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计划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教案范文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教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教案范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
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教案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教案范文11课时【学习目标】1.记住远古传说中的重要人物,记住汉族的前身和中华人文始祖。
理解传说与史实的联系与区别,理解“禅让”的含义与实质。
2.培养传说中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帮助学生掌握以传说应正历史的基本方法。
3.了解华夏族形成的历史,培养崇敬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的情感。
了解以禹为代表的远古居民的优秀品行,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体验大禹治水的艰辛并了解其业绩,体会人生的`价值。
【重点难点】1.炎帝,黄帝与华夏族的形成,禹治水的传说。
2.传说与史实的区别与联系,部落及部落联盟的构成和实质,“禅让”的含义和实质。
【学法指导】独立预习,敢于表达,学会聆听,合作讨论。
导学过程方法导引【自主学习,基础过关】一、自主检测:1、远古时,我国大地上分布着许多部落。
相传,在黄河流域的xxx和xxx领导的两个部落十分有名。
在东方,xxxx领导的部落力量很大。
2、xxx战胜xxx以后,两部落结成联盟,在黄河流域生活、繁衍,并不断融合邻近的部落,构成后来xxx族的主干。
3、华夏族尊奉的祖先是xxx和xxx。
4、黄帝以后很久,相继接替担任部落联盟首领的是xxx、xxx、xxxx,他们都是经过民主推选实现的,在历这一制度被称为“xxxx”。
其中在治水的过程中“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是xxx。
二、我的疑惑:【合作探究,释疑解惑】1、我国的远古传说为我们了解原始农耕时代的历史提供了哪些重要信息?2、禅让的实质是什么?3、大禹治水的故事给我们怎样的启示?【检测反馈,学以致用】1.)禅让制的依据是()A.财产B.武力C.才德D.门第2.某台湾旅行团要来内地拜祭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他们应该去()A.黄帝陵B.大禹陵C.秦始皇陵D.中山陵3、下列各项,与炎帝无关的是()A.制作耒耜,教民耕种B.尝百草,寻药物C.创制历法D.发明陶器4.“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教案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教案篇1: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比较全面地掌握夏、商、西周时期我国以青铜文明为代表的奴隶制经济发展的基本史实。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我国夏、商、西周时期的奴隶制文明辉煌灿烂,源远流长,一脉相承。
2、过程与方法:(1)教师指导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动手上网查资料,搜集史料,体会夏商周青铜文明的辉煌。
(2)通过合作讨论,得出正确结论。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本课,学生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树立人民创造历史的正确人生观。
二、重点和难点:青铜器的高超工艺是全课的重点子目。
正确地理解青铜文明这一概念是本课的难点问题。
三、教法和学法:1、启发式教学结合网络教学2、自学探究式学法[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课四、教学设计1、导入新课:出示一组三星堆文化图片,进而引导学生初步了解商周时期青铜文明的基本概况。
2、打出司母戊鼎,四羊方尊的图片供学生讨论,了解夏商周青铜器的高超技艺,运用物理和化学知识分析青铜器的制作成分和制作工艺。
并要求学生用橡皮泥或胶泥制作一种器皿,引出夏商周陶瓷,玉器制造业也很兴盛,体会劳动人民创造历史的艰辛,通过实践提高感性认识。
3、以同学们日常生活中常吃什么?导出夏商周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情况,得出当时的农牧业已相当发达的结论,这个时代人们所创造的物质文化,便被称作青铜文明。
4、设置二个动脑筋题:(1)组织学生讨论:谈谈你所认识的青铜文化,全面了解青铜文化,认识是农业,手工业,畜牧业和商业的繁荣,形成了夏商周灿烂的青铜文明。
(2)提出你认为谁是辉煌灿烂青铜文化的创造者?问题,供学生讨论,明确青铜文明代表夏商西周高度奴隶制文明。
5、教学小结:要求学生自行设计本节课的知识结构,体现知识的整体性。
6、课堂验收:摘星星专栏,以多种方式使学生掌握本课知识重点。
为进一步发散学生的思维,提出问题你认为我国是世界文明故国吗?学生大体了解什么是文明古国,并和其他世界文明古国横相联系,增强民族自豪感。
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教学工作计划
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教学工作计划一、总体目标本学期历史教学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理解,提高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掌握历史知识和历史方法。
二、教学内容安排1. 第一单元:现代史初步本单元主要内容为现代史的基本概念和现代史的时代特征。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什么是现代史,现代史的时间范围,以及现代史的主要特点。
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搜集图片、视频等资料让学生感受现代史的变革。
2. 第二单元:世界古代文明本单元主要内容为世界古代文明的基本概念,包括古巴比伦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希腊文明等。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各个古代文明的地理环境、政治制度、文化成就等方面的特点,培养学生对世界古代文明的兴趣。
3. 第三单元:中国古代文明本单元主要内容为中国古代文明的基本概念,包括夏、商、周等朝代的基本特点。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历程,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文明的认同感。
4. 第四单元:古代科技与发明本单元主要内容为古代科技与发明的基本概念,包括造纸术、火药、指南针等古代科技和发明。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古代科技与发明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5. 第五单元:世界近代史初步本单元主要内容为世界近代史的基本概念和世界近代史的主要事件。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世界近代史的时代背景和主要事件,培养学生对世界近代史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6. 第六单元:中国近代史初步本单元主要内容为中国近代史的基本概念和中国近代史的主要事件。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中国近代史的时代背景和主要事件,培养学生对中国近代史的认同感和对现实的思考能力。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 多媒体教学:使用电子教案、PPT、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通过视觉和听觉多个渠道获取历史知识,并且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合作学习: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鼓励学生相互学习和交流,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纪念馆等,让学生亲身感受历史文化,加深对历史的理解和记忆。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思路本课是初一中国历史第七册(下)第二单元复习课。
作为复习课,主要运用学习即温故知新、找联系、逐步建构意义、在互动中生成新知识等教学理论,引导初中学生再现再认历史知识,寻找事实依据说明基本观点,建构知识,学会历史复习的基本方法。
为此,本设计力图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学生在个人对知识理解基础上,开展系列活动,通过互动反馈,促进历史思维进一步发展。
教学目的通过设计系列活动帮助学生学会历史复习的基本方法。
在学生初步了解单元基础知识前提下,通过引导学生模拟导游身份设计该段历史的旅游行程,介绍隋唐社会风貌,培养想象再现再认历史知识能力;通过概括隋唐时代特点,培养寻找事实依据说明观点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运用“知识示意图”方式,梳理单元重点知识,学习发掘知识内在联系、建构知识的能力;通过生生、师生评议与问题讨论等互动合作学习,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获取经验和启示。
重点难点重点:(知识)宋元时期,南方经济超越北方的原因和表现;北方民族关系新发展的原因和表现。
(能力)通过想象再现历史事实;概括辽宋夏金元时代特点,寻找事实依据说明特点;运用图示法概括历史知识难点:(知识)两宋时期与北方少数民族战争“并存”和“民族关系发展”、但最后都亡于异族政权的原因,运用图示法投影讲解突破。
教学方法(知识)把抽象知识情感形象化:在初步了解辽宋夏金元历史知识基础上,让学生以导游身份、运用自己的思维和表达方式再现历史;(理解)把思考触角伸向知识内在联系,发展历史思维:绘制并展示知识示意图,建立知识结构;通过师生评议、问题讨论等互动交流,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突破难点,促进历史思维进一步发展;(启智)情感与理性融合,获取经验启示:引导学生以古鉴今,从中获得经验启示。
教学用具多媒体计算机课前准备1.教师发放总复习提纲,学生在自己单元复习基础上,从单元复习内容中(杰出人物、历史故事、名胜古迹、风土人情等)选择一个感兴趣的主题,小组合作设计专题旅游计划,制作旅游行程表格(时间、地点、内容)2.学生梳理单元重点知识,发掘知识内在联系,独立绘制知识示意图(参课本P135页):辽宋夏金元政权并立示意图宋代南方经济发展示意图宋元民族关系发展示意图宋代社会生活示意图宋元科技文化成果示意图3.学生在整理知识基础上,独立发现问题,提出3个问题,并尝试找到答案。
七下历史学科网第二单元教学计划
七下历史学科网第二单元教学计划为了制定一份生动且富有教育意义的七年级下册历史学科第二单元教学计划,我们需要从内容的深度与广度两方面着手。
这个单元的主题是何等重要呢?它将带领学生穿越时空,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以及历史中各种关键事件对社会进步的重要影响。
我们要打开学生的思维窗口,让他们从中国古代的黎明时期开始探索。
我们将引导学生认识早期中华文明的特点,例如黄河流域的农业文明与城市化进程。
通过引人入胜的故事、图片和实地考察,学生将亲身感受到古代中国人如何在环境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创造出令人惊叹的社会成就。
我们将聚焦于中华文明的一个里程碑事件——夏、商、周三代的更替。
我们将深入研究这些朝代的政治结构、社会制度以及文化成就,让学生领会到封建制度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演变。
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和多媒体呈现,学生将能够在互动中理解并记忆这些复杂而又富有戏剧性的历史事件。
在理解了古代社会的基础上,我们将转向对战国时期的探索。
这一时期的分裂和变革不仅对中国古代文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也在政治、军事和文化层面上形成了多样性和独特性。
我们将通过比较分析不同诸侯国的兴衰和思想流派的兴起,引导学生从多角度理解战国时期的复杂性和混乱状态,进而理解统一中国的历史进程中的必然性和意义。
我们将聚焦于秦始皇统一六国、统一中国的历史事件。
我们将深入探讨秦始皇的中央集权政治、法家思想对中国政治和社会结构的深远影响,以及其在统一中国历史中的独特地位。
通过剖析秦始皇的政策、建设和对后世的影响,学生将能够全面理解这一重要历史时期对中国历史发展的深远影响。
为了确保教学的生动性和有效性,我们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小组合作、课堂讨论、实地考察和多媒体展示。
通过这些方式,学生不仅可以在互动中深入学习,还能够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
本单元的教学计划将以深入浅出、多角度分析和互动性强为特点,旨在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中国古代历史的关键时期和重要事件,激发他们对历史的兴趣和探索精神,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成长奠定坚实的历史基础。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总体教学设计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总体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掌握中国古代经济的发展和特点。
2. 了解和分析中国古代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状况。
3. 能够比较中国古代和其他国家古代经济的差异和联系。
4.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中国古代经济的定义和特点。
2. 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和特点。
3. 中国古代手工业的发展和特点。
4. 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和特点。
5. 比较中国古代和其他国家古代经济的异同。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引发学生对古代经济的兴趣和思考。
2. 知识点讲解:讲解中国古代经济的定义和特点。
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中国古代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状况。
4. 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古代经济与现代经济的关系。
第二课时1. 导入:复上节课的内容,调动学生的记忆。
2. 知识点讲解:讲解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和特点。
3. 观察实物:展示农具、农作物等实物,让学生观察并发表看法。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古代农业的重要性和影响。
5. 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古代农业与现代农业的联系。
第三课时1. 导入:复上节课的内容,提醒学生关注古代农业的重要性。
2. 知识点讲解:讲解中国古代手工业的发展和特点。
3. 观察实物:展示古代手工工艺品等实物,让学生观察并发表看法。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古代手工业的重要性和影响。
5. 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古代手工业与现代工业的发展。
第四课时1. 导入:复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古代手工业对经济的影响。
2. 知识点讲解:讲解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和特点。
3. 观察实物:展示古代商业工具、商标等实物,让学生观察并发表看法。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古代商业的特点和对经济发展的贡献。
5. 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古代商业与现代商业的联系。
第五课时1. 导入:复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回顾古代经济的特点。
7年级下册历史教学工作计划5篇
7年级下册历史教学工作计划5篇时间过得真快,总在不经意间流逝,又迎来了一个全新的起点,是不是需要好好写一份教学计划呢那么教学计划要怎么写才能突出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7年级下册历史教学工作计划,对于各位来说大有好处,一起看看吧。
7年级下册历史教学工作计划1 一、指导思想以提高历史学科教学质量为中心,坚持教育创新。
积极参与课程改革,探索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着眼于学生的发展。
二、教学目标继续增强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把握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
培养学生识图、读史料的分析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习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
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弘扬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
完成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的历史教学任务,争取平均分、优秀率、合格率都超过东莞市平均水平。
三、学生情况分析七年级学生正处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过渡阶段,掌握了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合作技巧及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但大部分学生还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也不扎实。
学生对历史较感兴趣,但学习的自觉性较差,尤其是男生的自觉性更差。
四、教材分析本学期所授的内容是中国历史现代史部分。
教科书由单元和课组成。
每一个单元为一个学习主题,每一个学习主题下分若干课。
本册共七个单元,共二十一课。
由文化课和活动课两种课型组成,以课为单位。
每课课文由提示、正文、阅读课文、图、表、资料、注释、每课一得以及课文中思考题和课后练习,活动建议等组成。
其中正文紧扣教学大纲目标要求,可作为课堂教学应完成的`基本任务。
其余内容,可根据学生具体情况,提出不同的教学目标与要求。
五、教学措施1、认真钻研新课程教学目标和要求,认真备好每节课,明确重点、难点,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思想教育和能力培养。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第6-13课完整教学设计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第6-13课完整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第6-13课主要内容包括:《香港回归祖国》、《澳门回归祖国》、《海峡两岸的交往》、《obb事件》、《改革开放》、《走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国两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这些内容主要涉及我国近现代史上的重要事件和政策,对于学生来说,这些内容既熟悉又陌生。
熟悉是因为这些事件和政策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陌生是因为这些内容需要我们深入学习和理解。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对于新鲜事物有较强的探索欲望。
但同时,他们的认知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还在发展过程中,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启发。
对于这部分内容,学生可能对一些具体的事件和政策有所了解,但对于其背后的原因和意义可能还不够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近现代史上的重要事件和政策,理解其背后的原因和意义,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增强民族自豪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我国近现代史上的重要事件和政策,及其背后的原因和意义。
2.教学难点:对这些事件和政策的深入理解,以及如何将这些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事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使学生深入理解历史事件和政策。
4.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教材内容,了解学生学情,设计教学活动和作业。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内容,了解基本的历史知识。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复习教案范文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复习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复习,让学生掌握隋唐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政治制度、民族关系、对外交往以及文化成就等知识。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历史素养。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我国历史的热爱,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隋唐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政治制度、民族关系、对外交往以及文化成就。
难点: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特点及其影响。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提问:同学们,上一课我们学习了隋唐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谁能概括一下隋唐时期经济发展的特点?(2)学生回答:隋唐时期经济发展迅速,出现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等繁荣局面。
2.复习隋唐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1)提问:隋唐时期有哪些重要的经济政策?(2)学生回答:隋唐时期的均田制、府兵制、科举制等政策对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3)讲解:隋唐时期,农业生产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手工业和商业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其中,农业生产的发展主要表现在水利工程的建设、农业技术的改进等方面;手工业的发展主要表现在陶瓷、纺织等行业的繁荣;商业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城市的繁荣和海外贸易的拓展。
3.复习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1)提问: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有哪些特点?(2)学生回答: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主要特点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实行三省六部制,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
(3)讲解: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在继承前代的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完善。
其中,三省六部制是隋唐时期政治制度的核心,它有效地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保证了国家政治的稳定。
4.复习隋唐时期的民族关系(1)提问:隋唐时期有哪些重要的民族政策?(2)学生回答:隋唐时期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加强民族交流。
(3)讲解:隋唐时期,我国民族关系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各民族之间交流日益密切。
其中,文成公主入藏、金城公主嫁入吐蕃等事件,都是隋唐时期民族关系的重要体现。
2024年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复习教案
2024年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能够全面回顾并掌握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的核心知识点,包括各个历史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主要意义等。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去解释历史现象,并能够对历史事件进行比较和评价。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历史知识的复习,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培养其对历史文化的尊重和传承意识,同时促进其批判性思维和人文精神的发展。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第二单元重要历史事件的时间顺序和主要内容。
历史事件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影响。
历史事件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教学难点:历史事件的多角度解读和深层次理解。
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综合运用和迁移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复习导入回顾旧知:通过提问或快速复习的方式,回顾前一单元的核心内容,引出本单元的主题。
激发兴趣:利用历史故事、人物趣闻或视频片段等方式,激发学生对本单元的兴趣。
2. 知识梳理时间线梳理:按照时间顺序,列出本单元涉及的重要历史事件,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时间框架。
内容讲解:针对每个历史事件,讲解其背景、经过、意义和影响,注重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
思维导图构建:引导学生自主构建思维导图,将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知识网络。
3. 讨论与探究分组讨论:将学生分为小组,围绕历史事件进行深入讨论,探讨事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和影响。
角色扮演:选取历史事件中的关键人物,让学生扮演并进行模拟表演,增强对历史的体验感。
观点碰撞: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观点和见解,通过辩论和讨论,加深对历史事件的理解。
4. 方法指导解题技巧:教授学生如何分析和解答历史题目,包括选择题、简答题和论述题等。
思维导图应用:指导学生如何利用思维导图进行知识点的梳理和复习。
思维导图应用:介绍有效的记忆方法,如联想记忆、图表记忆等,帮助学生提高记忆效率。
5. 课堂总结知识点回顾:对本节课所讲解的知识点进行回顾和总结,确保学生能够全面掌握。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详细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第9课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教学设计说明本课内容从10世纪初契丹国建立到12世纪中叶宋金和议,大约二百多年的历史,是我国古代历史上民族政权关系相对比较复杂的历史时期。
同时也是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封建经济继续发展和经济重心南移的重要时期。
可分两个阶段去把握,第一个阶段:辽、西夏和北宋的并立时期;第二个阶段:金与南宋的对峙时期。
通过相关的历史图片和文字引导学生了解这个略显复杂的年代。
课标精解1.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认识到各少数民族对我国西北、西南、东北边疆的开发,做出了重大贡献。
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
2.通过阐述岳飞、宋高宗、秦桧等史实,指出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如岳飞抗金),流芳百世;而丑恶行径的罪行(如宋高宗、秦桧),遗臭万年。
教材分析本课的教学内容较多,主要讲述了两宋(北宋、南宋)及周边少数民族政权的发展情况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所涉及的历史事件或历史过程相应较多。
可以分两个阶段去把握,第一阶段:辽、西夏和北宋的并立时期;第二阶段:金与南宋的对峙时期。
第一阶段时期,契丹是当时较早崛起的少数民族政权,在10世纪初建立了强大的帝国;而西夏在11世纪前期建国;在相同时期汉族建立了北宋,这三个政权之间的战争与和平相处,即宋辽关系、宋夏关系则是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主要内容。
这三个政权各自是如何建立的,是学生要掌握的最基本的问题。
至于宋辽关系中的典型历史事件即澶渊之盟是本课的重点,而如何正确评价澶渊之盟是本课的难点。
第二阶段时期,女真族兴起,阿骨打建立了金国,先后灭了辽和北宋。
南宋开始后,金兵数次进攻南宋。
南宋军民在抗战派将领岳飞等领导下,奋起抵抗金兵,给金兵以重创,特别是在郾城大捷后,抗金斗争一度出现很好态势。
但当抗金斗争顺利发展的时候,宋高宗和秦桧等投降派却杀害了岳飞,向金求和,后达成了宋金和议,从而形成了宋金对峙的局面。
岳飞抗金是本目的重点,而对岳飞本人及岳飞抗金的评价是本课的又一难点。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思路本课是初一中国历史第七册(下)第二单元复习课。
作为复习课,主要运用学习即温故知新、找联系、逐步建构意义、在互动中生成新知识等教学理论,引导初中学生再现再认历史知识,寻找事实依据说明基本观点,建构知识,学会历史复习的基本方法。
为此,本设计力图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学生在个人对知识理解基础上,开展系列活动,通过互动反馈,促进历史思维进一步发展。
教学目的通过设计系列活动帮助学生学会历史复习的基本方法。
在学生初步了解单元基础知识前提下,通过引导学生模拟导游身份设计该段历史的旅游行程,介绍隋唐社会风貌,培养想象再现再认历史知识能力;通过概括隋唐时代特点,培养寻找事实依据说明观点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运用“知识示意图”方式,梳理单元重点知识,学习发掘知识内在联系、建构知识的能力;通过生生、师生评议与问题讨论等互动合作学习,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获取经验和启示。
重点难点重点:(知识)宋元时期,南方经济超越北方的原因和表现;北方民族关系新发展的原因和表现。
(能力)通过想象再现历史事实;概括辽宋夏金元时代特点,寻找事实依据说明特点;运用图示法概括历史知识难点:(知识)两宋时期与北方少数民族战争“并存”和“民族关系发展”、但最后都亡于异族政权的原因,运用图示法投影讲解突破。
教学方法(知识)把抽象知识情感形象化:在初步了解辽宋夏金元历史知识基础上,让学生以导游身份、运用自己的思维和表达方式再现历史;(理解)把思考触角伸向知识内在联系,发展历史思维:绘制并展示知识示意图,建立知识结构;通过师生评议、问题讨论等互动交流,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突破难点,促进历史思维进一步发展;(启智)情感与理性融合,获取经验启示:引导学生以古鉴今,从中获得经验启示。
教学用具多媒体计算机课前准备1.教师发放总复习提纲,学生在自己单元复习基础上,从单元复习内容中(杰出人物、历史故事、名胜古迹、风土人情等)选择一个感兴趣的主题,小组合作设计专题旅游计划,制作旅游行程表格(时间、地点、内容)2.学生梳理单元重点知识,发掘知识内在联系,独立绘制知识示意图(参课本P135页):辽宋夏金元政权并立示意图宋代南方经济发展示意图宋元民族关系发展示意图宋代社会生活示意图宋元科技文化成果示意图3.学生在整理知识基础上,独立发现问题,提出3个问题,并尝试找到答案。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教案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教案篇一: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复习教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复习教案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一.教学目标展示: 1、知识与能力:识记五代、辽、北宋、南宋、夏、金、元等政权的建立情况和相关政权之间的关系;理解我国在该时期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和表现;掌握宋元时期的科技文学艺术成就。
通过对岳飞和文天祥的评价,加深对民族英雄概念的理解和认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形象的政权关系示意图,使学生轻松掌握复杂的民族关系;通过形象的图片和画外音,使学生身临其境,深刻的感受历史。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本单元的复习使学生全面认识到伟大的中华民族是由各个民族共同缔造的,民族的融合促进了经济文化的发展。
二.单元内容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是我国民族进一步融合和封建经济继续发展的时期。
辽宋夏金几个政权先后在我国并立,它们之间时战时和,最终元朝完成了国家的统一,元朝的建立对后世影响深远。
在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南北的经济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而经济重心开始逐渐南移,到南宋最后完成。
棉纺织业兴起、瓦子和交子的出现是这一时期的新气象。
随着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也有了更大发展,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的改进、应用和传播,对世界文明作出了重要贡献,文学艺术有了新发展,宋词、元曲、风俗画是重要的体现。
三.重点难点 1、重点1、本单元涉及的政权较多,可通过列表加以整理如下:2、对于政权之间的关系可以有下列示意图表示:4、元朝在我国历史上有什么贡献?元朝结束各民族长期混战的局面;元朝的疆域空前辽阔;元朝开创了行省制度;西藏成为我国的正式行政区;加强了对台湾的直接管辖;元朝的统一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2、难点1、关于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第一,经济因素。
第二,自然因素第三,政治因素。
同时,统治者重视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
2、为什么岳飞和文天祥不是民族英雄?3、如何理解元朝的民族大融合:4、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世界的影响:5、文学艺术的发展,是以经济和政治的发展为基础的。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教案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教案以“历史课程标准”为宗旨,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须要,面对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增加实践实力和创新精神。
正确把握历史学科特点,踊跃倡议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造就学生踊跃地情感看法和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提高学生综合素养为学生全面开展和终身开展奠定根底。
感谢您的阅读,以下是我带来的七年级下册历史其次单元教案内容,盼望能协助到您!七年级下册历史其次单元教案1[教学目标]一、学问与实力(一)学问目标了解夏、商的更替的脉络,对每个朝代的建立时间、建立者、灭亡时间、亡国者等有一个根本的相识。
(二)实力目标学习本课造就学生查阅资料,识别历史地图,合作的实力。
通过引导学生学习和驾驭根底学问,分析得出结论:夏、商统治者的统治看法干脆影响着国家的存亡。
造就学生综合分析和概括、归纳的实力。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分组,熬炼学生的合作实力;通过搜集整理资料、制作示意图、编写和表演历史剧、讲故事的过程,造就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通过抒发感想,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通过制作比拟表、分组探讨等方法,引导学生进展探究性学习;多媒体协助教学手段的运用,提高学生的学习爱好,增加课堂容量。
[度价值观]通过夏、商历史的学习,相识到国家统治者的残暴统治激起人民的抵抗,最终其统治,人民群众有权利通过必须的形式和手段到达目的,树立民族责任感和法律意识。
[重点]我国的原始人类[难点]通过奴隶制国家与原始社会比照,分析奴隶制度的进步性。
[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课[方式与方法]综合启发式教学[教具]地图册、我国夏、商相关多媒体、考古新发觉图[教学思路]课前导学1据学生的特点、实力、根底水平合理分组;学生以组为单位,查阅书籍、杂志、网站,搜集有关夏、商的文字、图片、及视频资料。
2.夏、商朝代更替状况表格。
3.有实力、有条件的学生可以制作相关的手抄报、课件等。
二、教学渗透1.上网查询、搜集和剪辑相关影视资料,渗透信息和多媒体技术的运用。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2单元教学设计
还不包括侯补官僚。官不管事却待遇 (5)官僚机构庞大,行
优厚。有时三五个人担任同一项官 政效率低下,形成“积
职,互相推卸责任,不干实事,行政 贫”的局面。
培养学生
效率很低。
(6)措施:下令取消节 归 纳 问 题 的 能
(5)材料五反映了怎样的历史 度使收税的权力,除各 力。
信息,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州留一部分用作地方的
崖山海面那漂起的十万浮尸,是对赵
宋王朝的最后安慰。
通过学生 熟悉的岳飞、辛 弃疾、陆游的诗 词加深对加强 中央集权消极 影响的理解。
板书设计
一、北宋的建立 二、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1.军事上 2.政治上 3.经济上 4.文化上 三、特点
960,开封,宋太祖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 郎。 特奏名,特奏制 重文轻武,强干弱枝,守内虚外
施,这种措施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7)政策:重文轻武。
4.文化上:重文轻武
原因:为防止唐末以来
材料七 北宋时,"状元及第,虽 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
培养学生
将兵数十万,恢复幽蓟,凯歌而还,献 现。
从材料中获取
捷太庙,其荣亦不及矣。"
内容:宋太祖有意 有 效 信 息 的 能
(7)材料七反映了北宋的什么 重 用 文 臣 掌 握 军 政 大 力 和 灵 活 运 用
中总处于下风,以致造成“靖康耻” 政府机构重叠,官员冗
和“崖山恨”,带来的是岳飞“白了 杂,财政开支庞大,军
少年头,空悲切”的哀叹,是辛弃疾 队作战指挥不灵,战斗
“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 力下降,地方财政困难
书”的无奈,是陆游“遗民泪尽胡尘 的局面。总之,造成北
里,南望王师又一年”的绝望,或许, 宋积贫积弱的局面。
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下历史教学工作计划
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下历史教学工作计划前言历史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它使我们了解过去的事情,从而更好地面对未来的挑战。
本文档是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下历史教学工作计划,旨在规划和组织教学工作,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念。
教学目标本学期历史教学的目标主要分为三个方面:1.了解中国历史的基本时间线和主要事件;2.了解历史对现实的影响;3.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对历史的好奇心。
教学内容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历史本单元主要介绍古代中国的历史,主要内容包括:1.三皇五帝时期;2.夏朝、商朝、周朝时期;3.春秋战国时期;4.秦汉两朝时期。
在本单元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将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兴趣和好奇心,通过讲故事和看图片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古代中国的历史。
此外,我们还将通过讲解历史事件对现实的影响,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念。
第二单元:近代中国的历史本单元主要介绍近代中国的历史,主要内容包括:1.清朝末年的政治和社会状况;2.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3.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历史。
在本单元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将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通过案例分析和班级讨论来引导学生思考历史事件对现实的影响和人民的生活。
此外,我们还将通过讲解历史事件对未来的启示,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念。
第三单元:世界历史本单元主要介绍世界历史,主要内容包括:1.人类文明的发展史;2.古代文明的兴衰;3.欧洲文艺复兴和工业革命时期的历史;4.二战时期的历史。
在本单元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将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通过比较和对比古代文明和现代文明来启迪学生思考历史对现实的影响。
此外,我们还将通过讲解历史事件对未来的启示,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念。
教学方法本学期历史教学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1.讲解法:通过讲述和解释历史事件和人物,来引导学生对历史的认识;2.图片法:通过图片和图表来呈现历史事件和数据,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历史;3.案例分析法:通过实例来使学生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并引导学生思考历史对现实的影响;4.班级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和班级讨论,来启发学生思考历史对未来的启示和对个人的启示。
XX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教案设计
XX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教案设计第二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第九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一、教学目标.基础知识目标:契丹的兴起,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国。
北宋的建立;宋初采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和影响澶州之战和澶渊之盟。
党项建立西夏国;宋夏间的战与和。
完颜阿骨打起兵抗辽,并建立金政权;金灭辽和北宋。
南宋的建立;岳飞收复建康;郾城大捷。
宋金和议,以及南北对峙局面的形成;金迁都燕京。
.思想教育目标:.帮助学生具体分析本节课的史事和历史人物,进一步培养他们初步运用正确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并鼓励学生发表不同意见,以促进他们的个性发展。
.能力培养目标:.认识辽、西夏、金是少数民族建立的局部统一的政权,它们的建立,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有利于祖国东北、北部和西北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和民族融合。
.认识这一时期祖国历史发展的基本特点是辽、宋、夏、金几个政权并存,辽、夏对北宋的战争是短期的,和平是长期的,几方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特别是北宋在经济文化上的影响,促进了辽、夏经济文化的发展,加强了民族融合,推动着祖国历史的发展。
二、教学方法:启发与探究相结合的互动式教学。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契丹的统一。
北宋的建立,澶渊之盟。
西夏建立。
金的强大和与南宋的关系。
难点:如何正确评价澶渊之盟。
四、教学过程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繁荣发展时期。
但到了后期,经过一系列动荡之后,唐政权千疮百孔,名存实亡,终于907年灭亡,中国封建社会又进入了一个民族进一步融合、封建经济继续发展的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
那么,唐朝灭亡后,中国的政治局面如何?在政治舞台上又发生了哪些大的事件?今天,我们接着学习第9课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一、契丹的建立和统一介绍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国。
10世纪初统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国,都城在上京。
他就是辽太祖。
契丹建立国家之后,势力不断向南发展,辽太宗时期,占领了幽云十六州。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全部教案
我们从辽和西夏建立后发展情况可以看出:这两个政权都在学习中原文化,仿效汉字,创制了自己的文字,注意发展生产,所以实力不断增强。
那么,这三个政权之间的关系如何?
(2)辽与北宋的和战
北宋与辽的关系如何?
1.辽与北宋战争的表现。
2.“檀渊之盟”的内容及影响。
3.我们如何评价“檀渊之盟”?
备课日期:授课日期:序号:
主备人:课型:新授课
课题:06北宋的政治班级:七年级
课标要求:知道北宋的建立,了解宋朝重文轻武的特点。
教学目标:知道北宋的建立和统一;认识北宋中央集权的政治特色;理解北宋集权措施带来的不同影响。学会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认识北宋中央集权的政治特色。
教学重点:契丹的兴起和与北宋的关系。
教学难点:如何正确评价“檀渊之盟“及认识这一时期的民族关系。
教学流程:
2、创设情境
请同学们回顾已经学过的知识:
1.北宋的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
2.北宋统一的方针及结果。
教师指出:北宋的统一只是结束了五代十国分裂割据的状态,不是对全国的统一。北宋的统治区域,只是原来的五代十国的范围。
1.契丹的兴起
师:契丹族是我国北方一个重要的民族,关于契丹族的起源有一个浪漫的传说,一个骑白马的英俊少年和一个乘青牛的美丽少女不期而遇,相互产生爱慕之情,之后成了夫妻,繁衍后代,成为契丹族的祖先。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有关契丹族兴起的历史。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33、34页内容,找出下列问题:
(1)“行营到处即为家,一卓穹庐数乘车……”这首诗反映了契丹过着怎样的生活?
(2)契丹族兴起和逐渐强大的原因是什么?它的兴起和发展对我们今天有何启示?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计划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计划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计划
第二单元讲述了从公元907年XXX建立后梁,到1368
年元朝灭亡,是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和封建经济继续发展的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
重点介绍了宋元时期并立的民族单元、政权、经济重心的南移、民族融合的发展、以及宋元时期的社会生活和文化成就等知识。
知识与能力】
学生应掌握教材中课文出现的基本人物、事件、时间和提示;其他只要求一般了解。
过程与方法】
1、以多种角度来训练学生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方法教学目标的初步运用能力;
2、培养学生综合思维能力及独创、灵敏的思维品质,包括阅读、听讲、识记三方面材料;
3、锻炼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保障;
2、了解国家兴衰、个人成就、个人成败的原因。
因为学校地处偏远农村,学生基础差,两级分化严重,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照顾基础较差的学困生。
教学策略】
重点教学民族政权的并立和国家的统一情况;宋元时期的民族关系;宋元时期的文化。
着重讲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及完成的时间;宋元时期的辉煌成就。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通过创设情境、再现历史、引导活动、现实参与等方式,让学生体验历史、自我教育、分组合作、探究实践,理解历史人物的作用以及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相互关系。
学法指导】
本单元教学紧扣课标要求,能通过图片及相关资料激发学生研究本单元的兴趣,学生能主动研究经济重心南移和民族发展的相关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实施
日期
单元
பைடு நூலகம்教学内容
课时
执行情况
备注
5-10周
第二
单元
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发展
10
2、了解国家兴衰、个人成就、个人成败的原因。
学情分析
因为我学校地处偏远农村,学生基础差,对中国近代历史知之甚少,两级分化严重,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即要给接受能力好的学生传授以更多知识,也要照顾基础较差的学困生。
教学策略
教学重点
在本单元所涉及到的民族政权的并立和国家的统一情况;宋元时期的民族关系;宋元时期的文化。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及经济重心南移完成的时间;宋元时期的辉煌成就。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计划
第二单元
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发展
单元综述
讲述了从公元907年朱温建立后梁,到1368年元朝灭亡,是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和封建经济继续发展的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宋元时期并立的民族政权、经济重心的南移、民族融合的发展、以及宋元时候的社会生活和文化成就等知识。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教学难点
历史人物的作用与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相互关系。
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再现历史,引导活动,现实参与
学法指导
情感体验,自我教育,分组合作,探究实践
教学策略
本单元教学紧扣课标要求,能通过图片及相关资料激发学生学习本单元的兴趣,学生能主动学习经济重心南移和民族发展的相关内容。
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互动释疑突破本单元重难点;以多种角度来训练学生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方法的初步运用能力;将阅读、听讲、识记三方面材料综合起来的思维能力及独创、灵敏是思维品质的培养;通过本单元的学习知道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保障;
以教材中课文出现的基本人物、事件、时间和提示为对学生
应掌握知识的要求;其他只要求一般了解。
[过程与方法]
1、以多种角度来训练学生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方法的初步运用能力;
2、将阅读、听讲、识记三方面材料综合起来的思维能力及独创、灵敏是思维品质的培养;
3、口头表达能力的锻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