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完整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推荐文档
(word完整版)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总结汇总,文档
第六章物质的物理属性1、什么叫做质量?答: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物体的质量。
质量的物理量符号是m.2、质量的国际单位和常用单位是什么?怎样换算?答: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千克,千克的单位符号是kg。
常用的质量单位还有克(g)、毫克(mg) 和吨 (t) 。
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t=1000kg, 1kg=1000g,1g=1000mg 。
3、实验室常用什么器材测量物体的质量?答:实验室里常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4、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是什么?答: 1、使用天平时,应将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
2、尔后,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0〞刻线处,再调治横梁上的平衡螺母,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的刻度线。
3、测量物体质量时,应将物体放在天平的左盘;用镊子向右盘加减砝码,搬动游码在标尺上的地址,使指针对准分度盘的中线;此时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与标尺示数值之和,即为所测物体的质量。
使用托盘天平时本卷须知:1、首先要认真观察天平的最大测量值〔称量〕和标尺上的分度值〔感量〕,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不能够高出天平的量程,往右盘里加减砝码时应轻拿轻放;2、天平与砝码应保持无聊、干净,不要把潮湿的物品和化学药品直接放在天平左盘里,不要用手直接拿砝码。
5、为什么说质量是物体的物理属性?答: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状、物质状态和地理地址的改变而改变,因此质量是物体的物理属性。
6、假设被测物体的质量小于标尺上的分度值〔即天平的感量〕,该怎样测量?答:可采测多算少法〔累积法〕进行测量。
〔如邮票、大头针等m= m 总 /n〕7、常有物体质量的大体数值是什么?答:一张邮票: 50mg;一个成人: 50kg;一只苹果:140g;一元硬币: 10g;一只鸡:;一只鸡蛋:50g;一头大象: 6t8、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与物质的种类有什么关系?答:同种物质的不相同实心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相同的。
不相同物质的不相同实心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是不相同的。
(完整word版)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超全),推荐文档
第一章声现象知识归纳1.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
真空不能传声。
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
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
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
(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
(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6.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7.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 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
8.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
具体应用有:声呐、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9.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
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
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第二章光现象知识归纳1.光源: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组成的。
3.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颜料的三原色是:红、黄、蓝。
4.不可见光包括有:红外线和紫外线。
特点:红外线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具有热效应(如太阳的热就是以红外线传送到地球上的);紫外线最显著的性质是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另外还可以灭菌。
5.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
6.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是3×108米/秒,而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也认为是3×108米/秒。
7.我们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这些物体反射的光射入了我们的眼睛。
8.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最新八年级物理下册物理复习提纲知识点汇总完整版 (1)
八年级物理下册物理复习提纲知识点汇总计算公式重力和质量换算公式:① G=mg ;②m=m G ;③g=mG 压力与压强:①p=SF;②F=pS ;③液体压强p=ρgh (注意h 的算法); ④p 0=1×105Pa (标准大气压,也等于760mm 汞柱产生的压强) 计算液体压力的步骤:1. 用p=ρgh 计算出液体压强2. 用F=pS 计算出液体压力(同样适用于气体压力的计算)浮力:F 浮= G 排= m 排g =ρ液V 排gV 物= V 排F 浮=G 物= G 排 G 物=m 物gF 浮=G 排= m 排g =ρ液V 排g V 物≠ V 排物体浮沉条件功和机械:功:①W=Fs ;②W=Pt ;功率:①P=tW;P=Fv ; 杠杆:F 1l 1= F 2l 2(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机械效率: =η八年级物理知识点第七章:力漂浮浸没W 有 W 总力用符号F表示,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是N;力的作用效果: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力的方向,力的作用点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重力用字母G表示,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重力的作用点是物体的重心,利用重力制作的铅垂线可以测量物体是否竖直,制作的水平仪可以测量物体是否水平。
压力的方向:垂直于接触面重力和磁力不属于弹力支持力,压力,拉力,推力等都属于弹力。
离开手的物体不再受到手对它的作用力。
第八章:运动和力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是,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惯性: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这种性质叫做惯性力是使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也不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
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条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摩擦力: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他们相对滑动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滑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滑动摩擦力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的运动趋势相反。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完美打印word版(中考必背)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声现象知识归纳1 . 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
真空不能传声。
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
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
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S=1/2vt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
(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
(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6.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7.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 的声波。
8.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
具体应用有:声呐、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9.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
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
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第二章物态变化知识归纳1. 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
测量的工具是温度计, 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2. 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
1摄氏度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温度规定为0度,把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在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
3.常见的温度计有(1)实验室用温度计;(2)体温计;(3)寒暑表。
体温计:测量范围是35℃至42℃,每一小格是0.1℃。
4. 温度计使用:(1)使用前应观察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2)使用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3)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4)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完整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笔记
(完整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笔记一、引言物理是一门自然科学,研究物质的本质、结构、性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八年级物理下册是我们进一步研究和了解物理知识的重要阶段。
本文档将全面记录八年级物理下册的主要知识点和重点概念。
二、主要知识点1. 机械波机械波- 定义:机械波是由质点在媒质中传递的能量而引起的扰动。
- 分类:根据传播介质的不同,机械波可分为横波和纵波。
2. 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传播- 声音的产生:声源振动使周围空气分子产生连续的振动、传递给相邻分子,最终到达人耳,被听觉器官感知。
- 声音的特性:频率、响度和音调等是描述声音特性的重要参数。
- 声音的传播速度: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空气中的声音速度约为343m/s。
3. 电与磁电与磁- 静电学:研究电荷以及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
电荷可分为正电荷和负电荷,同性相斥,异性相吸。
- 电流与电路:电流是电荷的流动,电路是导线、电源和电器等元件连接而成的闭合通路。
- 磁与电磁:磁铁有南北极,磁力线是描绘磁场的工具。
电流也可以产生磁场,这种现象被称为电磁感应。
4. 能量与能量转化能量与能量转化- 能量的种类:机械能、光能、热能、化学能、电能等。
- 能量转化与能量守恒:能量可以相互转化,但总能量守恒。
- 能源与环境保护:能源的开发与利用要考虑环境保护,提倡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三、重点概念1. 波长和频率波长和频率- 波长:横波和纵波都有波长,分别表示一个完整波段的长度,用λ表示,单位为米。
- 频率:一个波在1秒钟内振动的次数,用f表示,单位为赫兹。
2. 电流和电路电流和电路- 电流: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数量,用I表示,单位为安培。
- 电路:导线、电源和电器等连接形成的闭合通路。
3. 光的折射和反射光的折射和反射- 折射:光线从一种介质到另一种介质时,由于光速改变而改变传播方向。
- 反射:光线撞击介质表面后,沿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的方向反射。
四、结论八年级物理下册主要包括机械波、声音的传播、电与磁、能量与能量转化等主题。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总复习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总复习第七章力一、力1、力的概念:(1)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
一切物体都受力的作用。
(2)有的力是物体之间相互接触产生的,如:物体间的推、拉、压等力,但物体不接触也能产生力,比如重力、磁力、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等。
(3)力的单位:,简称:,符号是。
2、力的作用效果:(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2)力可以使物体。
注: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指物体的运动或速度大小的改变或二者同时改变,或者物体由静止到运动或由运动到静止。
形变是指发生改变。
3、力的三要素:(1)力的、、叫做力的三要素。
力的三要素都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2)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的图形。
(3)作力的示意图的步骤:①确定受力物体、力的和力的方向;②从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画力的作用线,用表示力的方向;③力的作用点可用线段的起点,也可用线段的终点来表示;④表示力的方向的箭头,必须画在线段的末端。
4、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的,比如甲、乙两个物体间产生了力的作用,那么甲对乙施加一个力的同时,乙也对甲施加了一个力。
由此我们认识到:①力总是成对出现的;②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互为物体和物体。
二、弹力1、弹力:(1)弹性形变:在内,能够自动恢复原状的形变(2)形变后自动恢复原状的形变。
(3)弹力是物体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压力、支持力、拉力等的实质都是弹力。
(4)产生的条件:接触、形变。
(5)弹力的三要素:①弹力的大小与形变量有关。
②弹力的方向跟形变的方向,与物体恢复形变的方向且接触面。
2、弹簧测力计(1)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做测力计。
(2)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在形变限度内弹力的大小跟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3)弹簧测力计的使用:①测量前,先观察弹簧测力计的指针是否指在的位置,如果不是,则需校零;所测的力不能大于弹簧测力计的,以免损坏测力计。
②观察弹簧测力计的和,估计被测力的大小,被测力不能超过测力计的量程。
(完整版)八年级下物理知识点归纳
力的大小――――――――――线段长力的方向――――――――箭头的指向 力的作用点―――线段的起点(或终点) 其中:△x =x -x 0 表示弹簧的形变量。
一、力的基本概念: 第七章 力1、定义:力是的作用。
(用符号表示,力的单位是,符号:)2、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①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方向 ,并且作用在②相互作用力总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③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互为施力物和受力物。
3、力的作用效果有:一可以改变物体的,二可以使物体的改变。
其中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两种情况:一是物体运动 的变化,二是物体运动的改变。
4、力的、 和 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所以我们把它们叫力的三要素。
5、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有的线段把力的三要素表示出来的方法。
二、弹力1、知道什么是塑性和弹性:2、什么是弹力?3、弹簧弹力的的大小:(胡克定律)在弹性限度内,弹力的大小与弹簧的伸长量成。
4、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使用前:1)、拉动弹簧:轻轻拉动几下,防止其卡住。
2) 、了解量程:知道测量力的最大范围(量程)是多少。
3) 、明确分度值:了解弹簧测力计的刻度。
知道每一大格,最小一格表示多少牛(N )。
4) 、校零:检查指针是否对齐零刻度线,若没有对齐,需要调节至对齐。
使用中:1)、不能超量程使用。
2) 、测力时,拉力要沿着弹簧轴线方向。
3) 、视线要与刻度盘垂直。
三、重力1、定义: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一切物体受到的重力的施力物都是 )2、重力的方向总是。
3、重力的大小(重量):物体的重力与质量成。
G = mg其中: g = 9.8N / kg ,表示 1kg 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 9.8N 。
4、重心:物体上各部分重力集中效果的等效作用点。
1)物体上各部分都有重力;2)只有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重心才在它的几何中心;3)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5、不同状态下物体重力的示意图:第八章运动和力一、牛顿第一定律1、对力和运动的认识发展历程:亚里士多德:力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伽利略:物体不受力,将一直运动下去;笛卡尔:物体不受力,将作匀速直线运动。
完整word版,新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知识点归纳,推荐文档
八年级物理知识点整理第一章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1、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数据收集,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第二章运动的世界基本概念:1、机械运动:定义:在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称为机械运动2、参照物:定义:研究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时,事先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假定为静止)选择原则:参照物的选取是任意的,视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定(不能是其本身)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4、速度: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定义:表示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路程多少。
单位:国际制单位:米/秒符号:m/s换算关系:1m/s=3.6km/h5、直线运动:①匀速直线运动:物体运动快慢不变,经过的路径是直线运动;用速度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②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变化的直线运动;平均速度表示物体的运动快慢。
6、长度的单位: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米(m)常用单位: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纳米km m dm cm mm 卩m nm换算关系:1km=1000m;1m= 10 dm = 100 cm = 103mm= 10 6卩m= 109nm长度的测量:工具:刻度尺观察:量程、分度值、测量:1、根据测量的实际需要选取适当的分度值和量程。
2、刻度尺要与被测物体平行,刻度尺的一侧紧贴被测物。
3、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4、读出精确值后,还要再估读到刻度尺分度值的下一位。
5、记录测量值,由精确值、估读值和单位组成。
特殊测量:累积法、化曲为直、化直为曲:7、时间的单位:国际制单位:秒(s)常用单位:小时、分、秒、毫秒h min s ms换算关系:1h=60min=3600s (1s=1000 ms)8、误差概念: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误差产生的原因:①仪器精密度不高②环境变化对器材的影响③测量者估读误差的减小:①误差可以减小,但不可避免②改进仪器材料③多次测量取平均值④设计更合理的测量方案9、平均速度:定义:表示物体在通过一段路程中的平均快慢。
最新八年级物理下册物理复习提纲知识点汇总完整版 (3)
八年级物理下册物理复习提纲知识点汇总第七章力第一节力(1)力的单位:,简称,符号为。
托起一个鸡蛋的力大约是0.5 N。
(2)力的作用效果:一是(运动状态包括运动速度和运动方向);二是(3)力的三要素:、和。
力的三要素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4)力的示意图:可以形象描述力的三要素。
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一般起点在物体上即表示力的作用点,线段的末端标上箭头代表力的方向,在同一图中,线段越长表示力越大,最后在箭头旁用数字和单位标出力的大小。
(5)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的.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用。
有力作用的物体可以不相互接触。
第二节弹力1、弹力(1)定义:叫弹力。
(2)弹力产生的条件:。
物体的弹性有一定的限度,超过了这个限度,撤去力后物体也不能恢复原状,如在使用弹簧、橡皮筋等时不能超过它们的,否则会损坏它们。
2、弹簧测力计(1)弹簧测力计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跟受到的拉力成,即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越长。
(2)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两看、一调”,“两看”即使用弹簧测力计是先观察(测量范围),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能超过它的最大测量值,否则会损坏弹簧测力计,要观察弹簧测力计的,认清每一个小格表示多少牛。
“一调”即弹簧测力计使用前指针不在零刻线位置,应该先调节指针归零。
如果不能调节归零,应该在读数后减去起始末测量力时的示数,才得到被测力的大小。
此外,用弹簧测力计时注意,一是测量前,沿弹簧的轴线方向轻轻来回拉动挂钩几次,放手后观察指针是否能回到原来指针的位置,以检查指针、弹簧和外壳之间是否有过大的摩擦;二是测量时,拉力的方向沿着弹簧的轴线方向,以免挂钩杆与外壳之间产生过大的摩擦;三是指针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视线必须与指针刻度线。
第三节重力(1)重力:。
重力的大小也叫。
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跟它的成正比,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比值约是,用g表示这个比值,用G表示重力(单位为N),m表示质量(单位为kg),则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可以写成G=mg。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7章内能知识点全面总结
7 力7.1 力知识点1、力1、力的定义:杠铃被举起、车子被推动、货物被吊起、拖车被拉动、路面被压紧、铁屑被吸引,其中物体和物体之间发生的举、推、吊、拉、压、吸引等,说明了力的存在。
在物理学中常把生活中所说的推、拉、吸引等概括为“作用”。
可见,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对力的认识思维拓展:牛顿是伟大的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和数学家,经典力学体系的奠基人,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就用他的名字作为力的单位。
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约为1N。
知识点二、力的作用效果1、力的作用效果可表现为两方面:一是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使它发生形变;二是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解读力的作用效果①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反过来,如果物体的形状发生了变化,则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
如力可以使弹簧伸长,可以使树枝变弯,可以把金属片压成各种形状。
反过来,若弹簧伸长了,树枝变弯了,则说明弹簧、树枝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
②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在物理学中,物体由静止开始运动或由运动变为静止、物体运动的快慢或方向发生改变,这几种情况都叫做“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
力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反过来,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则物体一定是受到了力的作用。
知识点三、力的三要素和力的示意图1、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有三个,它们是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在物理学中,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
说明: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共同影响着力的作用效果。
当其中一个要素改变时,力的作用效果也会随之改变,要说明一个力,就必须指明其三要素。
两个力完全相同必须是三要素完全相同。
2、力的示意图在物理学中,为了形象、直观的表示力的三要素,通常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
在受力物体上沿着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
这样描述力的图,叫做力的示意图。
在同一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该越长。
有时还可以在力的示意图上用数值和单位标出力的大小。
(完整word版)4八年级物理第四章光现象知识点详解总结
第四章光现象§4.1 光的直线传播能够发光的物体。
一、光源-—自身..自然光源:太阳、水母、斧头鱼、萤火虫等等;人造光源:白炽灯、霓虹灯等。
▲月亮、钻石、镜子等不是光源(因为它们不是自身发光,只是反射光线)。
二、光的直线传播1。
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2.光线——理想物理模型(不是真实存在)。
3。
解释现象:(1)影的形成▲注:树木,建筑物、人等在水中的倒影并不是“影”,而是平面镜成像。
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1)小孔成像: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无关,像是倒立的实像(树阴下的光斑是太阳的像).实像: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像.①小孔成像的条件:孔的大小必须远远小于孔到发光的距离及孔到光屏的距离。
②像的大小与发光体到孔的距离和像到孔的距离有关,发光体到小孔的距离不变,光屏远离小孔,实像增大;光凭靠近小孔,实像减小;光屏到小孔的距离不变,发光体远离小孔,实像减小;发光体靠近小孔,实像增大。
(2)取得直线:激光准直(挖隧道定向);整队集合;射击瞄准;(3)限制视线:坐井观天、一叶障目;(4)影的形成:影子;日食、月食常见的现象:①激光准直。
②影子的形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形成黑色区域即影子。
③日食月食的形成:当地球在中间时可形成月食。
如图:在月球后1的位置可看到日全食,在2的位置看到 日偏食,在3的位置看到日环食。
④ 小孔成像:小孔成像实验早在《墨经》中就有记载小孔成像成 倒立的实像,其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无 关。
3、光线:常用一条带有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径迹和方向;(是理想化物理模型,非真实存在)4、所有的光路都是可逆的,包括直线传播、反射、折射等.5、真空中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c=3×108m/s=3×105 m/s ;6、光年:是光在一年中传播的距离,光年是长度单位;声音在固体中传播得最快,液体中次之,气体中最慢,真空中不传播;光在真空中传播的最快,空气中次之,透明液体、固体中最慢(二者刚好相反)。
(完整word版)【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梳理
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梳理第六章物质的物理属性1.质量:⑴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⑵单位:国际单位制单位kg ,常用单位:t g mg对质量的感性认识:一枚大头针约80mg 一个苹果约 150g一头大象约 6t 一只鸡约2kg⑶质量的理解:固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态、状态、位置、温度而改变,所以质量是物体固有的一种属性。
⑷测量:①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测量工具:案秤、台秤、杆秤,实验室常用的测量工具托盘天平,也可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重,再通过公式m=G/g计算出物体质量。
②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二十四个字:水平台上, 游码归零, 横梁平衡,左物右砝,先大后小, 横梁平衡。
具体如下:A.“看”:观察天平的称量以及游码在标尺上的分度值。
B.“放”: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C.“调”:调节天平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横梁平衡。
D.“称”: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里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E.“记”:被测物体的质量=盘中砝码总质量+ 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F.注意事项:A 不能超过天平的称量B 保持天平干燥、清洁。
③方法:A、直接测量:固体质量方法 B、特殊测量:液体质量方法、微小质量方法。
偏大偏小:当指针偏向分度盘左边,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大,当指针偏向分度盘右边,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小;砝码磨损,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大;砝码沾有油污或其它小物体,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小。
游码没有移到0刻度时,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大,大的值就是游码的读数。
2.密度:⑴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⑵公式:mvρ=mvρ=⑶单位:国际单位制单位kg/m3,常用单位g/cm3。
这两个单位比较:g/cm3单位大。
单位换算关系:1g/cm3=103kg/m3 1kg/m3=10-3g/cm3。
水的密度为1.0×103kg/m3,物理意义是:1立方米的水的质量为1.0×103kg。
(完整版)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上下册)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下册知识点八年级上册物理复习提纲第一章 机械运动第1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测量某个物理量时用来进行比较的标准量叫做单位.为方便交流,国际计量组织制定了一套国际统一的单位,叫国际单位制(简称SI)。
2、长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 ( m),其他单位有:千米 ( km)、厘米) 、分米 (dm)、微米 (μm ) 、纳米 ( nm; 1cm=0 。
01m ;1mm=0.001m ;) 。
1km=1 000m ; 1dm=0 。
1m(cm) 、毫米 (mm1μm=0 。
000 001m ;1nm=0 。
000 000 001m 。
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刻度尺。
刻度尺的使用方法:①注意刻度标尺的零刻度线、最小分度值和量程;②测量时刻度尺的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位置要放正,不得歪斜,零刻度线应对准所测物体的一端;③读数时视线要垂直于尺面,并且对正观测点,不能仰视或者俯视。
3、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 (s) .时间的单位还有小时 ( h)、分 (min ).1h=60min 1min=60s。
4、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我们不能消灭误差,但应尽量减小误差。
误差的产生与测量仪器、测量方法、测量的人有关。
减少误差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误差与错误区别:误差不是错误 ,错误不该发生能够避免,误差永远存在不能避免。
第2节 运动的描述1、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2、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参照物的选择: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应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参照物(不能选被研究的物体作参照物)。
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通常选地面为参照物.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
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第3节 运动的快慢1、物体运动的快慢用速度表示.在相同时间内,物体经过的路程越长,它的速度就越快;物体经过相同的路程,所花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快.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在物理学中,为了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采用“ 相同时间比较路程” 的方法,也就是将物体运动的路程除以所用时间.这样,在比较不同运动物体的快慢时,可以保证时间相同。
(完整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汇总
第七章力7.1力(F)1、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注意(1)一个力的产生一定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且同时存在。
(2)单独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用。
(3)力的作用可发生在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也可以发生在不直接接触的物体间。
2、判断力的存在可通过力的作用效果来判断。
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运动状态的改变是指物体的快慢和运动方向发生改变)。
举例:用力推小车,小车由静止变为运动;守门员接住飞来的足球。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举例:用力压弹簧,弹簧变形;用力拉弓弓变形。
3、力的单位:牛顿(N)4、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称为力的三要素。
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5、力的表示方法:画力的示意图。
在受力物体上沿着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线段的长表示力的大小,这种图示法叫力的示意图。
7.2、弹力(1)弹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自动恢复原来形状的特性;塑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不能自动恢复原来形状的特性。
(2)弹力的定义: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如压力,支持力,拉力)(3)产生条件:发生弹性形变。
二、弹簧测力计(4)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做弹簧测力计。
弹簧测力计(弹簧秤)的工作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即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长。
(5)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注意事项:A、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不能超过它的测量范围。
(否则会损坏测力计)B、使用前指针要调零;如果不能调节归零,应该在读数后减去起始末测量力时的示数,才得到被测力的大小。
C、测量前,沿弹簧的轴线方向轻轻来回拉动挂钩几次,放手后观察指针是否能回到原来指针的位置,以检查指针、弹簧和外壳之间是否有过大的摩擦;D、被测力的方向要与弹簧的轴线的方向一致,以免挂钩杆与外壳之间产生过大的摩擦;E、指针稳定后再读数,视线要与刻度线垂直。
(完整版)人教版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三单元复习知识点梳理
(完整版)人教版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三单元复习知识点梳理
本文档为人教版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三单元的复知识点梳理。
以下是该单元的主要内容:
1. 电的产生和输送
- 静电的产生和性质:当物体摩擦或分离时,会产生静电。
- 电流的产生:自发性产生和人工产生。
- 电流的方向和大小:电流的方向由正极到负极,电流的大小由电荷的多少决定。
- 电流的单位:安培(A)。
- 电路的搭建:电源、导线和电器。
2. 电阻和电阻率
- 电阻的定义:电阻是电路中阻碍电流流动的物体或元件。
- 电阻的计量单位:欧姆(Ω)。
- 导体和绝缘体:导体具有低电阻,绝缘体具有高电阻。
- 电阻的大小与电线长度和截面积的关系:电阻与电线长度成正比,与电线截面积成反比。
- 电阻率的定义和计算:电阻率是材料导电性能的指标,表示单位长度内的电阻。
3. 串、并联电路和欧姆定律
- 串联电路:电流只有一条路径,电阻相加。
- 并联电路:电流有多个路径,电压相等,电流分配。
- 欧姆定律:U = I * R,其中U为电压,I为电流,R为电阻。
以上是人教版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三单元的复习知识点梳理。
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公式归纳(最新最全)
八下物理期末复习知识点公式归纳第七章力第1节力1、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使物体改变运动状态,包括使运动的物体静止、使静止的物体运动、使物体速度的大小、方向发生改变;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物理学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是N。
2、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
力的三要素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3、在物理学中通常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在受力物体上沿着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在同一图中,力越大,线段越长。
有时还在力的示意图旁边用数值和单位标出力的大小。
4、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作用力。
也就是说,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
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
第2节弹力1、物体受力时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原来的形状的特性叫做弹性。
物体变形后不能自动恢复原来形状的特性叫做塑性。
弹簧的弹性有一定的限度,超过这个限度就不能完全复原。
弹力是物体由于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2、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做测力计。
弹簧测力计原理:弹簧受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长。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弹簧测力计结构:弹簧、挂构、指针、刻度牌、外壳。
弹簧测力计使用:使用前:①观察它的量程(测量范围),加在它上面的力不能超过它的量程。
②观察分度值,即认清它的每一小格表示多少牛。
③检查它的指针是否指在“0”刻度,测量前应该把指针调节到指“0”的位置上。
测量时:注意防止弹簧指针卡住,沿轴线方向用力。
读数时:视线与刻度面垂直。
第3节重力1、宇宙间任何两个物体,都存在互相吸引的力,这就是万有引力。
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
地球上所有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
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2、重力的大小通常叫做重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第七章力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力产生的条件:(1)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
(2)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触)。
3、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
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4、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说明: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一般指:物体运动快慢是否改变(速度大小的改变以及动、静转化)和物体的运动方向在是否改变5、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它们都能改变力的作用效果。
6、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N表示。
力的感性认识: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是1N。
7、力的表示法: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大小(对应长短)、方向(箭头方向)、作用点(线段起点或终点)表示出来,如果没有大小,可不表示,在同一个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越长。
力的作用点在受力物体上。
8、(1)弹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失去力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叫弹性。
(2)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弹力,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
9、力的测量:(1)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
(2)分类:弹簧测力计、握力计。
(3)弹簧测力计:A、原理:在一定范围内(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越长。
或在一定范围内(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B、使用方法:“看”:量程、分度值、指针是否指零;“调”:在力的方向上调零;“读”:读数=挂钩受力,视线正对刻度板。
C、注意事项: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许超过它的量程。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表示它受到的拉力的大小。
D、物理实验中,有些物理量的大小是不宜直接观察的,通过容易观察的量显示不宜观察的量,是制作测量仪器的一种思路。
这种科学方法称做“转换法”。
利用这种方法制作的仪器:温度计、弹簧测力计、电流表等。
10、相互作用力:性质:①大小相等;②方向相反;③作用在同一直线上;④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⑤同时存在11、重力:(1)重力的概念: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的力叫重力。
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2)重力大小的计算公式G=mg 其中 g=9.8N/kg 它表示质量为1 kg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为9.8N。
近似时取10 N/kg(3)重力方向:竖直向下其应用是重垂线、水平仪,分别检查墙面是否竖直和地面是否水平。
(4)重力作用点――重心: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重心。
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
*假如失去重力将会出现的现象:(只要求写出两种生活中可能发生的)①抛出去的物体不会下落;②水不会由高处向低处流;③大气不会产生压强;12、摩擦力:(1)定义: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就叫摩擦力。
(2)分类:静摩擦摩擦力滑动摩擦动摩擦滚动摩擦(3)摩擦力的方向: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有时起阻力作用,有时起动力作用。
(4)静摩擦力大小应通过受力分析,结合二力平衡求得(5)在相同条件(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下,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得多。
13、滑动摩擦力:(1)测量原理:二力平衡条件(2)测量方法:把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使木块匀速直线运动,读出这时的拉力就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所有熟视无睹条件都是保障木块受到的拉力和摩擦力平衡)(3)结论: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该研究采用了控制变量法。
由前两结论可概括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实验还可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大小、运动速度大小等无关。
14、摩擦力的应用:(1)理论上增大摩擦力的方法有:增大压力、接触面变粗糙、变滚动为滑动。
(2)理论上减小摩擦的方法有:减小压力、使接触面变光滑、变滑动为滚动(滚动轴承)、使接触面彼此分开(加润滑油、气垫、磁悬浮)。
练习:火箭将飞船送入太空,从能量转化的角度来看,是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
太空飞船在太空中绕某星球运行,它受力的作用,判断依据是:飞船的运动不是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和静止状态。
自由飞行的飞船实验定中能使用的仪器是(A、密度计,B、温度计,C、水银气压计,D、天平)。
第八章力与运动1、合力的概念:如果一个力产生的效果跟两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两个力的合力。
或者说,如果一个物体同时受到两个力,产生的效果可以用一个力来代替,那么,能够代替那两个力作用效果的力,就叫做那两个力的合力。
求两个力的合力叫做力的合成。
2、在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这两个力的大小之和,合力的方向跟两个力的方向相同;方向相反的两个力,合力的大小等于两力大小之差,合力的方向跟较大的力方向相同。
合力方向一定与大力相同3、伽利略斜面实验:(1)三次实验小车都从同一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的目的是:保证小车开始沿着平面运动时的速度相同。
(2)实验现象:在同样条件下,平面越光滑,小车前进地越远。
(3)原因: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阻力越小,它前进的就越远。
(4)结论:运动物体受到的阻力越小,它的速度减小的越慢。
(5)推论:在理想情况下,如果物体受到的阻力为零,物体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
(6)伽利略斜面实验的卓越之处不是实验本身,而是实验所使用的独特方法――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理想化推理。
(也称作理想化实验)它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
(7)细节:小车在平面上运动,是保证它在竖直方向所受合力为零,水平方向上只受摩擦力;决定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的因素:初速与摩擦阻力,研究后者就要保证前者相同。
4、牛顿第一定律:(1)内容: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2)说明:A、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推理而概括出来的,且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
我们周围不受力是不可能的,因此不可能用实验来直接证明牛顿第一定律。
B、牛顿第一定律的内涵:物体不受力,原来静止的物体将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不管原来做什么运动,物体都将做匀速直线运动(保持不受力前的瞬间的运动方向与快慢)。
C、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可以不需要力,所以力不是维持运动的原因。
5、惯性:(1)定义:一切物体的保持自身原有的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叫惯性。
(2)说明: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
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是否受力、受力大小、是否运动、运动速度等皆无关。
利用惯性知识解释:确定目标:确定目标原有状态;发生的变化;此时目标因具有惯性保持原有运动状态而产生相应的效果。
表述中可以加利用惯性,但不能说防止惯性(对应的说法是防止惯性的危害)和惯性作用,一般不涉及惯性的大小。
6、惯性与惯性定律的区别:A、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而惯性定律是物体不受力时遵循的运动规律。
B、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即不管物体受不受力、受平衡力还是非平衡力),物体受非平衡力时,惯性表现为“阻碍”运动状态和变化:惯性定律成立是有条件的。
●人们有时要利用惯性,有时要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请就以上两点各举两例(不要求解释)。
答:利用:跳远运动员的助跑;用力可以将石头甩出很远;骑自行车蹬几下后可以让它滑行。
防止:小型客车前排乘客要系安全带;车辆行使要保持距离或不超速行驶或不超载;包装玻璃制品要垫上很厚的泡沫塑料。
7、平衡状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8、二力平衡:物体在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如果能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称二力平衡。
9、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A、器材:木块(小车、纸片),细绳,定滑轮,相同的钩码(弹簧测力计)B、组装:木块放在光滑水平面上(保障它在水平方向只受两个拉力,竖直方向合力为零)C、大小关系的探究:增减两端的钩码数目,观察小车分别在什么条件下静止和发生运动D、共线关系的探究:保持两端钩码数相同,观察两拉力是否在同一直线上,把小车水平扭转一个角度,使两拉力不在同一直线上,观察小车的运动状态。
E、同体关系的探究:保持两个力等大反向,剪断纸片,观察纸片的运动情况。
F、问题与改进:摩擦的影响(改进:用小车或纸片代替木块)钩码的特殊性(用弹簧测力计代替)10、二力平衡条件:二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两个力在同一直线上●概括:“同体、等大、反向、共线”。
11、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比较:相同点:①大小相等②方向相反③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不同点:平衡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相互力作用在不同物体上;平衡力可以是不同性质的力,相互力是相同性质的力;平衡的两个力可以各自独立存在,相互作用力必须同时存在。
画图时注意:①先画重力然后看物体与那些物体接触,就可能受到这些物体的作用力②画图时还要考虑物体运动状态,准确确定受力方向。
第九章压强一、固体的压力和压强:1、压力:(1)定义: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不垂直的取垂直部分(2)压力并不都是由重力引起的,通常把物体放在桌面上时,如果物体不受其他力,则压力F=物体的重力G(3)固体可以大小、方向不变地传递压力。
(4)重为G的物体在桌面上静止不动,指出下列各种情况下所受压力的大小。
2、影响压力作用效果因素的实验:(1)课本甲、乙说明: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乙、丙说明压力大小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概括这两次实验结论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有关。
本实验研究问题时,采用了控制变量法(对比法归纳法)3、压强:(1)定义:压力大小与受力面积的幽会叫压强。
数值上等于物体在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
(2)物理意义:压强是表示压力效果的物理量(3)公式p=F/S 其中各量的单位分别是:帕斯卡(Pa);F:牛顿(N)S:米2(m2)。
A、使用该公式计算压强时,关键是找准压力F(一般F=G=mg)和受力面积S(受力面积要注意两物体的接触部分)。
B、特例:对于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均匀直柱体(如:圆柱体、正方体、长方体等)对桌面的压强p= gh(4)压强单位的认识:一张报纸下平放时对桌子的压力约0.5 Pa。
成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5×104 Pa 。
它表示:人站立时,其脚下每平方米面积上,受到脚的压力为1.5×104N(5)应用:当压力不变时,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减小压强,如:铁路钢轨铺枕木、坦克安装履带、书包带较宽等。
也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增大压强,如:缝衣针头做得很尖、菜刀刀口很薄一、容器盛有液体放在水平桌面上,求压力压强问题;容器:把盛放液体的容器看成一个整体,先确定压力(水平面受的压力F=G容+G液),后确定压强(一般常用公式p=F/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