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课程环境教育教学设计
五年级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环境教育备课教案
小学五年级地方课程之环境教育教案袭家小学周立学山东矿藏知多少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阅读图文资料,了解山东矿产资源的分布特点。
2.使学生熟悉山东主要的煤矿、油田、铁矿和有色金属矿的分布地。
3.使学生了解山东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策。
4.通过分析山东土地资源利用中的主要问题,使学生认识到合理开发、节约、综合利用矿产资源、寻求替代品的必要性与责任感,树立正确的资源观。
教学过程:一、大家知道,土地资源是农业发展的基础,那么工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什么呢?(矿产资源)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山东的矿产资源。
[活动]读教材中四幅山东矿产资源分布图,说说你的家乡还有哪些矿藏?[学生讨论、回答]对不同矿产资源分别回答。
[教师小结]山东矿产资源丰富,有煤矿、石油、天然气、铁矿和有色金属矿。
二、与生活的关系矿产资源是重要的自然资源,是社会生产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它已深入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
煤、石油、铁矿石的只要用途是什么?哪些日常活动或用品会用到这些矿产资源?学生讨论交流三、如何利用[讲解]山东矿产资源分布广泛,有些很丰富,我们应该如何利用它们呢?请大家讨论。
[小结]要合理开发、利用,还要研究、利用新材料,代替非可再生的能源矿产和金属矿产。
[过渡]目前,山东在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上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这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
[演示]四个例子,学生讨论山东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小结]问题是:乱采滥挖;破坏环境;严重浪费[提问]我们如何解决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学生讨论)[演示]小结:提高公民素养、增强法制意识;保护、节约、合理使用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寻求替代品。
[总结]请同学们回顾一下本节课的主要知识内容,记住主要大型煤矿、主要油田、主要铁矿和主要有色金属矿。
同学们要增强法制意识、环保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充分认识合理开发、节约、综合有效利用矿产资源,寻求替代品的必要性和责任感。
四年级地方课程《环境教育》教学设计
四年级地方课程《环境教育》教学设计四年级地方课程《环境教育》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随地吐痰的危害,懂得不能随地吐痰的原因。
2.使学生知道在不同情况下需要吐痰时应怎样做,教育他们养成不随地吐痰的好习惯。
3.让学生初步知道“吐痰”这件个人小事与公共卫生、道德水平之间的关系。
一、看表导入同学们,我们第一小学四年级五班的孩子们做了一项调查。
调查的内容是社会十大不文明现象。
我们一起看一下调查汇总表,看看你能发现什么吗?学生:谈发现。
师:他们调查的人员各行各业的都有,大部分人员都认为随地吐痰是社会十大不文明现象之首。
那对于随地吐痰这个现象,你有什么看法?师:对!随地吐痰是有危害的,今天我们就学习12课“一口痰的危害”。
板书:12课一口痰的危害二、讲授新课1•随地吐痰到底有什么样的危害,课下老师布置大家搜集这方面的资料了,下面请小组代表来回答。
要求:一个小组代表汇报时其他同学认真听,如果他读的内容和你们小组有相同的,你们就不要再读了。
如果有不对的地方,你可以给他改正。
生:汇报搜集的资料。
师:(痰液能传播多种疾病,如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肺结核、流行性感冒、麻疹等,随地吐痰不仅污染生活环境,而且危害他人健康……)总结:这几个小组的同学们搜集的资料很全面,痰的危害真是非常大。
2.师:刚才同学们都说到痰里含有"病菌",现在我们一起看几幅图片。
(播放图片、教师讲解)最后一张:这是2002年发生的非典细菌的图片,我们用肉眼是看不到的。
我们再看看这个资料。
(播放非典资料)师:非典病菌主要是靠飞沫来传播的,在我国肆虐了将近一年的时间,对我们造成了很大的伤害。
虽然事隔多年,但今天再次回忆当时的场景,依然是心有余悸。
因为SARS的缘故,随地吐痰成了众矢之的。
随地吐痰,是中国人根深蒂固的陋习,而“吐痰大国” 的帽子,更是让我们脸上无光。
3•痰的产生我们平时吃五谷杂粮,难免会有头痛、咳嗽难受的时候,这时你就会产生大量的痰液。
初三地方课程《环境教育》教学计划
初三地方课程《环境教育》教学计划随着社会环境的日益恶化,保护生态环境已迫在眉睫。
我校将充分利用现有的绿色资源,对学生进行环境道德教育。
力图通过环境教育,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用校园环境去熏陶学生的心灵,让绿色之光照耀学生的人生,使德育的内力绽放得更加灿烂,更加持久。
特制定如下计划:一、指导思想环境与人类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环境问题是人类共同关切和迫切需要解决的全球性重大问题。
保护环境,在有效地利用环境的同时,深入认识和掌握自然规律,制止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以促进人类与环境的和谐统一协调发展,己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和人类行为难则。
1983年,我国把环境保护列为一项基本国策。
环境保护,教育为本,环境教育是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基本手段。
为提高我校学生的环境意识,树立良好的环境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在创建绿色学校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环保教育,大力推进本班的素质教育。
二、教学目标:1、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
2、培养学生欣赏自然、感恩自然和保护自然的意识和情怀。
3、树立尊重生命、关爱生命的意识。
4、知道人对环境的依赖,意识到公民在保护环境中的义务。
5、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措施1、增强环境德育理念,构建环境德育网络为了实现共同的理想,使我校能更好地开展“环境德育”工作,我们坚定工作目标,全民参与,人人行动,努力提升环境德育意识。
2、加强学习,提高认识。
“绿色”工作初期,大家对“究竟什么是绿色学校,应当从哪些方面开展建设绿色学校的活动”等问题还认识不清,甚至把绿色学校理解为“绿化学校”。
为此,我们采取多种形式、多层次组织师生学习理论。
通过学习,使全体师生对“绿色学校”有了比较超前的认识。
在这基础上,我们确立“绿色学校”的标准:校园清洁优美,学生切实掌握各科教材中有关环境保护的内容;师生环境意识较高;积极参与面向社会的环境监督和宣传教育活动。
我们提出口号:“争做环保有心人,争取小手拉大手”。
地方课程环境教育教案
地方课程环境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提高环保意识。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家园的情感。
3. 引导学生掌握环境保护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4. 激发学生参与环保活动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环境问题的现状与危害2. 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与政策3. 环保技术与方法4. 环保实践活动5. 环保案例分析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环境问题的现状、危害、法律法规等知识。
2. 讨论法:分组讨论环保实践活动、案例分析等。
3. 实践法:组织学生参加环保实践活动,如垃圾分类、植树造林等。
4. 调查法:让学生调查身边的环境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四、教学准备1. 教材:环境教育教材、相关法律法规资料。
2. 教具:投影仪、电脑、黑板、粉笔。
3. 实践活动材料:垃圾分类标识、植树工具等。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实践等活动。
2. 学生作业:评估学生环保调查报告、解决方案等。
3. 学生实践活动:评价学生在环保实践活动中的表现。
4. 学生综合素质:考察学生在环保方面的意识、知识和技能等方面的进步。
六、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环境问题的现状与危害2. 第二课时: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与政策3. 第三课时:环保技术与方法4. 第四课时:环保实践活动5. 第五课时:环保案例分析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环境问题的现状、危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与政策,环保技术与方法,环保实践活动,环保案例分析。
2. 教学难点:环保技术与方法的运用,环保实践活动的组织与实施,环保案例的分析与解决。
八、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环境问题的图片,引起学生对环境保护的关注。
2. 讲解环境问题的现状与危害:分析我国环境问题的现状,让学生了解环境问题对人类和地球的影响。
3. 讲解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与政策:让学生了解国家对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
4. 讲解环保技术与方法:介绍环保领域的先进技术和方法,培养学生运用环保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
初中地方课程环境教育教案
初中地方课程环境教育教案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资源状况和环境问题,增强环保意识。
2.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情感。
3. 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环境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建议。
教学内容:第一课时: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资源状况和环境问题1. 自然环境:地理位置、气候特点、水资源、土地资源等。
2. 资源状况:矿产资源、植物资源、动物资源等。
3. 环境问题: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噪音污染等。
第二课时:分析环境问题,提出解决方法和建议1. 分析环境问题的原因:人口增长、工业化进程、农业生产等。
2. 讨论解决环境问题的方法:治理污染、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等。
3. 提出环保建议:垃圾分类、绿色出行、节约用水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家乡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家乡的自然环境、资源状况和环境问题。
2. 学生分享自己对家乡环境的了解和感受。
二、讲解自然环境、资源状况和环境问题(15分钟)1. 教师讲解家乡的自然环境、资源状况和环境问题,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家乡的环境状况。
2. 学生认真听讲,记录重点内容。
三、小组讨论(20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环境问题,讨论问题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2.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其他组进行评价、补充。
四、总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环保意识。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悟。
第二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环境问题。
2. 学生分享自己对环境问题的看法和建议。
二、分析环境问题,提出解决方法和建议(2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环境问题的原因,如人口增长、工业化进程、农业生产等。
2. 学生讨论解决环境问题的方法,如治理污染、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等。
3.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其他组进行评价、补充。
三、提出环保建议(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提出具体的环保建议,如垃圾分类、绿色出行、节约用水等。
地方课程环境教育教案
地方课程环境教育教案第一章:环境教育的意义与目标1.1 教学目的让学生了解环境教育的意义和重要性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责任感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环保行动,培养环保习惯1.2 教学内容环境教育的定义和内涵环境教育的目标与意义环境教育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环境教育的概念和重要性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环境教育的目标和意义案例分析法:分析环境教育的实际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第二章:环境问题的认识与分析2.1 教学目的让学生了解当前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培养学生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分析能力引导学生思考环境问题的原因和解决方案2.2 教学内容当前我国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环境问题的原因和影响环境问题的解决方案与措施2.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当前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其原因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环境问题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环境问题的解决方案第三章: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与政策3.1 教学目的让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与政策培养学生遵守环保法律法规的意识引导学生运用法律法规参与环保行动3.2 教学内容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与政策概述主要环保法律法规与政策的内容环保法律法规与政策的实施与监督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环保法律法规与政策的基本内容案例分析法:分析环保法律法规与政策的实际运用案例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运用法律法规参与环保行动第四章:环境教育实践活动设计与实施4.1 教学目的让学生了解环境教育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方法培养学生策划与参与环保实践活动的能力引导学生将环保理念付诸实践4.2 教学内容环境教育实践活动的类型与特点环境教育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步骤环境教育实践活动的评价与反思4.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环境教育实践活动的类型与特点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环境教育实践活动案例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设计与实施环保实践活动的方法第五章:环境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5.1 教学目的让学生了解环境教育资源的种类与特点培养学生开发与利用环境教育资源的能力引导学生拓宽环保视野,提高环保素养5.2 教学内容环境教育资源的种类与特点环境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方法环境教育资源的整合与共享5.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环境教育资源的种类与特点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环境教育资源开发与利用案例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开发与利用环境教育资源第六章:环境教育与可持续发展6.1 教学目的让学生了解可持续发展理念与环境教育的关系培养学生具有可持续发展观念的环境保护意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可持续发展实践6.2 教学内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内涵与特点环境教育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可持续发展实践与案例分析6.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可持续发展理念与环境教育的关系案例分析法:分析可持续发展实践中的环境教育案例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将环境教育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第七章:环境教育在基础教育中的应用7.1 教学目的让学生了解环境教育在基础教育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将环境教育融入日常学习与生活的能力引导学生参与基础教育中的环境教育实践7.2 教学内容环境教育在基础教育中的现状与挑战环境教育在基础教育中的实施策略环境教育实践案例分析讲授法:介绍环境教育在基础教育中的应用现状与挑战案例分析法:分析环境教育在基础教育中的实践案例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在基础教育中开展环境教育第八章:环境教育与生态文明建设8.1 教学目的让学生了解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教育的关系培养学生具有生态文明观念的环境保护意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实践8.2 教学内容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与特点环境教育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与案例分析8.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教育的关系案例分析法:分析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中的环境教育案例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将环境教育与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第九章:环境教育与国际合作9.1 教学目的让学生了解环境教育在国际合作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参与国际环保合作的意识引导学生关注国际环保动态,拓展国际视野环境教育在国际合作中的现状与趋势国际环保合作的主要领域与项目我国参与国际环保合作的情况与案例分析9.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环境教育在国际合作中的应用现状与趋势案例分析法:分析国际环保合作中的环境教育案例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参与国际环保合作第十章:环境教育教师素养提升10.1 教学目的让学生了解环境教育教师素养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具备环境教育素养的意识和能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环境教育教师素养提升实践10.2 教学内容环境教育教师素养的内涵与要求环境教育教师素养提升的方法与途径环境教育教师素养提升的实践与案例分析10.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环境教育教师素养的内涵与要求案例分析法:分析环境教育教师素养提升的实践案例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提升环境教育教师素养重点和难点解析:1. 第一章中,学生需要理解环境教育的意义和重要性,以及如何培养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地方课程环境教育教案
地方课程环境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3. 引导学生掌握环境保护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4. 提高学生参与环境保护实践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环境教育的概念与意义2. 我国的环境保护政策与法律法规3. 环境问题的主要类型与危害4. 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与方法5. 学生环保行动案例分享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环境保护的基本概念、意义、原则和方法。
2. 教学难点:环境问题的识别与解决,学生环保行动的实践与创新。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环境教育的概念、我国环境保护政策等内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环境问题案例,引导学生思考解决方案。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环境保护的方法和学生环保行动案例。
4. 实践活动法:组织学生进行环保实践,如垃圾分类、植树造林等。
五、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环境问题的案例材料。
2. 准备环保实践活动的器材和工具。
3. 制作PPT,内容包括环境教育的概念、我国环境保护政策、环境保护方法等。
4. 安排课堂时间,确保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实践活动。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地球生态环境的图片,引发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思考,导入新课。
2. 教学内容与活动:a. 讲解环境教育的概念与意义(讲授法)。
b. 介绍我国的环境保护政策与法律法规(讲授法)。
c. 分析环境问题的主要类型与危害(案例分析法)。
d. 讲解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与方法(讲授法)。
e. 分享学生环保行动案例(讲授法)。
3.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环保实践,如垃圾分类、植树造林等(实践活动法)。
4.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谈谈在实践活动中的收获和感受,总结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小组讨论法)。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度。
2. 实践活动:评价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如环保行动的实施、团队合作等。
八、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反馈和教学效果,调整和优化教学内容。
六年级地方课程环境教育课教学纲要
地方课程是指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为了更好地提高当地学生综合素质,开设的本地区独有的课程。
其中,环境教育课又是地方课程中的重要一环,其作用在于让学生深入了解当地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及环保知识,形成良好的生态、环保意识。
下面将解析六年级地方课程环境教育课教学纲要。
【一、课程目标】1. 了解本地区的环境情况及其特点;2. 培养保护环境的自觉性和责任感;3. 形成良好的环境保护观念和习惯;4. 掌握环境保护方面的知识和技能,积极参与环保行动。
【二、教学内容】1. 生态环境常识了解生态循环、能源消耗等基本知识,掌握生态平衡、自然保护等观念;了解水、空气、土壤等环境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深入了解当地的生态环境,了解生物多样性的含义和重要性。
2. 环境保护知识掌握环境污染及其危害,城市环境治理、垃圾分类处理等环境保护方面的知识,了解“绿色环保”理念和技术,强化环保的重要性,提高环保意识。
3. 环境保护实践通过实地考察、参观、体验等活动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对环境保护的实际意义和至关重要性,提高学生在实践操作方面的技能和意识,落实环保行动,积极参与环保志愿服务。
【三、教学方法】1. 组织学生参观环境保护设施组织学生参观城市垃圾分类处理中心、污水处理厂等环保设施,让学生切身感受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感受前沿的环保技术的应用。
2. 开展环保体验活动比如,开展垃圾分类活动、植树造林、成立环保志愿者团队等,扎实地开展环保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行动。
3. 通过课堂互动方式展开通过多媒体、图片、实物等教学方式来丰富教学内容,让学生交互互动式探讨,对课程内容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和探讨,以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四、教学评价】对学生进行以学法为主,以知识和能力为辅的评价,并将“水平考核”与“过程评价”相结合,确保认真学习、活跃参与的学生能够得到相应的评价。
采用定期知识测试;课堂表现、小组探讨、实践操作等多种方式进行学生成绩和能力的评价。
地方课程环境教育教案
地方课程环境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爱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意识。
3. 引导学生掌握环境保护的基本方法,提高环保行动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环境保护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我国的环境保护政策和法律法规。
3. 环境保护的基本方法,如垃圾分类、节能减排、绿色出行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环境保护的基本概念、我国的环境保护政策和法律法规、环境保护的基本方法。
2. 教学难点:环境保护的方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环境保护的基本概念、我国的环境保护政策和法律法规。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环境保护的实例,让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方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环境保护的行动策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五、教学准备:1. 教材或相关教学资源。
2. 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设备。
3. 案例素材、讨论题等教学材料。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环境问题的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对环境保护的关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环境保护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让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基本知识。
3. 案例分析:分析我国的环境保护政策和法律法规,让学生了解国家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环境保护的方法,如垃圾分类、节能减排、绿色出行等,并分享讨论成果。
5.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环境保护的实践活动,如垃圾分类演练、节能减排宣传等,让学生将所学知识付诸实践。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提问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程度。
2. 实践活动:评估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如垃圾分类的正确率、节能减排的宣传效果等。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环保设施,如垃圾处理场、污水处理厂等,让学生深入了解环保工作的实际情况。
2. 邀请环保专家进行讲座,分享环保领域的最新动态和研究成果。
3. 开展环保主题活动,如地球日、世界环境日等,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山东省义务教育必修地方课程小学六年级《环境教育》教案全册精品
山东省义务教育必修地方课程小学六年级《环境教育》教案全册精品第一课天气与节气教学目标1.了解一些天气现象,学习描述天气状况。
2.背诵相关的天气谚语,认识天气预报常用的标识,增强环保意识。
3.初步了解二十四节气的来历、名称和含义,感受节气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的关系。
教学重点1.认识天气,增强环保意识。
2.初步认识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和含义。
教学预备:多媒体课件,天气预报视频教学过程一、猜谜激趣,导入新课二、开动脑筋,认识天气1.除了刚才所说的几种,你还明白哪些天气现象?2那么如何样来描述一天的气象?3假如你打算外出旅行,通常你是如何样获得天气消息的呢?(看电视听广播上网看报纸手机短信)4.现代科学技术专门发达,我们获得天气变化的途径有这么多。
那我们古人是如何样了解天气变化的呢?(利用天气谚语。
)三、畅所欲言,交流气谚1.学生阅读背诵教材上的谚语。
2.学生交流汇报搜集到的天气谚语,并就难明白谚语做简单解读。
3.总结:古人的优秀体会我们要继承,当代的科学技术我们更要利用。
现代我们最常用的了解天气变化的方法是什么?(看天气预报。
)四、探究园地,学习预报1.我们先来看一段天气预报的视频。
请大伙儿边看边想:天气预报中常用的图形符号有哪些?天气预报包括哪些内容?2.汇报交流。
(1)天气预报常用符号:请几生前台板画,教师课件补充。
(2)天气预报包含信息:气温、阴晴(降水)、风力、风向、空气质量等。
3.尝试播报天气。
出示济南翌日的天气情形,请学生制造性地学习播报天气。
先组内练习,再举荐播报。
4.探究天气与人类的关系(1)刚才我们了解了关于天气的许多知识,那么在日常生活中你喜爱什么样的天气?厌恶什么样的天气?什么缘故?(2)那么天气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有如何样的阻碍呢?学生交流探讨。
教师多媒体展现:天气与交通、天气与日常生活、天气与农业生产、天气与军事的图片。
(3)教师归纳:由此可见,天气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我们充分地利用天气预报,就能预知近期天气,就能够未雨绸缪,有效地趋利避害。
青岛版四年级地方课程《环境教育》(上册)教案
青岛版四年级地方课程《环境教育》(上册)教案青岛版四年级地校课程《环境教育》(上册)教学设计第一单元习俗与文明1、《给动物让路》教学目标:1、使学生懂得动物为什么要穿越公路2、知道人们保护动物的有关习俗。
3、了解有关部门为保护动物而采取的积极行动。
4、懂得如何保护动物。
5、增强学生保护动物的意识。
教学准备:搜集有关动物行走(或迁徙)的知识;了解与保护动物有关的习俗;查阅有关部门保护动动物的积极措施。
教学方法:谈话、交流教学过程:一、故事引入:要求认真倾听,谈出自己心中的感受。
教师读“生活在线”。
二、探求新知:1、猜想动物为什么要穿越马路?(迁徙、公路切割了动物的生活区域)2、交流:人和动物应是什么关系?为什么?人们的哪些习俗与保护动物有关?3、你认为应怎样保护动物不受伤害?4、你了解到哪些保护动物的典型事例?5、我们能为保护动物做出哪些实际行动?做保护动物的小卫士。
教师总结:动物和人类一样是自然界的重要成员,是地球上共存的生命,人类应该与他们和谐相处,积极保护他们不受伤害。
三、拓展应用1、用美丽的图画表达人类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望。
2、现在让我们为保护动物写下几份倡议书(或宣传单)吧!板书设计:给动物让路动物为什么穿越公路?为什么要保护他们?如何保护他们?2、《“煮鸡蛋”的思考》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树立节约的意识。
2、启发引导学生在生活中积极采取节约的方法,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
3、转化思想、培养品质。
教学重、难点:树立节约意识教学方法:小组合作、自主探究教学准备:课件、资料教学过程:一、故事引入:你会煮鸡蛋吗?指名说。
教师:日本人和德国人是这样煮鸡蛋的:指名读教材。
假如我们在每件事情上都习惯了无所谓和浪费,那么怎么可能会有高效率的人生呢?日本人,办事高效率却是世界一流的,我们是否应当从中学点什么呀。
二、探究新知:思考:1、德国人煮鸡蛋的方法给了我们什么启示?(教师:另据专家介绍,水开以后,五分钟即可煮熟鸡蛋,还不破坏营养成分,煮的时间长,会有许多浪费。
山东省义务教育必修地方课程小学四年级上册《环境教育》教案 全册精品
3
第3课 穿衣与环保(2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活动,让学生知道穿衣和环保有着密切的联系,了解制衣过程中对资源、 环境产生影响。 2.通过“开动脑筋”和“沉思默想”板块,让学生了解衣服的面料及生产过程,以及 每个生产过程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3.通过畅所欲言板块,让学生了解环保面料的发展现状和趋势,锻炼学生的口头和文 字表达能力。 4.通过走出校园板块,引导学生亲生感悟穿衣和环保的真谛,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 合作意识。 教学过程 1.课程导入: 结合课文第一段,了解服装的面料五花八门、日新月异,点题穿衣与环保。 2.“开动脑筋”板块,教师根据学生课前的实际观察情况,直接提出问题:你身上穿 的衣服是什么面料制成的?在学生充分交流后,教师提出:你知道他是怎样生产出来的 吗? 教师出示有关面料生产过程的图片、 视屏资料展示给学生, 让学生在观看时受到启发, 使他们直观的了解衣服的生产过程,并完成课本用箭头连接生产过程的活动。 3.“沉思默想”板块,引导学生通过上网查阅资料和阅读课文的基础上,解决: a.化纤服装的制作过程给资源和环境造成哪些影响? b.讨论怎样穿衣才是环保的? 鼓励学生踊跃发言,可采取“个人和小组排行榜”的形式。 4.畅所欲言板块,从课文入手,让学生阅读文字介绍,使学生对新科技带动下环保面 料的生产和发展趋势有个大体的了解,据此引导学生猜想: 我们未来的衣服将是什么样的? 5.齐心协力板块 ,主要是学生通过网络、书籍或报刊收集资料,学生分组讨论,自 主与指导结合,以自学为主。 学生根据交流情况写出家庭洗衣节水节电计划。 6.走出校园板块,让学生亲身感受穿衣和环保的真谛,通过“给自己不穿或不喜欢的 衣服找个好去处” a.自由组成小组,动手设计搭配,在班里举行服装展示。 b.分小组亲自实践去体验。 总结:各小组展开活动后,写个字的体验日记。
山东省义务教育必修地方课程小学三年级上册《环境教育》教案 全册精品
山东省义务教育必修地方课程小学三年级上册《环境教育》教案全册精品山东省义务教育必修地方课程小学三年级上册《环境教育》教案全册精品教学计划一、学生情况分析:三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二年级所学的知识,具备一些好的研究方法和良好的研究惯,也有一定的环保意识和知识,但不够系统和全面。
个别学生的环保意识较差,研究兴趣不高,缺乏综合实践活动的机会。
二、全学年教学目标总要求:一)双基:1、让学生了解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和发展,意识到这些问题对人类的危害,树立环保意识,改变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生活方式。
2、教导学生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持久地采取适当措施保护生态环境。
二)思想教育:1、让学生体验健康生活需要好的环境。
2、培养学生爱护环境、保护大自然的情感意识。
三、教学内容及重难点:一)教学内容:1、大树的功劳。
2、找寻珍稀动植物。
3、纸张的自述。
4、画出秋的绚烂。
5、滴答滴答下雨了。
6、与动物交朋友。
7、大树爷爷多少岁。
8、感受冬的宁静。
9、过个环保的春节。
10、聆听春的脚步。
11、室内花卉本领大。
12、鸟是人类的朋友。
13、争做文明小游客。
14、玻璃瓶的新生。
15、走进昆虫王国。
16、是谁阻挡了飞机的起飞。
17、拥抱夏的热情。
18、节约是一种美德。
二)重点难点: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锻炼团结协作的能力。
2、让学生深入了解动物与人的关系,理解爱护、保护动物的重要性。
3、培养学生热爱动物的情感,锻炼团结协作的能力,让他们从小树立环境保护意识,把对全球环境的认识转化为保护地球的具体行动。
4、让学生体会自然之声的美妙和和谐,增强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5、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节约用水的意识,树立“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的良好美德。
四、具体措施:1、精心准备,不断探索,提高自身素质,切实加强健康教育。
2、充实教学内容,拓展教学空间。
3、设置情境,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4、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
5、在课堂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转载:山东省地方课程六年级环境教育教案
山东省地方课程六年级环境教育教案环境保护是当今社会最重要的问题之一。
环境质量的下降不仅会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也会给人类带来严重的健康问题。
环境教育在当今教育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
为了加强环境教育的教学效果,山东省制定了六年级环境教育教案。
一、教学目标1. 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概念和意义。
2. 学生了解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3. 学生掌握环境保护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二、教学内容本教案主要内容如下:一、环境保护的概念和意义。
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三、环境保护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2.探究法3.课堂讨论法4.小组活动法5. 观察法四、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老师可以从环境问题、环境保护的意义等方面展开讨论,引起学生对环境保护的关注。
步骤二:学习环境保护的基本知识教师应该带领学生学习环境保护的基本知识。
讲解有关环境污染的原因,常见的环境污染物,以及如何减少这些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
步骤三:课堂讨论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和学生讨论如何保护我们的环境。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学习到一些实用的环境保护技能。
步骤四:小组活动教师可以让学生分为小组,通过小组活动的方式,让他们了解环境保护的关键问题,并让他们思考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培养他们创新思维、团队协作等能力。
步骤五:总结在本节课的教师应该对所学知识做一个总结,并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同时,应该鼓励学生在生活中积极参与环境保护,积极行动起来。
五、教学方法本教案通过讲授法、探究法、课堂讨论法、小组活动法、观察法等多种教学方法,通过多种角度引导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知识和技能,培养他们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责任感。
六、教学效果通过本教案的教学,学生可以了解环境保护的意义和重要性,了解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并掌握环境保护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同时,学生也能够培养创新思维、团队协作等能力,积极参与环境保护,积极应对环境问题。
七、教学建议为了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我们还需要做到以下几点:1.注意教学过程中环境的培育。
山东地方课程—六年级环境教育教案
重点
1.认识天气,增强环保意识。
2.初步认识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和含义。
教学
难点
增强环保意识
教具
准备
多媒体课件,天气预报视频
学具
准备
练习本
教学
方法
自主学习
第1页|
教学过程
个性思考
一、猜谜激趣,导入新课
二、开动脑筋,认识天气
1.除了刚才所说的几种,你还知道哪些天气现象?
2.那么怎样来描述一天的天气呢?
二、明确光污染的类型。
(一)光污染的种类
1、白亮污染
2、人工白昼污染
3、彩光污染
(三)列举相关例子,让学生弄清分别是哪种污染。
三、明确光污染的危害
1、导致能源浪费
2、对人的心理产生破坏。
第2页
教学过程
个性思考
3、对人的生理产生破坏。
4、引发交通安全问题。
四、避免光污染的措施。
第3页
板书设计:
避免光污染
2、学会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持久地采取适当措施保护生态环境。
重(难)点:
认识环境污染的危害,了解一些环境保护的知识,激发学生自觉保护环境的决心。
教学方法措施:
1、精心准备,不断探索,提高自身素质,切实加强健康教育。
2、充实教学内容,拓展教学空间。
3、设置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
四、探究园地,学习预报
1.我们先来看一段天气预报的视频。请大家边看边想:天气预报中常用的图形符号有哪些?天气预报包括哪些内容?
2.汇报交流。
(1)天气预报常用符号:请几生前台板画,教师课件补充。
(2)天气预报包含信息:气温、阴晴(降水)、风力、风向、空气质量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课天气与节气教学目标1.了解一些天气现象,学习描述天气状况。
2.背诵相关的天气谚语,认识天气预报常用的标识,增强环保意识。
3.初步了解二十四节气的来历、名称和含义,感受节气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的关系。
教学重点1.认识天气,增强环保意识。
2.初步认识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和含义。
教学过程一、猜谜激趣,导入新课二、开动脑筋,认识天气1.除了刚才所说的几种,你还知道哪些天气现象?2.那么怎样来描述一天的天气呢?3.如果你打算外出旅行,通常你是怎样获得天气消息的呢?(看电视、听广播、上网、看报纸、手机短信…)4.现代科学技术很发达,我们获得天气变化的途径有这么多。
那我们古人是怎样了解天气变化的呢?(利用天气谚语。
)三、畅所欲言,交流气谚1.学生阅读背诵教材上的谚语。
2.学生交流汇报搜集到的天气谚语,并就难懂谚语做简单解读。
3.总结:古人的优秀经验我们要继承,当代的科学技术我们更要利用。
现代我们最常用的了解天气变化的方法是什么?(看天气预报。
)四、探究园地,学习预报1.我们先来看一段天气预报的视频。
请大家边看边想:天气预报中常用的图形符号有哪些?天气预报包括哪些内容?2.汇报交流。
(1)天气预报常用符号:请几生前台板画,教师课件补充。
(2)天气预报包含信息:气温、阴晴(降水)、风力、风向、空气质量等。
3.尝试播报天气。
4.探究天气与人类的关系(1)刚才我们了解了关于天气的许多知识,那么在日常生活中你喜欢什么样的天气?讨厌什么样的天气?为什么?(2)那么天气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有怎样的影响呢?学生交流探讨。
教师多媒体展示:天气与交通、天气与日常生活、天气与农业生产、天气与军事的图片。
(3)教师归纳:由此可见,天气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我们充分地利用天气预报,就能预知近期天气,就可以未雨绸缪,有效地趋利避害。
五、齐心协力,知晓节气认识了天气,那什么是节气呢?1.什么是节气?2.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及含义。
(1)学生读背二十四节气歌。
(2)指导说出二十四个节气的名称。
(3)学生尝试理解二十四节气的含义,教师补充引导。
六、走出校园,观察记录1.选择一种在下雨前后有反应的动物或植物,进行观察,并写出观察记录。
2.搜集积累相关农谚。
第2课我是地球小公民教学目标:1、懂得地球上生物之间息息相关,它们都是人类的朋友。
2、明确地球发生的一系列的变化以及产生变化的原因,引导学生热爱地球,保护地球。
教学重点:弄清地球产生的变化以及发生变化的原因,明确作为小公民的职责。
教学过程一、导入地球是个大家园,我们不孤单,有许多的朋友,植物、动物…我们都是地球的主人。
二、探究园地(一)地球为人类提供资源生物资源作食品,水资源作气候调节,大气作能源释放,矿物作能源物资,星球固体表面做活动场地,森林草原作栖息地,沙漠戈壁作考场…明确地球的慷慨无私。
(二)感受人类的自私1、地球的变化2、变化的原因三、齐心协力,保护地球:如何爱护地球,保护家园?让我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学生讨论,完成书上的表格。
四、走出校园,亲身实践1、阅读小资料《世界地球日》2、制定一个方案,组织一次宣传活动,呼吁大家爱护动植物,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
第3课夜晚的星星哪儿去了教学目标:1、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光污染,光污染的种类以及危害。
2、明白如何有效地防治光污染,课下调查避免光污染的措施。
教学重点:光污染的种类、危害以及防治措施。
教学过程:一、导入夜晚,城市与乡村的星空有什么不同?二、明确光污染的类型。
(一)光污染的种类1、白亮污染2、人工白昼污染3、彩光污染(三)列举相关例子,让学生弄清分别是哪种污染。
三、明确光污染的危害1、导致能源浪费2、对人的心理产生破坏。
3、对人的生理产生破坏。
4、引发交通安全问题。
四、避免光污染的措施。
第4课避免电磁辐射教学目标:1、让学生明白什么是电磁辐射,电磁辐射的危害。
2、知道一些预防电磁辐射的措施。
教学重点:电磁辐射的危害以及措施教学过程:一、导入现代生活中有许多电磁辐射,只要有电子、电气设备,就会有一种杀手--电磁辐射。
二、电磁辐射的危害1、日常生活中哪些电器会产生电磁辐射?2、电磁辐射有哪些危害?(1)诱发癌症并加速人体的癌细胞增值。
(2)会对人体的生殖系统、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造成直接伤害。
(3)是造成孕妇流产、不育、畸胎等病变的诱发因素。
(4)过量的电磁辐射直接影响儿童组织发育、骨骼发育能力。
三、预防电磁辐射的措施1、学生试着填写下表2、教师提出一些建议:(1)电器避免扎堆。
(2)按照指示规范操作。
(3)电器不要放在卧室里。
(4)避免长时间操作,每小时离开一次。
(5)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第5课不容忽视的热污染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热污染,热污染的危害。
2、了解防治热污染的方法。
教学重点:了解热污染的危害以及防治热污染的措施。
教学过程:一、导入:走出闹市区,来到乡村什么感觉?从乡村返回城市,什么感觉?为什么城市的气温比郊区高呢?二、明确什么是热污染以及危害。
1、为什么城市的气温比郊区低呢?城市热岛效应:2、热污染:3、热污染的危害(1)污染水体(2)污染大气(3)间接引发疾病。
(4)加重城市热岛效应。
三、防治热污染的措施(一)防治措施1.废热的综合利用充分利用工业的余热,是减少热污染的最主要措施。
对于冷却介质余热的利用方面主要是电厂和水泥厂等冷却水的循环使用,改进冷却方式,减少冷却水排放。
对于压力高、温度高的废气,要通过气轮机等动力机械直接将热能转为机械能。
2.加强隔热保温,防止热损失在工业生产中,有些窑体要加强保温、隔热措施,以降低热损失,如水泥窑筒体用硅酸铝毡、珍珠岩等高效保温材料,既减少热散失,又降低水泥熟料热耗。
3.寻找新能源利用水能、风能、地能、潮汐能和太阳能等新能源,即解决了污染物,又是防止和减少热污染的重要途径。
特别是太阳能的利用上,各国都投入大量人力和财力进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二)我的建议学生提出建议四、新加坡在防治城市热岛效应方面采取的措施:绿化环境。
第6课化学农药的功与过教学目标:1、明白化学农药的功与过,辩证看待问题。
2、明白过量使用农药的危害。
3、知道什么是生物防治。
4、对使用农药的情况进行分析归纳,并写出调查报告。
教学重点:明确化学农药的功与过,知道生物防治的方法,会写调查报告。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农药的发明保证了农业的增产,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负面效应。
二、开动脑筋想问题:1、遇到病虫害怎么办?2、为什么瓜果要洗净?三、畅所欲言化学农药功与过。
1、化学农药的功劳:2、化学农药的危害:A、对害虫的天敌也有伤害作用,破坏自然界的平衡。
B、长期使用,害虫产生抗药性,使用量越来越大,成本越来越高。
C、土壤环境遭受污染。
D、对水体造成污染。
E、在农产品中残留,进入食物链。
四、生物防治1、什么是生物防治2、防治的主要方式3、生物防治的优缺点五、走出校园:调查农民使用农药的情况,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归纳,并写出调查报告。
第7课拒绝白色污染教学目标:1、明确什么是白色污染。
2、知道一些防治白色污染的措施。
3、开展拒绝白色污染的垃圾清除活动。
教学重点:明确什么是白色污染,防治的措施,能自觉去清除白色污染。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有人说:"塑料袋是人类最糟糕的发明",谁来说说原因?二、白色污染带来的危害:1、影响市容和景观,做成视觉污染。
2、很难分解,给环境造成潜在危害。
三、防治白色污染的措施。
1、减少使用方面2、再循环利用方面3、新技术应用方面4、其他方面阅读小资料:限塑令四、走出校园1、组织一次"保护家园、拒绝白色污染"为主题的垃圾清除活动。
2、对塑料袋的使用情况和公众对白色污染的认识开展调查,自己设计调查问卷,与同学交流调查结果。
第8课交通状况巧改善教学目标:1、思考人们经常使用的交通工具的优缺点,知道在不同情况下选取哪种交通工具最合适。
2、了解造成交通拥堵的原因,知道改善的一些方法措施。
教学重点:了解造成交通拥堵的原因,知道改善的一些方法措施。
教学过程:一、导入大车小车,出行方便了,课时,新的问题开始困扰我们:交通拥挤,环境污染。
二、开动脑筋:1、经历过交通拥挤么?什么感受?2、人们出行只要用到哪些交通工具?分析优缺点。
知道在哪种情况下选取哪种交通工具最合适三、交通拥堵以及改善的方法和建议。
1、造成交通拥堵的原因:2、缓解交通拥堵的方法有哪些?四、走出校园1、阅读小资料:无车日2、调查公众对交通问题的满意度和认识,写出调查报告。
第9课我是环保小法官教学目标:1、知道我国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有哪些。
2、对于身边一些无视或违反环保法律法规的行为,能做出判断,知道该如何裁决,做环保小法官。
教学重点:了解我国制定的一些关于环保的法律法规知识,能自觉做环保的小法官。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我国把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并颁布了一系列的环境保护的法律,一起来学习。
二、开动脑筋:1、为何要制定一系列保护环境的法律、法规?2、制定了哪些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1)环境保护法。
(2)自然资源法(3)生态保护建设法(4)环境影响评价法(5)清洁生产促进法…三、用法,做小法官1、寻找身边无视或违反环保法律法规的行为?2、做小法官,对该事件应如何裁决?四、走出校园:自编自演拍手歌、小快板、三句半等形式,宣传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知识。
第10课生机盎然的农村教学目标:1、了解感受社会主义的和谐新农村。
2、知道该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及建设目标。
教学过程:一、导入过去的农村是怎样的?如今的农村呢?从古今对比中,了解农村的变化。
二、开动脑筋:如今的乡村是怎样的情景?三、讨论: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四、阅读小资料: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
五、交流农民靠勤劳致富的实例。
六、走出校园:和父母去乡村旅游,感受一下生机盎然的新农村。
第11课小区的变迁一、教学目标1、了解小区的变化。
2、了解完美居住小区的标准。
二、教学过程1、走进现代化的和谐小区。
2、讨论(1)你所居住的小区有什么特色?(2)发生了哪些变化?还有哪些地方然令人不悦?3、齐心协力(1)你认为完美的小区应该是什么样子的?(2)你的小区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4、走出校园对居住的小区进行综合评价。
第12课取之不尽的清洁能源一、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清洁能源,了解我国的能源消耗情况。
2、清洁能源的应用情况,如何开发新的清洁能源。
二、教学过程1、你消费的能源有哪些?这些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会带来哪些资源环境问题?2、从我国的能源消费情况你体会到什么?3、什么是清洁能源?清洁能源可用于哪些方面?4、走出校园:查阅资料,了解山东的风力发电。
三、小资料清洁能源清洁能源是不排放污染物的能源,包括核能和"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是指原材料可以再生的能源,如水力发电、风力发电、太阳能、生物能(沼气)、海潮能等,可再生能源不存在能源耗竭的可能,因此日益受到许多国家的重视,尤其是能源短缺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