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教科版三年级下册《13不吃无主梨》教学设计(精品)
《不吃无主梨》教学设计

《不吃无主梨》教课方案教材简析:《不吃无主梨》是一篇精读课文。
本文选自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第十三课。
文章叙述了宋元期间的有名学者许衡,年青时和几位朋友出行,在特别干渴的状况下,没有获得主人的同意,不随意摘人家梨吃的故事。
反应了中国古代传统的道德理念,即不是自己的东西不可以随意拿,不可以巧取他人的财物。
教育学生要学习许衡这类坚持自己的原则,恪守自己的操行,清除外界扰乱和迷惑的自律自爱的精神。
教课目的:1.经过许衡“不吃无主梨”的故事,学习他做人做事坚持自己的原则,恪守自己操行的自律自爱的精神。
2.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3.对课文内容和许衡的做法有自己的认识和想法,并能联合平时生活说说自己的领会。
教课重难点: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诵课文,经过人物对话理解人物性格和质量。
对许衡的做法有自己的认识和想法。
并联合平时生活说说自己的领会。
理解自律自爱的重要性。
教课准备:许衡的简介及挂图,《好习惯决定数运》的故事。
课时安排:本课一共两课时,这是第一课时。
教课过程: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1.语言激趣导入:同学们,你们喜爱吃梨吗?你们知道相关吃梨的故事吗?从少儿园开始《孔融让梨》这个故事就陪伴我们成长,让我们懂得了做事要礼让,要敬爱尊长的道理。
这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则对于吃梨的小故事。
2.教师板书课题,怀疑理解“无主梨”的意思。
指引学生理解无主指的不是没有主人,而是没有获得主人的同意。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许衡是谁?这个故事主要写了许衡的一件什么事?2.检查读文状况,纠正字音。
3.学生归纳主要内容。
三、认识时代背景,感知战乱1.学生自读第一自然段。
2.学生沟通念书领会。
1)故事的人物:许衡和他的朋友们。
2)发生的时间:许衡年青的时候。
(3)时代背景:战乱期间,老百姓纷繁离家流亡。
四、情形交融,领会酷热干渴1.小组合作学习(2、3)自然段,边读边画出描绘环境与天气的词语。
2.沟通领会天气酷热,人烟稀罕,人们口渴难耐的味道与心情。
不吃无主梨

《不吃无主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证明许衡“不吃无主梨”的故事,学习他做人做事有严格道德原则的精神。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通过人物对话理解人物性格和品质。
3、进行个性化阅读理解对课文内容和许衡的做法有自己的看法和感情,并能结合日常生活谈谈体会。
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人物对话理解人物性格和品品质。
难点:进行个性化阅读更解对许衡的做法有自己的认识和想法,并能结合日常生活谈谈自己的体会。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明确目标1、同学们在上课前,老师想请同学们做个小调查,在你们的心中有没有特别敬佩的人?为什么敬佩他?(生答)。
今天,老师介绍一个人,他叫许衡,你们想了解他吗?他身上有没有让人敬佩的地方呢?这堂课我们就学习一则关于他的小故事,板书《不吃无主梨》2、出示学习目标(小黑板)1、通过许衡不吃无主梨的故事,学习他做人做事有严格道德原则的精神。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人物对话理解人物性格和品质。
3、进行个性化阅读理解对课文内容和许衡的做法有自己的看法和感悟能结合日常生活谈谈自己的感受。
二、学生自主学习,走进课文。
出示自学提纲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自由读文,达到正确流利有感情。
2、在文中用恰当的方式标注生字词及不理解的词句。
3、用喜欢的方式识读生字词。
4、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
5、讨论许衡为什么开始说这是有主的梨树,然后说这是无主梨,最后说我们的心是有主的。
三、汇报交流,检测学习效果1、分角色朗读课文。
2、不理解的字、词句,共同讨论解决。
3、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学生讨论解决总体概况;古时就有一位叫许衡的学者,宁可干渴也不吃无主之梨)4、“许衡为什么开始说这是有主的梨树,然后说这是无主梨,最后说我们的心是有主的”。
四、个性化阅读理解1、用自己的话讲讲许衡“不吃无主梨”的故事。
2、讨论,说说自己对许衡做法的看法,举例子说说在日常生活中如果遇到类似的事情,我们会怎么做?应该怎么做。
不吃无主梨

《不吃无主梨》教学设计万宝小学梁岩教材分析:《不吃无主梨》这篇课文是小学语文教科版三年级(下)地七单元中的一篇主体课文,讲述的是宋元之际的著名学者许衡在非常干渴的情况下不吃无主梨的一件事,教育学生要学习许衡这种做人做事有严格道德原则的精神。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根据三年级阶段性教学目标的要求,并结合本册书在阅读板块中的教学目标,在设计上着眼于引领学生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和课文的精髓所在,鼓励和启迪学生进行个性化、创造性阅读和创新评价。
依照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人物对话理解人物性格和品质;本课的教学难点是进行个性化阅读理解,对课文内容和许衡的做法有自己的看法和感悟,并能结合日常生活谈谈自己的体会。
三年级学生已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已有一定的阅读能力,但还不能独立、充分、深入地的与文本进行对话,与作者进行精神交流,这样就很难使学生产生自己独特的读书感受和情感体验。
为了实现这一对话过程,我在课上以读贯穿始终,读中思索、读中感受、读中交流、读中顿悟,并随机以说促读,在不同目标、不同层次、不同情味的朗读中使文字,在学生心中变成流淌着的浓浓的情意。
因此,在课堂上我构建了“情中激读,读中探究”的教学模式。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人物对话理解人物性格和品质。
2、进行个性化阅读理解,对课文内容和许衡的做法有自己的看法和感悟,并能结合日常生活谈谈自己的体会。
3、通过学习,养成做人做事有严格道德原则的精神。
4、认识本课9个生字。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人物对话理解人物性格和品质。
教学难点进行个性化阅读理解,对课文内容和许衡的做法有自己的看法和感悟,并能结合日常生活谈谈自己的体会。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读通课文,整体感知。
1、语言导入:同学们,在上课之前,老师想对同学们做个调查。
在你们的心中有没有特别敬佩的人?为什么敬佩他呢?今天,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个人,他叫许衡,你们想了解他吗?他身上有没有让人敬佩的地方呢?这节课,我们就学习一则关于他的小故事。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不吃无主梨》教案【三篇】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不吃无主梨》教案【三篇】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包括教材简析和学生分析、教学目的、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及练习设计等,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范文模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课文《不吃无主梨》主要讲的是我国宋元时期的学者许衡年轻时,与几位朋友在战乱时期出行,虽然天气炎热,大家都干渴难耐,但许衡仍然坚持不吃没有得到主人许可的梨子。
表现了许衡做人做事有严格道德原则的精神。
小编准备了以下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篇一教学目标1·随文识字,能联系上下文现解个别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过人物对话理解人物的性格和品质。
3·通过许衡“不吃无主梨”的故事,学习他做人做事有严格道德原则的精神。
4·对课文内容和许衡的做法有自己的看法和感悟,并能结合日常生活谈体会。
重难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对话了解人物性格或品质。
2·理解“无主梨”的真正含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师手拿一个梨,唱自编歌曲,后让学生用一个词来形容手中的梨。
师:我们今天的故事就和它有关。
板书课题,理解“无主”的意思。
2·问:是谁不吃无主梨?许衡又是何许人也?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学生先自由读一遍课文,把字音读准,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2·出示提示:课文主要讲了()年轻时,在()情况下,也坚决()的故事。
三、细读课文,理解内容(一)学习第二自然段师:怎么会如此干渴呢?什么原因?1·找出文中的句子,指名汇报读2·从哪个词看出他们干渴难忍?(学生汇报,同时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汗流浃背”“快冒烟”的意思。
13不吃无主梨教学设计及反思

13《不吃无主梨》教学设计白雪玉一、教材分析《不吃无主梨》是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一篇主体课文。
围绕“遵守社会公德”这一主题进行教学。
主要讲的是我国宋元时期的学者许衡年轻时,与几位朋友在战乱时期出行,虽然天气炎热,大家都干渴难耐,但许衡仍然坚持不吃没有得到主人许可的梨子。
表现了许衡做人做事有严格道德原则。
课文分两部分。
第一自然段是第一部分,简要介绍许衡身份和下面故事发生的背景:战乱、逃难。
其余为第二部分写“不吃无主梨”这个故事。
第二自然段写徐衡与朋友外出途中干渴难忍。
第三自然段写出发现梨后,只有许衡不吃梨。
4-16自然段对话部分是本文重点。
通过分角色朗读,让学生理解许衡的想法和他的性格品质。
应指导学生读好。
课文插图和课后练习思考突出本节课的训练点。
二、学情分析:这篇课文中人物、时代距离现在比较遥远。
学生只在电视、书报上见到过逃难的情景。
缺乏体验。
但可以联系实际理解干渴难耐的感受。
抓住描写动作的词体会发现梨树的心情。
在这种情况下,许衡拒不吃梨需要意志力。
结合他与朋友的对话体会徐衡是个坚持原则的人。
三年级学生有一些自律、自控能力,但对课文中多次提到的“有主”和“无主”的理解还是有难度的,这不但是本课的难点,也更是三年级学生需要培养个性化阅读的落脚点。
根据以上对学生情况的分析,在本节课的设计上,我们力求从学生的主观感受出发,关注他们对文中许衡的做法所产生的独特感受,在引发学生的独特感受后,进一步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谈体会,学习许衡严于律己的公德心。
三、教学目标1.通过许衡“不吃无主梨”的故事,学习他做人做事有严格道德原则的精神。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通过人物对话理解人物性格和品质。
3.进行个性化阅读理解,对课文内容和许衡的做法有自己的看法和感情,并能结合日常生活谈谈自己的体会。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人物对话理解人物性格和品质。
难点:进行个性化阅读,对许衡的做法有自己的认识和想法,并能结合日常生活谈谈自己的体会。
三年级语文《不吃无主梨》教学设计一等奖

三年级语文《不吃无主梨》教学设计一等奖《三年级语文《不吃无主梨》教学设计一等奖》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一等奖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三年级语文《不吃无主梨》教学设计一等奖教学目标:1.通过许衡“不吃无主梨”的故事,学习他做人做事有严格道德原则的精神。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通过人物对话理解人物性格和品质。
3.进行个性化阅读理解,对课文内容和许衡的做法有自己的看法和感情,并能结合日常生活谈谈自己的体会。
教学难、重点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人物对话理解人物性格和品质。
难点:进行个性化阅读理解,对许衡的做法有自己的认识和想法,并能结合日常生活谈谈自己的.体会。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教师说导入语教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二、指导朗读在读一篇新课文时,应在注意哪些问题?(学生回答。
)三、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1.同学们就带着这几项注意来初读课文。
(学生读文。
)2.请同桌互相听读课文,互相纠正错误。
(学生读文。
)3.指名读文,同时提问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学生读文,回答。
)4.默读课文,看看读懂了什么,发现了什么?学生读文。
指导、汇报交流成果。
5.通过人物对话理解人物性格和品质。
(读文回答。
)6.指导学生讨论回答,许衡为什么开始说这是有主的梨树,然后说这是无主梨,最后说我们的心是有主的?(学生讨论回答。
)(1)许衡说梨是无主的,可是咱们每个人的心是有主的,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2)许衡宁愿干渴,也不吃无主梨,你理解他的做法吗?7.指导分角色读。
8.在许衡身上发生的故事,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会遇到,如果遇到类似的事,我们应该怎么做?四、教师总结2、三年级语文《不吃无主梨》教学设计一等奖一、课文说明课文《不吃无主梨》主要讲的是我国宋元时期的学者许衡年轻时,与几位朋友在战乱时期出行,虽然天气炎热,大家都干渴难耐,但许衡仍然坚持不吃没有得到主人许可的梨子。
不吃无主梨教学设计

《不吃无主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引导学生在读中体会人物严守道德原则的品格。
2.学习生字词语,体会“兵荒马乱、人烟稀少、田地荒芜、汗流浃背、口干舌燥、争先恐后、满不在乎”等词语的意思,并能正确运用词语。
3.激发学生走进文本体悟人物情感,把人物品格内化成自己的品格。
4.培养学生抓重点词语阅读的好习惯,习得阅读的方法,学习语言的表达方法和写作方法,使学生正确地运用。
教学重点:通过朗读抓重点词句等形式引导学生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和人物对话,感悟人物遵守公共道德的高尚品质。
教学难点:故事的时代久远,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与故事的情感产生共鸣是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铺垫情感出示实物梨,让学生用()的梨来形容看到的、吃过的梨!如果同学们在天热口渴的情况下,有一个梨,你有什么想法?可是在宋元之际,有一个学者叫许衡,(板书:许衡)他曾在口渴的时候,遇到了一棵结满这样的梨的梨树,却没有吃,这是为什么呢?这节课我们阅读完13课《不吃无主梨》后,就会找到答案。
二、整体感知感悟情感1. 师: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1)出示生字词:百姓炎热宋元之际愣着胸口撩起衣襟一滴水啃梨著名扇风打完仗肯定讽刺瞪着开火车读,根据学生读的情况指导读音,理解词语的意思。
2.引导学生由题目概括主要内容。
师:谁能根据题目来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预设:课文写了一件许衡不吃没有主人的梨的事。
出示课件:许衡在()、()、()、()的情况下,不吃没有主人的梨的事。
引导学生补充完成整:许衡在(天下大乱)(口渴难忍)、(大家抢吃梨)、(朋友劝说讽刺)的情况下不吃没有主人的梨的事。
三、精读课文激发情感1.品读描写“天下大乱”的语段。
师:找到描写“天下大乱”语句,读一读。
有什么感受?通过哪些词语感受到的?学生谈完后,把词板书到黑板上。
引导学生通过品读体会出在天下大乱的情况下,许衡还坚持自己的道德信念的高尚品格。
不吃无主梨教学设计

不吃无主梨教学设计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不吃无主梨教学设计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不吃无主梨教学设计一一、课文说明课文《不吃无主梨》主要讲的是我国宋元时期的学者许衡年轻时,与几位朋友在战乱时期出行,虽然天气炎热,大家都干渴难耐,但许衡仍然坚持不吃没有得到主人许可的梨子。
表现了许衡做人做事有严格道德原则的精神。
二、设计理念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是学生独立、充分、深入地与文本进行对话、与作者进行精神交流过程,也是学生走进课文,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并产生自己的读书感受、情感体验的过程。
而实现这一对话过程,全在不同目标、不同层次、不同情味的朗读中。
以读贯穿始终,读中感受、读中思索、读中碰撞、读中顿悟,并随机以说促读,读使对话过程得以升华,让枯燥的文字,在学生心中变成流淌着的浓浓的情意。
另外,以情启思,以思促情,情思结合这是语文教学的基本主张。
因此,在课堂上我构建了“情中研读,境中探究”的教学模式。
三、教学目标1.通过许衡“不吃无主梨”的故事,学习他做人做事有严格道德原则的精神。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通过人物对话理解人物性格和品质。
3.进行个性化阅读理解,对课文内容和许衡的做法有自己的看法和感情,并能结合日常生活谈谈自己的体会。
4.认识9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四、教学重、难点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人物对话理解人物性格和品质。
难点:对课文中多次提到的“有主”和“无主”的理解。
2.进行个性化阅读,对许衡的做法有自己的认识和想法,并能结合日常生活谈谈自己的体会。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老师给大家带来一则谜语:黄外衣,点黑豆,尝一口,口水流。
(打一水果)你们真是聪明,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13课《不吃无主梨》了解许衡不吃无主梨的故事。
请同学们伸出小手指和老师一起书写课题。
齐读题。
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同学们真爱动脑筋,提出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相信学文后一个个小问号都会被聪明的你们所解决。
三年级语文《不吃无主梨》教学设计

三年级语文《不吃无主梨》教学设计三年级语文《不吃无主梨》教学设计《不吃无主梨》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许衡不吃无主梨的故事,学习他做事有严格道德原则的精神。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人物对话理解人物性格和品质,进行个性化阅读理解,对课文内容和许衡的做法有自己的看法和感悟,并能结合日常生活谈谈自己的体会。
3.能从课文的学习中习得对话描写时标点符号的正确用法。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难点:1.通过朗读抓重点词句等形式引导学生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和人物对话,感悟人物遵守公共道德的高尚品质。
2.能从课文的学习中习得对话描写时标点符号的正确用法。
三、教学流程(一)直接导入1.直接出示课题并板书,然后问学生:你觉得这个题目是什么意思呢?理解的正不正确我们学完课文就知道了。
2.出示学习目标3.师:通过预习,你知道课文写谁不吃无主梨?(许衡)教师简介许衡。
(二)初读课文1.进行预习检查:(1)你们小组是否达到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2)你能否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两个小组比赛(一个小组读一半)2.引导学生由题目概括主要内容。
师:谁能根据题目来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出示课件:许衡在()、()、()、()的情况下,不吃没有主人的梨的事。
题目是文章主要内容的高度概括,从文题入手也是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的方法。
(三)细读课文1.师:许衡在什么情况下不吃无主梨?(口渴难耐)你从课文中的哪些词语中感受到他们口渴难耐?(生:三伏天顶着汗流浃背口干舌燥撩起衣襟)请一名学生读出口渴难耐。
2.师:这时许衡和朋友们最需要什么?(水)几十里都没有一滴水,不过他们发现了一棵高大的梨树,看着都让人馋涎欲滴(出示),发现这棵梨树后许衡和朋友们的反应是大不相同。
3.(出示活动)独学合作展示默读课文的3 16自然段画出表现许衡动作和语言的句子,再与朋友的表现进行对比,谈谈你的看法,并试着在小组内分角色朗读对话。
预设:1.表示动作的句子:只有许衡找了一片树荫坐了下来。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不吃无主梨》教案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不吃无主梨》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不贪、不欺、不偷”的道理。
2.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修养,学会尊重他人的作物和劳动成果。
3.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正确理解故事中的主要情节、人物形象和词语含义。
4.培养学生观察力,把握事物的本质和特点,从而形成自己的观点和思维方式。
二、教学内容本次教学内容为《不吃无主梨》一文,主要探讨学生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他人的劳动成果,体会小青蛙不贪、不欺、不偷的道理。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掌握小青蛙的形象和感情,体会他不贪、不欺、不偷的品德。
2.理解故事情节,体会故事意义。
2. 教学难点:1.从故事中理解“不贪、不欺、不偷”这个道理,并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2.把握小青蛙不贪、不欺、不偷的品德要素及其培养方法。
四、教学方法根据课文特点和学生认知能力,采取“导读-分析-体验-引导”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听、说、读、写的教学过程。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引导学生回忆上一堂语文课学习的内容。
2.针对课文要点启发学生预测故事中有哪些重要角色变化。
2. 学习过程1.方案设计–(1)呈现课文内容:听教师朗读《不吃无主梨》一文,同学们跟读,了解小青蛙不吃无主梨的故事情节。
(2)分析课文内容:让学生分组合作,共同探讨小青蛙不贪、不欺、不偷的品德要素及金蛇吐信的形象以及故事中其他角色的性格特点。
(3)情感体验:请学生用自己的话讲述感动自己、留下印象最深的情节,以及说出原因,加深对故事的参与和理解、产生语言兴趣。
(4)引导学生思考:通过互动问答、小组合作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不贪、不欺、不偷”的道理,以及如何把它落实到日常生活中,培养学生正确的品德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2.课堂实录–我们一起读一读《不吃无主梨》这篇文章,看看金蛇为什么会吐信了?–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看法,试着用最简单的词语描述小青蛙不贪、不欺、不偷的品德特点。
《不吃无主梨》教学设计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下册:《不吃无主梨》教学设计方正县实验小学王春宇教材解析:《不吃无主梨》是教科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以“遵守社会公德”为主题的第七单元的第一篇主体课文。
其体裁为故事,讲述的是我国宋元时期的学者许衡年轻时,与几位朋友在战乱时期出行,虽然天气炎热,大家都干渴难耐,但许衡仍然坚持不吃没有得到主人许可的梨子的故事。
表现了许衡做人做事有严格道德原则的精神。
课文开始对当时的社会环境进行了描写——由于战乱,人们逃离家园,为下文“无主梨”做了铺垫。
描写天气,衬托了许衡遵守社会公德的高尚品质。
课文还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朋友们抢着摘梨吃,而许衡不吃)进而说明许衡不吃没有主人应许的梨的可贵精神,课文主要运用对话的描写体现许衡的品质。
课文中的环境描写及对话描写很能激发学生情感。
三年级学生已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已有一定的阅读能力,但还不能充分、深入地与文本进行对话,与作者进行思维碰撞,很难产生自己独特的读书感受和情感体验。
为了实现这一对话过程,我力求在课堂上以读贯穿始终,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对比分析中理解人物品质,以实现学生与文本、与教师、与作者的对话。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是学生独立、充分、深入地与文本进行对话、与作者进行精神交流过程,也是学生走进课文,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并产生自己的读书感受、情感体验的过程。
而实现这一对话过程,全在不同目标、不同层次、不同情味的朗读中。
以读贯穿始终,读中感受、读中思索、读中碰撞、读中顿悟,并随机以说促读,读使对话过程得以升华,让枯燥的文字,在学生心中变成流淌着的浓浓的情意。
另外,以情启思,以思促情,情思结合这是语文教学的基本主张。
因此,在课堂上我构建了“情中研读,境中探究”的教学模式。
教学目标:根据对教材的分析与对学生的学情分析,为达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与高效性,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对中段学生的阅读教学要求,结合本课在教材体系中的作用及在阅读板块中的应达成的目标,确立如下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人物对话理解人物性格和品质。
不吃无主梨的教学设计

篇一:不吃无主梨教学设计稿《不吃无主梨》教学设计稿教学内容:《不吃无主梨》这篇课文选自教科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一篇主题课文。
文章讲述的是宋元之际的著名学者许衡在非常干渴的情况下不吃没有主人的梨的一件事,教育学生要学习许衡这种做人做事有严格道德原则的精神。
设计理念: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人物对话理解人物性格和品质。
2、进行个性化阅读理解,对课文内容和许衡的做法有自己的看法和感悟,并能结合日常生活谈谈自己的体会。
3、通过学习,养成做人做事有严格道德原则的精神。
4、认识本课9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人物对话理解人物性格和品质。
教学难点:进行个性化阅读理解,对许衡的做法有自己的认识和想法,并能结合日常生活谈谈自己的体会。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师出示梨,同学们,刚才老师在门口捡到一个梨,是谁的呢,为什么没有人认呢,刚上完一节课,又累又渴,我可以吃吗?在我国古代宋元时期,有一位年轻的学者,叫许衡,在他身上就发生了一件关于梨的事,让我们一同走进课文去读一读吧!2 、板书课题,生书空。
《不吃无主梨》,请同学们伸出你的手指跟老师一起写课题。
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注意,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把自己不认识的字,或者不理解的词语圈画出来。
标出自然段。
2、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想一想,这一段介绍了什么?理解“宋元之际”,明确这一段主要介绍许和故事背影。
3、指名读第二自然段,理解“人烟稀少,田地荒芜、汗流浃背”4、指名读第三自然段,发现梨树大家是怎么做的?5、指名读第四-十六自然段,知道了什么?写许衡“不吃无主梨” 指名读课文,想一想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这篇文章写的是我国(宋元之际的著名学者许衡)在(战乱时期),与朋友出行正当(干渴难耐之际),看到(路旁有棵结满果实的梨树),大家都(摘梨吃以解渴),而他却(宁可忍着干渴也不吃无主梨)。
不吃无主梨教案设计

不吃无主梨教案设计不吃无主梨教案设计教学内容:课文《不吃无主梨》选自教科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
文章讲述的是宋元之际的著名学者许衡在非常干渴的情况下不吃没有主人的梨的一件事,教育学生要学习许衡这种做人做事有严格道德原则的精神。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人物对话理解人物性格和品质。
2、进行个性化阅读理解,对课文内容和许衡的做法有自己的看法和感悟,并能结合日常生活谈谈自己的体会。
3、通过学习,养成做人做事有严格道德原则的精神。
4、认识本课9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人物对话理解人物性格和品质。
教学难点:进行个性化阅读理解,对许衡的做法有自己的认识和想法,并能结合日常生活谈谈自己的体会。
教学过程课前谈话:出示课件(通过沟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表现的热情)①读出许衡与朋友外出途中汗流浃背、干渴难耐的感受和心情。
②读出发现梨树后许衡朋友的兴奋状态,画出表示动作的词语,理解发现梨树后的兴奋心情。
完成填空题。
突然,一个同行的朋友( ),( )前( )起来。
原来,在前面不远的路旁,( )着一棵高大的梨树,树上( )满了( )的大梨。
大家( )地( )到树下,( )地摘梨,( )许衡找到了一片树阴坐了下来。
③学生说出此时自己的真实想法。
再对比许衡的做法,体会他的品质。
对比许衡和朋友的不同表现。
朋友:连喊带叫高兴地飞跑一窝蜂赶争先恐后大口大口地啃许衡:找一片树荫坐下来撩衣襟扇风又热又渴2、抓住人物语言对比、理解课文内容。
①许衡先后和几位朋友对话。
与第一位朋友的对话:朋友:关心梨好吃不要钱是野梨许衡:问价钱有主梨第二次对话:朋友:兵荒马乱家梨野梨都可吃许衡:不经主人允许不道德第三次对话:朋友:刚打完仗人跑光了不吃白不吃许衡:梨虽无主我心有主劝阻朋友第四次对话:朋友:讽刺书呆子许衡:不生气坚持原则催促朋友上路②分角色朗读许衡与朋友的对话,更深刻地理解许衡的性格和品质。
《不吃无主梨》教学设计

2、检查预习
1、识字词。给红字主音:姓名 汗流浃背撩起 衣襟啃梨愣着
2、读课文。按要求读文
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老师和其他学生注意倾听.
3、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4、引入学习。
许蘅他们他们出行的天气怎样?人们有什么反应?
正在这时出现什么奇迹?
三、出示阅读提示:1.干渴时看见无主之梨,许衡和他的朋友见到分别是怎么说怎么做的?
画出相关的词句,先概括地说一说,再结合课文和批注谈一谈。
独学:思考、圈画、批注,完成后自己练说。
合作:同桌互相补充,注意汇报时配合默契。
倾听:思考、判断、扩充、提升、总结。
2.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类似的事,你会怎样做?
4、学生汇报(启发学生质疑)(主题含义说完整
五、拓展阅读:《朋友的信任》
六、小练笔:用简短的话语说一说读文的感受。
教
学
板
书
板书: 13.不吃无主梨
梨虽无主
坚持原则遵
思
教学方法
启示发 交流式
教学内容
调整建议
教
学
过
程
1、谈话导入
1、第七单元主题是什么?
生:有关诚信,讲社会公德。
师:本节课让我们再次走进快乐读书屋七的学习
2、板书课题:不吃无主梨(学生跟写)
3、预习课文时,主要人物是谁?对他有多少了解?简介人物——许衡
4、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附件3“研课磨课”阶段教案设计时间:6.23
课题
不吃无主梨
授课年级
三年二班
授课教师
孔琴
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13不吃无主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许衡“不吃无主梨”的故事,学习他做人做事有严格道德原则的精神。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通过人物对话理解人物性格和品质。
3.进行个性化阅读理解,对课文内容和许衡的做法有自己的.看法和感情,并能结合日常生活谈谈自己的体会。
教学难、重点
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人物对话理解人物性格和品质。
难点:进行个性化阅读理解,对许衡的做法有自己的认识和想法,并能结合日常生活谈谈自己的体会。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教师说导入语
教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二、指导朗读
在读一篇新课文时,应在注意哪些问题?
(学生回答。
)
三、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同学们就带着这几项注意来初读课文。
(学生读文。
)
2.请同桌互相听读课文,互相纠正错误。
(学生读文。
)
3.指名读文,同时提问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
(学生读文,回答。
)
4.默读课文,看看读懂了什么,发现了什么?
学生读文。
指导、汇报交流成果。
5.通过人物对话理解人物性格和品质。
(读文回答。
)
6.指导学生讨论回答,许衡为什么开始说这是有主的梨树,然后说这是无主梨,最后说我们的心是有主的?
(学生讨论回答。
)
(1)许衡说梨是无主的,可是咱们每个人的心是有主的,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
(2)许衡宁愿干渴,也不吃无主梨,你理解他的做法吗?
7.指导分角色读。
8.在许衡身上发生的故事,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会遇到,如果遇到类似的事,我们应该怎么做?
四、教师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