hlyphantria cunea;Bt pesticide;synergism;formulation效作用的研究1绪论1.1 美国白蛾为害及其防治美国白蛾(Hlyphantria cunea Drury)又名美国灯蛾、秋幕毛虫、秋幕蛾,属鳞翅目,灯蛾科。
美国白蛾生物学特性及防治

美国白蛾生物学特性及防治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 Drury)属鳞翅目灯蛾科,近几年在我省梨树县、梅河口市发生危害,公主岭市、伊通县、双辽市及长春市相继诱捕到成虫。
美国白蛾的发生和成虫的出现,说明该虫已进入我省,应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美国白蛾一旦暴发成灾,将会给我省林业、农业、园林、城建、经贸等行业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
为进一步认识和了解美国白蛾,有效控制其危害,笔者于2009—2011年对该虫生物学特性和防治进行了研究,旨在为美国白蛾的防治提供基础数据。
1危害特点美国白蛾是一种食性杂、繁殖量大、适应性强、传播途径广、危害严重的检疫性害虫,仅在我国的寄主植物就多达49科108属175种,包括林木、果树、农作物以及杂草等多方面的植物,但最喜食的植物有水曲柳、胡桃楸、桑树、糖槭、白蜡、梧桐、榆树、杏树等。
美国白蛾常以幼虫群集寄主叶上吐丝结网幕,在网幕内取食寄主叶肉,受害叶片仅留叶脉和表皮,星白膜状。
老龄幼虫食叶呈缺刻和孔洞,严重时将树木食成光杆,林相残破,直接影响了城镇绿化和美化,给国土生态环境建设造成重大损失。
2形态特征成虫:体白色,雌蛾体长9.5-15.0 mm,翅展30.0-42.0mm;雄蛾体长9.0-13.5 mm,翅展25.0-36.5 mm。
雄蛾前翅从无斑到有浓密的褐色斑,后翅斑点少;雌蛾前、后翅白色,无斑点。
成虫前足基节、腿节橘黄色,胫节及跗节大部黑色。
卵:近球形,直径约0.50-0.53 mm,表面具有许多规则的小黑点。
初产卵淡绿色,后变成灰绿色,近孵化时呈灰褐色。
幼虫:幼虫头黑色具光泽。
体长30.O -35.0 mm,各体节毛瘤发达,毛瘤上着生白色或灰色长刚毛的毛丛。
蛹:体长9.0-15.0 mm,宽3.3-4.5 mm。
蛹外包裹着稀松的混合幼虫体毛的薄茧,呈灰白色,椭圆形。
3生物学特性美国白蛾在吉林省四平市1 a发生2代,以蛹在墙缝、砖瓦堆、树皮缝和杂草枯枝落叶层中越冬。
也美国白蛾发生规律与综合防治论文

也谈美国白蛾的发生规律与综合防治美国白蛾属于鳞翅目灯蛾科,原发于北美,是一种对林果植物危害性极大的害虫。
在美国,美国白蛾有两个种,分别是黑头种和红头种,而在我国主要分布的是黑头型。
美国白蛾主要通过木材、木包装等进行传播,还可通过飞翔进一步扩散,其繁殖力强,扩散快。
能危害100~200种植物,杨、柳、槐、榆、桑、苹果、梨、桃、杏、山楂、刺槐、泡桐、法桐等都是它的喜食树种,更喜欢柿子树、柳树、棉白杨等。
在我国大发生时,猖獗成灾,几乎把所有林果树木的叶子都吃光,严重影响林木生长,同时也破坏许多观赏性植物的观赏价值。
一、形态特征1.成虫体、翅均为白色,体长8~12 mm,翅展31~44 mm。
复眼黑褐色,口器短而弱;胸部背面密布白色长毛。
雄蛾触角栉齿状,雌蛾触角褐色、锯齿状,有的成虫前翅有一些黑色小斑点。
2.卵圆球形,直径约0.5 mm,有光泽,初产时为浅黄绿色,孵化前呈灰绿色或灰褐色,卵块单层排列,覆盖白色鳞毛。
3.幼虫初孵幼虫即在卵壳周围吐丝拉网,1~4龄幼虫群集取食寄主叶背的叶面组织,使被害叶片呈白膜状,5龄以后破网分散取食。
老熟幼虫体长28~35 mm,头黑具光泽。
体黄绿色至灰黑色,背部毛瘤黑色,体侧毛瘤多为橙黄色,毛瘤上着生白色长毛丛,腹足外侧黑色,气门白色,椭圆形具黑边。
4.蛹暗红色,长8~15 mm,粗3~6 mm,背部中央有一条纵脊,臀棘10~17根,每根上有许多小刺,刺末端膨大呈喇叭口状,中部凹陷。
蛹外包有淡褐色或灰色薄茧。
二、发生危害规律美国白蛾和东方天幕毛虫形态非常相似,他们都在树上结有明显的网。
但是美国白蛾的网在树叶的末端而不是树枝的分权处。
美国白蛾在网中取食,也在网中排泄,因此网里有它的排泄物。
该虫以蛹越冬,4月上旬气温达15℃以上时,越冬蛹即羽化,成虫开始出现。
成虫出现10~15 d后开始产卵,卵多产在喜食树种的树冠外围下部的叶片的背面,卵粒单层排列成片状,每片200~500粒,多者上千粒,卵期第一代10~20 d,第二代7~10 d,气温越高孵化期越短。
美国白蛾为害特点及防治技术

美国白蛾为害特点及防治技术摘要总结了美国白蛾的为害特点及防控难点,从人工物理防治、生物防治、药剂防治等方面提出了其防治技术,以供参考。
关键词美国白蛾;为害特点;防控难点;防治技术美国白蛾[Hyphanlir cunea(Drury)],属鳞翅目灯蛾科,又称秋幕毛虫、秋木蛾。
原产于北美洲,广泛分布于美国和加拿大南部。
目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为活动及现代化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展,美国白蛾逐渐向世界各地迅速传播和蔓延[1-2]。
当前,美国白蛾的防治形式依然严峻,多年来的经验表明:做好监测预报工作、狠抓关键环节、积极推进生物防治、提高林木的自控能力、坚持联防联治、探索创新防治机制、实施科学防治以及加强对美国白蛾新发生区防治工作的技术指导是防治美国白蛾的有效途径。
美国白蛾是国际上重要的检疫性害虫,近年来在我国迅速扩散蔓延,其自身发生为害特点给防治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合理利用人工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及药剂防治手段对美国白蛾进行综合防治是一条有效的途径。
1 美国白蛾的为害特点及防治难点美国白蛾食性杂、繁殖量大、适应性强、传播途径广、危害严重,虽然各级部门的防控力度逐年增大,但防治任务依然艰巨,这与其发生及为害特点等有着直接的联系[3]。
1.1 发生区域限制用药美国白蛾多发生在城市和居民区的园林绿化树木及植物上,因而不能使用对环境、人畜有害的化学农药。
此外,因为美国白蛾多在我国沿海城市发生,这些地区的水产养殖业(虾、蟹等)相对发达,因而对鱼类高毒的农药也需慎重使用。
1.2 寄主范围广增加难度美国白蛾的食性杂,调查表明其寄主植物多达49科108属300多种,几乎包括所有园林绿化、造林及果树、蔬菜和农作物,以及多种乔灌木植物和杂草。
寄主的多样性,大大增加了美国白蛾的防治难度[2]。
1.3 对防治设备要求高美国白蛾危害主要对象是较为高大的园林树木和行道树。
而一些地区施用的喷药机械较为落后,防治的扬程达不到,防效较差,应加强对美国白蛾施药技术和设备的改进。
美国白蛾生物学特性及综合防治

美国白蛾生物学特性及综合防治摘要:美国白蛾作为外来入侵物种,繁殖力强,食量大,严重的危害了我国林业生产。
当前我国即将举办奥运会,若治理不当会严重影响城市美观。
本文结合当前我国举办奥运的大环境,综合阐述了治理美国白蛾的几种方法。
关键词:美国白蛾,综合治理Hyphantria cunea (Drury)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Integrated ControlAbstract:Hyphantria cunea (Drury)is invasive alien specie, breeding and resilient appetite. They harm China's forestry production seriously. At present, China will host the Olympic Games, if they are misconducted, the beautiful city will be affected.seriously This paper in the larger environment of hosting the Olympic Games in China, a combination of several methods of Hyphantria cunea (Drury) is introduce.dKey words: Hyphantria cunea (Drury),comprehensive management1.当前治理美国白蛾危害的紧迫性小小的蛾子会威胁北京“绿色奥运”?这不是危言耸听。
据国家林业局造林司司长魏殿生介绍,2006年,我国4省市(京、津、冀、辽)的美国白蛾实际发生面积已经达到334万亩,据预测,今年我国的美国白蛾发生面积将达到405万亩,“并且增加到5个省市(京、津、冀、辽、鲁),防治任务比去年增加了15%以上。
辽东地区美国白蛾防治策略及防治措施

辽东地区美国白蛾防治策略及防治措施辽东地区作为中国东北地区的重要农业基地,其农业生产受到了美国白蛾这一有害物种的严重威胁。
美国白蛾是一种外来入侵物种,它的繁殖速度极快,危害范围广泛,对辽东地区的农作物和森林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为了有效防治美国白蛾,制定科学的防治策略和实施相应的防治措施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辽东地区美国白蛾防治的策略及措施,以期为相关管理部门和农民提供参考。
一、了解美国白蛾的生物特性要制定有效的防治策略,首先需要了解美国白蛾的生物特性。
美国白蛾是一种侵入性害虫,其幼虫是主要危害形态,以树木叶片为食,主要攻击桃树、苹果树、梨树等果树和杨树、松树等森林树种。
成虫白蛾在夜晚活动,雄蛾为灰白色,雌蛾为黄色,体长约2厘米,羽翅展开可达4-5厘米。
白蛾在适宜的环境下能够迅速繁殖,每个雌虫可产卵200-300枚,成为危害农作物和森林的重要因素。
由于这些生物特性,美国白蛾对农作物和森林的危害较大,对其防治工作需要高度重视和科学的应对策略。
二、策略一: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利用天敌、寄生虫、病原体等生物制剂进行防治的一种方法。
在美国白蛾的防治中,可以采用引进和利用天敌昆虫的方法来控制美国白蛾的数量,这种方法被称为天敌生物防治。
天敌生物防治的优点是对环境友好,对人畜无害,且能够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使用,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
在辽东地区,可以引进一些天敌昆虫,如美国白蛾特有的寄生蜂、天敌蜂等,来控制美国白蛾的数量。
也可以利用一些微生物制剂,如病毒、细菌等,来进行美国白蛾的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一种具有长期效果的防治方法,对于减少美国白蛾的危害具有积极的意义。
化学防治是利用化学农药对白蛾进行灭杀的一种方法。
在美国白蛾的防治中,可以采用化学农药进行喷洒、喂食、烟雾等多种方式进行防治。
尤其是在美国白蛾危害较重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化学农药进行全面喷洒,以达到迅速控制白蛾数量的目的。
化学防治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对环境的污染、对非目标生物的危害等。
辽东地区美国白蛾防治策略及防治措施

辽东地区美国白蛾防治策略及防治措施辽东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之一,但近年来却频繁受到美国白蛾的破坏。
美国白蛾是一种外来有害生物,对植物造成严重危害,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针对辽东地区美国白蛾的防治策略和防治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就辽东地区美国白蛾的防治策略及防治措施进行探讨。
一、概述美国白蛾是一种外来有害生物,它的幼虫主要以植物叶片为食,造成植物叶片的大面积损害,严重影响植物的生长和产量。
因为美国白蛾的繁殖力很强,一旦发生大面积的危害,将给辽东地区的农业生产造成严重损失。
针对美国白蛾的防治工作势在必行。
二、防治策略1. 综合防治。
通过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和物理防治相结合,采取多种手段、多层次进行防治,形成综合防治的效果。
2. 早发现、早防治。
对于美国白蛾的危害,应尽早发现并立即采取防治措施,以免造成大规模的危害。
3. 防止外来输入。
严防外来有害生物的输入,通过严格的检疫和监测,避免外来有害生物的传入。
4. 提高农民防治意识。
通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农民对美国白蛾危害的认识,增强他们的防治意识和能力。
三、防治措施1. 生物防治。
可以利用美国白蛾的天敌进行生物防治,如利用天敌昆虫(如天敌蜂)进行防治。
2. 化学防治。
可以使用农药进行化学防治,如使用杀虫剂对美国白蛾进行防治。
但在使用农药时应注意选择低毒、高效、环保的农药,并严格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操作,以免对环境和人体产生影响。
3. 物理防治。
可以通过人工手工捕捉美国白蛾,采取物理防治的方式,如搭建白蛾诱捕器进行捕捉。
4. 生态防治。
可以通过调整农田生态环境,增加天敌昆虫的数量及多样性,从而达到生态平衡,起到防治美国白蛾的效果。
5. 地域防治。
对于受到美国白蛾危害严重的地区,可以采取地域防治措施,如封锁、隔离受害地区,以阻断美国白蛾的传播。
四、结语辽东地区的农业生产对于我国的粮食安全和农业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但美国白蛾的危害给农业生产带来了极大的隐患。
辽东地区美国白蛾防治策略及防治措施

辽东地区美国白蛾防治策略及防治措施辽东地区是中国的重要农业生产区,但是美国白蛾的危害却给当地的农作物生产带来了巨大压力。
为了有效防治美国白蛾,制定科学的防治策略和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就辽东地区美国白蛾的防治策略及防治措施进行探讨。
一、美国白蛾的危害及生活习性美国白蛾是一种以昆虫害虫,主要危害蔬菜、水果等农作物,其幼虫对植物叶片进行啃食,造成植物生长迟缓,严重时甚至导致作物减产。
美国白蛾的生命周期大约为1年,成虫主要在夏季出现,喜欢在植物叶片上产卵,产卵后的幼虫则在植物上进行发育。
在辽东地区,美国白蛾的发生主要集中在夏季,对当地农作物的生长造成了很大的威胁。
二、防治策略1.综合防治:综合防治是指在防治过程中采取多种方法,综合利用物理、化学和生物手段进行防治。
通过多种手段的综合应用,可以有效地控制美国白蛾的数量,减轻其危害程度。
2.定期监测:定期监测是指在重点防治区域设立监测点,定期对美国白蛾的数量和分布情况进行监测。
监测结果可以及时掌握美国白蛾的发生趋势,为后续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3.合理施药:合理施药是指在发现美国白蛾危害较为严重的地区,采用适当的药剂进行防治。
在施药前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药剂和施药时间,以确保防治效果。
4.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指利用天敌、病毒或昆虫生物制剂等生物手段对美国白蛾进行防治。
生物防治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对土壤和农作物的安全无害。
5.环境调控:通过调控田间环境,如加强农田排水,改善土壤通风条件等,对美国白蛾的生存环境进行调整,从而减少其数量和危害程度。
三、防治措施1.物理防治:在美国白蛾危害较严重的地区,可以采取物理手段对其进行防治。
如设置黄色粘虫板,黏陷成虫;布置草灰堆,诱捕成虫;搭建隔离网,避免成虫交配等。
2.化学防治:在必要的时候可以采用化学防治手段。
首先要选择符合标准的药剂,进行合理的施药操作,注意保护好自身和周围环境。
4.合理施肥:合理施肥可以增强植物的抗病能力,提高植物的免疫力,减少美国白蛾的危害。
美国白蛾特性及防治措施

美国白蛾特性及防治措施摘要阐述了美国白蛾的特性,其适应能力强、适生区与传播途径广、繁殖量大、食性杂、危害大。
在此基础上总结其防治措施,包括生物防治、人工防治、物理器械防治等,并提出新的防治思路和产品,以期为防治美国白蛾提供参考。
关键词美国白蛾;特性;防治措施美国白蛾是一种世界性检疫害虫,原产北美地区,属外来有害生物,具有传播途径广、适应性强、繁殖量大、危害严重、食性杂等特点。
1979年由朝鲜传入我国辽宁省,目前在江苏、陕西、山东、河北、辽宁、天津、北京等省市均有分布。
丰县孙楼镇许多村于2012年发现疫情,造成了危害。
现将美国白蛾的特性以及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1 美国白蛾的特性美国白蛾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老熟幼虫不取食15 d也不会死亡,-16 ℃低温和40 ℃高温下仍然可存活。
该虫适生区域广,北纬20°~50°均适合生存,传播途径广,老熟幼虫和蛹可以通过包装材料、交通工具、寄主植物等长途传播。
美国白蛾繁殖量大,自然控制作用小,1年能繁殖3代,1只雌蛾最多产卵2 000粒以上,平均也可达300~600粒。
如果防治不力,1年后其后代至少可达数百万只。
美国白蛾食性杂、危害大。
对多种林果树木具有危害,如葡萄、苹果、榆树、枣、桃、杨树、法桐、香椿、李、国槐、白蜡、梨、柳树、山楂、刺槐、桑树、糖槭、臭椿等。
同时,对许多农作物也有较大危害,如番茄、马铃薯、葫芦、向日葵、高粱、茄子、玉米、辣椒、南瓜、花生、大豆、黄瓜等。
据统计,其可危害的农林植物达300种以上。
如果危害桑园,不宜用药,以免影响养蚕业。
美国白蛾具有暴食性,危害极大,3~4 d可吃光1株树的全部叶片,同时蚕食周围农作物,导致树木生长不良、农作物减产甚至绝产。
丰县孙楼镇大田作物尚未发现美国白蛾危害,但是在柿树、榆树、法桐、杨树上已经发现该虫。
2 防治措施针对美国白蛾的特性进行防治,应当统一部署,于防治适期进行联防联治。
此外,应当统一用药,拒绝假冒伪劣类药品,采用生物药(制)剂,以确保安全。
浅议美国白蛾防治技术

2013年第11期现代园艺1美国白蛾的形态特征及生物特性分析美国白蛾属于鳞翅目、灯蛾科,其幼虫又被称之为网幕毛虫或者秋幕毛虫。
美国白蛾的成虫外观为白色的蛾子,羽化一般在14~18小时,静止时间较长,交尾约为8小时左右,交尾结束后的产卵时间较长。
其成虫飞翔能力弱,一般为200m 范围左右,属于弱趋光类,特别是雌蛾对光线敏感度不高,雄蛾对于紫外光感光稍强。
美国白蛾的卵为圆球形状,直径大约在0.5mm 左右,卵块有密毛粘连,呈绿色,即将孵化前变为褐色。
其幼虫为绿色的毛虫,食量较大但耐饥饿性比较强。
4龄之前的幼虫一般是群居生活,幼虫吐丝结网并在网中取食。
因此我们在寻找美国白蛾时尤其要注意寻找带虫的网幕。
美国白蛾幼虫在3龄左右时网幕最大,直到5龄之后网幕开始破开,幼虫分散进入到暴食阶段。
到老熟幼虫时期,幼虫头呈现黑色并具有光泽,体长大约为30~35mm 之间,躯体颜色从黄绿色逐渐变为灰黑色,同时长有白色的长毛。
美国白蛾在成蛹阶段,体长大约为9~14mm 之间,呈暗红色或者暗褐色,下颚须长达前翅2/3处。
前翅延伸到第4腹节的3/4处。
2美国白蛾的防治措施分析2.1疫情监测一方面是定点监测,为了更好的摸清美国白蛾的发生范围,各个检测机构应该委派专人在其成虫的发生期进行观察,每天做好幼虫数量的记录;另一方面是做好虫情调查工作,为了更好的了解美国白蛾的危害范围和危害程度,在其幼虫的网幕阶段进行人工调查,每年进行两次。
一旦发现要及时地上报处理。
2.2人工物理防治首先可以剪除网幕,当美国白蛾的幼虫处于3龄之前,每个2到3天可以对其幼虫网幕进行检查。
一旦发现网幕便使用高枝剪将网幕和树木的小枝共同剪下。
在剪除的过程中应该避免破网,防止幼虫漏出。
剪除之后的网幕要及时的进行集中处理,剪网过程中漏落的幼虫要彻底杀死。
其次可以进行围草诱捕,这一方法一般用于相对高大的树木。
当老熟幼虫在化蛹的前段时间,在树干离地1~2m 的地方,使用稻草把或者草帘上松下紧的进行围绑,诱导美国白蛾幼虫尽快化蛹。
美国白蛾危害及综合防治措施分析

美国白蛾危害及综合防治措施分析王瑶◎(作者单位:抚顺市公园管理处)一、美国白蛾的危害特点(一)广泛的传播途径由于美国白蛾自身具有较强的适应性,无论是美国白蛾蛹还是幼虫,都能够借助于各种货物、寄生植物、包装材料及交通工具等实现远距离传播,具有传播广泛的特点。
(二)食性杂,食量大各种树木及农作物都是美国白蛾十分喜爱的植物,会对300多种农作物、树木及花卉等带来危害。
同时美国白蛾从出生直至死亡都会在不断的摄取食物。
一旦美国白蛾大面积爆发时,会在短时间内将绿色植物的叶片全部吃光,所带来的危害十分严重。
(三)具有极强的适应性美国白蛾具有较强的耐饥饿能力,一般的老熟幼虫即使半个月不吃食物也不会死亡。
同时美国白蛾还具有居住范围广的特点,从北纬20°~50°,从40℃高温和-16℃低温的环境下美国白蛾都能够很好的生存。
(四)极强的繁殖能力美国白蛾还具有产卵能力强的特点,一只美国白蛾一次能够产500~800粒的卵,而且一只越冬的雌蛾平均每年能够产3000万只幼虫,最多的能达到2亿只以上,美国白蛾具有极强的繁殖能力,一旦对其不采取有效的措施,其所带来的破坏作用具有毁灭性。
(五)严重扰民美国白蛾一些老熟幼虫其在寻找食物及化蛹时可以在任何场所,如在农户家中及一些公共场所等,会对民众居住及游乐带来严重的干扰。
同时美国白蛾对瓜菜、玉米及豆类等农作物及蔬菜尤为喜爱,这也对民众的正常饮食带来了较大的影响。
(六)危害严重美国白蛾灾情极易发生,一旦发生灾情时,一片树林中的叶片很快就会被吃光,导致树木权条或是整株死亡,严重影响树木的生长发育。
部分被美国白蛾侵袭的树木会变得十分衰弱,极易受到其他病虫的袭击,严重削弱树木的抗逆能力和抗寒能力。
美国白蛾无论是对于森林资源、生态景观还是群众的生产生活、对外贸易活动等都会带来严重的危害和影响。
二、美国白蛾的防治措施(一)人工物理防治1.人工剪除网幕。
通常,美国白蛾幼虫4龄前吐丝结网,其取食植物叶片时主要在网幕下进行,网幕很容易被发现。
浅谈美国白蛾的防治技术与保障措施

浅谈美国白蛾的防治技术与保障措施【摘要】美国白蛾食性非常杂,一年当中可发生两代,主要危害糖槭、沙果、杨树、柳树等树木,积极采取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把美国白蛾的危害控制在损失最小的范围。
【关键词】美国白蛾;危害;综合防治;保障措施1.寄主植物美国白蛾属鳞翅目,灯蛾科。
别名秋幕毛虫,又名美国灯蛾、秋幕蛾等。
现已成为国际检疫对象。
已在我国大部分地区蔓延,以幼虫危害树木叶为主。
主要危害糖槭、沙果、杨树、柳树、榆树等阔叶林木,及危害果树、行道树的叶片。
2.危害症状美国白蛾以幼虫取食被害植物的叶片,1-2龄的幼虫一般群居吐丝结成的网幕中,在叶的背面啃食叶肉,残留叶上表皮及细叶脉,被害叶呈纱窗状,仅个别嫩叶被咬成小洞。
随着虫龄的增长,幼虫不断将网幕增大以扩充食料。
在本地网幕大小一般长度在0.5m左右,最大可达1m左右。
一棵树上有网幕几个到几十个,网幕可把树叶及大小枝条缀连在一起,内有大量虫蚕,幼虫和幼虫脱的皮壳,影响树木正常生长。
4龄后分小群取食叶片,5龄后爬出网幕单独活动、取食,直到全树叶片被吃光。
3.美国白蛾在本地区的生活习性美国白蛾一年2代,以蛹在树皮裂缝、地面枯枝层或表土层内越冬。
越冬蛹一般在5月中旬羽化,第一代卵在5 月中、下旬始见,5月末至6 月初出现第一代一龄幼虫,6 月下旬始见幼虫化蛹;7月一旬始见第二代成虫羽化,8月末至9月中旬第二代幼虫化蛹,越冬。
成虫落到寄主植物上之后,开始静伏下来,直到次日凌晨3时。
当蛾子受到微光的刺激后开始向叶片边缘移动,此时雄蛾尤为活跃,在叶片上来回爬行,有时还拍击翅膀。
随着光线的进一步增强,雄蛾开始起飞。
在雄蛾活动的诱导下,雌蛾开始释放性外激素,招引雄蛾,并开始交配。
雌成虫交配后于当天下午或夜里开始产卵。
没有交配的雌成虫一般不产卵或只产少数分散的卵,大部分卵留在体内。
雌蛾常将卵产在树冠外围叶片的背面,有少部分雌蛾将卵产于枝条上。
因此,在一个卵块中,卵块的行与行之间排列紧密,每块平均500~700粒,最多可达2000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白蛾特性及防治措施
摘要阐述了美国白蛾的特性,其适应能力强、适生区与传播途径广、繁殖量大、食性杂、危害大。
在此基础上总结其防治措施,包括生物防治、人工防治、物理器械防治等,并提出新的防治思路和产品,以期为防治美国白蛾提供参考。
关键词美国白蛾;特性;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 s763.4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23-0154-02
美国白蛾是一种世界性检疫害虫,原产北美地区,属外来有害生物,具有传播途径广、适应性强、繁殖量大、危害严重、食性杂等特点。
1979年由朝鲜传入我国辽宁省,目前在江苏、陕西、山东、河北、辽宁、天津、北京等省市均有分布。
丰县孙楼镇许多村于2012年发现疫情,造成了危害。
现将美国白蛾的特性以及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1 美国白蛾的特性
美国白蛾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老熟幼虫不取食15 d也不会死亡,-16 ℃低温和40 ℃高温下仍然可存活。
该虫适生区域广,北纬20°~50°均适合生存,传播途径广,老熟幼虫和蛹可以通过包装材料、交通工具、寄主植物等长途传播。
美国白蛾繁殖量大,自然控制作用小,1年能繁殖3代,1只雌蛾最多产卵2 000粒以上,平均也可达300~600粒。
如果防治不力,1年后其后代至少可达数百万只。
美国白蛾食性杂、危害大。
对多种林果树木具有危害,如葡萄、苹果、榆树、枣、桃、杨树、法桐、香椿、李、国槐、白蜡、梨、柳树、山楂、刺槐、桑树、糖槭、臭椿等。
同时,对许多农作物也有较大危害,如番茄、马铃薯、葫芦、向日葵、高粱、茄子、玉米、辣椒、南瓜、花生、大豆、黄瓜等。
据统计,其可危害的农林植物达300种以上。
如果危害桑园,不宜用药,以免影响养蚕业。
美国白蛾具有暴食性,危害极大,3~4 d可吃光1株树的全部叶片,同时蚕食周围农作物,导致树木生长不良、农作物减产甚至绝产。
丰县孙楼镇大田作物尚未发现美国白蛾危害,但是在柿树、榆树、法桐、杨树上已经发现该虫。
2 防治措施
针对美国白蛾的特性进行防治,应当统一部署,于防治适期进行联防联治。
此外,应当统一用药,拒绝假冒伪劣类药品,采用生物药(制)剂,以确保安全。
防治过程中还应当做好普查监测工作,在各个监测点安排专业人员3~5人进行监控,提供及时准确的病虫情报。
监控方法可采用人工普查网幕、性诱剂、诱虫灯扑杀等。
2.1 生物防治
在美国白蛾老熟幼虫期,按1头白蛾幼虫释放美国白蛾周氏啮小蜂3~5头的比例,选择无风或微风的天气,在10:00—17:00进行放蜂,将蛹悬挂在离地面2 m处的枝干上。
对4~6龄幼虫喷施bt乳剂,可施用bt可湿性粉剂2 000~3 500倍液、核型多角体病毒2 000倍液。
2.2 人工防治
一是围草诱蛹。
在老熟幼虫开始下树时期,在树干离地面1.0~1.5 m处,用谷草、稻草、麦秸、杂草等在树干上绑缚1周,诱集下树老熟幼虫在围草中化蛹,然后在蛹羽化前解下围草烧掉。
二是剪除网幕。
1~4龄幼虫期结成网幕危害,可用高枝剪剪下枝条及网幕装于编织袋中,集中烧毁。
三是扑杀成虫。
利用成虫蛰伏在树干下部、飞翔能力不强的特点,采取人工捕杀成虫的方法。
四是灯光诱杀。
利用成虫趋光的特点,设置诱虫灯诱杀成虫,诱虫灯应设在上一年美国白蛾发生比较严重、四周空旷的地块,以获得较理想的防效。
2.3 物理器械防治
采用各类机动喷雾机,进行全覆盖式喷药灭杀,因各地此类储备药械不足,也会很大程度地影响灭杀效果。
一是背负式手动或机动喷雾器。
对美国白蛾类树木害虫的物理防治效果极差;各类担架式机动喷雾机,安装在各类农用车辆上。
优点:机动灵活,加长输药管长度后可以覆盖较短距离的车辆不能穿越的位置;缺点:费水费药、防治慢、占用人工多、各类费用颇高,所达到的效果一般。
二是各类风送式喷雾机。
大部分产品同样安装在各类农用车辆上,优点:射程较远,通过风力对树叶的吹动达到穿透性好的效果,雾滴细小省水省药,漂移少,喷洒面积较大,效率较高(每天喷施面积达20 hm2以上)。
缺点:大部分该类机器自重大,移动不方便,大多产品使用动力机带动发电机,再由发电机带动电机,其功耗浪
费较大,且存在380 v高压电,因为启动电机耗费电流高,大多不能安装漏电保护等保护装置,安全隐患大,复杂的设计也使该产品的成本过高。
该产品纵然达到的效果较好,却因为诸多原因,使用者并不多。
三是烟雾机。
依靠汽油燃烧,带动不完全燃烧的柴油和农药原液造成烟雾,在茂密片林中药烟雾弥留达到杀虫效果,此种机器携带方便,有单人操作和车载式,茂密树林在无风或微风天气使用效果不错。
缺点:污染大气严重,受天气影响大,不适合频繁使用,更不适合覆盖性灭杀美国白蛾。
四是当地各级政府曾呼吁用“小蜜蜂“飞机进行空中撒药防治,这样不受地形影响,防治面积大,效率高,但也因树木高大喷洒不透、药效时间短、居民居住环境复杂和美国白蛾的自身条件等诸多因素影响效果不佳。
空中喷洒防治美国白蛾如果控制不严格还会污染水源、农产品、蔬菜、养殖等,对人类的日常生活产生各种威胁。
2.4 新产品和新思路
一种通过与拖拉机悬挂连接的轴流风送远程喷雾机,采用拖拉机动力,自带药箱的产品——拖拉机悬挂式轴流风送远程喷雾机,经过潍坊沃林机械设备有限公司科技攻关问世,该类产品的出现,填补了农业领域世界上的空白,在农业植保和防控美国白蛾等各类害虫领域,将产生巨大的效果。
拖拉机悬挂式轴流风送远程喷雾机简介:具有风送喷雾机的所有优势,射程较远,通过风力对树叶的吹动达到穿透性好的效果,雾滴细小,省水省药,漂移少,喷洒面积较大,效率较高,还具有配合拖拉机的越野型,体现了强劲的越
野功能,紧凑的设计轻松在片林内施工工作,无需发电机与电机的配合,彻底解决了高压电造成的安全威胁和功耗的大量浪费,纯机械传动也极大地降低了故障率,性价比大幅提高,对大面积农林病虫害防治效果极佳。
孙楼镇购买了1台,有效防治了美国白蛾。
现阶段防治美国白蛾是以政府为主导的工作,由于拖拉机悬挂式轴流风送远程喷雾机应用范围广泛,建议由政府补贴,农民购买,美国白蛾防治时节由政府组织指导购机农民参与,由飞机撒药防治山区及丘陵,烟雾制剂配合,拖拉机悬挂式轴流风送远程喷雾机防治耕地、水源、居民区周围的大部分区域农林带,担架式机动喷雾机配合使用。
不在美国白蛾防治时节时,农民可将机器应用在农业中的果园、棉田、小麦、玉米等庄稼的病虫害防治上,也极大地提高了农业植保机械的自动化。
3 结语
防治中总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出现,面对此种严重的病虫性灾害[1-4],国家和各级政府尤为重视,但是防治效果确实一般,国外也有不少国家宣布各种方案的失败,防治美国白蛾可以尝试走群众路线。
老百姓不愿管,是因为没有直接利益。
除此之外,消灭白蛾需要统筹计划、财力、人力、技术、设备等,这些条件缺一不可[5-8]。
植保设备的购置,如果由政府出资购买,则利用率低,白蛾防治结束后便导致设备闲置,无法产生持续效益,无疑是一种高成本处理方式。
如果由农民出资购买,家家户户有手动喷雾机,但效率低;杀虫灯用途单一,机动喷雾器不好推,无法进地,也不实用。
远程
风送轴流喷雾机可以,但价格高老百姓买不起,而且还需要汽车拉水、拉机器,使用不便。
因此,亟需一种拖拉机悬挂的风送轴流喷雾机,价格要低,最好不要超过1万元,政府可以通过补贴来鼓励农民购买,配套与拖拉机使用,因为拖拉机在农村普及率已经很高,而且越野性能好,可以进入林带喷洒药物。
此种远程风送轴流喷雾机的保有量也不需太高,2个自然村有1台足够,平常农忙用来给农作物喷药,在白蛾防治季节,政府由主导演变为统筹管理,以劳务费形式刺激农户参与其中。
既提高了农作物植保自动化程度、降低了农药使用量、提高了效率,又解决了白蛾防治的诸多问题,并促进了农业植保机械的发展。
综合全民防治,才能立竿见影地控制和扼杀病虫害。
以上是对防治农作物害虫方面新的产品和新思路的一点见解,希望能为防治美国白蛾起到一定的作用。
4 参考文献
[1] 郭成,王君,高怀来,等.林木害虫木蠹蛾、天牛的防治技术研究[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4(s2):228-229.
[2] 马骁勇.信阳地区烟草害虫的发生及防治[j].河南农业科学,1991(5):34,31.
[3] 刘奇志,李俊秀,徐秀娟,等.小杆线虫防治花生田蛴螬初步研究[j].华北农学报,2007(s2):250-253.
[4] 张赭苒,李月胜.草莓的园地管理及常见病防治[j].内蒙古农业科技,1999(s1):60-62.
[5] 张乃芹,耿建芬,王金梅.鲁西北地区美国白蛾的发生规律
及综合治理[j].河南农业科学,2011(4):109-112.
[6] 原国辉,郑祥义,孙天申.梢蛾壕姬蜂研究初报[j].河南农业科学,1998(9):20-22.
[7] 王思政,黄桔,宋吉皂.美国白蛾及其近似种类的鉴别[j].华北农学报, 1993(4):64-66.
[8] 杨利艳,孙毅,崔贵梅.转双价基因抗虫杨抑制美国白蛾的作用机理研究[j].华北农学报,2008(5):157-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