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信息化知识分享
制造业信息化工程PPT课件
使能工具
企业建模和诊断、远程设备诊断
① 产品资源库 制造资源库 基础数据库...
基础技术体系
体系结构、标准规范、指南 ...
制造网络协议
23
利用PDM可以大大简化开发和设计工作
重要工作
查找 通知 检查 归档 分类 设计 计算 绘图 建立零件表 修改
基于PDM的系统解决方案
图纸管理 文档管理 零件管理 零件分类 产品结构管理
网络化制造与系统集成
面向网络化制造的ASP平台开发及应用 面向中小制造企业信息化的集成系统开发与应用
13
CIMS关键技术
CAD/CAM 供应链管理SCM、虚拟制造VM、网络化制造 产品数据管理 PDM与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PLM
14
CAD/CAM
15
CAD/CAM
16
CAD/CAM
BOM生成
2D / 3D - CAD FEM DTP
文档保存
对产品开发设计过程中所有数据和过程进行管理。
24
PDM 的不同应用层次
部门(项目组)级PDM 企业级 PDM 虚拟企业级 PDM
德国大约10%的企业实施了PDM, 大多在企业级与部门级之间
25
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 PLM
产品全生命周期 = 产品制造过程 + 产品使用过程
制造业信息化工程
2004年6月
1
1 制造业信息化工程 2 CIMS关键技术
3 CIMS应用
2
1 制造业信息化工程 2 CIMS关键技术
3 CIMS应用
3
为何要信息化?
内因: ❖ 企业内部数据无法有效管理,企业及技术人员的经验和知
识无法有效继承; ❖ 企业需要提高产品设计效率及水平。缩短制造(上市)周
{信息化知识}北京市制造业信息化设计制造管理集成应用
(信息化知识)北京市制造业信息化设计制造管理集成应用北京市制造业信息化——设计制造管理集成应用(“俩甩”综合集成)优秀示范企业北京通达耐火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信息化应用简介壹、企业基本情况北京通达耐火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通达股份”或“公司”)为北京金隅股份有限公司控股子公司,成立于1981年,位于中关村科技园区,是行业综合竞争力最强的科技先导型企业。
于新型耐火材料领域,已形成基础研究、工程设计、产品研发、规模化生产和专业化技术服务的完整体系。
公司拥有五条管控壹体化的自动不定形产品生产线,三条德国装备的定型制品生产线,且正于兴建山西阳泉高档合成耐火原料生产示范基地。
现有25个系列近300种耐火材料型号,年生产能力达25万吨新型耐火材料,打造出了行业领先水平的生产制造体系。
拥有国内耐火材料企业中规模最大、设施最先进、检测手段最齐全的研发中心(北京市企业技术中心),每年推出壹批具有特殊性能优势的专利型、专有型技术和产品。
公司致力于为客户创造价值,于业内首创且推出了“通达•耐火系统”。
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以系统集成为载体、以向客户提供全面解决方案为目标,打造集设计、研发、制造、配套、工程、维护、咨询为壹体的完整“服务链”,为各行业量身定制个性化的耐火整体解决方案。
已广泛服务于建材、冶金、电力、石化等国民经济基础行业和垃圾焚烧、余热发电等环保产业。
二、信息化实施内容根据企业自身的发展特点制定适合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规划和信息化投入方案。
整合企业现有的设计、生产、运营、管理,及时地为企业的“三层决策”系统(战术层、战略层、决策层)提供准确而有效的数据信息,以加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搭建集成网络平台,以实现信息流、物流及资金流的全面集成为目标,使整个应用系统中数据高度统壹、连贯,运行流畅,协同办公,使信息流和数据流高度统壹。
现已实施的内容包含生产运营全过程。
1)OA办公自动化。
实现了管理电子化、数据信息流转化、办公信息及时共享,内部通信交流快捷通畅,全面提高办公效率。
制造业信息化概述
企业信息化的一般阶段(例)(跨部门业务自动化)
23
企业信息化的一般阶段(例)(决策支持)
从基础数据中提取数据,综合分析,为决策提供 支持,例如: 销售情况变化分析(销量随时间变化、在不同的
地域、产品、客户销量的分布和变化,为销售计 划提供依据和模拟) 库存变化及库存计划分析(库存在全国的分布和 变化,为计划作辅助) 收款;应收、信用分析
业经营手段的信息化、企业产品设计的信息化和企业产
品加工制造的信息化等。
⑥企业信息化的实现是一个过程。包含人才培养、咨
询服务、方案设计设备采购、网络建设、软件选型、应
用培训、二次开发等过程。
14
1.6 企业信息化的定义和内涵
企业信息化的分类
(1)按行业分类划分 农业信息化、采掘业信息化、制造业信息化、建筑业信息 化、金融业信息化、商业信息化、交通运输业信息化、 服务业信息化等。 (2)按企业规模划分 大型企业信息化、中型企业信息化、小型企业信息化。 (3)按企业的市场范围划分 外向型企业信息化、内向型企业信息化。 (4)按企业的工艺过程特点划分 离散型企业信息化和流程型企业信息化。
第1章 制造业信息化概述
1
1.5 制造业信息化的基本概念
信息:
信息是对客观世界中各种事物的变化和特 征的反映;是客观事物之间相互作用和联系的 表征;是客观事物经过感知或认识后的再现。
2
1.5 制造业信息化的基本概念
信息的基本特征: 客观性:信息是反映客观事务的属性,信息必须真实、准确。 主观性:任何信息的处理都离不开人们的目的与需求。 抽象性:必须区分信息的载体与内容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信 息在不同的载体之间的转化与传递。 系统性:信息必须作为表达客观事物(或系统)的完整描述 中的一环,信息离开了载体,脱离了系统,就失去了意义。 时效性:信息的获取与传递必须及时、准确。 层次性:信息及其处理与客观事物发展的过程、系统运行的 层次是密切相关的。 不完全性和不确定性等
智能制造类知识点总结
智能制造类知识点总结一、智能制造的概念智能制造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从设计、生产、运营等多个环节对生产资源进行全面管理和优化的制造模式。
其发展目标是实现生产过程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实现产品快速开发、柔性生产和智能制造提供技术与理论基础。
二、智能制造的关键技术1. 传感器技术:传感器技术是智能制造的重要基础,通过传感器实现对生产过程中的各种物理量、化学量以及机电信息的实时采集,为实时监控和信息化提供数据支持。
2. 人工智能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是当前智能制造的核心技术之一,包括机器学习、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等方面的技术,可以应用于生产过程的智能调度、设备预测性维护、产品质量控制等多个方面。
3. 云计算技术:云计算技术通过云端的弹性计算资源,可以实现生产过程数据的存储、处理和分析,为生产决策提供强大的支持。
4. 物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通过实现万物互联的方式,可以实现生产过程的设备互联、智能管理、数据共享等多个方面的应用。
5. 3D打印技术:3D打印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制造技术,可以实现快速模型设计、定制化生产、小批量生产等多样化的生产实现方式。
6. 大数据技术:大数据技术可以结合生产过程中的海量数据,实现数据挖掘、预测分析、智能决策等多种应用。
7. 工业机器人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通过实现生产过程中的自动化生产、精细化加工、柔性化制造等多个方面的应用。
三、智能制造的应用领域1. 汽车制造:智能制造技术在汽车制造领域的应用,可以实现智能车间、自动化生产线、智能供应链等多方面的应用,提高汽车制造效率和品质。
2. 电子制造:智能制造技术在电子制造领域的应用,可以实现电子生产过程的智能调度、智能质检、个性化定制等多个方面的应用。
3. 机械制造:智能制造技术在机械制造领域的应用,可以实现智能设计、数字化加工、柔性生产等多个方面的应用。
4. 食品制造:智能制造技术在食品制造领域的应用,可以实现食品生产的自动化、节能环保、智能化管理等多个方面的应用。
工业3.0和4.0下的制造业信息化内容
工业3.0和4.0下的制造业信息化内容工业3.0和4.0下的制造业信息化在工业3.0时代,制造业信息化并不是一个新概念。
然而,随着工业4.0时代的到来,制造业信息化不再是简单的自动化和数字化,而是更加侧重于智能化和自动化的发展。
在本文中,我们将从不同的角度来探讨工业3.0和4.0下的制造业信息化的深度和广度,以及其对制造业发展的影响。
1. 制造业信息化的起源和发展制造业信息化在工业3.0时代主要体现在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和数字化上。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制造业的生产过程逐渐实现了信息化管理,生产效率大大提高。
然而,工业4.0的到来使得制造业信息化呈现出了全新的发展趋势。
智能化制造、物联网技术、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应用,使得制造业信息化不仅仅停留在生产过程的数字化和网络化,更加注重数据的采集、分析和应用,从而为制造业的智能化发展打下了基础。
2. 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工业4.0时代下的制造业信息化不再局限于生产过程,更多的是向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的方向发展。
智能制造不仅仅是生产设备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更加注重于整个生产过程的智能化管理和优化。
工业互联网的发展使得不同设备、系统之间可以实现信息的无缝连接和交换,从而实现生产数据的实时监控、分析和优化,大大提高了制造业的生产效率和灵活性。
3. 制造业信息化的全面影响工业3.0和4.0时代下的制造业信息化对于整个制造业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生产效率和质量方面,制造业信息化的发展使得生产过程更加智能化和全面化,从而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在定制化生产方面,制造业信息化使得生产过程更加灵活,可以更好地满足个性化定制的需求。
制造业信息化的发展也使得整个供应链更加透明和高效,从而促进了整个产业链的协同发展。
总结与展望:通过对工业3.0和4.0下的制造业信息化的深度和广度进行全面评估,可以看到制造业信息化不仅仅意味着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和数字化,更加注重于智能化和全面化的发展。
制造业信息化建设
制造业信息化建设制造业信息化建设是指将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相结合,应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和管理理念,全面提升制造业的生产效率和竞争力。
本文将从信息化建设的意义、关键技术、挑战与机遇以及成功案例等方面进行论述,以期为制造业信息化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信息化建设的意义制造业信息化建设是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和全球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战略。
通过信息化手段,可以实现生产过程的数字化、集成化和自动化,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提升企业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此外,制造业信息化还可以提高供应链的管理效率,提升整个产业链的运转效率,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智能化制造。
二、关键技术1. 物联网技术:通过将各种设备和产品与互联网连接,实现设备之间的协同工作和对生产过程的全面监控,提高制造过程的透明度和管理效率。
2. 大数据分析技术:通过对海量数据进行收集、存储、分析和挖掘,提供决策支持和预测分析,帮助企业做出科学决策,提高生产资源的利用率和产品质量。
3. 云计算技术:通过互联网和云平台,将制造过程中的各种资源和服务进行集中管理和共享,实现生产过程的协同和灵活调配,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4. 人工智能技术:通过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等技术,实现智能化的生产过程和产品设计,提高制造业的创新能力和生产效率。
三、挑战与机遇1. 挑战:(1)技术标准不统一:由于制造业信息化建设涉及多个技术领域,各个技术标准不统一,给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带来困扰。
(2)信息安全风险:制造业信息化建设需要大量的数据和信息交流,面临着信息泄漏、数据丢失等安全风险。
(3)组织管理体系调整:制造业信息化需要从传统的生产管理模式向信息化管理模式转变,需要调整组织结构和管理体系,带来一定的管理挑战。
2. 机遇:(1)创新驱动发展:制造业信息化建设可以提高企业的研发和设计能力,推动企业向智能制造和定制化生产模式转变。
(2)市场竞争优势:信息化建设可以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占据市场先机。
制造业信息化与智能化创新案例分享
制造业信息化与智能化创新案例分享随着时代变迁,制造业也在不断的发展和创新。
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中国制造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而信息化和智能化则是未来制造业的必然趋势。
如今,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意识到信息化和智能化的重要性,并采取相应措施提升自身实力。
本文将分享一些成功的制造业信息化和智能化创新案例。
一、数控车床实现智能化制造传统机械制造业一直是制造业中的一个重要领域,但如今传统机械制造业面临着市场疲软、技术更新缓慢等问题。
为此,福建邦捷实业公司开始了一次深刻的转型。
他们通过数控车床的使用,实现了智能化制造。
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在数控车床上添加传感器和联网设备,监测车床的状态和运行数据。
将数据传送给云端平台进行处理,从而实现大数据分析。
通过分析数据,我们可以更好的了解生产效率、开销、人员成本等相关信息,以帮助企业优化生产流程。
同时,福建邦捷实业公司通过数控车床的保养管理系统,实现了预防性维护,提高了机械设备的稳定性。
二、智能制造加强管理钢铁厂通常是一个非常危险和高风险的场所。
而德钢集团通过信息化和智能化技术对其进行了改造。
通过加装传感器和联网设备,实现数据的传输和计算。
通过云端数据分析,他们可以实时监测生产流程、生产效率、运行状况等。
可以根据数据分析来优化工艺流程,提高生产效率,节约生产成本。
另外,德钢集团还开发了一个智能化管理系统,对雇员进行监控。
通过员工的智能手环等设备,可以监控雇员的工作状态和行为。
同时,员工也可以通过设备来查询各种生产和管理信息。
三、物流信息化实现智能化管理中国汽车制造业在全球制造业中拥有相当大的份额,但汽车制造过程中的物流管理常面临困境。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吉利汽车进行了一次全面的物流信息化升级。
通过实现物流的信息化管理,他们提高了自动化水平,并提高了直接物流、间接物流的运行效率。
通过物流信息化管理系统,吉利汽车可以随时监控库存、物流和订单。
在产品出厂之前,物流信息化管理系统将自动计算生产过程中需要用到的各种零件和原材料,为生产部门提供了准确的计划指导。
智能制造知识点总结
智能制造知识点总结一、智能制造的概念智能制造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先进的生产工艺手段,以实现可持续的、全方位的、个性化的生产,从而提高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市场响应能力的一种生产方式。
它是一种将生产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实现生产自动化、精细化、柔性化和智能化的新型制造模式。
二、智能制造的关键技术1. 物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是智能制造的基础,通过传感器、通信技术和云计算技术,实现设备的互联互通,实现对设备状态、工艺流程的实时监控和管理,从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2. 人工智能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是智能制造的核心,通过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技术,实现设备的自主决策、智能优化和智能协作,提高生产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
3. 虚拟仿真技术虚拟仿真技术是智能制造的重要手段,通过数字化建模和仿真技术,实现对生产过程的模拟和优化,提高生产的柔性化、智能化水平。
4. 大数据分析技术大数据分析技术是智能制造的重要支撑,通过对生产数据的采集、存储和分析,实现对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控和预测分析,提高生产的响应速度和决策精度。
5. 云计算技术云计算技术是智能制造的重要基础,通过云端资源的共享和管理,实现对生产过程的远程监控和管理,提高生产的灵活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智能制造的特点1. 智能化智能制造利用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生产设备、生产过程的智能化管理和决策,提高生产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
2. 精细化智能制造利用大数据、虚拟仿真等技术,实现对生产过程的精细化控制和优化,提高生产的精准度和稳定性。
3. 柔性化智能制造利用柔性制造系统、智能物流等技术,实现生产过程的灵活调整和快速响应,提高生产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4. 可持续发展智能制造利用清洁生产技术、循环经济理念等技术,实现生产过程的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提高生产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四、智能制造的应用领域1. 制造业智能制造在制造业中的应用,包括智能工厂、智能工艺、智能装备等方面,通过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制造业信息化的主要内容
制造业信息化的主要内容制造业信息化是指利用信息技术和相关的管理手段来提高制造业的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管理水平的过程。
它以信息技术为基础,通过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等手段,对制造过程进行优化和改造,实现生产过程的可视化、自动化和智能化。
制造业信息化是现代制造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它可以帮助企业提高竞争力,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
下面将从几个方面介绍制造业信息化的主要内容。
一、生产过程数字化生产过程数字化是制造业信息化的核心内容之一。
它通过将传统的物理生产过程数字化,将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以数字化的形式进行描述和管理。
这样可以实现对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控和追踪,提高生产过程的透明度和可控性。
同时,数字化生产过程还可以为企业提供大量的生产数据,通过数据分析和挖掘,帮助企业优化生产过程,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二、供应链网络化供应链网络化是制造业信息化的另一个重要内容。
传统的供应链管理主要以线性的方式进行,信息流和物流的流动相对独立,导致信息传递滞后和信息不对称。
而供应链网络化通过信息技术的支持,将供应链各个环节的信息进行集成和共享,实现供应链的实时协同和优化。
这样可以提高供应链的灵活性和响应速度,降低企业的库存和运营成本,提高供应链的整体效益。
三、智能制造智能制造是制造业信息化的高级阶段,它通过引入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实现制造过程的智能化和自动化。
智能制造可以将传统的人工操作转变为机器自动操作,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并实现对生产过程的自动监测和预测。
智能制造还可以通过数据分析和挖掘,为企业提供更准确的决策支持,帮助企业优化生产计划和资源配置。
四、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是制造业信息化的另一个重要内容。
它通过信息技术的支持,对产品从设计、制造、销售到售后的全过程进行管理和控制。
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可以实现对产品数据的统一管理和共享,保证产品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同时,它还可以实现对产品的可追溯性,帮助企业快速定位和解决产品质量问题,提高客户满意度。
企业信息化基础知识
企业信息化基础知识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中国加入WTO脚步的临近,我国制造业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在新的挑战面前以最快的上市速度(T-Time to Market),最好的质量(Q-Quality),最低的成本(C-Cost),最优的服务(S-Service)及最清洁的环境(E-Environment)来满足不同客户对产品的需求和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是制造业所面临的新难题,解决这些难题的有效方法就是采用将制造技术和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现代管理技术与系统技术有机融合而形成新一代先进制造技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实质在于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给传统信息的处理工作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同时给传统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冲击,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在于建立企业知识共享的基架,并按照计算机管理的特点重组企业的业务流程,这一切将对企业的管理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一、企业信息化的概念1.企业信息化的定义企业信息化:即挖掘先进的管理理念,应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去整合企业现有的生产、经营、设计、制造、管理,及时地为企业的“三层决策”系统(战术层、战略层、决策层)提供准确而有效的数据信息,以便对需求做出迅速的反应,其本质是加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企业信息化的内涵1)目标: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的目的是“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手段:计算机软件和网络技术。
3)涉及的部门:企业的各个部门,包括:企业的生产、经营、设计、制造、管理等职能部门。
4)支持层:高级经理层(决策层)、中间管理层(战略层)、基础业务层(战术层)。
5)功能:进行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存储、更新和维护。
6)组成:企业信息化是一个人机合一的系统,包括人、计算机网络硬件、系统平台、数据库平台、通用软件、应用软件、终端设备(如数控机床等)。
3.企业信息化的外延1)企业信息化的基础是企业的管理和运行模式,而不是计算机网络技术本身,其中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仅仅是企业信息化的实现手段。
制造业信息化的主要内容
制造业信息化的主要内容制造业信息化的主要内容1. 概述制造业信息化是指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来提高制造业生产管理、技术创新、供应链协同等方面的能力和水平,从而实现生产效率的提升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制造业信息化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 生产管理信息化•生产计划与排程管理利用信息化技术,对生产计划进行编制、调整和优化,实现生产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生产进度的准确掌控,提高生产效率和交货能力。
•质量管理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对产品质量的全过程控制和追溯,提高产品质量可靠性,减少不合格品率,降低质量成本。
•库存管理利用信息化技术,实现对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的库存管理和跟踪,避免库存过高或过低,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和供应链的协同能力。
3. 技术创新信息化•产品设计与开发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和虚拟仿真技术,加速产品设计和开发过程,提高产品研发效率和产品质量。
•智能制造技术应用信息化技术,推进制造业向智能制造转型,实现设备自动化、柔性生产和智能化管理,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供应链协同利用信息化技术,实现企业内外部供应链信息的共享与协同,提高供应链的透明度和响应速度,降低库存、成本和交货周期。
4. 企业管理信息化•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建立企业的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包括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销售管理等方面的信息化管理,提高企业决策的科学性和效率。
•生产过程监控与分析利用信息化技术,实时监控和分析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指标和质量数据,及时发现问题,提高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可控性。
•绩效评估与改善建立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利用信息化技术对绩效进行监控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改善措施,提高企业的绩效和竞争力。
以上列举的内容只是制造业信息化的一部分,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创新,制造业信息化的内容也在不断拓展和深化,为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重要支撑。
5. 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数据采集与处理利用信息技术,对制造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数据进行采集、存储、清洗和处理,以支持后续的数据分析和决策。
制造业信息化建设的重点与难点解析
制造业信息化建设的重点与难点解析信息化在制造业领域的应用正日益广泛,对于企业的发展和竞争力提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制造业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重点问题和难点需要我们关注和解决。
本文将对制造业信息化建设的重点与难点进行详细解析。
一、重点问题解析1. 战略规划与整体布局制造业信息化建设需要进行全面的战略规划与整体布局。
企业应明确信息化的战略目标和发展路径,合理规划资源的投入和布局,确保信息化建设与企业的长远发展相一致。
2. 数据整合与共享制造业涉及大量的数据,但这些数据往往分散在不同的系统和部门中。
因此,制造业信息化建设的重点之一是实现数据的整合与共享。
通过建立统一的数据平台和信息系统,将各个环节的数据进行整合和共享,提高数据的流程性和准确性。
3. 业务流程优化与重构信息化建设不仅仅是技术的升级和改进,更重要的是对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优化和重构。
通过引入先进的管理工具和技术手段,重新设计和优化制造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4. 人才培养与团队建设制造业信息化建设需要具备一支高素质的团队和人才队伍。
企业应注重员工的培训和能力提升,鼓励和激励员工积极参与信息化建设。
同时,建立有效的团队合作机制,加强团队的协作能力和沟通效率。
二、难点问题解析1. 技术选型与集成制造业信息化建设涉及到众多技术和系统,如ERP、MES、SCM 等,因此技术选型与集成成为重要的难点之一。
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需求和情况,选择合适的技术和系统,并进行有效的集成和融合,以提高信息化建设的效果和效益。
2.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制造业信息化建设面临着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的挑战。
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安全系统和机制,并加强对数据的加密和权限控制,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防止信息泄漏和黑客攻击。
3. 变革管理与组织文化信息化建设意味着对企业现有的管理模式和组织文化进行变革和调整。
由于人们对变革的抵触心理和适应能力有限,制造业信息化建设面临着变革管理和组织文化转型的难题。
制造业信息化-PPT课件
案例3:
21世纪的市场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产品生产周期缩短、品种增加、批量减小、用户对产品的 交货期、价格和质量的要求以及对产品的个性化需求越来越高。 宁破XXX集团是一家以生产和销售服装为主的股份制产业集团。集团老总曾感叹:“服装出了厂 门就不知去向。不知道是否卖掉,在什么地方卖掉,何时卖掉。”XXX集团通过实施信息化工程 解决了这一问题,将全国各地几千家卖场的信息按天收集汇总,通过数据挖掘,掌握了市场动向, 并整合了从上游的面料生产企业到下游的销售网点,使之成为一个信息畅通、反应迅速的有机整 体,从而在减少库存的同时,对客户需求做出快速反应、扩大了销售量。
二、制造业信息化的发展概况
在项目研制阶段,作为投标方的波音公司和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在阳极的生产过程中, 分别结合各自的生产特点,大量应用了信息化技术。 通过采用先进的信息系统和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技术,在武器装备快速研制、全生命 周期管理、降低研制成本、提高武器装备经济可承受等方面取得了相当显著的效益。 联合攻击战斗机研制计划是应用信息技术的成功案例,代表可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广泛应用数字化设计及预警装配技术 虚拟开发环境覆盖全生命周期每一阶段 采用并行工作方式实现异地联合设计制造 产品数据管理极大地简化了工作程序,保证了准确性 广泛应用集成制造系统技术 通过精益制造实现经济可承受性 采用信息化生产技术实现生产的快速转换
JSF的主要研制技术特点: ① 全球数字协同网络 ② 整个系统实行PLM ③ 与任何CAx系统兼容 ④ 超过5万个用户 ⑤ 超级保密,迅即访问 ⑥ 可快速/低风险地扩展 ⑦ 在一条生产线上生产和装配4各军种用的3种机型 ⑧ 使用同一种通用的支援和维护系统 ⑨ 各种机型之间的零部件/系统/设备的通用性达到80%以上
制造业信息化第2章1知识讲解
第五页,共29页。
第六页,共29页。
2.1 计算机集成制造(zhìzào)系统
1987年,我国863计划CIMS主题专家组对CIMS下的定义是: CIMS是未来工厂自动化的一种模式。它把以往(yǐwǎng)企业内相互 分离的技术(如CAD、CAM、FMC、MRPII等)和人员,通过计 算机有机地综合起来,使企业内部各种活动高速度、有节奏、灵活 和相互协调地进行,以提高企业对多变竞争环境的适应能力,使企 业经济效益持续稳步地增长。
2.1 计算机集成( jí chénɡ)制造系统
3、企业间的集成
企业要提高市场(shìchǎng)竞争能力,不能走“小而全”、“
大而全”的模式,必须要面对市场(shìchǎng)竞争全球化的新
形势,充分利用全球的制造资源,以更快、更好、更省的方
式响应市场(shìchǎng),这客观上要求企业要走出“家门”,同
22
性、可装配以及质量问题,从而减少反复过程的发生。
第二十三页,共29页。
2.1 计算机集成制造(zhìzào)系统
关键技术有: 1)团队协同技术 - CSCW 2)并行(bìngxíng)产品开发工具 – DFX 3)产品数据管理 – PDM 4)企业过程重构 - BPR
23
第二十四页,共29页。
6
第七页,共29页。
第八页,共29页。
2.1 计算机集成制造(zhìzào)系统
1997年5月,国家科委对CIMS的定义为:CIMS 是企业组织、管理和运行的新模式(móshì)。它综合 运用现代制造技术、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和管理 技术,将企业各项活动中的人、技术和经营管理, 以及信息流、物料流和资金流有机集成,并实现企 业整体优化,从而达到产品上市快、质量高、成本 低和服务好,使企业赢得市场竞争。
智能制造工作知识点总结
智能制造工作知识点总结一、智能制造的基础知识1. 智能制造的概念和特点智能制造是指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如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对生产过程进行智能化管理和优化,实现高效、灵活、智能地生产。
智能制造的特点包括高度自动化、灵活生产、智能监控和优化调度等。
2. 智能制造的发展历程智能制造的发展经历了从传统制造向数字化制造、智能制造的演变过程。
数字化制造主要是以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数控加工等技术为主,而智能制造则在此基础上更注重数据的收集、分析和利用,实现自动化决策和优化。
3. 智能制造的关键技术智能制造涉及到多个领域的技术,包括物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机器视觉技术、传感器技术等。
这些技术共同构成了智能制造的基础。
二、智能制造的关键技术1. 物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是智能制造的基础,通过将生产设备、传感器等物理设备连接到互联网上,实现设备之间的数据交换和信息共享,从而实现对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控和管理。
2. 大数据技术在智能制造中,大量的生产数据需要进行收集、存储、分析和利用。
大数据技术提供了有效的手段来处理这些海量数据,通过数据挖掘、分析和建模,发现生产过程中的潜在问题,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3. 人工智能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在智能制造中有着重要的应用,如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技术可以用于预测性维护、生产过程优化、智能调度等方面,实现生产过程的智能化和自动化。
4. 机器视觉技术机器视觉技术可以用于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检测、产品装配、物料识别等环节,实现对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测和控制。
5. 传感器技术传感器技术是物联网的基础,通过传感器获取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参数和数据,为后续的大数据分析和智能决策提供信息支持。
三、智能制造的应用领域1. 智能工厂智能工厂是智能制造的典型应用场景,通过在制造过程中应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对整个生产过程的智能化管理和优化,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2. 智能仓储智能制造还涉及到仓储物流方面,通过物联网技术和自动化设备,实现仓库的智能化管理和优化,提高物流效率和减少库存成本。
关于制造业信息化
推进制造业信息化的重要意义及策略一、制造业信息化的意义所在1. 大环境经济全球化和工业信息化使制造业的竞争环境、发展模式和活动空间等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对制造业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为满足日益变化的客户需求,产品制造商需要从以生产推动销售的方式,转变到按客户需求订单安排生产的方式。
特别是近年来兴起的企业外包业务和单一的客户需求的增加,生产厂商只有开展协同产品生命过程管理---制造信息化,才能达到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加快产品上市时间,以及为客户提供优质的产品服务。
产业结构的全球布局是制造业领域需要高度关注的。
去年下半年,在机械行业已经出现了全球产业新的动向,针对这样的新动向,中国劳动力成本的提高,人民币的升值,产生了动向,针对这样的动向,唯一的方式是通过中国生产力的提高来弥补劳动成本的提升和人民币升值的带来负面影响。
那么如何提高,实际上制造业的发展已经证明,主要是靠信息技术的延伸应用。
2. 企业由大变强的关键因素制造行业信息化是国家制造业由大变强的一个关键的,起到关键作用的一个问题。
无论是看世界,还是看中国,各个制造行业,从设计、生产、管理到销售,从提高产业结构的高度化、提高价值链里面的位置,到开拓市场,这都是综合制造业信息化范畴。
所以说,推进制造业信息化是制造业发展,尤其是在中国,实现制造业由大变强的一个关键因素。
3. 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工具信息化的关键是强化,是对信息、信息资源、信息化技术、信息化系统、信息化用户的全方位管理。
是“信息智力化、智力信息化”的过程,是提高制造业“三效”(效率、效益、效果)、“三力”(生产力、创新力、竞争力)、“三降”(降低成本、降低能耗、降低物耗)的重要工具。
目前全球正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型,制造业的外部环境正在发生变化,这个变化就是网络化、数字化,对于制造业,从制造本身一直到服务直到全生命周期,会带来重大的影响。
这里面既有研究、开发创新的网络环境下,虚拟的科技组织对创新带来的影响。
制造业信息化
制造业信息化1. 简介制造业信息化是指在制造业生产和管理过程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实现数字化、智能化生产的一种方式。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制造业信息化越来越受到重视和推崇。
本文将从制造业信息化的意义、发展现状以及相关技术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2. 制造业信息化的意义制造业信息化对企业和整个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1 提高生产效率通过信息化手段,制造业可以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提高生产效率。
自动化生产可以有效减少人为因素对生产过程的影响,减少人工错误带来的损失。
智能化生产可以通过数据分析和优化算法,实现生产过程的最优化,提高生产效能。
2.2 优化管理模式信息化可以提供全面、准确的数据支持,使企业管理者能够及时掌握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有针对性地进行管理和决策。
通过信息化手段,企业可以实现供应链、生产流程等方面的优化,提高管理效率和准确度。
2.3 促进创新与升级制造业信息化为企业提供了更多的创新和升级机会。
通过信息化手段,企业可以实现产品智能化、个性化定制,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
同时,信息化还可以促进不同企业之间的协同合作,加速产业链的整合和优化。
3. 制造业信息化的发展现状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和降低成本,制造业信息化正在快速发展:3.1 智能制造智能制造是制造业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方向。
通过在生产设备和工艺上引入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设备之间、设备与人之间的智能互联和协同工作,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3.2 工业互联网工业互联网是制造业信息化的另一个重要发展趋势。
通过将传感器、设备和工厂等连接起来,实现设备和工厂之间的实时数据交换和共享,为企业提供更好的生产调度和管理支持。
3.3 数据驱动的制造数据驱动的制造是基于数据分析和挖掘的制造业信息化手段。
通过收集和分析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数据,企业可以获取有价值的信息,从而指导生产过程的优化和决策。
4. 制造业信息化的技术应用制造业信息化的实践需要依靠多种信息技术的支持:4.1 物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是制造业信息化的基础。
制造业信息化ppt课件
第二章 产品技术信息化
一、产品技术信息化概述 二、产品设计信息化单元系统
1、计算机辅助创新(CAI)技术和系统 2、计算机辅助工程(CAE)技术和系统 3、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技术和系统
三、制造技术信息化单元系统
1、制造阶段包括产品工艺设计、数控加工编程、制造质量和产品测试等阶段。 2、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CAPP)技术和系统 3、计算机辅助制造(CAM)技术和系统 4、计算机辅助指质量管理(CAQ)技术系统 5、计算机辅助测试(CAT)技术与系统
计算机辅助工程 (CAE)系统
计算机辅助标准化 (CAS)系统
计算机辅助工艺设 计(CAPP)系统
计算机辅助制造 (CAM)系统
大量的和高度自动化的信息流 需要人工支持的信息流 介于前面两者之间的休息流
计算机辅助质量 (CAQ)系统
计算机辅助测试 (CAT)系统
一种面向产品形成过程的产品技术信息化模型
系统
计算机辅
助质量管 理(CAQ)
系统
大量的和高度自动化的信息源
需要前面两者之间的信息 流 需要人工支持的信息源
计算机辅
助测试 (CAT)系
统
制造资源
计划 (ERP)
系统
供应链管 理(SCM)
系统
客户关系
管理 (CRM)
系统
一、产品技术信息化
4)企业对产品研发和设计信息化的需求 a. 从“技术模仿”向“技术创新”转变 b. 缩短设计周期,提高设计效率 c. 提高产品设计的一次成功率 d. 确保设计资源的共享 e. 确保产品信息在其全生命周期的可用性 f. 减少零件和工艺文件的多样化 g. 确保设计资源的安全
概念 产品
计算机辅助创
信息化在制造业中的应用研究
信息化在制造业中的应用研究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化在制造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已经成为提高制造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对信息化在制造业中的应用进行深入研究,包括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信息化对制造业的影响以及我国制造业信息化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一、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信息化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设计与制造一体化信息化技术使得设计与制造过程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实现了设计与制造的一体化。
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和计算机辅助制造(CAM)技术,设计人员可以在计算机上完成产品的设计和模拟,然后将设计数据直接传输到生产线上进行制造。
这种方式大大提高了产品的设计效率和制造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
2. 生产过程自动化信息化技术使得生产过程更加自动化,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质量。
通过计算机辅助工艺规划(CAPP)和计算机数控(CNC)技术,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都可以通过计算机进行控制和优化。
这种方式不仅减少了人工干预,降低了生产成本,还提高了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 企业资源计划(ERP)ERP是一种集成管理软件,可以将企业的各个部门和管理环节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实现信息共享和资源优化配置。
通过ERP系统,企业可以更好地管理生产、采购、库存、销售等各个环节,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和竞争力。
4. 供应链管理(SCM)供应链管理是一种优化供应链运作的方法,通过信息化技术实现供应链各环节的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
通过SCM系统,企业可以更好地管理供应商、生产、库存、销售等环节,提高供应链的运作效率和响应速度。
5. 客户关系管理(CRM)CRM是一种管理企业与客户关系的软件,通过信息化技术实现客户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利用。
通过CRM系统,企业可以更好地了解客户需求和市场变化,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从而提高企业的市场份额和竞争力。
二、信息化对制造业的影响信息化对制造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生产过程的自动化程度,减少人工干预,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制造业中的产品信息化如何应用
制造业中的产品信息化如何应用关键信息项:1、产品信息化的定义和范围2、应用产品信息化的目标和预期成果3、涉及的技术和工具4、实施步骤和时间表5、数据管理和安全措施6、成本和预算7、培训和支持计划8、质量控制和评估机制11 产品信息化的定义和范围产品信息化是指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制造业产品的设计、生产、销售、服务等全生命周期过程,以提高产品的性能、质量、附加值和竞争力。
产品信息化的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产品的数字化设计、智能化制造、远程监控与诊断、大数据分析等方面。
111 数字化设计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工程(CAE)等软件,实现产品的三维建模、仿真分析和优化设计,提高设计效率和质量。
112 智能化制造通过引入工业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智能传感器等设备,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和柔性化,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一致性。
113 远程监控与诊断借助物联网技术,对产品在使用过程中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和数据分析,实现远程故障诊断和维护,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和售后服务水平。
114 大数据分析收集和分析产品全生命周期中的各类数据,如设计数据、生产数据、销售数据、用户反馈数据等,为产品的改进和创新提供依据。
12 应用产品信息化的目标和预期成果应用产品信息化的主要目标是提高产品的竞争力,满足市场需求,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预期成果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21 提高产品质量通过数字化设计和智能化制造,减少设计缺陷和生产误差,提高产品的精度和可靠性。
122 缩短产品研发周期利用先进的设计工具和协同平台,加快产品的设计和开发进程,缩短产品上市时间。
123 降低生产成本通过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减少废品率等方式,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
124 增强客户满意度通过提供个性化的产品和优质的售后服务,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125 促进企业创新基于大数据分析和智能化技术,挖掘市场需求和潜在机会,推动企业的产品创新和业务模式创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产品技术信息化
一、产品技术信息化概述
1、产品生命周期 通常,产品周期可以分为两种:产品的市场生命周期和产品的个性生命周期。 1)产品的市场生命周期
基于集成创新的产品的市场生命周期
其他原始 创新1
其他原始 创新i
科学 发明
集成 创新
跟随 创新
原始 创新
原型机 研究
产品 改进
第一代产 品研发
基于跟随创新的产品的市场生命周期
一、信息化概述
2 、信息化促进工业化
工业化与信息化是人类文明进程中的两个重要社会发展阶段,是人类现代化和后现 代化的两个基本标志。信息化是建立在高度工业化基础之上,是工业化和科技进步发 展到一定程度的结果。工业化直接创造社会财富,信息化除了促进信息产业、第三产 业的发展外、更主要的是通过促进工业现代化而间接创造社会财富。 信息技术对工业生产的影响已经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由于信息化的作用,工业形 态发生了重大变化,其主要特征是:市场变化越来越快,行业边界越来越模糊,信息 产业成为主导产业,生产与服务的结合越来越紧密,知识和信息成为企业的重要乃至 主要资源,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工业的各项活动之中。
第二章 产品技术信息化
一、产品技术信息化概述 二、产品设计信息化单元系统
1、计算机辅助创新(CAI)技术和系统 2、计算机辅助工程(CAE)技术和系统 3、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技术和系统
三、制造技术信息化单元系统
1、制造阶段包括产品工艺设计、数控加工编程、制造质量和产品测试等阶段。 2、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CAPP)技术和系统 3、计算机辅助制造(CAM)技术和系统 4、计算机辅助指质量管理(CAQ)技术系统 5、计算机辅助测试(CAT)技术与系统
案例3:
21世纪的市场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产品生产周期缩短、品种增加、批量减小、用户对产品的 交货期、价格和质量的要求以及对产品的个性化需求越来越高。 宁破XXX集团是一家以生产和销售服装为主的股份制产业集团。集团老总曾感叹:“服装出了厂 门就不知去向。不知道是否卖掉,在什么地方卖掉,何时卖掉。”XXX集团通过实施信息化工程 解决了这一问题,将全国各地几千家卖场的信息按天收集汇总,通过数据挖掘,掌握了市场动向, 并整合了从上游的面料生产企业到下游的销售网点,使之成为一个信息畅通、反应迅速的有机整 体,从而在减少库存的同时,对客户需求做出快速反应、扩大了销售量。
一、信息化概述
信息化是加快实现工业化的必然选择,具体表现在几个方面: ① 信息化是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必然选择 ② 信息化是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必然选择 ③ 信息化是提高企业运行效率、转变生产模式的必然选择 ④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是一个全局性战略举措,对发展中的中国尤其重要 ⑤ 信息化与工业化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⑥ 信息化是解决信息问题的必要环境
第二章 产品技术信息化
四、产品技术信息化平台 五、制造业信息化中的合理化方法
1、制造业信息化中的合理化工作框架 2、信息化与合理化的相互促进 3、产品设计合理化 4、产品信息分类编码合理化方法 5、企业过程合理化 6、企业信息分类编码和合理化 7、企业过程的标准化 8、企业组织流程的合理化 9、信息质量的改善
二、制造业信息化的发展概况
在项目研制阶段,作为投标方的波音公司和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在阳极的生产过程中, 分别结合各自的生产特点,大量应用了信息化技术。
通过采用先进的信息系统和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技术,在武器装备快速研制、全生命 周期管理、降低研制成本、提高武器装备经济可承受等方面取得了相当显著的效益。
产品 报废
产品 回收
产品信息化模型 产品技术信息化模型可以分为面向产品形成过程和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的两种模型。
案例:
JSF的主要研制技术特点: ① 全球数字协同网络 ② 整个系统实行PLM ③ 与任何CAx系统兼容 ④ 超过5万个用户 ⑤ 超级保密,迅即访问 ⑥ 可快速/低风险地扩展 ⑦ 在一条生产线上生产和装配4各军种用的3种机型 ⑧ 使用同一种通用的支援和维护系统 ⑨ 各种机型之间的零部件/系统/设备的通用性达到80%以上
一、信息化概述
3 、全面准确地认识信息化
① 企业的信息化不是单纯的信息技术问题 ② 信息化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③ 信息技术不是万能的 ④ 对计算机而言,进去的是垃圾,出来的也是垃圾 ⑤ 信息安全问题 ⑥ “谁控制互联网,谁就控制世界” ⑦ 信息技术并不稀缺 ⑧ 信息化是带动新型工业化的必要条件但非充分条件
联合攻击战斗机研制计划是应用信息技术的成功案例,代表可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① 广泛应用数字化设计及预警装配技术 ② 虚拟开发环境覆盖全生命周期每一阶段 ③ 采用并行工作方式实现异地联合设计制造 ④ 产品数据管理极大地简化了工作程序,保证了准确性 ⑤ 广泛应用集成制造系统技术 ⑥ 通过精益制造实现经济可承受性 ⑦ 采用信息化生产技术实现生产的快速转换
制造业信息化导论
信息中心
引用: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产品技术信息化 第三章 企业管理信息化
第四章 制造业信息化中的合理化
绪论 第一章
一、信息化概述
1、案例 2、信息化促进工业化 3、全面准确地认识信息化
二、制造业信息化的发展概况
1、国外相关发展规划 2、制造业信息化应用案例——联合攻击战斗机研制计划
使用意 见反馈
技术 发明
i = i+1
产品合 理化
第i代产 品研发
市场前 景好吗?
好
退出 市场
不好
基于集成创新的产品的市场生命周期
一、产品技术信息化
2)产品技术信息化模型
订单 接受
产品 研发
产品 设计
零部件 制造
零部件 采购
产品生产过程
产品 装配
产品 销售
产品 使用
可维护
产品可 维护吗?
不可维护
产品 维护
二、制造业信息化的发展概况
1.国外相关发展规划
制造业是国家战略安全的基础,是国家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国 家综合国力主要标志。
2.制造业信息化应用案例——联合攻击战斗机研制计划
联合攻击战斗机(JSF)研制计划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发的就能用飞机研制 计划之一。联合攻击战斗机研制计划是由美国牵头,另有英国、荷兰、 丹麦、挪威、加拿大、意大利、新加坡、土耳其和以色列等多国参与, 是一项国际合作研制项目。