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相互作用与配伍禁忌 临床药理学课件
合集下载
用药之药品配伍禁忌课件
注意观察不良反应
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应注意观察任何不正常的反应,如出现严重不良 反应应及时就医。
避免自行购药和使用
患者应避免自行购药和使用药物,特别是对于一些非处方药和保健 品,应在使用前咨询医生或药师的意见。
05
药品配伍禁忌的案例分 析
案例一:某抗生素与益生菌的配伍禁忌
总结词
抗生素与益生菌同时使用可能导致益生菌失活,影响其 疗效。
要点二
详细描述
生物学检测法利用生物学手段,如细胞培养、动物实验等 ,观察药物配伍后对生物体的影响,从而判断是否存在配 伍禁忌。该方法能够更真实地模拟药物在体内的相互作用 ,但实验周期长、成本高,且存在伦理问题。
计算机模拟预测法
总结词
利用计算机模拟技术,预测药物配伍后的理 化性质、药代动力学参数等,从而判断是否 存在配伍禁忌。
案例三:某镇静药与中枢兴奋药的配伍禁忌
总结词
镇静药与中枢兴奋药同时使用可能导致过度兴奋或失 眠等不良反应。
详细描述
镇静药主要用于缓解焦虑和失眠等症状,而中枢兴奋药 则主要用于提高注意力和警觉性。若两者同时使用,可 能产生药效相互作用,导致过度兴奋或失眠等不良反应 。例如,中枢兴奋药可能导致心跳加快和血压升高,而 镇静药可能导致呼吸抑制和意识模糊。因此,在使用镇 静药时,应避免与中枢兴奋药同时使用,或在医生的指 导下进行。
用药之药品配伍禁忌
contents
目录
• 药品配伍禁忌概述 • 常见药品配伍禁忌 • 药品配伍禁忌的检测方法 • 药品配伍禁忌的应对措施 • 药品配伍禁忌的案例分析
01
药品配伍禁忌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药品配伍禁忌是指两种或多种药物在同时或先后使用过程中,出现物理、化学 或药效上的相互影响,导致药物原有作用减弱、消失或产生新的不良反应。
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应注意观察任何不正常的反应,如出现严重不良 反应应及时就医。
避免自行购药和使用
患者应避免自行购药和使用药物,特别是对于一些非处方药和保健 品,应在使用前咨询医生或药师的意见。
05
药品配伍禁忌的案例分 析
案例一:某抗生素与益生菌的配伍禁忌
总结词
抗生素与益生菌同时使用可能导致益生菌失活,影响其 疗效。
要点二
详细描述
生物学检测法利用生物学手段,如细胞培养、动物实验等 ,观察药物配伍后对生物体的影响,从而判断是否存在配 伍禁忌。该方法能够更真实地模拟药物在体内的相互作用 ,但实验周期长、成本高,且存在伦理问题。
计算机模拟预测法
总结词
利用计算机模拟技术,预测药物配伍后的理 化性质、药代动力学参数等,从而判断是否 存在配伍禁忌。
案例三:某镇静药与中枢兴奋药的配伍禁忌
总结词
镇静药与中枢兴奋药同时使用可能导致过度兴奋或失 眠等不良反应。
详细描述
镇静药主要用于缓解焦虑和失眠等症状,而中枢兴奋药 则主要用于提高注意力和警觉性。若两者同时使用,可 能产生药效相互作用,导致过度兴奋或失眠等不良反应 。例如,中枢兴奋药可能导致心跳加快和血压升高,而 镇静药可能导致呼吸抑制和意识模糊。因此,在使用镇 静药时,应避免与中枢兴奋药同时使用,或在医生的指 导下进行。
用药之药品配伍禁忌
contents
目录
• 药品配伍禁忌概述 • 常见药品配伍禁忌 • 药品配伍禁忌的检测方法 • 药品配伍禁忌的应对措施 • 药品配伍禁忌的案例分析
01
药品配伍禁忌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药品配伍禁忌是指两种或多种药物在同时或先后使用过程中,出现物理、化学 或药效上的相互影响,导致药物原有作用减弱、消失或产生新的不良反应。
临床常见药物配伍禁忌护理课件
两类药物合用可能会引起心动过缓和心衰。
3
硝酸酯类药物与肼屈嗪
合用可能会增加头痛和低血压的风险。
消化系统类药物配伍禁忌
质子泵抑制剂与抗菌药物
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泮托拉唑等与抗菌药物合用,可能会降低抗菌药物 的吸收,影响疗效。
H2受体拮抗剂与抗酸药
H2受体拮抗剂如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与抗酸药合用,可能会降低药效。
02
氨基糖苷类与β-内酰胺类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如庆大霉素、链霉素等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合用,可
能会增加肾毒性。
03
大环内酯类与林可霉素类
两类药物合用可能会产生拮抗作用,降低药效。
心血管类药物配伍禁忌
1 2
利尿剂与ACE抑制剂
利尿剂与ACE抑制剂合用可能会引起低血压和电 解质紊乱。
β受体拮抗剂与钙通道阻滞剂
用药过程中的监测
01
02
03
观察患者的反应
密切观察患者用药后的反 应,如出现异常症状应及 时报告医生。
监测生命体征
在用药过程中,应定期监 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体 温、心率、呼吸、血压等 。
记录用药情况
详细记录患者的用药情况 ,包括药物名称、剂量、 给药时间、途径等,以便 于后续分析和处理。
发生不良反应的应对措施
组织医护人员参加药物配伍禁忌的专业培训,提高其对药物配伍 禁忌的认识和判断能力。
建立药物配伍禁忌知识库
整理和归纳药物配伍禁忌的相关知识,建立知识库供医护人员查询 和学习。
实施考核与激励机制
对医护人员进行药物配伍禁忌的考核,对表现优秀的医护人员进行 奖励和激励。
加强药品管理
严格药品采购流程
确保药品采购渠道正规,对药品质量进行严格把关。
3
硝酸酯类药物与肼屈嗪
合用可能会增加头痛和低血压的风险。
消化系统类药物配伍禁忌
质子泵抑制剂与抗菌药物
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泮托拉唑等与抗菌药物合用,可能会降低抗菌药物 的吸收,影响疗效。
H2受体拮抗剂与抗酸药
H2受体拮抗剂如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与抗酸药合用,可能会降低药效。
02
氨基糖苷类与β-内酰胺类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如庆大霉素、链霉素等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合用,可
能会增加肾毒性。
03
大环内酯类与林可霉素类
两类药物合用可能会产生拮抗作用,降低药效。
心血管类药物配伍禁忌
1 2
利尿剂与ACE抑制剂
利尿剂与ACE抑制剂合用可能会引起低血压和电 解质紊乱。
β受体拮抗剂与钙通道阻滞剂
用药过程中的监测
01
02
03
观察患者的反应
密切观察患者用药后的反 应,如出现异常症状应及 时报告医生。
监测生命体征
在用药过程中,应定期监 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体 温、心率、呼吸、血压等 。
记录用药情况
详细记录患者的用药情况 ,包括药物名称、剂量、 给药时间、途径等,以便 于后续分析和处理。
发生不良反应的应对措施
组织医护人员参加药物配伍禁忌的专业培训,提高其对药物配伍 禁忌的认识和判断能力。
建立药物配伍禁忌知识库
整理和归纳药物配伍禁忌的相关知识,建立知识库供医护人员查询 和学习。
实施考核与激励机制
对医护人员进行药物配伍禁忌的考核,对表现优秀的医护人员进行 奖励和激励。
加强药品管理
严格药品采购流程
确保药品采购渠道正规,对药品质量进行严格把关。
药物的相互作用 ppt课件
pH
0h
0.5h
1h
2h
3h
4h
色泽
淡黄 深棕 深棕 深棕 深棕 深棕
4.0
含量(%) 36.92 6.27
0.64
0.18
0.05
0.01
色泽
微黄 淡紫红 紫红 紫
紫
紫
5.0
含量(%) 68.97 56.54 39.76 18.78 10.85 4.92
色泽
无
淡蓝紫 篮紫 篮紫 篮紫 篮紫
6.0
含量(%) 67.59 65.74 58.19 53.06 44.18 41.63
PH范围
3.2-5.5 3.5-5.5 4.5-7.0 4.5-7.5 6.0-7.5 3.6-6.5 5.0-7.0
备注
含Ca2+ 含Ca2+ 含C媒的影响
5%或10%葡萄糖注射液pH为3.2~5.5,属于酸性溶液, 一些碱性药品不能加入到葡萄糖液中。
如:呋塞米注射液为加碱制成的钠盐制剂,碱性较高, 不得使用GS、GNS等偏酸性的溶媒输注,宜选用NS为溶 媒。
色泽
无
无
无
淡紫 淡紫 淡紫
7.0
含量(%) 98.97 98.70 98.12 98.89 98.86 98.81
色泽
无
无
无
无
无
淡紫
7.5
含量(%) 98.13 99.28 97.99 97.13 97.96 96.99
色泽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8.0
含量(%) 99.65 98.29 98.42 98.01 96.87 97.35
PPT课件
14
药物配伍禁忌课件
解、液化。
•药物配伍禁忌
•4
1 物理性配伍禁忌
分离: 常见于水溶剂与油容剂2种液体物质配合时出现,是由于2种溶剂比重 不同而出现配伍时分层的现象,因此在临床配伍用药时,应该注意药 物的溶解特点,避免水溶剂与油剂的配伍。
沉淀
溶剂的改变与溶质的增多,如樟脑酒精溶液和水混合,由于 溶剂的改变,而使樟脑析出发生沉淀
肌苷注射液+盐酸多巴胺变色 ➢ 络和作用
四环素类、B- 内酰胺类抗生素能与多价金属离子( A l3+ 、Ca2 + 、 Mg2+ 、Fe2+ 等)络合而失效 ➢ 水解作用
一些药物的分子结构中含有易水解的酰胺(如氯霉素)、酯(如普鲁卡因 等)、亚胺(如地西泮、利眠宁等)、内酰胺(如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等 一些不稳定的键,水解
变,因而呈现出沉淀、放出气体、变色、分
解、产生毒性物质,这类药物配伍禁忌为化
•药物配伍禁忌
•6
2 化学性配伍禁忌
变色:主要由于药物间发生化学变化或受
光、空气影响而引起,变色可影响药效,甚
至完全失效,易引起变色的药物有碱类、亚
硝酸盐类和高铁盐类。
•药物配伍禁忌
•7
2 化学性配伍禁忌
产气:指在配制过程中或配制后放出气体,
•药物配伍禁忌
•16
四、常见药物配伍禁忌举例
➢ 1 抗菌药物 ➢ 2 盐代谢平衡药物 ➢ 3 维生素类药物 ➢ 4 能量性药物 ➢ 5 消化系统药物 ➢ 6 呼吸系统药物
•药物配伍禁忌
•17
1 抗菌药物
β-内酰胺类: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药物
氨基糖苷类
大环内酯类
四环素类
氯霉素类
喹诺酮类药物
临床药理学PPT课件 药物相互作用
药物相互作用
提要
• 有关概念: • 分类与机制: • 对策和小结:
药物相互作用(Drug Interaction)
定义:几种药物同时或前后序贯应用时,药物原有的理化 性质以及药动学或药效学发生改变。
相互作用对 (interaction pair) :药效发生变化的药物称为 目标药(object drug 或index drug),引起这种变化的药物称 为相互作用药(interacting drug)。
抗癫痫药物 (苯妥英钠) 心血管病药物 (奎尼丁、普萘洛尔、地高辛) 口服抗凝药 (华法林、双香豆素) 口服降糖药 (格列苯脲) 抗AIDS病药 (蛋白酶抑制剂:利托那韦 ) 抗生素及抗真菌药 (红霉素、利福平、酮康唑) 消化道用药:西米替丁、西沙必利
不合理的多药联用(1)
• 对药物的药理作用不甚了解,只是对症 处理, 忽视整体状态
• 酶抑制的过程通常要比酶诱导快得多。
药物相互作用例一
病例1,女,55岁,因“灰指甲”(霉菌感染) 而长期服用伊曲康唑,每次200mg,每日1次。 (3个月为一疗程,停药3周后,又进行第二个疗 程)。后因高血压,医生又处方硝苯地平(心痛 定),每次10mg,每日3次,5天后,患者出现 心跳加快,血压骤降,经迅速诊治、停药后恢复 正常。
药物相互作用的严重程度
• 重度药物相互作用:药物联用会造成严重的
毒性反应,需要改变剂量、药物和给药方案。
– 如特非那定与酮康唑合用可引起致死性心律 失常,需要停用其中的一个联用药物
药物相互作用的分类与机制
1.体外相互作用: 合用药物在体外发生直接的物理化学反应, 导致药物性质或药效发生改变。 (1)配伍禁忌:沉淀、混浊、酸碱混合,助溶剂
特非那定酸
提要
• 有关概念: • 分类与机制: • 对策和小结:
药物相互作用(Drug Interaction)
定义:几种药物同时或前后序贯应用时,药物原有的理化 性质以及药动学或药效学发生改变。
相互作用对 (interaction pair) :药效发生变化的药物称为 目标药(object drug 或index drug),引起这种变化的药物称 为相互作用药(interacting drug)。
抗癫痫药物 (苯妥英钠) 心血管病药物 (奎尼丁、普萘洛尔、地高辛) 口服抗凝药 (华法林、双香豆素) 口服降糖药 (格列苯脲) 抗AIDS病药 (蛋白酶抑制剂:利托那韦 ) 抗生素及抗真菌药 (红霉素、利福平、酮康唑) 消化道用药:西米替丁、西沙必利
不合理的多药联用(1)
• 对药物的药理作用不甚了解,只是对症 处理, 忽视整体状态
• 酶抑制的过程通常要比酶诱导快得多。
药物相互作用例一
病例1,女,55岁,因“灰指甲”(霉菌感染) 而长期服用伊曲康唑,每次200mg,每日1次。 (3个月为一疗程,停药3周后,又进行第二个疗 程)。后因高血压,医生又处方硝苯地平(心痛 定),每次10mg,每日3次,5天后,患者出现 心跳加快,血压骤降,经迅速诊治、停药后恢复 正常。
药物相互作用的严重程度
• 重度药物相互作用:药物联用会造成严重的
毒性反应,需要改变剂量、药物和给药方案。
– 如特非那定与酮康唑合用可引起致死性心律 失常,需要停用其中的一个联用药物
药物相互作用的分类与机制
1.体外相互作用: 合用药物在体外发生直接的物理化学反应, 导致药物性质或药效发生改变。 (1)配伍禁忌:沉淀、混浊、酸碱混合,助溶剂
特非那定酸
药物配伍禁忌与相互作用79页PPT
药物配伍禁忌与相互作用
11、用道德的示范来造就一个人,显然比用法律来约束他更有价值。—— 希腊
12、法律是无私的,对谁都一视同仁。在每件事上,她都不徇私情。—— 托马斯
13、公正的法律限制不了好的自由,因为好人不会去做法律不允许的事 情。——弗劳德
14、法律是为了保护无辜而制定的。——爱略特 15、像房子一样,法律和法律都是相互依存的。——伯克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拉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 ,决不 回头。 ——左
11、用道德的示范来造就一个人,显然比用法律来约束他更有价值。—— 希腊
12、法律是无私的,对谁都一视同仁。在每件事上,她都不徇私情。—— 托马斯
13、公正的法律限制不了好的自由,因为好人不会去做法律不允许的事 情。——弗劳德
14、法律是为了保护无辜而制定的。——爱略特 15、像房子一样,法律和法律都是相互依存的。——伯克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拉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 ,决不 回头。 ——左
临床常见的药物配伍禁忌ppt课件
9.抑制肠道菌群的药物可抑制柳氮磺吡啶 在肠道中的分解,从而影响5-氨基水杨酸的 游离,有降效的可能,尤以各种广谱抗菌 药物为甚。 10.呋喃妥因与萘啶酸有拮抗作用,不 宜合用。呋喃唑酮有单胺氧化酶抑制作用, 可抑制苯丙胺等药物的代谢而导致血压升 高;使用本品期间,食用含多量酪胺的食 物,也可有类似反应。
6.氨基糖苷类药物不宜与具有耳 毒性(如红霉素等)和肾毒性(如 强效利尿药、头孢菌素类、右旋糖 苷类、藻酸钠等)的药物配伍,也 不宜与肌肉松弛药或具有此作用的 药物(如地西泮等)配伍,防止毒 性加强。本类药物之间也不可相互 配伍。
7.大环内酯类药物可抑制茶碱的正常代谢。 两者联合应用,可致茶碱血浓度的异常升 高而致中毒,甚至死亡,因此联合应用时 应进行监测茶碱的血浓度,以防意外。此 外,本类药物对酸不稳定,因此,在5%10%葡萄糖输液500ml中,添加维生素C注射 液(含抗坏血酸钠1g)或5%碳酸氢钠注射液 0.5ml使 pH升高到6左右,再加红霉素乳糖酸 盐,则有助稳定。另外,β-内酰胺类药物 与本类药物配伍,可发生降效作用;与口 服避孕药合用,也可使之降效(因本类药 物可阻挠性激素类的肠肝循环)。
11.碱性药物、抗胆碱药物、H2受体阻滞剂 均可降低胃液酸度而使喹诺酮类药物的吸 收减少,应避免同服。利福平(RNA合成抑 制药)、氯霉素(蛋白质合成抑制药)均 可使本类药物的作用降低,使萘啶酸和氟 哌酸的作用完全消失,使氟嗪酸和环丙氟 哌酸的作用部分抵消。 12.克林霉素与红霉素有拮抗作用,不 可联合应用,也不宜组成复杂的输液。
19.吗啡禁与氯丙嗪注射液合用。哌替啶不宜与异丙嗪多次 合用,以免发生呼吸抑制;与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 合用可引起兴奋、高热、出汗、神志不清。芬太尼也有此 反应。 20.阿司匹林与糖皮质激素合用可能是胃肠道出血加剧, 应禁止配伍;与布洛芬等非甾体抗炎药合用使后者的浓度 明显降低,也不宜合用;与碱性药配伍,可促进本品的排 泄而降低疗效,不宜合用。 21.抗抑郁药不宜与MAOI合用。因二者作用相似,均 有抗抑郁作用,合用时必须减量应用。另外,也不宜与拟 肾上腺素类药物合用。抗抑郁药可增强拟肾上腺素药的升 压作用。
药物配伍禁忌与防范PPT课件
1. 2 调查报告 我们对本院门诊和内二病房作了一次调查. 1999— 06 /08 门诊处方13504张,其中静脉滴注的有2434张. 而在一张处方上,有两种不同 药液可能在输液管内相遇发生化学反应的有167张,其中可能发生复分解反 应的有106张,发生水解反应的有21张,发生酸碱中和反应的有15张,发生氧化 还原反应的有11张,其他的反应有14张. 同期,内二科住院患者共283例,其中 103例用药至少有一次可能发生输液管内的化学配伍禁忌反应[2 ] . 对门诊 和内二科有10 a以上护龄的护士进行调查, 38名护士中,有25名从未遇上过 这种情况,另外13名护士只遇上过1次. 考虑到她们的护龄,把上述材料稍加 比较,可以看出,实际遇到次数远远小于理论上可能的次数。
◆更换药液时,应注意两药液在莫非滴管内充分接触后有无特殊反应。 ◆经常巡视病房,密切观察输液情况,询问病情。
第37页/共40页
注意事项
5.正确及时处理配伍反应:一旦发现药物之间配伍反应发生时,应立即停止输液, 重新更换输液器,检查输液瓶及输液管内有无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并汇报药房。 混合的药液则不能继续输入
案例:维生素K1+维生素C
• 结果:二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维生素K1疗效降低。 • 分析:维生素C具有较强的还原性,与醌类药物维生素K1混合后,可发生氧化还
原反应,而使维生素K1疗效降低。维生素K1注射液和维生素C注射液放置一段 时间后,维生素K1被完全破坏。
第12页/共40页
三、药理性
• 男65岁,一年前在医院进行了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术后需长期服用 -拜阿司匹林(100mg/日) -氯吡格雷75mg/日 -阿托伐他汀钙(20mg/晚) -奥美拉唑(20mg/日)等药物 有效地控制冠状动脉再次狭窄的发生。近期该患者主诉时常心绞痛,胃有灼烧感, 入住心内科。经冠脉造影检查,患者手术后冠状动脉支架内再次狭窄。
◆更换药液时,应注意两药液在莫非滴管内充分接触后有无特殊反应。 ◆经常巡视病房,密切观察输液情况,询问病情。
第37页/共40页
注意事项
5.正确及时处理配伍反应:一旦发现药物之间配伍反应发生时,应立即停止输液, 重新更换输液器,检查输液瓶及输液管内有无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并汇报药房。 混合的药液则不能继续输入
案例:维生素K1+维生素C
• 结果:二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维生素K1疗效降低。 • 分析:维生素C具有较强的还原性,与醌类药物维生素K1混合后,可发生氧化还
原反应,而使维生素K1疗效降低。维生素K1注射液和维生素C注射液放置一段 时间后,维生素K1被完全破坏。
第12页/共40页
三、药理性
• 男65岁,一年前在医院进行了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术后需长期服用 -拜阿司匹林(100mg/日) -氯吡格雷75mg/日 -阿托伐他汀钙(20mg/晚) -奥美拉唑(20mg/日)等药物 有效地控制冠状动脉再次狭窄的发生。近期该患者主诉时常心绞痛,胃有灼烧感, 入住心内科。经冠脉造影检查,患者手术后冠状动脉支架内再次狭窄。
临床用药配伍禁忌 ppt课件
例如:青霉素水溶液稳定的PH值为6.0~6.5,用 葡萄糖注射液配伍青霉素可加速青霉素的B-内酰 胺环开环水解而使效价降低。青霉素类及其酶抑 制剂中除苯唑西林等异噁唑青霉有耐酸性质,在 葡萄糖液中稳定外,其余药物不耐酸,在葡萄糖注 射液中可有一定程度的分解。应用时最好用等渗 氯化钠注射液溶解和稀释青霉素类。
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果糖注射液属于新一代不依赖胰岛素的高能量营养 输液,非常适用于糖尿病人。资料表明果糖注射液与 多种药物配伍,其配伍禁忌类似于葡萄糖注射液。
临床用药配伍禁忌
氨甲苯酸:硫酸镁针、呋塞米、尿激酶、甲强龙针。
氨茶碱:胞磷胆碱、硫酸镁针、西米替丁、辅酶A、维生素C、 维生素B6、尿激酶、缩宫素、甲强龙针、氯化钙、葡萄糖酸钙、 门冬氨酸钾镁。
临床用药配伍禁忌
1、溶剂性质变化引起不溶
某些药物因难溶于水,制剂中含有有机溶剂, 配液时必须特别注意,否则药物因溶解度改变析 出沉淀。例如: ①尼莫地平难溶于水,其注射液中加有25%的乙 醇和17%的聚乙二醇,因此应缓慢加入充足的输 液中,且室温不能太低,与乙醇不相溶的药物不 能配伍,配好后应仔细检查有无沉淀析出。
临床用药配伍禁忌
(2)甘露醇
20%甘露醇注射液为一过饱和溶液,如加入 某些药物如氯化钾、氯化钠溶液,能引起甘露醇 结晶析出。
(3)脂肪乳
这种制剂要求油的分散程度很细,油相粒子 直径在1μm以下。这类制剂与其他注射液配伍应 十分慎重,以防加入的药物破坏乳剂的稳定性, 发生乳剂的破裂等现象。
(4)复方氨基酸注射液
奥美啦唑:硫酸镁针、尿激酶。
胞磷胆碱:氨茶碱针、维生素C、尿激酶、甲强龙针、葡萄糖酸 钙。
地塞米松针:硫酸镁针、盐酸精氨酸、辅酶A、维生素B6、呋塞 米、酚磺乙胺、氯化钙、葡萄糖酸钙、肝素钠。
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果糖注射液属于新一代不依赖胰岛素的高能量营养 输液,非常适用于糖尿病人。资料表明果糖注射液与 多种药物配伍,其配伍禁忌类似于葡萄糖注射液。
临床用药配伍禁忌
氨甲苯酸:硫酸镁针、呋塞米、尿激酶、甲强龙针。
氨茶碱:胞磷胆碱、硫酸镁针、西米替丁、辅酶A、维生素C、 维生素B6、尿激酶、缩宫素、甲强龙针、氯化钙、葡萄糖酸钙、 门冬氨酸钾镁。
临床用药配伍禁忌
1、溶剂性质变化引起不溶
某些药物因难溶于水,制剂中含有有机溶剂, 配液时必须特别注意,否则药物因溶解度改变析 出沉淀。例如: ①尼莫地平难溶于水,其注射液中加有25%的乙 醇和17%的聚乙二醇,因此应缓慢加入充足的输 液中,且室温不能太低,与乙醇不相溶的药物不 能配伍,配好后应仔细检查有无沉淀析出。
临床用药配伍禁忌
(2)甘露醇
20%甘露醇注射液为一过饱和溶液,如加入 某些药物如氯化钾、氯化钠溶液,能引起甘露醇 结晶析出。
(3)脂肪乳
这种制剂要求油的分散程度很细,油相粒子 直径在1μm以下。这类制剂与其他注射液配伍应 十分慎重,以防加入的药物破坏乳剂的稳定性, 发生乳剂的破裂等现象。
(4)复方氨基酸注射液
奥美啦唑:硫酸镁针、尿激酶。
胞磷胆碱:氨茶碱针、维生素C、尿激酶、甲强龙针、葡萄糖酸 钙。
地塞米松针:硫酸镁针、盐酸精氨酸、辅酶A、维生素B6、呋塞 米、酚磺乙胺、氯化钙、葡萄糖酸钙、肝素钠。
药物配伍禁忌与相互作用PPT课件
第5页/共76页
• 3、按发生的概率大小可分为:肯定、很可能、可能、可疑、不可能等几个等级。 • 4、药剂学相互作用:是指合用的药物发生直接的物理或化学反应,导致药物作
用改变,即一般所称化学或物理配伍禁忌,多发生于液体物制剂,常表现为体外 容器中出现沉淀,或药物被氧化、分解出现色泽变化等,注意存在无外观变化的 配伍禁忌。
• 光敏感性:有些药物对光是敏感的,如两性霉 素B、尼莫地平、呋喃妥因钠、磺胺嘧啶钠、核 黄素,四环素、氟罗沙星等药物。两性霉素B的 液体应以黑纸遮好,避免强光照射。
第31页/共76页
成分的纯度:有些制剂在配伍时发生的异常现 象,并不是由于成分本身而是由于原辅料含有 杂质所引起。此外注射剂中常常加有各种附加 剂,如缓冲剂,助溶剂、抗氧剂等,它们之间 或它们与药物之间往往会发生反应而出现配伍 变化。注射液中有极小一部分为油性溶液混悬 液,由于油水不相混溶,所以这些注射液与水 性溶液配伍后一般情况下得不到均匀的分散体 系,通常不宜配伍使用。
第26页/共76页
• 有的药物本身的溶解度很小,在做成注射剂时需加增溶剂,此注射剂加入其他静 脉输注用液体,使增溶剂实际上被稀释。
• 如氢化可的松注射剂可作成50%乙醇的溶液,如与其他水溶性注射剂混合,乙醇 被稀释,氢化可的松的溶解度降低可发生不易觉察的沉淀,引起不良反应。
第27页/共76页
酸碱反应:磺胺嘧啶钠——氯化钙注射液 ;盐酸氯丙嗪——氨茶碱、苯妥英 钠、肝素钠、 氨苄西林钠;头孢哌酮——5%葡萄糖。 水解反应:盐酸普鲁卡因、氯化琥珀酰胆碱、青霉素类。 氧化反应:盐酸肾上腺素、维B6、维C、奥美拉唑、酚磺乙胺(变红)。
• 药物与机体中某些成分的结合:某药物如青霉素与蛋白质能结合。这种结合可能 会增加变态反应,所以这种物质加入蛋白质类输液中使用是不妥当的。
• 3、按发生的概率大小可分为:肯定、很可能、可能、可疑、不可能等几个等级。 • 4、药剂学相互作用:是指合用的药物发生直接的物理或化学反应,导致药物作
用改变,即一般所称化学或物理配伍禁忌,多发生于液体物制剂,常表现为体外 容器中出现沉淀,或药物被氧化、分解出现色泽变化等,注意存在无外观变化的 配伍禁忌。
• 光敏感性:有些药物对光是敏感的,如两性霉 素B、尼莫地平、呋喃妥因钠、磺胺嘧啶钠、核 黄素,四环素、氟罗沙星等药物。两性霉素B的 液体应以黑纸遮好,避免强光照射。
第31页/共76页
成分的纯度:有些制剂在配伍时发生的异常现 象,并不是由于成分本身而是由于原辅料含有 杂质所引起。此外注射剂中常常加有各种附加 剂,如缓冲剂,助溶剂、抗氧剂等,它们之间 或它们与药物之间往往会发生反应而出现配伍 变化。注射液中有极小一部分为油性溶液混悬 液,由于油水不相混溶,所以这些注射液与水 性溶液配伍后一般情况下得不到均匀的分散体 系,通常不宜配伍使用。
第26页/共76页
• 有的药物本身的溶解度很小,在做成注射剂时需加增溶剂,此注射剂加入其他静 脉输注用液体,使增溶剂实际上被稀释。
• 如氢化可的松注射剂可作成50%乙醇的溶液,如与其他水溶性注射剂混合,乙醇 被稀释,氢化可的松的溶解度降低可发生不易觉察的沉淀,引起不良反应。
第27页/共76页
酸碱反应:磺胺嘧啶钠——氯化钙注射液 ;盐酸氯丙嗪——氨茶碱、苯妥英 钠、肝素钠、 氨苄西林钠;头孢哌酮——5%葡萄糖。 水解反应:盐酸普鲁卡因、氯化琥珀酰胆碱、青霉素类。 氧化反应:盐酸肾上腺素、维B6、维C、奥美拉唑、酚磺乙胺(变红)。
• 药物与机体中某些成分的结合:某药物如青霉素与蛋白质能结合。这种结合可能 会增加变态反应,所以这种物质加入蛋白质类输液中使用是不妥当的。
药物相互作用、配伍与安全用药ppt课件
增加。
药物相互作用的结果
▪ 药效增强或减弱 ▪ 毒副作用增加或减轻 ▪ 药物理化性质变化 ▪ 出现始料不及的不良反应
有利于临床治疗的相互作用 不利于临床治疗的相互作用 两者兼有的相互作用
配伍禁忌
在用药过程中或在药剂制造中,将两种或 两种以上药物混合在一起称为配伍
指两种以上药物混合使用或药物制成制剂时, 发生体外的相互作用,出现使药物中和、水解、 破坏失效等理化反应,这时可能发生浑浊、沉淀、 产生气体及变色等外观异常的现象
输液的组成
这些单糖、盐、高分子化合物的溶液一般都比较稳定,常与注 射液配伍。有些输液由于它的特殊性质,而不适于某些注射 液的配伍。如:血液制品(白蛋白、丙种球蛋白)、甘露醇、 静脉注射用脂肪乳等。
输液与添加注射液间的相互作用
溶媒组成的改变:注射剂有时为了有利于药物溶解、稳定而采用非水性溶媒如乙醇、丙 二醇、甘油等。当这些非水性溶媒的注射剂加入输液(水溶液)中时,会由于溶媒组 成的改变而析出药物。
离子作用:有些离子能加速某些药物的水解反应。如乳酸根离子能加速氨苄 青霉素的分解。
直接反应:某些药物可直接与输液中一种成分反应。如头孢曲松与含钙盐的 输液在中性或碱性下,由于形成螯合物而产生沉淀。
电解质的盐析作用
电解质的盐析作用
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
• 溶媒选择错误 临床使用中出现用生理氯化钠溶液、复方氯化钠注射液等电解质溶液稀释 。
□ 氧与二氧化碳的影响:有些药物制成注射液须在安瓿内充填惰性气体(N2等),以防 止药物药物被氧化。
□ 光敏感性:有些药物对光是敏感的,如两性霉素B、尼莫地平、呋喃妥因钠、磺胺嘧 啶钠、核黄素,四环素、氟罗沙星等药物。两性霉素B的液体应以黑纸遮好,避免强 光照射。
药物相互作用的结果
▪ 药效增强或减弱 ▪ 毒副作用增加或减轻 ▪ 药物理化性质变化 ▪ 出现始料不及的不良反应
有利于临床治疗的相互作用 不利于临床治疗的相互作用 两者兼有的相互作用
配伍禁忌
在用药过程中或在药剂制造中,将两种或 两种以上药物混合在一起称为配伍
指两种以上药物混合使用或药物制成制剂时, 发生体外的相互作用,出现使药物中和、水解、 破坏失效等理化反应,这时可能发生浑浊、沉淀、 产生气体及变色等外观异常的现象
输液的组成
这些单糖、盐、高分子化合物的溶液一般都比较稳定,常与注 射液配伍。有些输液由于它的特殊性质,而不适于某些注射 液的配伍。如:血液制品(白蛋白、丙种球蛋白)、甘露醇、 静脉注射用脂肪乳等。
输液与添加注射液间的相互作用
溶媒组成的改变:注射剂有时为了有利于药物溶解、稳定而采用非水性溶媒如乙醇、丙 二醇、甘油等。当这些非水性溶媒的注射剂加入输液(水溶液)中时,会由于溶媒组 成的改变而析出药物。
离子作用:有些离子能加速某些药物的水解反应。如乳酸根离子能加速氨苄 青霉素的分解。
直接反应:某些药物可直接与输液中一种成分反应。如头孢曲松与含钙盐的 输液在中性或碱性下,由于形成螯合物而产生沉淀。
电解质的盐析作用
电解质的盐析作用
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
• 溶媒选择错误 临床使用中出现用生理氯化钠溶液、复方氯化钠注射液等电解质溶液稀释 。
□ 氧与二氧化碳的影响:有些药物制成注射液须在安瓿内充填惰性气体(N2等),以防 止药物药物被氧化。
□ 光敏感性:有些药物对光是敏感的,如两性霉素B、尼莫地平、呋喃妥因钠、磺胺嘧 啶钠、核黄素,四环素、氟罗沙星等药物。两性霉素B的液体应以黑纸遮好,避免强 光照射。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服药的吸收。例如吗丁啉加速胃的排空,从而 可使某些药物的吸收减少。
➢ 例:抗胆碱药物(阿托品)可使胃排空延缓, 使有些药物的峰浓度降低,达峰时间变慢;也 可使肠蠕动减慢,消化液分泌减少,从而使其 他药物如抗凝药吸收减少。
17
(2)改变胃排空或肠蠕动速度
当肠蠕动增强时 灭吐灵
当肠蠕动减慢时 普鲁本辛
吸收机能受损
药物B B药吸收减少
例如 结核治疗PAS使利福平吸收 ;环磷酰胺 使β- 乙酰地高辛吸收 .
(7)食物对药物吸收的影响
• 一般情况下食物减少药物的吸收。如铁剂、钾盐 • 可因进食而吸收缓慢, 但吸收总量不变。 如卡托普利、利福
平 • 进食情况下吸收增加, 与早餐同服,其吸收明显高于空腹服药。
• 大剂量快速注射一些高血浆蛋白结合率的药物, 可能使
另一药物产生不良反应或出现明显的毒性症状。
A置换B
B血浆游离浓度
B重新分布 组织蓄积
例1
华法令
游离型华法令2% 结合型华法令98%
华法令+保泰松
竞争同一血浆蛋白 结合部位
游离型华法令增至4% 结合型华法令降至96%
• 阴离子交换树脂 考来烯胺——阿司匹林,保泰松,洋地黄毒苷,地
高辛,华法林,甲状腺素
▪ 离子的作用:
含多价阳离子药物
氟喹诺酮类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 含Ca2+、Mg2+、Al3+
抗酸药物
四环素类
2 Fe2+制剂
3 补钙制品
4 Bi3+
形成络合物或鳌合物
临床应避免抗生素与该类药物同时服用,必 须合用时,服药时间应间隔3小时
游离型药物
血浆蛋白
结合型药物
结合型药物的特性:
1 不呈现药理活性; 2 不能通过血脑屏障; 3 不被肝脏代谢灭活; 4 不被肾排泄
主要表现在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的竞争
29
A
B
靶
位
受体
游离药物
游离药物
血 浆
A
白蛋白
药物竞争蛋白结合部位 单独给甲药 B 甲药+乙药
竞争血浆蛋白结合
• 几种药物同时共有相同的蛋白结合部位, 其中一种药物 能置换另一种药物,有时可使药物疗效起明显的变化。
咖啡因、麻黄碱、 大环内酯、氨茶碱
Intestines
NH2
弱碱性药物
pH
HO 弱酸性药物
Stomach
乙酰水杨酸、香豆 素、巴比妥、黄酮
pH
抗酸药:碳酸氢 钠、碳酸镁、三 氧化二铝
抑制胃酸胃液分 泌:抗胆碱药、 H2受体阻滞剂
问题
抗酸药与阿司匹林(巴比妥类)同服,对后者 的吸收有何影响?
服用酮康唑后,如服用抗酸药,抗胆碱药, H2受体阻断药,质子泵抑制药等药,应间 隔2h,为什么?
临床药理学
药物相互作用 及配伍禁忌
yangbin, 2016.05.03
2. 药物相互作用的结果
❖药效增强或减弱 ❖毒副作用增加或减轻 ❖药物理化性质变化 ❖出现始料不及的不良反应
理想:疗效提高,同时毒性减轻
避免:毒性加大,而疗效降低
3. 药物相互作用的研究对象
体外相互作用
体内相互作用
配伍变化
药动学
药效学
物理化学性质
ADME
靶组织敏感性
4. 体内药物相互作用的特点
❖体内的药物相互作用远比体外隐蔽; ❖间隔较长时间用药引起的相互作用,更
易被人忽略;
❖盲目杂乱地并用药物越多,不良反应的
几率越高;
❖病人自行添用药物或同时接受几位互不
联系的医生的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的机 会增加
第二节 药物的相互作用——体 内相互作用
(溴丙胺太林)
药物很快到小肠 起效快
药物在小肠内停留时间短 吸收不完全 血浓
药物到达小肠时间长 起效慢
药物在小肠内停留时间长 吸收完全 血浓增加
影响胃肠蠕动和排空的药物
延缓
阿托品及其它抗胆碱 药(普鲁本辛)
三环类抗抑郁药 吩噻嗪类抗精神病药 抗组胺药(H1拮抗剂)
促进
胃动力药:胃复安 (甲 氧氯普胺)、多潘立酮 吗丁林
(4)吸附作用
吸附:药用炭、活性炭 白陶土
蒙脱石散
(5)肠道菌群改变
药代动力学
肠道内菌群可分解代谢某些药物
广谱抗生素抑制菌群数量后, 增加地高辛的吸收 增加口服抗凝药的作用 减少维生素K合成 减少口服避孕药的肠肝循环
肠道菌群改变
24
(6)胃肠道环境的改变
损害肠道粘膜
❖ 药物A
新霉素 PAS 柳氮磺胺吡啶 环磷酰胺 长春新碱 长春碱 博莱霉素 丙卡巴肼
既取决于药物的理化特点,又取决于机 体的生理和生化因素
老年人胃酸缺乏
(1)改变胃肠道pH
应用抗酸药后,影响弱酸性药物的吸收
抗酸药、H2受体阻断药、质子泵抑制剂 减少酮康唑、伊曲康唑的溶解 进而影响这些药物在小肠的吸收
吸吸收收 (1)改变胃肠道pH
药物在胃肠道的吸收以简单扩散为主,解离度 小,脂溶性大的药物易经消化道吸收。 • 酸性药物在酸性环境,碱性药物在碱性环境中 解离部分少、脂溶性高,较易通过膜被吸收。反 之,则不易吸收。
如安体舒通 • 饮食脂溶性成分:脂溶性药物迅速溶解,吸收增加,血浆浓度
增加。如:灰黄霉素
2 、影响药物分布的相互作用
• 1.药物影响血流量而发生药物相互作用 改变肝血流量,经肝脏代谢的药物发生动力学改变。
• 2. 影响药物血浆蛋白结合率而发生药物相互作用
血 游离型药物
药物
液 结合型药物
影响药物的分布
泻药:大黄、番泻叶
药代动力学
(3)药物互相结合后妨碍吸收
• 胃肠道内 , 金属离子(Ca2+、Fe2+、Mg2+、Zn2+、Al3+,) 可与药物形
成不被吸收的络合物 。 ——四环素类,氟喹酮类 • 钙盐:与四环素类形成难吸收的络合物 • 硫糖铝:减少苯妥英钠、喹诺酮类、甲状腺素的吸收 • 氢氧化镁,三硅酸镁——地高辛
(一) 药物代谢动力学的相互作用
吸收 分布 代谢 排泄
1 药物吸收的相互影响
1) 胃肠道pH值的影响 2) 螯合作用 3) 离子交换树脂的影响 4) 吸附作用 5) 药物间的化学反应 6) 胃肠运动的影响 • 改变肠粘膜转运功能 1) 食物对药物吸收和影响
1、影响药物吸收的相互作用
➢ 药物从用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 ➢ 口服药物由胃肠道吸收是一个复杂过程,
酮康唑:
在酸性溶液中才能溶解吸收
西米替丁影响酮康唑----生物利用度下 降65%
四环素:
胃液中酸度高时,药物溶解完全,吸 收较好
药代动力学
(2)改变胃排空或肠蠕动速度
吗丁啉加速胃排空,使某些药物的吸收减少 抗酸药、抗胆碱药和镇静催眠药
可减慢胃排空,延迟药物的吸收
(2) 胃排空或肠蠕动的影响 ➢ 改变胃排空或肠蠕动速度的药物能影响其他口
➢ 例:抗胆碱药物(阿托品)可使胃排空延缓, 使有些药物的峰浓度降低,达峰时间变慢;也 可使肠蠕动减慢,消化液分泌减少,从而使其 他药物如抗凝药吸收减少。
17
(2)改变胃排空或肠蠕动速度
当肠蠕动增强时 灭吐灵
当肠蠕动减慢时 普鲁本辛
吸收机能受损
药物B B药吸收减少
例如 结核治疗PAS使利福平吸收 ;环磷酰胺 使β- 乙酰地高辛吸收 .
(7)食物对药物吸收的影响
• 一般情况下食物减少药物的吸收。如铁剂、钾盐 • 可因进食而吸收缓慢, 但吸收总量不变。 如卡托普利、利福
平 • 进食情况下吸收增加, 与早餐同服,其吸收明显高于空腹服药。
• 大剂量快速注射一些高血浆蛋白结合率的药物, 可能使
另一药物产生不良反应或出现明显的毒性症状。
A置换B
B血浆游离浓度
B重新分布 组织蓄积
例1
华法令
游离型华法令2% 结合型华法令98%
华法令+保泰松
竞争同一血浆蛋白 结合部位
游离型华法令增至4% 结合型华法令降至96%
• 阴离子交换树脂 考来烯胺——阿司匹林,保泰松,洋地黄毒苷,地
高辛,华法林,甲状腺素
▪ 离子的作用:
含多价阳离子药物
氟喹诺酮类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 含Ca2+、Mg2+、Al3+
抗酸药物
四环素类
2 Fe2+制剂
3 补钙制品
4 Bi3+
形成络合物或鳌合物
临床应避免抗生素与该类药物同时服用,必 须合用时,服药时间应间隔3小时
游离型药物
血浆蛋白
结合型药物
结合型药物的特性:
1 不呈现药理活性; 2 不能通过血脑屏障; 3 不被肝脏代谢灭活; 4 不被肾排泄
主要表现在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的竞争
29
A
B
靶
位
受体
游离药物
游离药物
血 浆
A
白蛋白
药物竞争蛋白结合部位 单独给甲药 B 甲药+乙药
竞争血浆蛋白结合
• 几种药物同时共有相同的蛋白结合部位, 其中一种药物 能置换另一种药物,有时可使药物疗效起明显的变化。
咖啡因、麻黄碱、 大环内酯、氨茶碱
Intestines
NH2
弱碱性药物
pH
HO 弱酸性药物
Stomach
乙酰水杨酸、香豆 素、巴比妥、黄酮
pH
抗酸药:碳酸氢 钠、碳酸镁、三 氧化二铝
抑制胃酸胃液分 泌:抗胆碱药、 H2受体阻滞剂
问题
抗酸药与阿司匹林(巴比妥类)同服,对后者 的吸收有何影响?
服用酮康唑后,如服用抗酸药,抗胆碱药, H2受体阻断药,质子泵抑制药等药,应间 隔2h,为什么?
临床药理学
药物相互作用 及配伍禁忌
yangbin, 2016.05.03
2. 药物相互作用的结果
❖药效增强或减弱 ❖毒副作用增加或减轻 ❖药物理化性质变化 ❖出现始料不及的不良反应
理想:疗效提高,同时毒性减轻
避免:毒性加大,而疗效降低
3. 药物相互作用的研究对象
体外相互作用
体内相互作用
配伍变化
药动学
药效学
物理化学性质
ADME
靶组织敏感性
4. 体内药物相互作用的特点
❖体内的药物相互作用远比体外隐蔽; ❖间隔较长时间用药引起的相互作用,更
易被人忽略;
❖盲目杂乱地并用药物越多,不良反应的
几率越高;
❖病人自行添用药物或同时接受几位互不
联系的医生的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的机 会增加
第二节 药物的相互作用——体 内相互作用
(溴丙胺太林)
药物很快到小肠 起效快
药物在小肠内停留时间短 吸收不完全 血浓
药物到达小肠时间长 起效慢
药物在小肠内停留时间长 吸收完全 血浓增加
影响胃肠蠕动和排空的药物
延缓
阿托品及其它抗胆碱 药(普鲁本辛)
三环类抗抑郁药 吩噻嗪类抗精神病药 抗组胺药(H1拮抗剂)
促进
胃动力药:胃复安 (甲 氧氯普胺)、多潘立酮 吗丁林
(4)吸附作用
吸附:药用炭、活性炭 白陶土
蒙脱石散
(5)肠道菌群改变
药代动力学
肠道内菌群可分解代谢某些药物
广谱抗生素抑制菌群数量后, 增加地高辛的吸收 增加口服抗凝药的作用 减少维生素K合成 减少口服避孕药的肠肝循环
肠道菌群改变
24
(6)胃肠道环境的改变
损害肠道粘膜
❖ 药物A
新霉素 PAS 柳氮磺胺吡啶 环磷酰胺 长春新碱 长春碱 博莱霉素 丙卡巴肼
既取决于药物的理化特点,又取决于机 体的生理和生化因素
老年人胃酸缺乏
(1)改变胃肠道pH
应用抗酸药后,影响弱酸性药物的吸收
抗酸药、H2受体阻断药、质子泵抑制剂 减少酮康唑、伊曲康唑的溶解 进而影响这些药物在小肠的吸收
吸吸收收 (1)改变胃肠道pH
药物在胃肠道的吸收以简单扩散为主,解离度 小,脂溶性大的药物易经消化道吸收。 • 酸性药物在酸性环境,碱性药物在碱性环境中 解离部分少、脂溶性高,较易通过膜被吸收。反 之,则不易吸收。
如安体舒通 • 饮食脂溶性成分:脂溶性药物迅速溶解,吸收增加,血浆浓度
增加。如:灰黄霉素
2 、影响药物分布的相互作用
• 1.药物影响血流量而发生药物相互作用 改变肝血流量,经肝脏代谢的药物发生动力学改变。
• 2. 影响药物血浆蛋白结合率而发生药物相互作用
血 游离型药物
药物
液 结合型药物
影响药物的分布
泻药:大黄、番泻叶
药代动力学
(3)药物互相结合后妨碍吸收
• 胃肠道内 , 金属离子(Ca2+、Fe2+、Mg2+、Zn2+、Al3+,) 可与药物形
成不被吸收的络合物 。 ——四环素类,氟喹酮类 • 钙盐:与四环素类形成难吸收的络合物 • 硫糖铝:减少苯妥英钠、喹诺酮类、甲状腺素的吸收 • 氢氧化镁,三硅酸镁——地高辛
(一) 药物代谢动力学的相互作用
吸收 分布 代谢 排泄
1 药物吸收的相互影响
1) 胃肠道pH值的影响 2) 螯合作用 3) 离子交换树脂的影响 4) 吸附作用 5) 药物间的化学反应 6) 胃肠运动的影响 • 改变肠粘膜转运功能 1) 食物对药物吸收和影响
1、影响药物吸收的相互作用
➢ 药物从用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 ➢ 口服药物由胃肠道吸收是一个复杂过程,
酮康唑:
在酸性溶液中才能溶解吸收
西米替丁影响酮康唑----生物利用度下 降65%
四环素:
胃液中酸度高时,药物溶解完全,吸 收较好
药代动力学
(2)改变胃排空或肠蠕动速度
吗丁啉加速胃排空,使某些药物的吸收减少 抗酸药、抗胆碱药和镇静催眠药
可减慢胃排空,延迟药物的吸收
(2) 胃排空或肠蠕动的影响 ➢ 改变胃排空或肠蠕动速度的药物能影响其他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