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创新思维训练课程设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10275 2010

1.

2.

3.

(三)内容设计

我们选择了下列创新思维中有代表性的内容,让同学们学习。

1.原理部分创新思维的定义,心智模式与心智枷锁,创造力人格特质、创新意识与创新习惯、创意方程

式、高峰体验等。

2.方法部分发散思维训练(含思维导图、头脑风暴、智慧墙等)、转变思考方向训练(含逆向思维、侧

向思维、多向思维等)、软性思维训练(含用思维导图创作诗歌、颠倒绘画、创意名片设计、创意签名作业等)、立体思维训练(含六顶思考帽等)。

3.实践部分要求学生们完成一个创意自我介绍作品。

(四)方法设计

1.专家讲座我们分别邀请了三位校内外专家作有关创新思维原理和创造发明经验的介绍。

2. 课堂练习通过创新思维游戏和训练,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3. 课后作业通过课后作业,巩固学习内容,培养创新思维习惯。

4. 交流讨论让学生以贴墙报、口头报告、演示表演、小组和全班讨论等方式进行作品展示和经验交流。

(五)环境资源设计通过多媒体课室选择、课桌摆放方式变化等,创设一个有益创新和交流的课堂氛围。例如,我们将课桌摆放成长方形方块,让学生以四到六人为一组,相对而坐,有利于开展各种交流活动与思维游戏。我们还准备了一批游戏道具和练习材料供上课时使用。并鼓励每人购买一本创新思维方面的书籍,由教学经费中报销,让他们在课中与课后进行补充阅读。

(六)过程设计

我们根据设计原则与各要素的设计,通过制定课程进度表将各种设计串联起来,上课时再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时间

顺序

教学内容授课教师课时数

第一次课 1.创新思维入门,创意方程式介绍。

2.思维练习(发散思维)

王竹立4学时

第二次课 1.思维导图介绍

2.右脑思维与软性思考

3.软思考练习:用思维导图创作一首诗歌等苏顺开

王竹立

4学时

第三次课 1.心智模式与心智枷锁王竹立4学时

二、创新思维训练课程的应用研究

1.教学概况

课程于2010年7月22日至8月2日期间进行。报名的研究生约有70人,从头至尾参加的有50人左右。其中大部分是本校的研究生,也有少数来自暨南大学、广州大学、厦门大学和杭州师范学院的研究生。课程进展顺利,学生们自始至终热情高涨,完成了各项学习与训练任务。

2.学生反馈

课后的问卷调查表明,认为课前设计的5个教学目标已经实现的学生比例分别为:树立意识83%,培养习惯46%,理解原理67%,掌握方法46%,完成实践33%。由于这个目标的难易层次是依次递增的,这个结果基本符合我们的预期。认为课程提高自身创新思维能力太多的有8%,较多的33%,还行的50%,较少的8%,符合正态分布情况;给自己在本次课程的学习打86-90分的占29%,81-85分的占46%,71-80分的占13%,60-70分的占13%。认为此次课程课堂氛围很适合创新思维的占54%,还行的占42%,不是很适合的占4%。说明大家对课程基本满意。

3.学生留言

来自广州大学的毕经周同学在自己的博客上写了一篇题为《感受王竹立老师的创新思维课程》的博文,其中写到:“在我看来,这门课可以说是出乎想象的优秀。用‘爱情’、‘名片’两个词创作一首诗歌给我留下了最为深刻的印象。……它把人的思维方式形象化,把容易中断的思维连续化,它让创新思维看起来简单易行,这无疑能够鼓励人们去有更多的创新。后来讲到的六顶思考帽,卡片轮转等一些具体的操作方法,这些方法能够高效的集合集体的智慧去认真思考一件事情,其力量当然是无穷的。在我看来,如果能够牢牢记住这些方法,并通过一些练习掌握这些方法,而且能够在生活

实践中主动去运用这些方法,那么对生活将会是一个非常大的帮助。当尝到甜头以后,势必会爱不释手,经常运用,那个时候,我想创新的理论恐怕已不言自明了。”

“上完这门课,还有一个很大很重要的收获是:它唤醒了我的创新的意识。当今社会创新算是个非常出名的词语了,各行各业无不提“创新”二字,就连国家也要是创新型的国家。然而听了这么多创新,事实上它只让人感到耳边聒噪,给人的感觉就是人们对创新是心急如焚,以至于大喊大叫起来。这门课,王老师并没有陷入这个漩涡,而是从一些讲课方式的创新,桌椅摆放的创新,作业的创新等多个方面,让大家参与进来进行实践。整个过程进行得很愉快,大家在实践中当然自有自己的乐趣和收获,不用鼓吹,不用谆谆教导,大家有乐趣有收获,自然心向往之。”还有许多同学在课后留言中表示了兴奋和感谢之意,例如一位同学写到“在这门课上,我成为一个诗人!”

4.教学反思

由于是第一次上这种类型的课,缺乏经验,还存在很多不足。具体分析一下:①课程时间过紧,内容较多,因而很多训练像蜻蜓点水、不够深入,影响了效果;②课前与外请专家沟通不足,致使讲座内容有些重复,或稍嫌沉闷,与本课程目标不尽一致;③由于时间太短,在完成创意作品环节做得不够理想;时间安排还可以更灵活、更有弹性;④教学形式还可以进一步多样化,比如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创新工场、创新实验室等;⑤训练方法比较零散,不够系统。这些问题需要在下一轮行动研究中逐步解决。

参考文献:

[1]王竹立,蒋莉. 基于教育二重性的教学设计过程模式初探[J]. 现代教育技术杂志, 2009,19(2):14-17

(本文发表于《中国教育网络》2011年中山大学增刊)

创新思维训练课程

暂无评价

•课程时长:12小时

•授课讲师:陈馨娴

•课程分类:职业素养

•发布时间:2012-03-07

•课程编号:191994

•收藏人气:2724

淘课价¥16000

可用淘币

返现金券

待定下载课纲

课程介绍评价详情(0)

培训受众:

企业员工及中高层管理人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