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选讲答案单元测试答案教案资料

合集下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习题答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习题答案

第一章文化概述一、单项选择题1.中国人的勤劳、善良、团结等品质属于( B )A.物质文化B.精神文化C.制度文化D.行为文化2.我国各族人民在服饰、饮食等方面的差异体现了文化的( C )A.阶级性B.时代性C.民族性D.地域性3.中华文化产生的经济基础是( A )A.农耕经济B.海洋经济C.游牧经济D.商品经济4.中国历史上的宗法制度是谁创立于什么时期( B )A.商纣王商代B.周公西周C.孔子东周D.秦始皇秦代5.中国历史上的宗法制度是建立在( B )之上。

A.姻亲关系B.血缘关系C.朋友关系D.君臣关系6.诸子百家的兴起,其目的主要在于( C )A.彰显个人才华B.争取统治地位C.救时之弊D.获得一官半职7.玄学追求的是( A )A.放任旷达的生活旨趣B.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C.长生成仙的人生理想D.普渡众生的人生志趣8.理学家以天理遏制人欲,个人的情感欲求受到强大约束,强调通过道德自觉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从而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 D ),注重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

A.开放包容B.天人合一C.和合精神D.气节与德操9.“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体现了( B )思想。

A.天人合一B.以人为本C.贵和尚中D.刚健有为10.在致力于美丽中国的建设中,应确保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这体现了( A )思想。

A.天人合一B.以人为本C.贵和尚中D.刚健有为11.我们做事情求大同存小异,兼容并包,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讲求胸襟与格局,这些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深受( C )思想影响。

A.天人合一B.以人为本C.贵和尚中D.刚健有为12.我们自小就立志高远,自觉刻苦学习,积极进取,不甘人后,面临困境能从容勇敢面对,这样的人生态度体现了( D )思想。

A.天人合一B.以人为本C.贵和尚中D.刚健有为13.孔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这句话体现了( D )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选讲教案

中国传统文化选讲教案

中国传统文化选讲教案一、第一章:中国传统文化的概述1. 教学目标: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定义、特点和主要内容。

2. 教学内容:中国传统文化的概念、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中国传统文化的分类。

3.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

4. 教学活动:a. 讲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定义和特点。

b. 分析中国传统文化的分类及其代表性内容。

c. 引导学生思考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价值。

二、第二章: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1. 教学目标:了解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及其特点。

2. 教学内容: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家思想、墨家思想。

3. 教学方法:讲授法、比较分析法。

4. 教学活动:a. 讲解儒家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b. 分析道家思想的特点和代表人物。

c. 比较佛家思想和墨家思想的不同之处。

三、第三章:中国传统的文学艺术1. 教学目标:了解中国传统的文学艺术形式及其特点。

2. 教学内容:诗歌、散文、小说、戏曲、绘画、书法、音乐。

3. 教学方法:讲授法、作品鉴赏法。

4. 教学活动:a. 讲解中国传统的诗歌和散文的特点及代表作品。

b. 分析中国传统的小说和戏曲的形式及魅力。

c. 欣赏中国传统的绘画、书法和音乐之美。

四、第四章:中国传统的节日习俗1. 教学目标:了解中国传统的节日习俗及其文化内涵。

2. 教学内容:春节、端午节、中秋节、清明节、重阳节等。

3. 教学方法:讲授法、互动讨论法。

4. 教学活动:a. 讲解春节的起源、习俗及意义。

b. 探讨端午节和中秋节的由来、庆祝方式及文化内涵。

c. 分析清明节和重阳节的传统习俗及其传承。

五、第五章:中国传统的礼仪道德1. 教学目标:了解中国传统的礼仪道德观念及其在现代社会的意义。

2. 教学内容:孝道、礼仪、诚信、仁爱等。

3.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

4. 教学活动:a. 讲解孝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

b. 分析中国传统礼仪的种类和作用。

c. 探讨诚信和仁爱等道德观念在现代社会的价值。

第一单元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答案)【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第一单元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答案)【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第一单元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第1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1、中华文明多元起源。

①中国是远古人类起源的重要地区,中华文明是人类最古老的文明之一。

无论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珠江流域、辽河流域,还是北方草原、四川盆地、青藏高原、天山南北,都是孕育中华文明的摇篮。

②中原华夏族率先成为核心,并向四周辐射,推动着多元一体中华文化的形成。

③春秋战国时期,内迁的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初步形成了各地区、各民族共同的血缘认同、文化认同。

2、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化特征:①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出现大变革。

面对礼崩乐坏的局面,孔子对西周礼乐文明进行多方面阐述,儒家文化的思想核心形成。

②战国时期,一大批思想家纷纷著书立说,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主张,“百家争鸣”局面出现。

这一时期的学术思想大放异彩,成为后世思想文化发展的源头。

先秦成为中华文化奠基时期。

③秦朝建立起统一多民族的国家,秦始皇推崇法家学说。

④为巩固大一统局面,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尊崇儒术,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从此,儒家思想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

⑤随着佛教传入和道教兴起,中华传统文化呈现出儒、佛、道交汇融通的景象。

魏晋玄学盛行,唐朝佛学繁荣,传统儒学受到挑战,同时也促进了儒学的创新与发展。

⑥隋唐时期,中华传统文化辉煌灿烂。

⑦宋代,儒、佛、道学说相互渗透,吸收佛、道思想阐释儒学的新学派理学形成。

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他强调“存天理,灭人欲”,提倡“格物致知”。

理学丰富了中华文化的理论思维,但它宣扬的封建礼教,严重束缚了人们的精神世界。

宋元时期,科技、史学、文学、艺术高度繁荣。

⑧明清之际,提倡个性自由的思想出现。

进步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等批判理学,抨击封建专制,倡导经世致用。

然而,康雍乾时期,君主专制高度发展,文字狱愈演愈烈,思想受到钳制,也禁锢了中华文化的发展。

2、中国近代不同时期的文化特征:①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后,面对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向西方学习以救亡图存逐渐成为近代中华文化的潮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选讲》教案第12课服饰之美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选讲》教案第12课服饰之美

两种。

曲裾袍服下摆上窄下宽,呈半圆形;直裾袍服下摆竖直。

此外,秦始皇规定袍服以黑色为上,三品(官吏的等级)以上的官员可穿绿袍,平民男子可穿白袍或交领窄袖长衫,束发誓或戴小帽、头巾。

【师生互动】【教师】展示秦代男女日常服饰,随机邀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秦代的男女日常服饰有哪些差别?【学生】聆听、思考、回答秦代的男女日常服饰形制差别不大,不同之处是男子腰间通常系有革带(皮制的腰带),贵族和文人武士的革带端常装有带钩(革带上的钩,多为青铜制,也有铁制或玉制),而女子腰间只以丝带系扎。

【知识链接】【教师】组织学生阅读“曲裾和直裾“(详见教材),随机邀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曲裾和直裾各指什么?【学生】阅读、思考、回答二汉他肺【师生互动】【教师】组织学生扫码观看“汉服之美”视频(详见教材),并随机邀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汉朝服饰的美主要体现在哪里?【学生】观看、思考、回答西汉初期承袭了秦代的服饰制度。

后来,随着汉代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发展,人们的着装水平也日益提高。

于是,汉代帝王根据礼法制度的要求,建立起一套符合汉代国情的服饰制度。

汉代服饰的基本特征为交领右衽、系带,形制上主要有袍,檐榆(一种直裾单便服),襦(短衣),裙等。

汉代男子服饰包括冕服,深衣(古代诸侯、大夫、士平时闲居所穿的衣服,上衣和下裳相连),直裾袍,曲裾袍和庶民(百姓)装等。

汉代女子服饰包括大袖礼服,襦裙,长袖舞服,庶民装等。

其中,襦裙为汉代女子较为喜爱的穿着。

这个时期的襦裙一般为上襦短至腰间,窄袖;裙子长至垂地,多以4幅素绢拼合而成,上窄下宽;另在裙腰两端缝上绢带,以便系结。

=靖南lt三娜员饰魏晋时期的服饰具有优雅和飘逸的风格,宽衣博带成为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都喜爱的服饰类型。

魏晋时期的男子服饰形制主要是长衣、大袖、宽衫,且多为交领右衽式。

另有直领对襟(类似现代的开衫)式服装,可开胸而穿,不系衣带。

大袖宽衫因其穿着方便,又能体现洒脱和娴雅之风,所以大受欢迎。

新课标通用2025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三单元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训练检测含解析必修3

新课标通用2025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三单元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训练检测含解析必修3

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题组一基础小题]1.鬼谷子是中国历史上战国时期纵横家的鼻祖。

在鬼谷子时代( )A.国家统一促进了民族文化的发展B.中华文化进入了气度恢弘的时代C.古代中华文化思想的雏形渐渐形成D.天命神权思想影响了早期中华文化答案 C解析依据材料可知,鬼谷子生活在战国时期,因为春秋战国时期是古代中华文化思想的雏形渐渐形成,故C项正确。

A、B、D三项不符合题意,解除。

2.东方卫视实行以“薪火相传珍爱汉字”为主题的汉字文化沟通展示活动,提倡人们酷爱汉字书写,传承汉字文化,这是因为( )A.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B.文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记C.汉字标记人类进入文明时代D.中华民族具有强大的包涵性答案 A解析提倡人们酷爱汉字书写,传承汉字文化,这是因为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A正确;B说法错误,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记;C说法错误,文字标记人类进入文明时代;D 材料未体现。

3.广东潮汕有句俗语:“十五成丁,十六成人。

”“出花园”是潮汕地区特有的一种成人礼习俗,年满15周岁的孩子要实行“出花园”仪式,且各地习俗不同,仪式有所差别,同时给予新的时代内容。

这体现了( )①一方水土,一方文化②中华文化源远流长③时代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④透过民间的传统习俗,可以领会不同地方文化的韵味A.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①④答案 D解析“出花园”是广东潮汕地区特有的成人礼习俗,这说明一方水土,一方文化,①正确;“出花园”为潮汕地区特有的习俗,且各地习俗不同,仪式有所差别,这折射出潮汕文化的独特韵味,④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特征,②解除;传统习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③错误。

4.在安徽,由于淮河、长江两条大河横贯省境,把全省自然区分为淮北、江淮之间、江南三大地理板块。

它们在各自的地形地貌、民风民俗、经济水平、发展状况和居民观念形态等方面,均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并因此而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逐步演化并形成涡淮文化、皖江文化、徽州文化(或新安文化)三大亚文化板块。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教学案:第七单元 相关读物 童心说 含答案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教学案:第七单元 相关读物 童心说 含答案

对应学生用书P61李贽(1527-1602),泉州晋江(今福建泉州)人。

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卓吾,又字笃吾,号宏甫,又号温陵居士,是明朝颇有影响力的思想家、史学家和文学批评家。

自幼倔强,善于独立思考,不受程朱理学传统观念束缚,具有强烈的反传统理念,对当时作为统治思想的程朱理学作了激烈抨击,他被道学家视为“异端”,自己也以“异端”自居,公然倡导“不以孔子是非为是非”;他肯定人的欲望,提出了“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和“人必有私”的论断;他重视自我,提出了著名的“童心说”。

李贽的思想在当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也因此触怒了地主阶级当权派,屡次遭到迫害,最后自杀于狱中。

遗世著作主要有《焚书》《续焚书》《藏书》《续藏书》《李氏文集》等。

李贽死后,他的书多次遭到焚毁,但是他的思想却被广泛传播。

“五四”前后,李贽的思想成为新文化运动的精神资源。

李贽的思想还传播到日本,对明治维新也产生了很大影响。

他所倡导的反独断、反迷信的怀疑精神、自由精神和社会批判精神,对于我们正确认识中国传统文化,探索现代理性的重建之路,仍具有重要启迪和借鉴意义。

明代初期是程朱理学占统治地位的时期,当它被立为官学,取得了学术思想上的统治地位以后,它就逐渐走向僵化,并成为明朝加强封建专制主义统治的工具之一。

明初士人读书议论都不能背离程朱的规矩。

永乐年间,三部《大全》的颁定,一方面标志着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同时也表明程朱理学开始走向衰落。

明初思想界的沉闷,正是明中后期王学兴起的背景。

王阳明继承并进一步发展了与朱熹同时的陆九渊的心学思想,使心学成为理学内部与程朱一派相对立的另一主要思潮。

其中受王学影响的泰州学派就是明代思想史上一个重要学派,提出了背离正宗儒学的“异端”思想,反映了平民的要求和特点。

李贽就是泰州后学当中具有“异端”特色的一个著名思想家。

《童心说》是李贽公开讨伐假道学、假文学的一篇檄文,有着很大的震撼力。

一、他以“童心说”反对把文学作为阐发孔孟之道的工具,甚至把矛头指向孔孟及儒家经典,指出他们的说教非“万世之至论”,不能“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

中华文化选讲标准答案单元测试标准答案

中华文化选讲标准答案单元测试标准答案

2017中华文化选讲答案单元测试答案2017中华文化选讲作业答案课后习题答案绪论1【单选题】(5分)你喜欢中华文化吗? AA.喜欢B.没什么感觉C.不喜欢还可以1【单选题】(7分)中华世纪坛序中写道:“文明圣火,千古未绝者,唯我无双。

”这反映出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是( D )。

A.独树一帜B.博大精深C.唯我独尊源远流长2【单选题】(7分)我国古代科技成绩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原因是( A )A.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B.中华文化独树一帜、博大精深C.我国劳动人民有热爱科技的优良传统D.封建统治者在科技发展上身先士卒3【单选题】(7分)先秦时代楚文化积极进取,齐文化自由开放,鲁文化注重礼仪,这说明(A )A.地区文化都有明显的地域特征B.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C.民族文化都有地域特征D.区域文化是在相互借鉴中形成的4【单选题】(7分)中华文化能够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重要原因在于它所特有的(A )A.包容性B.多样性C.独创性D.灵活性5【单选题】(7分)我国至今使用的许多民族乐器,如笛子、琵琶、胡琴、腰鼓等,都是从汉代开始有边疆民族陆续传入内地的,少数民族的音乐舞蹈很早就在祖国的艺术舞台上占有重要地位,这说明( C )。

A.不同区域的文化有不同特色B.中华文化源远才能流长C.各族人民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发展做出了贡献D.中华文化独具特色6【单选题】(7分)中华文化所谓的“兼收并蓄”指的是( A )A.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和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精华B.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C.全面的接纳和吸收多种多样的民族文化D.中华文化星火相传,一脉相承7【单选题】(7分)有一首歌唱到:“最爱写的字是方块字,做人堂堂正正也像它”,“方块字”是中国独具特色的文化。

关于汉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①它是中华文化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②它是中华文明的标志③它是中华文化的载体④它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A.①③B.①②C.①②③④D.①②③8【单选题】(7分)“佛教的传入,对我国传统文化是一个补充,我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吸收了许多有意义的外来文化”,这反映我国文化所具有的特点是( A )A.包容性B.民族性C.先进性D.时代性9【单选题】(7分)英国学者罗伯特·坦普尔在对著名科技史学者李约瑟的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进行提炼后得出这样的结论:“现代世界”赖以建立的种种基本发明和发现,可能有一半以上源于中国。

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一单元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综合测评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

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一单元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综合测评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

第一单元综合测评(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2024·湖南怀化期末)图片往往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从图1到图2的变更反映的主题是( )A.中华文化的吸引力B.文明的碰撞与交融C.华夏的崛起与兴盛D.中外经济文化沟通1、图2并结合所学学问可知,中原与周边民族的互动、中原区域的扩展等,反映的主题是农耕文明与其他文明的碰撞与交融,故选B项;中华文化的吸引力与材料中的双向箭头不符,解除A项;华夏的崛起与兴盛只是材料部分信息,不是材料主题,解除C项;中外经济文化沟通与材料不符,解除D项。

2.先秦诸子百家中,道家讲天道,墨家信鬼神,他们都不讲天命;儒家则讲人道,信天命,不信鬼神;道家无为而无求,墨家有为而有求,儒家有为而无求。

据此可知,与其他思想流派相比,儒家思想( )A.重视天人关系的探讨B.与墨家思想可以互补C.有较强道义和责任感D.蕴含了早期民本思想,信天命,不信鬼神”“儒家有为而无求”说明儒家从社会实际动身,以入世的看法解决社会现实问题,具有较强的道义和社会责任感,故选C项;材料信息没有体现儒家对天人关系的探讨,故A项错误;墨家信鬼神,儒家不信鬼神,可见二者思想不能互补,故B 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以人为本的思想主见,无法体现民本思想,故D项错误。

3.(2024·四川泸州二诊)汉武帝尊崇儒术,确立了儒学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正统地位。

随着道教兴起和佛教传入,魏晋玄学盛行,唐朝佛学旺盛,传统儒学受到挑战。

到了宋代,形成吸取佛、道思想,阐释儒学的新学派——理学。

理学的形成( )A.丰富了中华文化的理论思维B.成为了近代进步思想的先声C.建立起儒家规范社会关系的伦理秩序D.标记儒学起先成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形成吸取佛、道思想,阐释儒学的新学派——理学”并结合理学特点可知,理学的形成丰富了中华文化的理论思维,故选A项;明清之际的早期启蒙思想是近代进步思想的先声,解除B项;董仲舒新儒学建立起儒家规范社会关系的伦理秩序,解除C项;汉武帝尊崇儒术,促使儒学起先成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解除D项。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教学案:第九单元 相关读物 浙东学术 含答案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教学案:第九单元 相关读物 浙东学术 含答案

1.了解浙东学术的发展演变过程。

2.了解贯穿于文中的求是求真、经世致用的思想及其治学要“切于人事”的主张。

对应学生用书P81章学诚(1738-1801),清代史学家、文学家。

字实斋,号少岩,浙江会稽(今绍兴)人。

乾隆进士,官国子监典籍。

学识渊博,史学理论有独到见识,章学诚一生主修、参修各类地方史志十余部,并撰写了大量的志评著作。

创立了一套完整的修志义例,《方志立三书议》提出方志分立三书的主张,标志着其方志理论的成熟、修志体例的完备和方志学的建立。

他提出“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目录思想,建立了较为系统的历史学和目录学理论,被梁启超称为中国方志学的创始人。

他曾参与《续资治通鉴》的纂修,又主修《湖北通志》,著有《文史通义》9卷,《校雠通义》4卷,《方志略例》2卷,《文集》8卷,《外集》2卷,《湖北通志检存稿》4卷及《未成稿》1卷,《外编》18卷等。

去世120年后由刘承干搜集整理出版了《章氏遗书》。

顾炎武提倡经世致用之学,强调把“六经之旨”和“当世之务”结合起来考察,鉴古知今,以探索未来社会发展之路。

可是清代学术后来的发展,没有遵循他的路途前进。

乾隆嘉庆时期,被称为清王朝的“盛世”,而“乾嘉学派”又成为这一盛世在学术文化上的点缀。

“乾嘉学派”打着研究经典的旗帜,却漠不关心“当世之务”。

究其根本,还是清王朝大兴文字狱、实行文化专制主义的结果。

当时著名学者钱大昕自题画像说:“官登四品,不为不达;岁开七秩,不为不年;插架图籍,不为不富;研思经史,不为不勤;因病得闲,因拙得安,亦仕亦隐,天之幸民。

”钱氏这种精神状态,是大部分乾嘉时期学者的典型代表。

另一方面,与“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考据之学相反,一些理学的末流仍然空谈天人性命。

章学诚的《文史通义》,就是为纠正当时的这两种学风而创作的。

《文史通义》是清代史学家章学诚积一生学力著成的史学论著,凝聚了作者大半生的心血。

全书共九卷,分内篇、外篇两部分。

作者从乾隆三十六年(1771)或三十七年(1772)开始写作,至嘉庆六年(1801)去世止,历时三十年尚未完稿。

中华文化选讲2

中华文化选讲2

中华文化选讲2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受禅,也叫禅让制,即群体中个人表决,以多数决定。

B.阙是宫门两侧的高台,又可借指宫廷:"诣阙’既可指赴朝廷,又可指赴京都。

C.嗣位指继承君位,我囯封建王朝奉行长子继承制.君位只能由最年长的儿子继承。

D.乞骸骨,自请退职的意思,即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

1.C(继承地位的不一定是最年长的儿子)2.下列对文中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三省六部”制出现以后,官员的升迁任免由吏部掌管。

文中“授骁骑校”、“历迁协领”、“擢乌里雅苏台将军”的“授”“迁”“擢”,分别为“授予官职”、“任职”和“提升官职”的意思。

B.原文“同治九年”“光绪改元”中的“同治”“光绪”是庙号。

庙号是皇帝于庙中被供奉时所称呼的名号。

C.原文“如关内生灵何”中的“关”,在古代指函谷关,这里泛指边关。

D.文中“谥忠介”的“谥”是谥号。

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叫谥号,一般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进行评价。

如称欧阳修为欧阳文忠公,王安石为王文公,范仲淹为范文正公。

2.B(3分)(解析:B.“同治”“光绪”是庙号错,是年号.)3.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1998年全国高考题)A、九品中正制是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的一种官吏选拔制度。

B、国子监的掌管人员为祭酒、司业,进国子监读书的统称为监生。

C、“六部”中吏部主管的事有官吏的任免、考核、升降及科举取士。

D、天干和地支循环相配得60组,古代既可用来纪年,也可用来纪日。

3.C 科举归礼部管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太学,古代设于京城的最高学府。

博士,古代设置的国家最高学位。

B.知贡举,主试者称为“知贡举”,就是“特命主掌贡举考试”的意思。

C.经筵.是指汉唐以来帝王为讲经论史而特没的御前讲席。

D.循吏,正史中记述的那些重农宣教、奉公守法、爱民富民的地方官。

专题26 我们的中华文化(教学案)(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政治教学案

专题26 我们的中华文化(教学案)(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政治教学案

专题26 我们的中华文化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常考点)。

2.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常考点)。

3.中华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贡献。

一、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1.源远流长汉字史书典籍作用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意义文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能够将大量的史实记载下来,将丰富的史料积累起来特点汉字文化内涵丰富,在今天为中华各族人民所通用规模之大、存留之丰,为世界所仅有2.独特性中华文化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中华文化的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为世界文明的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位置区域性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民族性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

在中华文化的百花园中,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3.(1)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中华文化呈现着各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

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

(2)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提示 理解中华文化与中华各民族文化的关系可以联系世界文化与世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以及哲学中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二、中华文化的包容性与中华文化的力量1.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内涵 意义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 有利于与其他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 兼收并蓄 就是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2.中华文化的力量(1)中华文化力量的体现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是激励中国人民几千年来克服艰难险阻、战胜内忧外患、创造幸福生活的强大精神力量,也是激励每个中华儿女共同创造祖国美好明天的不竭力量之源。

智慧树中国传统文化答案

智慧树中国传统文化答案
智慧案 1 【单选题】(1分) 本讲当中解读文化的本义是( C ) A. 载道化成 B. 崇德重义 C. 以人为本 2 【单选题】(1分) “文”与“化”二字对举,最早见于(A ) A. 《周易.贲》 B. 《周易.艮》 C. 《周易.震》 3 【单选题】(1分) “文”不包括( D ) A. 地文 B. 天文 C. 人文 D. 物文 4 【单选题】(1分) 该讲当中重新解读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思想的核心是( A ) A. “易”、“道” B. 儒道互补 C. 儒、释、道三家并列 5 【单选题】(1分)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思想中“阴阳对立观”在审美观念层面的表现是( C ) A. 中庸之道 B. 阴阳五行 C. 中和为美 1 【多选题】(1分) “以人为本”的思想包括:ABC A. 以人为尊 B. 以仁为本 C. 以民为贵 2 【多选题】(1分) 礼教的核心是:( ABCDE ) A. 长幼有序 B. 父子有亲 C. 夫妇有别 D. 君臣有义 E. 朋友有信 3 【多选题】(1分) 有关孟子倡导“五伦”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ABCD ) A. 五伦里的权利和义务受到适当的遵循,社会就会稳定和有秩序。 B. “五伦”是我们礼教的核心,它是维系中华民族的群体的纲纪。 C. “五伦”指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D. 五伦的观念是几千年来支配了我们中 ___道德生活的最有力量的传统观念之一。 4 【单选题】(1分) 传统中 ___基本思维方式是: ( C ) A. 天人感应 B. 形式逻辑 C. 天人合一 D. 辩证逻辑 —————————————— 购买完整版答案联系 ___ 2018118821 【单选题】(1分) ___认为:文化的重要作用是用价值观影响人类的进步。 A. 正确 B. 错误 2 【单选题】(1分) 《文化经济学》认为“文化是明天的生产力”。 A. 正确 B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选讲》教案第2课传统美德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选讲》教案第2课传统美德

课题传统美德课时2课时(90min)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正扬善、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内涵能力目标:用实际行动践行和发扬中华民族的各种传统美德素质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内涵教学难点: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内涵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问答法、讨论法、讲授法教学用具电脑、投影仪、多媒体课件、教材教学设计第1节课:考勤(2min)T案例导入(5min)T专授新知(23min)一探索活⅛⅛(15min)第2节课:问题导入(5min)f专授新知(23min)一探索活动(12min)一课堂小结(3min)一作业布置(2min)教学过程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设计意图第一节课考勤(2min)【教师】使用APP进行签到【学生】按照老师要求签到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掌握学生的出勤情况案例导入(5min)【教师】讲述“文化探寻"的相关材料(详见教材),并提出以下问题随机邀请学生回答请思考:我们身边有没有可学可敬的榜样,他们传递出的传统美德有哪些?【学生】聆听、思考、回答【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导入本节课课题:传统美德通过讲述"文化探寻",引导学生思考身边有哪些榜样,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传授新知(23min)【教师】讲解自强不息和敬业乐群一、自强不息2O(X)多年来,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生生不息,薪火相传,同其千百年来锤炼的自强不息的品格密不可分。

自强不息是指一个人努力上进、永不懈怠,形容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师生互动】【教师】随机邀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说一说"自强不息”这句话出自哪里?【学生】聆听、思考、回答通过教师讲解、课堂互动等方式,使学生了解自强不息和敬业乐群的基本内涵“自强不息”出自《周易》中的乾卦《象传》,原句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意思是说,天之运行,四时交替,昼夜更迭,岁岁年年无有止息,无有差错,君子当效法天道之健,发奋图强,永不停息。

智慧树知到《中国传统文化专题选讲》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知到《中国传统文化专题选讲》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知到《中国传统文化专题选讲》章节测试答案第一章1、中国传统文化的萌芽期应该是从有了观念形态意味的天命神权思想开始,即就是()。

A.原始社会B.殷商时期C.西周时期D.战国时期答案:殷商时期2、周代统治者宣称要得“民心”,就必须施行“德政”,因而提出了“敬德”的思想,具体内容有()。

A.敬天B.保民C.敬祖宗D.敬地答案: 敬天,保民3、()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奠基期。

A.殷商时期B.春秋战国时期C.秦汉时期D.南北朝时期答案: 春秋战国时期4、强调重人道而非天道的学派有()。

A.儒家B.道家C.法家D.墨家答案: 儒家,法家5、()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后世以儒为主的文化模式得到了制度上的保障。

A.秦始皇B.汉武帝C.刘邦D.董仲舒答案:董仲舒6、明清之际,以()为代表的一批启蒙思想家对封建专制主义和封建蒙昧主义进行了尖锐的批判。

A.黄宗羲B.顾炎武C.曹雪芹D.王夫之答案: 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7、中国传统文化是从史前开始的。

A.对B.错答案: 错8、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发展,大致可以划分5个阶段,即萌芽期、奠基期、定型期、发展期和转型期。

A.对B.错答案:对9、五行学说最早见于《春秋》。

A.对B.错答案:错10、秦汉时期的中国文化由多元走向一统。

A.对B.错答案: 对第二章1、“姓”的造字结构反映的是汉族先民的()风俗。

A.抢婚B.群婚C.互婚D.买卖婚答案:群婚2、在古代,“姑”不可能包括对下列哪种人的称呼?()A.子女对父亲的姊妹的称呼B.媳妇对婆婆的称呼C.女婿对岳母的称呼D.侄女对伯母的称呼答案:侄女对伯母的称呼3、“昏”是“婚”字的古字形,这个字的本义是()。

A.昏暗B.婚姻C.黄昏D.头晕答案: 黄昏4、在魏晋以前,()穿裙装。

A.女人B.男人C.男人和女人D.贵族答案: 男人和女人5、古代有所谓的“右衽”和“左衽”,右衽就是()。

A.左领压住右领B.右领压住左领C.左领和右领对齐D.左领和右领错开答案: 左领压住右领6、探究汉字,可以发现许多民族文化,风俗习惯等。

第6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新授课)(答案)

第6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新授课)(答案)

综合训练 参考答案
20、材料:在我国,已有500多年历史的藏戏得到保护和发扬, 在每年的雪顿节期间与其他歌舞、话剧相映生辉,使雪顿节 成为藏族欢乐喜庆的综合艺术节。蒙古族的“那达慕”,回、 维吾尔等民族的开斋节、古尔邦节,壮族等的“三月三”, 傣族的泼水节,彝族的火把节等传统节庆活动得到大力传承 和弘扬。 问: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国家积极保护少数民族优秀传 统文化的原因。(12分) 20、[答案]:①积极保护各少数民族文化,是尊重民族文化多样 性的表现,是发展中华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是实现世界文 化繁荣的必然要求。②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是维系 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因此要继承保护好少数民族优 秀传统文化。③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各少数 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 瑰宝 ,中华民族的 骄傲。它们在相 互交融中,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④中华民族文化特 有的包容性,要求我们要善于求同存异,兼收并蓄,吸收借
★一、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源远流长?
• 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 汉字 和 史书 典籍 。 • (1)汉字,是 中华 文化的基本载体,是中华 文明的重要 标志 。 • (2)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 一脉相传 的重要 见证。 • 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启示:要正确对待 中 华 文化,继承 传统 ,推陈出新。实现传统文 化与 时代 精神的结合。既保持 民族 性,又体 现 时代 性。
★二、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博大精深?
• 1、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 • 2、中华文化具有区域性。
• (1)受历史、 地理 等因素影响,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 区域 特征。 • (2)但不同区域文化既保持各自的 特色 ,又渐趋 融合 。
• 3、中华文化具有民族性。
• (1)中华各 民族 的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 瑰宝 ,中华民族 的 骄傲 。(各民族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 共性 ,又有各自的 民族 特性 。) • (2)中华各 民族 的文化,相互 交融 ,共同 熔铸 了灿烂的 中华文化。(各族人民对中华 文化 的强烈 认同 感和 归属 感, 显示了中华 民族 强大的民族 凝聚 力。)

6.1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学案(含答案)

6.1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学案(含答案)

6.1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学案(含答案)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学案1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课标要求展现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延续和发展的重要标识。

一.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知识梳理1古代辉煌的历程我国古老的中华文化在历史的不同发展阶段的主要成就及作用时代主要成就作用殷周时期天命神权思想.“敬德保民”思想对早期中华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春秋战国时期诸子蜂起.百家争鸣逐渐形成了古代中华文化思想的雏形秦促进了统一的民族文化的发展在中华文化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汉儒家学说确立了至尊地位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隋唐时期高度发展并广泛吸收外域文化进入了气度恢弘的全盛时代宋元明时期延续着隋唐文化的辉煌,并产生宋明理学推动中华文化发展,其中宋明理学对后期封建社会发展影响较大明清时期西方近代思想文化传入中国传统文化开始面临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试判断隋唐时期,古代中华文化高度发展,在中华文化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提示错误。

秦的统一,促进了统一的民族文化的发展,在中华文化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隋唐时期,古代中华文化高度发展,进入了气度恢弘的全盛时代。

2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源远流长中华文明虽历经沧桑,却始终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和无穷的魅力,这体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基本特征。

3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1汉字文字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

文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汉字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2史书典籍地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原因古代史官将大量的史实记载下来,将丰富的史料积累起来。

特点我国历史上编撰的史书,其规模之大.存留之丰,为世界所仅有。

试判断文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提示错误。

文字的发明,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重点突破1正确理解源远流长1源远流长是从纵向角度说的,是指中华文化历史悠久,一脉相承,没有中断,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中华文化选讲答案单元测试答案2017中华文化选讲作业答案课后习题答案绪论1【单选题】(5分)你喜欢中华文化吗? AA.喜欢B.没什么感觉C.不喜欢还可以1【单选题】(7分)中华世纪坛序中写道:“文明圣火,千古未绝者,唯我无双。

”这反映出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是( D )。

A.独树一帜B.博大精深C.唯我独尊源远流长2【单选题】(7分)我国古代科技成绩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原因是( A )A.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B.中华文化独树一帜、博大精深C.我国劳动人民有热爱科技的优良传统D.封建统治者在科技发展上身先士卒3【单选题】(7分)先秦时代楚文化积极进取,齐文化自由开放,鲁文化注重礼仪,这说明(A )A.地区文化都有明显的地域特征B.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C.民族文化都有地域特征D.区域文化是在相互借鉴中形成的4【单选题】(7分)中华文化能够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重要原因在于它所特有的(A )A.包容性B.多样性C.独创性D.灵活性5【单选题】(7分)我国至今使用的许多民族乐器,如笛子、琵琶、胡琴、腰鼓等,都是从汉代开始有边疆民族陆续传入内地的,少数民族的音乐舞蹈很早就在祖国的艺术舞台上占有重要地位,这说明( C )。

A.不同区域的文化有不同特色B.中华文化源远才能流长C.各族人民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发展做出了贡献D.中华文化独具特色6【单选题】(7分)中华文化所谓的“兼收并蓄”指的是( A )A.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和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精华B.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C.全面的接纳和吸收多种多样的民族文化D.中华文化星火相传,一脉相承7【单选题】(7分)有一首歌唱到:“最爱写的字是方块字,做人堂堂正正也像它”,“方块字”是中国独具特色的文化。

关于汉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①它是中华文化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②它是中华文明的标志③它是中华文化的载体④它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A.①③B.①②C.①②③④D.①②③8【单选题】(7分)“佛教的传入,对我国传统文化是一个补充,我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吸收了许多有意义的外来文化”,这反映我国文化所具有的特点是( A )A.包容性B.民族性C.先进性D.时代性9【单选题】(7分)英国学者罗伯特·坦普尔在对著名科技史学者李约瑟的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进行提炼后得出这样的结论:“现代世界”赖以建立的种种基本发明和发现,可能有一半以上源于中国。

这一结论说明( C )。

①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②中华文化对世界闻名做出了重大贡献③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独树一帜④中华文化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10【单选题】(7分)在我国,之所以产生和存在着各具明显特征的不同区域文化,主要是因为(A )。

①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千差万别②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③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④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11【单选题】(7分)中华文化是一个恢弘的整体,融合了各具鲜明特色的区域文化和民族文化。

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具有强烈的认同感,这主要显示了( D )。

A.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B.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基本特征C.中华文化古代辉煌的历程D.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12【单选题】(7分)以前,我国存在许许多多的剧种表明( D )A.中华文化过于繁杂B.中华文化有包容性中华文化有包容性中华文化有包容性中华文化有包容性中华文化有包容性C.中华文化源远流长D.中华文化博大精深13【单选题】(7分)不同地方,剧种不同,这表明( B )。

A.文化的求同存异B.文化的区域特征C.不同地方的民族不同D.文化的实用性特征14【单选题】(9分)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在近6000年的人类历史上,出现过26个文明形态,但是只有中华文化是延续至今而且从未中断过的文化。

这一奇迹足以把中华文化同其他文化区别开来,如此悠久的历史,本身就包含了中华文化的许多特质,所以,我们认为中华文化的第一个显著特点就是( B )。

A.强大的民族凝聚力B.源远流长异彩纷呈D.开放的氛围浓郁需要购买完整版答案联系QQ 918685518需要购买完整版答案联系QQ 918685518第二章1【单选题】(5分)先秦时代,教育内容以“六艺”为主,下列不属于“六艺”的是()A.御B.礼C.武D.射2【单选题】(5分)下列“六经”中哪部已经亡佚()A.《礼》B.《诗》《乐》D.《书》3【单选题】(5分)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什么()A.孝B.仁C.义D.礼4【单选题】(5分)孔子晚年回到鲁国,鲁哀公尊称他为:()A.国老B.国公C.国师D.军师5【单选题】(5分)孟子在()中对孔子所言“德之贼也”做了解释?()A.《孟子·万章》B.《孟子·离娄》C.《孟子·告子》D.《孟子·尽心》6【单选题】(5分)“文胜质则史”中的“史”意思是:()A.历史B.史诗C.华丽的言辞D.史实7【单选题】(5分)“性善论”是谁提出来的()A.荀子B.孟子C.孔子D.老子8【单选题】(5分)孟子“性善论”中的“四心”不包括什么()A.恻隐之心B.恭敬之心C.仁爱之心D.羞恶之心9【单选题】(5分)提出“民贵君轻”说的思想家是()A.孟轲B.管仲C.贾谊D.荀况10【单选题】(5分)孔丘将礼视为立法、司法的指导原则,具体表现在()A.反对“铸刑鼎”B.主张“正名”C.主张“父子相隐”D.主张“礼乐征伐自天子出”11【单选题】(5分)《老子》的成书年代是()A.秦汉时期B.夏商时期C.春秋时期D.战国中前期12【单选题】(5分)老子哲学思想的核心是()A.道B.宇宙C.自然D.矛盾13【单选题】(5分)“道”的不可言说性指的是:()A.哲学性B.复杂性C.神秘性D.科学性14【单选题】(5分)道家思想中首要的是:()A.修身B.平天下C.治国D.齐家15【单选题】(5分)谁提出了“绝圣弃智”的主张?( )A.周公B.庄子C.老子D.孟子16【单选题】(5分)顺应时命是哪位圣贤的处世观?()A.老子B.庄子C.墨子D.郑板桥17【单选题】(5分)“小国寡民”是哪家的理想社会?()A.墨家B.法家C.道家D.儒家18【单选题】(5分)迄今发现的《道德经》最早的版本是?()A.1993年出土的郭店楚简B.王弼的《老子注》版本C.敦煌遗书本D.1973年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的帛书19【单选题】(5分)哪些预言不是《庄子》一书所载?()A.鹬蚌相争视权贵如腐鼠C.安知鱼之乐D.做自由之龟20【单选题】(5分)“庄周梦蝶”出自《庄子》哪篇?()A.齐物论B.秋水C.逍遥游D.山木第三章1【单选题】(4分)明代李时珍在()中有“龙,其形有九:头似蛇,角似鹿,眼似兔,耳似牛,颈似蛇,腹似蜃,鳞似鲤,爪似鹰,掌似虎是也。

”的记载。

A.《濒湖脉学》B.《本草纲目》C.《奇经八脉考》D.《黄帝内经》2【单选题】(4分)黄帝部落的图腾与炎帝部落的图腾分别是()A.熊、牛B.熊、鹰C.牛、鹰D.熊、白狗3【单选题】(4分)关于龙起源的说法,下面哪一项不符合()。

A.无中生有说图腾合并说C.神异动物说D.天象树神说4【单选题】(4分)明清时期,龙形象的发展所注重的是()A.细节刻画B.姿态的变化C.立体感D.精气神5【单选题】(4分)历史上龙的形象严谨大体经历了原始社会时期、()、秦汉至元、明清时期。

A.三国时期B.五代时期C.夏商西周时期D.魏晋时期6【单选题】(4分)河南省濮阳的()文化,蚌壳龙A.仰韶B.红山C.河姆渡D.龙山7【单选题】(4分)神龙文化是典型的()文化A.物质B.精神C.神话D.和合8【单选题】(4分)龙文化具有的人文精神不包括()A.中庸精神B.独立精神创新精神D.进取精神9【单选题】(4分)嘴馋身懒,好吃好喝说的是龙之九子的()A.饕餮B.嘲风C.赑屃D.狻猊10【单选题】(4分)形状像狮,好烟火,又好坐说的是龙之九子的()A.椒图B.狻猊C.D.囚牛11【单选题】(4分)将其形象雕在大门的铺首上,或刻画在门板上是龙之九子的()A.嘲风B.蒲牢C.D.赑屃12【单选题】(4分)下面不属于龙作为帝王年号的是()A.龙德B.黄龙C.龙飞D.翔龙13【单选题】(4分)“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

”是下列那部书描写的龙的特性() A.《涌幢小品》B.贾谊《新书·容经》C.许慎《说文解字》D.李时珍《本草纲目》14【单选题】(4分)“图腾”一词源于( ) A.希腊语B.印第安语C.英语D.法语15【单选题】(4分)()在他的名篇《伏羲考》中说:龙“是一种图腾,并且是只存在于图腾中而不存在于生物界中的一种虚拟的生物,因为它是由许多不同的图腾糅合成的一种综合体”,是“蛇图腾兼并与同化了许多弱小单位的结果”。

“大概图腾未合并以前,所谓龙者,只是一种大蛇,这种蛇的名字便叫‘龙’。

A.闻一多B.郭沫若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