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课后习题名词解释总汇

合集下载

曼昆《经济学原理》重点及答案

曼昆《经济学原理》重点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45分)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三、图形题:(每题5分,共15分)四、案例题:(每题15分,共15分)1理性人 : 指系统而有目的地尽最大努力去实现其目标的人。

理性人是经济研究中所假设的,在一定条件下具有典型理性行为的经济活动主体,可以是消费者、厂商、也可以是从事任何其他经济活动的人。

2市场失灵:指一些不受管制的市场不能有效地配置资源。

3产权:指个人拥有并控制稀缺资源的能力。

4互补品:一种物品价格上升引起另一种物品需求减少的两种物品。

5均衡数量:当价格调整到使供给与需求平衡时的供给量与需求量。

6富有弹性:如果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大,可以说这种物品的需求是富有弹性的。

7生产者剩余:指卖者出售一种物品或服务得到的量减去卖者的成本。

8交易成本:各方在协议与遵守协议过程中所发生的成本。

9私人物品:既有排他性又有竞争性的物品。

10搭便车行为:得到一种物品利益但避开为此支付的行为。

11隐性成本:不要求企业支出货币的投入成本。

12经济利润:企业的总收益减去生产所售物品与劳务的所有机会成本(显性的和隐性的)13固定成本:不随产量变动而变动的成本。

14可变成本:随产量变动而变动的成本。

15规模经济:长期平均总成本随产量增加而减少的特性。

16效率:资源配置使社会所有成员得到的总剩余最大化的性质。

17市场势力:一个经济活动者(或经济活动者的一个小集团)对市场价格有显著影响的能力。

18替代品:一种物品的价格上升引起另一种物品需求的增加的两种物品。

19供给量: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出出售的该种商品的数量。

20需求的价格弹性:一种物品需求量对其价格变动反应程度的衡量,用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除以价格不变动的百分比计算。

21必需品和奢侈品:必需品倾向于需求缺乏弹性,而奢侈品倾向于需求富有弹性。

一种物品是必需品还是奢侈品并不取决于物品本身固有的性质,而取决于买者的偏好。

经济学原理名词解释及简答题

经济学原理名词解释及简答题

经济学原理名词解释及简答题⼀、名词解释1.隐成本:⼚商本⾝⾃⼰所拥有的且被⽤于该企业⽣产过程的那些⽣产要素的总价格2. 供给量:⼀定时期内,⽣产者在某⼀价格下对商品或劳务的意愿销售量3. ⽣产者剩余:⽣产者所获得的收益除去⽣产所付出的代价所剩余的差额4. ⽆差异曲线:反映了消费者的偏好,特定⼀条⽆差异曲线上的点代表了受消费者同样偏好的所有可能的消费组合5. 交叉价格弹性:着其他条件不变时,⼀种商品的需求量对其他商品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互补品的需求价差价格弹性为负,替代品的需求交叉弹性为正)6. 机会成本:⽣产者所放弃的使⽤相同的⽣产要素在其他⽣产要途中所能得到的最⾼收⼊7. 等成本曲线:在既定的成本和⽣产要素价格下,⽣产者刚好够买得起的⽣产要素可能的组合的轨迹8. 约束线(预算线):在既定价格下,由花费所有收⼊的消费组合构成的曲线9. 需求收⼊弹性:指其他条件不变的时候,⼀种商品的需求量对收⼊变化的敏感程度10. 边际替代率:在维持效⽤⽔平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时所需要的放弃的另⼀种商品的数量(他代表了消费者愿意⽤⼀种物品交换另⼀种物品的⽐率)11. 显成本:⼚商在⽣产要素市场上购买或租⽤他⼈所拥有的⽣产要素的实际⽀出12. 需求量:⼀定时期内消费者在某⼀价格下对商品或劳务的意愿购买量13. 需求价格弹性:衡量其他因素不变时,需求量变化对该商品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14. 消费者剩余(衡量消费者利益的指标):消费者为了获得⼀定数量的商品⽽愿意付出的代价与实际花费的代价之间的差额。

(消费者剩余衡量的是消费者从中得到的净收益的多少)15. 等产量曲线:在技术⽔平的条件下,⽣产某⼀特定产量的两种⽣产要素投⼊量的组合的轨迹⼆、简答题1 导致供给变化的因素:« 投⼊品价格« 对价格变化的预期« 技术« ⽣产者数量2 ⽆差异曲线有哪三个基本特征:« 在同⼀坐标平⾯上的任何两条⽆差异曲线之间,可以有⽆数条⽆差异曲线« 在同⼀坐标平⾯图上的任何两条⽆差异曲线是不会相交的« ⽆差异曲线是凸向原点的,越往右上⽅,偏好越⼤3 需求价格弹性受那些因素影响« 替代品的可得性« ⽀出占收⼊的⽐重« 考察期的长短« 商品对消费者重要程度或偏好« ⽤途⼴泛性4 归纳预算线变动的四种情况,并作图说明A消费者的收⼊I或商品价格P1和P2变化时,会引起预算线的变动。

(完整版)经济学原理名词与简答

(完整版)经济学原理名词与简答

一、经济学原理名词解释:1.机会成本:由于选择人们不得不付出的代价被称为机会成本。

2.市场经济:是一种主要由个人和私人企业解决生产和消费的经济制度。

3.市场:是买者和卖者相互作用并共同决定商品或劳务的价格和交易数量的机制。

4.价格:即物品的货币价值,代表了消费者与厂商愿意交换各自产品的价格。

5.微观经济学:是研究经济的基本单元——生产者、消费者和资源拥有者的个体决策的科学。

6.宏观经济学:它研究宏观经济总量的一门学科。

它通过研究现有的资源是否充分利用、达到充分利用的途径等来解决资源的利用问题。

7.实证经济学:研究的是经济本身的内在规律,并根据这些规律,分析和预测人们的经济行为的效果。

8.静态分析:是指完全抽掉了时间因素和经济变动的过程,在假定各种条件处于静止的条件下,分析经济现象的均衡形成和变化条件的方法,即考察的是某一时点上的均衡。

9.比较静态分析:是指对个别经济现象的一次变动后,不对转变时间和变动过程本身进行分析而只是对两个和两个以上的均衡位置进行比较的一种均衡分析方法。

10.动态分析:是考虑了时间因素,把经济现象当作一个变化的过程,对从原有的均衡过渡到新的均衡的实际变化过程进行分析的方法。

11.边际分析方法:是指分析自变量每增加一个单位或增加最后一个单位的量值会如何影响和决定因变量的量值。

12.需求定律: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一种商品的价格和人们对其的需求量是一种反向变动的关系,价格上升,需求量下降;价格下降,需求量上升。

13.供给定律:在其他条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一种商品或服务的价格和它的供给量之间呈一种正向变动关系,供给量随着价格的上升而上升,随着价格下降而下降。

14.市场的均衡:是指买卖双方共同作用的结果,使得市场的供给量等于需求量时的相对稳定的状态。

15.均衡价格:是指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量等于生产者所提供的该商品的供给量时的市场价格。

16.均衡产量:是指市场在均衡价格时的交易量。

《经济学原理》名词解释汇总

《经济学原理》名词解释汇总

曼昆的《经济学原理》—名词解释第一章:1、稀缺性:社会资源的有限性。

2、经济学:研究社会如何管理自己的稀缺资源。

3、效率:社会能从其稀缺资源中得到最大利益的特性。

4、平等:经济成果在社会成员中平均分配的特性。

5、机会成本:为了得到某种东西所必须放弃的东西。

理性人:系统而有目的地尽最大努力实现其目标的人。

6、边际变动:对行动计划微小的增量调整。

激励:引起一个人做出某种行为的某种东西。

7、市场经济:当许多企业和家庭在物品与劳务市场上相互交易时,通过他们的分散决策配置资源的经济。

产权:个人拥有并控制稀缺资源的能力8、市场失灵:市场本身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情况。

9、外部性: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福利的影响。

10、市场势力:单个经济活动者(或一小群经济活动者)对市场价格有显著影响的能力。

11、生产率:每一单位劳动投入所生产的物品与劳务数量。

12、通货膨胀:经济中物价总水平的上升。

13、菲利普斯曲线: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

14、经济周期:就业和生产等经济活动的波动。

第二章:15、循环流向图:一个说明货币如何通过市场在家庭与企业之间流动的直观经济模型。

16、生产可能性边界:表示在可得到的生产要素与生产技术既定时,一个经济所能生产的产品数量的各种组合的图形。

17、微观经济学:研究家庭和企业如何做出决策,以及它们在市场上的相互交易。

18、宏观经济学:研究整体经济现象,包括通货膨胀、失业和经济增长。

19、实证表述:试图描述世界是什么的观点。

20、规范描述:试图描述世界应该是什么样子的观点。

第三章:21、绝对优势:用比另外一个生产者更少的投入生产某种物品的能力。

22、比较优势:一个生产者译低于另外一个生产者的机会成本生产一种物品的行为。

23、进口品:国外生产而在国内销售的物品。

24、出口品:国内生产而在国外销售的物品。

第四章:25、市场:由某种物品或劳务的买者与卖者组成的一个群体。

26、竞争市场:有许多买者与卖者,以致于每个人对市场价格的影响都微乎其微的市场。

经济学原理名词解释

经济学原理名词解释

经济学原理名词解释I. Definitions1. opportunity cost (P6)Whatever must be given up to obtain some item.2. market economy (P9)An economy that allocates resources through the decentralized decisions of many firms and households as they interact in markets for goods and services.3. law of demand (P65)The claim that, other things equal, the quantity demanded of a good falls when the price of the good rises.4. normal good (P68)A good for which, other things equal, an increase in income leads to an increase in demand.5. inferior good (P68)A good for which, other things equal, an increase in income leads to a decrease in demand.6. price elasticity of demand (P90)A measure of how much the quantity demanded of a good responds to a change in the price of that good, computed as the percentage change in quantity demanded divided by the percentage change in price.7. price ceiling (P114)A legal maximum on the price at which a good can be sold.8. price floor (P114)A legal minimum on the price at which a good can be sold.9. consumer surplus (P139)The amount a buyer is willing to pay for a good minus the amount the buyer actually pays for it.10. producer surplus (P144)The amount a seller is paid for a good minus the seller’s cost of providing it.11. explicit costs (P269)Input costs that require an outlay of money by the firm.12. implicit costs (P269)Input costs that do not require an outlay of money by the firm.13. economics of scale (P281)The property whereby long-run average total cost falls as the quantity of output increases.14. diseconomies of scale (P281)The property whereby long-run average total cost rises as the quantity of output increases.15. natural monopoly (P314)A monopoly that arises because a single firm can supply a good or service to an entire market at a smaller cost than could two or more firms.16. indifference curvesAn indifference curve is a curve that shows consumption bundles that give the consumer the same level of satisfaction.17. budget constraintThe budget constraint shows the various combinations of goods the consumer can afford given his or her income and the prices of the two goods.18.GDPthe market value of all final goods and services produced within a country in a given period of time. (p510)19.CPIa measure of the overall cost of the goods and services bought by a typical consumer. (p530)20.aggregate-demand curvea curve that shows the quantity of goods and services that households, firms, the government, and customers abroad want to buy at each price level. (p745)21.monetary neutralitythe proposition that changes in the money supply do not affect real variables. (p668) 22.crowding-out effectthe offset in aggregate demand that results when expansionary fiscal policy raises the interest rate and thereby reduces investment spending. (p790)23.multiplier effectthe additional shifts in aggregate demand that result when expansionary fiscal policy increases income and thereby increases consumer spending. (p787)24.automatic stabilizerschanges in fiscal policy that stimulate aggregate demand when the economy goes into a recession without policymakers having to take any deliberate action. (p796)II. Theories1. income and substitution effects as price changes2. price control of government3. the consumer’s optimal choice4.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lasticity and revenue5. the short equilibrium and long one of competitive firms6. the welfare cost of monopolyIII. Exercises1. P285. 1,11a. opportunity cost;b. average total cost;c. fixed cost;d. variable cost;e. total cost;f. marginal cost.The following table shows quantity (Q), total cost (TC), and average total cost (ATC) forFirm A has increases. Firm B has diseconomies of scale since average total cost rises as output rises. Firm C has economies of scale for output from 1 to 3, then diseconomies of scale for greater levels of output.2. P308. 6a. Figure 4 shows the short-run effect of declining demand for beef. Theshift of the industry demand curve from D1 to D2 reduces the quantity fromQ1to Q2and reduces the price from P1to P2. This affects the firm,reducing its quantity from q1 to q2. Before the decline in the price, the firmwas making zero profits; afterwards, profits are negative, as average totalcost exceeds price.Figure 4b. Figure 5 shows the long-run effect of declining demand for beef. Sincefirms were losing money in the short run, some firms leave the industry.This shifts the supply curve from S1 to S3. The shift of the supply curve isjust enough to increase the price back to its original level, P1. As a result,industry output falls still further, to Q3. For firms that remain in theindustry, the rise in the price to P1 returns them to their original situation,producing quantity q1 and earning zero profits.Figure 53. P340.3、4 (中⽂三版P282. 4、5)If the price of tap water rises, the demand for bottled water increases. This is shown in Figure 4 as a shift to the right in the demand curve from D1 to D2. The corresponding marginal-revenue curves are MR1and MR2. The profit-maximizing level of output is where marginal cost equals marginal revenue.Prior to the increase in the price of tap water, the profit-maximizing level of output is Q1; after the price increase, it rises to Q2. The profit-maximizing price is shown on the demand curve: it is P1 before the price of tap water rises, and it rises to P2 after. Average cost is AC1before the price of tap water rises and AC2after.Profit increases from (P1 - AC1) x Q1 to (P2 - AC2) x Q2.Figure 4a. Figure 5 illustrates the market for groceries when there are many competing supermarkets with constant marginal cost. Output is Q C, price is P C, consumer surplus is area A, producer surplus is zero, and total surplus is area A.Figure 5b. If the supermarkets merge, Figure 6 illustrates the new situation. Quantity declines from Q C to Q M and price rises to P M. Area A in Figure 5 is equal to area B + C + D + E + F in Figure 6. Consumer surplus is now area B + C, producer surplus is area D + E, and total surplus is area B + C + D + E. Consumers transfer the amount of area D + E to producers and the deadweight loss is area F.。

经济学原理名词解释

经济学原理名词解释

经济学原理名词解释1、稀缺性:就是指相对于人类社会得无穷欲望而言,经济物品,或者说生产这些物品所需要得资源总就是不足得。

2、机会成本:指把某资源投入某一特定用途以后,所放弃得在其她用途中所能得到得最大利益。

(或者:就是指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所要放弃得另一些东西得最大价值。

又或者:生产一单位某种商品得机会成本就是指生产者所放弃得使用相同得生产要素在其她用途中所能得到得最高收入。

)3、生产可能性曲线:指在资源与技术既定得条件下,生产两种产品得所有最大可能产量组合点得轨迹.又称生产可能性边界或生产转换线。

4、西方经济学:就是研究在市场经济制度下,稀缺资源有效配置与利用得科学.5、需求:一种商品得需求就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得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得该种商品得数量。

6、需求曲线:就是根据需求表画出得,表示某种商品价格与需求关系得曲线,它向右下方倾斜。

7、供给:一种商品得供给就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得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供应得该种商品得数量。

8、供给曲线:根据供给表画出得,表示某种商品价格与供给量关系得曲线,它由右上方倾斜。

9、均衡价格:均衡价格就是指一种商品需求量与供给量相等时得价格。

或者说就是商品得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相交时得价格。

10、均衡数量:指市场处于均衡状态时得商品供给量与需求量,此时得供给数量恰好等于需求数量。

11、市场均衡:在市场交易中,当生产者愿意出卖得价格与消费者愿意支付得价格以及生产者愿意供给得数量与消费者愿意买进得数量恰好相等时,市场达到均衡状态,称为市场均衡。

12、市场经济:就就是一种用价格机制来决定资源配置得经济体制。

13、支持价格:就是政府治为了扶植某一行业得生产而规定得该行业产品得最低价格。

14、限制价格:就是政府为了限制某些生活必需品得物价上涨而规定得这些产品得最高价格。

15、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在购买一定数量得某种商品时愿意支付得最高总价格与实际支付得总价格之间得差额。

经济学原理名词解释

经济学原理名词解释

1、绝对优势(Absoluteadvantage)如果一个国家用一单位资源生产的某种产品比另一个国家多,那么,这个国家在这种产品的生产上与另一国相比就具有绝对优势。

2、逆向选择(Adversechoice)在此状况下,保险公司发现它们的客户中有太大的一部分来自高风险群体。

3、选择成本(Alternativecost)如果以最好的另一种方式使用的某种资源,它所能生产的价值就是选择成本,也可以称之为机会成本。

4、需求的弧弹性(Arcelasticityofdemand)如果P1和Q1分别是价格和需求量的初始值,P2和Q2为第二组值,那么,弧弹性就等于-(Q1-Q2)(P1+P2)/(P1-P2)(Q1+Q2)5、非对称的信息(Asymmetricinformation)在某些市场中,每个参与者拥有的信息并不相同。

例如,在旧车市场上,有关旧车质量的信息,卖者通常要比潜在的买者知道得多。

6、平均成本(Averagecost)平均成本是总成本除以产量。

也称为平均总成本。

7、平均固定成本(Averagefixedcost)平均固定成本是总固定成本除以产量。

8、平均产品(Averageproduct)平均产品是总产量除以投入品的数量。

9、平均可变成本(Averagevariablecost)平均可变成本是总可变成本除以产量。

10、投资的β(Beta)β度量的是与投资相联的不可分散的风险。

对于一种股票而言,它表示所有现行股票的收益发生变化时,一种股票的收益会如何敏感地变化。

11、债券收益(Bondyield)债券收益是债券所获得的利率。

12、收支平衡图(Break-evenchart)收支平衡图表示一种产品所出售的总数量改变时总收益和总成本是如何变化的。

收支平衡点是为避免损失而必须卖出的最小数量。

13、预算线(Budgetline)预算线表示消费者所能购买的商品X和商品Y的数量的全部组合。

它的斜率等于商品X 的价格除以商品Y的价格再乘以一1。

2023版经济学原理名词解释

2023版经济学原理名词解释

2023版经济学原理名词解释第一章1.稀缺性:社会拥有的资源是有限的,因此不能生产人们希望用油的所有物品与劳务2.经济学:研究社会如何管理自己的稀缺资源3.效率:社会能从稀缺资源中得到的最大利益4.平等:讲这些资源的成果平均地分配给社会成员5.机会成本:为了得到这种东西所放弃的东西6.理性人:能系统而由母的的尽最大努力去实现目标7.编辑变动:对现有行动计划的微小增量调整8.激励:引起一个人做出某种行为的某种东西9.市场失灵:市场本身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情况10.外部性: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福利的影响11.市场势力:单个人或者一小群人不适当地影响市场价格的能力12.生产率:每一单位劳动投入所生产的物品与劳动数量经济学十大原理L人们面临权衡取舍2、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3、理性人考虑边际量4、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5、毛衣可以使每个人的状况都变得更好6、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7、政府又是可以改善市场结果8、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9、当政府发行了过多的货币时,物价上升10、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事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第二章要点1.循环流向图,见书20o在这个模型中,经济由两类觉得这,家庭和企业组成,2.物品与劳务市场上,家庭是买者,生产要素市场上,家庭是卖者3.生产可能性边界:一个图形,标明在生产要素和生产技术既定时,一个经济所能生产的产出。

大炮与黄油4.微观经济学:研究家庭和企业如何做出决策,以及他们如何在特定市场上相互影响5.宏观经济学:研究整体经济现象6.关于世界的表述有两种类型:一,实证表述:描述性的,关于世界是什么样子的表述;二,规范表述:关于世界应该是什么样子的表述第四章供给与需求的市场力量L某种物品与劳务的买者与卖者组成的一个群体2、竞争市场:有许多买者与卖者,以至于一个人对市场价格的影响微乎其微的市场3、完全竞争的市场具有的两个特征:可供销售的物品是完全相同的;买者与卖者众多以至于任何一个买者或卖者无法影响市场价格,此时他们被称为价格接受者4、垄断者:一些市场只有一个卖者,由他决定价格5.需求量:买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该种物品的数量6.需求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价格上升,该物品的需求量减少,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7.需求曲线:把价格与需求量联系一起的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8.市场需求:所有个人对某种特定物品或劳务的需求的总和9.需求变动:需求曲线向右移动为去求增加,向左移动为需求减少10.影响需求量的因素:价格11.影响需求的因素:收入,相关物品的价格,嗜好,预期,买者数量12.供给量:卖者愿意并且能够出售的该种物品的数量13.供给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一种物品价格上升,该物品的供给量增加,一种物品价格下降,该物品供给量减少14.供给变动:供给曲线向右移动,为供给增加,供给曲线向左移动,为供给减少15.影响供给的因素:投入品的价格,技术,预期,卖者数量16.分析均衡变动的三个步骤:一,确定该事件是使供给曲线移动还是使需求曲线移动,还是两者都移动;二,确定曲线移动方向;三。

经济学名词解释、问答题

经济学名词解释、问答题

经济学原理名词解释一、稀缺性机会成本生产可能性曲线西方经济学二、需求需求曲线供给供给曲线均衡价格均衡数量市场均衡市场经济支持价格限制价格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弹性需求的价格弹性需求的收入弹性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供给的价格弹性三、边际效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无差异曲线边际替代率消费可能线消费者均衡四、生产要素生产函数短期长期边际产量边际产量递减规律等产量线等成本线边际技术替代率生产者均衡内在经济内在不经济规模经济五、会计成本经济成本会计利润经济利润正常利润停止营业点收支相抵点边际收益边际成本利润最大化原则六、完全竞争完全垄断垄断竞争厂商均衡价格歧视三级价格歧视七、要素的边际生产力租准地租经济租洛伦斯曲线基尼系数八、市场失灵公共物品私人成本社会成本外部性外部经济外部不经济庇古税价格管制道德风险逆向选择政府失灵九、国内生产总值(GDP)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名义国内生产总值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平减指数十、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潜在国民收入)均衡国民收入边际消费倾向边际储蓄倾向、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自发总需求乘数节约悖论IS曲线LM曲线货币需求货币供给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十一、周期性失业自然失业充分就业通货膨胀紧缩性缺口膨胀性缺口菲利普斯曲线十二、需求管理财政政策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内在稳定器挤出效应货币创造乘数公开市场业务法定准备金率贴现率经济学原理问答题1.什么是需求?影响需求的因素有哪些?2.什么是均衡价格?它是如何形成的?画图说明。

3.什么是供求定理?需求变动和供给变动对市场均衡起什么影响?4.如果考虑到提高生产者的收入,那么对农产品和小轿车、空调一类高档消费品应采取提价还是降价办法?为什么?5.用弹性理论解释“薄利多销”与“谷贱伤农”。

6.什么是无差异曲线?它有哪些特征?7.什么是消费者均衡?基数效用论与序数效用论关于消费者均衡的条件分别是什么?8.经济学家认为,向低收入者发放实物津贴带给他们的效用小于相当于这些实物的货币津贴。

最全的经济学名词解释大全(汇总)

最全的经济学名词解释大全(汇总)

最全的经济学名词解释大汇总(全集)名词大全1.绝对优势(Absolute advantage)如果一个国家用一单位资源生产的某种产品比另一个国家多,那么,这个国家在这种产品的生产上与另一国相比就具有绝对优势。

2.逆向选择(Adverse choice)在此状况下,保险公司发现它们的客户中有太大的一部分来自高风险群体。

3.选择成本(Alternative cost)如果以最好的另一种方式使用的某种资源,它所能生产的价值就是选择成本,也可以称之为机会成本。

4.需求的弧弹性(Arc elasticity of demand)如果P1和Q1分别是价格和需求量的初始值,P2 和Q2 为第二组值,那么,弧弹性就等于-(Q1-Q2)(P1+P2)/(P1-P2)(Q1+Q2)5.非对称的信息(Asymmetric information)在某些市场中,每个参与者拥有的信息并不相同。

例如,在旧车市场上,有关旧车质量的信息,卖者通常要比潜在的买者知道得多。

6.平均成本(Average cost)平均成本是总成本除以产量。

也称为平均总成本。

7.平均固定成本( Average fixed cost)平均固定成本是总固定成本除以产量。

8.平均产品(Average product)平均产品是总产量除以投入品的数量。

9.平均可变成本(Average variable cost)平均可变成本是总可变成本除以产量。

10.投资的β(Beta)β度量的是与投资相联的不可分散的风险。

对于一种股票而言,它表示所有现行股票的收益发生变化时,一种股票的收益会如何敏感地变化。

11.债券收益(Bond yield)债券收益是债券所获得的利率。

12.收支平衡图(Break-even chart)收支平衡图表示一种产品所出售的总数量改变时总收益和总成本是如何变化的。

收支平衡点是为避免损失而必须卖出的最小数量。

13.预算线(Budget line)预算线表示消费者所能购买的商品X和商品Y的数量的全部组合。

经济学名词解释总汇

经济学名词解释总汇

1.经济学:经济学是研究个人和团体如何最好地利用稀缺经济资源,从事产品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以满足人们无限消费欲望的社会科学。

2.微观经济学:以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作为考察对象,主要分析单个产品市场的经济活动,以及个别消费者、个别厂商、个别资源拥有者的经济行为,包括供求理论、厂商理论及一般均衡分析理论等。

3.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为考察对象,研究政府、社会(非政府组织NGO)等国民经济整体对资源的利用,经济总量及其变化,分析经济活动的现象及规律。

它包括经济结构和国民收入变动理论、福利经济学和宏观经济政策。

4.实证分析法:是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对社会经济现象的过去、现在和将来进行解释、分析与预测,它的判断正确与否可以通过对事实的检查来判定,并且不涉及价值判断的问题。

阐述“是什么”的问题属于实证命题范围。

5.规范分析法:是在社会一定的哲学、文化、道德、宗教前提下,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出发点,对什么是应该、什么是不应该提出行为的标准,主要说明的是“应该是什么”的问题。

6.效用:是指消费者从消费某一商品和劳务的过程中所得到的满足感,其不仅在于这种商品和劳务满足人的欲望和需求的能力,而起这种效用的大小消费者的满足程度这种主观感觉所决定的。

7.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对该消费品的消费量每增加一单位所增加的满足程度,或者说所引起的总效用的增减数量。

8.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一定时间内,在其它商品的消费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数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加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9.公共产品:是指具有非竞争性、非分排他性,不能依靠市场机制实现有效配置的产品。

10.私人产品:是指用于满足私人个别需求的产品或服务。

11.搭便车:是指在公共产品的消费过程中,某些个人虽参与消费,但是却不愿支付公共产品的生产成本的现象。

12.规模经济:是指企业的全部生产要素的规模同比例改变而获得规模报酬的变化趋势。

经济学原理练习册答案(第二稿)2

经济学原理练习册答案(第二稿)2
市场同样起到充分的作用;(9)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均为完全竞争 市场。
第七章 国民所得与收入再分配
一、名词解释 1.国民生产总值(GNP):是指一个国家的国民在一年内所生产的最终
产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2.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内的人民在一年内生产的
最终产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3.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改变货币供给来调节率,从而影响社会
第九章 经济增长与失业、通货膨胀
一、名词解释 1.失业:是指凡是在一定年龄范围内具有劳动能力、愿意工作而没有工
作的人所处的状况。 2.通货膨胀:是指因纸币的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中的实际需要量而引 起的货币贬值和物价水平普遍持续上涨现象。 3.经济周期:是指总体经济活动在增长过程中循环出现持续一段时期的扩
第六章 为谁生产
一、名词解释 1.利息:是厂商在一定时期内使用资本生产力所支付的代价,或者说是资
本所有者在一定时期内因让渡资本使用权而承担风险所获得的报酬. 2地租: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使用土地得价格称为土地的租金,也是土
地所有者的收入,由土地的需求和供给所决定。 3级差地租:由于土地本身质量、位置差异而产生或者说由于土地的等
第二 需求和供给反方向变动。需求增加,供给减少,均衡价格上 升。同样需求减少,供给增加均衡价格必然下降。
第五章 交易规则与市场结构
一、名词解释 1.完全竞争:是指市场中没有丝毫的垄断因素,所有市场主体没有任何垄 断意识. 2.生产者剩余:指厂商在提供一定数量的某种产品时,实际接受的总 支付和愿意接受的最小总支付之间的差额。 3垄断竞争:是指在这种市场结构中,既存在竞争因素,又存在着垄断 因素。
答:1.市场经济活动经常受到经济波动的影响,使稀缺资源得不到充 分利用;

经济学原理名词解释及其参考答案

经济学原理名词解释及其参考答案

经济学原理名词解释及其参考答案稀缺性:是指相对于人类社会的无穷欲望而言,经济物品,或者说生产这些物品所需要的资源总是不足的。

机会成本:指把某资源投入某一特定用途以后,所放弃的在其他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大利益。

(或者:是指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所要放弃的另一些东西的最大价值。

又或者:生产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机会成本是指生产者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

)生产可能性曲线:指在资源和技术既定的条件下,生产两种产品的所有最大可能产量组合点的轨迹。

又称生产可能性边界或生产转换线。

西方经济学:是研究在市场经济制度下,稀缺资源有效配置与利用的科学。

需求:一种商品的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种商品的数量。

需求曲线:是根据需求表画出的,表示某种商品价格与需求关系的曲线,它向右下方倾斜。

供给:一种商品的供给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供应的该种商品的数量。

供给曲线:根据供给表画出的,表示某种商品价格与供给量关系的曲线,它由右上方倾斜。

均衡价格:均衡价格是指一种商品需求量与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

或者说是商品的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相交时的价格。

均衡数量:指市场处于均衡状态时的商品供给量与需求量,此时的供给数量恰好等于需求数量。

市场均衡:在市场交易中,当生产者愿意出卖的价格和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以及生产者愿意供给的数量和消费者愿意买进的数量恰好相等时,市场达到均衡状态,称为市场均衡。

市场经济:就是一种用价格机制来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体制。

支持价格:是政府治为了扶植某一行业的生产而规定的该行业产品的最低价格。

限制价格:是政府为了限制某些生活必需品的物价上涨而规定的这些产品的最高价格。

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在购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最高总价格和实际支付的总价格之间的差额。

生产者剩余:厂商在提供一定数量的某种产品时实际接受的总支付和愿意接受的最小总支付之间的差额。

经济学原理名词解释

经济学原理名词解释

1.机会成本:为了得到某种东西,所以必须放弃的东西2.理性人:系统而有目的地尽最大努力实现其目标的人3.生产可能性边界:表示在可得到的生产要素与生产技术既定时,一个经济所能产生的产品数量的各种组合的图形4.比较优势:一个生产者以低于另一个生产者的机会成本生产某种物品的能力5.需求定理:认为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一种物品的价格上升,对该物品的需求量减少的观点6.供给定理:认为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一种物品的价格上升,该物品的供给量增加的观点7.需求价格弹性:衡量一种物品需求量对其价格变动反应程度的指标,用需求量变动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动百分比来计算8.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衡量一种物品需求量对另一种物品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的指标,用第一种物品需求量变动百分比除以第二种物品价格变动百分比来计算9.无谓损失:市场扭曲(例如税收)引起的总剩余减少10.外部性: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福利的无补偿的影响11.科斯定理:认为如果私人各方可以无成本地就资源配置进行协商,那么,他们就可以自己解决外部性问题的观点12.公共物品:既无排他性又无消费竞争性的物品13.公地悲剧:一个说明从整个社会的角度看,为什么公共资源的使用大于合意的水平的寓言14.边际产量递减:一种投入的边际产量随着投入量增加而减少的特征15.沉没成本:已经发生而且无法收回的成本16.价格歧视:以不同价格向不同顾客出售同一种物品的经营做法17.囚徒困境:两个被捕的囚徒之间的一种特殊“博弈”,说明为什么甚至在合作对双方都有利时,保持合作也是困难的18.边际产量值:一种投入的边际产量乘以该产品的价格19.补偿性工资差别:为抵消不同工作的非货币特性而产生的工资差20.无差异曲线:一条表示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满足程度的消费组合的曲线21.边际替代率:消费者愿意以一种物品交换另一种物品的比率22.道德风险:一个没有受到完全监督的人从事不诚实或不合意行为的倾向23.逆向选择:从无信息一方的角度看无法观察到的特征组合变为不合意的倾向。

经济学原理名词解释1-6英文名词

经济学原理名词解释1-6英文名词

第一单元什么是经济学?一基本的经济问题1.经济学:是解决经济问题、事件的逻辑和分析方法,是一门研究人类在目标与有其他用途的稀缺资源之间关系的行为的社会科学。

2.免费品:是每个人都可以免费获得的东西。

3.经济品:是一种供给有限的商品。

4.机会成本:是放弃了的选择的成本。

二不同的经济体制1.经济体制:是一个经济体系的组织方式,关键问题在于做最根本的经济选择时的方法。

任何经济体制都要完成以下四个任务:分配资源、决定产品的构成、分配产品、刺激和稳定增长。

2.计划经济或指令式经济:政府拥有所有资源并且决定生产、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类型与数量。

3.市场经济:这里我们仅限于讨论西方类型市场经济或者资本主义经济。

也可以指私人企业制度。

主要特点是私人拥有土地和资本,并且资源在不受政府干预的情况下主要按照价格进行分配。

4.混合型经济:私人所有企业生产非必需品,政府组织生产必需品和服务;国家拥有和控制一些资源,另外一些资源由企业或个人控制和拥有。

第二单元生产如何更加有效率一什么是生产?1.生产:是把资源转换成供给人们的产品和服务的过程2.生产要素:是生产中使用的经济资源,一般被分为3种类型:自然资源、人力资源、人造资源,大体来说就是土地、劳动力和资本。

许多经济学家还加入了第四个因素:企业家才能。

二专业化三生产成本和收益1.总成本(TC):生产一定量的产品花费的成本, 是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的和。

2.变动成本(VC):是生产一定产量产品需要的可变资源。

3.固定成本(FC):是一个公司固定的生产材料的成本。

4.平均成本(AC):是生产一单位产品的成本,是用总产出除以总成本计算出来的。

5.边际成本(MC):是每增加一单位产量增加的成本,是用因为产量改变造成的成本改变除以产量的变化计算出的变化。

6.总收益(TR):是公司卖出产品收回的钱。

可以直接通过单位价格(P)乘以数量(Q)得出。

7.平均收益(AR):是卖出一件产品得到的数额,等于产品的售价。

经济学原理课后练习题

经济学原理课后练习题

第一章导言一、名词解释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机会成本实证分析规范分析二、单项选择题1、经济学中的“稀缺性”是指()A、世界上大多数人生活在贫困中;B、相对于资源的需求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C、利用资源必须考虑下一代;D、世界上的资源终将被人类消耗光。

2、经济物品是指()A、有用的物品;B、数量有限,要花费代价才能得到的物品;C、稀缺的物品;D、数量无限,不用付出代价就能得到的物品。

3、一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以内的点表示()A、生产品最适度水平;B、该国可利用的资源减少和技术水平降低;C、失业或资源未被充分利用;D、通货膨胀。

4、生产可能曲线的基本原理是()A、假定所有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B、一国资源总能被充分利用;C、改进技术引起生产可能曲线向内移动;D、生产可能曲线上的每一点的产品组合,对该国来说,都是最佳的。

6、经济学中的基本选择包括()A、生产什么,生产多少;B、怎样生产,何时生产;C、为谁生产;D、以上都包括。

7、下列哪一项属于规范分析()A、2000年货币当局连续降息,以拉动经济增长;B、从去年开始,持续下降的物价开始回升;C、人所得税征收起点太低,不利于公平原则;D、在短短的五年内,政府的财政支出扩大了一倍。

8、经济学主要研究A.如何使私人企业避免利益损失B.证明资本主义经济比社会主义经济更优越C.如何有效配置使用稀缺资源D.决定最公平地分配社会产品。

11、下面哪一个是微观经济描述?A.去年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9%B.去年失业人口占劳动人口的12%C.去年小麦平均价格上涨了7%D.去年全国物价总水平上涨幅度达5.4%12、下面哪一项陈述是关于宏观经济学的?A.由于工资收入增加,张华强决定多存一些钱B.由于牛肉价格下降,养牛专业户王刚决定改养鸡C.第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比去年同期增长12.4%D.中国人民建设银行将对私人住宅进行按揭贷款的利率提高一个百分点13、规范性陈述A.是基于一般规律作出的B.仅存在于微观经济学中C.仅存在于宏观经济学中D.是基于一定的价值判断作出的14、下述陈述中哪一个是规范性的?A.今天气温很高B.今天湿度较大C.今天太热不适于打网球D.傍晚时的天气比较凉爽15、实证性陈述是A.通过归纳而得到的B.通过演绎而得到的C.主观的,基于某种判断而作出的D.客观的,基于事实而作出的16、下述陈述中哪一个是实证性的?A.今天的空气湿度太高了B.今天太热不适于做慢步跑运动C.今天最高气温是35。

经济学原理名词解释

经济学原理名词解释

1.供给:指生产者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上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一定数量的商品或劳务。

2.需求:在一定的时期,在一既定的价格水平下,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

3.需求价格弹性:是指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化的百分比。

4.边际效用:在一定时间内消费者增加一个单位商品或服务所带来的新增效用,也就是总效用的增量。

5.无差异曲线:是一条表示线上所有各点两种物品不同数量组合给消费者带来的满足程度相同(效用水平)的线。

6.边际替代率:在保持同等效用水平的条件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可以代替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量。

它是无差异曲线的斜率。

7.消费者均衡:在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的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实现效用最大化并保持不变的状态。

8.恩格尔定律: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购买食物的支出则会下降。

9.替代效应:因该种商品价格变化,导致消费者所购买的商品组合比例变动,即商品与其他商品之间的替代效应10.生产可能性曲线:指在一定的资源条件下,利用现有资源可能生产的最大产量组合。

11.机会成本:是指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所要放弃另一些东西的最大价值。

12.边际收益:是指增加一单位产品的销售所增加的收益,即最后一单位产品的售出所取得的收益。

13.完全垄断市场:在市场上只存在一个供给者和众多需求者的市场结构。

对于垄断者所出售的产品,市场上不存在相近的替代品。

14.垄断竞争市场:指一种既有垄断又有竞争,既不是完全竞争又不是完全垄断的市场,是处于完全竞争和完全垄断之间的一种市场,是一种许多企业出售相近但非同质、而是具有差别的商品的市场结构。

15.流量:是指一定时期内发生的某种经济变量变动的数值,它是在一定的时期内测度的,其大小有时间维度。

16.存量:某一指定的时点上,过去生产与积累起来的产品、货物、储备、资产负债的结存数量,它是在某一时点上测度的,其大小没有时间维度。

17.国民生产总值(GNP):是最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它是指一个国家地区的国民经济在一定时期(一般1年)内以货币表现的全部最终产品(含货物和服务)价值的总和。

经济学原理全部

经济学原理全部

经济学原理名词解释1机会成本:这种由于人们不得不付出的代价被称为机会成本2市场经济:是一种主要由个人和私人企业解决生产和消费的经济制度3需求定律: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一种商品的价格和人们对其需求是一种反向变动的关系,价格上升,需求量下降,价格下降,需求量上升。

4供给定律:一种是商品活服务的价格和它供给量之间呈正方向变动关系即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这种商品的供给量就会增加,相反,价格下降时供给量减少,这就是供给定律5消费者剩余:指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与实际支付的实际价格之间的差额7边际代替率:是消费者在使效用水品不变的前提下,为了都得到更多A商品与所必须放弃的B商品的比率8消费预算线:又称消费者可能线,线,是表示消费者在收入水品和商品价格一定的条件下,能够购买两种不同组合的曲线9等产量线:这一曲线表示在既定的生产技术条件下,生产出等量商品所需求的各种生产要素的不同组合的一条曲线10规模经济:是指由于生产规模扩大而导致每单位产量下降的情况11边际收益:指每增加或减少一个销售所引起的的总收益的变动12完全垄断:又称垄断,是指整个行业市场完全处于一家企业所控制的状态,即一家企业控制了某种产品的市场。

这个唯一产皮供给这成完全垄断企业13寡头垄断:是指少数几家企业垄断某一行业的市场,控制了这一行行业的供给14边际生产力:是美国经济学家卡拉克与19世纪末提出来的,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每增加一个单位某种要素的投入所增加的产量15利息:是资本这一生产要素的价格,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喂利用资本所支付的代价,或者说利息是资本的所有者在一定时期内让渡资本的使用而承担风险所索取得报酬16帕累托最优:资源配置的任何改变都不可能使一个人的境况变好而又不使别人的境况变坏17帕累托改进:是指在没有任何一个人的境况的变坏的情况下,通过改变资源的配置至少使得一个人变好的行为18外部性:是指一个人的行为旁观者福利影响,即作为经济主体的消费者、生产者的行为、除了影响与他们自身之外,还会影响他人19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运用的生产要素所能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的价值的总和20边际消费倾向:是指增加的收入中消费所占的比例,既增加的消费与增加的收入之间的比例,21边际储蓄倾向:是指在增加的收入中储蓄所占有的比例,既增加的储蓄与增加的收入的比率22货币乘数:简单的讲,就是货币扩张或缩减的倍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经济学:经济学是研究个人和团体如何最好地利用稀缺经济资源,从事产品的生产、分
配、交换和消费,以满足人们无限消费欲望的社会科学。

2.微观经济学:以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作为考察对象,主要分析单个产品市场的经济
活动,以及个别消费者、个别厂商、个别资源拥有者的经济行为,包括供求理论、厂商理论及一般均衡分析理论等。

3.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为考察对象,研究政府、社会(非政府组织NGO)等国
民经济整体对资源的利用,经济总量及其变化,分析经济活动的现象及规律。

它包括经济结构和国民收入变动理论、福利经济学和宏观经济政策。

4.实证分析法:是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对社会经济现象的过去、现在和将来进行解释、分
析与预测,它的判断正确与否可以通过对事实的检查来判定,并且不涉及价值判断的问题。

阐述“是什么”的问题属于实证命题范围。

5.规范分析法:是在社会一定的哲学、文化、道德、宗教前提下,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出
发点,对什么是应该、什么是不应该提出行为的标准,主要说明的是“应该是什么”
的问题。

6.效用:是指消费者从消费某一商品和劳务的过程中所得到的满足感,其不仅在于这种商
品和劳务满足人的欲望和需求的能力,而起这种效用的大小消费者的满足程度这种主观感觉所决定的。

7.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对该消费品的消费量每增加一单位所增加的满足程度,或者说所
引起的总效用的增减数量。

8.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一定时间内,在其它商品的消费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
者对某种商品消费数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加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9.公共产品:是指具有非竞争性、非分排他性,不能依靠市场机制实现有效配置的产品。

10.私人产品:是指用于满足私人个别需求的产品或服务。

11.搭便车:是指在公共产品的消费过程中,某些个人虽参与消费,但是却不愿支付公共产
品的生产成本的现象。

12.规模经济:是指企业的全部生产要素的规模同比例改变而获得规模报酬的变化趋势。


要包括三种情况:规模报酬递增、规模报酬递减、和规模报酬不变。

13.内在经济:内在经济是指企业规模扩大以后,由于其自身的原因而导致产量增加和成本
下降。

14.内在不经济:是指企业规模扩大以后,由于其自身的原因而导致产量减少和成本提高。

15.外在经济:是指企业规模扩大以后对个别企业带来有利于增减产量和降低成本的因素。

16.外在不经济:是指企业规模扩大以后对个别企业带来不利于增减产量和降低成本的因
素。

17.机会成本:是指把某种资源投入一种用途之后所放弃的它在其它用途中所获得的最大收
益。

18.沉没成本:是指已经付出的无论做出何种决策都无法收回的成本。

19.显性成本:厂商在生产和经营之中所支出的各项费用的总和,包括个人的工资、借人资
本的利息、原材料费、运输费、销售费用等。

20.隐性成本:是指企业自己拥有的且被用于该企业生产的那些生产要素的价格,是应支付,
但未在形式上以货币支付的费用。

包括自有资金、管理能力和承担风险的代价,也被称为正常利润。

21.需求:是指消费者在某一特定的时期内,在每一价格上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和劳务
的数量。

22.供给:是指生产者(厂商)在某一特定的时期内,在每一价格下愿意而起能够提供的商
品和劳务的数量。

23.需求量:是指在某一特定时期内,消费者在特定的价格水平上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
和劳务的数量。

24.吉芬商品:是指在特定条件下,当商品价格下降时,需求量会减少,而价格上涨时,需
求量反而上升,具有这种特点的商品我们称之为吉芬商品。

25.互补品:如果两种商品必须同时使用才能满足消费者的某一欲望,则称这两种商品之间
存在着互补关系,这两种商品互为互补品。

26.均衡价值:是指以中商品的绣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相交之点所对应的价格。

这是这种商
品的供求价格和供给价格相等,称为均衡价格。

27.弹性:就是表示因变量对自变量的反应的敏感程度。

具体地说,表示一个经济变量1%
的变动,引起的另一个经济变量变动的百分比。

28.完全竞争:是指市场中没有丝毫的垄断因素,所有市场主体没有丝毫的垄断意识。

29.完全垄断:是指市场中没有丝毫的竞争因素,单一的产品出售者完全控制某一产业。

30.垄断竞争:是指在这种市场结构中,既存在竞争因素,有存在着。

31.非价格竞争:就是指厂商主要采取价格之外的竞争手段参与竞争的一种经营模式和经营
理念。

32.寡头垄断:是指少数几个厂商控制着整个行业的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的这样一种市场组
织。

33.工资:工资是使用劳动这种生产要素所支付的报酬,是劳动供求均衡时的价格,主要由
维持劳动者生存的资本、维持其家属生存的资本和劳动者的教育训练费所构成的。

34.劳动:劳动是指有劳动力和劳动经验的人,通过消耗自身的体力和脑力,来改造客观自
然物质,使其适合人类需求的有目的的劳动。

35.资本:是指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广义资本,是指一个经济系统的所有有形资源和
无形资源。

36.利息:是指以货币表示的延期消费或承担风险的报酬,或者说是资本所有者在一定时期
内因让渡资本使用权而承担风险所获得的报酬。

37.利率:利率是指一定时期内利息与借贷资本的比率,是资本的价格。

利率分为名义利率
和实际利率。

前者是指现实中直接用货币表示的利率;后者还要用通货膨胀率对名义利率调整后才能得到。

38.地租:地租是使用土地(包括地面、矿藏、水域等)而支出的价格或出租土地的报酬。

39.级差地租:级差地租是指因土地丈量与位置的不同,土地的投资回报率不同。

40.准地租:准地租也称准租金,是固定资产在短期内所得到的收入,是在短期内供给固定
不变的生产要素的报酬,是指有些生产要素(之素质较高的生产要素)的租金在一定条件下类似地租。

41.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领土范围内,在一定时期(一般为一
年)内经济中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42.国民生产总值(GNP):是指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本国国名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
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43.漏出:是指国民收入家庭中没有用于消费的国内生产的商品和劳务的部分,优势可以称
之为循环流动的撤销。

44.注入:是指来自于家庭部门之外,用于购买国内生产的商品和劳务的所有支出。

45.基尼系数:基尼系数又称洛伦茨系数,是21世纪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根据洛伦茨曲线
做出的判断收入分配不均的指标,并由此得名。

它是指一种对收入不均的量度。

基尼系
数的含义:一般把全国人口分为五个档次,由低到高,看每20%的人口收入占总收入的百分比的情况。

46.税收:是指对有纳税义务的组织和个人所征收的货币和实物的总称。

税收又可解释为政
府为实现其职能按照法律规定,强制地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手段,是一整强有力的财政政策手段。

47.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是政府根据既定目标通过财政收入与支出的变化来影响宏观经济活
动水平的经济政策,主要包括政府的收入与支出。

48.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改变货币供给来调节利率,从而影响社会总需求,
一达到预定的宏观经济目标。

货币政策可以分为两类,即扩张的与紧缩的货币政策。

49.货币:狭义上,货币是指用于交换商品的标准物品。

广义上,货币是指用作交换媒介、
价值尺度、支付手段、价值储藏的物品。

50.货币存量:是指某一时点上累计的货币总量。

51.货币流量:是指某一时期内货币的流通数量。

52.流通性偏好:在报酬相同的资产之间,人们为应付日常不是之需,而回选择流动性较高
的资产,这被称为流动性偏好。

53.投资:游子是指一定时期内资本的增量,即在一定时期内生产能力的增量。

54.资本的边际效率:资本的边际效率(MEC)是指资本预期利润率,即增一笔投资预期可以
得到的利率。

资本的边际效率等于一个贴现率,这种贴现率正好使一项资本物品在使用期内各预期收入的现值之和等于这项资本品的供给价格或者重置成本。

55.汇率:汇率又称汇价,是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的比率。

也可以说是用一国货币表示的另
一国货币的价格。

56.加速原理:加速原理是指在没有闲置生产能力的其况下,如果国民收入(或消费支出)
增加,必然会提高需求,引起资本存量增加,而起资本存量增加是国民收入增加的一个倍数。

57.失业:失业是指在一定年龄范围内具有劳动能力、愿意工作而没有工作的人所出的状况。

58.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商品和服务总量的增加,也就是社会
经济规模的扩大。

一般来说,经济增长包括两层含义:第一,商品和服务总量是增加的,第二人均占有国民生产总值也是增加的。

59.实际增长率:实际增长率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实际增加的产量与上一时期的实际
产量之间的比例,是指实际产量发生的增长率。

60.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是指因纸币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中的实际需要量而引起的货币贬值
物价水平普遍持续上涨现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